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润滑是设备管理的经常性课题(论文文献综述)
贺旭琳[1](2021)在《基于FTA方法的DCL-32k捣固车供气系统可靠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供气系统作为DCL-32k连续式双枕捣固车气动系统的关键环节,为整车提供足够压力的空气动力源,保证车辆在运行、作业当中有充足的风源。供气系统工作可靠性的研究,对全面掌握设备故障类型,科学制定检修保养措施,进一步消除薄弱环节,提高上线运用安全性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供气系统的逻辑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各部件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分析,结合现场运用数据进行系统、部件的故障机理分析,梳理、总结出各部件失效形式(10种)和供气系统主要故障(3种)。根据故障机理分析,采用FTA的分析方法,建立供气系统故障树,做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导致供气系统故障的主要底事件(18个)及各底事件的重要度,找到了降低供气系统工作可靠性的薄弱环节。针对找到的薄弱环节,结合现行检查保养标准,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检查保养优化措施,并根据自我工作实践总结,提出供气系统技术改造方案。对改进后的系统进行可靠性预测,同时与测算所得的改造前系统可靠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系统从故障率及可靠性方面均有明显改善,改造方案可行、有效。根据改造方案实施供气系统改造,设计开发了一种DCL-32k连续式双枕捣固车用空气过滤器,并装车进行运用试验。通过收集现场运用数据,证明空气过滤器现场运用效果显着,达到了提高供气系统工作可靠性的目的,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本文系统的分析了供气系统工作原理、故障机理,罗列了供气系统主要故障,为现场人员故障诊断提供参考,同时为供气系统检查保养提供标准。更重要的是,为提升供气系统工作可靠性提供技术改造方案并实施应用,为大型养路机械优化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周佟[2](2021)在《朗台公司全面生产维护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和化工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来,受世界经济的低迷以及世界主要石油产地局势紧张的影响,以及国内安全、环保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强,国内石油和化工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丁腈橡胶(NBR)制造作为石油和化工行业下游产业,同样面临着行业竞争日渐激烈、原料供应及下游需求不确定性增加等多方面挑战。朗台公司是阿朗集团与台湾TS集团合资成立的化工企业,采用低温乳液聚合工艺生产合成丁腈橡胶。本文以朗台公司全面生产维护(TPM)管理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信息搜集、现场观察、人员访谈等方法了解公司TPM管理现状。其次,通过对设备综合效率(OEE)、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等主要指标的统计分析,找出影响公司TPM管理绩效的主要问题在于总体性能开动率低、主要设备故障率高、故障维修时间长。然后利用矩阵图、Why-Why分析等工具,系统分析造成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管理措施针对性不强、自主维护作业质量不高、设备故障模式和规律认识不足、设备固有缺陷未得到有效改善等。最后以PDCA循环为主线,以“三全”即“全效率、全系统、全员参与”为主体思想,针对发现的问题及分析的原因制定系统化改善措施,包括对TPM管理目标的重新设计,全面推行TPM管理信息化,提升TPM自主维护水平,提高专业修护能力,推行TPM自主改善小组管理活动。为保障优化方案的有效实施,本文按照5W1H原则制定了具体的方案实施计划,同时,以适宜的人力资源配置、合理的组织架构、优化的职责分工和最高管理者的承诺作为保障措施,以求达成TPM预期目标。无论是传统制造企业还是计划跨入工业4.0的智能制造企业,全面生产维护(TPM)对于其设备可靠性管理都具有重要作用。朗台公司TPM管理优化研究是对合成橡胶生产企业如何有效实施TPM的探索,不仅对本企业改善设备综合效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也为其他石油和化工企业推行TPM提供了借鉴。
中国物协设施设备技术委员会,山东房地产教育培训中心[3](2020)在《物业设施设备安全风险管控的研究》文中提出前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外将设施管理从传统的物业管理范围内脱离出来,并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新兴行业。与物业管理相比较,设施管理是一门相当新的交叉学科,除了使用技术原理保证设施正常运转外,还能够保证最终实现物业设施保值增值。反观国内物业管理行业,随着改革开放、城镇化推进以及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
