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辛不同药用部分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舒佳[1](2021)在《《神农本草经》训诂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训诂学则是沟通古今的桥梁,是解读古籍文献的重要工具。本课题以历代《本经》训诂类着作中《本经》的365味药物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学的角度,对《本经》训诂的产生、发展等全过程进行梳理,揭示《本经》历代训诂之间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同时在对每个时代《本经》注释以训诂学视角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论述《本经》训诂与普通训诂学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归纳《本经》训诂中所体现的本草训释特点,以期为当今本草学、中医古籍训诂研究提供借鉴。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学、历史学、训诂学的方法,并在研究过程中采取综合研究与典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另外结合比较法,横向比较《本经》训诂与普通训诂及当时学术关系,纵向比较各时代《本经》训诂的继承与发展。论文主体按照《本经》训诂的历史分期进行研究,先秦两汉是本草训诂的萌芽时期;魏晋南北朝是《本经》训诂的奠基时期,《本草经集注》的着成标志着“集注”训诂体式的确立;隋唐五代是《本经》训诂的发展时期,表现为《新修本草》在训诂内容、方法上的突破;宋金是繁荣时期,主要是《证类本草》内部《本草图经》等对《尔雅》等训诂学成果的关注和应用,集解之训诂材料、为难字注音、本草名物训诂的极大丰富,以及在训诂内容、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元明是转折时期,李时珍《本草纲目》和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共同形成了《本经》训诂的转折,前者是在训诂内容上取得名物训诂巨大成就的同时,完成了由本草名物训诂、名实考订向阐释药理的转变,后者则是完成了训诂着作类型的转型,即由以《本经》为核心的层层补注转向了专于《本经》经文药性药理探讨的训诂;清代为《本经》训诂的鼎盛时期,训诂着作的大量增加,训诂内容的极大丰富,乾嘉考据学主要方法的正确使用等,使得《本经》训诂取得显着成就。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历代《本经》训诂对前代皆有所继承与发展,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共性特点。第二,宋金时期的《本经》训诂具有区别于普通训诂学的显着特点:递相补训,图文互释及以方释药;《本经》训诂在元明时期形成由本草名物训诂到本草药性药理解说的转折;清代乾嘉时期训诂学的兴盛对《本经》训诂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三,《本经》训诂因本草具有药物属性,故可以通过临床实践的方式进行验证,这一点是与普通训诂学的名物训诂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图文互释及以方释药是《本经》训诂的有效途径和特殊之处。第四,《本经》训诂的起源与发展,同时也体现出对本草药物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从名物训诂发展到药性药理阐释。本文首次对《神农本草经》的训诂史作出系统的梳理、归纳总结,有利于对古代《本经》训诂形成整体的观照。首先,本文提出了《本经》训诂着作具有两种类型:一是以陶弘景整理的《本经》为传承系统的主流本草着作,即《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二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以注疏《本经》为撰述思想的本草着作。进而通过对《本经》训诂的产生、发展等过程进行梳理,探讨了各个时期《本经》的训诂体例、训诂内容、训诂方法、训诂特点、训诂成就及不足,对于部分有争议的本草问题进行考证,有助于全面了解《本经》的训诂情况及本草训诂的独特之处,对于深入理解《本经》经文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其次,本文对于宋金时期及清代的《本经》训诂研究具有独到之处,前者提出了该时期《本经》训诂有“整体训诂”与“内部训诂”之分,药图、药方是《本经》训诂的独特内容,图文互释、以方释药是《本经》训诂的独特方式,并指出为《本经》难字注音是在宋代时大量出现,是区别于其他历史时期的重要特点;后者则对《本经》训诂内容详细探讨,总结其规律,归纳其方法,指出《本经》训诂的特有句式,对于理解《本经》经文,读懂经文注释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最后,本文从普通训诂学视角审视《本经》训诂,考察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反思二者存在的共性问题,揭示本草训释的独有内容(药图及药方)及特点(图文互释、以方释药、句式应用等),总结历代《本经》(药物)训诂的共性特点,并从历史学角度总结历代《本经》训诂的继承与创新,分析本草训诂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可以为当今本草学、中医训诂学研究提供借鉴。
吴昊,温晓茵,颜鹏,沈水容,刘晓东,赖克方[2](2021)在《细辛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细辛是一味传统的解表药,其根和根茎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包括木脂素类、黄酮类、甾体类、多糖类和挥发油(萜类、芳香族类、脂肪族类)等。因其具有发表散寒之功,传统上常用于痰饮咳喘、风寒感冒、风湿痹痛等病证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细辛除具有基于传统功效的镇痛、抗炎、止咳、平喘等药理活性外,还具有抗病毒、抗菌、镇静、抗氧化、抗抑郁、降血压、抑制癌细胞等作用。目前,有关细辛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挥发性成分,而关于其非挥发性成分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化学成分类别划分比较笼统,化学成分在不同细辛药用部位及基原中的分布情况也不太清楚,且毒性相对较小的细辛非挥发性成分药理研究较少。