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矿井重大灾害事故救灾指挥(论文文献综述)
周瑞雪[1](2021)在《基于CMM的煤矿应急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虽然我国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情况持续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各类重大及以上煤矿事故仍时有发生。面对严重的煤矿事故危害,煤矿企业完备的应急能力不仅是其抵抗事故的有力武器,也是维持自身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构建一套系统完整、科学高效的煤矿应急能力评价体系,以促进煤矿企业应急能力的不断提升,对煤矿企业长远发展而言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本文以煤矿企业应急能力为研究对象,针对以往研究中对煤矿应急能力评价等级划分以及指标评分标准确定关注较少等问题,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CMM)的核心思想进行了改进。首先,对我国煤矿企业生产特点、近几年煤矿重大及以上事故、事故特征以及事故致因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描述。利用文献综述法,对煤矿应急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其特有属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事故案例,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剖析了煤矿应急能力影响因素,为后续的研究奠定重要的理论支撑;其次,基于全过程危机管理思想,设计了煤矿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已有研究成果,从事前建设准备、事中应急处置以及事后恢复处理三方面对本文评价指标进行了选取,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煤矿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引入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核心理念与方法,论述其在煤矿应急能力评价领域的可行性,探索性地划分出适用于煤矿应急能力评价的成熟度等级,以及具体的指标评分标准,并选用突变级数法作为成熟度等级的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一套完整、高效的煤矿应急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为验证所建煤矿应急能力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本文在上述所做工作的基础上,以陕西省某煤矿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基础数据,对该企业的应急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该企业应急能力成熟度等级,并结合改进优先矩阵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为该煤矿企业应急能力水平的提升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王佳伟[2](2020)在《矿山应急救援芙蓉队队员综合素质评估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矿山应急救援队作为事故救援的重要力量,救护队队员综合素质评估对于矿山救援高质高效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是以国家矿山应急救援芙蓉队为基础,以发生瓦斯事故为例进行研究的。对救援队队员的综合素质做出评估,为事故应急救援解决人员配置问题,提高救援的科学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在本论文中,基于芙蓉队基本情况,提出一体多元专业培训、训练工作模式;建立了多重指标、信息的应急救援队队员综合素质评估体系及评估方法。针对应急救援队队员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救援经历、专业知识、特殊技能等五个方面素质,建立了三个层次的应急救援队队员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结合平时训练、培训考核结果以及专家打分结果,对救援队队员综合素质评估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再利用模糊综合诊断评价法,10名评价专家对队员每个指标打分,对救援队队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基于救援队队员平时训练期间综合素质评估结果,开发了战时救援人员快速分组,针对发生大型瓦斯中毒爆炸事故,分解救援任务5项,建立井下基地、侦察受灾区域、分析受灾区域状态、封闭火区、搜救现场,及各项任务所需的救援素质。根据战时救援工作任务中实际需要的战时服务人员综合能力评价指标,建立多种特征素质评价能力指标集,将芙蓉队1中队15名战时救援服务人员在同一能力指标下同时进行素质评价过程规范化,之后通过建立战时救援服务人员平时综合素质表现评价指标矩阵,得到战时救援服务人员快速分组编队优化模型,采用匈牙利法进行求解,得到战时救援服务人员最优快速分组编队方案,达到最佳派遣效果,保证救援工作面顺利开展,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
席健[3](2019)在《基于TARP-ICS的矿井应急响应机制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当事故发生的时候,科学合理的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是抵御事故蔓延并减缓危害后果的有效、有力措施。国内关于矿井应急组织结构特征,应急响应分级技术,响应动态演化规律及应急主体行为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是优化和完善应急响应机制的关键,也是提升应急演练及应急预案制定科学性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总结2013-2018年中澳政府部门公开的数据和实地调研情况,对TARP-ICS(触发行动响应预案-事件指挥系统)矿井应急响应机制的适用性进行研究,得出73.7%的总体客观适用度和较强的主观适用性。提取了 TARP-ICS矿井应急组织特征,建立了矿井应急组织的复杂网络模型,并实现可视化,利用复杂网络相关理论对网络模型进行计算和分析,实现了对不同时期矿井应急组织网络的性能评价和重要性排序。提出了 TARP-ICS矿井应急响应分级标准,创建了 SOFM神经网络响应分级模型,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矿井火灾案例数据库为基础,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测试和评价,计算结果证明SOFM神经网络方法可以用于TARP-ICS应急响应的分级。基于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及方法,建立了应急响应过程的系统流图和系统动力学方程,提出了构建TARP-ICS应急机制所需的作业人员撤离比例、作业人员响应比例、人均应急能力、救援能力等参数。建立了应急响应参数值测定实验平台,并对部分应急响应参数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关键参数对应急过程的影响,为应急能力建设、应急预案构建、桌面演练和救援方案推演提供依据和方法。结合ABM相关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基于TARP4级情况下,矿井火灾人员疏散ABM模型。利用Pyrosim软件求解矿井火灾区域烟气和消光系数分布,得出了烟气在火灾区域巷道的扩散情况,并通过比例为1:10的相似实验验证。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火灾烟气对整体疏散时间的影响情况,从而为相关应急预案的制定、自救装备的选型、避险设施的布置以及被困人员位置的预测提供参考。本文建立了基于TARP-ICS的矿井应急组织结构复杂网络模型,获得了矿井火灾分级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建立了矿井应急响应动力学流图和方程,揭示了矿井应急响应动态演化特征,提出了构建应急响应机制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上述成果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矿山试验基地进了模拟验证,在国家矿山救援基地进了现场验证。
王炳延[4](2019)在《鲁西煤矿中厚煤层软弱顶板切顶留巷工程技术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煤炭资源长期开采,浅部煤层开采接近尾声,大多数煤矿不得不开始深部煤层开采的探索。在有效实现冲击地压等矿井灾害控制的同时,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已经成为深部煤层开采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是有效治理冲击地压等矿井自然灾害,实现煤矿安全高产高效的有效方式之一,同时可以有效解决资源浪费,资源回收率低,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但是作为一个新的巷道控制技术,该技术还存在很多技术风险和安全隐患。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鲁西煤矿中厚煤层软弱顶板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和安全管理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厚煤层软弱顶板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围岩控制技术和风险安全管理办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充分研究鲁西煤矿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经济、风险分析等方面对中厚煤层软弱顶板条件下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项目可行且对矿井持续发展具有必要性,切顶留巷技术及爆破切顶技术成熟且适用于该地质条件,经济效益显着,环境友好。