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进展

丁香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进展

一、丁香生物学特性与栽培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徐硕[1](2020)在《黄皮树在北京地区的引种评价及药材特性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为药材黄柏的基源植物,为探究引种黄皮树在北京地区的适应性及所产药材质量,分析引种对黄皮树生物学性状、化学成分、药材质量的影响及成因,本研究对北京药用植物园引种黄皮树、主产区种植黄皮树的生物学性状、化学成分、药材质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通过调取各产地气候因子,利用相关性分析、排序分析的方法阐明气候因子对黄柏生物学性状、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引种黄皮树在北京地区适应性良好,可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黄皮树引种质量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包括种子繁殖能力和药材成分特征。在该评价体系中北京地区引种黄皮树的种子繁殖能力和药材质量均处于中等水平。北京地区引种黄皮树所产药材各项指标均符合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对黄柏药材的要求。其水分含量为(5.63±0.12)%、总灰分含量为(7.30±0.12)%、浸出物含量为(23.83±1.68)%、小檗碱含量为(7.02±0.25)%、黄柏碱含量为(0.44±0.01)%,与主产区栽培及市售黄柏相比,指标性成分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对北京产黄柏的生物碱类成分(小檗碱、黄柏碱、木兰花碱、巴马亭)、酚酸类成分(3-O-阿魏酰奎尼酸、4-O-阿魏酰奎尼酸、紫丁香酚苷)、柠檬苦素类成分(黄柏内酯、黄柏酮)的含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产黄柏的化学特征与多数主产区无显着性差异,其生物碱、酚酸、柠檬苦素类成分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具体到单一成分,北京产黄柏3-O-阿魏酰奎尼酸含量较高,木兰花碱、黄柏内酯含量较低,其余成分含量居中。气候因子对黄皮树种子繁殖特性的影响较大。多数样点的黄皮树种子需要精准的低温时间解除休眠,过长或过短的低温层积时间不利于其萌发。对1 1个样点的32个气候因子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母株萌发前与展叶初期温度、果实发育期温差对黄皮树种子休眠模式影响较大,无霜期长、生长期短、展叶初期温度低、果实发育期温差大的地区,种子多需要精准的低温层积时间解除休眠,反之,则无需精准的低温层积时间解除休眠。生长期昼夜温差对黄皮树种子、幼苗形态影响较大。生长期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种子粒径较大、千粒重较高;非生长期昼夜温差较小、生长时间较长的地区,幼苗株大、强壮。气候因子对黄柏药材特性的影响较大。对14个样点的35个气候因子进行排序分析,结果表明,黄柏药材特性形成与6-9月平均温度、7月平均最高温度、7、8月平均温差显着相关。其次生代谢产物在20℃以上时合成活跃,6-9月平均温度、7月平均最高温度低,7、8月平均温差小的地区,生物碱类、柠檬苦素类成分积累较多,反之酚酸类成分积累较多。上述研究结果显示,气候条件多变地区的黄皮树种子粒径较大、千粒重较高、对萌发前低温层积条件的要求较为宽泛,从而保证在种子任何条件下均有较高的发芽率,促进物种的繁殖;气候条件稳定地区的种子粒径较小、千粒重较低、对萌发前低温层积条件的要求较为精准,从而保证种子可以在更为适宜的环境下萌发。黄皮树各类次生代谢产物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不一,6-9月温度较低、温差较小的地区,其生物碱类、柠檬苦素类成分含量较高,酚酸类含量较低。本研究为黄柏药材栽培产区的北移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指导黄柏产地生态适宜性规划,推动规范化种植提供了参考。此外,环境差异较大的样点选择策略为阐明药用植物生物学特征和药材质量形成机制提供了极大帮助,为中药材产地生态适宜性的精准规划和中药材生产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

徐元江[2](2020)在《铃铛子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文中提出铃铛子(Anisodus luridus var.luridus)属茄科(Solanaceae)山莨菪属(Anisodus)多年生草本。铃铛子为传统的藏药,同时还可作为重要的莨菪类生物碱植物来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铃铛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对解释其适应干旱、低温、高温、强紫外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通过代谢组与转录组研究铃铛子药效成分的组织差异性,对铃铛子开发利用提供支持。本研究以铃铛子在西藏的资源分布情况入手,利用Maxent模型进行适宜分布区预测。通过分析发现铃铛子温度、土壤、湿润指数等因子对铃铛子的分布影响较大。然后以铃铛子种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种子阶段对不同处理的响应。在通过处理铃铛子幼苗,检测其生理水平的变化,研究铃铛子在植物生理水平的响应机制。最后,检测干旱、低温、高温、紫外等胁迫处理对铃铛子转录与代谢水平的影响,简要解析铃铛子在分子水平与代谢组水平的适应机制。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野外调查发现铃铛子主要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东部,其分布海拔为2942-4410 m,生境类型为草甸、灌丛、针叶林等。研究发现影响铃铛子分布的最主要生态因子为温度,土壤类型和湿润指数。2.铃铛子种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其种子储存期达5年以上,其种子的萌发范围为15-30℃。铃铛子对低浓度的盐与PEG-6000具有很好的适应性;铃铛子种子无休眠现象,施加GA3可以提高其种子萌发速度;本研究选取铃铛子的凋落物研究其化感作用,研究表明,低浓度的铃铛子凋落物对其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在达到0.05 g/m L的难度,铃铛子发芽率为25%左右。3.研究铃铛子在胁迫处理时生理指标的变化,发现其生理指标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多为先升高后降低到的趋势;铃铛子不同组织对胁迫处理均具有响应,多数处理中叶片的响应最快且响应值最高、根的响应较慢。4.本研究基于转录组于代谢组重新构建莨菪碱的代谢途径,发现铃铛子的主要生物碱成分主要分布于叶和茎中。5.铃铛子应对干旱、低温、高温、紫外等胁迫时转录与代谢组发生改变,可以找出上调基因与上调代谢物。分析发现铃铛子应对干旱胁迫,上调基因主要为糖类等碳水化合物代谢方面基因;上调物质主要为氨基酸类物质。铃铛子应对低温胁迫,上调基因主要为磷酸信号传导、叶绿体构成、糖类等碳水化合物等相关基因;主要上调代谢物为脂质、糖醇类、酚酸类。铃铛子应对高温胁迫:主要上调基因为热激蛋白、核糖体等合成的基因,主要上调代谢物为脂质与酚酸类物质。铃铛子应对紫外处理,主要上调基因为糖类与氨基酸等物质合成与转运等相关基因,主要上调代谢物为脂质、黄酮类、酚酸类。

张义茹[3](2019)在《基于代谢组学对小米蒸煮风味、脂质及谷子籽粒灌浆期代谢物累积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谷子作为功能性杂粮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蒸煮食味品质是消费者判断小米品质优劣的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我国谷子种质资源丰富,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各有差异,因此,在筛选蒸煮食味品质较好的谷子品种层面,对小米特色营养成分,尤其是有效功能成分的挖掘,对于我国谷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名优品种晋谷21及农家种牛毛白为研究材料,在明确其主要蒸煮品质的基础上,首次利用脂质组学技术分析了小米蒸煮前后脂质变化规律。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初步探索了谷子籽粒灌浆过程中代谢物累积模式,并结合转录组分析了相关代谢途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12个谷子资源的小米进行口感测评及米色观察,初筛出了食味品质较好的栽培种晋谷21(黄米)及较差的农家种牛毛白(白米)。对其蒸煮食味品质指标分析:(1)晋谷21与牛毛白的小米糊化特性及米汤固形物含量分析表明,除崩解值外,晋谷21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回生值等参数均低于牛毛白;说明其食味品质较牛毛白好,较难糊化,但米粥保存品质比牛毛白较差。晋谷21的米汤固形物含量显着高于牛毛白,与其米粥口感较好有关。(2)对具有代表性的四种米色谷子资源(包括晋谷21和牛毛白)的脂肪酸构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小米中的脂肪酸主要由7种物质构成,其中,亚油酸为小米中主要脂肪酸,其次为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和山嵛酸在小米中所占比例较小。晋谷21和2个白米品种(牛毛白和支生谷)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高,绿米(大青谷和露米青谷)相对较低。(3)对晋谷21和牛毛白小米蒸煮挥发性物质分析,研究表明,晋谷21比牛毛白有更多的香味物质富集和修饰。筛选出13种小米粥中特征性风味物质,其中,反,反-2,4-癸二烯醛、正己醛、1-辛烯-3醇、辛醛、壬醛、(E)-2-壬烯醛、正壬醇和十二醛为小米粥中的关键风味物质;庚醛、萘和十一醛对小米粥风味具有修饰作用;香叶基丙酮和癸醛对小米粥风味具有关键性或修饰性作用。2、对晋谷21与牛毛白小米脂质代谢物及蒸煮前后脂质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非靶向脂质代谢组学技术从晋谷21与牛毛白小米中共鉴定出30种脂质亚类,共657种脂质分子。小米中主要的脂质构成为甘油三酯(245种)、甘油二酯(61种)、卵磷脂(59种)。此外,溶血卵磷脂、脑磷脂、磷脂酸、神经酰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溶血脑磷脂和溶血磷脂酰甘油这8种脂类在小米中也相对较高,其余的脂类物质较少。(2)对小米蒸煮前后脂质代谢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发现,不同谷子品种在蒸煮过程中,其差异脂质分子各不相同;生米中的脂质分子含量最高,其次是熟米,而米汤中的脂质分子含量最低;熟米与生米相比,各自含量较高的脂类物质不同,熟米中的磷脂和磷脂酰丝氨酸含量更高。(3)比较晋谷21与牛毛白在生米、熟米和米汤中的主要差异脂质分子发现,晋谷21与牛毛白的生米、熟米和米汤中各自含量较高的脂质分子不同;晋谷21生米和米汤中,有较多的脂质分子(特别是米汤中高达21种)含量比牛毛白高,而牛毛白仅在熟米中比晋谷21有较多的脂质分子,表明晋谷21在蒸煮过程中脂质代谢物变化比牛毛白更明显,该代谢变化可能导致晋谷21产生含量较高、种类较丰富的香味物质,使其米粥风味更好。3、对晋谷21与牛毛白谷子籽粒灌浆前期与后期的代谢物累积模式进行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从谷子籽粒中首次鉴定出554种代谢物,包括初生代谢物220种和次生代谢物344种。这些代谢物分属于21个种类,分别为有机酸及其衍生物,酚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糖类,羟基肉桂酰衍生物,奎宁酸及其衍生物,黄酮类,脂质类,苯甲酸衍生物,烟酸及其衍生物,胆碱类,维生素类,生物碱,醇类和多元醇,色胺及其衍生物,植物激素,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吲哚及其衍生物,吡啶,萜类及其他。其中黄酮类最多(117种),包括黄酮碳糖苷、黄酮、黄酮醇、黄酮-木脂素、黄烷酮、异黄酮、儿茶素及花青素8种。这些次生代谢物中有的具有药用功能。(2)对晋谷21与牛毛白谷子籽粒灌浆前期差异代谢物分析,共发现153种显着性差异物质,主要存在于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途径,赖氨酸降解途径,苯丙氨酸代谢途径,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途径及氨基苯甲酸降解途径。