描写杜甫的议论文
2022-11-09阅读(895)
问:跪求关于描写杜甫的议论段~
- 答:鲁迅对杜甫的评价:“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曾经加入《新青年》,以《狂人日记》等名作参与发动“五四”文化革命之鲁迅,到三十年代,岿然成为众望所归之革命文学导师,晚年与友人讨论中国文学史,以为中古之陶潜、李白、杜甫皆第一流诗人,继而又说:“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刘大杰《鲁迅谈古典文学》,见《文艺报》1956年20号)众所周知,鲁迅晚年在政治上己与胡适分道扬镳,惟此评论杜甫之寥寥数语,仍然与胡适笙磐同音。
可见鲁迅很推崇杜甫。他还曾经说过:“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问:写杜甫的议论文片段
- 答:说起杜甫,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诗,想到他忧国忧民的形象,可是仅凭这些,杜甫诗圣
的称号才说对了一半。杜甫在诗作之外,还有很多人们不太知道的行为和品格,才足以使宋
人把杜甫推崇为诗圣,而非李白;也正是这些行为和品格,就连苛刻的南宋理学宗师朱熹也
大加赞扬,把杜甫评价为人格上的楷模。
孟子说,人皆可以成尧舜,意思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尧成为舜。明代的王阳明甚至说
满街都是圣人,但是如果我们取一个严格的标准,谁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圣人呢?而我们
可以请出一位人物,那就是杜甫。杜甫一生身居下位,是一位平民中的平民,但他却以自己
的行为和实践完成了平民到圣人的超越。这也是后人除诗歌之外极力推崇杜甫的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在安史之乱之后,由于安史叛军占领了长安,无数的唐朝的大官都投降了,做
了一个伪王朝的伪官。包括当时的宰相陈希烈驸马张垍,杜甫的好朋友王维等人也这样做,
惟独杜甫,惟独这个官居八品以下,真正是一个芝麻绿豆官的杜甫,他坚守了民族气节。冒
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逃过唐军跟叛军对峙的战场,逃到唐朝临时政府所在地。就是这样一
个举动,当时其他人都没有过,只有杜甫这样。所以在这些方面杜甫确实是身体力行地体现
儒家的精神,用他的实践展示着儒家的一种道德风范。他用他的行为来说明儒家心目中间的
道德规范应该是什么样的。所以这些也许是杜甫在诗歌之外的另一种人格魅力。
问:我眼中的杜甫作文150到200字
- 答:写作思路及要点:写出自己对杜甫的见解,可以从作品和人物特点获取写作灵感。
正文:
说到杜甫,我们每个人都会想到一幅画面,那是一个严肃的老头。是的,他不像李白那样“飘然思不群”,亦不像苏轼那样“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就是百姓的代言人。从“三吏”到“三别”,他是行走在民间的史书,记录了百姓的不公。
他是诗中的圣人——诗圣。何谓圣人。孔子有言:三立成圣,立功,立言,立德。他关心百万疾苦大众的死活,他道出了人们的心声,他一生的奔波都是为了百姓。
什么诗仙、诗佛,那些都是天上的存在,而人间无。什么是浪漫,那都是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只为自己而不顾他人,不高兴了就“明朝散发弄扁舟”。那是自私的。从这点可以看出,诗圣比诗仙更无私,他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见一斑。
时世造就英雄,杜甫终没有遇到一位圣君,空有壮志抱负,却无处施展。可那又如何,生不逢时亦英雄。他依旧站在了诗界顶峰,俯看前人与来者,能有几人在诗歌上超越诗圣。
58年,这是杜甫在这世间生存的长度。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就是杜甫在这一生的经历。在这58年中,它见证了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它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偌大一个盛世王朝正在一步步的走下坡路,最终走向灭亡。他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啊。
一步步的,杜甫也走向了晚年,让他欣慰的一点是它记录了许多时代之事,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研究资料,无愧于诗圣之名。 - 答:我眼中的杜甫,你印象中最深的一首诗是什么,诗人往往会寄情于诗中。比如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你会想到什么,细细体会
- 答:写作思路:杜甫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诗人,用文字写出自己对于杜甫的印象,表达出自己对于杜甫的敬佩、敬爱、崇敬。
正文:
说到杜甫,他是诗中的圣人——诗圣。何谓圣人。孔子有言:三立成圣,立功,立言,立德。他关心百万疾苦大众的死活,他道出了人们的心声,他一生的奔波都是为了百姓。
时世造就英雄,杜甫终没有遇到一位圣君,空有壮志抱负,却无处施展。可那又如何,生不逢时亦英雄。他依旧站在了诗界顶峰,俯看前人与来者,能有几人在诗歌上超越诗圣。
一步步的,杜甫也走向了晚年,让他欣慰的一点是它记录了许多时代之事,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研究资料,无愧于诗圣之名。 - 答:写作思路:杜甫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诗人,用文字写出自己对于杜甫的印象,表达出自己对于杜甫的敬佩、敬爱、崇敬。
正文:
说到杜甫,我们每个人都会想到一幅画面,那是一个严肃的老头。是的,他不像李白那样“飘然思不群”,亦不像苏轼那样“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就是百姓的代言人。从“三吏”到“三别”,他是行走在民间的史书,记录了百姓的不公。
他是诗中的圣人——诗圣。何谓圣人。孔子有言:三立成圣,立功,立言,立德。他关心百万疾苦大众的死活,他道出了人们的心声,他一生的奔波都是为了百姓。
什么诗仙、诗佛,那些都是天上的存在,而人间无。什么是浪漫,那都是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只为自己而不顾他人,不高兴了就“明朝散发弄扁舟”。那是自私的。从这点可以看出,诗圣比诗仙更无私,他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见一斑。
时世造就英雄,杜甫终没有遇到一位圣君,空有壮志抱负,却无处施展。可那又如何,生不逢时亦英雄。他依旧站在了诗界顶峰,俯看前人与来者,能有几人在诗歌上超越诗圣。
58年,这是杜甫在这世间生存的长度。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就是杜甫在这一生的经历。在这58年中,它见证了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它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偌大一个盛世王朝正在一步步的走下坡路,最终走向灭亡。他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啊。
一步步的,杜甫也走向了晚年,让他欣慰的一点是它记录了许多时代之事,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研究资料,无愧于诗圣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