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蚜种下变型的数值分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金娜[1](2012)在《松阿扁叶蜂COI基因序列遗传变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 Matsumua)是取食松科植物的寡食性食叶害虫,其分布和扩散与寄主植物具有密切的联系。目前该种害虫在我国西北、东北和华北等地均有发生,近年来更是频繁暴发成灾,对于松树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危害。本研究以我国西北部分地区重要食叶害虫松阿扁叶蜂为研究对象,对陕西商州、洛南、楼观台、蓝田和河南灵宝5个不同地理种群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运用DNA测序、生物信息学软件和生物统计学等方法对其种群内和种群间的线粒体COI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了松阿扁叶蜂种群的亲缘关系;深入了解了该种害虫不同地理种群内、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以及种群传播扩散的途径及机制;为研究松阿扁叶蜂种群的扩散传播途径、成灾规律、预测预报及大面积的综合治理提供种群遗传学信息。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松阿扁叶蜂5个不同地理种群线粒体DNA COI基因序列长度为746bp,包含变异位点14个,约占该序列全部核苷酸总数的1.8%;转换数为10,颠换数为4。简约信息位点11个,单独位点3个,无碱基的缺失和插入。序列中碱基T的含量为37.7%,C为15.1%,A为33.8%,G为13.4%,A+T平均含量为71.4%,G+C平均含量为28.6%,G+C含量明显低于A+T含量,这是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区别于核基因组的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特点。2.31种单倍型可明显地聚为两大分枝。系统树明显地体现出:秦岭北麓的两个种群陕西楼观台种群LGT和河南灵宝种群LB拥有的单倍型多数聚为一枝,而秦岭南麓种群陕西商州种群SZ、陕西蓝田种群LT和陕西洛南种群LN拥有的单倍型多数聚为另外一枝。由此可见,不同地理种群松阿扁叶蜂线粒体COI基因单倍型分布与其地理分布存在一致性。不同群体的个别个体在两个分支的族群中有交叉,这与不同群体的松阿扁叶蜂个体单倍型的共享有关。种群间共享单倍型的出现的原因有可能是由于不同地理群体的松阿扁叶蜂存在的一定程度基因交流。3.松阿扁叶蜂5个地理种群内的遗传距离范围在0.0019~0.0051之间,其中遗传距离最小值为陕西洛南种群LN为0.0019,说明此种群内的遗传变异最小;遗传距离最大值为陕西楼观台种群LGT为0.0051,说明此种群内遗传分化最显着。种群间的遗传距离范围在0.0000~0.0015之间,最大值为0.0015存在于河南灵宝种群LB与陕西蓝田种群LT之间。从本研究结果所得出的种群间遗传距离可以看出,松阿扁叶蜂5个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变异没有达到种上水平,仅属于种下地理种群的一级变异。4.根据不同地里种群间的遗传距离构建的聚类图表明:秦岭北麓的两个种群陕西楼观台种群LGT和河南灵宝种群LB多数个体聚为一枝,而秦岭南麓种群陕西商州种群SZ、陕西蓝田种群LT和陕西洛南种群LN亲缘关系较近,由此可以看出,分布于秦岭南北两麓的种群之间遗传变异较大。但是从总体上看,5个地里种群个体在系统树中都有交叉,说明种群间的遗传变异较小。由此可得出松阿扁叶蜂这5个地理种群位置上较为相近的种群间基因交流相对频繁,是造成相近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减小的主要原因;而地理位置相距较远的种群由于地理隔离,如秦岭南北走向形成的地理隔离,造成的基因交流减少,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增大了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
杨秋生[2](2008)在《丝带凤蝶不同地理种群生态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丝带凤蝶Sericinus montelus为中型蝶类,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主要寄主为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et Z.和北马兜铃A.contorta Bge。本文首次较系统地研究了该蝶不同地理种群的生理生态适应机理,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其种群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温度和光周期对丝带凤蝶生长发育的影响丝带风蝶在武汉地区一年发生6代。在试验所处理范围内,卵孵化率、幼虫和蛹成活率分别在25℃、25℃和20℃时最高,各虫态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显着缩短;适宜发育温度范围为20~30℃。丝带凤蝶以蛹滞育越冬,属兼性滞育昆虫,光周期反应为短日照滞育型,其感受光周期的敏感虫态为幼虫期,光照在蛹滞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长日照抑制蛹滞育的发生,短日照诱导滞育的发生,高温抑制滞育的发生。25℃条件下,临界光照介于12h到14h之间,日均光照时间8—12h,滞育率为100%。30℃短日照条件下,有滞育个体出现,但滞育率均低于25%。高温、长日照有利于滞育蛹的解除,25℃条件下,短光照LD12:12滞育蛹平均历期为130.8d,较长光照LD16:8的73d长57.8d,而LD14.10平均历期则介于二者之间,为105.2天。同时滞育蛹种群内部对光周期感受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同一光照条件下,25℃温度诱导滞育蛹滞育强度高于其它温度,同一温度条件下,LD6:18和LD12:12两个处理的滞育强度最强。2光周期对丝带凤蝶武汉种群蛹期代谢储备积累的影响在25℃,光周期为LD16:8、LD14:10、LD12:12、LD10:14和LD8:16条件下,长光照下幼虫的平均发育历期少于19天,短光照下的大于20天;短光照下幼虫粪便的干重显着比长光照,滞育蛹平均蛹重均显着比长光照,含水量呈相反的趋势;滞育蛹的平均脂类含量显着高于非滞育蛹。除了光周期LD8:16下的雄蛹外,蛹的含糖量的分析结果与脂类含量差异是一致的,而短光照和长光照下蛋白质的含量差异不显着。3丝带凤蝶成虫对马兜铃提取物的EAG反应丝带凤蝶成虫对马兜铃提取物的EAG结果表明:雌雄蝶对6种粗提物均有触角电位反应,雄蝶反应强度大于雌蝶,雄蝶对100ul剂量水蒸汽蒸馏提取物反应最强,在一定范围内EAG反应强度与提取物剂量呈正相关,雌蝶对不同剂量的提取物EAG反应值差异不显着。4丝带凤蝶不同地理种群形态学差异不同纬度的7个种群形态间存在明显地理差异。随着采集地的纬度升高和温度降低,卵、幼虫、蛹和成虫个体逐渐变小,幼虫体色由漆黑色过渡灰黑色,毛瘤由红色过渡为黄色,蛹色逐渐加深,背部刺突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橙黄色、棕黄色、桔黄色和黑褐色;成虫斑纹经历经过多斑→少斑→多斑的变化过程。5温度对丝带凤蝶不同地理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在19—31℃的温度范围内,各种群卵孵化适应温度均为28℃;幼虫生长适宜温度范围存在明显差异,北方种群中山东和佳木斯不适应31℃的较高温度,北京种群适应各试验温度,怀化和赤壁种群幼虫对人工恒温饲养的适应性最差;蛹发育最适温度为25℃,北京种群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试验条件下,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均随着种群采集地的纬度升高而延长,各种群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的程度不同。不同地理种群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存在差异,但各种群的发育起点温度均从卵、幼虫到蛹依次升高。卵发育起点温度最高为山东种群11.05℃,其次是佳木斯种群,最低为武汉种群9.95℃;幼虫发育起点温度以赤壁种群为界,纬度降低和升高,发育起点温度均呈上升趋势;不同地理种群的蛹发育起点温度随着纬度升高而升高,除怀化外,最低为武汉种群12.25℃,最高为佳木斯种群14.94℃。不同地理种群的幼虫有效积温大于蛹和卵的,卵的有效积温最低。各种群卵的有效积温差异不大,但随着纬度升高而逐渐升高;幼虫和蛹的有效积温以房县种群为界,随着纬度的升高和降低,均呈下降趋势。6光周期对丝带凤蝶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同一光照条件下,高纬度种群发育历期长于低纬度种群,同一种群内,长光照条件下幼虫发育历期显着短于短光照;同一光照条件下,南方种群蛹滞育率小于北方种群,怀化种群在8个处理中滞育率均未达到100%,佳木斯种群非滞育率均未达到100%。即随着地理纬度的上升,临界光周期逐渐延长,分别为:怀化种群12.46h、武汉种群13.14h、房县种群13.28h、山东种群14.19h、北京种群14.28,佳木斯种群则大干16h。7滞育诱导光周期对丝带凤蝶不同地理种群蛹滞育强度的影响及低温在蛹滞育解除中的作用不同地理种群丝带凤蝶幼虫期对不同光周期的反应,直接通过滞育蛹的滞育强度表现出来。南方种群的滞育蛹的滞育强度低于北方种群,低纬度种群羽化持续时间短,羽化时间较集中,而高纬度种群则相反。低温处理对滞育蛹滞育历期的影响结果表明,4℃处理15天三个地理种群滞育蛹发育历期均最短,个体间羽化时间集中。而在同-7℃处理中,房县种群处理无差异外,北京和山东种群表现为处理时间越长,羽化时间越早,羽化时间越集中。8丝带凤蝶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PCR产物经纯化、测序、比较、修剪,最终得到长度为518bp的mtDNACOⅡ基因序列,对不同地理种群丝带凤蝶COⅡ基因序列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武汉、房县、赤壁三个种群序列完全相同,山东、北京、佳木斯三个种群序列完全相同,怀化种群与武汉、房县、赤壁三个种群相比较,只在1个位点上变异,山东、北京、佳木斯三个种群与武汉、房县、赤壁三个种群相比较,在5个位点上变异。使用MegAlign软件构建丝带凤蝶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分子进化树,结果表明:怀化、武汉、房县、赤壁四个地理种群的亲缘关系近;佳木斯和北京两个地理种群亲缘关系较近,此两种群与山东种群亲缘关系较远。前四者和后三者的亲缘关系最远。