其中,半胱氨酰甘氨酸,阿魏酰胆碱,4-羟基-7-氧甲基香豆素鼠李糖苷和麦黄酮4’-O-(β-愈创木酰甘油)醚O-芸香糖苷这4种物质为牛毛白籽粒灌浆初期特有差异代谢物;金圣草黄素O-芥子酰己糖苷,13-过氧十八碳三烯酸,对乙基苯甲酸,二芥子酰葡萄糖苷,奥洛波尔,C-己糖基-芹菜素O-戊糖苷这6种物质为晋谷21籽粒特有差异代谢物。此外,本研究还发现23种仅发生在晋谷21与牛毛白籽粒灌浆期前期的特异性差异代谢物。(3)对晋谷21与牛毛白谷子籽粒灌浆后期差异代谢物分析,共发现145种显着性差异物质,主要存在于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及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途径。其中,麦黄酮4’-O-(β-愈创木酰甘油)醚O-芸香糖苷、儿茶素、吲哚-3-乙酸甲酯、赤霉素15、阿魏酰酪胺、4-羟基-7-氧甲基香豆素鼠李糖苷和6-羟甲基脱肠草素这7种代谢物为牛毛白籽粒灌浆后期特有差异代谢物;13-过氧十八碳三烯酸,金圣草黄素O-芥子酰己糖苷,C-己糖基-芹菜素O-戊糖苷,木糖醇,木犀草素,羟基金雀异黄素,二芥子酰葡萄糖苷,绿原酸甲酯这8种物质为晋谷21籽粒特有差异代谢物。此外,本研究还发现17种仅存在晋谷21和牛毛白籽粒灌浆后期特异性差异代谢物。(4)对籽粒灌前期和后期中的代谢物累积特征分析,共发现108种晋谷21与牛毛白共有差异代谢物,各品种特有差异代谢物分别为78种和72种。结合KEGG代谢通路分类图,晋谷21和牛毛白谷子籽粒灌浆过程中共同参与了55种代谢通路,主要为调节生理活动的初生代谢及应对外界环境刺激的次生代谢。此外,晋谷21中还具有24种特有的差异代谢途径,牛毛白中有10种,这些差异代谢途径可能与其品质差异有关。4、利用代谢-转录联合分析手段对富集在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及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的关联代谢物进行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从柚皮素查尔酮至金圣草(黄)素的合成支路中,除了芹菜素在晋谷21与牛毛白中差异不显着,其余5种物质在晋谷21中的含量均比牛毛白高。结合转录组分析,最终筛选到10个关键基因,分别为:1个CHI,(Seita.9G034700);2个CYP75B1,(Seita.6G057600、Seita.6G171400);4个FNSI,(Seita.9G342600、Seita.7G210600、Seita.9G561700、Seita.7G210500);3个F3’OMT,(Seita.8G191 700、Seita.7G073700、Seita.8G139700)。(2)从芥子酸到紫丁香苷的代谢支路中,芥子醛在晋谷21中含量显着增高,而紫丁香苷含量显着下降,芥子酸和芥子醇的变化不显着。结合转录组分析,共发现4个关键基因,分别为1个CCR,(Seita.2G147600);3个CAD,(Seita.2G199 100、Seita.6G026000、Seita.7G049 900)。

周英[4](2019)在《奉新猕猴桃3种真菌病害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药剂筛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猕猴桃是江西省奉新县的重要和特色果树,发展猕猴桃生产对促进该县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该县猕猴桃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病害发生种类不断增多,危害程度不断加重。本文针对近年来奉新县猕猴桃生长期出现的黑斑病、白纹羽病及黑霉病3种真菌病害进行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试验及室内药剂筛选,目的是查明这些病害的发生原因,并为其发生规律和防治研究奠定基础,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通过病菌分离、病菌培养性状、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引起江西奉新县猕猴桃生长期出现的3种真菌病害进行鉴定,确定了奉新县猕猴桃黑斑病的病原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猕猴桃白纹羽病病原为褐座坚壳菌(Rosellinia necatrix),猕猴桃黑霉病病原为猕猴桃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actinidiae)。(2)在生物学特性研究中,A.alternata菌丝生长的最适宜培养基为OMA培养基,最佳碳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和牛肉膏,在535℃范围均可生长,25℃为最适生长温度,最适pH值为6,无光条件有利于该菌的生长;R.necatrix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NA培养基,最佳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牛肉膏,25℃为最适生长的温度范围,pH值7为该菌最适生长的pH,光照不利于该菌的生长;P.actinidiae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是OMA培养基,最佳碳氮源分别为酵母粉和葡萄糖,该菌在530℃的范围内均可生长,25℃为其最适生长温度,35℃以上的高温则不利于该菌生长,pH值27是该菌较适生长的pH范围,光照对该菌的生长无显着影响。(3)在26种杀菌剂对A.alternata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中,10%申嗪霉素、50%咪鲜胺锰盐、25%已唑醇、75%肟菌·戊唑醇、25%丙环唑、10%苯醚甲环唑、75%戊唑·嘧菌酯和40%氟硅?这8种杀菌剂对A.alternata具有强毒力,EC50值介于0.18210.7633μg/ml之间;在26种杀菌剂对R.necatrix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中,10%申嗪霉素、22.5%啶氧菌酯、50%咪鲜胺锰盐、45%敌磺钠、50%多菌灵、25%丙环唑、25%嘧菌酯、70%甲基硫菌灵、10%多抗霉素、40%五氯硝基苯、30%恶霉灵、40%氟硅唑和这13种杀菌剂对R.necatrix具有强毒力,EC50值介于0.00010.6861μg/ml之间。

胡日瓦[5](2019)在《内蒙古和东北地区蘑菇属真菌资源及驯化栽培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在对内蒙古和东北地区进行了蘑菇属真菌资源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选取有价值的蘑菇属野生食用菌进行了菌株分离,并首次人工驯化栽培成功该地区特有的丁香蘑菇Agaricus padanus Lancon和中国美味蘑菇A.sinodeliciosus Zhuo R.Wang&R.L.Zhao这2种野生蘑菇。对丁香蘑菇野生菌株和驯化种、不同地区的相同菌株、相同地理环境不同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对比和驯化栽培方面的研究。蘑菇属真菌资源调查采集标本81份,结合宏观形态和显微结构鉴定出12种,其中药用菌为3种。对描述的部分种进行BLAST比对,基于ITS序列Mrbayes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得出:自测的序列和GenBank中相应下载的序列聚集在一起,分别聚于单独分支;其栽培出的担子体与野生材料的ITS序列以及相应下载的序列聚集在一起。丁香蘑菇(A)菌株采自于内蒙古乌审旗,经过不同培养基筛选得出配方10,为蘑菇(200g/L)、酵母粉2g、MgSO40.5g、琼脂20g、水1L;单因素得出最佳配方为麦芽糖、酵母粉、KCl、VB1,在17℃-27℃下菌丝均可生长,最适宜温度23℃-25℃,pH:5.0-6.0为宜。进行4因素3水平的变量正交实验取得,麦芽糖40g、酵母粉1g、KCl 0.2g、VB1 200mg,得出最佳碳氮比为40:1。丁香蘑菇(B)是野生丁香蘑菇的驯化菌种,经过不同培养基筛选得出配方10,为蘑菇(200g/L)、酵母粉2g、MgSO40.5g、琼脂20g、水1L,与丁香蘑菇(A)一致;单因素得出最佳配方蔗糖、酵母粉、KH2PO4、2%蘑菇(煮汁),在17℃-27℃下菌丝均可生长,适宜温度23℃-25℃,pH:5.0-7.0。进行4因素3水平的变量正交实验取得,蔗糖20g、酵母粉1g、KH2PO40.05g、VB9 100mg,最佳碳氮比为20:1。来自新疆的丁香蘑菇(C)菌株经过不同培养基筛选得出配方11,为蘑菇(200g/L)、蛋白胨2g、(NH4)2SO40.5g、麦芽糖20g、琼脂20g、水1L;单因素得出最佳配方是麦芽糖、酵母粉、2%蘑菇(煮汁),不加无机盐最佳,适宜温度为23℃-25℃,pH:5.0-7.0。进行4因素3水平的变量正交实验取得,麦芽糖20g蛋白胨2g、KH2PO40.1g、VE 50mg,本实验可得出丁香蘑菇(C)加入无机盐会抑制菌丝生长,其最佳碳氮比为10:1。中国美味蘑菇采自内蒙古杭锦旗,经过不同培养基筛选得出配方11菌丝生长最佳,为蘑菇(200g/L)、蛋白胨2g、(NH4)2SO40.5g、麦芽糖20g、琼脂20g、水1L;单因素得出最佳配方是可溶性淀粉、酵母膏、CaCO3、2%麦粒(1L汁)、最适宜温度为23℃-25℃,pH:6.0-7.0。进行4因素3水平的变量正交实验取得,可溶性淀粉40g、酵母膏2g、CaCO30.2g、VE 50mg,其最佳碳氮比为20:1。结果表明,对丁香蘑菇(A)与丁香蘑菇(B)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比较,可利用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温度与pH均为一致,但利用的碳氮比值是不一致的。鄂尔多斯收集的丁香蘑菇(A)与新疆采摘的丁香蘑菇(C)表明地理上的差异对菌丝的影响程度,二者的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温度与pH均为一致,但利用的碳氮比值是不一致的,且丁香蘑菇(C)不建议添加无机盐。收集于鄂尔多斯的丁香蘑菇(A)与中国美味蘑菇的菌丝的可利用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碳氮比均有差异,二者无可比性。在对丁香蘑菇(A)的驯化出菇的研究中,采用开袋和覆土两种方法均已成功出菇。最佳温度20-25℃,pH 6.5-7.5。菌袋30-45d长满,出菇温度17.5-22.0℃,空气湿度90%-95%,通风时长1-2 h/d,出幼菇后每天散射光照2-3 h/d。担子体与野生担子体形态相同,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丁香蘑菇。对丁香蘑菇(C)的驯化栽培研究当中,温度为20-25℃。覆土方式已成功出菇。覆土时厚度为3-5cm厚度,湿度不能过高。担子体与野生担子体形态相同,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丁香蘑菇。中国美味蘑菇的驯化栽培研究过程中,温度为20-25℃,出菇实验采用覆土方法,成功出菇。覆土时厚度为3-5cm厚度,30-35d后出幼菇,湿度不能过高。驯化出的担子体与野生担子体形态相同,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中国美味蘑菇。对丁香蘑菇和中国美味蘑菇进行了营养成分的对比。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最高为野生中国美味蘑菇的担子体;粗脂肪含量最高为野生丁香蘑菇;粗纤维含量最高为野生中国美味蘑菇;灰分最高为驯化出的丁香蘑菇;其总糖含量相差不多。氨基酸总和最高为野生丁香蘑菇。含有钾、钠、镁、铁、钙、铜等微量元素;驯化出来的丁香蘑菇中汞和铅和含量低于野生丁香蘑菇。野生丁香蘑菇和中国美味蘑菇各层提取物的不同浓度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抗氧化能力变强。试验结果得出,丁香蘑菇各层提取物里乙酸乙酯层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于中国美味蘑菇。

