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考场没有监考,学生的诚信也受到考验

扬州大学:考场没有监考,学生的诚信也受到考验

一、扬州大学:考场不设监考,还考学子诚信(论文文献综述)

贾棚仁[1](2021)在《清代台湾进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周春芳[2](2016)在《明清陕西教育建筑文化研究》文中指出唐以后,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日益远离陕西。至明清,陕西天灾人祸较多,自然环境继续恶化,经济长期停滞,城乡较为萧条,发展缓慢。然而明清时期的陕西作为我国西北军事重镇仍然代表着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而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明清陕西的教育也和全国其他地区的教育一样进入发展的成熟期并逐步走向衰落。与教育事业发展相伴随的是教育建筑的全面呈现。明清陕西的教育建筑主要包括书院建筑、庙学建筑、考试建筑和包括社学、义学、私塾等在内的蒙学教育建筑。明清陕西教育建筑受陕西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诸多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作用,呈现较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目前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还较为不足。在中国古代教育建筑的研究方面,针对教育建筑展开全面系统研究的还较为少见,现有对教育建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书院建筑和庙学建筑,研究主要侧重于对现存古建筑的考量,还有一些研究涉及考试建筑,有个别研究涉及南方乡土社会(主要为农村)中的文教建筑,研究详细深入。总体来说,现有研究对明清教育建筑整体、考试建筑及蒙学建筑均较为薄弱。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方面,针对陕西的建筑文化研究不足;结合教育文化而展开的教育建筑文化的研究不仅在陕西不足,在全国也较少研究。鉴于此,呈现明清陕西教育建筑全貌并探究其中蕴含的文化就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研究以特定时代区域背景下的教育建筑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方志学、哲学、文化学、建筑学、经济地理学、教育学等理论,通过全面的资料收集和较为深入的实地调查,将教育建筑还原于明清特有的城乡文化风土民俗的宏观背景中,找寻教育建筑在选址、空间布局、建筑单体、小品等方面的规律呈现,并对蕴含教育建筑中的文化深入剖析。论文的创新之处有:1.根据散落于世的陕西教育建筑遗存,查阅大量史料方志集成中关于教育建筑的记载,再现明清陕西教育建筑全貌,对明清陕西教育建筑的不同种类分别从选址、空间布局、建筑单体、小品等方面归纳整理提升,补充明清陕西地域建筑研究,并进一步提炼我国古代教育建筑类型特征。2.通过对教育建筑所处的地理、经济、历史、社会、人文等环境的分析,探索明清陕西教育建筑地域文化特色。明清陕西教育建筑在受中国传统儒学、科举文化、耕读文化影响,表现出中国传统教育建筑共性的同时,还因为明清陕西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差异而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陕西厚重的官文化、深刻的关学、浓郁的隐逸文化遗风都对陕西教育建筑有很大影响。尤其是源自陕西关中、以新儒学为特征的、有全国性影响的地域性学术流派——关学对教育建筑的呈现影响深远。陕西无论是农耕文化还是官文化、隐逸文化都深受关学浸润,教育建筑也因关学学者对教育的极大关注而在选址、布局、建筑结构、装饰等方面深受关学影响。明清陕西教育建筑虽因种类不同而有崇礼庄重、质朴浑厚、适意简淡等相异的地域文化特色,但总体都是受关学影响下的不同层面的表现。以关学视之,则是教育建筑文化内的对立和统一。

滕玉凤[3](2016)在《髙中陪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扬州市S中学为例》文中认为经济在飞速发展,社会需要综合型人才,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影响着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改革也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生活自主的人。激烈的社会竞争形势和应试教育的考试制度,使得学校、家庭过度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尤其是陪读现象的出现,家长陪读的观念、方式与自主管理的教育理念有不少相悖之处。研究陪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对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学生自主管理是指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育的出发点,让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激励和指导下,通过自我管理来发展自控、自律能力,为了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管理模式。包括班级自主管理、学生自我管理、社团自主管理。本次研究以扬州市S中学为例,采用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访谈法对高中陪读学生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使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归纳出高中陪读学生的自主管理的现状较好的特点,表现在:优秀的班干部群体对良好班风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榜样示范的激励机制促进全体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社团活动使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在常规管理上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强;良好的陪读环境对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意义;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管理的能力。与此同时,研究发现陪读学生自主管理也存在一定问题。学生班级自主管理方面的问题:不良的班风建设会阻碍班级自主管理的开展;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意识差;传统观念对班主任管理方式的影响,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评价体制的不完善,压制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班级自主管理实施,离不开学校大环境的支持。学生自我管理方面的问题:学生对家长的过分依赖,不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学生自理能力的欠缺,严重制约了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部分陪读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阻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学习习惯差,影响自主学习管理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思绪情绪的起伏;部分教师教育观念落后,缺乏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社团自主管理方面的问题:社团的章程有待完善;社团的管理不够民主;社团的活动参与度不高;社团的认可缺乏大环境的支持。在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基础之上,本研究提出进一步促进陪读学生自主管理的对策与建议:一是改变当前应试教育的困局;改变人才评价理念;落实教改政策。二是创建良好的学生自主管理环境: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建立家长代表委员会;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陪读环境: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班主任指导家长,建立科学的教育方式。三是搭建学生自主管理的平台,开展班会主题课;举行升旗仪式和每日跑操;创建校园文明监督岗;推行班级量化管理制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四是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转变传统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培养“以生为主”的教育理念。五是培养学习的自主性;挖掘学习的内驱力;增强求学的责任感;掌握方法技巧;加强思维训练;创新课堂模式。

袁朗[4](2015)在《葛洪《抱朴子》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其思想博杂,兼该儒道,着述丰赡,于建武(公元317年)中写定《抱朴子》。本书分内外两篇,其《外篇》驳难通释,主要关注社会政治思想、个人修养、文学理论,《内篇》则言黄白之事,述其以金丹为核心的修仙体系。该书自东晋以来流布于世,对我国思想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持续的影响,故对系统地研究葛洪《抱朴子》的接受状况是中国思想文化研究中一个十分有价值的子课题。东晋南北朝是我国道教迅猛发展的时期,此一时期对《抱朴子》的接受体现出明显的道教化倾向。《抱朴子内篇》大行于世,史家对葛洪生平事迹加以关注的同时对其金丹思想也多有评述,道教学者亦积极汲取其思想以发展和改革道教,佛教徒则往往以金丹为标的加以责难。而随着金丹思想的广泛接受,金丹这一意象也开始进入诗文创作之中。与此同时,《外篇》文论及其关于葛洪生平的记载也受到世人关注。隋唐时期文化兴盛,也是《抱朴子》接受的兴盛时期。此一时期金丹道鼎盛一时,葛洪之道教徒形象遂广为人知,《内篇》金丹思想被继承和发展,类书、道经、诗文中时人对葛洪金丹思想的接受处处可见。正史《晋书》专为葛洪作传,肯定了葛洪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魏徵《群书治要》专录《抱朴子外篇》,类书中对《外篇》的引录占到相当比例,都表明相对于前一时期《外篇》接受的发展。宋元时期内丹兴盛外丹衰落,为《抱朴子》接受的沉寂期。虽然类书对《抱朴子》的引录和化用表明其逐渐融入百姓生活,但此时外丹已经逐渐淡出民众视野,诗文中少见提及葛洪金丹者,甚至还产生了《太上感应篇》这样一批借抱朴子之名阐发新旨的道经。明清及民国时期则是《抱朴子》接受的又一个繁荣期。因为出版业的发展,文章评点之风的兴起以及子学的再度兴盛,《抱朴子》重新以子书身份进入大众视野,被多次翻刻、节录、评点、批校,产生了大量以明正统《道藏》本为底本的新版本,孙星衍《平津馆丛书》本是这一时期《抱朴子》校勘的重大成果。

