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戏剧精英齐聚宁波共谋"重建中国戏剧"(论文文献综述)
谢小平[1](2021)在《现代文学中的乡绅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绅”在现代文学是一种多元而复杂的存在。作为“历史的中间物”,乡绅形象因时空的区隔和作家独特的创作理念,而呈复杂样态。本文以现代文学中的乡绅书写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文本细读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着力探析乡绅在现代文学里的复杂样态是如何建构与流变的。在此基础上,由形象建构、话语模式推及叙事伦理。由前所述,本文认为,乡绅书写以多元而复杂的风貌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创作实践。而就其文学史的意义而言,既在于它对“人”与人性内在的深度探寻,还在于它独特的美学品格给今日文学创作和研究以丰厚滋养。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绪论、论文主体五章以及结论。绪论部分首先陈述了选题来由及意义。其次,是对乡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概述。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概念界定。论文主体部分共五章。第一章立足于文本细读,从“关系”着手,分别从家庭、族群以及城乡三个维度出发,重点挖掘乡绅的多元面相及其身份复杂性。第二章重点从社会学与文学相结合的跨学科视野出发,着重探查乡绅与乡村秩序在政治、文化以及经济三个维度上的互动。较之于前两章的动态考察特征,第三章和第四章则试图沉静下来,从静态角度切入。通过不同创作视角的切近,探察乡绅的主体性身份与其背后精神空间、物质空间的关联;探察不同作家对乡土社会的整体感知,及其在乡绅形象差异化建构背后的个性化创作追求。在互文性参照中,探析现代乡绅形象书写的不同特征。在第三章的基础上,第四章重在探析作家在文本创作里所持之叙事伦理。最后,我们结合前四章的研究内容,对现代文学的乡绅形象,及乡绅形象书写的社会意义,文学审美价值得失,作整体把握。为扩充研究的纵深视野,本文从文学史的纵向视野出发,爬梳文学发展脉络,进一步探讨了乡绅形象在当代文学中的变体——新乡贤。结语部分,本文从文学史的视野出发,就现代文学中的乡绅书写的艺术特性和价值意义等作了一定的归纳总结。
张吉玉[2](2020)在《民国上海票友、票房与慈善义演研究》文中认为上海自开埠通商后,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各地的各色人等汇聚上海,使上海逐步发展为一个经济繁荣的移民城市。商业的繁荣和人口的增长,为上海娱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听戏、看戏作为一种传统的娱乐文化活动,既能使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审美享受,又能以具有地域特色的腔调唤起移民情感上的共鸣,增进移民群体的文化认同,而受到上海市民的普遍喜爱。晚清时期,昆曲在上海十分流行,部分市民邀集同好之人自办业余曲社,研究戏曲及其表演艺术,有时还亲自登台客串,以过戏瘾,时称“清客串”。到清末民初,随着京剧的繁荣和票戏之风的南下,上海业余性质的京剧票房大量创建,票友登台票戏,为一时之尚。但这一时期,票友、票房多用于指称京剧爱好者及其组织。到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地区的票友、票房在数量上远超国内其他地区,票房的种类、票友的群体结构、票房与票友的活动也日趋多元化,“票友”“票房”发展为对业余戏剧爱好者及其组织的泛称。在1877年,上海就已出现了慈善义演这一新型的筹款方式,但在20世纪以前,上海地区的慈善义演仍处于初兴阶段,慈善义演的“表演者”主要为职业艺人。到20世纪以后,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票友、票房纷纷加入慈善义演,成为义演活动中的“表演者”或“组织者”。民国时期,由票友、票房参与或组织的慈善义演活动在上海较为常见,且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抗战爆发以前,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以救灾济贫为主。抗战时期,随着救亡图存运动的发展,“娱乐救国”活动日炽,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活动多以救济难民、抗战救国为要旨。抗战结束后,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亟需恢复,在国民政府社会救济力量式微的情况下,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成为社会重建的一股强大的民间力量。票友、票房参与或组织慈善义演,是个人娱乐社会化的行为。票友、票房参与或组织慈善义演,既能登台露脸,“玩票”自娱,过足戏瘾,又能借助义演的慈善性质为自己树立热心公益的社会形象,于票友、票房自身而言,具有一定的“益己”性。而对观众而言,其看戏主要是为消遣娱乐,票友戏,或行头漂亮,或演出胜于优伶而自成特色,或因各种因素而笑料百出,对于主要寻求一乐的观众而言,看票友戏不失为一种娱乐方式。票友参与、组织慈善义演,使票友登台“玩票”这一“自娱”活动转变为了票友、观众的“众娱”活动。此外,慈善义演虽以娱乐表演为外在形式,但其落脚点在于筹集善款。在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活动中,票友或以表演者的身份襄赞义举,包销部分戏券,增加义演券资,或以组织者的身份,邀集名伶名票,组织演剧筹款,在票友、票房“技艺”、“人脉”、“财力”等资本的依托下,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往往绩效甚佳,使“被救者”受惠良多,这又使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具有一定的“利他”性。
孙建杰[3](2018)在《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变革与演剧生态为考察对象,结合丰富的史料,探讨了1840—1949年间河南地方戏发展与蜕变的时代背景、剧坛概况、发展态势与总体走向,并对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的班社、艺人、剧场、作家(作品)等做了考察。晚清民国(1840—1949)是河南地方戏取得大发展与大繁荣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的重要机遇期,更是河南地方戏自内而外,实现全面革新的一个历史时期。它既回荡着传统文化的流波,又在时代风气的渲染之下孕育着诸多新变。总的看来,这一百余年间河南地方戏的发展历程以1914年“时李之争”事件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期。1840—1914年间,河南地方戏发生、发展的主要地域是在乡间,与乡间生活、民俗文化结合极为紧密,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乡村时代;1914年之后,河南地方戏由农村逐步迁徙至城市,从只能游走于乡村陋野、搬演于庙会高台之上的杂伎游艺之作逐步演进为在商业化、专业剧场演出的独立的艺术样式。在城市之中发展、演进的河南地方戏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城市时代。自1840年以来社会形态、经济体制与时代思潮的变迁,构成了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与演进的时代背景,晚清以来的戏曲改良运动及在其影响下诞生的河南戏曲改良思潮与实践则成为河南地方戏发展的时代机遇。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戏曲被赋予启迪民智、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河南地方戏也由下里巴人一跃而为新时代文化的象征、救国治民的利器,得到河南社会各界的广泛推崇。