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省红河地区2004年第一场透雨过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1](2019)在《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村落、社区为基点,以民族志书写为基础,运用人类学宗教研究的理论视角和彝族宗教研究的成果,通过对云南省开远市碑格乡的彝族濮拉人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类民间信仰的深入研究,籍此对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加以呈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碑格彝族濮拉人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以及这些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如何与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等问题。首先,濮拉人的自然崇拜与旱作农耕的社会生活。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社会生产力极低的条件下,濮拉人对大自然的依赖常把自然界的事物人格化,崇拜着天地日月等各种自然神灵,这些神灵与人们旱作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山区绝大部分仍以旱作农耕作为主要生计来源的濮拉村民来说,土地、阳光、雨水对农作物的生产至关重要,这是他们崇拜天地日月等自然神灵的根源所在。至今濮拉人还保留着传统的祭年和祭龙仪式,仪式中的年树(年神)和龙树(树神)是天地的象征,其整个祭祀过程是人们崇天敬地的仪式反映,同时也是他们旱作农耕社会生活的一种符号表达。从濮拉人的生存状况出发,人们对自然神明的心态和行为可归结为一种民间宗教,其中包含着人与自然互为依存的初步认知和信仰习俗。祭年和祭龙仪式是濮拉人协调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一种生存智慧,其仪式行为背后蕴含的是人们对丰产丰收和人畜增殖的期盼和诉求,同时也是辛勤耕作的濮拉人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其次,濮拉人的祖灵崇拜与父系血缘的延续。濮拉人的祖灵崇拜建立在父母灵魂不灭的信念基础之上,人们认为父母生前是世上对自己最关怀的人,死后必定会处处保佑着自己的子孙。基于这样的观念,濮拉人产生了一套严密的丧葬仪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一,葬礼具有随地点、状态、身份变化的过渡意涵。其二,葬礼中的象征符号承载着濮拉人的历史信息,是人们族群记忆的重要体现。其三,葬礼中仪式主体的性别分工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主家男性成员在整个仪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以死者儿子为主体的仪式行为,还是葬礼中实质性的礼物流动,都在发挥着维系父系血缘社会结构的文化功能。另从家族的外部来看,葬礼中村民们的相帮互助多以男性家长的名义进行,由此也强化各父系血缘家族与社区的整合,增强了村寨社区的凝聚力。在祖灵的关照下,父系血缘纽带是维持濮拉家庭、家族乃至村落社会运转的内部机制。最后,濮拉人的鬼魂信仰与疾病治疗的抉择。鬼魂在碑格濮拉人的疾病观念居于主导地位。濮拉人鬼与魂的区别是,魂指活人,鬼指死人;如果魂离开了人体,人就要生病;如果鬼附着在活人身上,人也要生病。为解除疾病带来的困扰,濮拉人叫魂和驱鬼仪式一直盛行不衰,这种需求使通过驱除鬼魂为人治病的仪式专家(贝玛和锁斋)应运而生。日常生活中,濮拉人遇到身体不适,请贝玛和锁斋治病是他们疾病治疗的首选,在其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人们才会去医院就医,对传统治疗的依赖反映出他们对地方知识和信仰体系的认同,这也是濮拉人求医行为背后的文化逻辑。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濮拉人在依赖传统治疗的同时,并没有对现代医疗拒而远之,而是将两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在“神药两解”中交替选择是人们在解决生命困扰的疾病治疗实践中发展出来的较为明智的抉择方式。
何少琪[2](2019)在《基于旅游IP视角的红河州哈尼族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红河哈尼族这一具有深厚丰富的民族文化的旅游文化资源而言,如何充分加工民族文化,包装成具有知识产权的旅游产品,来适应旅游行业新的竞争态势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本文目的是挖掘哈尼文化中旅游元素构建独特旅游IP产品,运用全新的开发模式,有效的保护和继承哈尼文化。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网络知名旅游IP案例的IP性质、用发展历程论证旅游IP形成路径的可行性;以及从IP的视角分析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借鉴其成功经验。据调查,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遇到的瓶颈,是民族旅游文化的商业化一方面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变现、升值,另一方面使得民族文化在商业化的过程中退化变质。这种矛盾共存关系使得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不到位,定位不准确。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特点在于独特性、多变性、延展性等,在知识产权以及相关政策的保护支持下,使相关旅游产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本文的价值在于基于红河哈尼文化构建民族旅游IP目的地与相对应的旅游产品,是红河哈尼族专有、不可复制、不可盗用,借助红河哈尼族的IP产品也获得相对应的报酬。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本章是对论文的选题背景进行简单的阐述,分别对论文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以及相关文献综述进行归纳研究。第二章是本文涉及的研究基础理论介绍。第一节主要是介绍民族文化与旅游IP产品开发相关理论概述,涉及理论有:产业融合理论、旅游品牌竞争力理论、民族文化传播理论、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第二节是相关概念界定辨析: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以及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第三章是旅游IP形成机制研究,第一小节对旅游IP概念、特征、分类进行梳理;第二小节是对旅游IP形成路径的探索。第四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对知名旅游IP景区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进行研究。第一节是知名旅游IP景区案例,网络收集三十个案例,分析IP发展历程、IP原生元素、IP性质类型和IP专利申请,总结旅游IP产品的形成路径;第二节选举了八个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案例,运用IP视角分析案例中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总结可借鉴经验。第五章是介绍红河哈尼族旅游开发条件、可开发旅游资源以及红河哈尼族旅游IP元素提取。第六章是对哈尼族文化旅游IP产品构建。本章主要是通过探究八大IP类型依托的旅游产品路径开发,构建红河哈尼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路径,以及构建哈尼族主打旅游IP产品。第七章结束语。本章是研究的归纳和结论,并提出论文不足与展望。