郑毅[3](2010)在《不同色斑型异色瓢虫的系统分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测定了13个不同色斑型异色瓢虫线粒体COⅠ、COⅡ和18个不同色斑型异色瓢虫线粒体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对序列的碱基组成、转换/颠换比率、遗传距离、变异位点等进行分析。基于COⅠ、COⅡ基因利用Mega4.0、PAUP(version 4.0 blO)和Mrbayes(version 3.1.2)等软件包采用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最小进化法(ME)构建不同色斑型异色瓢虫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初步探讨异色瓢虫属各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重名变种与其它个不同色斑异色瓢虫亲缘关系较远,推测出它可能是最早分化的一支,进化较早:显现变型、四窗眼斑、眼斑变型、二窗无脊、双月斑变型和显明变型关系较近;十六斑变型、二斑变型、十八斑变型和十九斑变型关系较近;并且基本符合形态学分类标准。基于Cytb基因分别利用邻接法(NJ)法、最大简约法(MP)法、除权配对法(UPGMAM)、最小进化法(ME)构建18个不同色斑型异色瓢虫的分子系统树。利用NJ和ME分析得到的分子系统发育树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对四种树进行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得出:大多数黄底的不同色斑数目的异色瓢虫亲缘关系均较近,这与形态学的分类基本符合,十二斑变型与四窗眼斑变型聚到一起并与其它变型相对较远,这与形态学分类有所不同;黑底型中的显明变型、双月变型、眼斑变型、拟月变型与大多数黄底型亲缘关系较近;显现变型与重名变种均相对独立分支,说明与其他瓢虫亲缘关系较远,可能分化较早。
程琳[4](2009)在《帽儿山地区异色瓢虫不同色斑型的SRAP与ISSR分析》文中提出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主要分布于亚洲大陆,是一种在广泛的地理分布上具有高度多型性的瓢虫,学术界存在多种命名方法。本研究在完成材料DNA提取的基础上,对60种不同色斑型异色瓢虫材料进行了SRAP和ISSR分子标记,用筛选出的多态性较好的15对SRAP引物和15个ISSR引物组合对其进行PCR扩增和标记分析。结果表明:(1)总DNA的提取采用CTAB法,并加以改进。改进后从异色瓢虫中所提取的总DNA得率和纯度较高,能满足PCR反应的需要。(2)首次将SRAP技术及ISSR技术应用于多种不同色斑型异色瓢虫中,分别建立了最优SRAP-PCR和ISSR-PCR的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SRAP反应体系,即在20μL的体系中:1×Buffer,Mg2+0.625mmol/L,dNTPs O.15mmol/L,引物0.25μmol/L,DNA50~100ng,Taq酶1.5U;共40个循环;前5个循环为94℃变性1min,35℃复性1min,72℃延伸1min;后35个循环仅将复性温度升为50.3℃;最后72℃延伸7min。ISSR反应体系,即在20μL的体系中:1×Buffer,Mg2+1.25mmol/L,dNTPs0.2mmol/L,引物O.15μmol/L,DNA100~150ng,Taq酶1U;共35个循环,94℃变性30s,53.3℃退火1min,72℃延伸1min,最后72℃延伸7min。(3)对60份供试材料提取的基因组DNA,筛选出多态性较好的15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326条带,多态性带计214条,多态条带比率为65.64%,遗传相似系数变幅范围在0.4488~0.7008;筛选出多态性较好的15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15条带,多态条带计201条,多态条带比率为93.49%,遗传相关系数变幅范围在0.4494~0.6966。(4)多态位点比率(P)、有效等位基因数(Ae)、Nei指数(H)和Shannon指数(I)所揭示的两个底型组遗传多样性水平基本一致,均为黄底黑斑型遗传多样性高,与两者数值统计相符。(5)从60份供试材料SRAP和ISSR以及两者聚合所得的数据构建的分子聚类树状图可知,两种标记都可较好的把材料区分开来,大多数相同数量斑点的种类和同底色型都能够聚在一起,如黄底斑型:十八斑变型42号和十八斑变型43号、十九斑变型48号和50号、十九斑变型45号和46号、十六斑变型36号和39号、四斑变型4号和6号、八斑变型14号和16号都聚为一组;黑底斑型:重名变种与鲜明变型、眼斑变型和双月斑变型分别聚为一组,这些结果与形态分类一致。(6)研究表明SRAP和ISSR的聚类分析结果存在差异。对两种方法进行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他们之间仍存在极显着相关性。在对两种标记复合聚类与单一聚类的比较当中,SRAP标记聚类结果与之比较靠近,因此SRAP在异色瓢虫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中有更强的可靠性。以上研究表明:SRAP分子标记适用于异色瓢虫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此研究结果是系统发育学的有力参数,也有助于异色瓢虫分类学和农林虫害的防治。
张敏[5](2008)在《蛱蝶科遗传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文中指出蛱蝶科Nymphalidae隶属鳞翅目Lepidoptera凤蝶总科Papilionoidea,为蝶类中较大的科,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但其幼虫绝大多数专以植物体为食料,虫口密度大,是粮食作物、果树、蔬菜、纤维作物、林木、竹类、药用植物以及绿肥牧草等的主要害虫。对蛱蝶科物种的分类研究由来已久,早期主要以形态特征为依据进行分类,近来,有学者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重建蛱蝶科部分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然而,由于蛱蝶科物种形态多变且生活史各不相同,该科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一直比较混乱,成为昆虫分类学家争论的焦点。此外,由于蛱蝶科内各亚科、族及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并未澄清,以致无法阐明诸多研究结果的进化意义。研究该科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分类学关系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对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植保实践中的防治具有较为重要的应用价值。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是1990年由Willianms和Welsh同时提出的一项DNA分子水平的多态性检测技术,因其简捷、成本低且信息含量丰富,被广泛用于生物类群种属分类鉴定、遗传图谱构建、物种亲缘关系和种群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该方法很快被昆虫学家所认可,广泛用于种群遗传学和系统发育研究。线粒体DNA基因和核基因的序列分析是重建物种系统发育关系及进化研究的有效分子标记,早已被广泛用于研究种群结构、基因缺失、杂交后代、生物地理学和系统发生关系。本文采用RAPD技术探讨了蛱蝶科闪蛱蝶亚科大紫蛱蝶和粉蝶科菜粉蝶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多样性;采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 b)、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I)和核延长因子(EF-1α)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我国闪蛱蝶亚科、蛱蝶亚科、线蛱蝶亚科和蛱蝶科部分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结合GenBank下载序列和自测序列(DataⅠ),采用NJ、ML和Bayesian方法分别构建蛱蝶科部分物种系统发育树,并将后翅臀角斑、眼状斑和后翅外缘突起这3个形态性状标记在ML系统发育树上,对这3个形态性状进行进化分析,为更好地开展蛱蝶科系统分类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防治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的实验依据。