对鲁西煤矿形成多种地质条件下的沿空留巷系列技术具有重要意义。(2)开展了针对中厚煤层软弱顶板复杂地质条件下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关键技术研究。在对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理论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切顶卸压的力学机理,总结得出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关键技术以及中厚软弱煤层“差异化”支护技术,确定了鲁西煤矿3上118工作面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成套技术方案。同时,通过现场实践,总结得出了中厚煤层软弱顶板预裂爆破切缝机理及关键参数。(3)针对项目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研究双重预防体系在项目中的应用,双重预防体系主要包含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方面。研究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基本内容,对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和分级,确定了中厚煤层软弱顶板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项目施工过程中潜在风险的管控措施和治理方案,从而确保沿空巷道的施工安全。针对项目实施中已查明的安全隐患,研究可能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办法应用,研究了应急组织和保障体系建设以及突发事故应急响应分级和处置程序。确定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施工中已查明的风险和安全隐患的应急响应分级,以及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为更好的服务于矿井的救险救灾。
吴文庆[5](2019)在《矿井救援人员精确定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在矿山救护的过程中,出现救灾人员伤亡的事件仍时有发生。为了能够在灾难发生之后及时有效地展开井下的救援工作,本论文提出了基于矿井救灾通信系统的精确人员定位系统。该救援定位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对定位人员的实时监控、轨迹查询和危险告警等。本文从目前煤矿井下无线通信传输方式着手,通过对比人员定位技术以及定位系统的优缺点,考虑到井下灾变情况的危险、复杂以及多变性,选择适用于井下救灾通信的Mesh骨干网络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并将救灾人员定位系统搭载在该平台上使整体系统灵活便携。在确定系统信息传输和定位方式的同时,运用该系统平台,对其定位精度进行测试。为了减小和控制系统产生的定位误差,根据模拟环境中所测得的数据以及系统所处的测量环境因素,详细分析了造成误差的原因,利用QGIS软件修改校正CAD地图和应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使得该系统在Mesh网络下定位精度得到了改善。通过对现场视音频及其同步的传输、气体监测实时传输及人员定位信息传输的信息采集,将为救援指挥中心提供准确实时的现场参考资料;进行本安电路的设计是井下使用电气设备的前提条件,通过对本安电路控制方法及电源过压、欠压、短路保护等情况的研究,研究通信电路及电源的本质安全型设计,将为该系统的井下使用提供必要保障。在确定了救灾人员精确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后,通过在煤矿模拟巷道的一维定位实测,得出该系统可以达到0.4 m的定位精度,可以满足救灾人员井下的定位需求。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将对井下救灾任务的有效进行、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以及井下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雷雷[6](2019)在《煤矿瓦斯爆炸灾区次生爆炸规律及应急决策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瓦斯爆炸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往往对煤矿造成重大破坏,有效的应急救援手段是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财产损失的重要途径。煤矿瓦斯爆炸灾区环境复杂而多变。空间受限、高温、黑暗、含有有毒有害气体、不稳定的岩层、冒落区等相互作用、不断演变,使应急救援极具风险性和挑战性。不恰当的应急救援方式极有可能导致救援人员自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很多案例表明,煤矿应急救援自身伤亡事故与灾情认识不足和应急决策不力有着重要关系。有效遏制煤矿救援自身伤亡事故的途径之一是加强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决策研究。为此,本文应用事故统计、理论研究、数值模拟、案例分析及数学建模等方法研究了灾区救援伤亡影响因素和灾区次生爆炸规律,进而从决策机制和决策方法两方面研究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决策问题。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灾区救援伤亡影响因素研究为有效提出避免应急决策失误的措施,利用事故统计方法研究了灾区救援伤亡影响因素。通过参阅相关文献和现场调研统计了 1959-2013年期间的81起矿山救援队自身伤亡事故。将事故按照发生时间、伤亡影响因素、救灾作业类型和伤亡人数进行统计,研究了灾区救援伤亡事故特征、灾区救援伤亡影响因素以及救援伤亡影响因素对瓦斯爆炸应急决策的作用。研究表明:火灾事故和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救援始终是诱发自身伤亡事故概率最大的救灾作业种类,且近年来这一特点更为明显,火灾事故救援诱发瓦斯爆炸也成为重要特征。将矿山救援自身伤亡影响因素分为组织及个人因素、救援技术装备问题、违章指挥与处置、决策与指挥不合理、救援措施不当和其他等6类,其中组织及个人因素是诱发自身伤亡事故最多的因素,占比41.98%,救援技术装备问题次之,占比16.05%。近年来由决策与指挥问题及救灾措施不当诱发的自身伤亡事故比例有所增加。违章指挥与处置因素及决策与指挥不合理因素造成的矿山救援自身伤亡事故死亡人数可达到一个救援行动小队的人数,是防范的重点。火灾事故救援不当诱发的自身伤亡事故也比较严重,平均死亡人数达3-4人/起,爆炸事故次之,为2-3人/起。爆震伤、烧伤、中毒、窒息、钝挫伤及疲劳衰竭伤害等是导致矿山救援队员死亡的6种主要伤害类型。救援伤亡影响因素的诱导主体主要为抢险救援指挥部、矿山救援队指挥员和队员。救援伤亡影响因素研究有助于抢险救援指挥部、矿山救援队指挥员和队员科学应急决策,避免盲目施救。(2)瓦斯爆炸灾区环境变化规律及次生爆炸灾害判识研究为提升应急决策的科学性,借助爆炸力学、流体力学等相关理论和科研、事故案例等对瓦斯爆炸灾区环境变化规律及次生爆炸灾害判识进行了研究。次生瓦斯爆炸是由灾区环境的变化引起的。首先研究了灾区环境变化规律,其次分析了次生瓦斯爆炸诱因规律,再次从次生瓦斯爆炸演变过程和次生瓦斯爆炸演变形式两方面进一步分析了次生瓦斯爆炸规律,最后研究了次生爆炸灾害判识流程。①提出瓦斯爆炸灾区环境形成机理,将其形成分为3个阶段:一是爆炸冲击波的冲击破坏和火焰毁坏作用阶段,二是爆炸产生的热量和有毒有害气体的再分布阶段,三是施救措施对灾区环境的干扰阶段。②从瓦斯积聚和引爆火源的角度分析了应急救援过程中的次生爆炸诱因。对于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停风、无风微风、循环风、风量不足、通风系统不合理等是生产过程中导致瓦斯积聚的重要原因,而灾变过程中瓦斯排放、封闭灾区等救灾措施控制灾区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对于引爆火源,电火花、放炮火花、摩擦撞击火花、烟火、明火、煤自燃等是生产过程中诱发瓦斯爆炸的火源,而救灾过程中,灾区电源被切断,灾区明火和自燃火源成为诱发次生瓦斯爆炸的重要火源,除此之外,灾区失爆的电气设备(如矿灯)也有可能成为引火源。③总结并分析了次生瓦斯爆炸演变过程中的4种组合模式:一是救灾过程中形成的爆炸性混合气体遇隐蔽性强的自燃火源发生爆炸的模式,二是救灾过程形成的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灾区失爆的电气设备发生爆炸的模式,三是救灾过程形成的爆炸性混合气体运移至采煤工作面明火处发生爆炸的模式,四是火区引燃采煤工作面上(下)隅角爆炸性混合气体的模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这四种组合模式是救援过程中预防瓦斯爆炸的重要思路。④提出了 3种主要次生瓦斯爆炸演变形式。救援过程中,次生瓦斯爆炸存在直接起爆和火焰加速机制,灾区状况的改变可能导致瓦斯燃烧转向瓦斯爆燃,小范围爆燃转向大范围爆燃,甚至爆燃转向爆轰,造成更大的破坏效应。⑤制定了瓦斯爆炸灾区次生爆炸灾害判识流程,有利于救援人员判识灾区次生爆炸风险,科学应急决策。(3)基于灾区环境参数的瓦斯爆炸数值模拟研究为进一步探究次生瓦斯爆炸规律,避免应急决策失误,依据灾区环境参数开展了瓦斯爆炸数值模拟研究。将灾区简化为管道中的瓦斯空气预混区域,预混区域瓦斯浓度选取参考灾区参数。利用Ansys Gambit 2.4建立了直径0.1m、长1m的封闭管道模型,借助Ansys Fluent 15.0模拟了预混区域长度分别为0.2m和0.3m时的瓦斯(简化为甲烷)爆炸过程,其中甲烷体积分数分别为6%、8%、9.5%、11%和14%。以爆炸压力、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爆炸温度、燃烧反应速率、冲击波速度、火焰传播速度、压力波与火焰波的相对位置等为指标,研究了小型管道中预混范围变化的甲烷/空气爆炸特征,探讨了灾区环境参数变化下的次生爆炸规律。研究表明:①当灾区环境参数发生变化时,次生瓦斯爆炸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如预混长度增大,体积分数减小时,当甲烷体积分数接近化学当量浓度时,甲烷爆炸压力随之增大,当甲烷浓度接近瓦斯爆炸下限时,尽管甲烷预混长度有所增大,其爆炸压力却并未增大。预混长度增大后,瓦斯爆炸时间有所增长。应用表明可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用于指导实践。