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鹿原》:历史与道德的悖论(论文文献综述)
潘雨婷[1](2020)在《滚滚红尘中的复杂人性——论黑娃形象中的时代情绪与人道主义精神》文中研究说明黑娃作为《白鹿原》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一直以来学界都侧重于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黑娃形象进行解读。本文指出,对作品的分析应当回归文学的本体性:结合具体的时代语境以及作者陈忠实的创作理念来看,对于文学本体性的自觉追求逐渐成为同时代作家创作的主流思想。因此本文结合具体文本,从时代情绪以及人道主义精神两方面对黑娃形象作出分析,着力于还原文学的"人学"特征。
李伟[2](2019)在《论小说《白鹿原》中伦理书写的对立化叙事》文中研究指明陈忠实在小说《白鹿原》中分别从人的生存伦理形态、伦理叙述立场和道德文化意象阐释三个方面呈现伦理书写的对立化叙事,彰显封建伦理形态下人性的多元与复杂,阐释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交织下的群体、父子和两性在伦理意识与道德形态上的差异性,并借用传统民间鬼神文化,演绎善与恶、美与丑、正与邪的对立化道德文化意象。作家借此解读中国传统伦理的合理形态及其弊端,呈现其与现代文明对接过程中产生相互撕扯的道德悖论,进而表达鲜明的伦理立场与道德认同,凸显文学道德审美的艺术价值。
王朱杰[3](2020)在《乡土文学写作中的劳动伦理研究(1942-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选取劳动伦理作为进入乡土文学论述的关口,是因为在中国近代以来的语境之中,劳动这一语词有其独特的历史意味。它既在革命历史叙述中成为执行阶级分层、推进革命在“暴力斗争”中前行的强劲的叙事动力,也在革命现代性实践全面铺开时升华为一个过于负重的哲学语词。而当时间进入1980年代,这样一种劳动伦理在充满乐观精神的解放叙事中仍然担纲了似曾相识的历史角色,使文学迁延为中规中矩的意识形态的演绎。即使在“共名”基本模糊的90年代,对于在乡土中浸润良久的作家来说,革命年代的劳动经历仍是组成其心理记忆的重要内容,厚积的劳动经验转化为他们最可宝贵的创作资源,为当时成为潮流的历史重述提供了坚实的现实支撑和饱满的情感蕴涵,甚至构成了他们观察、把握、认知时代现实的潜在思维角度。论文主要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评析。第一章主要围绕延安文学,从劳动伦理的乡土性与政治性、政治性劳动伦理对传统的借用和民间德性对政治德性的负向反馈、劳动伦理与农民主体生成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在延安文学所描述的劳动伦理中,针对土地的劳动不仅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更被视为一种天经地义的农民“本分”,衍生出安土重迁、自食其力、克勤克俭等乡土性道德意义。所以,即便在一种政治外壳的包裹下,仍能看到乡土性劳动伦理的意义结构所发挥的某种限制、支撑作用。但在总体上,这一时期的文学所欲建构的劳动伦理,仍是一种政治性伦理。在建构过程中,叙述者试图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引入,抬升劳动的地位,使其由一个传统的具体的伦理范畴蜕变为现代性的抽象的政治经济学概念,由一种农耕时代的乡土德性转化为政治德性,为建国后整体性、统制性政治经济结构下乌托邦劳动伦理的提出做了一种思想或者说逻辑上的准备。政治性劳动伦理在进入民间文化的意义场域时,往往通过对传统的借用,获得自身传播的合法性,同时,其本身质的规定性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某种损耗,在落地之时得到一种似是而非的转换,在理解的同时被消解,最终造成南橘北枳的结果。在劳动主体上,此时延安文学建构的是一种乡土性伦理主体,即符合传统道德要求的本分的“庄稼人”,在这个“庄稼人”身上,我们看不到像后来“十七年文学”塑造的劳动新人身上那种物质与意识、肉体与精神的现代二元对立,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克服,而是二者混融后所呈现出的一种灰色状态。第二章重点论述“十七年文学”对劳动乌托邦的建构。在这一时段,劳动伦理中政治德性的一面,即公共性的、诉诸彼岸的、精神性的劳动价值观不断克服利己性的、世俗的、物质化的乡土德性,直至定于一尊。劳动乌托邦伦理在建构和传播过程中,为了增强自身的说服力和合法性,借助了科学、性别解放、国家计划等现代性知识话语。“劳动光荣”是结构劳动乌托邦伦理的重要意义维度。“劳动”不再仅仅被视为一种传统美德和农人本色,而是由传统伦理视域下的“劳动本分”转换为国家政治所推崇的“劳动光荣”——一种政治品性,具有了传统道德价值之外的政治以及相应的美学价值。劳动改造是结构劳动乌托邦伦理的另一维度,它的目的在于改造、纯化、提升此岸人民的人性质素,重塑一种崭新的历史主体和阶级主体,以获得通往未来世界的通行证。遵循劳动乌托邦的伦理逻辑,“十七年文学”建构出一种无私的、完全“生产性”的阶级主体——劳动新人。对劳动新人的塑造和想象实际上是后发国家在现代性焦虑支配下的“赶超心态”的反映,也出于应对社会治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现实考量。