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类热流密码体制模型及计算机模拟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郭庆[1](2021)在《采空区煤自燃预警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空区煤自燃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不仅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还会诱发瓦斯爆炸等次生灾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伴随深部矿井开采的快速发展,煤自燃灾害治理日趋复杂,而构建高效的预警体系是防治矿井煤自燃的关键。气体和温度是携带煤自燃信息量最丰富的两个参数,能够有效地反映采空区煤自燃状态。然而,目前对于工作面不同区域气体浓度的分布规律掌握不清晰,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气体预警指标的现场应用效果;受限于技术和工程,采空区温度场分布及演化特征研究不充分,阻碍对采空区温度场的认识。为了补充、完善和解决上述问题,满足采空区煤自燃预警的需求,本文开展了基于气体和温度相结合的煤自燃预警及响应机制研究,并研发了煤自燃远程监测与预警系统,取得如下研究成果:分析了工作面不同区域气体的统计学特征。首先利用小波变换研究了上隅角袋子墙内、袋子墙外,高抽巷和采空区CO与O2浓度的多时间尺度演化特征,指出CO和O2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有不同的周期性,其能量密度与气体变化率有密切关联。拟合了气体小波系数的波动方程,根据相位差和初振幅得出采空区内的气体与煤自燃信息的相关性最高,高抽巷的相关性最小。其次,基于O2的核密度得到了特征O2浓度并对采空区煤自燃“三带”进行细分,将“氧化带”分为“第一氧化带”和“第二氧化带”,体现了采空区的动态性变化。最后构建了小波变换与ARIMA相结合的气体短时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率。研究了标志气体与煤温的数学模型,并归纳了88组煤样标志气体特征温度的统计学分布特征。煤低温氧化阶段,标志气体与煤温的关系符合Logistic模型,其中CO的Logistic拟合参数为A1=23.4,A2=14990,p=12,x0=294;C2H4的拟合参数为A1=0.3,A2=27,p=17,x0=283。初现温度和拐点温度将煤自燃阶段划分为波动阶段、稳定增长阶段和衰减阶段。根据统计学规律可知,CO、C2H4、C2H2的平均初现温度为30℃、120℃和278℃,CO和C2H4的第一拐点温度为158℃和204℃,第二拐点温度为294℃和283℃。拟合参数p值与煤低温氧化气体产物生成的难易程度呈正相关。根据CO浓度与煤温的数学模型,得到了煤自燃三个阶段的活化能分别为1.70k J/mol,83.67k J/mol和14.27k J/mol。构建了煤自燃气体预警指标体系。首先指出了C2H4与CO的初现温度比值与煤自燃倾向性判定指数正强相关,用于煤自燃危险性判定的初现温度比的临界值为4.23和5.45。煤自燃释放气体的过程中存在气体状态转变预准备期,且初始氧化阶段的预准备期较长。其次,基于统计学意义上的特征温度:CO初现温度、C2H4初现温度、CO第一拐点温度、C2H4第一拐点温度和C2H2初现温度共5个特征温度划分了煤自燃危险状态:安全状态、低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重大风险和特大风险状态。绘制了不同状态间的能级跃迁图谱,指出煤自燃跃迁只发生在相邻状态间,其跃迁能级为两端高、中间低。再次,将四组气体浓度比值lg(φCO2/φCO)、1/2.1*φC2H6/φC2H4、1/16.2*φCH4/φC2H6和φC3H8/φC2H6综合为一组复合预警指标:预警指标临界值大于1.6为低风险,1~1.6之间为一般风险,为低预警等级;小于1为其它风险状态,为高预警等级。最后,构建了基于泡沫凝胶防灭火技术的不同危险等级的响应对策。搭建了多孔介质温度场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小型实验台,研究了不同粒径、通风形式和风速条件下温度场的形态变化、热核区迁徙、多热核区演化规律等,研究结果表明:(1)与热源不同距离的点的温度曲线具有不同的凹凸性,且与热源距离越大,温度响应时间越长。(2)粒径突变的交界面对热流的传递有显着影响:热流从小粒径流向大粒径系统时,热流在交界面出现收缩,反之,热流从大粒径流向小粒径系统时,热流在交界面处呈放射状。(3)不同风速条件下热核区具有不同的迁徙规律,无风时,热核区在纵向向上迁徙,且大粒径系统内热核区的迁徙位移最大,小粒径和混合Ⅱ系统内的迁徙位移不明显,混合Ⅰ系统内出现了显着的“烟囱效应”,在纵向形成了热束。风速变大时,热核区开始在横向发生迁徙,其中大粒径系统内热核区的横向迁徙位移最大,小粒径内出现了潜在热核区,混合粒径系统内热核区迁徙不明显;在热核区迁徙的过程中会形成新的热核区,且新热核区沿下风侧分布,继而出现多个热核区共存的现象。(4)多个热核区之间传递热量时会出现热流挤压现象,且挤压区附近是形成新热核区的主要区域,通过在采空区灌注防灭火材料,缩短风流携热流程,形成“截流”机制,可有效防止新热核区的形成。研发了煤自燃综合在线监测与智能预警系统,该系统可直接读取采集的气体和温度数据,并自动生成可视化的图表,然后根据预设的指标对超限气体进行预警和等级划分。系统在胡家河矿402102综放工作面进行了应用,提高了煤自燃防治的工作效率。本论文有图173幅,表37个,参考文献182篇。
姚友丹[2](2020)在《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探测器制冷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量子通信技术的出现弥补了传统通信技术安全性的缺陷,其不可窃听不可复制等特殊性质吸引越来越多人对它展开研究,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是量子通信技术的一个分支,QKD系统中核心的组成部分为发送方的光源模块和接收方的探测器模块,其要求探测器拥有量子效率高、响应度强、暗计数小等特点,如何设计性能高效、工作稳定的单光子探测器,是发展量子通信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对QKD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其安全性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单光子探测器的探测原理,阐述了半导体制冷技术和均温板散热的原理和特点。因为量子密钥分发系统要求单光子探测器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尤其是探测器低温环境的稳定控制,对探测器系统的探测效率产生很大影响,本文采用具有帕尔贴效应的半导体制冷器和利用相变现象进行散热的均温板,设计了单光子探测器的制冷散热系统,并对低温控制电路进行设计。