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enetic and antigenic analysis of street strains of rabies virus in GuangxiP.R.China(论文文献综述)
霍明赫[1](2021)在《狂犬病病毒街毒株毒力与疫苗免疫保护效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引起的人兽共患病。RABV是典型的嗜神经性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后,引起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并导致宿主死亡。近年来,我国RABV毒株的多样性明显增加,出现了北极相关群、世界群草原型和印度次大陆群等新的进化分支,不同毒株的生物学特征存在一定差异。目前对流行时间较长的亚洲群RABV的毒力检测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较多,但是目前尚没有对新出现毒株的毒力等生物学特性研究,而且现有狂犬病疫苗对新出现毒株的免疫保护效果尚不清楚。本研究对新进化群毒株的基因序列特征、感染与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以及商品化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对RABV代表毒株是否具备交叉免疫保护能力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狂犬病病毒街毒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使用Illimina Novaseq 6000 Hi Seq X Ten平台对实验室现有50株毒株进行测序,每个毒株获得6G测序数据,用DNAStar软件拼接,得到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1875-12084bp。系统进化分析将50株毒株分为3个进化群,包括亚洲群23株、世界群草原型亚群24株、北极相关群3株。明确了上述毒株基因组特征,5个结构基因中有个别毒株的某些抗原表位区、淋巴细胞主要表位、甘氨酸序列、高变区等发生氨基酸突变,但在毒力决定位点均无突变。RABV的5个结构基因的核苷酸替换率由低到高分别为N、L、M、G和P;RABV的TMRCA平均值估计在1160-1362年。测序获得50株RABV毒株的准种序列,其中有12株毒株发生准种突变,其中亚洲群6株,世界群草原型4株、北极相关群2株,变异位点主要集中在L基因。2.不同进化群街毒株对小鼠感染特性的分析为了评价不同进化群街毒株感染小鼠的毒力,本研究挑选3株不同进化群、不同宿主来源街毒株GDMMD16、NMALSF01、Nei Meng927A进行小鼠毒力评价分析,均以标准攻击毒株CVS-11作为参考,每株毒株以10 LD50攻击青年鼠各12只,3株街毒株感染的小鼠在发病后均出现体重下降、被毛褶皱、后肢伸展,瘫痪的狂犬病临床症状,而GDMMD16组小鼠部分表现为精神异常兴奋的狂躁型临床症状,NMALSF01和Nei Meng927A组则表现为与CVS-11相同的麻痹型临床症状;在旷场实验中,4组均表现出焦虑和运动能力下降的症状,NMALSF01组表现最明显;在转棒实验中,4组均出现运动能力下降的表现,NMALSF01组表现最明显;对死亡小鼠的脑组织和脊髓的组织病理观察结果显示,脑组织和脊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元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的现象,其中CVS-11组脑和脊髓均出现神经元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的现象,而GDMMD16组和NMALSF01组在海马体中未发现病变,Nei Meng927A组在小脑中未发现病变;每组毒株的3只死亡小鼠的心、肝、脾、肺、肾等器官中未检测到RABV。3.狂犬病疫苗免疫血清对不同街毒株的中和能力分析为了评价狂犬病疫苗对不同毒株的交叉免疫保护能力,本研究通过制备3株街毒株GDMMD16、NMALSF01和Nei Meng927A的细胞毒,分别对免疫过狂犬病疫苗的23份人血清、22份犬血清、1份狐狸血清和1份貉血清进行改进过的狂犬病荧光抗体病毒中和实验(m FAVN),结果发现除了狐狸血清对GDMMD16街毒株无保护效力外,其余所有血清对GDMMD16、NMALSF01和Nei Meng927A街毒株的中和效价均高于WHO推荐的标准(0.5 IU/m L),可以表明商品化的人用及兽用灭活狂犬病疫苗对这3株街毒株具有保护能力。
周亚花[2](2020)在《嵌合犬冠状病毒N、S基因的重组狂犬病病毒的拯救与鉴定》文中研究指明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一旦感染出现临床症状病死率为100%。犬冠状病毒病是由犬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犬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呕吐、腹泻、脱水和血便为主要特征,致死率较低,但与其他传染病如犬细小病毒、轮状病毒等混合感染时死亡率明显提高。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犬冠状病毒N蛋白,免疫兔子后制备多克隆抗体,经过ELISA、Western blotting等试验鉴定,表明所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特异性。本论文主要基于狂犬病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研制狂犬病和犬冠状病毒病二联基因工程疫苗。以狂犬病病毒弱毒SAD毒株为骨架,分别在狂犬病毒的N、P基因之间插入犬冠状病毒N和S基因,构建狂犬病毒全长cDNA,然后与辅助质粒按一定的比例共转染BHK-21细胞拯救重组病毒,通过免疫荧光和qPCR试验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狂犬病病毒BNSP-CCV-N和BNSP-CCV-S,然后对重组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Western blotting试验和免疫荧光试验表明重组病毒BNSP-CCV-N可同时表达RV-G蛋白和CCV-N蛋白,重组病毒BNSP-CCV-S可同时表达RV-G蛋白和CCV-S蛋白。病毒生长曲线表明BNSP-CCV-N在72 h,BNSP-CCV-S在96 h后病毒滴度不再提高,由此可以确定重组病毒的最佳收毒时间。电镜观察表明插入外源基因的重组病毒可组装成有一定形态的完整病毒粒子。同时将重组病毒在BHK-21细胞中连续传10代,通过RT-PCR检测表明重组病毒携带外源基因具有遗传稳定性。进一步选用BALB/c小鼠模型对该重组病毒的致病性和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小鼠脑内注射两种重组病毒后观察14天,均未出现肉眼可见的临床症状,表明重组病毒对小鼠无致病性。将重组病毒进行浓缩、纯化,灭活后与GEL佐剂按一定的比例制备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分组免疫小鼠。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安全性良好,通过不同组别免疫小鼠抗体水平的比对,制备的重组病毒的弱毒疫苗产生较高的抗狂犬病毒的中和抗体,制备的灭活疫苗BNSP-CCV-N+S有较高的抗犬冠状病毒N蛋白和S蛋白的特异性抗体,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具有制备二联基因工程疫苗的潜力,在本动物的免疫保护试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利用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成功拯救出含有犬冠状病毒N和S基因的重组狂犬病毒,用其分别制备的灭活苗和弱毒苗免疫小鼠后诱导产生较高的抗狂犬病毒中和抗体和犬冠状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该研究为狂犬病和犬冠状病毒二联疫苗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万曾培[3](2020)在《猪伪狂犬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抗原性差异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猪神经系统紊乱、呼吸系统疾病、生殖障碍和发烧的急性传染病。猪伪狂犬病主要损害母猪和哺乳仔猪,主要症状是母猪繁殖障碍,哺乳仔猪神经症状、呕吐及腹泻死亡。2011年底首先在天津暴发免疫过经典疫苗的生长育肥猪表现神经症状而死亡的新流行猪伪狂犬病现象,到目前为止,新暴发的猪伪狂犬病已在我国各个地区流行再度成为危害我国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针对新流行的猪伪狂犬疫情,了解新流行的猪伪狂犬病毒株遗传演化及基因变异状况有利于指导防控净化猪伪狂犬病工作。2018年,福建福州某猪场发生疑似猪伪狂犬病的疫情,取发病猪病变脏器进行核酸检测,确诊为PRV野毒感染,为分析病毒毒力,本研究利用小鼠回归试验、易感细胞接种及间接免疫荧光分离鉴定了一株PRV流行毒,命名为PRV-FJFZ株,之后进一步对PRV-FJFZ株进行毒价测定及g E、TK、g B和g C基因扩增测序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2011年后新流行的基因Ⅱ型猪伪狂犬毒株在g E、TK、g B和g C基因编导的氨基酸序列有多个位点的插入、缺失或替换等。