第三章着眼于1980年代这一时段,以崩解和延续为关键词,剖析出解冻时期劳动伦理的拐点心态,一方面对革命年代的劳动乌托邦表现出修复、乃至重构的意图,但另一方面,劳动光荣又在一定程度上逸出了这一意义系统,而显现出传统乡土固有伦理的精神底色。“劳动改造”这样一种以人本身为对象的革命现代性实践话语,在新时期文学中非但没有得到扬弃,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它在“归来者”的叙述中,得到一种改头换面的重新理解,由一种较为纯粹的意识形态话语,扩展为一个极具哲学意味的象征性语词。与“十七年文学”的乌托邦劳动不同,指向日常的、此岸的、以满足世俗欲求为旨归的“劳动致富”成为劳动伦理新的合法性依据。相应地,与“十七年文学”对土地动的推崇相反,在改革文学中,劳动的等级次序被反转,受到推崇的是脱离土地的商业劳动。与传统的小农生产相比,这种劳动形式能快速累积财富,显着提高劳动者的物质生活水平,契合人们关于改革开放年代的种种物质想象。另外,在一个刚刚解冻的年代,对后发国家来说,现代化被首先等同于市场化,市场语境中的商业劳动,一方面,会迅速累积起巨大的物质财富,达致国富——整个国家现代化的目的。另一方面,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被认为会生成一种全新的现代性人格,达到民强——个人现代化的目标。但这种有关劳动和精神关联的话语,随着市场机制的形成和消费逻辑的推进,二者的破裂再次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改造世界、劳动光荣、解放生产力、共同富裕、现代化等等劳动的精神性后缀渐次弱化、凋落,而经济的面向日益凸显,蠕动在底层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作为现代化尺度的农民作为一个阶层,始终没有跃进社会的中心,其身上也并没有生发一种与现代化劳动方式相伴随的、与传统人格从根本上相区别的现代性主体人格。相反,在一种实利主义时代氛围的裹挟下,被重新召回的人性原欲日益凸显其陈旧的、本我的底色,并渐渐显现出狰狞的一面,乃至搅动了历史文化传统中沉滓的泛起,这甚至可以被描述为现代化乐观想象的最初的幻灭。80年代中期以后,寻根文学出场,先民们的生存样式或者劳动方式成为寻根文学文化分析的重要表征,其所内涵的伦理精神成为文化之根的重要隐喻。第四章横跨1990年代直至新世纪之初,重点围绕现实主义基质的现代乡土叙事,从历史祛蔽、自为的劳动主体、揉入现实质地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说。在这类有着现实主义基质的现代乡土叙事文本中,曾由“十七年文学”所形塑的劳动乌托邦得以全面重述甚至是被颠覆。书写者从自我的体己经验和在场的乡土故事出发,将被意识形态固化的历史叙述重新历史化,从劳动乌托邦的反现代性和乡土时间的空间化两个角度着手,将大写的、符号的、单向度的历史还原为小写的、具象的、纷芜的人性心相,将劳动乌托邦下的政治狂欢还原为一场场掺杂着或卑劣或崇高人性的生存折腾,呈现其迷狂、怪诞而又不乏激越的复杂面貌。与历史的重述相比,现实主义基质乡土叙事捕捉到了劳动伦理在现实乡土中所发生的变异:80年代改革开放启动之际改革叙事中得以张扬的劳动致富、致强的现代性想象被置换为商业化浪潮里的物欲竞逐,权力寻租和市场逻辑互为渗透又互为犄角,劳动在实现祛魅的同时,几乎褪尽了所有的政治抑或文化神性,对物质欲望永无止境、花样翻新的餍足成为其唯一的动力和效能尺度。在现实主义基质乡土叙事中,劳动的肉体消耗本质得以刷新,劳动成为身体的劳动,身体也成为劳动的身体,劳动与身体互为抵抗又互为确证,在一种互文的意义上,历史风云中的乡土疼痛得以清晰传递,乡村因此由此前受难的客体跃居为受难主体。
张炜钰[4](2019)在《影视作品的叙事伦理研究 ——以电视剧《白鹿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伦理道德规范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们所应当遵循的行为标准,广泛地约束和指导着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国电影电视自诞生以来,就始终以影像的方式表现着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进入新时期,影视作品更肩负着道德的整合和建构作用。影视作品以画面和声音直白地讲述故事,通过对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情感迷失、道德败坏、精神缺失等现象给予无情的鞭挞,为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提供规范或规则,使他们从中学习到共同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从而明确作为公民所应当遵守的社会道德规范并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此外,影视作品还具有塑造、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影视作品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引起观众的共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观众的伦理价值观念。因此,伦理与影视作品有着天然的联系。叙事伦理是艺术伦理学中的概念,也是衡量作品价值的基本尺度。