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高速公路中间带渗水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川[1](2020)在《简支空心板梁桥受力特征及病害处理技术》文中研究说明空心板梁桥是中小跨径桥梁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桥型,由于空心板梁桥数量大,导致出现了很多典型病害,主要包括空心板梁底裂缝、铰缝破损、桥面铺装纵向开裂,本论文主要针对这些病害进行统计、分析,阐述病害的特征及对病害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原理计算桥面铺装参与空心板梁结构整体受力,分析超重货车及大件运输车对空心板梁的影响,分析并总结空心板梁桥常见病害的维修加固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空心板梁结构发展史、各套空心板梁标准图结构构造的特点、空心板梁桥常见病害及结构受力性能研究现状。2、通过具体桥梁检测项目为背景,对桥梁分类统计,总结空心板梁桥常见病害及与这些统计对象的关系,同时阐述空心板梁桥的常见病害特征及对病害原因进行分析。3、研究桥面铺装、车辆荷载对空心板梁桥的受力性能影响,重点分析大件运输车辆对空心板梁桥的受力影响情况,主要包括大件运输特征的阐述、空心板梁桥安全储备的分析、空心板梁桥抗力计算、空心板梁桥在大件运输车辆荷载作用下承载能力的计算。进一步提出在大件运输车辆荷载作用下,空心板梁桥承载能力综合检算系数Z1的计算方法。4、通过空心板梁桥实际案例分析,阐述空心板梁桥常见病害的维修加固方案,重点对空心板梁底粘贴纵向钢板及碳纤维布进行加固计算、设计。研究加固方案对空心板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2](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提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薛松[3](2019)在《地铁区间结构与道床脱空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流通量急剧增加,交通拥堵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地铁作为现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在建城市数量及里程规模正不断高速增长。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63个城市获批轨道建设,运营里程超过5700公里,在建线路总长6374公里。在这些地铁运营期间,作为地铁土建结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铁隧道道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病害,对地铁安全运营造成威胁。近些年已有愈来愈多从业人员开始关注地铁道床病害问题,但目前相关针对性的检测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次以课题地铁为契机研究运营地铁隧道病害,尤其是道床脱空的机理及防治对策。本次研究首先调查了课题地铁道床结构的病害现状。发现在多方因素影响下,道床出现开裂、裂缝、渗漏、翻浆、冒泥等常见病害,甚至出现道床隆起,造成列车停运,产生一定的社会不良影响。根据现场踏勘结果来看,明挖法区间道床病害主要为道床与边墙开裂剥离、道床表面裂缝,中心水沟内淤积了大量杂质,水沟局部有破损现象;矿山法区间道床病害主要为道床与二衬开裂剥离、道床与水沟开裂以及由于开裂而出现的渗水、翻浆冒泥;盾构法区间道床病害主要为道床与管片开裂剥离、道床与水沟开裂以及道床表面裂缝。总体来看,地铁区间道床表面主要病害可分为四类:道床与边墙/二衬/管片开裂剥离、道床与水沟开裂、道床表面裂缝以及其他病害(包括道床伸缩缝渗水、道床破损、水沟破损)。在对课题地铁道床主要病害有了一定程度了解后,研究了多种检测方法在道床病害检测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最终综合考虑后决定首先运用经验法对地铁道床进行调查,对发现的表面病害进行记录;接着使用地质雷达法对道床内部及下部结构进行检测,包括空洞、脱空以及混凝土不密实等内部缺陷,确定病害大小及位置;最后采用钻孔取芯结合摄像的方法进行抽检,确定道床脱空情况。本次重点针对地质雷达在地铁道床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设置道床钢筋混凝土模型,分析了参数确定方法,总结了道床内部病害对应的雷达频谱图像,并进行了现场验证。在确定了检测方法后,紧接着分析了地铁道床脱空病害产生机理,经过查阅设计、地勘等资料,并进行有限元模拟后得出以下结论。从水文地质、设计施工、运营和养护维修、列车振动等角度出发分析地铁道床脱空原因主要有:(1)水文条件上看由于地下水的水流携带作用;地质条件上看由于该地区下卧软土层分布不均匀、差异沉降明显,而引起隧道结构的沉降与变形,进而导致道床出现各种病害;(2)从设计上看,存在软弱围岩而基础加固不到位以及中心水沟这个道床薄弱环节的存在;从施工上看,可能存在道床浇筑质量问题;(3)地铁运营中,道床尤其水沟的养护重视度可能不够;(4)列车振动的存在加速了水流在道床底的流动。地铁道床脱空发展过程可分为脱空病灶阶段、脱空形成阶段、脱空发展阶段和脱空急剧破坏阶段这四个阶段。在ABAQUS平台上建立明挖法、矿山法和盾构法区间典型道床模型,人为设置空洞与脱空两种病害,发现存在病害情况时的结构薄弱部位,得到各区间临界值。为了总结与提出科学合理的道床病害防治措施,提高道床的使用寿命和的服务水平,就需要在了解了道床具体状况之后对道床病害进行评价。本次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提出地铁道床病害综合评价方法,将病害按严重程度分为严重(A)、一般(B)、轻微(C)三个等级,确定了各病害分级依据、各病害指标值以及严重程度加权系数。最后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整治的原则。在设计上,应对软弱基础进行加固,并尽量采用两侧水沟排水形式,在软土地区应考虑预留道床注浆孔;在施工中,应保证施工质量,做到道床与下部结构间粘结良好,无空洞;在运营过程中,应重视地铁道床的例行检查以及沉降、断面尺寸监测。在发现病害后针对病害评估情况进行对应的翻修、加固或更针对性的治理。
李贤达[4](2019)在《黄土地区在役隧道改扩建方案比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需求量不断的增长,一些修建年代比较久远的隧道因为设计技术标准较低,通行能力不足,从而影响制约了经济的飞速发展。除此之外,由于隧道使用年限长,很多隧道出现净空不足、衬砌开裂和渗漏水等现象,从而无法保证和满足隧道的安全性和使用要求。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提高隧道通行能力,我们对一些无法满足正常使用需求的隧道进行改建、扩建或者加固。在此背景下,本文依托山西省道三大线下嵋芝隧道改造工程,对比分析原址扩建方案、新建隧道方案以及现状隧道加固方案,最终选用原址扩建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结合现场监控量测等手段,对原址扩建方案受力变形特点展开研究,分析其合理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现场统计调查分析,对隧道病害及结构状况评定,分析隧道的病害特征及病害成因,针对相关病害提出了建设性建议。2、通过对依托工程交通量分析及预测,调查现状交通量情况,采用弹性系数法预测本项目趋势交通量,阐明了隧道改扩建的必要性。3、在改扩建必要性基础上,从项目建设条件、路线、改扩建方案拟定,定性定量对比分析,对比分析原址扩建、新建隧道以及现状隧道加固三种方案,最终选择原址扩建方案。4、针对原址扩建方案,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对扩建方案进行动态三维分析,分析开挖支护完成后隧道竖直、水平方向变形及地表沉降,隧道受力变形趋于安全稳定状态,验证了原址扩建方案的可行性。5、在施工现场,针对原址扩建方案,从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浅埋段地表沉降、周边位移、拱顶下沉、等方面开展监控量测工作。总结围岩及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特征,评价其处治效果。对比数值模拟值和现场实测值,评判数值模拟的准确性。
