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巨富戴尔是如何成功的(论文文献综述)
熊莹[1](2020)在《从庞贝新发现墓志铭看庞贝城最后岁月里的地方政治》文中认为2017年在庞贝古城的斯塔比亚门外发现了公元1世纪下半叶的一座古罗马无名氏墓以及墓志铭。这篇墓志铭不但铭记了墓主人诸多的慷慨捐献和善行义举,还揭示了庞贝城最后岁月里的若干重大事件与关键信息,十分具有研究价值。在铭文释读的基础上对这些信息进行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推测墓主人的身份,并透过该铭文探究罗马帝国初期庞贝殖民市的运作机制以及地方与中央两者之间的关系。
冯晓彤[2](2019)在《互联网语境下喜剧明星形象研究》文中认为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处于互联网语境之下,喜剧电影市场的繁盛使喜剧明星受到广泛关注,喜剧明星生产实践繁荣与杂乱并存。对互联网语境下的喜剧明星形象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促进产业实践与推动学术研究双重意义。相较于传统语境,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互联网文化引导以及互联网资本助推下,互联网语境中喜剧明星形象的生成机制发生重组,建构路径更加多元,整体特征具有鲜明时代性,并引发一系列的文化效应。互联网语境下喜剧明星形象的生成机制、建构路径、主要特征以及文化效应这四方面构成了本研究框架。首先,互联网语境之下喜剧明星形象的生成机制得到扩充。除了保留传统语境中最为主要的电影文本提供明星化场域外,互联网语境下新媒介平台所提供的参与式文化空间成为喜剧明星形象生成的另一重要场域,喜剧明星群体的跨界浪潮丰富了生产实践活动。其次,喜剧明星形象建构路径亦得到丰富。与传统语境以角色形象建构为主不同,互联网语境下喜剧明星个人形象建构得到凸显,并且受众在参与过程中能动建构了喜剧明星的公共形象。另外,互联网语境下喜剧明星形象符号化、互文化以及身体化的特征均被打上时代烙印。最后,从批判性角度深入剖析互联网语境下的喜剧明星形象所引发的文化效应,可发现新媒介环境对于喜剧电影明星形象塑造存在消极一面,喜剧电影文本在明星导向之下逐渐丧失主体性,传统文化缺席、失语,大众文化趋于低俗媚俗消费呈现引导性麻醉,这些问题都需要加以重视。聚焦互联网语境下喜剧明星形象相关问题,揭示其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规律,厘清喜剧明星生产与喜剧电影文本间的联系,可服务于当下喜剧类型产业发展并增益类型明星学研究。
潘兆年[3](2017)在《达希尔·哈米特小说改编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达希尔·哈米特,硬汉派侦探小说的开创者,对后来的硬汉侦探小说家有着深刻的影响。他的小说抨击了当时的社会病症,赢得了民众对他的喜爱,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畅销小说,这为他后来进入好莱坞奠定了文学和社会的基础。哈米特的长篇小说中,只有三部被好莱坞改编,分别是《马耳他之鹰》(被改编过三次)、《玻璃钥匙》(被改编过两次)和《瘦子》(被改编成一个系列),它们分别被不同的制片厂买走,尝试了多种类型的改编,而这些改编贯穿于古典好莱坞时期。本论文吸收了杰弗里·瓦格纳对改编的三种方式的分类方法,把小说与改编电影放在一个平等的对话位置,把改编分为紧密型改编、松散型改编和居中型改编。同时,本论文结合了莫·贝加的改编经济学和达德利·安德鲁的改编社会学、改编美学的研究方法。因为,古典好莱坞的运行本质,是以片厂制为中心的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业体系,改编某部作品,它首先考虑的不是还原原作,而是如何利润最大化。所以,改编经济学应该优先对待。在改编经济学的基础上,我们会再次考察改编社会学和改编美学,从而挖掘经济因素以外的社会学和美学成因。第一章从改编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制片厂和电影审查之间的拉锯在哈米特小说改编电影中的体现。本论文试图以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为依据(一个是1934年《制片法典》的严格执行,另一个就是1938年司法部对主要电影公司提出反垄断诉讼)分出三个小节,来讨论两大时间节点前后哈米特小说的改编策略。第一节是前法典时期的底线触碰,探讨的是1931年版本的《马耳他之鹰》;第二节是1934年后的两种改编策略,分别探讨了1935年版本的《玻璃钥匙》和1936年的《撒旦遇见淑女》;第三节是改编中的黑色性呈现,分别探讨了1941年版本的《马耳他之鹰》和1942年版本的《玻璃钥匙》。第二章从改编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明星在哈米特小说改编电影中作用,主要聚焦的核心是那些能够给影片带来成功的明星。第一节是作为“模范夫妇”的威廉·鲍威尔和玛娜·洛伊,所涉及的电影是《瘦子》系列。第二节是颠覆原着侦探形象的亨弗莱·鲍嘉,所涉及的电影是1941年版本的《马耳他之鹰》。第三章从改编美学的角度出发,关注表现主义美学对后期哈米特小说改编电影的影响。到了1940年代的好莱坞,表现主义美学对哈米特小说改编最突出的两个影响是:封闭空间的视觉呈现和镜头内部的戏剧性。所涉及的电影是1941年版本的《马耳他之鹰》、1942年版本的《玻璃钥匙》,以及《瘦子》系列后三部。
