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外计算机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姜雪[1](2021)在《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印度理工学院作为印度政府创建的国家重点学院典型代表,是印度高等教育系统重要创新和改革的产物。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教育在印度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成为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竞相招揽的对象。计算机人才从诞生、成长再到壮大的培养过程与其计算机学科从创立、发展再到崛起并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学科的历史进程保持一致。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国情和历史发展背景方面较为相似,与欧美发达国家名列前茅的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相比,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长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创建一流学科,成功进行计算机教育,有效发挥计算机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由点到面,从纵向到横向尝试对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立体化、系统化的梳理与剖析。从学科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出发,以时间为线索,探寻其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管理体制及社会服务等学科建设必要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建设经验,指出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明确对我国建设一流学科的历史价值。以1963年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计算机中心的成立为主要标志,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正式创立。1963年至1982年是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计算机中心、电气工程系和数学系开展了一系列的计算机教育与研究活动。1983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由此,计算机学科拥有了规范化的学术平台,学术项目更加丰富。同时,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的确立也推动了学科的蓬勃发展与快速崛起。从计算机学科创立伊始,印度政府就在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家政策方面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20世纪80年代,在财政及政策的双重保障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在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建设举措,迅速成长为印度国内一流的计算机学科。1992年,“创新与技术转移基金会”在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正式成立,标志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进入产教融合、产学研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考查,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积极承担国家级政府资助及企业咨询项目的举措不但与国家科技政策及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促进了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的学科发展新模式的产生。在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及印度政府制定的建设信息技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不断发展完善稳步提升,培养的尖端计算机人才在国际知名计算机企业崭露头角。从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学科的快速发展无外乎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国际环境中有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革命浪潮的推动,国内环境有印度政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科技战略,特别是建设计算机超级大国目标的指引;就内部因素而言,印度理工学院从学科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制度以及社会服务等若干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本文最后总结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促进以计算机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科可持续发展;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学术自治权;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然而,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李逢源[2](2020)在《需求分析视角下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很多院校都增设了英语专业。为培养优秀的英语人才,英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求分析是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但目前而言,国内较少有基于需求分析视角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的研究。邮电类院校属于行业特色学校,在通信和信息系统、信息与信息处理、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等信息学科上有着很大的优势,需要围绕这种特色打造邮电特色的英语专业课程。因此,本研究从需求分析视角对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展开了调查与分析,获取多方对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实施过程的看法,并为优化课程建设建言献策。本研究主要以Dudley-Evans&St.John的需求分析理论和模式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主要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主的邮电类院校140名在校英语专业学生、32名英语专业毕业生、10名英语教师以及15名社会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为调查对象,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在校生、往届毕业生、教师以及社会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满意度及原因是什么?2)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在校生、往届毕业生对英语专业课程学习需求是什么?是否得到满足及原因是什么?3)基于上述研究和《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如何进一步完善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发现:1)总体来讲,四类研究对象对目前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一般,课程设置还没有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2)他们对于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的需求主要是广博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扎实的语言技能、丰富的实践类课程以及具有邮电类院校的特色课程知识。他们认为目前的英语技能型课程基本得到满足,但是知识性课程、实践类课程以及邮电类院校特色课程尚未得到满足,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的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3)鉴于四类研究对象的需求与目前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偏差以及四类研究对象对于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符合《国标》的要求,减少技能型课程,增加知识性课程、实践类课程以及院校特色课程。其次,课程设置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引起学生的兴趣。再次,课程设置还应满足社会的需求,改善目前英语专业的就业形势。接着,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和大学外语课程设置加以深度的区分,增加英语专业课程的广度与深度,突出英语专业优势。然后,要构建具有邮电类院校特色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最后,要注重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动态的需求分析。根据以上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方案雏形,作为后续课程设置研究的参考。同时,还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左洁[3](2020)在《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其实效性对比研究 ——以“南邮”和“南航”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倡导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鼓励高校“依校定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是实现英语专业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理工类院校着眼于本校理工特色,对英语专业校本课程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本研究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以问卷和结构性访谈的方式对选定的两所理工类院校(“南邮”和“南航”)英语专业相关师生,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研究:一、英语专业指导性文件从《大纲2000》到《国标》,为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何种启示?