②甲烷爆炸压力并非在化学当量浓度时达到最大,而是在接近爆炸上限的体积分数时达到最大,受预混区与非预混区气体体积比影响,可燃气体向非预混区传播致使体积分数接近爆炸上限的甲烷爆炸压力最大。③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在最初50ms内出现一个峰值(即快速上升后又迅速下降的过程),然后保持较低的值。但对于高于化学当量浓度的甲烷在爆炸50ms后会由于部分甲烷传播至非预混区域,体积分数降低至接近化学当量浓度,致使反应速率有所增大,压力上升速率呈现出一定的波动。④由于预混区较小,爆炸呈现强度较小的爆燃形式。燃烧过程表明直径0.1m、长1m封闭管道中,部分预混甲烷爆炸火焰加速距离较短,且火焰连续加速现象不明显。预混区长度增大后,甲烷爆炸持续时间有所增大。爆炸冲击波速度和火焰传播速度相对较小。冲击波速度为300-400m/s,火焰传播速度为0-10m/s。⑤点火温度为2600K时,化学当量浓度下预混气体爆炸温度场云图和各监测点温度曲线表明,预混区比非预混区爆炸温度高,但爆炸火焰传播至的非预混区域高温仍会造成严重的烧伤。(4)典型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决策与次生爆炸特征研究为了寻求应急决策与次生瓦斯爆炸演变之间的关系,以2013年我国两座煤矿的瓦斯爆炸事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应急决策和次生瓦斯爆炸特征,构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应急决策不当会导致次生瓦斯爆炸的演变。针对煤矿恶性事故,尽早成立抢险救援指挥部是安全救援的重要保障。构建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决策机制对规范应急处置,减少应急决策失误具有重要意义。(5)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决策机制及前景理论应急决策模型研究根据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具有的多主体多阶段特点,理论研究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决策机制和前景理论应急决策模型。①探讨了机制设计理论角度下的煤矿瓦斯爆炸应急决策机制。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应分前期处置和中后期处置两个阶段,不同阶段对应的应急决策主体不同。抢险救援指挥部是应急决策中的核心组织。研究认为,煤矿重特大事故及复杂性事故(如暂未造成伤亡的复杂火灾)应由政府部门指导成立抢险救援指挥部。基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复杂性,应急决策方式应融合层级式决策方式和分散式决策方式,在保证抢险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给救援人员适当的决策权,实现安全、高效及有序应急救援。阐明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决策要点,能够指导决策主体进行应急决策。②提出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前景理论应急决策模型。通过对前景理论进行改进,使前景理论更加符合煤矿应急决策特点。应用表明,前景理论应急决策模型能够促进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决策的科学化。
聂荣山[7](2019)在《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智能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围绕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智能决策问题开展研究,包括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影响因素、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需求量预测、煤矿应急资源库选址规划、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决策、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过程评估五个方面。通过建立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应急资源调配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首先,研究了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需求量预测模型和煤矿应急资源库的选址规划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决策模型和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评估模型,最后将这些模型应用于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案例中。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根据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得到了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变量。根据各变量之间的反馈关系,利用Vensim软件绘制了因果关系图和存量流量图,并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存量流量方程,由此建立了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某矿的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所建立的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该案例进行仿真模拟,得出应急资源的到达速率与应急管理投资、运输工具数量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与应急资源的调配路线长度存在负相关的关系。针对现有的公共安全领域应急资源概念的认识,结合矿井火灾事故所具有的特点,提出了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的概念,并将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划分为应急救援的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两类。根据矿井火灾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初步选取了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需求量预测模型的自变量,收集和统计我国历年矿井火灾事故的基本信息和应急救援过程中应急资源的使用情况,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理论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到了以持续时间、火灾事故类型和可燃物种类为自变量,应急资源需求量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通过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得出多元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准确。通过对煤矿应急资源库的选址规划原则和选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多目标规划理论和图论理论,建立了煤矿应急资源库选址规划数学模型,利用免疫优化算法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出应急资源库选址的多个可行性方案。根据煤矿应急资源库选址的影响因素,建立煤矿应急资源库选址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粗糙集理论对各煤矿应急资源库选址方案进行评估,确定最优选址规划方案。利用所建立的煤矿应急资源库选址规划数学模型,对柳林县的煤矿应急资源库选址方案进行设计,得出了柳林县煤矿应急资源库选址规划最优方案。根据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的特点和应急资源调配决策制定的原则,建立了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决策的数学模型,采用自适应蚁群算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利用所建立的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决策数学模型和自适应蚁群算法,对“富华煤矿9.20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应急资源调配方案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了应急资源调配的最优方案,此外,改进的自适应蚁群算法的收敛速度比传统的蚁群算法收敛速度快一倍左右。根据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建立了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利用熵权法计算得到了各个评估指标的权重,并根据各评估指标的特点制定了评估指标的评分标准以及评分范围。收集并整理了同煤集团下属的54个煤矿的应急资源调配演练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样本训练数据进行机器学习,从而建立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的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预测,以此来分析模型的预测精度,评估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支持向量机评估模型对样本数据的预测结果比较准确。最后,利用建立的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智能决策模型,对鹤岗“泰源煤矿3·5重大火灾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应急资源的调配方案进行仿真模拟,并对应急资源的调配过程进行评估和分析,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最终形成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整体的解决方案。