在影视作品的研究中运用“叙事伦理”这一概念,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其核心就是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抽象的伦理思考,通过一定的叙事技巧和形式在叙事中向人们输出值得推荐的伦理价值。而“伦理叙事”则不是一个学科概念,在影视作品的改编实践中,它是作为一种修辞术使用的。伦理叙事强调的是伦理因素在影视作品叙事中的作用和地位,即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设置上,必须表达出一定的伦理价值,使观众能解读出一定的伦理内涵。小说《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品,曾被改编为话剧、秦腔、电影、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2017年的电视剧版《白鹿原》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改编。与其他版本相比,电视剧版《白鹿原》在叙事中对现代婚姻爱情伦理、家庭道德、政治伦理的强化是其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强化不仅更符合影视作品的传播特点,同时也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它的成功表明,在拍摄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时,要充分考虑影视作品的传播特点,淡化小说中非理性的因素,彰显符合时代精神的道德、伦理、价值体系,提升大众文化价值。影视作品对道德的养成、引导和规范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本文以电视剧《白鹿原》为例,首先,从它的“伦理叙事”进行阐析,把握其中的叙事伦理,对影视作品应当追求的道德目标提出新的要求,主要有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促进道德的完善、关照女性命运,营造全社会尊重女性的良好氛围和维护国家安定和谐。其次,通过分析影视作品对个体道德观、价值观的影响,归纳出改编文学作品应当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尊重原着和尊重媒介相结合、深化主题,使精神更加饱满、强化审美表达,提升大众文化价值和规避敏感问题,契合时代精神。最后,提出影视作品对主流价值的合理构建,以期影视作品中展现的伦理道德对观众的认知产生正确的引导。
焦君[5](2019)在《《白鹿原》接受研究》文中提出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斩获,出版以后备受读者关注。不同阶段不同的人们在阅读之后产生了丰富多样的体验与评价,形成了《白鹿原》多维的接受景观,造就了中国当代文坛重要的“《白鹿原》现象”。《白鹿原》初版之后的轰动效应其实是作者、文本、市场及读者合力产生的效果,其中雅俗共赏的文本内核是最重要的因素。《白鹿原》在轰动之后持久得到读者回应,可以从时空两个维度把握:从时间上看,《白鹿原》的接受主要表现为读者的广泛阅读与评论界的深入研读;从空间角度看,《白鹿原》的接受表现为超越国界的外文版本的发行与海外读者的阐释。自《白鹿原》出版以来,接受者的核心视野集中在其文化内涵与艺术手法两方面。儒家文化、宗法文化、神秘文化和情色文化是人们在接受和研究《白鹿原》文化内涵时盘桓缠绕的焦点,要么分析儒家文化的人格典型、存在形态及优劣性,要么关注宗法文化的表现、影响及宗法家族书写的超越性,要么迷恋于白鹿意象、朱先生的形象及梦境、鬼魂和巫术等神秘现象,要么透视其中的性描写。这种多层面的文化解读多有鉴赏、印证、重复性的分析,并非总是深入的挖掘与新颖的发现。在艺术手法上,接受者主要肯定其杰出的艺术成就,史诗品格和现实主义手法是得到高度赞赏的两个点。经典定位是《白鹿原》接受中的重要问题。《白鹿原》经历了出版之初的热烈反响、获茅奖后的再次震动、学术界的热情研读以及出版后各种艺术形式的改编,尤其是新世纪电影、电视剧的改编,其经典化历程十分明晰。与此同时,从接受者的解读视野中发现,《白鹿原》的经典性主要体现在它具有无限的阐释可能及其蕴含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刻内容,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坛极具代表性。但也存在观点不一,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怎样看待这一问题呢?其实经典并不等于完美,《白鹿原》在人物塑造、结构、语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这并不能影响对其经典的认定。因此,《白鹿原》可以称之为时代经典。那么它能否成为“永恒经典”,还需要时间的检验,这将是《白鹿原》今后面临的挑战。