二、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现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现状如何?三、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开设的校本课程实施效果怎样?基于上述研究问题,本文首先对两份英语专业指导性文件(《大纲2000》和《国标》)进行了要素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国标》放宽了高校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权限,强调英语专业的人文属性,倡议将英语专业校本课程拓展到专业核心课程和培养方向课程等;同时,《国标》还强调了现代教育技术对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呼吁各高校创新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并对英语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其次,笔者通过对两校英语专业培养文件的梳理,对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现状等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水平参差不齐,在校本课程设置体系建设、语言能力与本校理工特色知识的学习步调、“英语+专业方向”培养特色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发现为其后的访谈研究等提供了初步的调研基础。接着,本文采取问卷和访谈法,借助校本课程实效性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对两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的实施状况与效果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一方面,从两校的的对比调研来看,在校本课程开设及其意义、校本课程目标和内容、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过程的认识与态度上,两校英语专业存在显着性差异;南航英语(民航业务)专业学生在学习效果、跨学科知识学习能力和对未来发展的帮助等方面均高于南邮英语专业。另一方面,两校英语专业师生对校本课程的总体评价一般;校本课程目标不够清晰,课程内容艰深,缺乏情境呈现和实际运用的机会和平台;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校本课程课堂氛围与教师跨学科专业素养较为满意,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而慕课、微课等网络教学模式,以及与企业对接的实践教学有待普及;当前校本课程的评估手段不合理,对阶段性测验、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形成性评价重视不够;校本课程教师队伍中“双师型”师资明显不足等。最后,我们就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尝试对提升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效性提出了如下改进建议:革新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施理念;构建英语专业校本课程体系,凸显理工特色;寻求校本课程多样化教学模式;建立动态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整合英语专业校本课程教师队伍等。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研究涉及面广,各校校本课程开发和运用都会经历一个不断自我评价、自我修正的过程。因此,本文的研究旨在抛砖引玉,以期为未来的校本课程研究提供启示。
李苗[4](2020)在《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关键,研究生教育是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人才教育的质量问题逐渐显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聚焦于以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该群体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对现有国内外文献和相关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社会科学类的研究特点,对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概念界定。从知识结构、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行为四个方面对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进行测量,并以研究生自身、导师、学校、团队等层面设计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问卷。以南昌大学为例,对社会科学类研究生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发放,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水平较弱,各层面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创新思维、创新行为、知识结构、创新人格。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在性别、导师带生总人数方面未出现显着性差异,在年级、专业类别、学科门类、导师指导频率方面,在创新能力总体或某些层面上存在着显着性差异。个人因素、导师因素、团队因素、学校培养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或某些层面上存在正向的预测作用。为进一步促进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本文分析了国内两所综合性大学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特点,并讨论了美、英、日三国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经验。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和经验讨论,本文从激发个人创新动机、制定合理培养目标、加强导师指导力度、优化课程设置、改善科研环境方面提出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
黄新茹[5](2020)在《海峡两岸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通过网络调研法以及比较分析法,对海峡两岸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文章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是文章的选题来源,二是文章的选题背景与意义,三是国内外研究综述,四是文章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五是文章的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为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基本概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及历史沿革,包括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发展与变化、iSchools运动的构成要素与核心特征以及iSchools运动及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关系;二是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特点,包括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教育形式多样,满足不同需求、教育层次完善,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第三章为文章的主体部分——海峡两岸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对比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基本制度设计,包括入学方式、修业年限以及毕业条件分析;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方式分析;三是课程设置,包括课程总体情况以及课程体系结构分析;四是师资队伍,包括教师队伍教育背景以及研究领域分析。第四章为海峡两岸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对大陆的启示,文章根据第三章研究内容得出相应启示:在基本制度设计上,一是积极招收海外留学生,促进国际化发展,二是入学方式更加灵活,注重多元化人才选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一是以培养跨学科人才为目标,二是混合式教学,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三是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估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一是丰富课程数量,提供个性化教学,二是调整课程结构,注重课程的跨学科性,三是打造特色课程,保持学科独立性;在师资队伍上,一是立足院系特色,平衡师资队伍知识结构,二是增强学科创新能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三是“走出去”“引进来”,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第五章为结论与展望,这一部分对文章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大陆地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发展提出期许。