刘凡[3](2019)在《云南映象”品牌传播的融媒介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经济发展新的需求,新的媒介传播技术正迅速地在信息传播领域造成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面对这一变化,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融媒介技术产生了全新的变化。传统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融媒介的融合不仅仅是技术上和传播手段上的改进,它是一种全新的进化,改变了以往默默无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远离“人间烟火”的现状,以一种全新的、为现代人们所接受的、可持续的面貌展现于新媒体时代。杨丽萍的《云南映象》自2003年首次公演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15年时间。随着这部舞台剧雷打不动地长期演出,“云南映象”已不单单代表着一部舞台剧。借助融媒介,它衍生出一系列文化产业链,从最开始的蹒跚起步,集结云南省内各少数民族的歌舞艺术(这些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均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打造专属自己的品牌,成功地迈向世界,它以一种全新的面貌突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由此,我们也看到一些问题?为何云南映象在民间歌舞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中如此成功?这样的非遗传承之路是怎样实现的呢?在媒介环境的现今社会,民间歌舞艺术类非遗传承可以像云南映象一样复制成功吗?怎样打造这样的品牌呢?这些问题也是本论文的研究核心。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媒介环境学背景下的新出路,主要以个案杨丽萍的“云南映象”品牌传播的融媒介实践为研究对象,探究民间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融媒介环境下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发展将为自身谋求更好的出路。笔者在对研究个案的实地调研期间,亲身融入杨丽萍云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经典民族志的参与观察的方法进行微观分析研究,期望通过第一手现场实践研究与文本分析的全方位深层次探讨,更加明晰现代社会中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与传播的新途径。并且着眼于探讨当前传播新形势下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所遇到的困境与难处,结合互联网思维,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融媒介技术背景下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出路与借鉴。
陈燕[4](2019)在《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学不仅关乎过去,亦关联现在。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相承的“多元一统”民族国家和“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是历史中国贡献给人类的宝贵遗产。迁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常见现象,中国各民族在历史上的迁徙活动直接影响到近现代我国民族的形成和人口的地理分布。哈尼族先民历史迁徙是我国民族迁徙的一个组成部分,造就了哈尼族今天的分布格局和众多支系。本研究以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格局视野,借助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和历史层次分解方法,参照斯科特的“逃避统治”观点,运用历史文献、哈尼族口述史、田野调查等资料,以边缘族群与王朝国家关系为切入点,以边缘族群与自然地理关系、边缘族群与其他族群关系为补充,尝试从多维视角分析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历史,探寻其迁徙的动因、特点、影响及内中的各种微妙关系。元代,云南重新回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统治秩序之内。明代,通过明王朝的锐意经营,云南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结构出现历史性转折,汉族成为云南主体民族。清代,清王朝基于前朝基础全面推进对云南的开发,从腹地到边疆,云南内地化程度前所未有提高。清末,国际形势巨变,云南边疆危机出现。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与整合,元明清三朝一代比一代更为深入、强势,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一直处于中央王朝国家构建的“天下”图式之中。经过元明清时期的进一步迁徙,滇东北、川西南、六诏山地区已无哈尼族属,哈尼族先民的分布空间、分布重心向更低纬度、更暖气候地带倾斜,最终形成少部分散居于滇中北部、滇中、红河以东部分州县的山区,大部分聚居于云南南部,且延伸至境外的近现代宏观分布格局。短时段的“事件”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表层直接动因,中时段的“局势”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中层间接动因,长时段的“结构”——文化,才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深层动因。深层文化动因对表层直接动因、中层间接动因的牵制与影响,体现出哈尼民族在形成与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具有鲜明特点。第一,总体方向的自北而南与局部的复杂无常。第二,在平坝、山地间游走到最终定居山区。第三,向边地迁徙。第四,向同族聚居区迁徙。第五,大规模举族迁徙与部分零星迁徙并存。第六,长距离迁徙与短距离渐进式、节点状迁徙同在。上述迁徙特点的形成,与地理、气候、民族、国家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人文因素密切相关。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所涉关系复杂,影响深远。迁徙导致哈尼分布空间变化,社会政治制度变迁,支系众多,习俗有异。在与其他族群的关系中,有民族迁徙齿轮效应,有矛盾争斗,有相互依赖,但最终演变为和谐共生的垂直民族分布带。在民族与国家关系上,迁徙导致哈尼族先民地理分布、社会文化的国家边缘化。但逃避国家的统治并非其迁徙和边缘化的动机,哈尼传统习惯与国家统治之间的文化冲突才是真正的内在根源。在王朝国家与边缘族群的相互形塑中,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及各民族共生死存亡、共命运荣辱的历史经历中,哈尼族先民的国家认同意识逐渐成形,哈尼族最终成长为中国西南边陲守护国家疆界、抵御外敌入侵的一道坚实屏障。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是在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宏观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不仅体现出哈尼族先民对居住空间选择与建构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从边缘族群镜面映照出王朝国家对边缘族群的形塑与凝聚,以及边缘族群对王朝国家的策略与认同,有助于从边缘族群与王朝国家的双向互动关系,更好地理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多元一体”民族关系和“多元一统”民族格局、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陈梅[5](2019)在《个旧市九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加速,有限的城市地理空间难以完全容纳工业发展的需要,对土地需求量大增的城市建设将目光投向乡村地区的广大农业用地。