左迅[6](2018)在《身体:在文本中穿行 ——《白鹿原》的身体话语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陈忠实的《白鹿原》可以说是长篇小说创作当中里程碑式的作品。长达五十多万字的小说文本给予了学界广阔的文本批评空间和深厚的文本研究价值,因而《白鹿原》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美学内涵,使得几十年以来学术界对其文本的研究从未间断。笔者在对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发现《白鹿原》当中在表现历史变革时期的人物百态时,“身体话语”可以作为一个视角来探寻现实语境下的身体言说。本文在对文本进行深度研读基础上,梳理出小说人物的身体语言并且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相关“身体话语”的相关文献,以“身体”作为视点,进行论文写作。文章分为三章,章节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第一章首先确立了身体作为主体具有无限的话题延展性。章节选入三个角度,分别为身体表达、力比多以及空间性来阐述。关于身体表达、力比多主要探讨的是身体之于另一身体如何发生作用,空间性则是说明身体与周围现实世界时时刻刻发生着联系,在身体的生殖崇拜和祖宗崇拜中可以晓见白鹿原上宗族社会特征,以此又可以体现出“祠堂”的存在的空间意义。第二章总体的基调是反思身体的各个行为活动,作为客体的身体是多变的、可塑的,它会被权力塑造和生产,暗含着多种话语的纠缠。其中选取“宗法”、“美色”、“权力”三个视点来阐释身体分别被规范性的道德、压倒性的男权以及吸附性的权力,如何置于客体位置而被规训的。第三章论述了身体具有的美学意义。《白鹿原》中所描写的诸如疯癫、死亡以及坍塌的脊背之类的身体意象,并不仅作为一种身体现象存在,而是具有丰富的隐喻意义。“身体”之于文本最终的价值传达是探索个体如何通过对自身的关切而将身体构建为自身的主体文章意义旨归在于对“身体”的关注,对“人”主体性价值的高扬。在新的理论视野下,传统研究对“人”的关注的重复以及简单的延续值得反思。从即时层面看,在文学作品中,身体话语多数体现为“性”和“欲望”的模式,文本《白鹿原》也不例外,但是,身体话语如何抓住“灵魂”的衣角获得丰富的意义,是文章写作的价值性所在。从历时层面看,身体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有着看似不同实则相同的遭遇。当下社会生活中消费主义性质使身体格外得到关注,与身体相关的各种问题的反思与思考的最终旨归是获得自主的身体的希望。
丁帆[7](2018)在《《白鹿原》评论的自我批判与修正——当代文学的“史诗性”问题的重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们的时代主要是历史的时代。我们的一切思想、一切问题和对于问题的答复,我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从历史土壤中,在历史土壤上发展起来的。人类早已经历过坚信无疑的时代;也许,人类会进入比他们以前经历过的更加坚信不疑的时代;可是,我们的时代,是认识、哲学精神、思考、"反省"的时代。问题——这便是我们时代最主要的东西。——别林斯基衡量一部作品是否有"史诗"的价值和意义,历史的内涵固然十分重要,然而,作品所辐射出来的当下现
杨兴丽[8](2017)在《陈忠实文学批评的再批评》文中认为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和“陕军东征”的主力,《白鹿原》体现着它卓越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众多评论者对它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阐释。关于陈忠实的文学批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层次、内容、形式诸多方面的差异,本文主要围绕新时期陈忠实文学批评的批评派别去考核陈忠实文学批评方法的历史演变、格局建构以及批评主体精神内涵等方面的问题,试图实现对陈忠实文学批评风貌的宏观把握和微观透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从陈忠实批评的几种维度(文化、人物形象、艺术技巧、比较、新历史主义)出发进行研究综述,接着探讨陈忠实文学批评的瓶颈(批评者的理论、文化素养以及批评涉及较少、较难的领域),最后重构陈忠实文学批评的可能性(研究方法、批评者队伍的壮大尤其是学院派师生的大量加入和专业批评家的重视、鼓励创新不断拓宽出新的研究角度和领域)。第二部分是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现实主义批评与陈忠实的秘史书写,下面包含三小节。第一节为重构与解构:从历史真实到艺术真实的二次编码,评论者或持肯定态度认为作家选取特殊事物经过提炼加工塑造成典型形象,或持否定态度批判作品虚构成分多,不是完全的现实主义。第二节为维度与深度:基于现实主义批评的多元解读,陈忠实发展了我国的现实主义,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尤其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同时继承民间故事的艺术技巧,将两者融合为新的艺术审美,消解了前期创作时的“二元对立”的政治图解,新历史主义也被体现,这些点也是评论者关注的点。第三节为现实与隐喻:立足文本的意义再发现,从意象象征到神秘事象,汇总评论者对象征意义的解读。第二章为文本批评与陈忠实的文化情结,由三小节构成。第一节为民族文化的呈现与文化现代化的悖论,批评者们从民族文化的优缺点和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如何处理这种矛盾入手来展开批评。第二节为文化批评与批评文化的辩证互动。文化批评是批评模式的一种,强调评论者有多学科汇通的知识量,批评文化(儒家、宗法、文革时期的思想、错误路线时期的文化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文化),批评者们既看到传统文化对人性的压抑,也看到现代文明带来的道德缺失和人生焦虑。