葛孝亿[5](2014)在《社会流动的教育机制探究 ——以一个地方家族为中心(1905-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从教育与社会流动的相关性出发,以江西吉安新圩毛氏家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05-2010年毛氏家族五代人教育生活与社会流动状况的历史考察,探讨了社会流动的教育机制问题。具体而言,本研究历经一年半(2012年3月-2013年9月)的实地田野研究,主要运用历史文献法、口述史与生活史等研究方法,共收集到了包括地方历史文献、教育史料、家族史料、口述史料等在内的大量研究材料。在历史文献与口述史料交叉互证的基础上,本文集中讨论了教育作为一类重要的社会流动机制,它是如何对毛氏家族五代人的社会流动与家族结构产生影响的。通过对毛氏家族的历史考察,本研究发现:在科举制度下,毛氏家族的精英分子期望利用义学、族学、书院教育(传统时期被认可的文化方式)与科举考试等获得向上社会流动的文化动力;废科举后,家族精英则凭借新式教育与新式文凭实现了向上社会流动,并迅速地完成了新旧身份之间的转换;民国时期,现代教育被新学精英纳入到宗族实践中来,家族的整体教育水平显着提高,家族成员的职业结构开始发生分化,家族女性角色开始崛起;在政治运动年代,家族社会裂变为阶级社会,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弱化;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三十年,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日益紧密,教育促成了毛氏家族青年一代在职业结构和阶层构成上的巨大分化。在这一过程中,家族作为一类血缘性抑或拟血缘性的初级社会组织已日渐式微。个案是可以延伸的,本文认为,毛氏的家族史与教育史应当置放于更加广阔的历史脉络中加以考察。毛氏家族的个案研究表明:以学校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的兴起、普及与社会化,它所具有的社会流动功能与历史变迁是息息相关的,教育不仅仅是纯粹的教育行为,而是具有广泛历史功能的文化机制:宏观地看,科举制废除以后,现代教育不仅通过促进社会流动催生了新兴的职业群体与社会阶层,而且旧有的社会结构也在这一流动过程中实现了分化与重组;微观地看,现代教育体系把个体聚集于学校场域之内,通过一定年限的教育生活,个体被赋予了国家所承认的文化资本和职业资格。在此过程中,个体也实现了自我的“社会流动":教育改变了他们的居住空间、身份、职业、社会关系、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行为特征与心态等,而这些改变又进一步的塑造着他们的需要、动机和行为,从而使“流动"与“变迁”成为了可能。

李军[6](2013)在《明代文官制度与明代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制度相当完善。研究明代文学,当措意其制度。君主专制之下,明王朝强化对知识分子的控制,要求士夫为君所用,传统儒家观念士人也以从仕作为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因此明代士大夫阶层从士人到官员,其行为及意识都受到王朝文官制度的规范与影响。所谓文官制度即文官管理制度,指王朝对文职官员从选用到退休的一系列人事管理制度,包括入仕途径的制定、出身类型的划分及认证、职位的选授、任职期间的考核、致仕管理等。本文即从明代文官制度入手,一方面研究文官制度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引导、对士大夫作家的行为规范,以及对有才华者的文学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文学文本的分析与解读,研究文学是如何对文官制度元素进行文学化处理与表达的。通过对文学事实的发掘与文学现象何以存在的探究,寻找文学发展的深层影响要素与存在规律,也争取为研究其它朝代的制度与文学的关系提供一定的思路与经验。全文由引言、正文与结论组成。引言主要界定了相关概念,论述了选题的价值与意义,介绍了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与创新及不足等基本情况。正文分六章。第一章总论“文官制度”的内容与性质,分析了制度与文学之间的双向关系模式:制度通过影响作家的行为与情感而影响文学活动,文学在反映生活的过程中,也对影响与引导生活运行的制度进行文学化的反映,所反映的是制度在作家心灵中的折射而非制度本身的条文形式。第二章至第四章,论述了王朝的出身—授任制度与明代文学的关系。出身制度提供了入仕的途径,决定了文官是进士官、举监官还是吏员官的出身类型,具有资格认定制度的性质。官员的出身与授职紧密联系,从初选到迁转都以出身为授职资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出身制度与授任制度相结合,形成明代授职中的出身歧视现象,从王朝的仕途管理到社会的主流观念形成了“进士至上”的价值判断。第二章以进士出身官仕途之优为中心,指出进士官出身——授任的制度规定与运行现实倒逼士人首选科举入仕,至无奈地步方选择以监生历事的方式入仕为官的社会事实,揭示出明代诗文记录了他们为了官场前程而在科举之路上的动摇与坚持、成功与失败、喜悦与沮丧等生活形态与心灵体验,小说与戏曲寄托了他们的白日梦,起到了心灵补偿的作用。对于已获出身的进士,形成了这样的文学事实:作家本身的任职历程与心态、送赴外任的诗歌形成“盼归京职”的写作模式、叙事文学人物的仕宦履历与追求等元素。第三章以举监出身官仕途歧视为中心,分析在举监宫出身——授任制度下举人、贡生型作家的入仕心态分析,重点分析了小说中监生官的地位、监生的形象,探讨了入仕环节的文学表现及其意义。第四章以吏员出职制度为研究对象,指出吏员出身之难、授职之低的影响:明代文学创作队伍里无吏员身份的作家,文学作品里,小说出现吏员迅速获得美职的故事,以此作为文学典型而进行劝善。第二至四章围绕出身—授任制度的研究,揭示出了该制度运行之下由出身歧视现象带来的种种文学表现和文学对该现象的反映与改写,是明代文学与此前诸代相比所独有现象。第五章研究了明代考核制度与明代文学的关系。考核制度规范了官员接受王朝考满与考察,其行为具有预期性,在抒情文学中形成了考察、考满之送行、纪行诗文,叙事文学中借考察、考满行为叙述人物的行为与心理。第六章研究致仕制度与明代文学的关系,通过分析制度内容,揭示了致仕制度在官场退出性质之外,明代中期起增加了具有朝代特色的惩罚性质。这影响了官员对致仕的态度,在抒情文学中,后期致仕题材诗文明显减少;叙事文学则以其退出性质为基础,通过致仕情节展示人物性格,或安排为人物的完满结局。结论是全文的总结,回顾了各章的重点内容,从宏观上概括了文官制度与明代文学的双向关系中的要点与各制度影响的不同表现。