因此,笔者系统检索了细辛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其不同结构类型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提炼与分析,以期为细辛的进一步研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赵佳琛,王艺涵,翁倩倩,金艳,张卫,彭华胜,李兵,蔡秋杰,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3](2020)在《经典名方中细辛的本草考证》文中指出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等古代资料,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对细辛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毒性与剂量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为包含该类药材的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宋代之前细辛主流基原为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因历代推崇华阴为道地而得名;自明代以来,产自辽东一带的辽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 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 Kitag.成为商品主流,被认为品质亦佳并延续至今,华细辛产量则逐渐下降,目前已无商品。宋代之前文献记载细辛无毒,南宋陈承提出细辛有麻痹呼吸的作用,因而规定单用粉末服用时剂量不可超过半钱匕,后在此基础上演变成"细辛不过钱"的说法。经考证认为,细辛单用粉末时需严格控制剂量,入汤剂则剂量限制放宽,但需久煎保证其安全性。结合当代生产实际,建议经典名方中细辛药材选用辽细辛A.heterotropoides var.mandshuricum为基原,加工与炮制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规定,其剂型与剂量当遵循原着。
杜丽[4](2020)在《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厘清川乌头与草乌头分化应用的时间节点及毒、效特点,搜集历代乌头方剂,构建方药数据库,对炮制、用量、用法、剂型、配伍药物、主治病证等进行数据挖掘,探讨乌头增效减毒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归纳法梳理中医历代文献方药资料,探讨乌头的毒效特征及影响毒效的相关因素,考辨川、草乌分化应用的由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频数统计、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乌头的增效减毒方法及其与主治病证相关的用药配伍规律。结果:1.川乌头与草乌头分化应用的时间节点至少在唐朝后期,已早于宋代本草记述而先于临床应用。2.川、草乌的毒效特点为疏利迅速、开通关腠,大辛大热、祛风逐寒,毒紧性烈、善起沉疴,引经报使、直达病所;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包括剂型、炮制、用法、用量、病证、配伍、体质等。3.通过合理配伍可增效减毒,常用方法有:配伍辛味之品以祛邪,诸辛并用,祛风湿邪,辛温同用,祛瘀止痛;配伍辛香之品以行气活血;配伍苦咸寒之品以疗痈疡;配伍息风止痉药以疏风;配伍温里之品以温脏祛寒;配伍有毒药物以毒攻毒。配伍甘味之品以缓毒;配伍益气补脾之品以扶正克毒;配伍酸敛药物以制辛烈;配伍滋阴之品以防伤阴;配伍寒凉药以制热毒。4.川乌最常配伍温里、祛风寒湿、补虚、息风止痉、祛痰、活血化瘀等药物,如肉桂、防风、当归、天麻、天南星、川芎等,主要治疗痹证、中风、痛症、疮疡病类、头痛等疾病,常见证候有寒痛证、虚寒证、风寒湿证、痰瘀互结证、寒凝气滞证等。草乌最常配伍祛风湿、祛痰、活血化瘀、息风止痉、补虚、温里等药物,如羌活、半夏、乳香、天麻、甘草、干姜等,主要治疗疮疡病类、痹证、痛症、骨伤科等疾病,常见证候有寒痛证、风寒湿证、热毒证、风寒冷毒证等。结论:1.乌头毒效一体,其祛风逐寒、温经止痛之效与辛烈温燥之毒,皆源于其味之辛、性之热。2.川乌、草乌二者的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温经逐寒,通痹止痛,其主要中毒机制为倾损中和、泄人真元、燥热耗阴、损伤胎元,草乌的药力更强、毒性更大,川乌毒性稍缓、兼有温补之功。3.古代乌头多以炮制品入药。川乌、草乌多配伍辛、温,归肝经、脾经的药物。4.性味既是乌头毒、效之源,亦是影响毒效发挥的关键。合理调整乌头剂量,可控毒减毒,结合给药途径、剂型、主治病证、年龄、体质等因素,酌情施药,是保证乌头临床安全用药的有效方法。
张雨燕[5](2020)在《简帛医书“桂”类方药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收集、整理简帛医书所载“桂”类方药条文,建立简帛医书“桂”类方药文献资料库,为中医药文献整理提供基础材料。2.归纳、分析简帛医书“桂”类方药的应用情况,发掘简帛医书“桂”类方药的临床价值。3.对简帛医书所载“桂”类药名进行综合研究与名物考辨,明晰简帛“桂”类药物的具体指称。4.进一步探讨简帛医书“桂”类方药的配伍及应用情况,总结秦汉“桂”类药物的配伍规律与临床运用特点。5.探究与《伤寒杂病论》所载“桂”类方药传承渊源,明晰早期方药传承演变,充分发挥简帛医书“桂”类方药的特殊研究价值。方法:1.文献整理:对简帛医书所载“桂”类方药进行全面收集,同时做好简帛医药文献新材料的处理规划,及时将公布的相关方药文献纳入研究范围,对其进行归纳、分类、整理,建立简帛医书方药资料库。2.综合分析:运用中药学等相关理论,对简帛医书所载“桂”类药名进行考辨,明晰早期“桂”类药物的名实关系。3.数据挖掘:运用计算机数据库和信息检索方法,对简帛医书所载“桂”类方药进行专题研究,探明简帛“桂”类方药的配伍应用规律。4.比较研究:对简帛医书与《伤寒杂病论》中的“桂”类方药条文进行比较,探析早期医书的传承关系。结果:1.现下收集的简帛医书“桂”类方药条文共56条,包含67首含“桂”类药物的医方,3种“桂”类药物。其方药应用广泛,涉及疾病类和养生保健类两方面。2.“美桂”为优质桂;“菌桂”为肉桂;“桂”为肉桂与桂皮的统称。3.通过对数据挖掘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桂”类方药中有10味常见用药,置信度为100%的二味药关联规则为10组,三味药关联规则为6组,部分方药仍被医家应用于临床,疗效良好。4.