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有部分缺失数据时两个Poisson总体的估计和检验(论文文献综述)
尹晓冬[1](2021)在《零膨胀及其拓展模型在学生因病/伤害缺课天数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包括泊松回归模型、零膨胀泊松回归模型和零-K泊松回归模型在内的多种离散型模型理论知识,通过引入零-K膨胀泊松回归模型探讨解决实际医学研究中存在的零和K值膨胀特征数据的拟合问题,并将构建的零-K膨胀泊松回归模型用于分析学生因病/伤害缺课天数数据,同时对构建的多个离散型模型进行比较和评价以确定最佳拟合模型,从而探讨各影响因素与学生因病/伤害缺课行为的联系及效应大小。另外,本研究可以为从事如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学者在调查中遇到的零和K值过多的离散型定量变量数据的拟合问题提供方法学上的帮助与支持。材料与方法: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官方网站获得了2018年美国全国健康访谈调查(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NHIS)儿童样本数据,收集了学生因病/伤害缺课天数及其同期多种可能影响因素数据资料。对学生因病/伤害缺课数据过离散和零膨胀特征进行检验;根据模型简约性原则,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多种可能影响因素与学生因病/伤害缺课间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关联分析,再结合单因素泊松回归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然后构建包括零-K膨胀泊松回归模型(Zero-K inflated Poisson regression model,ZKIP)在内的零膨胀离散模型,并与传统泊松回归模型模型进行比较,根据各离散模型拟合优度评价指标确定最佳拟合模型,从而探讨数据中各影响因素与学生因病/伤害缺课行为的关系,估计各可能影响因素对学生因病/伤害缺课天数的效应。结果:1.数据过离散检验O检验结果表明过去12个月学生因病/伤害缺课天数数据存在过度离散化特征,根据学生因病/伤害缺课天数数据直方图结果可知存在0和2膨胀现象。2.分别对应用于学生因病/伤害缺课天数数据拟合的各离散模型进行比较,依据拟合优度评价等指标对构建的模型进行比较和评价,零膨胀泊松回归模型优于传统泊松回归模型,K=2时的零-2膨胀泊松回归模型为最佳拟合模型,零-2膨胀泊松回归模型所揭示的对数据零膨胀特征影响有意义的变量与零膨胀泊松回归模型完全一致,同零膨胀泊松回归模型相比,相同变量的参数估计值的OR值相似,但零-2膨胀泊松回归模型的OR值的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宽度更窄,参数估计的标准误差(Standard error,SE)更小,零-K膨胀泊松回归模型适用于具有零-2膨胀特征的学生缺课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具有更高的价值。3.零-2膨胀泊松回归模型零膨胀参数的回归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2个月中延迟就医(Delayed care)、有手术史(Surgery)、哮喘发作(Cashyr)、过敏(Allergies)、身体不适(Physically sick)以及服用处方药3个月及以上(Probrx)对学生因病/伤害缺课天数数据零膨胀部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与学生缺课天数呈负相关,这些变量的OR值均小于1,表明当上述事件发生时,零缺勤天数减少,学生因病/伤害而缺课的风险增加。同时,与12-17岁青少年学生相比,5-11岁儿童的零缺课天数更少,发生因病/伤害缺课的天数更多。种族与地区变量也对数据零膨胀部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与仅是白人(White only)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相比,仅是黑人/非裔美国人(Black/African American only)、仅是亚裔(Asian only)和多种族(Multiple race)的学生减少了学校缺课的风险(所有P<0.05)。就地区(Region)变量而言,南部地区的学生比东北部地区的学生有更多的0天缺课,发生缺课的风险更低。性别变量对缺课数据零膨胀部分影响无统计性意义。零-2膨胀Poisson回归模型发现,在过去12个月中,过敏(Allergies)(β=0.25,OR=1.29)对K=2的膨胀参数η有显着影响,学生过敏情况的发生会增加2天缺课的风险。根据对泊松分布部分(即非膨胀部分)参数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显示,与仅是白人的学生(White only)相比,仅是AIAN(AIAN only)的学生更有可能报告缺课(β=0.16,OR=1.17),而种族为黑人/非裔美国人的学生缺课风险较低(β=-0.17,OR=0.84)。与此同时,延迟就医(Delayed care)、无法负担医疗费用(Can’t afford)和在过去12个月有手术史(Surgery)增加了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缺课的风险(所有OR>1),而有常规的预防保健场所(Chcplrou)减少了缺课的发生(β=-0.14,OR=0.87)。有视力问题(Cvision)、疾病状况不佳(Disease condition)、服用处方药3个月及以上(Probrx)、过去12个月哮喘发作(Cashyr)、过敏(Allergies)、身体不适(Physically sick)以及接种过流感疫苗(Cshflu12)也对因病/伤害缺课天数数据的泊松分布部分产生了显着影响(所有OR>1)。男生比女生有更高的缺课风险(β=0.06,OR=1.07),与东北部地区的学生相比,西部地区的学生缺课风险更高(β=0.08,OR=1.08)。结论:尽管在许多情况下,泊松回归是离散型数据建模的首选,但在具体问题中,由于数据表现为零膨胀的过度离散化,根据数据特征选择包括零-K膨胀泊松回归模型(ZKIP)在内的零膨胀及其拓展模型,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拟合优度。零-K膨胀泊松回归模型(ZKIP)适合于学生因病/伤害缺课天数数据的拟合,像大多数参数模型一样,零-K膨胀泊松回归模型(ZKIP)对假设分布的偏离非常敏感,其在探讨和估计数据中各影响因素与学生因病/伤害缺课行为的关系与效应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零-K膨胀泊松回归模型(ZKIP)具有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是零膨胀模型的有力拓展延伸模型。
梅士伟[2](2020)在《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通过人力资本增值而为现代社会提供强大的发展内驱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历经建国以来7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革新,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教系统。然而,由于高等学校(本论文研究对象限定为我国公办高等学校)外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市场参与机制不规范、社会公众参与不充分,内部治理结构失衡、主体道德行为失范、权力监督体系不完善,致使高校腐败易发频发,关键领域问题凸显,大案要案警钟不断,窝案串案时有发生,制约大学的教育教学、学术创造、服务社会、文化赓续使命,消解其学术本质和公益属性,弱化其道德标高和社会公信力,迟滞“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建设步伐。高校腐败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折射出现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已无法满足党和国家及社会公众的需要。因而,优化高校腐败治理机制,是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连带,是“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价值依归,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结构转向。我国现行高校腐败治理主要基于政府作为高校举办者的地位,通过执政党和政府及作为其政治属性延伸的高校党委行使腐败治理权力,对高校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行使者实施控制、监督、惩治,保证高校权力结构的合理化与权力运行的规范化,达到以权力监督权力的治理目标。而从高等教育发展来看,高校办学资金来源日益多样化,多元利益相关者愈来愈迫切地要求与政府主体共同参与高校腐败治理。在治理理论的引导下,处理多元利益主体对高校的利益诉求,进一步优化高校腐败治理机制,成为高校反腐倡廉的“新边疆”。因而,本文基于治理理论与机制设计理论,以高校腐败治理机制为研究对象,围绕“高校腐败的表现样态与成因机理”“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理论框架与历史变迁”“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内容结构与绩效评价”“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内生问题与优化建议”的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对治理理论、机制设计理论进行理论阐释,揭示高校腐败治理机制是“动力系统、控权逻辑、规则供给、行动框架”的统一,进而厘清各要素的实质内涵。通过治理系统的外部情境和内部环境解构治理动力,通过权力监督、制约与惩治的合理性、有效性分析控权逻辑,通过规则体系与规则生成阐释规则供给,通过合法性逻辑下的结构化行动、工具性逻辑下的专项式整治与情境性逻辑下的参与式合作梳理行动框架,从学理层面理清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内涵。随后,对高校腐败治理的演进历程进行考察。按照时间序列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校反腐败工作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并梳理出每个阶段治理机制的主要特征。(1)1949-1978年,以思想改造为核心,以运动式批判为主导;(2)1978-1989年,以纠正行风为特征,以整风式拒腐为主导;(3)1989-2002年,以遏制寻租为基础,以专项式打击为主导;(4)2002-2012年,以体系建设为中心,以系统化惩防为主导;(5)2012至今,以顶层设计为重点,以制度化治本为主导。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演进逻辑:动力系统---从权威驱动向改革驱动转变,控权逻辑---从权力监督向“监督-制约”均衡转变,规则供给---从强制供给向协商供给转变,行动框架---从运动式向专项式和制度化转变。再次,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扎根理论,高度关注高校教职员工对高校腐败治理的心理感知,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与三级编码方法梳理出目前高校腐败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两种具体机制: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并分别探讨两类机制的具体构成,包括科层治理机制所涵盖的控制、监督、惩治、制度建设、问责,以及网络治理机制所涵盖的信任、合作、制约、技术创新、文化惯例等要素的确切内涵,从而系统构建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结构模型。