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推进上海城市信息化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李爽[1](2020)在《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关联性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正迈向协同共建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也推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进入更深、更实、更具活力的新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必须以更加开放化、国际化和互惠化的“新面貌”,来迎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合作共赢的发展方式,需要更高水平的沟通交流和信息传播途径。信息技术利用渠道成为了“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推进的重要动力,也对我国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进程提出了新的挑战。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及经验为鉴,走信息化促产业结构优化的道路,应当打造具备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之路,依据我国信息化发展初级阶段的属性和区域特点,通过释放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技术、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首先,本文对信息化和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依据分析结果,探究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产业及技术创新和消费结构转变路径下信息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理。其次,为探究信息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影响及其空间效应,本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2006-2017年我国“一带一路”沿线3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第一步,将我国“一带一路”沿线36个城市作为整体进行分析;第二步,依据第一步分析结果,将36个城市区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探究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及信息化特征。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信息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均在总体上呈现负的空间外部性,这是发达地区对其地区资源“倒吸”作用的结果,也与区域间的发展“鸿沟”有关;(2)就我国“一带一路”沿线36个城市的整体情况而言,信息化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意味着“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信息化对产业结构优化是有利的;(3)进一步将我国“一带一路”沿线36个城市,区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进行分析,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信息化发展均存在不显着的正外部性,反之,两者在中部地区均显示出不显着的负外部性,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呈现出显着的正外部性,信息化具有显着的负外部性。同时,东部地区信息化发展显着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中部地区与之相反,西部地区存在两者不显着的负相关性。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要高效推进信息化促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应当扩大信息化发展格局、缩小信息化发展“鸿沟”,以求实现信息化的多方位发展,促进信息化的多产业融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信息化分区域、分模式、分阶段协同发展。
楼功利[2](2020)在《义乌市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的概念从古代的小部落中诞生,再逐渐发展,逐步变成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城市。虽然现在的城市已经高度发达,但城市的智慧化仍旧是一个新型概念,就像自然界中的进化一样,城市的发展也是在不停创新改边中前进。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都参与到研究智慧城市的大潮中来。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更是着重对智慧城市进行了说明指导,这无疑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也使得国内众多城市纷纷发不了具体地方特色的智慧城市发现规划,在众多国内城市的实践下,我国的智慧城市经验取得了长远的长进,为后来城市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验。本文将从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方面入手,结合国内外优秀学者的研究理论,结合国内外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经验,对智慧城市的概念做出了定性。以借鉴国内外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为前提,对其进行认真剖析解读,并从中总结出可以借鉴学习的经验和需要警惕的问题。并且本文以义乌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为例,分析其智慧城市的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并针对义乌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提出建议,希望可以为智慧城市的建设起到作用。全文先对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现状做了系统的阐述,针对本文的研究方向深入进行了研究理论的分类,对本文的而研究思路和所采用的方法做了详细的论述。然后对智慧城市、信息服务、城市与信息服务进行概念解读,并指出本文主要运用的理论基础。再对义乌市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同时,对国外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实例进行分析论证,从中总结出经验。最后结合前面的问题分析和经验借鉴,从建立阶段性建设目标、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和服务团队、完善相关的支持政策以及规范建设进程、加强智慧城市互动平台建设四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侯欢[3](2020)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1978-2019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大于9%,但这一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要素投入式增长,是以消耗人口红利、资本、自然资源和环境等要素为代价,最终,这种粗放式经济增长使中国资源配资效率低下、产业结构失衡、环境破坏严重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越发突出。而近年来国家为解决上述问题,相继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特别是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阶段,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不得不寻求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在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这也能反映出以技术创新和效率进步为支撑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越来越被认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中国逐渐由“制造大国”向“服务大国”转型,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978年的24.6%提升至2018年的59.7%,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第三产业中又以生产性服务业的表现最为出色,其为各类生产活动提供专业化服务,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内的发展也因此备受关注。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城市群建设在中国越来越成为打破行政壁垒,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有助于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为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劳动分工理论、产业区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和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在城市和城市群层面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梳理国内外有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和城市群的相关研究;二是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三是在城市和城市群层面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四是采用2003-2017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和十大城市群层面进行实证分析,并依据城市特征变量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门槛检验。