王伯辰[8](2019)在《面向矿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相关决策优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产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矿产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矿山事故具有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造成后果严重等特点。我国矿山属于事故多发区域,一直以来矿山安全是全国关注的重点。矿山发生事故后,因其环境恶劣、地形复杂多变,会造成诸如气体中毒、粉尘爆炸、通风系统紊乱、烧伤、塌方等危险,给矿山企业的人员和经济带来严重后果。所以如何进一步提高矿山安全管理的效率尤为重要。本研究以矿山的安全管理优化为背景,为了全面的防治矿山事故灾害,从矿山灾前事故的预防和矿山灾后物资供应问题的主要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面向矿山灾前事故预防:针对矿山的安全检查路径规划进行研究。随着矿山的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矿山高效的安全检查十分重要,为了有效的减少安检人员在行进中所花费的时间,使得有更充裕的时间去检查待检区域。为此,本研究提出一个符合矿山实际情况,以安检人员最小路程为目标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针对该问题考虑了安检人员疲惫程度、工作量平衡程度、矿山地形、最大工作时间、最长行走距离等众多因素;同时提出了局部分支算法、禁忌搜索算法以及神经网络三种求解策略,并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2)安全检查路径规划问题扩展:对矿山安全检查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故障树分析,从矿山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考虑多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目标的安全检查路径规划模型并进行了求解,划分了区域的安全等级,决策了安检人员数量问题,并考虑了重点区域重复检查、检查时间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数学模型更加贴近矿山井下安全检查的实际情况。(3)面向矿山灾后物资供应:针对自然灾害下的矿山应急设施选址问题进行研究。由于矿山企业的特殊性,人口分布较为集中,在特殊灾害下,矿山都应具有相应的应急预案,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应急救援与补给问题,本研究考虑在突发灾害下应急设施的受损,以及各受灾区域不同的抗逆力等因素情况下,建立了相应的选址模型,使得所建模型更符合救灾实际情况,并提出局部分支算法和粒子群算法两种求解策略,为应急救援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4)针对矿山的整体安全提出并开发了面向矿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考虑到矿山企业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协同调度,本研究在开发了灾前灾后的决策系统的同时,结合已有的人员定位系统、预警系统,将矿山的相关信息采集到系统平台,利用系统平台内嵌的相应数学模型和算法得出管理决策,为矿山企业提供一种综合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和安全生产保障。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矿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优化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从灾前灾后的角度出发,研究并扩展了以安全检查路径优化为核心的安全管理优化问题,根据矿山实际情况,减少不同环节的路程时间来提高安全检查的效率;同时,研究了在发生特殊灾害时,矿山应急仓库的选址和配送问题,考虑了各受灾区域不同的抗逆力因素以及应急仓库受损情况的出现;最后,利用系统平台进行了实现。通过对矿山事故灾前预防和灾后救援的优化研究,为提高矿山安全生产运作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黄军利[9](2018)在《煤矿井下避难硐室位置优化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矿井下避难硐室能够在煤矿事故发生后为矿工提供有效救援,该技术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等矿业发达国家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国内,近年来避难硐室的研究和应用相继迅速展开,建设技术也日趋成熟,但在避难硐室系统性,尤其是避难硐室的选址及其优化研究方面尚显缺乏,从而致使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在煤矿灾害事故发生时,其应有的救援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为解决这一问题,推动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救援成效的提升,本论文结合国内外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的研究现状,从避难硐室建设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入手,构建了煤矿井下避难硐室选址影响因子系统模型,揭示了煤矿井下避难硐室选址的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本论文基于灾变演化过程对避难硐室选址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数值仿真模拟的方法对避难逃生路径下的热动力灾害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尤其对烟气蔓延规律与火区温度分布和变化特征以及灾区致害气体和能见度的时变特性进行了演化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研究和应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相对科学的、适合我国煤矿特色的煤矿井下避难硐室选址科学性评价系统和选址科学性评价等级划分标准。该系统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过对选址影响因子进行权重计算,以及对选址周围地质情况等影响因子量化处理,最终经系统模块化计算得出选址科学性评价总值,进而对标可得出选址的科学性等级。此外,运用该研究成果参与和指导了兖州赵楼煤矿的避难硐室选址和优化建设,并将该评价系统扩展应用到对煤矿井下单个避难硐室建设质量量化评价以及井下避难硐室群规划方案的优化中,从而很好的解决了单个硐室的建设质量评价以及避难硐室群组建设的方案优化问题,在实践中得到了科学验证,效果良好。本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基于灾变演化的避难硐室选址影响因素研究;第三部分是避难逃生路径下的热动力灾害演变特征;第四部分是煤矿井下避难硐室选址影响因素评价;第五部分是避难硐室选址在赵楼煤矿的实际应用;第六部分是结论。本研究成果能够帮助煤矿建设井下避难硐室时科学选址,从而有效提升灾难时硐室的救援效果,同时能够用于对已建避难硐室总体质量优劣的科学考评,也可用于对井下避难硐室群组建设方案的优化。此外,该成果还可用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对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建设的指导和优劣评价,为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王建豪[10](2017)在《煤矿火灾事故个人不安全行为原因研究》文中指出火灾是煤矿生产中所面临的主要灾害之一。目前对于煤矿火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工程技术层面的煤自燃预测预警,较少涉及事故预防的行为控制方法,而实际该类事故的发生也多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而且通过分析煤矿火灾事故分类、原因分析、预防对策等研究现状可知,目前对于该类事故的分类不够细致、穷尽,原因分析不够系统、彻底,导致预防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基于此,本文以以往事故案例为研究对象,以事故致因理论为依据,对煤矿火灾发生规律及个人层面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给出原因分析结果。原因分析是事故预防的基础工作,因此本文仍属基础研究,但同时也将给出一些针对性培训建议,用于指导该类事故的预防。本文选取事故致因“2-4”模型(第4版)作为分析工具,对我国1990-2015年间发生的95起煤矿火灾事故进行了个人不安全行为原因统计研究,其中,内因火灾32起,机电火灾43起,炸药燃烧与明火火灾各10起。首先,对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动作进行了识别与频次统计,获得了各类火灾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列表,并从引发事故(包括火源产生、火势发展、组织危险作业以及安全管理和人员配备四类)与扩大事故(包括自救、救援、灭火和通风四类)两方面对其进行分类,且对各子类不安全动作的违章类型(9类)、发出者(4类)等作了统计对比;然后,对与事故发生有关的不安全物态进行了识别与频次统计,获得了各类火灾事故不安全物态原因列表,并从材料、设备设施与作业环境三方面对其进行分类,且对各子类不安全物态的违章类型(3类)、对应不安全动作等作了统计对比;总结了侥幸、麻痹、省能、从众等多种不安全心理状态,并结合“2-4”模型中已有的知识、意识和习惯三方面原因,对导致各不安全动作与不安全物态产生的不安全习惯性行为进行了分类统计;最后,对不同类别火灾事故各层面原因作了综合对比,并给出了预防培训建议。