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线性编辑在制作专题片中所涉及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崔竞佩[1](2020)在《手机竖屏视频的视觉传达与创作应用研究 ——兼谈毕业作品《迷雾之下》》文中提出本文对当下手机移动端竖屏视频的制作与传播现状做简要梳理,就目前存在的竖屏视频内容做了详细的分类;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研究了竖屏视频在大众中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尝试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去解释这种新的屏幕格式得以受到欢迎的主要原因;在分析竖屏视频的传播优势之上,总结竖屏在视觉传达上不同于传统横屏视频的特点;通过毕业设计作品《迷雾之下》的创作,探索竖屏视频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有效的解决方法。竖屏视频之所以能够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得到快速发展和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在智能手机普及,5G技术发展,手机移动端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手机竖屏视频在制作上的技术壁垒和传播上的速率问题渐渐消失;其次,在用户习惯层面,大多数用户通常习惯竖式持屏,竖屏视频提高了用户使用手机观看视频的便捷性和舒适性,补偿了横屏视频的视听样态;再次,在物理层面,竖屏将视觉焦点集中,放大事物在画框中的比例,强调细节刻画,营造视觉封闭感,满足受众“沉浸式”社交的心理需求;最后,在文化层面,人们有着在绘画、摄影以及漫画方面的竖幅审美习惯,竖屏视频也充分借鉴了这些艺术形式,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作为一种新的屏幕格式样态,竖屏自身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拍摄和制作的设备比较局限、竖屏叙事逻辑尚未形成和播放场域受限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梳理竖屏视频的发展脉络和现状,结合竖屏毕业作品《迷雾之下》的拍摄和制作过程,对竖屏创作中的叙事方法,拍摄设备,后期剪辑软件的使用以及竖屏作品中的取景、构图、字幕添加、效果包装等具体实践操作细节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基本经验可以总结为:拍摄设备上尽量使用手机或者较为轻便且辅助设备齐全的数码设备;在拍摄技巧上,减少镜头运动,画面构图发挥竖屏特点;在后期剪辑阶段用非线性剪辑软件和手机视频剪辑软件结合的方式进行后期制作和包装,非常方便高效。最后,对未来竖屏视频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应当规范行业标准,重塑竖屏逻辑,挖掘原创内容,分析目标受众以及与横屏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刘强[2](2020)在《专题片片头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媒体的多元发展,专题片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人们对专题片片头的期待也越来越高,片头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目前专题片片头种类繁多,但存在形式单一、画面单调、音乐混乱等诸多问题,尤其在当下眼球经济社会中,专题片片头的质量直接影响观众对正片的接受程度。做精、做美、做新片头成为专题片制作的重中之重。专题片片头是观众对专题片的第一印象,它在表现客观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同时,更加注重视觉审美。研究专题片片头的设计,用理论指导设计、服务设计、提升专题片片头的水平,可以使专题片从众多视频种类中脱颖而出,同时也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打开设计人员束缚已久的想象力,丰富专题片的内容,提高专题片的质量。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厘清了专题片和专题片片头的相关概念。从理解专题片的概念进一步阐述了专题片片头的定义,同时总结出专题片片头设计的基本原则,即主题先行、富有创意、创造空间,从实践中总结出专题片片头的制作流程。第二章阐述了专题片片头的形式,从专题片片头的常见形式、表现形态两个方面对片头整体形式做了梳理。对传统形式和现代形式进行了分类总结。第三章是论文的核心内容,主要阐述了专题片片头设计的方法,从素材的选择、素材的剪辑原则、声音的设计、色彩的调整和特效的处理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上阐述了专题片片头设计中视听语言的处理方法。第四章主要就当前的短视频时代提出了专题片片头设计的新理念。专题片片头设计形式上要有短而快的符号化表达,内容上要把虚拟现实和真人环境相结合,进行新的时空处理,这样既可保存专题片的真实性,又可遵循艺术的审美性。最后阐述了笔者毕业作品专题片《广济150周年》片头的具体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本论文较为全面地研究了专题片片头设计的理论和设计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为研究专题片片头设计提供了多种角度的参考,同时也给专题片片头的创作人员提供了更多更广的设计思路,从而提高专题片片头的整体制作水平。
