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出“囚徒困境”(论文文献综述)
迟善娇,许月云[1](2021)在《我国城市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共享困境博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城市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与社会共享困境重重,为理清困境根源,通过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博弈论、归纳演绎法,对比利益主体长期积累利益诉求,剖析博弈主体之间十大核心开放困境策略差异形成机理,消解困境。择取智猪博弈模型探讨体育部门与学校之间困境;择取协调博弈模型探讨体育部门与居民、教育部门与学校之间困境;择取囚徒困境模型探讨学校与居民用之间困境,通过博弈模型启示凝练优化共享策略。智猪博弈启示策略:开放安全制度困境、开放准入困境应以体育部门带动为主;协调博弈启示策略:开放场馆困境应坚持应开尽开;开放时间应丰富开放时间段;开放宣传激励困境应以打破传统宣传模式为主;开放建设困境应以改造工程为主;开放经费困境应以统筹经费为主;囚徒困境启示策略:开放管理主体困境应以诊断性选择为主;开放对象困境应以按需开放为主;开放收费困境应以申请收费标准为主。
何治廷[2](2021)在《博弈论视角下中美贸易摩擦的中国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美贸易摩擦拉开了中美两国综合实力较量的大幕,其本质是美国要重新定义美中关系,建立一个美国主导、中国顺从的秩序。贸易战的全过程是双方展示实力,为自己赢得对今后中美关系定义权的过程。根据博弈论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是一个囚徒博弈,中国可以采取积极的策略走出囚徒困境。
温梦佳[3](2020)在《三人重复囚徒困境型博弈及其应用》文中提出人类发展到今天当他们在对抗大的困难或险阻的时候,越来越重视合作,因为只有合作才能够达到整体效用最大化,从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文章以二人囚徒困境型博弈为出发点,先主要介绍传统型简单的二人囚徒困境型博弈,是初学博弈论以及进入重复博弈学习的基础,然后通过对二人有限自动机博弈的相关分析说明了下文使用自动机博弈的方法。在第四章我们运用有限自动机的相关研究结果将二人的博弈关系扩展来研究三人博弈关系,并扩展了分析三人博弈的各种情况,确定博弈的状态及收益。最后举例说明三人博弈在现实中应用以及合作对我们的意义。
任恒[4](2019)在《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公共事物的治理难题,自古以来既已困扰着人类社会。传统集体行动理论预言,除非借助政府管制或产权私有的解决方案,否则理性个体将由于无法改变相应的制度安排,致使集体合作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之中。有鉴于上述政策方案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灵问题,美国当代政治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基于扎实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主要以规模较小的公共池塘资源为研究对象,专注于考察不同制度安排将如何增进或阻碍个体之间的合作机制,并从中发现人类社群解决集体行动困境的可能性。不仅如此,奥斯特罗姆还针对制度安排影响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绩效的内在机制予以细致阐述,将影响个体选择的内外部变量纳入综合分析范畴,继而扬弃了政府管制与产权私有的传统解决方案,并另辟蹊径地提出资源占用者自主治理的“第三条道路”,构建出一套自主治理的制度分析框架,为解决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超越集体行动困境开辟出全新路径。基于此,本文尝试将奥斯特罗姆有关资源占用者们可借助自主组织开展自主治理活动的理论主张,凝练为自主组织的自主治理思想。概言之,本文以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思想为研究对象,围绕学界有关公共事物治理、集体行动问题与社会制度分析的系列成果,对所涉人物观点进行综合梳理与对比研究。具体而言,本文主要依据奥斯特罗姆逾五十载的学术生涯中有关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的探索历程,对她关于人类社群能够借助自主组织进行自主治理的丰富思想予以细致研究,旨在完整地呈现奥氏学术思想中的核心内容、结构要素及其发展历程。与此同时,本文遵循生成背景、应用场域、构建逻辑、分析特色与价值审视的研究进路,尝试对这一思想进行系统性、全方位的剖析工作,力图把握奥氏该项研究的衍生脉络、逻辑结构与理论贡献等关键内容,以积累个体之间展开自主合作与治理机制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公共资源的治理实践提供了独特的理论借鉴。
徐玉兰[5](2019)在《“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说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任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以及文明的进展都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基础上,都是由人们的“合作剩余”所构成。但是,以“经济人”假说为理论逻辑起点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仅对“竞争”所带来的效率表示极大的关心,忽视了对合作该有的重视和研究。不仅如此,以自利、理性和“私恶即公利”为基本命题的“经济人”,无力解释以“囚徒困境”、亲社会行为和社会偏好理论为代表的合作问题,暴露了其理论假说的局限性和贫困性所在。