得出主要结论:(1)全国城市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在拐点左侧,伴随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加深,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集聚程度提高至拐点右侧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的加深会抑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倒U型曲线拐点值为8.6389%,当前中国绝大部分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仍处于拐点左侧,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起促进作用。(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主要作用于技术变化来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TFP分解项的关系检验中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效率变化呈正U型关系;与技术变化呈倒U型关系;对规模变化暂无显着影响。且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主要由技术变化决定,而非效率变化和规模变化。(3)城市群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有差异化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在大部分城市群中仍表现为倒U型关系,且二者倒U型曲线的拐点在此类城市群中的排序为:京津冀城市群(10.2982%)>长江中游城市群(6.1008%)>长江三角洲城市群(4.8205%)>珠三角城市群(1.9107%)>山东半岛城市群(0.2561%),其中仅山东半岛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已跨过拐点,前四个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均处于拐点左侧,另外,生产性服务业在辽中南城市群的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未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表现出显着影响。(4)城市特征变量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存在门槛效应。城市规模、城市信息化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存在单门槛效应,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存在双门槛效应。且城市规模、城市信息化水平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三个城市特征变量,均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出现“类倒U型”关系。最后,依据本文研究结论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2)加强产业融合,推动产业集聚效应发挥。(3)控制集聚规模,合理规划城市群产业布局。(4)匹配城市特征,制定适宜产业集聚策略。
董兆丰[4](2020)在《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镇化依托于信息化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全方位发展,但城市发展所导致的各类问题也日益凸显,城市建设对于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作为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水平阶段—智慧城市,它的出现是解决城市发展中各类矛盾问题、促进经济转型、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信息创造价值的时代,智慧城市成为了各城市建设的重要战略规划,信息化建设则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然而,我国各地区“智慧城市”的理念还未完全理解透彻,建设过程处于初始阶段,对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也在摸索时期,所以构建较为科学统一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型成为各智慧城市进一步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关注核心。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的背景及意义,将国内外有关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研究和有关智慧城市的评价系统、城市信息化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等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说明了智慧城市及城市信息化的理论概念并阐述对两者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明确了智慧城市及城市信息化两者的联系,依据理论研究提出了影响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六大要素:城市经济的发展、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创新、信息环境的安全、信息公共服务的管理。其次围绕此六大影响要素,实地调研征求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包括目标层1个、准则层6个、指标层35个在内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将客观求权重的熵权法和逼近理想排序评价法的TOPSIS法相结合,建立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体系。最后,选取了包括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在内的30个智慧城市研究样本进行评价,针对熵权结果及综合评价排名分析了我国各地区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数据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都是较为科学可行的,实证结果也符合目前国内各地区及各智慧城市发展实情,对拓展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研究视野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也为其他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提供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对策。
罗卫[5](2019)在《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正在形成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协同供给格局,信息技术也逐步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践,但“互联网+”和“智慧文化”建设思维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应用不深: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无法同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相匹配,所供非所需,供给滞后于需求并且需求发掘能力缺失;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低,资源闲置与浪费的问题普遍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机制未能实现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这些问题都亟待通过深入研究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来取得突破。智慧城市是复杂的巨系统,通过系统分析方法将其抽象为由理念、技术、人、组织和治理五要素构成的整体,五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产生直接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须遵循“真、善、和、美”的发展理念;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智慧城市技术支持下能显着提高对公共文化资源的科学管理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信息共享与跨领域整合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动性、精准性和科学性;人的微观需求及变化会引导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进行调整;智慧城市的组织变革也促使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相关组织单位需要进行诸如业务流程不断优化的内部的革新与进步;智慧城市的治理之道为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功能弱化和碎片化问题提供了新动能。基于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不足和智慧城市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提出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该模式依系统分析方法设计出由需求端和供给侧为主要构成的结构模型。需求侧主要从需求主体、需求表达渠道、需求分析、需求形成四部分展开研究,分析了需求侧的系统构成、运行逻辑和工作产出。供给侧主要从供给主体功能规划、公共文化资源分类与整合、供给过程优化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应用新兴技术、创新体制机制,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作为一项理论方案要运用于实践,必须遵循一定的实施路径。首先是建设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其过程表现为由“风险管理→方案设计→平台建设→用户反馈”组成的螺旋模型。进而提出以整体性治理推进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策略包括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激励与约束并存机制、以信息技术推动数据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联合体建设。最后落脚到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施项目的分类建设上来,包括自上而下推动国家级工程项目落地实施、立足特色推进区域性民族民俗文化建设、综合创新实现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建设策略。