蒋江照[6](2019)在《平欧杂种榛(C.heterophylla×C.avellana)种仁发育及营养成分评价》文中提出榛为榛科(Corylaceae)榛属(Corylus)植物,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我国榛属资源丰富,占世界榛属植物种数的50%。目前我国主栽种为平榛,但因其出仁率低,对产量影响很大;而欧洲榛果大,出仁率高,但其抗寒性较差。因此,平榛(C.heterophylla)和欧洲榛(C.avellana)的杂交种因综合二者的特性,形成抗性较强,果实较大的新品种在我国大面积推广。榛坚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幼果迅速发育期之后种仁开始形成。种仁在生长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富集对品质影响至关重要,且不同产地因气候、土壤等条件差异,品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目前对我国平欧杂种榛种仁营养物质含量及组分的系统研究很少,且对我国具有开发价值的特有榛属植物平榛、川榛(C.kweichowensis)、毛榛(C.mandshurica)和滇榛(C.yunnaensis)的品质特性研究也鲜有报道。本研究综合运用果树学、气象学和营养学知识,结合现代分析技术手段,对平欧杂种榛‘达维’6个发育期、4个产地(新疆、北京、安徽、辽宁)以及平榛、川榛、毛榛、滇榛和土耳其榛的坚果进行样品收集、提取工艺筛选、化学成分分析、营养学分析、品质特性评价等研究,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着眼于榛坚果种仁营养品质特性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为榛坚果的适时采收、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平欧杂种榛坚果主要物质在生长发育阶段呈规律性变化:种仁水分逐渐减少,脂肪、蛋白质、维生素E和糖逐渐累积,为典型的“S”型变化趋势;维生素C、谷胱甘肽(GSH)、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随着种仁的发育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而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Vc氧化酶为波动性变化,但幅度不大。其中“种仁充实期”是榛坚果种仁生长发育进程中的转折期。脂肪酸以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及花生酸为主,还发现少量棕榈油酸和花生烯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趋势正好相反。在发育前期,种仁以多糖为主,后期以蔗糖和多糖为主。维生素E以α-生育酚为主,且含少量β-、γ-和σ-构型。检测出5种酚类和3种黄酮类物质:没食子酸、阿魏酸、儿茶素、丁香酸、咖啡酸、芦丁、槲皮素和杨梅酮。其中丁香酸和杨梅酮在榛坚果种仁研究中首次发现。咖啡酸在“种仁发育期”达到峰值,在“果实脱落期”消失。2、平欧杂种榛不同产地种仁的主要物质含量具明显地域差异性。其中脂肪含量在57.44%~63.01%之间,蛋白质含量在15.25g·100g-1~18.51g·100g-1之间。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长日照利于种仁的饱和脂肪酸、蛋白质、GSH、多糖、二糖、α-生育酚、CAT活性、总酚、总黄酮、槲皮素与杨梅酮的富集,且较大的温差也利于CAT活性、总酚、总黄酮、槲皮素与杨梅酮的富集;而低温短日照利于粗脂肪、不饱和脂肪酸的富集。3、平榛、川榛、毛榛、滇榛、土耳其榛以及平欧杂种榛种仁的主要物质含量及组分具明显种间差异性。其中脂肪含量在50.24%~67.85%之间,蛋白质含量在11.50g·100g-1~19.60g·100g-1之间,总糖含量在5.44g·100g-1~9.23g·100g-1之间,维生素C含量在9.84mg·100g-1~15.45mg·100g-1之间,维生素E含量在22.02mg·100g-1oil~47.39mg·100g-1oil之间,总酚含量在66.74mg·100g-1~191.31mg·100g-1之间,总黄酮含量在79.08mg·100g-1~338.22mg·100g-1之间。平欧杂种榛种仁中除POD活性高于其它榛种,维生素C、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最低,其它物质含量居于各种间。4、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平欧杂种榛种仁水提液进行DPPH(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筛选出在超声条件下自由基清除能力最优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50℃和料液比1:40g·ml-1。平欧杂种榛不同发育期坚果的总酚、总黄酮、Vc含量以及不产地和不同种榛坚果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显着正相关,而平欧杂种榛不同发育期坚果的GSH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显着负相关。经综合评价,得出不同发育期“种仁充实期”的坚果、产地新疆的平欧杂种榛以及滇榛坚果具最佳的营养品质。

万友名[7](2019)在《馥郁滇丁香品种‘香妃’成花的光周期调控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馥郁滇丁香(Luculia gratissima)属于茜草科(Rubiaceae)常绿灌木或乔木,花期8~12月。由于花色粉红、芳香,花期长,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多年生木本花卉。然而,到目前为止其成花的机理仍不清楚。本研究中,以馥郁滇丁香品种‘香妃’(L.gratissima‘Xiangfei’)为材料,观察了诱导与非诱导光周期下花芽的形态分化;测定了非诱导营养生长期及诱导未分化期、总苞原基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5个时期芽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IAA、ABA、ZT、GA3的内源含量;构建了非诱导与诱导光周期下4个发育时期的测序文库,并利用RNA-seq技术获得了各文库的基因表达数据;采用q RT-PCR技术筛选了成花发育过程的内参基因;采用RACE技术分离出2个昼夜节律基因,并利用q RT-PCR对其进行了特异组织节律表达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本属植物人工调控花期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为多年生短日照木本植物的成花机理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香妃’属于典型的短日照植物,临界日长约为14h,适宜成花的日照长度为10~12h,限界性诱导光周期为30d短日照。在诱导光周期下诱导16d后,植株完成了成花转变。处理30d后,植株达到了成花决定的稳定态,即使移入非诱导光周期下也不会发生成花逆转。在非诱导光周期下,植株一直处于营养生长状态。(2)在‘香妃’的成花转变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维持在低水平利于成花转变,糖类一方面通过参与ABA调控途径而调控成花转变,另一方面,以T-6-P参与糖信号转导调控Lg FTL基因而调控成花转变。ABA含量维持在高水平利于成花转变,其通过调控Lg COL而调控成花转变。GA通过调控Lg LFY而调控成花转变。光周期通过调控Lg PRR7、Lg FKF1的表达,调控Lg FTL进而调控成花转变。最终,成花整合因子Lg SOC1、Lg LFY、Lg FTL基因整合来自糖类、激素及光周期的信号调控下游Lg AP1、Lg FUL的表达,导致成花转变。(3)筛选并验证出Lg ACT+Lg EF1组合为馥郁滇丁香‘香妃’成花过程研究的最适内参基因。(4)从‘香妃’中克隆获得了PRR7、FKF1同源基因Lg PRR7、Lg FKF1,2个基因编码的蛋白特征与其它报道的植物相吻合,满足其发挥转录调控作用的要求。与其它植物的PRR7、FKF1同源基因节律表达模式相比,Lg PRR7具有较高保守性,而Lg FKF1则存在自身特异性。

吴红淼[8](2018)在《连作太子参根际环境灾变的机理及其防控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困扰我国农业生产的连作障碍问题或称为再植病害,在中药材栽培过程中表现尤为严重,据统计表明约70%的块根类药用植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连作障碍问题。作为福建省着名的道地药材一太子参,以根部入药,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大,然而,太子参连作会造成其块根部位无法正常膨大,病虫害发生严重,品质降低、产量下降,每种一茬后,需隔3-4年后才能再种,这严重制约了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根际微环境的变化、植物-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角度深入研究太子参连作障碍形成的根际生态学过程与作用机制,并从根际调控的角度评价了生物质碳用于缓解太子参连作障碍的潜在价值,以期为缓解或克服太子参及其它作物的连作障碍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结果如下:1、运用HPLC-MS和HPLC技术对太子参根际土壤和太子参组培苗中根系分泌物进行动态分析,鉴定到了9种酚酸(包括没食子酸、香豆酸、3,4-二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丁香酸、香兰素、阿魏酸、苯甲酸)和8种有机酸类物质(草酸、甲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酒石酸和琥珀酸),各类酚酸和有机酸随太子参组培时间的延长其含量不断增加,但在根际土壤中酚酸含量呈现动态变化趋势,并未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重茬地中有机酸总量要高于正茬,且从膨大中期开始,有机酸总量呈现累积趋势。暗示根系分泌物可能受到了土壤微生物加工、分解和转化的影响。2、采用qRT-PCR方法分析了不同连作年限下太子参根际微生物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根际土壤中总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含量减少,总真菌、Kosakonia sacchari和踝节霉菌(Talaromyces helicus)含量增多,尤其是在太子参患病部位根际土壤。同时,通过筛选、平板对峙和进一步验证,表明B.pumilus能有效抑制致病真菌、促进重茬地中太子参的生长,K.sacchari和T.helicus会导致正茬地中太子参患病。研究证实了连作土壤致病菌(K.sacchari和T.helicus)和有益菌(B.pumilus)的差异变化与太子参连作障碍形成有密切关系。3、体外互作分析表明,模拟太子参根际土壤中各有机酸配比的混合有机酸能够显着促进致病菌(T.helicus、Fusarium moniliforme和K.sacchari)的生长,抑制有益菌(Bacillus megaterium和B.pumuils)的生长。同时,混合配比的有机酸还会显着促进T.helicus产3A-DON和15A-DON生物毒素,对致病真菌(Fusarium oxysporum、F.moniliforme和T.helicus)代谢过程中H2O2的产生也有积极促进作用。通过趋化和生物被膜试验还表明,混合有机酸能显着促进致病细菌K.sacchari的趋化性和生物被膜的产生,抑制其在根际促生菌(B.megaterium和B.pumilus)中的表现,促使致病细菌的大量定殖。进一步分析还表明,混合有机酸不利于根际促生菌中生防基因srfAA、srfAB、bmyB、tuD、lpa-14、fenD、bioA、yndJ的表达,并且在有机酸介导下其对致病真菌(F.oxysporum、F.moniliforme和T.helicus)的拮抗能力减弱,造成病原菌增多、有益菌减少,引起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紊乱,包括招募致病菌、减少有益菌含量,加剧了对太子参生长的危害。4、体外互作结果还发现,根系分泌物中酚酸类物质对太子参根际关键微生物生长及生理特性有显着影响。结果表明T.helicus能利用8种酚酸(没食子酸、香豆酸、3,4-二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香兰素、阿魏酸和苯甲酸),K.sacchari能利用4种酚酸(没食子酸、香豆酸、香兰素和阿魏酸)。同时发现丁香酸和混合配比酚酸能显着促进病原菌 K.sacchari和 T.helicus的生长以及 T.helicus产生 3A-DON、15A-DON毒素。同时,T.helicus合成释放的3A-DON毒素能促进病原菌K.sacchari的生长而能显着抑制有益拮抗菌B.pumilus的生长。K.sacchari在利用香兰素时会合成释放3,4-二羟基苯甲酸,该代谢产物会抑制有益菌B.pumilus的生长,揭示了连作介导根际微生物差异演化及化感互作的化学生态学机制。5、采用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发现病原菌K.sacchari在利用根系主要分泌物香兰素时,通过促进脂肪酸合成、细菌趋化、糖代谢和鞭毛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来实现根际定殖和增加致病性,同时会代谢转化香兰素重新合成3,4-二羟基苯甲酸这种信号分子,该信号分子会反向调控有益菌B.pumilus的基因表达,通过介导芽孢杆菌的脂肪酸降解和抑制新生霉素的合成,抑制其菌群数量,导致芽孢杆菌丧失部分生防能力,降低其拮抗病原菌能力,进一步阐明了连作差异调控微生物演变的分子生态学机制。