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AT网关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吴小龙[1](2021)在《基于STUN和mDNS协议的NAT穿越方法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
原建宇[2](2021)在《基于4G融合网络的VoIP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
王亚利[3](2020)在《一种实现IP零代理快速漫游的方法》文中提出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局域网用户在各种不同的移动模式下有相应的移动性管理策略。动态地址分配协议是移动终端在接入到不同网络时,根据网络当前的配置自动获取网络的合法IP地址的通用方法和技术。STA对接入业务的需求呈现宽带化、移动化和便捷化等特点。传统的DHCP协议在应用中,由于每次切换需要重新获取IP地址,会造成通信的中断和业务延时,为适应移动性的要求,各种针对IP切换的技术也得到了普遍应用,这些针对IP切换的技术主要目的在于降低IP切换的时间,减少IP切换后数据包的丢失。然而目前的技术都是基于AP和STA相互配合,或是不同AP子网间需要进行代理协作才能有效实施。本文从WIFI网络中STA的IP的切换过程进行分析,从STA切换过程的角度提出一种快速漫游切换的方法,本文主要是针对网络层IP快速漫游的情况作了分析,主要工作包括:1.本文首先是对现有的一些相关协议和技术的介绍,在现有协议的基础上做了分析。现有方法主要是通过DHCP预分配方式,不同子网间进行漫游代理方式来建立通信隧道,通过隧道建立不同子网间的切换路由,从而保证STA IP切换和数据漫游的时效性和数据不丢失。本文基于WIFI终端在不同子网间漫游的切换过程的协议交换进行分析,以减少IP切换时延为目的,发掘现有DHCP协议可以合理利用的规则,实现优化。2.本文提出一种IP零代理快速漫游切换的方法,通过分析STA的行为,识别终端上一次的网络配置信息,网关主动适配STA的上一网络的配置,使得STA不需要重新获取IP地址,从而减少了网络间切换的时延。本方法是无代理的任意IP的适配,对STA上一次接入的网络不需要任何的代理关联;采用本方法的网关不需要知道终端上一次连接的网络,可以为任意的网关实现完全代理;当STA进入新的网络时,STA不需要改变原有的IP配置,从而大大缩短了由于重新获取IP地址带来的时延。
方言[4](2020)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互联机制及典型层次路由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大量资源有限的传感器节点构成,在众多领域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一般运行着不同于互联网的私有协议,与互联网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这就导致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无法与互联网络直接通讯。随着物联网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互联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互联网成为研究热点。另一方面,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资源有限性,尤其是层次路由算法的能量效率要求较高,如何对路由算法进行改进,延长网络生存时间,一直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重点。本文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互联网络无法互联的问题,在分析了现有的三种互联机制后,提出了一个基于应用网关且面向服务的互联机制模型架构,对该架构中应用网关可为系统及用户提供的服务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诸如转发数据、用户认证等。在此基础上,在智能家居场景下,对此互联机制架构进行了应用实现,提供环境监测、节点控制等服务。LEACH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典型的层次路由算法,虽然其有着不少的优点,但是它在挑选簇头时,并没有考虑位置等因素,导致簇头可以是满足条件任何位置的节点。根据理论分析,发现LEACH算法中会出现簇群的成员节点到簇头的距离要远大于到基站的距离的情况,该极端情况会加剧网络能量的消耗,为保证成簇比例,通过进一步分析,找到了其中较大影响能量消耗的节点。对于这些节点,在成簇时将其过滤掉,使之不成为簇群的成员节点,从而达到减缓能量消耗的目的。对比模拟实现表明改进方法有效地延长了网络生存时间。