陈旭[4](2016)在《马梅特作品中的共同体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梅特钟情的男性群体蕴含着他在共同体层面上对人类社会命运的思考,因而即使这些男性群体中的男性因持有某些性别偏见而有损彼此联系,他们之间的互动也依然体现了马梅特在自己熟悉的世界中对人类共同生存的伦理思考。从表面上看,马梅特戏剧展现出一个充斥着冷漠与背叛的毫无温情的世界,这与他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执笔呼吁意义和价值在场的共同体相去甚远。评论者们从现实主义角度认为马梅特旨在批判残酷自私的社会戕害人性,通过价值和意义的缺席来申诉它们的重要性,这或许可以从马梅特破碎的世界里探求得些许希望,但其评论仍不足以阐释作家的创作与愿景之间的断裂。及至创作后期,随着其犹太意识复苏以及政治思想转向保守,他的作品更被认为丧失了批判力度。然而,如果避免将马梅特一贯描绘的男性世界完全锚定在性别之上,并且深入探究他社会批判意识下对意义和价值的建构,那么马梅特的创作和愿景之间,以及他早、中期剧作和晚期作品之间则并不存在遽然断裂。在马梅特丰富的创作成果里,本论文以他的戏剧作品为主,从共同体的角度,分析其早期重要作品《鸭子变奏曲》、《湖船》、《戏剧生涯》,成名代表作《美国野牛》和《格林·罗斯庄园》,以及后期作品《犹太人的消失》、《凶杀》、《浮士德》,并结合他包括电影剧本、戏剧论述和社会时评在内的文集,展示其作品以男性人物群体为主要角色的创作特点之下,在性别、社会和宗教三个方面对人们在个人独立和归属之间探求彼此联系所作出的思考。第一章在性别的层面上探讨马梅特对男性共同体的建构和反思。在其早期剧作中,马梅特通过塑造渴望彼此联系的男性群体,重构男性纽带,展示了男性共同体得以存在的可能走向。本章在反思伊芙·塞吉维克和莱昂内尔·泰格的男性纽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波伏瓦的性别研究主张,揭示马梅特意义上的男性纽带的构建,既反映了形而上人类追求普遍联系的意愿,也受到某些性别偏见的侵蚀,但最终在以戏剧表演为隐喻的、对人的总体存在状态的反思中,倾向于逐渐开放。《鸭子变奏曲》中两位步入老年的男性人物在对个体生命有限性(mortality)反思中,颂扬类属传承,并逐渐理解个人通过自由意志选择缓解死亡焦虑。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召唤友谊以缓解由此可能生成的极端化个人主义。与《鸭子》中大写的人相比,《湖船》中的男性群体则体现了塞吉维克所揭示的男性同性社会性空间里,社会广泛存在的男性性别身份偏见压制人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有意义的男性纽带的形成;另一方面,湖船上的男性通过集体讲述故事而得以在其艺术想象力中展现出重新联系彼此的希望。《戏剧生涯》中两位男性戏剧演员相互交织的舞台人生历程,将《湖船》中开启的口头艺术的力量追溯到戏剧的根源中。一老一少两位男性演员通过台上剧目表演和台下的剧院生活,在表演以及对表演的认识中,建构男性纽带。表演的在场性引发的易逝性哲思,让他们理解对方并接受新旧传承中各自的责任。表演中形成的男性纽带既具有基于习俗的共识,也具有改变的可能性,在此意义上它超越性别,使男性共同体有可能走向去性别化的发展方向。第二章在社会层面上,探讨马梅特对市场共同体的思考。《美国野牛》和《格林·罗斯庄园》作为他对资本主义市场社会经典批判的成名剧作,两剧中的男性群体已然显露出围绕市场的、对人类共同生活的社会机制的建构性的思考。本章通过总结韦伯和哈耶克意义上的市场共同体的概念,并结合鲍曼对市场社会下共同体的道德反思,展示两剧中的男性群体在颂扬个人自由精神、反思私人性以及走向公共的表演精神中,权衡市场赋予的自由与共同体意味着的安全。《美国野牛》尽管批判美国梦堕落为对物质的朝奉,但仍然珍视其中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精神,视其为美国民族精神的精髓。更为深刻的是,《美国野牛》进一步反思个人自由的实质,质询因沉迷于追逐私人体验的自由感觉而将私人性情感眼光投入社会的做法。在后工业社会中,为了走出自我沉迷的、内向性的私人体验的自由,《格林·罗斯庄园》中具有表演精神的推销员群体,为可能迷失的人们带来启发,他们积极地利用市场共同体赋予的自由,从而让这种个人自由呈现出崇尚社会交往的公共意识,在公共维度上夯实市场共同体的个人主体性。第三章结合作家创作后期中犹太意识复苏的背景,在宗教层面上,探讨马梅特对犹太共同体的思考。在《犹太人的消失》、《凶杀》和《浮士德》中,他的共同体思想在其对族裔身份的反思中展现出宗教意蕴。马梅特将民族和宗教意义上本来相辅相成的犹太共同体问题化,凸显离散地犹太人在认同时的困境,并通过守持犹太教的偶像禁忌指出形成犹太共同体的方式。《犹太人的消失》展示了犹太人与美国社会高度整合的情形下,保持犹太身份的不易。两位男性朋友拥有极为不同的对待犹太身份的态度,却相互影响和启发对方,从而在极端正统的犹太教思想和彻底世俗的同化结果之间标定了犹太共同体的两极,它汲取纳粹屠犹后犹太人的集体生存意识,并且召唤现代社会人际联系以抗衡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惨剧发生的僵化的、相互隔离的现代社会精细分工的机制和实用导向的理性。在总体上权衡犹太共同体的两极界限之后,马梅特在《凶杀》和《浮士德》中具体地展现了犹太共同体的指向。仅仅依赖屠犹浩劫以及以色列建国的民族意识所激发的共同体在《凶杀》中受到质疑,该剧质疑同化的犹太人从民族主义团体中寻找家园的做法,否定集体崇拜,从而将犹太共同体的精神维度置于思考中心,即遵循犹太教要义、反对崇拜任何偶像。奉行偶像禁忌的犹太共同体不仅反对集体偶像,也否定以理性和知识的名义把个人自我捧上神坛,《浮士德》扎根浮士德文学传统,通过展现一个狂妄地企图在抽象数理逻辑知识中钻探一切奥秘的现代浮士德的失败,来反对以自我为偶像的个人崇拜。他本人的狂傲与其儿子谦卑的爱形成强烈对比。正是借用后者的诗歌,魔鬼赢得了神性自成的浮士德,而浮士德揭示世界本源的大书和他儿子的诗歌,在参照犹太教宗教成文律法和口传律法相互指涉形成意义的阐释传统中,也为所有现代人在看待自我和他人的关系方面带来启发。马梅特作品中的男性世界在表面上剔除了理想的共同体温情,却在其中心保留了理想的位置,它不是一个已经实现了的共同体。共同体所指向的美好至福的状态永不可实现,但那是指引着人行动的方向。马梅特建构性的共同体以戏剧表演为隐喻,在社会中指向公共交往,拒绝对集体和对自我的偶像崇拜,与其说他意在刻画共同体的各种外部指征,不如说他旨在揭示形成共同体的内生机制和动力源泉。马梅特笔下共同体的建构性特征将个人主体地位前置,同时强调个人责任感,诉求人类经验积淀形成的传统中的人情常理。对个人的看重让马梅特最终认同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从而认同美国。如果说他共同体思想的力量在于它处于永不可实现的理想之中,那么在他将其具象化为美国并为此恪守现实的不完美性时,那个本在期望中无限到来的共同体的理想就显然被放逐了。