通过深入探析“桂”类方药条文,得知简帛医书与《伤寒杂病论》在疾病认知、辨证思想、处方立药方面存在相似之处,故断定其存在传承关系。结论:基于以上对简帛医书“桂”类方药的研究,可以看出该时期“桂”类药物种类多样,运用广泛;所处医方涉及诸多领域,部分医方至今仍有尚佳的疗效;且与誉为医方之祖的《伤寒杂病论》存在一定的传承关系,为后世临床应用提供一些的思路。因此,简帛医书“桂”类方药在中医临床以及中医学史等相关领域均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杨小敏[6](2020)在《宋代药业研究》文中认为药业,即医药行业,在中国古代溯源悠久。传统药业涵盖古人为了防治疾病、延续生命的一系列药物认知、利用以及经营活动。药业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及加工药物、经营管理机构、药市及药业文化等内容,其发展不仅与医学、农业、商业联系紧密,更具有独立发展路径。宋代以前,药物发展经历了从民间经验到官方认证的过程。宋代以后,药物利用更多体现在官方主导下的民间传播过程。厘清宋代用药、制药、售药等相关机构之间的联系,是理解古代药业经营管理以及官民用药发展水平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宋代药业的发展历程,既有利于展现传统药业的阶段性演变,也是阐释宋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关乎生命的重要行业,古代药业以战国秦汉以来的医药认知体系为基础,逐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战国秦汉时期为第一阶段,出现了主要满足少数人补益需求的最早用药风潮。不过当时上层社会的用药习惯与百姓应疫需求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魏晋隋唐时期是第二阶段,不仅逐步掀起了古代“医药分家”的序幕,也促使隋唐以后城镇药肆、药市的初步兴起。宋代开启了古代药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构建了政府引导下的药业运行体系,在药物利用、经营管理、药业信仰等方面多有革新。宋代药业的兴盛,为下一阶段明清时期的药材商帮活动奠定了行业发展基础。在药物利用方面,宋代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别药物分别在专业栽培、利用观念、功效地位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植物药种植中,宋代人工栽培药物的种类、技术、规模范围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在动物药利用中,宋代不断稳定并付诸于实践的“辰属”观念,引导人们深入开发利用已经熟知的动物药,而非恣意妄用其他野生品种。在包括动物药在内的药物代用品方面,宋代医药家不是无节制的增加代用品种类,而是采取相对稳定的用药标准,推动成药规范化发展。在矿物药的功效利用中,宋代矿物药被大量引入治疗普通疾病,但在实践中也遭到越来越多医家、士人的质疑。政府一度颁布旨在扼制滥用金石药的禁令,其他植物类药物(如黄耆)的补益地位逐步形成。这些药物资源的利用变化,是宋代药业兴盛的重要基础。在经营管理方面,宋政府重视革新医药机构,形成了内廷用药与外朝制售的有机结合。官方制售机构以翰林医官院、太医局的行政教育职能分化为基础,自上而下逐步影响至基层乡里,有效强化了官药业的市场优势地位。中央及地方官药局各有侧重,而非单一的直属关系。地方药局具有比较自由的发展空间,形成了与中央官药局运行模式不同、相对独立、临时性的地方医疗救助体系。在比较协调的政策环境下,宋代(特别是南宋)商业性市镇普遍兴起,南方民间药肆明显多于北方。许多民间药肆不再与医家直接相关,而是由商人直接经营。药材商品的独立化以及药业主体的多样化发展,成为宋代药业兴盛的突出表现。此外,药品流通过程中度量衡的规范与进步、剂型的商业性变化、药价的持续走高,一并彰显了宋代药业发展的新面貌。在药业信仰方面,宋代儒释道力量在医药活动中相互联系,形成了以佛、道为名,由士人融合构建的行业崇拜雏形。宋代士人通过家宅种药和开辟药园等活动,在社会上形成了认识药物、利用药物的良好环境。他们以理性的批判精神,成为当时传验方药的重要主体。士人对道家祠观和佛家寺院的记载和传颂,既推动了道家先贤及医药人物逐步具备了行业神的崇拜形象,也进一步提高了佛家寺僧医药活动的社会影响。宋代以后各种“药王”的多样化记载,是明清时期医药行业民间崇拜的社会文化基础。就现实意义而言,宋代作为超越古代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关键时期,是我们恰当总结古代药业发展经验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阶段。以药物利用为线索,注重探讨药材商品的经营活动及文化背景,是系统阐释宋代药业发展水平、拓展宋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合理途径和独特视角。传统药业至今关乎民众生活、政府治理、社会秩序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综合规划药学史的研究路径、如何理解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药物的依赖和需求,仍是人们值得不断深思的重要课题。
马师师[7](2020)在《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总结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思想。方法:以文献调研、跟师临床和深度访谈为主,搜集周祯祥教授公开出版的论文论着,从中筛选与“中药”名称源流、细辛毒性、本草中的用药指征、中药“七情”理论、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规范、中药功能组学等有关的文献进行研读,结合定期跟师门诊、医案整理、听师讲座等方式,分析周祯祥教授对掉眩类疾病的诊疗用药特色,对周祯祥教授有关临床中药的学术观点及学术思想进行归纳总结。结果:1.筛选文献结果:搜集得到周祯祥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133篇,出版学术着作60余部,经筛选符合相关标准的论文87篇,着作以近期主编或独着的《本草药征》《中药学》《临床中药学》《细辛古今研究与临床应用》《临床中药研究心得》和《中医常见病证用药举要》等书为主。2.文献及临床病案整理分析结果:(1)“中药”一词由来已久,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为一种功效分类术语,作为中医治病物质的“中药”,经历了“药”“毒”“毒药”的变迁,现代意义上的“中药”最早出现于清末,最后,成都中医学院主编的第一版《中药学》教材将“中药”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确立下来。