具体进行了闭环温度控制系统模型的优化、温度采集电路设计、模拟PID控制电路设计、TEC驱动电路设计和双通道探测器制冷盒设计。通过实验测试得出,温度控制精度可达0.01℃,均温板最大温差比铝合金散热器降低了60%,启动速度缩短了将近一倍,热阻值降低了约20%,均温板能够给探测器提供稳定的制冷条件,通过模拟仿真,双通道探测器制冷盒方案在单个APD管的平均漏热量则降低了约41%,总漏热量降低了20%左右,最后还对散热片散热能力进行了仿真分析,散热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刘欣[3](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提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李文博[4](2019)在《压电驻极体纳米发电机理论及敏感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将在未来十年内重新定义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以人为中心的智能世界中,可穿戴传感网络是最贴近人体的物联网分支,可穿戴传感器是人与智能世界沟通的桥梁,通过可穿戴传感器,可以收集人体信息,或是向物联网发出指令等。压力是最常见的人体外显信号,机械能是人体周围环境中最普遍的能量形式,因此研究柔性可穿戴机电换能器件,收集、分析、利用人体(环境)机械信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围绕压电驻极体材料,深入研究了其基本物理原理,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仿真建立了压电驻极体纳米发电机理论体系,为后续器件设计提供了指导思路,进一步的,设计并优化了两种可穿戴传感器,拓展了压电驻极体在柔性可穿戴领域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概述如下:1.压电驻极体是一类具有压电性的多孔驻极体材料,它表现出与传统压电晶体类似的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但其基本原理是基于驻极体内储存电荷的静电效应。电荷是压电驻极体的核心,一般由高压极化过程中的气体击穿放电产生,具有相反极性的电荷在上下孔壁的驻极体材料表面被捕获,于是正负电荷对形成类电偶极子,在材料压缩过程中表现出压电效应。压电驻极体的压电性能与其可压缩性直接相关,本文通过压电驻极体基本模型分析了材料弹性模量与其结构的关系,为压电驻极体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思路。压电系数是衡量材料压电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推导了压电系数d33、开路压电系数g33、逆压电系数K的表达式,揭示了电荷密度、杨氏模量等参数对材料压电性能的影响方式。2.本文建立了压电驻极体纳米发电机基本物理模型,计算了器件内部电荷、电场、电势分布情况,并推导了器件输出性能公式。分别模拟了匀速、余弦压缩模式,从结构参数、材料参数、负载、外部激励等方面研究了各项参数对器件输出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的,为了深入研究器件内部物理场变化情况,本文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方式,研究了外力压缩情况下的器件内部应力分布、应变分布、电场分布、电势分布等,揭示了器件工作过程中的内部物理变化本质。3.本文采用膨化、极化法制备了多孔聚丙烯压电驻极体薄膜,进一步开发了基于多孔聚丙烯的压电驻极体声纹传感器,并通过偶极取向控制的方法,调控多层孔中的偶极子极化状态,提升了器件输出电流及传感器灵敏度。在单频声学测试中,研究了器件输出与声波信号频率、声压级的关系,表征了器件的弯曲特性、方向性、稳定性。在复合频率的声波刺激下,器件表现出高信噪比(约20)和高声能比(约10),体现了它在声音传感和声学特征识别中的巨大潜力。本文利用声纹传感器构建了一个声纹识别系统,实现了说话人声纹特征和语音内容的双重识别,展示了该器件在非接触式生物识别和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广阔应用前景。4.本文利用具有较高储存正、负电能力的COC、THV驻极体,结合PDMS弹性体作为支撑层,制备了具有标准结构的THV/COC压电驻极体压力传感器。研究了具有非对称正负电荷分布的压电驻极体,揭示了器件电压输出与器件内部初始电场的直接联系,研究表明更高的电荷密度可以有效提升电场,从而获得更高的电压输出。基于驻极体电荷储存原理,本文利用淬火的方法提升了THV的负电储存能力;基于压电驻极体理论,本文通过设计PDMS支撑阵列的结构,降低了器件杨氏模量,提升了电压输出和灵敏度(30 mV/kPa),同时提升了线性压力响应范围(150 kPa)。THV/COC压电驻极体压力传感器被用于可穿戴领域中的大范围压力检测,拓宽了柔性大压力传感器的应用范围,促进了柔性可穿戴传感网络的发展。
马彦丽[5](2019)在《证书公钥密码环境下几类密码方案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日益增加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密码学是实现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理论和技术基础,它可以实现信息安全中的机密性、完整性、认证性和不可否认性等安全特性。证书公钥密码体制不仅可以解决传统公钥密码体制存在的证书管理问题,而且可以克服身份公钥密码体制的密钥托管问题。同时,可以避免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的部分私钥的安全分发和缺乏公钥认证的问题。基于此,研究和设计证书公钥密码体制下的密码方案显得十分重要。否认认证加密技术不仅可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用户的认证性,还可以通过否认性保护用户的身份隐私。关键词可搜索加密技术可以实现加密数据外包存储于云服务器,同时,还可以实现云服务器根据用户提交的关键词陷门执行加密数据的检索操作。聚合签名能够将多个用户的签名聚合生成一个签名,验证者通过验证聚合签名可以实现对多个用户签名的批量验证。为了保护用户的数据和身份隐私,提升方案的安全性,本文基于证书公钥密码体制,分别研究和设计了否认认证加密方案、关键词可搜索加密方案和聚合签名方案。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提出了一个具有隐私保护特性的证书否认认证加密方案。为了避免电子投票应用中投票者的身份隐私暴露问题,提出了一个证书否认认证加密方案,并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证明方案满足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下的不可伪造性和否认性。