谷羽[5](2013)在《微博客平台的企业公益传播 ——基于中国企业使用新浪微博与丹麦企业使用Twitter的实例》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公益传播是企业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以自身可得资源投资社会公益事业,获得对等的企业声誉资本的积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1涵盖了西方管理学的多个理论概念,包括企业社会责任,公益营销和企业慈善。近年来,在GRI等国际组织下,企业公益传播逐渐形成了全球化的标准,成为国际商业界的行为准则。随着社交媒体的发达,企业公益传播走向了以微博客为代表的社交网站。这一全新的组合结合了信息技术与商业创新,在实践和理论上尚属新生事物。其现状如何,效果如何都有待考察。为了弥补现存企业公益传播理论功利主义研究导向的缺憾,本研究以社会效果为导向,以微博客平台上的文本为样本,对中国和丹麦企业运用微博客进行企业公益传播的操作和微博客用户的反馈展开内容分析。本文的抽样框是企业公益传播的微博客用户,抽样结果由这些企业用户发布的微博文本以及其他微博客用户的反馈(包括粉丝评论以及@发帖)构成。经过筛选,新浪微博的三家中国企业用户:戴尔公益的@戴尔公益,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的@中粮美好生活,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平安爱心公社,以及推特(Twitter)网的一家丹麦企业用户:诺和诺德制药公司的@NovoNordiskTBL,构成了本研究的样本来源,四家企业用户在2012年连续6个月内发布的微博,以及期间其他微博客用户对企业用户的反馈构成了本研究的样本总体。在语料库语言学的工具和研究方法的辅助下,从四个纬度对企业公益传播的操作展开基于语料库的解读式内容分析Hermeneutic content analysis),包括企业用户的微博客功能使用情况,企业公益传播的品牌战略性,修辞和利益相关者对话。其中,根据微博客平台的传播特征,在互动性的研究中描述了企业用户与粉丝用户的对话模式。最后,通过将企业公益传播的操作与微博客用户的公众信任和反馈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即:赢得微博客用户信赖和反馈的企业公益传播要有丰富的第三方消息来源为企业背书,善于用多媒体资料的链接吸引用户,其次要有切实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和线下公益活动。可见,在微博客平台上,企业公益传播要获得公众信任,最关键地是企业以自身的公益行动来说服用户,。本研究首次对微博客内容展开了定性研究,关注了企业公益传播与微博客平台进行创新结合的前沿动态,以微博客用户的反馈为参照指标,从公众视角为企业公益传播如何赢得社会效果提供了新的知识。通过引入公众信任的指标,本文强调了考察社会效果对企业公益传播领域的研究的意义。尤其是建立了基于公众信任的微博客平台的企业公益传播模型,揭示了品牌战略与企业公益传播结合的冲突性,并突出了企业产品/服务质量管理对企业公益传播效果的重要作用。随着企业公益传播的日益全球化,大型企业进行跨国界的企业公益传播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丹麦企业公益传播的操作差异和效果差异进行比较,提供了在东、西方两种文化背景下进行企业公益传播的指导意见,为建立企业公益传播的跨文化传播模式提供了理论参考。建议在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中,结合东方式情感和西方式职业精神的企业公益传播可能会产生更好地协同效应。这一结论对于中国企业完善现有的企业公益传播操作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对中国企业进行跨国的企业公益传播,以及外资企业在华进行企业公益传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胡玉琦[6](2010)在《财富魔笛》文中研究说明引子17世纪的欧洲探险家们虽然没有征服整个世界,却在澳大利亚一条风景如画的小河边发现了一群悠然嬉戏的黑天鹅。这一发现,彻底崩溃了欧洲人的白天鹅信念。于是人们便把黑天鹅的存在代表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意
韩南,段怀清[7](2010)在《作为中国文学之《圣经》:麦都思、王韬与“《圣经》委办本”》文中研究表明在19世纪,中国最大的一项翻译工程大概要算是《圣经》翻译了。从19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先后有五种《圣经》中译本由新教宣教会完成并出版问世。本文所讨论之"《圣经》委办本",亦涉及许多传教士和他们的中国助手。围绕《圣经》中译之方法,传教士之间发生了激烈争吵。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究竟是绝对忠实于希伯来和希腊原文,还是要保证中国读者能够读懂接受。争论的第二个焦点在于中译本的文言水平(白话《圣经》中译本是稍晚才出现的):究竟是用受教育者能接受的标准文言,还是用初识文墨之人亦能读懂的更粗浅的文言?有关读者接受以及标准文言使用之话题的挑起者,乃传教士麦都思,他期待能够完成一部可以被称为"中国文学"的《圣经》中译本。在1843年至1854年间完成的"《圣经》委办本"中,麦都思最终几乎将自己的理想付诸实施。此目标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找到中国协作者,协作者能够将传教士及其中国助手的工作转化成让人接受的中国散文。麦都思最初的人选为王昌桂,他是一位教授中国经典的儒生,但在新约《圣经》完成之前已去世。麦都思继而聘用了他当时尚年轻的儿子王韬,王韬协助完成了整部《圣经》,同时还写了一些宣教小册子,并修订了一部圣歌集。王韬的译者经历亦让我们对其早期思想的发展有了诸多了解。