自1907年以来出现的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樊粹庭引领的河南梆子革新实践这三次大的戏曲变革实践,扭转了时人对河南地方戏的偏见,形成了以观剧为时尚的社会思潮,重塑了20世纪上半叶河南社会的戏曲观念,在剧目、舞台、声腔等方面对河南地方戏做出了根本性的革新,全面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文化品格,并建立一种契合时代背景,符合城市民众审美需求的新的戏曲形式,为后世河南地方戏的发展与创新树立了典范。剧种的繁多与民俗演剧的兴盛则构成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剧坛的两大特点。基于河南悠久厚重的戏曲文化,地处天下之中、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和人情地理的丰富,这一时期在河南剧坛生存、繁衍了的各类剧种多达40余个,其中河南本土剧种30个,外来剧种至少有15个。它们在中州大地上争奇斗艳、碰撞融合、竞相斗胜,形成了河南剧坛诸腔杂陈、百花竞放的盛景。1949年前,河南居民十九业农,大多数地区仍笼罩于农耕文明的余晖之中,强大的农业基因、庞大的农村人口为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的兴盛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与充足的养分。确切地说,这一时期河南绝大多数演剧活动是发生在乡村之中的,而民俗演剧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演剧类型上看,都是这一时期演剧活动的绝对主体。一年四季,乡民或聚街头巷尾,或汇宗庙祠堂,或于场院村头,邀班做戏,吹拉弹唱,演唱歌舞和村坊小戏,娱神娱人兼而有之。春祈秋报、庙会演剧、节令演剧、崇圣演剧、集市演剧、行会演剧、喜丧演剧构成这一时期河南民俗演剧的主要内容。班社、剧场、艺人、作家(作品)作为河南地方戏的组成要素,是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演进与变革的主体与直接体现者。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班社在组织、运营上与全国其它地市、剧种的戏曲班社类似,大同小异,分科班(窝班)、江湖班、玩会班、龙虎班四种。20世纪20年代,冯玉祥两次督豫,在河南建立了由官方直接组织、管理的艺人培训机构,开启了河南官方培养戏曲艺人的先河。在它的影响下,一大批民间新式知识分子也积极投身于戏曲教育事业,出现一批以“学社”“剧社”“学校”“剧团”命名的新式戏曲人才培养机构。虽然这些机构未能完全抛弃旧式班社的陈规旧俗,但在培养模式、规章制度、训练方式等方面均有所变化,更加合理与科学,而且它们不拘泥于门户之见,积极吸纳京剧及其它兄弟剧种的艺术精髓,融汇于河南地方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良与革新之中,为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培养了大批人才。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剧场新旧兼收、中西并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极其丰富。既有经济便利,可就地搬演的临时性演剧场所,也有规模宏大、形制精美的专业剧场;既有模仿上海“新舞台”兴建的新式剧场,也有延续千年、遍布河南全境的古老戏楼。茶园剧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三十余年间迎来了自己最后的辉煌,它见证了以河南梆子为代表的河南地方戏在城市的崛起。1909年落成的“丰乐园”剧场,标志着河南新式剧场的开端。1927年,冯玉祥主导兴建的“人民会场”,兼具政治与文化的双重含义,它催生了河南大规模修建剧场的浪潮。由永安、永乐、国民等七家剧院形成的“相国寺梆戏文化圈”第一次使梆戏剧场在河南剧坛站住了脚,并获得长久而稳固的发展,为河南地方戏的深度变革创造了条件。樊粹庭主导的“豫声剧院”则成为河南新式剧场的集大成者。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49年,河南各地共有新式剧场有225所、茶园剧场26所,遍及河南各地区的中心城市,在较为偏远的乡村,更存在数目众多、难以统计的简易戏院。艺人始终是河南地方戏最为活跃的要素,它既是河南地方戏的传承者与守护者,又是河南地方戏的创造者,在饱受社会歧视的环境中,他们不仅保存了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火种,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艺术水平,更创造了曲剧、四平调等新的剧种。晚清民国是河南地方戏艺人大量涌现、名家辈出的一个历史时代,以“开封五云”为代表的一批艺人吹响了河南地方戏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号角,并为它在城市中的革新与发展开辟了道路。而坤伶的复兴与崛起,则成为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最为值得关注的戏曲史现象之一,她们促进了河南地方戏唱腔风格的革新和审美范式的转变,加速了河南地方戏流派的融合,彻底改变了河南地方戏的行当体制。对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研究,向来是河南地方戏研究的难点,在樊粹庭之外,少有河南地方戏作家被提及。宽泛地说,河南地方戏现存传统剧目,都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与再创作,以此而论,它们都属于艺人创作的范围。在民间艺人之外,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批从事于河南地方戏创作的文人,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们或刻意隐藏行踪、或名声不显,所做剧本也大多散佚,极难对他们作出较为细致的描绘与综述。民国年间,又有樊粹庭、王镇南、蒋心惠等人相继投身于河南地方戏的创作,他们的作品代表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的最高成就,彰显了河南地方戏的高度与深度。本文挖掘、整理了晚清民国时期36位河南地方戏作家及其作品,并对其中19位有较为详细资料者做了简单的考证和阐述,以补今日研究的缺憾。
区文谦[4](2018)在《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及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珠江三角洲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存在大量的传统村镇历史文化遗产,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亟需更科学、系统的保护更新。沙湾古镇作为典型的岭南历史文化村镇,经历了十几年的保护更新,是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城镇变迁的“活化石”。本文将沙湾古镇作为研究客体,从理论溯源、经验总结及策略推演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得出此类不完整风貌传统村镇保护更新的方法与策略。本文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理论溯源,通过研究传统村镇保护更新的相关理论和价值体系,梳理保护价值理论的演进历程。其次,用以上理论体系对沙湾古镇的保护更新成果进行验证,通过对沙湾的保护规划、实施过程、后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总结,指出以往不足主要源自缺乏对其整体环境及原真性的深入调查,最终导致风貌保护和社区发展不平衡,有失文化公正与社会公平。