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行业监管职能分离后基层央行面临的形势及应采取的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天皓[1](2021)在《国家经济安全背景下的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中的发展,经济增长在取得瞩目成绩的同时,政府债务在逐渐堆积增长。根据国际经验及相关研究,政府债务过高会导致经济增长的潜力受到影响,因而如何度量政府债务的风险、预测债务风险在未来的发展成为了维护经济健康增长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数据环境下国家经济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研究”下的一项子研究。由于政府在社会和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对于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国家经济安全理论的构建。在以往债务问题相关研究,和对中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中国债务增长过程的分析基础上。本文注意到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从过去以银行贷款为住的多种形式转移至地方政府债券的这一新现象。因为在政府债务债券化的背景下,以往仅仅关注中央政府债务风险的评估则不再能准确适应当前新的政府债务结构。首先政府债券作为可流动的资产会对政府信用和违约行为造成影响,因而忽视政府债券风险在整体政府债务风险是危险的。且近期的相关研究主要将政府债务作为研究主体,但未考虑到政府债券的金融属性,且未对与以往的研究进行整合与综合。因此本文选择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对政府债券的高频数据进行风险分析,并结合传统财政视角的政府债务风险考察,将其有机统一在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中。本文对现有的债务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主要聚焦于债务问题的经济与金融理论,在此基础上接着对政府债务理论、以及债券风险相关理论进行了考察。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呈“倒U”的关系,即债务水平存在一个合适的区间,超过和低于阈值都不利于经济乃至会损害经济增长,这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债务的风险性。在对于债务理论有了更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选择了CRITIC法和熵值法作为评估指标加权的方法,以达成客观的风险评估理念。其次,使用支持矢量机和K-means方法,对政府债券进行风险考察,以填补以往政府债务风险评估研究缺少对政府债券的评估。在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研究视角下,明确了金融安全的内涵并对金融安全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考察了以往债务危机的社会经济后果以及债务危机的复杂性的基础上,对世界和历史上的重要债务危机案例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典型的南美周期性债务危机模式。在对近期具有重大影响的,欧洲债务危机的分析中发现,经济发展及一体化带动了劳动力的流动。而这种流动破坏了劳动力市场的平衡进而造成的不同区域的财政状况的分化及债务危机。这对中国区域性经济不均衡,及债务风险有规律的地理分布有着启发性的揭示。在对债务危机的分析基础上,明确了政府债务具有地理或区域性的性质。因此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观察时,需要将具体的地方政府债务情况也纳入分析评估框架。所以对政府债务相关概念进行了分类包括:中央政府与主权债务、地方政府和地方债务、债券市场与中国政府债券。因为以上的三类,其主体分别为主权国家、地方政府、政府债券,其性质和所面对的风险都有所不同,所以需要进行概念的厘清。在债务相关概念明确的基础上,本研究主要以中国为考察对象,对政府债务所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进一步进行了剖析,可以划分为两类:政府债务直接性的影响,包括其自我强化的趋势,对地方政府施政空间造成限制,和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潜在的影响则有政府债务违约所带来主权信用灾难,对于债券市场的扰动并对其他金融市场产生风险传染,以及债务过重最终对于主权国家相关政策空间的削弱。这些后果对于经济的短期至长期影响都十分剧烈,不借助外部资金难以快速恢复。而这对于中国这样庞大的经济体而言更为困难。同样基于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的过程,本文对政府债务增长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主要因素可以划分为三类:政府收支不平衡,其源自税制结构变化以及城市化造成的政府支出过高;宏观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所带来了不同地区薪资分化,以及地方行政治理的缺陷;金融市场因素,主要为利率市场化和货币市场所带来的低利息。而第三类成因进一步明确了作为金融产品深度参与货币市场的政府债券,需要被纳入政府债务风险的评估体系中。在明确了政府债务增长原因的基础上,建设了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和模型。在明确了在考察该风险评估模型的考察目标,及考察目前国际机构以及世界性组织对于政府债务的关注点后,确定了本文的评估体系框架和指标选取原则,将政府风险评估体系划分为三个子系统,其评估对象为:1)中央政府债务风险;2)地方政府债务风险;3)政府债券风险。其中,在政府债券风险的评估中,提出了使用EWMAVa R和SVM方法对政府债券的利率风险和稳定性风险进行度量。同时,该体系还对债务风险变化的前瞻性指标做出了考察,以评估未来整体债务风险的变化情况。通过对三个子系统的风险评估发现:1)中央政府债务目前处于风险区间;2)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长迅速,且处于较高水平的风险暴露之中;3)政府债券风险当前处于风险的临界点,未来短期内仍有机会将其控制;4)但是根据前瞻性指标显示,未来政府财政状况仍然在短期内平衡,且货币政策当前处于收紧周期,因此不利于未来的债务风险控制。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分析表明: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呈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布趋势,即沿海地区的债务风险最小,且越往内陆方向的省份其债务风险越大;这一趋势与地方省份的薪资分化情况有着一致性,验证的了欧洲债务危机中的发现——劳动力的流出会加剧当地的债务风险。综合以上发现,政府债务整体风险可以被归纳为:在2018至2019年,中国政府债务已经事实上暴露于风险当中,且未来数年内的债务风险在短期内将呈上升态势。这对于中国债务总量和风险的控制,带来了严重的挑战。最后基于中国目前的国情和政府债务风险水平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短期内坚持周期性的货币调控并维持谨慎、克制的货币政策,同时控制政府开支的进一步增长;2)加强转移支付的监管以确保应用在地方民生和经济上,并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以提高二者执行的效率;3)在远期改革中,可以在目前技术已经长足发展的前提下对政府层级进行精简,进而更有效地利用政府支出。同时,在中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建议设置一个针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后续管控措施,使得地方债券存在有序违约的处理程序——使得过度借债的成本上升,以控制地方政府债券的无序增长趋势。而最终控制目前处于攀升态势的政府债务风险是可以达成的,因为新冠病毒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目前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债务水平都处于上升区间。这意味着在各国政府债券的相对风险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给予了我国优化政府债务结构和降低政府债务风险的时间。