管南异[8](2007)在《进退之间—本杰明·狄思累利的“青年英格兰”三部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维多利亚时代,以理性进步为标志的现代化潮流浩浩荡荡,但也受到了复古主义的激烈抵抗。在进步与回归之间何去何从,是这个时代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杰明·狄思累利创作于维多利亚早期的“青年英格兰”三部曲就是对这个问题所作的一种反应。由于狄思累利本人当时有着保守党议员和封建色彩浓厚的“青年英格兰”运动重要人物这样的政治身份,此后又长期作为保守党领袖和首相叱咤政坛,他的小说往往被当作政治观点明确的保守主义文献加以阅读和引用,而小说作为虚构文学作品的复杂、含混之处则被忽略。本文旨在通过仔细的阅读和分析表明,“青年英格兰”三部曲超越了政治文献,是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它一方面犀利地讽刺、揭露了打着“进步”大旗的功利主义精神对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政治、社会和精神生活所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并未旗帜鲜明地提出具体的政治主张,而是利用小说的广阔空间充分展示了正在扑朔迷离的历史进程中的人面临着进退抉择时的犹疑心态,并在小说这个“想象力的游戏场”中努力试探着出路。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青年英格兰”三部曲的接受历史与本文的主要观点、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其中指出,三部曲发表以来,一直陷于现实政治的纠葛之中,被当作“开口见喉咙”式的复古宣传。虽然近年来有些批评家开始把三部曲真正当作文学作品来研究,但大多未能以细读来发掘其中的复杂意义。本文试图从雷蒙·威廉斯的“情感结构”理论出发,将“青年英格兰”三部曲看作一种正在纪录着现代化发生过程的新型史书,其中充满了矛盾和不定,却在混乱中有着一定的主张,并正在努力寻找方向。对于同样在现代化进程中探索着出路的当代中国读者,这样一种“史书”不仅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彼时彼地的英国状况,而且能帮助我们反思此时此地的中国状况,因此具有现实意义。第一章旨在说明,“青年英格兰”三部曲的第一部《康宁思比,或新的一代》是一部超越了小说化政治宣言的文学作品。《康宁思比》虽然产生于“青年英格兰”运动的政治语境中,却表现出比政治运动本身更为复杂的情绪。一方面,这部小说嘲讽、抨击了英国政坛中精于算计的功利精神;另一方面,小说在赞扬传统贵族的责任意识的时候,也微妙地讽刺和批评了封建传统的不合时宜;小说既传达了“废墟的时代已经过去”的进步思想,并表现了工业革命激发出的巨大能量,而且对掌握了先进生产力的大资本家寄予改善社会的希望,却同时对大工业所携带的破坏力量和资本家根深蒂固的功利精神感到忧虑;小说既将英国的未来交给了新一代贵族,希望他们在把握了先进生产力之后依然能以充满理想的骑士精神去对抗功利主义,又隐约对这种可能性表现出怀疑。这种矛盾的态度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在英国政治处于贵族与资产阶级权力更迭的混乱变局中寻找出路时的复杂思考,但是他以追求卓越的贵族精神来对抗机械算计的功利思想这种根本态度却是明白无误的。第二章试图说明,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说《西比尔,或两个民族》的价值不仅在于为当时工人阶级的苦难生活和尖锐的阶级斗争留下了一份现实主义的画卷,小说也并没有一味宣传回归中世纪的黄金时代,而是与《康宁思比》一样在复杂的历史乱流中努力把握着未来的方向。小说固然以令人震惊的画面展示了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的分裂,其目的却是要指出贫富对立的根源在于宗教改革以来产生的一代代弃神绝圣的“伪贵族”阶级及其深入骨髓的功利精神。但是,在以远比《康宁思比》尖刻的笔法揭露了处于社会领导地位的伪贵族的本质之后,小说却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解决之道。对于工人阶级争取权利的“宪章运动”,小说既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又把它看作一个混乱的暴民运动;对于向往进步的社会主义者,小说既赞扬他对社会状况的洞见、对生产力发展的积极态度和对理想的真诚,又将他的理想贬为具有功利主义色彩的机械设计,并时常将其人描写为一个嫉妒心极强的恶棍;小说既赋予怀念修道院时代和撒克逊时代的工人领袖以真正的高贵血统和高贵气质,却又让他因为蔑视生产力进步和青睐暴力手段而失败;小说既描写了宗教衰落后的荒原景象,并希望通过神秘的想象来激发神圣精神以拯救社会,又对复辟神权统治的倾向感到不安并加以嘲笑;小说最终让一位“伪贵族”的后代接受了启示并成为在议会中为人民呐喊的斗士,却让他显得异常孤独,使读者难以想象这样一个茕茕孑立的理想贵族如何能力挽狂澜,济世救民。因此读者在《西比尔》中再次感受到了在前途未卜的历史潮流中的复杂情感。可是,《西比尔》虽然只表现出朦胧的理想,而且叙事人一直对这个朦胧的理想保持着反讽距离,但小说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与对精神力量的肯定却是清晰而一贯的。本文第三章的目的同样是要阐明:三部曲的压轴之作《坦克雷德,或新十字军》并非简单的宣传,而是含混与明确的统一。这部小说过去一直被认为在宣扬复古、宣扬宗教和宣扬犹太种族方面比前两部小说更为极端,最近又受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评论,认为其中隐藏的反讽使它成为一部抨击复古思想和宗教狂热的《堂吉诃德》式的作品。但本文指出上述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小说的确嘲弄了一个贵族青年的天真幼稚的宗教理想,却肯定了他的精神追求,并借他的追求来揭露整个英国上层社会极端功利、世俗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对主人公一意孤行的圣地之旅的叙述中,作者一方面对复古思想和宗教狂热保持着适当的反讽距离,另一方面却在极富想象力的旅程中先后描写了保存着原貌的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借此探讨这两个西方文明的源头对于在进步中失落了根本的现代世界的价值与局限。小说试图通过这两个文明源头的完美融合来为现代人创造出一种理想的信仰。这种结合的尝试最终失败了,主人公的精神追求也在小说的突然结束中不了了之,使小说受到了“虎头蛇尾”的批评,本文却认为这正表现了在复杂的历史进程中想象完美的困难,也表现了作者的诚实与清醒。“结语”部分指出“青年英格兰”三部曲是围绕一个主题逐渐深入的和谐整体,并重申了全文的观点:内容丰富、意义含混的三部曲既超越了纯粹的宣传目的,又在含混的同时表达了一个鲜明的立场,即国家应该由富有想象力和责任感的精英来统治。这种立场的缺陷与价值也在文中得到了分析。全文的最终结论是:“青年英格兰”三部曲因其对“进步历史”的成熟把握,以及在想象与现实之间实现平衡的努力,而具有持久的价值。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文本细读与语境研究结合起来,以分析“青年英格兰”三部曲所表达的复杂情感结构,并始终保持了作为中国批评者的本土意识与现实关怀。