董景珊珊[3](2020)在《《香坊区的基层守护者》创作阐述》文中指出近年来,电视人物专题片越来越受各方媒体和广大受众的关注与推崇,影片里所表现的人物和事件越真实越不加修饰,越是能触动观众的内心,因为它表达的主旨折射了现实生活的面貌,是纪录时代发展社会变迁的最佳形式。电视人物专题片运用纪实的表现手法,着重对细节的刻画,将客观事实作为塑造人物的基本依据,通过电视媒介呈现具体事件,既展现出主体人物的精神风貌,又弘扬了人物的时代精神,以此来引导、启迪受众,从而达到健康传播的效果。本片主人公是香坊区的社区守护者,作为基层守护者,他们具有社会意义的鲜明标签,其身上的经历极具故事性和感染力。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情节展开进行创作,通过镜头语言向观众展示守护者们的日常工作,了解他们的责任与付出。在画面中把握人心,在言语间引人深思。通过本片对守护者的担当和奉献精神的宣传,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彰显人文关怀,传播社会正能量。这对人民群众起到宣传和指导作用,也具有一定纪念和教育意义。本篇论文将以电视人物专题片为研究主题,根据毕业作品《香坊区的基层守护者》对进行阐述分析和探讨。通过《香坊区的基层守护者》的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后期制作对其中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说明和阐述,从导演的角度对创作中累积到的经验和启发进行总结整理,对本片的创作与前人之作的差距进行深刻反思。通过本次创作实践,记录了2020年新冠肺炎的相关事件,宣传了志愿者精神和中国传统美德,在既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又为当前时事的记录流传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些都将成为未来学者研究电视人物专题片或新冠肺炎时期守护者们的工作情况提供了一定参考,也将成为本人研究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段雅洁[4](2019)在《故事化叙事手法在人物专题片《拂晓》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人物专题片是电视专题片的重要分支,是以展现主题人物的生活场景、情绪状态或思维境地为主要内容的专题片形式。在新媒体发展推动移动终端服务器的发展下,人物专题片的视频内容涉猎越来越广泛,且越来越能被人民大众所接受和引导。如何探寻故事化叙事手法的编导方式对于人物专题片的意义,就需要注意捕捉故事化叙事方式应注重把握的重要元素和特征,还要掌握叙事创作里应注意的叙事方式、叙事内容以及叙事特点。基于研究故事化叙事手法在人物专题片中的重要性,叙事内容就必须注意素材本身的故事性,挖掘专题片人物自身的闪光点还有叙事过程与拍摄风格的故事化。研究理论基础后如何在专题片《拂晓》中应用就得出故事必须实事求是,内容切忌大而全,人物要选典型化和拍摄必须细致入微的结论。图33幅,参考文献51篇
吴飙[5](2019)在《纪录片《家族最后的跑船人》的创作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纪录片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承担着记录信息、传播信息的作用。本作品选取的拍摄对象是家族五代都是跑船人的杨金虎,他目前是这个家族年轻一代中唯一的跑船人。作品旨在展现杨金虎对于家族传承了百年的跑船人职业的身份认同、生存现状和生活态度。而论文则是基于自身作品创作实践并结合相关纪录片理论而作的研究。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包括绪论、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人物形象塑造、叙事策略分析、视听语言分析以及总结与反思。其中,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价值以及研究现状。第一章是描述作品的创作过程,主要包括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后期剪辑三个部分。其中前期策划工作包括行业的调研、与拍摄对象的沟通、制定拍摄计划以及确定拍摄风格等;中期拍摄涉及春节航次的生活纪实,装卸货的工作状态,与家人关系的细节描写,相关人物的访谈记录,补弃拍摄内容这几个方面;后期剪辑工作包括对重复性镜头的取舍、枝节性内容的舍弃以突出冲突表现力,以及画面剪辑时兼顾动作与情绪的完整性。第二章是阐述本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具体手段,指出它主要通过拍摄对象的人物选择、人物的情绪性表达以及人物访谈的烘托等这三方面的努力来实现,从而将杨金虎作为中国船员普遍性、代表性和特殊性给鲜明地呈现出来。第三章是对本作品的叙事策略作分析,指出本作品的叙事主题在于呈现当下表年跑船人的精神面貌,表现跑船人职业坚守的困境,并将跑船人作为运河文化的一部分来呈现;作品的叙事视角包括全知视角和内部视角,其中全知视角是客观全面的叙事表达,内部视角是从杨金虎主观视角进叙事表达;本作品在叙事时间上以杨金虎的航行生活实现时间上的连续性,一切围绕着跑船实现空间上的统一性,用老中青三代的隔空对话让事物之间产生普遍的关联。第四章是本作品的视听语言分析。在镜头语言方面,本作品选择以中近为主、特写次之、远景辅之的景别;采用平视为主、俯仰兼具的拍摄角度;着力用长镜头实现事件的完整性表达,运用个性化空镜头来渲染主题;在突发事件时使用非正常拍摄手段进行真实记录。在声音使用上,采用传统的“解说+画面”的模式,同期声和背景音乐紧扣住作品的主题。第五章是本作品的总结与反思,将实践拍摄的得与失以及同类纪录片今后创作时可采用的方法手段做理论归纳。
耿萍[6](2019)在《电视专题片《筑梦》人物形象塑造及创作阐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视专题片可以较为直接地实现创造者的主观性,灵活地运用多种呈现方式表现影片主题,是一种可以直接阐明创作者观点的纪实性影片,兼具真实性与审美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专题片创作的关键,想要突出人文价值,体现人文性和社会性,就必须要有一个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筑梦》是一部电视专题片,以千年古乐器“沛筑”的复原者郝敬春为主人公,讲述了他与沛筑的故事。通过对郝敬春日常生活的记录,利用采访、解说、影视资料、情景再现等丰富的表现手法,本片坚持以客观记录为原则,注重声画统一,兼具抒情性和叙事性,既表现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又突出了工匠精神,实现一定的文化价值。总片长约20分钟,主要分成“匠心”、“技艺”、“传承”三个部分,介绍了沛筑复原的过程、制作工艺、传播表演,以及主人公为之付出的艰辛努力。本片在风格上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发挥声画语言的造型和叙事功能,努力做到声画叙事的自然流畅,提升声画造型的美感度;在人物形象的把握与塑造方面,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原生态的日常化中获取素材,力图本色地展现人物形象,使故事性与介绍性有机融合,使人物的鲜活度与工匠品质得以较好地呈现。