张凯[2](2021)在《我国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最致命、最隐蔽的风险之一。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借短贷长的期限错配特征使得商业银行天然存在着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整个金融市场的阵痛性改革的深化,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隐患不断累积。特别是2019年以来,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事件频发。包商银行被接管和破产、锦州银行战略重组以及营口沿海银行和河南伊川农村商业银行集中挤提事件等,充分暴露出我国中小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风险事件爆发后,银行业流动性出现较大波动,同业拆借成本飙升。因此,在以上复杂的金融市场国际和国内环境中,运用法律手段规制和监管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势在必行,同时还应该建立适用我国国情的流动性风险识别、预警、监测和控制法律体系和框架,这对于金融法律体系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指中小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从国内外案例来看,一旦中小银行无法偿还一定规模的到期债务,便会发生流动性风险,这也是中小银行陷入困境的直接诱因,而对于中小银行来说,真正致命的是严重的流动性断裂。其诱发因素很多,可能是单纯的流动性风险本身也可能是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传染机制导致。就我国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本身而言,目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同业业务压缩和资产回表加剧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二是资管新规及系列文件放大了中小银行期限错配风险。三是金融创新和利率市场化举措加剧银行存款流失风险。在流动性风险监管和控制过程中,出现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困境,因此,运用法律手段规制和监管并防范化解中小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巴塞尔委员会)《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Ⅰ》)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Ⅱ》)以及《巴塞尔协议Ⅲ:后危机改革最终方案》(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Ⅲ》)都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给予高度关注,特别是《巴塞尔协议Ⅲ》,为加强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控制流动性风险,除银行资本监管的三支柱外,还特别增加了流动性覆盖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LCR)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et Stable Funding Ratio,NSFR)两个新的流动性风险监管重要指标。同时巴塞尔委员会还提出了其他辅助监测工具,包括合同期限错配、融资集中度、可用的无变现障碍资产以及与市场有关的监测工具等。在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法律体系中,《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及《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等都做出了规定,但是随着近几年金融业形势的变化,现有的法律制度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一是监管理念滞后,二是监管法律位阶较低,三是监管方式过于僵化,四是监管体系不完善等。究其原因既有中小银行本身的原因也有宏观经济因素的原因,还有监管机构以及监管指标、监管方式和监管体系设计等方面的因素。中小银行吸储能力较弱,严重依赖同业融资,流动性管控压力较大。而有些中小银行的股东无视国家规定,关联交易甚至违规挪用中小银行的资金。同时,银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扩张,打破原有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垄断地位,金融科技的创新和普及令银行服务渠道、手段和服务内容发生巨大改变,全新的市场竞争态势让原有银行金融机构必须面对来自银行同业和新的非银行市场参与者的竞争。这些因素都使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问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重要。基于全国多家中小银行流动性指标和数据的比较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该学习借鉴巴塞尔委员会及其他国家相关文件,结合我国自身实际设置适配性分层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在构建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体系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在宏观层面上,需要采取稳定的货币政策来解决根本原因过多的“加杠杆”造成的资金短缺和高利率。在微观层面上,银行应坚持回归原点,服务实体,专注于主营业务,并做好基于信贷的信贷业务,避免过度创新而导致不稳定。在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的理念方面应该贯彻适配性监管理念,即根据银行的风险特征和系统重要性来确定相适应的监管规则和监管行为。我国流动性监管法律制度的从无到有,是一个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与创新的过程,更是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坚持与努力。我国现行流动性监管制度体系,主要以较低层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载体,存在政策依据过多、法律依据不足、不能适应当下金融市场深度融合等问题。为此,从进一步改革现行监管体制、使其更好适应我国金融市场深度融合、综合经营改革需求的角度,制定、修订相关金融法律,规定具有适配性的流动性监管统一规则与指标。
冯蕾[3](2021)在《政府治理视域下我国金融征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征信体系是以金融业主管部门为主导进行建设,以金融机构为主要用户,以授信申请人为主要征信对象,以信用信息在金融业内互通互联、共同防范信用交易风险为主要目的的金融业征信系统及信用管理运行机制的总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在国家建设中处于核心位置,而作为金融基石的“信用”,则是金融业发展的前提,征信体系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基础,金融业的安全运行需要完善的金融征信体系作为保障。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长期处于道德层面,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迅速深度融合,大数据技术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运用,逐步形成了众筹融资、数字货币、P2P网贷等新的商业模式,这类商业模式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信用问题层出不穷,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乱象使投资者蒙受了巨大损失,同时,也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政府需要不断提高治理水平,稳步推进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创新金融征信服务,逐步实现征信资源共享,全力保障金融环境的公开和透明。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立足政府治理的角度,对金融征信体系的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等五个方面做了简要概述,梳理了金融征信体系的相关概念,借助政府治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对金融征信体系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我国金融征信业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当前我国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存在征信机构发展尚不成熟、征信基础数据库信息不完整、行业技术标准缺失、失信惩戒机制不健全等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究其成因主要是政府监管职能缺位、法律配套缺失、征信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及社会守信意识淡薄,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征信行业发展模式的有益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强化政府对金融征信业的监管、健全征信立法体系、加大金融征信体系基础条件建设、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和征信宣传等五个方面的建议和策略。
杨志超,肖佳蓓[4](2021)在《我国银行风险早期介入监管法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遵循"事前防范胜于事后救济"的理念,早期介入监管机制是重要的成本效益解决方案。我国的早期介入机制建立时间尚短,银行风险监管干预立法和实践存在明显不足。对此,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可借鉴国际早期介入监管主体、监管工具、触发标准和具体措施等方面的经验,树立早期介入监管的金融法治理念,加强监管立法、明确监管主体、改进监管工具、完善监管措施。