(2)细辛有毒,在单用、用末、正品细辛、用根、口服、生理状态六个条件下不可过钱。(3)本草蕴涵着丰富的用药证据,能指导临床有效用药。(4)中药七情配伍中的每一种配伍关系都有与之对立或相互冲突的另一面,每一种配伍关系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矛盾。(5)通过合理炮制、适当配伍、安全用量、适宜用法等方法,能从多方面改变中药功能组学。(6)周祯祥教授针对中药功效名词术语不规范的现状,提出了规范中药功效名词术语的基本构想,并将中药功效进行分类,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中对常用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详加诠释,主编全国大型工具书《中药学辞典》。(7)针对掉眩类的病症,周师提出“诸病掉眩,皆属于风”的学术观点,常配伍柴胡、防风、白芷等植物类祛风药或蝉蜕、地龙、僵蚕、全蝎、蜈蚣等虫类祛风或息风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1.周祯祥教授关于“中药”名称源流的研究有利于临床中药学学科体系的完善。2.“细辛不过钱”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限量,不具有普适性,更不宜作为普遍规律来指导临床用药。3.药征是药物临床应用的证据和指征。从本草中寻求中药治病奏效之机理,从源头上挖掘临床用药之证据,方能得其真要。4.对立统一是七情配伍“二律背反”的基本特质,对深刻认知七情内容和指导临床配伍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5.中药是多药性、多功能的复合体。中药治疗效应的发挥不是单一或孤立的,而是多元素的整体表征。6.周祯祥教授初步构建了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规范雏形,推动了临床中药学学科相关术语的规范化建设。7.周祯祥教授善于治疗掉眩类疾病,多从风论治遣药,在常规辨治的基础上加用风药,能显着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宗时宇,刘洋,孙婷婷,张红,王春柳,支文冰,李晔[8](2020)在《细辛毒性及其控制方法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细辛临床药效显着,应用广泛。目前已上市的中药成方制剂中,有40余种都含有细辛。然而,近年来细辛的"毒性"受到了医药界的普遍关注,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也遭受到质疑,这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细辛良好药用价值的发挥。细辛的"有毒"与"无毒"尚具争议。基于细辛"毒性"视角,分别从呼吸毒性、肝毒性、肾毒性和遗传毒性4个方面进行整理,并对品种、配伍、炮制、用药剂量、剂型等可有效控制细辛"毒性"的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细辛的规范用药和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张翠英,俞捷,刘广学,徐风,尚明英,李耀利,王璇,小松かつ子,朱姝,蔡少青[9](2019)在《3种马兜铃酸和2种马兜铃内酰胺在北细辛、华细辛及汉城细辛不同部位的分布及含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考察3种马兜铃酸和2种马兜铃内酰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收载的北细辛、华细辛及汉城细辛不同部位中的分布和含量。方法采用HPLC-DAD测定北细辛、汉城细辛和华细辛的果、叶、根及根茎中马兜铃酸Ⅰ等3种马兜铃酸和2种马兜铃内酰胺的含量,并以LC-MS检测细辛根及根茎中马兜铃酸Ⅰ是否存在。结果通过对30份细辛果、97份细辛叶和97份细辛根及根茎样品检测的结果表明:3种细辛的果中均分布较高含量的马兜铃酸Ⅰ(0.095-2.200 mg?g-1)、9-羟基马兜铃酸Ⅰ(0.012-0.103 mg?g-1)、马兜铃内酰胺Ⅰ(0.025-0.147 mg?g-1)和马兜铃内酰胺Ⅱ(0.120-0.144 mg?g-1),未检测到马兜铃酸Ⅱ;3种细辛的叶中(除了2份样品)均分布有马兜铃酸Ⅰ,含量为0.010-0.140 mg?g-1,其它4种成分未检测到;HPLC法在细辛根及根茎的97份样品中均未检测到3种马兜铃酸和2种马兜铃内酰胺中的任何1种,但经过灵敏度更高的LCMS检验,所测定的4份细辛根及根茎样品中均分布极微量的马兜铃酸Ⅰ(0.4-2.4μg?g-1)。结论本研究通过检测大量的细辛采集样品和多省市的细辛商品,报道了3种马兜铃酸和2种马兜铃内酰胺在《中国药典》收载细辛不同部位中的分布和含量情况,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把细辛药用部位由"全草"修订为"根及根茎"而保证细辛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了科学数据的支撑。
颜彦[10](2019)在《心肺脏理论源流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中医学的历史表明,中医基础理论一直在动态发展。当前中医基础理论框架的形成,来自于几千年来中医不断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循环。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研究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中心,结合脏腑与形体、诸窍的关系,以及脏腑和自然界关系的学说。目前的文献研究,对于中医理论研究发展的路径刻画不够,对中医基础理论概念发展实践的具象化描述不多。本论文拟通过文献研究探索心肺二脏中医基础理论的历史发展演变。方法本论文聚焦心肺二脏,以《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宗金鉴》九本各时代具有代表性的集大成的医着为研究对象,对古籍所涉心、肺二脏的内容进行整理研究,刻画心肺脏腑理论发展源流。本论文一方面在单本古籍着作中依从于该着的书目,整理反映当时代对心肺二脏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治疗认识,另一方面汇集九本专着,对历代心肺二脏的生理、病因病机、治法治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以专题的形式梳理历代心肺二脏的基础理论发展情况,沿着时间脉络刻画心肺二脏基础理论发展的关键认识变化。