陈夏莹[6](2020)在《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研究》文中认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以及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近些年来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为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是将本、硕、博三个阶段打通,制定衔接的培养计划,其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和连贯的体系设计,打破不同学习阶段间的壁垒,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力求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方位发展。当前高校正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探究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准确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优秀人才、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背景,本研究围绕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从目标制定、内容设计、方式机制和考核评价四个方面梳理国内外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探讨两者的异同点。第二部分以国内某高校为例,编制学生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专业感知质量和学业成就问卷,对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的学生和分段式培养的学生进行问卷对照调查,分析我国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成效及问题所在。第三部分从理论层面探讨我国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适用范围、关键环节、制度障碍以及与我国学位授予的关系。第四部分结合前三部分研究,从高等教育多样化理论、一般系统理论、因材施教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视角出发,提出提升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的若干对策。研究表明,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过程体现出本研一体、通专结合、科教融合和国际化培养等特征,与分段式人才培养相比呈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和效果。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在顶层设计上,选拔方式不够科学、培养方案衔接不足以及推荐免试制度存在局限;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学科交叉渗透不足、本科生导师制作用不突出、国际化培养水平较低、教学管理运行不畅等;在培养成效方面,学生学习投入不足、学业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感知质量不够强、学业成就还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研究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树立高等教育多样化理念,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二是秉持系统思想,统筹设计本、硕、博三个阶段培养计划;三是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四是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质量监控与过程管理。
廖清云[7](2020)在《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钱学森之问”提出以来,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重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新需求,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国内外校企合作的实践都证明,校企合作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人才培养改革的趋势。为全面了解我国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开展状况,本研究开展了对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本研究将我国目前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划分为三种模式:置校入企模式,校企共建模式和引企入校模式。首先通过案例分析法详细分析了各个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实践做法,探讨和分析了各个培养模式的典型特征及优缺点。接着通过对三大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的比较和分析,揭示了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五大共性特征:一是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统筹双方职责分工;二是面向行业需要,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要素制定培养目标;三是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分阶段分模块设置前沿的培养内容;四是重视科研实践,实施研究型教学;五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学生主体。并且发现了这些模式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组织形式、企业参与联合培养的程度、培养内容的侧重点、各阶段的具体培养路径”这些方面存在差异。然后通过分析各个案例反映的实际问题以及对照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发现在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五大问题:联合培养的制度体系不健全、个性化培养计划执行不到位、过度重视科研项目实践培养、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不足、政府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最后,针对上述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构建了一种新的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校企紧密互动型”模式。
王薇[8](2020)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世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领头雁,代表了国际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最高水准和最新动向,在美国本土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我国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学科种类较为单一,结构体系尚不完善,质量建设仍有待提升。如以追本溯源的方式,从历史的角度入手,对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源头、发展和变革作深刻的历史剖析和经验规律的探究,深入分析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全面考察其制度建构及理论演进的基本规律,为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设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本文应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以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迁及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内在发展呈现特点作为历史分期的主要依据,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梳理并分析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用主义哲学提倡的实用主义人才教育观铺垫了其成长的思想基础;《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直接催生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早期专业协会推动了专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自身无法规避的局限性,使得创办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为大势所趋。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化肇始阶段为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1908年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由此开启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历史。1910年《弗莱克斯纳报告》的发布开启了专业认证活动,此后各专业协会陆续制定各专业认证标准并展开专业认证活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范化推进阶段为二战后至1970年代末。该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数量增长与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尤为重视对教育质量的提升。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复合化发展阶段为198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复合化发展的特点,不仅出现了大量新兴应用性学科专业硕士,还出现了联合学位和交叉学科专业硕士学位。专业认证制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全国性认证机构许可组织和社会评估媒介,评估指标呈现出学生结果导向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跃升至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强势的数量优势压倒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得更为成熟和完善。最后在归纳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总结出其对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经验及启示。