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研究资料索引(1949-1999增编)

泰山研究资料索引(1949-1999增编)

一、泰山研究资料索引(1949~1999补遗)(论文文献综述)

李珊珊[1](2021)在《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杭州驻防地处江南地区,是清代直省驻防体系中规模较大、地位较高的驻防地点。它于顺治初年建立,随清朝结束而消亡。在二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这一旗人群体与汉城人的关系经历了由冲突走向融洽的过程。随着杭州驻防旗人与汉城社会的深入交往,杭州所具有的悠久醇厚的汉文化底蕴也吸引了驻防旗人的揣摩与学习。杭州驻防旗人纷纷以汉语进行诗歌写作,留下了丰厚的汉语诗歌作品。这些诗歌既具有与汉族文人诗歌表达的相似之处,又具有鲜明的族群特征,是清代民族文学融合的典型。本文以杭州驻防文人诗歌为研究对象,在宏观的把握上加以微观的审视,力图全面把握这一群体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前四章在历史的流变中探讨杭州驻防文人诗歌演变的历史过程;后四章则以家族文学、地域文学、创伤叙事等视角切入,重点把握杭州驻防文人诗歌创作的独特性。前四章从历时性的角度出发,将杭州驻防文学置于清代的历史演进中,综合考量杭防文人诗歌创作的具体面貌及形成因素。顺康雍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发轫期,此时旗人初入关,与汉族百姓因种族、习俗、观念等的不同而存在较深隔阂,留下的少量诗作也具有与汉族文人诗歌书写相对立的情感。乾嘉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兴起期,乾隆南巡展示的文化盛景给杭防旗人带来垂范。同时,旗营将领倡导旗营子弟学习汉文化并在旗营内进行文化建设,使旗营子弟与汉文化有了更多接触,他们的诗歌写作也悄然兴起。在繁荣的经济文化图景下,杭州驻防文人的诗歌写作也多表现升平之象。道咸同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繁荣期,此时四十余位文人有诗歌作品存世。这一繁荣局面的出现,主要源于驻防科举制度本地化的完成,使更多的驻防旗人介入科举,在文化层面正式拉开驻地旗民交流的序幕,使杭防文人与汉文化能够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这一方面带来诗歌写作人数及数量的增多,另一方面也使诗作内容更加多元化。咸丰十一年(1861)杭州驻防在太平天国军队的打击下遭到毁灭,其文学创作也陡然衰落。光绪年间杭州克复后,旗营文化也进行了重建。旗营文人的诗作因个人经历的不同或表现闲适安逸,也表现出对国家及政局的关切。而此时的杭州驻防文人与汉族文人共同介入时局,为国事而积极奔走。从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历史发展中,民族融合的路径也清晰可见。后四章从多种视角对杭州驻防诗歌创作进行探究,试图挖掘其诗歌创作的独特性。首先,将杭州驻防文人及诗作置于文学家族的视角下探讨其文学养成的环境及具有的特点。驻防八旗是一个有着鲜明等级和严格规范的社会,驻防文人大都属勋贵阶层。文人群体中的家族特征明显,且各个文学家族间多进行联姻。因而,杭州驻防文人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血缘亲情而建立的,具有强大的内聚力。其次,在“空间”的视角下聚焦杭州驻防文人的风景诗写作。杭州旗营地近西湖,影响了杭防文人诗歌创作中的审美特质和精神内核。而他们的归属感及地域认同也得到清晰展示。第三,以创伤叙事理论分析杭州驻防文人在辛酉之难后的创伤书写。辛酉难后,杭州驻防文人幸存者多进行战争书写,表达悲愤郁结的情绪。这类写作与杭州汉城文人诗歌书写达成合流,侧面可见彼时旗民共同体的形成。最后,从整体上把握旗营文学的演进以及嬗变,逐步寻绎旗营文学建构的内在理路以及在此过程中旗营文人与汉城文人的位置关系。旗营文学的发展与汉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它始终追随着汉城文化,成为清代杭州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多维视角下对杭州驻防诗歌创作进行探究,能够与历时性的考察互为补充,使杭州驻防诗歌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

周玥彤[2](2021)在《明代江苏地区文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一直以来,学界持有的观点便是:明代文学以小说、戏曲等俗文学而昌盛,诗文相对衰弱且成就不显。因此学界对于明代文学的研究也主要聚集在小说和戏曲方面,对于诗文研究相对较少。再言作家研究,大都放在着名的戏剧作家身上,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诗文作家的研究。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在经济方面处于领先位置,加之科举的兴盛导致文学较为发达,衍生出众多杰出的作家,就此而言也可看出地域作家的重要性与时代影响力,因此不可忽略地域作家研究。在具体的时间与地域范围内进行细致的分析,既可以了解作家群体产生的原因,也可以一探地域特色。序跋作为一种文体,虽已得到重视,但远远不够。可言,序跋不仅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比如文人诗文集的序跋中经常言及家庭状况和为官经历,可使研究者更清晰的了解人物生平经历。另外,序跋亦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序跋中展示了大量的文学思想。通过整理和研究明代江苏文人诗文集的序跋,可以窥探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文学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可以纵向的知道明代江苏文人的交游情况以及文集的刊刻情况,从而了解具体时间与地域范围内作家的为文为官思想、创作详情及整体的文学发展状况。序跋对于研究明代作家具有重要的参考辅助意义。本论文题为《明代江苏地区文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以明代江苏作家的诗文集序跋为主要抓手,在搜集、整理、句读序跋过程中,记录序跋中言及的作家生平经历、为文为官思想、创作情况,综合分析其中体现的家族群体和文人交游结社,论述考察序跋中体现的明代江苏作家的整体风貌。论文除去“诸论”和“附录”,共有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分析江苏地区科举状元。明代吴中地区以其发达的科举现象引起后世关注,而状元层出更是明代江苏的地域特征之一。因此,从科举状元来分析明代江苏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第二章分析明代重要的家族群体,江苏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得经济稳步增长,深厚的物质基础也造就了良好的民风,优越的地域经济和环境为安心研习科举奠定了优良基础,中原地区的人才纷纷流入此地,使得文化兴盛蓬勃,家族文学也随之兴盛。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名门望族特别注重家学家风的传承留存,因此本章中列举苏州文氏家族、无锡秦氏家族和太仓王氏时亦谈及家风家学的传承,藉以展现序跋中的家族风貌。第三章为序跋中的交游结社。自古以来,文人交游酬唱,结社风气长盛不衰,至明清更是达到鼎盛,江苏范围内的交游结社就有玉山诗社、北郭十友、复社等,全国范围的交游结社更甚,本章主要分析序跋中体现的交游结社。第四章为序跋中的思想内涵,如立德、立功、立言、诗本乎性情、诗穷而后工、诗法汉唐。第五章是序跋中的文集刊刻情况,多为后世子孙不忍长者诗文集散佚不存,收藏其集并刻之,当然,亦有官刻。通过对诗文集序跋的整理与研究,不仅可以展示作家形象,亦可以展示家族文学和文人结社,同时对于地域文学研究亦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序跋整理为基础,进一步分析明代江苏地区诗文集序跋中的具体内容,以其能进一步丰富被忽略的作家研究和明代江苏地区的地域文学研究。

