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期刊入选“CA”千种表统计

我国科技期刊入选“CA”千种表统计

一、我国科技期刊入选《CA》千种表统计(论文文献综述)

朱婧,李明昕,王倩,任琳,郑波,雍莉,邹晓莉[1](2016)在《悬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水中磺酰脲类除草剂》文中提出建立了悬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水中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的方法。以十二醇为萃取剂、甲醇为分散剂,采用悬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对水样进行分离提取,并结合毛细管电泳法进行测定。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取、分离、检测水中残留的微量苯磺隆、吡嘧磺隆、苄嘧磺隆等9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各待测物在10.01 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2,方法检出限为2.407.50μg/L,方法精密度为6.55%13.9%。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加标回收率为82.0%104%。该方法简便快速,适合水中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同时测定。

鲍国海[2](2009)在《CA网络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综合分析(1932~2008年)》文中研究说明统计了1932~2008年间美国CA网络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和论文的数量。截至2008年7月,共有1449种期刊和1153580篇论文被收录。从被收录期刊和论文数量、收录年次、所属学科、语种、创刊年、刊期、出版地、出版者、主办者以及同时被美国ISI、EI、SA、BA、ME、MA,荷兰SC、俄罗斯JA和日本JI等数据库收录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

李爱群[3](2009)在《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观察,期刊评价就是通过对反映期刊内在价值的客观指标进行文献计量统计,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期刊进行排序和评价。相对于对国家和省市的宏观层次评价,对大学和研究所的中观层次评价,期刊评价与对研究人员的评价一样,属于微观层次的评价。但正是在微观层次上,出现的问题也较多。目前,国内期刊评价理论发展较完善,评价对象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期刊上各有侧重,评价实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仍有一些不足或欠缺之处。而美国的科学技术及学术期刊的发展总体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开发的SCI、SSCI、A&HCI及JCR等对来源期刊的选择和评价受到了国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它虽然是美国的评价机构,但来源期刊来自世界各地,没有语种和地域的限制,并且其完善和成熟的评价体系代表了世界最权威的期刊评价水平,其期刊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也已成为世界各国效仿的标杆。因此,在回溯中、美期刊评价历史的基础上,了解中、美期刊评价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的期刊评价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以取长补短,完善和规范期刊评价工作,促进我国期刊的良性竞争与健康发展。本文除“引言”和第7章“结论与展望”外,论文主体部分共5章,主要包含理论和实证研究两大部分。其中理论部分为第1-4章,实证部分为5-6章。论文第1章回溯了期刊评价的起源、理论基础与演变。核心期刊(Core Joumal)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发达于70年代的美国。布拉德福定律、加菲尔德定律、普赖斯的文献增长规律与文献老化指数,成为核心期刊遴选的三大理论基础。最初的核心期刊是为了揭示文献集中与离散的分布规律,那些刊登本学科较多论文的期刊就是核心期刊,它实际上只是一种基于论文数量统计的评价。引文分析法的出现和引文索引工具的使用,使人们对核心期刊概念的理解发生了根本转变。核心期刊不再是最初揭示文献集中与离散的分布规律,而是通过文献的被使用揭示其学术价值,核心期刊也由对论文数量的评价转变为对文献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评价。论文第2章是美国与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基本概括。详细介绍了美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构成,并对其评价体系进行了述评。我国学术期刊评价经历了中国遴选国外科技期刊、中国遴选国内科技期刊两个阶段,其中详细介绍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6家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单位及其研究成果,并介绍了对我国出版的英文期刊的评价现状。论文第3章是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比较。重点从评价目的与评价功能,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期刊评价中的学科分类,整个评价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定性与定量的评价方法,核心区的划分与核心期刊数量的界定,学术期刊评价社会价值与影响力,学术期刊评价的外部环境,学术期刊评价中两组概念等9个方面进行比较,找出中、美两国在期刊评价中的异同之处,以及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对我国的启示。论文第4章分析了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商业化经营为导向,在地域、语种方面的偏见,收录期刊学科分布不均,在收录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时,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偏见。我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功利性导向使期刊评价成为科研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工具;过于看重文献计量的定量评价方法;期刊评价指标的数据客观性差,在发展性与国际化方面不足;引文不规范和统一引文数据库的缺乏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综合性期刊(含大学学报)的学科归类不准确;评价的时滞与监‘督机制的缺乏;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评价的本土化问题。论文第5章是新形势下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的构建。在新的学术环境下,学术期刊评价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评价对象的多元化,使仅有的印刷版期刊评价发展为印刷版、电子版、网络版评价并存的格局,而开放存取期刊也将是今后期刊评价的重要对象。5年影响因子、web即年下载率和h指数等新兴的评价指标开始被应用到期刊评价实践,纳入到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中去。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评价方法和手段发生改变,通过采用各种软件技术进行统计和测评,将人们从以往繁重的人工手动检索、统计和计算的评价过程中解放出来。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来看,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专业论文的数量多少,可分为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据此也可以假设,在庞大的学术期刊群中也一定也存在着某些层级。对学术期刊进行分类分级排序,能为学术期刊找准自己的定位,为科研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利于国家对学术期刊的管理。在评价原则与评价方法上继承了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教育评价体系,确定了期刊分等级评价的原则、评价标准,将学术期刊按照学科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价。论文第6章是我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实证研究。详细说明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具体做法;公布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11个学科以及本研究所属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专业,共12个分学科的排行榜和所有4种分高校学报类型的排行榜;分析了我国核心期刊的学科分布、地区分布、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核心效应、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地区分布等评价结果。本文系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杨开宇[4](2006)在《简析国际六大检索期刊的特点及与我国科技期刊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国际六大检索系统及我国科技期刊的特点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进而探讨我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检索系统的途径.