孙瑞[4](2020)在《船用核动力二回路滑油系统动态仿真》文中研究表明船用核动力二回路系统运行功率大且续航能力强,已经成为国内外竞相发展的对象。作为保障其正常运行的重要辅助系统,滑油系统的稳态与动态性能是否良好,将对二回路系统的运行安全可靠性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核动力二回路滑油系统结构复杂,流网耦合性强且阻力特性多变,使得目前滑油系统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稳态性能、单设备部件润滑特性及局部系统动态特性的分析描述上,而关于系统整体动态性能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着重对核动力二回路滑油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研究,以期为系统的设计和研发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本文基于GSE仿真平台,搭建了船用核动力二回路滑油系统仿真模型,并根据相关设计数据,对高低负荷下系统的稳态性能进行了校验,确保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在此基础上,对动力系统变工况时滑油系统整体动态特性、各级用户负载油温变化不均匀性及不同控制策略对滑油系统油压的控制效果进行仿真研究,并完成了滑油母管泄漏事故下系统低压保护过程的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负荷分别由一工况降至三工况、五工况时,滑油母管压力超调量分别为1.4%与2.8%,润滑油总流量分别降低3.5%与7.2%;当负荷分别由五工况升至三工况、一工况时,滑油母管压力最小值分别为0.986与0.972,润滑油总流量分别升高3.94%与7.74%;变工况时各用户负载摩擦热功率损失占比变化及因此引起的流量分配关系的重新调整,是造成各级用户负载润滑油吸热量比例与流量比例不匹配,即热流比系数?i不为1,滑油系统油温呈现不均匀性的主要原因;相比于单冲量PID控制,三冲量PID控制具有减小油压波动、显着缩短油压稳定时间的良好控制效果;当滑油母管瞬时泄漏量为5%时,通过快速调节滑油泵汽轮机进汽阀开度,提高主滑油泵转速,可将系统油压恢复至初始稳定值,滑油母管压力超调量为2%,稳定时间约为360s,系统可坚持稳定运行的最长理论时间约为27min;滑油母管瞬时泄漏量为10%时,电动滑油泵自动启动,致使系统运行出现超压状态,滑油母管压力最大值为1.356,稳定时间约为300s,系统可坚持稳定运行状态的最长理论时间约为19min,可为紧急状态下动力系统能否继续运行及后续处理操作提供依据。
中国物协设施设备技术委员会,中国物协物业维修资金研究专业委员会[5](2019)在《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使用界定研究》文中指出前言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指专门用于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的资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第4条规定:"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所有权人决策、政府监督的原则。"该规定确定了维修资金的用途,明晰了不同主体在维修资金使用上的权责关系,有利于维修资金合理有效使用。
张杰[6](2020)在《滚珠丝杠副可靠性增长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滚珠丝杠副作为数控机床的核心传动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定位与传动精度。经过多年可靠性工程的研究,国内滚珠丝杠副的综合性能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而作为可靠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滚珠丝杠副的可靠性增长承担着设计加工优化改良,现场使用规范操作的任务,而目前对这方面还鲜有研究。本文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旨在建立与验证一个适用于不同型号丝杠的可靠性增长体系与评估方法。本文首先建立了滚珠丝杠副可靠性增长体系,从加工、使用、试验三个方面进行规范,用可靠性增长管理进行监测,最后用可靠性增长指标来评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可靠性增长过程。在建立体系的基础上,选取了中心孔、滚道表面质量、预紧力以及安装要求这几个关键核心参数,进行定量的分析,给出加工时的具体参数需求。并选取了支撑方式、安装工艺以及预拉伸量三种关键安装方法,设计试验研究它们对于丝杠付综合性能的影响。当滚珠丝杠副严格遵守可靠性增长体系加工后,利用可靠性增长试验评估出当前的精度可靠性为5220h,完成了可靠性增长定下的4500h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主机安装下的可靠性试验与相应的台架对比试验,分析体系中使用保障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当前的滚珠丝杠副改进的方向。对数控机床进行可靠性分配,得到滚珠丝杠副的MTBF要求为16633h。针对可靠性增长试验提出相应的评估方法,分为小样本的MTBF算法与大样本情况下的AMSAA-BISE可靠性增长模型,并通过评估得出试验的滚珠丝杠副MTBF为17800h,满足可靠性分配的要求。
孙长江[7](2019)在《炼钢厂起重机操作维修管理体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生产压力加大,利润降低,公司大幅度压缩成本,压缩备件费用,钢厂起重设备事故频发对生产产生严重影响。以炼钢总厂四分厂转炉区域起重机设备管理系统为例,围绕钢厂重大设备管理的作业区分为三个作业区,设备保障转炉检修作业区共有211名职工,主要负责炼钢总厂四分厂转炉区域主体设备附属设备及起重机检修与维护工作。吊车点检共12人,其中电气5人机械5人,点检负责组织设备检查检修点检定修制。吊车运转作业区主要是由起重机的操作人员组成,他们主要负责钢厂起重机的操作。钢厂起重机设备现有管理模式为当设备出现问题时只是汇报给起重机专业点检,专业点检员上车确认设备缺陷后,做出检修计划,通过作业票的形式下发给检修作业区,中间过程较多,有时造成处理故障时间加长,不能及时将小故障处理掉。原有管理体系已经不适应现有钢厂生产,因此通过对原有管理缺陷分析,同时详细分析现有设备管理系统对起重机设备所产生的故障有什么影响,分析现有钢厂起重机设备故障类别与之相应的维护、维修方法,根据设备操作维护理论及钢厂起重机设备使用维修特点,建立钢厂起重机设备操作、维护及维修管理体系。以点检为核心,建立三级点检,尤其是专业点检及各级管理者对设备的检查,查找点检、操作及检修存在的影响设备系统稳定的问题。使点检人员以管理者的身份协调操作与检修。建立了以点检为中心,操检合一,操作、点检与检修全面参与的一体化管理方式。解决了钢厂现存设备管理问题,最终实现起重机设备事故大幅度减少,保证了钢厂生产顺行。