郭则兰[6](2018)在《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各地区掀起了一股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然而因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尚未发展成熟,还处于开始阶段,目前在建设过程中,大部分城市建设相似度高,缺乏个性特色点,并没有因地制宜结合城市特色来构建智慧城市。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是信息化建设,统一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科学的评价模型和方法必然是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各方关注的核心,在定量测度建设水平的基础上,要合理发挥本身的资源特点,革新建设发展模式,建设可持续的特色智慧城市成为智慧城市的关键问题。首先,本文对国内外智慧城市、城市信息化建设相关文献研究进行分类梳理,介绍了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阐明了智慧城市、信息化和测度的概念内涵,介绍了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的理论内涵,分析了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五个基本要素内涵。其次,分析了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阐述了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信息服务水平、经济增长水平、信息产业水平、信息环境水平五个层面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解析。再次,介绍了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模型的选取依据,进而构建基于灰色关联度-BP神经网络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模型,阐述模型算法的步骤,从而对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系统合理的测度评价。最后,选取13个智慧城市为研究样本,使用MATLAB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学习,对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测度。根据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现状从不断完善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体系、创新管理机制、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四个方面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牛豆豆[7](2018)在《城市信息惠民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解决诸多城市问题。近年来我国为城市和谐发展、解决城市化触发的若干城市病,开展了智慧城市、信息消费城市、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新型智慧城市等城市信息化项目。随着“以人为本”思想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多的被放在首要位置,城市信息化过程也越来越重视信息化项目给人所带来的实惠,因此城市信息惠民效果评价研究具有较强现实意义。本文围绕城市信息惠民展开,对我国城市信息化便民惠民发展现状、评价方法、效果评价和发展对策进行有益的探索:第一,依托信息化和城市发展管理相关理论,从城市信息惠民最基础的概念“信息化”出发,对“城市信息化”、“城市信息惠民”和“城市信息惠民效果”进行内涵剖析和概念界定,为城市信息惠民评价构建一条逻辑清晰、内容丰富的概念体系。第二,以城市信息惠民效果为导向,基于城市系统理论,从惠民服务、城市人文、城市经济、城市生态四个指数维度,构建了城市信息惠民效果评价模型,更具体更全面地反映出城市信息化从小至大不同方面、不同领域惠及市民的实际效果,为城市信息化相关评价提供与时俱进的、贴合民生需求的评价体系架构。第三,改进已有城市信息惠民效果评价指标中多从主观角度对权重和指标得分进行赋值的评价方法,将以指标客观值为基础的信息熵权加入综合权重,结合模糊评价思想,构建科学的城市信息惠民评价模型,对城市信息惠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第四,通过城市信息化相关试点任务在各城市的分布和各城市在软件、信息技术和通信行业的投资额,选取出较有代表性的信息化城市,运用城市信息惠民效果模糊评价模型对所选取城市进行评价,对照分析出我国目前城市信息化的惠民效果。第五,选取承担城市信息化试点任务最多和ICT投资额处于中等水平,并且地处我国交通枢纽要点和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市作为案例,具体运用城市信息惠民效果评价模型,对该市信息惠民领域的智慧气象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并总结气象信息惠民发展经验。
杨青青[8](2012)在《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及推进策略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文中提出信息技术作为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工具,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已日益显现出来。当今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自身的信息优势,推进信息化是一种必然要求。城市信息化建设主要表现在: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充分开发应用信息资源,不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城市信息化,是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驱动力,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运行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城市信息化建设一段时间后,对城市信息化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了解一个城市不同时期的信息化发展趋势,或者不同城市同一时期的信息化进展位序,对于引导城市有序推进后续信息化工作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和分析方法,着重围绕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问题,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搜集相关数据,确定具体分析指标,建立评价模型,并提出推进城市信息化的对策。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在回顾和评述信息化水平评价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城市信息化的内涵及具体内容。根据城市信息化的特点和趋势,结合城市信息化评价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的原则,以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运用、信息资源状况、信息主体情况为评价内容,提出一套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模型,为检测城市信息化水平提供可行的研究方法。同时,以杭州市信息化水平评价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2006-2010年杭州市信息化水平发展趋势看,信息产业发展指标出现了小幅度的波动现象,其他指标均呈稳步上升态势。就整体来说,杭州市的信息化水平,高于浙江省内的宁波市、温州市,其信息化建设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2.依据杭州市信息化水平的测评结果,以及国内外城市信息化发展的相关经验,提出推进杭州城市信息化发展的策略。一要加大信息产业发展力度。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和壮大信息产业作为城市信息化的“引擎”,驱动城市其他领域的技术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二要加快其他产业信息化步伐。包括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传统产业等信息化。三要保证政府信息化的重要地位。政府是发布各项政策的窗口,信息公开能够提高政府公信力,电子政务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便捷。四要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信息标准化建设、信息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等措施,确保城市信息化机制高效而安全运行。