鲍国海[5](2006)在《1932~2005年CA网络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统计分析》文中指出统计了1932~2005年间美国 CAPLUS 数据库收录的中国期刊,共有1093种期刊和693610篇论文被该数据库收录。从收录期刊论文数、期刊收录年限、语种、所属学科、出版地、大学学报和同时被美国 ISI、EI 网络数据库收录等方面作了统计分析。

陈斌[6](2005)在《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现状、问题和建议》文中研究说明对我国科技期刊在世界着名检索系统被收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如何提高期刊质量和缩短我国科技期刊与国际化期刊之间的差距提出了建议。

李廷杰,谢淑莲[7](2002)在《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在国内外的地位现状及走向世界的对策》文中提出中国科学院正处在全面推进知识创新工程建设新阶段,需要建设一批高质量学术期刊。文章通过对国际着名检索系统收录情况,分析了我国科研事业、科技期刊和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指出了与先进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只有走向世界,才能更快地提高质量,缩短这一差距。提出走向世界的对策是,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实现稿源、编委会和审稿、文字语言、标准规范国际化。同时强调,只有立足本国,努力报道国内优秀成果,改革期刊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开展期刊现代化建设,进行政策性扶持和制定宽松的宏观管理政策,才能加快这一国际化进程。

黄秀菁,黄海[8](2002)在《我国科技期刊入选《CA》千种表统计》文中研究说明以1991~2000年的"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Index,Quarterly No.4"为样本,对近十年公布的"千种表"中的我国科技期刊进行统计,得出我国科技期刊在美国《化学文摘》千种表上的排名,从这些期刊在国际权威检索刊物的排名情况,可以了解到我国科技期刊所处的地位,为评价科技期刊的质量、读者投稿、选购科技期刊等提供参考。

邹常诗,马爱芳[9](2000)在《入选“CA千种表”中国科技期刊统计分析与研究》文中指出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统计分析了90年代以来入选“CA千种表”的中国科技期刊的有关数据。将入选的中国科技期刊与国内核心期刊表作了分析比较,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杨桂萍[10](1998)在《冶金期刊的现状及思考》文中认为对冶金期刊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繁荣冶金期刊几点看法。

二、我国科技期刊入选《CA》千种表统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科技期刊入选《CA》千种表统计(论文提纲范文)

(1)悬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水中磺酰脲类除草剂(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过程
        1.2.1 样品处理
        1.2.2 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
        1.2.3 工作曲线
2 结果与讨论
    2.1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选择
    2.2 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的优化
        2.2.1 缓冲溶液种类的选择
        2.2.2 硼砂浓度的优化
        2.2.3 缓冲溶液pH值的优化
        2.2.4 乙腈含量的优化
        2.2.5 检测波长的优化
    2.3 方法指标
        2.3.1 线性关系、检出限及富集因子
        2.3.2 精密度
        2.3.3 加标回收率
    2.4 实际样品的测定
3 结论

(2)CA网络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综合分析(1932~2008年)(论文提纲范文)

1 收录中国期刊总量分析
2 期刊所属学科和语种分析
3 期刊出版地和语种分析
4 期刊创刊年和刊期分析
5 期刊主办者数量及类型分析
6 期刊出版者分析
7 收录的中国大学学报分析
8 被国外其他着名数据库收录情况分析