复次,鉴于高校腐败治理的实践性,运用量化研究方法,进一步分析高校腐败治理中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治理绩效的影响。遵循“网络治理机制---科层治理机制---腐败治理绩效”的主体关系,经由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应然样态,即高校腐败治理的完整运行体系应当是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的整合体。最后,结合高校腐败治理机制过程的演进分析,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高校腐败治理机制面临的运行困境,一是机制目标的导向性在内外碰撞中被消解,二是机制主体的协调性在制度形塑中被弱化,三是机制运行的合法性在现实安排中被割裂。据此,从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整合与互动的角度,提出优化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建议。一是重塑行动者的主体性,二是提升治理动力的集成性,三是强化治理过程的协同性,四是重点强化问责、技术创新、制度建设。研究中国高校腐败治理机制问题,在目前来看只是一个开始。本文运用治理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的框架,来探讨和设计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运行体系,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一是立足治理理论视角来探讨中国高校腐败控制问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二是基于扎根理论方法,从高校腐败研究的制度、体制层面深入到高校腐败治理的具体机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三是统合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剖析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结构模型与绩效水平,提出优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曹林[3](2020)在《基于倾斜影像线特征的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与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逐渐加快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地理空间信息为核心的“数字城市”、“实景三维城市”等城市服务体系正在蓬勃发展,建筑物是城市地区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组成部分,其三维模型的构建已经成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数据框架的关键要素之一,实景城市三维模型、数字建筑模型、独立建筑物模型构建等高层次的建模需求对三维建模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快速、自动、准确地构建城市地区尤其是各类形态复杂的建筑物三维模型是当前各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一方面,传统的垂直航空摄影或是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技术都难以获取建筑物立面信息,通常需要结合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进行补充才能构建建筑物立面模型,不仅效率较低且建模成本较高;同时,基于点云进行建筑物三维模型的构建时由于点云数据庞大,存在着构网复杂、建模效率低下、模型视觉效果不佳以及纹理缺失区域建模精度不高等问题。另一方面,现有建模方法大多以点云数据为基础构建三维模型而轻视了线特征的作用,在城市等包含大量几何规律及特性的场景中,由于三维线段模型在表现人造建筑物的几何结构方面效果更加突出,因此若将线特征应用于建筑物三维模型的构建和优化工作,可以提高模型构建的效率和精度,改善三维模型的视觉效果。因此,基于线特征的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用性。本文针对目前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倾斜影像中获取的建筑物线特征为基础,对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技术路线中的线特征匹配、线特征三维重建、三维点云模型优化、建筑物模型快速重建等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1.针对倾斜影像等变形大、遮挡严重的情况下线特征难以匹配以及只考虑局部特征时匹配稳健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重约束下的倾斜影像线特征多视匹配方法,为倾斜影像的线特征匹配以及线特征的多视图匹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2.针对线特征三维重建时线段端点难以确定以及稳健性不高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选权迭代思想的线特征三维重建方法,解决了线特征三维重建中线段完整性与稳健性之间互相矛盾的问题。3.针对以点云为基础进行建筑物三维建模时计算量大、纹理缺失区域建模效果不佳等问题,以倾斜影像中获取的建筑物三维线特征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倾斜影像线特征的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方法,为低复杂度建筑物的快速建模以及线特征在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4.针对点云数据构建建筑物三维模型时存在的表面凹凸不平、边缘锯齿等模型真实感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特征辅助的三维模型平面和边缘优化方法,改善了建筑物三维模型的视觉效果,提高了模型精度,为物方三角网以及点云重建模型的优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杨洋[4](2020)在《考虑区域类型差异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识别与交通安全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飞速增长,其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便捷的同时,伴随而来的交通事故和安全隐患等问题亦不容忽视。在既有高速公路事故风险相关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聚焦于特定地理地貌或单一路段类型,忽略了区域类型特征差异对高速公路事故致因分析、事故征兆因子识别以及交通安全水平评估带来的影响,并且缺乏各区域类型间并行层面比较。随着高精度交通流数据的获取成为可能,静态、被动的传统高速公路安全提升方法逐渐被基于实时动态交通数据的主动安全控制技术取代,但在动态交通流特征与交通安全关系的研究中,仍然存在区域类型差异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此外,传统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路段层面,多以“事故强度分析”思路为主,缺乏考虑宏观区域类型差异的高速公路综合交通安全水平评价相关研究。因此,传统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分析方法难以对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精确指导。鉴于此,本文以区域类型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依照“事故致因差异判断—动态交通流事故风险识别—交通安全水平评价”的逻辑,逐层展开研究。重点解答如下关键科学问题: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风险因子与事故间的关联关系是否相同;事故维度及致因维度各变量间存在何种深层次的自相关规律;各区域类型高速公路的交通流运行状态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存在何种差异;如何利用高精度交通流数据对不同区域类型和交通状态下的高速公路动态事故风险机理进行有效研判;区域类型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水平如何定量判别。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基于改进WODMI-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区域类型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致因分析将研究区域分为城区、乡区和山区高速公路,提出了一种考虑定向约束和指标赋权的多维度交互改进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Weighted Orientated Multiple Dimension Interactive-Apriori,WODMI-Apriori),以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和灰色关联度的主客观联合赋权模型对数据字段进行权重优化,应用改进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分别对三个不同区域类型的高速公路进行了全映射事故致因角度、维度交互角度、事故维度自相关角度等多维度交互的关联规则挖掘计算。挖掘结果显示,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具有不同的事故发生机理,其中的各维度层次,也都具有不同的关联规律。结果表明,改进的WODMI-Apriori算法能更好的揭示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中事故致因和风险的差异性,其算法精确度较传统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在城区、乡区、山区高速公路条件下分别提高了82.7%、88.5%、80.5%。(2)区域类型特征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流状态安全风险评估首先基于六级服务水平将交通状态划分为饱和流与非饱和流,结合三个区域类型的划分共建立了6个待评单元;进而应用病例—对照配对方法对交通流和事故数据进行了数据匹配和样本结构化设计;最后利用基于MCMC的条件Logistic回归定量评估了不同区域类型和交通状态下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结果表明:流量、速度和占有率与高速公路区域类型及交通状态都具有高度相关性,高速公路区域类型和交通状态均与交通安全存在显着相关性。其中,运行在城区/饱和流状态下的事故风险最大,其事故风险是乡区/非饱和流状态下事故风险的29.6倍。