刘恋[9](2012)在《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城市发展乃至人类的生存将受到严重的制约时,“智慧城市”的理念提供了城市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开辟了认识城市、发展城市的新视角,其本质是以物联网为重要基础之一,以先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多网融合为依托,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人文、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很多发达国家地区在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当中,较早地认识到了“智慧城市”的前瞻性,比如美国、英国、日本、荷兰、瑞典、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相继提出并落实了“智慧城市”的战略举措,逐渐取得了成效。近两年来,“智慧城市”在中国也获得不少地方政府的认同。目前,北京、上海、宁波、深圳、无锡等国内城市已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意在抢占先发优势。但我国目前对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还停留在初级的阶段,大部分研究还处于政策性的阶段。本文从理论层面分析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建设内容,从技术层面分析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难点,从产业层面分析智慧城市建设所涉及的产业领域,从应用层面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利用文献调查法收集整理美国、日本、加拿大、西欧等国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主要举措、建设内容及相关政策;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上海、广东、深圳、南京、宁波等经济发达地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主要举措、建设内容及相关政策;结合长春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需求及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及长春市建设的启示及借鉴内容。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分析长春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并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利用定量统计方法分析长春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运用系统研究的方法分析长春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要素。利用SWOT方法分析长春市智慧城市建设外部的机遇、挑战,内部的优势、劣势;从金融、商务、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城市建设管理、城市交通、环境监控、公共服务、居家生活等领域分析长春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从无线城市建设、电子政务、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应用、公共安全及应急指挥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建设中明确推进重点;从加强领导、多渠道筹措资金、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国内典型城市如宁波、上海、南京等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模式及推进策略;从政府与市场的不同组合,分析长春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和混合型发展模式不同的优缺点;从技术创新、产业带动、资源整合、项目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分析长春智慧城市建设的实现路径。
薛凯[10](2012)在《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与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城市是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一个基本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前进的历史阶段。它既有政府管理、政府服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管理发展,也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的经济文化变革。其目的在于应用(服务),本质是(资源)共享,即通过信息化应用与共享提升城市的“智慧化”程度,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与变革,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城市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或技术问题,而是受科技、政府和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本文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国内外各学界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数字城市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加以整合。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与内容是:综合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集约环保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基础之上,以“12个重点应用服务系统、5大资源管理服务中心、8个重点基础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为中心,完成从“高起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的信息资源共享”到“智能化应用服务”三个层面的核心内容。本文力求通过这一“城市神经系统工程”的实施,实现城市管理、服务、运行的便捷、顺畅、高效,使“城市有机体”更加健康的发展。关于数字城市可持续发展层面的实施策略,在国内外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在研究国外数字城市实施策略及其启示的基础上,以数字曹妃甸为实证对象,围绕其整个实施过程,从六个方面提出数字曹妃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旨在为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提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服务平台和决策支持系统。数字城市的实施模式仅采用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是有局限性的,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社区和个人三个层面,采用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模式与政府推动模式互补,形成一种互动实施模式。数字城市的运行过程可能面临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资金短缺、产业化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无序竞争等问题,因此宜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营、行业实践、公众参与”的模式,保障数字城市的可持续运行。
二、全面推进上海城市信息化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面推进上海城市信息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4.1 本文主要创新点 |
1.4.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概述 |
2.1.1 信息及信息化 |
2.1.2 产业结构优化 |
2.2 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融合 |
2.2.1 产业合理化阶段的信息化 |
2.2.2 产业高级化阶段的信息化 |
2.2.3 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 |
第3章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现状分析 |
3.1 我国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
3.1.1 我国信息化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
3.1.2 分省份信息化发展情况分析 |
3.1.3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信息化发展情况分析 |
3.2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现状分析 |
3.2.1 产业结构优化的劳动力现状分析 |
3.2.2 产业结构优化的区域发展现状分析 |
3.2.3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现状分析 |
第4章 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机制分析 |
4.1 信息化基础发展阶段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机理 |
4.1.1 优化资源配置的层面 |
4.1.2 基础设施建设的层面 |
4.2 信息化加速发展阶段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机理 |
4.2.1 技术创新的层面 |
4.2.2 改变消费结构的层面 |
第5章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
5.1 指标构建及数据来源 |
5.1.1 产业结构优化指标的构建 |
5.1.2 信息化指标的选取 |
5.1.3 控制变量的选取 |
5.1.4 数据来源 |
5.2 研究设计及模型设定 |
5.2.1 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LM模型) |
5.2.2 空间面板误差模型(SEM模型) |