(2)通过g E、TK、g B和g C基因序列比对分析,PRV-FJFZ株与国内各地区2011年后流行PRV毒株属于基因Ⅱ型且位于同一独立的分支,与欧美等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3)通过对PRV-FJFZ株进行毒价测定评估毒力情况,结果显示TCID50=10-7.2/0.1m L,LD50=10-3.56/0.1m L,PRV-FJFZ株对易感细胞感染性强。为进一步分析PRV-FJFZ株的毒力,本文基于实验室PRV流行毒三基因缺失株PRV-GD0304(GD1406TK-/g E-/g I-株)的研究基础,评估了流行野毒与经典疫苗毒血清交叉免疫保护作用。(4)根据血清型分型鉴定标准分析,PRV-GD1406和PRV-Bartha K61毒株间交叉反应程度相关系数R>70%,表明新流行野毒与经典毒株处于同一个血清型的不同亚型没有发生变异。(5)传统毒株PRV-Bartha K61株疫苗仍然有效,对基因Ⅱ型流行毒株呈中亲和力,选用PRV-Bartha疫苗时应选用抗原量高、作用持久、调整免疫程序以确保猪群有较高的抗体水平。(6)选用基因Ⅱ型流行株PRV-GD0304(GD1406TK-/g E-/g I-株)作为疫苗接种后诱导产生中和抗体水平高,对Bartha K61株具有较高的交叉中和能力,提示PRV-GD1406株有望成为预防基因Ⅱ型猪伪狂犬病毒的疫苗候选株,扩大应用范围。(7)血清中和试验采用不同血清(猪抗PRV-GD0304、猪抗PRV-Bartha K61)对分离株PRV-FJFZ进行中和,结果显示猪抗PRV-GD0304对PRV-FJFZ株的中和效价比猪抗PRV-Bartha K61对PRV-FJFZ株中和效价高,说明PRV-GD0304株对PRV-FJFZ株呈现高亲和力,抗原性更加接近。
陈丽燕[4](2020)在《龙岩某规模种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血清学调查及病毒分离鉴定》文中研究表明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猪、牛、羊等多种家畜与野生动物被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后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是伪狂犬病毒的储存宿主,不同日龄的猪均可感染,一旦感染后成潜伏感染状态,可终身带毒。自2011年来,我国许多省份均暴发了猪伪狂犬病,从多个发病猪场分离到变异伪狂犬病野毒株。近年,有研究发现,受调查的闽西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不容乐观,目前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本研究探寻龙岩市某规模种猪场猪伪狂犬野毒感染现状及原因,旨在为制订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研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和免疫情况血清学调查为掌握龙岩年出栏万头的某规模种猪场猪伪狂犬病免疫和野毒感染情况,对该场2015-2018年间不同猪群共635份血清样品进行ELISA试验检测。结果表明,PRV-g B抗体阳性率四年均超过97%,PRV-g E抗体阳性率前三年均高于40%,当2018年该场更换疫苗并调整免疫程序后,阳性率下降到17%。说明该场猪群对早期使用的Batha-K61疫苗虽产生了良好的免疫效果,但未能对该场流行野毒提供完全保护,可能该场流行毒株与2018年所更换的疫苗毒株(HB98株、HB2000株)具有更高的相似性。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伪狂犬病病毒方法的建立与应用为了对猪伪狂犬病毒可疑样品进行检测,建立了检测猪伪狂犬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试验选取猪伪狂犬病毒的g E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对引物、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进行优化后,对该检测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和可重复性进行测试,并与常规PCR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猪伪狂犬病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该荧光定量PCR方法与常规PCR方法检测到的阳性率分别为82.75%和77.58%,且可检出更低的拷贝数,说明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伪狂犬病病毒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性。3、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为了解该场中流行毒株的特征,对检出阳性的病料无菌过滤后接种于Vero-E6细胞上,盲传3代,再将可稳定传代毒株的g E和TK基因进行PCR扩增、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样品中出现了典型的PRV感染所致的细胞病变,成功获得了一株可稳定传代的毒株,并命名为PRV-FJ18株;该毒株的TCID50为10-4.29/100μL;其g E基因与广东GD0304株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100%,同属于一个遗传进化分枝上,与其他亚洲株均属于GⅠ型;TK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遗传分析发现,该分离株与广东GD0304株、湖北Ea株、日本RC1株以及中国Fa株的Tk基因同属于一个遗传进化分枝上,与前3者的同源性达100%,虽然与疫苗Bartha株TK基因的同源性为99.7%,但是进化树上是处在两个不同的分枝中。综合以上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与GD0304株可能具有相同的来源。综上所述,该规模种猪场为猪伪狂犬野毒感染阳性场,并用本文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从阳性样品中成功分离得到一株猪伪狂犬病毒,与广东GD0304株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建议该场沿用疫苗HB2000株进行免疫。
马振乾[5](2019)在《猪瘟免疫群抗体与病毒变异监测及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为国家法定的一类动物疫病和OIE通报性疫病之一,严重影响养猪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发现,母猪感染后呈现繁殖障碍、流产和产死胎和弱胎,有些早产仔猪呈持续性感染和先天性震颤。目前,国内应用猪瘟疫苗控制猪瘟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免疫猪群依然时常存有猪瘟的发生与流行。造成免疫猪群发生猪瘟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免疫程序不尽合理、疫苗质量存在问题,尤其是对免疫猪群免疫效果缺乏监测与追踪是导致猪瘟时常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跟踪与监测猪瘟免疫猪群的抗体水平,确定猪群的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及猪瘟病毒的感染情况,发现猪瘟病毒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趋势,将为有效防控猪瘟的发生与流行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应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病毒学等技术手段对我国2015-2017年部分地区猪瘟疫苗免疫猪群的抗体水平、猪瘟病毒的感染情况及猪瘟病毒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并对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监测与分析。同时对国内近年来新发的仔猪非典型瘟病毒感染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一、应用ELISA方法对采自国内26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2009个不同规模的养猪场共计48731份猪瘟疫苗免疫血清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发现在2015-2017年期间,各区域样品猪瘟抗体阳性率在68.30%82.94%之间,平均阻断率在55.60%65.60%之间;不同生长阶段猪群的猪瘟抗体监测结果显示,种猪群(后备母猪、公猪和母猪)抗体水平最好,其阳性率在79.92%88.93%之间,平均阻断率在62.48%71.55%之间;保育阶段的猪群抗体水平最差,猪瘟抗体阳性率在48.19%57.41%之间,平均阻断率在41.34%46.84%之间。在2015-2017年间,每年采集的样品猪瘟抗体平均阻断率在50.00%90.00%之间的数量所占比例都最高,在57.14%62.12%之间;采集于不同月份及年份的样品,其猪瘟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显示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二、对采集的3069份病料应用RT-PCR方法进行猪瘟病毒核苷酸序列检测,结果表明,2016年猪瘟阳性率最高为16.40%,其次为2015年,猪瘟阳性率为13.30%,2017年猪瘟阳性率最低,为12.80%。