方凌易[5](2019)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改造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常规养护方案已无法解决高速公路路面结构性能衰减的问题。本文结合宁通高速广九段路面养护工程,开展沥青路面长期性能提升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沥青路面状况评价,基于现场芯样的结构状况评价,基于路用性能的新型养护材料技术以及基于结构层功能需求的养护结构组合四个方面,从而为有效提升原路面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提供有意义的参考。首先,通过对宁通高速广九段路面历年检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对其养护历史,路面破损状况,路面平整度和车辙等进行评价,发现路面的整体PCI,RQI和RDI指标均较好,路面总体状况良好,仅部分路段存在较明显病害。同时,历年数据分析显示PCI和RDI总体上呈逐年减小的趋势,且下降速度呈现加快态势,表明养护工程的必要性。其次,基于现场芯样对原路面材料性能及结构状况进行评价,包括芯样特征状态评估,原路面材料强度衰减情况、高温性能及抗疲劳性能等。结果发现宁通高速广九段面层与基层厚度差异性较大,层间粘结较差,上面层材料高温性能明显衰减。同时,面层疲劳性能衰减较快,而基层材料仍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针对面层的养护可基本满足道路使用性能与总体结构要求。然后,开展了基于路用性能的三种新型养护材料技术的研究。相应试验结果表明,U-PAVE10超薄铺装磨耗层材料具有低温抗裂,高温抗车辙的优异综合路用性能;橡胶沥青混合料AR-SMA-13具有良好的抗疲劳和弹性恢复性能,可较好地抵抗反射裂缝;复合高模量沥青混合料EME-14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能较大程度地减轻原路面结构层的受力,提高原路面材料使用寿命。最后,通过基于结构层功能需求的养护结构组合研究,提出采用复合高模量EME-14+橡胶沥青AR-SMA-13的铣刨回铺养护方案。并采用力学分析法对其进行长期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通过提高中面层模量,能够有效提升路面结构的抗车辙和抗疲劳性能。
黄鑫[6](2019)在《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基础建设的逐步完善,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得到高度发展,隧道修建所面临的地质环境也日益复杂,强岩溶、大埋深、高地压,地质构造极端复杂,导致突水突泥灾害时常发生,已经成为制约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突水突泥孕灾环境认识不清,对突水突泥灾害是否发生判识不准是隧道突水突泥灾害时常发生和难以遏制主要原因。本文以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利万高速齐岳山隧道等众多工程实例为依托,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调查、软件研发、理论分析、试验装置研制、室内试验、典型案例分析等手段,开展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与软件及隧道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三个方面研究,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调研了我国300余例隧道突水突泥工程案例,揭示我国突水突泥隧道的分布特征,进而将诱发隧道突水突泥灾害的致灾系统划分为3类1 1型,即岩溶类(占比45%,1 42例,包括溶蚀裂隙型、溶洞溶腔型、管道及地下河型)、断层类(占比28%,86例,包括富水断层型、导水断层型、阻水断层型)和其他成因类(占比27%,84例,包括侵入接触型、构造裂隙型、不整合接触型、差异风化型、特殊条件型),提出了不同类型致灾系统的结构特征、赋存规律以及识别方法,并对每种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类型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研究了隧道突水突泥孕灾过程,提出了直接揭露型、渐进破坏型、渗透失稳型、间歇破坏型4种典型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表征了隧道突水突泥灾害的孕育、发展过程和致灾特征。(2)提出一种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RBAM法,可用于隧道工程现场突水突泥的快速判识。考虑水动力条件、不良地质、抗突体厚度和围岩特征四个方面因素,构建了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各影响因素等级划分方法与评分体系,形成了适用于工程现场快速查询与评判的影响因素分级与评分表,阐述了抗突评判方法的实施流程。同时,开发了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软件,实现了抗突评判的程序化和界面化,简化了评判操作,便于推广和使用。工程案例抗突评判结果与实际相符合,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3)研究了隧道首次突水突泥的不同破坏类型及二次突水突泥的致灾因素,分别建立了相应的隧道突水突泥临灾判据。针对弱透水性充填介质整体滑移型破坏,提出了最危险滑动面确定方法,推导了抗突体上作用力计算公式,并采用郎肯主动土压力理论进行了验证。采用弹性梁理论,基于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准则分别建立了完整和含裂隙抗突体的最小安全厚度计算公式,揭示了最危险滑动面和最小安全厚度影响因素。针对强透水性充填介质的渗透失稳型破坏,考虑渗流通道的实际流程弯曲问题,引入了毛管的弯曲度概念,建立了无粘性土管涌的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提出了毛管弯曲度与土体颗粒级配、孔隙率及骨架土体渗透系数的关系,并引入螺旋升角的概念将弯曲度与渗流通道倾角建立联系。针对颗粒骨架孔隙中可动颗粒含量的不同,分别建立了考虑和忽略颗粒间相互作用的可动颗粒启动的临界水头梯度计算公式。针对二次突水突泥,建立了考虑清淤和降雨的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揭示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机理。(4)考虑溶洞充填介质沉积特征影响着隧道突水突泥特性,研制了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一体化试验装置。该装置分为搅拌装置、水平流水槽、竖向沉积箱和突水突泥控制装置四部分,主体采用了具有高透明度的有机玻璃材质,实现了充填介质沉积过程和间歇型突水突泥过程的可视化。开展溶洞充填介质沉积试验,揭示了溶洞分层沉积特征及颗粒与距离对充填特性的影响规律。开展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试验,再现了清淤和地下水补给诱发二次(多次)突水突泥孕灾过程,揭示了水头高度、沉积高度和颗粒级配对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水头高度的增加,隧道首次突水突泥发展时间越短,更加猛烈,泥沙涌出量也随之增加;随着泥沙沉积高度增加,隧道突水突泥经历的时间越长;在相同条件下,充填介质颗粒越大,隧道首次突水突泥孕灾时间越长,更易发生间歇型突水突泥。(5)针对贵南高铁朝阳隧道PDK1 70+67]里程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害案例,系统分析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过程及充填介质特征。研究了充填介质的颗粒级配特征,得到隧道首次突水突泥破坏模式属于渗透失稳型。研究了充填介质颗粒的磨圆度和矿物成分特征,结合突水突泥特性与隧址区水文地质特征,确定了突水突泥的地下水来源,即揭露溶洞与地下河存在水力联系。从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岩层倾角、地表降雨、地下水来源揭示了溶洞发育与突水突泥成因,为隧道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抗突评判结果显示朝阳隧道PDK170+671里程发生滞后破坏,与工程实际相吻合。