翟爱玲[7](2013)在《明代名臣刘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王朝是在元末农民起义基础上,由农民出身而深受封建地主阶级思想影响的朱元璋创建的一个延承封建宗法社会关系和君主专制政治统治的封建王朝。经过明前期诸帝调整生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恢复和发展经济,以及强化君主专制,确立程朱理学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等等政策和措施的实行,不仅重建和稳定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秩序,并且大大推进了封建社会在各个方面的深入发展,形成明前期的盛世局面。然而,自明英宗正统时期开始直到正德年间,封建社会固有的各种矛盾日益激化。豪强地主强占土地,农民流离失所,起义频起。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也日趋激烈。尤其是皇权控制下,以司礼监与内阁为代表的内廷宦官势力与外朝文官集团之间权力地位的争夺与转换,直接影响着朝政的治乱兴衰,从而形成这一时期明王朝动荡纷乱的政治局面。期间虽曾有过被后人誉为“弘治中兴”的短暂稳定,却最终难以挽阻封建统治危机不断深化的趋势。明代名臣刘健就生活在这个由前期盛世向后期衰败转变过程中的,被称为“动荡衰微”的明代前中期。宣德八年(公元1433),刘健出生于河南府洛阳县西南部一个普通的地主家庭。当时的洛阳刘氏家族和当地其他许多家族一样在长期农耕经济方式和儒家伦理思想文化影响下,形成了勤俭朴质、直道行事,恭行孝义、和睦乡邻,重视读书求学、尊崇正统儒教的风尚。这种氛围对刘健个性的形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和当时许多士子一样,刘健自幼便在洛阳那种充满理学风尚的文化氛围里,在学术与科举相结合的求学过程中接受了儒家那种人格精神和思想意识的培养。在刘健早期的社会交往中,如阎禹锡、白良辅那样的洛中理学名士,或如毕享、许进那样以理学为学习内容的科举士子,甚至如赵锡、李祥那样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儒家礼教风范的人物,都曾对刘健个性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更强化了他以理学为宗、注重践履的政治意识和思想品格。明英宗天顺四年(公元1460),刘健中进士,改庶吉士,入翰林。自此开始了其长达46年的仕政历程。在第一阶段16年的翰林生涯中,刘健只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史官,主要从事编撰典籍、侍从讲读、主考乡试,以及其它书记类事务。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他升右谕德,次年转左庶子,9年后升任少詹事。这期间虽然仍从事修书、讲读,主考等“不关政本”的事务,但作为东宫属官,却使他得以与皇太子朱佑樘,即未来的明孝宗之间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关系,这为他后来在孝宗时期政治上施展抱负奠定了基础。成化二十三年(1487)十一月,孝宗即位不久即擢刘健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从此终孝宗之世。刘健在内阁以其独有的严谨认真、果敢善断、不偏不倚的为政风格,发挥着劝谏启沃、辅养君德,论思建言、赞画政务的作用。在辅成“弘治中兴”中写下其政治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孝宗驾崩后,刘健以顾命元臣的身份,与同官李东阳、谢迁等在武宗初政时期,以新皇即位诏书为纲领,实行了一系列宽恤民力、安抚流民、清查皇庄、抑制兼并、裁汰冗滥、节省开支,以及其它清理弊政的政策与措施,从而使朝政一度呈现“新政”气象。但由于武宗宠信内侍宦官,日事游逸娱乐,不仅使“新政”举步惟艰,且使刘健等人的地位岌岌可危,其职权作用的发挥受到严重影响和限制。在率领文官集团反对宦官势力失败的情形下,刘健被迫致仕,结束了他的仕政历程。但在宦官擅权乱政的形势下,他仍被榜为“奸党”之首,削爵夺敕。直到明世宗即位后,才完全恢复他原有的政治地位和待遇。刘健历事明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世宗五朝。他与孝宗间长期的师生之谊、致政意识的一致性,以及个性的互补等因素,形成君臣间较为融洽和谐的关系。这奠定了辅成“弘治中兴”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但他谨守儒学传统,执着于致政追求的风格却与自幼好逸乐,无视礼教规范和传统君德的武宗之间极易产生矛盾与冲突。正是这种矛盾和冲突最终导致了刘健等文官集团与宦官势力斗争中的失败,并由此宣告了刘健政治生涯的结束。刘健与其他朝臣间的关系在不同时期因其政治地位和交往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无论是在天顺、成化年间受朝中重臣如李贤、彭时等人的器重,或是在弘治、正德年间与徐溥、李东阳、谢迁等阁臣的融洽,抑或是与王恕、马文升、刘大夏、韩文、白昂、闵硅、.戴珊等部院诸卿之间的协调,以及在后期为政中受到许多后辈官员政治上的支持等等,都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其致政意识中的共性基础。当然,因年资、经历的差别,以及同年、乡故的特殊关系,刘健也确与某些朝臣之间具有亲疏不同的私人关系,如与张元祯、祁顺、郑纪间的知交,与丘浚、程敏政、吴宽、李梦阳、何景明等人间的某种隔阂,与焦芳之间的仇隙等等。这些在实际上都对刘健的政治活动产生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影响。但总的来看,刘健谨守规矩的风格限制了他在朝廷人事方面过多施加个人的影响。而他疏于识人之偏向,也并未造成对朝政事务较大的影响。刘健存世的着述并不丰富,但从中仍可看出其“以道事君”、追求致政的政治意识,以及崇儒兴学、注重实政实务,摒弃佛道异教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意识与他在文作上崇义理、信礼教,重实务,轻虚饰的风尚是相通相应的。刘健着述的体裁以奏疏及实政碑记类为主,也时常有诗文之作。而这些诗文作品大都与其政务活动相关,单纯应酬性、消闲性诗文在刘健着述中极为少见。刘健的着述在语言风格上所表现的刚正气势,也与他端谨严正的个性与为政风格是一致的。明清时期官方和民间对刘健的认识,虽因朝代不同或官、私立场角度差别而在一些具体评述中呈现不同特色和风格,但就其政治功绩、人品、个性,及为人处事作风、识见、文才等多方面,大多给予了正面肯定和赞扬。但是,随着近代以来社会变革和人们政治观念的深刻变化,刘健作为历史名臣的形象逐渐隐没于人们的视野之外,只剩下民间传说中还演绎着以前的片断史迹。至于当代,在“大众史学”与戏说历史以及史学领域,对刘健的关注正日益增加,并由此引发着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和研究。通过对刘健个性、思想意识、政治作为及其影响的多角度、多层次考察与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刘健的确无愧于封建社会一代名臣的政治形象。他“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的气节、执着于儒家政治理想的追求、以及践履封建礼教的道德品格和风尚,至今也有令人敬佩之处。然而,正因为他秉承着儒家君臣意识又自觉地接受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制约和规范,从而注定了他的政治理想不仅不能最终实现,甚至连他个人的命运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制约。他政治生涯兴败起落的巨大反差,正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治背景下政治人物命运的典型写照。可见,人的个性的全面解放必有赖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尤其是社会政治的不断进步。这便是研究刘健对当今社会政治建设的一种启示。

张士伟[8](2010)在《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有三种渠道:第一种是法国天主教会组织的高等教育交流,主要以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为媒介,以天津工商学院和上海震旦大学为依托,以法国近代科学为内容,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校园文化、发展规划、管理机构乃至管理理念、规章制度诸多方面直接引进法国的教育模式。第二种渠道是中国的民间人士、教育界精英李石曾、吴稚晖、蔡元培等组织的高等教育交流。他们在法国耳濡目染其教育成就,产生将法国高等教育引入中国的理念,并付诸实践,从组织赴法华工教育开始,历经俭学会、勤工俭学运动,直至建立私立中法大学。第三种是中法两国政府组织的高等教育交流。它既包括中国政府选派的留法生教育,也包括两国政府在中国境内和法国境内合作建立的一些高等院校,如里昂中法大学、巴黎大学中国学院、上海中法工学院等。天主教会、两国政府和民间人士为促进中法高等教育交流而互相援助和促进。1927年,蔡元培以法国的教育管理制度为参照,主持实施了大学区制和大学院制。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在管理体制上、资金投入上、教育模式上都有独特之处。研究中法高等教育交流的历史轨迹,总结中国近代教育家汲取法国先进教育、改变传统教育、建立现代高等教育体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分析法国对于中国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所起的作用,探讨中法高等教育合作的最佳模式,必将为当今中国与外国进行高等教育交流提供一个吸纳与扬弃的参考样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中外高等教育交流提供可资借鉴和利用的资源。

汪阳生[9](2010)在《我国高校招生自主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招生自主权是高校依法享有的办学自主权之一,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自主招生是对“一考定终身”考试制度的有力抨击,也是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2003年教育部在江苏省试点的基础上,批准22所高校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到2010年,试点高校已经扩大到80所。自主招生的高校数量正在逐渐增加,招生比例也在渐渐扩大,根据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自主招生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现在这一比例已经扩大到10%。自主招生作为连接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纽带”,目前还处在试点探索时期,各方面还不成熟,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目光。本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历史作简要的梳理。先从西方的大学自治开始谈起,再到我国近代的招生制度。可以看出,招生自主权在西方历时已久,而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很长一段时间都掌握在政府的权力中。改革开放以后招生自主权才逐步放开,权力才开始逐步下放到高校。第二部分主要是对高校招生自主权的理论作系统概述。先从对理论中的一些概念作出界定、理论作出解读。然后分析了我国自主招生的内容、类型和模式,最后针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的招生制度分别进行阐述,并从中得出借鉴和启示。第三部分是高校招生自主权的现状研究。首先具体地对招生政策、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第四部分是针对目前北京大学自主招生与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进行案例分析。对其实施的过程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是本文的落脚点,通过前文的理论分析,在此对高校自主招生提出五点建议:首先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试点院校:其次扩大选拔范围,体现教育公平;然后建立专业的考试结构,实行招考分离;再次健全高校自主招生管理监督机制:最后建立统一考试与多元化自主考试相结合的考试选拔体系。以期这些建议和对策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张静[10](2008)在《元好问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元好问诗歌的传播和接受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元好问研究史料的基础上,运用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对元好问诗集的流播、历代选本的选录、历代诗人的引用、仿效以及元好问诗歌的阐释热点进行具体分析,力求系统而完整地勾勒从金元至清代近700年间元好问诗歌接受和传播的历史轨迹,总结接受规律并探究其深层的政治文化原因,为当代元好问诗歌的研究提供学术史线索和历史借鉴。绪论部分,总论元好问诗歌传播和接受的情况,按时间顺序勾勒元好问诗歌接受史的轨迹,介绍其中接受大家的主要贡献。第一章,金元时期元好问诗歌的接受与传播。主要概述金元时人眼中的元好问其人、其诗,并论述元好问单篇诗歌的即时传播和遗山集的后续传播。金元时期是元好问诗歌接受的形成期,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元人对元好问诗歌的接受是不全面的。第二章,明代元好问诗歌的接受与传播。明代特殊的接受背景是元好问诗歌接受处于低谷的主要原因。明代诗话、序跋对元好问诗歌的评价和阐释,体现明代宗唐风气以及明代士人的正统观和史学观。明代元好问诗歌接受呈阶段性特征并有重视乐府诗的倾向。李瀚、毛晋等人对遗山诗的辑录和传播功不可没。第三章,清代元好问诗歌的选录引用及传播。概述清代元好问诗歌接受的全面繁荣之盛况,并分析其主要原因。从选家推荐、读者阅读以及文人创作的角度,探讨清人对元好问诗歌的接受在效果史和影响史方面的规律。阐述清人在避祸心态下、清代盛世歌唱以及末世情怀氛围中对元好问诗歌的选择与取舍。第四章,清代元好问诗歌的评点与笺注。总述清代元好问诗歌的评注情况,重点对查慎行、施国祁等人评注元好问诗歌的特点进行探讨。他们的阐释和校笺对普通读者了解元好问诗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五章:清人诗话对元好问诗歌的评价。重点论述赵翼、翁方纲以及潘德舆对元好问诗歌的阐释和评价。元好问诗歌接受史上大家们的观点,为我们正确认识元好问诗歌提供了借鉴。第六章,清代野史亭题咏与元好问诗歌。汪本直修葺元墓与集诗活动和陈敬棠扩建野史亭与镌诗活动,反映盛世与衰世文人对元好问诗接受的不同侧面。分析了清人诗文中野史亭意象的使用,揭示其所代表的话语意义的形成过程。清人野史亭歌咏受到元好问诗歌的影响,也推动着元好问诗歌的接受和传播。第七章,元好问论诗绝句的接受研究。论述《论诗三十首》的接受历程,重点分析清人查慎行等人对《论诗三十首》的评注。通过分析清代元好问论诗绝句的阐释热点以及清人群体仿效盛况,指出清人的集体阐释和群体仿效对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成为经典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扬州大学:考场不设监考,还考学子诚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扬州大学:考场不设监考,还考学子诚信(论文提纲范文)