所得煤矿火灾事故发生趋势及各层面原因统计与对比分析结果如下:1)对近年来我国煤矿火灾事故发生宏观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2001-2015年间,我国煤矿火灾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均呈波动下降趋势,2011年后趋于稳定(年均发生24起,死亡2536人);重特大火灾事故起数也逐年递减,但每年都有发生,且在重特大煤矿事故中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1990-2015年间的重特大煤矿火灾事故中,机电火灾发生起数与造成死亡人数均最多,内因火灾次之;炸药燃烧事故起数不高,但每起事故伤亡较为严重,平均单起死亡可达26.38人。2)研究获得了与四类煤矿火灾事故发生有关的不安全动作原因列表,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不安全动作的分类、违章情况、发出者、成因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1)引发事故的不安全动作中,导致火源产生的频次相对较高,其是事故预防的关键环节,且不同类别煤矿火灾事故中不安全动作的种类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内因火灾火源的产生主要与未进行有害气体检查(19次)、火区治理不彻底(13次)、未采取综合预防煤层自然发火措施(12次)等相关;导致机电火源产生的不安全动作主要有未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检修、试验(17次),机电设备未设综合保护装置(10次),违章接线(7次)等;引发炸药燃烧的不安全动作主要与火工品的选用与贮存不当有关,诸如购买、使用非煤矿许用炸药(10次),违章建爆炸材料库(6次)等出现较多;明火火灾中火源的产生主要由吸烟(7次)、违章放炮(2次)和使用火炉(1次)导致。(2)扩大事故的不安全动作中,与自救不力和救援不力有关的较多,其是导致伤亡扩大的主要原因,且不同类别煤矿火灾事故中不安全动作的种类差别不大。其中,四类事故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主要包括未及时上报申请救援(34次)、未携带自救器(25次)、未建成2个以上安全出口(20次)、冒险组织抢救(16次)、未配备自救器(14次)等。(3)违章的不安全动作均占每类事故中总数的90%以上,且炸药燃烧事故中所有不安全动作均是违章的,企业应加强现有规章制度的执行。对于不违章但曾引起事故的不安全动作,内因火灾中主要有火区治理不彻底(9次)、采取灭火措施不当(6次)、节假日期间未采取安全措施(4次)等;机电火灾中主要有采取灭火措施不当(6次)、未及时清理皮带道杂物(4次)、未及时处理机电设备油渍(3次)等;而明火火灾中仅存在未制止工人吸烟(3次)和未及时清理巷道易燃物(2次)两类。不违章、未引起过事故但高风险的不安全动作仅出现四类,即进入危险区域行走、组织交叉作业、输送机挡煤装置安装不合理和维修密闭未采取安全措施。可基于此细化、完善企业相关规章制度。(4)煤矿火灾事故总体中共涉及不安全动作861次,从不安全动作发出者看,与中层管理者有关的动作频次比例最高,为43.4%,高层管理者的次之,为40.2%,该两类人员是事故预防的重点群体;从不安全动作成因看,事故中共涉及12类不安全习惯性行为原因,其中与知识不足有关的不安全动作频次比例最高,占56.0%,与习惯不佳有关的次之,占55.4%;此外,省能心理(54.2%)、意识不高(49.2%)、侥幸心理(39.8%)等也都是导致不安全动作产生的重要原因,可作为企业进行员工安全知识培训以及心理干预的依据。3)研究获得了与四类煤矿火灾事故发生有关的不安全物态原因列表,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不安全物态的分类、违章情况、与不安全动作对应关系、成因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1)与材料有关的不安全物态中,涉及炸药燃烧事故的频次比例最高,主要指井下存在的非煤矿许用炸药(10次),应规范火工品的选用与贮存;机电火灾中多涉及设备设施的缺陷,诸如电缆破损(12次)、非阻燃电缆(10次)、机电设备无综合保护装置(10次)等出现较多,存在的机电设备有电缆(25次)、带式输送机(6次)、空气压缩机(6次)等,应规范该系列机电设备的选用、检修与维护;与作业环境有关的不安全物态中,涉及内因火灾的频次比例最高,主要包括井下存在着火点(15次)、漏风(10次)、自然通风(7次)等,应加强井下火区与通风管理,且存在的火源产生地点有采空区(9次)、平巷(6次)、邻矿火区(5次)等,其是内因火灾的重点防治区域。(2)违章的不安全物态均占各类事故中总数的80%以上,可基于此设计针对性的不安全物态控制措施。对于不违章但曾引起事故的不安全物态,内因火灾中主要包括矿井周边存在火区(6次)、煤层裸露破碎(5次)、采空区空顶较大(2次)等;机电火灾中主要有皮带道存在杂物(3次)、机电设备渗油(3次)、机电设备周围存在易燃物(2次)等;炸药燃烧事故中,仅巷道布置混乱(3次)属不违章的不安全物态;明火火灾中,仅灭火器质量不佳和循环通风是不违章的,各出现1次。不违章、未引起过事故但高风险的不安全物态仅在机电火灾中出现两类,即消防管路质量不合格(塑料垫圈)和巷道弯曲。(3)90%以上的不安全物态均可找到对应其产生的不安全动作,即不安全物态多是通过不安全习惯性行为作用于不安全动作产生,而由不安全习惯性行为直接造成的不安全物态则较少。内因火灾中,仅巷道断面偏小、矿井周边存在火区和火区密闭紧邻进风巷三类不安全物态组织内无对应其产生的不安全动作;机电火灾中,仅消防管路质量不合格、巷道弯曲、开关接触不良以及机电设备渗油(部分)四类不安全物态是由不安全习惯性行为直接导致;炸药燃烧事故中,所有不安全物态均可找到对应其产生的不安全动作;明火火灾中,仅灭火器质量差、灭火效果不佳无对应其产生的不安全动作。(4)对于可激活不安全动作的不安全物态,其仅在内因火灾和机电火灾中出现较少类别。主要包括矿井防灭火系统不完善(导致采取灭火措施不当)、注浆灭火管路故障(导致火区治理不彻底)、通讯设备故障(导致未及时上报申请救援)和巷道布置混乱(导致选择错误避灾路线)。4)研究得到了导致四类煤矿火灾事故发生的共性类原因,可基于此制定通用的事故预防措施。共性不安全动作包括47小类,出现554次,其中未组织员工安全培训(41次)、非法组织生产(39次)、未及时上报申请救援(34次)、以包代管(33次)等频次较高,四类事故中均存在的不安全动作有12小类;共性不安全物态包括13小类,出现160次,其中作业地点处于越界区域和风量不足两类频次最高,均是21次,四类事故中均存在的不安全物态有5小类。5)基于行为安全事故预防培训系统,从事故原因展示模型的改进、事故预防路径的完善、事故的分类预防、不安全动作与物态的分类预防、不安全习惯性行为的展示等角度提出了煤矿火灾事故预防的行为控制方案及培训建议。
二、浅谈矿井重大灾害事故救灾指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矿井重大灾害事故救灾指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MM的煤矿应急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
1.2.2 煤矿应急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
1.2.3 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煤矿应急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1 煤矿企业生产特点与事故分析 |
2.1.1 我国煤矿企业生产特点 |
2.1.2 煤矿事故统计分析 |
2.1.3 煤矿事故特征分析 |
2.1.4 煤矿事故致因分析 |
2.2 煤矿应急能力分析 |
2.2.1 煤矿应急能力概念界定 |
2.2.2 煤矿应急能力属性分析 |
2.3 基于案例的煤矿应急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典型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案例 |
2.3.2 煤矿应急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全过程思想的煤矿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 基于全过程思想的煤矿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
3.2.1 全过程危机管理理论 |
3.2.2 煤矿应急能力全过程管理思想 |
3.2.3 煤矿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
3.3 煤矿应急能力评价指标选取及体系构建 |
3.3.1 事前建设准备能力评价指标选取 |
3.3.2 事中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指标选取 |
3.3.3 事后恢复处理能力评价指标选取 |
3.3.4 煤矿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CMM的煤矿应急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
4.1 能力成熟度模型及其可行性分析 |
4.1.1 能力成熟度模型 |
4.1.2 可行性分析 |
4.2 煤矿应急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 |
4.2.1 煤矿应急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定义及组成 |
4.2.2 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其特征分析 |
4.2.3 成熟度指标评价标准确定 |
4.3 煤矿应急能力成熟度模型综合评价方法 |
4.3.1 煤矿应急能力成熟度评价方法选取 |
4.3.2 煤矿应急能力成熟度改进优先矩阵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矿应急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的应用 |
5.1 数据收集与整理 |
5.1.1 矿井概况 |
5.1.2 问卷设计 |
5.1.3 数据整理 |
5.2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煤矿应急能力成熟度评价 |
5.2.1 各层指标重要性确定 |
5.2.2 各层指标突变类型确定 |
5.2.3 底层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
5.2.4 综合计算 |
5.2.5 初始评价结果修正 |
5.2.6 改进优先顺序分析 |
5.3 评价结果及对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2)矿山应急救援芙蓉队队员综合素质评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 矿山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芙蓉中队基地概况 |
2.1 川煤集团芙蓉中队概况 |
2.2 芙蓉队“四组一队”组织建设 |