比较采自各季度样品的猪瘟病毒检测结果,显示第二季度猪瘟病毒的检出率最高,为14.80%24.40%。对猪群猪瘟病毒及其他三种常见病毒混感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混合感染的比例为0.98%9.24%,其中,与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混感比例最高,在6.70%9.24%之间,与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混合感染比例最低,在0.98%1.20%之间。三、应用RT-PCR技术,对采自山东和河南的18株猪瘟流行毒株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发现这18株毒株与国内外参考毒株E2核苷酸同源性在79.7%99.0%之间,与标准毒株Shimen株E2核苷酸同源性在81.0%94.7%之间,其中SD11株与疫苗毒株E2核苷酸同源性最低为79.9%,SD05株与疫苗毒株E2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9.2%。18株毒株E2基因推导的氨基酸与参考毒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50.2%98.5%之间,与标准毒株Shimen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52.1%86.9%之间,与疫苗毒株C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52.1%97.7%之间,其中SD10株与疫苗毒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低,HN02株与疫苗毒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病毒序列与进化树分析发现,分离的18株流行毒株主要属于1.1亚群和2.1亚群,但以2.1亚群为主,且2.1b为优势流行毒株,占到72.22%,这表明我国猪瘟流行毒株存在遗传变异多样性。四、应用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方法对河南省规模化猪场近年发生的临床上以新生仔猪震颤为主要特征的疫病进行了研究,结果从发病猪群检测出非典型瘟病毒的基因序列。扩增与测定的病毒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现有非典型瘟病毒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该非典型瘟病毒(Atypical porcine pestivirus,APPV)毒株(Xuchang2018)与国外APPV分离株同源性在89.5%94.2%之间,其中与美国USA2013株同源性最高为94.2%;而与国内江西分离的七个APPV毒株的同源性最高,在90.2%97.6%之间;与国内广东三个分离株的同源性相对较低,在85.4%86.3%之间。苏木素伊红染色显示,发病猪小脑白质中有大量的空泡变性,小脑中的髓磷脂含量减少,感染动物的脑部血管周围的局部神经胶质细胞有显着的减少。本研究确定出河南省猪群存在APPV感染,该结果为本地区本病的防控打下了基础。五、对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与传统猪瘟弱毒活疫苗进行对比试验,确定了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抗体维持时间。选择400头仔猪,随机分为试验组(猪瘟亚单位疫苗)与对照组(细胞苗),每组200头仔猪,分别在免疫后0天、30天、60天、90天、125天,即30日龄、60日龄、90日龄、120日龄和155日龄进行采样,每组每次随机采血10份;试验组仔猪在30日龄颈部肌肉注射1头份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照组仔猪分别在30日龄和60日龄颈部肌肉注射各1头份高效猪瘟弱毒活疫苗。结果发现,试验组猪瘟抗体水平在免疫后90天达到最高,阻断率达到88.23%,随后开始下降,但155日龄仍处于较高水平,维持时间较长,并且受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影响较小。
许力士[6](2019)在《伪狂犬病毒GXLB-2015、GXGG-2016株gI/gE双基因缺失并表达EGFP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文中指出伪狂犬病(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包括肉食动物、反刍动物、啮齿动物等多种动物发病的急性传染病,自2011年以来,由变异伪狂犬毒株导致的伪狂犬病的爆发给我国的生猪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gl/gE基因为伪狂犬病病毒的主要毒力基因,可以通过缺失其功能降低病毒的毒力。调查发现广西部分规模猪场普遍存在伪狂犬病病毒感染,本实验室前期从广西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得到了国内变异株和疫苗株的重组毒株GXLB-2015和TK缺失毒株GXGG-2016。本实验以伪狂犬病病毒GXLB-2015株和GXGG-2016株为模板分别构建了重组质粒pMD18T-LR,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T4DNA连接酶连接的方法插入了EGFP的表达序列作为荧光标记,构建了和GXLB-2015株和GXGG-2016株相对应的含EGFP表达序列的重组质粒pMD18T-L-EGFP-R;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成功构建了能够表达EGFP的GXLB-2015株和GXGG-2016株gI/gE双基因缺失重组毒株r GXLB-2015-Δ gl/gE-EGFP和rGXGG-2016-Δ gI/gE-EGFP。为了解GXLB-2015株和GXGG-2016株gI/gE双基因缺失并表达EGFP的重组毒株在体外的生长特性和gl/gE双基因缺失对GXLB-2015株和GXGG-2016株对小鼠致病性的影响,对GXLB-2015株和GXGG-2016株以及它们gI/gE双基因缺失并表达EGFP的重组毒株进行了空斑试验,测定其多步生长曲线;对小鼠进行了攻毒试验,并测定其脑内和肺脏内病毒含量。结果表明:gI/gE双基因缺失并表达EGFP重组毒株产生的空斑与原毒株产生的空斑稍小;r GXLB-2015-△gI/gE-EGFP 比原毒株GXLB-2015的复制繁殖能力稍低,rGXGG-2016-ΔgI/gE-EGFP则显示出明显更低的生长特性,gI/gE双基因缺失并且表达EGFP后,rGXGG-2016-Δ gI/gE-EGFP 比GXGG-2016更迟才出现滴度的快速增加,而r GXLB-2015-△gI/gE-EGFP则比GXLB-2015更早地快速增加病毒的滴度;rGXGG-2016-Δ gI/gE-EGFP与GXGG-2016 一样对小鼠没有致病性,而r GXLB-2015-Δ gI/gE-EGFP则具有比GXLB-2015更低的半数致死量,但开始发病的时间较长,病症更轻,病程更长。本试验初步了解了gI/gE双基因缺失并表达EGFP对GXLB-2015和GXGG-2016的生长特性的影响,为后期gI/gE双基因缺失毒株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以其为载体表达其他病毒的蛋白打下基础。
易可可[7](2019)在《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文中认为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又称奥耶斯基氏病(Aujeszky’s Disease,AD),引起猪出现高热、腹泻、沉郁厌食、精神、神经紊乱等临床症状,传染性强,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借鉴部分欧美国家成功净化伪狂犬病的经验,我国引入了Bartha-K61疫苗并广泛运用于临床,有效地控制了猪伪狂犬病。但自2011年底始,许多免疫过疫苗的规模化猪场爆发伪狂犬病,gE抗体由阴转阳,出现由伪狂犬病毒引起所谓的“流产风暴”,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严重影响。多数学者认为该次伪狂犬病的全国性暴发可能与病毒毒力变强、基因变异等因素有关,究其原因尚没有确定。本实验从四川和福建疑似PRV感染的病料中成功分离4株伪狂犬病毒,分别命名为FJ01、FJ03、MS2018和YK株,滴度分别为10-6.63、10-7.08、10-8.1和10-7.18TCID50s/0.1mL。Balb/c小鼠毒力实验结果显示,LD50分别为102.17、102.72、103.51和103.44TCID50s,FJ01毒力最强;除YK株外,其他三株病毒均使小鼠产生严重瘙痒症状。疫苗血清中和实验结果显示,YK毒株中和效价为1:512,显着高于FJ01、FJ03和MS2018毒株,中和效价分别为1:64,1:16,1:32。对4个PRV毒株的主要免疫原性基因和毒力相关基因gB、gC、gE和TK进行扩增和测序,分析其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并建立进化树,结果显示,无论在核苷酸还是氨基酸水平,FJ01、FJ03和MS2018三个毒株的gB、gC、gE和TK基因与2011年后分离的变异株(TJ、HNX株等)同源性更高,与Fa株比对核苷酸同源性达到96.9%-100%,氨基酸同源性达到98.9%-100%,在进化关系上虽然同属于中国毒株在内的大分支,但与Fa属于不同的进化亚枝,这也在基因水平上说明变异毒株的抗原可能发生了变化;YK毒株gB、gC、gE和TK基因与Bartha株比对核苷酸同源性在98.6%-99.7%,氨基酸同源性在97.8%-99.7%,YK在进化关系上与国外毒株在同一大分支上,与Kaplan亲缘性最近。