(2)明清陕西教育建筑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概念梳理与范围界定
        1.2.1“陕西”的概念与范围
        1.2.2“教育建筑”的概念与范围
        1.2.3“教育建筑种类”还是“教育建筑类型”
        1.2.4 暂不列入本课题研究范围的教育建筑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研究现状及不足
        1.3.2 中国古代教育建筑研究现状及不足
        1.3.3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研究现状及不足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6.1 论文内容
        1.6.2 论文创新之处
    1.7 论文结构与体例
    本章小结
2 传统教育建筑的演变
    2.1 悠久的教育文化传统
        2.1.1 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2.1.2 以人本精神为基础
        2.1.3 以道德化育为核心
        2.1.4 以服务政治为目的
    2.2 教育建筑的萌芽
    2.3 教育建筑的雏形
        2.3.1 夏代教育建筑
        2.3.2 商代教育建筑
        2.3.3 西周教育建筑
    2.4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教育建筑
        2.4.1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建筑
        2.4.2 秦汉时期的教育建筑
    2.5 隋唐时期的教育建筑
        2.5.1 隋代(公元 581 年-公元 618 年)教育建筑
        2.5.2 唐代(公元 618 年-公元 907 年)教育建筑
    2.6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建筑
        2.6.1 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教育建筑
        2.6.2 辽金元时期的教育建筑(公元916年-公元1368年)
    2.7 明清时期的教育建筑
        2.7.1 明代(公元 1368-公元1644年)教育建筑
        2.7.2 清代(公元 1636-公元 1911)教育建筑
    本章小结
3 明清时期的陕西
    3.1 地理环境与文化区划
        3.1.1 地理环境
        3.1.2 中国三大文化区
    3.2 陕西地域文化
        3.2.1 陕西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3.2.2 陕西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
        3.2.3 陕西地域文化的基本内涵
    3.3 明清陕西地理环境
        3.3.1 关中从沃土到瘠区
        3.3.2 陕南山地开发多种经营
        3.3.3 陕北加速土地垦殖
    3.4 明清陕西经济
    3.5 明清陕西的城市与乡村
    3.6 明清陕西的教育
        3.6.1 官学教育
        3.6.2 私学教育
        3.6.3 民间教育
    本章小结
4 明清陕西书院建筑
    4.1 士文化对书院建筑的影响
    4.2 明清陕西书院发展概况
        4.2.1 明清陕西书院建设概况
        4.2.2 明清陕西书院建筑的时间分布
        4.2.3 明清陕西书院建筑的空间分布
    4.3 明清陕西书院建筑选址
        4.3.1 明清书院建筑选址
        4.3.2 明清陕西书院建筑选址
    4.4 明清陕西书院建筑空间布局
        4.4.1 书院空间布局的历史演变
        4.4.2 明清书院建筑空间布局
        4.4.3 明清陕西书院空间布局特征
    4.5 明清陕西书院建筑单体
        4.5.1 明清书院的主要建筑单体
        4.5.2 明清陕西书院建筑形制
        4.5.3 明清陕西书院主要建筑单体
    4.6 明清陕西书院建筑小品
    本章小结
5 明清陕西庙学建筑
    5.1 礼制文化对庙学建筑的影响
        5.1.1 礼制文化内涵
        5.1.2 礼制文化的典型建筑——庙学
    5.2 明清陕西庙学发展概况
    5.3 明清陕西庙学的选址
        5.3.1 明清庙学选址
        5.3.2 明清陕西庙学建筑选址
    5.4 明清陕西庙学建筑空间布局
        5.4.1 学宫空间布局的历史演变
        5.4.2 明清庙学建筑空间布局
        5.4.3 明清陕西庙学空间布局特征
    5.5 明清陕西庙学建筑单体
        5.5.1 明清庙学的主要单体建筑
        5.5.2 明清陕西庙学建筑形制
        5.5.3 明清陕西庙学主要建筑单体
        5.5.4 庙学中的窑洞建筑
        5.5.5 明清陕西藏书楼
    5.6 明清陕西庙学建筑小品
    本章小结
6 明清陕西蒙学建筑
    6.1 耕读文化对蒙学建筑的影响
        6.1.1 耕读文化在乡村
        6.1.2 耕读文化的典型建筑——社学、义学、私塾
    6.2 明清蒙学概况
        6.2.1 社学
        6.2.2 私塾
        6.2.3 义学
    6.3 明清陕西蒙学概况
    6.4 明清陕西蒙学建筑选址
        6.4.1 明清陕西社学的选址和分布
        6.4.2 明清陕西义学的选址与分布
    6.5 明清陕西蒙学建筑空间布局
        6.5.1 明清陕西社学建筑空间布局
        6.5.2 明清陕西义学建筑空间布局
        6.5.3 明清陕西私塾建筑
    6.6 明清陕西蒙学建筑小品
    本章小结
7 明清陕西考试建筑——贡院、考院
    7.1 科举文化对考试建筑的影响
        7.1.1 科举文化对教育建筑的影响
        7.1.2 科举文化的典型建筑——贡院、考院
    7.2 明清陕西考试建筑发展概况
        7.2.1 明清陕西贡院发展概况
        7.2.2 明清陕西考院发展概况
    7.3 明清陕西考试建筑选址
        7.3.1 明清贡院建筑选址
        7.3.2 明清陕西贡院建筑选址
        7.3.3 明清陕西考院建筑选址
        7.3.4 明清陕西考院分布
    7.4 明清陕西考试建筑空间布局
        7.4.1 明清贡院建筑空间布局
        7.4.2 明清陕西贡院建筑空间布局
        7.4.3 明清陕西考院建筑空间布局
        7.4.4 明清陕西考试建筑规模
    7.5 明清陕西考试建筑单体
        7.5.1 明清贡院主要建筑单体
        7.5.2 明清陕西考试建筑形制
        7.5.3 明清陕西贡院主要建筑单体
        7.5.4 明清陕西考院主要建筑单体
        7.5.5 明清陕西考院中的窑洞建筑
    7.6 明清陕西考试建筑小品
    本章小结
8 明清陕西教育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
    8.1 陕西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
        8.1.1 选址及空间布局特色
        8.1.2 教育建筑选址及空间布局的地域特色
        8.1.3 材料及装饰特色
    8.2 地域文化特色之一:崇礼与庄重
        8.2.1 影响深远的官文化
        8.2.2 官文化对明清陕西教育建筑的影响
    8.3 地域文化特色之二:质朴与浑厚
        8.3.1 厚重深刻的关学
        8.3.2 关学对明清陕西教育建筑的影响
    8.4 以俭为美,偶有奢华
    8.5 适宜与简淡
        8.5.1 隐逸文化遗风
        8.5.2 隐逸文化对明清陕西教育建筑的影响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
    9.1 结论一:明清陕西书院建筑特征
    9.2 结论二:明清陕西庙学建筑特征
    9.3 结论三:明清陕西蒙学建筑特征
    9.4 结论四:明清陕西考试建筑特征
    9.5 结论五:明清陕西教育建筑的地域特色
    9.6 结论六:明清陕西教育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
附表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3)髙中陪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扬州市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陪读队伍的壮大
        1.1.2 陪读学生自主管理的问题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高中陪读学生
        1.3.2 自主管理
        1.3.3 学生自主管理
        1.3.4 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1.4 理论基础:主体性教育理论
        1.4.1 主体性教育理论:人本教育
        1.4.2 主体性教育理论:马斯诺的需要层次论
        1.4.3 主体性教育理论:自主学习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1.5.1 家长陪读的研究现状
        1.5.2 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
        1.6.1 研究的目的
        1.6.2 研究的内容
        1.6.3 研究的方法
    1.7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假设
        1.7.1 拟解决关键问题
        1.7.2 研究假设
2 高中陪读学生自主管理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2.1 样本学校自主管理的总体概况
    2.2 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测
    2.3 高中陪读学生自主管理的调查分析
        2.3.1 调查设计及实施
