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用动物种类的养殖可行性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陈洋[1](2021)在《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最突出的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而草地畜牧业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探讨石漠化治理模式及其衍生产业发展理论与技术,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然地理学、反刍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等学科有关人地协调发展、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机理、相对饲用价值评价以及动物补偿性生长等理论,针对石漠化地区野生草灌植被饲料化开发利用的可行性、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关系以及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式粗放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作为研究示范区。2018-2021年通过野外调查采样、饲用植物营养成分测定以及牛羊增重饲喂试验,运用室内实验分析、综合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围绕石漠化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对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5种饲用植物的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开展牛羊健康养殖舍饲饲喂试验进行验证分析。从饲草的栽培管理、饲料化加工方式、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牛羊对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规律等方面,重点阐明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的影响机理,揭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机制,提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验证,为国家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主要受到饲草的栽培管理、饲料化加工方式、牛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等因素的制约,了解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掌握牛羊对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成分消化代谢规律,有助于促进牛羊的健康养殖。栽培管理主要是通过施肥和刈割等对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产生影响,氮、磷、钾肥的配施效果优于单一施肥,刈割频次和留茬高度关系到饲草正常生长和产量,一定范围内,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随施肥量和刈割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加工方式的不同主要影响饲草的保质时间、营养品质、适口性及牲畜的消化吸收利用效率,采取干草调制、干燥制粉、青贮发酵、制粉等加工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饲草营养品质,改善适口性,延长保质时间,促进牲畜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瘤胃是牛羊消化代谢饲料的主要场所,日常饲喂时要根据牛羊瘤胃对粗蛋白、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科学的配比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从而促进牛羊的健康养殖。2金丝桃(Hypericum kouytchense L.)、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和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5种饲用植物从整体来看其粗蛋白(CP)含量较低,粗脂肪(EE)含量较高,粗纤维(CF)及磷(P)、钾(K)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适中,各营养成分之间无明显的耦合关系,狼尾草的综合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相对较高,火棘相对较低。5种饲用植物的CP含量在6.12%~12.76%之间,EE含量在2.87%~12.25%,CF含量在5.19%~20.97%,粗灰分(Ash)含量在1.68%~6.93%,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在27.49%~31.48%,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在51.07%~59.35%,P含量在0.11%~0.32%,K含量在0.68%~2.23%,CP、EE、P、K含量差异较为显着(P(27)0.05),而CF、Ash、ADF、NDF含量差异则不明显(P(29)0.05)。应用隶数函数法对5种饲用植物营养品质进行综合排序为:狼尾草(29)皇竹草(29)火棘(29)芒(29)金丝桃;按照总能(GE)、可消化能(DE)、代谢能(ME)等能值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为:金丝桃(29)狼尾草(29)皇竹草(29)火棘(29)芒;按照可消化养分(TDN)、干物质采食率(DDM)、干物质采食量(DMI)、相对饲用价值(RFV)、粗饲料相对质量(RFQ)等饲用价值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为:狼尾草(29)皇竹草(29)芒(29)金丝桃(29)火棘。因此,从营养能量供给水平来看,石漠化地区野生草灌饲料化开发具有可行性。3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饲喂牛羊,整体来看都具有较好的增重效果,但是不同替代比例条件下增重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狼尾草的增重效果最为显着(P(27)0.05),而金丝桃和火棘的增重效果则不明显(P(29)0.05)。用上述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作为粗饲料饲喂牛羊时发现,牛羊的采食量显着增加,增重效果较为明显,基本满足了牛羊健康养殖的需要。综合考虑EE、CP、CF等营养物质的供给能力并结合牛羊舍饲饲喂实验的增重效果来看,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饲喂牛时最适宜的添加比例分别为:金丝桃20%,火棘20%,狼尾草40%,皇竹草30%,芒20%;饲喂羊时最适宜的添加比例为:金丝桃20%,火棘20%,狼尾草40%,皇竹草40%,芒30%。4石漠化地区对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植物进行饲料化开发利用,能够有效扩大饲草料的来源范围,逐步转变“玉米秸秆+精饲料”的传统模式,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牛羊养殖的经济效益。5种饲用植物如果都按其最大增重的替代比例进行投喂,养殖2个月每头牛可节省草料及其成本分别为金丝桃180 kg(成本46.8元),火棘180 kg(成本46.8元),狼尾草360 kg(成本93.6元),皇竹草270 kg(成本70.2元),芒180 kg(成本46.8元);每只羊节可省草料及其成本分别为金丝桃30 kg(成本7.8元),火棘30 kg(成本7.8元),狼尾草为60 kg(成本15.6元),皇竹草60 kg(成本15.6元),芒45 kg(成本11.7元)。目前,活畜牛的市场价格一般为38元/kg,活畜羊的市场价格为70元/kg,每头牛2个月的增重毛收益金丝桃为2289.5元,火棘为2203.62元,狼尾草为3109.16元,皇竹草为2858.36元,芒为2805.92元;每只羊2个月的增重毛收益金丝桃为1015元,火棘为924.7元,狼尾草为1199.8元,皇竹草为1137.5元,芒为1080.1元。5在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已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良和创新技术,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推广,取得了较好的应用示范效果。根据三个示范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现有及共性技术,在借鉴其他地区相关技术的基础之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角度可调牛羊食槽装置、高度可调牛羊食槽装置、新型羊圈结构、牛羊项圈、灭虫装置等关键创新技术,构建了适用于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技术体系。试验研究从2018年10月份开展以来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和施秉示范区分别建成供饲用资源开发的草灌地面积分别为23.45 hm2、14.23hm2、6.5 hm2。经过试验示范,当地农户“种草养畜”的意识得到了增强,部分地区饲草料短缺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效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另外由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养分含量较低,饲用植物无论是其产量还是营养品质都相对较低,适口性也相对较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其饲料化开发利用。因此,如何进一步改善饲用植物的营养品质并提高其产量就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刘洋[2](2021)在《大竹鼠肌肉营养价值和粪污肥料化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大竹鼠是我国竹鼠品种中最大的一种。近年来大竹鼠养殖产业的快速增长,使大竹鼠供大于求情况在日益凸显。然而在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下,以食用性目的的竹鼠养殖产业已被禁养。让人们客观认识竹鼠食用价值,改变产品后续加工形式,使产业有效地转型迫在眉睫。而且规模化大竹鼠养殖场有大量粪污产生,如果得不到进行合理的消纳,不但污染环境还造成资源浪费。为深入了解大竹鼠食用营养价值,从营养层面讨论其食用价值,以及养殖过程中粪污肥料化的可行性。本研究对大竹鼠、中华竹鼠、鸡、猪、牛肌肉各10份样品的肉食用品质、营养品质进行测定,进而综合评价大竹鼠肌肉与日常消费动物肌肉营养价值的差异性;对大竹鼠、中华竹鼠、鸡、猪、牛、羊粪污各10份样品的总养分、有机碳、重金属、微量元素、四环素类抗生素进行测定,综合分析大竹鼠粪污肥料化的是否可行。结果发现:1、大竹鼠肌肉食用品质、营养品质与中华竹鼠差异并不大,与日常消费鸡、猪、牛肌肉差异较大。大竹鼠肌肉中蛋白质及氨基酸营养品质不如日常消费的鸡、猪、牛肌肉营养品质,蛋白质占比为20.01%显着低于中华竹鼠、鸡、猪、牛肌肉(P<0.05);氨基酸指数为78.71,高于中华竹鼠和鸡的肌肉,低于牛、猪肌肉;脂肪酸营养品质较高,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较大;微量元素上有着较高的铜、铁、硒元素;维生素中维生素B2、维生素E含量较高。但根据目前大竹鼠的销售价格与营养价值看,食用性价比不高。建议不以食用性为目的的加工方式,应开拓其他加工利用方式的产品。2、大竹鼠粪污总养分为5.84%,与中华竹鼠粪污中的总养分差异不显着,显着低于其他实验动物粪污中的总养分(P<0.05);重金属元素砷、汞、铅、镉、铬含量为 0.016mg/kg、0.005mg/kg、12.5mg/kg、0.340mg/kg、13.3mg/kg。大竹鼠粪污其总养分、重金属等指标均适宜对其进行肥料化处理,有利该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型种养产业。