李秦[5](2020)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法律治理》文中认为
杨西水[6](2020)在《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城商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促进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放缓,国有大行盈利规模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但城商行整体业绩明显下滑,风险逐步暴露,个别排名靠前的城商行被市场出清。这既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城商行是否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担忧,也引起了对城商行发展未来之路的现实性思考。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文章分为4个部分,具体包括9个章节。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的总体情况。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即第2章,论述了区域经济增长与地方金融发展的关系,包括城商行性质、定位与发展环境等;探讨了地方政府干预、城商行发展两者的逻辑关系;梳理了城商行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第三部分,是论文研究对象的作用机理与实证部分。这部分主要是研究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和对内对外开放对城商行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了金融开放条件下的城商行风险、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以及国际经验借鉴和对中国的启示,包括第3章到第8章。第四部分是促进城商行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依据前面的研究结论,具体提出正确处理政府干预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推进城商行进行结构性重组,提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高监管效能等方面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区域均衡战略是城商行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要求后发地区加强对先发地区的追赶,客观上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城商行作为地方金融机构的主体,天然成为区域均衡发展的受益方和风险承担方。经实证检验,GDP增长与城商行信贷规模关联不大,而与城商行利润总额呈显着相关关系。(2)在政府主导背景下,城商行的经营行为受到了地方政府的干预,甚至民营城商行未能例外。政府干预扭曲了“银行—企业”间的自由契约模式,以政府意志引导资金流动,形成政府推动型关系融资制度。(3)通过使用辽宁地级市政府信用指数和13家城商行数据,利用计量模型证明了:政府信用指数和城商行贷款规模存在着正向关系,即地方政府信用变好,城商行的贷款规模会扩大,反之亦成立。(4)以数理模型证明,在金融开放条件下,本地城商行、开放条件下新进入的其他城商行、新进入的外资银行3类银行之间会产生竞争效应:均衡贷款量会下降,但市场贷款总量上升;存款均衡利率会提升;本地城商行利润下降。(5)选取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12个指标,构建了一套判断城商行发生风险可能性的预警指标体系。以辽宁省的城商行为样本,实证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即该模型对城商行监管工作有现实意义。(6)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有:一是银行风险暴露后要尽早、尽快干预,不宜过度考虑道德风险。二是提前准备好干预“菜单”,包括及时提供流动性,政府接管以提高信用等级,迅速处置不良资产等。三是确保干预力度的有效性,否则会抬高干预成本,甚至损害市场信心。四是健全风险处置和退出的规制保障,明确各金融管理部门权责。五是谨慎使用央行再贷款等公共资金,合理分摊处置成本。(7)提出了城商行的发展建议:包括推动城商行改革重组,正确处理政府干预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健全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强化金融委横向协调和纵向牵动功能以提高监管效能等。
魏夏阳[7](2020)在《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进步,社会经济的组成形式越来复杂,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对公授信业务作为银行中的主营业务,构建一个高效稳健的对公授信业务体系是摆在各级政府商业银行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能否有效应对各项对公授信业务风险和实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日后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对公授信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对公授信业务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首先对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研究内容和创新点进行阐述。并介绍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包括对公授信风险管理架构、程序、策略和对公授信业务风险类型,以及风险管理的进展的相关内容等。又结合国内外研究,对银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详细分析了深圳市分行目前对公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现状,主要从对公授信业务的分布及客户结构、对公授信业务及地域的分布集中度、对公授信业务的担保方式分类和对公授信业务资产质量进行现状分析。详细介绍了深圳分行对公授信业务得流程、内容和对公授信流程中的风险管理,分析了深圳分行对公授信业务的问题。并且围绕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深圳分行对公授信风险评价模型,以深圳分行对H公司授信为例验证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深圳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风险管理团队不专业,授信业务流程存在隐患,风险评价方法有待提高。然后针对性的提出针对风险管理体制优化、加强风险管理团队培养、授信业务流程的优化、授信风险评价优化的建议。最后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通过对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的研究,指出深圳市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深圳市分行一起努力解决问题,在具体风险管理制度架构和对公授信人员的培养上实现突破,以期能够为深圳市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的优化提供指导建议,促进深圳市分行发展。
张星星[8](2020)在《BA农商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战的攻坚战。在这三大攻坚战中,风险防控是占据第一位的。2019年5月24日,包商银行由于出现严重的信用风险而被接管,而在以往我国只有一次类似的做法,就是央行在1998年关闭海南发展银行。业内认为,此举体现了监管层坚定化解金融风险的态度。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BA农商行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为研究对象,基于信贷风险和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力图能帮助该行有效提升风险防控水平,为其贷款业务的发展提供有效助力。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入手研究工作:一是全面阐述该行的经营状况、组织架构、贷款业务发展情况、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现状、风险指标,指出该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成效不足。其次,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围绕着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活动、风险识别和评估、问题整改、信息交流和反馈)分析该行现存的内部控制问题。最后,运用内部控制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针对BA农商行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策略。在国内经济发展脚步不断减缓、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若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不断拓宽客户市场,并落实好信贷风险防控工作,而要做好这些工作,商业银行就应当拥有更好的风险管理能力。实际上,国内诸多商业银行都存在BA农商行类似的问题,希望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可改善BA农商行的情况,也可为其他商业银行提供有效借鉴。