        2.3.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2.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 高中陪读学生自主管理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高中陪读学生自主管理的现状特点
        3.1.1 优秀的班干部群体对良好班风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3.1.2 榜样示范的激励机制促进全体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
        3.1.3 社团活动使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3.1.4 在常规管理上,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强
        3.1.5 良好的陪读环境对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意义
        3.1.6 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管理的能力
    3.2 高中陪读学生自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2.1 高中陪读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
        3.2.2 高中陪读学生在自我学习和生活上的自我管理存在的问题
        3.2.3 高中陪读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自我管理存在的问题
    3.3 高中陪读学生自主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应试教育的弊端
        3.3.2 社会功利的心态
        3.3.3 班级管理的制度
        3.3.4 学生自身的修养
        3.3.5 陪读家长的方式
4 提高高中陪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4.1 改变当下应试教育的困局
        4.1.1 变革当前的考试制度
        4.1.2 改变人才的评价标准
        4.1.3 落实教改政策
    4.2 创建良好的学生自主管理环境
        4.2.1 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
        4.2.2 营造良好的陪读环境
    4.3 搭建学生自主管理的平台
        4.3.1 构建“家校合作”平台
        4.3.2 构建“师生合作”平台
        4.3.3 搭建“生生合作”平台
    4.4 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
        4.4.1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4.4.2 培养“以生为主”的教育理念
    4.5 培养学习的自主性是关键
        4.5.1 调动学习内驱力
        4.5.2 增强求学的责任感
        4.5.3 掌握方法技巧
        4.5.4 加强思维训练
        4.5.5 创新课堂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葛洪《抱朴子》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范围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综述
第一章 葛洪及《抱朴子》其书
    第一节 葛洪其人
        一 葛洪的生活背景
        二 生平、师承与交游
        三 个人着作
    第二节 《抱朴子》的思想内容
        一 《抱朴子》的创作动机
        二 《内篇》与《外篇》的关系
        三 《抱朴子》的道教思想
        四 《抱朴子》的政治与社会思想
        五 《抱朴子》的个人修养思想
        六 《抱朴子》的文论
第二章 东晋南北朝时期《抱朴子》接受的道教化倾向
    第一节 东晋南北朝《抱朴子》接受概述
    第二节 范晔等以史家视野对《抱朴子》的接受
        一 袁宏、何法盛、马枢对葛洪生平的追述
        二 裴松之对《抱朴子》的评述
        三 范晔《后汉书》对《抱朴子》的吸收
    第三节 寇谦之、陆修静对《抱朴子》思想的借鉴
        一 寇谦之对《抱朴子》清理道教思想的接受
        二 陆修静对《抱朴子》援儒入道思想的借鉴
    第四节 陶弘景对《抱朴子内篇》的汲取与改造
        一 与葛洪的思想渊源
        二 对葛洪《抱朴子》金丹思想及整肃道教观念的继承与发展
    第五节 佛教信仰者对《抱朴子》的诘难与继承
        一 刘勰、甄鸾、道安对《抱朴子内篇》的诘难
        二 刘勰、萧绎、颜之推对《抱朴子》的继承与辨析
第三章 隋唐时期《抱朴子》接受的兴盛
    第一节 隋唐时期《抱朴子》接受概述
    第二节 隋唐类书对《抱朴子》的辑录
        一 隋唐四大类书对《抱朴子》的辑录
        二 隋唐四大类书辑录《抱朴子》的特点
    第三节 唐代史家对《抱朴子》的引述与评析
        一 唐代史家对《抱朴子》的广泛引述
        二 《晋书·葛洪传》对《抱朴子》内外篇的融合与去取
        三 刘知几《史通》对《抱朴子》的评析
    第四节 魏徵、马总对《抱朴子》的节录
        一 魏徵《群书治要》对《抱朴子外篇》的选择性接受
        二 马总《意林》对《抱朴子》均衡有序的接受
    第五节 隋唐时期《抱朴子内篇》金丹思想的接受
        一 隋唐道教对《内篇》金丹思想的发展与批判
        二 隋唐儒家、佛教对《内篇》金丹思想的批判
        三 隋唐文学作品对《内篇》金丹思想的普遍认可
第四章 宋元时期《抱朴子》接受的沉寂
    第一节 宋元时期《抱朴子》接受概述
    第二节 宋代类书对《抱朴子》的辑录与化用
        一 五部类书对《抱朴子》的不均衡接受
        二 五部类书所反映的宋代《抱朴子》接受概貌
        三 五部类书对《抱朴子》接受的促进
    第三节 《太上感应篇》对《抱朴子内篇》的承袭与转化
        一 《太上感应篇》对《抱朴子内篇》的承袭与转化
        二 对《抱朴子内篇》转化接受产生的原因
        三 对《抱朴子内篇》转化接受产生的效果
    第四节 荣六郎家刻本《抱朴子内篇》
        一 荣六郎家刻本《抱朴子内篇》的版本源流
        二 荣六郎家刻本《抱朴子内篇》的价值
    第五节 宋元时期《抱朴子内篇》金丹思想的接受
        一 宋元道教对《内篇》金丹思想的继承与背离
        二 来自儒生的批判
        三 宋元画作、诗文对《内篇》金丹思想的忽视
结语
附录一 葛洪形象接受述略
附录二 《抱朴子》版本调查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5)社会流动的教育机制探究 ——以一个地方家族为中心(1905-2010)(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有关社会流动的研究
        二、教育与社会流动研究
        三、家族与家族教育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第四节 基本资料与研究方法
        一、基本资料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毛氏的家族形态与传统社会流动形式
    第一节 吉安的历史与教育传统
        一、历史沿革与地理环境
        二、吉安的宗族与村落
        三、吉安的传统教育形态
    第二节 毛氏的家族史
        一、南迁的北族:共祖毛氏
        二、浙江迁江西:龙城毛氏
        三、龙城毛氏分支:毛家村毛氏
        四、毛家村毛氏一支:裕元巷毛氏
    第三节 毛氏家族的聚落形态与社会流动
        一、毛氏家族的聚落形态
        二、“耕读传家”的教育文化
        三、毛氏家族的传统社会流动形式
    小结
第三章 科举制废除后的家族社会流动(1905-1911)
    第一节 废科举与社会流动机制的更替
        一、废科举的社会流动后果
        二、吉安士绅阶层的转型
        三、新式教育作为社会流动机制的形成
    第二节 吉安的新式教育与宗族
        一、吉安新式教育的发展
        二、宗族新学精英的产生
    第三节 新式教育与家族早期社会流动:三个个案
        一、低级士绅:毛仁炬
        二、在传统士绅与新式精英之间的第一代人:毛仪与毛伦
    小结
第四章 民国教育革新与家族社会流动(1912-1948)
    第一节 第一代人的办学实践
        一、吉安新教育体系的建立
        二、吉安高小与吉安小学的创办
    第二节 第二代人的教育生活史
        一、小学教育
        二、中学教育
        三、高等教育
    第三节 教育与第二代人的社会流动
        一、教育与第二代人的职业分化
        二、教育与家族女性角色的崛起
        三、新学精英的宗族建设
    小结
第五章 “运动”时代的教育生活与社会流动(1949-1976)
    第一节 新体制下第三代人的教育生活史
        一、第三代人的教育生活史(1949-1966)
        二、第三代人的教育生活史(1967-1976)
    第二节 第二代人与第三代人的社会流动
        一、家族政治精英的命运
        二、家族知识分子群体的沉浮
        三、毛家村内的阶级与阶层分化
    第三节 “家国对立”下的毛氏家族社会
        一、家族的仪式、祠堂与族谱
        二、家族结构的“非血缘化”
    小结
第六章 恢复高考后两代人的教育与社会流动(1977-2010)
    第一节 1977年以来两代人的教育生活史
        一、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四代人(1977-1998)
        二、高等教育扩招后的第五代人(1999-2010)
    第二节 教育与两代人的社会流动分析
        一、两代人社会流动的基本状况
        二、教育与两代人职业结构的流动
        三、教育与两代人阶层构成的流动
    第三节 教育伴随性社会流动背景下的家族社会
        一、教育与毛氏家族结构的嬗变
        二、毛氏的宗族重建与历史延续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社会流动的教育机制
    二、思考:普通家族教育研究的意义
附录
    附录一:龙城毛氏司封派部分村庄分徙世系图
    附录二:一九九四年甲戍版《龙城毛氏三派宗谱》谱约
    附录三:裕元巷部分知识人才表
参考文献
后记