大丁[9](2005)在《IT十年被忘却的记忆》文中提出1995年,微软用Windows95统治了我们的PC,直到今天这种统治的局面仍然在延续。1995年,Java的悄然诞生,让人们没有想到它会在日后的十年里创造出百亿美元的市场,而赢家并非只是Sun。1995年,谭浩强编写的《BASIC语言》发行达到1000万册,这个数字让中国人为之震惊。可见,十年前我们对IT知识渴求的程度近乎到了痴迷的程度。1995年,瀛海威希望让互联网成为一个国人家喻户晓的名字,但没曾想到,他最终成为中国互联网普及的第一个殉道者。十年前,IT产业进入到了一个分水岭,所有的IT从业者都在那个时候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有人成为彻底的失败者--AST电脑成为历史过客;有人则遭遇有生以来的重大挫折--IBM在OS/2Warp、PowerPC上双双受挫;有人则在做着最绚丽的梦想--Oracle提出的NC(网络计算机)成为追捧的对象。历史在1995年,最终选择了微软、英特尔成为那个时代的赢家。也正是在十年前,IT产业正在为自己酝酿着一个巨大的泡沫--网络经济。Nasdaq指数在1995年冲破1000点大关的时候,人们已经开始预料到.Com将会改变整个社会。然而IT这次脱离技术本质,强行去充当一个新经济代言人的转变,遭受到彻底的失败。也正是因为这次失败,才使得2000年之后,IT市场一蹶不振。IT巨富们十年的争夺,直到今天仍然未有一个了断,IBM、Intel、微软、Oracle、Sun之间的利益纠缠充斥在这十年里面。对于中国的IT参与者来说,十年前正是他们上路的开始,曙光公司的成立、方正集团进军PC,等事件说明,1995年中国的IT企业正从一个旁观者向一个参与者的身份进行转变。有些人坚持了十年,最终有所收获,也有些人则中途跌倒,从此难以振作。
李启军[10](2005)在《中国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文中提出这是一个符号统治的时代,其中也包括影视明星偶像符号的统治。在符号社会里,影视明星是符号化的影视明星。一个个影视明星偶像在不同的影视观众那里就是一个个意义充实的符号。 明星符号构成了当代人日常生活、思想沉思、艺术想象、社会批判的文化语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当我们的学者在言谈、写作中要特别表示出对明星们的不屑一顾时,恰恰表征了明星现象、明星文化打破了我们可敬学者心中的那份宁静。既然明星现象、明星文化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周围,与其不闻不问或者情绪化地批判,还不如坐下来平心静气地思考和追问。 “追星”是当前社会的一大时尚。媒体在追星,制片商、导演在追星,影视迷们在追星。从报纸、杂志到电视、网络,几乎所有的媒体都会开辟专门的版面、栏目、节目、窗口给各路明星,这是媒体的“追星”;影视片惯常打出明星牌、排出明星阵营,这是制片商、导演的“追星”;有自己的偶像出演的影视片就满怀热情去看,否则就没兴趣去看,这是影视迷的“追星”。媒体及制片商、导演追星,看重的是明星们的符号价值——体现为收视率、票房收入;影迷们追星,看重的是明星们的符号意义——在他们身上获得某种人生感悟和启迪,想象地满足某种愿望。所以,看影视明星、聊影视明星、读影视明星、写影视明星、追影视明星,也包括骂影视明星,成了当代大众日常生活必需的调味品。如果没有了影视明星可看、可聊、可读、可写、可追、可骂,对不少fans来说,恐怕不仅仅是感觉缺少了点什么,而且会感觉生活没有了意义。 虽然不能说没有明星制就没有明星,但是商业化的明星确实是作为商业手段的明星制的产物,而明星制是与影视的商业化发展互为表里的。中国影视业要走商业化道路,就不能拒绝明星制,就需要拥有自己的明星队伍。要培植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就不能伤害影视迷尤其是青少年影视迷对影视明星的那份
二、世界巨富戴尔是如何成功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巨富戴尔是如何成功的(论文提纲范文)
(1)从庞贝新发现墓志铭看庞贝城最后岁月里的地方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一、墓主人的捐助规模和慷慨程度 |
二、对庞贝圆形剧场骚乱的新证 |
三、墓主人的身份考证 |
四、“中介-地方领袖”在地方政治运作中的重要性 |
(2)互联网语境下喜剧明星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问题及概念辨析 |
(一)研究问题 |
(二)概念辨析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一)中外明星研究发展综述 |
(二)互联网语境相关明星研究概述 |
四 理论工具及研究方法 |
(一)理论工具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互联网语境下喜剧明星形象的生成机制 |
第一节 电影文本:明星化场域 |
一 表演才赋的展露 |
二 明星人气的积累 |
第二节 新媒体平台:参与式文化空间 |
一 明星的新媒体生产 |
二 大众的新媒体参与 |
第三节 跨界浪潮:喜剧人的狂欢 |
一 喜剧明星的跨媒体叙事 |
二 演与导的身份重叠 |
第二章 互联网语境下喜剧明星形象的建构路径 |
第一节 喜剧明星角色形象建构 |
一 角色形象的魅力投射 |
二 角色形象的多元塑造 |
第二节 喜剧明星个人形象建构 |
一 个人形象的促销与宣传 |
二 个人形象的新媒体建构 |
第三节 喜剧明星公共形象建构 |
一 公共传播催生公共形象 |
二 公共形象的被动建构 |
第三章 互联网语境下喜剧明星形象的主要特征 |
第一节 喜剧明星符号的意义重塑 |