温馨[3](2021)在《内蒙古地区抗菌用蒙药植物种类及土木香饲喂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面禁止使用饲用抗生素后,替代饲用抗生素问题亟需解决。秉着传承民族医药的宗旨,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为目标,在替代饲用抗生素的背景下,本研究将内蒙古地区具有抗菌作用的蒙药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布、丰富度、利用部位及方法进行统计,筛选出优先利用蒙药植物。运用体外微生物试验研究10种蒙药植物对大肠杆菌及植物乳杆菌生长的影响,与现代养殖结合探讨蒙药植物与青贮饲料混合饲喂应用的可行性,为养殖业的发展及畜禽动物健康,畜产品安全乃至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稳定发展服务。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1.通过文献查阅、植物标本数量查询、专家咨询等方法筛选内蒙古地区具有“杀黏”、抗菌、抗病原微生物等功效的蒙药植物。结果表明:共99种,其中菊科、毛茛科等较多。利用部位以地上部分为主;利用方法以内用、直接修制为主。16种蒙药植物可优先进行饲喂利用。2.选择10种蒙药植物采用热提取法制备提取物,分别以5种(0%、1%、2%、3%、4%)浓度梯度添加在大肠杆菌及植物乳杆菌培养基内,进行培养后观察记录菌落数。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体外培养试验,与对照组相比,百里香1%、蒲公英1%、苦参1%、苍术2%、黄花蒿3%、土木香1%、草木樨3%、侧柏1%浓度提取物抑制大肠杆菌的效果最佳,其余蒙药植物无显着影响(P>0.05)。植物乳杆菌体外培养试验,与对照组相比,土木香提取物添加浓度为1%时显着促进植物乳杆菌的生长(P<0.05),其余无显着影响甚至抑制植物乳杆菌生长。3.选取土木香(Inula helenium)制成粉状,经60目筛。以15只舍饲母滩羊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土木香)、0.5%土木香组(日粮0.5%土木香粉/kg)、1%土木香(日粮1%土木香粉/kg)组。预饲期为7天,正饲期为14天,研究其对滩羊健康状况、血清生化及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土木香可提高滩羊采食量,并能够保护肝功能,促进滩羊血清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含量的升高。综上所述:内蒙古地区抗菌用蒙药植物种类很丰富,目前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短缺,已种植的种类优先用于饲料添加剂是可行的,本研究为抗菌用蒙药植物种类选择提供了依据。初步筛选的蒙药植物中,结合体外抑菌试验选出土木香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滩羊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现良好,具有替代饲用抗生素开发利用的前景。本研究为内蒙古地区蒙药植物在饲用领域内的应用提供了崭新途径。
蔡晓晴[4](2021)在《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 ——以嘉兴市秀洲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推进,以乡村生产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生产性景观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对乡村生产性景观的规划研究过多强调经济效益和审美价值,而对生态可持续建设等研究较少。本文从生态循环农业视角切入,首先阐述乡村生产性景观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等,在明晰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性景观等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归纳国内外生产性景观发展脉络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分析,指出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优秀案例,进行经验总结。其次,辨析生态循环农业和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关系,从不同角度总结生产性景观类型,并对其生态、美学、生产与生活应用、文化、农文旅融合等价值进行评价,通过与传统生产性景观规划进行对比分析,探索本课题新的研究思路。总结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原则,提出生态循环农业应用策略及布局模式,从空间布局、景观结构及功能分区三个方面,系统全面地构建规划体系,通过整合乡村生产性景观资源,建立“点-线-面”的景观结构,依据农、林、牧、副、渔等农业构成要素划分功能分区,并提出具体的营造方法和途径。最后,以上述构建的规划体系为指导,规划秀洲区生产性景观,进一步验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寻求乡村生产性景观与生态循环农业的有机结合,强调生产性景观的“生态性”与“可持续性”,并提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生产性景观规划策略及体系,以期为未来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提供新的规划思路和借鉴依据。
索南邓登[5](2020)在《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藏医药学及其产业强劲发展,有限的藏药材资源以惊人的速度被消耗,越来越多的藏药材面临濒临灭绝的严峻现状。开展野生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的濒危状况研究并进行系统管理,是藏医药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论文以野生濒危藏药材掌裂兰植物为典型案例,沿着―致危因素识别-濒危资源评价-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路径,采用文献梳理、理论研究、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掌裂兰植物致危因素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了濒危藏药生态适宜平衡模型,以此为基础,构建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影响濒危藏药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路径模型。论文主要工作包括:第一,针对藏药资源的自然致危因素和适宜性问题,对青藏高原区域内掌裂兰分布点和样地进行生境特征、植物区系、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种间关系等调查。研究发现,掌裂兰具有种群规模小、个体数量少、地理分布狭窄,喜潮湿环境,抗寒旱能力弱等特征。提取掌裂兰分布区生态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发现青海省内掌裂兰适宜区总面积达30 700km2,其中河南县、泽库县、久治县和班玛县为主要适宜地,面积约为12 454 km2。构建了生态适宜面积平衡模型,为中藏药产业发展和规划种植奠定了基础,对藏药资源调查和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手段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二,针对掌裂兰致危性的人为因素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全面分析青海、西藏、甘肃等地主要医疗机构资源的需求状况,提出保护意识淡薄、过度采挖、过度放牧、草地鼠害和旅游等活动为主要的致危因素。第三,依据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从濒危性、遗传多样性、植物价值、管理利用等方面,构建了濒危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准则层指标、18个评价指标层和14个评价因素层。最后,基于致危自然及人为因素识别、评价体系、系统管理的过程对可持续利用能力提升的研究假设,通过353份调查问卷,使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关键因素和作用路径,提出应建立专项濒危藏药植物园,开展就地保护与种质资源库,加强濒危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生境调查,开展适宜种植区和规范化人工种植,建立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濒危藏药资源的实时动态监测与市场监管。以政府为治理主体,对致危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是解决濒危藏药资源危机的路径。本文针对构建濒危藏药资源综合治理体系,提升濒危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治理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朱玉洁[6](2019)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药资源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融合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药资源产业的显着特征是依赖于中药资源作为供应链源头和价值链的输入源头,通过供应链不同环节的价值增值和价值创造环节,输出终产品到供应链末端的消费者手中。中药行业因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自身绿色价值低和外部环境损害价值高,因此供应链具有较高的绿色生产力发展潜力。然而,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企业偏重于技术型的供应链模式构建,立足于商业角度探求整合式中药供应链模式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从供应链整体视角解决中药产业的绿色发展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答,大量有价值的会计和经济数据难以充分挖掘利用,价值核算和控制无法有效实施。本研究在分析中药供应链物质流的基础上,融合价值流分析,根据价值流图构建中药供应链的绿色生产力分析理论基础和核算框架体系,实现供应链和价值链融合分析,提出供应链提升绿色生产力的有效路径和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文章对价值链管理、绿色供应链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从中药资源价值链的拓展、特征和影响因素阐述了中药资源价值链的内涵和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内涵,同时阐明了价值链视角融合中药供应链分析的理论框架。其次,文章从中药在医药产业中的构成及比较优势、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分析方法现存问题和困境阐述了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并阐述了中药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的融合分析的融合基础和融合过程。