(6)明代文官制度与明代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官制度与明代文学的整体考察
    第一节 基本概念:官、文官与文官制度
        1.1.1 官与文官
        1.1.2 制度与文官制度
    第二节 文官制度下的明代文学
        1.2.1 明代文官制度概述
        1.2.2 明代文学发展概述
        1.2.3 文官制度对文学的制约与影响
        1.2.4 文学对文官制度的文学化反映
第二章 进士出身—授任制度与明代文学
    第一节 明代的出身途径与文官的出身认证
        2.1.1 明王朝的常规出身途径
        2.1.2 明代文官考选入仕的出身分类
        2.1.3 明代文官的出身登记方式——贴黄
    第二节 务在甲科:授任制度中的出身歧视与士人心态
        2.2.1 资格立制:不得已而任之以法
        2.2.2 出身效应:宦途升沉,定于谒选之日
        2.2.3 士人心态:众情所趋向,务在甲科
        2.2.4 出身之难:数十万人,以三百名为率
    第三节 进士出身与明代作家
        2.3.1 作家的科目出身与仕宦之优
        2.3.2 科目、志趣选择与作家命运
        2.3.3 科目考选与文学传统继承
        2.3.4 科目考选与作家队伍结构
    第四节 科目考选与明代诗文
        2.4.1 科目考选:应考诗文的一般性分析
        2.4.2 赴考作品:四海皆名利
        2.4.3 中式作品:儒冠能见帝
        2.4.4 下第作品:萧然出凤城
        2.4.5 科考与诗文:谢肇淛、袁中道等作品的个案分析
    第五节 科目出身与白话短篇小说
        2.5.1 科目出身与明代小说关系总论
        2.5.2 科甲出身与小说收束
        2.5.3 考选受官与情节推转
        2.5.4 考选经历:叙事中心
        2.5.5 进士出身的迷思
    第六节 科目考选与明代戏剧
        2.6.1 戏曲作家的士林身份分析
        2.6.2 明人“戏曲成就与科举出身”关系论
        2.6.3 科目考选与明代曲作
        2.6.4 科目考选题材的创作心理分析
    第七节 进士授任与文学活动
        2.7.1 授任制度大要
        2.7.2 进士初授的文学影响
        2.7.3 内外官的迁转与文学
第三章 监生出身—授任制度与明代文学
    第一节 监生历事出身制度
        3.1.1 “监生”的内涵
        3.1.2 监生历事出身之法
        3.1.3 监生历事入仕的运行态势
    第二节 历事出身—授任制度下的作家心态与诗文创作
        3.2.1 举贡作家的整体格局
        3.2.2 历事—授任之途下的作家及作品
    第三节 监生出身—授任制度与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3.3.1 小说对监生“出身—授任”的反映
        3.3.2 监生出身—授任制度下文学形象的反映
        3.3.3 监生入仕环节的文学反映
    小结
第四章 吏员出身—授任制度与明代文学
    第一节 吏员出职制度
        4.1.1 明代吏员(吏典)队伍的构成
        4.1.2 吏员出职制度的历史渊源
        4.1.3 明代吏员出职的制度规定
        4.1.4 明代吏员出职制度的运行态势
    第二节 吏员出身—授任与明代小说
        4.2.1 吏员出职小说
        4.2.2 其他小说作品中对吏员出职制度的反映方式及内容
    第三节 吏员出身—授任制度与明代诗歌
        4.3.1 明代吏员出身作家的缺席
        4.3.2 明代诗文对吏员出身官的写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考核制度与明代文学
    第一节 朝觐考察与明代文学
        5.1.1 朝觐考察制度概要
        5.1.2 朝觐考察与明代入计诗文
        5.1.3 朝觐考察与明代作家:以汤显祖、袁宏道为案例的分析
        5.1.4 朝觐考察与白话小说
    第二节 考满制度与明代文学
        5.2.1 考满制度概述
        5.2.2 考满与诗歌
        5.2.3 考满与白话短篇小说、戏曲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致仕制度与明代文学
    第一节 明代致仕制度概要
        6.1.1 明代之前致仕制度的发展状况概要
        6.1.2 明代致仕制度概要
        6.1.3 明代致仕制度异于前代的突出之处
    第二节 致仕制度与文学生态
    第三节 制度背景下的作家创作
        6.3.1 官员致仕的自抒怀抱
        6.3.2 致仕与赠别酬酢
    第四节 文学作品对致仕的反映与运用
        6.4.1 诗歌对“致仕”的语言表达——以何良俊致仕酬答为例
        6.4.2 戏曲与“致仕”
        6.4.3 小说与“致仕”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明代名臣刘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 历史人物研究的重要地位和一般要求
        (二) 明代名臣刘健的政治地位和影响
        (三) 以明代名臣刘健为研究对象的直接原因
    二、学术研究现状
        (一) 综合性研究中的相涉内容
        (二) 有关明代各种具体领域研究的相涉内容
        (三) 明史研究论文中所涉及对刘健的论述
    三、研究主要依据的史料
        (一) 编年史类
        (二) 纪传体类
        (三) 政书与方志类
        (四) 明清文集与笔记类
        (五) 其它杂史及谱表碑录类
    四、研究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指导理论
        (二) 一般史学研究方法的运用
    五、论文基本结构
        (一) 章次内容设定
        (二) 逻辑结构特点
    六、研究创新、难点及学术意义
        (一) 研究的创新性
        (二) 研究的难点
        (三) 研究的学术意义
第一章 刘健生活的社会时代
    第一节 明代社会发展走势及其阶段性特征
        一、明代建国与立制
        (一) 封建社会秩序的恢复与重建
        (二) 明王朝封建专制主义体制的创建
        (三) 明代社会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二、明代社会形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二节 明代前中期的政治形势
        一、正统初期的“治世”余绪
        二、正统中期至成化间的动荡纷乱
        三、“弘治中兴”的相对稳定
        四、正德时期的政治衰败
    第三节 明代前中期政治思想环境及其“臣道”意识
        一、“以儒治国”背景下的政治思想
        (一) 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
        (二) 明代“以儒治国”方略下的政治思想
        二、儒家政治思想中的“君臣关系”与“臣道”规范
        三、君主专制政治现实中的“臣道”处境
        (一) 君主专制政体对“臣道”实现的制约
        (二) 士大夫对“臣道”的追求与困境
第二章 刘健的家世及早期经历
    第一节 祖世家族与乡里环境
        一、祖世与家族背景
        (一) 祖世根基
        (二) 家族背景
        二、乡里社会生活环境
        (一) 自然环境与经济方式影响下的民风
        (二) 文化传统与生活习尚
    第二节 家教传统与求学
        一、家教传统
        二、刘健早年的求学情形
    第三节 乡里交谊
        一、与洛中名士的交游与论学
        二、其他人际交游
    第四节 刘健的个性与其为人处事风格
        一、影响刘健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
        二、刘健个性特点及其表现
第三章 刘健的政治作为
    第一节 入阁前仕宦经历
        一、任职翰林院之训练
        二、东宫侍讲之任事
    第二节 入阁后的为政实绩
        一、为弘治前期阁臣之历事
        (一) 履行内阁辅助决策职责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在其它重要场合中表现出的作用和影响
        二、为弘治后期首辅之勋业
        (一) 弘治后期刘健在内阁中地位的提升
        (二) 弘治后期刘健任首辅为政实迹
        (三) 刘健为政风格及其特点
        三、正德初期辅政之政绩
        (一) 顾命大臣与“新政”气象
        (二) 正德初期致政日益艰难
        (三) 宦官势力上升与刘健罢政
    第三节 致仕家居的从政余绪
        一、致仕、落职与复职家居
        二、心忧朝政与新朝优礼
        (一) 身在乡野,心系庙堂
        (二) 新朝优礼的政治待遇
第四章 刘健政治生涯中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 与诸帝的君臣关系及其政治浮沉
        一、与英、宪、世三宗的普通君臣关系及其政治上升的平缓
        (一) 与英宗、宪宗的关系和刘健政治地位的缓慢上升
        (二) 与世宗的关系和刘健政治地位及影响的恢复