2.3 芙蓉队装备现状与管理 |
2.3.1 芙蓉队救援装备配置情况介绍 |
2.3.2 芙蓉队装备创新管理办法 |
2.3.3 芙蓉队救援装备平战结合的管理运行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应急救援队队员综合素质评估 |
3.1 日常训练流程、记录、科目、考核 |
3.1.1 日常培训、训练流程与模式 |
3.1.2 日常训练记录 |
3.1.3 日常训练考核 |
3.2 多重指标、信息的救援队队员综合救援素质评估体系 |
3.2.1 应急救援队队员素质评估内容 |
3.2.2 应急救援队队员素质评价方法 |
3.2.3 应急救援队队员综合素质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3.3 应急救援队队员综合素质层次综合评判法 |
3.3.1 层次评判法数值模型 |
3.3.2 模糊综合诊断评价法 |
3.3.3 一级模糊综合诊断评价法数值模型 |
3.3.4 二级模糊综合诊断评价法数值模型 |
3.3.5 多层次模糊综合诊断评价法模型 |
3.3.6 模糊综合诊断评价计算模型演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瓦斯事故快速响应 |
4.1 基本概念描述 |
4.2 应急救援分组 |
4.2.1 分组理论计算 |
4.2.2 匈牙利方法模型求解过程模型及操作步骤 |
4.2.3 应急救援分组步骤 |
4.3 瓦斯事故应急救援队队员快速分组响应 |
4.4 某煤矿“7.23”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3)基于TARP-ICS的矿井应急响应机制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矿井应急响应国内外现状分析 |
2.1.1 国外矿井应急响应现状 |
2.1.2 国内矿井应急响应现状 |
2.2 矿井应急响应机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矿井应急响应机制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矿井应急响应机制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研究对比分析 |
2.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3.1 研究内容 |
2.3.2 研究方法 |
2.3.3 技术路线 |
3 TARP-ICS矿井应急响应机制适用性研究 |
3.1 基于模糊集的应急响应机制适用性综合评定 |
3.1.1 模糊综合评定计算模型构建 |
3.1.2 适用性评价指标的确定及赋值 |
3.1.3 适用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1.4 模糊综合评定结果分析 |
3.2 TARP-ICS应急响应机制适用性主观调查研究 |
3.2.1 适用性主观调查问卷设计 |
3.2.2 适用性调查问卷数据采集 |
3.2.3 调查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TARP-ICS的矿井应急组织结构研究 |
4.1 TARP-ICS矿井应急组织特征提取 |
4.1.1 TARP框架下应急组织特征 |
4.1.2 ICS框架下应急组织特征 |
4.2 矿井应急响应组织复杂网络模型构建 |
4.2.1 正常作业时期 |
4.2.2 初期处置时期 |
4.2.3 疏散撤离时期 |
4.2.4 外部救援时期 |
4.3 矿井应急响应组织复杂网络模型分析 |
4.3.1 网络总体效率分析 |
4.3.2 关键节点集聚系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TARP-ICS的矿井应急响应分级研究 |
5.1 TARP-ICS矿井应急响应等级划分 |
5.2 基于神经网络的矿井应急响应分级模型构建 |
5.2.1 BP神经网络响应分级模型 |
5.2.2 SOFM神经网络响应分级模型 |
5.3 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和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TARP-ICS矿井应急响应动态演化特征研究 |
6.1 矿井应急响应系统动力学流图建立 |
6.2 矿井应急响应系统动力学方程构建 |
6.3 应急响应参数值实验测定 |
6.3.1 响应参数值测定试验平台建立 |
6.3.2 人均应急能力参数值测定 |
6.3.3 救援能力参数值测定 |
6.4 应急响应系统动力学模型解算 |
6.5 本章小结 |
7 TARP-ICS矿井应急响应机制模拟演练及现场应用 |
7.1 矿井应急响应ABM模型构建 |
7.2 矿山试验基地物理模型的建立 |
7.3 火灾区域烟气分布及消光系数求解 |
7.4 火灾烟气模拟结果实验验证 |
7.5 应急疏散过程模拟结果 |
7.6 国家矿山救援基地现场应用 |
7.6.1 救援基地简介 |
7.6.2 演练过程及效果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部分Matlab程序代码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鲁西煤矿中厚煤层软弱顶板切顶留巷工程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沿空巷道技术发展现状 |
1.3 双重预防体系管理研究现状 |
1.4 切顶留巷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
1.5 亟需解决的问题和技术难点 |
1.6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的必要性 |
2.1 鲁西煤矿概况 |
2.2 技术必要性 |
2.3 经济必要性 |
2.4 安全必要性 |
2.5 本章小结 |
3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分析 |
3.1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研究基础 |
3.2 切顶卸压机理模拟 |
3.3 中厚软弱顶板“差异化”支护关键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4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风险管控 |
4.1 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实施 |
4.2 切顶留巷项目应急管理 |
4.3 本章小结 |
5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项目现场应用及工程经济分析 |
5.1 支护设计应用 |
5.2 切顶施工工艺 |
5.3 矿压监测方案设计及结果分析 |
5.4 经济评价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矿井救援人员精确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井救灾通信技术发展现状 |
1.2.2 井下人员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
1.3.1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存在的问题 |
1.3.2 存在的难点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灾后矿井特点及信息传输方式研究 |
2.1 矿井灾后环境特征 |
2.2 灾后井下信息传输方式 |
2.2.1 井下应急救援通信系统 |
2.2.2 矿井信息有线传输 |
2.2.3 矿井信息无线传输 |
2.3 传输方式的选择与确定 |
2.3.1 技术选取原则 |
2.3.2 传输方式优选 |
2.4 通信系统信息传输实现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3 救灾人员定位误差与控制方法研究 |
3.1 井下救灾人员定位技术 |
3.1.1 定位技术简介 |
3.1.2 无线定位技术存在的问题 |
3.2 定位误差概述 |
3.3 实验方案 |
3.3.1 实验平台的构建 |
3.3.2 实验方案的实施 |
3.3.3 实验结果 |
3.4 误差分析及改进与控制方法 |
3.4.1 误差来源分析 |
3.4.2 误差解决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4 救灾人员多源信息采集与本安电路控制方法研究 |
4.1 系统多源信息采集方法研究 |
4.1.1 救灾人员信息采集系统概述 |
4.1.2 系统整体架构 |
4.1.3 系统关键信息的采集 |
4.2 本质安全型电路控制方法研究 |
4.2.1 矿用电气防爆技术概况 |
4.2.2 井下的主要防爆电气设备分类 |
4.2.3 本安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
4.2.4 矿井救援本安电路控制方法 |
4.3 本质安全型电源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救灾人员精确定位系统设计 |
5.1 系统整体架构 |
5.2 定位系统 |
5.2.1 系统功能 |
5.2.2 系统结构及系统组成 |
5.3 定位系统硬件设计 |
5.3.1 无线通信模块 |
5.3.2 人员定位模块 |
5.3.3 存储模块 |
5.3.4 电源模块 |
5.3.5 人员定位标签 |
5.3.6 上位机软件 |
5.4 系统实现方案 |
5.4.1 系统工作原理 |
5.4.2 定位实现方案 |
5.5 系统定位性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煤矿瓦斯爆炸灾区次生爆炸规律及应急决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瓦斯爆炸研究现状 |
1.2.2 应急救援研究现状 |
1.2.3 主要问题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灾区救援伤亡影响因素研究 |
2.1 灾区救援伤亡事故特征研究 |
2.1.1 救援伤亡事故新特征 |
2.1.2 救援伤亡事故的连锁效应特征 |
2.2 灾区救援伤亡影响因素的统计研究 |
2.2.1 救援伤亡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
2.2.2 救援伤亡影响因素控制的难易性分类 |
2.2.3 救援伤亡事故的多因性 |
2.2.4 救援伤亡影响因素在救灾作业中的分布 |
2.2.5 基于伤亡影响因素和救灾作业的事故严重性分析 |
2.2.6 不同救援伤亡诱因的主体分析 |
2.3 救援伤亡影响因素对应急决策的作用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瓦斯爆炸灾区环境变化规律及次生爆炸灾害判识研究 |
3.1 瓦斯爆炸灾区环境研究 |
3.1.1 瓦斯爆炸灾区环境形成机理 |