一 消费文化重塑明星符号生产 |
二 青年亚文化重塑明星符号内涵 |
第二节 喜剧明星文本的互文性表征 |
一 明星形象的交叉融合 |
二 “互文性”造就明星魅力 |
第三节 喜剧明星身体的非偶像化呈现 |
一 祛魅的身体 |
二 丑化的身体 |
三 性别倒错的身体 |
第四章 互联网语境下喜剧明星形象的文化效应 |
第一节 全民目击:新媒介之于喜剧明星 |
一 私域空间公有化 |
二 被动构建与过度读解 |
第二节 喧宾夺主:喜剧明星之于喜剧文本 |
一 明星拼盘式喜剧背离叙事 |
二 喜剧形象固化限制创新 |
第三节 珠玉其外:喜剧文本之于大众文化 |
一 消费导向低俗媚俗 |
二 社会矛盾畸形转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达希尔·哈米特小说改编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制片厂VS电检制:哈米特小说改编策略 |
第一节 前法典时期的底线触碰 |
第二节 1934年后的两种改编倾向 |
第三节 改编中的黑色性呈现 |
第二章 明星在哈米特小说改编中的作用 |
第一节 作为“模范夫妇”的威廉·鲍威尔和玛娜·洛伊 |
第二节 颠覆原着侦探形象的亨弗莱·鲍嘉 |
第三章 表现主义美学对后期哈米特小说改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影片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马梅特作品中的共同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章 男性纽带与男性共同体 |
第一节 《鸭子变奏曲》中男性友谊的“去性别化” |
第二节 《湖船》中男人之间“讲故事的艺术” |
第三节 《戏剧生涯》中表演艺术的在场与超越 |
第二章 自由与市场共同体 |
第一节 《美国野牛》中自由个人的联合 |
第二节 《美国野牛》中私人性的羁绊 |
第三节 《格林·罗斯庄园》中表演的公共性 |
第三章 偶像禁忌与犹太共同体 |
第一节 《犹太人的消失》中的认同 |
第二节 《凶杀》中的集体偶像禁忌 |
第三节 《浮士德》中自我中心的个人偶像禁忌 |
结论 |
引用文献 |
后记 |
(5)微博客平台的企业公益传播 ——基于中国企业使用新浪微博与丹麦企业使用Twitter的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创新点 |
1.3 研究问题与步骤 |
1.4 论文架构 |
2 文献综述 |
2.1 企业公益传播的范畴 |
2.2 企业公益传播的伦理规范研究 |
2.3 企业公益传播的操作规范研究 |
2.4 中丹企业公益传播的个体描述研究 |
2.5 文献评析 |
3 理论框架与分析方法 |
3.1 理论框架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过程 |
4.1 建立语料库(抽样过程和抽样方法) |
4.2 基于语料库的内容分析 |
4.3 基于内容分析的交叉分析 |
5 企业简介及公益微博客用户概况描述 |
5.1 戴尔公司及@戴尔公益 |
5.2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及@中粮美好生活 |
5.3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及@平安爱心公社 |
5.4 诺和诺德制药有限公司及@NOVONORDISKTBL |
6 基于语料库工具的内容分析 |
6.1 企业公益传播的微博客使用情况 |
6.2 企业公益传播的品牌战略 |
6.3 企业公益传播的修辞 |
6.4 企业公益传播的利益相关者对话 |
6.5 企业公益传播的公众信任 |
7 基于内容分析的交叉分析 |
7.1 纵向分析 |
7.2 横向分析 |
8 研究结论以及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及创新 |
8.2 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财富魔笛(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
第一章财富魔咒是游走世界的幽灵 |
1.千古魔咒:富不过三代 |
2.孟子的魔咒: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
3. 马克思的魔咒:资本的原始积累都是血淋淋的 |
4.托夫勒的魔咒:未来财富的不确定性 |
5. 福布斯的魔咒:上了它的名单,你会死得很难看 |
6.胡润的魔咒:富不过当代 |
7.人性的魔咒:欲望、自私和炫耀 |
○人性的第一个魔咒,就是人的欲望。 |
○自私,这是人性的第二个魔咒。 |
○炫耀,是人性中的第三个魔咒。 |
第二章财富伦理的灵魂是如何做人 |
1.黄金满籝,不如遗子一经 |
2.司马光的《训俭示康》 |
3.曾国藩的《家书》 |
第一、将侯府改名为“八本堂”,以家风教子。 |
第二、勤与俭,名门望族延续下去的试金石。 |
第三、不给子孙留下太多物质遗产。 |
4.德国人让孩子做完整的人 |
○生活教育 |
○动手教育 |
○挫折教育 |
○善良教育 |
5.英国人从小注重培养绅士 |
○不娇宠,允许家长体罚孩子 |
○独立意识伴随着孩子的成长 |
○培养勇气,学会忍耐 |
○诚实不是孤立的品德 |
6.美国人重视打造孩子的人生计划 |
7.犹太人对孩子进行理性教育 |
○独特的家庭早期教育 |
○性格教育 |
○智慧教育 |
○财富教育 |
8.比尔·盖茨:再富不能富孩子 |
○吝啬的比尔·盖茨 |
○让孩子尽早独立 |
○在孩子的人生中扮演引导者 |
9.洛克菲勒家族的“零花钱家训” |
○不管是穷是富,让孩子自己去挣零花钱 |
○给孩子钱要有节制 |
○控制零用钱的用途 |
○端正对孩子的爱 |
第三章财富秩序的核心是新的钱财观 |
1.富人只是上帝财富的看管者 |
2.追求财富是一种道德 |
3.财富并不等同于金钱 |
○金钱是留不住的,而财富则是不可剥夺的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赢得财富的真理 |
4.财富是有人格的 |
5.聚与散的财富哲学 |
6.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
7.美国富人的老钱精神 |
8.做一个成熟的富人 |
第四章财富传承是理性的抉择 |