通过否认性可以保护用户的身份隐私。(2)提出了一个支持关键词搜索的证书加密方案。为了解决用户加密数据云存储和云端密文数据检索的需求,结合证书公钥密码和可搜索加密的优势,提出了一个证书公钥可搜索加密方案,并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证明方案具有适应性选择关键词攻击下的密文不可区分性。(3)分析并改进了一个证书聚合短签名方案。首先分析了 Li证书聚合短签名方案的安全性,指出该方案不安全。然后构造了两类具体攻击并分析了存在攻击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个改进的证书聚合短签名方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证明方案在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下具有不可伪造性。改进方案保留原方案优势的前提下,提升了方案的安全性。
余先谋[6](2019)在《鼓式制动器辅助计算与分析系统开发及应用》文中指出全国因车辆安全性能造成的伤亡中,由鼓式制动器引起的事故占据了大部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较大的危害。解决鼓式制动器引起的问题,需要从鼓式制动器结构设计入手,传统依靠经验类比的方法对鼓式制动器进行结构设计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需要。因此,本文针对鼓式制动器的理论计算与有限元分析,开发鼓式制动器辅助计算与分析系统,展开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介绍鼓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形式;针对最常用的凸轮型领从蹄式鼓式制动器进行受力分析,得出制动力矩需求、制动器理论制动力矩及促动力的计算方法和过程,为后续系统开发的计算部分奠定基础;结合计算参数与鼓式制动器实际结构对制动鼓、摩擦片及制动蹄进行参数化,为后续参数化有限元分析奠定基础。(2)阐述鼓式制动器在结构分析、热分析及热-结构耦合分析中的相关理论,得出适用于鼓式制动器有限元分析的计算分析方法;分析车辆制动过程中的能量分配形式,确定采用能量分配法对制动鼓进行瞬态热分析的边界条件(包括热流密度、表面传热系数及辐射传热系数);根据有限元分析理论与鼓式制动器在各分析类型下的边界条件,得出鼓式制动器在结构、热及热-结构耦合分析三种类型下的有限元分析过程。(3)利用VB程序语言结合ANSYS软件中的APDL参数化语言开发鼓式制动器辅助计算与分析系统。根据鼓式制动器的理论计算与有限元分析过程,设计鼓式制动器辅助计算与分析系统的功能模块并进行功能实现;针对各功能模块进行鼓式制动器辅助计算与分析系统的界面设计。(4)利用编写完成的鼓式制动器辅助计算与分析系统对3502F鼓式制动器进行理论制动力矩计算、结构分析、重复15次制动工况下的瞬态热分析及一次紧急制动工况下的热-结构耦合分析,得出该型号制动器的理论制动力矩与仿真分析制动力矩,应力场、温度场及摩擦片上接触压力分布结果,并针对上述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讨论。其次,对3502F鼓式制动器进行台架试验,通过试验得出该型号制动器的试验制动力矩和重复15次制动工况下的制动鼓温升曲线。将试验结果与系统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鼓式制动器辅助计算与分析系统的准确性。
于洋[7](2018)在《基于瞬态非线性对流热传导方程的变拉速下连铸二冷水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铸坯质量缺陷的形成与连铸二冷区水量分配不合理、冷却不均匀有关。连铸过程的二次冷却是由二冷水量控制系统实现的,因此为了生产出质量合格的铸坯,二冷水量控制系统必须对冷却水量进行动态控制。二冷水量控制系统是由设定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组成。设定子系统给出二冷区各段水量的设定值,然后控制子系统参考该设定值调节水量,再通过设备层的汽雾冷却装置将冷却水实施在铸坯的表面。只有设定子系统给出合适的水量设定值,控制子系统才可以对该设定值实现更好的跟踪控制。目前给出水量设定值的方法大部分采用参数配水法,它在拉速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可以提供合适的水量设定值。但是在拉速调整变化的情况下,参数配水方法给出的水量设定值易引起铸坯表面温度剧烈的变化,导致裂纹等质量缺陷的产生。如何在拉速发生变化时给出合适的水量设定值,是目前铸坯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铸坯热传导方程的二冷水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该模型预测控制方法(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采用滚动优化的方式给出未来有限时间内的水量设定值。因此本文对实现MPC所涉及的热传导方程边界条件中待定参数的辨识、MPC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的工作归纳如下:第一,铸坯的二维瞬态非线性对流热传导方程可以用来描述板坯的凝固传热过程,为此本文基于该方程研究了二冷水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给出了二冷水量MPC的优化模型。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针对铸坯热传导方程边界条件中含有待定参数,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可以克服该参数辨识过程中引起的不适定性,但其存在LM参数难以选取的难题,为此提出基于测温误差的LM算法。该算法考虑了测量误差对辨识结果的影响,且证明了其局部超线性收敛特性。采用某厂工业生产数据和射钉实验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停止准则下,该算法明显的减少了迭代次数,使热传导方程的计算精度提高了 1.7%。2、针对MPC优化模型求解过程易发散的难题,提出了修正自适应步长的拟牛顿迭代算法。该算法中将Hessian矩阵最大特征值开平方的倒数作为步长的修正项,避免算法的发散,证明了修正自适应步长是有界的且收敛于γmaxε/(1-β)。采用某厂生产数据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参数配水方法相比,以该算法为优化器的MPC控制方法将铸坯表面中心温度平均值的最大标准偏差由6.04℃降到2.03℃。第二,铸坯的三维瞬态非线性对流热传导方程可以用来描述方坯凝固传热过程,为此本文基于该方程研究了二冷水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给出了基于该方程的二冷水量MPC的优化模型。