郭磊[9](2020)在《机构改革背景下基层银保监分局保险监管问题研究 ——以X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有效的保险监管是保险业有序、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我国的现代保险业自1979年全面恢复至今,已经走过了40余年的历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体系逐步成熟。保险业在支持社会生产、保障民生、资金融通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基层的保险市场发展混乱,各种问题和风险突出。这和我国的金融监管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长期分业监管形模式下,保险监管呈现出地方监管空白、地方缺少立法参与权和自主权等问题。基层保险监管主要依靠地方政府部门的强制性干预和行业内部自律,而监管的改革和发展严重落后于保险行业的发展。银、保监管的优化整合,有利于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管法律法规的统一、有利于加强对金融市场全面管理、有利于监管资源的整合,顺应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健全金融监管体制、强化金融监管的新趋势。机构改革结束后,X市基本上解决了银行与保险分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弥补了X市保险监管的空白,初步达到了此次机构改革的目的。但是由于在监管体制的制度设计中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基层监管改革缺乏针对性的工作安排,现阶段存在监管能力不足、监管手段滞后、监管人才建设滞后和非现场监管效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等问题,影响了改革后整体监管效率的有效提升。本文是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合并的大背景下,根据政府监管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利益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此次改革的背景、改革的现实意义,以及改革后X市银保监分局在保险监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保险监管在基层监管中普遍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监管的工具、手段和能力的相对滞后,非现场监管系统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与其他监管部门之间缺乏合作,保险行业自身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等问题。当前,针对改革后基层保险监管遇到的问题,亟需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加强监管手段的创新、培育监管文化、提高风险防范化解的能力,加强同地方政府和人行之间的协作,提升行业自律的有效性,并引导监管对象加强内部控制,完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监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好基层保险监管的效能。
王璐瑶[10](2020)在《基层人民银行ZQ支行内部控制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业发展速度空前,但日益暴露出风险问题,人民银行作为监管金融机构的重要部门,强化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中,人民银行尤其是县级支行,内部控制失败案件也时有发生,存在着内部控制弱化的弊端。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对于金融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组织机构的中心,也是规范组织行为的必要手段,通过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能有效提高抗击风险的能力。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基于内部控制理论,调查分析基层人民银行ZQ支行内部控制的现状,找出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与国内外内部控制现状进行横向对比,从而找出属于人民银行特有的内部控制特点,并且对先进理论加以借鉴,从而加强人民银行对内部控制的管理,这也是本文的创新角度。通过查阅大多数类似的课题,发现其中大多是直接从人民银行本身来进行分析研究,没有系统的将人民银行从横向针对国内外中央银行的异同点,及与纵向的事业单位、商业银行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比较分析。本文从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要素入手,通过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掌握真实数据,对问题进行具体量化,从而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改进思路,同时对本地区及其他地域有类似问题的县支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银行业监管职能分离后基层央行面临的形势及应采取的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行业监管职能分离后基层央行面临的形势及应采取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经济安全背景下的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选题背景 |
1.1.1 国家安全的需要 |
1.1.2 中国政府债务的债券化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对政府债务风险范畴的分析 |
1.2.3 对中国政府债务风险的评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
1.4.1 研究的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方法 |
2.1 研究综述 |
2.1.1 经济与金融风险研究动态 |
2.1.2 综合评估研究动态 |
2.1.3 政府债务问题研究动态 |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1 经济安全相关概念 |
2.2.2 政府债务相关概念 |
2.3 理论与方法 |
2.3.1 政府债务风险主要理论 |
2.3.2 政府债务问题的相关理论 |
2.3.3 主要研究方法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主权债务危机的后果与债务的潜在威胁 |
3.1 政府债务危机的严重后果 |
3.1.1 政府债务危机爆发的严重性 |
3.1.2 政府债务危机进程的复杂性 |
3.2 政府债务造成的直接问题 |
3.2.1 债务增长的自我强化趋势 |
3.2.2 对地方政府施政空间的影响 |
3.2.3 债务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
3.3 政府债务增长的潜在和次生问题 |
3.3.1 政府债券违约对信用的影响 |
3.3.2 债券市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
3.3.3 债务影响中央政府政策空间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政府债务增长成因分析 |
4.1 政府收支因素 |
4.1.1 税制结构变化与税收收入减少 |
4.1.2 城市化进程主导下的支出升高 |
4.2 宏观经济和政府治理因素 |
4.2.1 人口结构变化和薪资分化 |
4.2.2 地方治理的结构性缺陷 |
4.3 金融市场因素 |
4.3.1 金融市场结构的变化 |
4.3.2 货币市场因素 |
4.4 小结 |
第五章 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与模型的建立 |
5.1 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设立范畴 |
5.1.1 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目的 |
5.1.2 国际机构对政府债务关注重点 |
5.1.3 评估体系构架与权重设置 |
5.2 评估模型的设置和评估指标的说明 |