因此,古镇的保护更新不仅是技术与专业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最后,在前文经验总结基础上,针对沙湾古镇的原真性调查和持续发展问题展开研究,并总结出两个层面的策略,分别为保护规划层面的分层级网络化规划策略和社区营造管理层面的社区发展策略。在保护规划层面上,由于传统村镇物质环境的保护与人文环境、社会空间关系紧密,故理清传统村镇文化遗产的层级特性和社会--空间的生产、发展、演变历程不仅有助搭建文化遗产网络体系,同时也将夯实原真性调研和保护规划方案编制的基础。基于此,本文提出分层及网络化规划策略,其有利于统筹文化遗产的信息层,梳理文化遗产的主客关系,认知村落空间的总体格局。运用定位分层和管理分层的手段亦可进一步建构保护对象网络体系,可更全面地完成对网络化、时空混合型传统村镇保护规划方案的编制。在社区营造管理层面上,引入社会学上的社区发展理念,提出了“社区发展引入风貌保护规划”的新模式——即在角色与观念转变背景下,将社区发展理念引入传统村镇保护更新,并从社会方式、社会资本两方面对此模式在沙湾古镇开展实证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引入社会学分析方法、社区发展规划技术,提高保护规划及更新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度及主体多元化。传统村镇风貌的保护更新,唯有真正贯彻传统村镇风貌和保护过程的“整体性”、“原真性”原则,注重社区的和谐与活力提升,兼顾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才能使传统村镇得以永葆生机。
杨静静[5](2017)在《清末民初戏剧期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报刊是清末民初出现的一种最主要的新型传播媒介,也是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传播交流的最佳方式。对清末民国报刊的研究已成为近几年文学艺术界的一门“显学”。然而,戏剧期刊研究相对于其他文学类期刊的研究相对落后,至今还没有出现一部戏剧期刊研究的专着,而对清末民初戏剧期刊的研究更为鲜见。本文以“清末民初戏剧期刊”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涉及五点。其一,介绍了清末民初戏剧期刊诞生背景。总体上介绍了清末民初戏剧期刊。首先讲述了戏剧期刊诞生的前期准备;其次概述了清末民国戏剧期刊的发展史;最后从数量上对戏剧期刊做了分析和研究。其二,论述了第一份戏剧期刊《二十世纪大舞台》。首先叙述了《二十世纪大舞台》的创办者及其期刊特色,从而得出《二十世纪大舞台》的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和戏剧获得现代新闻传播功能的结论。同时,也发现了《二十世纪大舞台》一个不足:提出了“戏剧改良”口号,却没有实践,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在戏剧期刊史上的意义;其次论述了《二十世纪大舞台》为中国近代戏剧期刊树立了最初的模范,主要体现在其刊载的内容、编排方式和出版形式;最后讲述了“反侵略反封建”舆论潮中的《二十世纪大舞台》,同时探讨了《二十世纪大舞台》的戏剧期刊战斗性传统的开创。其三,分析了戏剧期刊发展史上第一个“热潮”。首先介绍了“甲寅中兴”时期戏剧期刊同人性质的创办者及其特征,同时,亦分析了该时期出现戏剧期刊创办热潮的特点;其次讨论了该时期几种代表性期刊的个性特征,如《歌场新月》之“贾冯之争”、《剧场月报》之“独树春柳”、《新剧杂志》之“昌明新剧”、《戏剧丛报》之“重新剧并望旧剧之改良”,以及其前后承接的戏剧追求和艺术特色;最后讲述了戏剧期刊的价值和意义,如戏剧艺术自主性的回归、多种形式的留册方式、以及戏剧的三度创作方式等。其四,专章研究了《俳优杂志》与冯叔鸾。首先集中分析了现代戏剧思想萌芽之代表期刊《俳优杂志》的内容及其学理价值;其次分析了戏剧评论家冯叔鸾的《戏学讲义》之现代戏剧范畴学思维及体系建构;接着论述了冯叔鸾的《啸虹轩剧谈》之本体论戏剧研究方法和戏剧美学成就;最后总体分析论证了冯叔鸾的研究对中国现代戏剧学的建构意义。其五,研究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戏剧期刊。首先论述了本时期出现的戏剧期刊总体状况;其次重点研究《新青年》之“戏剧专号”,如《新青年》的办刊历史、胡适之“戏剧改良”理论方案、以及由其引起的“新旧论争”等;接着论述了《春柳》杂志原始资料保存意识及文献价值;最后具体论述了齐如山的戏剧理论价值及“梅兰芳”的艺术成长过程、艺术造诣和历史影响。总之,“戏剧改良”是贯穿清末民初戏剧期刊的总线索。《二十世纪大舞台》提出“戏剧改良”口号,虽然没有切实实施,但是却迈出了戏剧改良探索的第一步;经过《歌场新月》、《剧场月报》、《新剧杂志》、《戏剧丛报》,《俳优杂志》等一步步深入而专业的探讨与摸索,积累了雄厚的经验,做了足够的思想准备;直到《新青年》“戏剧专号”理论突破,明确了改良旧戏和创造白话剧的总目标;紧接着就有《春柳》的实践,探索出整理旧有资料和培养具有世界水准的戏剧新人才两道最佳路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戏剧期刊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为长达数十年的“戏剧改良”探索征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给戏剧的将来发展指明了道路。所以,笔者认为清末民初戏剧期刊为20世纪戏剧期刊及戏剧的繁荣奠定了实践基础和理论准备。至此,我们已经在理论上明确了中国戏剧的未来生态格局,即开始由戏曲一枝独秀变成戏曲和白话剧二元争艳并存的生态格局。
许苏[6](2016)在《海派文化视野下的早期中国电影1927-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被公众视为现代中国的起点,这里不仅孕育了显赫一时的海派文化,同时还是早期中国电影的重镇,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海派文化和早期中国电影同时达到了高峰,这是一种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本文聚焦1927年到1937年这段特殊的历史时空,试图从文化的宏观角度出发,探讨海派文化所形成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背景,以及内在特点,同时,与早期中国电影之间结构起互为勾连、彼此映射的逻辑关系,并从中反映早期中国电影历史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宝贵经验。本文绪论部分提出论题,论证其研究意义、价值和可行性,并对研究背景和文献资料进行介绍,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一章从现代性视角对海派文化的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作深入的探讨,同时对城市和电影的逻辑关系予以论证和说明;第二章对海派文化进行了概念剖析,从文化到海派文化,再到海派人文精神概念的推演,并将海派文化精神对早期中国电影的影响进行探讨;第三章从美学角度观照1927年到1937年的早期中国电影的特色,试图从中寻找早期中国电影与海派文化声息相通的内在联系,如时代主题、市民趣味、梦幻制造等等;第四章从商业操作的角度考察海派文化与早期中国电影内在的逻辑联系,并从产业经营、类型生产、明星策略、报刊宣传,和商业噱头等方面予以论证和说明;最后结语部分,对海派文化作为上海城市精神之魂的现实表现进行言说,并对当下电影生产的积极借鉴的意义有所论证。