李忠嵘[7](2019)在《西北干寒地区柔性路面养护体系的经济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交通建设和公路运输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公路作为交通行业重要的通行道路,其行驶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而对于我国公路路面的养护水平和管理水平仍然相对较为初级,是一个发展的阶段,尤其是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省份。该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植被稀少,景观以草原、荒漠戈壁为主,自然环境较差,气候变化比较显着,极具西北干寒地区恶劣气候环境特征,使得公路的寿命在这种环境下显得非常脆弱,所以急需提高西北省份公路的养护技术和管理水平。西部干寒地区与发达国家和沿海省份相比,由于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养护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完善,养护技术还比较落后,公路养护决策模式、预测模型等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对西北地区公路的养护方法、养护成本、经济性进行研究分析,给予公路养护管理科学而易行的决策,有助于提高公路养护经济性,保证公路交通道路的通畅行驶质量。本文以甘肃省某条干线公路养护工程为背景,结合西北干寒地区寒冷季节长、日照时间长和天气温差大的气候及环境特点,对西北干寒地区柔性路面常见的病害、机理及其影响进行分类研究,并提出路面病害处置及养护的关键技术措施。借鉴沿海发达省份运用的养护技术、养护管理模式,对西北干寒地区柔性路面经常出现的路面病害进行了分析,对成因、修复技术措施及管理体制等进行了归纳总结。本文研究实例采用现场实地测数据、理论研究、专家访谈和层次分析法对公路养护成本进行分析,重点从柔性路面养护技术经济方面建立性能评价指标模型和数据估算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理论方法确定数据因素等指数的权重。以现场数据为基础,通过工程经济分析方法中的现值法分析对实证模型进行运算求证,获得了公路养护技术适应性评价,成果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公路养护费用,养护的时间较以往有较大的延长,养护寿命和使用时间更耐久,其主要结论是在西北干寒地区因施工技术要求限制,柔性路面通常采用的超薄罩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相比碎石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施工难度较大,对技术工艺掌握要求较高,但使用寿命较长,运营时间要提高3-4年,超薄罩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相比碎石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养护效果稳定性更高,在预计管养相同周期内,采取的施工养护次数也相对减少,对养护施工的时间周期进行整体计算,可以节约总的养护费用。这些研究在促进西北干寒地区公路养护和经济建设上有着良好的发展,使公路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创造其经济效益,为公路养护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张世荣[8](2018)在《富水圆砾地层无柱大跨地铁车站结构方案优化与耐久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地铁运营里程不断增加,地铁工程逐渐被人们重视,而其便捷性及美观度同样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空间利用率更高,乘客出行更方便的无柱大跨车站结构形式应运而生。与常规地铁车站相比,无柱地铁车站具有更为优化的空间布局,能够在保证客流通畅的情况下,更便于各类管线的综合布置。目前,我国既有的无柱地铁车站较多,但跨度均较小,且无法满足快速提高的客流出行要求。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无柱大跨地铁车站,是缓解当前城市交通拥堵以及提高人民生活便捷度急需开展的首要工作。圆砾层作为一种典型的不良地质条件,具有颗粒粗、均匀性差、结构松散以及透水性强等特点。我国西南地区,尤其是南宁地区,地层多以圆砾层为主,且分布广泛,厚度较大,局部层厚可达30m。由于该地层结构性差,渗流能力强,往往导致其地下水含量较充沛,因此针对穿越该地层地下结构受渗透水侵蚀问题较为普遍。在长期受地下水侵蚀作用下,穿越富水圆砾层地下结构损伤劣化逐渐累积,对结构整体的稳定可靠造成极大威胁。南宁地区地铁工程属于深埋大型地下工程,其长期受地下水侵蚀发生的结构劣化和穿越富水圆砾层的不良工况均无法避免,这也是制约该地区无柱大跨地铁车站工程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急需开展关于穿越富水圆砾地层无柱大跨地铁车站结构设计、施工优化以及结构耐久性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基于此,本文以南宁富水圆砾地层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以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关于南宁地区无柱大跨地铁车站结构方案优化与耐久性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开展富水圆砾层土体室内试验和现场原位试验,测试其基本物理力学参数,采用弹性地基梁法对圆砾层基床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进行反演分析;并根据其与南宁地区富水圆砾地层土体已有勘查资料数据的对比结果,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和模糊分析理论,综合分析得到南宁地区圆砾层土体抗剪强度和基床系数的建议值;(2)基于土体颗粒级配特征与现场抽水试验结果的非线性关系,本文通过对富水圆砾地层土体颗粒筛分粒径级配特征进行综合分区评价,并根据土体渗透系数与有效应力增量之间的非线性耦合响应关系,推导出具有显着工程实践意义的富水圆砾层土体渗透系数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可计算获得具有足够精度的土体渗透参数指标;(3)结合已有关于无柱大跨结构的研究成果,对穿越富水圆砾层地铁车站结构进行确型,即密肋梁式方案、顶板拱形方案以及变截面板式方案。并利用数值方法对三种结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密肋梁方案可有效减少顶板和中板厚度,显着降低钢筋混凝土工程量,密肋梁方案结构虽刚度较大,但梁高过高,因此为满足各种设备管线布置要求,需增加站厅层高,故而造成施工复杂,速度较慢;顶板拱形方案可有效改善结构受力,并减小顶板截面尺寸及配筋,但由于基坑深度增加,造成施工难度增加,因此仅适用于埋深较大的车站结构;变截面板式方案在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要求的前提下,减小了跨中板厚,降低了梁板柱等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工程量,同时变截面板式方案由于工法简单,因此大大节约了施工总周期;(4)根据广西大学站基坑工程围护体系变形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了富水圆砾地层土体-结构相互作用机制,建立了基于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变形协调的接触面弹塑性损伤模型。基于此,利用数值方法,进行了富水圆砾地层无柱大跨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案优化。分析表明:富水圆砾地层土—地连墙结构相互间摩擦作用显着;地连墙采用刚性接头,可显着控制基坑渗透;采用分段施工,可将墙体最大水平位移控制在2mm左右;上覆土轻质土可将车站顶板位移降低54%;(5)根据南宁轨道交通工程的结构设计方案及轨道工程沿线地下水中侵蚀性物质的组分和浓度,对遇到的侵蚀性CO2环境及氯盐环境进行了建模分析,确定影响轨道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服役寿命的关键区域(即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控制区),研究不同荷载工况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开裂及其对混凝土侵蚀控制参数的影响,确定南宁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抗侵蚀控制参数限值;通过腐蚀控制参数与混凝土配合比参数间的相关性和敏感性分析,建立混凝土侵蚀控制参数的计算模型,结合轨道交通工程结构耐久性控制区的结构构造设计、材料性能及其设计年限要求,确定混凝土材料的抗侵蚀性能及其技术条件,据此利用混凝土侵蚀控制参数的计算模型明确混凝土配合比要求。