(3)基于动态交通流特征的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内在机理研究首先,从交通流基础信息、交通流中车队、车辆变道行为、交通流变量短时间内的突变、车辆跟驰行为等反映交通流动态特征的5个维度,共选取了20个相关的交通流变量;随后,利用随机森林算法计算了不同区域类型和交通状态下的事故征兆交通流变量;最后,根据随机森林分析结果中筛选的事故征兆变量,针对不同区域类型和交通状态分别以贝叶斯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建模,构建了交通流变量与事故风险在不同区域类型和交通状态下的统计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区域类型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各不相同,且同一因素在不同区域类型中的重要度也存在差异,进一步验证了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具有不同的事故发生机理。此外,多个模型结果均表明,同时考虑高速公路区域类型和交通状态差异的实时事故风险评估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捕捉交通流动态特征与交通安全的关系。(4)考虑区域类型差异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选取5个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作为待评单元,从安全、效率、经济、环境4个方面共考虑了8项评价指标,构建了高速公路综合交通安全评价体系;应用信息熵权重理论,对传统的密切值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改进的密切值评价模型;分别从年度、季度划分两个视角对各区域高速公路进行了综合交通安全水平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在年度视角与季度划分视角的结果中,各路段的优劣排序各有不同,各指标在评价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不同的重要程度,说明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存在显着差异。此外,改进密切值法计算结果与传统密切值法存在明显差异,主要是由于传统密切值法将评价指标进行了等权重处理,为避免造成结果偏差,有必要对传统密切值模型进行权重优化改进。密切值法无需确定主观参量、计算快捷、结果分辨率高,可作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工作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论文共包括图75幅,表48个,参考文献235篇。
刘玮辰[5](2020)在《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 ——基于CEM-DID模型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科学家在世界范围内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一直以来,美国是科学研究的中心。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吸引科学家回国已逐渐成为新兴国家深度参与全球经济发展、缩小知识差距的重要途径。实际上,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国家和正在崛起的科技大国,中国一直将海外优秀人才引进工作视为科技创新政策领域的重要议题。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引智”项目,有效地促进了海外青年优秀人才归国工作。其中,青年千人计划目前已成为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优化我国人才格局、提升整体科研实力的重要抓手。已有文献较少涉及国际间科学家的流动及其效果的实证研究。究其原因,一是海外人才跨国流动受到自选择效应的影响,很难准确识别因果关系。二是现有研究以访谈和抽样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基于客观数据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不同于多数聚焦于科学家流入美国的研究,而是以科学家回国这一反向流动视角来解析跨国流动。以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为样本,本文追踪了2011-2013年前五批932位青年科学家的职业轨迹,分析海外青年科学家职业流动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以获得海外博士学位且回国的青千科学家为实验组,通过粗糙完全匹配方法(CEM)构造了学术背景和科研能力相近但没有回国的对照组,结合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了科学家的发文记录,并应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观测回国对青千科研产出因果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的科研环境有利于科学家在职业生涯早期的成长成才。科学家的论文数量、科研质量、影响力和科研颠覆性方面都有显着提升。相比于对照组,青千科学家在回国6年内每年多发约1.4篇论文,多收获约50次引用,增长了4.5倍的加权平均JIF(Journal impact factor)的发文数以及增长了112倍的加权总JIF的发文数。并且,科学家回国后,末位作者的发文数也有显着增长。相较于对照组,青千科学家回国后每年末位作者发文数会增加0.6篇。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考察了流动中知识扩散的外部性。结果显示:青千回国后,国内科学家对其论文引用显着增加;并且这一效应既存在于青千回国后发表的论文,也存在于回国前发表的论文。最后,本文探究了三种作用机制,包括资源集聚、校友联结和科研环境。结果显示:首先,回国且回到C9高校的科学家在后期的科研产出呈现显着增长;其次,母校的社会网络有利于科学家科研质量的提升;最后,经过纯粹的中美科研环境对比后,研究发现,回国的科学家在论文数量、质量和影响力方面均有显着增长。总体来讲,研究结果证实了鼓励科学家的合理有序流动,对于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在当今政策的背景下,对于跨国流动理论问题的关注,有助于中国科技政策和人才政策的制定者有效应对全球化新态势下的中国学术科研领域的人力结构变化,健全人才引进、培养和创新的机制,从而推动中国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国际接轨。本文的实证结果证实了我国当前人才引进制度的优越性。本研究建议继续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建立健全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家尤其是最具科研创造力的青年科学家群体的创新潜力,以推动我国基础创新的长期稳定发展。
李晓恩[6](2020)在《超阈法-Copula函数在极端水位重现期值计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现期水位是重要的海洋水文参数,合理计算重现期高水位是海岸防护标准制订和海洋工程设计的基础,对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规范中计算重现期水位的方法是以每年最大值作统计样本的年极值法,该方法数据利用率不高,需要足够长的连续样本才能保证结果的精度,若有其中一年最大值缺失就不能应用;另外年极值法直接处理天文潮和随机增水联合作用后组合形成的水位数据,作为单变量的频率分析方法,计算过程中没有体现各变量对水位变化的影响。本文针对传统重现期水位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基于分组取样方法和复合极值理论,探讨了重现期增水计算的复合分布模型;利用Copula函数构建天文潮和随机增水的联合分布并推求重现期水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在常用分组方法时间窗口法和双阈值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增水数据处理的基于小阈值的时间窗口分组法。该方法步骤明确,操作性强,能快速得到满足超阈模型要求的独立样本。(2)基于小阈值的时间窗口取样法和复合极值理论,得到了重现期增水计算的P-GP(泊松-广义帕累托)复合分布法。在取阈过程中引入了变点理论,改进了平均寿命图取阈值的方法。复合分布法的重现期增水与年极值法进行了比较验证,证明该方法推求增水重现期增水可行。(3)利用Copula函数构建年极值水位系列和年极值增水系列的联合分布,对四类Archimedean Copula函数作参数估计和拟合优度评价,最终得到用Frank Copula函数拟合的年极值水位系列的联合分布和G-H Copula函数拟合的年极值增水系列联合分布。与传统二维分布模型相比,利用Copula函数处理构建联合分布简单,没有边缘分布必须相同的限制,同时拓宽了 P-GP分布一类超阈模型的作为边缘分布处理多变量问题的适用范围。(4)基于Copula函数构建的天文潮和随机增水联合分布探讨了重现期高水位计算方法,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比较。对年极值水位系列的联合分布,以联合概率法求出重现期高水位;对年极值增水系列的联合分布,用条件概率法求出重现期高水位。本文方法克服了单因素年极值法中不同拟合分布得到的重现期高水位相差较大等缺点,对比其他方法,计算结果稳定。本文的成果表明,超阈法-Copula函数求重现期高水位的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资料利用率高、联合分布构建灵活、计算结果稳定等优势,在水文资料年限较短或资料缺失的情况下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刘洋[7](2020)在《捕获再捕获数据下总体大小的半参数完全似然推断》文中研究指明在生态学、人口统计学、软件工程、公共健康和流行病学等领域,总体的大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量.为了估计总体大小,捕获再捕获方法是一种被广泛使用且效费比较高的抽样方法.文献中已有的估计方法大都基于条件似然和逆加权估计方程,构造的逆概率加权估计量(Horvitz-Thompson型估计量)可能由于某些权重较小而不太稳定.而且,相应的Wald型置信区间的覆盖概率可能严重低于名义置信水平,置信下限可能会低于观测到的样本量.这些不足促使我们开发表现性能更好的估计方法.考虑到完全似然通常具有较好的性质,本文结合条件似然和经验似然开发了一系列用于估计总体大小的半参数完全似然推断方法.与传统的估计方法相比,该方法的估计效果有明显提高.捕获再捕获数据大致分为两类:连续时间捕获再捕获数据和离散时间捕获再捕获数据.针对连续时间捕获再捕获数据,我们利用Andersen-Gill强度模型建立捕获强度和个体协变量的关系,并综合考虑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利用经验似然对协变量的分布进行处理,我们针对连续时间捕获再捕获数据建立了关于总体大小的基于经验似然的半参数完全似然推断理论,不仅证明了总体大小的最大经验似然估计量的渐近正态性和半参有效性,还证明了经验似然比统计量渐近卡方分布的性质.与基于条件似然的Horvitz-Thompson型估计量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最大经验似然估计量具有较小的均方误差,并且经验似然比置信区间具有更加准确的覆盖概率,置信下限也总是不小于样本量.针对离散时间捕获再捕获数据,我们利用Huggins-Alho模型建立捕获概率和个体协变量的关系.我们重点考虑协变量存在缺失的情形,在随机缺失的机制下提出关于总体大小的半参数完全似然推断理论,不仅研究了总体大小的最大经验似然估计量和经验似然比统计量的渐近性质,而且通过模拟研究和实际数据的分析来说明这些估计量的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的逆概率加权法和多重插补法相比,本文所提的半参数完全似然方法不需要对入样概率做任何的参数或非参数假设,进而估计结果对入样概率潜在的错误假定更稳健.最后,我们将个体行为因素纳入Huggins-Alho模型,在一般的模型假设下提出总体大小的半参数完全似然推断方法.我们不仅研究了最大经验似然估计量和经验似然比统计量的渐近性质,而且通过数值分析重点考察个体行为因素对所提估计量的影响.