王鹏[7](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骆凡[8](2014)在《中国式“狂欢”与清代说书》文中提出说书,又称说话,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伎艺,而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则是西方着名的文艺理论,重视民间诙谐文化传统。我们把狂欢化的视角运用到说书领域的研究,即是将说书艺术同它所置身的民间广场与民间诙谐文化联系起来,把它同共同生存的民间诙谐文艺形式联系起来,同它具体的传播环境、传播方式、受众接受联系起来,以此来重新认识说书诙谐艺术所潜藏的文化意蕴。研究分三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对说书所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进行还原,即对狂欢文化进行梳理,从民俗狂欢到狂欢的场所以及狂欢场所中存在着的文艺形式。第二部分是将说书这一传播场域进行考察,力图描述书场传播中的狂欢体验。说书作为狂欢文化的成员之一,身处中国诙谐文化氛围,它存在着笑谑与突破常规的狂欢体验。第三部分是关于说书诙谐文本的分析,也即文学本位研究。但研究所采用的评价标准不是源于正统文学中艺术水平的高下,而是通过说书的诙谐手法挖掘出它所依存的诙谐文化传统,它所反映出的诙谐文艺中共有的诙谐方式与手法。而这种共性恰好反过去证明了共同的文化土壤,相同性质的传播关系、相同的受众心理对文艺形式与风格的规定性。整个的论证逻辑是由文化到文学,由外部到内部,进而内外互证。第一部分对中国狂欢文化进行溯源。狂欢一词在我国汗牛充栋的典籍中并不常见,但这并不意味着狂欢的缺失,我们稍加识别,便可发现许多虽不以狂欢名之却深具狂欢精神的文献记录。它们是关于我国古代人民生活、劳作、节庆、祭祀、婚姻、丧葬等各种风俗的记载。透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感受到狂欢文化的氛围。《礼记·郊特牲》中关于“蜡祭”的描述便可视作最早记载。我们粗略勾勒出中国民众狂欢生活的基本轮廓:它以节庆为主要依托,欢会中民众聚集,男女同乐、肆意饮食、纵情享乐,歌舞喧哗、百戏竞集。狂欢的发生通常是一种群体行为,须有场所承载,故而巴赫金在其狂欢化理论中把“广场”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概念提出,认为广场在狂欢节中是全民性的象征。这里远离官方意识形态的笼罩,存活于广场上的各种言语体裁、戏仿文学则洋溢着诙谐幽默的民间情趣,饱含着颠覆与新生的强劲活力。广场的存在为民众的聚集提供了空间,更为各种民间文艺带来了滋生的土壤,使民间文化获得话语权。中国虽然没有没有西方城市建筑中所谓的“城市中心广场”,但是却也有着全民群聚、民间文艺兴盛的中国式“广场”。虽然宫殿庭院式广场与官方意识紧密相依,却奠定了广场与百戏相依的悠久传统。其余的寺庙广场、街市广场、节庆游乐广场、瓦舍类型的商业性游艺场所、茶馆都是属于中国式的民间广场,它们形态各异,但文化特征上显示出高度的同质性。广场中全民聚集,身体与心理的距离都得到消解,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弱化消融;广场中行业汇集,人们各种需求都得到满足,物质、信息、能量在此进行了充分的交换与聚合;而广场中百戏竞集的传统绵延几千年,折析出中国人的观念中,百戏即广场的应有之义。百戏是民间传统文化中最热闹、最芜杂的部分,因而也成为最肥沃的土壤,滋养出中国民间的各种文艺形式,中国的俗文学之渊薮即存于此,民间说唱、戏曲都是逐渐从百戏中分化出来,并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特征及体制。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狂欢广场同时也是笑文化之渊薮,洋溢着欢乐氛围,诙谐幽默的风格几乎波及广场中的每一种文艺形式。而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恰好能够较合理地解释其成因。一方面,广场中民众聚集,等级隔阂弱化消融,人际关系的平等氛围使得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显示出轻松、自由等亲昵化的特征,传播关系的性质对于艺术形式、风格影响明显。另一方面,广场中容纳着众多表演艺术形式,为各种艺术形式的相互借鉴、吸收提供了空间上的可能性。如果将二者综合起来考虑,那么基于相同的传播场所与传播关系以及受众心理,广场中诸多的艺术形式便会呈现出相对统一的风格,表现手法、内容题材、言说方式也会交融互通。从相同的物质关系所引起的文学形式、风格等意识形态层面的相似,或可为我们重新理解戏曲、说唱领域互渗的现象开辟新视角。第二部分对说书场域存在的狂欢体验进行分析。书场中最标志性的表情就非“笑”莫属,而“笑”也是狂欢体验中最外在化的表征,并且对狂欢氛围的营造有其特殊的作用。狂欢体验的另一来源是反规范性,官方禁令与传统道德对说书的批判中充分彰显出书场中洋溢的狂欢精神与民间立场。说书场域的反规范性体现在全民聚集对等级制度的消解、情色内容对性道德的冲击与对本能的释放、议政干政等三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广大民众利用民间口头文学批判官方真理,表现自我意愿的狂欢意识。狂欢的体验中还包含着民众的平等交流、高度互动,反对单方独白的权威压制,强调个人的主体价值,处于对话和交往状态中的个体在相互依赖中互相激活。第三部分对说书文本中的诙谐因素进行分析。分成肉里噱、外插花、狂欢化的语言、文本中的狂欢民俗描写四个方面。“肉里噱”是指内蕴于书中人物性格与情节中的诙谐因素。我们主要针对书中的诙谐人物进行了类型化分析。每一部书都有自己的诙谐人物,大致可以分成书筋、诙谐化的小人物、诙谐化的正统人物三大类型。书筋是与书胆相随而生的、逸趣横生、寓庄于谐的人物,他与戏曲中的净、丑大体对应,可分为滑稽英雄与机智小丑两类。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书筋与巴赫金关于中世纪狂欢广场上狂欢式的人物的特征描述显示出相当的契合度,这种贯通恰恰体现了人类在获取欢乐愉悦的方式上的同一性,人类思维结构的相似性以及更深层次的原始冲动的无差别性,即民间意识形态对官方意识形态的批判与反抗,貌似憨傻的行状和言语中蕴含的真理与叛离意识在笑谑化的手法中合二为一,释放着普通民众在社会道德规范束缚下的冲动,引起中下阶层民众的共鸣,甚至将其作为移情的对象。而对诙谐化的小人物多从生理缺陷、异相着手,通常与戏曲中的小丑类人物相对应,此类笑谑虽然趣味粗鄙、肤浅,却代表了人类初始类型的笑,是我国传统笑话的悠长一脉,他满足了欣赏者自身的荣耀与优越感。第三类是正统人物的诙谐化,将严肃的历史人物、高大的英雄人物进行笑谑化的改造,从而消除尊崇与恐惧、拉近民众与历史心理距离,在插科打诨中体验到欢乐的自由。外插花是说书艺术中关于诙谐趣味营造的另外一种方式,指说书人结合书情,穿插、点缀在书中的俏皮话、笑话、戏谑、调侃、俳嘲等逗人发笑的部分,相当于戏曲里面的插科打诨。本文从穿插笑话、运用戏曲科范、戏谑化的韵文穿插、现场抓哏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狂欢化的语言是指在狂欢的广场上,以人与人之间不拘形迹地自由接触的特殊形式为基础,形成了广场言语的特殊形式和风格,日常禁语被打破,在插科打浑和讥笑嘲讽中,有吆喝、赌咒、发誓、詈骂、各种粗话和猥亵语言可以脱口而出。说书中的语言呈现出这一特点,本文通过语言游戏、猥亵性语言两个方面分析。说书文本中大量存在的狂欢民俗描写与其存在的节庆广场氛围紧密相关,本文根据这些描写在叙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推进情节的狂欢节俗、诙谐人物塑造与风俗表现相互映衬、参与狂欢、结构关目四个方面,构成说书艺术的狂欢化特征之一。整个文本分析中,说书艺术的诙谐内容体现出与其他民间诙谐文艺形式的高度互动,尤其是与戏曲,如诙谐性的人物设置,书筋中的滑稽英雄、机智小丑分别与戏曲中的花面、武丑对应,诙谐化小人物与戏曲小丑的对应,外插花中笑话的共同采用、戏曲科范的相互借用、语言风格的高度一致以及节俗内容的广泛应用。诙谐手法与风格的一致共同反映了狂欢文化的共同滋养。同时观察到因文化传统、民族性格等诸方面的差异,中国式“狂欢”呈现出自己的特点:狂欢的不彻底性、宣泄方式的相对含蓄性、狂欢形式的灵活性与场所的多样性。