第三节为批评的再批评:重识起点的精神图像,这里起始的精神图像既指评论者的自身知识理论的储备,还有对最初的批评对象即作家作品的了解以及对批评主体自由批判精神的要求。第三章:文体批评与陈忠实的语言要求,分为三节。第一节为剥离与寻找:白鹿原在语言学上的价值,从方言俗语、修辞等角度去概括批评者们的语言学观点。第二节为诗意与张力:探寻白鹿原叙事时空的宏大经纬,《白鹿原》时间跨度大,怎样构建作品对作家是很大的挑战,结合中西方的叙事理论,从结构、情节、悬念、留白、时空错杂等方面去论述创作的艺术手法。第三节继承与超越:比较视域与视域比较。从国内外两个方向考察并纵横比较陈忠实与相关作家的联系与区别,对他们创作经验的借鉴与超越。第四章、批评格局的构建与陈忠实的多元刻画,分为三节:第一节为多元批评格局建构的可能,从多元批评格局的文化背景和形成条件上去谈论它们的可能性;第二节为政治抒写与批评的精神风骨,从政治批评的“祛魅”与批评政治的“赋魅”和“直派批评”的精神风骨两方面来谈,指出批评不要过多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丧失对艺术本质规律的追求。第三节为多元批评格局的建构,从印象主义、神话原型、女性主义批评及批评形式的分类两个方面去论述。
熊关曼[9](2017)在《《白鹿原》批评论》文中提出陈忠实的《白鹿原》被认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扛鼎之作,陈忠实将它作为“垫棺作枕”的小说来创作。作品中深厚的历史内涵、人物命运及陕西风情给文学理论及批评提供了很多有价值、有贡献的素材。在《白鹿原》的批评论中,试图以这部作品的批评历史为切入口,探寻批评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中扮演的角色。通过把批评史作为批评和新作品再生产的过程来叙述,以社会史的角度来分析《白鹿原》近三十年间批评史的变化,从而探讨所涉及的历史变迁、社会思潮等领域的发展。从纵向来看,以时间为标准,《白鹿原》批评历经近三十年,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两个不同的阶段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面貌,这些批评现象反映了文化语境、乡土社会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从横向来看,以内容为标准,《白鹿原》批评中有三大向度贯穿了批评历史的始终,在不同阶段出现了不同的意义,通过这些比较和分析,探寻社会变迁对文化发展的意义。《白鹿原》批评个案与当代文学批评的在互动中发展,即《白鹿原》批评作为个案对整个时代的文学批评发展有推动作用;而这个时代的文学批评环境对《白鹿原》批评的发展也有塑造和生成作用。从二者的相互关系来探寻《白鹿原》批评发展的可能性。《白鹿原》批评二十五年发展历程反映出当代视域中文学与文学批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价值的多元、功能的缺失等,这就需要批评家和理论家们努力去寻求批评的新发展。在提高批评家自身素养的基础上,秉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史观,建构一种多维度的批评,并在社会史的视域下正确认识文学批评的生态建设,以促进文学批评的更健康、更全面的发展。自《白鹿原》发表、出版近三十年来,社会各界对《白鹿原》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评,在中国文艺学界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批评盛世。通过《白鹿原》批评论,试图以社会史的视域来寻找中国当代理论批评应有的力量和价值,寻求文学批评发展的新格局。
杨天豪[10](2017)在《新时期以来小说改编电影的叙事困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影产生不久就与小说结下了姻亲,小说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曲折起伏的情节、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等等为电影艺术的再创造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所以,对小说改编的研究成为研究电影艺术的重要部分。就本文涉及的相关研究内容而言,我国新时期以来小说的电影改编,从总体来说是成功的,它为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但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侧重点主要在成功的方面,而对其中存在的叙事困境进行较系统、全面、深入探索的理论成果还相对很少。但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电影界对小说的改编,还程度不同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一种不能忽视的客观现象。本文考虑的是,对改编中存在叙事问题做系统性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认识准确、合理及富有创意的改编对电影生产的重要性,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电影事业的全面繁荣、兴盛。