谢卓娟[8](2020)在《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海域经济发展,编制海域地震区划图服务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迫在眉睫。海域地震区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地震活动特征研究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然而,由于海域的特殊位置,海域地震监测受台网密度的限制,和陆域地震相比,海域的地震活动基础数据积累不足,地震资料零散,来源渠道多元化和震级标度多样性,海域地震活动的特点既存在板内地震又有板缘地震,两类地震在性质、强度、震源深度、地震活动规律和机制上不相同,造成海域地震活动性的研究相对匮乏。当前开展我国海域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缺少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及其完整性分析,无适合于海域地区的震级转换方法和经验公式,缺乏海域地震活动性的深入研究,以及针对海域地震活动特点建立的海域不同震源深度(包括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等。为此,本论文开展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并进行完整性分析,为海域活动构造划分、浅部潜在震源区和中深部“立体”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海域地震活动规律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并基于建立的地震目录进行海域的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为海域地震区划的编制提供重要参数,得出如下创新性成果:(1)编制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建立了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地震目录和2.0≤M<4.7级中小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为我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的试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地震目录编制的技术方法。(2)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建立相应的震级转换公式。研究了我国海域地区测定的面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的震级系统差,并与陆域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系统差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分析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菲律宾的地震台网,在测定同一震级标度的地震时,产生震级偏差产生的原因,并统计分析产生的震级偏差在不同深度、不同时段、不同震级段和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分别建立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震级范围和不同深度范围内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之间的转换关系式,以及建立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ML震级,与菲律宾地震台网Ms震级的震级转换关系式,最终统一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的震级标度。本论文采用海域地区的地震资料建立的适合于我国海域及邻区的不同震级和不同深度范围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区别于以往国外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和国内陆域地区的浅源地震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可为今后海域地区地震震级的转换提供参考,震级系统差的研究也可为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修订这些地区的量规函数,进行震级偏差改正和地震联合观测提供参考。(3)给出了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及其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空分布特征。收集我国海域及邻区各国地震台站的分布情况和台网的发展简史,分析和研究不同海域、不同时段的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震中定位精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给出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薄弱和地震定位精度差的区域,为我国海域地区的完整性分析和沿海、近海地区海洋地震监测台网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科学参考。采用适合海域地区地震资料的除丛方法删除前余、震,并基于累积频数法和完整性震级范围分析方法(Entire-magnitude-range method,EMR)确定海域地区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和不同震源深度范围内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空分布特征。(4)针对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特点,建立不同海域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并确定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研究我国海域地震活动在不同板内和板块边缘地区的空间分布、强度分布与频度分布特征,以及地震活动在板块边界俯冲带地区深浅部的活动特点,及其与地震构造的关系;探讨了最小二乘法(LS)和最大似然法(MLE)在计算我国海域及邻区b值时的适用性;提出在综合考虑海域各地震带地震资料完整性程度和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b值计算方法,以及多方案的方式来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最终给出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b值和V4值,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海域及邻区各地震带资料的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的特征,定制的海域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有别于陆域区划和平时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只采用的最小二乘法计算方法,且不考虑震源深度范围计算得到的结果。分析俯冲带地区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和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为划分板块边界俯冲带的浅部潜在震源区、中深部潜在震源区的“立体”潜在震源区和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了依据,在结合地震构造和动力学背景基础上,了解俯冲带地区的俯冲作用分布格局,并对俯冲带中深源地区的b值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俯冲带不同区域b值随深度的变化特征,以及b值在俯冲带不同段各剖面横截面随深度的分布特征,用b值图像标识出不同的区域构造背景下,板块边界未来可能发生破裂的高应力段,可为研究深部的地震机理提供研究基础。本论文的研究结果直接用于海域地震区划图试编工作中,也为今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对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中长期预测、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区划和完善我国抗震防灾体系均有重要意义。
毛惠玉[9](2020)在《几类混合与动态系数整数值时间序列的统计推断》文中提出整数值时间序列数据在社会科学、工业、金融、经济、医学和生态学等领域广泛存在.这些数据的主要特点是其整数值结构,如果用传统的实数值自回归模型拟合数据,会带来很大的偏差,而且预测也得不到整数值.因此许多传统的实数值自回归模型不能应用于此类数据.处理这种数据的常见模型有两种,一种是整数值自回归(简称INAR)模型,另一种是整数值GARCH(简称INGARCH)模型.这两个模型分别是实数值自回归模型和GARCH模型在整数值时间序列方面的对照形式.INAR模型的研究始于二项稀疏算子的提出,此类模型常见的包括泊松INAR模型、负二项INAR模型、几何INAR模型、二项INAR(简称BAR)模型等.其中BAR模型适用于有限取值的整数值时间序列建模.继INAR模型之后,泊松INGARCH模型被提出用于处理整数值时间序列数据的异方差性.本文研究了几类混合与动态系数整数值时间序列的统计推断问题,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方面我们根据实际数据中常见的多峰、过度离散等特征提出了两类混合INGARCH模型.另一方面,针对有限取值的整数值时间序列,我们提出了一种稀疏概率与观测值相依具有动态变化系数的一阶BAR(简记BAR(1))模型,研究了混合INGARCH模型与动态系数BAR(1)模型的统计推断问题.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无限取值的广义混合INGARCH(简称GM-INGARCH)模型.在现有文献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整数值时间序列模型都是假设时间序列是由单峰的新息序列驱动.然而,许多时间序列可能在边际分布或条件分布上表现出多峰的特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研究者考虑了整数值时间序列中的混合模型.我们提出一个广义混合INGARCH模型,对无限取值的整数值时间序列数据提供一个更加灵活的建模框架.该模型包括多个文献中已经研究过的具有不同分布的整数值混合模型.我们讨论了条件矩和无条件矩,导出了一阶和二阶平稳性的充要条件,研究了混合过程的严平稳性和遍历性等理论性质,通过EM算法进行了参数的条件极大似然估计,并通过模拟仿真研究了估计量的性能.该混合模型的混合组分的数量以及每个组分中的阶数确定,可以通过几个不同的准则进行选择.最后我们给出了一个实际的数据例子来评估模型的性能.2.有限取值的混合INGARCH模型.有限取值的整数值时间序列在实践中广泛存在.例如,有限个证券公司中某一时刻进行交易的公司数量、有限个区域中某一时刻被疾病感染的区域数量.我们将灵活的混合模型建模方法应用在有限取值的整数值时间序列上,建立了二项分布混合INGARCH(简称B-MINGARCH)模型,该模型包含了一类具有严平稳与遍历性的二项分布混合整数值ARCH(简称B-MINARCH)模型.我们给出了B-MINGARCH模型一阶和二阶平稳性的充要条件,利用EM算法进行了模型参数的条件极大似然估计,并通过模拟仿真研究了估计量的性能.最后我们给出了一个实际的数据例子来评估模型的性能.3.动态系数BAR(1)模型.在诸多INAR模型中,BAR模型适用于有限取值的整数值时间序列,其中的BAR(1)模型已经被众多学者关注.BAR(1)模型的一个明显限制是时刻稀疏算子的稀疏概率和都不依赖于该时刻之前的观测过程,稀疏概率是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常值参数.事实上,他们可能会受周围环境因素影响或者一定程度上随着序列观测值的改变而变化.基于稀疏算子的BAR(1)模型,我们去掉稀疏概率和的非随机性假设,考虑了一类具有与观测相依动态系数和的BAR(1)模型.我们给出了模型的严平稳与遍历性,讨论了模型参数的三种估计方法:条件极大似然估计、条件最小二乘估计和极大经验似然估计.我们证明了三种估计量的相合性与渐近正态性,考虑了模型参数置信域覆盖率与经验似然方法的检验问题.最后我们将模型应用于实际的数据例子.