本文对该片做出了创作阐述,对影片的呈现方式及人物形象塑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前期学习了有关电视专题片的理论知识,查阅了大量关于古乐器“沛筑”的文献资料,深入实地进行了调研,对整个拍摄过程和后期剪辑制作工作做了具体总结,并且观看了大量同类作品来学习前辈的经验,力图使自己创作出具有一定的情感深度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孙启秀[7](2019)在《《汉服少女》创作阐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媒体时代的迅速发展,影视传播的途径越发多样化,新媒体时代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导演,也都可以是演员,是被关注的那一个人。电视人物专题片作为电视专题片的一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内容的选材上,如今的电视人物专题片不再是以伟人领袖为拍摄对象,普通百姓也可以是主角的人选。但是面对多样化的传播平台,面对着大众对传统电视节目的日益挑剔,拍摄电视人物专题片必须要求主题新颖,人物鲜明,一定要有别于纪实性的纪录片,但又不能失去其纪实功能,一定要把握对画面美感的表达,但又不能失去美感艺术。本文以笔者的毕业作品电视人物专题片《汉服少女》为例,对影片的创作构思及表现手法进行阐述分析,力争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提升自己理论水平,同时也对自己的实践拍摄能力有所提升。
晁晓峰[8](2018)在《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纪录片家族中意识形态性最强、与政治关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文献纪录片具有弘扬主旋律、进行国族建构和社会整合的功能。修辞是语言发出者利用语言的选用和调整,以产生说服或认同效果为目标。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是创作者通过选择题材内容、采用一定的创作策略、风格,组合使用影像视听语言,创作出文献纪录片文本,目的是使观众认同作品所承载的意识形态。本文认为,中国文献纪录片的主导风格是格里尔逊式和形象化政论。在中国文献纪录片多个发展阶段中,这两种风格以强烈的观点倾向性和兼容性较强的修辞策略,成为构建国家民族、塑造集体记忆、反映当代意识形态的有力形态。根据政治经济、媒体政策、文艺思潮等外部因素进行权力支点选择是进行政治修辞的必要前提和措施。本文将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2年是意识形态的人文化呈现时期,这一时期创作者用“纪录”突破“汇编”美学,主要选用文化作为支点,利用纪录山川河岳进行国家民族精神的建构。1993-2002年受到纪实观念影响,以伟人题材作品为代表的这一时期文献纪录片利用平视的视角和故事化的讲述方式进行主旋律的弘扬。2003-2010年的创作思潮受到新纪录电影的影响,在重大历史题材和人文历史题材作品中充分利用情景再现等新虚构纪录手段,对历史进行当代的编织,完成符合当下意识形态的诠释。在政策的主导下,2010年开始,纪录片进入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在对时代主题的反映中,非逻辑的论证这一政治修辞手段被广泛运用到“中国梦”、“反腐”等现实题材作品中,完成了当下国家主题展现的政治修辞。在纪录、诠释和论证三种政治修辞手段的选择中,每个阶段都体现出了不同的使用特征。它们的组合使用形成了文献纪录片不同的形态风格。它们内在的关联互动生发了文献纪录片的艺术性质。
刘为[9](2018)在《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也飞速发展。万维网(World Wide Web)作为互联网(Internet)的一种应用成为了人们在网络环境中最常用的平台与工具。在Web1.0环境中,人们只能单向被动地阅读和获取信息;在Web2.0环境中,所有人既可以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作为信息的创造者和提供者在这一全球化信息空间中进行信息交流。为适应人们不断升级的信息需求,语义网(Semantic Web)作为Web3.0的主要组成部分被提出。信息资源在语义网中被层层递进相互继承的置标语言在不同粒度、维度、层次上进行描述与揭示,从而使得这些信息资源能够被机器处理和理解。语义网打破了机器与机器之间、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壁垒,使得人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内容以及人类社会的运作模式呈现出全方位的关联性与智能化。在语义网环境下,利用相关语义方法与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能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并在最大程度和范围内发挥其作用。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知识资源中不可替代的部分,也应顺应这一趋势被开发管理。本文首先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和傣族历史档案实际管理工作情况,对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了重新界定,并结合语义网的特性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赋予了新的内涵。接着,本文针对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上的实施进行了论述。微观层面,本文根据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特性对其进行了科学分类,设计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以期能够充分揭示其各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并以傣族医药知识领域本体构建为例说明了该工作实施的方法和优越性,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中观层面,本文提出基于关联数据技术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创建为关联数据集,并构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在档案馆之间、与其他信息机构之间、以及语义网信息空间中其他信息源之间的资源整合与知识融合。宏观层面,为实现和保障前两个层面的工作,本文提出在语义网环境下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应实现转型,并融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了相关保障机制,从现实层面提供了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策略。