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针对基于测温误差的LM算法需已知测量误差和计算矩阵逆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同伦摄动的迭代算法辨识待定参数,该算法不需要已知测量误差和计算矩阵逆,证明了其是局部线性收敛特性,其收敛率为O(δ1/(2v+1))。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停止准则下,与Landweber算法相比,算法运行时间从17837s降到了 6021s。2、针对铸坯三维热传导方程计算时间长的难题,提出基于自适应网格划分的拟牛顿迭代算法。该方法依据冷却强度的不同,动态的选取切片数量和时间步长,再使用修正自适应步长的拟牛顿迭代算法求解MPC的优化模型。采用某厂生产数据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以该算法为优化器的MPC的优化周期由原来的25.5s降为4.63s,满足了生产对优化周期小于5s的要求。第三,带有拉坯方向传热的三维瞬态非线性对流热传导方程可以描述拉速幅度变化大的板坯或者方坯的凝固过程,为此本文基于该方程研究了二冷水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给出了该MPC的优化模型。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测温数据中会含有较大噪声(30-60℃),为克服测温数据的噪声对辨识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测温残差的权最小二乘分阶段差分进化算法。该算法以测温数据的残差作为输入,使用核密度函数得到权值,最后用分阶段差分进化算法求解优化问题,其中分阶段差分进化算法将计算过程分成完全进化阶段和消除再生进化阶段,以加快收敛的速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克服噪声对辨识结果的影响。2、针对带有拉坯传热的三维热传导方程求解过程耗时的难题,提出了自适应网格的拟牛顿并行方法。该方法先使用自适应网格划分方法得到热传导方程计算所需的切片数量和时间步长,然后在控制时间点上采用修正自适应步长的拟牛顿迭代算法用于求解MPC的优化模型,其中铸坯温度场的求解采用CPU-GPU平台的并行方法计算。采用某厂生产数据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以自适应网格的拟牛顿并行方法为优化器的MPC的优化周期从原有的77.19s降到1.74s,可以解决MPC优化周期与控制周期冲突的问题。最后,本文设计并开发了铸坯热传导方程边界条件的待定参数辨识与模型预测控制软件,它集成了本文所提的方法,该软件系统可以为待定参数的辨识和连铸二冷区水量值的设定提供便利。
张凯[8](2017)在《功能加密及其在可验证外包计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功能加密(Functional Encryption,FE)是一种涵盖了身份基加密(Identity-Based Encryption,IBE)、属性基加密(Attribute-Based Encryption,ABE)和内积加密(Inner-Product Encryption,IPE)等诸多新型公钥加密原语的通用概念。凭借其对于加密数据共享的细粒度访问控制能力,以及迎合各种新型网络服务(如外包计算)需求上的优势,FE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现有针对FE的研究(其中以IBE和ABE为典型代表)主要集中在设计安全、高效的方案及其在网络服务中的应用,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目前FE方案在追求功能提升和效率提高的同时,通常无法保证基于标准模型、安全性可规约为标准假设、构造在素数阶双线性群等可证明安全理论的关键指标;或是尚未考虑基于证书的传统公钥加密概念在FE体制下(如基于身份密码体制)的推广;基于FE方法构造的可验证外包计算协议,考虑的外包计算类型单一且协议不具备一定的灵活扩展性。因此,追求更安全、更高效、更强表达能力的FE方案及其在特定网络服务中的灵活性应用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本论文中,我们重点关注可证明安全的功能加密方案设计及其在可验证外包计算领域中的应用:从可证明安全理论的角度出发,构造了两个固定密文长度的高效密钥策略属性基加密方案;提出了身份基双接收者加密的概念,并给出了两个可证明安全的身份基双接收者加密构造:基于ABE的方法设计了两个可验证的外包计算协议。具体主要贡献如下:1.固定密文长度半适应性安全密钥策略属性基加密.我们提出了两个高效的固定密文长度半适应性安全密钥策略属性基加密(Key-Policy Attribute-Based Encryption,KP-ABE)方案,其中半适应性安全是比选择性安全要强但比适应性安全稍弱的安全性定义。半适应性安全具体是指攻击者要在收到系统公开参数之后,进行密钥问询之前提交挑战属性集合。第一个KP-ABE方案支持小属性空间,第二个KP-ABE方案支持大属性空间。技术上来说,我们都是采取基于d-linear假设(包括SXDH和DLIN假设)的嵌套双系统群素数阶实例对两个方案进行构造。相较于其他固定密文长度的KP-ABE方案,我们的两个方案具备更短的密文长度和密钥长度并且计算开销更少,特别是基于SXDH假设的构造。最后,我们采用Python语言基于Charm框架对所提方案进行实现,以说明其实际性能。2.基于分治策略证明技术的身份基双接收者加密.我们对传统基于证书公钥密码环境下的双接收者加密(Dual Receiver Encryption,DRE)概念重新分析,将其拓展到了基于身份密码体制下。因此,我们提出了身份基双接收者加密(Identity-Based Dual Receiver Encryption,ID-DRE)的概念以及正式的系统定义和安全性定义,提出了一个IND-ID-CPA安全ID-DRE方案,并在不使用任何通用转换的情形下将其拓展到IND-ID-CCA安全性。技术上来说,通过对ID-DRE机制和Waters’ IBE的非平凡结合,我们重新分析分治策略证明技术并结合一种类随机游走的技术,对模拟器在模拟过程中人工中止概率的下界值重新估算,并最终得到了一个比Waters’ IBE本身更紧的规约。两个方案的安全性在标准模型下均可规约到DBDH假设。而且,我们的两个ID-DRE方案均实现了DRE的基本性质并具备高效性。3.高效实用的可延展公开可验证外包计算协议.我们对海洋移动云计算场景中群组用户(船只)外包计算的问题进行研究,并给出了该外包计算类型协议应当满足的基本良好性质。为了满足实际场景中用户不同代理计算类型的需要,我们修改Attrapadung和Imai的双策略ABE方案以及对VC和ABE之间关系进行修订,首先提出了一个“可延展”的公开可验证外包计算协议(允许计算函数和数据一同外包),并之后从中“抽取”出一个单模式(单外包类型和单输入类型)变种协议。