合作是人类的基本行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应该忽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的研究。然而,科学的理论假说是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想实现对合作行为的合理解释,则需要在对西方经济学旧“经济人”假说的贫困性进行修正的同时,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性假说。本文试图以“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说为视角,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进行研究和分析。首先,在构建新人性假说的层面,以移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假设——“利己和利他经济人”来实现对旧“经济人”的修正和超越。其修正性在于从整体上修正了旧“经济人”动机的唯自利论、目的效率与完全理性的理性观以及“私恶即公利”的完美市场论;超越性则在于“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说的三个基本命题以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基础而符合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在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的内涵下,总结和概括了基于利己性和利他性两类人性基础的合作,并论证了“利己和利他经济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人性假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再次,在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实践观指导下,以“利己和利他经济人”为理论假说,对合作形成的对立面“囚徒困境”进行了理论上的破解,并具体分析了其对市场经济制度的影响,主要包括共同所有权、公平的惩罚机制以及更高效率的隐性激励方式,从制度角度获得关于合作发生和维持合作的启示。最后,结合新经济人假说在制度安排方面对合作形成和维持合作的影响,从社会主义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对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合作的启示和建议。启示和建议在于:(1)在基本经济制度方面,要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完善马克思主义现代产权制度以及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提供了基本制度支撑和保障;(2)在具体经济制度方面,要建立健全良好的信息公开与沟通机制以及公平而又有约束力的惩罚机制;(3)在企业内部制度安排方面,要以基于“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说的新企业激励理论来完善现代企业内部制度安排,在多渠道和多途径上激发代理人的最优努力水平,提高企业内部的合作水平;(4)在社会政策完善方面,要充分激发和重视人的利他性社会偏好,以公平、信任的经济伦理观,以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化引导市场经济合作。
宓芬芳[6](2019)在《鲍德温小说《假如比尔街能说话》的囚徒困境》文中研究指明囚徒困境是美国非裔文学的重要创作素材,揭示了美国黑人的囚徒命运,呼吁美国非裔民族打破种族主义禁锢,开创自由平等的社会生活。詹姆斯·鲍德温小说《假如比尔街能说话》巧用囚徒象征暗示非裔民族倍受种族主义监禁,倡议人们以爱为本走出囚徒困境。但是小说结局含混,隐喻了非裔民族不确定的前景,这是鲍德温对美国种族关系的现实描写与理想展望相互碰撞的结果。鲍德温的囚徒困境书写反映了他反对自然主义暴力抗议,主张以民族之爱拯救非裔民族的人文主义思想。
谭明珍[7](2018)在《PPP模式中利益博弈分析研究 ——以固安华夏幸福PPP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模式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拓宽城镇化建设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整合社会资源,盘活社会存量资本,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提升经济增长动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PPP改革取得成效的同时,实践中PPP模式的扭曲与偏离出现了诸如“明股实债”“小股大债”“伪PPP”等借PPP之名,行变相融资之实等问题。由于地方政府不同程度存在对企业兜底回购、固化收益等承诺,过度追求其利益而导致PPP模式中各参与方利益失衡,亦增加了甄别变相融资的PPP项目的难度,严重影响了 PPP模式的规范推广。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在国内外PPP模式研究学者的基础上,对PPP模式中存在的地方政府扭曲与偏离执行中央政策,地方政府与企业因合作中契约关系不对等、双方缺乏良好的沟通等原因所造成的项目失败及其双方共谋问题;通过博弈理论的方法,探索PPP模式中各参与方的利益博弈均衡,为推进PPP模式的推广提供可操作性建议,以促进PPP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本文阐述了研究的PPP的相关概念,将PPP模式中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进行概念界定,运用博弈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经济人”假设对PPP模式中的相关利益进行分析。