王仲豪[10](2020)在《基于公交大数据的站台服务时间预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交通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公交出行逐渐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公交站点作为公交网络的基本单元,在城市道路网中广泛分布,站点服务时间的长短严重影响公交在整条线路的运行时间。对公交站台服务时间进行准确预测有利于公交信息的发布和智能综合调度。论文对公交站台服务时间进行研究,基于乘客上车耗时和站点候车人数对公交站台服务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最终建立公交站台服务时间预测模型。论文首先通过对IC卡数据进行分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用户类型、站点类型、出行时段、节假日和天气类型五个影响因素进行显着性分析,并给出基于Logistic回归的乘客上车耗时预测模型。发现用户类型与站点类型对上车耗时呈正相关影响,出行时段及节假日对上车耗时呈负相关影响。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排序为:用户类型、站点类型、出行时段、节假日。其次,将站点划分为休闲区域与工作区域两种,构建了九个影响因素,选取商业区与学校区作为典型站点,通过建立Poisson回归、NB回归、ZIP回归、ZINB回归来探索站点候车人数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ZINB模型能够最好地拟合公交候车人数数据。商业区有显着影响的因素为:总线路数、实际时距、运行时间与雨天。学校区显着影响的因素为:总线路数、实际时距、运行时间、周末、车内人数以及前半时候车人数。最后,论文建立LSTM-RNN网络对公交站台服务时间进行预测,并根据是否考虑线路差异,建立两种不同的BP神经网络模型作为对比,选取西安市公交站点作为实例,结果表明,在预测的四组实例中,不论是在总体还是在各个时段上,LSTM-RNN的预测误差率始终最低,LSTM-RNN模型的MAE值最低可达2.52,MSRE值最低可达23.05%。
二、具有部分缺失数据时两个Poisson总体的估计和检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具有部分缺失数据时两个Poisson总体的估计和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1)零膨胀及其拓展模型在学生因病/伤害缺课天数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况 |
2.材料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数据的预处理和质量控制 |
2.3 统计方法 |
2.3.1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
2.3.2 泊松回归模型 |
2.3.3 零膨胀泊松回归模型(ZIP) |
2.3.4 零-K膨胀泊松回归模型(ZKIP) |
2.3.5 模型选择与评价 |
2.3.6 统计分析方法 |
3.结果 |
3.1 样本具体情况说明 |
3.2 变量赋值与归类情况说明 |
3.3 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与单因素泊松回归分析结果 |
3.4 学生因病/伤害缺课与相关可能影响因素情况描述 |
3.4.1 学生因病/伤害缺课天数情况描述 |
3.4.2 按年龄组估计的加权研究人群的各变量的特征描述 |
3.5 模型构建、选择及结果解释 |
3.5.1 多因素泊松回归模型拟合结果 |
3.5.2 零膨胀泊松回归(ZIP)模型拟合结果 |
3.5.3 零-2 膨胀泊松回归模型拟合结果 |
3.5.4 模型拟合指标评价 |
4 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零膨胀及其拓展模型在学生因病缺课数据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2)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总趋势的行动连带 |
(二)现代社会权利本位的价值依归 |
(三)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结构转向 |
二、研究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贡献 |
三、研究述评 |
(一)国内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的逻辑演进 |
(二)国外高等教育腐败治理机制研究的总体图示 |
(三)既有研究述评 |
四、研究设计 |
(一)思路安排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 |
(二)不足 |
第一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高校腐败 |
(二)治理机制 |
二、理论基础 |
(一)治理理论 |
(二)机制设计理论 |
第二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机理剖析 |
一、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动力系统 |
(一)系统情境的宏观驱动 |
(二)治理网络的开放赋能 |
(三)主体价值的内生激发 |
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控权逻辑 |
(一)高校权力监督的有效性 |
(二)高校权力制约的正当性 |
(三)高校权力惩治的现实性 |
三、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规则供给 |
(一)生成路径: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统一 |
(二)规则执行:强制、激励与认同接续 |
四、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行动框架 |
(一)合法性逻辑下的结构化行动 |
(二)工具性逻辑下的专项式整治 |
(三)情境性逻辑下的参与式合作 |
第三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演进历程 |
一、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历史变迁 |
(一)1949-1978年:动员群众,思想改造,运动式批判 |
(二)1978-1989年:清理整顿,纠正行风,整风式拒腐 |
(三)1989-2002年:破除垄断,遏制寻租,专项式打击 |
(四)2002-2012年:体系建设,点面结合,系统化惩防 |
(五)2012年至今:顶层设计,聚焦监督,制度化治本 |
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演进逻辑 |
(一)动力转换:从权威驱动向改革驱动转变 |
(二)控权逻辑:从权力监督向“监督-制约”均衡转变 |
(三)规则供给:从强制供给向协商供给转变 |
(四)行动框架:从运动式为主向专项式和制度化转变 |
三、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经验回视 |
(一)坚持党的领导,规范机制运行的方向性 |
(二)坚持专业化反腐,发挥纪检监察机构职能 |
(三)坚持系统化反腐,形成整体性治理格局 |
(四)坚持以责任制为核心,推动渐进式治理 |
第四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内容结构探析 |
一、研究设计及实施 |
(一)扎根理论编码方法 |
(二)理论性取样 |
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内容结构的三级编码 |
(一)开放性编码 |
(二)主轴性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三、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内容结构的深层意涵 |
(一)科层治理机制 |
(二)网络治理机制 |
第五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
一、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构建 |
(一)研究假设 |
(二)预测问卷设计 |
(三)正式问卷与实证分析 |
(四)验证性因子分析 |
二、理论模型拟合及路径分析 |
(一)结构方程的拟合 |
(二)直接作用下的网络治理机制对腐败治理绩效 |
(三)直接作用下的科层治理机制对腐败治理绩效 |
(四)中介作用下网络治理机制对腐败治理绩效的影响探究 |
三、结果与讨论 |
(一)研究假设结果汇总 |
(二)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运行困境 |
一、机制目标的导向性在内外碰撞中被消解 |
(一)“组织-环境”框架下的“脱耦” |
(二)多层次目标体系的功能冲突 |
二、治理主体的协调性在制度形塑中被割裂 |
(一)规制缓和与政府监督博弈失衡 |
(二)低组织化造成社会监督行动局限 |
(三)身份困境导致纪检监督的结构性悖论 |
(四)校内民主监督的“空心化”矛盾 |
三、机制运行的合法性在现实安排中被弱化 |
(一)治理的公共性欠缺 |
(二)多重关系诱发治理的内卷化 |
(三)路径依赖导致治理工具单一 |
第七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优化方略 |
一、行动者主体性的生态化建构 |
(一)以角色转换优化党委政府控制职能 |
(二)以激励相容强化主体责任 |
(三)以嵌入化激发纪检监督的“结构洞”优势 |
(四)完善基于“日常生活”的实体性师生监督 |
(五)以自主性保障社会主体的参与性 |
二、治理动力集成性的多元化整合 |
(一)权力驱动与权利驱动的互动 |
(二)外部驱动与内部驱动的重构 |
(三)以权威驱动调适利益驱动 |
三、治理过程协同性的动态化平衡 |
(一)高校腐败治理与政府腐败治理的目标协同 |
(二)透明度与回应性的认知协同 |
四、关键影响路径的功能性再造 |
(一)构建以价值理性为导向的问责机制 |
(二)从数据民主向技术治理进阶 |
(三)一体性推进制度化治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倾斜影像线特征的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与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图像的三维建模研究现状 |