林庆云[8](2018)在《LW900K装载机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故障分析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工程机械中的装载机应用到了国民生产的各种领域,且逐渐朝着大功率、高效率、大吨位发展。徐工集团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经广泛市场调研,吸收应用引进新的国外先进设计及制造技术,开发设计了LW900K新型轮式装载机。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根据生产需要,从徐工集团采购了10台LW900K新型轮式装载机,在集团公司四大矿区投入使用,尖山磷矿分公司2台,主要负责产品矿装载。两台新装载机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产品矿的装载能力,有效解决了生产瓶颈。后来,其中一台装载机发动机涡轮增压器断轴,遂更换新增压器。但从此之后,两台装载机发动机增压器轮番损坏,严重地影响了矿石搬运,同时也增加了运营成本。本文通过收集大量文献资料,学习涡轮增压器发展历史及现状,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结构原理与润滑过程。分析废气涡轮增压器损坏的主要原因,分别从机油润滑方面、异物损伤、曲轴箱压力高等,查找可能造成增压器损坏的各种原因,并进行了故障树模型的建立及分析。然后用Visual C#进行故障分析软件的开发,结合建立的故障树,开发出一款可用于废气涡轮增压器故障分析的专用软件。利用软件分析,结合QSM11发动机在LW900K装载机上的安装构造,重点从发动机增压器机油润滑方面分析查找,在初步判断出故障源后,进一步针对该故障源做停机实验,证实了造成该机型涡轮增压器烧毁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短暂缺油,加之增压器工作转速非常高,转轴及浮动轴承磨损加剧,转子组转动惯量大,不能及时停下,转轴在旋转扭矩作用下扭断,从而导致整个涡轮增压器失效报废。二是由于曲轴箱吸器滤芯孔被堵塞,没有呼吸的功用,将导致发动机曲轴箱产生高温、高压。曲轴箱产生聚集的高压废气不能及时排放,从增压器机油回油管里面反向进入到涡轮增压器轴,因气体的扰动,增压器转子组油道中产生泡沫机油,机油不能在转子轴表面建立有效润滑油膜,润滑不良造成转轴及浮动轴承磨损加剧。由于增压器转速高,转子轴转动惯量大,转子轴轴径磨损严重,在旋转扭矩与振动产生的剪切力矩作用下断裂,从而导致整个涡轮增压器提前失效报废。针对查找出来的故障原因,重新设计QSM11发动机机油滤芯器在LW900K装载机上的安装位置、把内置式呼吸器改成外置式呼吸器,购买相应材料,进行改造安装。
尚进[9](2013)在《基于常减压装置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改造方案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雾润滑系统是一种相当高效而且环保的润滑方式。目前国内用于机泵群的油雾润滑技术尚未成熟,如何应用实施该技术,更好的将这一先进的润滑方式与机泵润滑结合起来,对石油/石化等行业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设备故障和保障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分析传统的非强制润滑方式不足之处的基础上,针对应用于常减压装置的机泵润滑系统和油雾润滑系统的工作特点,研究提出了用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代替非强制润滑方式的改造方案。研究了油雾润滑装置的雾化机理,对影响雾化效果的主要因素:即润滑油温度、空气温度、空气压力、空气流量、雾化器结构、气液质量比和润滑油的粘度等进行了实验验证及分析。并通过大量的试验实测数据获得了雾化量与各参量之间的关系曲线,探索并提出了影响雾化效果的主要参量及其最佳优化值范围。最终完成了在常减压装置应用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技术改造。通过对改造后的机泵群润滑效果的监测数据,分析对比了该润滑系统的优缺点,并根据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改造后的机泵油雾润滑系统,已经实际投产运行,在机泵群润滑装置上的使用效果良好,证明该技术实用可靠,有效降低了设备使用和维护成本,保障了安全生产。
占冕[10](2013)在《SG公司TPM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也已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生产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也是先进科学技术物化的结晶,如何做好设备管理,是企业能否生存的关键性因素。设备的全员生产维修(TPM)管理方法起源于日本,不久就被很国家的企业引进,事实证明,它是做好设备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文在研究TPM的基本理论基础上,深入分析SG公司的现状,本着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并借鉴了一些成功推行TPM企业的经验,对SG公司推行TPM的活动进行了总结和探索,以期能为国内企业推进TPM管理提供一些借鉴。结合SG公司涉及多个行业和各分厂架构各异的特点,分析在推行TPM活动过程中,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管理流程。对于如何提高全员参与的热情,重点介绍了改善提案、点滴教育、焦点课题的推进方法。根据优秀设备工厂建设的过程,分成六个模块对每项管理要点介绍了实施过程,再进行成效分析,通过大量的图片直观展示活动过程及效果,总结分析TPM在推进过程中不足,提出备件管理及信息平台建立的改进建议。SG公司通过TPM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设备的综合效率、现场环境、员工素质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促进企业的管理理念的改变。
二、润滑是设备管理的经常性课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润滑是设备管理的经常性课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FTA方法的DCL-32k捣固车供气系统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可靠性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可靠性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可靠性及故障树理论基础 |