只有找出问题并能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寻求提升电影品质的良好途径,使电影业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另一方面,从“叙事困境”出发研究电影改编中存在的问题,也能拓展电影学科研究的学术视野、丰富研究的理论内涵,从而更好推动电影学研究的深广发展。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依靠不同媒介完成表达的艺术形式,在对小说改编电影的问题进行研究时,既需看到二者之间的差异,也要看到它们的联系。小说是以叙事为主的,人物必须要在故事中表现;而电影虽然种类繁多,但也离不开叙事,人物命运、情节变化、矛盾冲突等等也必然要在叙事中得到体现。可见叙事是二者所共同倚重的,因此,本文在研究中会运用叙事学理论作必要的分析;同时,小说改编电影的过程是由文字语言向视听语言的转换,因而借鉴互文性理论的成果对本文而言也大有裨益。当然,本文的具体研究,还涉及到其他相关理论,如符号学、修辞学等理论,以期能从不同理论维度进行多向路的探讨。本文对新时期我国小说改编电影叙事问题的研究,宏观上从内容、形式、问题成因和解决途径三个板块展开,具体从主题、人物、故事、叙事策略、细节设置、情节衔接等方面切入,直至找出问题的成因和解决途径。内容探讨涉及主题、人物和故事。主题是电影的灵魂,远离价值主题的电影作再好的宣传也无法守住其灵魂,品质、格调低下的电影也难以表达电影艺术应有的精神。主题格调的降低不会产生具有正能量的人物,在这种情况下,电影作品中的人物常会显得表演虚假、性格模糊,形象塑造偏离人物自身的性格逻辑,导演于是利用人们对畸形的好奇和对女性的“他者”欲望吸引票房。另一方面,市场化的利益驱使电影改编过分看重票房,进而催生出媚俗的故事,媚俗的改编常表现出对暴力的崇拜和对性的过度遐想与热情,并以赏玩姿态窥视男性和女性的痛苦与反抗。在形式方面,本文的研究既从原着与电影的叙事策略比较入手展开,也从改编完成后的电影作品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前者说,小说有长于抽象思维(语言文字的非具象性所致)的优势(如小说中多样化的修辞手法),而电影在这方面却显得捉襟见肘。这种差异在人物的塑造上也非常明显,小说中人物抽象的想象在电影中只能幻化为具体的影像(这无疑降低了一种抽象的审美韵味)。就后者看,主要问题表现在细节安排、情节衔接和节奏变化等方面的不足或失误,这使哪些原本思想和立意可能都很不错的电影,在整体上也不会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对上述问题的成因,本文以为,小说和电影两种不同艺术形态的语言差异、生产之别、接受差别、市场诱因、经济制约等是几种主要因素,以此为基点,本文试图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措施。
二、《白鹿原》:历史与道德的悖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鹿原》:历史与道德的悖论(论文提纲范文)
(1)滚滚红尘中的复杂人性——论黑娃形象中的时代情绪与人道主义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一、陈忠实创作理念面面观 |
二、黑娃形象中的时代与人性 |
(一)时代情绪之身份焦虑 |
(二)人道主义之复杂人性 |
三、结语 |
(2)论小说《白鹿原》中伦理书写的对立化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存伦理形态的对立化书写 |
二、伦理叙述立场的对立化呈现 |
三、道德文化意象的对立化阐释 |
四、结语 |
(3)乡土文学写作中的劳动伦理研究(1942-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选题价值论证 |
三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第一章 摇晃的平衡——延安文学中的劳动伦理 |
第一节 劳动伦理的乡土性与政治性 |
一 乡土性的限定 |
二 政治性的传播 |
第二节 借用与反馈——劳动伦理的建构 |
一 民间德性的借用 |
二 民间德性对政治德性的负向反馈 |
第三节 劳动伦理与农民主体生成 |
一 乡土伦理主体 |
二 “庄稼人”的身体 |
第二章 失衡的伦理——“十七年文学”中的劳动乌托邦 |
第一节 劳动乌托邦的提出 |
一 提纯——“继续革命” |
二 现代性话语的移用 |
第二节 劳动伦理建构的两个维度 |
一 劳动光荣 |
二 劳动改造 |
第三节 劳动新人的诞生 |
一 劳动新人的阶级本质 |
二 劳动新人的政治肉身 |
第三章 赓续与新变——劳动伦理的“新时期” |
第一节 劳动伦理的赓续 |
一 光荣伦理的不变与变 |
二 改造功能的全新表达 |
第二节 劳动伦理新建构 |
一 合法性的新依据——劳动致富 |
二 最后的隐喻——劳动的文化象征 |
第三节 劳动主体的新胚与旧质 |
一 结局:从新人格到旧欲望 |
二 劳动与身体的解冻 |
第四章 脱魅的乡土——1990年代至世纪初的劳动伦理 |
第一节 反现代的劳动与空间化的乡土 |
第二节 自为的劳动主体 |
一 抵达生命意识 |
二 劳动与身体在场 |
