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纺织品标准改革的必要性和途径

可穿戴纺织品标准改革的必要性和途径

一、改革服用纺织品标准的必要性及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薛保铭[1](2021)在《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塑料污染防治已成为国际社会维护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我国将塑料污染治理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海洋微塑料污染控制是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联合国环境大会多次针对海洋微塑料污染开展专题研讨。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是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前提,但目前全球范围有关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环境行为的研究仍面临众多挑战:对于“源”的研究大部分均局限于陆源污染,海源污染被严重忽视,但人类渔业活动大量使用了塑料制品,渔业来源的微塑料污染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仍有待进一步开展;对于“汇”研究,海洋沉积物被认为是微塑料污染最重要的“汇”,但大部分研究聚焦在表层沉积物,微塑料在深层沉积物中的归趋以及针对红树林、珊瑚礁等独特的“汇”的研究有待深入;微塑料污染研究作为引领海洋塑料污染有效削减的前提工作,相关研究成果有待向务实管用的管控对策转化。针对现状问题,本研究以我国四大传统渔场之一、中国-中南半岛沿海几何中心的北部湾为基底,重点研究海洋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主要内容以及成果如下:(1)研究对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包括5条入海河流)沉积物的微塑料污染情况开展调查,发现观测的8种不同聚合物类型的微塑料在表层沉积物中均被检出,其中,PP(聚丙烯)的丰度最高,占比达68.7%,其次为PE(聚乙烯),占比为18.5%,微塑料形态研究表明,纤维状微塑料达检出的微塑料总量的69.6%。表层沉积物微塑料丰度均值为405±336个/kg,与国内外其他海域相比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微塑料在不同环境功能区的污染分布呈现以下特征:市区河段>海洋养殖区>郊区河段>潮间带>近岸海域>港口区。(2)研究针对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主要的微塑料类型污染物(PP纤维、PE纤维)的来源开展了来源解析工作,通过不同塑料纤维的用途、进入环境的途径以及将检出的微塑料纤维与几个不同来源的渔具塑料纤维进行比对,证明研究区域PP纤维、PE纤维很可能来源于渔具的磨损。此外,PP纤维和PE纤维的整体丰度与不同渔业活动强度的相关度较高(R2=0.8586,p=0.015),既表明了渔业活动对微塑料污染的重要影响,也验证了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微塑料纤维来源于渔业活动的论断。(3)研究发现珊瑚礁、红树林这两个独特而重要的生态系统的沉积物也是海洋微塑料的“汇”。珊瑚礁一般分布在洁净度较高的海域,但本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区域所有的珊瑚礁区沉积物均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包括沿陆地海岸发育珊瑚礁以及沿海岛边缘发育的珊瑚礁,平均丰度为363±476个/kg。红树林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要高于本研究的其他沉积物类型,平均丰度为655±526个/kg。红树林沉积物是微塑料集聚度很高的“汇”,同时也起到滞留微塑料颗粒的作用。根据野外调查结果,红树林尤其是小型红树林容易受到周边人类活动的破坏或侵占,其积累的微塑料可能会重新释放到外环境中,有从微塑料的“汇”转变为“源”的可能。(4)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柱中(长度60 cm)的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410±329个/kg,证明了微塑料可以赋存于深层沉积物中,而且可“隐藏”在深度达60 cm的深层沉积物中(丰度为167个/kg)。沉积柱中微塑料的丰度分布和尺寸分布表明微塑料可长期埋藏于深层沉积物中,是被忽视的、微塑料重要的“汇”。沉积柱中微塑料的丰度水平与表层沉积物相近,研究区域“藏于”深层沉积物的微塑料总量(185吨)是表层沉积物的5倍,由于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表层沉积物,因此,微塑料储量水平可能普遍被低估。(5)本研究采用210Pb和137Cs的定年法构建沉积柱的年代框架,分析选定海域微塑料污染历史记录,结果显示1933年以及年龄更大的沉积物(深度≥22 cm)也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然而常用的塑料在二十世纪40年代才被发明并且70年代才被普及使用,这表明微塑料在沉积物中会垂直向下迁移。本文认为研究区域的生物扰动以及深层沉积物的尺寸分布可能是微塑料在沉积物中垂向迁移,导致“新塑料”埋藏于“老沉积物”中的重要原因。(6)针对海洋微塑料污染,尤其是渔业来源的微塑料污染,本研究对我国现时塑料污染防治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并结合微塑料污染“源-汇”关系研究成果,识别削减污染的关键性控制因素,提出了“整体保护性开发、局部开发性保护”的发展策略,以及渔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建立塑料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等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推动学术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为务实管用的管控措施。同时提出北部湾要充分发挥东联广东、海南,西接东盟的区位优势,在海洋塑料污染防治上,率先探索跨省(区)、跨国境的协同共治,打造可持续发展标杆。

张雪飞[2](2021)在《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衣之于人,自人类文明伊始就如影随形、相伴相生。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倾向于遮蔽人身形体,不太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和个体特性;彰显等秩阶次,关注人的文化表征和社会意蕴。晚清民国是服饰传统、规制、风格和文化剧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形态、社会认识、女性社会角色转轨的关键阶段。人衣关系经历了抗争与冲突、困顿与反思,在张力和矛盾中蜕变和进化。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变革,对于社会制度变迁、服饰文化转型、妇女解放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论文包括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站在人衣关系的视角,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发掘和梳理女性服饰变革的历史脉络;第二章从纺织原料、分析并阐述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从纺织原料、面料的技术革新、成衣制造方式和产业更新,以及纺织贸易市场变化三个方面,讨论服饰变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分析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联,也即从“衣”的层面对人衣关系的变革动力进行历史透视;第三章从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文化现象、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和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这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变革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剖析伴随其间的人衣关系的变化特征;第四章从夷夏之防、道器之辨、礼俗之隔和荣耻之变四大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联系,厘清服饰变革的深层机理。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服饰潮流是一种能够同时揭示服饰变革现象和本质所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本文试图打破以往以主流历史分期、社会变革为纲的近代服饰史叙事,以及服饰品类、服饰流派、服饰空间扩散的服饰专题分类,由人衣关系的生理要求、观念思想、社会生活、审美文化、技术支持等不同侧面考察服饰潮流的变革趋势,抽象概括出“衣以容身”“衣以立身”“衣以适人”“衣以彰人”四大服饰潮流。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展现服饰变革的全貌,既符合服饰本身的历史脉络和嬗变轨迹,尊重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呈现服饰变革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往复性与多样性,揭示种种复杂多栖的规律和特性,为研究服饰变迁的技术、社会和文化因素提供线索和链接。2.产业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为供给带动需求、需求拉动供给给出历史的有力借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特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的进步,根本地改变了服饰面料性能、服用加工技艺,为服饰结构的改良和变革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和工艺基础,形塑了纺织服装贸易和消费的全新格局,为晚清民国女性服饰时尚的兴起和潮流的延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绘制出服饰潮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机制分析框图,展示说明了产业技术变革如何对服饰变革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影响方式、路径和机理方面的系统阐释。技术变革是对“衣”的物理特性、生产方式、市场供给和美学价值的创新,为“人”提供可消用、选择和适配的服用方案。