5.2.1 中央政府政府债务风险子系统 |
5.2.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子系统 |
5.2.3 政府债券风险子系统 |
5.3 债务风险前瞻性指标和分析工具 |
5.3.1 债务风险变化的前瞻指标 |
5.3.2 对地方政府风险数据的聚类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模型结果及分析 |
6.1 政府债务风险评估结果 |
6.1.1 中央政府债务风险评估结果 |
6.1.2 中央政府债务风险的分析 |
6.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
6.2.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分析 |
6.2.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分析 |
6.3 政府债券风险评估 |
6.3.1 政府债券风险评估结果 |
6.3.2 政府债券风险的分析 |
6.4 中国政府债务风险的未来趋势 |
6.5 小结 |
第七章 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政策建议 |
7.1 政府债务问题短期应对方案 |
7.1.1 货币增长的调控 |
7.1.2 对政府支出的控制 |
7.2 政府债务化解的中期对策 |
7.2.1 财政转移支付的改革 |
7.2.2 财政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
7.3 政府债务问题化解的远期改革 |
7.3.1 政府层级与权责的优化 |
7.3.2 财政约束的改革 |
7.4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我国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中小银行规模和度量状况的研究 |
1.3.2 关于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衍生的研究 |
1.3.3 关于银行业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实践的研究 |
1.3.4 关于中小银行流动性与法律监管政策的研究 |
1.3.5 关于危机后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改革的研究 |
1.4 研究框架与逻辑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研究法 |
1.5.2 实证研究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1.5.4 数据分析研究法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概述 |
2.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概念界定 |
2.1.1 中小银行及流动性风险内涵外延 |
2.1.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构成要素 |
2.1.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外在表现 |
2.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理 |
2.2.1 存款挤兑与流动性短缺 |
2.2.2 违约冲击与流动性转移 |
2.2.3 同质资产与流动性危机 |
2.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实特征 |
2.3.1 同业业务压缩和资产回表加剧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 |
2.3.2 资管新规及系列文件放大了中小银行期限错配风险 |
2.3.3 金融创新和利率市场化举措加剧银行存款流失风险 |
2.4 小结 |
第3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逻辑起点 |
3.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的理论基础 |
3.1.1 成本收益理论 |
3.1.2 国家适度干预理论 |
3.1.3 金融监管辩证理论 |
3.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市场失灵” |
3.2.1 市场不完全——资金流动性下降 |
3.2.2 竞争不充分——资产负债表衰退 |
3.2.3 信息不对称——金融危机的源泉 |
3.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政府失灵” |
3.3.1 流动性风险金融监管权错位 |
3.3.2 风险监管指标设计的趋同化 |
3.3.3 对流动性分层现象关注不够 |
3.3.4 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缺失 |
3.4 小结 |
第4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实证研析 |
4.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典型案例研判 |
4.1.1 包商银行破产案 |
4.1.2 锦州银行重组案 |
4.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诱致因素 |
4.2.1 宏观经济形势因素 |
4.2.2 公司治理体系因素 |
4.2.3 资产负债结构因素 |
4.2.4 其他风险转化因素 |
4.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典型案例启示 |
4.3.1 建立回应银行差异化发展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 |
4.3.2 全面应对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现实挑战 |
4.3.3 优化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和监管协调机制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法律制度检省 |
5.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现状 |
5.1.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的演进 |
5.1.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法律规范 |
5.1.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法律主体 |
5.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缺陷 |
5.2.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理念滞后 |
5.2.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位阶较低 |
5.2.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方式过于僵化 |
5.2.4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
5.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缺陷的成因 |
5.3.1 中小银行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受到冲击 |
5.3.2 中小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加剧期限错配 |
5.3.3 中小银行混业经营使系统性风险增大 |
5.3.4 影子银行不断削弱金融监管法律效力 |
5.4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框架体系 |
5.4.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目标 |
5.4.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内容 |
5.4.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框架 |
5.5 小结 |
第6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完善 |
6.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理念的校正 |
6.1.1 确立适配性监管理念 |
6.1.2 确立穿透式监管理念 |
6.1.3 确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并重的监管理念 |
6.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方式的强化 |
6.2.1 强化迈向市场化的金融监管方式 |
6.2.2 强化单体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方式 |
6.2.3 强化审慎性和连贯性的监管方式 |
6.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的完善 |
6.3.1 重构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框架 |
6.3.2 重设具有创新性意识的适配性监管指标 |
6.3.3 重识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