2.1 可靠性概述 |
2.1.1 可靠性基本概念 |
2.1.2 可靠性分类 |
2.1.3 可靠性主要指标 |
2.1.4 可靠性模型 |
2.1.5 建立可靠性模型一般程序 |
2.2 可靠性预测 |
2.2.1 可靠性预测基本概念 |
2.2.2 可靠性预测分类 |
2.2.3 可靠性预测方法 |
2.2.4 可靠性预测步骤 |
2.2.5 可靠性预测目的意义 |
2.3 故障树概述 |
2.3.1 故障树分析法基本概念 |
2.3.2 故障树分析法常用图形及符号 |
2.3.3 故障树分析法分析步骤 |
2.3.4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
2.3.5 故障树的定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供气系统各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 |
3.1 供气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
3.2 供气系统各部件工作原理分析[35] |
3.2.1 空压机工作原理分析 |
3.2.2 调压阀工作原理分析 |
3.2.3 气控阀工作原理分析 |
3.2.4 集尘器工作原理分析 |
3.2.5 高压安全阀工作原理分析 |
3.2.6 散热器工作原理 |
3.2.7 消音器工作原理 |
3.2.8 干燥器工作原理 |
3.3 供气系统各部件失效形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供气系统故障机理分析 |
4.1 供气系统典型故障案例 |
4.2 建立供气系统故障树 |
4.3 定性与定量分析 |
4.3.1 定性分析 |
4.3.2 定量分析 |
4.4 供气系统检修保养对策建议 |
4.4.1 供气系统检修保养现状 |
4.4.2 供气系统检修保养优化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5 供气系统改进及可靠性预测 |
5.1 供气系统改进措施 |
5.1.1 气控阀连接通路改造措施 |
5.1.2 调压阀结构改造措施 |
5.2 建立可靠性框图 |
5.2.1 供气系统改进前可靠性框图 |
5.2.2 供气系统改进后可靠性框图 |
5.3 供气系统改进后可靠性预测 |
5.4 空气滤清器现场运用效果展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朗台公司全面生产维护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工具与方法 |
1.3.1 研究工具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全面生产维护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2.1 关键概念 |
2.1.1 全面生产维护 |
2.1.2 设备综合效率 |
2.2 相关理论 |
2.2.1 系统工程理论 |
2.2.2 可靠性理论 |
第三章 朗台公司全面生产维护管理现状分析 |
3.1 朗台公司概况 |
3.1.1 朗台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3.1.2 朗台公司生产工艺与设备简介 |
3.2 朗台公司全面生产维护管理现状 |
3.2.1 朗台公司TPM管理架构 |
3.2.2 朗台公司TPM管理制度 |
3.2.3 朗台公司TPM运行绩效 |
3.2.4 各工段工时损失分析 |
3.2.5 主要设备工时损失分析 |
3.3 朗台公司全面生产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 朗台公司全面生产维护管理问题的原因 |
第四章 朗台公司全面生产维护管理优化方案 |
4.1 TPM管理优化方案的设计思路 |
4.2 合理设定各级TPM管理目标 |
4.2.1 TPM总体目标 |
4.2.2 目标分解与实施 |
4.3 全面推行TPM管理信息化 |
4.4 提升TPM自主维护水平 |
4.4.1 改善现场6S管理 |
4.4.2 强化现场目视管理 |
4.4.3 建立并完善自主维护标准化 |
4.4.4 加强OPL的活动质量 |
4.5 提高TPM专业修护能力 |
4.5.1 优化预防修护策略 |
4.5.2 强化维修知识管理 |
4.5.3 推行检维修作业标准化 |
4.6 推行TPM自主改善小组管理活动 |
4.6.1 自主改善小组活动特点 |
4.6.2 自主改善小组活动的实施 |
第五章 朗台公司全面生产维护管理的实施与保障 |
5.1 TPM优化方案的实施 |
5.1.1 优化方案实施计划 |
5.1.2 实施的重点与难点 |
5.2 TPM优化方案的保障措施 |
5.2.1 最高管理者的支持 |
5.2.2 管理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
5.2.3 人力资源保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物业设施设备安全风险管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研究背景 |
1.1研究的必要性 |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研究目的 |
1.2.2研究意义 |
1.3基础理论及相关文献综述 |
1.3.1基础理论 |
1.3.1.1隐患、危害因素与风险 |
1.3.1.2风险管理 |
1.3.2相关文献综述 |
1.4研究创新点 |
1.4.1研究技术路线 |
1.4.2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物业设施设备安全风险的含义与类别 |
2.1物业设施设备安全风险的含义 |
2.2物业设施设备安全风险的类别 |
2.2.1供配电系统的安全风险类别 |
2.2.2电梯升降系统的安全风险类别 |
2.2.3空调系统的安全风险类别 |
2.2.4给排水系统的安全风险类别 |
2.2.5消防系统的安全风险类别 |
2.2.6弱电系统的安全风险类别 |
2.2.7房屋及设施的安全风险类别 |
第三章物业设施设备安全风险管控方法与措施 |
3.1物业设施设备安全风险管控基础和保障条件 |
3.2物业设施设备安全风险管控方法与措施 |