其次,对“监督检查—如实执行”和“囚徒模型”博弈模型中的局中人、其博弈的策略及收益分别进行了界定和假设。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构建的“监督检查—如实执行”,确定了博弈双方的混合均衡。“囚徒模型”则确定了地方政府和企业若不合作将陷入困境。最后,根据固安县政府和华夏幸福PPP模式合作所取得的成效,运用“监督检查—如实执行”“囚徒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总结其顺应中央政策,走出“囚徒困境”实现PPP模式多方共赢的经验。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现行PPP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参考建议:PPP模式各方责权利清晰界定、准确定位,划清边界,提高地方政府的契约精神,完善政府监管体系,建立动态风险利益平衡机制,并搭建良好的沟通机制来保证地方政府PPP模式的顺利进行。
安岗,李凯[8](2016)在《经济治理理论研究进展:基本逻辑、三方分类体系及选择条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治理关注企业之间的冲突解决和契约执行问题。近十多年,以Dixit为代表的学者在经济治理的研究对象、基本逻辑、分类体系和模型建构方面进行了持续推进,把研究对象扩大到发展中经济和转型经济,逻辑起点定位在单边、双边和多边"囚徒困境",把经济治理划分为第一方治理、第二方治理和第三方治理,并建立了三种基准模型,同时把人的行为偏好因素纳入这三方体系来研究,为经济治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框架,并引发了大量后续研究,本文称其为"新经济治理"。本文进一步梳理了经济治理的内涵和经济学逻辑,并按照新的分类体系梳理了经济治理文献的发展脉络,比较了不同治理模式的异同;并考察了不同文献对治理方式之间关系的争论,讨论了经济治理方式选择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最后对经济治理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刘宇[9](2016)在《后果主义道德评价的社会合作理论——以“囚徒困境”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后果主义的分析路径是研究道德评价的合理途径。在社会合作的理念下,通过比较分析囚徒困境与道德评价两种模型,可以发现,对囚徒困境解决方式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可以确立社会合作的基本原则,即最大收益原则与共同受益原则。最大收益原则与共同受益原则分别表现在效益式的后果主义理论与公平式的后果主义理论之中。通过普遍模仿验证的后果主义道德评价理论,有可能将二者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社会合作理念。
韩自强[10](2015)在《如何让囚徒走不出困境——三人博弈理论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囚徒困境为代表二人博弈模型在学术界已经被广泛研究并加以应用。囚徒困境理论往往容易形成一种简单化和两极化的固定思维模式。囚徒困境的二人博弈模型实际上是三人博弈模型的简化。而三人博弈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比二人博弈模型更加贴近现实,更具有解释力。分析三人博弈模型的结构及其理论意义,并以刑事诉讼法为例对三人博弈模型的应用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二、走出“囚徒困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出“囚徒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城市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共享困境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二、我国城市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与社会共享核心困境博弈模型择取 |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水平择取博弈主体 |
(二)基于博弈主体属性择取核心困境博弈模型 |
三、我国城市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与社会共享困境博弈分析 |
(一)城市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与社会共享困境中的智猪博弈 |
1.智猪博弈模型假设 |
2.开放安全制度困境智猪博弈模型分析与启示 |
3.开放准入困境智猪博弈模型分析与启示 |
(二)城市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与社会共享困境中的协调博弈 |
1.协调博弈模型假设 |
2.开放场馆困境协调博弈模型分析与启示 |
3.开放时间困境协调博弈模型分析与启示 |
4.开放宣传激励困境协调博弈模型分析与启示 |
5.开放建设困境协调博弈模型分析与启示 |
6.开放经费困境协调博弈模型分析与启示 |
(三)城市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与社会共享困境中的囚徒困境 |
1.囚徒困境模型假设 |
2.开放管理主体困境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与启示 |
3.开放对象困境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与启示 |
4.开放收费困境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与启示 |
四、结语 |