6、采用高通量测序、qRT-PCR和非损伤微测(NMT)等技术,探究外源添加根系分泌酚酸和有机酸对太子参生长、土壤微生物群落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添加酚酸能显着降低根际土壤中木霉属(Trichoderma)、青霉属(Penicillium)、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Xanthomonadales、链霉菌目(Streptomycetale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 spp.)的相对丰度;有机酸处理显着降低假单胞菌目和链霉菌目等有益菌的丰度,却增加病原菌镰刀菌属(Fusarium)、Xanthomonadales、Micrococcales、Gemmatimonadales、F oxysporum、T.helicus和K.sacchari等在根际土壤中的含量。该结果验证了连作导致根际微生物差异演变受根系主要分泌物驱动的事实与化学生态学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酚酸处理会促使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和几丁质酶活性显着降低,脱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着增加。此外,外源添加有机酸会显着降低蔗糖酶和酸性蛋白酶活性,提高脱氢酶活性。NMT检测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能够促进致病菌F.oxysporum和T.helicus的H+外排和质膜H+-ATPase活性;而对于有益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则结果相反,表现为抑制作用。同时,在致病菌F.oxysporum的侵染下会增加太子参根部H+外排。微生物理化性质研究表明,致病菌适宜在酸性条件下大量繁殖,而有益细菌适宜在偏碱性下生长。该结果深入解释了连作太子参根系分泌物作为植物与微生物间对话的媒介,其会创造出适宜致病菌生长、抑制有益菌生长的恶性循环的酸化环境,进而导致连作太子参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营养循环受阻,土壤酸化加剧的成因与机制。7、采用宏转录组学分析了不同连作年限下太子参根际土壤的代谢变化,结果表明,太子参连作不仅会导致微生物结构失衡和土壤酸化,而且这种连作会进一步抑制根际土壤中关键代谢通路(细菌趋化和细菌鞭毛等相关基因、三羧酸循环、氮代谢、光合产物碳固定、原核生物碳固定)的基因表达,从而阻碍了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之间交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同时,连作还使得土壤中大部分代谢相关功能蛋白表达受阻,造成土壤微生物严重偏离正常土壤,正向调控一些致病菌(镰刀菌属、踝节菌属、肠杆菌属和黄单胞菌)的生长,对有益菌群(伯克氏菌属、假单胞菌属、木霉属和芽孢杆菌属)形成负调控。本研究首次从转录组学水平,分析了连作导致再植病害产生的根际生物学和分子生态学机理。8、进一步采用代谢组学、非损伤微测技术(NMT),评价了生物质碳在缓解连作障碍中的潜在价值,结果表明生物质碳对太子参的直接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但会促进其对氮素营养吸收,有助于提高其养分利用效率。同时,生物质碳能显着改变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尤其是减少了致病菌F.oxysporum、T.helicus和K.sacchari的含量。进一步分析还发现,生物质碳会影响有益菌(B.ambifaria、P.chlororaphis和B.pumilus)的生长,显着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与此同时,生物质碳还能影响F oxysporum和T.helicus的代谢过程,吸收和降低危害植物的毒性物质含量。可见,生物质碳可用于缓解太子参连作障碍的措施之一。综上结果表明:太子参根系分泌物差异调控了根际关键微生物的生长,即对根际有益菌和病原菌具有选择性抑制和促进的不同生态效应,并且特异微生物间存在复杂的互作关系,这些特异病原菌能够对根系分泌物进行再加工和转化,合成释放抑制其它有益菌的抑菌成分,恶化土壤环境,抑制连作作物生长。可见太子参连作障碍问题是其根系分泌物介导下植物-土壤-特异微生物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探索生态修复调控,研究表明生物质碳可作为潜在调控手段,有效抑制土传病原菌的生长,进而缓解太子参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上述结论对深化和拓展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助推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相关产业体系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陈志容[9](2018)在《明代以来(1368-2005)广东地区的橄榄种植及开发利用》文中提出橄榄是我国南方的特产水果之一,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关于橄榄的利用在古籍中有所记载,同时因其独特风味也被古代文人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在现代,橄榄则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药物价值的果物。广东省是我国橄榄的主要产区之一,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橄榄的相关记载,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尝试对明代以来广东地区的橄榄种植及开发利用进行总结和探讨。笔者回顾早期学术界对广东橄榄的研究情况,发现当代学术界对于橄榄的研究不多,且多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橄榄的生物特性进行分析,对橄榄栽培、利用的历史发展研究更为稀少。橄榄历史悠久,又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以及文化象征意义,因此笔者认为,研究橄榄栽培及其开发利用的历史发展具有多方面意义。橄榄在古籍中出现过众多别名,在现代又常被民众与乌榄、油橄榄混淆,针对这个现象笔者对橄榄进行了名实考证。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属于橄榄科橄榄属的橄榄种(Canarium album(Lour.)Raeusch.),乌榄是与橄榄同属的另一品种(Canarium pimela Leenh.),而油橄榄是属于木犀科木犀榄属的木樨榄(Olea europaea L.),均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通过整理文献资料,发现橄榄自明代以来在种植区域的分布上有着比较明显的变化。明代时期分布较少,仅有13个地区记载产有橄榄,到了清代,橄榄的种植范围明显增多,几乎各县都有栽培,民国时期又有所减少。笔者认为气候温度的变化是影响橄榄分布的最主要原因。而从各地记载的橄榄品种来看,自明代以来广东地区橄榄的不同品种,其命名多与果实的某一特征相关,或者根据其外形命名,或者根据其产地命名。同时笔者从橄榄的生长习性、栽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果实贮藏等六个方面分析橄榄的栽培历史的变化,发现记载橄榄栽种管理的史料不多,但对于橄榄的特殊采摘方式则有较多记载。从古文献的整理来看,早期人们对橄榄的认识,就已经不限于可供鲜食的水果。笔者将其归纳为食用、药用、材用、香用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记述。

罗汉[10](2018)在《安徽省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了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本课题组对石台县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利用情况、资源变化趋势等本底情况展开实地调查。调查结果可用于分析石台县药用植物的区系特点,发掘具有特色的中药材种类,制定区域内中药资源发展规划,为当地中药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调研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在实地调查中,引入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所集成的“3S”技术,以提高野外工作效率,并为数据的有效采集提供保障。结果:通过110天的实地调查工作,我们采集标本1678号,共6000余份,鉴定出石台县药用植物184科662属1208种,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9种;发现无距虾脊兰和浙江凤仙花两种安徽省植物新分布。基于样方调查结果,以黄精为例,估算出石台县野生多花黄精的蕴藏量达到159309kg。对石台县药用植物属的区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药用蕨类植物可分为8个分布区类型,具有明显的热带区系特征;药用种子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可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和15个变型,泛热带和北温带特征较为显着,这也印证了石台县处于北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基于对石台县具有开发潜力的大宗药用植物资源、特色药用植物资源以及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进行的深入研究,本论文确定了几种适宜当地生产发展的药用植物;通过对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生境特征进行深入考察,分析其致危原因,找出致危因素,并提出了保护措施。根据石台县中药资源调查与分析结果,提出将石台县中药发展规划分为西南山地中药资源发展保护区、东部山地大宗药材发展利用区、西北山地及丘陵药材综合发展利用区和中药与旅游融合的特色产业发展区的建议。结论:石台县药用植物种类丰富,常用药用植物资源蕴藏量较大,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当地拥有较多种类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需加强对它们的保护;为促进石台县中药产业的发展,制定了该县中药发展规划。

二、丁香生物学特性与栽培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丁香生物学特性与栽培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黄皮树在北京地区的引种评价及药材特性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药用植物引种评价方法与影响因素研究
    1 植物引种驯化实践及相关理论
        1.1 中国引种驯化实践与理论
        1.2 国外引种驯化实践与理论
    2 引种评价方法研究概况
        2.1 模糊综合评价法
        2.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2.3 主成分分析法
        2.4 层次分析法
    3 影响药用植物引种的主要因素
        3.1 环境因子
        3.1.1 温度
        3.1.2 光照
        3.1.3 湿度
        3.1.4 土壤
        3.2 生物因子
        3.2.1 动物侵害和啃食
        3.2.2 花粉携带者
    4 小结
第二章 北京地区引种黄皮树适应性分析及繁育特性研究
    1 物候期观测方法及结果
    2 植株形态观测方法及结果
    3 抗逆性观察方法及结果
    4 繁殖能力及特性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
        4.1.2 仪器
        4.2 方法
        4.2.1 种子形态测定
        4.2.2 种子发芽测定
        4.2.3 幼苗形态测定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产地黄皮树种子形态比较
        4.3.2 不同产地黄皮树种子休眠模式分析
        4.3.3 不同产地黄柏种子萌发特征分析