6.3.4 重置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应急管理措施 |
6.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政府治理视域下我国金融征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现状评价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比较研究法 |
3.跨学科研究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征信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征信相关概念 |
1.信用 |
2.征信 |
3.征信体系 |
4.金融征信体系 |
(二)理论基础 |
1.政府治理理论 |
2.信息不对称理论 |
3.公共物品理论 |
二、我国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历程及取得成效 |
(一)我国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历程 |
1.初步探索阶段(1980 年-1995 年) |
2.区域性试点阶段(1996 年-2002 年) |
3.数据库建设阶段(2003 年-2012 年) |
4.市场化改革阶段(2013 年至今) |
(二)取得成效 |
1.征信法规制度体系初步建立 |
2.征信系统数据库初步应用 |
3.市场化征信机构逐步形成 |
三、我国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征信机构发展尚不成熟 |
1.征信机构规模普遍较小 |
2.征信机构区域发展不均衡 |
3.征信机构服务能力不足 |
(二)征信基础数据库信息不完整 |
1.征信系统数据来源单一 |
2.征信系统数据覆盖面狭窄 |
3.征信信息整合共享难度大 |
(三)行业技术标准缺失 |
1.缺乏统一的信息数据采集标准 |
2.未形成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 |
3.信用评价结果尚无统一的表达标准 |
(四)失信惩戒机制不健全 |
1.失信惩戒法律依据不充分 |
2.失信惩戒无明确界定 |
3.失信惩戒手段单一 |
四、我国金融征信体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政府监督管理职能缺位 |
1.征信监管体系不完善 |
2.监管手段不能适应征信发展要求 |
3.缺少行业自律监管 |
(二)配套法律缺失,支持力度不够 |
1.金融征信业缺少更高层次法律 |
2.金融征信业法律体系不完善 |
3.信用信息公开和隐私保护立法缺失 |
(三)征信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
1.征信行业人才匮乏 |
2.高校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
(四)社会守信意识淡薄 |
1.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
2.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征信宣传不够 |
五、发达国家征信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征信体系建设的经验 |
1.美国模式——市场主导型 |
2.欧盟模式——央行主导型 |
3.日本模式——行业协会主导型 |
(二)三种模式比较借鉴 |
(三)对我国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的启示 |
1.征信模式的选择应符合本国国情和发展实际 |
2.征信法制建设是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的前提 |
3.政府重视是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 |
4.完备的征信数据库是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的基础 |
六、我国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的建议 |
(一)强化政府对金融征信业的监管 |
1.完善征信监管体系 |
2.加大金融征信业监管力度 |
3.加强征信业自律机制建设 |
(二)健全征信立法体系 |
1.建立更高层次的征信法律 |
2.完善金融征信体系的配套制度 |
3.建立信用信息公开和隐私保护法 |
(三)加大金融征信体系基础条件建设 |
1.培育市场化征信机构 |
2.完善征信系统,共享征信信息 |
3.加快征信专业人才的培养 |
4.加快征信标准化建设 |
(四)完善失信惩戒机制 |
1.划定失信行为边界 |
2.建立并完善惩戒机制 |
3.丰富失信惩戒的手段 |
(五)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和征信宣传 |
1.大力推进我国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
2.全面推动我国金融征信宣传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我国银行风险早期介入监管法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早期介入监管机制的溯源与价值 |
二、我国银行早期介入监管法制现状 |
1. 监管立法的问题。 |
2. 监管主体的问题。 |
3. 早期介入工具有待完善。 |
4. 早期介入措施有待完善。 |
三、域外早期介入监管机制要素研究 |
1. 早期介入监管的主体。 |
2. 早期介入监管的有效工具。 |
3. 早期介入监管的触发标准。 |
4. 早期介入监管的有效措施。 |
四、早期介入监管的金融法治理念 |
1. 金融稳定与金融效率的监管平衡。 |
2. 审计式监管与分析式监管的平衡。 |
3. 规则性监管与裁量性监管的平衡。 |
五、我国银行风险早期介入监管的法律建构 |
1. 加强监管立法。 |
2. 明确监管主体。 |
3. 改进监管工具。 |
4. 完善监管措施。 |
(6)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区域经济增长与城商行发展 |
1.2.2 政府干预与城商行发展 |
1.2.3 城商行风险识别、预警及处置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研究逻辑和研究思路 |
1.3.3 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逻辑 |
2.1 区域均衡发展挑战、区域金融资源失衡和商业银行的崛起 |
2.1.1 经济增长的区域极化与区域金融资源失衡的相互作用 |
2.1.2 区域金融资源再配置与城商行的定位及其发展环境 |
2.2 区域金融资源再配置中的地方政府与城商行的关系 |
2.2.1 城商行在区域金融资源再配置中的作用 |
2.2.2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行政干预 |
2.3 金融开放对城商行影响的数理模型论证 |
2.3.1 城商行的利润函数 |
2.3.2 金融开放条件下各类银行利润函数与反应 |
2.3.3 金融开放对各类银行的影响 |
2.4 本章研究小结 |
第3章 中国城商行发展历程及主要情况 |
3.1 中国城商行发展历程及主要特征 |
3.1.1 中国城商行发展历程及不同阶段的定位 |
3.1.2 中国城商行发展的主要特征 |
3.1.3 中国城商行发展的主要问题 |
3.2 中国城商行发展面临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区域经济不平衡是城商行发展的大背景 |
3.2.2 城商行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 |
3.2.3 地方政府干预的影响 |
3.2.4 新常态条件下的发展要求 |
3.2.5 金融开放对城商行的冲击 |
3.3 本章研究小结 |
第4章 区域经济与城商行发展 |
4.1 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本质 |
4.1.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和表现 |
4.1.2 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
4.1.3 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
4.2 区域经济与城商行的互动作用机理 |
4.2.1 城商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4.2.2 区域经济发展对城商行的作用机理 |
4.3 区域经济与城商行互动绩效实证检验——以辽宁为例:基于面板数据模型 |
4.3.1 主要指标设计及数据来源 |
4.3.2 计量模型建立 |
4.3.3 计量处理与结果 |
4.3.4 计量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研究小结 |
第5章 地方政府干预对城商行发展的影响 |
5.1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干预:历史、模式与动力 |
5.1.1 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系统的干预:金融分权的历史视角 |
5.1.2 地方政府干预城商行的动力 |
5.1.3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干预模式 |
5.2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干预的作用机理 |
5.2.1 政府行为对城商行的直接作用机制:基于股权控制和行政干预渠道 |