两个协议均支持公开可验证性质和公开可代理性质,这也是在群组外包计算环境中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我们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证明了两个协议均满足选择完备性的安全性定义,并最终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综上所述,本文对可证明安全的功能加密方案设计及其在可验证外包计算领域中的应用展开了系统研究,提出的密码方案和应用协议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李晋[9](2011)在《基于再生核方法构造热流密码体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技术已广泛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交流日渐频繁,人类社会步入了数字化时代。数据信息的交流使得它成为人类社会在信息利用方面重要的工具,所以通过网络安全传输数据的需求也就越来越迫切。热流密码体制的建立以经典的后向热流问题为基础,以偏微分方程及其反问题的理论为工具。该体制不但可以处理离散信息,而且可以处理连续信息,并且适合于图像等其它多维信息的处理,因此热流密码体制可以应用于密码学领域的研究。热流密码体制采用伪抛物型偏微分方程作为密码器,因而研究计算精度更高,计算速度更快的加密、解密算法具有现实的意义。然而,能否找到适当精度和可靠的数值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所用的数值方法。精确度高、稳定性强、收敛性好、计算量小的算法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分别研究了求解线性与非线性模型方程的再生核方法,此方法以再生核空间理论为基础,把方程的初边值条件融入再生核空间的构造中,进而求出再生核函数,并利用再生核函数构造再生核空间的完全正交函数系。通过基底函数的特殊性质,获得了模型级数形式的精确解,截断后得到近似解。最后,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我们进行了综合分析以及加密、解密的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核方法是稳定的,能够正确地进行加密、解密运算,并具有高的计算效率和精度。
唐林山,江成顺[10](2007)在《一种结合混沌的热流密码图像加密算法》文中认为提出了一种将混沌与热流密码体制相结合的图像加密算法。首先利用一维热流密码体制对二维图像加密改变图像的像素值,然后利用混沌置换重新分布像素值进一步掩盖密文图像的特征,最后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仿真试验和安全性分析并且设计完成了加解密演示程序。
二、一类热流密码体制模型及计算机模拟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类热流密码体制模型及计算机模拟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采空区煤自燃预警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工作面气体浓度统计学特征分析 |
2.1 工作面气体多时间尺度演化特征 |
2.2 基于核密度的采空区煤自燃“三带”划分 |
2.3 基于小波变换与ARIMA模型气体浓度预测 |
2.4 本章小结 |
3 标志气体浓度与煤温的数学模型研究 |
3.1 煤自然发火指标气体测试 |
3.2 变质程度对标志气体的影响 |
3.3 标志气体浓度与煤温的数学模型 |
3.4 气体特征温度及拟合参数的统计学规律 |
3.5 煤氧反应热动力学参数阶段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煤自燃预警体系的建立及其响应对策 |
4.1 单一指标气体预警体系 |
4.2 复合指标气体预警体系 |
4.3 不同危险等级的响应对策 |
4.4 本章小结 |
5 多孔介质温度演化特征实验研究 |
5.1 多孔介质非稳态传热模型 |
5.2 实验设备、方法及过程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热源位置判断探究 |
5.5 本章小结 |
6 煤自燃综合在线监测与智能预警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
6.1 功能架构及运行环境 |
6.2 软件界面及操作 |
6.3 现场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探测器制冷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量子通信 |
1.2 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
1.3 低温控制技术在单光子探测中的应用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制冷与散热模块设计 |
2.1 单光子探测模块设计 |
2.1.1 APD的工作原理 |
2.1.2 APD的性能参数 |
2.1.3 APD的型号介绍 |
2.2 制冷模块设计 |
2.2.1 制冷技术的选定 |
2.2.2 半导体制冷的原理 |
2.2.3 半导体制冷的优点 |
2.2.4 半导体制冷器选型 |
2.3 散热模块设计 |
2.3.1 均温板散热的原理 |
2.3.2 均温板散热的优点 |
2.4 散热风扇控制策略 |
2.4.1 散热风扇初始化流程 |
2.4.2 散热风扇控制流程 |
2.4.3 设备温度查询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
3.1 闭环温度控制原理 |
3.1.1 系统控制原理 |
3.1.2 系统控制模型 |
3.2 闭环温度控制电路 |
3.2.1 温度采集处理电路 |
3.2.2 模拟PID控制电路 |
3.2.3 TEC驱动电路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探测器制冷盒设计及安装 |
4.1 探测器制冷盒的设计 |
4.2 探测器制冷盒的安装 |
4.2.1 硬件电路及接口安装 |
4.2.2 TEC及制冷盒外壳安装 |
4.2.3 APD管及温度传感器安装 |
4.2.4 制冷盒的密封及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测试及仿真分析 |
5.1 均温板性能测试实验 |
5.1.1 均温板性能测试实验系统设计 |
5.1.2 均温板性能测试实验方法及步骤 |
5.1.3 均温板性能测试实验数据分析 |
5.1.4 实验误差与不确定分析 |
5.2 双通道探测器制冷盒设计及仿真实验 |
5.2.1 双通道探测器制冷盒设计方案 |
5.2.2 热仿真材料物性设定 |
5.2.3 APD管座位置优化仿真 |
5.2.4 排线优化仿真 |