肖长江[10](2017)在《国内高校电视专题片的创作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视频媒介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电视专题片作为高校图文形象的载体之一,对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改善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现阶段国内高校专题片的创作研究仅停留在专题片某段流程上的探讨,讨论的内容面比较单一,不够全面,并且探讨高校专题片基本都围绕宣传类专题片,其他类型的专题片鲜有涉及。本文将结合高校电视专题片的各个创作流程、创作者心得以及专题片创作实例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各个创作流程及未来发展趋向的研究,给国内高校的相关部门创作专题片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同时也提供了可参考性的实践价值。高校电视专题片指的是为了满足高校某一特定工作的需要运用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手法创作的反映学校整体或者某一方面情况的真实性文献资料视频。本文根据高校专题片的用途,将其大致分为宣传类专题片、申报验收类专题片、教学专题片、高校人物专题片等。高校创作电视专题片是复杂而又严谨的过程,主要创作流程包括策划、编写解说词、撰写分镜头脚本、整理历史素材、拍摄、编辑合成、审核修改、输出成片和播出推广等过程。在分析创作过程的每一个步骤的同时,总结了现有高校电视专题片的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研究完专题片创作过程后,以笔者亲身参与创作的齐鲁工业大学形象宣传片《使命》为实例,从它的策划、拍摄、编辑、审核和播出推广等流程,来分析高校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将理论知识融会到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去。本文结合时下视频制作的发展,提出了高校专题片的发展趋势。首先,高校宣传片与微电影进行融合形成了高校微电影宣传片,它的发展为高校塑造形象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契机。其次,高校专题片素材库是高校存储大量视频、音频和图片等素材的资源库,是高校制作电视专题片的基础。最后,随着航拍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其拥有的独特拍摄视角,小型航拍无人机将取代摇臂和摄像导轨,拍出丰富的镜头画面,使高校专题片看起来上了一个档次。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高校电视专题片的素材库建设提出了建议和展望,并且对素材库的具体建设过程进行了细致、系统的研究。
二、非线性编辑在制作专题片中所涉及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线性编辑在制作专题片中所涉及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手机竖屏视频的视觉传达与创作应用研究 ——兼谈毕业作品《迷雾之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竖屏视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产物 |
(一)竖屏格式的发展背景 |
1、5G技术突破,传输速率提高 |
2、短视频的兴起,丰富视频样态 |
3、用户消费升级,满足个性需求 |
(二)竖屏视频的传播优势 |
1、传播轻量化 |
2、媒体社交性 |
3、用户沉浸感 |
(三)竖屏节目的内容分类 |
1、资讯类 |
2、访谈类 |
3、剧情类 |
4、广告类 |
5、周边类 |
(四)竖屏视频的文化特性 |
1、基于社交属性的文化需求 |
2、沉浸式新媒体的文化契合 |
3、全新视域下的使用便捷性 |
二、视觉传达:竖屏视听表达的审美架构 |
(一)竖屏视频的美学依据 |
1、绘画意境的经典再现 |
2、摄影构图的动态表达 |
3、漫画布局的视觉关联 |
(二)竖屏视频的创作优势 |
1、构图适合人物拍摄 |
2、景别较小渲染氛围 |
3、节奏轻快易于传播 |
(三)竖屏视频的创作局限 |
1、竖屏内容题材受限 |
2、竖屏构图视野狭窄 |
3、竖屏播放场域有限 |
三、创作应用:竖屏实践及发展的创新探索 |
(一)竖屏视频的制作设备研究 |
1、竖屏拍摄设备探究 |
2、非线编软件的应用 |
3、手机剪辑软件分析 |
(二)竖屏视频的实际摄制技巧 |
1、景别构图技巧 |
2、字幕设置变化 |
3、镜头运动简化 |
(三)竖屏视频的行业发展趋势 |
1、制定相关行业标准 |
2、重塑竖屏叙事逻辑 |
3、挖掘优质原创内容 |
4、精准分析目标受众 |
5、协调横屏融合发展 |
四、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迷雾之下》毕业设计策划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专题片片头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专题片片头概述 |
第一节 专题片及其片头的含义 |
一、专题片的概念 |
二、专题片片头的定义 |
第二节 专题片片头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专题片片头的制作流程 |
第二章 专题片片头的形式 |
第一节 专题片片头的常见形式 |
一、解说词式 |
二、主持人式 |
三、开门见山式 |
四、抽象式 |
五、讲故事式 |
第二节 专题片片头的表现形态 |
一、二维风格片头 |
二、三维风格片头 |
三、现代新型风格片头 |
第三章 专题片片头的视听语言 |
第一节 素材的选择 |
一、根据专题片片头的形式挑选素材 |
二、根据专题片片头的表现形态挑选素材 |