王璐[3](2020)在《卫湜《礼记集说》研究》文中提出卫湜所着《礼记集说》一百六十卷附《统说》一卷,汇辑了自汉至南宋间的149位学者对《礼记》的解释,全书采取照录原文、不加论断的形式,保留了大量宋代学者对《礼记》的解释文字,四库提要称此书:“采摭群言,最为赅博,去取亦最为精审”,“可云《礼》家之渊海”,在中国礼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礼记集说》的刊刻与版本问题。卫湜凭借“栎斋”和其家族丰富的藏书,搜辑资料,着成此书。此书自南宋绍定四年(1231年)、嘉熙四年(1240年)两次刊刻以后,至清初鲜难寻觅。直至康熙十六年(1677年)通志堂重新校刻刊行,清代学林才再次注意到此书,并对之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续补工作。以通志堂本为底本,《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荟要》均收录了卫湜《礼记集说》,另外还有数种明清抄本存世。今天尚有一部南宋嘉熙刻本完帙存于国家图书馆,作为宋代严州刻本的代表,已入选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此书在明清之际受到特别重视,还关联到黄宗羲与吕留良交恶的着名学术公案,即与澹生堂藏宋版《礼记集说》的归属密切相关,从黄吕二人对此书的重视一事可凸显出明清之际学风的转变,文中顺便进行了勾稽。第二章主要研究了《礼记集说》的引书问题。卫湜面对宋以前繁富的解释《礼记》的文献资料,采取的是审慎的态度,资料取舍得当,做到了比较客观地看待各家的长短,兼采众说。可谓兼收并蓄、不守一家,其谨严的态度和博收的原则值得称道。具体引书,据朱彝尊考证有144家,《四库全书总目》说“今自郑注、孔疏外,原书无一存者”,学界相沿,几成定说。经重新统计,卫湜所引礼说实际上共计149家。其中今仍可见者至少有44家,宋以前引书几乎全存;宋代礼学着作有19家原书尚存,另外105家的礼说今佚失不存,因此《集说》颇有辑佚价值。此后莫友芝辑《中庸集解》、陈俊民辑《芸阁礼记解》均利用了卫湜的《集说》,足见《集说》之辑佚价值。将今存诸家与卫湜所摘录的内容互勘,可发现《集说》绝非简单地抄录原书,其有二大选择标准:一是选择书中针对《礼记》文本进行解释的“结论性段落”,而不录其论证或考据过程,二是重点选取其有创见的段落,而裁汰其浅尝辄止或陈陈相因的说法。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这两章进入到《礼记集说》的文本层面,以卫湜《集说》为抓手,试图概括出宋代《礼记》学的基本风貌。从宏观上总结出汉、宋学者治礼三点差异:第一,宋儒对经典解释的多元化;第二,宋儒注重从行礼的情境来把握礼节的内涵;第三,宋儒注重“礼意”,更乐于将本是琐碎的仪节末枝赋予形而上的意义。对宋、清学者治礼的特色,总结而言也有两大差异:第一为清儒对经典注疏的态度是近乎迷信的,而宋儒对注疏的态度则比较开放。如果注疏不当,不妨另立新说,甚至动辄怀疑经典存在错误;第二为清儒治礼以广征博引见长,其路径与重视情境体验的宋儒迥异。在今天看来,清儒的特点在于读书面太窄而优点在于精深,宋儒则可谓宽博而粗疏,粗疏就不免有所挂漏,文中还找出了宋儒读书粗疏的多处“硬伤”,从反面凸显了宋人治礼的基本特色。在这两章中除从宏观角度概括外,对宋儒与汉儒、清儒治学的微观差异也选取了两个视角进行考察。其一是孔子形象在汉宋之际的转变。汉儒固然尊崇孔子为圣人,孔子在作为圣人之余还保留了一些活泼的色彩,这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是处处可见的。但到了宋儒眼中,孔子的形象日益严肃了起来,宋儒无法跳出已经“道貌岸然”的孔子形象,宁可否认经典也不愿否定圣贤,至明清尤甚。其二是唐宋前后时代变化导致对经典个别文句理解的变化。中国历史自宋代以后出现了贵族社会的终结和皇权专制社会的确立,由于社会结构的变革导致了先秦两汉时期的一些常见做法,无法被宋元以后的学者们所理解,且自宋至清越发不被理解。文中举出了相当的例证来说明这两种差异。第五章重点关注《礼记集说》在后世的影响问题。从经典注疏体例的角度而言,《集说》在经典注疏史上有两大特点,其一是采用“集说”的形式保留前贤礼说,力求忠实于原书,不对原书作改变文意的删改;其二是对前人的观点分类胪列、不加评述,孙诒让在《温州经籍志》中称之为“备列众说,不加论断”,这是卫湜独创之体,后人对这两点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如此良善的体例自然有续补之作,在末尾我们选取了陈澔《陈氏礼记集说》、郑元庆《礼记集说》和杭世骏《续礼记集说》三部着作为例,说明卫湜《礼记集说》在《礼记》注疏史上的地位。

轩楷文[4](2020)在《宋代书院教师生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宋代书院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研究内容涉及书院的教师、教学、藏书、祭祀、建筑等各个方面,但其中关于宋代书院教师生活方面的整体研究稍显薄弱。本文立足于微观史学的层面,从教育生活的视角出发,通过勾勒宋代书院教师这一群体在教学、治学、生活等方面的场景,展现出属于他们这一阶层独具特色的生活特点。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从书院教师所表现出的生活特点和价值追求中总结经验,以期为当代教师吸取书院教师的优秀精神,不断完善自身,提供借鉴。两宋时期,虽然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蓬勃发展,但也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在此社会背景下,作为有识之士的书院教师主动任教或创办书院,为培养优秀人才,传播学术思想而不懈努力。他们恪守民族大义,坚守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信仰,身在庙堂之时,面对腐败政权,奸佞小人,敢于以下犯上,针砭时弊;身在乡野之时,不仅关注国家形势,亦以实际行动培养人才,影响地方风化。书院教师的高尚品德及责任感,使他们在教学中严谨认真,不仅能够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一起研读,共同成长,而且也采取日课、月课以及随机提问、策问等多种考查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书院教师在治学中不但孜孜不倦,严谨认真,而且致于藏书刻书,勤于着述之。他们所以能够如此,一方面是对学术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以及持之以恒的执着精神,并对自身的学术知识与学术素养有高度自信,另一方面对学术研究具有敬畏与虔诚之感。北宋建国后,统治者采取“以儒治国”之策,不仅为士人创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参政议政环境,扩大了取士名额,而且也极大提升了整个士人群体从内心自觉涌现出一种“士以行道”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书院教师作为有志之士,也积极上书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他们主要围绕政治、军事、教育、民生等方面进行建言。此外,书院教师每有机会不但参与地方发展建设,而且也积极从事教育,以身作则,影响学生并促进了地方学术及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书院教师虽然比较清贫,但在日常生活中始终坚守着儒者的人生价值信仰,每遇到需要帮助之人也慷慨解囊。