张翔[5](2020)在《统一信令下移动端视频会议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电子设备的硬件性能不断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从传统的2G、3G时代逐渐过渡到4G、5G时代,这些都给视频会议系统的移动化、智能化提供了更好的硬件基础。同时随着商业全球化的大发展,对移动端视频会议的多样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移动端视频会议相对于传统视频会议在硬件设备、网络状况以及环境更为复杂,所以对移动端视频会议研究与实现逐渐成为热点。目前尽管商业视频会议厂商众多,但是由于内部协议的局限性,其扩展性完全依赖于厂商,面对移动端视频会议的多样化需求变得越来越难以定制及扩展,因此需要采用更加开放及优秀的音视频技术。WebRTC(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提供了包含音视频采集、编码、传输等视频会议的几乎所有的核心技术,其免费开源以及跨平台的支持,方便了视频会议的开发定制,本文基于WebRTC技术针对移动端特点设计与实现了一套移动端视频会议系统。移动互联网中移动设备状况复杂,性能千差万别,在对视频编解码的处理上有着极低的上限,视频群聊时的参与者众多,采用P2P(Peer-to-peer)方式导致视频码流数成倍增加,不适合多人会议。移动设备的网络环境复杂,网络波动较大,在接收端的视频质量不稳定,视频质量表现差异较大,视频显示不稳定。在视频会议由于商业合作产生互通时,基于WebRTC技术实现的视频会议在信令控制层的协议不同不能实现互通。本文针对移动端视频会议的这些问题做了以下研究:(1)设计实现了一套基于WebRTC音视频技术的视频单聊及群聊模块。针对视频群聊支持方案进行分析,设计并实现了混流模型下的视频群聊功能。其后针对在复杂网络下的视频通信进行处理,采用网络无缝切换、多运营商接入、优化码率控制算法等方式提高视频会议在网络波动和带宽波动的通信质量。(2)设计实现了适应移动端视频会议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在移动端的SDK设计中引入RAISR(Rapid and Accurate Image Super Resolution)算法,通过GPU运算提高重建速度,有效提高了低带宽下的视频质量(3)设计并实现了不同协议转换的统一信令网关。针对移动端视频会议之间的互通需求,对主流的SIP、H.323、XMPP等信令协议进行研究,通过统一信令网关对信令的转换来实现不同信令客户端之间的视频互通。(4)本文针对视频会议的视频传输质量进行分析,通过视频通话过程中的带宽、码率、丢包等数据进行监控验证,表明移动端视频会议在复杂网络下视频通信稳定,丢包率低于1%。在移动端对视频采用RAISR算法,在i Phone 6设备上单张图像重建速度在40ms,实验数据表明重建算法对移动资源消耗较低,在提高视频质量的同时能达到实时性的要求。针对通信信令网关下的信令连通状况及连通时间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连通成功率在95%以上,能够较好的应用于移动端的信令互通。
张宁[6](2020)在《多元化智融网络组件的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新业态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对于网络服务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交通大学研发的多元化智融网络组件,利用智融标识网络架构思想将多种链路资源进行融合,实现了高稳定性、高质量的网络服务。然而,由于缺少必要的管理平台,多元化智融网络组件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配置方式复杂,难以动态调整;型号众多,用户权限管理混乱;无法实时监测各个组件状态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现有设备管理方式的基础上,依托MVP模式、HTML5语言标准、Node-RED流程化编程工具,设计并实现了适用于多元化智融网络组件的管理平台。具体工作如下:首先,结合多元化智融网络组件的特点对管理平台需求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管理平台的总体架构;为解决配置复杂问题,提出了各组件功能自动化配置方案,设计了智融网络组件功能配置模块和通用功能配置模块;为了解决管理混乱问题,提出了管理平台自动适配和多因素权限管理方案,设计了多元化组件动态适配模块;为解决监测困难问题,提出了各组件状态实时监测方案,设计了智融网络组件服务监测模块。其次,搭建完成开发运行环境;参照前述各模块具体功能的设计方案,通过建立配置数据表维护各个网络组件的硬件信息和功能信息,并结合与特定组件功能程序交互配置信息的Shell脚本实现了各个组件功能和设备通用功能的自动化配置流程;通过建立组件状态表和用户权限表维护各个组件的状态信息、功能开放信息以及各个用户操作权限信息,并结合动态绑定界面显示技术,实现了动态适配的管理界面、多重验证的权限管理以及实时更新的组件状态监测页面;完成了整个管理平台的搭建。最后,在搭建测试环境的基础上,对管理平台核心功能进行了实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管理平台能够实现自动化的组件功能配置、不同组件状态的自动适配、不同用户的权限自动分配和校验以及不同组件状态的实时监测,满足了多元化智融网络组件的管理需求。本文设计的多元化智融网络组件管理平台已经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得到了部署,后续将对系统功能进行进一步优化和扩充,并对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