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产业结构特点,在具有鲜明职业背景的学科领域中开设,且与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紧密衔接,始终体现着职业导向;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专业学院实施教学,实现了理论性与应用性的高度统一,且通过专业认证和专业资格认定来引导和保障其培养方向和教育质量;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灵活多样的学位类型、学制年限、课程种类和教学方法,高度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为此,我国在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倡导探索灵活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建立健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张帅[9](2020)在《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文中提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位清晰,具有较强的指向性,主要是针对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专业能力较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当前社会分工细化和技术创新的大背景下,国家及社会对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于我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并且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比较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全面考察与个案解析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对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英国的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受政治、经济、本国实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政府对其大力支持、国家的经济环境以及各行各业的呼声、本国专业硕士人才的匮乏都推动了英国专业硕士的快速发展;根据培养方式可以将其分为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和研究生文凭教育;其招生方面工作以申请制为主,各方面信息公开全面,制度较为完善灵活,其他相关考试同样存在,为有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课程内容及形式十分丰富,社会及学校会及时调整相关课程,与时俱进开设课程。教师发展与学生毕业都拥有完备的体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日趋成熟完善。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是英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一环,对英国经济发展、扩展了英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教育质量受到世界各国认可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国家宏观管控程度较低、课程设置过于紧密等问题。借鉴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我国应根据社会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政策、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制定招生制度、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并培养更具专业素养的教师、增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的灵活性、设置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机制。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10](2020)在《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今全球激烈的竞争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培养学术能力高以及创新能力强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于中蒙两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的研究中,以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课程论和教学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在设置、实施以及管理方面的异同。在SWOT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课程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相互学习借鉴的建议。由于两国教育管理体制不同,蒙古教育社会化程度越来越深,蒙古国强调的是硕士教育的过渡性和职业性,而中国强调的是学术性,因此蒙古国的课程价值取向以社会为主,而中国以学科为主。同时,蒙古国教育学课程设置的优点是课程设置比较灵活,重视方法论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以及重视课程设置的社会价值取向,然而其课程设置过于灵活影响了培养质量。中国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优点则是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程,建立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然而,选修课的数量和类型还不够丰富;课程内容陈旧;有些课程与本科课程没有合理的联系;课程内容不够实用;教育学课程没有人文学科课程。总之,基于中国的经验或者说优点,建议蒙古国在改进课程方面,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教师课程实施办法三个方面出发,具体而言,需要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要强调实践教育,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改进教师课程实施办法,同时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正确合理进行课程评价;而就中国而言,基于蒙古国的有点与经验,需要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科学性,注重跨学科的设置,合理调整课程结构,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以及改进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并且优化课程目标与评价。总之,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可以借鉴对方优秀的经验,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
二、国内外计算机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外计算机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发端奠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与早期发展(1963—1982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的背景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逐步扩展与完善 |
二、汇集国内外优秀学者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
三、确立以计算机基础理论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 |
五、争取国际援助为学科发展提供硬件与资金支持 |
六、开展学科治理体制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
七、积极开展计算机社会咨询服务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国内一流: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崛起(1983—1991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背景 |
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开展 |
二、“计算机总理”拉吉夫·甘地带领印度迈向信息时代的决心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的专业化发展 |
二、构建以学术认同为基础的内聚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实践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
六、完善五级管理体制确保管理自治与学术自由 |
七、实施学校计算机素养与学习提升计划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国际知名: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稳步提升(1992 年—至今)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背景 |
一、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 |
二、印度领导人建立信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及设施的现代化更新 |
二、构建以探索学科核心领域为目标的传承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前沿领域研究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创新性复合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积极提升计算机学科国际学术交流话语权 |
六、实施旨在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学术项目审查评估 |
七、承担国家级计算机系统和程序研发项目,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取得的成效 |