此外,基于自行测定的和GenBank收录的线粒体COI基因和核EF-1α基因序列(DataⅡ)蛱蝶科亚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结合眼蝶亚科、蛱蝶亚科和Dynamine alexaen物种的化石资料,进一步计算出蛱蝶科所有12个亚科间的首次分歧时间。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采用实验室保存的干标本,比较了酚-氯仿法和饱和NaCl法提取蝶类干标本胸部、腹部和中后足肌肉基因组DNA的效果及对RAPD-PCR和线粒体Cyt b、COI基因及核EF-1α基因部分序列扩增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DNA提取方法从干制标本中后足肌肉提取的基因组DNA带型整齐,无拖尾;两种方法得到的基因组DNA均适用于RAPD-PCR扩增,而酚-氯仿法得到的基因组DNA在随后的线粒体Cyt b、COI基因及核EF-1α基因部分序列扩增中效果更好。2.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大紫蛱蝶三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以同属的黑紫蛱蝶指名亚种及近缘属种黑脉蛱蝶指名亚种为外群,探讨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及RAPD技术在蛱蝶属种间的适用性。经筛选的10个随机引物对供试的58只蝶类标本共产生200条扩增谱带,这些谱带具有明显的属、种间多态性。根据Nei’s遗传距离,分别用UPGMA和NJ法对其进行聚类,构建了分子系统树。聚类结果表明:大紫蛱蝶三个地理种群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地理距离存在一定的相关趋势,湖北种群与山西种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聚类结果与Nei’s遗传距离均表明:大紫蛱蝶与黑紫蛱蝶的亲缘关系较近,而黑脉蛱蝶与上述两物种的亲缘关系较远。聚类图所显示物种间亲缘关系与传统的形态分类结果基本一致。3.采用12条10 bp的随机引物,对菜粉蝶不同种群共75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产生143条清晰、稳定的谱带。Nei’s遗传距离表明菜粉蝶5个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差异较小。用UPGMA和NJ两种聚类方法对菜粉蝶5个种群所有个体构建聚类图,除长治种群和太原种群的位置有所不同外,聚类结果基本一致。UPGMA结果显示:代县种群和夏县种群最先相聚,随后这两个种群与大同种群聚为一支,太原种群再与上述三个种群相聚,长治种群与其余四个种群亲缘关系最远。菜粉蝶种群间遗传距离与其地理距离之间不存在相关性。4.测定了重要林业害虫闪蛱蝶亚科11属16种蝶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基因的部分序列,并结合由GenBank下载的该亚科4种蝶类的相应序列进行分析,探讨了闪蛱蝶亚科各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以玉杵带蛱蝶,白斑眼蝶,忘忧尾蛱蝶和白带螯蛱蝶作为外群,采用PAUP* v 4.0b4a软件构建了闪蛱蝶亚科的MP和NJ分子系统树。在所构建的系统树中,由分子数据得到的蛱蝶亚科系统发育关系与传统分类学的基本一致,其中迷蛱蝶属为单系群;累积蛱蝶为明窗蛱蝶的姐妹群且支持两物种亲缘关系近的自展置信度很高;支持将白斑迷蛱蝶,迷蛱蝶,夜迷蛱蝶,栗铠蛱蝶,黄带铠蛱蝶,铂铠蛱蝶以及银白蛱蝶等物种由闪蛱蝶属中移出的修订。5.参照周尧《中国蝶类志》中蛱蝶亚科的分类系统,通过测定蛱蝶亚科15属24种蝶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基因部分序列,并结合由GenBank下载的该亚科8种蝶类的相应序列,首次基于分子数据研究了国内蛱蝶亚科部分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采用NJ,ML和Bayesian三种方法分别构建了蛱蝶亚科的分子系统树,所产生的拓扑结构完全一致且置信度高。在所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中,由分子数据得到的蛱蝶亚科系统发育关系与传统分类学观点存在一些分歧,其中发现蛱蝶族和斑蛱蝶族非单系类群;支持将眼蛱蝶属由蛱蝶族移置斑蛱蝶族(=眼蛱蝶族)中;盛蛱蝶属和蜘蛱蝶属与蛱蝶族内其余属的关系较远;而蛱蝶族中各属间的关系为((((蛱蝶属+琉璃蛱蝶属)+钩蛱蝶属)+麻蛱蝶属)+红蛱蝶属)+(盛蛱蝶属+蜘蛱蝶属),为我国蝶类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6.为了探讨线蛱蝶亚科(参照Harvey的分类系统,1991)的分类地位,根据自行测定的和GenBank收录的线粒体COI基因和核EF-1α基因序列构建了线蛱蝶亚科、闪蛱蝶亚科、蛱蝶亚科、眼蝶亚科、斑蝶亚科、绢蛱蝶亚科、秀蛱蝶亚科、螯蛱蝶亚科、摩尔福蝶亚科和喙蝶亚科(参照Harvey的分类系统,1991)部分物种的NJ、ML和Bayesian系统树。系统树显示曾被Harvey归为苾蛱蝶族、线蛱蝶族、丝蛱蝶族和秀蛱蝶族的物种各自聚为相应的聚类簇,且线蛱蝶族的物种与其余3个族的亲缘关系很远,支持将苾蛱蝶族、线蛱蝶族、丝蛱蝶族和秀蛱蝶族分别变更为相应亚科的分类学观点。此外,根据重新界定的线蛱蝶亚科分类群,测定了该亚科9属21种蝶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基因的部分序列,并结合由GenBank下载的该亚科17种蝶类的相应序列进行分析,首次探讨了线蛱蝶亚科各属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与传统分类学的观点基本一致,支持线蛱蝶亚科的单系性,并对线蛱蝶亚科中各族间的系统学关系给出了合理的假设。7.实验测定蛱蝶科(参照周尧的《中国蝶类志》)9亚科51种蝶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部分序列,以凤蝶科金凤蝶作为外群,采用PAUP* v 4.0b4a软件构建了蛱蝶科的NJ系统树。系统树显示各亚科均为非单系类群,各属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较为混乱,多数分支的自展支持率很低。可能由于本实验所测定线粒体DNA Cyt b基因的片段较短,加上线粒体基因进化速率相对较快,密码子第三位点可能存在碱基替换饱和的现象,导致信息含量偏低而不能正确反应所研究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因此,我们基于线粒体DNA COI基因和核EF-1α基因部分序列的联合数据构建蛱蝶科部分物种的系统发育树,以期揭示蛱蝶科各亚科间更为真实可靠的系统发育关系。采用DataⅠ和DataⅡ数据集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均表明蛱蝶科部分亚科关系为:((((蛱蝶亚科+闪蛱蝶亚科)+(丝蛱蝶亚科+苾蛱蝶亚科))+秀蛱蝶亚科)+(袖蛱蝶亚科+线蛱蝶亚科))。比较采用DataⅠ和DataⅡ数据集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应将摩尔福蝶亚科归入眼蝶亚科中,而闪蛱蝶亚科中的各物种科分为两个族:闪蛱蝶族和铠蛱蝶族。8.基于自行测定的和GenBank收录的线粒体COI基因和核EF-1α基因部分序列(DataⅠ数据集)构建系统发育树,并将后翅臀角斑、眼状斑和外缘突起这3种形态性状标记在基于DataⅠ数据集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上。结果表明这3个性状在蛱蝶科内可能是多次起源的。9.基于自行测定的和GenBank收录的线粒体COI基因和核EF-1α基因部分序列(DataⅡ数据集),应用最大似然法、贝叶斯推断法及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构建世界蝶类最大科——蛱蝶科亚科间的系统发育树,并对该科分子系统发育树各分支间的进化速率进行了差异显着性检验。结合眼蝶亚科、蛱蝶亚科和Dynamine alexaen物种的化石资料,计算获得了蛱蝶科所有12个亚科间的首次分歧时间的平均估计值为44.2-87.1百万年前(MYA)。结果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该科的起源与进化以及估计蝶类和其它复杂类群的分歧时间。
郑彩玲[6](2007)在《棉蚜寄主专化性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棉蚜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能危害棉花、瓜类及多种观赏植物,并能传播植物病毒病,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棉蚜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寄主专化型。不同寄主型棉蚜在形态特征及生态参数上存在显着差异,而对于棉蚜寄主型形成的机制还不清楚,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不仅可以让我们明确棉蚜的食性进化路线,而且可以为更好的防治棉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从寄主的适应性和寄主转移通道、棉蚜酯酶活力的差异、寄主次生物质对不同寄主型棉蚜产仔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寄主型棉蚜在DNA水平上的分化程度等方面,探讨了棉蚜寄主专化性的形成机制,主要结果如下:寄主转接试验结果表明,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不能互相转接,直接互换寄主后,其存活和繁殖力显着下降,表现为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的净增殖率比在原寄主上分别下降980倍和12倍,平均世代寿命缩短5-12天。