张琰[7](2019)在《国密安全认证网关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应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重要信息在网络中传输,因此SSL/TLS安全通信协议得到广泛使用,但当前的SSL/TLS协议的国际标准规范不支持国产密码算法。为了促进我国国产密码算法的产业化应用,国家密码管理局发布了《SSL VPN技术规范》和《安全认证网关产品规范》,通过支持国密SSL协议的安全认证网关可以为网络应用提供基于国密数字证书的高强度身份认证服务和高强度的加密传输服务。本文设计与实现了一个完整的国密安全认证网关系统,主要分为软硬件一体的网关设备和客户端国密浏览器代理。网关设备端提供基于Web的配置管理和用户应用Portal功能;国密浏览器代理为主流浏览器提供国密SSL通信功能。系统设计与实现符合《SSL VPN技术规范》和《安全认证网关产品规范》要求。网关系统基于安全增强的Linux平台,网关的配置管理采用基于Web的方式实现,管理员身份认证与加密通信基于国密SSL实现。配置功能包括网络设置,用户管理,应用管理,SSL设置,日志管理与系统设置。用户应用Portal为用户访问应用提供统一门户,提供基于数字证书的高强度身份认证服务,支持单点登录与主机安全性检测功能。针对客户端主流浏览器不支持国密SSL协议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与实现国密浏览器代理,包括GUI配置界面和代理通信引擎,前者支持端口设置,协议设置,数字证书管理,日志查看,PAC设置以及代理设置,后者为浏览器提供HTTPS代理服务,同时作为客户端与网关设备进行国密SSL通信,采用多线程实现并发处理。针对《安全认证网关产品规范》中的密钥管理问题,网关设备和客户端分别使用国密加密卡与国密智能密码钥匙实现安全密钥管理。采用OpenSSL的Engine机制在Linux和Windows上分别开发Engine模块,对加密卡与智能密码钥匙的密码运算进行封装,使得国密SSL协议通信过程中的密码运算由密码设备完成,实现私钥不出国密硬件设备这一目标。最后,根据安全认证网关典型应用场景搭建测试环境,对网关功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1)管理员能够通过网关管理端Web界面可以根据网关实际应用环境进行功能配置;(2)用户使用主流浏览器通过安全国密浏览器代理访问安全认证网关用户应用Portal,通信协议符合国密SSL协议规范,支持基于数字证书的双向身份认证;(3)网关设备和客户端分别使用国密加密卡与国密智能密码钥匙实现安全密钥管理。
何雨[8](2019)在《面向变量安全操作协议的家用防火墙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物联网技术深入家庭生活已经是当前时代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人们在追逐家庭网络设备功能多样性的同时,却使家庭网络的组成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存在家庭智能设备的网络协议体系种类繁多、标准规则不统一、功能性大于安全性的现状,家庭安全网络设备的研究也一直在进行中。为了满足兼容一致、精简高效的家庭网络安全设备的需求,本文进行了一种面向变量安全操作协议的家用防火墙的研究与设计,采用在应用层能够兼容底层设备通信协议的变量安全操作协议作为家庭网络设备控制载体,精简家庭网关设备搭建家用级别的网络防火墙,针对网络协议进行数据包过滤,安全性检查等安全操作。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结合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发展现状对面向变量安全操作协议的家用防火墙进行功能需求分析和性能需求分析,结合指标量化提出家用防火墙的整体设计方案,同时对课题研究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剖析。(2)根据家用防火墙的整体设计方案,对家庭网关进行了硬件部分的设计。其中包含对主控部分的模块、变量安全操作协议的协调器和家庭设备网络节点进行了电路原理图设计、PCB设计以及实现制板。(3)结合家用防火墙的整体设计方案与硬件部分的设计,提出软件部分设计方案。通过实现家庭设备控制网络的变量安全操作协议体系,设备端到控制端之间的协议通信,改进在以RT5350F为载体的Linux网关中的Netfilter/Iptables框架,构筑家庭环境下的网络防火墙,重构规则管理模块,自定义匹配条件,完成LuCI框架下的防火墙管理界面的设计,涵盖用户管理、端口过滤、传输控制、用户自定义等功能。测试结果表明,兼容型变量安全操作协议的资源占比相比同环境下的协议体系降低5.7%,响应率提高2.0%,而家用防火墙web端的平均响应时延为96 ms,平均错误率0.13%,用户等待时延176 ms,满足预期的设计要求,可以作为家庭设备网络体系下兼容一致,精简高效的安全设备网络体系。本文的研究工作对家用条件下的多协议体系安全网关应用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温少扬[9](2018)在《基于STUN和云平台的点对点文件传输》文中提出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原有的IPv4地址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业务需求,继而产生了NAT技术——其出现以及发展强有力地缓解了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但NAT技术引起的另一个问题是其阻碍了点对点通信应用的使用。