第三,基于绿色价值流图构建分析框架,分析了中药供应链中各链条组成部分,识别“浪费”来源,设计供应链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通过计算供应链的经济指数和环境指数,创新设计了供应链绿色生产力量化测算框架,并运用民营企业数据实证其可行性。为中药资源产业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水平提供了评价手段。第四,本章在分析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五个策略①原料药减少使用量②原材料替换③废弃物循环利用④产品替换⑤产品循环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提升策略进行分析,提出废弃物资源化是提升绿色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同时,还给出了中药产业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提升还需从政府规制保障(环境保护税法细化)、企业责任意识提升(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和公众消费引导(公众环境知情权保护,参与权推广和绿色消费引导)等多维度进行调控的相关政策建议。第五,文章分析了中药废弃物资源化是中药供应链提升绿色生产力的最优策略,也是中药资源价值链实现价值延伸和价值增值的重要环节。并以黄芪为实例,探讨了黄芪口服液供应链中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若干策略,并利用绿色生产力指数GPI计算公式黄芪绘制口服液供应链改进后的价值流图,比较前后GPI在不同供应链阶段的变化。论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希望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立足价值链视角聚焦绿色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价值流动,融合分析物质流和价值流的运行规律,在国内首次较系统地探索了中药供应链价值流和物质流融合分析框架,对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的理论分析进行拓展,阐明提升供应链绿色生产力与价值链价值延伸与创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评估方法:内部资源流动的经济效益--外部环境损害价值评估的融合分析形成价值图模型,建立绿色生产力绩效评估指数。该指数在概念结构、价值流转呈现形式,计量基础和数据收集处理均有一定突破和创新。根据中药供应链的特征,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的提升策略和实现机制,对绿色生产力测算框架进行实证研究,实现应用创新。
李炎桂[7](2019)在《貉胆生药学鉴定、成分分析及其抗炎抑菌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Ursus thibetanus的干燥胆,是我国传统名贵动物药材,有1300多年的医药学应用历史,历代中医古籍中含熊胆的方剂多达396首。本品为不规则碎片、颗粒和粉末,黄色至深棕色,有的呈深绿色或淡红色,半透明,有玻璃样光泽,质脆,易吸潮,气清香微腥,味极苦微回甜,有清凉感。熊胆初次记载于《新修本草》,气味苦寒、无毒,入肝胆心经,具有清热、平肝、明目功能,常用于惊风抽搐、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病症。熊胆的资源极其短缺,其研究和应用受到严重障碍。因此,寻找熊胆替代品中药材新资源,开展其临床前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意义。考虑熊胆粉来源性质,其可能替代品首先考虑动物胆类中药。貉是皮毛动物养殖品种中最容易饲养的品种,貉养殖规模较大。打皮完成后,大部分貉胆被丢弃,能否将貉胆变废为宝代替熊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红外光谱、UPLC-MS/MS等方法对貉胆进行鉴别,比较貉胆和熊胆之间的异同点;通过对比分析貉胆粉和熊胆粉活性成分的异同,对比分析貉胆粉和熊胆粉抗炎抑菌药理作用的异同,为貉胆粉是否有代替熊胆粉的可行性提供依据和参考。具体结果如下:1.本文通过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IR、UPLC-MS/MS等方法对貉胆进行鉴别。发现貉胆粉极容易获取,来源于犬科动物貉。貉胆胆仁脆,半透明,表面有光泽,断面光滑,光泽明显,粉末黄色、黄绿色,有腥气。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貉胆粉末有无色或黄色的透明或半透明晶体存在,棱角分明,有明显条纹。紫外光下可观察到貉胆粉末有明亮黄绿色荧光。通过TLC实验,发现貉胆粉可在对应胆酸和鹅去氧胆酸标准品位置找到对应斑点;通过UPLC-MS/MS实验,发现貉胆粉可在对应胆酸和鹅去氧胆酸标准品位置找到胆酸的6种离子碎片以及鹅去氧胆酸的5种离子碎片,确定貉胆粉具有胆酸和鹅去氧胆酸两种成分。通过IR实验,发现貉胆粉共有图谱特征吸收峰如下:1070cm-1、1669cm-1、2924cm-1、2997cm-1,和熊胆粉红外光谱一致,说明貉胆粉和熊胆粉中物质成分的化学键以及官能团组成相似。2.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貉胆粉总胆酸含量测定,发现貉胆粉中的总胆酸含量远高于熊胆粉的。以胆酸和熊去氧胆酸含量计总胆酸,貉胆粉总胆酸含量分别为39.80%、36.06%,熊胆粉总胆酸含量分别是14.00%、14.73%。3.本文采用HPLC法对貉胆粉中21种氨基酸进行测定,发现貉胆粉共有16种氨基酸,熊胆粉中共有14种氨基酸。其中貉胆粉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熊胆粉中有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貉胆粉中有药用氨基酸9种,熊胆粉中有8种药用氨基酸。二者共有的14种氨基酸中,貉胆粉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组氨酸、丝氨酸、丙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均高于熊胆粉中对应氨基酸的含量。4.本文采用ICP-MS对貉胆粉和熊胆粉中65种无机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貉胆粉和熊胆粉共有的64种无机元素,其中貉胆粉中有44种元素含量不低于熊胆粉中的含量。貉胆粉中不含镍元素。5.本文通过药理实验证明貉胆粉具有显着抑制二甲苯诱发的小鼠耳肿胀的作用。貉胆粉和熊胆粉实验组中,发现抗炎效果随两种胆粉药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高、中剂量的貉胆粉和熊胆粉抗炎作用显着,同剂量间无显着差异。浓度为0.14g/ml的貉胆粉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明显体外抑制作用,抑菌作用达不到熊胆粉的效果。
陈丽红[8](2019)在《刺参-柄海鞘的混养系统构建及互利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池塘养殖是我国北方目前最主要的刺参生产模式,长期高密度养殖造成了生态劣化、刺参产量降低等现象,如何充分利用池塘营养要素,提高营养要素利用率,进行生态养殖,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刺参-柄海鞘混养系统,验证了刺参、柄海鞘混合养殖的可行性;从生态系统环境因子和动物生理生态两个层面阐述了混养系统生物与环境的互利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混养系统的构建柄海鞘滤食水体中微藻和有机质,通过排泄将其转化为刺参饵料,可有效提高营养要素利用率。柄海鞘悬吊养殖,刺参放置底部,维持一定微藻密度,设立不同规格动物、微藻共养组及刺参、柄海鞘混养组,进行模拟养殖。结果表明相同养殖模式下不同规格动物试验组之间各指标无显着差异;混养组水体、生物沉积物营养盐浓度及附着基细菌数量与共养组接近,比刺参对照组显着降低,刺参生长更快。参数优化试验表明微藻密度对刺参生长无显着影响;较高的海鞘生物量(800 gwt/m3)有助于提高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降低大(L)规格刺参体重变异系数(CV),提高小(S)规格刺参(较大个体Sb和较小个体Ss)CV;L规格刺参数量增加使各规格刺参SGR下降,CV升高。混养系统适宜的生物组成:微藻密度5×102 cell/mL,柄海鞘生物量800 g wt/m3,L规格刺参5-6 ind/m2,S规格刺参12-1 5ind/m2。2、混养系统的互利效应研究设置刺参、柄海鞘混养组(投饵/不投饵)、大小规格刺参套养组(投饵/不投饵)4个试验组,进行室内模拟养殖。混养组保持在一、二类水质,水体及生物沉积物各形态氮、磷浓度显着高于套养组。相同的投饵模式下,混养组环境因子、营养因子、生活因子均高于套养组,刺参生长更快。L、Sb、Ss各规格刺参套养组和混养组的SGR与环境因子无相关性,与营养因子和生活因子高度正相关,混养系统互利效应主要通过营养互利途径得以实现。混养组L、Sb规格刺参生理变化较小;Ss规格刺参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乳糖脱氢酶、ATP酶的活力比套养组分别提高8.8%、10.5%、5.2%、118.7%,消化酶活力提高6%-10%。综合而言,混养系统对刺参的生理代谢发挥了积极影响。3、混养系统的应用试验将上述4个试验组进行为期1年的池塘试验,养殖水体和底泥不同形态氮、磷浓度与季节紧密相关,均维持在较低水平。投饵模式下混养组水体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总氮浓度平均值较套养组分别升高16.2%、1.2%、5.5%、6.8%,同样投饵模式下混养组刺参生长速度最快,各组刺参成活率及生化成分无显着差异。综上所述,混养系统提高了主要养殖动物刺参的环境因子、营养因子及生活因子,提升刺参生理代谢,促进刺参生长,改善了刺参的养殖效果,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
孙大江[9](2019)在《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西林盘是中国最典型的乡村聚落群和历史地理单元,是成都平原有机肌理构成、生态本底和唯一的景观识别因子。至禹冰治水之始、历耕拓变,肌理渐成,文人入蜀和移民现象以及文事农事交融等历史塑造了林盘的勃然生机和田园诗意乡愁。以田、林、水、宅等为要素,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体现了天府之国的富饶和闲美、农耕文明的厚积和发展、蜀地文明的存续和延展。近十年以来尤其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成都川西林盘修复整治与建设工程使林盘空间质量、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得以较大改善,面目一新,但也普遍出现了规划视角单一,美学感知弱化、景观意象缺失等问题,导致地域乡村景观意蕴模糊,景观破碎。同时,相关川西林盘的研究多偏向于其发生发展、聚落特性、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等方面,聚焦林盘建设与发展、聚落实用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还属空白。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从本质上说还是由传统乡村意象的缺失所导致的,在城乡文明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各类人群对传统乡村意象的总体价值认知不足。川西林盘建设作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乡村表达,是西蜀园林及城市景观营造的重要意象渊源,找到科学的方法,对其景观意象的正确解读和基于新时代的研判与运用尤为重要。本论文基于环境感知的相关理论,通过多维度的视角对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对川西林盘现状和建设进行大量考察和对传统意境的梳理,结合客观与主观的研判,创新地提出MDP(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景观意象测度体系并进行了运用。