罗兰(Roland Marcaille Okoua)[9](2017)在《刚果(布)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中国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在刚果(布)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刚果(布)位于非洲中西部,官方语言为法语,国土面积为34.2万平方公里,人口420万。刚果(布)目前有1200公里沥青道路,由于经济文化发展落后,本国缺少可供使用的沥青路面养护规范,使得沥青路面的病害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养护处治,严重影响交通运输能力和经济发展。因此,本文研究适用于刚果(布)沥青路面的养护技术方法,具有重要的技术指导意义。论文首先收集了相关国家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在归纳、总结刚果(布)沥青路面病害类型的基础上,分析沥青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结合刚果(布)本地条件,参考中国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为刚果(布)沥青路面养护提出了路面使用性能的检测方法和评定指标,运用路面损坏指数(PCI)、行驶质量指数(RQI)、车辙深度指数(RDI)、抗滑性能指数(SRI)和结构强度系数(PSSI)等指标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进行综合评定,基于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提出各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方案;提出了沥青路面的日常性养护技术、常见病害的维修、罩面养护技术、翻修与再生利用技术以及大修补强技术以及材料设计方法。为在刚果(布)有效推广应用硕士论文翻译成了法语。本文的研究工作为刚果(布)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和技术支持。
何永明[10](2017)在《超高速公路安全保障与经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速公路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汽车技术的进步,对高速公路的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1951年版《公路工程设计准则(草案)》中,首次规定我国I级公路最高设计速度为120km/h。60多年来,车辆性能和道路设计施工技术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设计更高车速的超高速公路已经成为可能。目前发达国家高速公路设计车速普遍高于我国,并有进一步提高限速的趋势。例如,美国高速公路最高限速为129knm/h(80mile/h),法国、瑞士、奥地利等国高速公路最高限速130km/h,意大利将最高限速提至140km/h,德国部分高速公路甚至不设限速。我国超过120km/h超高速公路相关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国外相关研究也少之又少,因此提出超高速公路安全保障和经济评价的研究,为将来超高速公路建设可行性提供依据。在分析公路、高速公路定义和分级的基础上,提出了超高速公路的定义和分级,并对超高速公路驾驶特性进行了分析,对超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进行了计算。超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研究表明,超高速公路通行能力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增加,在50~60km/h时达到最高值;随着车速的继续提高,通行能力逐渐下降。因此,为传统单个汽车服务的超高速公路,并不能提高通行能力,若按汽车列车方式计算超三级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则通行能力与车速成正比,在设计速度为180km/h时,其通行能力达到传统高速公路的8倍以上。分析了全球交通安全形势,虽然世界人口和汽车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全球交通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逐步趋于稳定,表明过去为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而实施的干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分析了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车”和“路”的因素。从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汽车技术保障和道路技术保障三个方面对超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性进行了论证。论证结果表明,通过提高人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道路和车辆的技术标准,超高速公路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研究了道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和横断面线形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以普通高速公路线形设计理论为基础,以铁路线形设计为参考,对超高速公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和横断面线形设计理论进行了研究,为超高速公路线形设计奠定了基础。超高速公路平面线形设计理论研究内容包括平面线形组成、直线长度限制、圆曲线半径确定和缓和曲线长度确定。超高速公路纵断面线形设计理论研究内容包括纵坡度限制、纵坡坡长限制和超高速公路竖曲线参数确定。超高速公路横断面设计理论研究内容包括横断面组成和直线路段车道宽度等。计算和分析表明,通过采用大半径平面曲线和较平缓纵坡等手段,可以提高超高速公路安全性。研究了汽车燃油经济特性,包括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燃油消耗方程及经济特性曲线、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途径、汽车行驶燃油消耗图和测定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试验方法。通过高速公路实车实验和“易车测试”网提供的实车油耗实验数据,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120km/h以下燃油消耗曲线进行曲线拟合,并对120km/h以上超高速公路燃油消耗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车速为140km/h、160km/h和180km/h时的等速油耗,分别是车速为120km/h时等速油耗的1.30倍、1.74倍和2.09倍。在分析普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造价的基础上,对超高速公路造价进行了估算,并以此为依据,参考普通高速公路建设成本和通行费收取标准,估算了各级超高速公路通行费标准。根据超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取标准和预测各级超高速公路燃油消耗费用计算超高速公路使用的单车成本和单人成本。在公路客运、铁路客运和民航票价分析的基础上,计算了以上几种出行方式的每人每公里单位成本,并与超高速公路每人每公里单位出行成本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超高速公路出行每人成本在0.29~0.47元/人/km之间,高于公路大客车0.28元/人/km、普通高速公路自驾0.18元/人/km和特快列车0.23元/人/km,但是低于高铁一等座0.78元/人/km,且远低于民航班机经济舱0.92元/人/km和公务舱2.42元/人/km,因此超高速公路出行在经济上具有一定优势。通过对超高速公路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论证分析,超高速公路建设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超一级高速公路、超二级高速公路和超三级高速公路将分别在15年、30年和40~50年内进入工程实践。
二、浅议高速公路中间带渗水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高速公路中间带渗水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简支空心板梁桥受力特征及病害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简支空心板梁桥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空心板梁结构发展历史 |