根据分离毒株的抗原基因进化关系和毒力强弱,我们挑选毒力最强的FJ01株和主要毒力基因进化关系与国外毒株更接近的YK毒株进行PacBio三代测序,测得全长分别为145465bp和142576bp,GC含量为73.53%和73.64%,均编码70个基因,与以前测得PRV基因组结构相同,由独特长区(UL)、独特短区(US)、内部重复序列(IRs)和末端重复序列(TRs)组成。将FJ01和YK株分别与参考序列进行全基因组比对和编码基因同源性分析发现:FJ01全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与2011年后分离的变异株同源性为96.36%-98.06%,与2011年前分离的毒株同源性为96.36%-96.86%;YK株与Kaplan株同源性最高,可达97.72%,而与其他毒株均低于95%,两个毒株的差异均主要在非编码基因区域。YK株与Kaplan大部分基因同源性为100%,但在UL36、UL47和US1中有数十个氨基酸的连续缺失和插入。全基因组进化分析显示:FJ01株进化关系更靠近HNX和HNB的亚分支;YK株与Kaplan位于同一个分支,可见YK毒株在全基因组进化水平上更接近国外毒株,间接证明毒株抗原不同于国内毒株,这也与前面疫苗血清中和抗体实验结果相一致。利用RDP4软件对FJ01和YK毒株全基因组进行重组分析,均发现重组信号:FJ01在121004bp到135532bp之间发生了重组,该区域亲本株为HLJ8和TJ株,6种重组分析算法支持该结果;YK在66201bp到66735bp之间与Kaplan株具有相同的亲本株-Becker,与新变异株HNX株发生了重组,有5种算法支持该结果。此外,分析免疫原性基因、毒力相关基因和同源性差异较大的基因重组情况,发现YK在UL36与UL47区分别和Becker与Ea发生重组。基因重组的现象对研究PRV进化变异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本实验分离了4株PRV毒株,测定了其对小鼠毒力;测定了其中2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分析了基因组特性,发现了分离株具有基因重组情况的发生,为猪伪狂犬病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胡丹[8](2019)在《东南沿海蝙蝠病毒组学及携带冠状病毒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安定,据不完全统计超过60%的新发传染病是来源于动物源性。蝙蝠作为世界上仅次于啮齿类动物的第二大类哺乳动物,在众多重要人兽共患病的发生,流行和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其作为大量病毒的自然宿主的特性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重要的对外交流市场,地处我国东南边陲,物资人口流动频繁,军事、经济战略意义突出。该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自然环境适合多种医学生物繁衍,现已知野生动物2000多种宿主动物和医学媒介生物群落异常丰富,是我国自然疫源性疾病多发、高发的地区。加强该地区野生动物所携带病原的监测,鉴定工作,防止野生动物源性(特别是蝙蝠)病原的跨种,跨境传播的可能,对于了解该地区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以及防止疾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生物技术迅猛发展,以二代测序为代表的宏基因组学技术直接对环境中所有核酸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为调查环境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提供高效工具,成为发现新病毒的有效手段。为深入了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蝙蝠携带病毒谱信息,本研究通过病毒宏基因组学技术,对该地区2015年-2017年间所采集的蝙蝠标本进行病毒谱调查,并针对其携带的重要病毒蝙蝠源性SARS样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Like-Coronavirus,SL-CoV)展开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宏基因组学研究中国东南沿海蝙蝠携带病毒谱。为了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蝙蝠可能携带的病原种类,本研究基于宏基因测序技术对中国东南沿海6个哨点地区共计235只蝙蝠肠和肺组织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共获得5990261条高质量读长(reads),其中有2975371条reads拼接合并成重叠序列,有631490条重叠序列成功预测为ORF,注释匹配为病毒的ORF占2.37%(15012/631490)。进一步分类整理发现,病毒序列共涉及25个病毒科。包括16个脊椎动物病毒科;4个植物病毒科和5个昆虫病毒科。通过BLAST比对和进化分析提示可能发现新的进化分支的病毒;通过首次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对蝙蝠携带病毒谱的调查,丰富了对蝙蝠作为病原体库的认识,同时为下一步分离培养蝙蝠携带病毒并进一步分析病毒在蝙蝠和人类间传播的可能提供了理论依据。2.重要病原的PCR验证分析。为了验证宏基因测序结果可靠性,根据测序结果,选取与人类致病密切相关且经过BLAST比对后6种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圆环病毒,诺如病毒,博卡病毒)对所有235只蝙蝠组织核酸进行PCR扩增验证和进化分析。结果不同蝙蝠种类中以菲菊头蝠携带病毒谱最广,分别携带冠状病毒,腺病毒,诺如病毒,圆环病毒,星状病毒,其中以冠状病毒携带率最高,在舟山,长乐,石狮组中检出率为6.8%-18.2%;而在其余蝙蝠种类中,首次在2只大卫鼠耳蝠检测到博卡病毒,一只度赖氏鼠耳蝠中检测到星状病毒。PCR验证结果与宏基因测序结果基本一致,提示宏基因测序技术对于发现环境中新病毒具有指导意义。3.对舟山地区蝙蝠携带冠状病毒进行鉴定研究。本研究运用RT-PCR法对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间采集的334只蝙蝠进行冠状病毒携带率的调查,结果显示冠状病毒的总携带率为26.65%(9/334)。通过重叠PCR(overlap PCR)和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的方法,成功获得了两株SARS样冠状病毒的全长序列,两株病毒株的全长比对分析发现该两株核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高达99%,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该两株病毒属于β冠状病毒中一个新的分支,这两株新病毒基因组与果子狸SARS冠状病毒(SARS-CoV)SZ3株的总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1%,低于之前报道的关于中国蝙蝠SL-CoVs的观察结果(88-92%),推测该病毒株为两株新的病毒。4.新鉴定的SL-CoVs病毒株致病力研究。以新鉴定的SL-CoVs ZC45株蝙蝠组织上清感染乳鼠,病理结果显示乳鼠各组织脏器出现炎症反应,且通过脑组织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了冠状病毒样病毒颗粒,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感染乳鼠组织能够和该病毒株核衣壳蛋白N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发生反应,从而从抗原性证实该病毒株能够感染乳鼠,通过乳鼠致病实验进一步探讨了该病毒株的跨种传播的可能。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3年间采集的蝙蝠进行的宏基因组学测序调查研究,丰富了该地区的蝙蝠携带的病毒谱认识,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我们对蝙蝠携带病毒库的多样性的认识;通过我们对新发现的重要病原的鉴定研究,对重要病原的进化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为该地区蝙蝠携带病毒的基础数据提供了线索;本研究选取该地区携带率高且与人类致病密切相关的SARS样冠状病毒进行系统研究,发现该地区携带的SARS样冠状病毒为一全新的β冠状病毒的分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乳鼠致病实验发现其能够引发乳鼠致病,表明其具备跨种传播的可能,这也提示我们继续监测该地区蝙蝠源性的病原谱的重要性,同时也为蝙蝠病毒的监测预警和预防新发传染病的发生提供了理论参考。