在“以文立国”的国策之下,宽松的政治、文化氛围、儒学的发展完善,使得书院教师内心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他们一方面要实行儒家“外王”路线,另一方面又要追求内在的自由和超脱。当“外王”路线存在困难时,书院教师转而投身于自然,在闲适生活中,通过一言一行的打磨,通过游山玩水、品茶、饮酒、写诗、焚香等活动涵养性情,修养品德。书院教师通过“寓意于物”,从而超然物外,把日常生活塑造成融生命体验与哲学思考于一体的境界,从而实现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此外,书院教师与好友通过互相写信、拜访、相约游玩等多样化的交往中,不但加深了彼此的友谊,而且对书院教师的学识精进、仕途发展、生活方式、处世心态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书院教师之所以能够做到在教学中认真,治学中严谨,交往中诚恳,生活中悠然,都来源于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人生信仰以及高尚的师德、仁心。通过分析宋代书院教师在教学、治学、交往、生活中的特点,一方面引导当代教师关照自己的内心,注重自身审美取向的提高和精神生活的丰满,从而自由而幸福地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另一方面呼吁当代教师吸收书院教师之精神,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学生关心爱护,甘于奉献,做一个“仁师”,为社会发展培育更多人才。

袁静[5](2020)在《李昭玘诗文校注》文中认为李昭玘(?-1126)字成季,自号乐静居士。北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1079)中进士第,授徐州教授,李清臣荐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累官提点永兴、京东、京西路刑狱,坐元符党夺官。徽宗初,召为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起居舍人。崇宁元年(1102)罢主管鸿庆宫,入元佑党籍,居闲十五年。钦宗靖康元年(1126),复以起居舍人召,已卒。李昭玘治政有为,胸度夷旷。李昭玘着有《乐静集》三十卷,今存二十九卷。现存版本有四,均为清代抄本,《全宋诗》、《全宋文》辑佚《乐静集》外诗文,共得诗歌74题97首,文章218篇。李昭玘诗文版本较少,但从宋至清(元代无)仍有十余种选本、总集收录其作品,笔者对其版本及载录进行整理。李昭玘生年未见明确记载,但据李昭玘文中“成童”、“于今四十年”、“某与晁君少同学而齿差长”、“为童时,以闻先生道德文章”等关键词句,大胆推测并搜集资料考证其生年约为1043年至1048年间。李昭玘诗文共系年110篇,可系年诗为12题19首;可系年文91篇。李诗均不见作者署以创作时间,李文自署创作时间18篇,经考索系出73篇。李昭玘诗歌按内容可分为酬唱赠答诗、羁旅行役诗、哀悼诗、日常闲适诗。李诗在创作上善用典故、托物言志,并形成了平淡、清丽的诗歌风格。李昭玘散文可分为议论文、政治论文和四六公文。议论文“才赡意广”,政论文观点鲜明,说古论今,四六公文,博古切今、琢削稳密。李昭玘诗文中展现其思想动向。为官与居闲两段时期李昭玘分别奉守着儒家和道家两家的思想,并受宋代理学影响深重,这也清晰的体现在其诗文创作中。李昭玘诗文校注,以《四库全书》本《乐静集》为底本,以道光四年东武刘氏味经书屋清抄本、陆心源抄本、《全宋诗》中卷一二八九至卷一二九一李昭玘诗、《全宋文》中卷二六○五至卷二六一七李昭玘文为参校本,辅以宋元明清重要总集、选本,对李昭玘现存诗文中的地名、人名、官名、典章制度、典故及重要词语进行注释整理,以期有助于后来研究。

张旭光[6](2020)在《清初竟陵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竟陵派兴起于晚明。无论从时间跨度还是空间辐射上看,其在晚明的影响都是首屈一指的。然而曾经盛极一时的文学流派,却在易代之际转入了由盛而衰的历程。竟陵派的影响至少延续到清初,由明入清的文人中,无论是选择遗民的身份,还是入仕新朝,文学上不少人秉持竟陵风尚,时间至少持续到康熙初年。过去对清初竟陵派缺乏关注,而对它的研究可以完善竟陵派流派史的全貌,并考察明清易代之际文学演变的趋势。进入清初的竟陵派,已经失去此前拥有钟、谭一样地位的流派领袖,至于那统领一时而为人所追摹的文学体式和文学主张就更加无从谈起,有关流派集会之类的活动也少之又少,故清初竟陵派只能属于非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然考虑到竟陵派于清初真实存在的影响、作家个体思想和心灵的复杂性、这些文人受到晚明以来竟陵风气的熏染、以及其前承晚明性灵文学而后启清初诗风的特殊身份,“清初竟陵派”具有命名的合理性和论说的可能性。清初竟陵派作为晚明竟陵派的余绪,生于易代之际,在夹缝中求存。虽这股余波历时不短,然论其发展阶段,已不似晚明竟陵派拥有从发轫、形成、发展到广泛传播的完备过程。略作区分,大致可分为顺治和康熙初年两个阶段,前者由明过渡到清初而其主要生活轨迹在明末,后者虽生于明末而主要生活经历则在清代。清初竟陵派作家的地域分布较为广泛,如京师、山东、安徽、湖广、江西、金陵等,但主要集中于江浙一带,而且南方的清初竟陵派作家多于北方。由于身处易代之际,清初多数竟陵派作家选择了遗民身份和隐逸生活,体现出派内多数人的共同价值取向和心理认知,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竟陵文风与国运之事并行不悖。钟、谭是长于理论的。而清初竟陵派由于其所处时代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在文学理论上并未如前辈一样形成高度一致,不过在竟陵风尚的范畴内进行搜寻,仍能发现这批作家在诗文观念上存在的相互吸引和不约而同的地方。清初竟陵派作家提出的诸如“诗文依傍性情,切忌模拟”“讲求文章山水之遇合”“求文学之本原”等文学观念,体现着对流派前辈的传承和新变。中肯地讲,竟陵派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其独特的诗歌评点之学,其带有强烈主体色彩、寻求作者一往之深心的独特评点方式,为后辈学诗者树立了深刻的先驱者形象。竟陵派以诗歌评点的实践提供给了后辈诗人一种与古人平等对话、诉说衷肠的机会,这恰恰是那时候的诗人们尤其是青年诗人所极其需要的。清初竟陵派作家在文学创作上的取材是广泛的,既包含近乎雷同流派前辈的普遍性,又有属于自己时代特殊世界的触及。除了大量的寄情山水之作和送别寄怀之作,身负家仇国恨的清初竟陵派文人们在挣扎和彷徨中难免进入咏史怀古的题材视野,而这一因特殊时代背景而萌生的流派创作新主题毕竟也绝非是偏离竟陵派文学创作轨迹的。竟陵派的创作风格是在明清各文学流派中独具一格的,是带有标签性质的,或幽或冷或清或孤,似郊似岛似长吉而又别开生面。秉持竟陵风尚的文人们延续着这一风格,并因此在创作的技术层面上有不同程度的传承。