二、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的省思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 |
一、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 |
二、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
三、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计算机学科可持续发展 |
四、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五、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
一、学科发展后期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了学术自治权 |
二、学科发展后期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 |
三、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 |
附录1 专有名词简称、全称及中译表 |
附录2 信息技术领域印度理工学院知名校友代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需求分析视角下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课程设置概念界定 |
2.1.1 课程设置定义 |
2.1.2 课程设置模式 |
2.2 国内外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相关研究 |
2.2.1 国外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综述 |
2.2.2 国内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综述 |
2.3 需求分析理论 |
2.3.1 需求的定义 |
2.3.2 需求分析的定义 |
2.3.3 需求分析模型 |
2.3.4 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
3.1 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目标的比较 |
3.2 课程设置原则的比较 |
3.3 课程设置结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调查研究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4 研究工具 |
4.5 研究步骤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满意度分析 |
4.6.2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需求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及建议 |
5.1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主要问题 |
5.1.1 课程设置没有很好地符合《国标》的要求 |
5.1.2 课程设置没有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
5.1.3 课程设置没有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
5.1.4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区别不够明显 |
5.1.5 课程设置不具备院校特色 |
5.1.6 课程设置没有注重动态的需求分析 |
5.2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
5.2.1 根据《国标》要求设置英语专业课程 |
5.2.2 根据学生的需求设置英语专业课程 |
5.2.3 根据社会需求设置英语专业课程 |
5.2.4 增加课程广度与深度,突出英语专业优势 |
5.2.5 构建特色的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
5.2.6 重视动态的需求分析 |
5.3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方案雏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邮电类院校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3)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其实效性对比研究 ——以“南邮”和“南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缩略词以及术语英汉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本研究文献回顾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课程 |
2.1.2 课程设置 |
2.1.3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 |
2.1.4 校本课程实效性 |
2.2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综述 |
2.2.1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现状 |
2.2.2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内容 |
2.2.3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趋势 |
2.3 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综述 |
2.3.1 国内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现状 |
2.3.2 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内容 |
2.3.3 国内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趋势 |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2.5 相关理论基础 |
2.5.1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
2.5.2 斯基尔贝克校本课程开发理论 |
2.5.3 CIPP评估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的要素分析 |
3.1 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分析 |
3.1.1 物理环境分析 |
3.1.2 心理环境分析 |
3.2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设置 |
3.2.1 英语专业培养目标 |
3.2.2 校本课程定位分析 |
3.2.3 校本课程课程设置 |
3.2.4 校本课程教学目标 |
3.3 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 |
3.4 校本课程实施策略与手段 |
3.5 校本课程的评估 |
3.6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发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现状研究 |
4.1总体现状 |
4.2 南航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现状 |
4.2.1 南航英语(民航业务)专业发展概况 |
4.2.2 南航英语专业校本课程设置的特点分析 |
4.3 南邮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现状 |
4.3.1 南邮英语专业发展概况 |
4.3.2 南邮英语专业校本课程设置的特点分析 |
4.4 南航与南邮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对比分析 |
4.4.1 英语专业校本特色课程培养目标对比 |
4.4.2 英语专业课程结构对比 |
4.4.3 英语专业校本特色人才培养侧重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效性研究 |
5.1 研究设计 |
5.1.1 调查问题 |
5.1.2 调查对象 |
5.1.3 研究工具 |
5.1.4 研究过程 |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5.2.1 问卷的信度检验 |
5.2.2 问卷的效度检验 |
5.2.3 问卷的结构效度检验与路径分析 |
5.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3.1 校本课程开设及其意义 |
5.3.2 校本课程目标和内容 |
5.3.3 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过程 |
5.3.4 校本课程实施效果与改进意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问题与建议 |
6.1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6.1.1 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施理念不明确 |
6.1.2 英语专业校本课程体系未形成 |
6.1.3 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施手段单一 |
6.1.4 英语专业校本课程评估体系不完善 |
6.1.5 英语专业教师跨学科素养待提高 |
6.2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建议 |
6.2.1 革新英语专业校本课程教学理念 |
6.2.2 构建英语专业理工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
6.2.3 寻求校本课程多样化教学模式 |
6.2.4 建立动态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
6.2.5 整合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师资队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7.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4)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呼吁 |
1.1.2 研究生教育是创新人才的主要来源 |
1.1.3 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 |
1.1.4 综合性大学发展的需要 |
1.1.5 社会科学类研究的特殊性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社会科学的研究 |
1.2.2 关于研究生创新内涵的研究 |
1.2.3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的研究 |
1.2.4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5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