由于NAT的类型有多种选择,并且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组合使用,这就导致了现阶段还没有通用的NAT穿越技术。在我国当前的网络环境下,许多家庭、学校、企业的电脑都处于NAT之后的内网中,如果外网中的主机或其他内网终端主机想要与前者进行通信(如文件传输等)则会被NAT阻止,因此研究如何穿越NAT实现点对点文件传输是一个有着实用意义的课题。论文首先阐述了当前NAT穿越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目前主要的NAT穿越技术和方案。其次介绍了NAT的技术原理以及相应分类,通过分析不同NAT穿越技术的优劣,选择基于终端的穿越方式,并最终选定了基于STUN协议和云平台的方式来实现NAT穿越。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存在不同类型的NAT设备,导致有通信需求的双方所处的组网环境是复杂多变的,而现有的文献大多数只是针对其中的某种场景进行研究。考虑到通信方通常并不知晓己方与对方所在组网环境中的NAT类型,论文提出了适应不同场景的NAT穿越技术及解决方案,在确定通信双方所处组网环境后,根据双方的NAT设备类型的不同划分不同的场景,并选择相应的穿越方法实现点对点通信。对于非对称型的NAT设备,论文设计了STUN客户端及服务器模块,实现NAT穿越。另外,对于通信双方位于同一非对称型NAT设备后的场景,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实现点对点通信,避免使用传统的环回穿接方法而产生延时。对于对称型NAT,前人提出的端口预测方法以及端口猜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一定比例的失败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论文提出了搭建云平台并用云平台转发的方式实现点对点文件传输的功能。在完成NAT穿越后,论文设计了文件分片及断点传输模块实现通信双方文件传输功能,随时保存文件传输的进度,支持停止传输后从上次中断处继续进行文件的下载或上传,节省了时间资源和空间资源占有率。为了实现同一时间传输多个文件的目的,论文设计了相应的下载流程,提高了效率。最后对设计的整体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及分析,达到了预期的实验效果。
王勇[10](2018)在《基于应用层组播的视频会议系统研究》文中指出视频会议系统是当前互联网应用市场需求较为广泛的应用之一。传统视频会议系统大多基于硬件的方式构建,成本较高,地点受限制。以软件方式实现的视频会议系统多采用中心服务器结构,不仅要付出高昂的服务器带宽成本还承担着性能瓶颈和单点故障风险。针对中心服务器结构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应用层组播的视频会议系统。系统采用控制信令集中和媒体流分布的拓扑结构,基于Chord算法为媒体流传输设计了应用层组播方案。针对视频会议的特点,将哑节点从交互组播网络中移除,降低了树的深度。并对提出的方案进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的性能。通过对视频会议进行需求分析,设计了系统功能。并针对NAT穿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优化了对称NAT穿越。然后,设计了基于改进令牌桶算法的带宽管控方法,保障视频会议系统带宽。此外,优化了系统对资源的占用,增加了其扩展性。并基于WebRTC技术实现了原型系统。本文将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设计实现了基于应用层组播的视频会议系统,改进了其性能,避免了中心服务器结构可能发生的问题,具有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适合中小规模的视频会议。其中的应用层组播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较好的应用价值。
二、NAT网关的研究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AT网关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3)一种实现IP零代理快速漫游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网络各协议的概述 |
2.1 IP网络各协议概述 |
2.1.1 基本概念 |
2.1.2 DHCP工作方式 |
2.2 NATIP共享 |
2.2.1 NATIP概述 |
2.2.2 NAT对报文的处理流程 |
2.3 ARP虚拟技术 |
2.3.1 基本概念 |
2.3.2 主要的作用 |
2.4 DNS协议和DNS Server |
2.4.1 DNS协议的介绍 |
2.4.2 DNS Server的概述 |
2.5 路由协议 |
2.5.1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