1.2.2 三维模型优化研究现状 |
1.2.3 线特征匹配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多重约束下的倾斜影像线特征多视匹配方法 |
2.1 基本概念与算法基础 |
2.1.1 匹配测度 |
2.1.2 匹配约束 |
2.1.3 匹配策略 |
2.1.4 基本矩阵 |
2.2 多重约束下倾斜影像线特征多视匹配思路与流程 |
2.3 多重约束下倾斜影像线特征多视匹配算法 |
2.3.1 初始匹配候选集的获取 |
2.3.2 改进的多重约束下误匹配线段的剔除 |
2.3.3 基于线段重叠区域的最优参考影像与参考线段的选取 |
2.3.4 多视影像联立下线特征匹配全局解的获取 |
2.4 实验验证与分析 |
2.4.1 匹配正确率对比实验 |
2.4.2 匹配率对比实验 |
2.4.3 匹配精度对比实验 |
2.4.4 实验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线特征的建筑物三维模型快速重建方法 |
3.1 基本概念与算法基础 |
3.1.1 三维重建 |
3.1.2 平面相交法 |
3.1.3 三视图几何 |
3.1.4 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数据源 |
3.1.5 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方法 |
3.2 基于线特征的建筑物三维模型快速重建思路与流程 |
3.3 基于线特征的建筑物三维模型快速重建算法 |
3.3.1 基于选权迭代思想的三维线段择优重建 |
3.3.2 基于分层聚类思想的线特征近似仿射平面剖分 |
3.3.3 特征点引导的基于拓扑顺序的平面构建方法 |
3.3.4 特征角点引导的平面边界构造与补充 |
3.3.5 基于稳健三维线段与特征角点的模型验证与精纠正 |
3.4 实验验证与分析 |
3.4.1 三维线段重建精度验证 |
3.4.2 模型视觉效果验证 |
3.4.3 建模效率对比 |
3.4.4 模型精度验证 |
3.4.5 模型表面可靠性验证 |
3.4.6 实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线特征辅助的建筑物三维点云模型优化方法 |
4.1 基本概念与算法基础 |
4.1.1 点云数据获取 |
4.1.2 点云滤波 |
4.1.3 构建物方三角网 |
4.1.4 三角网格优化 |
4.2 基于线特征辅助的建筑物三维点云模型优化思路与流程 |
4.3 基于线特征辅助的建筑物三维点云模型优化算法 |
4.3.1 数据处理 |
4.3.2 基于三角面片的模型平面拟合与优化 |
4.3.3 基于三维线特征辅助的模型边缘优化 |
4.3.4 实验验证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1.1 论文工作 |
5.1.2 创新点 |
5.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考虑区域类型差异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识别与交通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立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相关理论方法发展动态和应用现状 |
1.2.2 针对区域类型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和交通安全研究进展 |
1.2.3 基于实时交通流状态的高速公路动态安全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高速公路区域类型划分依据 |
1.3.1 高速公路区域类型划分的必要性 |
1.3.2 国内外高速公路常见的分类方法 |
1.3.3 本文高速公路区域类型划分依据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1.5 论文组织结构与技术路线 |
2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要素与特征分析 |
2.1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相关研究数据概述 |
2.1.1 我国相关数据现状 |
2.1.2 美国相关数据现状 |
2.1.3 本文所应用数据的合理性 |
2.2 区域类型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2.1 驾驶人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
2.2.2 车辆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
2.2.3 道路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
2.2.4 外部环境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
2.3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时空分布规律 |
2.3.1 城区高速公路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
2.3.2 乡区高速公路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
2.3.3 山区高速公路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
2.4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征统计 |
2.4.1 城区高速公路事故特征统计分析 |
2.4.2 乡区高速公路事故特征统计分析 |
2.4.3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特征统计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区域类型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事故致因分析 |
3.1 引言 |
3.2 研究区域介绍与数据收集处理 |
3.2.1 研究区域介绍与研究数据来源 |
3.2.2 样本数据集特征 |
3.2.3 样本结构设计 |
3.3 基于WODMI-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识别方法建模 |
3.3.1 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基本参数 |
3.3.2 关联规则分类 |
3.3.3 Apriori算法特性与基本步骤 |
3.3.4 主客观联合赋权改进的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
3.3.5 考虑定向约束和指标赋权的多维度交互改进的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WODMI-Apriori) |
3.4 实例分析 |
3.4.1 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全映射事故致因关联规则挖掘 |
3.4.2 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维度交互关联规则挖掘 |
3.4.3 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事故维度自相关关联规则挖掘 |
3.5 本章小结 |
4 区域类型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动态交通流状态与事故风险关系评估 |
4.1 引言 |
4.2 研究数据介绍与样本结构设计 |
4.2.1 数据源文件介绍 |
4.2.2 事故数据预处理 |
4.2.3 交通流数据预处理 |
4.2.4 病例—对照配对式样本结构设计 |
4.2.5 数据匹配 |
4.3 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
4.3.1 六级服务水平理论 |
4.3.2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MCMC) |
4.3.3 基于MCMC的贝叶斯方法 |
4.3.4 贝叶斯条件logistic回归 |
4.3.5 随机森林算法 |
4.3.6 贝叶斯logistic回归 |
4.4 实例分析 |
4.4.1 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事故风险等级分析 |
4.4.2 各区域高速公路事故征兆危险交通流变量识别 |
4.4.3 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事故发生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5 区域类型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综合交通安全水平评价 |
5.1 引言 |
5.2 基于熵权改进的密切值法 |
5.2.1 密切值评价方法概述 |
5.2.2 信息熵赋权理论 |
5.2.3 基于信息熵权重优化改进的密切值评价方法 |
5.3 研究区域介绍 |
5.4 基于熵权改进密切值法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建模 |
5.4.1 评价矩阵建立 |
5.4.2 模型基本假设 |
5.4.3 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5.4.4 数值评价矩阵的建立 |
5.5 实例分析 |
5.5.1 年度视角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5.2 季节划分视角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5.3 年度视角下的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 |
5.5.4 季节划分视角下的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 |
5.5.5 考虑区域类型和季节差异的全样本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词注释表 |
附录B 交通事故源数据字段注释表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 ——基于CEM-DID模型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科学家流动 |
1.1.2 政策困境 |