1.2.6 文献研究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社会科学类 |
2.1.2 创新能力 |
2.1.3 研究生创新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创造能力成分理论 |
第3章 问卷编制与施测 |
3.1 问卷设计 |
3.2 预试问卷的调查与检验 |
3.2.1 项目分析 |
3.2.2 因素分析 |
3.2.3 信度检验 |
3.3 正式问卷的形成与施测 |
3.3.1 调查对象 |
3.3.2 问卷复检 |
第4章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
4.1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
4.2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
4.2.1 性别 |
4.2.2 年级 |
4.2.3 专业类型 |
4.2.4 学科门类 |
4.2.5 导师带生总人数 |
4.2.6 导师指导频率 |
4.2.7 导师指导时间 |
4.3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4.3.2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4.3.3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内外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特点 |
5.1 国内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特点 |
5.1.1 重庆大学 |
5.1.2 中国人民大学 |
5.2 国外主要国家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特点 |
5.2.1 美国 |
5.2.2 英国 |
5.2.3 日本 |
第6章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
6.1 增强研究生创新意识 |
6.2 制定合理培养目标 |
6.3 加强导师指导力度 |
6.4 优化课程设置 |
6.5 改善科研环境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预试) |
附录B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正式) |
(5)海峡两岸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来源 |
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1 选题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基本概述 |
2.1 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及历史沿革 |
2.1.1 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发展与变化 |
2.1.2 iSchools运动的构成要素与核心特征 |
2.1.3 iSchools运动及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关系 |
2.2 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特点 |
2.2.1 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 |
2.2.2 教育形式多样,满足不同需求 |
2.2.3 教育层次完善,以研究生教育为主 |
第3章 海峡两岸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对比分析 |
3.1 基本制度设计比较 |
3.1.1 入学方式 |
3.1.2 修业年限 |
3.1.3 毕业条件 |
3.1.4 小结 |
3.2 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
3.2.1 人才培养目标 |
3.2.2 人才培养方式 |
3.2.3 小结 |
3.3 课程设置比较 |
3.3.1 课程总体情况 |
3.3.2 课程体系结构 |
3.3.3 小结 |
3.4 师资队伍比较 |
3.4.1 教师队伍教育背景 |
3.4.2 教师队伍研究领域 |
3.4.3 小结 |
第4章 海峡两岸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对大陆的启示 |
4.1 基本制度设计 |
4.1.1 积极招收海外留学生,促进国际化发展 |
4.1.2 入学方式更加灵活,注重多元化人才选拔 |
4.2 人才培养模式 |
4.2.1 以培养跨学科人才为目标 |
4.2.2 混合式教学,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 |
4.2.3 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估体系 |
4.3 课程设置 |
4.3.1 丰富课程数量,提供个性化教学 |
4.3.2 调整课程结构,注重课程的跨学科性 |
4.3.3 打造特色课程,保持学科独立性 |
4.4 师资队伍建设 |
4.4.1 立足院系特色,平衡师资队伍知识结构 |
4.4.2 增强学科创新能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 |
4.4.3 “走出去”“引进来”,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
(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 |
(三)本硕博贯通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贯通式博士生培养相关研究 |
(二)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相关研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本硕博贯通培养 |
(二)人才培养成效 |
二、理论基础 |
(一)高等教育多样化理论 |
(二)系统论 |
(三)因材施教理论 |
(四)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三章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
一、国内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实践分析 |
(一)目标制定: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
(二)内容设计:重基础、强实践的本研贯通计划 |
(三)方式机制:政策支持、小班教学、全程导师制 |
(四)考核评价:综合性考察与评价 |
二、国外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实践分析 |
(一)目标制定:培养卓越的科学技术人才 |
(二)内容设计:纵横贯通的教育体系 |
(三)方式机制:组织一体化、个性化培养、季度制 |
(四)考核评价:基于学业达成度的评价 |
三、国内外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异同点 |
第四章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成效评价 |
一、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三)问卷信效度检验 |
(四)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五)研究假设 |
(六)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
(一)连读班各变量总体状况分析 |
(二)连读班与普通班的差异分析 |
(三)连读班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四)连读班各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 |
三、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 |
四、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投入不够高 |
(二)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学业自我效能感不够强 |
(三)培养环节不尽合理,降低学生专业感知质量 |
(四)学术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欠缺,学业成就有待提升 |
第五章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 |
一、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 |
二、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适用范围 |
三、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
四、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制度障碍 |
五、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与学位授予 |
第六章 提升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的对策 |
一、树立高等教育多样化理念,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 |
(一)注重软性评价,建立学生多元化评价机制 |
(二)扩宽课程广度,构建学生多元化知识体系 |
(三)加强校际合作,开拓学生多元化发展路径 |
二、秉持系统思想,统筹设计本、硕、博三个阶段培养计划 |
(一)推进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设计,强化目标引领 |
(二)推进培养内容的系统性设计,强化学研结合 |
(三)推进教学与管理的一体化设计,强化资源整合 |
(四)推进国内与国际的融合性设计,强化国际培养 |
三、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
(一)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个性化指导服务 |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学科间横向联系 |
(三)开展跨群体团队建设,促进学生间纵向交流 |
四、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质量监控与过程管理 |
(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投入 |
(二)注重意志品质培养,增强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 |
(三)完善教学管理过程,提高学生专业感知质量 |
(四)创造学习交流机会,提升学生学业成就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本硕博连读班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普通班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3 :本硕博连读班人才培养情况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相关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型大学 |