2.5.2 路由设备 |
第三章 一种实现IP零代理快速漫游切换 |
3.1 现有方法及模型介绍 |
3.1.1 现有基于DHCP协议及其优化方法介绍 |
3.1.2 DHCP Sever对报文的流程 |
3.2 IP零代理快速漫游的方法 |
3.2.1 网络模型 |
3.2.2 零IP代理快速漫游的方法具体实现过程 |
3.2.3 现有方法漫游过程和本文方法对比 |
3.3 IP报文的处理 |
3.3.1 IP报文的处理过程 |
3.3.2 ICMP包的处理 |
3.3.3 UDP数据报的处理 |
3.3.4 TCP数据报的处理 |
3.3.5 应用层网关的处理 |
3.3.6 零IP技术的优势 |
3.4 IP零代理快速漫游的应用场景 |
3.4.1 桥模式下零IP的实现 |
3.4.2 路由模式下零IP的实现 |
3.5 IP零代理快速漫游的限制场景 |
3.5.1 IP地址冲突 |
3.5.2 IP地址冲突的影响 |
3.5.3 IP地址冲突问题的解决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1 资源消耗仿真比较 |
4.1.1 仿真参数设置 |
4.1.2 不同速率下参数的比较 |
4.1.3 现有方法和零IP代理时延 |
4.2 测试的目的 |
4.3 零IP测试模型及过程 |
4.3.1 测试模型及步骤 |
4.3.2 IP地址冲突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的工作总结 |
5.2 未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4)无线传感器网络互联机制及典型层次路由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WSN的发展历史 |
1.2.2 WSN与互联网互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WSN路由算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内容结构 |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相关技术概述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2.1.1 WSN的组成 |
2.1.2 WSN的特点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互联网互联机制 |
2.2.1 全IP方式 |
2.2.2 重叠方式 |
2.2.3 点对点方式 |
2.3 WSN与互联网互联相关技术 |
2.3.1 EUI64 |
2.3.2 6LoWPAN |
2.3.3 μIP和μPv6 |
2.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算法 |
2.4.1 直接通信路由算法 |
2.4.2 平面路由算法 |
2.4.3 层次路由算法 |
2.4.4 各类算法的分析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服务的互联WSN与互联网的模型设计 |
3.1 现有互联机制的分析对比 |
3.1.1 对全IP方式的分析 |
3.1.2 对重叠方式的分析 |
3.1.3 对点对点方式的分析 |
3.1.4 各互联机制的对比 |
3.2 互联WSN与互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系统模型设计 |
3.2.1 传感节点 |
3.2.2 应用网关 |
3.2.3 云端服务器 |
3.2.4 用户 |
3.3 互联模型中的应用网关设计 |
3.3.1 应用网关的设计 |
3.3.2 应用网关可提供的服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互联WSN与互联网的应用实现 |
4.1 实现功能 |
4.2 系统架构 |
4.3 实现细节 |
4.3.1 网关和节点定位 |
4.3.2 应用网关与互联网终端通讯协议 |
4.3.3 数据转发 |
4.3.4 节点存活管理 |
4.4 效果展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LEACH为例典型层次路由算法的改进 |
5.0 LEACH层次路由算法 |
5.1 网络模型与假设 |
5.2 理论分析 |
5.3 簇头数量的优化和改进方法 |
5.3.1 簇头数量的优化 |
5.3.2 改进方法 |
5.4 模拟试验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统一信令下移动端视频会议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视频会议发展历史 |
1.2.2 视频会议技术发展现状 |
1.2.3 移动端视频会议技术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相关技术及系统需求分析 |
2.1 WEBRTC项目及框架 |
2.2 WEBRTC协议栈 |
2.2.1 NAT协议 |
2.2.2 NAT穿越协议 |
2.3 信令协议 |
2.3.1 JSEP协议 |
2.3.2 H.323协议 |
2.3.3 XMPP/Jingle协议 |
2.3.4 SIP协议 |
2.4 超分辨率重建技术 |
2.4.1 基于插值的方法 |