5.2.3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SDM模型) |
5.3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整体空间计量分析 |
5.3.1 基于Moran’sI指数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5.3.2 LM检验结果及模型选择 |
5.3.3 空间计量实证结果分析 |
5.4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分区域空间计量分析 |
5.4.1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东中西部划分 |
5.4.2 东中西部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及比较 |
5.4.3 分区域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
第6章 推动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协同推进的对策建议 |
6.1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信息化高质高效发展 |
6.1.1 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信息化发展格局 |
6.1.2 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缩小信息化发展“鸿沟” |
6.1.3 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信息化多方融合 |
6.2 推动信息化与产业发展融合,提高产业结构优化效率 |
6.2.1 以信息化促劳动力结构优化 |
6.2.2 以信息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
6.2.3 以信息化优化产业转移 |
6.3 分区域、阶段和模式,多维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
6.3.1 分区域推进 |
6.3.2 分阶段推进 |
6.3.3 分模式推进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义乌市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智慧城市 |
2.1.2 信息服务 |
2.1.3 城市与信息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智慧城市相关理论 |
2.2.2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
2.2.3 社会信息化理论 |
第3章 义乌市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
3.1 义乌市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所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 |
3.1.1 所采取的举措 |
3.1.2 所取得的成效 |
3.2 义乌市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
3.2.1 形成的成果不足以体现当地特色 |
3.2.2 吸引并培养的专业人才团队有所欠缺 |
3.2.3 政策支持力度有所欠缺 |
3.2.4 全民参与的氛围没有完全形成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规划的针对性有所缺乏且制度亟待完善 |
3.3.2 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力度不足 |
3.3.3 政策支持力度和监督力度不够 |
3.3.4 未能调动社会各界全面参与 |
第4章 国内外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智慧城市信息建设实例分析 |
4.1.1 韩国: 以科技促进信息化发展 |
4.1.2 日本: 城市的物联网发展 |
4.1.3 新加坡: 三维智慧城市战略 |
4.2 国内其他地区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现状 |
4.2.1 北京: 发挥政治中心作用以加强智慧城市基础建设 |
4.2.2 上海: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慧城市 |
4.2.3 青岛: 政府主导及社会资本参与的新模式 |
4.3 经验借鉴 |
4.3.1 注重社会资金的引导 |
4.3.2 因地制宜建设地方特色智慧城市 |
4.3.3 重视人才引进培养 |
第5章 义乌市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
5.1 建立阶段性建设目标 |
5.1.1 确定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
5.1.2 实现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
5.2 培养专业的人才和团队 |
5.2.1 合理利用人才和团队 |
5.2.2 改善人才结构 |
5.2.3 建立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 |
5.3 完善相关的支持政策以及规范建设进程 |
5.3.1 以组织形式进行保障 |
5.3.2 以法律形式进行保障 |
5.3.3 以充足资本进行保障 |
5.3.4 建立健全监督体制 |
5.4 加强智慧城市互动平台建设 |
5.4.1 建设形成全市统一的城市综合化信息管理平台 |
5.4.2 开发各项便民社务管理服务系统 |
5.4.3 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相关研究 |
1.2.2 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研究 |
1.2.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研究 |
1.2.4 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标、意义及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数据来源及可能创新 |
1.5.1 数据来源 |
1.5.2 可能创新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
2.1.2 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
2.1.3 城市群概念及政策演进 |
2.2 理论基础 |
2.2.1 劳动分工理论 |
2.2.2 产业区理论 |
2.2.3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2.4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 |
第3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分析 |
3.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分析 |
3.1.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正向集聚效应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
3.1.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负向拥挤效应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
3.1.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总效应 |
3.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机制分析 |
3.2.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规模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
3.2.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信息化水平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
3.2.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
第4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
4.1 研究样本 |
4.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测算与分析 |
4.2.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测算方法 |
4.2.2 城市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分布 |
4.2.3 城市群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差异分布 |
4.3 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
4.3.1 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 |
4.3.2 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化 |
4.3.3 全要素生产率城市群差异 |
第5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
5.1 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
5.1.1 方法选择 |
5.1.2 模型构建 |
5.2 变量选取与测算 |
5.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5.3.1 数据来源和处理 |
5.3.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模型检验 |
5.4.2 城市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TFP分解项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4 城市群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机制检验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
6.2.2 加强产业融合,推动产业集聚效应发挥 |
6.2.3 控制集聚规模,合理规划城市群产业布局 |
6.2.4 匹配城市特征,制定适宜产业集聚策略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4)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理论综述 |