作为服饰消费主体的“人”根据自身的穿用需求、经济基础和消费偏好以及文化审美,影响纺织、服装的贸易市场格局,对服装原料面料、剪裁结构方式提出需求。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实质上通过改变“衣”的供给进而影响“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又进而促进“衣”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革。3.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服饰时而领着、时而跟着,既能动于社会变革,又从动于社会变革。一方面,社会变革是服饰变革的引领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妇女解放思潮启蒙、引导着近代女性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运动之中,推动着服饰潮流的发生和传播。以珠江三角洲的“自梳”和长江三角洲的“摩登”为代表的服饰社会现象为女性服饰潮流蓄能积力;另一方面,服饰变革是社会变革的能动者。代表性女性和女性群体以或拟男化、中性化的服饰行为,或个性化、大众化的穿衣方式,推动着妇女解放,成为社会变革不容小觑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服饰既作为被社会生活、时代思潮改良和引导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充任着女性参与社会变革的道具、工具和面具。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互动,本质上是服饰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从被“衣”掩饰的“人”到以“衣”修饰的“人”,再到借“衣”立身的“人”,透过近代女性的服饰行为,抑或是社会舆论对女性服饰的评价和反应,“衣”之功能得到重新辨析,服饰下的人性得到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得以进化。4.文化变革既是阻碍服饰变革的重要防线,反过来又是催化服饰变革的深层动因。长久以来,华夏服饰是区辨夷夏族群、承载文野观念的文化载体。无论是葆有华夷文化优势的历史时期还是闭关自守被强力冲击的晚清之际,拥护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的“庙堂”及士大夫们反对服饰变革。而随着近代西方传教士的“诱导”,本来象征文明的缠足成为野蛮文明的标记,夷夏之别破防、文野之位互换,趋新大势和尊西倾向成为服饰变革的新动向。在西学东渐、西器东传的时代背景下,服制是扞卫“中体”的“重器”,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常名教、制度文物以及体统规矩,不可“轻言”变革。而在改良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时期,服制改革成为复兴民族、更易“人心”的方略,由器而道的“天演”进化论提倡优胜劣汰、强权竞争,成为推动服饰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礼俗社会中,服饰是“礼治”的重要媒介,以礼化俗,以礼节俗。礼乐制度的高度发展是服饰文化长期保持稳定、难以遽变的根本。晚清宗法秩序遭遇挑战,作为民众生活“风俗”的服饰改良提出变革要求,女性服饰潮流甚或走在了服制法规之前,由俗入礼。文化是慢变量,近代服饰变革的不易和反复,皆出自于文化内核“面子”、服饰面子即文化里子,能小变则不大变,能形变则不质变。而服饰变革的发端和剧变,仍需归因于文化内核“面子”。在敏感于外人观感、维护文化“面子”的同时,服饰悄然生变,服饰由宗族和伦理走向民族和国家,再走向个体和自我,“人衣关系”不再等同于纲常伦理的“人人关系”。5.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的路径并完全不遵循“器物-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三阶段,而是多个范畴兼而有之,各个阶段均有参与。服饰变革属于物质器技,亦成为寄托人伦关系的社会制度,甚至还是文化思想的重要表征,事实上是“器物”“制度”和“精神”的“三位一体”,难以区分先后甚至彼此。整体来看,女性服饰变革是在制度层变革时生发的。反缠足运动发端于呼吁制度改革的戊戌维新,辛亥以后服饰等级制度改弦更张,服饰听取民便。新文化时期反思文化,女性服饰在更大范围、更大波次、更大程度上发生变革,服饰潮流渐趋成型,人衣关系也随之转换、调整。但局部而言,在学习西器的洋务时期,洋纱、洋布大量进驻开埠城市,上海等地的年轻、时尚、社交女性已开始穿用洋布衣。在民风开放、趋新入时的地区,原料面料、穿衣方式等物质层面的变化来的较早,相对顺利地被一部分女性所接纳,但并未涉及到服饰文化层面的对抗与哲思。对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劳动女性,质地厚实、自产自销的土布更便于劳作,物质层面的服饰变化来得更为迟滞、缓慢,或许到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发生变化之后,服饰才相随而变。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呈现出多轨道、多征候、多阶段并行不悖的复杂格局。6.服饰变革本质而言是“人衣关系”的更新与重构。服饰不是纯粹单一的自然物,而是典型的文化产物。变革时期人衣关系变化的意义在于,“人”既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群体的、社会化的和历史性的人。“衣”既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衣,同时更是代表民族风俗、承载社会功能、表征时代特征的“衣”。服饰变革之前,衣的礼治、标示、文化功能更为显着;服饰变革之中,衣的工具、道具、面具功能更加显露;服饰变革之后,衣服重归保暖和装饰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衣关系的复杂多元性,“人的穿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适身、得体、体面和得当/适境。初级层面的“适身”强调作为生物体的人和作为自然物的衣。更高级层面的“得当/适境”更看重中国文化下具有多种属性之“人”的穿衣要领和不同穿着场合下“衣”的服饰文化要素。广而言之,人衣关系甚至可能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互动交融、和谐共彰应该是人类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张佳沁[3](2020)在《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变迁研究》文中认为服饰是身体的服饰,身体是着衣的身体,离开了人的身体而存在的服饰是空洞静止的,只有被人的身体所穿着才能完整体现服饰的意义价值,那么研究服饰与服饰之下身体的关系应该比研究服饰本身更为重要。但是,长久以来在学术研究中,不管是从身体的角度研究服饰,还是以服饰为视角研究身体的社会性都是缺失的状态。随着理论界的“身体转向”,服饰与身体的天然联系逐渐开始受到关注,而引入身体视角重构服饰文化体系应该是服饰研究的重要方向。尤其在女性服饰的研究领域,传统女性受礼制的规训长久以来都处于“失语”的状态,通过身体的视角研究传统女性服饰可以弥补文献资料不足的问题,并通过服饰与身体的关系探究当时女性真实的生活状态;而当今女性的社会地位虽然显着提高,但是身体问题仍然突出,大众媒体关于女性身体的减肥塑身、美容整形、时尚消费等内容的传播不断构建女性对自我身体的认识与要求,出现了许多有损健康的不理智现象,并且反映在服饰的穿着上。自晚清以来,女性身体解放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追溯历史,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但在“女性身体问题”上却具有本质的共通性。本文从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视角,以近代我国女性服饰为研究对象,围绕服饰变迁体系的构建与量化的趋势分析,有助于从身体的角度更深入挖掘近代女性服饰变迁的文化内涵以及推进当今女性关怀的需要。首先,厘清身体解放运动由反缠足运动、剪发运动、天乳运动所组成,是近代妇女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妇女解放思想所引领,通过大量近代文献梳理归纳启蒙、兴起、高潮各阶段的妇女解放思想以及身体解放运动的历史进程,以思想与实践为依据,总结近代女性身体观的演变情况,形成相对完整的近代女性身体解放运动下女性身体观变化的理论架构。其次,在大量近代文本与图像资料的基础上,还原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概貌。反缠足运动作为服饰革命的第一步,足服形象的变革打破了传统服饰形制的稳定系统,而女性开始以趋新求变的形象参与社会生活。剪发运动从平权、革命的象征到审美的回归,新女性的短发形象成为时尚的潮流。天乳运动批判了新女性的平胸形象,重塑了女性自然的身体曲线形象。随着身体解放运动的不断推进,女性服饰形象直观展示了身体解放运动的成效与功绩。再次,立足实物分析与田野考察,从造型角度考证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服饰品的造型变化特征。上衣的造型从宽大变为紧窄、从平直变为曲线,而下装造型逐渐缩短以轻便为主导。并且身体解放运动主要围绕传统装饰实践的废除所开展,足服经历缠足弓鞋、放足鞋再到天足鞋的转变,造型上由弓弯变为平直,女子发型由束发盘髻转而剪发烫发,内衣造型由束胸到突显胸部转变。同时,从身体解放运动的角度,研究近代女性服饰实物的色彩、材质与工艺。服饰色彩审美逐渐脱离等级化的“五行五色”体系,以个人审美为导向进行搭配,服色搭配在整体风格上由艳丽转为素雅,缘边辅色也以同色或近似色为主流,上衣下裳的配色流行衣裙(裤)同色,并且多用复色,色彩典雅和谐没有等级之分。服饰材质流行以性感裸露与实用朴素为风格导向,不过以实用为主导的棉织物才是消费的主流。服饰工艺上,裁剪结构工艺开始由平面向立体转变,开始在结构设计中突显女性的身体特征;装饰工艺也从繁复趋于简洁,以突显服饰的立体结构。最后,总结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女性服饰的变迁规律,其承载了由压迫到解放的变迁历程,显示了由遮蔽到裸露的变迁特征,呈现出由保守到开放的变迁趋势。同时基于变迁规律,定义近代女装开放度的概念,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以感性工学为量化手段,通过相关性分析关联服装开放度与廓形、颜色、装饰、材质四大关键要素,得出与服装开放度相关性最高的为廓形合体度与裸露度。在此基础上,以回归分析的方式,建立了以服装尺寸为自变量的近代女装廓形合体度模型与裸露度模型。随后,运用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对十九世纪末至1940年代女装廓形进行识别,并获取尺寸数据。可以得出近代女装合体度及裸露度变化趋势:在身体解放运动的影响下,近代女装合体度及裸露度均有明显上升趋势,说明其正由保守走向开放。同时不同人群对女装廓形变化接受程度差异较大,且普遍对服装合体化趋势接受程度高于裸露化趋势。该结果有力的支撑了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近代女性服饰的变迁体系,同时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任颖[4](2020)在《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的考察与当代价值研究(1949-1976)》文中提出在新中国丝绸行业及丝绸设计的发展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极具价值的丝绸设计档案,这些档案不仅记录了丝绸产业及丝绸文化发展的脉络与辉煌历史,对于当代丝绸创新设计来说也是宝贵的文化基因库。