戎骞[9](2013)在《新时期新编历史剧理论与创作研究(1978-2010) ——以山西创作实践为例》文中指出新时期新编历史剧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肇始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年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面貌有了巨大改观,新编历史剧的创作及演出也随着社会经济、政治风气、文化思潮以及观众审美的变化而改变,在这三十年中整体面貌有了本质性的改观和发展。本文从新编历史剧理论入手,结合山西新编历史剧发展状况对新时期三十多年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八十年代新编历史剧理论历经三次较大的理论发展,分别是“戏剧观大讨论”、“戏曲化”与“现代化”之争以及“历史剧争论”。戏剧观大讨论对于戏曲,尤其是新编历史剧在文革对戏曲艺术表演体系破坏造成的混乱局面中重新回归其艺术表演特色及理论体系有着重要意义,“戏曲化”与“现代化”之争使新编历史剧在八十年代在传统的基础上开始在戏曲剧本创作过程中加入现代人文思想和现代表达手段,以实现在新时期对已经逐渐提高的大众审美的迎合和对传统戏曲表达的再发展;而对历史剧创作的争论则使剧作家在进一步解放思想,推翻了六十年代历史剧论争中历史真实对于艺术真实的束缚,使剧作者在新时期的创作中彻底解放思想,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这一时期的山西新编历史剧创作,体现出对过去政治宣传工具化艺术创作观的否定,对戏剧创作的自由化倾向,作品整体呈现出宏大叙事的精英化立场,作品偏重理性思考。九十年代新编历史剧理论主要针对当时电视媒体的历史剧“戏说”化观点展开争论,对于其中历史元素的娱乐化演绎的现象进行讨论。经过这次讨论后,戏剧作品的娱乐功能被进一步强化,新编历史剧对于历史的大胆虚构也逐渐被认可。这一时期的山西新编历史剧创作整体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作品的戏剧性和娱乐性成为剧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被予以相当的重视,作品也逐渐从过去的精英化立场开始向民间化叙事转变,作品呈现出更强的审美功能。二十一世纪初新编历史剧理论发展较快,先后经历了“戏剧观大讨论”、“重建中国戏剧”研讨会以及“新时期戏曲历史剧创作学术研讨会”三次较大的讨论。“戏剧观大讨论”在研究戏剧危机的根源的同时也强调了剧本在戏曲演出中的重要性,而“重建中国戏剧”则给出了当前新编历史剧的发展方向,“新时期戏曲历史剧创作学术研讨会”则回顾总结了过去三十年新编历史剧的创作成绩,并重新对现代戏和古装戏进行了划分,对于过去定位模糊的作品进行了明确的定位。而这一时期的山西新编历史剧创作则在强调戏曲演出娱乐性审美功能的同时也开始重视戏曲的教育引导,加强了戏曲演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助力,如诚信、自强、民族团结等思想的表达,在戏曲演出中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社会教育功能。此外,论文还对新时期戏剧发展期间一系列理论论争的观点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些理论观点给出了个人的看法。
韩戍[10](2012)在《在政治与学术之间 ——光华大学教授群体研究(1925-1937)》文中研究指明光华大学是五卅惨案后由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脱离出来,国人自办的一所着名学府。其“收回教育权”的办学宗旨,自由开放的校园氛围,在前十二年间(1925—1937)一度吸引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前来任教。胡适、罗隆基、徐志摩、王造时、诸青来、彭文应等在光华任教期间,通过言论批评的形式与国家权力产生激烈交锋,光华由此成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大本营。吕思勉、钱基博、蒋维乔等在光华任教期间埋首着述,教书育人,力图将光华打造为弘扬传统文化的国学重镇。从两种教授中间可见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抗争精神,以及传统士大夫式的“为中国文化请命”的精神。本文着力于研究光华建校前十二年的教授群体,重点梳理他们在光华任教期间的政治言论、学术研究、公共交往,试图展现不同时期的教授对学校不同阶段风气的铸造,发掘他们为光华留下的这两种对立而又互补的精神传统。
二、戏剧精英齐聚宁波共谋"重建中国戏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戏剧精英齐聚宁波共谋"重建中国戏剧"(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文学中的乡绅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关系”场域下的乡绅 |
第一节 家庭“关系”中的乡绅 |
第二节 族群“关系”里的乡绅 |
第三节 城乡“关系”间的乡绅 |
第二章 乡绅书写与乡村秩序变迁 |
第一节 乡绅身份递变与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动 |
第二节 乡绅文化嬗变与乡村文化秩序的变迁 |
第三节 乡绅功能转型与乡村秩序的变动 |
第三章 多重乡绅形象的建构与乡村图景 |
第一节 文化权威生活其间的凋敝乡土 |
第二节 “自在”个体栖居的诗性家园 |
第三节 土豪劣绅逼迫下的动荡乡村 |
第四章 乡绅书写的多维话语模式与叙事伦理 |
第一节 启蒙话语背负着的家国伦理 |
第二节 民间话语言说中的民间伦理 |
第三节 阶级视域下的革命伦理 |
第五章 乡绅书写的价值与美学反思 |
第一节 乡绅书写的社会价值 |
第二节 乡绅书写的文学史价值 |
第三节 乡绅书写的美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民国上海票友、票房与慈善义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问题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票友、票房研究现状 |
(二)慈善义演研究现状 |
三、创新点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票友、票房 |
第一节 票友、票房的兴起 |
(一)都市经济的发展 |
(二)市民的娱乐需求与娱乐文化的繁荣 |
(三)市民的“皮簧之好”与“票戏之风”的兴起 |
(四)社会文化环境的促动 |
第二节 票友、票房的发展样态 |
(一)票房组织者 |
(二)票房种类与票友结构 |
(三)票友、票房的活动 |
(四)票房性质 |
第三节 票房的组织与管理 |
(一)票房的组织与管理模式 |
(二)政府管理 |
第二章 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活动 |
第一节 票友、票房慈善义演活动的兴起 |
(一)慈善义演在上海地区的兴起 |
(二)票友、票房慈善义演的初兴 |
第二节 票友、票房慈善义演活动的发展 |
(一)抗战前的上海社会与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 |
(二)抗战期间的“娱乐救国”与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 |
(三)抗战胜利后的社会重建与票友、票房的自救救人 |
第三章 票友、票房在慈善义演活动中的角色分析 |
第一节 慈善义演的“表演者” |
(一)受邀者的特征 |
(二)登台表演 |
(三)“兼职”销票 |
第二节 慈善义演的“组织者” |
(一)筹备演出 |
(二)销售票券 |
(三)承担演出经费 |
第四章 恒社票房慈善义演的性质 |
第一节 恒社及恒社票房概况 |
(一)恒社的成立及组织形式 |
(二)恒社票房概况 |
第二节 益己:杜月笙与慈善义演 |
(一)自娱自乐 |
(二)自我“漂白” |
(三)文化权力的介入 |
第三节 利他:票房义演与社会救济 |
(一)赈灾济贫 |
(二)救国助学 |
第四节 娱众:票友、票房义演与大众娱乐 |
(一)票友“玩票”以自娱 |
(二)观众喜欢看票友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近代上海戏曲票房简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研究缘起与现状 |
二、本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
三、本课题的目标与方法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概述 |