文兆海[9](2018)在《狂犬病疫苗株与减毒疫苗株的免疫及病理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犬瘟热、犬细小亦是造成犬科动物发病死亡的重要传染病。目前,疫苗接种是预防狂犬病、犬瘟热、犬细小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团队利用反方向遗传学技术将狂犬病病毒的G基因提前,敲除其毒力基因,并将犬瘟热病毒和犬细小病毒的主要抗原基因CDV-N、CPV-VP2插入到狂犬病病毒基因组构建重组狂犬病病毒,有望获得基因重排减毒狂犬病疫苗株、犬瘟热病毒N基因重组狂犬病病毒的二联弱毒苗株、犬瘟热病毒N基因-犬细小病毒VP2基因重组狂犬病病毒的三联弱毒苗株。以期为将来制备狂犬病减毒口服活疫苗、犬瘟热-狂犬病二联口服弱毒活疫苗、犬瘟热-犬细小-狂犬病三联弱毒活疫苗奠定基础。首先,为了探究基因重排减毒狂犬病病毒、犬瘟热病毒N基因重组狂犬病病毒(CDV-N重组狂犬病病毒)的拯救及鉴定。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纯化后的全长重组质粒与4个辅助性表达质粒共转染BSR细胞;通过RT-PCR技术、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重组病毒进行鉴定。结果显示,RT-PCR检测出现与预期相符的目的片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试验组出现了大量的荧光灶点,空白对照组未见绿色荧光;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结果与RT-PCR检测结果相符,表明基因重排减毒狂犬病病毒、CDV-N重组狂犬病病毒拯救成功。其次,探究基因重排减毒狂犬病病毒、CDV-N重组狂犬病病毒、CDV-N-CPV-VP2重组狂犬病病毒对小鼠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评估。利用ELISA试剂盒对狂犬病毒、犬瘟热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三种重组狂犬病病毒株口服免疫产生的狂犬病毒抗体水平均显着高于亲本毒株Srv9口服免疫组。CDV-N重组狂犬病病毒、CDV-N-CPV-VP2重组狂犬病病毒均可刺激小鼠机体产生狂犬病毒抗体和犬瘟热病毒抗体;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口服免疫组的安全性优于注射免疫组。最后,探究了基因重排减毒狂犬病病毒、CDV-N重组狂犬病病毒、CDV-N-CPV-VP2重组狂犬病病毒对犬的口服免疫效果。利用ELISA试剂盒对狂犬病毒、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均能诱发机体产生其特异性抗体,且到第35天时各免疫组血清狂犬病毒抗体水平均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低保护水平0.5 IU。
陈文雄[10](2018)在《华南地区猪伪狂犬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及YC株gE基因缺失灭活疫苗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以造成母猪流产、仔猪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猪伪狂犬病毒属于A型疱疹病毒亚科猪疱疹病毒?型,基因缺失的弱毒疫苗是目前对该病进行防控的主要手段。本研究拟对华南地区猪群中的猪伪狂犬病毒展开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其在猪群中的流行情况,同时分离伪狂犬的流行毒株,筛选出可以在细胞内高滴度增殖的病毒株,制备安全、高效的灭活疫苗,为该病的防控提供有效的手段。本研究采集了从20132014年间华南地区4个省份来自99个猪场的临床样品(脑、扁桃体、淋巴结和胎衣等),利用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对采集的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检猪场平均阳性率为29.3%,说明猪伪狂犬在华南地区猪群中广泛流行,感染率较高,这为及时掌握华南地区PRV野毒的流行变异情况提供了依据。随后将PCR检测的阳性样品接种至MARC-145细胞进行病毒的分离和鉴定,并通过测序证实成功分离到6株伪狂犬病毒,分别命名为YC、ST、FL、BE、SY和YQ。分别扩增6个毒株gE基因全长序列并进行测序,结果显示gE基因全长为1740 bp,进一步对6个毒株的gE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6个分离株之间gE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98.1%99.8%。所有分离株位于同一个分支之上,表明分离株之间的进化关系较近,但与早前的欧美毒株则处于不同的分支之上。YC株对猪的致病性实验结果表明,攻毒后第二天即可引起猪只体温升高;攻毒后第6天,攻毒组所有猪只死亡,表明YC株对猪呈现高致病性,剖检病理变化包括肺脏出血、脑部充血和出血、肝脏有白色坏死点、扁桃体有化脓性病灶等。为了制备猪伪狂犬gE基因缺失灭活疫苗,通过与流行毒株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我们选择YC株作为疫苗候选毒株,并敲除其gE基因用于基因缺失灭活疫苗的制备。结果显示,制备的gE基因缺失灭活疫苗物理性状稳定,符合灭活苗成品检验的相关要求。免疫攻毒保护实验表明,本研究制备的gE基因缺失灭活疫苗免疫猪只两次后可对猪只产生完全保护,为猪伪狂犬的防控提供有效的手段。
二、Genetic and antigenic analysis of street strains of rabies virus in GuangxiP.R.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enetic and antigenic analysis of street strains of rabies virus in GuangxiP.R.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狂犬病病毒街毒株毒力与疫苗免疫保护效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狂犬病与狂犬病病毒 |
1.1 狂犬病与狂犬病病毒简介 |
1.2 狂犬病病毒基因多样性的研究 |
1.3 狂犬病的流行病学 |
1.4 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和诊断 |
第2章 狂犬病疫苗免疫研究 |
2.1 狂犬病疫苗 |
2.2 RABV中和抗体效价 |
2.3 血清中和抗体能力的比较研究 |
2.4 狂犬病的防控及其展望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狂犬病病毒街毒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2章 不同进化群街毒株对小鼠感染特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狂犬病疫苗免疫血清对不同街毒株的中和能力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嵌合犬冠状病毒N、S基因的重组狂犬病病毒的拯救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狂犬病概述 |
1.1.1 狂犬病 |
1.1.2 狂犬病流行病学 |
1.1.3 狂犬病临床症状与致病机理 |
1.1.4 狂犬病毒基因组结构和编码蛋白 |
1.1.5 狂犬疫苗研究进展 |
1.2 犬冠状病毒病概述 |
1.2.1 冠状病毒概述 |
1.2.2 犬冠状病毒的临床症状与致病机理 |
1.2.3 犬冠状病毒基因组结构和编码蛋白 |
1.2.4 冠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
1.3 RNA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和应用 |
1.3.1 正链RNA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技术 |
1.3.2 负链RNA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技术 |
第二章 犬冠状病毒N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试剂 |
2.1.2 N基因密码子优化及其重组表达质粒p ET-B2M-N的构建 |
2.1.3 CCVN蛋白的诱导表达 |
2.1.4 免疫动物 |
2.1.5 血清抗体效价的ELISA测定 |
2.1.6 抗体纯化 |
2.1.7 Western blotting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重组质粒的成功构建 |
2.2.2 重组N蛋白的诱导表达 |
2.2.3 多克隆抗体ELISA效价 |
2.2.4 抗体纯化结果 |
2.2.5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重组狂犬病病毒BNSP-CCV-N的拯救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质粒、细胞、病毒 |
3.1.2 主要试剂 |
3.1.3 引物设计与合成 |
3.1.4 PCR扩增犬冠状病毒N基因 |
3.1.5 含犬冠状病毒N基因的重组狂犬病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的构建 |
3.1.6 重组病毒的拯救 |
3.1.7 免疫荧光鉴定重组病毒 |
3.1.8 实时荧光定量qPCR试验 |
3.1.9 重组病毒的传代和外源基因稳定性检测 |
3.1.10 重组病毒毒价测定以及生长曲线的测定 |
3.1.11 重组病毒浓缩、纯化 |
3.1.12 Western blotting鉴定外源蛋白表达 |
3.1.13 激光共聚焦观察和电镜观察 |
3.2 结果 |
3.2.1 犬冠状病毒N基因的扩增结果 |
3.2.2 全长cDNA构建结果 |
3.2.3 qPCR鉴定重组病毒结果 |
3.2.4 免疫荧光鉴定重组病毒结果 |
3.2.5 重组病毒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 |
3.2.6 重组病毒的电镜观察结果 |
3.2.7 Western Blotting鉴定外源蛋白的表达结果 |
3.2.8 外源基因稳定性检测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重组狂犬病病毒BNSP-CCV-S的拯救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质粒、细胞、病毒 |