此外,其对于丝绸设计史、丝绸品种史、丝绸工艺史等的研究均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纵观目前的研究成果,对新中国丝绸样本档案整理考察的成果相对匮乏,对于该时期丝绸样本及档案的保护传承及体系化和数据化的应用,亦已成为该领域极需关注的课题。有鉴于此,此文从新中国丝绸样本的归类、整合入手,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对新中国初期丝绸设计档案的形成、发展、历史以及数据库的构建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此研究主要分为四个章节。首先对新中国丝绸设计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做了简要的概括,其二归纳了新中国丝绸设计的技术特征,新品种、新花色的不断创新以及市场特征,肯定了新中国丝绸发展的价值与目前研究实践工作的优势所在。其三以新中国丝绸的设计观念、设计群体以及档案展开分析,提出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的考察整理的重要性。最后通过丝绸档案的整理归类,重点论述了新中国丝绸档案对当代设计的价值所在,以及数据库构建的必要性与应用途径,并在数据库基础上进行了实验性创新设计尝试。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5](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罗文雄[6](2019)在《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是黎族在长期开发、建设海南岛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门手工技艺。黎族没有文字,依靠织锦图案来记录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一幅黎锦便是一幅黎族的历史画卷。黎族传统织锦技艺及其文化在黎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黎锦在秦汉时期就已闻名于内地,成为敬献历代朝廷的贡品。随着社会的发展,黎族织锦技艺不断得到发展与升华。宋末元初,着名的女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到崖州城(今海南省三亚市天崖区水南村),跟当地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术,学成后返回故乡松江府(今上海市)乌泥径,传播和推广黎族的棉纺织技艺,推动了江南地区棉纺织业发展。黎锦技艺对促进我国棉纺织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黎族传统的采棉、植棉、弹、纺、染、织、绣等技艺,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代代相传。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海南黎族地区受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冲击,社会变迁速度加快,传统的织锦技艺受到严重冲击,其生存空间不断缩小,生存环境恶化。随着织锦艺人的不断谢世,健在的织锦艺人中相当一部分年事已高,织锦技艺后继乏人,织锦技艺濒临绝境。黎锦技艺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为此,黎族织锦工艺及其文化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2003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十大保护试点项目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0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黎锦技艺与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时世之变迁及囿于自身的特殊性,在现实中对黎族传统织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仍然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黎族及其传统织锦工艺概述,主要阐述海南岛与黎族概况、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历史梳理、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黎族文化中的地位、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现代价值、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中国纺织史上的地位、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等,阐明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二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流程与变迁,阐述黎族传统的织锦原料、织锦工艺流程,同时阐明随着黎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演变与发展;三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及其文化蕴涵,阐述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呈现样态、艺术特色、解读织锦纹样与文化蕴涵;四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状况,通过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生存环境、织锦技艺传承状况、织锦原料的匮乏与危机、村民观念变迁、保护资金、专业人才、政府立法等方面情况的调查分析,说明在现代大工业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织锦工艺的生存环境恶化,生存空间不断缩小,面对各种问题与挑战,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五是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性保护的对策与建议,主要是针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生存环境、存在的各种问题与挑战,从保护原则、法律与政策、保护措施、传承机制、研究与开发利用等方面,寻求切合实际的保护与传承的方法与途径,给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及建议,力图使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为海南国际旅游岛、自由贸易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注入民族文化元素和内涵。

廖江波[7](2018)在《夏布源流及其工艺与布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夏布有古代纺织品“活化石”之誉,其由半脱胶苎麻纤维手工纺纱织造而成,因其夏季穿着透气排汗、凉爽宜人,故称“夏布”。夏布源头的“布衣”曾是平民的主要服饰,夏布织造技艺是中国古代纺织文明的见证之一。明清时期麻纺的主体地位逐渐被棉纺所取代,夏布适宜消夏,故被作为一种地方特产而存在。随着纺织科技的进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夏布作为中华民族一种历史悠久的手工纺织品,已开始淡出大众的视野。2008年江西万载、重庆荣昌的夏布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学术上以夏布为主体的研究概括成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经济史、社会史的视角,研究夏布经济与文化的价值;另一方面,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出发,田野考察夏布织造技艺,以艺术设计的方式开发夏布衍生品。但是,从麻类作物出发,追溯夏布源头的麻纺及其服饰文化;从古代纺织科技出发,挖掘古老的麻纺织技艺;从对夏布文脉的定位和其织造技艺的还原出发,促进夏布的延伸设计,保护与开发并重。这些研究并没有完成展开。另外,对夏布织造技艺的田野考察,不可忽略江西省分宜县内民间私营的作坊与个体的织户,其保留有原生态夏布织造技艺;对夏布的设计开发,不可无视江西新余夏布绣的创新案例。基于此,本文对夏布源流及其工艺与布艺作一个系统的梳理。追溯夏布悠久的历史文脉,还原夏布织造的核心技艺,促进夏布的古典美学与传统技艺,以布艺延伸设计的方式在当代生活物件中再现。以此达到,发扬传统的麻纺服饰文化,挖掘核心的夏布织造技艺,并致力于两者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编,即夏布追溯、技艺挖掘及布艺延伸三个部分:上编,夏布追溯。查阅古文传记、报刊、县志等文献资料,结合博物馆中陈列的纺织品与服饰,以“二重证法”追溯夏布的源流。从“夏布”词义出发,结合其语境和出处的时代背景,分析“夏布”一词的由来。认为“夏布”一词明确指代手工苎麻布应该在清代,其与麻纺的地位下降,及麻纺面料适宜消夏的特征有主要关联;探究中国古代麻类作物的品种与分布,追溯麻纺及其服饰文化,梳理夏布的历史与文脉。夏布以苎麻为主要原料,跟其纤维的纺织性能有直接关系。在男耕女织的社会,麻纺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绩麻织布是一件极为繁琐的事情,其“成”与“败”对个人与整个农业社会都具有的重要意义。古代麻纺的布衣,按布的精细分等级,粗糙的布衣为庶民的主要服饰,而精细的麻布则为贵族所服用。布衣指代平民,由麻纺面料的服用性能、价值及礼仪下的服制决定;概括近代夏布主产地的情况,分析近代夏布产业兴衰的原因。近代夏布主产地以江西的万载、四川的荣隆两昌以及湖南的浏阳最为盛名,这些地方有共同的特点,深厚的麻纺历史,优越的地理以及稳定的外部环境。近代夏布产业兴衰的直接推动力是朝鲜市场的得失,其背后的博弈力量与日本侵略有直接关系。中编,技艺挖掘。通过文献、图片、实物的方式,挖掘古代麻纺技艺及其演变。对夏布中苎麻纤维的脱胶技术与现象考察,认为在先秦时期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进行麻纤维的脱胶,在宋代形成完整的脱胶程序,这一程序与近代夏布织造环节中的脱胶并无多大差异。基于纺轮上的漩涡纹考察,认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就开始懂得利用漩涡纹来控制纺轮加捻时,麻纱的捻向与均匀度。麻纺纱与织造,没有对最先进纺织工具的吸收,同麻纺的地位下降以及麻织以平纹布为主有最大关联。麻纺车经历了从手摇到脚踏,从单锭到多锭的发展过程。近代夏布的麻纱以手工绩麻的“扁纱”为主,只有给麻纱通体加捻时才用麻纺车,故麻纺车开始慢慢消退。近代夏布织造的主要织机为夏布腰机,为在明代腰机的基础上加以撞手打纬的改进,虽其织造效率不及土布机,且织工容易落下腰疾,但因其更适合于织造精细的夏布,而成为夏布的专门织机。