第一节 河南戏曲发展的历史脉络 |
第二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的分期 |
一、乡村时代:1840—1914 |
二、城市时代:1914—149 |
第三节 河南戏曲改良运动的发展与实践 |
一、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 |
二、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 |
三、河南梆子的革新实践 |
第四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剧种考论 |
一、地方史志所载剧种考 |
二、报纸刊物所载剧种考 |
三、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剧种的数量 |
第二章 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 |
第一节 民俗演剧的类型与名目 |
第二节 酬神演剧 |
一、春祈秋报 |
二、庙会演剧 |
三、节令演剧 |
四、崇圣演剧 |
第三节 日常事务演剧 |
一、集市演剧 |
二、行会演剧 |
三、喜丧演剧 |
第三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班社 |
第一节 地方戏班社的历史与演进 |
一、河南地方戏班社的发展历程 |
二、民国以来河南地方戏班社的演变 |
第二节 班社的类型 |
一、科班 |
二、江湖班 |
三、玩会班 |
四、龙虎班 |
第三节 班社的成员与分工 |
第四节 班社的经济 |
一、戏班的经济收入 |
二、戏班的分配方式 |
第四章 晚清民国河南乡村剧场 |
第一节 画地做场 |
一、画地做场的历史与现状 |
二、画地做场与河南地方戏的关系 |
第二节 高台剧场 |
一、高台剧场的历史与发展 |
二、高台剧场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
第三节 戏楼 |
一、河南戏楼的历史与类型 |
二、戏楼的变迁与发展 |
第五章 晚清民国河南城市剧场 |
第一节 河南地方戏与城市剧场 |
第二节 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27 |
一、传统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14年 |
二、席棚茶园:1914——1927 |
三、河南茶园剧场的特点与影响 |
第三节 新式剧场:1927——1949 |
一、“丰乐园”:新式剧场的发端 |
二、“相国寺梆戏文化圈”与河南新式剧场的发展 |
第四节 二十世纪上半叶河南其它地区的城市剧场 |
第五节 官方意志与民间诉求:河南新式剧场兴盛之原因 |
第六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 |
第一节 艺人与河南地方戏 |
一、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数量蠡测 |
二、名伶涌现的河南地方戏 |
三、河南地方戏艺人的历史贡献 |
第二节 “开封五云”与河南地方戏的演进 |
一、“开封五云”辨析 |
二、河南地方戏城市化的先驱 |
第三节 坤伶与河南地方戏的新发展 |
一、坤伶的复兴 |
二、民国时期坤伶的崛起与发展 |
三、坤伶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
第七章 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钩沉 |
第一节 民间艺人作家及其作品 |
第二节 传统文人作家及其作品 |
第三节 新式知识分子作家及其作品 |
第四节 河南地方戏存目作家、作品简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本土剧种表 |
附录二 晚清民国时期流入河南剧种表 |
附录三 晚清民国河南民间常见演剧名目表 |
附录四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戏曲班社统计表 |
附录五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科班(窝班)统计表 |
附录六 晚清民国河南新式剧场数量简论 |
附录七 19 世纪末——1949 年河南剧场一览表 |
(4)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及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既有研究概况 |
1.3.1 沙湾古镇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外传统村镇保护的研究现状 |
1.3.3 国内传统村镇保护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基础 |
1.4.4 研究视角 |
1.4.5 研究方法 |
1.4.6 研究框架 |
1.5 主要创新点 |
(1)系统总结沙湾古镇保护和更新历程经验及提出后续改进策略 |
(2)分层及网络化规划策略逐步实现沙湾古镇历史风貌完整 |
(3)沙湾古镇保护更新规划应与社区发展相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传统村镇保护相关理论的研究 |
2.1 历史保护价值理论及思想演进 |
2.1.1 遗产价值的构成分类 |
2.1.2 遗产价值观体系建立 |
2.1.3 遗产价值体系的研究 |
2.1.4 保护价值的思想演进 |
2.2 传统村镇保护原则与方法 |
2.2.1 保护原则 |
2.2.2 保护方法 |
2.3 历史保护管理体系与社会组织 |
2.3.1 资金管理体系 |
2.3.2 保护管理体系 |
2.3.3 教育科研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沙湾古镇的建筑文化生态保护价值 |
3.1 沙湾古镇的历史传统人文特色 |
3.1.1 耕读文化—耕读传家诗书世泽 |
3.1.2 名门望族—宗族管理烟火相传 |
3.1.3 和谐人居—青萝八景古韵流风 |
3.1.4 传统工艺—三雕一塑薪火相传 |
3.1.5 传统美食—珍馐百味香飘百里 |
3.1.6 传统风俗—色飘狮舞粤韵回响 |
3.2 沙湾古镇的外部环境风貌特色 |
3.2.1 地形—西高东低左山右田 |
3.2.2 地貌—退海成田山冈群立 |
3.2.3 山脉—峰峦叠嶂萝巅旭日 |
3.2.4 河川—河涌绕镇二八分地 |
3.3 沙湾古镇的格局风貌与文化脉系 |
3.3.1 坊里制度—一居三坊及十三里 |
3.3.2 农商富户—三街六市商贾云集 |
3.3.3 同乡共里—梳式布局五族分治 |
3.3.4 水乡文化—六脉连海岭南水乡 |
3.3.5 防御体系—环乡堡墙筑碉驾炮 |
3.4 沙湾古镇的建筑风貌与思想源流 |
3.4.1 多元开放—居住建筑 |
3.4.2 祖神同祭—宗祠神庙 |
3.4.3 谨学享乐—书院戏台 |
3.4.4 等次颂礼—坊门牌坊 |
3.4.5 其他构筑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规划实施过程回溯与策略提出 |
4.1 沙湾古镇的保护规划与实施总体历程 |
4.2 沙湾古镇整体保护规划实施过程 |
4.2.1 古镇风貌要素整体记录与设计导则 |
4.2.2 基于原真环境的整体保护 |
4.2.3 基于空间格局的整体保护 |
4.2.4 基于原真生活的整体保护 |
4.2.5 基于旅游系统的整体保护 |
4.3 沙湾古镇风貌保护实施中的困境 |
4.3.1 规划重编制轻落实 |
4.3.2 制度不健全缺资金 |
4.3.3 实施区域覆盖面窄 |
4.3.4 公众参与不足 |
4.3.5 利益诉求多样 |
4.3.6 实施周期较短,难以精细 |
4.3.7 原真人文环境,挖掘不足 |
4.3.8 重局部功效,轻长远规划 |
4.3.9 实施团队混杂,技艺参差 |
4.4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策略 |
4.4.1 制度层面策略 |
4.4.2 理念层面策略 |
4.4.3 技术层面策略 |
4.5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后的存留问题 |