刘畅[7](2020)在《民国词人赵万里研究》文中指出赵万里(1905—-1980),字斐云,号云盦、舜盦。1905年5月7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今属嘉兴市)盐官镇一个书香门第。1917年入浙江省立二中(今嘉兴一中),1921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中文系(今南京大学文学院),师从吴梅学习词学。1925年大学毕业,经吴梅介绍,入清华大学国学院担任王国维的助教,并拜王国维为师,在王国维的指导下,在文史、戏曲、金石、版本、目录、校勘等学科打下坚实基础。1927年,恩师王国维投湖自尽后,赵万里全力投入整理王国维遗着的工作。1928年,经陈寅恪介绍,入北平北海图书馆(1929年8月并入北平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任中文采访组和善本考订组组长,并兼任编纂委员会和购书委员会委员。从此,开始了赵万里在国图长达五十余年的工作生涯。1980年6月25日,赵万里逝世于北京。赵万里自幼聪明好学,深得家学影响,在南京读书期间即能填词,有《斐云词》五十余首。曾历任清华、北大、辅仁、中国等大学教授,有《词概》、《谈柳词》、《中国史料目录学讲义》等教案。赵万里在国图从事善本采访、编目、保存等工作长达五十余年,得到了诸如徐森玉、傅增湘、周叔弢等人的指导切磋,他经手、过目的善本多达三十余万册,曾主持赵城金藏的修复工作和《永乐大典》的辑佚工作。民国二十年(1931)后出版《校辑宋金元词》,收词人七十余家,词作一千五百馀首,为后来唐圭璋编纂《全宋词》等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赵万里先生一生致力于文献古籍整理研究,着作等身,有辑佚《析津志》、《元一统志》、《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等。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了《赵万里文集》一书,为我们全面了解赵万里先生在学术史上的成就奠定了基础。目前研究现状而言,主要集中在有关赵万里的生平研究、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赵氏作品辑佚等方面,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成果,专着如赵深的《赵万里抄校本选编》;冀淑英、张志清、刘波主编的《赵万里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赵万里文存》等基本上完成了对赵万里作品的收集和整理。由刘波主编的《赵万里先生年谱长编》也于近期已经出版。“中国知网”上有近百篇关于赵万里的论文,主要集中在他的版本目录学成就和对他的交游、作品辑佚方面。还有一些纪念性文章。但是对赵氏的文学成就研究尚属空白。赵万里工于填词,长于音律,先后存词《斐云词》五十余首,多是赵氏在南京、北京求学时所作,虽然词人当时年纪轻轻,但是《斐云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水平还是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赵万里大学期间师从吴梅,吴梅论词尚南宋,讲求音律,尚典雅慢词;其次,吴梅尤重“沉郁顿挫”之词人词作。赵万里受其影响,《斐云词》也具有“意在笔先,神余言外······亦见性情之厚”的特点。赵氏的《词概》,采用断代史形式,综述了词体从唐代至清代的发展历程,又于每一时期选取若干代表词人及其代表词作进行评论。赵万里深受王国维的影响,于词推崇五代北宋,这从词概的选词数目上可以看出;但是赵氏并不偏颇,对南宋词的摘选也有十余首,体现了他兼收并蓄的治学态度。《词概》的后两章分别论述词韵和词律,可惜遗失,但根据目次编排,我们还是可以推断出赵万里对词体音乐性的重视。赵万里《校辑宋金元词》一书,根据胡适的序言可知有以下几点长处:至赵万里才开始使用大规模辑佚的方法辑佚词集;辑佚书详举出处,不但为校勘文字,更可判断所引文字之真伪;赵氏将每首词的各本异文都一一注出;于可疑之词,都列为附录,详加考校;向来王、朱诸刻都不加句读,此书略采前人词谱之例,用点表逗顿,用圈表韵脚,以方便读者。这是赵万里在词学文献学方面巨大的成就,值得我们关注。本文以“民国词人赵万里研究”为选题,目的在于突出赵万里在词学创作、词学研究、词学辑佚等方面成就的同时,展开对其文史活动、学术思想、古籍整理等问题的全面研究。

万夙婕,王彦祥[8](2019)在《我国近年来索引着作出版状况盘点及发展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在平保兴先生所纂的《<中国索引综录>续编》和《中国索引系年录:1999—2016》基础上,通过补遗整理,得到2000年至2017年间我国大陆地区索引着作出版的具体数据。其后利用文献计量法对新世纪以来我国索引出版物从出版数量、出版机构、出版地域等多个角度予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新世纪以来我国索引着作出版发展相对平稳,但存在索引着作出版数量少、索引编纂严重偏向、地区间索引着作出版实力差距巨大等诸多问题。最后基于我国索引着作出版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对未来索引着作编纂与出版提出了三点具体建议。

陈冲[9](2019)在《郑清之《安晚堂诗集》研究及校注》文中提出郑清之(1176—1251),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庆元之鄞人(今浙江宁波),南宋理宗朝宰相。郑清之政治地位极高,于文学一道亦颇有造诣。故而有必要对其人其诗展开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分为两大部分,即文本研究和诗歌注释。文本研究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分家世、教育师承、仕宦经历等方面论述郑清之的生平。指出其为唐代书画三绝之郑虔的後人;嘉定四年(1211)登进士第,而非嘉定十年;仕宦经历部分则认为其是南宋不可多得的贤臣良相,而非一般认为的史弥远之流。同时梳理其与时人的交游情况。第二章对《安晚堂诗集》的版本流传情况做一个简要的爬梳,并介绍郑清之其他作品。第三章从文本出发,主要分析郑氏诗歌的主题内容与艺术特色,展现其风貌价值。注释部分,以汲古阁影宋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所收《安晚集》为底本,对集中诗歌涉及到的疑难字、典故、人名、官职名、佛教语等进行详细的注释。希望通过上述工作,促进时人对郑清之政治、文学成就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以便对南宋文学有更深入了解。同时,这对繁荣浙江宁波地区的地域文化亦有积极意义。

吕姝焱[10](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认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二、泰山研究资料索引(1949~1999补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泰山研究资料索引(1949~1999补遗)(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中华多民族文学视域下的杭州驻防文学研究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顺康雍——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发轫期
    第一节 满汉冲突背景下的汉族文人旗营书写
    第二节 杭防文人诗歌创作的昂扬之态
    第三节 杭防文学创作的先声——女性写作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乾嘉——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兴起期
    第一节 杭防旗人视角下的乾隆南巡及其文化意蕴
    第二节 旗营将领倡导下的杭防文学风貌
    第三节 杭防文人诗歌写作的升平之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道咸同——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繁盛期
    第一节 驻防八旗科举制度演进及对诗歌创作的推动
    第二节 杭防文学圈的形成与多族文人的交融互动
    第三节 杭防文人诗歌书写的多元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宣——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衰落与重建期