(二)校企联合培养 |
(三)拔尖创新人才 |
(四)人才培养模式 |
二、理论基础 |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 |
(二)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 |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
三、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分析框架构建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 |
一、置校入企模式 |
(一)典型案例分析 |
(二)模式特征 |
(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
二、校企共建模式 |
(一)典型案例分析 |
(二)模式特征 |
(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
三、引企入校模式 |
(一)典型案例分析 |
(二)模式特征 |
(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共性特征 |
(一)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统筹协调双方职责分工 |
(二)面向行业需要,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要素制定培养目标 |
(三)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分阶段分模块设置前沿的培养内容 |
(四)重视科研实践,实施研究型教学 |
(五)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学生主体 |
二、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差异分析 |
(一)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组织形式不同 |
(二)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程度不同 |
(三)培养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
(四)各阶段的具体培养路径不同 |
三、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联合培养的制度体系不健全 |
(二)个性化培养计划执行不到位 |
(三)过度重视科研项目实践培养 |
(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不足 |
(五)政府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创新 |
一、“校企紧密互动型”培养模式构建的策略 |
(一)组织建设——校企合作联盟下设各类“校企联合培养创新班” |
(二)培养内容——“一对一”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 |
(三)培养方式——本硕博一体化递进式融合创新教育 |
(四)培养评价——双环联动真实性综合评价体系 |
二、“校企紧密互动型”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
(一)以完善运行机制为目标,构建健全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
(二)以提升培养质量为导向,加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
(三)以发挥引领作用为核心,提高政府在联合培养中的参与力度 |
三、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8)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学位 |
(二)专业硕士学位 |
(三)第一职业学位 |
(四)专业认证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第一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产生的动因 |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 |
第二节 实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 |
第三节 《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 |
第四节 早期专业协会对专业教育的推动 |
第五节 传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局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化肇始(20世纪初~二战结束) |
第一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理论的倡导 |
一、艾略特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张 |
二、全美大学联合会对专业硕士教育体系的确立 |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初创 |
一、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专业硕士 |
二、密歇根大学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陆续出现 |
第三节 专业认证活动的出现 |
一、《弗莱克斯纳报告》开启专业认证活动 |
二、专业协会成为专业认证主体 |
三、各专业认证标准陆续出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推进(二战后~1970 年代末) |
第一节 战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需求 |
一、新型产业结构对高质量专业人才的需求 |
二、联邦政府对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大力资助 |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专业硕士教育的推动 |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系列标准的出台 |
一、全美大学联合会建立专业硕士教育标准 |
二、国际商学院促进协会规范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标准 |
第三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规范化发展 |
一、哈佛大学教学文硕士课程的规范 |
二、康奈尔大学工程硕士计划及其标准化 |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扩张及规范 |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确立 |
一、建立全国性专业协会许可制度 |
二、制定统一的专业协会认证标准 |
三、规范专业认证的程序和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复合化发展(1980 年代至今) |
第一节 世纪之交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变革的需求 |
一、高技术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
二、联邦政府对跨学科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
三、学科高度融合推动跨学科教育发展 |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革新政策的颁布 |
一、《重塑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研究生教育》推动跨学科发展 |
二、《美国竞争法》之“专业科学硕士课程计划” |
第三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复合化发展 |
一、凯克研究所开设“生物加商学”交叉学科学位 |
二、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与工程硕士联合学位计划 |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多样发展 |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成熟 |
一、设立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 |
二、出现社会评估媒介 |
三、强化学生学习结果评估指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 |
一、始终体现鲜明的职业导向 |
二、依托专业学院与专业协会 |
三、灵活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 |
第二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 |
一、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 |
二、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
三、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 |
四、倡导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 |
五、建立健全专业硕士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美国部分专业学位发展史概览 |
附录2 美国专业硕士学位类型一览表 |
附录3 美国专业认证机构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由 |
2 概念界定 |
2.1 专业学位 |
2.2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 |
2.3 授课式硕士 |
3 研究意义 |
3.1 认识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3.2 丰富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 |
3.3 为我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
4 研究现状综述 |
4.1 国内研究现状 |
4.2 国外研究现状 |
5 研究方法 |
5.1 比较研究法 |
5.2 文献研究法 |
5.3 因素分析法 |
5.4 个案研究法 |
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6.1 研究内容 |
6.2 创新点 |
第1章 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
1.1 英国政府对专业型硕士发展的重视与支持 |
1.2 英国经济发展对专业型硕士的需求增长 |
1.3 英国硕士教育中专业人才的缺乏 |
第2章 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
2.1 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类型 |