在此过程中,大量农用土地被转换为建设用地,涌现出一大批失地农民。失地农民是我国城镇化迅速推进、城市空间不断向郊区扩展,导致农用土地被大量征用所产生的特殊群体。只依靠有限的一次性征地补偿款难以维持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建立健全长效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云南省个旧市大屯村委会的九村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失地农民的形成与现状展开研究,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分为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及基本养老保障三类项目进行调查分析。在每一类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项目中,又从现状、运行过程、社会功能及存在问题四个方向全面阐述九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状况。调查研究发现,九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确实对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保证了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平,改善了失地农民的医疗健康状况,提高了失地农民抵御养老风险的能力。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再就业保障体系不完善、形式及实质公平有待提高、社保部门之间区隔严重等突出问题。针对九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要坚持政府主导、夯实民生之本、推进部门联动、嵌入社会工作,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就业保障完善、部门联动顺畅、社会工作嵌入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在实际工作中,要着重加强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支持,共建共享失地农民社保信息平台,管理过程中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进行核查评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要充分发挥好底线保障之网与发展提升之梯的功能,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
吴贵琴[6](2019)在《非遗传承与族群认同 ——云南省河口县桥头乡布依族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河口布依族族群认同与非遗传承关系的研究,探讨在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经由个体微观、集体中观以及国家宏观三个相互交织层面的影响,两者所表现出来的关系及内在逻辑。综合运用了文献法、田野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桥头乡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这一综合性非遗名录下非遗传承与其认同表征关系为切入点,结合权力话语理论和生存交互性理论,研究其族群认同在多种影响因素下的表现方式,揭示其传承发展的流变轨迹。本研究结论是:一、多民族交互共生的人文生态是促成布依族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留或复兴的必要前提,在此过程中,作为制度化传承保护实践主体的布依学会及非遗传承人是边疆布依族传统文化得以复兴和传承的关键力量。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基于某些目的而利用国家所赋予的权力话语而使其原本的话语——权力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相应地,当地人通过非遗传承的改变使得其认同表征也发生了重构。换言之,一方面,借由非遗文化这一客观的表征符号的传播与传承不仅强化了作为文化持有者本身的认同,也强化了族群认同的情境化;另一方面,这种族群认同又反过来塑造了非遗文化在传播传承过程中的表现方式。因此,在国家权力话语体系——非遗制度化保护逻辑体系之下,非遗传承与族群认同两者是一种相互影响和建构的关系。
李明奎[7](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指出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张伟文[8](2018)在《从神明到世俗—云南石林彝族牛崇拜研究》文中提出牛是人类较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就与牛生活在一起。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每一个民族都离不开牛。本文着重探讨牛在彝族社会生活关系的演变及其规律,以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依存,阐发个人的浅见,提供引玉之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尽绵薄之力。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考古资料、历史文献、田野考察、神话传说、对云南石林为中心的彝族牛崇拜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进行进行描述及阐释。本文首次将彝族与牛的关系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从远古到唐代,将牛做为神灵顶礼崇拜,彝族将牛作为保护神膜拜;唐代牛作为农业耕作的主要蓄力,与人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为求得农业生产的丰收,牛的饲养十分重要,形成农耕时代的牛崇拜;现代社会,随着现代化农耕的发展,耕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渐减弱,在社会上形成斗牛的风俗。斗牛在节日、旅游中逐渐成为重要的消费活动。斗牛与赌博结缘,赌博成为斗牛发展的重要动力。斗牛将远古以来对牛的神灵崇拜蜕化为商业化世俗化的金钱崇拜。本文通过对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为主的滇池地区出土的青铜器中,牛的形象甚多,这反映了牛在滇人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滇人对牛的崇拜既有将牛视为保护神的象征,又有祈求生育繁衍的意义。自牛成为农耕的主要蓄力后,对牛的神灵崇拜与精心养护并重。牛崇拜逐渐趋向实用、务实。衍生出来的牛文化大多与精耕细作、踏实勤劳、坚忍不拔相关。人类牛崇拜的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凡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地区或民族,该地区及民族的牛崇拜现象就越典型,其相应的牛文化亦越丰富。盖牛对于生活于这一地区的民族或族群而言,牛实乃维系该民族或族群生存及发展须臾不可或缺之极为重要之工具。当机器已替代牛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工具时,牛只有走下神坛,成为该地区民族的食物或玩物。这在当代云南彝族群体中得到了较为清晰的体现。牛具有性情温顺、吃苦耐劳、健壮有力、坚忍不拔等性格特征,而这些特征亦为人类所需要及推崇。在彝族对牛的崇拜中,也有自强不息,坚持不懈,英勇不屈的理念,成为重要的民族性格与孜孜不倦的价值追求。彝族牛崇拜,不仅仅只是对牛的单一崇拜,也是对整个大自然的崇拜,与“天人合一”及“道法自然”为主要特征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从牛的具象敬畏崇拜,衍生为对自然的敬畏崇拜。从对自然的敬畏崇拜,发展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与价值取向,这是彝族牛崇拜的核心。