架式织机的应用,为麻纺织辅助工具梭、筘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梭与筘的应用提高了夏布织造的效率和质量;深入夏布织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开展田野调查,约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当地群众,以口述科技史与文化人类学的方式,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夏布织造技艺。深入湖南浏阳的麻产地、走访江西夏布织造的私营厂房与民间艺人以及荣昌的夏布织造技艺展区,综合多处田野考察收集系统的资料,记录完整的夏布织造技艺;追溯与归纳夏布的印染工艺。石染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矿物颜料的利用,以涂染与浸染为主,因石染织物色牢度低,后期被草木染所取代。苎麻纤维染色困难,且夏布主要为平民服饰,故夏布多为麻纤维本色服饰,如染色以植物染料染蓝色与黑色系为主。夏布印花为蓝印花工艺,以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为主。下编,布艺延伸。在考察与实验的基础上,以技艺的视角,揭示夏布绣、夏布画及其衍生品的制作流程和要点。重点阐述夏布绣,认为其别具魅力在于充分发挥绣地夏布的肌理与色泽,及适宜绣地的独特针法。以实验的方式,介绍铜版转印夏布版画的步骤和注意的问题;收集与整理夏布在织品设计方面的案例,拓展夏布时尚化的再利用。分析夏布材质的特征,在材质利用上做到扬长避短,以达到产品设计上有的放矢的目的;最后,从手工艺价值的视角,探讨夏布及其衍生品生产保护的策略。生产性保护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鱼目混杂,保护与开发拿捏不当则会产生生产性的破坏。将夏布的文脉与手工精神转化为夏布布艺延伸设计的文化内蕴,在物化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兼顾精神的诉求,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核心。总体研究框架。将古代麻纺历史文化与工艺,以及近代夏布的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夏布织造技艺串联起来。还原完整的夏布历史与工艺,并从夏布历史文化与生态工艺出发探究夏布布艺的延伸设计。这样形成夏布历史、织造、文创的生态链,历史文化是夏布文化创意产品溢价的空间,手工织造技艺是夏布朴拙魅力的前提,文创是夏布生产性保护的终端。综合上述研究,可以作一些总结。夏布源头至少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麻类作物的利用,麻纺及其服饰曾在人们生活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夏布的演变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广,其中纺织技术的进展与新纺织原料的冲击是其作为服饰面料地位变更的主导力。夏布在近代的勃兴与韩国市场的开拓有莫大的关系,这一点与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夏布以出口韩日为主惊人的一致,韩日市场的需求与散落在民间夏布织户的生存休戚相关。现保存的重庆荣昌、湖南浏阳及江西万载夏布织造技艺,只是麻织造技艺的一个部分。现代纺织科技的渗透也在异化传统的夏布织造技艺,挖掘夏布织造技艺应将其置于古代纺织科技这个大背景中。在夏布布艺延伸设计开发中,以夏布为载体嫁接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共融性文创产品有不少亮点,例如新余夏布绣、宜春夏布版画及荣昌夏布折扇。夏布服饰品的开发方兴未艾,夏布在家庭软装饰中应用的空间很大,夏布工艺品设计的成绩值得肯定。夏布在当代生活中的回归,其产品开发,应坚守传统手工的核心技艺,变通其外在形式,真正意义上开发具有传统工艺美学的物件。古代麻纺有“国纺源头,万年衣祖”之誉,但其相关的科技与历史记载却寥若晨星,另出土麻纺织物的偏少,给研究也带来一些困难。历史文献与实物资料收集的不够,以及个别借以举证的材料缺乏进行深入的考辨,导致在阐述观点论证时力度不够,期望在后续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孙锡敏[8](2018)在《新型纺织标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依靠政府标准数量增长的单一供给模式难以为继,建立政府标准与市场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纺织标准体系迫在眉睫。本论文在分析我国纺织标准体系发展历史基础上,对纺织标准体系概念的演进过程进行了探究,提出新型纺织标准体系由标准主体、标准对象、标准类型构成的三维立体结构模型,并从这三个维度分析了新型标准体系的发展趋势。以新型标准体系的三个维度为坐标,对我国纺织标准体系的发展历程与现实进行了全方位扫描,形成我国纺织标准体系存在着“政府主体强势,社会主体缺失;标准领域过细,技术机构失衡;标准供给渠道单一,体系亟待转型升级”的总体判断;从三个维度出发,对国内外纺织标准体系进行全面系统比对,得出了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是标准个体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一种体系性、系统性差异,应深入分析并借鉴国际上通行的技术法规、标准与合格评定相结合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发挥标准在体系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在国内外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分析提出了新型纺织标准体系制定主体多元、标准跨界融合、标准结构重组三大新特质,并详细解析了每个特质的基本含义。根据新型纺织标准体系的总体构架,提出了构建新型纺织标准体系的思路,即推动强制性标准向行政法规转轨,建立国家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三级自愿性标准体系,并对现行纺织标准体系如何向新体系过渡提出了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向政府标准化管理部门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政府标准改革和扶持社会与市场主体快速成长的建议。

孙菊剑[9](2016)在《基于顾客价值的丝绸品牌文化营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生产国,也是最大的丝绸消费国之一。丝绸原产自中国,丝绸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丝绸产品作为文化传播的纽带,成为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名片。在这样的市场背景和文化背景下,全面分析丝绸品牌的外部市场环境,深入了解国内丝绸产品的感知价值现状,研究丝绸品牌如何从文化层面制定品牌营销战略,依托丝绸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重建竞争优势,对于实现国内丝绸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归纳梳理了丝绸营销与文化营销相关理论,提出实现丝绸品牌差异化的重要途径是文化营销的观点。论文通过研究文化营销、丝绸文化与丝绸营销的相关理论与文献,重点分析了丝绸营销与文化营销的结合点,提出了丝绸品牌实施文化营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文对一般外部市场环境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逐一探讨;采用“五力模型”对丝绸产业竞争现状进行了描述;还使用了“SWOT分析法”对丝绸品牌目前存在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丝绸自主品牌唯有采取差异化的竞争战略,才能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优势,文化营销是实现品牌差异化的重要工具。(2)对丝绸产品的顾客价值进行了质化和量化的研究。论文采用了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法,研究了丝绸产品的顾客价值。在质化研究中,依据顾客价值理论,采取经典扎根理论的工作思想和研究方法,对丝绸产品的顾客价值维度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半开放式访谈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对调研数据进行实质性编码和理论性编码,总结出丝绸产品的顾客感知价值维度和期望价值维度。在感知价值的感知收益中,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都与文化营销直接相关联,表明丝绸文化营销十分重要且必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丝绸产品的顾客价值相互作用机理模型,以及丝绸产品的顾客价值与文化营销逻辑关系。讨论了丝绸品牌的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期望价值和企业设计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冲突,并结合部分丝绸品牌案例对丝绸顾客价值的冲突管理进行了探讨。在顾客价值质化研究的基础上,依据顾客的丝绸感知价值进行了市场细分量化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共获得2151份有效样本,并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丝绸产品的文化价值认可度最高。不同细分市场的感知价值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与相关性。影响丝绸消费的关键驱动因素有六个:功能因子、使用因子、偏好因子、社交因子、价格因子与时尚因子。根据这六个关键驱动因素可将丝绸消费者分成了三个具有明显差异的细分市场。其中,忠诚型市场是丝绸品牌核心的现实消费群体,而平淡型和理智型市场则是重要的潜在消费群体。(3)提出了丝绸品牌的文化营销实施策略。基于顾客价值研究的结论,论文从文化营销的角度,结合丝绸品牌的实际案例,对丝绸品牌的文化营销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丝绸品牌文化定位的三种主要来源和丝绸品牌文化创建的路径与方法,并将审美文化营销、情感文化营销、传统文化营销和知识文化营销贯穿于丝绸品牌的文化营销策略中,分别从产品开发策略、品牌活化、品牌文化传播等几个方面对丝绸品牌文化营销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探讨。