结果心脏理论的发展主要包括:心系统在内经时代就已经形成,心的生理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展,心主神明的功能从《内经》中的情绪与神的关系,发展到《诸病源候论》对心神的多种变化的观察记录,《太平圣惠方》对心烦进行专题记载与治疗,《和剂局方》对心悸怔忡的专方治疗,《圣济总录》《普济方》对心神变化的病因进行了细致的区分,《医宗金鉴》依据不同类型的心神表现予以不同的处方。历代所记载的心病症也不断丰富,体现了心主神明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心主血的功能也在历史发展演变中不断清晰,血量、血脉与心的关系在各医籍丰富完善,古代医家逐渐认识到心与血、血脉之间的密切关系,确立了心与血、脉互相影响的病机,也逐步形成了调和血脉和调补气血的治疗方法。肺脏的理论发展主要包括:肺的生理功能包括了肺主气、肺朝百脉、肺主皮毛、肺主声、肺通调水道、肺藏魄等理论,在历代通过症状、治疗和用药的理论不断验证和扩充。肺病机主要聚焦于风、寒、热三邪,表现为气失常和津液失常更多,对肺气虚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并记载了寄生虫类疾病。对于肺系疾病的治疗,主要治则包括了补肾气、润肺、定喘嗽、通津液,随着时代发展,治法也不断丰富。本研究关注到心肺二脏治疗理论的发展,从内经的经络针刺,到唐宋的中药汤剂成为主流,再到明清以来的复方治疗,客观反映了中医学汉唐以来不断发展的疾病治疗历史演变,期待引起学界的关注,进一步探索和挖掘古典中医基础理论。结论本文通过对《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宗金鉴》等具有里程碑学术价值的医学典籍研究,较为准确地刻画出心、肺脏腑理论发展的源流,为准确继承古典中医基础理论奠定基础。
二、细辛不同药用部分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辛不同药用部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神农本草经》训诂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绪论 |
第一章 本草及其训诂发端时期:先秦两汉 |
第一节 《神农本草经》时代及以前的药物知识 |
第二节 《神农本草经》以前的本草训诂 |
一、《尔雅》 |
二、《方言》 |
三、《说文解字》 |
四、《释名》 |
第三节 《神农本草经》的成书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奠基时期:魏晋南北朝——“集注”训诂体式的确立及名物训诂的发端 |
第一节 《神农本草经》训诂兴起的学术文化背景 |
一、《神农本草经》的传本及《本草经集注》的形成 |
二、《本草经集注》以前的《神农本草经》注训 |
第二节 陶弘景及其《本草经集注》 |
第三节 《本草经集注》的训诂方法 |
一、广征博引 |
二、以今释古 |
三、辨物释名 |
四、善用譬喻修辞 |
第四节 《本草经集注》的训诂特点 |
一、以研访目验为据 |
二、以传闻见识佐证 |
三、求实指误存疑 |
第五节《本草经集注》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
一、“集注”训诂体式的确立 |
二、“朱墨分书”标识法 |
三、不足之处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发展时期:隋唐五代——“音训”训诂方法及名物训诂的充实发展 |
第一节 《新修本草》的学术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新修本草》概要 |
第三节 《新修本草》对《集注》训诂的继承 |
第四节 《新修本草》对《集注》训诂的发展 |
一、训诂体式 |
二、训诂方法 |
三、训诂内容 |
第五节 《新修本草》形音义兼顾的训诂特点 |
第六节 《新修本草》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
一、纠误正用的训诂成就 |
二、不足之处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繁荣时期:宋金——“集注”训诂材料的极大丰富及名物训诂的深入发展 |
第一节 《证类本草》的学术文化背景 |
第二节 从《新修本草》至《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
一、本草要籍简介 |
二、本草要籍传承关系 |
第三节 《证类本草》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与发展 |
一、集注的训诂体式 |
二、由“朱墨分书”到“阴阳别文” |
第四节 《证类本草》的整体训诂特点 |
第五节 《证类本草》的内部训诂特点 |
一、征引诂训,广及注疏 |
二、递相补训,考辨名实 |
三、图文互释,相辅而行 |
四、难字注音,因音辨名 |
五、以方释药,功用有征 |
第六节 《证类本草》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
一、集解训诂之丰 |
二、名物训诂之盛 |
三、不足之处 |
第七节 《本草衍义》对《本经》训诂的意义 |
第八节 南宋(金)本草训诂概况 |
一、《绍兴本草》 |
二、《纂类本草》 |
三、《宝庆本草折衷》 |
四、《本草成书》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转折时期:元明——训诂着作体例之变及名物训诂集大成后训诂重点向药性理论转移 |
第一节 元明时期的学术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本草纲目》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与发展 |
一、训诂着作的编撰体例 |
二、训诂体例 |
三、训诂内容 |
四、训诂方法 |
第三节 《本草纲目》的训诂特点 |
一、引字辞之书,谨训名物 |
二、重音声之系,详解异名 |
三、秉格物之学,考释性理 |
第四节 《本草纲目》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
一、详尽释名,堪为名物训诂之峰 |
二、综释本草,诚《本经》训诂之集成 |
三、不足之处 |
第五节 《神农本草经疏》对《本经》药物的训诂 |
一、《神农本草经疏》概述 |
二、《神农本草经疏》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与发展 |
三、《神农本草经疏》的训诂特点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鼎盛时期:清代 |
第一节 清代学术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清代《本经》训诂概况 |