5.2.5 散热能力仿真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压电驻极体纳米发电机理论及敏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柔性机电换能器 |
1.3 驻极体与压电驻极体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压电驻极体基本物理原理 |
2.1 引言 |
2.2 压电驻极体的压电性 |
2.3 压电驻极体的电荷行为 |
2.4 压电驻极体的杨氏模量 |
2.5 压电驻极体的压电系数 |
2.6 本章小结 |
3 压电驻极体纳米发电机(PENG)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PENG的基本物理模型 |
3.3 PENG的性能影响参数 |
3.4 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 |
3.5 有限元模拟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多孔聚丙烯的压电驻极体声纹传感器 |
4.1 引言 |
4.2 可穿戴式有源声纹传感器(SWAVS)的制备 |
4.3 SWAVS的工作机理与灵敏度提升方法 |
4.4 SWAVS的声学响应 |
4.5 基于SWAVS的声纹识别系统 |
4.6 本章小结 |
5 具有大压力检测范围的压电驻极体压力传感器 |
5.1 引言 |
5.2 THV/COC压电驻极体压力传感器的制备 |
5.3 压电驻极体压力传感器的材料选择 |
5.4 压电驻极体压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5.5 THV/COC压电驻极体压力传感器的传感性能 |
5.6 THV/COC压电驻极体压力传感器用于大范围压力检测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与意义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目录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附录5 本论文所用主要变量符号 |
附录6 本论文所用测试仪器型号及软件工具 |
(5)证书公钥密码环境下几类密码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2 预备知识 |
2.1 双线性映射 |
2.2 数学困难问题 |
2.3 公钥密码体制 |
2.3.1 传统公钥密码体制 |
2.3.2 身份公钥密码体制 |
2.3.3 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 |
2.3.4 证书公钥密码体制 |
2.4 可证明安全性理论 |
2.4.1 公钥加密体制的安全性和攻击模型 |
2.4.2 数字签名体制的安全性与攻击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具有隐私保护特性的证书否认认证加密方案 |
3.1 方案的形式化定义和安全模型 |
3.1.1 方案的形式化定义 |
3.1.2 方案安全模型 |
3.2 具体方案 |
3.3 安全性分析 |
3.3.1 正确性 |
3.3.2 不可伪造性 |
3.3.3 否认性 |
3.4 性能分析 |
3.5 仿真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4 支持关键词搜索的证书加密方案 |
4.1 系统模型 |
4.2 方案的形式化定义和安全模型 |
4.2.1 方案形式化定义 |
4.2.2 方案安全模型 |
4.3 具体方案构造 |
4.4 安全性分析 |
4.4.1 正确性 |
4.4.2 不可区分性 |
4.5 性能分析 |
4.6 仿真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5 证书聚合签名方案的分析与改进 |
5.1 证书聚合签名方案形式化定义和安全模型 |
5.1.1 证书聚合签名的形式化定义 |
5.1.2 证书聚合签名的安全模型 |
5.2 Li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
5.2.1 方案具体描述 |
5.2.2 对Li方案的攻击 |
5.3 改进的证书聚合短签名方案 |
5.3.1 改进内容 |
5.3.2 安全性分析 |
5.3.3 效率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鼓式制动器辅助计算与分析系统开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制动器有限元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关键问题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本文的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鼓式制动器力学分析及参数提取 |
2.1 鼓式制动器工作原理及结构形式 |
2.1.1 鼓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
2.1.2 鼓式制动器的结构形式 |
2.2 鼓式制动器的力学分析 |
2.2.1 鼓式制动器制动力矩需求分析 |
2.2.2 鼓式制动器摩擦片压力分布规律 |
2.2.3 鼓式制动器制动力矩分析 |
2.3 建立鼓式制动器几何参数模型 |
2.3.1 制动鼓几何参数模型 |
2.3.2 摩擦片几何参数模型 |
2.3.3 制动蹄几何参数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鼓式制动器有限元分析 |
3.1 鼓式制动器结构分析 |
3.1.1 接触非线性问题概述 |
3.1.2 接触面条件 |
3.1.3 接触问题算法选择 |
3.1.4 鼓式制动器结构分析过程 |
3.2 鼓式制动器热分析 |
3.2.1 制动过程中的热流密度 |
3.2.2 制动鼓的散热形式 |
3.2.3 瞬态热分析的有限元法 |
3.2.4 制动鼓瞬态热分析过程 |
3.3 鼓式制动器热-结构耦合分析 |
3.3.1 热-结构耦合分析概述 |
3.3.2 摩擦生热的计算方法 |
3.3.3 热-结构耦合问题的有限元法 |
3.3.4 鼓式制动器热-结构耦合分析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鼓式制动器辅助计算与分析系统开发 |
4.1 系统需求分析及功能架构 |
4.1.1 命令流文件的形成 |
4.1.2 VB启动ANSYS分析的实现方法 |
4.1.3 检测分析完成情况 |
4.1.4 系统后处理 |
4.2 系统界面设计 |
4.2.1 登录界面 |
4.2.2 系统主界面 |
4.2.3 制动力矩需求计算界面 |
4.2.4 理论制动力矩计算界面 |
4.2.5 制动器结构分析界面 |
4.2.6 制动器热分析界面 |
4.2.7 制动器热-结构耦合分析界面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鼓式制动器实例分析与试验研究 |