        4.3.4 不同产地黄皮树幼苗形态特征分析
    5 结论
第三章 北京引种黄皮树药材质量与化学特征分析
    第一节 引种黄皮树药材质量分析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1.2 试剂
        1.3 仪器
        2 方法
        2.1 显微鉴别
        2.2 含量测定
        2.2.1 水分、总灰分、浸出物
        2.2.2 小檗碱含量测定
        2.2.3 黄柏碱含量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显微鉴别
        3.2 水分、总灰分、浸出物
        3.3 小檗碱、黄柏碱含量测定
        3.3.1 线性关系、精密性、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试验
        3.3.2 测定结果
        3.4 北京产黄柏药材质量分析
    第二节 北京产黄柏化学成分特征分析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1.2 试剂
        1.3 仪器
        2 方法
        2.1 色谱条件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4 方法学考察
        2.4.1 线性关系考察
        2.4.2 精密度试验
        2.4.3 重复性试验
        2.4.4 稳定性试验
        2.4.5 加样回收率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方法学考察
        3.1.1 线性关系
        3.1.2 精密度
        3.1.3 重复性
        3.1.4 稳定性
        3.1.5 加样回收率
        3.2 含量测定结果
        3.3 不同产地黄柏化学特征分析
    结论
第四章 北京地区引种黄皮树种子繁殖能力与药材特性的综合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产地黄皮树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
        2.2 不同产地黄皮树质量综合得分结果
    3 结论
第五章 黄皮树种子繁殖能力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气候因子的获取
        1.2 数据分析与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地气候因子信息
        2.2 黄皮树种子休眠模式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2.3 黄皮树种子、幼苗形态特征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
第六章 黄柏化学成分特征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气候因子的获取
        1.2 数据分析与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柏化学成分特征与气候因子的排序分析
        2.1.1 排序分析模型确定
        2.1.2 气候因子筛选
        2.1.3 黄柏化学成分与气候因子的冗余分析
        2.2 黄柏化学特征与其形成的关键时期的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解析
    3 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铃铛子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铃铛子与托品烷生物碱的研究概况
        1.2.1 铃铛子研究概况
        1.2.2 化学成分
        1.2.3 药理活性
        1.2.4 铃铛子生物学与栽培
        1.2.5 铃铛子次生代谢工程
    1.3 转录加代谢多层组学研究概况
        1.3.1 转录组研究概况
        1.3.2 代谢组研究概况
        1.3.3 多组学技术
    1.4 植物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1.4.1 植物形态对环境影响因子的响应
        1.4.2 温度生态因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
        1.4.3 干旱生态因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
        1.4.4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1.4.5 紫外辐射对植物的影响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标
        1.5.3 技术路线
        1.5.4 创新点
第二章 铃铛子的形态特征、分布适宜区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器材
        2.1.2 数据收集
        2.1.3 Maxent模型参数设置
        2.1.4 铃铛子适宜分布区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铃铛子形态特征与其对环境适应特点
        2.2.2 铃铛子资源与分布
        2.2.3 铃铛子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铃铛子种子生物学与限制因子对其萌发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耗材与试剂
        3.1.4 实验方法
        3.1.5 数据整理与处理
        3.1.6 计算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子年限与活力研究
        3.2.2 铃铛子种子形态特点
        3.2.3 铃铛子种子含水量测定与吸水特性
        3.2.4 不同温度对铃铛子种子萌发影响
        3.2.5 光照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3.2.6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铃铛子种子萌发影响
        3.2.7 不同种类盐胁迫对铃铛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3.2.8 铃铛子凋落物对铃铛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3.2.9 赤霉素对铃铛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铃铛子对典型生态因子在生理水平响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剂材料与设备
        4.1.3 研究方法
        4.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胁迫处理对铃铛子样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4.2.2 不同胁迫处理铃铛子叶绿素含量变化
        4.2.3 不同胁迫处理铃铛子丙二醛含量变化
        4.2.4 不同胁迫处理对铃铛子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
        4.2.5 不同胁迫处理对铃铛子脯氨酸含量变化
        4.2.6 不同胁迫处理对铃铛子可溶性蛋白含量
        4.2.7 不同胁迫处理对铃铛子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铃铛子不同组织代谢组与转录组差异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准备与取样
        5.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5.1.3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铃铛子转录组数据库数据概况与注释
        5.2.2 铃铛子代谢组数据库建库与分析
        5.2.3 铃铛子不同组织基因差异研究
        5.2.4 铃铛子不同组织代谢组差异
        5.2.5 铃铛子莨菪碱生物合成途径构建
        5.2.6 铃铛子生物碱分布差异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铃铛子对典型生态因子的适应性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6.1.3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铃铛子对干旱胁迫的转录水平响应
        6.2.2 铃铛子对干旱胁迫的代谢组水平变化
        6.2.3 铃铛子对低温胁迫的转录水平响应
        6.2.4 铃铛子对低温胁迫的代谢水平响应
        6.2.5 铃铛子对高温胁迫的转录水平响应
        6.2.6 铃铛子对高温胁迫的代谢水平响应
        6.2.7 铃铛子对紫外胁迫的转录水平响应
        6.2.8 铃铛子对紫外胁迫代谢水平响应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代谢组学对小米蒸煮风味、脂质及谷子籽粒灌浆期代谢物累积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谷子品质研究
        1.1 谷子营养品质研究
        1.2 谷子的蒸煮食味品质研究
    2 组学技术在作物上的应用
        2.1 作物代谢组学研究现状
        2.2 作物脂质组学研究进展
        2.3 组学技术在谷子研究方面的应用
    3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晋谷21与牛毛白谷子蒸煮食味品质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2 试验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谷子品种米色及食味差异分析
        3.2 晋谷21与牛毛白小米糊化特性及米汤固形物含量分析
        3.3 不同米色谷子脂肪酸组分分析
        3.4 晋谷21与牛毛白小米粥中的香味物质分析
        3.4.1 小米粥中的挥发性物质鉴定与分析
        3.4.2 晋谷21与牛毛白小米粥中挥发性风味组分的贡献率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晋谷21与牛毛白小米蒸煮前后脂质组学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2 试验方法
        2.3 数据分析与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数据质量评估
        3.1.1 QC样本谱图对比分析
        3.1.2 脂质分子多变量统计分析
        3.2 晋谷21与牛毛白小米蒸煮前后脂质组分鉴定及脂质亚类分析
        3.2.1 小米中的脂质组分鉴定及分析
        3.2.2 小米蒸煮前后的脂质亚类分析
        3.3 同一谷子品种蒸煮前后的脂质分子差异分析
        3.3.1 晋谷21生米、熟米及米汤中差异脂质分析
        3.3.2 牛毛白生米、熟米及米汤中差异脂质分析
        3.4 不同谷子品种蒸煮前后的脂质分子差异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晋谷21和牛毛白籽粒灌浆过程中的代谢组学初探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2 试验方法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代谢谱数据评估
        3.1.1 主成分分析(PCA)
        3.1.2 重复相关性评估
        3.2 晋谷21与牛毛白籽粒2个灌浆时期的总代谢物鉴定与聚类分析
        3.2.1 总代谢物鉴定与分类
        3.2.2 总代谢物聚类分析
        3.3 晋谷21与牛毛白籽粒2个灌浆时期的差异代谢物分析
        3.3.1 晋谷21与牛毛白特有或共有差异代谢物分析
        3.3.2 晋谷21与牛毛白籽粒灌浆前期差异代谢物及KEGG富集分析