4.1.2 主要试剂 |
4.1.3 引物设计与合成 |
4.1.4 PCR扩增犬冠状病毒S1、S2、S3 基因 |
4.1.5 含犬冠状病毒S1、S2、S3 基因的重组狂犬病病毒基因组全长c DNA克隆的构建 |
4.1.6 重组病毒的拯救 |
4.1.7 免疫荧光鉴定重组病毒 |
4.1.8 实时荧光定量qPCR试验 |
4.1.9 重组病毒的传代和外源基因稳定性检测 |
4.1.10 重组病毒毒价测定以及生长曲线的测定 |
4.1.11 Western blotting鉴定外源蛋白表达 |
4.1.12 重组病毒浓缩、纯化 |
4.1.13 激光共聚焦观察和电镜观察 |
4.2 结果 |
4.2.1 犬冠状病毒S1、S2、S3基因的扩增结果 |
4.2.2 全长cDNA构建结果 |
4.2.3 qPCR鉴定重组病毒结果 |
4.2.4 免疫荧光鉴定重组病毒结果 |
4.2.5 重组病毒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 |
4.2.6 BNSP-CCV-S重组病毒的电镜观察结果 |
4.2.7 Western Blotting鉴定外源蛋白的表达结果 |
4.2.8 外源基因稳定性检测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重组病毒对小鼠的致病性及免疫效果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动物、病毒 |
5.1.2 主要试剂 |
5.1.3 重组病毒对小鼠的致病性研究 |
5.1.4 疫苗的制备与免疫试验 |
5.1.5 RFFIT检测狂犬病毒的中和抗体 |
5.1.6 间接ELISA方法检测N、S抗体 |
5.2 结果 |
5.2.1 重组病毒对小鼠致病性结果 |
5.2.2 RFFIT检测狂犬病毒的中和抗体结果 |
5.2.3 间接ELISA检测犬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猪伪狂犬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抗原性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第一章 猪伪狂犬病的研究进展 |
1.1 猪伪狂犬病毒的流行史 |
1.2 猪伪狂犬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1.2.1 猪伪狂犬病毒的病原学分类 |
1.2.2 猪伪狂犬病毒形态结构 |
1.2.3 猪伪狂犬病毒的基因组 |
1.2.4 猪伪狂犬病毒的主要编码蛋白 |
1.3 猪伪狂犬病的致病机理 |
1.4 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 |
1.5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1.6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防控和净化 |
1.6.1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控 |
1.6.2 猪伪狂犬病的净化与根除策略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一株猪伪狂犬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基因序列分析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病料、细胞和试验动物 |
2.1.2 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病料处理 |
2.2.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2.3 病毒DNA的提取及PCR鉴定 |
2.2.4 小鼠回归试验 |
2.2.5 病毒分离培养 |
2.2.6 病毒的间接免疫荧光鉴定 |
2.2.7 病毒gE、gB、gC及 TK基因测序及比对分析 |
2.2.8 病毒的TCID_(50)、LD_(50)测定结果 |
2.3 结果 |
2.3.1 病料PCR检测结果 |
2.3.2 小鼠回归试验结果 |
2.3.3 细胞感染与病毒分离 |
2.3.4 病毒的间接免疫荧光鉴定 |
2.3.5 PRV-FJFZ株 gE、TK、gB及 gC扩增结果 |
2.3.6 g E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
2.3.7 TK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
2.3.8 g B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
2.3.9 g C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
2.3.10 病毒的TCID_(50)、LD_(50)测定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猪伪狂犬病毒流行株与经典毒株抗原性差异分析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试验动物及细胞 |
3.1.2 毒株和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病毒繁殖 |
3.2.2 病毒TCID_(50)测定 |
3.2.3 高免血清制备 |
3.2.4 微量交叉中和试验 |
3.2.5 抗原性差异分析标准 |
3.2.6 血清中和试验 |
3.3 结果 |
3.3.1 病毒繁殖 |
3.3.2 TCID_(50)测定结果 |
3.3.3 高免血清制备结果 |
3.3.4 微量交叉中和试验结果 |
3.3.5 抗原性差异分析 |
3.3.6 血清中和试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
(4)龙岩某规模种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血清学调查及病毒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伪狂犬病简介 |
1.1 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 |
1.2 伪狂犬病的流行概况 |
1.3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方法 |
1.3.1 传统的诊断方法 |
1.3.2 当前常用的检测方法 |
1.4 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 |
2 猪伪狂犬病毒的病原特性 |
2.1 病毒粒子的形态特征 |
2.2 病毒粒子的理化特性 |
2.3 猪伪狂犬病毒的培养方法 |
2.4 猪伪狂犬病毒的致病机理 |
3 PRV基因组 |
3.1 PRV基因组的结构 |
3.2 gE、TK基因的功能 |
3.2.1 gE基因 |
3.2.2 TK基因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龙岩某规模种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和免疫情况血清学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血清样品的采集材料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3 检测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伪狂犬病gB抗体检测情况 |
2.2 伪狂犬病gE抗体检测情况 |
2.2.1 不同年份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 |
2.2.2 不同阶段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 |
3 讨论 |
3.1 关于PRV抗体检测 |
3.2 PRV免疫和野毒感染情况分析 |
4 小结 |
第三章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伪狂犬病病毒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毒基因组和质粒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3 序列分析及引物设计 |
1.4 常规PCR的扩增 |
1.5 构建荧光定量产物的参考质粒 |
1.6 构建用于检测PRV的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
1.6.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1.6.2 敏感性试验 |
1.6.3 特异性试验 |
1.6.4 重复性试验 |
1.7 临床样本收集与处理 |
2 结果 |
2.1 常规PCR扩增目的基因 |
2.2 绘制检测 PRV 的实时荧光定量 PCR 标准曲线和熔解曲线 |
2.3 敏感性试验 |
2.4 特异性试验 |
2.5 重复性试验 |
2.6 临床样本检测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龙岩某规模种猪场猪伪狂犬病毒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仪器与耗材 |
1.2 病料处理 |
1.3 细胞接种 |
1.4 病毒鉴定 |
1.5检测病毒TCID50 |
1.6 PRV的基因组提取和g E和TK测序 |
1.6.1 病毒DNA提取 |
1.6.2 设计PRV g E和 TK基因测序引物 |
1.6.3 病毒序列的扩增 |
1.6.4 扩增产物的凝胶纯化 |