本文首先对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梳理整理,构建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归纳总结了川西林盘的发展脉络和影响因子。(一)基本厘清了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之间的缘起承接维度,从居林盘再造园、修竹茂林赋文、曲水融通共享、诗意生活等四方面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发展、影响进阶关系;(二)大量调研了成都平原近几年的林盘建设,归纳了川西林盘建设的四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传统和新建川西林盘的在入口、植物、色彩、植物、空间、边界等六个方面的景观意象;(三)通过MDP测度体系中的三个交互性的客观实验(SD语义差异法、写真投影法、认知地图)以及四个主观分析研究(色彩信息分析、景观空间图示语言、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典型植物调查)对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进行了相应的剖析和说明;(四)研究结论认为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主要由6个局部意象构成:入口意象(引导性印象、生活化氛围、物质与精神的形态)、植物意象(风水植物、田园化植物、乡土植物)、建筑意象(朴素飘逸、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空间意象(垂直空间、水平空间、要素结构)、色彩意象(整体色彩、植物色彩、建筑色彩)和边界意象,传统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即为以上成果的共同构成,拥有独特性、整体性和复合性三大特征;(五)基于环境感知的多维度多视角的方法提出了注重整体性考虑、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注重和延续人文文学意境、历史地理标示与生态本底的考量等川西林盘景观意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运用策略,提炼了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并用实际案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实证。本论文立足于新时代和新发展趋势,关联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天府绿道建设等大背景,形成的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归纳总结的相应策略与景观意象结构,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体现了高度的职业责任心,有利于扩大和提高川西林盘的认知范围和关注度。成果对于拓延后续相关的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和优化成都乡村环境建设的初期研判与项目建设过程是极具引导和参考价值的。
张杰[10](2019)在《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森林养生旅游在国内方兴未艾。2019年3月8日,国家林业与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在2022年建成布局较合理的区域性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建立国家森林康养基地300处,到2035年建成覆盖全国的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强调森林康养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森林养生旅游是森林康养产业中的重要内容,中医特色明显,开展森林养生旅游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森林康养产业中的独特优势。广东省森林资源丰富,养生旅游发展基础坚实,社会对发展森林养生旅游的呼声很高。但是目前相较其他省份而言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实质进展比较缓慢。经过文献梳理,发现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相关研究很少,而且多数的森林养生旅游研究是基于旅游管理、林业经济、产业经济的视角,仅有零星的森林旅游研究涉及到中医养生的内容,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缺乏中医养生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因此本研究选取广东省为研究对象,从中医养生学的视角开展了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研究。目的:首先,系统地梳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包括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和基于中医学的森林养生理论。其次,分析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包括外部宏观环境、内部现状与问题,以及内外部综合态势。然后,基于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以森林养生旅游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探讨其开发策略,包括开发模式、产品和服务体系、产业发展形态、产业发展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最后,介绍和分析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三个具体案例。以期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开展森林养生旅游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一)交叉研究法森林养生旅游属于多产业交叉领域,涉及中医药、旅游管理、林业经济、产业经济等多学科内容,因此要使用多元化视角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方法。(二)文献研究法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森林养生旅游的研究文献,尽可能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通过梳理中医养生学、旅游管理学、森林医学相关文献着作,整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查阅、整理相关政府部门网站、行业网站提供的统计数据和资料,尽可能全面收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资料。(三)田野调查法实地走访省内省外多处森林养生旅游开发单位,深入山地、森林,与当地居民、游客、管理人员进行深入交谈,详细考察当地的森林气候、地形、植被、水源、历史人文等情况,获取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四)访谈报告法与广东省森林公园协会合作开展关于《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标准》制定的课题研究,举办“国有林场森林康养休闲体验示范建设情况”座谈会,对受访者进行结构性访谈调查,并多次参加行业会议、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行业专家学者、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和交流,加深对森林养生旅游的专业认识。(五)问卷分析法在广东省部分森林旅游区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并采用Excel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初步了解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消费者特征、认知及需求情况。(六)模型分析法引入了 PEST宏观环境分析模型、RMP旅游开发模型、SWOT综合态势分析模型,将收集到的定性资料和定量数据进行结构化的模块分析,系统地开展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现状研究。(七)个案分析法在开发现状研究和开发策略研究部分,多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说明。在最后开展专门的案例研究内容,选取广东省三个不同的森林养生旅游模式的案例,从项目概况、现状分析和建设规划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成果:(1)系统梳理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包括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和森林养生理论。梳理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时涉及的旅游开发一般理论,并探讨其在森林养生旅开发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竞争力理论、旅游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社会学与人类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体验经济理论等。首次整理归纳了森林养生理论。本研究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将森林养生的概念进行合理延伸,以中医养生学理论和森林医学理论为指导,整理归纳了森林养生理论的概念内涵、养生目的、养生原则、养生方法和注意事项。认为森林养生是以有益人体健康的森林环境与资源为基础,辅以必要的养生保健设施,通过环境养生、行为养生、精神养生等具体养生方法活动,最终实现维护健康和幸福两大目的的一种综合养生方式。森林养生的原则包括天人相应,三因制宜;扶正避邪,预防为主;动静互涵,身心同调;综合调养,持之以恒四大方面。森林养生的方法有森林浴养生、森林饮食养生、森林运动养生、森林温泉养生、针灸推拿养生、森林园艺养生、森林精神养生、森林芳香养生、森林五色养生、森林音乐养生等十种。(2)研究归纳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有政策环境: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支持、养生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支持;经济环境:经济整体发展稳中求进、森林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林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健康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社会环境: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对养生需求日益扩大、广东省养生文化氛围浓厚;技术环境:中医药养生技术发展、林业科技发展、旅游事业人才培养等。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内部开发现状:整理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资源,包括森林生态资源、岭南本草资源、饮食养生资源、温泉养生资源、滨海旅游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等;调查分析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市场需求,包括消费者的基本特征分析、对森林养生旅游的认知分析、需求分析等;调查分析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产品和服务现状,包括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展情况、规划情况以及目前产品和服务存在的问题。