1.2.2 城市信息化评价体系和智慧城市评价体系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 智慧城市的相关理论 |
2.1.1 智慧城市概念的起源 |
2.1.2 智慧城市的内涵 |
2.1.3 智慧城市的本质特征 |
2.2 城市信息化的相关理论 |
2.2.1 城市信息化的概念 |
2.2.2 城市信息化的建设 |
2.3 智慧城市与信息化建设的联系 |
第三章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准则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要素 |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四章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指标权重方法的确定 |
4.2 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
4.3 熵权—TOPSIS模型的分析原理 |
4.4 熵权—TOPSIS模型计算步骤 |
4.4.1 构建原始数据矩阵 |
4.4.2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 |
4.4.3 熵权法权重计算 |
4.4.4 TOPSIS法综合评价 |
第五章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实证分析 |
5.1 城市样本选择及数据的搜集 |
5.1.1 城市样本选择 |
5.1.2 数据的搜集 |
5.2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评价结果计算 |
5.2.1 熵权计算结果 |
5.2.2 TOPSIS法评价结果 |
5.3 对策和建议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所做的工作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原始数据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述评 |
1.3.1 智慧城市基本内涵与应用的研究综述 |
1.3.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综述 |
1.3.3 智慧城市与公共文化服务交叉研究综述 |
1.3.4 研究趋势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智慧城市内涵及其建设 |
2.1.1 智慧城市的缘起 |
2.1.2 智慧城市的内涵 |
2.1.3 智慧城市建设原则 |
2.1.4 智慧城市建设实践 |
2.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涵 |
2.2.1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
2.2.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内涵 |
2.3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理论依据 |
2.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2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3.3 政务流程再造理论 |
第3章 智慧城市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1 智慧城市的要素 |
3.1.1 智慧城市要素的选取 |
3.1.2 智慧城市要素的组成 |
3.2 智慧城市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1 智慧城市理念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2 智慧城市技术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3 智慧城市人的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4 智慧城市组织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5 智慧城市治理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第4章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构建 |
4.1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提出 |
4.1.1 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基本情况 |
4.1.2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优势 |
4.1.3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总体架构 |
4.2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需求侧分析 |
4.2.1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主体 |
4.2.2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渠道 |
4.2.3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分析 |
4.2.4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内容 |
4.3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供给侧分析 |
4.3.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功能规划 |
4.3.2 公共文化资源分类与整合 |
4.3.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优化 |
第5章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实施路径 |
5.1 加强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迭代发展 |
5.1.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迭代的实质 |
5.1.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迭代的螺旋模型 |
5.2 推进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整体性治理 |
5.2.1 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整体性治理的实施意义 |
5.2.2 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整体性治理的基本内涵 |
5.2.3 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整体性治理的推进策略 |
5.3 探索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分类建设道路 |
5.3.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建设的基本布局 |
5.3.2 自上而下推动国家级工程项目落地实施 |
5.3.3 立足特色推进区域性民族民俗文化建设 |
5.3.4 综合创新实现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6)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智慧城市的研究综述 |
1.2.2 智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的理论基础 |
2.1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内涵的相关理论 |
2.1.1 智慧城市的概述 |
2.1.2 信息化建设 |
2.1.3 智慧城市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
2.1.4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研究 |
2.2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素 |
2.2.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2.2.2 公共信息服务 |
2.2.3 信息产业 |
2.2.4 经济增长水平 |
2.2.5 信息环境 |
第3章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3.1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1 可操作性 |
3.1.2 客观可比性 |
3.1.3 系统完备性 |
3.1.4 可调整性 |
3.2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 |
3.2.1 主观影响因素 |
3.2.2 客观影响因素 |
3.3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3.3.1 文献资料查阅与整理 |
3.3.2 公众访谈与专家咨询 |
3.3.3 初始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4 指标体系的预试 |
3.4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3.4.1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求 |
3.4.2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4章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模型选取依据 |
4.2 灰色关联度理论 |
4.2.1 灰色关联度基本介绍 |
4.2.2 灰色关联度算法流程 |
4.3 BP神经网络理论 |
4.3.1 神经网络介绍 |
4.3.2 神经网络算法流程 |
4.4 基于灰色关联度-BP神经网络的测度模型 |
4.4.1 灰色关联度-BP神经网络的构建分析 |
4.4.2 灰色关联度-BP神经网络的算法流程 |
第5章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实证研究 |
5.1 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收集 |
5.1.1 样本的选取 |
5.1.2 数据收集 |
5.2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的测度实现 |
5.2.1 评价指标的约简 |