1.2.2 国内简支空心板梁病害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简支空心板梁桥结构受力性能研究现状 |
1.2.4 国外简支空心板梁桥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常见病害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
2.1 概述 |
2.2 桥梁分类统计 |
2.2.1 桥梁按结构形式分类 |
2.2.2 桥梁按全长及跨径分类 |
2.2.3 桥梁按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分类 |
2.2.4 桥梁按路线分类 |
2.2.5 桥梁按修建时间分类 |
2.2.6 桥梁按病害分类 |
2.3 桥梁实际案例病害特征及原因分析 |
2.3.1 东蜀山桥实际案例分析 |
2.3.2 东岙桥实际案例分析 |
2.3.3 塘下金互通立交桥实际案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简支空心板梁桥受力性能影响分析 |
3.1 概述 |
3.2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影响分析 |
3.2.1 铰接板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
3.2.2 梁格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
3.3 桥面铺装对简支空心板梁桥受力性能影响分析 |
3.3.1 桥面铺装对梁板挠度的影响分析 |
3.3.2 桥面铺装对梁板应力的影响分析 |
3.3.3 桥面铺装厚度对简支空心板梁受力的影响分析 |
3.3.4 桥面铺装强度对简支空心板梁受力的影响分析 |
3.4 车辆荷载对简支空心板梁桥受力性能影响分析 |
3.4.1 普通超重车辆对简支空心板梁桥受力性能影响分析 |
3.4.2 大件运输车辆对简支空心板梁桥受力性能影响分析 |
3.4.3 简支空心板梁桥极限车辆荷载的受力分析 |
3.5 简支空心板梁桥在大件运输车辆荷载作用下承载能力评定的影响分析 |
3.5.1 大件运输的特征 |
3.5.2 简支空心板梁桥承载能力安全储备的分析 |
3.5.3 简支空心板梁桥在大件运输车辆荷载作用下抗力影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简支空心板梁桥维修加固分析 |
4.1 概述 |
4.2 简支空心板梁桥常见病害预防措施及维修加固方案 |
4.2.1 简支空心板梁桥常见病害的预防措施 |
4.2.2 简支空心板梁开裂加固方案 |
4.2.3 铰缝破损加固方案 |
4.2.4 桥面铺装纵向开裂加固方案 |
4.3 简支空心板梁桥实际案例加固方案 |
4.3.1 维修、加固设计内容 |
4.3.2 简支空心板梁桥加固设计计算分析 |
4.3.3 简支空心板梁桥详细加固设计 |
4.3.4 维修加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3)地铁区间结构与道床脱空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铁道床病害检测现状 |
1.2.2 地铁道床病害机理及防治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铁道床表面病害调研 |
2.1 部分城市地区地铁道床病害调研 |
2.2 地铁道床表面病害现场调查 |
2.2.1 明挖法施工区间 |
2.2.2 矿山法施工区间 |
2.2.3 盾构法施工区间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铁道床病害检测 |
3.1 地铁道床病害检测方法介绍 |
3.1.1 经验法 |
3.1.2 钻孔取芯法 |
3.1.3 钻孔摄像法 |
3.1.4 探地雷达法 |
3.2 地铁道床病害检测方法的提出 |
3.3 地铁道床病害检测方法——经验法 |
3.4 地铁道床病害检测方法——探地雷达法 |
3.4.1 探地雷达检测道床内部病害的模型试验 |
3.4.2 探地雷达检测道床内部病害的现场试验 |
3.5 地铁道床病害检测方法——钻孔取芯结合摄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铁道床脱空机理分析 |
4.1 地铁道床脱空原因分析 |
4.1.1 水文地质原因 |
4.1.2 结构设计和施工原因 |
4.1.3 运营和养护维修原因 |
4.1.4 列车振动的影响 |
4.2 地铁道床脱空发展过程分析 |
4.3 地铁道床脱空的有限元模拟 |
4.3.1 整体道床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4.3.3 地铁道床脱空有限元计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铁道床病害评价标准 |
5.1 地铁道床病害评价方法 |
5.2 地铁道床病害评价内容 |
5.2.1 地铁道床病害单指标评价 |
5.2.2 地铁道床病害综合评价 |
5.2.3 地铁道床病害评价流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铁道床病害的预防与治理 |
6.1 地铁道床病害的预防 |
6.1.1 预防原则 |
6.1.2 预防措施 |
6.2 地铁道床病害的治理 |
6.2.1 治理原则 |
6.2.2 治理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黄土地区在役隧道改扩建方案比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隧道改扩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隧道改扩建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背景、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背景和工程概况 |
1.4.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下嵋芝隧道改扩建必要性分析 |
2.1 项目概况 |
2.2 隧道病害及结构状况评定 |
2.2.1 隧道病害 |
2.2.2 隧道病害成因及建议 |
2.2.3 隧道结构状况评定 |
2.3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
2.3.1 公路交通调查及分析 |
2.3.2 下嵋芝隧道路段现状交通量调查分析 |
2.3.3 交通量预测 |
2.4 建设的必要性 |
第三章 下嵋芝隧道改扩建方案比选研究 |
3.1 项目建设条件 |
3.1.1 地形地貌 |
3.1.2 地质 |
3.1.3 地震 |
3.1.4 水文地质条件 |
3.1.5 气象 |
3.2 改扩建方案拟定 |
3.2.1 路线方案拟定 |
3.2.2 隧道改扩建方案拟定 |
3.2.3 技术标准 |
3.3 方案比选 |
3.3.1 方案比较原则 |
3.3.2 隧道方案比选 |
第四章 隧道原址扩建方案数值模拟 |
4.1 概述 |
4.2 数值计算模型建立 |
4.2.1 数值模拟方案 |
4.2.2 模型概述 |
4.2.3 边界条件 |
4.2.4 本构模型 |
4.2.5 计算假设 |
4.2.6 参数选取 |
4.2.7 开挖过程模拟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4.3.1 竖直方向沉降变形分析 |
4.3.2 水平方向收敛变形分析 |
4.3.3 地表沉降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下嵋芝隧道改扩建实施效果评价 |
5.1 推荐方案工程概况 |
5.1.1 隧道工程 |
5.1.2 路面工程 |
5.1.3 交通安全设施 |
5.1.4 施工工序 |
5.1.5 施工组织 |
5.2 监控量测 |
5.2.1 概述 |
5.2.2 监控量测内容及频率 |
5.2.3 阶段性结论 |
5.2.4 量测资料整理 |
5.2.5 小结 |
5.3 实施效果评价 |
5.3.1 土地利用评价 |
5.3.2 环保评价 |
5.3.3 节能评价 |
5.3.4 社会评价 |
5.3.5 经济评价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新型沥青路面材料研究 |
1.2.2 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 |
1.2.3 沥青路面结构疲劳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沥青路面路用状况评价研究 |
2.1 养护历史数据分析 |
2.2 沥青路面性能现状分析 |
2.2.1 路面破损状况分析与评价 |
2.2.2 路面平整度分析与评价 |