第三节 清代《本经》训诂对前代的继承与发展 |
一、训诂着作的编撰体例 |
二、训诂体例和形式 |
三、训诂内容 |
四、训诂术语 |
第四节 清代《本经》训诂内容 |
一、训释实词 |
二、分析语法 |
三、呈现修辞 |
四、标彰句读 |
五、注音校勘 |
六、揭示题旨 |
第五节 清代《本经》训诂的方法与特点 |
一、悉遵经旨,透发《本经》奥义 |
二、切合实用,抉发《本经》精蕴 |
第六节 清代《本经》训诂的成就与不足 |
一、训诂有法,理有所宗,成果显着 |
二、过于尊古,穷圆其说,反失于真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本经》训诂研究综论 |
第一节 历代《本经》(药物)训诂的共性特点 |
一、实事求是、尊古不泥的训诂原则 |
二、以目验亲证为训诂依据 |
三、纠正前代之误的训诂传统 |
四、善用譬喻修辞 |
第二节 本草训诂与普通训诂学的区别与联系 |
一、本草药物属性决定其区别 |
二、名物之学的关联与融通 |
第三节 本草训诂与普通训诂学的共性问题 |
第四节 本草训诂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探讨 |
第五节 《本经》训诂对本草学及训诂学的借鉴意义 |
第六节 《本经》训诂疑点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细辛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细辛的化学成分 |
1.1 挥发油 |
1.2 木脂素类 |
1.3 脂肪酸类 |
1.4 黄酮类 |
1.5 多糖类化合物 |
1.6 其他 |
2 细辛的药理作用 |
2.1 抗病毒、抗菌活性 |
2.2 止咳、平喘作用 |
2.3 抗炎、镇痛作用 |
2.4 对心血管疾病作用 |
2.5 对神经系统作用 |
2.6 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
2.7 抗过敏作用 |
2.8 免疫调节作用 |
2.9 体外抗癌活性 |
3 结语与展望 |
(3)经典名方中细辛的本草考证(论文提纲范文)
1 释名 |
2 基原考证 |
2.1 正品细辛主流基原 |
2.2 细辛从古至今的易混淆品 |
2.2.1 杜衡 |
2.2.2 鬼督邮 |
2.2.3 及己 |
2.2.4 徐长卿 |
2.2.5 白薇、白前 |
3 产地与品质评价 |
4 采收加工炮制及药用部位考证 |
5 毒性与剂量考证 |
5.1 细辛毒性 |
5.2 细辛药用剂量 |
6 结语 |
(4)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乌头相关文献研究 |
一、乌头名称衍变及川乌、草乌分化考辨 |
二、乌头产地及基原考证 |
(一) 产地考证 |
(二) 基原考证 |
三、乌头之毒 |
(一) 毒性源流 |
(二) 中毒机制 |
(三) 中毒表现 |
(四) 中毒解救 |
(五) 使用禁忌 |
(六) 配伍禁忌 |
(七) 炮制减毒 |
(八) 配伍减毒 |
四、乌头性效 |
(一) 性味归经 |
(二) 功效主治 |
(三) 性效特点 |
五、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 |
(一) 药材品质 |
(二) 用量 |
(三) 用法 |
(四) 剂型 |
(五) 配伍 |
(六) 煎煮时间 |
(七) 病证 |
第二部分 乌头减毒增效用药规律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一) 数据库选择标准 |
(二) 乌头方信息数据库构建 |
三、研究方法 |
(一) 数据挖掘技术 |
(二) 数据标准化处理 |
(三) 统计学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一) 历代含乌头方剂基本情况分析 |
(二) 给药途径分析 |
(三) 炮制分析 |
(四) 剂型分析 |
(五) 其它毒效相关因素分析 |
(六) 量效关系研究 |
(七) 乌头方配伍规律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乌头毒效的辩证关系 |
(一) 毒效一体 |
(二) 毒效两面性 |
二、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
(一) 炮制 |
(二) 剂型 |
(三) 单复方及是否含酒 |
(四) 用量 |
(五) 给药途径 |
(六) 配伍方法 |
三、乌头主治病证用药规律分析 |
(一) 痹证 |
(二) 痛症 |
(三) 寒痛证 |
(四) 风寒湿证 |
(五) 中风病 |
(六) 疮疡病类 |
(七) 虚寒证 |
(八) 热毒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5)简帛医书“桂”类方药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绪论 |
1 简帛医书出土情况概述 |
1.1 系统出版的简帛方药文献 |
1.2 散见的简牍方药文献 |
1.3 尚未出版的简牍方药文献 |
2 “桂”类方药的概念 |
3 研究现状 |
3.1 方剂学研究 |
3.2 药物学研究 |
4 已有研究的不足 |
5 研究意义 |
6 相关说明 |
第一章 简帛医书“桂”类方药文献释文整理 |
1 马王堆汉墓医书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1.1 《五十二病方》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1.2 《养生方》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1.3 《房内记》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2 《武威汉代医简》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3 老官山汉墓医简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4 北京大学藏西汉医简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5 散见的简牍医药文献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5.1 《居延汉简》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5.2 张家界古人堤简牍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5.3 敦煌汉简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5.4 长沙尚德街东汉简牍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5.5 里耶秦简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5.6 荆州胡家草场汉简含“桂”类药物医方释文 |