1.中国人的继承模式“子承父业” |
2.美国的继承辅导与继承约束 |
3.欧洲人的老臣辅佐与家族议会 |
4.日本人的“女婿养子”制度 |
5.用股权这根魔杖去荫及子孙 |
6.借信托之道让财富走得更远 |
第五章财富永续的奥秘是文化和精神 |
1.让富二代有道德地成长 |
○富人,首先是社会人 |
○常怀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
○让富二代树立国家观念 |
2.财富的延续在金钱之外 |
3.布登勃洛克式动力的启示 |
4.怀着感激和敬畏的心情对待财富 |
5.真正的财富是内心富贵 |
6.财富的本质是:没有什么人能够真正拥有 |
第六章财富接力的本领是从小积累的 |
1.为孩子做一个“零花钱”的理财计划 |
○储蓄意识 |
○投资意识 |
○消费意识 |
2.参加“省钱夏令营” |
3.建立一个“道德银行” |
4.对孩子进行“苦难教育” |
5.一切从最底层奋斗起 |
6.让孩子成为财富的种子 |
7.走出“幸运精子俱乐部” |
第七章吹响财富帝国的魔笛 |
1.到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做义工 |
2.做一件事让更多的人追随你 |
3.说服一个老板接受你的方案 |
4.推销一个有慈善力的魔笛产品 |
○说服父母同意你的计划 |
○销售资金 |
○管理好你的财务,做好财务分配 |
○建立一个客户档案 |
5.建立一个财富魔笛俱乐部 |
○小学阶段 |
○中学阶段 |
○大学阶段 |
○踏入社会 |
6.每个人都能建立你的财富帝国 |
(8)进退之间—本杰明·狄思累利的“青年英格兰”三部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政治瓜葛中的三部曲 |
二、超越宣言的研究 |
三、狄思累利在中国 |
四、情感结构中的三部曲 |
第一章 《康宁思比》——新生代的骑士梦 |
一、热门小说中的热门话题——《康宁思比》与"青年英格兰"的封建理想 |
二、《康宁思比》中的"名利场"——党派斗争中的功利政客和最会算账的贵族 |
三、回不去的中世纪——困惑的传统绅士与天真的青年贵族 |
四、曼彻斯特的辉煌与忧虑——工商阶级的进步理想 |
五、在永恒的目光下——犹太人希多尼亚的超越精神 |
六、工业时代的知识骑士——康宁思比的征服与梦想 |
七、追求卓越——矛盾中的贵族情结 |
第二章 《西比尔》——超越"两个国度"的"仙后" |
一、"蓝皮书"的夸张与西比尔的"变形"——现实主义的批评视角的局限性 |
二、侦察兵的报告——穷人世界掠影 |
三、赛马场上的政治与政治中的赛马——在盘算中游戏着的贵族阶级 |
四、"琥珀中的苍蝇"——伪贵族的"进步"史 |
1.艾格蒙特家族——在修道院的废墟中飞黄腾达 |
2.毛勃利家族——从印度饥民的口粮到英格兰伯爵的纹章 |
3.菲兹-阿奎泰因公爵与德洛林侯爵——尴尬的高贵者 |
五、披上爱尔维修的金刚甲——新一代马尼伯爵的"科学"进步 |
六、砸碎"诺曼人的枷锁"——"佩剑修士"杰拉德的撒克逊自由梦 |
七、"说起话来像本书"——墨利的欧文主义进步理想 |
八、西比尔的晚祷之歌——在精神的超越中复兴"一个国家" |
1.蛮族的"主教"与贵人的"施洗者"——宗教精神的衰落 |
2."神圣统治"的理想——"仙后"西比尔回到人间 |
3.从浪子到骑士——孤独的贵族艾格蒙特 |
第三章 《坦克雷德》——仲夏梦中的新圣战 |
一、新时代的十字军——痴人说梦式的复古宣传、堂吉诃德式的反讽杰作、抑或瞻前顾后的雅努斯面相? |
二、"在忧郁的长啸中退潮"——在"新十字军"天真梦想的挑战下显形的英国信仰状况 |
1、厨房里的帝国梦——演示一种在反讽中同情的叙事声音 |
2.铁路时代的朝圣理想——在无信仰的混乱中追问"美好有力的原则" |
3、圣地不如巴黎——在务实中远离神圣的传统贵族 |
4、"和稀泥"的主教——国教的世俗与无力 |
5、温柔乡里的进化论与铁路股票——坦克雷德的朝圣理想在祛魅世界中的挫折 |
三、仲夏梦中的寻梦人——在西奈山与奥林匹斯山之间探问信仰 |
1、靠近沙漠的伊甸园——基督教信仰的犹太-阿拉伯之源 |
2、西奈山的号角——永恒沙漠中的希伯来信仰与"阿拉伯天使"的启示 |
3、"在天使的引导下征服世界"——天真的朝圣者与务实的阴谋家的共同想象 |
4、在奥林匹斯山与西奈山之间——亚历山大的征服还是耶稣基督的征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狄思累利小说作品 |
附录二 狄思累利年表 |
致谢 |
(9)IT十年被忘却的记忆(论文提纲范文)
垄断那个时代的梦想 |
网络让他们命运从此改写 |
十年虚幻 |
Java十年常青IT罕见 |
中国软件进入沉默期 |
中国PC步入青春期 |
美国政府先行铺路 |
(10)中国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开创中国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 |
第一节 影视明星:被学术研究遗忘的角落 |
一、一个明星符号统治的时代 |
二、风光与寂寞:明星在大众传媒与学术研究中迥然不同的命运 |
三、本研究的具体价值和意义 |
第二节 影视明星研究现状描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一) 对明星社会地位的研究 |
(二) 对明星文化意义的研究 |
(三) 对明星身体及其表演的研究 |
(四) 对明星符号意义的研究 |
(五) 对明星职业工作及与其关联的明星制度的研究 |
(六) 对影迷及影迷文化的研究 |
(七) 符号学方法的运用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一个构想:中国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 |
一、研究对象:中国影视明星 |
二、研究方法:符号学 |
三、理论架构 第二章 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界定 |
第一节 几个相关的概念 |
一、影视明星与表演艺术家 |
二、影视明星与影视演员 |
三、影视明星与影视名人 |
第二节 作为象征性偶像符号的影视明星 |
一、从商业界定走向符号学界定 |
二、影视明星是特殊的象征符号 |
(一) 作为符号的象征 |
(二) 象征符号是一种内涵符号 |
(三) 影视明星是象征符号 |
二、影视明星是象征性的偶像符号 |
(一) 抽象符号与形象符号 |