2.2.3 路面车辙分析与评价 |
2.3 沥青路面性能发展规律分析 |
2.3.1 路面破损发展规律分析 |
2.3.2 路面车辙发展规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现场芯样的结构状况评价研究 |
3.1 现场取芯及其试验方案 |
3.1.1 取芯方案选择 |
3.1.2 芯样试验方案选择 |
3.2 芯样分析与结构状态评价 |
3.2.1 厚度分析 |
3.2.2 裂缝处芯样分析 |
3.2.3 车辙处芯样分析 |
3.2.4 龟裂处芯样分析 |
3.2.5 层间粘结状况分析 |
3.2.6 基层松散状况分析 |
3.3 结构性能参数试验分析 |
3.3.1 15℃劈裂试验结果分析 |
3.3.2 60℃局部加载试验结果分析 |
3.3.3 劈裂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路用性能的新型养护材料技术研究 |
4.1 高性能超薄磨耗层混合料U-PAVE10 |
4.1.1 配合比设计 |
4.1.2 抗车辙性能评价 |
4.1.3 动态模量性能评价 |
4.2 橡胶沥青混合料AR-SMA-13 |
4.2.1 配合比设计 |
4.2.2 抗车辙性能评价 |
4.2.3 抗疲劳性能评价 |
4.3 复合高模量沥青混合料EME-14 |
4.3.1 配合比设计 |
4.3.2 抗车辙性能评价 |
4.3.3 动态模量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结构层功能需求的养护结构组合研究 |
5.1 养护结构方案研究 |
5.1.1 路面加铺罩面方案 |
5.1.2 局部病害处治方案 |
5.2 中面层模量变化对结构性能影响研究 |
5.2.1 路面结构抗车辙性能分析 |
5.2.2 路面结构抗疲劳性能分析 |
5.3 养护结构长期性能分析 |
5.3.1 材料特性参数 |
5.3.2 沥青路面结构抗车辙性能分析 |
5.3.3 沥青路面抗疲劳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参与项目 |
(6)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概述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选题依据与目的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类型方面 |
1.2.2 隧道突水突泥的判识方面 |
1.2.3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方面 |
1.2.4 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分类及其地质判识 |
2.1 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抗突体定义 |
2.1.1 突水突泥致灾系统 |
2.1.2 抗突体 |
2.2 我国突水突泥隧道分布特征 |
2.3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分类 |
2.4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结构特征与地质判识及典型案例分析 |
2.4.1 岩溶类致灾系统 |
2.4.2 断层类致灾系统 |
2.4.3 其他成因类致灾系统 |
2.5 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 |
2.5.1 直接揭露型突水突泥 |
2.5.2 渐进破坏型突水突泥 |
2.5.3 渗透失稳型突水突泥 |
2.5.4 间歇破坏型突水突泥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与软件 |
3.1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评判方法的建立 |
3.1.1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3.1.2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等级划分 |
3.2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等级划分 |
3.2.1 抗突体厚度 |
3.2.2 不良地质 |
3.2.3 水动力条件 |
3.2.4 围岩特征 |
3.3 实施流程 |
3.4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软件 |
3.5 工程验证 |
3.5.1 工程概况 |
3.5.2 抗突评判影响因素分析 |
3.5.3 抗突评判结果与分析 |
3.5.4 抗突评判软件应用 |
3.5.5 基于抗突评判结果的隧道突水突泥灾害处治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隧道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
4.1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的隧道突水突泥最小安全厚度 |
4.1.1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力学模型 |
4.1.2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最小安全厚度公式 |
4.1.3 最危险滑动面与最小安全安全厚度影响因素分析 |
4.1.4 讨论 |
4.2 充填介质渗透失稳的无粘性土管涌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 |
4.2.1 无粘性土管涌的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 |
4.2.2 可动颗粒起动机理 |
4.2.3 可动颗粒起动的临界水头梯度 |
4.2.4 算例分析及讨论 |
4.3 考虑清淤和降雨的隧道间歇型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
4.3.1 降雨诱发二次突水突泥致灾机制 |
4.3.2 清淤诱发二次突水突泥致灾机制 |
4.3.3 充填型溶洞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室内试验 |
5.1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机制与沉积特征 |
5.1.1 溶洞结构特征 |
5.1.2 充填介质沉积机制与沉积特征 |
5.2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试验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试验 |
5.2.1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一体化试验装置 |
5.2.2 试验方案与流程 |
5.2.3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
5.2.4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过程 |
5.2.5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影响因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工程案例与充填介质特征分析 |
6.1 工程概况 |
6.1.1 地形地貌 |
6.1.2 地层岩性 |
6.1.3 地质构造 |
6.1.4 水文地质特征 |
6.2 隧道间歇型突水情形 |
6.3 溶洞充填介质特性分析 |
6.3.1 充填介质颗粒级配分析 |
6.3.2 充填介质颗粒磨圆度分析 |
6.3.3 充填介质矿物成分分析 |
6.4 水文地质条件与突水突泥地下水来源判定 |
6.5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原因分析 |
6.6 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及软件应用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
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西北干寒地区柔性路面养护体系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公路养护管理体系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公路养护经济分析研究进展 |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解决方向 |
1.3.1 西北干寒地区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