1.1.3 青年千人计划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与内容简介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科学家跨国流动 |
2.1.1 人才流失理论 |
2.1.2 人才环流理论 |
2.1.3 跨国流动的研究进展 |
2.2 科学家流动的结果 |
2.2.1 流动在个体层面的影响 |
2.2.2 流动在组织机构层面的影响 |
2.2.3 流动的外部性 |
2.3 跨国流动对科学家科研产出的作用机制 |
2.3.1 教育的累积优势 |
2.3.2 地理集聚效应 |
2.3.3 校友的社会网络效应 |
2.4 中国语境下的“海归科学家” |
2.4.1 海归科学家的理论背景 |
2.4.2 海归科学家的研究进展 |
2.5 科研产出 |
2.5.1 论文数量 |
2.5.2 科研影响力 |
2.5.3 科研质量 |
2.5.4 研究颠覆性 |
2.6 政策评估方法 |
2.6.1 政策评估方法论之争 |
2.6.2 因果推断研究方法变迁 |
2.6.3 反事实理论与公共政策因果效应 |
2.7 文献述评 |
2.7.1 跨国流动文献述评 |
2.7.2 流动的结果因素文献述评 |
2.7.3 海归科学家文献述评 |
2.7.4 政策评估文献述评 |
2.7.5 总结 |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 人才政策体系的制度背景 |
3.2 海外高层人才引进政策 |
3.2.1 杰青 |
3.2.2 长江学者 |
3.2.3 千人计划 |
3.2.4 优青 |
3.2.5 青年千人计划 |
3.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3.3.1 理论基础 |
3.3.2 研究方法 |
3.3.3 研究过程 |
3.4 回国对青年科学家产出的影响模型的构建 |
3.4.1 开放式编码 |
3.4.2 主轴式编码 |
3.4.3 选择式编码 |
3.4.4 模型阐释 |
3.4.5 理论饱和度检验 |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
4.1 姓名消歧的背景 |
4.1.1 姓名消歧问题追溯 |
4.1.2 姓名消歧问题的严重性 |
4.2 姓名消歧的算法分类 |
4.2.1 监督算法的姓名消歧 |
4.2.2 非监督算法的姓名消歧 |
4.2.3 监督和非监督算法的结合 |
4.2.4 针对华人作者姓名消歧的研究 |
4.3 基于简历和引文网络的姓名消歧 |
4.3.1 流程设计 |
4.3.2 模型评价 |
4.3.3 构建训练集 |
4.4 实验结果 |
4.4.1 构造备选集 |
4.4.2 参数设定过程 |
4.4.3 算法讨论 |
4.5 政策评估的因果效应 |
4.5.1 反事实框架 |
4.5.2 反事实框架下的政策评估 |
4.5.3 选择性偏误 |
4.6 匹配方法 |
4.6.1 匹配方法的原理 |
4.6.2 常见的匹配方法 |
4.6.3 匹配方法的总结 |
4.7 粗糙完全匹配对照组 |
4.7.1 数据来源 |
4.7.2 匹配过程 |
4.7.3 第一轮匹配 |
4.7.4 第二轮匹配 |
4.7.5 匹配策略效果 |
第五章 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的描述性分析 |
5.1 青千科学家的个人样本特征 |
5.1.1 年龄 |
5.1.2 受资助年龄 |
5.1.3 性别 |
5.1.4 学科 |
5.2 青千科学家的职业生涯 |
5.2.1 博士教育背景 |
5.2.2 回国前国家 |
5.2.3 回国前职位 |
5.3 青千科学家回国后的分布 |
5.3.1 回国后机构类型 |
5.3.2 回国后城市分布 |
5.4 小结 |
第六章 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对科研产出的影响 |
6.1 核心变量与实验样本特征 |
6.1.1 核心因变量 |
6.1.2 全样本与匹配组的科研产出 |
6.2 青千回国与科研产出的平均效应 |
6.2.1 主回归模型 |
6.2.2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2.3 稳健性检验 |
6.3 科学家异质性与科研产出 |
6.3.1 学科差异 |
6.3.2 博士教育质量 |
6.3.3 博士院校国家 |
第七章 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的外部性分析 |
7.1 核心变量与实验样本特征 |
7.1.1 核心因变量 |
7.1.2 主回归模型 |
7.2 青千回国对知识扩散的效应 |
7.2.1 实证结果与讨论 |
7.2.2 稳健性检验 |
7.3 科学家异质性与知识扩散 |
7.3.1 学科差异 |
7.3.2 博士教育质量 |
7.3.3 博士院校国家 |
第八章 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对科研产出影响的作用机制 |
8.1 资源集聚 |
8.1.1 资源的累积优势 |
8.1.2 回国机构的作用机制 |
8.2 校友联结 |
8.2.1 社会资本优势 |
8.2.2 校友联结的作用机制 |
8.3 科研环境 |
8.3.1 科研环境的政策问题 |
8.3.2 科研环境的作用机制 |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点 |
9.3 研究局限 |
9.4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青年千人成长规律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6)超阈法-Copula函数在极端水位重现期值计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单变量频率分析研究现状 |
1.2.2 多变量频率分析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统计理论和数据 |
2.1 极值分布理论 |
2.1.1 极值分布类型 |
2.1.2 广义Pareto分布理论 |
2.2 超阈模型理论 |
2.2.1 GPD模型 |
2.2.2 PDS模型 |
2.2.3 复合分布模型 |
2.3 基本数据概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计算重现期增水的超阈模型方法 |
3.1 超阈法分组研究 |
3.1.1 传统分组方法概述 |
3.1.2 基于小阈值的时间窗口法 |
3.1.3 分组方法验证 |
3.2 取阈方法研究 |
3.2.1 传统取阈方法 |
3.2.2 基于变点理论的阈值确定方法 |
3.2.3 变点取阈法验证 |
3.3 参数估计和拟合检验 |
3.3.1 点估计 |
3.3.2 拟合优度检验 |
3.4 重现期增水计算结果 |
3.4.1 超阈量拟合 |
3.4.2 增水的复合P-GP分布 |
3.5 滑动取样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Copula函数的天文潮增水联合分析和重现期水位计算 |
4.1 Copula函数理论 |
4.1.1 Copula函数定义 |
4.1.2 Copula函数分类 |
4.1.3 Copula函数参数估计方法 |
4.1.4 Copula函数选择 |
4.2 确定边缘分布 |
4.3 Copula函数参数估计 |
4.4 拟合优度评价 |
4.5 重现期水位计算 |
4.5.1 联合概率法 |
4.5.2 条件概率法 |
4.6 基于Copula函数的重现期水位计算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4.6.1 年极值法 |
4.6.2 等效二维分布 |
4.6.3 计算结果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捕获再捕获数据下总体大小的半参数完全似然推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两类捕获再捕获模型 |
§1.1.1 离散时间捕获再捕获 |
§1.1.2 连续时间捕获再捕获 |
§1.2 本文的研究动机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动机和创新点 |
§1.2.2 经验似然 |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连续时间捕获再捕获数据下的统计推断 |
§2.1 引言 |
§2.2 固定效应模型下的统计推断 |
§2.2.1 完全似然的构造 |
§2.2.2 估计量和渐近性质 |
§2.3 混合效应模型下的统计推断 |
§2.3.1 模型和似然 |
§2.3.2 估计量的构造 |
§2.4 数值算法 |
§2.4.1 参数情形 |
§2.4.2 半参数情形 |
§2.5 模拟研究 |
§2.5.1 固定效应模型 |
§2.5.2 混合效应模型 |
§2.6 数据分析 |
§2.6.1 非法移民数据集 |
§2.6.2 黄腹鹪莺数据集 |
§2.7 理论证明 |
第三章 离散时间捕获再捕获缺失数据下的统计推断 |
§3.1 引言 |
§3.2 所有协变量存在缺失的情形 |
§3.2.1 模型和数据 |
§3.2.2 完全似然的构造 |
§3.2.3 估计量和渐近性质 |
§3.3 部分协变量存在缺失的情形 |
§3.4 数值算法 |
§3.5 模拟研究 |
§3.5.1 模拟设置 |
§3.5.2 模拟结果 |
§3.6 数据分析 |
§3.7 理论证明 |
第四章 离散时间捕获再捕获数据下的一般推断 |
§4.1 模型和估计方法 |
§4.1.1 模型和数据 |
§4.1.2 完全似然的构造 |
§4.1.3 估计量和渐近性质 |
§4.2 模拟研究 |
§4.2.1 模拟设置 |
§4.2.2 模拟结果 |
§4.3 数据分析 |
§4.4 理论证明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的研究成果总结 |
§5.2 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8)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基础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地震目录编制现状 |
1.3.2 震级转换关系的研究现状 |
1.3.3 我国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的研究现状 |
1.3.4 我国海域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
1.5.1 技术路线图 |
1.5.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 |
2.1 引言 |
2.2 地震目录的编目范围 |
2.2.1 空间范围 |
2.2.2 时间范围 |
2.3 资料来源 |