3.1.2 典型瓦斯爆炸灾区环境变化规律 |
3.1.3 灾区环境判识应用举例 |
3.2 灾区次生瓦斯爆炸诱因规律 |
3.2.1 灾区瓦斯积聚规律 |
3.2.2 灾区引爆火源规律 |
3.3 灾区次生瓦斯爆炸演变过程规律 |
3.3.1 掘进工作区域施救瓦斯爆炸演变过程 |
3.3.2 采煤工作区域施救瓦斯爆炸演变过程 |
3.3.3 次生瓦斯爆炸演变过程特征 |
3.4 灾区次生瓦斯爆炸演变形式规律 |
3.4.1 灾区次生瓦斯爆炸形式界定的理论基础 |
3.4.2 基于爆燃事故的次生瓦斯爆炸演变形式分析 |
3.4.3 次生瓦斯爆炸演变形式特征 |
3.5 灾区次生瓦斯爆炸灾害判识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灾区环境参数的瓦斯爆炸数值模拟研究 |
4.1 基于灾区环境参数的瓦斯爆炸数值模拟设计 |
4.2 基于灾区环境参数的瓦斯爆炸数值模拟方法 |
4.2.1 控制方程 |
4.2.2 模型选取 |
4.2.3 数值模拟方法可靠性验证 |
4.2.4 网格划分及独立性验证 |
4.3 基于灾区环境参数的瓦斯爆炸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典型爆炸云图分析 |
4.3.2 灾区环境参数变化下的爆炸压力对比分析 |
4.3.3 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对比分析 |
4.3.4 爆炸形式对比分析 |
4.3.5 冲击波与火焰速度对比分析 |
4.3.6 火焰传播距离与瓦斯预混长度的关系 |
4.3.7 最大爆炸压力与瓦斯浓度的关系 |
4.3.8 爆炸温度分析 |
4.3.9 化学反应速率分析 |
4.4 基于灾区环境参数的瓦斯爆炸数值模拟结果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5 典型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决策与次生爆炸特征研究 |
5.1 八宝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分析 |
5.1.1 应急决策分析 |
5.1.2 八宝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演变特征 |
5.1.3 八宝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演变与应急决策的关系 |
5.2 杉木树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分析 |
5.2.1 应急决策分析 |
5.2.2 杉木树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演变特征 |
5.2.3 杉木树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演变与应急决策的关系 |
5.3 案例中应急决策主要问题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决策机制及前景理论应急决策模型研究 |
6.1 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决策机制研究 |
6.1.1 应急决策阶段与决策主体划分 |
6.1.2 应急决策方式分析 |
6.1.3 机制设计理论角度下的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决策机制构建 |
6.1.4 应急决策要点 |
6.2 瓦斯爆炸事故的前景理论应急决策模型研究 |
6.2.1 前景理论数学模型 |
6.2.2 瓦斯爆炸事故的前景理论应急决策模型构建 |
6.3 前景理论应急决策模型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7)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智能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应急资源调配研究现状 |
1.2.3 应急资源需求量预测研究现状 |
1.2.4 应急资源库选址规划研究现状 |
1.2.5 应急资源调配决策研究现状 |
1.2.6 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 应急资源调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1 管理因素 |
2.1.2 人员因素 |
2.1.3 设备因素 |
2.1.4 环境因素 |
2.2 系统动力学原理 |
2.2.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2.2.2 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步骤 |
2.2.3 Vensim软件简介 |
2.3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2.3.1 模型的假设与说明 |
2.3.2 模型变量的定义 |
2.3.3 因果关系图的构建 |
2.3.4 存量流量图及系统动力学方程 |
2.4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 |
2.4.1 案例背景资料 |
2.4.2 系统动力学参数设置 |
2.4.3 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
2.4.4 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需求量预测研究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应急资源概述 |
3.2.1 应急资源的概念 |
3.2.2 应急资源的分类 |
3.2.3 应急资源的特点 |
3.2.4 应急资源的筹集策略分析 |
3.3 多元回归分析理论 |
3.3.1 多元回归分析简介 |
3.3.2 多元回归分析模型 |
3.4 实例分析 |
3.4.1 案例应用背景 |
3.4.2 自变量的选取 |
3.4.3 多元回归数学模型的建立 |
3.4.4 误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矿应急资源库选址规划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应急资源库选址规划问题分析 |
4.2.1 煤矿应急资源库的选址原则 |
4.2.2 应急资源库的选址影响因素 |
4.3 相关理论基础 |
4.3.1 多目标规划理论 |
4.3.2 免疫优化算法 |
4.3.3 粗糙集理论 |
4.4 应急资源库选址模型的构建 |
4.4.1 多目标规划选址模型 |
4.4.2 免疫学优化算法求解选址模型 |
4.4.3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应急资源库选址方案评估 |
4.5 实例分析 |
4.5.1 案例背景资料 |
4.5.2 应急资源库选址规划模型 |
4.5.3 应急资源库选址方案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5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最优决策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应急资源调配的特点和原则 |
5.2.1 应急资源调配的特点 |
5.2.2 应急资源调配决策的制定原则 |
5.3 应急资源调配模型的建立 |
5.3.1 模型的假设 |
5.3.2 应急资源调配问题的描述 |
5.3.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4 基于蚁群算法的数学模型求解 |
5.4.1 蚁群智能优化算法原理 |
5.4.2 模型求解过程 |
5.5 实例分析 |
5.5.1 案例背景 |
5.5.2 参数设置 |
5.5.3 计算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的评估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评估的流程 |
6.3 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1 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步骤 |
6.3.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6.3.3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4 评估指标评分标准的定量化分析 |
6.3.5 样本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6.3.6 指标权重的确立 |
6.4 支持向量机评估模型 |
6.5 评估模型的训练结果 |
6.6 评估模型的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7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智能决策模型的应用分析 |
7.1 案例应用背景 |
7.1.1 鹤岗市基本情况 |
7.1.2 泰源煤矿火灾事故简介 |
7.2 应急资源需求量预测 |
7.3 应急资源库选址规划方案规划 |
7.3.1 选址规划模型计算结果 |
7.3.2 应急资源库选址方案评估 |
7.4 应急资源调配决策制定 |
7.4.1 模型的参数设置 |
7.4.2 计算结果分析 |
7.5 应急资源调配过程评估 |
7.5.1 数据的采集 |
7.5.2 评估结果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后续工作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面向矿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相关决策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矿山运营管理 |
1.1.2 矿山安全与应急管理 |
1.1.3 面向矿山管理的优化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矿山管理研究综述 |
2.1.1 矿山安全管理 |
2.1.2 矿山应急管理 |
2.1.3 矿山管理优化问题 |
2.2 巡检相关VRP问题研究综述 |
2.3 应急设施选址研究综述 |
2.4 矿山安全系统综述 |
2.5 研究趋势分析与总结 |
第三章 面向灾前事故预防:矿山安检人员检查路径规划问题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和数学模型 |
3.2.1 问题描述 |
3.2.2 符号定义 |
3.2.3 数学模型 |
3.3 求解算法 |
3.3.1 基于局部分支算法的求解策略 |