1.3.2 西北干寒地区公路养护经济性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技术路线 |
2 西北干寒地区柔性路面养护体系运用的方法原理 |
2.1 西北干寒地区柔性路面养护技术分析方法 |
2.1.1 层次分析法概述 |
2.1.2 模糊层次分析法 |
2.1.3 灰色模糊理论 |
2.1.4 德尔菲法 |
2.2 西北干寒地区柔性路面养护经济分析方法 |
2.2.1 净现值法 |
2.2.2 内部收益率法 |
2.2.3 效益成本比法 |
2.2.4 投资回收期法 |
2.3 柔性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 |
2.3.1 预防性养护路段选择 |
2.3.2 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 |
2.3.3 封层预防性养护 |
2.3.4 罩面预防性养护 |
3 西北干寒地区公路养护体系现状分析 |
3.1 西北干寒地区气候特征分析 |
3.1.1 西北地区干旱形成的原因 |
3.1.2 我国西北干寒地区的分布及气候特点 |
3.1.3 西北干寒地区甘肃省气候特点 |
3.1.4 西北干寒地区甘肃省土质特点 |
3.2 西北干寒地区柔性路面病害分析 |
3.2.1 柔性路面检测 |
3.2.2 西北干寒地区柔性路面病害成因分析 |
3.3 西北干寒地区公路养护技术措施现状分析 |
3.3.1 裂缝技术修复 |
3.3.2 坑槽技术修复 |
3.3.3 车辙技术修复 |
3.4 西北干寒地区柔性路面养护管理模式改革建议 |
3.4.1 西北干寒地区公路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2 干寒地区柔性路面养护管理模式改革建议 |
3.5 文章小结 |
4 西北干寒地区柔性路面养护体系的经济评价 |
4.1 养护体系的评价方法适应指数建立原则 |
4.2 养护体系经济指数的选择及体系构建 |
4.3 养护体系的经济评价方法选择 |
4.3.1 层次分析法 |
4.3.2 灰色系统理论法 |
5 西北干寒地区柔性路面养护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 |
5.1.1 从养护技术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实例分析 |
5.1.2 从养护技术运用灰色模糊理论进行实例分析 |
5.1.3 从养护经济层次进行实例分析 |
5.2 文章小结 |
6 结论 |
7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A 调查问卷 |
(8)富水圆砾地层无柱大跨地铁车站结构方案优化与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富水圆砾地层范围内防渗措施及其影响研究 |
1.4 富水圆砾地层地连墙施工工艺 |
1.5 无柱大跨地铁车站研究现状 |
1.6 地下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
1.7 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 |
2.富水圆砾地层土层特性试验与分析 |
2.1 工程地质条件 |
2.2 水文地质条件 |
2.2.1 地下水 |
2.2.2 地表水 |
2.3 南宁市圆砾层力学特性分析 |
2.3.1 圆砾层土体含水量与粒径状况分析 |
2.3.2 圆砾层土体原位试验 |
2.3.3 土体力学参数的统计特征研究 |
2.4 圆砾层“m”值的反演分析 |
2.4.1 m值计算方法 |
2.4.2 地层参数反演分析 |
2.5 圆砾层大三轴试验 |
2.5.1 试验方案 |
2.5.2 试验方法 |
2.5.3 试验结果分析 |
2.6 圆砾层力学参数对比分析及取值 |
2.6.1 圆砾层抗剪强度对比分析 |
2.6.2 圆砾层变形参数的取值研究 |
2.6.3 圆砾层基床系数及“m”值的对比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富水圆砾地层地铁深基坑渗流特征研究 |
3.1 引言 |
3.2 地层渗流特征 |
3.2.1 依据颗粒分析试验成果细分 |
3.2.2 现场抽水试验及结果分析 |
3.3 基坑降水方案及地连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
3.3.1 管井降水技术和效果研究 |
3.3.2 地连墙施工特点 |
3.3.3 工法及施工工艺选择 |
3.3.4 圆砾地层地下连续墙施工接头技术 |
3.4 富水圆砾层地连墙渗流特性数值试验研究 |
3.4.1 墙下三维渗流场有限元求解理论和方法 |
3.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4.富水圆砾地层地连墙施工动态响应分析研究 |
4.1 引言 |
4.2 离心机试验 |
4.2.1 土工离心机基本原理 |
4.2.2 圆砾地层模拟及离心机试验模型 |
4.2.3 离心机试验操作及数据分析 |
4.3 广西大学站地连墙施工动态分析有限元分析 |
4.4 地连墙施工动态模拟 |
4.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4.2 地连墙动态施工响应 |
4.4.3 地表沉降 |
4.5 本章小结 |
5.无柱大跨地铁车站结构方案优化及分析 |
5.1 序言 |
5.2 确定结构选型 |
5.2.1 密肋梁方案 |
5.2.2 顶板拱形方案 |
5.2.3 变截面顶板方案 |
5.3 设计参数的确定 |
5.3.1 荷载参数 |
5.3.2 计算简化模型 |
5.3.3 荷载组合 |
5.4 无柱大跨地铁车站结构静力分析 |
5.4.1 密肋梁方案 |
5.4.2 顶板拱形方案 |
5.4.3 变截面板方案 |
5.5 顶部回填轻质土结构响应分析 |
5.6 变截面板式地铁车站结构三维数值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氯盐及CO_2 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试验与分析 |
6.1 耐久性控制区域 |
6.2 CO_2 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控制参数 |
6.2.1 CO_2 物质扩散模型 |
6.2.2 CO_2 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碳化速率系数限值理论分析 |
6.2.3 地下水侵蚀性CO2 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碳化速率系数限值 |
6.2.4 CO_2 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碳化速率系数限值 |
6.2.5 带裂缝混凝土结构的碳化速率系数限值 |
6.2.6 混凝土碳化速率多因素计算模型 |
6.3 氯盐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控制参数限值 |
6.3.1 混凝土结构中氯离子扩散模型 |
6.3.2 氯盐环境下混凝土结构氯离子扩散系数限值 |
6.3.3 不带裂缝和防水层的混凝土结构氯离子扩散系数限值 |
6.3.4 含裂缝混凝土的等效氯离子扩散系数限值 |
6.3.5 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计算模型 |
6.3.6 混凝土配合比参数中影响氯离子扩散系数主要因素 |
6.3.7 混凝氯离子土电通量多因素计算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相关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专利申请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
(9)刚果(布)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中国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在刚果(布)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欧美国家研究现状 |
1.2.2 中国研究现状 |
1.2.3 刚果(布)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刚果(布)公路情况调查 |
2.1 刚果(布)的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1.4 地质构造 |
2.1.5 区域土壤 |
2.2 刚果(布)的公路网 |
2.2.1 公路网现状 |
2.2.2 公路网规划 |
2.3 刚果(布)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
2.3.1 路面设计方法 |
2.3.2 路面材料性能参数确定 |
2.3.3 路面结构 |