它们都不能在车前草和大叶黄杨上存活并建立种群,但大叶黄杨上的棉蚜能够在棉花上建立种群,成为棉花上的虫源,而不能在黄瓜上存活。两寄主型棉蚜都能够利用西葫芦和木槿,而且棉花型棉蚜对木槿的利用能力较黄瓜型棉蚜强,而黄瓜型棉蚜对西葫芦的适应性比棉花型棉蚜强。木槿上的棉蚜可以直接转移到棉花上,而需要通过在甜瓜上培养三代以上才能转接到黄瓜上,也可以通过在棉花和西葫芦上分别培养三代后再转到黄瓜上。由此可得出,棉花型棉蚜可以直接来自木槿和大叶黄杨,而黄瓜型棉蚜只能通过西葫芦、甜瓜间接的来自木槿。两寄主型棉蚜可以通过西葫芦实现互相转移,但在西葫芦上的取食经历并不改变棉蚜的寄主专化性。由此推测黄瓜型棉蚜可能终年营孤雌生殖,棉蚜寄主型的形成可能与这种生活史及转移路线的不同有关。酯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的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存在显着差异,表现为黄瓜型棉蚜显着高于棉花型棉蚜,黄瓜型棉蚜的羧酸酯酶活力是棉花型棉蚜的3.5倍,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是棉花型棉蚜的6.6倍,说明了两寄主型棉蚜为了适应不同类型的寄主,而产生了生理水平上的差异。棉花的乙醇和丙酮粗提物对黄瓜型棉蚜的产仔行为具有抑制作用,而黄瓜的乙醇提取物对黄瓜型棉蚜的产仔具有促进作用。棉花型棉蚜对寄主植物的次生物质不如黄瓜型棉蚜那样敏感,但依然表现出对原寄主产仔的喜好性。这种抑制作用的存在会导致两寄主型棉蚜互相转接后不能建立种群从而促进专化性的形成,但具体与哪些化学物质有关尚待研究。RAPD-PCR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寄主上的同一克隆系棉蚜个体之间在DNA水平上差异很小,而不同克隆系内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寄主上棉蚜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大于相同寄主上棉蚜群体内的遗传分化。不同寄主上棉蚜DNA多态位点率检测结果表明,木槿上棉蚜群体的多态位点率最高,而黄瓜型棉蚜的多态位点率最低。群体内基因多样度结果与此一致。不同寄主上棉蚜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不同寄主上生活的棉蚜群体的分化仅在种群水平,尚未达到亚种水平的分化。根据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可以推测,棉花上的棉蚜主要来自木槿,部分来自大叶黄杨。群体间相似性指数及聚类分析结果说明,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种群间存在较大的分化,木槿棉蚜群体和黄瓜型棉蚜群体之间也存在较大分化,而棉花与木槿、大叶黄杨和木槿上棉蚜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小,这种遗传差异的存在可能会进一步促进专化的形成。综上所述,棉蚜寄主型的形成可能与冬寄主到夏寄主不同的寄主转移路线、寄主植物次生物质以及两寄主型棉蚜的酯酶活性差异有关,同时DNA水平上的遗传分化也可能也会促进专化的进化。
郑彩玲,刘向东,翟保平[7](2007)在《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寄主适应性及转移通道》文中指出采用寄主转接建立生命表的方法研究了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适应性,以及两寄主型棉蚜是否可通过中间桥梁寄主实现寄主互换的问题。结果表明,两寄主型棉蚜直接互换寄主后,其存活和繁殖力显着下降,表现为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的净增殖率比在原寄主上分别下降980倍和12倍,平均世代寿命缩短5~12d。两寄主型棉蚜均能利用木槿植物,并且适应性没有显着差异。但是两寄主型棉蚜均不能在车前草和大叶黄杨上存活和繁殖后代。西葫芦作物对棉蚜在木槿、棉花和黄瓜寄主上的相互转移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寄主作用。冬寄主木槿上棉蚜可通过甜瓜或西葫芦转移到黄瓜寄主上,棉花和黄瓜上棉蚜也可通西葫芦作物分别转移到黄瓜和棉花作物上,从而形成棉蚜在不同寄主植物间的相互转移通道,造成为害和病毒病的扩张。
史彩华[8](2007)在《温度胁迫对不同体色棉蚜的影响及体色与HSPs的关系》文中指出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属同翅目Homoptera,蚜科Aphididae,寄主广泛,是世界范围分布的重要农业害虫,每年造成棉花、瓜果损失达严重。危害之所以广泛与其种下分化有密切关系。仅体色蚜虫就有多种分化,如棉蚜有黄色型、绿色型和中间型之别。基于棉蚜的体色分化,国内外学者从生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不同的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得出了许多重要结论。但棉蚜体色变化在蛋白质水平上表现如何,它与热休克蛋白( Heat Shock Proteins,HSPs )又有何关系还未见研究报道。同时,赵惠燕等研究表明随着温度改变,体色的转变并非瞬间而是多代逐渐完成的,那么棉蚜如何在温度胁迫条件下幸存并适应,其对变温产生的耐受性与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HSPs有什么关系,目前仍不清楚。为了探明温度胁迫对不同体色棉蚜的影响及体色与HSPs的关系,本研究以黄色和绿色两种体色的棉蚜作为实验材料,在室内人工气候箱内分别对其进行变温应激处理,从其生物学参数、耐受性、总蛋白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HSPs等应激反应的具体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温度胁迫处理后,同体色棉蚜之间净生殖率R0与各自的对照相比差异不显着;胁迫条件越激烈,平均世代历期T越大,内禀增长率rm越小,35oC 1d时,黄色和绿色两种体色型棉蚜均表现出最大T,分别为7.256和8.192d;最小rm分别为0.3581和0.3426。同一胁迫条件下,两种体色型棉蚜之间的R0和T差异显着,黄色型棉蚜的R0和T明显低于绿色型棉蚜,其R0分别为13.059±0.56和16.135±0.44,T分别为7.0765±0.22和7.8525±0.35,但这两种体色型棉蚜之间rm差异不显着。棉蚜的存活率Lx与胁迫温度及时间有显着关系,温度胁迫后,黄色型和绿色型棉蚜在15oC 1d和10oC 1d条件下存活率最高,分别为98.72%和97.48%,但同一胁迫条件下,两种体色型之间相比Lx差异不显着。同一胁迫条件下,两色型棉蚜在rm和Lx上差异不显着,说明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态遗传作用力上的差异。2.温度胁迫处理后的棉蚜体内总蛋白含量与对照间差异显着,黄色和绿色型棉蚜分别在10oC 30min和30oC 30min条件下有最大值109.99和108.46μg.mg-1,但同一胁迫条件下,两种体色型之间相比总蛋白含量差异不显着。3.温度胁迫处理对棉蚜体内抗氧化酶活的影响与对照差异显着。三种抗氧化酶活均随着胁迫温度强度呈上升趋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SOD和CAT活性增强,在30min1h之间表现出最大上升趋势,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但在相同胁迫条件下,两种体色型棉蚜之间相比抗氧化酶活差异不显着。4.热休克蛋白分析表明:黄色型棉蚜比绿色型棉蚜少一条约35KD的蛋白条带,表现为基因沉默。同时,两种色型棉蚜体内均存在一条约41.1KD的蛋白条带不受温度胁迫的影响。胁迫条件越激烈,正常蛋白条带越细,颜色越浅,Hsp60条带越粗,颜色越深,但两种色型棉蚜之间相比差异不显着,且在相同的胁迫条件下,黄色型棉蚜体内正常蛋白的抑制程度大于绿色型。棉蚜体色变化是同种基因的两种不同表现型,体色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蚜虫属于基因型在不同环境中的反应范围(即反应规范),它是表现型多态性的表现,表明环境是造成体色表现型多样性的条件。综上所述,本研究首先将热休克蛋白用于棉蚜生态学研究,发现了温度胁迫条件下蛋白质大分子变化规律,建立了确定性的总蛋白变化模型,得出棉蚜体色变化与Hsp60无关重要结论,为后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吴庆禹[9](2007)在《异色瓢虫不同色斑类型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也是一个典型的多型性物种,它是蚜虫、松干蚧、粉蚧等害虫的主要天敌。现在正被人们广泛释放用来对蚜虫和蚧虫进行生物防治。本文主要从形态学水平、生态水平、分子水平对异色瓢虫不同色斑类型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揭示出异色瓢虫不同色斑类型间在遗传多样性方面的差异,为深入了解异色瓢虫的生存状况、分类地位、进化历史和亲缘关系,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更有效地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奠定了基础。(1)对2178只异色瓢虫的斑型进行统计的结果,共发现126种色斑类型,其中有15种色斑型在以前的报道中没有记录。多样性分析的结果,Monk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以及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0.0579,0.901和1.56。(2)对黄底型异色瓢虫的斑点的概率进行了统计,其中,斑点3的概率最高,而斑点9和斑点1/2的概率则较小。