4.5.1 边缘区域的集体自发更新与风貌协调的矛盾 |
4.5.2 局部物质空间衰退与社会空间需求多样的矛盾 |
4.5.3 社会网络的动变与文化景观的综合协调问题 |
4.5.4 保护更新实践与运营过程中居民的反抗情绪 |
4.5.5 地方部门的保护更新困境:资金的平衡之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层及网络化规划与沙湾古镇保护更新 |
5.1 分层与网络化规划理论的阐述 |
5.1.1 分层规划的理论阐述 |
5.1.2 网络化规划理论阐述 |
5.2 分层与网络化理念的适用性 |
5.2.1 沙湾古镇社会空间结构 |
5.2.2 沙湾古镇历史文化资源 |
5.3 分层规划保护历史信息的操作方法 |
5.3.1 定位分层 |
5.3.2 保护分层 |
5.4 网络化规划补充古镇规划的编制 |
5.4.1 保护规划需关注“社会文化空间”网络的保护 |
5.4.2 保护规划需重视物质空间网络系统的保护 |
5.5 分层规划与网络化规划的意义 |
5.5.1 分层对于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的意义 |
5.5.2 网络化规划对于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的意义 |
5.6 建构网络体系助力沙湾古镇保护更新 |
5.6.1 区域分层规划—多核共存 |
5.6.2 历史空间廊道—串联整合 |
5.6.3 多核区域并联—共谋发展 |
5.6.4 古街巷系统化—疏通脉络 |
5.6.5 引导空间渗透—织补节点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结合社区发展 |
6.1 社区发展理念基本内涵及应用 |
6.1.1 社区发展理念内涵及外延 |
6.1.2 历史风貌保护向社会发展的思想演进 |
6.2 社区发展之于完整风貌保护的经验借鉴 |
6.2.1 欧洲的社区发展与街区保护经验 |
6.2.2 日本的社区营造与街区保护经验 |
6.2.3 台湾的社区发展与街区保护经验 |
6.2.4 国内的社区发展与街区保护经验 |
6.3 社区发展规划与风貌保护更新规划的研究 |
6.3.1 社区发展规划与保护更新规划的比较探究 |
6.3.2 社区发展对于传统村镇保护发展的意义 |
6.3.3 保护更新规划引入社区发展的具体路径 |
6.4 沙湾古镇风貌保护结合社区发展的可行性探索 |
6.4.1 人文、社会与经济基础 |
6.4.2 社会方式—公共参与齐协力 |
6.4.3 社会资本—经济转型谋发展 |
6.4.4 制定目标—协同社区共发展 |
6.5 沙湾古镇风貌保护更新中引入社会发展理念的实践意义 |
6.5.1 兼顾社会公平,尊重本土居民 |
6.5.2 利于共筑“环境美好、和谐沙湾” |
6.5.3 调整“重物轻人”的保护更新规划 |
6.5.4 促进沙湾古镇公民社会的发展 |
6.5.5 促进沙湾古镇经济增长、培育传统文化,提升古镇活力 |
本章小结 |
结论 |
1.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2.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文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清末民初戏剧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来源、意义和研究现状 |
一、论题来源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四、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清末民初戏剧期刊总览 |
第一节 戏剧期刊诞生的前期准备 |
一、戏剧获得现代传播价值 |
二、新的戏剧演出形式出现——时装新戏 |
三、清末民初报刊创办主体 |
第二节 清末民国戏剧期刊的发展概述 |
一、史实数据的梳理 |
二、清末民国戏剧期刊的发展 |
第三节 清末民初戏剧期刊创刊数量研究 |
一、总体性比较研究 |
二、阶段性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第一份戏剧期刊诞生——《二十世纪大舞台》 |
第一节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创办戏剧期刊 |
一、《二十世纪大舞台》及其创办者 |
二、戏剧获得现代新闻传播功能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戏剧期刊最初范式 |
一、《二十世纪大舞台》内容及其特色 |
二、《二十世纪大舞台》依附性出版方式 |
第三节 “反侵略反封建”舆论潮中的《二十世纪大舞台》 |
一、《二十世纪大舞台》诞生的舆论潮 |
二、《二十世纪大舞台》开创戏剧期刊战斗性传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甲寅中兴”时期的戏剧期刊 ——戏剧期刊史上第一个“热潮” |
第一节 各界同人联袂创办戏剧期刊 |
一、商业化同人戏剧期刊 |
二、同人戏剧期刊的经营者及期刊特色 |
第二节 “热潮”中的戏剧期刊 |
一、数量攀升 |
二、本土化 |
三、专业性 |
第三节 戏剧艺术追求的继承与发展 ——从“冯贾之争”到“独树春柳” |
一、“冯贾之争”穿越梨园内外——《歌场新月》 |
二、唯爱“春柳”一枝独秀——《剧场月报》 |
三、戏剧艺术纯粹化 |
第四节 戏剧艺术旨趣的趋同与扩展 ——从“昌明新剧”到“偏新亦重旧” |
一、新剧公会的期许——《新剧杂志》 |
二、“重新剧并望旧剧之改良”——《戏剧丛报》 |
三、未来中国戏剧蓝图的建构 |
第五节 戏剧期刊与戏剧发展 |
一、戏剧艺术回归自主 |
二、戏剧期刊突破了戏剧以往留存史册的形式 |
三、戏剧三度创作形式的开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甲寅中兴”之阆苑仙葩 ——《俳优杂志》与冯叔鸾 |
第一节 《俳优杂志》研究 |
一、个人创办戏剧期刊 |
二、《俳优杂志》之现代学术气息 |
第二节 《戏学讲义》研究 |
一、综合性文艺期刊连载戏剧文章——《游戏杂志》 |
二、现代戏剧范畴体系的建构 |
三、践行“论从史出”的研究思维 |
第三节 《啸虹轩剧谈》的开创意义 |
一、开创本体论意义上的戏剧研究方法论 |
二、戏剧美学意义上的理论突破 |
第四节 冯叔鸾戏剧研究的历史价值——现代戏剧学萌芽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戏剧期刊 ——戏剧观大讨论及其历史性转变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舆论潮中的《新青年》“戏剧专号” |
一、白话剧理念的诞生 |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戏剧期刊的面世 |
第二节 《新青年》之“戏剧专号”研究 |
一、胡适之“戏剧改良”理论 |
二、《新青年》之新旧戏剧论争 |
三、“戏剧改良”观——创作白话剧与改良戏曲 |
第三节 《春柳》的国际性视野 |
一、《春柳》杂志的诞生 |
二、梳理保存原始材料 |
三、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戏剧人才——梅兰芳横空出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清末民国各大城市出刊戏剧期刊数量汇集表 |
附录二:冯叔鸾着:《戏学讲义·目录》 |
附录三: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6)海派文化视野下的早期中国电影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和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现代性视域下的上海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 |
第一节 何为现代性 |
第二节 上海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形成 |
一、租界社会 |
二、移民城市 |
三、商业都会 |
第三节 1927-1937:借来的时空 |