2.4 刚果(布)沥青路面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
2.4.1 裂缝 |
2.4.2 坑槽 |
2.4.3 车辙 |
2.4.4 其他病害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检测 |
3.1 路面损坏状况检测 |
3.2 平整度检测 |
3.2.1 三米直尺法 |
3.2.2 连续式平整度仪法 |
3.3 车辙检测 |
3.4 路面抗滑性能检测 |
3.4.1 摆式仪法 |
3.4.2 路面横向抗滑系数测试车 |
3.5 路面承载能力检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定 |
4.1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定 |
4.1.1 路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1.2 路面损坏(PCI) |
4.1.3 路面行驶质量(RQI) |
4.1.4 路面车辙(RDI) |
4.1.5 路面抗滑性能(SRI) |
4.1.6 路面结构强度(PSSI) |
4.2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定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
5.1 沥青路面日常性养护 |
5.1.1 一般公路沥青路面日常养护 |
5.1.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日常养护 |
5.2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维修 |
5.2.1 裂缝的维修 |
5.2.2 坑槽的维修 |
5.2.3 车辙的维修 |
5.2.4 拥包的维修 |
5.2.5 沉陷的维修 |
5.2.6 波浪和搓板的维修 |
5.2.7 冻胀和翻浆的维修 |
5.2.8 麻面和松散的维修 |
5.2.9 泛油的维修 |
5.2.10 脱皮的维修 |
5.2.11 啃边的维修 |
5.2.12 磨光的维修 |
5.2.13 桥面沥青铺装的养护与维修 |
5.3 罩面养护技术 |
5.3.1 罩面 |
5.3.2 封层 |
5.4 翻修与再生利用 |
5.4.1 翻修 |
5.4.2 再生利用 |
5.5 沥青路面大修补强技术 |
5.5.1 补强设计 |
5.5.2 补强施工 |
5.6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检测路段数据整理方法 |
附录B 交通量观测 |
附录C 公路养护每 100km机具配备参考表 |
附录D 沥青路面损坏调查表 |
附录E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附录F 高速公路的巡查 |
附录G 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及技术标准 |
附录H 养护质量标准 |
致谢 |
(10)超高速公路安全保障与经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超高速公路概述 |
2.1 公路 |
2.1.1 公路定义 |
2.1.2 公路技术等级 |
2.1.3 公路行政等级 |
2.1.4 公路设计速度 |
2.1.5 公路设计标准的变迁 |
2.2 高速公路 |
2.2.1 高速公路定义 |
2.2.2 国外高速公路的发展 |
2.2.3 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 |
2.3 超高速公路 |
2.3.1 超高速公路定义 |
2.3.2 超高速公路等级划分 |
2.3.3 超高速公路驾驶特性 |
2.3.4 超高速公路通行能力 |
2.4 本章小结 |
3 超高速公路安全性分析 |
3.1 交通安全概况 |
3.1.1 国外道路交通安全概况 |
3.1.2 国内道路交通安全概况 |
3.2 影响高速公路安全的主要因素 |
3.2.1 交通事故的起因 |
3.2.2 “人”的因素 |
3.2.3 “车”的因素 |
3.2.4 “路”的因素 |
3.2.5 “环境”的因素 |
3.3 提高人的安全意识 |
3.3.1 提高规划设计安全标准 |
3.3.2 加强交通参与者安全教育 |
3.3.3 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
3.4 汽车技术的保障 |
3.4.1 辅助驾驶技术 |
3.4.2 自动驾驶技术 |
3.5 道路技术的保障 |
3.5.1 高速公路车速指导系统 |
3.5.2 高速公路虚拟轨道系统 |
3.6 本章小结 |
4 超高速公路线形安全设计理论 |
4.1 超高速公路线形与安全的关系 |
4.1.1 公路平面线形与交通安全 |
4.1.2 公路纵断面线形与交通安全 |
4.1.3 公路横断面与交通安全 |
4.1.4 线形组合与交通安全 |
4.2 超高速公路平面线形设计理论 |
4.2.1 超高速公路平面线形组成 |
4.2.2 直线长度限制 |
4.2.3 圆曲线半径确定 |
4.2.4 缓和曲线长度确定 |
4.3 超高速公路纵断面线形设计理论 |
4.3.1 超高速公路纵坡度限制 |
4.3.2 超高速公路纵坡长限制 |
4.3.3 超高速公路竖曲线 |
4.4 超高速公路横断面设计理论 |
4.4.1 超高速公路横断面组成 |
4.4.2 超高速公路直线路段车道宽度 |
4.5 本章小结 |
5 超高速公路燃油消耗预测 |
5.1 汽车燃油经济性 |
5.1.1 研究燃油经济性的意义 |
5.1.2 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 |
5.1.3 燃油消耗模型与经济特性曲线 |
5.1.4 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方法 |
5.1.5 汽车行驶燃油消耗图 |
5.2 高速公路油耗实验 |
5.2.1 实验条件 |
5.2.2 实验方法 |
5.2.3 数据提取 |
5.2.4 数据分析 |
5.3 超高速公路油耗预测 |
5.3.1 汽车行驶阻力 |
5.3.2 基于项目实验数据的预测 |
5.3.3 基于网络数据的预测 |
5.3.4 超高速公路油耗预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超高速公路经济性评价 |
6.1 超高速公路使用成本 |
6.1.1 普通高速公路造价分析 |
6.1.2 高速铁路造价分析 |
6.1.3 超高速公路造价估算 |
6.1.4 超高速公路使用成本估算 |
6.2 公路客运价格分析 |
6.2.1 公路客运定价规则 |
6.2.2 旅客运费计算方法 |
6.2.3 公路客车实际票价 |
6.2.4 高速公路自驾费用估算 |
6.3 铁路客运价格分析 |
6.3.1 铁路客运票价组成 |
6.3.2 铁路客运计价规则 |
6.3.3 旅客票价计算方法 |
6.3.4 票价计算举例 |
6.3.5 实际票价分析 |
6.4 航空客运价格分析 |
6.4.1 航空客运票价定价机制 |
6.4.2 航空客运实际票价 |
6.5 不同出行方式费用比较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浅议高速公路中间带渗水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简支空心板梁桥受力特征及病害处理技术[D]. 李川. 浙江大学, 2020(01)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3]地铁区间结构与道床脱空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D]. 薛松. 东南大学, 2019(01)
- [4]黄土地区在役隧道改扩建方案比选研究[D]. 李贤达. 长安大学, 2019(07)
- [5]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改造技术研究[D]. 方凌易. 东南大学, 2019(01)
- [6]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D]. 黄鑫. 山东大学, 2019(09)
- [7]西北干寒地区柔性路面养护体系的经济分析[D]. 李忠嵘.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8]富水圆砾地层无柱大跨地铁车站结构方案优化与耐久性研究[D]. 张世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9]刚果(布)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中国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在刚果(布)的应用[D]. 罗兰(Roland Marcaille Okoua). 长安大学, 2017(03)
- [10]超高速公路安全保障与经济评价研究[D]. 何永明.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