不同的色斑型异色瓢虫间,雌雄比例差别很大;尤其是在黄底型类群中,随着斑点数的增多,类型中雄性比例减小。对异色瓢虫主要的类群之间的体长、体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体长和体宽方面差异显着,在长宽比方面差异极显着;说明不同色斑类型间,在虫体的大小和形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3)通过扫描电镜的观察,描述了异色瓢虫不同色斑类型触角形态结构,以及触角上感器的种类和数量;在不同色斑型间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异色瓢虫不同色斑类型之间存在一些差异。(4)异色瓢虫不同色斑类型越冬成虫的生态分布与其活动的林型、栖息植物、发生时间、气候变化等有直接关系。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域数量和分布寄主上存在一些差异。(5)异色瓢虫不同色斑类型越冬成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并符合负二项分布。(6)本试验用改良CTAB法、饱和NaCl法以及CTAB法与SDS法相结合3种方法,进行综合设计,探索出一套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高质量异色瓢虫DNA提取和纯化技术。(7)从4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条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对9种异色瓢虫不同色斑类型进行RAPD分析,共检测到多态位点169个,位点范围在100bp~2000bp之间,多态位点百分率在34.32%~65.68%之间;从40个引物中筛选出13条条带清晰且多态性丰富的ISSR引物,对13种异色瓢虫不同色斑类型进行ISSR分析,共扩增出127条ISSR标记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0条,多态性百分率94.49%。(8)RAPD和ISSR分析的一致性和可信度:由RAPD和ISSR分析算得的两组相似系数之间相关性系数r=0.928(n=127),达到极显着水平。表明应用这两种技术对异色瓢虫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分析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信度。但是这两种方法的聚类结果在个别色斑型分类上仍存在一定的差异。(9)依据RAPD分析结果,对供试的9种异色瓢虫不同色斑类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6~0.58之间;依据ISSR分析结果,对供试的13种异色瓢虫不同色斑类型进行聚类分析,它们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6~0.60之间。综上所述,通过从形态学水平、生态水平、分子水平对异色瓢虫不同色斑类型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异色瓢虫不同色斑类型间在遗传多样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人类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天敌昆虫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罗礼溥,郭宪国[10](2007)在《云南医学革螨数值分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云南省57种医学革螨作为分类单元,以形态特征为主列出60项分类性状特征来探讨云南省医学革螨不同属和种的亲缘关系。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中的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57种医学革螨进行了数值分类分析。结果显示:57种医学革螨划分为厉螨科(Laelapidae)、寄螨科(Parasitidae)、皮刺螨科(Dermanyssidae)、赫刺螨科(Hirstionyssidae)和裂胸螨科(Aceosejidae)5个类群。赫刺螨属和棘刺螨属从厉螨科中分离出来另立为赫刺螨科,柏氏禽刺螨归入了皮刺螨科而不是巨刺螨科。分类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因而认为数值分类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医学革螨各分类阶元的分类地位与亲缘关系。
二、棉蚜种下变型的数值分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棉蚜种下变型的数值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松阿扁叶蜂COI基因序列遗传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松阿扁叶蜂研究概述 |
1.1.1 松阿扁叶蜂地理分布和寄主 |
1.1.2 松阿扁叶蜂对松树的危害 |
1.1.3 松阿扁叶蜂的防治技术 |
1.1.4 国内外松阿扁叶蜂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 昆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1.2.1 形态学标记 |
1.2.2 细胞学标记 |
1.2.3 生物化学标记 |
1.2.4 免疫学标记 |
1.2.5 分子标记 |
1.3 mtDNA结构与特点 |
1.3.1 mtDNA结构 |
1.3.2 mtDNA的特点 |
1.4 昆虫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
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药品和试剂 |
2.3 松阿扁叶蜂幼虫基因组DNA的提取和PCR扩增 |
2.3.1 基因组DNA提取及检测 |
2.3.2 松阿扁叶蜂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扩增引物初步筛选 |
2.3.3 引物退火温度的确定 |
2.3.4 PCR反应体系(25μL) |
2.3.5 PCR反应程序 |
2.4 PCR产物纯化、测序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松阿扁叶蜂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3.2 松阿扁叶蜂基因序列扩增结果 |
3.2.1 不同mtDNA CO Ⅰ、COⅡ基因引物对松阿扁叶蜂基因组DNA的扩增结果 |
3.2.2 松阿扁叶蜂线粒体DNA COⅠ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3.3 松阿扁叶蜂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组成及变异分析 |
3.3.1 松阿扁叶蜂线粒体COⅠ基因DNA序列碱基组成分析 |
3.3.2 碱基替换分析 |
3.3.3 密码子使用频率 |
3.3.4 松阿扁叶蜂mtDNA COⅠ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 |
3.3.5 松阿扁叶蜂mtDNA COⅠ基因单倍型系统发育分析 |
3.4 松阿扁叶蜂mtDNACOⅠ基因系列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3.4.1 松阿扁叶蜂种群内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2 松阿扁叶蜂种内及种间系统发育分析 |
第四章 讨论和结论 |
4.1 讨论 |
4.1.1 松阿扁叶蜂线粒体DNA基因引物选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4.1.2 单倍型特征与松阿扁叶蜂地理种群分布关系 |
4.1.3 松阿扁叶蜂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与害虫综合防治 |
4.1.4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4.2 结论 |
4.2.1 碱基组成及变异位点 |
4.2.2 松阿扁叶蜂mtDNA COⅠ基因单倍型系统发育分析 |
4.2.3 松阿扁叶蜂种群内遗传距离及系统发育关系结果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丝带凤蝶不同地理种群生态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环境因子对昆虫种群分化的影响 |
1.1 温度在昆虫生态适应中的作用 |
1.1.1 温度对昆虫滞育的诱导作用 |
1.1.2 温度对昆虫滞育的抑制、维持和解除作用 |
1.1.3 温度协迫在昆虫种群分化中的作用 |
1.2 光周期在昆虫滞育中的作用 |
1.2.1 昆虫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类型 |
1.2.2 昆虫滞育阶段对光周期的动态反应 |
1.2.3 光周期在昆虫地理种群分化中的作用 |
1.3 食物在昆虫种群分化中的作用 |
1.3.1 食料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2 食料对昆虫滞育的诱导 |
1.3.3 寄主对昆虫种群分化中的作用 |
1.4 昆虫滞育的生理生化代谢特征 |
2 昆虫的种群分化研究 |
2.1 形态学水平的研究 |
2.2 生化技术的应用 |
2.3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
3 丝带凤蝶研究现状与应用概述 |
3.1 分类研究及形态特征 |