(3)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意义
    0.2 本文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0.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0.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0.4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方法
    0.5 论文的创新之处
1 期刊评价的起源、理论基础与演变
    1.1 期刊评价的起源
    1.2 学术期刊评价的三大理论基础
        1.2.1 一次文献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
        1.2.2 引文分布规律——加菲尔德定律
        1.2.3 普赖斯的文献增长规律与文献老化指数
    1.3 网络环境下文献计量学的发展——网络计量学
    1.4 核心期刊概念和本质的演变
2 中、美学术期刊评价研究现状
    2.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现状
        2.1.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构成
        2.1.2 对ISI Web of Knowledge学术资源体系的评价
    2.2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现状
        2.2.1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发展阶段
        2.2.2 对我国出版的英文期刊的评价
3 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比较
    3.1 评价目的与评价功能的比较
        3.1.1 评价目的的比较
        3.1.2 评价功能的比较
    3.2 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的比较
        3.2.1 评价主体的比较
        3.2.2 学术期刊评价对象的比较
    3.3 期刊评价中的学科分类比较
        3.3.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学科分类标准
        3.3.2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学科分类标准
    3.4 评价过程的比较
        3.4.1 数据来源
        3.4.2 评价指标体系
        3.4.3 数据库统计源比较
    3.5 评价方法的比较
        3.5.1 定性评价——同行评议制度的比较
        3.5.2 文献计量评价方法的比较
    3.6 核心区的划分与核心期刊数量界定方法的比较
    3.7 社会价值与影响力的比较
        3.7.1 社会价值的比较
        3.7.2 社会影响力的比较
        3.7.3 中、美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比较
    3.8 影响学术期刊评价的外部环境比较
        3.8.1 对研究项目的重视程度
        3.8.2 国家期刊管理体制
        3.8.3 学术评价制度的比较
    3.9 学术期刊评价中的两组概念比较
        3.9.1 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统计源期刊的区别
        3.9.2 核心版与扩展版的区别
    3.10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对我国的启示
4. 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4.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商业化导向
        4.1.2 收录期刊在地域、语种方面的偏见
        4.1.3 收录期刊学科分布不均
        4.1.4 收录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时存在着意识形态偏见
    4.2 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功利性的导向使期刊评价成为科研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工具之一
        4.2.2 过于看重文献计量的定量评价方法
        4.2.3 评价指标的数据客观性差,在发展性与国际化方面不足
        4.2.4 引文不规范和统一引文数据库的缺乏直接影响评价数据的准确性
        4.2.5 综合性期刊(含大学学报)的学科归类不准确
        4.2.6 评价的时滞与监督机制的缺乏
        4.2.7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评价的本土化问题
5 新形势下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的建构
    5.1 全球化背景下的学术期刊评价
    5.2 "技术变革"环境下的学术期刊评价
        5.2.1 评价对象的多元化
        5.2.2 适应网络环境的新的评价指标的出现
        5.2.3 评价手段的改进
    5.3 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
        5.3.1 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可行性
        5.3.2 我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
6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实证研究
    6.1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具体做法
        6.1.1 学术期刊源的选择与分析
        6.1.2 学科划分标准与处理原则
        6.1.3 学术期刊的评价方法与主要步骤
        6.1.4 学术期刊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6.1.5 学术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6.1.6 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的概念、特点与数量界定
        6.1.7 评审专家的遴选与定性评价
        6.1.8 评价结果的确定与分类分级排序的表示方法
    6.2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排行榜(部分学科)
    6.3 学术期刊评价结果的分析
        6.3.1 核心期刊的学科分布状况
        6.3.2 核心期刊的地区分布状况
        6.3.3 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普遍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6.3.4 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核心效应比较明显
        6.3.5 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但地区分布不均衡
    6.4 本次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主要特色
        6.4.1 将评价对象明确限定为"大陆出版的中文学术期刊"
        6.4.2 将期刊评价的目的确定为评价管理导向与信息服务导向相结合
        6.4.3 同时遴选"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
        6.4.4 采用得分排序和划分等级相结合的方法,提供了国内外第一个中国学术期刊的分类分级排行榜
        6.4.5 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突出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网络影响力
        6.4.6 自主研发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期刊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学术期刊评价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分12个学科的学术期刊排行榜
    Ⅱ 分高校学报4种类型的学术期刊排行榜
    Ⅲ SCI、SCIE收录中国期刊目录(含港、澳、台期刊)(共94种)
    Ⅳ EI收录中国期刊目录(含港、澳、台期刊)(共244种)
    Ⅴ 中国大陆出版的其他英文学术期刊目录(共113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4)简析国际六大检索期刊的特点及与我国科技期刊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六大检索期刊与我国科技期刊
    1.1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SCI)
    1.2 美国《工程索引》 (EI)
    1.3 美国《化学文摘》 (CA)
    1.4 英国INSPEC数据库
    1.5 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 (CBST)
    1.6 俄罗斯《文摘杂志》 (РЖ)
2 我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检索系统途径之探讨
    2.1 确定目标, 由易到难, 从外围到核心
    2.2 执行国家标准、遵循国际惯例
    2.3 提高英文摘要质量, 掌握文摘详简度
    2.4 巩固阵地, 防止下滑
3 结束语