        二、刘健与孝宗关系的融洽及其“中兴”名臣地位的形成
        (一) 与孝宗融洽关系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二) 与孝宗融洽关系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三、与武宗关系的演变及其政治地位的跌落
        (一) 武宗的思想意识及其个性特点
        (二) 武宗与刘健关系的变化及刘健政治命运的突变
    第二节 与朝中重臣间的关系及其政治影响
        一、初入仕途受朝中重臣的器重及其影响
        二、入阁后同官间相对和谐的关系及其影响
        三、入阁后与部院诸卿间的协作关系及其影响
    第三节 入阁后与其他僚属关系及对其行政的影响
        一、仕宦中的同年关系及其政治影响
        二、仕宦中的乡故关系及其政治影响
        三、仕宦中与其他僚属故吏及门生的关系及其政治影响
        (一) 仕宦后期与其他僚属的关系及其政治影响
        (二) 仕宦中与门生故吏关系及其政治影响
第五章 刘健的编着及其思想意识
    第一节 刘健着述整理的说明
        一、刘健着述留存稀少散乱的主要原因
        二、刘健着述搜集整理的概况
    第二节 刘健奏疏类着述中体现的政治思想
        一、奏疏数量和类别中体现的致政意识
        二、奏疏内容中反映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刘健碑记铭文着述反映出的实政思想
        一, 实务类碑记着述中反映的思想内容
        (一) 崇儒兴学的思想
        (二) 重视具体实务的思想
        二, 墓志碑铭类作品中反映的意识倾向
    第四节 刘健诗文作品与其着述风格
        一、刘健的诗文作品及其思想内容
        二、刘健着述的风格与特点
第六章 历史时代变迁中的刘健形象
    第一节 政治规范:明清官修典籍中的贤臣榜样
        一、明代官修史籍中的评价
        二、清代官修史籍中的评论
    第二节 人格特色:明清私纂史书中的良相风范
        一、明代私修史书中对刘健的认识与评价
        (一) 寓论于史的评述风格
        (二) 政治评论中的众说纷纭
        (三) 品格评议中的多重角度和侧面
        二、清代私修史书中的评说与议论
        (一) 清代私修纪传类史籍中对刘健的评述
        (二) 清代私修杂史、文集及其它史着中对刘健的议论
    第三节 虚化追求:民间流传中扑朔迷离的幻影
        一、明清记述中有关刘健的神异现象
        二、近代以来民间传说的神奇事迹
        三、当前“大众史学”演义中的生动角色
结语:致治良相功,败政贤臣窘——皇权专制下的名臣命运
    一、贤臣良相——刘健在明清时期的政治地位与影响
        (一) “理学名臣”的型塑
        (二) 政治贤辅的地位
    二、治兴败窘——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与大臣个人命运的关系
        (一) 孝宗治政对刘健政治追求的促成和制约
        (二) 武宗败政使刘健致政遭遇窘迫
    三、社会政治环境与个人命运关系的启示
附件
    附件1 明代阁臣刘健年谱
    附件2 刘健任职履历简表
    附件3 刘健仕政中主要人际交往关系简表
    附件4 刘健着述类目及资料索引汇编
    附件5 明清主要官方史籍及官员奏疏中对刘健的评述列表
    附件6 明清私修史着中对刘健的评述列表
参考文献
    一、古籍文献
    二、基础理论着作
    三、近现代论着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选题原因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原因
        1.1.2 研究意义
    1.2 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界说
        1.2.1 高等教育
        1.2.2 教育交流
        1.2.3 时间和地域的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中法教育交流的整体研究
        1.3.2 专题研究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1章 法国天主教在华高等教育交流
    1.1 法国天主教在华办学概况
        1.1.1 天主教在华学校和师生的数量
        1.1.2 天主教教会学校的地理分布
        1.1.3 法国在华建立高等院校的努力
    1.2 中华的曙光——震旦大学
        1.2.1 第一震旦——太阳升起
        1.2.2 第二震旦——如日中天
        1.2.3 政府接收——薪火相传
    1.3 天津工商学院
        1.3.1 师资队伍的国际化
        1.3.2 院系调整和学科课程的现代化
        1.3.3 丰富的教学设备与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1.3.4 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管理
        1.3.5 在教会大学史中的特点和作用
    1.4 对法国天主教在华两所大学的比较
第2章 中法民间高等教育交流——从勤工俭学到中法大学
    2.1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2.1.1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序曲——华工教育
        2.1.2 出现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高潮的原因
        2.1.3 最后一批留法勤工俭学生的命运
        2.1.4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留学方面的突破
        2.1.5 勤工俭学运动与职业教育
        2.1.6 与研究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同仁的商榷
    2.2 中法大学
        2.2.1 学术之意义——中法学术教育交流的典范
        2.2.2 组织之意义——学校构成及沿革
        2.2.3 学制之意义——大学区制在中法大学的施行
第3章 中法政府组织的高等教育交流
    3.1 留法教育
        3.1.1 晚清留法学生及管理
        3.1.2 民国留法学生及管理
    3.2 里昂中法大学
        3.2.1 里昂中法大学的建立
        3.2.2 里昂中法大学的自费生
        3.2.3 里昂中法大学学生的遣返问题
        3.2.4 里昂中法大学与庚子赔款
        3.2.5 留法勤工俭学生与里昂中法大学的关系
        3.2.6 里昂中法大学的消亡
    3.3 中比大学
        3.3.1 中比大学的建立
        3.3.2 中比大学的特点
        3.3.3 中比大学学生争庚款的斗争
第4章 巴黎大学中国学院
    4.1 巴黎大学中国学院的筹建
    4.2 巴黎大学中国学院的师生和课程
    4.3 在欧美各国普遍筹建中国学院的计划
        4.3.1 叶恭绰与中国学院
        4.3.2 班乐卫与中国学院
        4.3.3 韩汝甲与中国学院
    4.4 社会主义中国的孔子学院走向全世界
第5章 法国教育管理体制在华试验
    5.1 大学区制和大学院制的理论来源和法国学制的特点
    5.2 蔡元培对大学区制和大学院制的设想
    5.3 大学区制和大学院制的实施背景
        5.3.1 大学区制和大学院制实行的社会思想基础
        5.3.2 教育腐败
        5.3.3 军事甫定,教务停顿,经费困难
        5.3.4 教育独立思潮
    5.4 大学区制和大学院制的实施经过
        5.4.1 大学院剖析
        5.4.2 大学区剖析——以北平大学区为例
    5.5 大学区制和大学院制的废止及失败
        5.5.1 大学区所辖面积太大,大学太多
        5.5.2 经费紧张,顾此失彼
        5.5.3 变通不周,组织不善
        5.5.4 基础不稳,变革太快
    5.6 大学区制和大学院制的成果
        5.6.1 设立研究机构
        5.6.2 废止春秋祀孔典礼
        5.6.3 筹措款项,恢复课业
        5.6.4 召集全国教育会议、取缔及改良私塾、实行义务教育
    5.7 大学区制和大学院制的启示
第6章 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的特点
    6.1 中法高等教育交流的动因分析
    6.2 中法高等教育交流的基本特点
        6.2.1 宗教、政府和民间力量齐头并进
        6.2.2 在管理体制上,基本上采取中法平等管理的模式
        6.2.3 在资金投入上,前期中法合资,中方经费困难;后期依靠庚款
        6.2.4 在教育模式上,以法国为样板
    6.3 中法高等教育交流的缺陷及教训
    6.4 中法高等教育交流的积极作用
        6.4.1 促进了中法文化的交流
        6.4.2 弥补了我国教育投入的不足
        6.4.3 刺激了我国教育的创新
        6.4.4 引进了一些新专业和新学科
        6.4.5 培养了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师资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和即将发表的论文