本文研究认为:彝族先民的牛崇拜及牛文化与其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以及自然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一种互动关系:彼此作用及反作用,进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或现象。作者考察后认为:从历史演变过程看,彝族牛崇拜及牛文化经历了如下一个历程:即由发生、发展到鼎盛,而后渐趋衰落,及至当下呈现再度复兴之态势。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政治及经济因素的干扰。本文并首次对这一演变的历史过程进行了初步划分。本研究认为:在工业文明之后,人类不可避免地将进入生态文明阶段。中国古代先贤的生态理念为当代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先哲深刻洞察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指出人与自然同根同源,同为一体,“天人合一”,故对自然的尊重,也就是对人的尊重。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道法自然”,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平等地对待世间万物,如此,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容共生、互利共赢及共同发展。“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生产生活方式,不仅会造成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严重毁坏,也会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及发展造成严重伤害。这些闪耀着深邃智慧光芒的生态理念,充分反映出中国先哲对人与自然关系独到而深刻的认识。对当代人类而言,实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容共生的和平世界的强大思想渊源和坚实基础。
陈树峰[9](2018)在《红河哈尼族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会形成自已独特的审美文化。身体审美作为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伊始就被广泛关注,特别是体现身体审美的服装、装饰等文化,成为人类生活永不停息的变化欲望的反应,无论是自然的身体还是身体的附属物,无不反映着人类内心深处对美的渴望和对生命力的颂扬。透过身体审美观察特定族群的精神状态、身份认同和社会秩序等,是许多研究者或有意或无意都在思索的内容。哈尼族历史悠久,其身体审美文化异彩纷呈,尤其是奕车支系女性的身体审美更是独具特色。从古自今奕车女性头戴尖顶白布帽,上身穿靛青色套装,小臂外露,下着超短裤,腿部终年裸露在外,腰系彩色腰带,喜欢多层衣服与满身的银饰。本文以奕车女性的身体审美作为研究对象,以奕车女性的服饰美和身体美作为切入点,运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展现和分析奕车女性身体美的表现形式及被建构的过程,同时探寻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生成机制,关注文化交融中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多重表达。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开门见山从奕车女性的服装、配饰、身体三个方面展现了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特色,并从迁徙史诗、神话故事等历史传说中寻找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特色的原因。同时还进一步展示了历史发展进程中身体审美在奕车女性一生中的变化,这里不仅有服饰、发式的更换,更有奕车社会对女性审美点的转移。第二部分,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以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特色为研究的切入点,并借鉴了审美人类学关于“美是被建构出来的”的审美思想,采用主客位分析的方法,以奕车人自身和“他者”的视角客观呈现了当地人和外来者对奕车女性身体美的审美体验。第三部分,论述了奕车社会通过外在和内在的身体审美教育,如何规训并建构奕车女性形成符合社会标准的审美方式,以及奕车女性通过谈情说爱的身体实践进一步强化对自身身体审美的认同,其中涉及到身体教育的内容、身体技术的传授、奕车女性青春期恋爱等内容。第四部分,展示了不同空间场域中女性身体美的实践,如插秧、纺织等劳动场域,“矻扎扎”、“阿巴多”等重要节日场域和庄严而神圣的婚礼场域。本文期望通过对这些场域活动的深描,表现出奕车女性劳动的身体美、狂欢的身体美和神圣的身体美,从而思考把握身体审美实践的意义。这也是奕车女性通过生产劳动、节日庆典、重要仪式等不同女性角色的实践,加深对各种场域意义的理解,逐步实现身体社会化的过程。第五部分,通过对哈尼族迁徙的历史、自然地理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三个因素的研究,具体分析它们是如何塑造奕车人身体审美观念的。同时还探讨了消费语境下延续了千百年的奕车女性身体审美所面临的现代境遇,并从文化多元化、旅游开发、民族文化保护的角度论述了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研究的当代意义。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之外,本文还整合了社会建构论的身体理论,如福柯的身体控制论、布尔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中的“场域一惯习”理论、道格拉斯的物理身体和社会身体等理论,采用深描的方式分析了奕车女性身体审美被建构的过程和身体审美实践的过程。通过田野调查和理论分析,本文最后认为,其一,腿部是奕车人身体审美的核心,奕车女性以腿为美,红润健硕的大腿是大家追求的目标,腿的健美化成为女性美的标志。强健的双腿作为审美的坐标,成为奕车社会与生俱来的对健康和美丽的识别。其二,奕车女性身体具有自然美的属性,但在奕车社会的规训和建构下,身体美被赋予了大量的社会意义,并且这些社会意义被内化,深刻影响着奕车女性的个体行为方式和个体对自我形象的感受。其三,奕车社会独有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特色,与其毕生追求的目标,“纠、卡、遮”,即人口、粮食、牲畜的增殖和丰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独特的审美方式作为整个族群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其生存哲学的体现。
高莉莎[10](2018)在《日常生活与手机实践 ——云南某哈尼族彝族农民工群体的民族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来自云南红河州H县L乡的哈尼族彝族农民工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线下田野与线上田野相结合,从日常生活切入,打破既往底层研究中的“被动”基调,转向主体-实践视角关注行动者本身,考察他们如何在结构化、宰制性的空间中进行主体性的日常生活实践?生产了哪些空间?使用了什么样的策略?在智能手机这种具身化媒介嵌入日常生活后,手机的使用如何创造性地打造或改变日常生活世界?如何进行意义创造和空间生产?日常生活就是参与空间的社会生产,塑造不断演变的空间性并被其塑造。日常生活空间是个体再生产的实践空间,既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媒介,也是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农民工输出地云南H县L乡的村落空间,打工输入地昆明的城市空间,以及手机构成的线上空间共同构成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空间。经过几年线下与线上田野考察,发现他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被自上而下的制度性、结构性压力,宰制力挤压得索然无味,而是通过各种生活策略,在给定的空间进行临场发挥式的即席创作与书写。在村寨,为了契合城乡流动的打工生活模式,农民工们通过对传统礼俗空间的重构,以及“拼贴”亚文化空间的生产,生成了新的意义与传统。在城市,他们具有建构全新的生活方式及生产支撑这种生活方式的社会空间的能力:城市不起眼的角落,演变为他们交流、休闲、娱乐才能展示的舞台以化解工作的“无聊”,这种“碎片空间”既是他们活动的场所亦是嵌入城市生活的具体生活情境;利用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以节庆和仪式性的“身体展演”完成一种打破日常生活秩序的“狂欢空间”建构。手机具身化嵌入日常生活后,他们成为手机大胆实践者,网络空间的主体性书写者和创新者,建构了以民族文化符号为标识的网络族群空间,对村落传统祭祀仪式进行解构与重塑,建构了跨越边界的舆论空间,也界定了“我群”与“他群”的无形边界。手机建构的网络空间同时作用于城市-乡村两个实体空间及空间里面的人,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得以不断互动和重组。这一哈尼族彝族农民工群体的日常生活与手机实践是一种“临场发挥”性质的行动,是在具体的社会场景中,与情境因素的复杂多样相契合的权宜性的日常生活实践。既非有意识的对宰制力的“抗争”,也非一味的规避,而是在控制与自由之间,在给定的舞台空间的即席书写,因而具有临时性、就地性、此在性等特点。