    第一节 辛酉之难影响下的杭防文学
    第二节 “局外人”的闲适安逸书写
    第三节 “局内人”的边疆书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杭州驻防文学家族创作与姻娅网络
    第一节 杭州驻防文学家族概况
    第二节 杭州驻防家族文学传承与嬗变
    第三节 姻娅网络与杭防文学共同体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杭防文人诗歌写作与西湖风景空间
    第一节 杭州驻防旗营之空间布局
    第二节 西湖与杭防文人诗作之“地方感”
    第三节 杭防文人的精神聚焦之所——孤山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辛酉之难与杭防文人的创伤叙事
    第一节 杭州驻防营的毁灭
    第二节 幸存旗营文人的创伤叙事
    第三节 旗民共同体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城东与城西:杭州驻防旗营的文学建构
    第一节 杭防旗人文化意识的觉醒——廷玉与《城西古迹考》
    第二节 杭防文学生态的繁荣——文人创作的涌现
    第三节 杭防文化遗产的整理——诗歌选集与地方志的撰述
    第四节 追步城东:杭防文人与杭城名士的关系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2)明代江苏地区文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第一章 序跋中的科举状元
    第一节 洪武-弘治时期
        一、成化壬辰状元—长洲吴宽
        二、成化甲辰状元—泰州储巏
        三、弘治乙丑状元—昆山顾鼎臣
    第二节 嘉靖-天启时期
        一、嘉靖壬戌状元—申时行
        二、天启壬戌状元—文震孟
第二章 序跋中的家族文学
    第一节 苏州文氏
        一、文洪
        二、文徵明
        三、文震亨
        四、家风家学传承
    第二节 无锡秦氏
        一、秦旭
        二、秦夔
        三、秦镗
        四、家风家学传承
    第三节 太仓王氏
        一、王锡爵
        二、王衡
        三、家风家学传承
第三章 序跋中的交游结社
    第一节 北郭十友
        一、北郭十友考证
        二、序跋中的交游
    第二节 复社
        一、复社的性质
        二、复社中的江苏成员
    第三节 玉山诗社
第四章 序跋中的诗文集刊刻情况
    第一节 私刻盛行的原因
    第二节 序跋中的私刻
第五章 序跋中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文学观念
        一、诗本乎性情
        二、诗穷而后工
        三、诗法汉唐
    第二节 文人价值观
        一、立德
        二、立功
        三、立言
结语
明代江苏地区文人诗文集序跋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3)卫湜《礼记集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礼记集说》的刊刻与版本
    第一节 卫湜《礼记集说》的成书背景
    第二节 《礼记集说》的版本
        一、南宋绍定四年(1231年)赵善湘刻本
        二、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新定郡斋刻本
        三、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通志堂刻本
        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和四库荟要本
        五、其他明清抄本
    第三节 四库本《集说》的版本价值管窥
    第四节 澹生堂藏宋版《礼记集说》与清初学风
    小结
第二章 《礼记集说》引书研究
    第一节 《礼记集说》引诸家考
        一、唐及以前诸家
        二、宋代诸家
    第二节 《礼记集说》引书体例略考
        一、引宋以前书
        二、引朱熹论着
        三、《集说》征引标准蠡测
        四、《集说》的辑佚价值
    小结
第三章 《礼记集说》所见汉-宋学者治礼之异
    第一节 《集说》在汉-宋经学史上的意义
    第二节 “原境说礼”:宋儒还原行礼情境
    第三节 “以理说礼”:宋儒注重礼外之意
    第四节 自汉至宋孔子形象的变化
    小结
第四章 《礼记集说》所见宋-清学者治礼之异
    第一节 宋儒与清儒对《礼记》注疏态度之异同
        一、作为清代“考据学”原点的宋学
        二、宋儒、清儒对经典注疏之态度不同
    第二节 宋儒与清儒对经典的解读方式之异
    第三节 时代导致的对经典理解的差异
    第四节 《集说》所见宋儒治学粗疏举隅
    小结
第五章 卫湜《礼记集说》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后世对卫湜《礼记集说》的评价
        一、“汇辑前修,有资考述”
        二、“备列众说,不加论断”
    第二节 陈澔与《陈氏礼记集说》
    第三节 郑元庆与《(芷畦)礼记集说》
    第四节 杭世骏与《续礼记集说》
    小结
结论
附录 :《礼记集说》相关序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宋代书院教师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六)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宋代的书院及书院教师
    (一)宋代的书院
        1.宋代书院产生的背景
        2.宋代书院的发展
    (二)宋代书院教师基本情况
        1.宋代书院教师的籍贯、出身、任职经历
        2.宋代书院教师的从教原因
二、宋代书院教师的教学生活
    (一)共同研读,一起成长
    (二)集体讲说,解疑答惑
    (三)随机教育,寓教于境
    (四)祭祀圣贤,榜样教化
    (五)巧加考核,促生成长
    (六)鸿雁传书,终身育才
三、宋代书院教师的治学生活
    (一)笃学不倦、严谨认真
    (二)善思问疑、取友四方
    (三)藏书刻书、勤于着述
四、宋代书院教师的政治生活
    (一)关心朝政,建言献策
    (二)教化民众,惠泽乡里
        1.开展教育,培育人才
        2.以身作则,影响学生及地方风化
        3.身体力行,促进地方发展
五、宋代书院教师的日常生活
    (一)书院教师的物质生活
        1.不为物困,安贫乐道
        2.尽己所能,惠及他人
        3.衣蔽履穿,犹爱他命
    (二)书院教师的精神生活
        1.琴棋书诗,自娱自乐
        2.日常琐细,悠然自得
        3.审美于物,超然物外
    (三)书院教师的交往生活
        1.登门拜访,互诉衷肠
        2.相携出游,怡情于景
        3.文字往来,情深意切
六、宋代书院教师的生活特点及启示
    (一)宋代书院教师的生活特点
        1.潜心学问,育人多方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乐道旷达,交友广泛
    (二)宋代书院教师与官学、私学教师生活特点比较
        1.相同点
        2.不同点