2.4.2 基于重建的方法 |
2.4.3 基于学习的方法 |
2.5 系统需求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移动端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1 整体框架设计 |
3.2 单聊模块实现 |
3.3 群聊模块实现 |
3.3.1 视频群聊模型分析 |
3.3.2 视频群聊实现 |
3.4 复杂网络下移动视频会议优化 |
3.4.1 网络波动的视频通信优化 |
3.4.2 带宽波动的视频通信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移动端视频超分辨率重建 |
4.1 低带宽下视频质量分析 |
4.2 RAISR算法实现 |
4.3 移动端RAISR算法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统一信令网关设计与实现 |
5.1 视频会议互联互通分析 |
5.2 统一信令网关的设计 |
5.3 统一信令网关的实现 |
5.3.1 SIP与XMPP/Jingle信令互通 |
5.3.2 SIP与H.323信令互通 |
5.4 统一信令网关下的视频通信 |
5.4.1 多信令协议下视频单聊互通 |
5.4.2 多信令协议下视频群聊互通 |
5.5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与分析 |
6.1 移动端视频通信质量测试 |
6.1.1 视频通信质量测试方法 |
6.1.2 视频通信质量分析 |
6.2 移动端图像重建性能的测试 |
6.2.1 移动端图像重建速度测试 |
6.2.2 移动端图像重建性能测试 |
6.3 信令网关的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多元化智融网络组件的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组织结构 |
2 相关技术研究 |
2.1 多元化智融网络组件介绍 |
2.2 设备配置管理概述 |
2.2.1 网络管理和设备配置管理 |
2.2.2 网络设备配置管理系统组成 |
2.2.3 网络设备配置管理编码格式 |
2.3 设备配置管理平台相关技术介绍 |
2.3.1 MVP模式 |
2.3.2 HTML5标准 |
2.3.3 Node-RED开发工具 |
2.4 本章小结 |
3 多元化智融网络组件管理平台的设计 |
3.1 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
3.2 管理平台总体方案设计 |
3.2.1 模块组成 |
3.2.2 管理平台总体框架 |
3.3 智融网络组件功能配置模块设计 |
3.3.1 智融网络接入节点配置 |
3.3.2 网络信道绑定方式选择 |
3.3.3 多模无线链路接入点配置 |
3.3.4 上下行有线信道绑定信息配置 |
3.3.5 WiFi信道绑定信息配置 |
3.3.6 智融链路路由设置 |
3.3.7 网络设备NAT设置 |
3.4 多元化组件动态适配模块设计 |
3.4.1 动态绑定GUI |
3.4.2 用户管理 |
3.4.3 指令解析 |
3.4.4 多元化组件适配 |
3.4.5 多因素权限管理 |
3.5 智融网络组件服务监测模块设计 |
3.5.1 信道在线状态与整体吞吐量监测 |
3.5.2 多模无线信道状态监测 |
3.5.3 有线信道状态监测 |
3.5.4 WiFi信道状态监测 |
3.5.5 网络组件运行日志 |
3.6 通用功能配置模块设计 |
3.6.1 恢复出厂设置 |
3.6.2 管理WiFi接口配置 |
3.6.3 系统状态监测 |
3.6.4 网络通断检测 |
3.7 本章小结 |
4 多元化智融网络组件管理平台的实现 |
4.1 管理平台搭建 |
4.1.1 开发运行环境 |
4.1.2 通用配置数据表 |
4.2 智融网络功能配置模块实现 |
4.2.1 智融网络接入节点配置 |
4.2.2 网络信道绑定方式选择 |
4.2.3 多模无线链路接入点配置 |
4.2.4 上下行有线信道绑定信息配置 |
4.2.5 WiFi信道绑定信息配置 |
4.2.6 智融链路路由设置 |
4.2.7 网络设备NAT设置 |
4.3 多元化组件动态适配模块实现 |
4.3.1 动态绑定GUI |
4.3.2 用户管理 |
4.3.3 指令解析 |
4.3.4 多元化组件适配 |
4.3.5 多因素权限管理 |
4.4 智融网络组件服务监测模块实现 |
4.4.1 信道在线状态与整体吞吐量监测 |
4.4.2 多模无线信道状态监测 |
4.4.3 有线信道状态监测 |
4.4.4 WiFi信道状态监测 |
4.4.5 网络组件运行日志 |
4.5 通用功能配置模块实现 |
4.5.1 恢复出厂设置 |
4.5.2 管理WiFi接口配置 |
4.5.3 系统状态监测 |
4.5.4 网络通断检测 |
4.6 本章小结 |
5 管理平台功能测试 |
5.1 测试设备环境 |
5.2 功能测试 |
5.2.1 自动适配功能测试 |
5.2.2 权限管理功能测试 |
5.2.3 用户登陆认证功能测试 |
5.2.4 网络信道绑定方式选择功能测试 |
5.2.5 WiFi信道绑定信息配置功能测试 |
5.2.6 上下行有线信道绑定信息配置功能测试 |
5.2.7 智融链路路由设置功能测试 |
5.2.8 多模无线信道状态监测功能测试 |
5.2.9 系统状态监测功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国密安全认证网关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简介 |