        3.3.3 晋谷21与牛毛白籽粒灌浆后期差异代谢物初步分析
        3.3.4 晋谷21与牛毛白籽粒灌浆过程中的代谢物累积特征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基于代谢-转录联合分析晋谷21与牛毛白谷子籽粒成熟期差异代谢物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2 试验方法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晋谷21与牛毛白黄酮类关键代谢物质分析
        3.2 晋谷21与牛毛白木质素关键代谢物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创新与特色
Abstract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奉新猕猴桃3种真菌病害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药剂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猕猴桃及猕猴桃产业概况
        1.1 猕猴桃简介
        1.2 猕猴桃的经济价值
        1.3 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概况
        1.3.1 全球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1.3.2 国内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1.3.3 江西奉新县猕猴桃产业发展
    2 猕猴桃主要病害概述
        2.1 猕猴桃溃疡病
        2.2 猕猴桃根结线虫病
        2.3 猕猴桃果实熟腐病
        2.4 猕猴桃炭疽病的研究概况
        2.5 猕猴桃灰霉病
    3 植物黑斑病的研究进展
    4 植物白纹羽病的研究进展
    5 植物黑霉病的研究进展
    6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奉新猕猴桃3种真菌病害病原菌分离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病果
        1.1.2 供试培养基及配置
        1.1.3 供试试剂
        1.2 方法
        1.2.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菌种保存
        1.2.2 病原菌的致病性检测
        1.2.3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1.2.4 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1.2.4.1 病菌液体培养
        1.2.4.2 病原菌的DNA提取
        1.2.4.3 rDNA-ITS序列扩增
        1.2.4.5 扩增产物测定及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3 种病害的症状描述及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2.1.1 猕猴桃黑斑病症状及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2.1.2 猕猴桃白纹羽病症状及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2.1.3 猕猴桃黑霉病症状及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2.2 3 种病害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2.2.1 猕猴桃黑斑病的形态学鉴定
        2.2.2 猕猴桃白纹羽病菌的形态学鉴定
        2.2.3 猕猴桃黑霉病的形态学鉴定
        2.3 3 种病害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3.1 猕猴桃黑斑病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3.2 猕猴桃白纹羽病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3.3 猕猴桃黑霉病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奉新猕猴桃3种真菌病害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株
        1.1.2 供试培养基及配置
        1.2.1 培养基条件对3 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1.2.2 氮源条件对3 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1.2.3 碳源条件对3 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1.2.4 不同pH对3 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1.2.5 温度对3 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1.2.6 光照对3 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3 种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2.1.1 不同培养基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2.1.2 不同氮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2.1.3 不同碳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2.1.4 不同pH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2.1.5 温度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2.1.6 光照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奉新猕猴桃黑斑病及白纹羽病室内药剂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株
        1.1.2 供试培养基
        1.1.3 供试杀菌剂
    2 结果与分析
        2.1 26 种杀菌剂对链格孢的室内毒力测定
        2.1.1 22.5%啶氧菌酯对链格孢抑制效果
        2.1.2 70%丙森锌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1.3 2%春雷霉素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1.4 40.4%精甲·百菌清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1.5 40%氟硅唑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5.6 75%戊唑·嘧菌酯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1.7 25%吡唑醚菌酯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1.8 50%啶酰菌胺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1.9 75%肟菌·戊唑醇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1.10 70%代森联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1.11 50%异菌脲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1.12 50%嘧菌环胺对链格孢菌丝的抑制效果
        2.1.13 50%咪鲜胺锰盐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1.14 10%苯醚甲环唑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1.15 24%腈苯唑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1.16 10%多抗霉素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1.17 8%宁南霉素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1.18 25%丙环唑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1.19 10%申嗪霉素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1.20 12%中生菌素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1.21 75%百菌清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1.22 25%己唑醇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1.23 70%甲基硫菌灵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1.24 68.75%恶酮·锰锌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1.25 80%乙蒜素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1.26 50%多菌灵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2.2 不同杀菌剂对A.alternata的毒力大小
        2.3 26 种杀菌剂对褐座坚壳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2.3.1 22.5%啶氧菌酯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2 50%多菌灵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3 25%嘧菌酯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4 10%苯醚甲环唑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5 40%氟硅唑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6 43%戊唑醇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7 75%百菌清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8 80%代森锰锌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9 70%甲基硫菌灵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10 25%丙环唑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11 2%春雷霉素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12 45%敌磺钠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13 10%多抗霉素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14 30%恶霉灵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15 25%己唑醇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16 27.2%碱式硫酸铜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17 50%咪鲜胺锰盐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18 8%宁南霉素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19 12.5%唏唑醇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21 15%三唑酮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22 40%五氯硝基苯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23 10%申嗪霉素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24 0.3%四霉素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25 24%腈苯唑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3.26 70%代森联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2.4 不同杀菌剂对R.necatrix的毒力大小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内蒙古和东北地区蘑菇属真菌资源及驯化栽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绪论