三、根据专题片的内容挑选素材 |
第二节 素材的剪辑原则 |
一、30°规则,增强专题片片头的内部节奏感 |
二、视线匹配原则,保证专题片片头视觉的流畅性 |
三、相似性匹配原则,实现专题片片头画面的空间转换 |
四、动作流畅性原则,加强专题片片头的内部结构 |
五、生活逻辑匹配原则,掌控专题片节奏的统一和变化 |
第三节 声音的设计 |
一、音乐的选择 |
二、音乐的节奏 |
三、片头解说词 |
第四节 色彩的调整 |
一、风格化调色 |
二、Davinci Resolve16 应用 |
第五节 特效的制作 |
一、转场特效 |
二、段落特效 |
三、包装特效 |
四、标题特效 |
第四章 专题片片头设计的新理念 |
第一节 短而快的符号化表达 |
第二节 虚拟和真人结合的时空处理 |
附录 毕业作品专题片《广济150周年》片头的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作品创作情况 |
视频或作品下载地址 |
致谢 |
(3)《香坊区的基层守护者》创作阐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注释 |
第二章 《香坊区的基层守护者》的前期策划 |
一、《香坊区的基层守护者》的选题策划 |
(一)挖掘典型人物 |
(二)主题的选定 |
(三)非线性叙事结构 |
二、《香坊区的基层守护者》的采访策划 |
(一)前期沟通 |
(二)确定采访时间和地点 |
(三)拟定采访问题 |
注释 |
第三章 《香坊区的基层守护者》中的中期拍摄 |
一、《香坊区的基层守护者》中的镜头方式 |
(一)固定镜头 |
(二)俯拍镜头 |
二、《香坊区的基层守护者》中的景别功能 |
(一)人物特写 |
(二)近景与中景 |
(三)远景与全景 |
三、《香坊区的基层守护者》中的拍摄细节 |
(一)呈现现场真实 |
(二)运用采访技巧 |
四、摄像机设备与辅助道具 |
(一)微单与镜头的选取 |
(二)三脚架、录音和硬盘等设备 |
注释 |
第四章 《香坊区的基层守护者》的后期制作 |
一、《香坊区的基层守护者》的画面设计 |
(一)剪辑节奏与风格 |
(二)特效与调色搭配 |
二、《香坊区的基层守护者》的声音设计 |
(一)同期声 |
(二)背景音乐 |
三、解说词设置 |
注释 |
第五章 《香坊区的基层守护者》的创作反思与总结 |
一、《香坊区的基层守护者》创作反思 |
二、《香坊区的基层守护者》创作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故事化叙事手法在人物专题片《拂晓》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 |
1.2.1 个案研究法 |
1.2.2 比较研究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人物专题片的概述 |
2.1 人物专题片的定义 |
2.2 人物专题片的重要元素 |
2.3 人物专题片的特征 |
2.3.1 精心策划人物报道选题 |
2.3.2 精心构思整体结构 |
2.3.3 善于表现人物活动的细节 |
3 故事化叙事手法的创作关键 |
3.1 叙事创作的策略 |
3.1.1 人物专题片中的叙事方式 |
3.1.2 人物专题片中的叙事内容 |
3.1.3 人物专题片中的叙事特点 |
3.2 素材本身的故事性 |
3.2.1 人物所处环境的影响 |
3.2.2 人物所处环境的特殊性 |
3.2.3 一般环境下人和事的特殊性 |
3.3 发掘故事闪光点 |
3.3.1 故事视角人物的核心展现力 |
3.3.2 找寻人物角色不同之处 |
3.4 重视讲述故事过程 |
3.4.1 设置巧妙的悬念 |
3.4.2 安排清晰的线索 |
3.4.3 点缀引人深思的情节 |
3.5 故事化叙事手法的拍摄风格 |
3.5.1 镜头语言做到声画并列 |
3.5.2 镜头拍摄强调场面调度 |
4 叙事手法在专题片《拂晓》中的应用 |
4.1 叙事方式丰满人物特征 |
4.1.1 叙事过程中展现人物的精神特征 |
4.1.2 拍摄方法上突出人物的行为特征 |
4.1.3 采访拍摄紧抓人物细节的性格特征 |
4.2 叙事技巧烘托气氛 |
4.2.1 空镜头的使用 |
4.2.2 特效剪辑的应用 |
5 结论 |
5.1 故事必须实事求是 |
5.2 内容切忌大而全 |
5.3 人物要选典型化 |
5.4 拍摄必须细致入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拂晓》台本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致谢 |
毕业作品《拂晓》观看途径 |
(5)纪录片《家族最后的跑船人》的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价值 |
五、研究现状 |
第一章 纪录片《家族最后的跑船人》的创作过程 |
第一节 前期策划 |
一、前期调研 |
二、与拍摄对象的沟通 |
三、制定拍摄计划 |
四、确定拍摄风格 |
第二节 中期拍摄 |
一、春节航次的生活纪实 |
二、装卸货的工作状态 |
三、与家人关系的细节描写 |
四、相关人物的访谈记录 |
五、补充拍摄内容 |
第三节 后期剪辑 |
一、视频素材的整理——重复性镜头的取舍 |
二、剪辑脚本的创作——舍弃枝节性内容,突出冲突表现力 |
三、画面剪接点的选择——兼顾动作与情绪的完整性 |
第二章 纪录片《家族最后的跑船人》的人物形象塑造 |
第一节 拍摄对象的人物选择 |
一、拍摄对象的普遍性——千万跑船人的一份子 |
二、拍摄对象的代表性——中国船员的中坚力量 |
三、拍摄对象的特殊性——家族五代的职业归宿 |
第二节 人物性格的情绪性表达 |
一、平静——跑船人的生活日常 |
二、喜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三、焦虑——对意外事故的情绪 |
第三节 人物访谈的烘托作用 |
一、访谈人物的确定 |
二、访谈环境的选择 |
三、访谈问题的设置 |
第三章 纪录片《家族最后的跑船人》的叙事策略分析 |
第一节 纪录片的叙事主题 |
一、当下青年跑船人的精神面貌 |
二、跑船人职业坚守的困境 |
三、作为运河文化一部分的跑船人 |
第二节 纪录片的叙事视角 |
一、全知视角——客观全面的叙事表达 |
二、内部视角——人物主观的叙事表达 |
第三节 纪录片的叙事时空 |
一、时间上的连续性——杨金虎的航行生活 |
二、空间上的统一性——一切围绕着跑船 |
三、事物间的关联性——老、中、青三代人的隔空对话 |
第四章 纪录片《家族最后的跑船人》的视听语言分析 |
第一节 纪录片中的镜头语言 |
一、景别的选择——中近为主,特写次之,远景辅之 |
二、角度的选择——平视为主,俯仰兼具 |
三、长镜头的拍摄——事件的完整性表达 |
四、空镜头的拍摄——意象的主题渲染 |
五、非正常拍摄——突发性事件的真实记录 |
第二节 纪录片中的声音使用 |
一、“解说+画面”的使用 |
二、同期声的使用 |