(5)1932~2005年CA网络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统计方法
2 统计结果与分析
    2.1 1932~2005年CA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概况
    2.2 1932~2005年CA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的学科分布
    2.3 1932~2005年CA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出版地分布
    2.4 1932~2005年CA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创刊年及出版频次分布
    2.5 1932~2005年CA数据库收录中国大学学报分析
    2.6 同时被ISI和EI网络数据库收录分析
3 结论与说明

(6)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现状、问题和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在世界着名检索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1.我国科技期刊在《科学引文索引》(SCI)中所居位置的统计
    2.国科技期刊在美国《工程索引》光盘检索数据库(EI)收录的统计
    3.我国科技期刊在美国《金属文摘》(MA)光盘数据库收录的统计[5]
    4.我国科技期刊在美国《化学文摘》(CA)被收录的统计
二、我国科技期刊与国际性期刊的主要差距
    1.我国科技期刊何以不被美国科学信息所(414)等着名检索系统所看重[6]
    2.我国科技期刊入选SCI比率较低的原因分析[6]
        (1)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科技水平的主观轻视思维定势
        (2)发行工作的不灵活
        (3)缺乏对国际性期刊成功办刊经验的学习
三、科技期刊国际化办刊思考

(7)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在国内外的地位现状及走向世界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在国内外的地位现状、
    1.1 从国际着名检索系统收录情况看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和影响
    1.2 从国际着名检索系统收录情况看我国科技期刊事业的发展和影响
    1.3 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在国内外的影响和地位
2 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走向世界的对策
    2.1 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2.1.1 稿源国际化
        2.1.2 编委会和审稿国际化
        2.1.3 文字语言国际化
        2.1.4 标准规范国际化
    2.2 国际化的前提和支撑
        2.2.1 报道我国最优秀的科研成果是创办国际性期刊的前提条件
        2.2.2 改革期刊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是期刊国际化的关键因素
        2.2.3 实现期刊现代化是期刊国际化的重要支撑
        2.2.4 政策性扶持和宽松的宏观管理政策是期刊国际化的有力保证

(8)我国科技期刊入选《CA》千种表统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科技期刊进入CA千种表概况
2 近十年我国科技期刊在CA千种表中的名次
3 近十年我国科技期刊入选CA千种表次数的刊种数统计
4 小结

(9)入选“CA千种表”中国科技期刊统计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来源与办法
2结果与分析
    2.1我国科技期刊入选“CA千种表”的概况
    2.2我国科技期刊的总体水平
3与国内权威检索工具比较
4讨论与结论

四、我国科技期刊入选《CA》千种表统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悬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水中磺酰脲类除草剂[J]. 朱婧,李明昕,王倩,任琳,郑波,雍莉,邹晓莉. 色谱, 2016(11)
  • [2]CA网络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综合分析(1932~2008年)[J]. 鲍国海.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9(04)
  • [3]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D]. 李爱群. 武汉大学, 2009(09)
  • [4]简析国际六大检索期刊的特点及与我国科技期刊的关系[J]. 杨开宇.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5)
  • [5]1932~2005年CA网络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统计分析[J]. 鲍国海.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6(03)
  • [6]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现状、问题和建议[J]. 陈斌.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 [7]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在国内外的地位现状及走向世界的对策[J]. 李廷杰,谢淑莲.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2(06)
  • [8]我国科技期刊入选《CA》千种表统计[J]. 黄秀菁,黄海.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2(01)
  • [9]入选“CA千种表”中国科技期刊统计分析与研究[J]. 邹常诗,马爱芳. 情报杂志, 2000(05)
  • [10]冶金期刊的现状及思考[J]. 杨桂萍. 冶金信息工作, 1998(03)

标签:;  ;  ;  ;  ;  

我国科技期刊入选“CA”千种表统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