二、云南省红河地区2004年第一场透雨过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红河地区2004年第一场透雨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点理由 |
(三)田野过程与方法 |
二、相关文献回顾 |
(一)人类学宗教研究 |
(二)彝族宗教研究 |
(三)关于濮拉人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人类学宗教研究的理论视角 |
(二)彝族宗教研究成果的借鉴 |
(三)宗教民族志的方法论 |
(四)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的结合 |
第一章 濮拉人的生存世界 |
第一节 开远的自然人文背景 |
一、自然生态环境 |
二、区位背景和历史沿革 |
三、人口民族和彝族支系 |
四、彝族传统文化 |
第二节 调查点碑格彝区概况 |
一、自然生态环境 |
二、区域历史背景 |
三、村落构成及族群归属 |
四、濮拉人的经济状况与生存境况 |
第三节 濮拉人的文化习俗 |
一、语言服饰 |
二、饮食起居 |
三、婚恋家庭 |
四、岁时节日 |
小结 |
第二章 濮拉村落社会中的仪式专家:贝玛与锁斋 |
第一节 贝玛溯源 |
第二节 碑格贝玛的现状 |
一、贝玛的产生及传承 |
二、贝玛的社会职能 |
三、贝玛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三节 神秘诡异的锁斋 |
小结 |
第三章 濮拉人的自然崇拜与生产实践 |
第一节 濮拉人的自然神灵与信仰习俗 |
一、天地、日月和四季的由来 |
二、山、石、火、树崇拜 |
三、其他信仰习俗 |
第二节 濮拉人的生产实践 |
一、濮拉人的一天 |
二、濮拉人的生产实践方式 |
三、濮拉人生产实践方式的结构与特点 |
第三节 崇天敬地的仪式实践 |
一、祭年仪式 |
二、祭龙仪式 |
小结 |
第四章 濮拉人的祖灵崇拜与丧祭实践 |
第一节 濮拉祖先的由来 |
一、洪水神话叙事 |
二、叙事结构 |
第二节 灵魂不灭的观念 |
第三节 取悦祖先灵魂的葬仪 |
一、葬礼的基本要素 |
二、葬礼的程序 |
第四节 濮拉人丧葬仪式文化内涵分析 |
一、仪式的过渡意涵及象征意义 |
二、仪式象征符号与族群记忆 |
三、仪式中的性别分工与父系血缘的延续 |
第五节 对祖先灵魂的祭祀 |
一、春节祭祖 |
二、清明祭祖 |
三、七月半祭祖 |
四、冬至祭祖 |
小结 |
第五章 濮拉人的鬼魂信仰与疾病治疗实践 |
第一节 濮拉人的疾病观念 |
一、自然因素病因 |
二、超自然因素病因 |
三、锁斋的“病” |
第二节 濮拉人的疾病治疗实践 |
一、忙碌的锁斋 |
二、贝玛和锁斋的治疗经验 |
三、濮拉民众的治疗体验 |
四、濮拉人的治疗抉择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疾病治疗的仪式调解 |
一、叫魂仪式 |
二、驱鬼仪式 |
三、叫魂和驱鬼仪式的文化内涵分析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2)基于旅游IP视角的红河州哈尼族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民族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
二、旅游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
三、旅游IP研究综述 |
四、红河哈尼族文化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基础理论与概念解析 |
第一节 基础理论分析 |
一、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理论 |
二、旅游品牌竞争力理论 |
三、民族文化传播理论 |
四、知识产权基础理论 |
五、情感依恋理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一、民族文化相关概念 |
二、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
第三章 旅游IP概念及形成机制 |
第一节 旅游IP概念与属性 |
一、旅游IP概念 |
二、旅游IP属性 |
第二节 旅游IP特征与功能 |
一、旅游IP特征 |
二、旅游IP功能 |
第三节 旅游IP形态与分类 |
一、旅游IP发展形态 |
二、旅游IP分类 |
第四节 旅游IP形成机制 |
一、旅游IP内容整合 |
二、旅游IP形成机制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经典旅游IP目的地案例分析 |
一、案例介绍 |
二、案例分析 |
三、经验借鉴 |
第二节 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案例分析 |
一、案例介绍 |
二、案例分析 |
三、经验借鉴 |
第五章 哈尼文化资源和IP元素分析 |
第一节 红河州旅游发展基础条件 |
一、区位与交通 |
二、经济基础 |
三、红河州国民经济与社会现况 |
四、相关政策与现状 |
五、哈尼族历史与文化 |
第二节 红河哈尼族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
一、村寨建筑 |
二、梯田文化 |
三、生产活动 |
四、原始宗教 |
五、生活习俗 |
六、语言文学 |
七、节事活动 |
八、影视作品 |
第三节 红河哈尼族旅游IP元素提取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
二、世界文化遗产 |
三、文学作品 |
四、热门影视 |
五、旅游演艺 |
六、节事活动 |
七、知名企业 |
八、游戏竞技 |
第六章 哈尼文化旅游IP产品构建 |
第一节 哈尼文化旅游IP产品呈现形态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IP |
二、世界文化遗产 |
三、旅游演艺 |
四、节事活动 |
五、文学作品 |
六、热门影视 |
第二节 哈尼文化旅游IP产品设计 |
一、哈尼梯田景观IP产品设计 |
二、“十月年”节事旅游IP产品设计 |
三、千人梯田实景表演IP产品设计 |
四、“诺玛阿美”演艺IP产品设计 |
五、哈尼博物馆文创IP产品设计 |
六、《婼玛的十七岁》影视主题公园IP产品设计 |
七、《哈尼阿培聪坡坡》迁徙之路IP产品设计 |
第七章 结束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成果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成果 |
第二节 研究特点与创新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哈尼族宗教相关神灵简介 |
附录B 哈尼族饮食风格简介 |
附录C 哈尼族文学艺术简介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3)云南映象”品牌传播的融媒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课题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界综述 |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和意义 |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
五、课题研究的材料和来源 |
第一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融媒介概述 |