三、背景音乐的使用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第一节 纪录片《家族最后的跑船人》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节 关于独立纪录片拍摄经验的总结与反思 |
一、关于跑船人生存状态的思考 |
二、关于纪录片独立拍摄的思考 |
三、关于“真实电影”与“直接电影”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纪录片《家族最后的跑船人》创作脚本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专业实践类奖项及论文 |
(6)电视专题片《筑梦》人物形象塑造及创作阐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应用价值 |
二、研究和创作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创作方案 |
四、本毕业设计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专题片《筑梦》的创作阐释 |
第一节 选题来源与人物选取 |
一、选题来源 |
二、人物选取 |
第二节 拍摄准备及实施 |
一、确定拍摄内容 |
二、选择拍摄场地 |
三、整体结构安排 |
四、具体拍摄方案 |
第三节 后期剪辑制作 |
一、拍摄素材的取舍 |
二、解说词的撰写 |
三、剪辑大纲的制定 |
四、剪辑节奏的把握 |
第二章 专题片《筑梦》的呈现方式 |
第一节 声音的艺术呈现 |
一、配音与画面互为补充 |
二、同期声增加画面真实性 |
三、音乐的渲染 |
第二节 画面镜头的组接 |
一、拍摄角度的多样化 |
二、空镜头的转场 |
三、影像资料的引用 |
第三节 光影和色调的处理 |
一、光影的造型性 |
二、影片色调的定位 |
第四节 特殊表现手段丰富影像叙事 |
一、情景再现构建不同时空通道 |
二、延时摄影获得审美意味 |
第三章 专题片《筑梦》的人物形象塑造 |
第一节 表现人物形象的可敬可爱 |
一、方言彰显人物的朴实品质 |
二、镜头记录人物的自然状态 |
三、前台行为与后台行为的吻合度 |
第二节 编创者主观性的适度表现 |
一、生活细节的镜头捕捉 |
二、解说文字的有效补充 |
三、剪辑选取的典型场景 |
第四章 作品《筑梦》的创作反思 |
第一节 基本理论应用的得失 |
第二节 摄录剪辑制作的欠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汉服少女》创作阐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电视人物专题片概述 |
一、电视人物专题片含义及发展 |
(一)电视人物专题片的含义 |
(二)电视人物专题片的发展历程 |
二、电视人物专题片的特性与意义 |
(一)以“真”为创作的根本 |
(二)以主题明确为创作的前提 |
(三)以手法多样为创作的关键 |
第二章 电视人物专题片《汉服少女》的前期策划 |
一、《汉服少女》的选题由来 |
二、《汉服少女》的前期内容策划 |
三、《汉服少女》叙事手段的研究 |
第三章 电视人物专题片《汉服少女》的中期拍摄 |
一、《汉服少女》的叙事模式及画面设计 |
(一)旁白与自述相结合的叙事模式 |
(二)唯美与古风的画面风格 |
二、《汉服少女》中镜头的运用 |
(一)用特写镜头传递影片人物情感 |
(二)用空镜头渲染影片氛围 |
三、《汉服少女》的人物形象塑造 |
(一)运用采访技巧保证信息质量 |
(二)运用第一人称视角增加观众的代入感 |
第四章 电视人物专题片《汉服少女》的后期制作 |
一、融合汉代元素的特效与调色搭配 |
二、舒缓的“慢生活”剪辑节奏 |
三、实用性的解说词设置 |
四、古今结合的音乐选择 |
第五章 电视人物专题片《汉服少女》的创作总结 |
一、《汉服少女》的创作总结与反思 |
二、《汉服少女》创作的不足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文献纪录片的内涵与外延 |
(二) 文献纪录片文本的政治修辞现象 |
二、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 对文献纪录片的综合研究 |
(二) 对“纪录片修辞”的研究 |
(三) 和“纪录片政治修辞”相关的研究 |
三、本研究展开思路 |
(一)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方法和任务 |
(二) 本研究的展开思路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文献纪录片政治修辞的理论架构 |
第一节 政治修辞的内涵解析 |
一、文献纪录片的意识形态性质 |
二、政治修辞:发出意识形态“声音” |
第二节 政治修辞的文本显现 |
一、政治修辞的手段:纪录、诠释与论证 |
二、政治修辞的主导风格:格里尔逊模式和形象化政论 |
第三节 政治修辞的作用机制 |
一、权力关系:政治修辞的作用支点 |
二、修辞效果:观众对意识形态的认同 |
第二章 国家话语的人文化呈现:人本主义思潮中政治修辞初现(1978-1992) |
第一节 折射政治动向:作品内容回归现实 |
一、反映“拨乱反正”的政治形势 |
二、为正面历史人物与革命事件立传 |
三、宣传“改革开放”政策 |
第二节 “纪录”:政治修辞人文化的主导手段 |
一、“人声”出现软化政治话语 |
二、与“新闻”分家淡化宣教色彩 |
第三节 “论证”:回归逻辑的政论手段 |
一、使用“论据”:客观理性的论证手段 |
二、“知识”权力:政治修辞的新支点 |
第三章 主旋律的大众化表达:纪实观念下政治修辞转向(1993-2002) |
第一节 对主旋律的坚守 |
一、“一面提示”:用发展成就弘扬主旋律 |
二、“合作”模式:对主旋律性质的保障 |
第二节 故事化:主旋律表达的大众化策略 |
一、将政治观点寓于故事讲述之中 |
二、平视视角带来“日常化”效果 |
三、故事结构的变化突出叙述主旨 |
第三节 故事讲述迎合大众:纪录与诠释相结合 |
一、多种纪录手段贴近观众的接受习惯 |
二、对文献史料的诠释契合大众心理 |
第四章 在历史诠释中表现政治:新纪录电影理念下政治修辞变更(2003-2010) |
第一节 “历史相对论”推动对历史的诠释 |
一、格里尔逊风格的回归加强政治修辞力度 |
二、复归历史题材构建新型文化记忆 |
三、红色记忆的强化与国族软形象的“硬化” |
第二节 “新虚构”:诠释历史的技术手段 |
一、“情景再现”等手段填补文献空白 |
二、“新虚构”的人物串联起历史碎片 |
三、与观众的“契约”:通往意识形态的认同之路 |
第三节 凸显当下意识形态:历史叙事的政治诉求 |
一、与历史的时空对话:强化与重构文化记忆 |
二、历史故事的编织带来“主体化”的认同效果 |
三、象征与归纳论证导向政治意图 |
第五章 国家主题的多元化展现:产业化进程中政治修辞新阶段(2011-2017) |
第一节 发展动力:政策与产业的双轮驱动 |