3.2.1供配电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方法与措施 |
3.2.2电梯升降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方法与措施 |
3.2.3空调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方法与措施 |
3.2.4给排水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方法与措施 |
3.2.5消防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方法与措施 |
3.2.6弱电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方法与措施 |
3.2.7房屋及设施安全风险管控方法与措施 |
第四章结论与展望 |
4.1结论 |
4.2研究不足与展望 |
4.2.1研究不足 |
4.2.2研究展望 |
结语 |
附件 |
附件一:《物业设施设备安全风险管控的研究》调研提纲 |
附件二:调研实录(节选) |
附件三:承接查验、运行维护阶段设施设备系统风险点汇总表 |
附件四:典型案例分析(以消防系统为例) |
附件五:与本课题相关的法规引用 |
(4)船用核动力二回路滑油系统动态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系统数字化平台设计研究现状 |
1.2.2 滑油系统性能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船用核动力二回路滑油系统介绍及数学建模 |
2.1 船用核动力二回路滑油系统主要设备组成与功能介绍 |
2.1.1 滑油泵 |
2.1.2 滑油滤器 |
2.1.3 滑油冷却器 |
2.1.4 阀门 |
2.2 核动力二回路滑油系统数学模型 |
2.2.1 滑油泵数学模型 |
2.2.2 循环油舱数学模型 |
2.2.3 滑油滤器数学模型 |
2.2.4 滑油冷却器数学模型 |
2.2.5 滑油泵汽轮机数学模型 |
2.2.6 母管数学模型 |
2.2.7 阀门数学模型 |
2.2.8 摩擦部件热功率损失计算数学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船用核动力二回路滑油系统仿真模型搭建与校验 |
3.1 GSE仿真平台适应性 |
3.2 仿真算法与计算流程 |
3.2.1 管路计算模型 |
3.2.2 压力节点计算模型 |
3.2.3 节点压力方程 |
3.2.4 仿真模型计算求解 |
3.3 滑油系统仿真模型的搭建 |
3.3.1 基于JTopmeret的热工流体仿真模型构建 |
3.3.2 基于JControl的控制系统仿真模型构建 |
3.4 船用核动力二回路滑油系统仿真模型稳态校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负荷时核动力二回路滑油系统动态仿真 |
4.1 核动力二回路滑油系统变负荷动态特性仿真 |
4.1.1 滑油系统降负荷动态特性仿真 |
4.1.2 滑油系统升负荷动态特性仿真 |
4.1.3 变工况时用户负载油温变化不均匀性研究分析 |
4.2 变工况过程滑油系统油压控制优化 |
4.2.1 变工况过程滑油系统油压控制策略 |
4.2.2 不同压力控制策略下滑油系统变工况动态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船用滑油系统低压保护过程仿真研究 |
5.1 船用滑油系统低压保护控制策略研究 |
5.2 滑油母管泄漏事故下滑油系统低压保护过程动态仿真 |
5.2.1 滑油母管瞬时泄漏量为5% |
5.2.2 滑油母管瞬时泄漏量为10% |
5.2.3 泄漏事故下滑油系统低压保护过程的相关说明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使用界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研究背景 |
1.1.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使用的总背景 |
1.2.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使用界定研究的基础理论 |
1.2.1.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 |
1.2.2.本体理论 |
1.3研究的总体思路 |
第二章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使用内涵分析 |
2.1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 |
2.1.1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的定义 |
2.1.2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的范围和类别 |
2.1.3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的特点 |
2.2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护 |
2.2.1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护的定义 |
2.2.2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护的范围和类别 |
2.2.3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护的特点 |
2.3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与维护的对比分析 |
2.4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清单表 |
2.5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清单表的应用 |
第三章基于本体的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使用边界分析 |
3.1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使用边界的总体架构 |
3.2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使用的责任方识别 |