        1.1 蘑菇属真菌研究进展
        1.2 蘑菇属真菌驯化栽培研究概况
        1.3 蘑菇属的药用真菌种类
        1.4 蘑菇属真菌抗氧化及营养成分研究现状
    第二章 选题来源和意义
        2.1 本研究的来源
        2.2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蘑菇属真菌资源调查研究
        1.1 材料和仪器
        1.2 研究方法
        1.3 蘑菇属真菌形态特征
        1.4 结果与分析
    第二章 丁香蘑菇和中国美味蘑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试验结果
        2.4 小结
    第三章 丁香蘑菇和中国美味蘑菇的驯化栽培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3 试验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内蒙古及东北地区蘑菇属真菌的分子鉴定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丁香蘑菇和中国美味蘑菇的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
        5.1 营养成分及重金属的分析
        5.2 抗氧化能力研究
        5.3 小结
第三篇 结论与展望
    1.1 结论
    1.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6)平欧杂种榛(C.heterophylla×C.avellana)种仁发育及营养成分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食用价值
        1.1.2 营养成分
        1.1.3 保健和药用价值
        1.1.4 烘烤影响
        1.1.5 工业利用
        1.1.6 榛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1.1.7 榛种质资源
        1.1.8 品质评价方面的研究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平欧杂种榛种仁发育期主要物质成分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平欧杂种榛种仁发育期含水量变化规律
        2.2.2 平欧杂种榛种仁发育期脂肪及脂肪酸含量变化规律
        2.2.3 平欧杂种榛种仁发育期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变化规律
        2.2.4 平欧杂种榛种仁发育期糖含量变化规律
        2.2.5 平欧杂种榛种仁发育期维生素C与GSH含量变化规律
        2.2.6 平欧杂种榛种仁发育期维生素E含量变化规律
        2.2.7 平欧杂种榛种仁发育期抗氧化酶含量变化规律
        2.2.8 平欧杂种榛种仁发育期酚及黄酮含量变化规律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平欧杂种榛不同产地种仁主要物质成分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平欧杂种榛不同产地种仁含水量差异
        3.2.2 平欧杂种榛不同产地种仁脂肪及脂肪酸含量差异
        3.2.3 平欧杂种榛不同产地种仁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差异
        3.2.4 平欧杂种榛不同产地种仁糖含量差异
        3.2.5 平欧杂种榛不同产地种仁维生素C与GSH含量差异
        3.2.6 平欧杂种榛不同产地种仁维生素E含量差异
        3.2.7 平欧杂种榛不同产地种仁抗氧化酶含量差异
        3.2.8 平欧杂种榛不同产地种仁酚及黄酮含量差异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六个榛种坚果种仁主要物质成分分析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六个榛种坚果种仁坚果含水量差异
        4.2.2 六个榛种坚果种仁脂肪及脂肪酸含量差异
        4.2.3 六个榛种坚果种仁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差异
        4.2.4 六个榛种坚果种仁糖含量差异
        4.2.5 六个榛种坚果种仁维生素C与GSH含量差异
        4.2.6 六个榛种坚果种仁维生素E含量差异
        4.2.7 六个榛种坚果种仁抗氧化酶含量差异
        4.2.8 六个榛种坚果种仁多酚及黄酮含量差异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榛种仁营养品质特性分析及评价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最佳提取工艺的筛选
        5.2.2 榛坚果种仁品质特性评价
        5.2.3 基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榛坚果种仁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平欧杂种榛坚果种仁发育品质特性
        6.1.2 平欧杂种榛不同产地种仁营养品质特性
        6.1.3 六个榛种坚果种仁营养品质特性
    6.2 创新性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7)馥郁滇丁香品种‘香妃’成花的光周期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经费来源
    1.2 植物成花的光周期调控研究进展
        1.2.1 植物光周期作用的特点
        1.2.2 草本模式植物成花的光周期调控机理
        1.2.3 多年生木本植物成花的光周期调控机理
        1.2.4 滇丁香属植物研究的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光周期调控成花的形态及内源物质变化
        1.3.2 成花转变的光周期调控比较转录组分析
        1.3.3 成花关键昼夜节律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光周期成花的形态及内源物质变化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光周期下的成花反应
        2.2.2 诱导光周期下处理不同时间的成花反应
        2.2.3 诱导与非诱导光周期下花芽形态分化进程
        2.2.4 成花转变过程中内源物质含量的变化
        2.2.5 成花过程中内源物质比值的变化
    2.3 讨论
        2.3.1 花序及花朵分化的特点
        2.3.2 光周期对成花效应的影响
        2.3.3 内源物质在成花过程中的作用
        2.3.4 内源物质平衡对成花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成花转变的光周期调控比较转录组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准备
        3.1.2 材料处理与取样
        3.1.3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诱导与非诱导转录组比较分析
        3.2.2 成花过程q RT-PCR的内参基因筛选与验证
        3.2.3 转录组q RT-PCR验证
    3.3 讨论
        3.3.1 成花转变的比较转录组
        3.3.2 糖代谢在成花转变中的作用
        3.3.3 激素代谢及信号转导在成花转变中的作用
        3.3.4 光周期成花途径相关基因在成花转变中的作用
        3.3.5 内参基因选择在成花过程研究中的重要性
    3.4 小结
第四章 成花关键节律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处理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基因克隆
        4.2.2 蛋白序列分析
        4.2.3 表达模式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讨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讨论
    5.3 本研究创新点
    5.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连作太子参根际环境灾变的机理及其防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二章 太子参关键根系分泌物的动态分析
    2.1 材料、仪器和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田间试验及取样
        2.2.2 太子参组培苗体系构建
        2.2.3 太子参组培苗中根系分泌物提取与鉴定
        2.2.4 太子参根际土壤中根系分泌物提取与鉴定
        2.2.5 数据分析
    2.3 结果分析
        2.3.1 太子参组培苗中根系分泌物组分鉴定及含量变化
        2.3.2 太子参根际土壤中根系分泌物组分鉴定及含量变化
    2.4 小结
第三章 连作太子参根际关键微生物分离及功能验证
    3.1 材料、仪器和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菌种
        3.2.2 田间试验及取样
        3.2.3 根际微生物的筛选
        3.2.4 筛选微生物对太子参组培苗和盆栽苗生长的影响
        3.2.5 关键微生物的分子鉴定和功能验证
        3.2.6 根际土壤中关键微生物qRT-PCR分析
        3.2.7 数据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关键根际微生物的功能
        3.3.2 根际微生物含量的动态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太子参根系分泌有机酸介导的分泌物—微生物互作
    4.1 材料、仪器和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菌种
        4.2.2 有机酸类物质对关键微生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4.2.3 有机酸类物质对T.helicus产DON毒素和过氧化氢的影响
        4.2.4 有机酸介导下的根际细菌趋化现象
        4.2.5 有机酸对根际细菌生物被膜产生的影响
        4.2.6 有机酸介导下根际促生菌拮抗致病真菌能力的评价
        4.2.7 数据分析
    4.3 结果分析
        4.3.1 关键微生物对有机酸类物质处理的生理响应
        4.3.2 有机酸类物质处理对T.helicus产DON毒素和过氧化氢形成的影响
        4.3.3 有机酸对根际细菌趋化作用和生物被膜产生的影响
        4.3.4 有机酸对根际促生菌生防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4.3.5 有机酸介导下致病真菌—根际促生菌平板对峙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太子参根系分泌物酚酸介导的植物—微生物互作
    5.1 材料、仪器和试剂
    5.2 试验方法
        5.2.1 菌种