(2)博弈论视角下中美贸易摩擦的中国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美贸易摩擦研究综述 |
3 中美囚徒困境 |
4 走出中美囚徒困境 |
4.1 改变赢得矩阵 |
4.2 增大可置信威胁 |
4.3 无限次重复博弈 |
5 万不得已破釜沉舟 |
6 短期因素:美国大选 |
7 结语 |
(3)三人重复囚徒困境型博弈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2.1 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 |
2.2 重复博弈 |
2.3 重复博弈的一般模型 |
第三章 有限自动机囚徒困境博弈 |
3.1 基于自动机的重复博弈模型 |
3.2 基于自动机的重复博弈例子 |
3.3 复杂性与自动机博弈 |
第四章 三人有限自动机囚徒困境博弈 |
4.1 三人的博弈策略 |
4.2 一次背叛行为的三人博弈 |
4.3 多次背叛行为的三人博弈 |
4.4 多次背叛行为的三人博弈的应用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中文详细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二、文献梳理与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考察 |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考察 |
(三)简要评析 |
三、论文架构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架构 |
(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贡献与研究不足 |
(一)可能的贡献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的生成背景 |
一、时代命题:奥斯特罗姆所处的社会环境 |
(一)倡导自发秩序: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 |
(二)回归公共治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塑 |
(三)理性官僚制的正当性反思 |
二、理论积淀:集体行动问题的研究传统 |
(一)来自政治学视角的分析 |
(二)来自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
(三)来自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分析 |
(四)小结 |
三、学术延承:自主治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公共选择理论 |
(二)新制度经济学 |
(三)合作博弈理论 |
(四)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二章 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的应用场域 |
一、运作对象:小规模的公共池塘资源 |
(一)物品类型与公共池塘资源 |
(二)资源系统、资源单位及其占用者 |
二、预设前提:行为假设与制度多样性 |
(一)制度分析的行为假设: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的结合 |
(二)作为博弈规则的制度:一项基于新制度主义的理解 |
三、场域困境:集体行动中的机会主义 |
(一)资源治理的三大模型 |
(二)激励结构的四重缺陷 |
(三)制度供给的二阶困境 |
第三章 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的构建逻辑 |
一、从质疑到开创:思想生成的演进路径 |
(一)质疑:非此即彼的政策方案 |
(二)开创:另辟蹊径的治理路径 |
二、从个体到系统:自主治理的分析脉络 |
(一)影响个人策略选择的综合变量 |
(二)集体行动情境自主治理的难题 |
(三)公共资源长期存续的设计原则 |
(四)集体行动制度层次的嵌套分析 |
三、从IAD到 SES:自主治理的研究框架 |
(一)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 |
(二)诊断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 |
(三)IAD与 SES框架的关联互动 |
四、从信任到互惠:自主治理的核心要素 |
(一)社会资本的内涵及关键特征 |
(二)奥斯特罗姆的借鉴及其超越 |
第四章 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的分析特色 |
一、问题聚焦: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 |
(一)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分析方法 |
(二)发展与实证经验一致的理论 |
二、研究进路:制度分析与经验研究相结合 |
(一)理性选择的制度分析途径 |
(二)田野调查与实验研究并重 |
三、分析视角:基于个人主义的方法论 |
(一)有关个体行为的决策分析 |
(二)有限重复博弈理论的运用 |
第五章 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的价值审视 |
一、奥斯特罗姆思想的学术史定位 |
(一)公共治理谱系中的自主治理思想 |
(二)自主治理:复合民主的微观基础 |
二、自主治理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传统集体行动理论的变革 |
(二)当代制度分析视野的拓展 |
(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完善 |
(四)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奠基石 |
三、自主治理思想的局限审视 |
(一)适用性层面的局限 |
(二)实操性层面的局限 |
结语 重视奥斯特罗姆的学术遗产 |