2.1 国密SSL协议 |
2.1.1 国密套件 |
2.1.2 握手协议概述 |
2.1.3 与国际标准TLS的区别 |
2.2 相关技术与工具 |
2.2.1 GmSSL |
2.2.2 Engine机制 |
2.2.3 Syslog-ng |
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2 概要设计 |
3.2.1 架构设计 |
3.2.2 模块设计 |
3.3 数据库设计 |
3.3.1 E-R图 |
3.3.2 数据库表 |
第四章 网关设计与实现 |
4.1 Apache修改与配置 |
4.1.1 国密SSL通信支持 |
4.1.2 反向代理 |
4.2 网关管理端 |
4.2.1 网络设置 |
4.2.2 用户管理 |
4.2.3 应用管理 |
4.2.4 SLL设置 |
4.2.5 日志管理 |
4.2.6 系统设置 |
4.3 应用Portal端 |
4.3.1 主机安全性检测 |
4.3.2 用户认证 |
4.3.3 单点登录 |
4.4 网关Engine实现 |
4.4.1 引擎结构体 |
4.4.2 引擎的通用实现 |
4.4.3 具体函数实现 |
第五章 国密浏览器代理设计与实现 |
5.1 国密浏览器代理 |
5.1.1 GUI配置界面 |
5.1.2 代理通信引擎 |
5.2 客户端Engine实现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拓扑 |
6.2 测试环境 |
6.2.1 硬件环境 |
6.2.2 软件环境 |
6.2.3 环境部署 |
6.3 系统测试 |
6.3.1 配置管理功能测试 |
6.3.2 Portal功能测试 |
6.3.3 国密浏览器代理测试 |
6.3.4 性能测试 |
6.4 系统展示 |
6.4.1 配置管理界面 |
6.4.2 Portal界面 |
6.4.3 GUI配置界面 |
6.5 测试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面向变量安全操作协议的家用防火墙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家庭设备网络现状分析 |
1.2.2 家用防火墙发展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总体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分析 |
2.1 家用防火墙需求分析 |
2.1.1 家庭设备网络体系架构 |
2.1.2 家用防火墙功能需求 |
2.1.3 家用防火墙性能需求 |
2.2 总体方案设计 |
2.3 关键技术分析 |
2.3.1 Basic RF技术 |
2.3.2 Contiki-6LoWPAN技术 |
2.3.3 Nefilter/Iptables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家用防火墙硬件设计 |
3.1 硬件设计方案 |
3.2 家用防火墙硬件整体设计 |
3.3 家用防火墙网关硬件设计 |
3.4 变量安全操作协议硬件设计 |
3.4.1 Basic RF射频协调器设计 |
3.4.2 变量安全操作协议节点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家用防火墙软件设计 |
4.1 软件设计总体方案方案 |
4.2 变量安全操作协议软件设计 |
4.2.1 IAR Embedded开发环境搭建 |
4.2.2 变量安全操作协议软件设计 |
4.3 基于Netfilter/Iptables框架的防火墙软件设计 |
4.3.1 Netfilter/Iptables配置环境 |
4.3.2 Netfilter框架下Iptables针对家用防火墙的改进 |
4.3.3 防火墙规则管理功能设计 |
4.3.4 防火墙包过滤功能设计 |
4.4 家用防火墙web管理端设计 |
4.4.1 防火墙管理模块设计 |
4.4.2 端口转发模块设计 |
4.4.3 传输控制模块设计 |
4.4.4 用户自定义规则模块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试验证与分析 |
5.1 测试平台搭建 |
5.2 功能测试 |
5.2.1 变量安全操作协议通信功能测试 |
5.2.2 变量安全操作协议兼容6LoWPAN测试 |
5.2.3 家用防火墙功能测试 |
5.3 性能测试 |
5.3.1 资源占用测试 |
5.3.2 响应率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9)基于STUN和云平台的点对点文件传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关键技术介绍 |
2.1 NAT技术 |
2.1.1 NAT的类型分类 |
2.1.2 NAT对P2P通信的影响 |
2.2 STUN技术 |
2.2.1 STUN基本原理 |
2.2.2 STUN消息简介 |
2.3 云平台技术 |
2.3.1 OpenStack云平台框架 |
2.3.2 OpenStack架构简介 |
2.3.3 OpenStack模块功能简介 |
2.4 文件分片及断点传输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STUN客户端及服务器模块设计与实现 |
3.1 系统模块设计与实现 |
3.1.1 整体结构设计 |