5.1 鼓式制动器实例分析 |
5.1.1 制动力矩需求计算 |
5.1.2 理论制动力矩计算 |
5.1.3 制动器结构分析 |
5.1.4 制动器热分析 |
5.1.5 制动器热-结构耦合分析 |
5.2 鼓式制动器台架试验 |
5.2.1 试验样件与试验设备 |
5.2.2 试验步骤 |
5.3 试验与系统分析的结果对比 |
5.3.1 制动力矩结果对比 |
5.3.2 制动鼓温升结果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
(7)基于瞬态非线性对流热传导方程的变拉速下连铸二冷水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连铸二冷水量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1 人工配水方法 |
1.2.2 水表比例控制方法 |
1.2.3 参数配水方法 |
1.2.4 基于实际测温的动态反馈闭环控制方法 |
1.2.5 基于铸坯凝固传热模型的动态控制方法 |
1.2.6 人工智能控制方法 |
1.3 基于偏微分方程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1.4 热传导方程边界条件辨识方法研究现状 |
1.4.1 非线性热传导反问题参数辨识的迭代方法 |
1.4.2 连铸中热传导方程边界条件辨识的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连铸二冷水量控制问题描述及其难点分析 |
2.1 炼钢-连铸生产过程简介 |
2.2 连铸二冷控制系统简介 |
2.3 现存二冷水量控制问题的现状 |
2.4 铸坯的凝固热传导方程的建立过程 |
2.4.1 铸坯的凝固传热过程的特点 |
2.4.2 一次冷却区的传热(结晶器传热) |
2.4.3 二次冷却区的传热 |
2.4.4 三次冷却区的传热(空冷区传热) |
2.4.5 热传导方程的建立及其边界条件 |
2.5 基于热传导方程的二冷水量模型预测控制的优化问题 |
2.6 本文工作的难点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二维瞬态非线性对流热传导方程的二冷水量模型预测控制 |
3.1 二冷水量MPC优化问题 |
3.2 基于测温误差的LM算法对换热系数的辨识 |
3.2.1 基于测温误差的LM算法 |
3.2.2 基于测温误差的LM算法的收敛性证明 |
3.2.3 基于测温误差的LM算法对换热系数的辨识过程 |
3.2.4 基于测温误差的LM算法对换热系数辨识结果讨论 |
3.3 修正自适应步长拟牛顿迭代算法求解二冷水量MPC优化问题 |
3.3.1 二冷水量MPC优化问题的离散模型 |
3.3.2 修正自适应步长拟牛顿迭代算法对MPC优化问题的求解过程 |
3.3.3 修正自适应步长方法的收敛性 |
3.4 二冷水量MPC方法的仿真实验及其结果的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基于三维瞬态非线性对流热传导方程的二冷水量模型预测控制 |
4.1 二冷水量模型预测控制优化问题 |
4.2 同伦摄动迭代算法对换热系数的辨识 |
4.2.1 同伦摄动迭代算法 |
4.2.2 同伦摄动迭代算法收敛性证明 |
4.2.3 同伦摄动迭代算法收敛率证明 |
4.2.4 同伦摄动迭代算法对换热系数的辨识过程 |
4.2.5 同伦摄动迭代算法对换热系数辨识结果的讨论 |
4.3 基于自适应网格划分的拟牛顿迭代算法对二冷水量MPC优化问题的求解 |
4.3.1 自适应网格划分方法 |
4.3.2 基于自适应网格划分的拟牛顿迭代算法对MPC优化问题离散模型的求解过程 |
4.4 二冷水量MPC方法的仿真实验及其结果的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拉坯方向传热三维瞬态非线性对流热传导方程的二冷水量模型预测控制 |
5.1 二冷水量MPC优化问题 |
5.2 基于测温残差的权最小二乘分阶段差分进化算法对换热系数的辨识 |
5.2.1 换热系数辨识的适应度函数 |
5.2.2 基于测温残差的权最小二乘分阶段差分进化算法 |
5.2.3 基于测温残差的权最小二乘分阶段差分进化算法消除噪声及辨识换热系数的过程 |
5.2.4 基于测温残差的权最小二乘分阶段差分进化算法实验结果的讨论 |
5.3 自适应网格的拟牛顿并行方法求解二冷水量MPC优化问题 |
5.3.1 基于自适应网格划分方法的GPU并行方法求解热传导方程 |
5.3.2 自适应网格的拟牛顿并行方法对MPC优化问题离散模型的求解过程 |
5.4 二冷水量MPC方法的仿真实验及其结果的讨论 |
5.4.1 基于GPU并行计算方法对热传导方程求解准确性验证 |
5.4.2 基于GPU并行计算方法对热传导方程求解时间的讨论 |
5.4.3 自适应网格的拟牛顿并行方法求解MPC优化问题结果的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铸坯热传导方程边界条件的待定参数辨识与二冷水量模型预测控制软件实验验证 |
6.1 软件功能结构设计 |
6.2 软件界面设计与开发 |
6.3 软件功能的验证 |
6.3.1 连铸机和铸坯参数的输入 |
6.3.2 待定参数的辨识及结果分析 |
6.3.3 二冷水量控制方法的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本文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获得的奖励 |
个人简历 |
(8)功能加密及其在可验证外包计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功能加密 |
1.1.1 身份基加密 |
1.1.2 属性基加密 |
1.1.3 功能加密方案的评价指标 |
1.2 可验证外包计算协议 |
1.3 本文的成果 |
1.4 本文的结构 |
第二章 基本概念 |
2.1 概念和符号描述 |
2.1.1 函数 |
2.2 功能加密 |
2.2.1 功能加密的系统定义 |
2.2.2 功能加密的安全性定义 |
2.3 双线性群 |
2.3.1 素数阶双线性群 |
2.3.2 合数阶双线性群 |
2.4 访问结构与线性秘密分享方案 |
2.4.1 访问结构描述 |
2.4.2 线性秘密分享方案 |
第三章 短密文长度的半适应性安全属性基加密方案 |
3.1 前言 |
3.1.1 本章贡献 |
3.2 相关概念介绍 |
3.2.1 密钥策略属性基加密定义 |
3.2.2 属性基加密的半适应性安全性定义 |
3.2.3 双系统证明技术 |
3.2.4 安全性假设 |
3.2.5 基于素数阶群上d-LIN假设的嵌套双系统群实例 |
3.2.5.1 左子群不可区分性(Left Subgroup Indistinguishability,LS) |
3.2.5.2 嵌套隐藏不可区分性(Nested-hiding Indistinguishability,NS) |
3.3 支持小属性空间半适应性安全短密文KP-ABE方案 |
3.3.1 方案描述 |
3.3.2 正确性描述 |
3.4 支持小属性空间半适应性短密文KP-ABE方案安全性证明 |
3.4.1 证明概述 |
3.4.2 正常态挑战密文至半功能态挑战密文 |