一、“意识形态+产业”:纪录片双重属性的确立 |
二、政策保障:对重大题材作品创作的扶持 |
三、产业助力:新型产业格局带动精品创作 |
第二节 国家主题展现方式的多元化 |
一、技术美学下政治内容的视听呈现 |
二、周期性叙事的戏剧化策略 |
三、中国故事的“世界讲述” |
第三节 论证手段主导政治话语表达 |
一、“向人民汇报”:政治成就的影像展现 |
二、兼容叙事:政治话语的“论证化”表达 |
三、非逻辑论证:“论证”手段的发展 |
余论 |
一、文献纪录片政治修辞策略的嬗递 |
二、政治修辞的生成:三个手段的共生整合 |
三、政治修辞提升文献纪录片的艺术品质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纪录片主要片目(1976—2017) |
致谢 |
(9)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
1.2.1 语义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思路设计 |
1.4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 |
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概念 |
2.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理论 |
2.2 语义网相关理论 |
2.2.1 语义网概述 |
2.2.2 语义网信息组织方法与本体理论 |
2.2.3 语义网最佳实践——关联数据 |
2.3 语义网和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关系 |
2.3.1 语义网是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外部环境 |
2.3.2 语义网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方法 |
2.3.3 语义网的实现得益于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
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总体方案设计 |
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现状 |
3.1.1 收集与保管的现状 |
3.1.2 整理、翻译和编目的现状 |
3.1.3 传播和传承的现状 |
3.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
3.2.1 必需手段:充分实现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
3.2.2 必要条件:发挥档案工作作用和适应学科发展规律 |
3.2.3 必需方法: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满足社会利用需求 |
3.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
3.3.1 实体储备与数字资源基础 |
3.3.2 业务规范与技术标准支持 |
3.3.3 理论研究和实现方法参考 |
3.4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方法 |
3.4.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基本任务 |
3.4.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步骤与技术方法 |
4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 |
4.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 |
4.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现状 |
4.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构建 |
4.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 |
4.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原则与步骤 |
4.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元数据方案分析 |
4.2.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构建 |
4.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 |
4.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原则 |
4.3.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方法与工具 |
4.3.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的实现——以傣族医药本体构建为例 |
5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
5.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与任务 |
5.1.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目标 |
5.1.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任务 |
5.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设计 |
5.2.1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优势分析 |
5.2.2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参考模型 |
5.2.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构建 |
5.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方法 |
5.3.1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创建模块的实现方法 |