3.1.1 分类研究 |
3.1.2 形态特征 |
3.2 地理分布和寄主 |
3.3 种群生物学特性 |
3.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4.1 项目研究背景 |
4.2 研究目的意义 |
第二部分 丝带凤蝶武汉种群研究 |
第二章 丝带凤蝶生活史及温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生活史观察 |
1.3 温度对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丝带凤蝶田间种群动态 |
2.2 温度对丝带凤蝶存活的影响 |
2.3 不同温度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
2.4 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3 讨论 |
第三章 丝带凤蝶滞育与非滞育蛹及其成虫形态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蛹 |
2.1.1 蛹个体大小 |
2.1.2 蛹的腹部8~9节特征 |
2.2 滞育蛹与非滞育蛹形态差异 |
2.2.1 蛹体颜色 |
2.2.2 蛹腹部刺突 |
2.2.3 蛹个体大小 |
2.3 滞育和非滞育蛹羽化后的成虫形态差异 |
2.3.1 成虫个体大小 |
2.3.2 成虫体色 |
3 讨论 |
第四章 温度和光周期对丝带凤蝶武汉种群滞育诱导和滞育解除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试验条件 |
1.3 试验方法 |
1.3.1 温度对滞育诱导的影响 |
1.3.2 光周期在滞育诱导中的作用 |
1.3.3 光周期在滞育解除中的作用 |
1.3.4 温度对滞育解除的影响 |
1.3.5 滞育诱导温度对滞育强度的影响 |
1.3.5 滞育诱导光周期对滞育强度的影响 |
1.4 滞育判别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温度对丝带风蝶蛹滞育诱导的影响 |
2.2 光周期在丝带风蝶蛹滞育诱导中的作用 |
2.3 光周期在滞育解除中的作用 |
2.4 温度在滞育解除中的作用 |
2.5 滞育诱导温度对滞育强度的影响 |
2.6 滞育诱导光周期对滞育蛹的滞育持续期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五章 光周期对丝带风蝶蛹期代谢储备积累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试验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第六章 丝带风蝶成虫对马兜铃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虫及饲养 |
1.2 马兜铃提取物的制备 |
1.3 样品物质Ⅶ |
1.4 触角电位(EAG)反应 |
2 结果分析 |
2.1 丝带凤蝶雄虫对马兜铃的不同提取物的EAG的反应 |
2.2 丝带凤蝶雌蝶对马兜铃的不同提取物的EAG的反应 |
2.3 丝带凤蝶雌雄蝶对不同粗提物EAG差异比较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丝带凤蝶不同地理种群生态适应性研究 |
第七章 丝带凤蝶不同地理种群的形态学差异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及寄主植物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地理种群卵和幼虫之间差异 |
2.1.1 卵个体大小差异 |
2.1.2 幼虫个体差异 |
2.1.3 幼虫体色观察 |
2.2 蛹的形态差异 |
2.2.1 蛹色及斑纹 |
2.2.2 蛹个体大小 |
2.3 成虫形态差异 |
2.3.1 成虫个体大小 |
2..3.2 成虫体色 |
3 讨论 |
第八章 温度对丝带风蝶不同地理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度对丝带风蝶各虫态存活率的影响 |
2.1.1 温度对卵孵化率的影响 |
2.1.2 温度对幼虫存活率的影响 |
2.1.3 温度对蛹羽化率的影响 |
2.2 温度对丝带凤蝶不同虫态发育历期的影响 |
2.2.1 温度对卵历期的影响 |
2.2.2 温度对幼虫历期的影响 |
2.2.3 温度对蛹历期的影响 |
2.3 不同地理种群丝带凤蝶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2.3.1 发育起点温度 |
2.3.2 有效积温 |
3 讨论 |
第九章 光周期对丝带凤蝶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实验方法 |
1.3 蛹滞育判别标准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周期对丝带凤蝶不同地理种群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
2.2 不同种群丝带凤蝶蛹滞育诱导特征 |
2.2.1 不同光周期对种群滞育率的影响 |
2.2.2 临界光周期与纬度关系 |
3 讨论 |
第十章 滞育诱导光周期对丝带凤蝶蛹滞育强度的影响及低温在蛹滞育解除中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实验方法 |
1.2.1 滞育诱导光周期对滞育强度的影响 |
1.2.2 低温对滞育解除的影响 |
1.3 蛹滞育判别标准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地理种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滞育蛹的滞育解除 |
2.2 全暗DD期低温处理对丝带凤蝶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蛹滞育解除的影响 |
2.2.1 对滞育蛹滞育持续的影响 |
2.2.2 对滞育蛹羽化持续时间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十一章 丝带凤蝶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仪器和试剂 |
1.3 单个虫体DNA提取方法 |
1.4 检测提取的DNA |
1.4.1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法 |
1.4.2 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法 |
1.5 PCR扩增目的片段及序列测定 |
1.5.1 PCR扩增反应体系(50d) |
1.5.2 PCR扩增程序 |
1.5.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 |
1.5.4 序列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种群DNA序列测定结果 |
2.2 丝带凤蝶不同地理种群间遗传关系 |
3 讨论 |
第四部分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不同色斑型异色瓢虫的系统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异色瓢虫的研究概况 |
1.2.1 异色瓢虫的分类地位 |
1.2.2 异色瓢虫形态特征 |
1.2.3 异色瓢虫的生活史及习性 |
1.2.4 异色瓢虫的色斑变异研究概况 |
1.3 分子系统学概况 |
1.3.1 分子系统学定义 |
1.3.2 分子系统学的特点 |
1.3.3 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 |
1.4 昆虫线粒体基因研究概况 |
1.4.1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特征 |
1.4.2 线粒体DNA在昆虫系统学中的应用 |
1.4.3 线粒体CO Ⅰ基因在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1.4.4 线粒体CO Ⅱ基因在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1.4.5 线粒体Cytb基因在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1.5 系统发育树 |
1.5.1 系统树的构建 |
1.5.2 构建系统树的常用方法 |
1.5.3 用于系统学分析的计算机软件 |
1.6 本研究与以往研究成果的比较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用虫 |
2.1.2 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模板DNA质量检测与浓度测定 |
2.2.3 实验引物的设计 |
2.2.4 PCR扩增及序列测定 |
2.2.5 DNA序列数据的处理及系统进化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模板DNA质量检测与浓度测定 |
3.2 PCR扩增结果 |
3.3 CO Ⅰ和CO Ⅱ基因系统发育研究 |
3.3.1 CO Ⅰ和CO Ⅱ基因序列分析 |
3.3.2 基于CO Ⅰ和CO Ⅱ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
3.4 Cytb基因系统发育研究 |
3.4.1 Cytb基因序列分析 |
3.4.2 基于Cytb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帽儿山地区异色瓢虫不同色斑型的SRAP与I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捕食性瓢虫的研究进展 |
1.3 异色瓢虫的生物学特性 |
1.3.1 食性多样性 |
1.3.2 生境多样性 |
1.4 异色瓢虫的形态特点 |
1.4.1 形态描述 |