        5.2.2 酚酸类物质对太子参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5.2.3 关键微生物对酚酸类物质处理的生理响应
        5.2.4 酚酸类物质对T.helicus产DON毒素的影响
        5.2.5 致病菌代谢物对关键根际细菌生长的影响
        5.2.6 数据分析
    5.3 结果分析
        5.3.1 酚酸类物质对太子参组培苗和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5.3.2 酚酸介导下T.helicus产DON毒素和利用酚酸特性分析
        5.3.3 K.sacchari对酚酸利用的动态分析
        5.3.4 致病菌代谢物对K.sacchari和B.pumilus生长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酚酸介导的关键微生物互作机制
    6.1 材料、仪器和试剂
    6.2 试验方法
        6.2.1 菌种
        6.2.2 田间试验及取样
        6.2.3 K.sacchari和B.pumilus对太子参生理特性的影响
        6.2.4 K.sacchari和B.pumilus的处理及总RNA提取
        6.2.5 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
        6.2.6 差异基因的qRT-PCR分析
        6.2.7 酚酸处理对K.sacchari和B.pumilus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6.2.8 数据分析
    6.3 结果分析
        6.3.1 K.sacchari和B.pumilus对太子参叶绿素含量和根际土壤酶活的影响
        6.3.2 转录组测序质量评估和COG分析
        6.3.3 差异基因的GO分析
        6.3.4 差异基因的KEGG分析
        6.3.5 差异基因的qRT-PCR验证
        6.3.6 酚酸对K.sacchari和B.pumilus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外源添加主要化感物质对太子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7.1 材料、仪器和试剂
    7.2 试验方法
        7.2.1 菌种
        7.2.2 田间试验及取样
        7.2.3 太子参叶绿素含量和根际土壤酶活的测定
        7.2.4 太子参根系分泌物的提取与鉴定
        7.2.5 太子参根际土壤总DNA的提取和高通量测序分析
        7.2.6 根际土壤中关键微生物的qRT-PCR分析
        7.2.7 关键微生物间的相互拮抗分析
        7.2.8 NMT测定真菌和太子参H~+流向分析
        7.2.9 致病真菌质膜H~+-ATPase活性的测定
        7.2.10 不同根系分泌物和pH对关键微生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7.2.11 数据分析
    7.3 结果分析
        7.3.1 外源添加分泌物对太子参和根际土壤的影响
        7.3.2 外源添加分泌物对太子参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7.3.3 关键微生物间的相互拮抗分析
        7.3.4 根系分泌物对真菌H~+流向和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
        7.3.5 F.oxysporum诱导下太子参H~+流向分析
        7.3.6 根系分泌物和pH介导下的关键微生物生理特性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太子参根际土壤宏转录组学分析
    8.1 材料、仪器和试剂
    8.2 试验方法
        8.2.1 田间试验及取样
        8.2.2 根际土壤总RNA的提取
        8.2.3 土壤总RNA的测序分析
        8.2.4 数据分析
    8.3 结果分析
        8.3.1 宏转录组序列拼接
        8.3.2 宏转录组功能注释
        8.3.3 功能注释表达谱分析
        8.3.4 PLS-D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8.3.5 共有和特有基因数量分析
        8.3.6 优势物种的关联网络分析
    8.4 小结
第九章 生物质碳减缓太子参连作障碍初探
    9.1 材料、仪器和试剂
    9.2 试验方法
        9.2.1 菌种
        9.2.2 盆栽试验及取样
        9.2.3 生物质碳对太子参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9.2.4 生物质碳对太子参组培苗离子流向的影响
        9.2.5 生物质碳调控下的太子参根际微生物的qRT-PCR原位分析
        9.2.6 生物质碳和根系分泌物复合处理对关键微生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9.2.7 生物质碳介导下致病真菌的化感作用
        9.2.8 生物质碳介导下F.oxysporum次级代谢物的提取与鉴定
        9.2.9 数据分析
    9.3 结果分析
        9.3.1 生物质碳对太子参组培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9.3.2 生物质碳对太子参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9.3.3 生物质碳和根系分泌物对关键微生物生理特性的联合效应
        9.3.4 生物质碳介导下致病真菌的化感作用分析
        9.3.5 生物质碳对F.oxysporum次级代谢物的产生和吸附的影响
    9.4 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0.1 结论与讨论
    10.2 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学术荣誉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明代以来(1368-2005)广东地区的橄榄种植及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方法及创新之处
2.橄榄名实考
    2.1 橄榄在古文献中的别名
    2.2 橄榄与余甘子
    2.3 橄榄与乌榄
    2.4 橄榄与油橄榄
3.明代以来广东地区橄榄品种与种植分布变化
    3.1 明代以前广东地区橄榄的栽培情况
    3.2 明代以来广东地区橄榄的种植区域
    3.3 明代以来广东地区的橄榄品种资源
4.明代以来广东地区的橄榄栽培技术
    4.1 生长习性
    4.2 栽种
    4.3 栽培管理
    4.4 病虫害防治
    4.5 果实采收
    4.6 果实贮藏
5.明代以来橄榄的加工利用
    5.1 食用
    5.2 药用
    5.3 材用
    5.4 香用
6.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表2《广东历代方志集成》中省部的橄榄记载汇总表
附录 B.表3《广东历代方志集成》中广州府的橄榄记载汇总表
附录 C.表4《广东历代方志集成》中韶州府的橄榄记载汇总表
附录 D.表5《广东历代方志集成》中惠州府的橄榄记载汇总表
附录 E.表6《广东历代方志集成》中潮州府的橄榄记载汇总表
附录 F.表7《广东历代方志集成》中肇庆府的橄榄记载汇总表
附录 G.表8《广东历代方志集成》中高州府的橄榄记载汇总表
附录 H.表9《广东历代方志集成》中雷州府的橄榄记载汇总表

(10)安徽省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石台县自然概况
    1 地形地貌
    2 气候特征
    3 土壤类型
    4 水文条件
    5 植被概况
第二章 石台县药用植物分布与蕴藏量调查
    1 调查时间及路线
        1.1 踏查阶段
        1.2 调查阶段
    2 调查方法
        2.1 文献调查
        2.2 线路调查
        2.3 样方调查
    3 调查结果
        3.1 石台县药用植物生态分布
        3.2 安徽省植物新纪录
        3.3 石台县药用植物蕴藏量的计算
第三章 石台县药用植物区系研究
    1 药用蕨类植物区系特点
        1.1 药用蕨类植物的主要地理成分
        1.2 药用蕨类植物区系特征
    2 药用种子植物的区系特点
        2.1 药用种子植物的主要地理成分
        2.2 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第四章 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
    1 石台县大宗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现状和利用分析
    2 石台县特色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现状和利用分析
    3 石台县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分布现状及利用分析
第五章 石台县珍稀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保护
    1 石台县珍稀药用植物资源介绍
        1.1 国家级保护植物
        1.2 其他稀有植物
    2 野生铁皮石斛资源分布与生境特征研究
        2.1 铁皮石斛的分布
        2.2 铁皮石斛的生境特征研究
        2.3 讨论
    3 石台县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探究
        3.1 石台地区药用植物受威胁及优先保护评价研究
        3.2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物种保护的基础
        3.3 建立药用植物自然保护小区
第六章 石台县中药资源发展规划建议
    1 西南山地中药资源发展保护区
    2 东部山地大宗药材发展利用区
    3 西北山地及丘陵药材综合发展利用区
    4 中药与旅游融合的特色产业发展区
结语
    1 调查结果
    2 区系研究
    3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石台县药用植物名录

四、丁香生物学特性与栽培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黄皮树在北京地区的引种评价及药材特性成因分析[D]. 徐硕.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2]铃铛子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D]. 徐元江. 西藏大学, 2020(10)
  • [3]基于代谢组学对小米蒸煮风味、脂质及谷子籽粒灌浆期代谢物累积特征的研究[D]. 张义茹. 山西农业大学, 2019
  • [4]奉新猕猴桃3种真菌病害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药剂筛选研究[D]. 周英.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5]内蒙古和东北地区蘑菇属真菌资源及驯化栽培研究[D]. 胡日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6]平欧杂种榛(C.heterophylla×C.avellana)种仁发育及营养成分评价[D]. 蒋江照.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2)
  • [7]馥郁滇丁香品种‘香妃’成花的光周期调控机制[D]. 万友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8]连作太子参根际环境灾变的机理及其防控策略研究[D]. 吴红淼. 福建农林大学, 2018
  • [9]明代以来(1368-2005)广东地区的橄榄种植及开发利用[D]. 陈志容.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10]安徽省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D]. 罗汉.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丁香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