徐小方[10](2012)在《WTO NAMA谈判中纺织品服装标签全球统一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和欧盟在世界贸易组织(WTO)非农产品市场准入(NAMA)谈判中提出纺织品服装标签议题,我国作为纺织品服装的进出口大国,如何应对纺织品服装标签技术性贸易措施,积极参与并引导NAMA纺织品服装标签谈判向有利我国的方向发展,提出我国的攻守利益提案,研究工作无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综述了我国和主要贸易国家或地区的纺织品服装标签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继续跟踪纺织品服装标签NAMA谈判进展,整理并分析了各国纺织品服装标签相关提案,明确各国关注的焦点主要在于纺织品服装标签内容、标签形式以及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纺织品服装标签提案的原则。其次,运用比较研究法系统对比总结了各国纺织品服装标签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差异,进而对减小或消除这些差异展开可行性研究,主要有以下研究结论:(1)通过对比分析各国纺织品服装标签标注内容和标签形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议我国纺织品服装标签须标明纤维成分、维护说明、原产国、制造商(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以及产品执行标准;纤维成分、维护说明须使用永久性标签形式,标签其他内容建议积极考虑使用非永久性标签。(2)通过对比分析各国纤维成分标签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差异,指出存在纤维名称不统一,纤维含量标识要求、纤维成分测试方法多样化等问题,对造成现存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纤维名称、纤维含量和纤维成分测试方法统一方案的建议。(3)通过对比各国维护说明及其对应测试方法的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发现,尽管存在一定差异,维护说明标签的统一仍存在良好基础,深入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后,提出了维护说明标签统一方案的建议。(4)对比分析各国原产国、制造商(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号型规格、与消费者安全有关的信息等标签其他要求,提出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应最大程度减少命令式规制,以发挥市场经济自由竞争机制,建议对号型规格、产品名称、产品质量等级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不要求强制性标注。

二、改革服用纺织品标准的必要性及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服用纺织品标准的必要性及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海洋塑料污染概况
    1.3 海洋微塑料的“源”
        1.3.1 陆源污染
        1.3.2 海源污染
    1.4 微塑料的入海途径
        1.4.1 人工排水系统和地表径流
        1.4.2 固体废物海洋倾倒
        1.4.3 风力运输
    1.5 海洋微塑料的“汇”
        1.5.1 沉积物
        1.5.2 海洋生物
        1.5.3 其他可能的“汇”
    1.6 源-汇相互转化
    1.7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7.1 研究内容
        1.7.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微塑料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研究区域
        2.1.1 区域概况
        2.1.2 研究的主要港湾
        2.1.3 沿海主要河流
        2.1.4 珊瑚礁区
    2.2 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分析方法
        2.2.1 微塑料的分类
        2.2.2 样品采集方式
        2.2.3 样品的前处理
        2.2.4 微塑料的鉴定与定量
    2.3 分析方法的选取和建立
        2.3.1 样品采集
        2.3.2 微塑料分析方法的选取
        2.3.3 实验分析步骤
        2.3.4 ~(210)Pb定年方法及模型
        2.3.5 沉积柱样品粒度测定
        2.3.6 质量控制
第三章 微塑料在北部湾近海沉积物的水平分布和特征
    3.1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微塑料的水平分布和特征
        3.1.1 总体成分特征
        3.1.2 总体丰度水平
        3.1.3 水平分布特征
        3.1.4 表观特征
    3.2 红树林沉积物微塑料水平分布和特征
        3.2.1 丰度水平和组分特征
        3.2.2 分布特征与原因分析
        3.2.3 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对比
    3.3 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水平分布和特征
        3.3.1 丰度水平和组分特征
        3.3.2 分布特征与原因分析
        3.3.3 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沉积柱微塑料垂向分布与年代学分析
    4.1 垂向分布
        4.1.1 垂向丰度水平
        4.1.2 组分和形态特征
    4.2 微塑料在沉积柱中的污染记录
        4.2.1 放射性同位素的垂直分布
        4.2.2 沉积柱的沉积速率及年代学研究
    4.3 微塑料的垂向迁移
        4.3.1 垂向迁移观点的提出
        4.3.2 微塑料垂向迁移观点的论证
        4.3.3 微塑料向下迁移原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塑料污染源-汇机理解析
    5.1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微塑料污染来源解析
        5.1.1 微塑料溯源方式
        5.1.2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沉积物微塑料来源分析
    5.2 微塑料的渔业来源及其影响
        5.2.1 渔业强度与微塑料污染相关性分析
        5.2.2 污染削减关键控制因素识别
    5.3 红树林和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来源分析
        5.3.1 红树林沉积物微塑料来源
        5.3.2 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来源
    5.4 北部湾微塑料的“汇”
        5.4.1 “汇”的分析判断方法
        5.4.2 表层沉积物
        5.4.3 红树林沉积物
        5.4.4 珊瑚礁沉积物
        5.4.5 深层沉积物
        5.4.6 “汇”的生态风险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海洋塑料污染治理的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6.1 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存在问题
        6.1.1 看待塑料污染客观性不足
        6.1.2 塑料管控对策科学论证不足
        6.1.3 海洋保护法规执行力不强
        6.1.4 海岸带开发合理度不高
    6.2 塑料防治政策应遵循科学原则
        6.2.1 生命周期评价原则
        6.2.2 源头减废原则
        6.2.3 产业布局服从环境容量原则
    6.3 北部湾染塑料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6.3.1 科学布局海洋产业和开发区域
        6.3.2 削减渔业来源的塑料污染
        6.3.3 建立城乡一体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6.4 区域环境共治和协同发展建议
        6.4.1 区域协同的必要性和机遇期
        6.4.2 发展现代海洋养殖业
        6.4.3 珊瑚礁和海岛保护开发
    6.5 效果预期(愿景)
第七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2)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0.2 服饰变革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0.5 创新点
第1章 人衣关系表里之辨——女性服饰潮流
    1.1 衣以容身:松绑解放,开禁易俗
    1.2 衣以立身:性别反叛,异中求变
    1.3 衣以适人:简便合体,文明质朴
    1.4 衣以彰人:流曲赋形,纳西慧中
    1.5 思考与讨论:人衣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文化嬗变
第2章 经纬不辍纺新织异——产业进步、技术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2.1 有里有面:面料及其生产
        2.1.1 纺、缫技术与原料更新
        2.1.2 机织技术与质料革新
        2.1.3 印染技术与纹样、色彩嬗变
    2.2 有型有样:成衣及其制造
        2.2.1 家庭生产
        2.2.2 拎包客与前店后场
        2.2.3 半标准化与标准化生产
    2.3 有价有市:纺织贸易以及市场
        2.3.1 纺织原料、纺织品贸易和市场
        2.3.2 成衣市场及贸易
    2.4 思考与讨论:纺织和制衣产业技术变革下的人衣关系
第3章 觉与不觉咸与维新——社会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3.1 局隅生变: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现象
        3.1.1 广府地区缫丝女工与“自梳”现象
        3.1.2 上海城市女性和“摩登”现象
    3.2 起而求变: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
        3.2.1 戊戌维新和不缠足会
        3.2.2 辛亥前后的民权革命和女子参政运动
        3.2.3 新文化和女学生爱国平权运动
        3.2.4 新生活的反摩登实践与国货运动
        3.2.5 社会运动中的女性角色和服饰角色
    3.3 论而思变: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
        3.3.1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
        3.3.2 妇女解放思潮