5.2.2 政府干预对地方金融机构的间接作用机制:基于信用体系渠道 |
5.2.3 地方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及政府行为的反作用影响 |
5.3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干预影响的实证检验:以辽宁为例 |
5.3.1 政府行政干预指标设计及模型建立 |
5.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5.3.3 实证研究结论 |
5.4 本章研究小结 |
第6章 城商行的风险及监测预警机制 |
6.1 城商行的风险类型及表现 |
6.1.1 市场约束带来的风险 |
6.1.2 政府干预带来的风险 |
6.1.3 城商行自身风险 |
6.2 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构建:基于熵值法 |
6.2.1 指标设计 |
6.2.2 监测预警体系 |
6.2.3 实证分析及预警效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府救助和处置的国际经验借鉴 |
7.1 危机救助的经验借鉴 |
7.1.1 次贷危机期间的美国政府救助经验 |
7.1.2 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政府救助经验 |
7.1.3 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教训 |
7.2 市场化处置和退出的国际经验借鉴 |
7.2.1 健全法律法规 |
7.2.2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
7.2.3 退出的条件 |
7.2.4 退出的方式 |
7.3 对中国的启示 |
7.3.1 明确职责及流程 |
7.3.2 丰富市场化处置手段 |
7.3.3 存款保险向“风险最小化型”转变 |
7.3.4 建立危机信息共享和处置协调机制 |
7.4 小结 |
第8章 A城商行案例分析 |
8.1 案例背景 |
8.2 发展历程 |
8.2.1 经营规模扩张情况 |
8.2.2 经营效益增长情况 |
8.2.3 与地方政府关系 |
8.2.4 区域经济对A城商行的支持情况 |
8.3 风险承担 |
8.3.1 风险规模 |
8.3.2 原因探析 |
8.4 风险处置 |
8.4.1 处置框架 |
8.4.2 政府注资的方式 |
8.4.3 风险资产处置 |
8.5 处置效果 |
8.5.1 逐步恢复市场信心 |
8.5.2 有效修复监管指标 |
8.5.3 资产负债结构改善明显 |
8.6 经验总结 |
8.6.1 银行自身经验 |
8.6.2 政府层面经验 |
第9章 发展建议 |
9.1 推动城商行整合重组 |
9.1.1 整合重组的思路与模式 |
9.1.2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9.2 正确处理政府干预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9.2.1 厘清政府与银行边界,给与银行充分的自主权 |
9.2.2 加强与政府融资平台合作,拓展城商行生存空间 |
9.2.3 加快向零售银行转型 |
9.3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
9.3.1 多渠道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
9.3.2 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
9.3.3 健全区域社会信用体系 |
9.4 多措并举提高抗风险能力 |
9.4.1 将贷款权向总行集中,足额建立贷款损失专项准备 |
9.4.2 引入战略投资者,提高综合竞争力 |
9.4.3 实施市场扩张战略,拓展利润来源渠道 |
9.5 提高对城商行的监管效能 |
9.5.1 加强“一委一行两会”监管框架的横向协调 |
9.5.2 强化中央与地方间的纵向协调 |
9.5.3 发挥好金融科技在监管中的功能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风险管理 |
2.1.1 理论进展 |
2.1.2 风险管理方法 |
2.2 银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 |
2.2.1 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的架构 |
2.2.2 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的程序 |
2.2.3 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的策略 |
2.3 银行对公授信业务的风险类型 |
2.4 相关文献综述 |
2.4.1 授信风险产生 |
2.4.2 授信风险计量模型 |
2.4.3 授信风险分类分析 |
2.4.4 授信风险成因 |
2.5 简要评述 |
第3章 深圳市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现状 |
3.1 深圳市分行及对公授信业务概况 |
3.2 深圳市分行对公授信业务现状 |
3.2.1 对公授信业务行业分布及客户结构 |
3.2.2 对公授信客户及地域的分布集中度 |
3.2.3 对公授信担保方式分类 |
3.2.4 对公授信业务资产质量 |
3.3 深圳市分行对公授信业务的流程和内容 |
3.3.1 对公授信风险管理流程 |
3.3.2 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的内容 |
3.4 深圳市分行对公授信流程中的风险管理 |
3.4.1 贷前授信受理 |
3.4.2 贷中审批与授信放款 |
3.4.3 贷后授信资产管理 |
第4章 深圳市分行对公授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
4.1 构建评价指标层次体系 |
4.1.1 构建原则 |
4.1.2 确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4.2 确定各项风险指标权重 |
4.2.1 计算步骤 |
4.2.2 各指标权重计算 |
4.3 对公授信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应用 |
4.3.1 H公司简介 |
4.3.2 H公司授信风险评估 |
4.4 深圳市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 |
4.4.1 风险评价方法有待提升 |
4.4.2 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
4.4.3 风险管理团队不专业 |
4.4.4 授信业务流程存在的隐患 |
第5章 深圳市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的优化 |
5.1 风险管理体制的优化 |
5.1.1 发挥风险管理系统的预警作用 |
5.1.2 风险管理部门独立化 |
5.2 风险管理队伍的培养 |
5.2.1 风险管理队伍的培养 |
5.2.2 建立风险管理专家库 |
5.3 授信业务流程的优化 |
5.3.1 授信准入调查阶段 |
5.3.2 授信审批与放款阶段 |
5.3.3 贷后授信资产管理 |
5.4 授信风险评价的优化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专家打分表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BA农商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信贷风险的概念 |
2.2 产生信贷风险的原因 |
2.3 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2.3.1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构成因素 |
2.3.2 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
3 BA农商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现状 |
3.1 BA农商行信贷风险概况 |
3.1.1 BA农商行概况 |
3.1.2 BA农商行信贷业务概况 |
3.1.3 BA农商行信贷信贷风险概况 |
3.2 BA农商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现状 |
3.2.1 BA农商行信贷业务组织结构 |
3.2.2 BA农商行信贷业务管理制度 |
3.2.3 BA农商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流程 |
4 BA农商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调查与分析 |
4.1 研究设计与方法 |
4.2 调研实施 |
4.2.1 问卷设计 |
4.2.2 发放和回收问卷 |
4.2.3 检验问卷的有效性 |
4.2.4 相关数据描述性分析 |
4.3 根据调研结果分析BA农商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的问题 |
4.3.1 内部控制活动方面 |
4.3.2 贷后监管 |
5 强化BA农商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的策略 |
5.1 严格授权审批与岗位分离制度 |
5.1.1 审贷分离制度的严格落实 |
5.1.2 审查审批专业化 |
5.2 优化现有的信贷业务业绩评价体系 |
5.2.1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5.2.2 成立不良贷款责任认定与追究审查委员会 |
5.3 构建全面信息处理平台 |
5.4 建立信贷业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