1.6.5 PRV的 g E和 TK基因的序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RV的分离、鉴定与定量 |
2.1.1 细胞CPE |
2.1.2 TCID50检测结果 |
2.2 PRV的部分毒力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
2.2.1 PRV g E和 TK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2.2.2 gE基因核苷酸序列遗传进化分析 |
2.2.3 TK基因核苷酸序列遗传进化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猪瘟免疫群抗体与病毒变异监测及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猪瘟(CSFV)流行情况概述 |
1.1.1 国外猪瘟流行情况 |
1.1.2 国内猪瘟流行情况 |
1.2 CSFV特征与变异 |
1.2.1 CSFV生物学特性 |
1.2.2 CSFV基因组结构及功能 |
1.2.3 我国CSFV遗传变异多样性 |
1.3 猪非典型瘟病毒 |
1.3.1 CT类型 |
1.3.2 APPV流行情况 |
1.3.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1.3.4 防治措施 |
1.4 猪瘟疫苗研究进展 |
1.4.1 核酸疫苗 |
1.4.2 基因缺失疫苗 |
1.4.3 活载体疫苗 |
1.4.4 基因工程亚单位技术 |
1.5 CSFV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5.1 血清学检测 |
1.5.2 分子生物学检测 |
1.6 猪瘟防控技术与策略展望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章 2015-2017 年国内猪场猪瘟抗体监测与初步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调查猪场数量及区域分布 |
2.2.2 调查猪场不同规模数量 |
2.2.3 国内调查猪场各区域样品猪瘟抗体监测结果 |
2.2.4 调查猪场不同生产阶段样品猪瘟抗体监测结果 |
2.2.5 调查猪场样品猪瘟抗体平均阻断率各水平比例结果 |
2.2.6 调查猪场不同月份样品猪瘟抗体监测结果 |
2.2.7 调查猪场不同年份样品猪瘟抗体监测结果 |
2.3 讨论 |
2.3.1 调查猪场不同区域样品猪瘟抗体监测分析 |
2.3.2 调查猪场不同生产阶段样品猪瘟抗体监测结果 |
2.3.3 调查猪场不同月份样品猪瘟抗体监测结果 |
2.3.4 调查猪场不同年份样品猪瘟抗体水平及各水平比例监测结果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国内猪瘟病毒感染调查与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RT-PCR检测结果 |
3.2.2 2015 -2017 年猪瘟病毒感染率 |
3.2.3 猪瘟病毒感染季度阳性率 |
3.2.4 猪瘟病毒与常见病毒性疾病混感比例 |
3.3 讨论 |
3.3.1 猪瘟病毒感染情况 |
3.3.2 猪瘟病毒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情况 |
3.4 小结 |
第4章 山东和河南两地流行的猪瘟病毒E2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病料来源 |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1.3 引物设计 |
4.1.4 病料核酸纯化 |
4.1.5 E2 基因RT-PCR扩增 |
4.1.6 E2 基因序列分析 |
4.2 结果 |
4.2.1 E2 基因RT-PCR结果 |
4.2.2 E2 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
4.2.3 E2 基因遗传进化关系分析 |
4.3 讨论 |
4.3.1 猪瘟野毒E2 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
4.3.2 18 株流行毒株E2 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非典型瘟病毒初步鉴定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 |
5.2.1 临床症状及剖检症状 |
5.2.2 组织病理切片结果 |
5.2.3 RT-PCR结果 |
5.2.4 序列结果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与猪瘟弱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猪瘟抗体结果 |
6.2.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结果 |
6.3 讨论 |
6.3.1 猪瘟抗体变化 |
6.3.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对猪瘟抗体的影响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伪狂犬病毒GXLB-2015、GXGG-2016株gI/gE双基因缺失并表达EGFP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 |
第一章 综述 |
1.1 伪狂犬病毒概述 |
1.2 伪狂犬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
1.3 伪狂犬病毒致病机理及感染动物的情况 |
1.4 伪狂犬病毒gE、gI基因的的功能 |
1.5 伪狂犬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
1.5.1 灭活疫苗 |
1.5.2 自然缺失弱毒活疫苗 |
1.5.3 基因工程缺失弱毒活疫苗 |
1.5.4 PRV弱毒株作为活载体疫苗 |
1.6 同源重组技术及荧光蛋白的应用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伪狂犬病毒GXLB-2015、GXGG-2016株gE /gI双基因缺失并表达EGFP株的构建 |
2.1 材料 |
2.1.1 毒株及细胞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仪器设备 |
2.1.4 引物设计 |
2.2 方法 |
2.2.1 质粒的构建 |
2.2.2 质粒的转染 |
2.2.3 重组病毒的筛选及纯化 |
2.2.4 纯化病毒的鉴定 |
2.3 结果 |
2.3.1 质粒构建的结果 |
2.3.2 重组病毒的筛选及纯化结果 |
2.3.3 重组病毒的鉴定结果 |
2.4 讨论 |
2.4.1 pMD-18T-LR和pMD-18T-L-RGFP-R质粒的构建 |
2.4.2 重组病毒的筛选及纯化结果 |
2.4.3 重组病毒的鉴定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伪狂犬病毒GXLB-2015、GXGG-2016株gE/gI双基因缺失并表达EGFP株生物学特性 |
3.1 材料 |
3.1.1 毒株和细胞 |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3.1.3 致病性试验用小鼠 |
3.2 方法 |
3.2.1 病毒TCID50的测定 |
3.2.2 病毒的空斑试验 |
3.2.3 多步生长曲线 |
3.2.4 小鼠的致病性试验 |
3.3 结果 |
3.3.1 病毒的空斑结果 |
3.3.2 多步生长曲线 |
3.3.3 小鼠的致病性试验结果 |
3.4 讨论 |
3.4.1 空斑试验结果 |
3.4.2 病毒的多步生长曲线结果 |
3.4.3 小鼠攻毒试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对照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 |
1.1 伪狂犬病毒的发现 |
1.2 伪狂犬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
1.2.1 伪狂犬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基因组特征 |
1.2.2 伪狂犬病毒的蛋白及功能 |
1.3 伪狂犬病的危害和流行情况 |
1.3.1 临床特点和危害 |
1.3.2 国外流行情况 |
1.3.3 国内流行情况 |
1.4 伪狂犬病的防控 |
1.4.1 疫苗研究 |
1.4.2 防控措施 |
1.5 PRV全基因组测序的研究进展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PRV的分离鉴定及分子特征分析 |
1 材料 |
1.1 病料 |
1.2 主要试剂与病毒株 |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4 实验动物 |
2 方法 |
2.1 病料组织样品的收集处理 |
2.2 病毒分离与纯化 |
2.3 病毒DNA的提取 |
2.4 PRV分子特征测定方法 |
2.4.1 引物与反应条件 |
2.4.2 扩增片段的回收 |
2.4.3 回收片段连接载体 |
2.4.4 转化 |
2.4.5 质粒提取 |
2.4.6 阳性质粒鉴定 |
2.5 病毒的增殖效价 |
2.5.1 病毒噬斑实验 |
2.5.2 TCID_(50)测定 |
2.5.3 病毒血清中和实验 |
2.6 小鼠感染实验 |
3 结果 |
3.1 病毒的分离纯化 |
3.2 组织样品的PCR检测 |
3.3 四株PRV重要基因同源性与进化树 |
3.4 病毒的增殖效价 |
3.4.1 病毒噬斑 |
3.4.2 TCID_(50)测定 |
3.4.3 血清中和效价 |
3.5 PRV对小鼠的致病性 |
3.5.1 PRV对小鼠LD50测定 |
3.5.2 小鼠临床症状 |
4 讨论 |
4.1 PRV分离鉴定 |