    3.4 思考和讨论:社会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第4章 易服不易表里乾坤——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
    4.1 防与不防:“夷”“夏”文野观念转变
    4.2 尊与不尊:“道”“器”体用概念解体
    4.3 禁与不禁:“礼”“俗”治理秩序重构
    4.4 变与不变:“荣”“耻”面子文化演进
    4.5 思考与讨论:文化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余论
    5.1 余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3)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与意义
    1.2 概念厘清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课题创新点
第二章 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思想与实践
    2.1 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思想基础
        2.1.1 启蒙:维新变法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
        2.1.2 兴起: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
        2.1.3 高潮: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
    2.2 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历史进程
        2.2.1 反缠足运动的历史进程
        2.2.2 剪发运动的历史进程
        2.2.3 天乳运动的历史进程
    2.3 近代女性身体观的演变
        2.3.1 传统女性身体观
        2.3.2 近代女性身体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3.1 反缠足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3.1.1 放足的服饰困惑
        3.1.2 服饰形象的混乱
    3.2 剪发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3.2.1 断发的平权想象
        3.2.2 时尚的“新女性”形象
    3.3 天乳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3.3.1 “新女性”的平胸形象
        3.3.2 曲线重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造型与特征
    4.1 近代我国女性服饰种类与形制概况
    4.2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装造型与特征
        4.2.1 从宽大到紧窄的上衣造型
        4.2.2 一短再短的下装造型
        4.2.3 从平直到曲线的袍服造型
    4.3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装配饰造型与特征
        4.3.1 从弓弯到自然的足服造型
        4.3.2 从束发到剪发的发型及配饰
        4.3.3 从遮到显的内衣造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色彩、材质与工艺
    5.1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色彩
        5.1.1 从“以礼为美”到“自由平等”的色彩审美
        5.1.2 从艳丽到素雅的色彩搭配
    5.2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材质
        5.2.1 以性感为导向的服饰材质
        5.2.2 以实用为导向的服饰材质
    5.3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制作工艺
        5.3.1 从平面到立体的裁剪工艺
        5.3.2 化繁为简的装饰工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装变迁规律的量化分析
    6.1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近代女性服饰变迁规律概述
        6.1.1 由压迫到解放的变迁历程
        6.1.2 由遮蔽到部分裸露的变迁特征
        6.1.3 由保守到开放的变迁趋势
    6.2 近代女装开放度分析
        6.2.1 实验过程与方法
        6.2.2 开放度相关性分析
        6.2.3 服装廓形回归分析
    6.3 基于机器视觉的近代女装廓形提取与尺寸采集
        6.3.1 近代女装廓形提取
        6.3.2 服装特征点提取
        6.3.3 服装尺寸测量与精度
        6.3.4 FCM聚类类别数C的优选
    6.4 近代女装廓形变化规律的量化研究
        6.4.1 近代女装廓形合体度变化趋势分析
        6.4.2 近代女装廓形裸露度变化趋势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研究成果
附录B:近代女性服饰实物资料表
附录C:近代女装尺寸数据明细表

(4)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的考察与当代价值研究(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网站与数据库
    三、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研究价值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范围与方法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四)研究的框架
第一章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概述
    第一节 新中国丝绸产业发展和丝绸档案形成的社会背景
        一、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工商业的资产结构优化
    第二节 新中国丝绸产业发展和丝绸档案形成的经济背景
        一、立足外销、多创外汇的时代选择
        二、计划经济下丝绸业的恢复和发展
    第三节 新中国丝绸产业发展和丝绸档案形成的文化背景
        一、丝绸设计的人文环境
        二、丝绸文化传播的特点和路径
第二章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技术、品种与市场特征
    第一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技术特征
        一、丝绸产品使用功能的拓展
        二、印花、提花工艺及机械设备的技术进步
    第二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品种特征
        一、丝绸产品品种大类划分的确定与扩充
        二、丝绸新品种、新花色的创新及统一规格
    第三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市场特征
        一、对外贸易及贸易对象的演变
        二、满足内销以及按需供应
第三章 新中国丝绸设计观念、设计群体、及设计档案现状
    第一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观念确定及发展
        一、丝绸设计原则和思路的需求转变
        二、丝绸产品设计方法的传承与创新
    第二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群体形成与发展
        一、丝绸设计师的群体形成与发展
        二、丝绸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
    第三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设计档案的创设及类型
        一、丝绸设计企业档案的形成与归类
        二、丝绸设计师档案的建立与追踪
第四章 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的考察与当代设计运用研究
    第一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产品档案的考察与整理
        一、相关博物馆中新中国丝绸设计产品档案的收集和归类
        二、本课题研究中丝绸档案的考察与整理
    第二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产品档案的当代价值、数据库构建与实验性创新
        一、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当代价值的认知与思考
        二、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数据库建构与运用推广
        三、在数据库基础上的实验性创新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附录: 新中国丝绸设计数据库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表 1-表 20)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6)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学术前史
        (一)西周至清代黎族传统织锦文化史料记载与研究
        (二)民国时期黎族传统织锦文化研究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黎族传统织锦文化研究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五)成绩与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田野调查法
        (二)文献分析法
        (三)比较研究法
    五、研究创新
        (一)对黎族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与内容拓展
        (二)点面结合的多维度观察与阐释
    六、相关问题说明
        (一)主要概念
        (二)调查点概况
第一章 黎族及其传统织锦工艺概述
    一、海南岛自然环境
        (一)位置与地貌
        (二)气候
        (三)自然资源
    二、黎族概况
        (一)族称与族源
        (二)各支系分布概况
        (三)文化习俗
        (四)社会经济