3.4.3 正常态密钥至半功能态密钥 |
3.4.4 最终转换 |
3.5 支持大属性空间半适应性短密文KP-ABE方案 |
3.5.1 方案描述 |
3.5.2 正确性描述 |
3.6 支持大属性空间半适应性短密文KP-ABE方案安全性证明 |
3.6.1 证明概述 |
3.6.2 正常态挑战密文至半功能态挑战密文 |
3.6.3 正常态密钥至临时半功能态密钥 |
3.6.4 临时半功能态密钥至半功能态密钥 |
3.6.5 最终转换 |
3.7 工作对比 |
3.7.1 理论分析 |
3.7.2 实验评估 |
3.7.2.1 实验建立 |
3.7.2.2 实验过程 |
3.7.2.3 实验结果 |
3.7.3 对比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身份基双接收者加密方案 |
4.1 前言 |
4.1.1 本章贡献 |
4.2 相关概念介绍 |
4.2.1 安全性假设 |
4.2.2 身份基双接收者加密定义 |
4.2.3 身份基双接收者加密的安全性定义 |
4.2.4 分治策略证明技术 |
4.3 IND-ID-CPA安全:的ID-DRE方案构造 |
4.3.1 概述 |
4.3.2 方案描述 |
4.3.3 正确性描述 |
4.4 IND-ID-CPA安全的ID-DRE方案安全性证明 |
4.4.1 证明概述 |
4.4.2 模拟器B_1描述 |
4.4.3 模拟器B_2描述 |
4.4.4 分析 |
4.5 IND-ID-CCA安全的ID-DRE方案构造 |
4.5.1 概述 |
4.5.2 方案描述 |
4.5.3 正确性描述 |
4.6 IND-ID-CCA安全的ID-DRE方案安全性证明 |
4.6.1 证明概述 |
4.6.2 模拟器B_1描述 |
4.6.3 模拟器B_2描述 |
4.6.4 分析 |
4.7 工作对比 |
4.7.1 对比结果分析 |
4.7.2 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延展公开可验证外包计算协议 |
5.1 前言 |
5.1.1 系统描述 |
5.1.1.1 系统设计目标 |
5.1.1.2 系统实体描述 |
5.1.1.3 系统过程描述 |
5.1.2 本章贡献 |
5.2 相关概念介绍 |
5.2.1 安全性假设 |
5.2.2 计算函数描述 |
5.2.3 可延展公开可验证外包计算协议定义 |
5.2.4 可延展公开可验证外包计算协议安全性定义 |
5.3 可延展的公开可验证外包计算协议DM-PVC |
5.3.1 前言 |
5.3.2 DM-PVC构造 |
5.4 DM-PVC外包计算协议安全性分析 |
5.4.1 DM-PVC正确性分析 |
5.4.2 DM-PVC效率分析 |
5.4.3 DM-PVC安全性分析 |
5.5 单模式公开可验证外包计算协议SM-PVC |
5.5.1 前言 |
5.5.2 SM-PVC构造:由DM-PVC协议“提取” |
5.6 SM-PVC外包计算协议安全性分析 |
5.6.1 SM-PVC正确性分析 |
5.6.2 SM-PVC效率分析 |
5.6.3 SM-PVC安全性分析 |
5.7 性能分析 |
5.7.1 数据参照说明 |
5.7.2 模拟结果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再生核方法构造热流密码体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热流密码体制背景 |
1.2 再生核空间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1.3 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2章 再生核空间理论 |
2.1 引言 |
2.2 一维再生核空间 |
2.2.1 再生核空间的定义 |
2.2.2 再生核空间的性质与定理 |
2.3 再生核空间中的算子 |
2.4 二维再生核空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热流密码体制线性模型的数值解法 |
3.1 引言 |
3.2 热流密码体制模型 |
3.2.1 反应扩散方程 |
3.2.2 模型解的存在唯一性 |
3.3 模型求解 |
3.3.1 再生核方法的实现 |
3.3.2 数值解的收敛性和误差估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流密码体制线性模型的实现及安全性分析 |
4.1 数值计算方法与步骤 |
4.2 仿真实验 |
4.3 安全性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流密码体制非线性模型及模拟结果分析 |
5.1 引言 |
5.2 再生核方法的实现 |
5.3 数值计算方法与步骤 |
5.4 仿真实验 |
5.5 安全性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一种结合混沌的热流密码图像加密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热流密码体制 |
3 混沌置换 |
4 仿真试验和安全性分析 |
4.1 算法试验 |
4.2 密钥空间 |
4.3 相关性分析 |
4.4 直方图 |
4.5 加解密演示程序 |
5 结论 |
四、一类热流密码体制模型及计算机模拟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采空区煤自燃预警技术及应用研究[D]. 郭庆.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2]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探测器制冷系统的研究[D]. 姚友丹.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4]压电驻极体纳米发电机理论及敏感特性研究[D]. 李文博.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5]证书公钥密码环境下几类密码方案的研究[D]. 马彦丽.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6]鼓式制动器辅助计算与分析系统开发及应用[D]. 余先谋.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7]基于瞬态非线性对流热传导方程的变拉速下连铸二冷水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研究[D]. 于洋. 东北大学, 2018(01)
- [8]功能加密及其在可验证外包计算中的应用研究[D]. 张凯.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9]基于再生核方法构造热流密码体制的研究[D]. 李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 [10]一种结合混沌的热流密码图像加密算法[J]. 唐林山,江成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