4.2 PRV毒力基因序列分析 |
5 小结 |
第三章 PRV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1 材料 |
1.1 细胞与病毒株 |
1.2 主要试剂 |
1.3 实验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试剂配制 |
2.2 病毒粒子纯化 |
2.3 PRV DNA的提取 |
2.4 PRV FJ01株和YK株全基因组测序和拼接 |
2.5 基因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 |
2.6 基因重组分析 |
3 结果 |
3.1 PRV FJ01株和YK株的基因组序列特征 |
3.1.1 样本基因组拼接 |
3.1.2 与参考序列比对分析 |
3.2 PRV基因组同源性分析 |
3.2.1 基因组序列同源性比对 |
3.2.2 PRV各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比对 |
3.2.3 PRV各基因组氨基酸同源性比对 |
3.2.4 基因同源性差异较大区域比对 |
3.3 PRV进化树分析 |
3.3.1 全基因组进化树 |
3.3.2 各基因序列的进化树分析 |
3.4 重组分析 |
3.4.1 全基因组重组分析 |
3.4.2 基因编码序列的重组分析 |
4 讨论 |
4.1 测序方法 |
4.2 全基因组和各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
4.3 基因重组现象 |
5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东南沿海蝙蝠病毒组学及携带冠状病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宏基因组学研究中国东南沿海蝙蝠携带病毒谱 |
2.1 试剂与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重要病原的验证分析 |
3.1 试剂与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东南沿海蝙蝠携带冠状病毒调查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蝙蝠携带SARS样冠状病毒致病力分析 |
5.1 材料方法 |
5.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蝙蝠携带重要病毒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狂犬病疫苗株与减毒疫苗株的免疫及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狂犬病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基本特性 |
1.2 狂犬病流行病学 |
1.3 狂犬病发病机理 |
1.4 狂犬病的临床症状 |
1.5 狂犬病疫苗的研究 |
1.6 犬瘟热病毒概述 |
1.7 犬瘟热流行病学 |
1.8 犬瘟热发病机理 |
1.9 犬瘟热的临床症状 |
1.10 犬瘟热疫苗的研究 |
1.11 犬细小病毒概述 |
1.12 犬细小流行病学 |
1.13 犬细小发病机理 |
1.14 犬细小的临床症状 |
1.15 犬细小疫苗的研究 |
1.16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基因重排减毒狂犬病病毒的拯救及遗传稳定性的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3章 犬瘟热病毒N基因重组狂犬病病毒的拯救及其毒力的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第4章 狂犬病毒减毒苗、二联苗、三联苗对小鼠的免疫效果及病理学评估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第5章 狂犬病毒减毒苗、二联苗、三联苗对犬口服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常用试剂的配制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华南地区猪伪狂犬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及YC株gE基因缺失灭活疫苗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伪狂犬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
1.1.1 繁殖方式和能力 |
1.1.2 生育期和世代时间 |
1.1.3 营养要求 |
1.1.4 致病性 |
1.1.5 对人体和植物的潜在危险性 |
1.2 致病机理 |
1.3 临床症状 |
1.3.1 哺乳仔猪 |
1.3.2 育肥猪 |
1.3.3 生产母猪 |
1.3.4 公猪 |
1.4 病理变化 |
1.5 流行病学 |
1.6 诊断方法 |
1.6.1 传统诊断 |
1.6.2 血清学诊断 |
1.6.3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
1.6.4 电子显微镜检测技术 |
1.7 疫苗研究进展 |
1.7.1 灭活疫苗 |
1.7.2 弱毒疫苗 |
1.7.3 基因缺失疫苗 |
1.7.4 亚单位疫苗 |
1.7.5 核酸疫苗 |
1.7.6 重组疫苗 |
1.8 防控方案 |
1.8.1 免疫、检测、隔离、淘汰 |
1.8.2 全场清群 |
1.8.3 伪狂犬病阴性猪场的保持 |
1.9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病料 |
2.1.2 主要仪器 |
2.1.3 试剂 |
2.1.4 引物设计 |
2.1.5 转移载体 |
2.2 方法 |
2.2.1 处理病料 |
2.2.2 检测伪狂犬病gE抗体 |
2.2.3 提取DNA |
2.2.4 病毒分离 |
2.2.5 样品gE基因扩增 |
2.2.6 gE基因测序 |
2.2.7 gE基因缺失毒株获得 |
2.2.8 gE基因缺失毒株鉴定 |
2.2.9 gE基因缺失灭活苗制备 |
2.2.10 PRV-YC毒株致病性试验 |
2.2.11 PRV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
3 结果 |
3.1 样品检测 |
3.2 病毒分离、鉴定 |
3.3 PRV分离株氨基酸序列对比分析结果 |
3.4 PRV分离毒株gE基因进化树分析结果 |
3.5 PRV分离毒株gE基因分子特性分析结果 |
3.6 YC株对猪的致病性试验 |
3.6.1 生存曲线 |
3.6.2 体温 |
3.6.3 攻毒后抗体变化 |
3.6.4 攻毒后剖检变化 |
3.6.5 病理组织切片 |
3.7 YC毒株gE基因缺失疫苗的研究 |
3.7.1 YC株gE基因缺失毒株构建 |
3.7.2 gE基因缺失灭活苗制备 |
3.7.3 PRV灭活疫苗对YC毒株攻毒保护效果研究 |
4 讨论 |
4.1 PRV流行毒株的遗传进化分析 |
4.2 YC分离株的致病性试验 |
4.3 gE-缺失毒株的构建 |
4.4 gE-灭活苗制备 |
4.5 灭活苗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
5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Genetic and antigenic analysis of street strains of rabies virus in GuangxiP.R.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狂犬病病毒街毒株毒力与疫苗免疫保护效力评价研究[D]. 霍明赫. 吉林大学, 2021(01)
- [2]嵌合犬冠状病毒N、S基因的重组狂犬病病毒的拯救与鉴定[D]. 周亚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3]猪伪狂犬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抗原性差异分析[D]. 万曾培.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4]龙岩某规模种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血清学调查及病毒分离鉴定[D]. 陈丽燕.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5]猪瘟免疫群抗体与病毒变异监测及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D]. 马振乾. 吉林大学, 2019(02)
- [6]伪狂犬病毒GXLB-2015、GXGG-2016株gI/gE双基因缺失并表达EGFP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D]. 许力士. 广西大学, 2019(01)
- [7]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D]. 易可可.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8]东南沿海蝙蝠病毒组学及携带冠状病毒研究[D]. 胡丹.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
- [9]狂犬病疫苗株与减毒疫苗株的免疫及病理学研究[D]. 文兆海.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10]华南地区猪伪狂犬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及YC株gE基因缺失灭活疫苗初步研究[D]. 陈文雄.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