第三节 揉入现实质地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影视作品的叙事伦理研究 ——以电视剧《白鹿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 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
一、伦理、叙事伦理和伦理叙事 |
(一) 伦理 |
(二) 叙事伦理 |
(三) 伦理叙事 |
二、《白鹿原》小说及电视剧中的叙事伦理考析 |
(一) 《白鹿原》的创作背景及影响 |
(二) 叙事伦理的转换—从小说到电视剧 |
(三)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伦理叙事 |
三、积极构建当代影视作品的叙事伦理 |
(一) 现代性语境下强化叙事伦理与伦理叙事的必要性 |
(二) 文学作品改编应当遵循的叙事伦理原则 |
四、充分发挥影视作品对主流价值体系的构建作用 |
(一) 影视作品应当坚持正确的道德目标 |
(二) 影视作品对构建主流价值体系的积极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着作类 |
(二) 论文类 |
致谢 |
(5)《白鹿原》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及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白鹿原》的读者接受 |
第一节 时间维度上《白鹿原》的接受 |
第二节 空间维度上《白鹿原》的接受 |
第三节 《白鹿原》雅俗共赏的“可读性” |
第二章 《白鹿原》的接受焦点 |
第一节 多元文化论 |
一、对儒家文化的接受 |
二、对神秘文化的接受 |
三、对情色文化的接受 |
第二节 对其史诗品格的褒扬 |
第三节 被激赏的现实主义手法 |
第三章 《白鹿原》的经典性 |
第一节 “经典”的含义 |
第二节 作为经典的《白鹿原》 |
一、文本的“复义” |
二、民族丰碑的建构 |
三、多种艺术改编 |
第三节 经典方面的“不和谐音” |
一、经典与非经典的对峙 |
二、“经典”的瑕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身体:在文本中穿行 ——《白鹿原》的身体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与研究综述 |
1.1 选题的提出 |
1.2 《白鹿原》研究综述 |
二、身体话语的理论资源 |
三、研究框架与思路 |
四、逻辑支点:身体的功能价值(主体、客体、媒介) |
第一章 意义的涌现:身体作为主体 |
第一节 身体主体与意义发生 |
一、克制:身体意义的最初发生 |
二、“棒槌”下的身体表现 |
第二节 力比多与身体的诱导 |
一、身体的抚慰作用 |
二、身体的诱引作用 |
第三节 空间性与身体的存在 |
一、置于“祠堂”中的身体 |
二、重构白鹿原上的身体图景 |
第二章 意义的承载:身体作为客体 |
第一节 宗法与伦理的身体 |
一、仁义精神与身体颠覆 |
二、父辈强权与身体禁锢 |
第二节 美色与“第二性”的身体 |
一、囿于“惩戒凝视”的身体 |
二、作为“生殖工具”的女体 |
第三节 权力与生存的身体 |
一、土地权力与身体悖论 |
二、“仁义”——“革命”的权力流变 |
第三章 意义的传达:身体作为媒介 |
第一节 身体话语的审美意蕴 |
一、梦境的表现意义 |
二、疯癫身体的呈现 |
三、腰杆的双重隐喻 |
四、死亡书写的象征 |
第二节 对于“自我身体”的构建 |
一、“白鹿精魂”与身体关怀 |
二、权力囚徒与自我救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7)《白鹿原》评论的自我批判与修正——当代文学的“史诗性”问题的重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附记: |
(8)陈忠实文学批评的再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陈忠实文学批评的几种维度 |
(一)陈忠实文学批评在文本层面的文献综述 |
(二)陈忠实文学批评在审美层面的文献综述 |
二、陈忠实文学批评的瓶颈 |
三、重构陈忠实文学批评的可能性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重难点、价值意义和创新点 |
第一章 现实主义批评与陈忠实的秘史书写 |
第一节 重构与解构:从历史真实到艺术真实的二次编码 |
一、“历史的”实证考察式批评 |
二、审美的艺术真实化批评 |
第二节 维度与深度:基于现实主义的多元解读 |
一、新历史主义批评 |
二、魔幻现实主义批评 |
第三节 现实与隐喻:立足文本的意义再发现 |
第二章 文化批评与陈忠实的文化情结 |
第一节 民族文化的呈现与文化现代化的悖论 |
一、时空视野下的民族文化批评 |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 |
第二节 文化批评与批评文化的辩证互动 |
一、文化批评烛照下的陈忠实 |
二、多元层面的批评文化 |
第三节 批评的再批评:重识起点的精神图像 |
一、新形势下文学批评的反思 |
二、新形势下对批评主体的内在要求 |
第三章 文体批评与陈忠实的批评文体 |
第一节 剥离与寻找:白鹿原在语言修辞学上的价值。 |
一、现代白话文与方言俗语的结合、叙述语言的运用 |
二、修辞的诗意设置与风格阐释 |
第二节 诗意与张力:探寻白鹿原叙事学的宏大时空经纬 |
一、印象主义叙事批评 |
二、批评场域中的精细化叙事学 |
第三节 继承与超越:批评文体之比较体 |
一、比较视域:构建共时多元的批评 |
二、视域比较:深化纵横比较的批评 |