3.3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使用的责任关系分析 |
3.4基于本体的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使用边界案例分析 |
3.5物业共用设施设备所有权归类 |
第四章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的使用通道设计 |
4.1国内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使用通道现状与问题 |
4.1.1国内资金的使用通道现状 |
4.1.2国内资金使用通道存在的问题 |
4.2国内外各地区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使用通道情况与特点 |
4.2.1上海市资金使用模式 |
4.2.2杭州市资金使用模式 |
4.2.3南京市资金使用模式 |
4.2.4天津市资金管理模式 |
4.2.5成都市资金使用模式 |
4.2.6西安市资金使用模式 |
4.2.7深圳市资金使用模式 |
4.2.8香港资金使用模式 |
4.2.9国外资金使用模式 |
4.3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使用通道优化 |
4.3.1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使用通道优化方向与建议 |
4.3.2以强化“专业可核验”措施为主的第三方监管模式 |
4.3.4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管理长远目标——业主自治 |
第五章物业共用设施设备故障影响因素及维修介入时间 |
5.1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阶段划分 |
5.2不同阶段设施设备故障因素与维修介入分析 |
5.3维修数据信息平台建设的建议 |
5.4未来可采用的维修介入时间分析方案 |
5.4.1基于分阶段顺序维修经济化模型的维修介入时点分析 |
5.4.2结合维保责任的维修介入时点分析 |
第六章课题成果和建议梳理 |
6.1维修资金使用边界方面 |
6.2维修资金使用通道方面 |
6.3故障因素分析与维修数据信息平台建设的建议 |
结语 |
附件一:《杭州市拱墅区投保电梯全生命周期综合保险申请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试点方案》 |
(6)滚珠丝杠副可靠性增长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滚珠丝杠副可靠性增长 |
1.1.1 滚珠丝杠副研究现状 |
1.1.2 可靠性增长技术简介 |
1.1.3 滚珠丝杠副的可靠性增长研究现状 |
1.2 课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1.2.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1.2.2 项目研究内容 |
2 滚珠丝杠副可靠性增长体系 |
2.1 可靠性增长管理 |
2.1.1 滚珠丝杠副可靠性增长现状与目标 |
2.1.2 滚珠丝杠副可靠性增长计划 |
2.1.3 可靠性增长过程的跟踪与控制 |
2.2 滚珠丝杠副可靠性增长指标 |
2.3 加工工艺可靠性保障技术 |
2.3.1 滚珠丝杠副加工保障技术 |
2.3.2 滚珠丝杠副加工检测要求 |
2.4 使用过程可靠性保障技术 |
2.5 滚珠丝杠副可靠性增长试验平台 |
2.5.1 滚珠丝杠副可靠性增长试验参数 |
2.5.2 加速可靠性增长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3 滚珠丝杠副可靠性增长关键技术 |
3.1 基于可靠性增长的滚珠丝杠副参数控制关键技术 |
3.1.1 中心孔加工精度参数控制 |
3.1.2 滚道质量参数控制 |
3.1.3 预紧力参数控制 |
3.2 基于可靠性增长的滚珠丝杠副安装关键技术 |
3.2.1 支撑方式对滚珠丝杠副综合性能的影响 |
3.2.2 安装工艺对滚珠丝杠副综合性能的影响 |
3.2.3 预拉伸量对滚珠丝杠副综合性能的影响 |
3.2.4 滚珠丝杠副安装保障技术 |
3.3 本章小结 |
4 滚珠丝杠副可靠性增长试验 |
4.1 滚珠丝杠副可靠性增长台架试验 |
4.1.1 试验设备与方法 |
4.1.2 滚珠丝杠副可靠性分析 |
4.2 滚珠丝杠副主机现场可靠性增长试验 |
4.2.1 试验对象与方法 |
4.2.2 主机试验数据与分析 |
4.3 滚珠丝杠副可靠性增长试验对比 |
4.3.1 台架试验与主机试验对比 |
4.3.2 大陆丝杠与台湾丝杠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滚珠丝杠副可靠性增长评估 |
5.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数控机床可靠性分配 |
5.2 可靠性增长评估方法 |
5.2.1 小样本MTBF评估方法 |
5.2.2 大样本AMSAA-BISE模型评估方法 |
5.3 基于可靠性试验的增长评估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炼钢厂起重机操作维修管理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在设备管理方面的研究发展状况综述 |
1.2.1 国外设备管理的研究发展状况 |
1.2.2 国内设备管理研究发展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分析研究方法 |
1.3.2 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钢厂起重机设备管理现存主要问题与故障分类 |
2.1 引言 |
2.2 钢厂起重机设备管理应用的点检定修理论 |
2.3 钢厂起重机分类 |
2.4 钢厂起重机设备故障分类 |
2.4.1 造成设备事故的原因 |
2.4.2 钢厂起重机故障分类 |
2.5 钢厂起重机设备管理流程 |
2.5.1 钢厂重大设备主要检查方式与传统设备检查的形式 |
2.5.2 钢厂起重机设备管理模式 |
2.5.3 钢厂起重机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2.6 设备事故原因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定钢厂起重机管理方法 |
3.1 引言 |
3.2 设备管理概述 |