产品和服务存在的问题有资源缺乏充分利用;开发基础有待完善;产品和服务未形成产业链;产品和服务的专业性有待提高。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内外部综合态势:内部优势:森林养生旅游资源条件优越、区位和交通条件良好、旅游客源市场广阔、旅游经济支撑强劲有力;内部劣势:开发现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森林季节性闲置;外部机遇:森林养生旅游是多方政策交汇点、社会的养生需求;外部挑战:其他地区的竞争挑战、不合理开发带来的森林破坏。(3)提出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策略。差异化的开发模式:提出“森林旅游+X养生+Y养生+……”的差异化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模式。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模式分为:“森林旅游+本草养生”的林下中药模式;“森林旅游+饮食养生”的生态美食模式;“森林旅游+运动养生”的休闲健身模式;“森林旅游+温泉养生”的康体度假模式;“森林旅游+精神养生”的养心度假模式;“森林旅游+滨海养生”的山海度假模式。并结合实例介绍每种模式的特点、适宜开展的地区、以及产业延伸的路径等内容。中医药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和服务需要以森林养生理论为指导、由专业养生人员来实施、养生特色要融入旅游六要素中。研究还认为目前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目标群体主要为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以森林养生方法为框架整理了二十八项森林养生旅游项目,并总结了产品和服务中的三因制宜原则,凸显了中医药的特色。融合性的产业发展形态:提供了森林小镇、森林养生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三种适宜森林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形态。综合性的产业发展保障措施:分别从政策规划、人才培养、融资模式、营销推广等方面展开分析。(4)介绍了三个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案例本研究选取广东省三个不同的森林养生旅游模式的案例,即丰顺留隍潮客小镇:“森林旅游+温泉+禅修养生”的身心度假模式、大北山森林养生旅游基地:“森林旅游+本草+茶文化养生”的林下茶药模式、惠来南药产业园:“森林旅游+本草养生”林下中药模式,从项目概况、现状分析和建设规划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结论: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梳理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特别是首次整理出的森林养生理论,为森林养生旅游的内容开发提供专业依据,有助于凸显森林养生旅游的中医药特色。此外对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进行区域研究也尚属首次,系统展现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若干开发策略,最后三个不同开发模式的案例,为其它研究提供借鉴。整个研究从森林养生旅游的相关“理论”研究到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实践”研究,从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现状和开发策略的“面”研究到案例分析的“点”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点”和“面”相结合,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参考,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药用动物种类的养殖可行性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用动物种类的养殖可行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饲用资源与牛羊健康养殖 |
(二)喀斯特地区饲用资源与牛羊健康养殖的特点 |
(三)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进展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数据资料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影响机理 |
(一)特色饲用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影响机理 |
1 栽培管理对于饲用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 |
2 加工方式对于饲用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 |
(二)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的机理 |
1 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 |
2 牛羊对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规律 |
四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机制 |
(一)特色饲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与饲用价值评价 |
1 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
2 能值的评定 |
3 饲用价值评价 |
(二)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 |
1 饲用资源开发对于牛增重的影响 |
2 饲用资源开发对羊增重的影响 |
3 饲用资源开发对牛羊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
五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喀斯特地区现有成熟技术 |
1 种植管理技术 |
2 饲料化加工技术 |
3 牛羊舍饲技术 |
(二)喀斯特地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1 牛羊食槽改良技术 |
2 牛羊圈舍优化技术 |
3 牛羊健康养殖技术 |
(三)技术应用示范与验证 |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3 示范点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4 示范点规划设计与技术应用示范过程 |
5 示范点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2)大竹鼠肌肉营养价值和粪污肥料化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竹鼠简介 |
1.1 竹鼠种类 |
1.2 竹鼠养殖现状 |
2 肉类的品质评价 |
2.1 食用品质 |
2.2 卫生品质 |
2.3 加工品质 |
2.4 营养品质 |
2.5 人文品质 |
3 粪污综合利用 |
3.1 畜禽粪污污染现状 |
3.2 畜禽粪污肥料化 |
3.3 施用有机肥料对土壤的影响 |
4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大竹鼠肌肉营养成分对比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肌肉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竹鼠肌肉品质的比较 |
2.2 大竹鼠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 |
2.3 大竹鼠肌肉的氨基酸组成 |
2.4 大竹鼠肌肉中必需氨基酸营养品质评价 |
2.5 大竹鼠肌肉中脂肪酸组成 |
2.6 大竹鼠肌肉中矿物质含量 |
2.7 大竹鼠肌肉中的维生素组成 |
3 讨论 |
3.1 肌肉的食用品质 |
3.2 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 |
3.3 肌肉的氨基酸组成及氨基酸的品质评价 |
3.4 肌肉中脂肪酸的组成 |
3.5 肌肉中矿物质及维生素组成及含量 |
4 结论 |
第三章 大竹鼠粪污的成分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竹鼠粪污中总养分与有机质含量比较 |
2.2 大竹鼠粪污中重金属及微量元素含量比较 |
2.3 大竹鼠粪污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量比较 |
3 讨论 |
3.1 粪污中养分及有机质比较 |
3.2 粪污中微量元素、重金属元素及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量分析 |
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内蒙古地区抗菌用蒙药植物种类及土木香饲喂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抗生素及饲用抗生素的概述 |
1.1.2 饲用抗生素在国内外规模化养殖中的应用变迁 |
1.1.3 禁止使用饲用抗生素所面临的问题 |
1.2 药用植物替代饲用抗生素的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内蒙古地区抗菌用蒙药植物种类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2 筛选过程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内蒙古地区抗菌用蒙药植物种类 |
2.3.2 内蒙古地区抗菌用蒙药植物分布及丰富度状况 |
2.3.3 内蒙古地区抗菌用蒙药植物利用部位及方法 |
2.3.4 内蒙古地区可优先利用抗菌蒙药植物种类 |
3 10种蒙药植物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体外培养试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1.1 10种蒙药植物的基本情况 |
3.1.1.2 菌种及培养基 |
3.1.1.3 主要仪器及试剂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试验设置 |
3.1.2.2 蒙药植物提取物的制备 |
3.1.2.3 菌种的处理及培养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活性测定 |
3.2.2 10种蒙药植物提取物不同浓度梯度对大肠杆菌的影响 |
3.2.3 10种蒙药植物提取物不同浓度梯度对植物乳杆菌的影响 |
4 蒙药植物土木香作添加剂对滩羊的饲喂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药物与仪器 |
4.1.2 试验动物 |
4.1.3 试验时间与地点 |
4.2 试验饲粮 |
4.3 实验设计 |
4.4 饲养管理 |
4.5 测定指标 |
4.6 结果与分析 |
4.6.1 蒙药植物土木香作添加剂对滩羊健康状况的影响 |
4.6.2 蒙药植物土木香作添加剂对滩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6.3 蒙药植物土木香作添加剂对滩羊免疫功能参数的影响 |
4.7 土木香价格及饲喂成本分析 |
5 讨论 |
5.1 内蒙古地区抗菌用蒙药植物种类研究 |
5.2 10种蒙药植物对大肠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体外培养试验 |
5.3 蒙药植物土木香作添加剂对滩羊的饲喂试验 |
6 结论 |
7 不足之处 |