3.3.2 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的求解策略 |
3.3.3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求解策略 |
3.4 数值实验 |
3.4.1 问题背景和参数设定 |
3.4.2 所提出算法的数值实验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灾前事故预防:安检路径优化扩展 |
4.1 矿山安全风险点的分类、分级管理及管理措施 |
4.1.1 安全风险点的分级 |
4.1.2 建立安全风险区域检查体系 |
4.2 多目标与重复访问区域对安检的影响 |
4.3 安全检查考虑因素介绍 |
4.4 问题描述和数学模型 |
4.4.1 问题描述 |
4.4.2 符号定义 |
4.4.3 数学模型 |
4.5 求解方法 |
4.5.1 多目标转换 |
4.5.2 禁忌搜索算法 |
4.6 数值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灾后物资供应:重大灾害下矿山的应急仓库选址问题 |
5.1 引言 |
5.2 问题描述和数学模型 |
5.2.1 问题描述 |
5.2.2 符号定义 |
5.2.3 数学模型 |
5.3 求解算法 |
5.3.1 基于局部分支算法的求解策略 |
5.3.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求解策略 |
5.4 抗逆力因素对矿山受灾区域的影响 |
5.5 数值实验 |
5.5.1 灾害区域故障树分析 |
5.5.2 抗逆力计算 |
5.5.3 不同场景下的数值结果 |
5.5.4 所提出算法的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矿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 |
6.1 灾前灾后决策系统 |
6.2 矿山安检系统综合平台 |
6.2.1 矿山综合平台结构及系统组成 |
6.2.2 矿山综合平台系统功能 |
6.3 决策支持系统 |
6.3.1 决策支持系统原理 |
6.3.2 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功能 |
6.4 人员定位系统 |
6.4.1 目前定位技术 |
6.4.2 人员定位系统 |
6.5 预警系统 |
6.5.1 预警功能 |
6.5.2 数字视频监控功能 |
6.6 管理意见与建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总结 |
7.2 研究主要贡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及项目 |
致谢 |
(9)煤矿井下避难硐室位置优化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背景介绍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主要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
2 基于灾变演化的避难硐室选址影响因素研究 |
2.1 避难硐室选址安全距离的正反演计算方法 |
2.2 避难硐室位置选择 |
2.3 避难硐室周边地质因素 |
2.4 避难及救援路线因素 |
2.5 投资成本因素 |
2.6 人为因素 |
2.7 其他因素 |
2.8 避难硐室选址系统构建 |
2.9 本章小结 |
3 避难逃生路径下的热动力灾害演变特征 |
3.1 热动力灾害演变仿真方法及模型构建 |
3.2 工作面运输巷胶带火灾的数值模拟研究 |
3.3 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爆炸的数值模拟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选址影响因素评价 |
4.1 煤矿避难硐室选址评价方法 |
4.2 煤矿避难硐室选址影响因素权重分配方法 |
4.3 煤矿避难硐室选址影响耦合值的计算 |
4.4 煤矿避难硐室选址级别的设立和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5 避难硐室选址在赵楼煤矿的实际应用 |
5.1 赵楼煤矿矿井概况以及紧急避险设施的建设状况 |
5.2 赵楼煤矿避难硐室的实际应用 |
5.3 赵楼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群选址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煤矿火灾事故个人不安全行为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煤矿火灾事故定义及分类 |
1.2.2 煤矿火灾事故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综述 |
1.2.3 个人不安全行为相关研究综述 |
1.2.4 煤矿火灾事故个人不安全行为原因研究基础 |
1.3 研究内容 |
1.4 理论依据 |
1.5 总体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煤矿火灾事故发生规律及实例分析 |
2.1 煤矿火灾事故发生规律研究 |
2.1.1 煤矿火灾事故特征及分类 |
2.1.2 煤矿火灾事故发生趋势 |
2.2 个人不安全行为分析方法研究 |
2.2.1 典型事故致因模型对比分析 |
2.2.2 事故致因“2-4”模型发展与演变 |
2.2.3 个人不安全行为的识别与分类 |
2.3 煤矿火灾事故原因分析实例展示 |
2.3.1 煤矿火灾事故不安全行为原因分类 |
2.3.2 内因火灾事故实例分析 |
2.3.3 机电火灾事故实例分析 |
2.3.4 炸药燃烧事故实例分析 |
2.3.5 明火火灾事故实例分析 |
2.4 详细技术路线 |
2.5 本章小结 |
3 煤矿内因火灾事故个人不安全行为原因研究 |
3.1 内因火灾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研究 |
3.1.1 不安全动作原因列表 |
3.1.2 引发事故的不安全动作 |
3.1.3 扩大事故的不安全动作 |
3.1.4 各子类不安全动作对比分析 |
3.2 内因火灾事故不安全物态原因研究 |
3.2.1 不安全物态原因列表 |
3.2.2 不安全物态分类研究 |
3.2.3 各子类不安全物态对比分析 |
3.3 内因火灾事故不安全习惯性行为原因研究 |
3.3.1 各子类不安全动作对应的不安全习惯性行为统计 |
3.3.2 各不安全习惯性行为出现频次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矿机电火灾事故个人不安全行为原因研究 |
4.1 机电火灾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研究 |
4.1.1 不安全动作原因列表 |
4.1.2 引发事故的不安全动作 |
4.1.3 扩大事故的不安全动作 |
4.1.4 各子类不安全动作对比分析 |
4.2 机电火灾事故不安全物态原因研究 |
4.2.1 不安全物态原因列表 |
4.2.2 不安全物态分类研究 |
4.2.3 各子类不安全物态对比分析 |
4.3 机电火灾事故不安全习惯性行为原因研究 |
4.3.1 各子类不安全动作对应的不安全习惯性行为统计 |
4.3.2 各不安全习惯性行为出现频次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其他类别煤矿外因火灾事故个人不安全行为原因研究 |
5.1 煤矿炸药燃烧事故个人不安全行为原因研究 |
5.1.1 炸药燃烧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研究 |
5.1.2 炸药燃烧事故不安全物态原因研究 |
5.1.3 炸药燃烧事故不安全习惯性行为原因研究 |
5.2 煤矿明火火灾事故个人不安全行为原因研究 |
5.2.1 明火火灾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研究 |
5.2.2 明火火灾事故不安全物态原因研究 |
5.2.3 明火火灾事故不安全习惯性行为原因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不同类别事故个人不安全行为原因对比及培训建议 |
6.1 不安全动作原因对比研究 |
6.1.1 基于动作分类与频次对比 |
6.1.2 基于违章类型对比 |
6.1.3 基于员工层级对比 |
6.1.4 共性不安全动作分析 |
6.2 不安全物态原因对比研究 |
6.2.1 基于物态分类与频次对比 |
6.2.2 基于违章类型对比 |
6.2.3 动作与物态对应关系 |
6.2.4 共性不安全物态分析 |
6.3 不安全习惯性行为原因对比研究 |
6.4 预防对策及培训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四、浅谈矿井重大灾害事故救灾指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MM的煤矿应急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 周瑞雪.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2]矿山应急救援芙蓉队队员综合素质评估体系研究[D]. 王佳伟.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3]基于TARP-ICS的矿井应急响应机制研究及应用[D]. 席健.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6)
- [4]鲁西煤矿中厚煤层软弱顶板切顶留巷工程技术及应用[D]. 王炳延.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5]矿井救援人员精确定位技术研究[D]. 吴文庆.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6]煤矿瓦斯爆炸灾区次生爆炸规律及应急决策模型研究[D]. 李雷雷.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 [7]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资源调配智能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D]. 聂荣山.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2)
- [8]面向矿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相关决策优化问题研究[D]. 王伯辰. 上海大学, 2019(01)
- [9]煤矿井下避难硐室位置优化及应用研究[D]. 黄军利.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6)
- [10]煤矿火灾事故个人不安全行为原因研究[D]. 王建豪.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