3.2.1 点检员在设备管理中作用 |
3.2.2 设备专业点检员主要责任 |
3.2.3 设备管理模式 |
3.3 制定适应钢厂起重机设备的管理办法 |
3.3.1 首先建立管理者点检制度 |
3.3.2 制订起重机设备管理技术标准文件 |
3.3.3 预防维修管理在起重机设备管理中的运用 |
3.3.4 建立设备点检管理的防护体系 |
3.3.5 制定控制操作事故管理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起重机设备操作及维修管理体系实施效果 |
4.1 引言 |
4.2 验证维护及维修管理体系 |
4.2.1 起重机设备管理各项措施执行情况 |
4.2.2 实施管理措施后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LW900K装载机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故障分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涡轮增压器概括 |
1.1.1 涡轮增压器的历史与现状 |
1.1.2 涡轮增压器的发展趋势 |
1.1.3 课题的背景 |
1.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结构原理 |
2.1 增压器分类 |
2.2 废气涡轮增压器主要结构 |
2.2.1 废气涡轮增压器机械结构 |
2.2.2 旁通阀组 |
2.2.3 涡轮增压器润滑系统 |
2.3 废气涡轮增压器工作原理 |
2.3.1 径流式涡轮机工作原理 |
2.3.2 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
2.3.3 废气涡轮增压器整机工作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故障树分析法 |
3.1 故障树分析法的概述 |
3.1.1 故障树分析法的基本介绍 |
3.1.2 故障树分析法的特点 |
3.1.3 故障树分析法的思路 |
3.2 故障树的建立 |
3.2.1 故障树建立的原则与方法 |
3.2.2 故障树的构建步骤 |
3.3 故障树的函数 |
3.3.1 故障树的结构函数 |
3.3.2 逻辑门的结构函数 |
3.4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
3.4.1 故障树底事件割集的概念 |
3.4.2 求解最小割集 |
3.5 故障树的定量分析 |
3.5.1 概率计算法 |
3.5.2 最小割集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W900K装载机涡轮增压器故障树分析 |
4.1 LW900K装载机废气涡轮增压器故障树的建立 |
4.2 LW900K装载机废气涡轮增压器故障树的定量分析 |
4.3 基于故障树的废气涡轮增压器故障分析系统的实现 |
4.3.1 故障分析系统介绍 |
4.3.2 故障分析辅助系统简单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故障分析系统的实际应用 |
5.1 QSM11发动机及涡轮增压器简介 |
5.2 LW900K装载机增压器故障原因分析 |
5.2.1 LW900K装载机增压器故障历史 |
5.2.2 采用故障分析软件分析LW900K装载机增压器故障 |
5.3 机油滤芯器及曲轴箱呼吸器的改装 |
5.3.1 机油滤芯器改装 |
5.3.2 曲轴箱呼吸器改装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建议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存在的不足和改进建议 |
6.3 对使用废气涡轮增压器设备的一点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常减压装置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改造方案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来源 |
1.2 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简介 |
1.3 机泵润滑状态研究进展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课题研究的方法及途径 |
1.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常减压装置润滑系统改造方案 |
2.1 常减压装置介绍 |
2.1.1 国内外常减压装置概况 |
2.1.2 常减压装置原理 |
2.2 机泵润滑系统 |
2.2.1 稀油润滑系统 |
2.2.2 油雾润滑系统 |
2.3 油雾润滑系统的组成 |
2.3.1 油雾发生器 |
2.3.2 油雾润滑系统管路 |
2.3.3 凝缩嘴及附件 |
2.3.4 油雾润滑系统的选择与应用 |
2.4 油雾润滑雾化效果的影响因素 |
2.4.1 润滑油雾化方法 |
2.4.2 润滑油温度的影响 |
2.4.3 空气温度影响 |
2.4.4 空气压力的影响 |
2.4.5 空气流量的影响 |
2.4.6 雾化器的影响 |
2.4.7 气液质量比的影响 |
2.4.8 润滑油粘度的影响 |
2.5 润滑油油雾浓度测量 |
第3章 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理论分析及模型 |
3.1 控制体积法 |
3.2 流体动力学分析 |
3.3 流场计算 |
3.3.1 流体域的数值离散 |
3.3.2 流场计算的Simple算法 |
3.3.3 流场计算的三维湍流模型 |
3.4 流体域建模 |
3.5 数值计算方法 |
3.5.1 离散方法 |
3.5.2 有限体积求解方法 |
第4章 油雾系统相关设计及计算分析 |
4.1 油雾系统的设计 |
4.1.1 油雾润滑系统设计的必备条件 |
4.1.2 所需油雾量CLM的计算 |
4.1.3 轴承通风孔和油池的设计 |
4.1.4 油雾发生器及系统 |
4.1.5 使用润滑油的确定 |
4.2 油雾润滑的管道设计 |
4.2.1 油雾润滑管的要求 |
4.2.2 油雾输送管子的内径 |
4.2.3 油雾管道的斜度以及输送管道用分配器 |
4.2.4 现场油雾管道的搭建 |
4.3 喷嘴设计 |
4.3.1 主要喷嘴类型 |
4.3.2 喷嘴的选择 |
第5章 机泵油雾改造试验与数据分析 |
5.1 油雾润滑系统在常减压装置机泵的改造实施 |
5.1.1 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