第二节 品牌传播概述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第四节 媒介环境学概述 |
第五节 科技民族志概述 |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现状与问题 |
一、非遗生存的文化空间 |
二、非遗传承传播的方式 |
三、非遗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杨丽萍模式”的传承与传播 |
一、自下而上的“造血式”传承 |
二、注重品牌传播形成产业 |
三、借助融媒介创新传承方式 |
第三节 云南映象品牌传播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非遗传承意义 |
二、文化经济意义 |
三、文化政治意义 |
第三章 舞台变迁:云南歌舞类非遗暨杨丽萍云南映象的发展 |
第一节 《云南映象》的形成土壤 |
一、云南歌舞类非遗概况 |
二、田丰的非遗保护实践 |
三、云南歌舞类非遗传承媒介的特征 |
第二节 《云南映象》的初创形成期 |
一、从田间地头到都市舞台 |
二、杨丽萍的“异样”传承 |
三、初创品牌的崭露头角 |
第三节 《云南映象》的稳定发展期 |
一、衍生舞台剧的打造 |
二、品牌产业化的发展 |
第四章 品牌传播:云南映象的品牌建构与文化权力 |
第一节 云南映象的品牌建构与发展 |
一、创新化开辟品牌导入市场之路 |
二、多元化发展品牌拓展市场渠道 |
第二节 云南映象的品牌传播的模式分析 |
一、情感与情怀传播模式 |
二、明星效应 |
三、标准化经营模式 |
第三节 云南映象的品牌建构的文化权力 |
一、国家文化发展政策的主流意识 |
二、地方政府的全方位扶持 |
第五章 融媒介实践:云南映象的融媒介实践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云南映象媒介化的主体构成 |
一、云南映象媒介化的传播主体 |
二、云南映象品牌传播的接受主体 |
第二节 云南映象媒介化的传播媒介分析 |
一、传统媒介的内部传承 |
二、传统媒介的外部传播 |
三、新型媒介的融合传播 |
第三节 云南映象媒介化策略分析 |
一、视觉传播策略 |
二、融媒介策略 |
第四节 云南映象媒介化效果分析 |
一、品牌社会影响力 |
二、产业规模影响力 |
第六章 研究个案的现实意义与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
第一节 云南映象对歌舞类非遗传承的借鉴意义 |
第二节 云南映象品牌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云南映象品牌传播问题的应对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问题 |
二、学术回顾与反思 |
(一) 哈尼族迁徙研究内容 |
(二) 哈尼族迁徙研究反思 |
三、涉及相关理论 |
(一) 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大一统”理论 |
(二) 历史时段理论 |
四、研究资料 |
(一) 历史文献 |
(二) 哈尼族迁徙史诗 |
(三) 族谱、传说、服饰、语言等其它资料 |
(四) 田野调查资料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六、相关说明 |
(一) 哈尼族族源“氐羌北来”说 |
(二) 斯科特“逃避统治”说 |
(三) 民族迁徙与移民 |
(四) 哈尼族先民 |
第一章 元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第一节 元代云南重回统一多民族国家 |
一、蒙古军征服大理国 |
二、元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
第二节 元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一、元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其社会状况 |
二、元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第三节 元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
一、元军屠戮下罗盘甸哈尼族先民的迁逃 |
二、元军军事镇压下乌蒙山区哈尼族先民的迁离 |
三、元军开疆拓土下哈尼族先民的逃匿 |
第二章 明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第一节 明王朝对云南的经营与明代社会状况、民族结构的变化 |
一、明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
二、明代云南社会状况与民族结构的变化 |
第二节 明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一、明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其社会状况 |
二、明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第三节 明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
一、民族结构变化下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二、川西南哈尼族先民的往南迁徙 |
第三章 清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第一节 清代云南内地化进一步推进、边疆危机出现 |
一、清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
二、清末云南边疆危机出现 |
第二节 清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一、清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社会状况 |
二、清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第三节 清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
一、改土归流下六诏山地区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二、武装起义与暴力镇压下哀牢山地区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三、国内和国际形势影响下哈尼族先民的境外迁徙 |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动因、特点和影响 |
第一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动因 |
一、哈尼族先民迁徙的表层直接动因 |
二、哈尼族先民迁徙的中层间接动因 |
三、哈尼族先民迁徙的深层文化动因 |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特点 |
一、总体方向的自北而南与局部的复杂无常 |
二、在平坝、山地间游走到最终定居山区 |
三、向边地迁徙 |
四、向同族聚居区迁徙 |
五、大规模举族迁徙与部分零星迁徙并存 |
六、长距离迁徙与短距离渐进式、节点状迁徙同在 |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影响 |
一、迁徙对本民族的影响 |
二、迁徙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三、迁徙对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5)个旧市九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题目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文献回顾 |
(一)失地农民现状研究 |
(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 |
(三)文献简评 |
三、基本概念 |
(一)失地农民 |
(二)社会保障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深度访谈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个旧市九村失地农民的产生与现状 |
一、九村概况 |
(一)九村地理区位 |
(二)九村社会发展 |
二、九村失地农民的产生 |
(一)建设红河湾休闲度假区 |