    (三)宋代书院教师生活特点对现代教师发展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宋代书院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李昭玘诗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李昭玘研究现状综述
        (一)生平研究
        (二)文学创作研究
        (三)李昭玘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李昭玘诗文版本及载录情况
        (一)《乐静集》版本情况
        (二)李昭玘诗文载录情况
    三、关于李昭玘生年问题之探讨
    四、李昭玘的思想
    五、李昭玘的诗歌创作
        (一)诗歌内容
        (二)诗歌艺术手法及风格
    六、李昭玘的散文创作
    七、李昭玘诗文创作之价值与不足
凡例
李昭玘诗
    卷一
        游白鹤观
        从张圣途乞石
        送王子中南归筠州
        送徐州举人赴省试
        送李容甫归北都
        雪堂诗寄子瞻
        谢刘主簿见和乞石诗
        昂昂千里驹
        泛泛水中凫
        飞鸿亭
        驱雀行
        春日游西池
    卷二
        观江都王画马
        暮冬书怀赠次膺四首
        出郭闲步
        寇彦时自历下归携古铁刀白石压尺见赠因以二诗答之
        右白石压尺
        右古铁刀
        次韵庭玉弟暮春作
        戏赠阎汉臣庙令
        又戏赠汉臣
        睡起
        病中闻雨
        吊刘孝嗣
        经睢阳有感
        南游道中
        舟行阻雨
        道中书怀三首
        过盱眙宿慈氏寺
        宿慈氏遥碧斋有感
        天长道中
        久雨
        南峰闲步
        登龙游寺
        过虹县有作
        过淮
        登平山堂
        泊扬州城外
        赠盱眙令王邦直
        还家有作
    卷三
        和程适正见赠二首
        北园书事三首
        赠子常二首
        赠故人刘器之待制
        早秋书事二首
        齿落
        发白有感
        早秋
        赠汉臣
        八月十五日夜大雨
        九月八日雨作
        北园偶成二首
        送春
        有客携扇欲予题字,因以一绝答之
        和鲍辇七夕四绝
        十月晦过舍弟庭玉处,见诸人棋战方酣,顷之复过,集者皆散,独一枰尚在窗户閴然,因成三篇呈子常汉臣
        御试宿集英殿雨过有作呈敏甫学士
        子常生日无以为寿,偶得团茶一饼,因书拙诗一首藉之以献
        迎驾
        喜晴寄张使君
        无咎哀辞二首
        送次膺赴诏二首
        次膺哀辞三首
        雨后二篇
        赠汉老侄琴
        某氏挽辞二首
    卷四
        《全宋诗》辑佚李诗
        摘果
        培花
        赞潏(yù)水先生
        春日游金明池
        观刘孝嗣写真
        观画
        深山
        诗一首
        中顶
        回马岭
        句(三)
李昭玘文
    卷五
        记陵冢
        录僧惠泉事迹
        跋秦系诗
        记白鹤泉
        辨戏马台
        记残经
        记刘向冢
        录张祜诗
        说二洪
        录德宗诗
    卷六
        济州真武殿记
        徐州巽台记
        真乐堂记
        葬遗骸记
        任城修佛殿记
        负日轩记
    卷七
        勅谥灵慧大师传
        送吴秀才归汶上序
        晁伯均字序
        晁子安字序
        燕游十友序
    卷八
        潞州戒焚死榜
        祭枯骸文
        祭晁次膺文
        祭晁无咎文
    卷九
        问默
        书邓先生石几
        跋阁本法帖
        跋三代款识
        跋东坡真迹
        跋郭填诸帖
        跋孟仲宁画莲社图
        跋石曼卿诗后
        书六逸四畅画本
        戏答阎子常悲墨
        书笔工王玠
    卷十
        上眉阳先生
        上苏黄门
        上孙莘老
        上孙莘老求先人埋铭
        上颜朝奉
    卷十一
        上郓州安抚刘莘老相公书
        答刘秀才求先博士墓志书
        代贺方回上李邦直书
        代贺方回请见书
        代四兄求荐举书
    卷十二
        贺太皇太后生辰表
        贺皇帝即位表
        贺太皇太后表
        进奉贺皇帝登宝位上绢表
        谢吿谕表
        贺册皇太后表
        贺册皇太妃表
        进贡绫表
        贺兴龙节表
        慰皇帝表
        慰太皇太后表
        贺玉玺表
        贺元符改元表
    卷十三
        贺皇帝即位表
        贺生皇太子表
        谢永兴路提刑到任表
        谢京东西路提刑到任表
        谢移京东东路提刑到任表
        知沧州谢上表
        谢落秘阁校理表
        谢降授承议郎表
        谢复官表
        谢出籍表
        谢八宝赦转官表
    卷十四
        代人贺元圭表
        代济州命官学生道僧耆老请皇帝封泰山乞车驾经幸本州表
        第二表
        第三表
        代贺平泸贼表
        代知徐州马大夫谢上表
    卷十五
        贺河中府经略游龙图
        与虢州孙学士
        上开封府蒋待制
        贺新潭州张学士
        贺新郢州韩待制
        上事谢监司
        与交代先状
        谢赵判监
        移京东东路提刑谢丰侍郎
        沧州到任谢韩丞相
    卷十六
        答王贤良
        上执政求外任
        回谢马状元
        贺吴正言
        贺吴盐运转官
        贺李资深中丞
        贺李邦直舍人
        贺范龙图移庆州
        贺胡学士加职知桂府
        上李邦直
    卷十七
        谢徐州范教授
        回兖州知府
        贺转运使
        上南京丰侍郎
        永兴提刑谢到任
        贺交代改官
        谢漕使
        移京东西路宪谢丞相
        同前谢曾枢密
        谢交代上官正言
    卷十八
        谢运使学士
        答留台沈大夫
        回致仕毕大夫
        贺济州太守礼上
        济倅问候
        沂宿太守问候
        沂宿通判问候
        提刑问候
        贺荆王
        贺淮阳知军到任
        谢漕州吕孝廉
        谢黄尚书
    卷十九
        贺游龙图冬
        贺两府正
        贺提举冬
        贺邻郡守倅冬
        回外邑宰冬
        贺监司正
        贺运司正
        贺曾端明正
        贺孙学士正
        贺邻郡冬
        贺李邦直正
        回诸州通判冬