8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内蒙古地区具有抗菌作用蒙药植物名录 |
作者简介 |
(4)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 ——以嘉兴市秀洲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1.1 美丽中国与美丽乡村发展背景 |
1.1.1.2 农业及休闲农业的发展 |
1.1.2 现实需求 |
1.1.2.1 环境需求 |
1.1.2.2 大众需求 |
1.1.3 生产性景观的应运而生 |
1.1.4 生态循环农业在生产性景观中的可行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文献研究法 |
1.3.2.2 实地调研法 |
1.3.2.3 交叉学科研究法 |
1.3.2.4 归纳分析法 |
1.3.2.5 案例实证研究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4.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5 论文框架 |
2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产性景观 |
2.1.2 生态循环农业 |
2.1.2.1 生态农业 |
2.1.2.2 循环农业 |
2.1.2.3 生态循环农业 |
2.2 相关理论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景观美学理论 |
2.2.3 生态产业链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生产性景观研究概况 |
2.3.1 国外研究概况 |
2.3.1.1 发展脉络 |
2.3.1.2 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概况 |
2.3.2.1 发展脉络 |
2.3.2.2 研究进展 |
2.3.3 文献总结 |
2.3.3.1 现存不足 |
2.3.3.2 发展趋势 |
2.4 案例分析 |
2.4.1 台湾宜兰头城农场 |
2.4.1.1 项目概况 |
2.4.1.2 规划布局 |
2.4.1.3 景观营造特色 |
2.4.1.4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要点 |
2.4.1.5 经验总结 |
2.4.2 北京蟹岛观光园 |
2.4.2.1 项目概况 |
2.4.2.2 规划布局 |
2.4.2.3 景观营造特色 |
2.4.2.4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要点 |
2.4.2.5 借鉴经验 |
2.4.3 盐城市伍佑农业园 |
2.4.3.1 项目概况 |
2.4.3.2 规划布局 |
2.4.3.3 景观营造特色 |
2.4.3.4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要点 |
2.4.3.5 借鉴经验 |
2.4.4 案例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3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分析 |
3.1 生态循环农业和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关系辨析 |
3.1.1 生态循环农业是生产性景观规划的创新思路 |
3.1.2 生产性景观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践载体 |
3.2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乡村生产性景观类型 |
3.2.1 按生态循环农业构成元素分 |
3.2.1.1 循环农田景观 |
3.2.1.2 生态林果景观 |
3.2.1.3 生态养殖景观 |
3.2.1.4 新型设施景观 |
3.2.1.5 农事活动景观 |
3.2.2 按生态循环农业应用功能分 |
3.2.2.1 生态保育型 |
3.2.2.2 休闲观光型 |
3.2.2.3 互动体验型 |
3.2.2.4 科普教育型 |
3.2.3 按生态循环农业开发程度分 |
3.2.3.1 原生型 |
3.2.3.2 再生型 |
3.2.3.3 综合型 |
3.3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评价 |
3.3.1 生态评价 |
3.3.2 美学方面评价 |
3.3.3 生产与生活应用评价 |
3.3.4 文化活化评价 |
3.3.5 农文旅融合评价 |
3.4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与传统生产性景观规划的对比分析 |
3.4.1 从农业资源整合角度分析 |
3.4.2 从景观规模及形式分析 |
3.4.3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 |
3.4.4 从科技应用角度分析 |
3.4.5 从产业融合角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 |
4.1 规划原则 |
4.1.1 生态循环原则 |
4.1.2 多产融合原则 |
4.1.3 因地制宜原则 |
4.1.4 公众参与原则 |
4.1.5 文化活化原则 |
4.2 生态循环农业策略 |
4.2.1 整合生态循环农业资源 |
4.2.2 应用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4.2.3 注重生态资源循环利用 |
4.2.4 构建多产融合体系 |
4.3 规划内容与方法 |
4.3.1 空间布局规划 |
4.3.1.1 带状布局 |
4.3.1.2 核状布局 |
4.3.1.3 环状布局 |
4.3.2 景观结构规划 |
4.3.2.1 生产性景观中“点”要素 |
4.3.2.2 生产性景观中“线”要素 |
4.3.2.3 生产性景观中“面”要素 |
4.3.3 功能分区规划 |
4.3.3.1 粮油种植区 |
4.3.3.2 瓜菜种植区 |
4.3.3.3 林果种植区 |
4.3.3.4 花卉种植区 |
4.3.3.5 水产养殖区 |
4.3.3.6 畜牧养殖区 |
4.3.3.7 设施栽培区 |
4.4 本章小结 |
5 嘉兴市秀洲区生产性景观规划 |
5.1 项目概况 |
5.1.1 区位背景 |
5.1.2 场地现状 |
5.1.2.1 自然条件 |
5.1.2.2 生态环境 |
5.1.2.3 道路交通 |
5.1.2.4 旅游基础 |
5.2 生产性景观资源分析 |
5.2.1 物质资源 |
5.2.2 非物质资源 |
5.3 规划原则与目标 |
5.3.1 规划原则 |
5.3.2 规划思路 |
5.3.3 定位与目标 |
5.3.3.1 规划定位 |
5.3.3.2 规划目标 |
5.4 秀洲生产性景观中生态循环农业策略 |
5.4.1 形成“稻、菜-渔-禽-沼-加-游”模式 |
5.4.2 形成“林果-草-禽-沼-加-游”模式 |
5.4.3 加强可再生资源利用 |
5.5 总体规划 |
5.4.1 空间布局 |
5.4.2 景观结构 |
5.4.2.1 一廊 |
5.4.2.2 四线 |
5.4.2.3 五区 |
5.6 分区详细规划 |
5.6.1 湿地水产区——渔业养殖类景观 |
5.6.2 富硒农业区——蔬果作物类、粮食作物类景观 |
5.6.3 生态稻渔区——粮油作物类景观 |
5.6.4 精品水果区——果林类、花作物类景观 |
5.6.5 有机瓜菜区——蔬果作物类景观 |
5.6.6 智慧高产粮油区——设施景观、粮食作物类景观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 |
2.1.2 公共自然资源理论 |
2.1.3 中药资源生态学理论 |
2.1.4 风险管理过程研究 |
2.1.5 计划行为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6 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分析 |
2.2 研究综述 |
2.2.1 中藏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2.2.2 濒危藏药资源灭绝风险等级 |
2.2.3 濒危藏药资源管理现状 |
2.2.4 濒危藏药资源立法与保护现状 |
第3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自然致危因素识别与分析 |
3.1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物学特性及濒危现状 |
3.1.1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物学特性 |
3.1.2 濒危藏药掌裂兰研究现状 |
3.2 濒危藏药掌裂兰植物区系分析 |
3.2.1 濒危藏药植物区系分析 |
3.2.2 濒危藏药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
3.2.3 濒危藏药掌裂兰植物区系分析 |
3.3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态适宜性区划分析 |
3.3.1 濒危藏药掌裂兰适宜区 |
3.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3.3 结果与分析 |
3.3.4 小结 |
3.4 掌裂兰植物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群特征分析 |
3.4.1 濒危藏药掌裂兰分布区 |
3.4.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4.3 结果与分析 |
3.4.4 小结 |
3.5 生境对掌裂兰致危因子分析 |
3.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5.2 结果与分析 |
3.5.3 小结 |
3.6 气候、土壤与对掌裂兰适宜性分析 |
3.6.1 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平衡论 |
3.6.2 构建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平衡模型 |
3.6.3 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模型问题分析 |
3.6.4 结果与分析 |
3.6.5 小结 |
第4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人为致危因素识别与分析 |
4.1 开发利用对掌裂兰的致危因素分析 |
4.1.1 濒危藏药掌裂兰利用状况 |
4.1.2 收录国家、省部级法规标准情况 |
4.1.3 收录藏医药典籍情况 |
4.1.4 濒危藏药掌裂兰的市场流通情况 |
4.2 濒危藏药资源危机产生的人为因素分析 |
4.2.1 濒危藏药资源保护行为认知分析 |
4.2.2 长期过度采挖造成药用植物生境破坏 |
4.2.3 长期过度放牧造成药用植物资源生境退化 |
4.2.4 草地鼠害对濒危藏药适生生境的破坏 |
4.2.5 旅游活动造成药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 |
4.3 小结 |
第5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
5.1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
5.1.1 指标体系 |
5.1.2 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 |
5.1.3 野生药用植物濒危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
5.1.4 野生药用植物遗传价值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
5.1.5 野生药用植物价值评价指标 |
5.1.6 管理利用因素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
5.1.7 评测说明 |
5.2 权重分配及计算 |
5.2.1 权重分配 |
5.2.2 权重确定及计算 |
5.3 综合评价结果 |
5.3.1 野生药用植物濒危系数评价结果 |
5.3.2 野生药用植物遗传系数评价结果 |
5.3.3 野生药用植物价值系数评价结果 |
5.3.4 野生濒危藏药管理利用系数评价结果 |
5.3.5 各项准则层得分比较 |
5.4 小结 |
第6章 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路径分析 |
6.1 路径假设和概念模型 |