5.3.2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发布模块的实现方法 |
5.3.3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融合模块的实现方法 |
6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现策略 |
6.1 面向语义网环境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转型 |
6.1.1 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的局限性 |
6.1.2 基于语义网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 |
6.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保障机制构建 |
6.2.1 意识观念与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
6.2.2 组织管理体制与合作交流机制 |
6.2.3 标准规范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国内高校电视专题片的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必要性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2章 高校电视专题片概述 |
2.1 电视专题片的定义 |
2.2 高校电视专题片的概述 |
2.2.1 高校电视专题片的定义 |
2.2.2 高校电视专题片的分类及创作流程 |
第3章 高校电视专题片的创意与策划 |
3.1 策划的定义 |
3.2 策划的原则 |
3.2.1 本土化与民族性 |
3.2.2 真实性与时代性 |
3.2.3 故事性与新颖性 |
3.3 策划的过程 |
3.3.1 组建创作团队,各司其职协力合作 |
3.3.2 明确创作目的,确定专题片主题 |
3.3.3 写作大纲的编制,框架结构的搭建 |
3.3.4 学校特色要突出,关键词要有针对性 |
3.3.5 片头要能够吸引观众 |
3.4 解说词的写作 |
3.4.1 解说词在高校专题片中的地位 |
3.4.2 解说词对写作者的要求 |
3.5 脚本的撰写 |
第4章 高校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与编辑 |
4.1 高校电视专题片的素材整理 |
4.1.1 历史素材的整理 |
4.1.2 补拍素材的整理 |
4.2 高校电视专题片的拍摄 |
4.2.1 拍摄技术与技巧 |
4.2.2 拍摄的艺术要求 |
4.2.3 摄像师的创作意识 |
4.3 高校电视专题片的编辑 |
4.3.1 高校电视专题片的剪辑 |
4.3.2 高校电视专题片的包装 |
第5章 高校电视专题片的审核修改与播出推广 |
5.1 高校电视专题片的审核修改 |
5.2 高校电视专题片的播出推广 |
第6章 高校电视专题片的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 |
6.1 高校电视专题片存在的问题 |
6.1.1 时长的把控能力不足 |
6.1.2 创意的匮乏,内容的枯燥 |
6.1.3 画面质量不重视 |
6.2 应对策略 |
6.2.1 前期的策划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
6.2.2 搭建一个专业的团队 |
6.2.3 要注重艺术性和独特性 |
6.2.4 需求不同,影片不同 |
6.2.5 合理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推广 |
第7章 高校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实例分析 |
7.1 《使命》的创意与策划 |
7.1.1 组建创作团队,确定宣传片主题 |
7.1.2 搭建宣传片框架结构 |
7.1.3 突出办学特色,查找关键词 |
7.1.4 全面把握题材,创作解说词 |
7.1.5 专业演员配音 |
7.1.6 仔细分析解说词,撰写分镜头脚本 |
7.2 《使命》的拍摄与编辑 |
7.2.1 整理素材 |
7.2.2 拍摄素材 |
7.2.3 编辑素材 |
7.3 《使命》的审核与播出 |
7.3.1 审核与修改 |
7.3.2 播出与推广 |
第8章 高校电视专题片的发展趋势 |
8.1 宣传类专题片微电影化 |
8.1.1 微电影宣传片更具有传播力 |
8.1.2 微电影宣传片更具有吸引力 |
8.1.3 微电影宣传片对创作有更高的要求 |
8.2 高校电视专题片的素材库建设大势所趋 |
8.2.1 高校专题片素材库中资源的采集与获取 |
8.2.2 高校专题片素材库中资源的存储与备份 |
8.2.3 高校专题片素材库中资源的分类与管理 |
8.3 航拍无人机取代摇臂和摄像导轨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非线性编辑在制作专题片中所涉及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手机竖屏视频的视觉传达与创作应用研究 ——兼谈毕业作品《迷雾之下》[D]. 崔竞佩. 河南大学, 2020(02)
- [2]专题片片头的设计[D]. 刘强.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3]《香坊区的基层守护者》创作阐述[D]. 董景珊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故事化叙事手法在人物专题片《拂晓》中的应用[D]. 段雅洁.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 [5]纪录片《家族最后的跑船人》的创作实践研究[D]. 吴飙. 扬州大学, 2019(02)
- [6]电视专题片《筑梦》人物形象塑造及创作阐述[D]. 耿萍. 扬州大学, 2019(02)
- [7]《汉服少女》创作阐述[D]. 孙启秀.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8]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研究[D]. 晁晓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5)
- [9]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D]. 刘为. 云南大学, 2018(01)
- [10]国内高校电视专题片的创作研究[D]. 肖长江. 齐鲁工业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