1.4.2 异色瓢虫的色斑类型特点 |
1.5 人工饲养 |
1.6 分子标记及其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
1.6.1 RFLP |
1.6.2 AFLP |
1.6.3 RAPD |
1.6.4 SSR |
1.6.5 ISSR |
1.6.6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2.1.1 试验材料及统计 |
2.1.2 试验仪器 |
2.1.3 试剂及来源 |
2.1.4 所需溶液及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本试验的技术路线 |
2.2.2 异色瓢虫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2.2.3 异色瓢虫SRAP扩增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2.2.4 异色瓢虫SRAP-PCR扩增及检测 |
2.2.5 异色瓢虫ISSR-PCR扩增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2.2.6 异色瓢虫ISSR-PCR扩增及检测 |
2.2.7 SRAP-PCR、ISSR-PCR稳定性比较 |
2.2.8 数据分析与应用软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异色瓢虫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 异色瓢虫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3.2.1 单因子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3 扩增程序的优化 |
3.3 异色瓢虫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3.3.1 单因子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3 扩增程序的优化 |
3.4 SRAP、ISSR-PCR稳定性比较结果 |
3.5 不同色斑型异色瓢虫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5.1 异色瓢虫SRAP-PCR扩增结果 |
3.5.2 异色瓢虫ISSR-PCR扩增结果 |
3.5.3 异色瓢虫SRAP-PCR和ISSR-PCR扩增结果相关性及复合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异色瓢虫基因组DNA提取方案的建立 |
4.2 SRAP-PCR、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4.3 引物筛选策略 |
4.4 SRAP扩增反应的电泳检测 |
4.5 SRAP和ISSR标记在异色瓢虫上的比较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蛱蝶科遗传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蝴蝶概述 |
1.1.1 蝴蝶分类概述 |
1.1.2 蛱蝶科生物学特性、分类及系统关系 |
1.1.3 国内外蛱蝶科研究现状 |
1.2 分子系统学研究 |
1.2.1 分子系统学概述 |
1.2.2 分子系统学基本原理 |
1.2.3 研究方法 |
1.2.4 蝶类物种分子系统学研究现状 |
1.3 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1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方法 |
1.3.2 蝶类物种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
1.4 分子钟 |
1.5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方法 |
1.5.1 距离法 |
1.5.2 最大简约(MP)法 |
1.5.3 最大似然(ML)法 |
1.5.4 贝叶斯(Bayesian)法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大紫蛱蝶和菜粉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2.1 引言 |
2.1.1 大紫蛱蝶及其相关物种的概述 |
2.1.2 菜粉蝶概述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引物筛选结果 |
2.3.2 蝶类干标本不同部位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 |
2.3.3 大紫蛱蝶三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4 菜粉蝶山西省内5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 分析与讨论 |
2.4.1 蝶类干标本不同部位的基因组DNA提取 |
2.4.2 大紫蛱蝶三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3 菜粉蝶山西省内5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闪蛱蝶亚科、蛱蝶亚科和线蛱蝶亚科部分物种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
3.1 引言 |
3.1.1 闪蛱蝶亚科的概述 |
3.1.2 蛱蝶亚科的概述 |
3.1.3 线蛱蝶亚科的概述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PCR扩增产物检测 |
3.3.2 PCR回收样品的检测 |
3.3.3 测序 |
3.3.4 闪蛱蝶亚科部分物种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
3.3.5 蛱蝶亚科主要分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 |
3.3.6 线蛱蝶亚科主要分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 |
3.4 分析与讨论 |
3.4.1 闪蛱蝶亚科部分物种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
3.4.2 蛱蝶亚科主要分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 |
3.4.3 线蛱蝶亚科主要分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 |
3.5 小结 |
第四章 蛱蝶科部分物种系统进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蛱蝶科部分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
4.3.2 形态性状的进化分析 |
4.3.3 蛱蝶科亚科间的分歧时间估计 |
4.4 分析与讨论 |
4.4.1 蛱蝶科部分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
4.4.2 形态性状的进化分析 |
4.4.3 蛱蝶科亚科间的分歧时间估计 |
4.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棉蚜寄主专化性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蚜虫寄主专化性的研究进展 |
1 蚜虫寄主专化性的表现 |
2 蚜虫寄主型形成的生态学基础 |
2.1 蚜虫的生活史 |
2.2 蚜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与定位 |
2.3 寄主植物表面理化特性对蚜虫寄主型形成的影响 |
2.4 寄主植物的营养物质与寄主资源数量对蚜虫寄主型形成的影响 |
2.5 天敌在蚜虫寄主型形成中的作用 |
2.6 昆虫的取食经历与寄主型形成的关系 |
2.7 共生菌与寄主专化 |
3 蚜虫寄主型形成的生理生化基础 |
3.1 寄主植物次生化合物对寄主专化性的影响 |
3.2 蚜虫的神经系统与寄主专化性形成的关系 |
4 蚜虫寄主型形成的遗传学基础 |
4.1 蚜虫的种群遗传分化及其影响因素与寄主专化的关系 |
4.2 同功酶的变异与寄主专化 |
4.3 染色体组型与寄主专化 |
4.4 蚜虫的遗传变异与寄主专化 |
5 蚜虫产生寄主专化的意义及专化性进化是否可逆 |
6 本研究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对寄主的利用与适应性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寄主植物 |
1.2 寄主转接试验 |
1.3 两寄主型棉蚜可能的寄主转移通道 |
1.4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蚜对不同寄主的利用 |
2.2 棉蚜的寄主转移通道 |
2.3 取食经历对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专化性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寄主植物次生物质及酯酶与棉蚜寄主型形成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寄主植物粗提物对不同寄主型棉蚜产仔量的影响 |
2.2 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酯酶活力的比较 |
2.3 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互相转接后羧酸酯酶活力的变化 |