(二)创建滇南中心城市 |
(三)打造大屯特色制造小镇 |
三、九村失地农民的现状 |
(一)被访者基本情况 |
(二)土地征用状况 |
(三)就业收入现状 |
四、九村失地农民的困境 |
(一)角色转换困境 |
(二)就业技能困境 |
(三)自我认同困境 |
(四)个体健康困境 |
第二章 个旧市九村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 |
一、失地农民低保产生的原因 |
(一)经济收入减少 |
(二)“可行能力”贫困 |
(三)失地农民的“武器” |
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运行 |
(一)申请与初审 |
(二)审批与发放 |
(三)核查及退出 |
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功能 |
(一)补偿利益受损群体 |
(二)维护社区秩序稳定 |
(三)体现“底线公平” |
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问题 |
(一)群体内部不平等 |
(二)核查机制不到位 |
(三)动态管理流于形式 |
(四)产生双重道德风险 |
第三章 个旧市九村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 |
一、九村居民的医疗保障现状 |
(一)医疗资源分布情况 |
(二)失地农民就医偏好 |
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 |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 |
(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重叠 |
(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整合 |
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功能 |
(一)保基本——分担患者经济风险 |
(二)保持续——减轻医患道德风险 |
(三)保发展——促进城乡医疗资源整合 |
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问题 |
(一)保基本存在缺口 |
(二)保大病不够充分 |
(三)托底线仍有漏洞 |
第四章 个旧市九村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 |
一、九村居民的养老形式 |
(一)家庭养老 |
(二)政府养老 |
二、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运行 |
(一)参保对象 |
(二)资金来源与筹集 |
(三)缴费与给付 |
三、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功能 |
(一)有效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 |
(二)缓解老年失地农民的贫困 |
四、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问题 |
(一)财政激励机制不足 |
(二)村民参保意愿不高 |
(三)投保档次比较低 |
第五章 个旧市九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
一、九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
(一)再就业保障体系不完善 |
(二)形式及实质公平有待提高 |
(三)社保部门之间区隔严重 |
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
(一)有利于维护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 |
(二)有利于健全现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
(三)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
三、完善九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
(一)坚持政府主导:保基本与促发展相结合 |
(二)夯实民生之本:完善就业保障体系 |
(三)推进部门联动:打破社保信息区隔 |
(四)嵌入社会工作:引进第三方核查机制 |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非遗传承与族群认同 ——云南省河口县桥头乡布依族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四、田野调查工作的开展 |
第一章 桥头乡布依族及其非遗概况 |
第一节 民族迁徙与经济文化状况 |
一、族源与迁徙历程 |
二、经济文化状况 |
第二节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基本情况 |
一、边境上的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
二、布依族非遗保护与传承 |
第二章 非遗传承与族群认同相互建构的背景 |
第一节 政治文化层面 |
一、国家政策的实施 |
二、文化站的传承实践 |
三、布依学会的传承实践 |
四、村寨集体的传承实践 |
第二节 科技层面 |
一、官方网站对非遗传承活动的宣传 |
二、布依学会借助网络新媒介的传播 |
三、个人使用网络新媒介的宣传 |
第三节 经济层面 |
一、传统文化保护区的建设 |
二、打工经济下大量青年人口外流 |
第三章 非遗传承对族群认同的建构 |
第一节 非遗的制度化过程 |
一、2000年初:申遗的过程 |
二、2003年至今:地方性非遗的确立与文化权益的获得 |
第二节 非遗传承的主要实践 |
一、生活民俗中的非遗传承 |
二、布依学会主导的非遗传承 |
第三节 族群认同的情境化 |
一、文化心理方面 |
二、认同表征方面 |
第四节 非遗传承对族群认同的建构 |
一、不同年龄段 |
二、不同性别 |
三、不同文化身份 |
第四章 族群认同对非遗传承的建构 |
第一节 族群关系对非遗传承的建构 |
一、多民族的交互共生格局 |
二、与贵州布依族的交往互动 |
三、与越南布依族的交往互动 |
第二节 族群认同对非遗传承的建构 |
一、传承方式 |
二、传承范围 |
三、传承效应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非遗传承与族群认同互构关系的理论思考 |
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致谢 |
(7)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
(一) 史料与史料学 |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
(四) 实物史料 |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
(六) 域外文献 |
上篇 |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主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
中篇 |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
下篇 |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
第三节 日记 |
第四节 域外文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从神明到世俗—云南石林彝族牛崇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学术意义 |
(三) 现实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三) 国内有关云南彝族牛文化的研究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彝族牛崇拜的历史渊源及演变历程 |
第一节 云南石林县概况 |
第二节 远古时期彝族的牛崇拜 |
第三节 历史时期彝族牛崇拜的演变 |
第二章 走向世俗的彝族牛崇拜 |
第一节 当代石林彝族牛崇拜活动 |
第二节 当代彝族牛文化背后的“财神” |
第三节 当代彝族牛文化活动背后的“手” |
第三章 彝族牛文化的再解析 |
第一节 政治与彝族牛文化之关系 |
第二节 经济与彝族牛文化之关系 |
第三节 文化与彝族牛崇拜之关系 |
第四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彝族牛文化之关系 |