(9)我国高校招生自主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内文献综述
        (二) 国外文献综述
        (三) 已有研究的简略评述
    三、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四、研究思路、重难点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预计创新点
        (三) 研究方法
一、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历史演变
    (一) 西方的大学自治
        1. 中世纪的大学自治传统
        2.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自治
    (二) 中国近代招生自主权的历史沿革
        1. 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开始时期(1898年——1911年)
        2. 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成长时期(1911年——1949年)
        3. 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演变时期(1949年——1977年)
        4. 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改革探索和发展时期(1977年——至今)
二、我国高校招生自主权理论概述
    (一) 相关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解读
        1. 高校办学自主权
        2. 招生自主权
        3. 大学自治
        4.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二) 自主招生政策解读
        1. 自主招生系统
        2. 自主招生政策新变化
    (三) 高校自主招生的程序和标准
        1. 高校自主招生的程序
        2. 高校自主招生的标准
    (四) 我国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内容及类型
        1. 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基本内容
        2. 高校招生自主权的类型
三、国外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及启示
    (一) 国外高校自主招生制度
        1. 美国招生制度
        2. 英国招生制度
        3. 德国招生制度
        4. 法国招生制度
        5. 日本招生制度
    (二) 启示
四、高校招生自主权的现状研究
    (一)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规模
    (二) 我国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模式
        1. 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非完全"自主招生模式
        2. 2006 年复旦和上海交大"完全"自主招生模式
        3. 2008 年高职、高专院校自主招生模式
        4. 2010 年五校联合自主招生模式
    (三) 高校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
        1. 自主招生中的教育公平问题
        2. 自主招生中的腐败问题
        3. 自主招生中的诚信问题
        4. 自主招生成本问题
        5. 自主招生后续培养问题
五、案例分析:北京大学自主招生与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一)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提出
    (二)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的过程
        1. 目的原则
        2. 实施程序
        3. 选拔程序
    (三)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施行的可行性
        1. 质疑
        2. 争论
        3. 未来展望
六、健全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对策建议
    (一) 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试点院校,推进自主招生制度改革
        1. 在部分重点高校继续推行完全自主招生
        2. 逐步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试点范围
        3. 试点院校逐步朝向省属重点高校
    (二) 扩大选拔范围,体现教育公平
        1. 适当降低招生政策门槛,兼顾农村学生
        2. 面向更多的中学更多的学生
        3. 建立教育补偿政策
    (三) 建立专业的考试结构,实行招考分离
        1. 借鉴国外的经验
        2. 成立权威学术结构(大学考试委员会)
    (四) 健全高校自主招生管理监督机制
        1. 招生程序公开透明
        2. 建立教育行政问责制度
        3. 强化学术权力,弱化行政权力
    (五) 建立多元化的自主考试选拔体系
        1. 建立多元化的考试体系
        2. 改变招生的评价标准
        3. 改变"一考定终身"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元好问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绪论
    一、金元时期元好问诗歌接受的形成期
    二、明代元好问诗歌接受的曲折发展期
    三、清代元好问诗歌接受的高潮期
第一章 金元时期元好问诗歌的接受与传播
    第一节 金元时人眼中的元好问
        一、金元时人评述元好问
        二、体现金元时人的思想观念
    第二节 金元时人眼中的元好问诗歌
        一、金元时人对元好问诗歌的评价
        二、反映金元之际的文坛风气
    第三节 元好问单篇诗作的即时传播
        一、即时传播情况概述
        二、即时传播效果分析
    第四节 元好问诗文集本的后续传播
        一、元人别集的编定、刊刻与传播
        二、元遗山集的编定、刊刻与传播
第二章 明代元好问诗歌的接受与传播
    第一节 明代元好问诗歌的接受背景
        一、“华夷之辨”的民族正统观
        二、尊唐黜宋的文艺思潮
    第二节 明人对元好问其人其诗的评价
        一、遗山集序跋中对元好问其人的评价
        二、明人诗话中对元好问其诗的评价
    第三节、明代元好问诗歌的辑选及传播
        一、元好问诗的辑录与重刊
        二、明人对元好问诗歌的选录
第三章 清代元好问诗歌的选录引用及传播
    第一节 清代元好问诗歌接受的繁荣及其原因
    第二节 清代元好问诗歌选录研究
        一、清代遗山诗的选录
        二、清代遗山诗选录情况分析
    第三节 清人对元好问诗歌的阅读
    第四节 清人对元好问诗歌的引用及追和
        一、清人引用追和元好问诗概况
        (一) 引诗用诗
        (二) 集诗集联
        (三) 次韵用韵
        二、清人引用追和元好问诗歌情况分析
        (一) 清人避祸心态下对元好问诗的取舍
        (二) 清代盛世歌唱中对元好问诗的扬弃
        (三) 末世情怀氛围中对元好问诗的选择
    第五节 清代遗山诗集的重刊与传播
        一、华希闵剑光阁本
        二、万廷兰本
        三、张穆阳泉山庄本
第四章 清代元好问诗歌的评点与笺注
    第一节 清代元好问诗歌评注总述
    第二节 查慎行《初白庵诗评》与元好问诗
        一、查慎行的生平和着述
        二、《初白庵诗评》的成书过程
        三、查慎行选评元好问诗
    第三节 顾奎光、陶玉禾评元好问诗
        一、顾奎光总评元好问诗
        二、陶玉禾选评元好问诗
    第四节 王庆麟评注元好问诗
    第五节 吴汝纶点勘《元遗山诗集》
    第六节 施国祁与《元遗山诗集笺注》
        一、《元遗山诗集笺注》的成书过程与撰写体例
        二、《元遗山诗集笺注》的主要内容
        三、施国祁笺注元遗山诗集之不足
第五章 清人诗话对元好问诗歌的评价
    第一节 清人论元好问诗歌述评
        一、对元好问文学大家地位的认定
        二、清人论元好问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三、清人比况与元好问诗歌风格评价
    第二节 赵翼评论元好问诗
        一、元好问总评及其生平大事考辩
        二、围绕才气情所展开的创作论评价
        三、创新与求真并重的论诗原则
    第三节 翁方纲论元好问诗
        一、对前人说法的纠误辩正
        二、对元好问诗歌及石本的研讨
        三、对元好问诗歌的具体评价
    第四节 潘德舆批评元好问诗
第六章 清代野史亭题咏与元好问诗歌
    第一节 汪本直修葺遗山墓与集诗活动
    第二节 陈敬棠扩建野史亭与镌诗活动
    第三节 清代诗文中的“野史亭”意象
        一、“野史亭”一词溯源
        二、清人诗文中的“野史亭”
        三、由钱谦益野史亭比况引发的批评
    第四节 野史亭题咏与元好问诗歌接受
        一、野史亭歌咏受到元好问诗歌的影响
        二、野史亭歌咏推动元好问诗歌的接受和传播
第七章 元好问论诗绝句的接受研究
    第一节 《论诗三十首》接受历程概述
    第二节 清人对《论诗三十首》的评注
        一、查慎行《初白庵诗评》的评注
        二、《金诗选》中陶玉禾的选评
        三、翁方纲《石洲诗话》的评论
        四、施国祁《元遗山诗集笺注》的注释
        五、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的注疏
    第三节 清代元好问论诗绝句阐释热点
        一、“女郎诗”与山石句
        二、东野“诗囚”与扬韩抑孟
        三、“连城璧”与排比铺张
        四、苏黄诗及江西诗派
        (一) “苏黄尽”与沧海横流
        (二) “百态新”与苏门忠臣
        (三) “涪翁拜”及江西诗派
        五、南北之见及乡曲之私
        六、心画心声与诗品人品
    第四节 清人对元好问论诗绝句的仿效
        一、清代论诗绝句的繁荣及其特点
        二、清代仿效元好问论诗绝句的盛况及其原因
        三、清人仿效元好问论诗绝句的类型及其作用
附录
    附录一:《元好问全集》的八首误补诗
    附录二:历代读遗山诗题遗山集诗文汇集
    附录三:历代元好问诗歌的次韵、和韵诗
    附录四:清代修葺遗山墓野史亭题诗一览
    附录五:清代元好问论诗绝句仿效诗列表
参考文献

四、扬州大学:考场不设监考,还考学子诚信(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台湾进士研究[D]. 贾棚仁. 信阳师范学院, 2021
  • [2]明清陕西教育建筑文化研究[D]. 周春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7)
  • [3]髙中陪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扬州市S中学为例[D]. 滕玉凤.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2)
  • [4]葛洪《抱朴子》接受研究[D]. 袁朗.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3)
  • [5]社会流动的教育机制探究 ——以一个地方家族为中心(1905-2010)[D]. 葛孝亿.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6)
  • [6]明代文官制度与明代文学[D]. 李军. 南开大学, 2013(06)
  • [7]明代名臣刘健研究[D]. 翟爱玲. 南开大学, 2013(07)
  • [8]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研究[D]. 张士伟. 河北大学, 2010(07)
  • [9]我国高校招生自主权研究[D]. 汪阳生. 西南大学, 2010(08)
  • [10]元好问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研究[D]. 张静. 南京师范大学, 2008(05)

标签:;  ;  ;  ;  ;  

扬州大学:考场没有监考,学生的诚信也受到考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