第四章 批评格局的构建与陈忠实的多元刻画 |
第一节 新时期多元批评格局建构的可能 |
一、多元批评格局的文化背景 |
二、多元批评格局的形成条件 |
第二节 政治抒写与批评的精神风骨 |
一、政治批评的“祛魅”与批评政治的“赋魅” |
二、“直派批评”的精神风骨 |
第三节 新时期多元批评格局的呈现 |
一、印象主义、原型与女性主义批评等多种模式并存 |
二、批评形式的分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白鹿原》批评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白鹿原》批评的历史进程 |
一、20 世纪90年代:以“反思”为中心的批评 |
(一)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坚守 |
(二)乡村社会的反思与批评 |
(三)文化保守主义的社会语境与“新儒学”的产生 |
二、新世纪以来:多元化、多视角的批评 |
(一)多主题的批评视角共存 |
(二)艺术形式改编的批评热潮 |
(三)文学批评价值的多元与功能的缺失——作为再生产的批评 |
第二章 《白鹿原》批评的三大向度 |
一、史诗性的宏大叙事 |
(一)“史诗性”内蕴的时代变化 |
(二)文学批评中的历史话语叙述 |
二、地域文化的文学书写 |
(一)“陕军东征”的批评诉求 |
(二)文学批评中的地域文化书写 |
(三)西部文学写作中关中文化批评的形成 |
三、家族小说的文化观照 |
(一)关于《白鹿原》的家族文化批评 |
(二)家族本位的东方文化 |
(三)乡土中国的家庭意识 |
第三章 《白鹿原》批评个案与当代文学批评的互动 |
一、批评环境对《白鹿原》批评的塑造与生成 |
(一)从“文学场”理论说起 |
(二)时代批评环境的塑造作用 |
(三)地域批评环境的生成作用:陕西及西部文学批评精神的影响 |
二、《白鹿原》批评个案对批评环境的推动 |
(一)活跃了1990年代的文学批评 |
(二)提升了陕西文学的关注度 |
第四章 《白鹿原》批评发展的可能 |
一、《白鹿原》批评发展可能性的前提 |
(一)《白鹿原》批评的反思与缺失 |
(二)文化背景及形成条件的成熟 |
二、《白鹿原》批评的发展途径 |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哲学基础 |
(二)塑造批评家的理论素养和责任意识 |
(三)多维度批评视野的建构 |
三、社会史视域下的理论批评 |
(一)文学批评的人民性 |
(二)文学批评应书写中国当代社会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新时期以来小说改编电影的叙事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改编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法与视野 |
三、新时期电影改编的成就与存在问题 |
四、论文写作思路 |
第一章 底本品格与主题转移 |
第一节 原着低迷与改编曲解 |
第二节 “灰色”青睐与删节反思 |
第二章 人物呈现与逻辑悖论 |
第一节 “他者”置换与性格突变 |
第二节 《高兴》式表演的艺术症候 |
第三章 故事噱头与创新瓶颈 |
第一节 暴力和性的镜头呈现 |
第二节 “菊豆”们的心理裂变 |
第三节 题材重复与角色固化 |
第四章 叙事策略的审美弱化 |
第一节 修辞韵味的影像流转 |
第二节 人物刻画的影像弱势 |
第三节 抽象表达技巧的影像钝化 |
第五章 叙事漏洞的形式拷问 |
第一节 细节的“螺钉效应” |
第二节 情节衔接的困惑 |
第三节 叙事节奏的失衡 |
第六章 改编的问题成因及解决途径 |
第一节 异质联姻的市场化产物 |
第二节 对症下药的影像追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新时期小说改编电影名录(部分)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白鹿原》:历史与道德的悖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滚滚红尘中的复杂人性——论黑娃形象中的时代情绪与人道主义精神[J]. 潘雨婷. 今古文创, 2020(01)
- [2]论小说《白鹿原》中伦理书写的对立化叙事[J]. 李伟. 广西社会科学, 2019(06)
- [3]乡土文学写作中的劳动伦理研究(1942-2010)[D]. 王朱杰. 山东大学, 2020(12)
- [4]影视作品的叙事伦理研究 ——以电视剧《白鹿原》为例[D]. 张炜钰.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5]《白鹿原》接受研究[D]. 焦君. 陕西理工大学, 2019(09)
- [6]身体:在文本中穿行 ——《白鹿原》的身体话语研究[D]. 左迅. 三峡大学, 2018(05)
- [7]《白鹿原》评论的自我批判与修正——当代文学的“史诗性”问题的重释[J]. 丁帆. 文艺争鸣, 2018(03)
- [8]陈忠实文学批评的再批评[D]. 杨兴丽.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9]《白鹿原》批评论[D]. 熊关曼.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3)
- [10]新时期以来小说改编电影的叙事困境研究[D]. 杨天豪. 兰州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