6.1.1 路径假设 |
6.1.2 概念模型 |
6.2 问卷设计和样本初测 |
6.2.1 问卷设计 |
6.2.2 样本数据预测 |
6.3 正式问卷数据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信效度检验 |
6.3.3 实证分析 |
6.3.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6.4 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优化路径 |
6.4.1 利用动态监测系统,彻查濒危藏药资源量 |
6.4.2 开展濒危藏药资源替代品研究 |
6.4.3 建立专项濒危藏药植物园 |
6.4.4 开展就地保护与种质资源库 |
6.4.5 公众参与濒危藏药资源保护 |
6.4.6 加强立法,更新开发利用观念 |
6.4.7 建立濒危藏药生态采集模式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药资源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融合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药资源发展现状与环境压力 |
1.1.2 传统资源价值理论与绿色发展的矛盾 |
1.1.3 传统绿色核算方法不能满足绿色发展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和述评 |
2.1 供应链管理与绿色供应链 |
2.1.1 供应链管理与循环经济研究 |
2.1.2 绿色供应链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 |
2.1.3 中药产业供应链研究现状 |
2.2 价值链视角的供应链研究 |
2.2.1 价值链 |
2.2.2 价值链视角分析供应链的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 |
2.3 绿色生产力创新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内涵界定 |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2 绿色发展理念 |
3.1.3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
3.1.4 现代环境会计理论 |
3.2 中药资源价值链的内涵分析 |
3.2.1 价值链的拓展 |
3.2.2 中药资源价值的分类 |
3.2.3 中药价值链的特征 |
3.2.4 中药价值链的影响因素 |
3.3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的内涵分析 |
3.3.1 绿色生产力的内涵与拓展 |
3.3.2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内涵 |
3.4 价值链视角融合中药供应链分析的理论框架 |
3.4.1 价值链视角分析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的可行性 |
3.4.2 价值链视角分析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问题的原则 |
3.4.3 价值链视角分析中药供应链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发展现状研究 |
4.1 中药绿色供应链发展的现实基础 |
4.1.1 中药在医药产业中的构成及比较优势 |
4.1.2 粗放型经济模式对环境的影响 |
4.2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分析方法现存问题及困境 |
4.2.1 中药供应链运行模式 |
4.2.2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调控的手段:物质流分析 |
4.2.3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分析的困境 |
4.3 中药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的融合分析 |
4.3.1 融合基础:中药资源的“二项”属性 |
4.3.2 融合过程:中药供应链物质流动过程中的价值循环 |
第五章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测算框架与实证研究 |
5.1 相关概念 |
5.1.1 价值流图(VALUE STREAM MAPPING,VSM) |
5.1.2 绿色价值流图析技术 |
5.2 研究方法和框架设计 |
5.2.1 中药供应链绿色价值流图 |
5.2.2 绿色生产力指数 |
5.3 实证研究:黄芪口服液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测算研究 |
5.3.1 黄芪 |
5.3.2 黄芪口服液 |
5.3.3 黄芪口服液供应链环境指数计算 |
5.3.4 黄芪口服液供应链经济指数计算 |
5.3.5 黄芪口服液CPI计算 |
5.4 绿色生产力绩效指数的应用 |
第六章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管理策略与实现机制研究 |
6.1 绿色供应链管理策略 |
6.1.1 三个基本前提 |
6.1.2 供应链管理策略 |
6.2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提升策略分析 |
6.2.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6.2.2 构建层次分析模型 |
6.2.3 提升策略权重计算 |
6.2.4 中药产业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提升策略 |
6.3 中药产业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实现机制 |
6.3.1 政策保障 |
6.3.2 生产者延伸责任制 |
6.3.3 公众参与机制保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药价值链的价值延伸与创造 |
7.1 废弃物资源化——中药资源产业价值创造过程 |
7.1.1 中药价值链的价值延伸 |
7.1.2 中药价值链上的价值创造 |
7.2 废弃物资源化在黄芪口服液供应链中的应用探索 |
7.2.1 废弃物产生及其可利用物质 |
7.2.2 固体废弃物利用途径及其产业化方式 |
7.3 不同改进策略下黄芪口服液绿色生产力提升实践 |
7.3.1 黄芪口服液供应链提升绿色生产力策略 |
7.3.2 改进策略下绿色生产力绩效CPI计算 |
7.3.3 以中药饮片企业为中心提升绿色生产力水平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7)貉胆生药学鉴定、成分分析及其抗炎抑菌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动物胆类中药材鉴定的研究现状 |
1.1 来源(原植物、动物和矿物)鉴定 |
1.2 性状鉴定 |
1.3 显微鉴定 |
1.4 理化鉴定 |
1.5 讨论 |
第二章 动物胆类中药材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2.1 动物胆中胆汁酸类成分 |
2.2 动物胆中氨基酸类成分 |
2.3 动物胆中胆色素类成分 |
2.4 动物胆中无机元素 |
2.5 讨论 |
第三章 动物胆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
3.1 动物胆类中药材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
3.2 动物胆中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
3.3 讨论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貉胆的生药学鉴定研究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与分析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貉胆粉和熊胆粉中总胆酸含量比较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貉胆粉和熊胆粉中氨基酸成分比较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貉胆粉和熊胆粉中无机元素含量比较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貉胆粉和熊胆粉的抗炎抑菌作用比较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刺参-柄海鞘的混养系统构建及互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刺参概述 |
1.1.2 刺参的营养价值 |
1.1.3 刺参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4 本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刺参的主要养殖技术 |
1.2.2 混合水产养殖 |
1.2.3 混养系统中生物互利效应的研究 |
1.2.4 刺参混合养殖 |
1.2.5 柄海鞘的功能和生态环境作用 |
1.2.6 微藻及其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2 刺参、柄海鞘混养系统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海水 |
2.1.2 刺参及饵料 |
2.1.3 柄海鞘采集与养殖 |
2.1.4 微藻的培养 |
2.1.5 刺参、柄海鞘的混养实验 |
2.1.6 监测项目及方法 |
2.1.7 计算方法 |
2.1.8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养殖环境参数 |
2.2.2 水体营养盐浓度 |
2.2.3 生物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 |
2.2.4 附着基细菌数量 |
2.2.5 动物生长情况 |
2.3 小结 |
3 混养系统养殖生物的参数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养殖实验 |
3.1.2 监测项目及方法 |
3.1.3 计算方法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微藻密度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
3.2.2 柄海鞘生物量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
3.2.3 刺参配比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
3.3 小结 |
4 混养系统的生态系统组分互利效应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养殖实验 |
4.1.2 监测项目及方法 |
4.1.3 计算方法 |
4.1.4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养殖环境参数 |
4.2.2 水体营养盐浓度 |
4.2.3 生物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 |
4.2.4 附着基细菌数量 |
4.2.5 刺参生长状况 |
4.2.6 混养互利效应探讨 |
4.3 小结 |
5 混养系统的生理生态互利效应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养殖实验 |
5.1.2 监测项目及方法 |
5.1.3 计算方法 |
5.1.4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耗氧率和排氨率 |
5.2.2 摄食率和吸收率 |
5.2.3 刺参代谢酶活力 |
5.2.4 刺参消化酶活力 |
5.2.5 柄海鞘消化酶活力 |
5.3 小结 |
6 混养系统的应用试验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养殖实验 |
6.1.2 监测项目及方法 |
6.1.3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养殖环境参数 |
6.2.2 水体营养盐浓度 |
6.2.3 底泥中营养盐含量 |