5.1.2 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改造 |
5.1.3 机泵长周期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
5.2 传统润滑与油雾润滑比较及部分数据 |
5.3 油雾润滑效果及数据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SG公司TPM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章 企业TPM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TPM基本理论 |
2.1.1 TPM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2.1.2 TPM活动的内容 |
2.1.3 改良后的TPM活动 |
2.1.4 TPM活动的目的 |
2.1.5 TPM的零故障工程 |
2.1.6 设备综合效率 |
2.2 TPM常用方法 |
2.2.1 TPM活动的推进 |
2.2.2 TPM的全员参与和激励机制 |
2.2.3 TPM体制中的5S活动 |
2.2.4 实行设备点检制 |
第3章 SG公司推行TPM前的分析与设计 |
3.1 SG公司设备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1 SG公司简介 |
3.1.2 SG公司设备管理现状 |
3.1.3 SG公司设备管理问题分析 |
3.2 推行TPM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3.2.1 推行TPM的必要性 |
3.2.2 推行TPM的可行性 |
3.3 TPM推行方案设计 |
3.3.1 明确管理目的 |
3.3.2 规定活动范围 |
3.3.3 明确定义相关活动 |
3.3.4 明确相关人员和组织的职责 |
3.3.5 明确相关管理内容与方法 |
3.3.6 明确相关奖励及考核机制 |
第4章 TPM在SG公司的实施和成效分析 |
4.1 明确管理目标 |
4.1.1 确定设备管理方针、目标 |
4.1.2 设备管理目标量化 |
4.1.3 设备管理目标分解 |
4.1.4 目标管理的成效分析 |
4.2 建立改善推进机构 |
4.2.1 建立专职推进机构 |
4.2.2 建立专业改善机构 |
4.2.3 建立改善推进机构的成效分析 |
4.3 巩固基础管理 |
4.3.1 设备现场的整理、整顿 |
4.3.2 设备信息管理 |
4.3.3 设备资产管理 |
4.3.4 员工提案改善 |
4.3.5 基础管理的成效分析 |
4.4 开展专项活动 |
4.4.1 焦点课题的开展 |
4.4.2 设备现场的清扫 |
4.4.3 OPL(要点培训)教育 |
4.4.4 开展专项活动的成效分析 |
4.5 规范设备管理体系 |
4.5.1 建立规范的设备管理体系文件 |
4.5.2 设备自主点检 |
4.5.3 设备专业巡检 |
4.5.4 设备三级保养 |
4.5.5 设备预检管理 |
4.5.6 设备润滑管理 |
4.5.7 设备故障管理 |
4.5.8 特种设备管理 |
4.5.9 规范设备管理体系成效分析 |
第5章 SG公司推行TPM中的问题及进一步改善建议 |
5.1 推进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
5.1.1 设备管理体系的执行 |
5.1.2 基层员工培训 |
5.1.3 现场缺陷的解决 |
5.1.4 班组建设 |
5.1.5 6S的维持 |
5.1.6 成本压力 |
5.1.7 存在过度维修和维修不足 |
5.2 进一步改善建议 |
5.2.1 加强备件管理 |
5.2.2 建立设备信息管理平台 |
5.2.3 做好设备选型评价 |
5.2.4 持续改善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强有力的领导 |
6.1.2 理论和实际情况的有机结合 |
6.1.3 完善的推进机构 |
6.1.4 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资源 |
6.1.5 采用改良后的TPM活动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润滑是设备管理的经常性课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FTA方法的DCL-32k捣固车供气系统可靠性研究[D]. 贺旭琳.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朗台公司全面生产维护管理优化研究[D]. 周佟. 兰州大学, 2021(12)
- [3]物业设施设备安全风险管控的研究[A]. 中国物协设施设备技术委员会,山东房地产教育培训中心. 2020年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课题研究成果, 2020
- [4]船用核动力二回路滑油系统动态仿真[D]. 孙瑞.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5]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使用界定研究[A]. 中国物协设施设备技术委员会,中国物协物业维修资金研究专业委员会. 2019年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课题研究成果, 2019
- [6]滚珠丝杠副可靠性增长关键技术研究[D]. 张杰.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7]炼钢厂起重机操作维修管理体系的研究[D]. 孙长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8]LW900K装载机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故障分析及应用研究[D]. 林庆云.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9]基于常减压装置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改造方案与实验研究[D]. 尚进.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10]SG公司TPM管理研究[D]. 占冕. 南昌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