6 小结 |
第二章 简帛医书“桂”类药物相关药名考辨 |
1 “美桂”药名考略 |
2 “桂”“菌桂”药名疏证和考辨 |
2.1 “桂”“菌桂”药名考略 |
2.2 “桂”“菌桂”名实考辨 |
2.2.1 药材考订 |
2.2.2 “桂”类药物原植物考证 |
2.2.3 主要本草着作“桂”“菌桂”药名梳理 |
3 小结 |
第三章 简帛医书“桂”类方药文献所见医疗内容 |
1 疾病类 |
1.1 内科 |
1.1.1 肺系病证 |
1.1.2 脾胃病证 |
1.1.3 心脑系病证 |
1.1.4 肾系病证 |
1.1.5 肝胆系病证 |
1.1.6 气血津液病证 |
1.1.7 肢体经络病证 |
1.2 外科 |
1.2.1 疮疡 |
1.2.2 肛肠疾病 |
1.2.3 内痈 |
1.2.4 外伤性疾病 |
1.2.5 其他外科疾病 |
1.3 皮肤科 |
1.3.1 皮肤附属器疾病 |
1.3.2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
1.4 男科 |
1.5 五官科 |
2 养生保健类 |
2.1 延年益寿养生类 |
2.2 性功能保健类 |
2.3 食疗养生类 |
2.4 美容养生类 |
3 未分属方药 |
4 小结 |
第四章 简帛医书“桂”类方药配伍规律研究 |
1 简帛医书“桂”类方药研究思路和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1.3 方药收录规范原则 |
2 简帛医书含“桂”类药物的医方常用药物及配伍规律研究 |
2.1 药物频次分析 |
2.2 用药关联规则分析 |
2.3 讨论 |
3 小结 |
第五章 简帛医书“桂”类方药文献与《伤寒杂病论》渊源探析 |
1 “伤寒”渊源 |
2 辨证施治 |
2.1 依法组方 |
2.2 权变加减 |
3 剂型合宜 |
4 方药传承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桂”类药物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宋代药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宋代以前药业概述 |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药物利用与流通 |
一、战国秦汉时期的药物认识及利用 |
二、秦汉时期的药物流通 |
第二节 魏晋隋唐时期的医药分家 |
一、医药分家的内涵及表现 |
二、医药分家与药业兴起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宋代药物的栽培与利用 |
第一节 宋代植物药栽培的新发展 |
一、栽培品种成倍增多 |
二、栽培方法改良更新 |
三、专业栽培的规模化发展 |
第二节 宋代动物药的选择及利用 |
一、动物药与“辰属”观念 |
二、常见动物药的利用 |
三、药物代用品的新探索 |
第三节 宋代矿物药补益功用的弱化 |
一、矿物药利用观念的变化 |
二、矿物药利用实践的积累 |
三、矿物药补益功效的替代——兼论黄耆“补药”地位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宋代药业的经营及管理 |
第一节 官府机构 |
一、皇室用药 |
二、药物储藏 |
三、官方制售 |
第二节 民间药肆 |
一、政府管理 |
二、地域发展 |
第三节 专门药市 |
一、形成特点 |
二、流通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宋代药商与行业发展 |
第一节 药商的社会形象 |
一、药商的指代名称 |
二、药商的行业形象 |
第二节 药商的行业活动 |
一、“药行”与“药市” |
二、药商的行业活动 |
第三节 药商的地域环境 |
一、北方药材的利用情况——以雄州一带为例 |
二、南方药市的区域特点——以长江流域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宋代士人与药业文化 |
第一节 种药建园 |
一、家宅种药 |
二、开辟药园 |
第二节 传方验方 |
一、传方 |
二、验方 |
第三节 助力佛道 |
一、道家祠观 |
二、佛家寺院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宋代对外药物贸易 |
第一节 宋与辽夏金的药物贸易 |
一、与契丹辽国 |
二、与党项夏国 |
三、与女真金国 |
第二节 宋与东南亚诸国的药物贸易 |
一、进口药物的种类 |
二、进口药物的地区交易 |
三、进口药物与岭南瘴疾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宋代药业兴盛的主要特征 |
二、宋代药业兴盛的主要原因 |
三、宋代以后的药业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厘定“中药”名称的来龙去脉 |
1 古代“中药”别称 |
2 外来药物对“中药”命名的影响 |
3 “中药”名称的确立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诠释“细辛不过钱”的科学内涵 |
1 “细辛不过钱”的源流探析 |
2 影响因素 |
2.1 细辛的药用部位与采制 |
2.2 细辛的基原 |
2.3 细辛的用法 |
2.4 剂型 |
2.5 配伍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强调从“本草”中挖掘用药证据 |
1 本草蕴含的用药证据 |
2 本草的科学性 |
2.1人体实验 |
2.2动物实验 |
2.3其他实验 |
3 从“本草”中挖掘用药证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解析七情配伍中的“二律背反”说 |
1 中药“七情”源流探析 |
2 七情中的“二律背反”说 |
1'>2.1 1+1>1 |
3 七情中个情自身的“二律背反”说 |
3.1 相须、相使的背反 |
3.2 相畏、相杀的背反 |
3.3 相恶的背反 |
3.4 相反的背反 |
4 讨论 |
第五部分 提出“中药功能组学”的新理念 |
1 中药功能组学的内涵 |
2 影响功能组学发挥的因素 |
2.1 炮制 |
2.2 配伍 |
2.3 剂量 |
2.4 用法 |
3 讨论 |
第六部分 构建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规范雏形 |
1 中药“功效”一词的演变及含义 |
2 常用中药功效名词术语的不规范现象 |
2.1 外延过泛 |
2.2 一词多义 |
2.3 一义多词 |
2.4 功用不分 |
2.5 词义重复 |