(二) 影视明星作为偶像符号的特殊性 |
第三节 影视明星的符号结构与价值结构 |
一、索绪尔二元结构说与皮尔斯三元结构说 |
二、影视明星与一般演员的符号结构 |
三、影视明星与一般演员的价值结构 第三章 影视明星认定与生产的符号学工程 |
第一节 名导名片机制 |
第二节 出镜率机制 |
第三节 曝光率机制 |
第四节 人气指数机制 |
第五节 片酬与出场费机制 |
第六节 票房号召力机制 |
第七节 奖牌榜机制 |
小结 第四章 1920-40年代:反叛时代 |
第一节 好莱坞影响下早期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运作 |
一、好莱坞类型片哺育了早期中国电影类型片 |
(一) 国产滑稽喜剧片与好莱坞滑稽喜剧片 |
(二) 国产侦探片与好莱坞侦探片 |
(三) 通俗社会片与好莱坞情节剧 |
(四) 国产爱情片与好莱坞爱情片 |
(五) 响应好莱坞等外国历史片的国产古装片 |
(六) 受好莱坞西部片、侠盗片启发的中国武侠片 |
(七) 与好莱坞歌舞片竞争的中国歌唱片 |
二、好莱坞明星制哺育了早期中国电影明星制 |
(一) 好莱坞电影明星制 |
(二) 早期中国电影明星制 |
(三) 明星制与类型片的内在联系 |
第二节 早期中国电影明星的符号类型 |
一、1920年代明星的符号类型 |
(一) 坏蛋符号 |
(二) 侠义英雄符号 |
(三) 俊男帅哥符号 |
(四) 高超演技符号 |
(五) 悲剧人生符号 |
(六) 可爱童真符号 |
二、1930年代明星的符号类型 |
(一) 美女靓妹符号 |
(二) 俊男帅哥符号 |
(三) 硬汉符号 |
(四) 高超演技符号 |
(五) 蛇蝎美女符号 |
(六) 坏蛋符号 |
(七) 开心符号 |
(八) 能歌善舞符号 |
(九) 才女符号 |
(十) 苦难童年或快乐童年符号 |
三、1940年代明星的符号类型 |
(一) 高超演技符号 |
(二) 俊男帅哥符号 |
(三) 善良朴实劳动者符号 |
(四) 坏蛋符号 |
(五) 清纯少女符号等 |
第三节 早期中国影星符号意义分析 |
一、整体符号意义:反叛先锋 |
(一) 1920年代中国电影明星整体符号的反叛内涵 |
(二) 1930年代中国电影明星整体符号的反叛内涵 |
(三) 1940年代中国电影明星整体符号的反叛内涵 |
二、个体符号意义:个案分析 |
(一) 中国苦难美女符号——阮玲玉 |
(二) “中国电影皇后”符号——胡蝶 第五章 1950-70时代:神圣英雄时代 |
第一节 大陆电影生产体制及其明星的符号类型 |
一、大陆电影生产体制 |
(一) 管理机制 |
(二) 电影观念 |
二、“22大”明星及明星符号类型 |
(一) 神圣英雄符号 |
(二) 坏蛋符号 |
第二节 港台电影生产体制及其明星符号类型 |
一、港台商业电影生产体制 |
(一) 台湾电影生产 |
(二) 香港电影生产 |
二、港台电影明星的符号类型 |
(一) 侠义英雄符号 |
(二) 硬汉符号 |
(三) “白马王子”符号 |
(四) 青春玉女符号 |
(五) 开心符号 |
(六) 高超演技符号 |
(七) 贫穷善良老人符号 |
第三节 1950-70年代中国电影明星符号意义分析 |
一、整体符号意义:神圣英雄 |
二、个体符号意义:个案分析 |
(一) 标准军人的符号——王心刚 |
(二) 中国功夫的符号——李小龙 第六章 1980年代以来:从平民英雄到平民时代 |
第一节 1980年代以来中国影视业发展概观 |
一、1980年代以来大陆影视商业化进程 |
(一) 电影业的重新商业化之路 |
(二) 电视剧生产的商业化历程 |
二、平民化时代影视英雄叙事的嬗变 |
(一) 死了神圣化的英雄,诞生了平民化的英雄 |
(二) 影视中的平民英雄叙事 |
三、两岸三地影视发展趋向一体化 |
第二节 1980年代以来中国影视明星符号类型 |
一、政治风云人物符号 |
二、帝王符号 |
三、侠义英雄符号 |
四、男子汉/硬汉符号 |
五、女强人符号 |
六、俊男帅哥符号 |
七、美女靓妹符号 |
八、小人物符号 |
第三节 1980年代以来中国影视明星符号意义分析 |
一、整体符号意义:大众世俗理想与愿望 |
二、个体符号意义:个案分析 |
(一) 英雄气平民符号——周星驰 |
(二) 普通平民符号——葛优 结语 一个新概念:明星符号学 |
一、解神话:鲍德里亚消费符号学批判 |
二、“明星符号学”的几个主要理论渊源 |
(一) 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 |
(二) 卡西尔的文化人类学符号学 |
(三) 罗兰·巴尔特的神话符号学 |
(四) 鲍德里亚的消费符号学 |
三、影视明星的多重符号意味 |
(一) 影视明星是影视商业化生产体制的符号 |
(二) 影视明星是大众文化心理的表征 |
(三) 影视明星在影视生产系统中的符号力量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声明 后记 |
四、世界巨富戴尔是如何成功的(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庞贝新发现墓志铭看庞贝城最后岁月里的地方政治[J]. 熊莹. 世界历史, 2020(04)
- [2]互联网语境下喜剧明星形象研究[D]. 冯晓彤. 郑州大学, 2019(08)
- [3]达希尔·哈米特小说改编电影研究[D]. 潘兆年. 北京电影学院, 2017(04)
- [4]马梅特作品中的共同体思想研究[D]. 陈旭. 南京大学, 2016(04)
- [5]微博客平台的企业公益传播 ——基于中国企业使用新浪微博与丹麦企业使用Twitter的实例[D]. 谷羽.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6]财富魔笛[J]. 胡玉琦. 中国作家, 2010(23)
- [7]作为中国文学之《圣经》:麦都思、王韬与“《圣经》委办本”[J]. 韩南,段怀清.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 2010(02)
- [8]进退之间—本杰明·狄思累利的“青年英格兰”三部曲研究[D]. 管南异. 浙江大学, 2007(09)
- [9]IT十年被忘却的记忆[J]. 大丁. 信息系统工程, 2005(09)
- [10]中国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D]. 李启军. 四川大学,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