        回安抚冬
        回两府冬
    卷二十
        谢及第
        谢举幕职
        谢举太学博士
        谢馆职
        代庭玉弟谢吕大资举县令
        代谢荐
        又代谢荐
        代谢改官
    卷二十一
        贺门下司马相公
        贺平章文太师
        贺左仆射相公
        到任谢右仆射
        谢大漕
        贺南京知府
        贺吴运使转官
        贺右丞
        代石职方答交代
        代人上两府问候
        代贺方回谢举换文
        代人谢安抚
        代人谢副漕
        代人谢两府
    卷二十二
        哲宗兴龙节疏右语
        僖祖忌疏
        太宗忌疏
        仁宗忌疏
        神宗小祥功德疏
        神宗忌疏
        神宗小祥开启道场疏
        章献明肃皇后经疏
        神宗皇帝斋疏
        孝明皇后忌疏
        皇帝天宁节功德疏
    卷二十三
        祈水退青词
        灵惠疏
        诸庙文
        河伯文
        僧道道场
        谢灵惠疏
        灵惠塔祈晴疏
        灵惠塔祈雨疏
        谢雨疏
        天庆观祈雪青词
        灵惠塔疏
        祈雪禳火青词
    卷二十四
        济州天宁请观禅师开堂疏
        天宁请化老住持疏
        天宁请首座赞直传法开堂疏
        同前
    卷二十五
        用相
        知人
        省台寺监
        治吏上
        治吏下
    卷二十六
        重外
        属民
        取士
        政录
    卷二十七
        试馆职策一道
    卷二十八
        王仲远墓志铭
        荣起之墓志铭
        李奉议墓志铭
        成州使君李公墓志铭
        蓬莱县君赵氏墓志铭
        晁次膺墓志铭
    卷二十九
        吴彦律墓志铭
        傅主簿墓志铭
        吕正臣墓志铭
        宋故益州路诸州军水陆计度转运使直史馆护军赐紫金鱼袋赠尚书工部侍郎李公神道碑
        张纯臣墓志铭
        仁寿县君蔺氏墓志铭
    卷三十
        寿安县君卞氏墓志铭
        察推阎公行状
        赵知录墓志铭
        张广叔墓表
        阎宗一墓志铭
    卷三十一
        《全宋文》辑佚李文
        承天节道场疏
        西京无畏三藏前开启谢雨道场疏
        贺郊祀改元肆赦表
        贺李帅启
        贺刘侍郎除帅启
        签判到任谢上位启
        跋于氏藏兰亭
        宋故乐平郡君赵氏墓志铭
        宋故宜春县主赵氏墓志铭
        八阵论
附录
    附录1 李昭玘可系年诗文编目
    附录2 《钦定四库全书》集部三、别集类二《乐静集》提要
    附录3 李邴《乐静公文集后序》
    附录4 陆心源《影宋本乐静集跋》
    附录5 《乐静集》刘喜海跋
    附录6 《文献通考》附文
    附录7 《直斋书录解题》附文
    附录8 《宋史》卷三四七《李昭玘传》
    附录9 苏轼《与李昭玘一首》
    附录10 苏轼《答李昭玘》
    附录11 苏辙《答徐州教授李昭玘书》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清初竟陵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对有关资料和研究现状的梳理
    三、清初竟陵派研究的意义和思路
第一章 清初竟陵派成员及其着述考
    第一节 已有研究视野下的明代竟陵派成员
    第二节 清初竟陵派成员考
    第三节 清初竟陵派着述考
第二章 清初竟陵派分期、分布、身份及流派渊源
    第一节 清初竟陵派的发展分期及背景
    第二节 清初竟陵派的地域分布
    第三节 清初竟陵派的身份选择
        一、遗民的坚守
        二、逸民的选择
    第四节 清初竟陵派与流派前辈的渊源
第三章 清初竟陵派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清初竟陵派的文学观念
        一、诗文依傍性情,切忌模拟
        二、诗以声为主
        三、讲求文章山水之遇合
        四、行文以厚
        五、求文学之本原
    第二节 清初竟陵派的诗歌评点之学
        一、《诗归》与《明诗平论》之比较分析
        二、对竟陵派诗评的延伸思考
第四章 清初竟陵派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思想内容
        一、寄情山水之作
        二、送别寄怀之作
        三、咏史怀古之作
    第二节 创作风格
        一、幽深冷峭、凄清苍老的格调
        二、散文化的诗法
结语
征引与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7)民国词人赵万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赵万里生平家世交游考
    第一节 赵万里生平考述
    第二节 赵万里家世补考
    第三节 赵万里交游考
第二章 赵万里词学理论研究
    第一节 赵万里《词概》概述
    第二节 赵万里的词体起源论
    第三节 赵万里词体创作观
    第四节 赵万里词史观
    第五节 赵万里词学鉴赏观
    第六节 赵万里的词选观
    第七节 《词概》中的考证
第三章 斐云词研究
    第一节 《斐云词》概述
    第二节 《斐云词》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斐云词》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 《斐云词》的点染艺术
    第五节 《斐云词》的结构特征
第四章 赵万里词学文献学研究
    第一节 对王国维遗着的整理
    第二节 校批、辑佚前人词集
    第三节 校辑宋金元人词
结语
附录一 赵万里词辑佚两首
附录二 《斐云词》笺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致谢

(9)郑清之《安晚堂诗集》研究及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选题及其意义
    二、郑清之及其诗歌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方法、内容、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郑清之家世及其生平
    第一节 郑清之的家世
    第二节 郑清之的教育师承及求学经历
    第三节 郑清之政治生涯及为宦作风
    第四节 郑清之交游考述
        一、与刘克庄
        二、与林希逸
        三、与应系
        四、与赵以夫
        五、与林治中
        六、与释广文
第二章 《安晚堂诗集》版本及郑清之其他作品
    第一节《安晚堂诗集》源流述略
    第二节《安晚堂诗集》现存版本
    第三节 郑清之现存其他作品
        一、《念奴娇·菊》
        二、《文房四友除授集》
        三、《太上感应篇赞》
第三章 《安晚堂诗集》主题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一节《安晚堂诗集》主题内容
        一、写景状物吟咏生活