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寄主上棉蚜种群分化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棉蚜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1.2 主要试验仪器及试剂 |
1.3 棉蚜基因组DNA的提取 |
1.4 随机引物 |
1.5 扩增反应体系 |
1.6 扩增产物检测 |
1.7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头棉蚜基因组DNA提取的检测 |
2.2 随机引物对不同寄主上的棉蚜群体的RAPD扩增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全文主要结果与讨论 |
1 全文主要结果 |
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寄主适应性及转移通道(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寄主植物 |
1.2 寄主转接试验 |
1.3 两寄主型棉蚜可能的寄主转移通道 |
1.3.1 木槿上棉蚜到黄瓜上的转移通道 |
1.3.2 黄瓜型棉蚜和棉花型棉蚜互换寄主途径的研究 |
1.4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花型棉蚜在几种寄主植物上的适合度 |
2.2 黄瓜型棉蚜在几种寄主植物上的适合度 |
2.3 两寄主型棉蚜对相同寄主的适应性比较 |
2.4 两寄主型棉蚜之间的寄主转移通道 |
2.4.1 棉花型棉蚜和黄瓜型棉蚜之间的寄主转移通道 |
2.4.2 木槿上棉蚜转移到黄瓜上的寄主通道 |
3 讨论 |
(8)温度胁迫对不同体色棉蚜的影响及体色与HSPs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棉蚜的生活周期多态性 |
1.2 国内外关于蚜虫体色多态与分化的研究 |
1.2.1 蚜虫体色 |
1.2.2 蚜虫体色分化的研究 |
1.3 胁迫反应对生物体内抗氧化酶的影响 |
1.3.1 抗氧化酶之间的协同作用 |
1.3.2 应激反应与抗氧化酶之间的关系 |
1.4 热休克蛋白 |
1.4.1 热休克蛋白的概念 |
1.4.2 热激对生物体的影响 |
1.4.3 HSPs 的分类及其在细胞内的分布 |
1.4.4 HSPs 的生物学特性 |
1.4.5 HSPs 的生物学功能 |
1.4.6 HSPs 的研究意义 |
1.4.7 HSPs 的检测方法 |
1.5 实验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棉苗的种植 |
2.1.2 棉蚜的采集和饲养 |
2.1.3 耗材与实验设备 |
2.1.4 实验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温度胁迫处理 |
2.2.2 生物学观察 |
2.2.3 棉蚜处理及蛋白质和酶液的提取 |
2.2.4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2.5 酶活测定方法 |
2.2.6 蛋白质电泳 |
2.2.7 Western Blotting 免疫转印 |
2.2.8 分析及数据统计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两种不同体色型棉蚜经热胁迫后生命表分析 |
3.1.1 不同时间和温度胁迫对棉蚜净生殖率(R_0)的影响 |
3.1.2 不同时间和温度胁迫对棉蚜平均世代历期(T)的影响 |
3.1.3 不同时间和温度胁迫对棉蚜内禀增长率(r_m)的影响 |
3.1.4 温度胁迫对棉蚜存活率(L_x)的影响 |
3.2 温度胁迫对棉蚜体内总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1 棉蚜总蛋白含量的标准曲线 |
3.2.2 不同时间不同温度胁迫对棉蚜体内总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3 总蛋白量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
3.3 温度胁迫对棉蚜体内三种抗氧化酶活的影响 |
3.3.1 温度胁迫对棉蚜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的影响 |
3.3.2 温度胁迫对棉蚜体内过氧化物酶POD 活性的影响 |
3.3.3 温度胁迫对棉蚜体内过氧化氢酶CAT 活性的影响 |
3.4 温度胁迫对棉蚜体内蛋白质的影响 |
3.4.1 温度胁迫后棉蚜体内蛋白质的SDS-凝胶电泳分析 |
3.4.2 对棉蚜蛋白条带扫描分析 |
3.4.3 Western-blotting 检验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作者简介 |
(9)异色瓢虫不同色斑类型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遗传多样性概述 |
1.1.1 遗传多样性的含义 |
1.1.2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1.1.3 遗传多样性研究意义和应用 |
1.2 异色瓢虫研究进展 |
1.2.1 异色瓢虫生物学特征 |
1.2.2 异色瓢虫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内容 |
1.3.1 研究背景 |
1.3.2 研究目的意义 |
1.3.3 研究内容 |
1.3.4 主要技术路线 |
2 异色瓢虫的形态学水平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仪器与主要药品 |
2.2 试验方法 |
2.2.1 成虫基本形态特征分析 |
2.2.2 体表扫描电镜观察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异色瓢虫斑型的统计 |
2.3.2 异色瓢虫多样性指数的分析 |
2.3.3 异色瓢虫主要色斑型间的形态学比较 |
2.3.4 异色瓢虫触角感器的描述、以及各个斑型间感器种类与数量间的对比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异色瓢虫的生态水平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调查方法 |
3.1.2 空间分布型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异色瓢虫成虫分布与林型、栖息植物的关系 |
3.2.2 异色瓢虫成虫分布与时间、温度关系 |
3.2.3 空间分布型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异色瓢虫不同色斑类型的RAPD和ISSR分析 |
4.1 RAPD技术对异色瓢虫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2 ISSR技术对异色瓢虫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RAPD和ISSR分析的比较 |
4.3.1 RAPD和ISSR分析结果的相似性 |
4.3.2 RAPD和ISSR的一致性 |
4.4 讨论 |
4.4.1 关于RAPD和ISSR实验的一些方法和问题 |
4.4.2 异色瓢虫种质资源研究中标记的选择 |
4.4.3 异色瓢虫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4.4.4 异色瓢虫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云南医学革螨数值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分类单元的确定 |
1.2 分类指标的选择 |
1.3 分类方法的选择 |
1.3.1 系统聚类分析: |
1.3.2 主成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系统聚类分析 |
2.2 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 |
四、棉蚜种下变型的数值分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松阿扁叶蜂COI基因序列遗传变异研究[D]. 金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6)
- [2]丝带凤蝶不同地理种群生态适应性研究[D]. 杨秋生.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5)
- [3]不同色斑型异色瓢虫的系统分类学研究[D]. 郑毅. 东北林业大学, 2010(04)
- [4]帽儿山地区异色瓢虫不同色斑型的SRAP与ISSR分析[D]. 程琳.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1)
- [5]蛱蝶科遗传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 张敏. 山西大学, 2008(03)
- [6]棉蚜寄主专化性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D]. 郑彩玲.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 [7]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寄主适应性及转移通道[J]. 郑彩玲,刘向东,翟保平. 生态学报, 2007(05)
- [8]温度胁迫对不同体色棉蚜的影响及体色与HSPs的关系[D]. 史彩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9]异色瓢虫不同色斑类型遗传多样性研究[D]. 吴庆禹.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6)
- [10]云南医学革螨数值分类研究[J]. 罗礼溥,郭宪国. 昆虫学报,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