    三、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历史梳理
        (一)新石器时代的纺织技术
        (二)秦代至民国时期的黎族纺织技术
    四、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黎族文化中的地位
        (一)织锦与妇女
        (二)民族精神家园
        (三)人定胜天的理念
        (四)人纹艺术化
    五、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现代价值
        (一)历史价值
        (二)文化价值
        (三)艺术价值
        (四)科研价值
        (五)社会价值
        (六)精神价值
        (七)教育价值
        (八)文化交流价值
        (九)经济价值
    六、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中国纺织史上的地位
        (一)黎锦织造技艺是我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二)黎锦织造技艺推动江南棉纺织业发展
        (三)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
        (四)黎锦织造技艺弥补了我国棉织锦技艺的空白
第二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流程及其变迁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原料
        (一)麻类纤维
        (二)棉纤维
        (三)动物纤维——蚕丝
        (四)其他原料
    二、织造工具及其功能
        (一)腰织机构造及功能
        (二)脚踏坐式织机构造及功能
    三、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流程
        (一)麻类纤维加工
        (二)棉类纤维加工
        (三)纺纱
        (四)导纱
        (五)上浆
        (六)染色(纱)
        (七)上机
        (八)织造技艺
        (九)刺绣技艺
    四、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变迁
        (一)黎锦织造原料变迁
        (二)黎锦织造技艺发展
        (三)黎锦图案变迁
        (四)黎锦功能变迁
        (五)黎锦织造技艺传承方式变迁
第三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及其文化蕴涵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呈现样态
        (一)服饰
        (二)锦被
    二、黎锦的艺术文化特色
        (一)黎锦图案艺术特点
        (二)黎锦图案艺术风格
    三、黎锦纹样与文化蕴涵
        (一)纹样种类
        (二)文化蕴涵
第四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的现实困境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实践
        (一)传承所
        (二)黎锦合作社(公司)
    二、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困境
        (一)织锦艺人年事已高
        (二)年轻传承主体流失
    三、黎族传统织锦原材料危机
        (一)纤维原料
        (二)染色原料
    四、黎族村民及传统织锦艺人的观念变迁
        (一)55岁以上人群(女性)的观念
        (二)30~55 岁人群(女性)的观念
        (三)30岁以下人群(女性)的观念
    五、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生存困境
        (一)生存环境受到冲击、毁坏
        (二)收藏机构保存条件差、设备落后
    六、保护与传承的资金及人才的匮乏
        (一)保护与传承资金的匮乏
        (二)缺乏专业人才
    七、地方相关政策法规的滞后
第五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性保护的对策
    一、传承性保护的基本原则
        (一)原真性保护
        (二)整体性保护
        (三)可持续性保护
        (四)可解读性保护
    二、传承性保护的法律保障
        (一)立法保护
        (二)依法保护
    三、出台传承性保护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调查研究
        (二)保护黎锦织造技艺的生存环境
        (三)保护传承主体
        (四)数字化技术保护
        (五)原材料基地建设
        (六)保护物化的各类黎锦
        (七)加大保护资金投入
        (八)加强人才培养
        (九)加强黎锦织造技艺保护的宣传力度
    四、构建传承性保护的有效机制
        (一)完善管理机构
        (二)建立织锦培训基地
        (三)建立传承人培养机制
        (四)黎锦织造技艺普及教育
        (五)传承性保护与开发利用
        (六)博物馆保护与展示
        (七)建立知识产权制度
        (八)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
        (九)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B 田野调查提纲

(7)夏布源流及其工艺与布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相关概念的界定
    0.3 研究现状述评
    0.4 研究方法与目标
    0.5 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上编 夏布追溯
    第1章 夏布源头的追溯
        1.1 夏布名称的辨析
        1.1.1 夏布词义解读的两种主流观点
        1.1.2 夏布名称的出处
        1.1.3 古代麻织物相关名称
        1.2 从传统苎麻布到夏布
        1.2.1 麻作物种植与生产的概述
        1.2.2 棉纺对麻纺冲击的概述
        1.3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2章 麻类作物及其纺织服饰文化
        2.1 麻类作物的品种及苎麻的性能与栽培
        2.1.1 麻类作物的品种
        2.1.2 苎麻纤维与其它麻作纤维的对比优势
        2.1.3 苎麻的栽培
        2.2 麻纺织历史文化的追溯
        2.2.1 从有关麻的成语说起—麻纺的生活文化
        2.2.2 从“败绩”说起—绩麻的纺织考
        2.2.3 从“布帛之征”说起—麻纺的经济文化
        2.3 麻纺织服饰文化的追溯
        2.3.1 麻纺服饰文化的肇始
        2.3.2 基于布与帛文献记载对比的视角
        2.3.3 基于布与帛出土实物对比的视角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近代夏布的主产地与产业兴衰
        3.1 近代夏布主产地的概况
        3.1.1 江西万载夏布的概况
        3.1.2 湖南浏阳夏布的概况
        3.1.3 四川隆昌夏布的概况
        3.1.4 重庆荣昌夏布概况
        3.2 近代夏布产业的三个历史阶段
        3.2.1 夏布手工业的商业化转型
        3.2.2 夏布产业的繁荣
        3.2.3 夏布产业的衰落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中编 技艺挖掘
    第4章 历史背景下夏布织造技艺的挖掘
        4.1 古代麻纤维脱胶工艺
        4.1.1 古代麻纺织品脱胶的考证
        4.1.2 古代麻纤维脱胶工艺的挖掘
        4.1.3 古代麻纤维脱胶工艺的原理
        4.2 古代麻纺的纺纱工艺
        4.2.1 从搓绳到手工绩麻
        4.2.2 从纺轮上的漩涡纹看纺专纺纱
        4.2.3 麻纺纺车的功能与分类
        4.3 历史背景下麻织造技艺的挖掘
        4.3.1 平纹布织造的主要机型及演变
        4.3.2 近代夏布腰机的源流
        4.3.3 麻织具与织机的发展历程
        4.4 麻纺织辅助工具的演变
        4.4.1 整经工具与工艺
        4.4.2 上浆工具与工艺
        4.4.3 整形工具与工艺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非遗背景下夏布织造技艺的考察
        5.1 绩纱
        5.2 浆纱
        5.3 编织
        5.4 后整理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夏布的传统印染工艺
        6.1 夏布的传统颜色蓝(青)、黑、白三色考
        6.2 石染矿物颜料及其染色考
        6.2.1 矿物颜料与石染染料
        6.2.2 石染染色的工艺
        6.2.3 石染染色的特征
        6.3 蓝(青)、黑二色植物染料及其染色
        6.3.1 蓝色植物染料及其在夏布上染色
        6.3.2 黑色植物染料及其在夏布上染色
        6.4 夏布的型版印花工艺
        6.4.1 夏布型版印花的源流
        6.4.2 非遗中的夏布印花工艺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下编 布艺延伸
    第7章 以夏布为载体的艺术创作
        7.1 以夏布为绣地的夏布绣
        7.1.1 江西传统夏布绣
        7.1.2 新余艺术夏布绣
        7.2 以夏布为载体的夏布画
        7.2.1 夏布国画与制作
        7.2.2 夏布版画与制作
        7.3 以夏布为扇面的夏布折扇
        7.3.1 夏布折扇的源流
        7.3.2 夏布折扇的工艺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夏布生活用品的设计与开发
        8.1 夏布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8.1.1 自然与人文的夏布面料
        8.1.2 服装设计师运用夏布的实践
        8.2 夏布在软装饰中的应用
        8.2.1 夏布软装饰的价值取向
        8.2.2 夏布软装饰的应用策略
        8.3 夏布工艺品的多元化态势
        8.3.1 夏布工艺品的定位与设计
        8.3.2 夏布工艺品的多元化与推广