6.2.4 刺参生长情况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视角下的对象研究趋势 |
1.1.2 中国传统意象研究与当代之发展 |
1.1.3 新时代发展背景 |
1.1.4 建设中的林盘文化与美学缺失 |
1.1.5 川西林盘研究成果尚待完善 |
1.1.6 林盘景观意象的研究意义重大 |
1.2 国内外相关概念综述 |
1.2.1 意境与景观意象 |
1.2.2 环境感知 |
1.2.3 川西林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查阅 |
1.6.2 典型调查法 |
1.6.3 学科交叉研究法 |
1.6.4 MDP测度体系研究法 |
1.6.5 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 |
1.7 相关理论基础 |
1.7.1 环境心理学 |
1.7.2 景观符号学 |
1.7.3 人文地理学 |
1.7.4 心理物理学 |
1.7.5 景观形态学 |
1.7.6 聚落类型学理论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川西林盘基础概况与意境研究 |
2.1 传统川西林盘概述与发展 |
2.1.1 川西林盘概念 |
2.1.2 川西林盘渊源 |
2.1.3 成都平原自然演变 |
2.1.4 天府农耕文明进程 |
2.2 川西林盘形成因子 |
2.2.1 平畴千里的成都平原 |
2.2.2 平原肥沃的膏腴之地 |
2.2.3 上善若水的水利工程 |
2.2.4 天人合一的道源思想 |
2.2.5 重叠融合的移民现象 |
2.2.6 宗教礼法的世家延续 |
2.3 传统川西林盘意境研究 |
2.3.1 川西林盘意境 |
2.3.2 林盘意境形成的影响因素 |
2.3.3 意境的体现 |
2.4 川西林盘与西蜀园林 |
2.4.1 文化渊源 |
2.4.2 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林 |
2.4.3 小结 |
第三章 当代川西林盘建设修复案例与意象研究 |
3.1 传统川西林盘的现状与分布 |
3.2 现有川西林盘的分类 |
3.2.1 根据林盘聚落居住组合方式划分 |
3.2.2 根据现存林盘规模划分 |
3.2.3 根据植物种类划分 |
3.2.4 根据功能划分 |
3.3 川西林盘建设修复历史回顾 |
3.3.1 川西林盘建设政策历史回顾 |
3.3.2 川西林盘建设历史发展过程回顾 |
3.4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与总结 |
3.4.1 拥有传统特色的新建川西林盘 |
3.4.2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 |
3.4.3 总结 |
第四章 环境感知下景观意象MDP测度体系的建构 |
4.1 MDP测度体系概述 |
4.1.1 体系内容概述 |
4.1.2 体系建构依据 |
4.1.3 小结 |
4.2 MDP测度体系测度方法 |
4.2.1 SD语义差异法 |
4.2.2 认知地图 |
4.2.3 写真投影法 |
4.2.4 色彩信息分析法 |
4.2.5 景观图示语言 |
4.2.6 景观基因图谱 |
4.2.7 典型植物调查 |
4.3 MDP体系目标与意义 |
4.3.1 体系目标 |
4.3.2 体系意义 |
第五章 基于环境感知MDP体系的传统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 |
5.1 研究概述 |
5.1.1 研究内容 |
5.1.2 研究范围与实验样点 |
5.2 SD语义差异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
5.2.1 准备阶段 |
5.2.2 评定实验阶段 |
5.2.3 SD语义差异法的感知评价结果 |
5.2.4 小结 |
5.3 认知地图绘制与分析 |
5.3.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5.3.2 调研过程和结果 |
5.3.3 小结 |
5.4 写真投影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
5.4.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5.4.2 调研过程和结果 |
5.4.3 小结 |
5.5 色彩信息分析过程与结果 |
5.5.1 色彩意象构建概述 |
5.5.2 色彩节奏分析 |
5.5.3 图形-背景分析 |
5.5.4 色彩坐标分析 |
5.5.5 小结 |
5.6 景观空间图式语言分析 |
5.6.1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体系的基本框架 |
5.6.2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汇 |
5.6.3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句法 |
5.6.4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法 |
5.6.5 小结 |
5.7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 |
5.7.1 景观基因的识别原则 |
5.7.2 景观基因的识别方法与过程 |
5.7.3 景观基因图谱构建的理论方法 |
5.7.4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的识别 |
5.7.5 小结 |
5.8 典型植物调查结果 |
5.8.1 调查地选择说明 |
5.8.2 典型植物概况 |
5.8.3 典型植物出现状况 |
5.8.4 林盘植物群落特征 |
5.8.5 林盘植物空间分布 |
5.8.6 小结 |
5.9 传统川西林盘局部意象研究结论 |
5.9.1 入口意象 |
5.9.2 建筑意象 |
5.9.3 植物意象 |
5.9.4 空间意象 |
5.9.5 色彩意象 |
5.9.6 边界意象 |
5.10 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总结 |
5.10.1 独特性 |
5.10.2 整体性 |
5.10.3 复合性 |
第六章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策略及运用 |
6.1 川西林盘新时代发展背景 |
6.2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新时代策略思路 |
6.2.1 注重整体性考虑 |
6.2.2 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 |
6.2.3 注重和延续林盘的人文文学意境 |
6.2.4 历史地理标识与生态本底的考量 |
6.2.5 立足传统与把握科学发展 |
6.2.6 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 |
6.3 川西林盘新时代景观意象运用实践 |
6.3.1 成都市新津县万和村八组郭林盘项目规划设计项目概况 |
6.3.2 温江区岷江村“岷江桂雨”项目简述 |
6.4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性 |
7.3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政策引领 |
二、现实需要 |
三、课题来源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进展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及其应用 |
一、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 |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
三、竞争力理论 |
四、旅游生命周期理论 |
五、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 |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七、体验经济理论 |
第二节 森林养生理论 |
一、依据来源 |
二、概念内涵 |
三、养生目的 |
四、养生原则 |
五、养生方法 |
六、注意事项 |
第三章 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现状研究 |
第一节 外部宏观环境(PEST模型)分析 |
一、政策环境(P)分析 |
二、经济环境(E)分析 |
三、社会环境(S)分析 |
四、技术环境(T)分析 |
第二节 内部开发现状(RMP模型)分析 |
一、森林养生旅游资源(R)分析 |
二、市场需求(M)问卷分析 |
三、产品和服务现状(P)调查分析 |
第四节 内外部态势(SWOT模型)综合分析 |
一、优势(S)分析 |
二、劣势(W)分析 |
三、机遇(O)分析 |
四、挑战(T)分析 |
第四章 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差异化的开发模式 |
一、“森林旅游+本草养生”的林下中药模式 |
二、“森林旅游+饮食养生”的生态美食模式 |
三、“森林旅游+运动养生”的休闲健身模式 |
四、“森林旅游+温泉养生”的康体度假模式 |
五、“森林旅游+精神养生”的养心度假模式 |
六、“森林旅游+滨海养生”的山海度假模式 |
第二节 中医药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
一、以森林养生理论为指导 |
二、由专业养生人员来实施 |
三、养生特色融入旅游六要素 |
第三节 融合性的产业发展形态 |
一、森林小镇 |
二、森林养生基地 |
三、现代农业产业园 |
第四节 综合性的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
一、政策规划 |
二、人才培养 |
三、融资模式 |
四、营销推广 |
第五章 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国家级特色小镇:留隍潮客小镇 |
一、项目概况 |
二、现状分析 |
三、建设规划 |
第二节 大北山森林养生旅游基地 |
一、项目概况 |
二、现状分析 |
三、建设规划 |
第三节 惠来南药产业园 |
一、项目概况 |
二、现状分析 |
三、建设规划 |
结语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中文详细摘要 |
四、药用动物种类的养殖可行性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D]. 陈洋.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大竹鼠肌肉营养价值和粪污肥料化可行性研究[D]. 刘洋. 广西大学, 2021(12)
- [3]内蒙古地区抗菌用蒙药植物种类及土木香饲喂效果研究[D]. 温馨.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4]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 ——以嘉兴市秀洲区为例[D]. 蔡晓晴.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5]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D]. 索南邓登. 天津大学, 2020(01)
- [6]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药资源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融合创新研究[D]. 朱玉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貉胆生药学鉴定、成分分析及其抗炎抑菌作用的研究[D]. 李炎桂.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8]刺参-柄海鞘的混养系统构建及互利效应研究[D]. 陈丽红.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9]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D]. 孙大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10]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D]. 张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