3.1.2 STUN服务器模块设计与实现 |
3.1.3 STUN客户端模块设计与实现 |
3.1.4 STUN通信交互模块设计与实现 |
3.2 NAT穿越方案设计 |
3.2.1 一方客户端在NAT之后 |
3.2.2 双方客户端在不同的NAT之后 |
3.2.3 两方客户端在同一NAT后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云平台转发模块设计与实现 |
4.1 云平台部署 |
4.2 客户端之间建立连接 |
4.2.1 本地连接过程 |
4.2.2 远程通信连接建立 |
4.2.3 SSLSD进程建立 |
4.3 文件下载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 文件上传模块设计与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文件分片及断点传输模块设计与实现 |
5.1 分片上传模块设计 |
5.1.1 APP文件上传设计 |
5.1.2 APP文件上传消息处理 |
5.2 分片下载模块设计 |
5.2.1 APP文件下载设计 |
5.2.2 APP文件下载消息处理 |
5.3 分片及断点消息设计 |
5.3.1 文件分片消息结构体设计 |
5.3.2 断点传输消息结构体设计 |
5.4 下载流程设计 |
5.5 环境信息收集及消息结构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整体功能测试及分析 |
6.1 STUN客户端、服务器搭建结果及测试 |
6.2 文件传输模块的测试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应用层组播的视频会议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文章内容组织与安排 |
2 视频会议系统的相关技术 |
2.1 应用层组播 |
2.2 NAT |
2.3 令牌桶算法 |
2.4 WebRTC |
3 应用层组播方案的研究与设计 |
3.1 视频会议系统拓扑 |
3.1.1 控制拓扑 |
3.1.2 媒体数据拓扑 |
3.2 应用层组播方案设计 |
3.2.1 多源节点交互方案设计 |
3.2.2 单源节点转发方案设计 |
3.3 组播性能测试与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4.1 需求分析 |
4.2 系统设计 |
4.2.1 中心控制服务器的设计 |
4.2.2 详细功能设计 |
4.3 NAT穿透设计 |
4.3.1 NAT类型检测 |
4.3.2 NAT穿透 |
4.4 带宽管控方案设计 |
4.5 系统性能优化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视频会议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实现 |
5.1.1 服务器的实现 |
5.1.2 客户端的实现 |
5.1.3 应用层组播的实现 |
5.1.4 会议管理模块实现 |
5.1.5 NAT模块实现 |
5.1.6 带宽管控模块实现 |
5.2 系统展示与测试 |
5.2.1 原型系统展示 |
5.2.2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NAT网关的研究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TUN和mDNS协议的NAT穿越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 吴小龙. 东华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4G融合网络的VoIP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原建宇. 安徽大学, 2021
- [3]一种实现IP零代理快速漫游的方法[D]. 王亚利.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4]无线传感器网络互联机制及典型层次路由算法研究[D]. 方言. 宁夏大学, 2020(03)
- [5]统一信令下移动端视频会议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翔.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多元化智融网络组件的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D]. 张宁.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国密安全认证网关的设计与实现[D]. 张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8]面向变量安全操作协议的家用防火墙的研究与设计[D]. 何雨.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9]基于STUN和云平台的点对点文件传输[D]. 温少扬.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10]基于应用层组播的视频会议系统研究[D]. 王勇.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