        二、交游酬唱抒写友情
        三、寄情山水参禅论道
    第二节《安晚堂诗集》艺术特色
        一、梵我合一诗多禅趣
        二、用语浅进以故为新
结语
凡例
卷一
    默坐偶成
    追记觉际偶成
    静极
    灯薪
    臂疼医令灼艾戏成
    食豆荚
    臂疼自砭
    有感
    秋色佳甚未能一到觉际像景漫赋二绝
    感风闷坐戏成六言一首示云岑
    秋成风雨
    雨後闲坐偶成
    兀坐
    香山老惠两猫
    香山猫食粥
    冬瓜
    茄子
    赠李相士
    七月初五日城中大风雨
    闻觉际被风寄頔老
    督觉际莳菜
    偶记赋王昭君谩录之[因览诗话中赋昭君者,命意多溺於情,遂出此作。]
    八月初五梦桃杏枝上皆小蕊,顷刻间一花先开,既而次第皆拆。色殊红鲜可爱,梦中为赋一诗,觉,但记其第二句,戏足成之
    赠谈命陈总属
    八月上弦夕
    觉际闲坐纪所见
    食蛤戏成
    督觉际植花
    催觉际殖芥
    观书[连日脾胃不快,因观书,遂喜食。]
    夜雨
    睡起戏笔
    谢天童老秋兰
    夜雨不睡
    育王老禅屡惠佳茗,比又携日铸为饷,因言久则味失,师授以焙藏之法,必有以专之笑谓非力所及,护成拙语,解嘲录以为谢
    竹下见兰
    小轩偶成
    旧冬得蒌蒿数十根,植之舍傍。今春遂可采撷,辄持饷黄堂拙语先之聊发一笑
    太史报彗星没
卷二
    谢虚斋和诗
    和虚斋劝农十诗
    宿翠山
    和葺芷应直院送秋兰韵
    南坡口号十八首
    辛丑仲春,同黄制属自延寿,雨过禅寂
    病後和黄玉泉韵
    再和前韵
    送姚提干行
    和德夫治中林宗谕雪诗简黄制卿
    古风一篇简徐德夫提刑
    檐前蜘蛛
    安晚轩竹
卷三
    冬节忤寒,约客默坐, 爇品字柴,作五禽戏体中,差小佳园丁以矮梅至,如见东郭顺子,使人之意也消欣然呵。皱手冻笔占数语,呈刘菊坡博一笑
    谢郑广文和韵
    广文出新意,得梅之全,花实根叶谱入秀句,辄效反骚一章
    再和
    和赵静乐梅韵
    菊坡叠遗梅什,忽惠兰芽,此变风也,敢借前韵,效楚词一章以谢来辱
    和赵大监知宗韵
    再韵简菊坡
    昨虽移韵于兰,然石鼎联章不可以不成也,再赋一则语以殿,衆作亦骚之乱词云
    再和静乐
    静乐用元韵为劝学之什再和
    再和梅韵
    再和劝学韵
    和葺芷雪韵
    再和雪韵
    适得卤蛤颇佳,遣饷菊坡,因记曾作蛤子诗,有“文身吴太伯,缄口鲁铜人”之句,戏缀前语代简
    闲中口占数绝
卷四
    林治中郑广文以诗来,遣鲁酒报聘拙语辅行
    谢玉泉君黄伯厚和韵
    诸君和篇摩垒致师不容闭壁再绎前韵
    再和戏黄玉泉
    谢葺芷和韵
    谢郑广文和韵
    雨中即事简二友
    客有诵袁蒙斋得雨酬倡之什,辄广原韵志喜也呈虚斋使君
    湖上口占
    戏续前韵简幕掾林治中
    煮白酒送林治中
    偶成呈林郑二友两绝
卷五
    绍定闽寇平,上功省府黄伯厚[载]与焉,余时在政事堂,赵用甫掾西曹力言此文墨士,请官以左选,既而赏戾法,迄授武阶,去岁戊戌,用甫帅鄞乃来为阃属,余浪迹湖山,岁余始一见稍稔,接觞咏亹亹迫人间及前事
    家园即事十三首
    家园即事
    诗别可斋陈制置移镇吴门
    怀可斋简林郑二从事
    乍晴观蜂房戏占
    糟蟹蚏送葺芷
    再和且答索饮语
    郑德言暂馆於别墅
    安晚偶成
    和郑制干迁居
    和鄞制干谢借居且惠朋樽醉螯诗
    题雪窦千丈岩
    林治中近有捕虎之役调以拙诗
    比以拙诗戏调张籍,不知作者已盈轴矣,辄和两韵
    圃中问讯梅友,老干疎花,有足喜者
卷六
    谢徐德夫右司和御制赐诗
    和林治中雪诗五首
    因会[自注:古外切]来诗再广元韵
    演诗之宠依韵以谢
    村边以汤婆样惠示与诗俱来依元韵
    再和村边解嘲
    和葺芷笋诗
    赠许石田为僧
    和敬禅师茶偈
    赠育王堪笑翁
    蔬圃
    和林悴赋郡守随车雨
    和白雪老禅二偈
    灵隐慧上人惠诗为古风以赠
    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
    郑德言亲覩洛伽观音相,遂依所见绘画,朝夕严奉,且求赞语敬题其旁
    拙偈调偃谿上人
    雪窗董寺丞将指平谳,安晚来访,因举似偃谿为下一则语
    简雪窗董寺丞
    山间大风,雨昼夜不止,闻松声撼床,戏成拙语谩录呈葺芷参溪
    和复岫庵赓醻之什
卷七
    和赵从道赋菜畦春富贵
    送林教授行[戊戌九月]
    安晚园戏占
    九日即事
    题偃溪闻长老尧民击坏圗
    谢林治中访别觉际庵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之,录呈慧上人
    因笔记贼入空室颂
    乙巳三月出湖口占
    到龙井寺
    旌德观
    赐第登楼
    观王导传作
    闲中偶成
    孟童子中异科而还,来访余於行都,赐第辄赠以诗
    东湖送藕与葺芷
    送新姜与葺芷
    山间录拙作,求教葺芷俚语,将命笑掷幸甚
    书西湖雷峯云讲主草书[宝庆丁亥闰夏]
    送黄伯厚入广
    送继一郭处士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二 林希逸《安晚先生丞相郑公文集序》
    附录三 刘克庄《丞相忠定郑公行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五、研究内容概述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四、以画理阐诗学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一、文学夫妻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五、家集中的女性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二、杨圻宗唐趣尚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二、汪佑南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二、张定鋆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泰山研究资料索引(1949~1999补遗)(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D]. 李珊珊. 内蒙古大学, 2021(11)
  • [2]明代江苏地区文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D]. 周玥彤.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卫湜《礼记集说》研究[D]. 王璐. 吉林大学, 2020(03)
  • [4]宋代书院教师生活研究[D]. 轩楷文. 河南大学, 2020(02)
  • [5]李昭玘诗文校注[D]. 袁静.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6]清初竟陵派研究[D]. 张旭光. 西南大学, 2020(01)
  • [7]民国词人赵万里研究[D]. 刘畅.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我国近年来索引着作出版状况盘点及发展趋势分析[J]. 万夙婕,王彦祥. 中国索引, 2019(00)
  • [9]郑清之《安晚堂诗集》研究及校注[D]. 陈冲. 广西大学, 2019(01)
  • [10]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泰山研究资料索引(1949-1999增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