3 常用中药“功效名词术语”的规范化建议 |
3.1 广泛调研,确定选词范围 |
3.2 认真审定 |
3.3 准确定义 |
3.4 聚类系统 |
3.5 专家咨询 |
3.6 形成标准 |
4 中药功效名称术语规范化的初步成果 |
4.1 对证功效 |
4.2 对症功效 |
4.3 对病功效 |
5 讨论 |
第七部分 凝练“祛风增效”的治疗用药观 |
1 “掉”“眩”及“风”的内涵 |
2 “诸病掉眩,皆属于风”的理论依据 |
2.1 外风、伏风致病 |
2.2 内风致病 |
3 治不离风 |
3.1 已病治风 |
3.2 重用虫类搜风,介类潜阳 |
3.3 治风先治血 |
3.4 未病防风 |
4 临证举要 |
4.1 眩晕 |
4.2 泄泻 |
4.3 支气管哮喘 |
5 讨论 |
结语 |
1 结论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细辛毒性及其控制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毒性研究 |
1.1 呼吸毒性 |
1.2 肝毒性 |
1.3 肾毒性 |
1.4 遗传毒性 |
2 毒性控制方法 |
2.1 品种 |
2.2 配伍 |
2.3 炮制 |
2.4 剂型的选择 |
2.5 用药剂量 |
2.6 药用部位 |
3 结语 |
(9)3种马兜铃酸和2种马兜铃内酰胺在北细辛、华细辛及汉城细辛不同部位的分布及含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对照品与试剂 |
1.3 细辛药材 |
2 方法与结果 |
2.1 HPLC色谱条件 |
2.2 LC-MS条件 |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4 HPLC的方法学考察 |
2.4.1 标准曲线的制备及检测限 |
2.4.2 精密度试验 |
2.4.3 重复性试验 |
2.4.4 稳定性试验 |
2.4.5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5 样品测定结果 |
2.6 细辛根及根茎中微量的AA-I的确认 |
3 讨论 |
3.1 供试品溶液制备的优化 |
3.2 细辛根及根茎中AA-I的检测 |
3.3 细辛药用部位的取舍探讨 |
3.4 有关英国学者[31]报道细辛含大量马兜铃酸衍生物的质疑 |
3.4.1 该论文中的多数实验样品均未准确鉴定物种,实验结果应用在《中国药典》细辛“头上”不妥。 |
3.4.2 既未进行定量研究又无充分的实验资料,不足以支撑做出“《中国药典》细辛中含有多种马兜铃酸及其类似物因而构成用药安全”的结论。 |
3.4.3 鉴于该论文作者[31]在该论文最关键的植物部位名词表述方面出现不止一处的错误,即如上所述把32号样品的北细辛植物部位搞错了,同时把38号花叶细辛A.cardiophyllum样品的部位也搞错了(TABLE1中标明为“叶”,而在FIGURE1中标示为“根茎”),甚至据该论文作者自述(原文第7页上DISCUSSION的第四段第3-6行)实验中他们把根本无法判断是否是来源于细辛属植物的一些样品也拿来当作细辛样品来进行测定。 |
4 结论 |
(10)心肺脏理论源流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1 现状 |
2 历史上一些具有里程碑式学术价值的医学典籍 |
3 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
4 假说 |
材料与方法 |
1 书目选择 |
2 脏腑选择 |
3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心脏理论 |
第一节 《内经》心脏的理论 |
第二节 《难经》心脏的理论 |
第三节 《诸病源候论》心脏的理论 |
第四节 《外台秘要》心脏的理论 |
第五节 《太平圣惠方》心脏的理论 |
第六节 《和剂局方》心脏的理论 |
第七节 《圣济总录》心脏的理论 |
第八节 《普济方》心脏的理论 |
第九节 《医宗金鉴》心脏的理论 |
第十节 心脏理论源流考 |
第二章 肺脏理论 |
第一节 《内经》肺脏的理论 |
第二节 《难经》肺脏的理论 |
第三节 《诸病源候论》肺脏的理论 |
第四节 《外台秘要》肺脏的理论 |
第五节 肺脏理论源流考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心脏相关中医基础理论文献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近现代演变的比较分析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四、细辛不同药用部分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神农本草经》训诂史研究[D]. 杨舒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细辛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吴昊,温晓茵,颜鹏,沈水容,刘晓东,赖克方.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04)
- [3]经典名方中细辛的本草考证[J]. 赵佳琛,王艺涵,翁倩倩,金艳,张卫,彭华胜,李兵,蔡秋杰,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 中国现代中药, 2020(08)
- [4]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D]. 杜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简帛医书“桂”类方药文献整理与研究[D]. 张雨燕.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宋代药业研究[D]. 杨小敏. 河北大学, 2020(03)
- [7]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研究[D]. 马师师.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8]细辛毒性及其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 宗时宇,刘洋,孙婷婷,张红,王春柳,支文冰,李晔. 中国药师, 2020(05)
- [9]3种马兜铃酸和2种马兜铃内酰胺在北细辛、华细辛及汉城细辛不同部位的分布及含量分析[J]. 张翠英,俞捷,刘广学,徐风,尚明英,李耀利,王璇,小松かつ子,朱姝,蔡少青.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07)
- [10]心肺脏理论源流考[D]. 颜彦.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