第四章 彝族文化及其他 |
第一节 彝族民间信仰的变迁 |
第二节 对彝族文化的再认识 |
一. “相匹配”的万物观 |
二. “均衡“的世界观 |
第三节 彝族传统生态理念的现代价值 |
一. 彝族传统生态理念与森林的存在与发展 |
二. 彝族传统生态理念与自然环境的保护 |
三. 彝族传统生态理念与现代经济发展 |
四. 彝族传统农业生产的现代价值 |
五. 彝族聚居地区未来发展之展望 |
第五章 彝族文明、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
第一节 对人类文明历程的回顾 |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 |
第三节 工业文明的弊端与生态文明的萌发 |
第四节 生态文明的构建 |
第五节 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再认识 |
结语 |
一. 中国古代先贤的生态文明意识 |
二. 中国古代先贤生态理念的当代意义 |
三. 本次研究的基本结论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红河哈尼族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着名人类学家对女性身体审美的研究 |
二、国内学者对女性身体审美的研究 |
三、学术界对哈尼族奕车女性审美的研究 |
第三节 理论视角的引入 |
一、身体理论 |
二、审美人类学的审美思想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田野点简述与关键概念的界定 |
一、田野点简述 |
二、关键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哈尼族奕车文化中的女性身体审美表现 |
第一节 奕车文化中的女性身体审美特色及审美传说 |
一、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特色 |
二、奕车女性身体审美传说 |
第二节 社会化进程中女性身体审美的变化 |
一、服饰发式的更换 |
二、审美点的转移 |
小结 |
第二章 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主客位视角 |
第一节 奕车人眼中女性身体美的美学意蕴 |
一、奕车男性对女性身体美的看法 |
二、奕车女性对自身身体美的看法 |
第二节 外来“他者”对当地女性身体美的审美关怀 |
一、欣赏赞美者 |
二、批评反对者 |
小结 |
第三章 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教育及审美习性的形成 |
第一节 社会对奕车女性的身体审美教育 |
一、外在美的教授 |
二、内在美的培养 |
第二节 奕车女性身体审美习性的形成 |
一、“密达茨”约会 |
二、“仰阿娜”比美 |
小结 |
第四章 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空间场域及身体实践 |
第一节 劳动的身体美 |
一、象征性劳动 |
二、“实战”性劳动 |
第二节 狂欢的身体美 |
一、五月年“矻扎扎”狂欢 |
二、十月年“阿巴多”酒会 |
第三节 神圣的身体美 |
一、新娘之身体美 |
二、哭嫁之神圣美 |
小结 |
第五章 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生成机制及审美变迁 |
第一节 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生成机制 |
一、迁徙历史的影响 |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 |
三、生产生活方式的塑造 |
第二节 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变迁及现代化境遇 |
一、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变迁及原因 |
二、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当代发展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论文相关的奕车身体词汇记音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2017年哈尼奕车“仰阿娜”(姑娘节)暨首届“奕车之花”评选活动细则 |
附录四:论文相关的田野图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日常生活与手机实践 ——云南某哈尼族彝族农民工群体的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从日常生活开始 |
二、农民工研究:概念、研究范式及反思 |
三、研究问题 |
四、论文结构 |
第一章 理论探讨 |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实践”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空间:个体再生产的实践空间 |
第三节 手机:具身化媒介 |
第四节 分析框架 |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
第一节 民族志方法及研究适切性 |
第二节 研究过程 |
一、入场:尴尬的空间创造性的场所 |
二、融入:从“老板娘”到“高老师” |
三、田野:从“线下”到“线上” |
小结 |
第三章 变迁中的村寨日常生活空间 |
第一节 走进L乡 |
一、自然地理交通及经济发展概况 |
二、历史沿革 |
三、媒介使用 |
第二节 传统礼俗空间重构与新空间生产 |
一、奇观式婚礼与“好日子”的建构 |
二、“小年轻”的亚文化拼贴空间 |
第三节 裹挟于社会转型中的村寨变迁 |
一、“空心村”的日常 |
二、拉开的贫富差距 |
三、“退路”在何方? |
小结 |
第四章 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生产 |
第一节 碎片空间 |
第二节 身体展演与狂欢空间 |
小结 |
第五章 手机与日常生活空间重构 |
第一节 族群空间 |
第二节 仪式空间 |
第三节 舆论空间 |
一、一个真实版的《手机》故事 |
二、跨越边界的“游街示众” |
第四节 “自我”与“他者”:交往的边界 |
第五节 埋葬手机:无奈的手机“实践” |
小结 |
结论与反思:“生活诗学”抑或戴着“枷锁”舞蹈? |
一、“生活的诗学” |
二、戴着“枷锁”舞蹈?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主要报告人基本情况 |
附录三 :优酷视频及点击率 |
附录四 :视频使用频率较高的几首伴奏歌曲的歌词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云南省红河地区2004年第一场透雨过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D]. 李娜.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2]基于旅游IP视角的红河州哈尼族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构建研究[D]. 何少琪.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3]云南映象”品牌传播的融媒介实践研究[D]. 刘凡.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D]. 陈燕. 云南大学, 2019(09)
- [5]个旧市九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D]. 陈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非遗传承与族群认同 ——云南省河口县桥头乡布依族个案研究[D]. 吴贵琴. 云南大学, 2019(03)
- [7]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 [8]从神明到世俗—云南石林彝族牛崇拜研究[D]. 张伟文. 云南大学, 2018(04)
- [9]红河哈尼族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研究[D]. 陈树峰. 云南大学, 2018(01)
- [10]日常生活与手机实践 ——云南某哈尼族彝族农民工群体的民族志研究[D]. 高莉莎. 云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