2.3.1 我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地震资料的来源 |
2.3.2 海域邻区各国地震资料的来源 |
2.4 编目的原则与方法 |
2.5 编目的成果与形式和目录概况 |
2.5.1 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目录 |
2.5.2 我国海域及邻区2.0-4.6级中小地震目录 |
2.6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震级的转换和震级标度的统一 |
3.1 引言 |
3.2 我国海域及邻区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转换关系研究 |
3.2.1 资料来源及概况 |
3.2.2 回归方法 |
3.2.3 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
3.2.4 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
3.2.5 与陆域震级转换关系式的对比 |
3.3 我国地震台网与其它地震台网测定地震的震级偏差研究 |
3.3.1 产生震级偏差的原因 |
3.3.2 计算方法 |
3.3.3 震级偏差的统计分析 |
3.3.4 不同地震台网震级的转换关系 |
3.4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震级标度的统一 |
3.5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资料完整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时段地震台站分布和地震监测能力 |
4.3 地震震中定位精度分析 |
4.3.1 各类地震定位精度随时间的变化 |
4.3.2 不同区域内地震定位精度的评估 |
4.4 删除前、余震 |
4.5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分析 |
4.5.1 地震目录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 |
4.5.2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时间分布特征 |
4.5.3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空间分布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活动性参数 |
5.1 引言 |
5.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构造背景 |
5.3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
5.3.1 研究区域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带的划分和调整 |
5.3.3 近海大陆架海域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5.3.4 远海各地震统计区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5.3.5 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
5.4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
5.4.1 b值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
5.4.2 MLE和LS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5.4.3 近海大陆架海域和远海各地震带的b值和V_4值 |
5.4.4 俯冲带地区的b值和V_4值 |
5.4.5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对比和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 我国海域及邻区M_S≥7级地震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图件 |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9)几类混合与动态系数整数值时间序列的统计推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中部分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引言 |
1.1 背景介绍 |
1.2 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无限取值的广义混合INGARCH模型 |
2.1 模型定义 |
2.2 基本假设与平稳遍历性理论 |
2.2.1 基本假设 |
2.2.2 平稳遍历性理论 |
2.3 模拟研究 |
2.3.1 参数估计 |
2.3.2 模型选择 |
2.4 实例分析 |
2.5 定理证明 |
第三章 有限取值的混合INGARCH模型 |
3.1 模型定义与基本性质 |
3.2 参数估计与模拟研究 |
3.2.1 参数估计 |
3.2.2 模拟研究 |
3.3 实例分析 |
3.4 定理证明 |
第四章 与观测相依动态系数BAR(1)模型 |
4.1 整数值BAR(1)模型回顾 |
4.2 一个与观测相依的BAR(1)模型 |
4.3 参数估计 |
4.3.1 条件最小二乘估计 |
4.3.2 条件极大似然估计 |
4.3.3 经验似然估计 |
4.4 模拟研究 |
4.4.1 点估计 |
4.4.2 置信域覆盖率 |
4.4.3 EL检验 |
4.5 实例分析 |
4.6 定理证明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公交大数据的站台服务时间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础数据采集与清洗 |
2.1 公交IC卡数据介绍 |
2.1.1 公交IC卡数据的采集与特点 |
2.1.2 公交IC卡数据数据结构 |
2.2 其他公交数据 |
2.3 公交数据的管理 |
2.4 公交IC卡异常数据清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交乘客上车耗时影响因素分析 |
3.1 乘客上车耗时定义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1 乘客上车耗时定义及异常数据处理 |
3.1.2 公交乘客上车耗时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3 各影响因素对乘客上车耗时的直方图分析 |
3.2 基于方差分析的乘客上车耗时影响因素显着性分析 |
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乘客上车耗时影响因素分析及耗时预测 |
3.3.1 Logistic回归介绍 |
3.3.2 上车耗时影响分析与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交站点候车人数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公交站点候车人数预处理 |
4.2 公交站点候车人数影响因素分析 |
4.3 公交站点候车人数建模与校验 |
4.3.1 Poisson回归模型 |
4.3.2 NB回归模型 |
4.3.3 泊松和负二项零膨胀模型 |
4.3.4 模型的检验 |
4.4 典型站点候车人数的建模分析 |
4.4.1 商业区站点候车人数建模与分析 |
4.4.2 学校区站点候车人数建模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站台服务时间预测 |
5.1 公交站台服务时间定义 |
5.2 站点服务时间预测模型 |
5.2.1 ARIMA模型 |
5.2.2 BP神经网络 |
5.2.3 RNN神经网络 |
5.2.4 LSTM循环神经网络 |
5.3 基于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站点服务时长预测 |
5.3.1 LSTM循环神经网络建立 |
5.3.2 对比模型建立 |
5.3.3 LSTM循环神经网络训练 |
5.3.4 基于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服务时长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具有部分缺失数据时两个Poisson总体的估计和检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零膨胀及其拓展模型在学生因病/伤害缺课天数研究中的应用[D]. 尹晓冬.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D]. 梅士伟. 吉林大学, 2020(03)
- [3]基于倾斜影像线特征的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与优化方法研究[D]. 曹林.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4]考虑区域类型差异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识别与交通安全评价研究[D]. 杨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5]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 ——基于CEM-DID模型的实证分析[D]. 刘玮辰.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
- [6]超阈法-Copula函数在极端水位重现期值计算中的应用研究[D]. 李晓恩.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捕获再捕获数据下总体大小的半参数完全似然推断[D]. 刘洋.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8]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D]. 谢卓娟.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9]几类混合与动态系数整数值时间序列的统计推断[D]. 毛惠玉.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基于公交大数据的站台服务时间预测[D]. 王仲豪. 长安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