5.2.2 指标选取及归一化处理 |
5.2.3 网络结构的确定 |
5.2.4 模型训练及仿真 |
5.2.5 对策及建议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所做的工作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指标原始数据 |
附录B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城市信息惠民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 |
2 城市信息惠民研究述评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信息化 |
2.1.2 城市信息化 |
2.1.3 城市信息惠民 |
2.1.4 城市信息惠民效果 |
2.2 城市信息惠民的涵义 |
2.2.1 城市信息惠民的来源 |
2.2.2 城市信息惠民与城市信息化的关系 |
2.2.3 城市信息惠民的内容 |
2.2.4 城市信息惠民的评价现状 |
2.3 城市信息惠民评价研究述评 |
2.3.1 城市信息化研究综述 |
2.3.2 城市信息化评价研究综述 |
3 城市信息惠民理论基础与评价方法 |
3.1 城市信息惠民的理论基础 |
3.1.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3.1.2 外部性理论 |
3.2 城市信息惠民评价的理论基础 |
3.2.1 城市系统工程理论 |
3.2.2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城市生态系统理论 |
3.3 城市信息惠民评价的方法基础 |
3.4.1 熵权法 |
3.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 基于模糊熵权的信息惠民效果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评价对象的选取 |
4.2 评价因素集的确定 |
4.3 利用熵权法确定权重 |
4.4 模糊评价模型的构建 |
4.4.1 评价论域的确定 |
4.4.2 单因素隶属度的确定 |
4.4.3 城市整体隶属度的确定 |
4.5 模糊评价模型的应用 |
4.5.1 整体信息惠民效果 |
4.5.2 各城市信息惠民效果 |
4.5.3 各信息惠民指数分布 |
5 郑州市气象信息惠民案例分析 |
5.1 案例城市概况 |
5.1.1 郑州市概况 |
5.1.2 郑州市信息惠民现状 |
5.2 案例城市具体信息惠民效果实证 |
5.3 案例城市信息惠民效果经验总结 |
6 城市信息惠民效果提升对策及建议 |
6.1 深化服务改革,落实流程精简 |
6.2 改善生态环境相关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
6.3 定位重点领域,探索特色发展模式 |
6.4 推进信息化建设PPP模式,充盈信息惠民基金 |
6.5 注重创新与共享,关注新科技和新概念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及推进策略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三) 可能的创新点、难点和不足 |
二、城市信息化和信息化水平评价理论 |
(一) 城市信息化理论渊源 |
1. 信息化理论 |
2. 产业集群理论 |
3. 创新理论 |
4. 系统管理理论 |
(二) 城市信息化理论研究 |
1. 信息化的定义 |
2. 城市信息化的内涵 |
3. 城市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
4. 城市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
(三) 信息化水平评价理论研究 |
1. 国内外信息化水平评价理论和方法 |
2. 国家信息化水平评价理论及方法 |
三、杭州市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
(一) 杭州市信息化建设内外环境分析 |
1. 杭州市信息基础设施环境不断完善 |
2. 杭州市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
(二) 杭州市信息化实施进程 |
1. 杭州市信息产业进展情况 |
2. 杭州市其他产业信息化现状 |
3. 杭州市政府信息化建设进展 |
4. 杭州市社会服务信息化现状 |
(三) 杭州市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1. 信息基础设施与网络用户激增之间的矛盾 |
2. 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理论的瓶颈制约 |
3. 在向综合集成发展中,信息化受到标准规范不统一的严重困扰 |
四、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及分析——以杭州市为例 |
(一) 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原则 |
(二) 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内容 |
1. 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 |
2. 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关键 |
3. 信息技术在城市运行中的全面渗透是评价要点 |
4. 信息应用主体的能动作用不容忽视 |
(三) 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方法 |
(四) 建立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1. 布局递阶层次结构 |
2. 建立判断矩阵、赋值并检验 |
3. 层次总排序的综合权重值 |
(五) 杭州市信息化水平测算 |
(六) 杭州市信息化结果分析 |
1. 信息基础设施指标分析 |
2. 信息产业发展指标分析 |
3. 信息技术运用指标分析 |
4. 信息资源状况指标分析 |
5. 信息主体指标分析 |
五、杭州市信息化推进策略研究 |
(一)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
1. 扩大信息产业集群效应 |
2. 加强信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 |
3. 优化信息产业多元投融资体系 |
(二) 促进产业信息化进程 |
1. 强化政府的推进作用 |
2. 确定企业在产业信息化中的主体地位 |
3. 不断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 |
(三) 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 |
1. 制定政府信息化统一规划和标准 |
2. 确定政府信息化重点发展领域 |
3. 改善政府信息化发展环境 |
(四) 建立杭州市信息化保障体系 |
1. 建立健全法律政策体系,保障城市信息化环境 |
2.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规范城市信息化起点 |
3. 建立教育和培训体系,培养高技术IT人才 |
4. 建立信息安全体系,维护城市安全利益 |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表目录 |
附录B 图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智慧城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国外智慧城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2 国内智慧城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2章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的相关理论 |
2.1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的内涵 |
2.1.1 智慧城市的概念界定 |
2.1.2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的特征 |
2.1.3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的应用 |
2.2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与云计算 |
2.2.1 云计算的定义 |
2.2.2 云计算服务模型及其特点 |
2.2.3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与云计算的关系 |
2.3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与物联网 |
2.3.1 物联网的定义 |
2.3.2 物联网核心技术 |
2.3.3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与物联网的关系 |
2.4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构建机理 |
3.1 智慧城市建设的形成过程 |
3.1.1 城市信息化演进路径 |
3.1.2 智慧城市演进特征 |
3.2 智慧城市建设的动力因素分析 |
3.3 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要素 |
3.3.1 基础设施 |
3.3.2 智慧政府 |
3.3.3 智慧经济 |
3.3.4 智慧社会 |
3.4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因素 |
3.4.1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 |
3.4.2 智慧城市管理体制 |
3.4.3 全民信息素养的环境培育 |
3.4.4 智慧城市人才培养 |
3.4.5 信息资源建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模式 |
4.1 智慧城市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总体模型 |
4.1.1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需求分析 |
4.1.2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整体框架 |
4.1.3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
4.2 基于物联网的构建模式 |
4.3 基于云计算的构建模式 |
4.4 基础设施智能化构建模式 |
4.5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实践案例解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春市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证研究 |
5.1 长春市智慧城市的建设现状(SWOT 分析) |
5.1.1 长春市智慧城市建设优势分析 |
5.1.2 长春市智慧城市建设劣势分析 |