第四节 城市电影和电影城市 |
一、电影与城市 |
二、看电影去:一种社会文化仪式 |
第二章 海派人文精神影响下的早期中国电影 |
第一节 文化·海派文化·海派人文精神 |
第二节 海派人文精神推动下的早期中国电影 |
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
二、趋时求新,与时俱进 |
三、近商务实,以人为本 |
第三节 都市摩登和女性凝视 |
一、都市摩登:都市生活的文化想象 |
1. 城市意像:一种现代性的来源 |
2. 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像呈现 |
二、女性凝视:被消费的现代形象 |
1. 摩登女郎:海派的视觉象征 |
2. 被消费的银幕女性形象 |
第四节 市民趣味和雅俗共赏 |
一、市民趣味 |
二、雅俗共赏 |
第三章 美学观照:海派文化背景下的早期电影 |
第一节 时代主题和现实关怀 |
一、民族救亡的时代主题 |
二、关注社会的现实关怀 |
1. 展现社会矛盾和阶级冲突 |
2. 对底层社会的人道关怀 |
第二节 明星策略与身体消费 |
一、明星策略 |
1.关于明星制 |
2.被建构的个体:明星案例研究 |
(1)胡蝶:传统女性形象的生产和传播 |
(2)黎莉莉:活泼健美的体育明星 |
二、身体消费 |
第三节 欲望生产和梦幻制造 |
一、欲望生产 |
二、梦幻制造 |
第四章 海派文化影响下的电影公司和经营策略 |
第一节 产业运营与类型生产 |
一、早期电影业的产业运营 |
1. 明星:股份制公司 |
2. 天一:家族式经营 |
3. 联华:影业托拉斯 |
二、类型生产 |
第二节 影院经营和发行策略 |
一、早期电影院线经营模式的发展 |
二、民族电影院线经营的崛起 |
三、1930 年代的电影院线的分布和经营 |
第三节 画报宣传和噱头设置 |
一、报刊宣传 |
二、噱头设置 |
结语 |
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7)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
一、“墙外开花” |
二、“墙内凋敝” |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中国式“狂欢”与清代说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狂欢理论概述 |
一、“狂欢节——狂欢式——狂欢化”的逻辑演变 |
二、文学狂欢化与民间诙谐文化 |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界对狂欢化理论的探讨及应用 |
第三节 中国民间说书研究与狂欢理论结合的可能性及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文献 |
第二章 中国狂欢文化 |
第一节 民俗狂欢 |
第二节 中国式“广场” |
一、巴赫金的“广场”概念 |
二、中国式“广场”形态 |
三、中国式“广场”文化特征 |
第三章 中国诙谐文艺 |
第一节 “广场”对诙谐文艺的塑造 |
第二节 中国诙谐文艺品类撮要 |
第四章 说书场域的狂欢体验 |
第一节 插科打诨——笑谑 |
第二节 突破禁忌——从官方禁令与道德批判看书场狂欢 |
一、等级瓦解 |
二、情欲释放 |
三、干政议政 |
第三节 开放交流、高度互动 |
第五章 说书文本的狂欢化(一) |
第一节 肉里噱——狂欢化的人物 |
一、书筋 |
二、诙谐化的小人物 |
三、正统人物的诙谐化 |
第二节 外插花 |
一、穿插笑话 |
二、戏曲科范的运用 |
三、戏谑化的韵文穿插 |
四、现场抓哏 |
第六章 说书文本的狂欢化(二) |
第一节 狂欢化的语言 |
一、语言游戏 |
二、猥亵——性与排泄 |
第二节 说书文本中的狂欢民俗描写 |
一、推进情节的狂欢节俗 |
二、诙谐人物塑造与风俗表现相互映衬 |
三、参与狂欢 |
四、结构关目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新时期新编历史剧理论与创作研究(1978-2010) ——以山西创作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七十年代末及八十年代新编历史剧发展研究 |
第一节 新时期历史剧理论研究背景 |
一、 四十年代新编历史剧论争 |
二、 六十年代新编历史剧论争 |
第二节 七十年代末及八十年代新编历史剧理论发展研究 |
一、 七十年代末期新编历史剧发展状况 |
二、 戏剧观大讨论及其影响 |
三、 “戏曲化”与“现代化”之争及其影响 |
四、 新编历史剧大讨论及其影响 |
第三节 八十年代山西历史剧创作研究 |
一、 八十年代:重生期的新编历史剧创作 |
第二章 九十年代历史剧发展研究 |
第一节 九十年代新编历史剧理论发展研究 |
一、 历史剧的“戏说”化及其影响 |
第二节 九十年代山西新编历史剧创作研究 |
一、 九十年代:调整期的新编历史剧创作 |
第三章 二十一世纪初历史剧发展研究 |
第一节 二十一世纪初新编历史剧理论发展研究 |
一、 “戏剧命运大讨论”及其影响 |
二、 “重建中国戏剧”讨论及其影响 |
三、 新时期戏曲历史剧创作学术研讨会及其影响 |
第二节 二十一世纪初山西新编历史剧创作研究 |
一、 二十一世纪初:振兴期的新编历史剧创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10)在政治与学术之间 ——光华大学教授群体研究(1925-1937)(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与学术史回顾 |
第一章 治校者与教授群体概况 |
第一节 治校者 |
第二节 教授生平及构成 |
第三节 核心与外围,媒体与学院 |
第二章 光华初建时期教授与学校气氛(1925—1928) |
第一节 三民主义和国家主义之影响 |
第二节 其他教授:以孟宪承、钱基博与吕思勉为例 |
第三章 新月派在光华(1928—1930) |
第一节 胡适与光华自由派知识分子 |
第二节 办刊与结社 |
第三节 教授论政 |
第四节 国民党学生之反应 |
第五节 驱廖事件与自由派教授离职 |
第四章 国难中的光华知识分子(1931—1933) |
第一节 校风变换下的王造时 |
第二节 九·一八与救国 |
第三节 国难会议与光华教授 |
第四节 自立门户 |
第五章 新大学中的旧教授(1932—1937) |
第一节 光华前期文史教授概况 |
第二节 1932年后的文史学者 |
第三节 学术研究与个人生活 |
第四节 建立学术中心之失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从“入世”到“出世” |
第二节 薪火相传 |
附录 周有光采访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戏剧精英齐聚宁波共谋"重建中国戏剧"(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文学中的乡绅书写研究[D]. 谢小平.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民国上海票友、票房与慈善义演研究[D]. 张吉玉. 河南大学, 2020(02)
- [3]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D]. 孙建杰. 河南大学, 2018(12)
- [4]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及若干问题研究[D]. 区文谦.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5]清末民初戏剧期刊研究[D]. 杨静静. 上海戏剧学院, 2017(03)
- [6]海派文化视野下的早期中国电影1927-1937[D]. 许苏. 上海大学, 2016(04)
- [7]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8]中国式“狂欢”与清代说书[D]. 骆凡. 扬州大学, 2014(10)
- [9]新时期新编历史剧理论与创作研究(1978-2010) ——以山西创作实践为例[D]. 戎骞. 山西师范大学, 2013(10)
- [10]在政治与学术之间 ——光华大学教授群体研究(1925-1937)[D]. 韩戍.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