一、摈弃万能药:诊断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
二、警惕理论模型的隐喻化用法 |
三、治理话语中积极公民的塑造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生平及学术研究历程 |
附录二 美国布鲁明顿学派的思想精义:多中心治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说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关于“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说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合作的相关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说 |
2.1 传统经济学“经济人”假说在解释合作行为方面遭受挑战 |
2.1.1 以“囚徒困境”为代表的合作难题 |
2.1.2 基于亲社会行为与社会偏好的合作 |
2.2 传统经济学“经济人”假说命题的贫困性 |
2.2.1 自利——人类行为的根本动机 |
2.2.2 理性——“目的效率”和“自利最大化” |
2.2.3 “私恶即公利”下的理想和完美市场论 |
2.3 “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说对传统“经济人”假说的修正和超越 |
2.3.1 “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对传统“经济人”的修正 |
2.3.2 超越“经济人”:“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说的马克思主义依据 |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下的“利己与利他” |
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的内涵 |
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下的人性特征 |
3.2.1 以利己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 |
3.2.2 以利他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 |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与“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分析 |
3.3.1 “利己与利他经济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下科学的人性假说.. |
3.3.2 “利己与利他经济人”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的可行性 |
4.新经济人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的形成分析 |
4.1 由动机到合作:构建道德与效率并存的市场经济制度 |
4.1.1 以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的原因分析 |
4.1.2 “道德”与“效率”并存的可行性分析 |
4.2 “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对非合作博弈“囚徒困境”的破解 |
4.2.1 合作博弈的对立面:“囚徒困境” |
4.2.2 “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对“囚徒困境”的破解 |
4.3 “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对市场经济制度的影响 |
4.3.1 共同所有权支持以互惠为基础的合作行为 |
4.3.2 公平动机影响惩罚制度功能的发挥 |
4.3.3 基于强互惠的隐性激励制度效率高于显性激励 |
5.结论与启示 |
5.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制度支持合作 |
5.1.1 毫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障经济合作 |
5.1.2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具体经济制度,优化经济合作 |
5.2 以“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完善现代企业内部制度安排 |
5.3 以经济伦理观念和核心价值观引导市场经济合作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鲍德温小说《假如比尔街能说话》的囚徒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一、白人无知, 监禁囚徒 |
二、以爱之名, 解禁囚徒 |
三、解禁囚徒, 步履维艰 |
四、结语 |
(7)PPP模式中利益博弈分析研究 ——以固安华夏幸福PPP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PPP模式的概念界定 |
2.1.2 政府 |
2.1.3 企业 |
2.1.4 利益 |
2.2 相关理论 |
2.2.1 “经济人”假设 |
2.2.2 博弈理论 |
2.2.3 公共选择理论 |
2.2.4 制度经济学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PPP模式中利益主体博弈模型构建 |
3.1 PPP模式中相关主体利益分析 |
3.1.1 PPP模式中中央政府利益分析 |
3.1.2 PPP模式中地方政府利益分析 |
3.1.3 PPP模式中地方政府官员利益分析 |
3.1.4 PPP模式中企业利益分析 |
3.2 PPP模式中利益主体博弈的模型分析 |
3.2.1 PPP模式中“监督-执行”利益博弈模型分析 |