5.1.3 长春市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机遇分析 |
5.1.4 长春市智慧城市建设潜在的威胁分析 |
5.2 长春市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需求分析 |
5.2.1 问卷设计 |
5.2.2 样本结构 |
5.3 长春市智慧城市建设调查结果分析 |
5.4 长春市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模式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分析 |
6.1 政府层面的建设 |
6.2 产学研结合层面的建设 |
6.3 企业层面的建设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1. 长春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分析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及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1.1 国外研究进展 |
1.2.1.2 国外研究实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2 国内研究实践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数字城市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
2.1 数字城市的涵义解析 |
2.1.1 数字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
2.1.2 数字城市的发展阶段 |
2.1.3 多重视角下的数字城市 |
2.2 数字城市的理论基础 |
2.2.1 城市系统工程理论 |
2.2.1.1 城市系统工程 |
2.2.1.2 城市信息系统工程 |
2.2.2 流动空间理论 |
2.2.2.1 流动空间理论及其模式 |
2.2.2.2 基于流动空间的数字化城市 |
2.2.3 生态城市与循环经济理论 |
2.2.3.1 生态城市与循环经济模式 |
2.2.3.2 数字化生态城市 |
2.2.4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界定 |
2.2.4.2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城市的关系 |
2.2.5 信息经济学测度理论 |
2.2.5.1 信息化测度理论及其模型 |
2.2.5.2 数字城市测度问题 |
2.3 数字城市的技术支撑 |
2.3.1 技术支撑分类概述 |
2.3.1.1 地理信息技术 |
2.3.1.2 宽带网络技术 |
2.3.1.3 数据存储技术 |
2.3.1.4 数据分析技术 |
2.3.1.5 信息展示技术 |
2.3.1.6 信息安全技术 |
2.3.2 关键技术的应用 |
2.3.2.1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
2.3.2.2 遥感技术的应用 |
2.3.2.3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
2.3.2.4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
3.1 基础设施层 |
3.1.1 基础通信设施 |
3.1.1.1 城市光网 |
3.1.1.2 无线城市 |
3.1.1.3 城市物联网 |
3.1.2 信息基础设施 |
3.1.2.1 基础地理空间数据 |
3.1.2.2 专业数据 |
3.1.2.3 基础数据库 |
3.1.2.4 分布式数据库 |
3.1.2.5 元数据库 |
3.1.3 云计算平台 |
3.2 资源管理层 |
3.2.1 服务支撑中心 |
3.2.1.1 信息资源中心 |
3.2.1.2 城市空间信息中心 |
3.2.1.3 电子支付中心 |
3.2.1.4 信用信息中心 |
3.2.1.5 安全认证中心 |
3.2.2 云服务平台 |
3.3 应用系统层 |
3.3.1 政府类应用 |
3.3.1.1 电子政务平台 |
3.3.1.2 应急指挥系统 |
3.3.1.3 数字城管系统 |
3.3.1.4 智能交通系统 |
3.3.2 企业类应用 |
3.3.2.1 电子商务系统 |
3.3.2.2 现代物流系统 |
3.3.3 行业类应用 |
3.3.3.1 数字环保系统 |
3.3.3.2 数字规划系统 |
3.3.3.3 数字医疗系统 |
3.3.4 市民类应用 |
3.3.4.1 数字家庭系统 |
3.3.4.2 城市一卡通 |
3.3.4.3 城市信息亭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4.1 国外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1.1 美国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1.2 英国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1.3 欧盟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1.4 日本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1.5 韩国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1.6 新加坡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1.7 印度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2 国内外数字城市实施策略的比较 |
4.2.1 数字城市实施进程比较 |
4.2.2 数字城市信息共享比较 |
4.2.3 数字城市服务效益比较 |
4.2.4 数字城市标准化比较 |
4.3 国内外数字城市实施策略的启示 |
4.3.1 编制统一的数字城市整体规划 |
4.3.2 建立完善的数字城市管理体制 |
4.3.3 强化数字城市服务平台的顶端设计 |
4.3.4 注重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的开发与共享 |
4.3.5 重视数字城市各政府部门的协作与共享 |
4.3.6 制定数字城市的信息立法与政策保障 |
4.4 数字曹妃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4.4.1 更新观念,明确建设目的 |
4.4.2 因地制宜,重视整体规划 |
4.4.3 循序渐进,实行阶段建设 |
4.4.4 物尽其用,共享信息资源 |
4.4.5 长远眼光,完善保障体系 |
4.4.6 协调发展,整合城市建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城市的实施路径与模式 |
5.1 数字城市的实施模式 |
5.1.1 国际数字城市的实施模式 |
5.1.2 数字曹妃甸的互动实施模式 |
5.1.2.1 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 |
5.1.2.2 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 |
5.2 数字城市的实施路线 |
5.2.1 集约环保 |
5.2.2 规范管理 |
5.2.2.1 统一的组织管理体系 |
5.2.2.2 完善信息法规和标准 |
5.2.3 共享服务 |
5.2.3.1 信息共享的标准体系 |
5.2.3.2 信息共享的运行模式 |
5.2.4 信息安全 |
5.3 数字城市的实施进度 |
5.4 数字城市的运行模式 |
5.4.1 资金投入机制 |
5.4.1.1 政府财政投入 |
5.4.1.2 银行贷款投入 |
5.4.1.3 社会资金投入 |
5.4.2 市场产业机制 |
5.4.2.1 市场运营模式 |
5.4.2.2 数字产业体系 |
5.4.3 人才培养机制 |
5.5 数字城市的测度评价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数字城市对城市发展的提升 |
6.1.1 城市产业区 |
6.1.2 城市新城区 |
6.1.3 城市生态环境 |
6.2 数字城市对市民生活的改善 |
6.2.1 生活环境智慧化 |
6.2.2 居民幸福感增强 |
6.2.3 社会人性化显着 |
6.3 数字城市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
6.3.1 数字鸿沟问题 |
6.3.2 城市边缘化问题 |
6.3.3 数字污染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北京宣言 |
2. 上海宣言 |
3.2006 -2020 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部分) |
4.2006 -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
5. 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基本思路 |
6. 国家测绘局“十二五”数字城市规划 |
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城市信息化部分) |
8. 数字城市的标准规范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全面推进上海城市信息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关联性研究[D]. 李爽. 南昌大学, 2020(01)
- [2]义乌市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研究[D]. 楼功利.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 侯欢. 西南大学, 2020(01)
- [4]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研究[D]. 董兆丰.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5]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D]. 罗卫. 湘潭大学, 2019(12)
- [6]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研究[D]. 郭则兰. 湘潭大学, 2018(02)
- [7]城市信息惠民效果评价研究[D]. 牛豆豆. 郑州大学, 2018(01)
- [8]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及推进策略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D]. 杨青青. 浙江师范大学, 2012(02)
- [9]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及实证研究[D]. 刘恋. 吉林大学, 2012(10)
- [10]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与模式研究[D]. 薛凯. 天津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