2.1.1 专业硕士学位教育 |
2.1.2 研究生文凭教育 |
2.2 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招考入学 |
2.2.1 申请资格及办法 |
2.2.2 招考内容与要求 |
2.2.3 学习费用及补助 |
2.3 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
2.3.1 课程设置 |
2.3.2 教学方法 |
2.3.3 培养方式 |
2.4 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教师与学生 |
2.4.1 教师发展与培养 |
2.4.2 学生组成及毕业 |
2.5 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 |
2.5.1 外部制度保障 |
2.5.2 内部建设保障 |
第3章 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案例研究 |
3.1 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 |
3.1.1 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系的概况 |
3.1.2 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
3.1.3 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
3.2 华威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 |
3.2.1 华威大学商学院概况 |
3.2.2 华威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
3.2.3 华威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
第4章 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成效、问题及特点 |
4.1 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成效 |
4.1.1 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
4.1.2 扩展了英国研究生教育规模 |
4.1.3 教育质量受到世界各国认可 |
4.2 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问题 |
4.2.1 国家宏观调控有待加强 |
4.2.2 课程设置过于紧密 |
4.3 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
4.3.1 自主性及灵活性较强 |
4.3.2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
4.3.3 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
第5章 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启示与建议 |
5.1 我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
5.1.1 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培养 |
5.1.2 课程形式较为单一并缺乏多样性 |
5.1.3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毕业机制比较僵化 |
5.2 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5.2.1 教育部门根据社会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政策 |
5.2.2 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制定招生制度 |
5.2.3 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更具专业素养的教师 |
5.2.4 增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灵活性 |
5.2.5 设置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发展需借鉴国际经验 |
(二)蒙古国提高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需要 |
(三)个人的留学经历与专业发展的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教育学硕士 |
(二)研究生课程 |
(三)课程设置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文献来源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研究生课程设置相关内容 |
(二)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 |
(三)蒙古国研究生教育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一、泰勒课程理论 |
二、学科结构课程理论 |
三、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
四、教学理论 |
第三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 |
一、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理念比较 |
(一)蒙古国课程理念 |
(二)中国课程理念 |
二、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原则比较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权力比较 |
四、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结构比较 |
五、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内容比较 |
六、比较总结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
第四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
第五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评价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评价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
(一)课程目标比较 |
(二)课程评价比较 |
第六章 中国与蒙古国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
(二)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
(三)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
(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威胁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
(三)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
(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困境 |
第七章 借鉴中国经验,推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对策 |
一、课程设置的改进 |
(一)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 |
(二)强调实践教育 |
(三)优化课程内容 |
二、课程实施的完善 |
(一)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
(二)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 |
(三)改进教师课程实施方法 |
三、课程管理的改进 |
(一)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 |
(二)正确合理课程评价 |
第八章 借鉴蒙古国经验,推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策略 |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
(一)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 |
(二)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科学性 |
(三)注重跨学科课程的设置 |
(四)合理调整课程结构 |
(五)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 |
(六)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 |
二、课程实施的改进 |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改进 |
(二)课程实施的策略改进 |
(三)注重课程实施的技能训练 |
三、课程管理的优化 |
(一)课程目标的优化 |
(二)课程评价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国内外计算机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D]. 姜雪. 河北大学, 2021(09)
- [2]需求分析视角下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 李逢源.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3]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其实效性对比研究 ——以“南邮”和“南航”为例[D]. 左洁.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4]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D]. 李苗. 南昌大学, 2020(01)
- [5]海峡两岸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D]. 黄新茹. 湘潭大学, 2020(03)
- [6]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研究[D]. 陈夏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研究[D]. 廖清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D]. 王薇. 河北大学, 2020(08)
- [9]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D]. 张帅. 河北大学, 2020(08)
- [10]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D].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