5.4.1 建立科学完善的内控制度 |
5.4.2 审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
5.5 明确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方法 |
5.6 建立不良贷款委外催收机制 |
5.7 保障性措施 |
5.7.1 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
5.7.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5.7.3 创设良好的内控环境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BA农商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9)机构改革背景下基层银保监分局保险监管问题研究 ——以X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保险 |
2.1.2 保险监管 |
2.1.3 银保监机构改革 |
2.2 相关理论 |
2.2.1 政府监管理论 |
2.2.2 公共利益理论 |
2.2.3 公共选择理论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章 机构改革对X市保险监管的现实意义 |
3.1 市场层面 |
3.1.1 契合了银保相同内在属性的需要 |
3.1.2 迎合了银保监管耦合效应最大化的需要 |
3.1.3 顺应了保险创新的内在趋势 |
3.1.4 缓解了外在风险对本市保险行业的压力 |
3.1.5 满足了保险普惠化的现实需要 |
3.2 监管层面 |
3.2.1 强化了对基层金融市场全面管理 |
3.2.2 优化了基层保险监管资源 |
3.2.3 有利于基层保险监管的现代化 |
3.2.4 更加凸显微观审慎监管、功能监管作用 |
第四章 机构改革背景下X市保险监管现状 |
4.1 X市保险业市场发展现状 |
4.2 X市银保监分局保险监管科室设置及监管职责 |
4.3 X市银保监分局保险监管工作的主要成效 |
第五章 机构改革背景下X市保险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1 X市银保监分局保险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5.1.1 保险监管能力不足 |
5.1.2 保险监管手段滞后 |
5.1.3 保险监管人才建设滞后 |
5.1.4 非现场监管效能没能得到有效发挥 |
5.2 X市银保监分局保险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5.2.1 基层保险监管力量薄弱 |
5.2.2 基层保险监管目标不明确 |
5.2.3 基层保险监管法制建设滞后 |
5.2.4 与其他监管部门缺乏合作 |
第六章 机构改革背景下完善X市保险监管的建议 |
6.1 完善基层保险监管体系建设 |
6.1.1 完善基层保险监管法律 |
6.1.2 规范基层保险监管制度 |
6.1.3 引导监管对象加强内部控制 |
6.2 加强基层保险监管能力建设 |
6.2.1 加强基层风险防范化解的能力 |
6.2.2 加强基层监管手段的创新力度 |
6.2.3 加强基层保险监管的文化建设 |
6.2.4 提高基层非现场监管整体稳定性 |
6.3 强化与地方其他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 |
6.3.1 加强同政府和人行的协作 |
6.3.2 提升保险行业自律有效性 |
6.4 加强基层保险人才队伍建设 |
6.4.1 优化基层监管人力资源配置 |
6.4.2 加强基层保险监管业务培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层人民银行ZQ支行内部控制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方法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方法 |
1.2 关于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 |
1.2.1 国外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状况 |
1.2.2 国内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状况 |
1.2.3 国内人民银行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状况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1.5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内部控制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1 内部控制概念 |
2.1.2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2.2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概念 |
3 人民银行内部控制与国内外比较 |
3.1 国外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研究状况 |
3.2 国外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研究状况 |
3.3 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状况 |
3.4 国外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的借鉴与启示 |
3.4.1 国际内控标准和惯例 |
3.4.2 设立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机构 |
3.4.3 建立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控理念和内控环境 |
3.4.4 增强内审的独立性 |
3.4.5 注重关键环节 |
3.5 国内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区别与联系 |
3.6 国内人民银行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区别与联系 |
4 人民银行ZQ支行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4.1 人民银行ZQ支行概况 |
4.2 人民银行ZQ支行内部控制现状 |
4.2.1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行内部控制发展情况 |
4.2.2 ZQ支行内部控制机制基本情况 |
4.2.3 ZQ支行内部控制管理具体案例 |
5 中国人民银行ZQ支行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问卷调查 |
5.2 中国人民银行ZQ支行内部控制现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1 内部控制环境分析 |
5.2.2 控制活动分析 |
5.2.3 信息与沟通分析 |
5.2.4 风险管理分析 |
5.2.5 监督与控制分析 |
6 基于COSO内部控制视角的中国人民银行ZQ支行内部控制管理改进对策 |
6.1 完善内部控制组织结构 |
6.2 强化内部控制问责机制 |
6.3 加强支行员工内控合规意识 |
6.4 优化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
6.4.1 实施人才强行战略 |
6.4.2 完善激励、竞争机制 |
6.4.3 完善岗位机制 |
6.5 建立更加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 |
6.6 进一步优化内控制度体系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银行业监管职能分离后基层央行面临的形势及应采取的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经济安全背景下的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与分析[D]. 欧阳天皓. 南昌大学, 2021
- [2]我国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张凯. 辽宁大学, 2021
- [3]政府治理视域下我国金融征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 冯蕾. 延安大学, 2021(12)
- [4]我国银行风险早期介入监管法制研究[J]. 杨志超,肖佳蓓. 财会月刊, 2021(10)
- [5]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法律治理[D]. 李秦. 华东政法大学, 2020
- [6]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 杨西水. 辽宁大学, 2020(07)
- [7]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研究[D]. 魏夏阳. 山东大学, 2020(05)
- [8]BA农商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研究[D]. 张星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6)
- [9]机构改革背景下基层银保监分局保险监管问题研究 ——以X市为例[D]. 郭磊. 河北大学, 2020(03)
- [10]基层人民银行ZQ支行内部控制改进研究[D]. 王璐瑶.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