3.2.2 PPP模式中“囚徒困境”利益博弈模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固安华夏幸福PPP模式中的利益博弈分析 |
4.1 固安县政府采取PPP模式背景 |
4.2 固安县政府PPP模式中与中央政府博弈模型实证设计 |
4.2.1 固安县政府与中央政府利益博弈模型 |
4.3 固安县政府PPP模式中与华夏幸福博弈模型实证设计 |
4.3.1 固安县政府与华夏幸福PPP模式中“囚徒困境”博弈模型 |
4.3.2 固安县政府与华夏幸福PPP模式中所得利益 |
4.3.3 固安县政府与华夏幸福PPP模式走出“囚徒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构建PPP模式利益平衡机制的建议 |
5.1 规范PPP模式中的权力关系 |
5.1.1 责权利清晰界定是PPP模式发展的前提 |
5.1.2 准确定位,划清边界,确保PPP模式顺畅推行 |
5.1.3 地方政府的契约精神是PPP模式合作的基础 |
5.2 完善政府监管体系,是PPP模式目标实现的保证 |
5.2.1 建立相对独立的PPP专业化监管机构,明确监管职责 |
5.2.2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仲裁机构 |
5.2.3 重视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机制 |
5.3 建立PPP模式动态风险利益平衡机制 |
5.3.1 动态风险机制是PPP模式可持续的关键机制 |
5.3.2 建立动态收益回报机制 |
5.4 搭建良好的沟通机制 |
5.4.1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在PPP合作中尤为重要 |
5.4.2 搭建良好顺畅的沟通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经济治理理论研究进展:基本逻辑、三方分类体系及选择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经济治理的理论缘起与发展:新经济治理“新”在哪里? |
三、经济治理的基本逻辑:走出“囚徒困境” |
四、经济治理的方式:三方分类体系及其研究脉络 |
(一) 第一方治理体系的含义及研究脉络 |
1. 个人自律 |
2. 企业自我规制 |
(二) 第二方治理体系的含义及研究脉络 |
1. 双边治理 |
2. 多边治理 |
(三) 第三方治理体系的含义及研究脉络 |
五、经济治理方式之间的关系及选择条件:超越资产专用性 |
(一) 经济治理方式之间的关系:替代还是互补? |
1. 替代论 |
2. 互补论 |
(二) 经济治理方式选择的条件 |
六、研究总结与启示 |
(一) 第一方治理是经济治理研究的新方向 |
(二) 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正在与经济治理理论全面结合 |
(三) 网络平台与电子商务研究是经济治理的新兴领域 |
(四) 中国情景下的经济治理问题研究 |
(9)后果主义道德评价的社会合作理论——以“囚徒困境”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囚徒困境: 研究后果主义道德评价理论的合理途径 |
二、囚徒困境的解决方案 |
( 一) 改变博弈者 |
( 二) 改变博弈环境 |
( 三) 改变博弈收益 |
三、社会合作的两原则及其统一: 普遍模仿的后果主义 |
( 一) 囚徒困境解决方案的启示: 社会合作的“共同获益”与“最大收益”原则 |
( 二) 关注“最大收益”与“共同受益”的后果主义理论 |
1. 关注“最大收益”的后果主义理论: 效益式的后果主义 |
2. 关注“共同受益”的后果主义理论: 公平式的后果主义 |
( 三) 统一社会合作两原则的方法: 普遍模仿验证的后果主义道德评价理论 |
(10)如何让囚徒走不出困境——三人博弈理论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人博弈模型和三人博弈困境 |
二、三人博弈模型的理论寓意———如何让真正的囚徒走不出困境? |
三、走出二元囚徒困境的束缚 |
四、走出“囚徒困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城市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共享困境博弈分析[J]. 迟善娇,许月云.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04)
- [2]博弈论视角下中美贸易摩擦的中国策略[J]. 何治廷. 中国市场, 2021(11)
- [3]三人重复囚徒困境型博弈及其应用[D]. 温梦佳. 郑州大学, 2020(02)
- [4]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研究[D]. 任恒. 吉林大学, 2019(02)
- [5]“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说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研究[D]. 徐玉兰.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6]鲍德温小说《假如比尔街能说话》的囚徒困境[J]. 宓芬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04)
- [7]PPP模式中利益博弈分析研究 ——以固安华夏幸福PPP为例[D]. 谭明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7)
- [8]经济治理理论研究进展:基本逻辑、三方分类体系及选择条件[J]. 安岗,李凯.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 2016(03)
- [9]后果主义道德评价的社会合作理论——以“囚徒困境”为视角[J]. 刘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0]如何让囚徒走不出困境——三人博弈理论及其应用[J]. 韩自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