        8.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夏布及其衍生品在生产中的保护
        9.1 夏布织造的民间生存状态
        9.1.1 夏布产业的格局
        9.1.2 民间夏布织造技艺的艺人生存状态
        9.2 市场态下夏布延伸布艺设计的辨析
        9.2.1 市场态下夏布布艺延伸设计的多样化
        9.2.2 市场态下传统夏布织造技艺的异化
        9.3 手工夏布及其衍生品生产中的固守与变通
        9.3.1 对“手”和“艺”的认识
        9.3.2 技艺的固守
        9.3.3 形式的变通
        9.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1 出口本色手工夏布检验规程
附录2 单综单蹑夏布织机图及其各部位名称
附录3 文中图片的名称与来源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新型纺织标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二章 新型纺织标准体系探析
    2.1 我国纺织标准体系的发展历程
    2.2 纺织标准体系的含义
    2.3 新型纺织标准体系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我国纺织标准体系现状
    3.1 我国纺织标准体系中的标准制定主体
    3.2 我国纺织标准体系中的标准对象(领域)
    3.3 我国纺织标准体系中的标准及其结构
第四章 国内外纺织标准体系对比分析
    4.1 国际纺织标准体系概况
    4.2 国外典型国家和地区纺织标准体系概况
    4.3 国内外纺织标准体系对比分析
第五章 新型纺织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
    5.1 新型纺织标准体系的核心是标准制定主体多元化
    5.2 标准跨界融合是新型纺织标准体系的外在表现
    5.3 标准结构重组是新型纺织标准体系的内在特质
第六章 新型纺织标准体系的构建思路
    6.1 推动强制性标准向行政法规转化
    6.2 建立三级自愿性标准体系
    6.3 新型纺织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案
第七章 加快构建新型纺织标准体系的建议
    7.1 加强顶层设计是构建新型标准体系的战略性基础支撑
    7.2 加快政府标准自身改革是构建新型标准体系的关键一着
    7.3 扶持市场主体快速成长是新型标准体系构建的内生动力
第八章 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基于顾客价值的丝绸品牌文化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背景
        1.1.2 市场背景
    1.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1.2.1 文化营销的相关研究
        1.2.2 丝绸文化的相关研究
        1.2.3 丝绸营销的相关研究
    1.3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总体设计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4.3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中国丝绸品牌的外部市场环境分析
    2.1 丝绸品牌的一般外部环境分析
        2.1.1 政策法律环境
        2.1.2 经济环境
        2.1.3 社会文化环境
        2.1.4 技术环境
    2.2 丝绸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2.2.1 中国丝绸产业的沿革
        2.2.2 丝绸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2.2.3 丝绸自主品牌的SWOT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丝绸顾客价值的质化研究
    3.1 质化研究的方案设计
        3.1.1 质化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1.2 质化研究的内容
        3.1.3 质化研究方法的选择
        3.1.4 质化研究的实施过程与样本分布
    3.2 丝绸顾客价值的质化研究
        3.2.1 丝绸顾客感知价值的实质性编码
        3.2.2 顾客感知价值的理论性编码
        3.2.3 丝绸顾客期望价值的实质性编码
        3.2.4 丝绸顾客期望价值的理论性编码
        3.2.5 丝绸顾客价值的模型构建
    3.3 丝绸顾客价值的管理
        3.3.1 丝绸顾客价值的差距管理
        3.3.2 丝绸顾客价值与文化营销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丝绸顾客感知价值的量化研究
    4.1 量化研究的方案设计
        4.1.1 量化研究的目的与问卷设计
        4.1.2 预调研及问卷调整
        4.1.3 正式问卷的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4.2 不同群体的丝绸感知价值比较分析
        4.2.1 不同性别群体的差异
        4.2.2 不同年龄群体的差异
        4.2.3 不同收入群体的差异
        4.2.4 不同职业群体的差异
        4.2.5 不同居住地群体的差异
        4.2.6 不同文化程度群体的差异
        4.2.7 态度、能力与结果三者的相关性分析
    4.3 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丝绸细分市场研究
        4.3.1 信度与效度检验
        4.3.2 丝绸消费的驱动因素分析
        4.3.3 丝绸市场的聚类分析
        4.3.4 市场细分及文化营销对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丝绸品牌的文化营销策略
    5.1 丝绸品牌的文化定位
        5.1.1 品牌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5.1.2 丝绸自主品牌的品牌文化现状
        5.1.3 丝绸品牌文化的构建
    5.2 丝绸品牌的产品文化营销策略
        5.2.1 丝绸品牌的产品文化定位
        5.2.2 丝绸品牌的产品开发策略
        5.2.3 丝绸品牌的服务文化营销
    5.3 基于文化营销视角的丝绸品牌的活化
        5.3.1 品牌活化的相关理论
        5.3.2 丝绸品牌活化的现实可行性
        5.3.3 基于情感价值的丝绸品牌怀旧营销
    5.4 丝绸品牌的文化营销传播
        5.4.1 丝绸品牌的POP文化营销传播
        5.4.2 丝绸文化活动与丝绸文化营销传播
        5.4.3 丝绸博物馆与丝绸文化营销传播
        5.4.4 丝绸教育与丝绸文化营销传播
        5.4.5 网络渠道的丝绸品牌文化营销传播
        5.4.6 丝绸文化营销传播的战略协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附录1 :丝绸顾客感知价值的范畴
附录2 :丝绸顾客期望价值的范畴
附录3 :丝绸消费者调查问卷
附录4 :高档丝绸标志认定企业的品牌文化概况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科研情况
致谢

(10)WTO NAMA谈判中纺织品服装标签全球统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纺织品服装标签相关的技术法规和标准
    1.3 研究现状
    1.4 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
2 纺织品服装标签NAMA谈判进展
    2.1 纺织品服装标签议题
    2.2 TBT国际标准议题
    2.3 我国纺织品服装标签NAMA谈判提案的原则
3 纤维成分标签要求的统一性研究
    3.1 纤维名称
    3.2 纤维含量标识
    3.3 纤维成分检测方法
4 维护说明标签要求的统一性研究
    4.1 维护说明标识
    4.2 维护说明测试方法
5 标签其他要求的统一性研究
    5.1 原产国标签
    5.2 号型规格标签
    5.3 与消费者安全有关的信息标签
    5.4 产品的执行标准、名称、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及质量等级标签
6 我国纺织品服装标签NAMA提案建议
    6.1 纤维成分
    6.2 维护说明
    6.3 原产国
    6.4 号型规格
    6.5 与消费者安全有关的信息
    6.6 产品的执行标准、名称、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及质量等级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16 CFR part 423纺织服装和某些布匹的维护标签(附录A)
附录Ⅱ AS/NZS 1957:1998服装、家用纺织品、布匹和纱线维护说明
附录Ⅲ ISO 3758 Table C.1补充术语举例
附录Ⅳ 纤维名称及定义
附录Ⅴ 纤维含量标识要求
附录Ⅵ 纤维成分化学分析方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四、改革服用纺织品标准的必要性及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D]. 薛保铭. 广西大学, 2021(01)
  • [2]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D]. 张雪飞. 东华大学, 2021(01)
  • [3]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变迁研究[D]. 张佳沁. 江南大学, 2020(03)
  • [4]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的考察与当代价值研究(1949-1976)[D]. 任颖.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6]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D]. 罗文雄.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7]夏布源流及其工艺与布艺研究[D]. 廖江波. 东华大学, 2018(12)
  • [8]新型纺织标准体系构建研究[D]. 孙锡敏. 天津工业大学, 2018(08)
  • [9]基于顾客价值的丝绸品牌文化营销研究[D]. 孙菊剑. 苏州大学, 2016(05)
  • [10]WTO NAMA谈判中纺织品服装标签全球统一性研究[D]. 徐小方. 东华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可穿戴纺织品标准改革的必要性和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