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长QT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征

先天性长QT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征

一、先天性长QT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程晓琳[1](2021)在《儿童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致病基因和临床特征的单中心随访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先天性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是指体表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延长、T波异常,易产生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de points,TdP),进而引起晕厥和猝死的一组综合征,发病率1:2500[1]。目前共发现18种亚型,由16个基因突变导致,按照遗传方式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Romano-Ward综合征(Romano-Ward syndrome,RWS)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 Jervell-Lange-Nielsen 综合征(Jervell-Lange-Nielsen syndrome,JLNS)。不同亚型的临床表现、诱因及心电图各有其特点,基因检测成为当前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以医疗中心为单位对儿童LQTS的长期随访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我们开展了一项儿童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单中心随访研究。目的对本中心10年来收治的先天性长QT综合征患儿及其家系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及随访,旨在探讨LQTS患儿的致病基因、临床特征以及治疗随访情况。研究对象和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山东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收治的共19例诊断为先天性长QT综合征且行基因检测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基因检测资料并进行随访,随访中了解患儿现状及治疗反应,反复确认病史及家系发病情况。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1.19例患儿中男性9例(47.4%),女性10例(52.6%)。首发症状年龄(5.1±4.2)岁,范围0-13岁。诊断年龄(6.7±4.4)岁,范围0-14岁。12例(63.2%)有阳性家族史,其中7例有晕厥或猝死家族史,8例有QTc延长家族史。19例患儿均检出LQTS相关基因突变,其中17例(89.5%)检出致病变异或疑似致病变异,2例检出临床意义未明变异。检出LQTS突变基因5个,分别为KCNQ1、KCNH2、SCN5A、CACNA1C、AKAP9,对应 6 种表型,包括 6 例 LQT1(31.6%),5 例 LQT2(26.3%),1例 LQT3(5.3%),3 例 LQT8(15.8%),3 例 JLNS1(15.8%),1 例表型不明(5.3%);LQT1、LQT2、LQT3共12例(63.2%)。文献未报道位点8个,KCNQ1基因的突变4个,KCNH2突变1个,SCN5A突变1个,CACNA1C突变1个,AKAP9突变1个。2.17例(89.5%)患儿有阳性症状,表现为晕厥、面色苍白、头晕、心跳慢。有症状患儿中12例(70.6%)有明确有诱因。LQT1患儿3例(75%)是在跑步或踢足球时出现晕厥,1例(25%)多次于行走中或情绪激动时出现晕厥。LQT2患儿在感冒、玩手机、饥饿、睡眠被唤醒、睡眠、泡温泉时出现晕厥发作。1例LQT3患儿剧烈运动后出现头晕、心动过缓。LQT8均无诱因发作。JLNS1患儿均于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晕厥。3.9 例(47.4%)患儿合并 QTc 间期(corrected QT interval,校正 QT 间期)延长以外的心律失常,合并窦性心动过缓4例,合并室性早搏4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合并并指畸形1例(5.3%),低血糖1例(5.3%)。心脏结构异常3例(15.8%),包括1例左室大,1例室间隔缺损,1例动脉导管未闭及肺动脉瓣狭窄。2例(10.5%)为早产儿。4.19 例平均 QTc 为(551.8±68.2)ms,其中 16 例(84.2%)患儿 QTc≥480ms,3例QTc<480ms患儿中2例为LQT1,1例表型不明。LQT1患儿6例,心电图平均QTc 为(496.3±31.9)ms,范围 460-543ms;LQT2 患儿 5 例,平均 QTc 为(582.0±20.5)ms,范围 550-600ms;LQT3 患儿 1 例,心电图最长 QTc 为 520ms;LQT8患儿 3 例,平均 QTc 为(570.0±70.0)ms,范围 490-620ms;JLNS1 患儿 3 例,平均QTc为(635.7±79.5)ms,范围550-707ms。表型不明患儿1例,心电图QTc最长为460ms。LQT1患儿心电图T波形态表现为宽基底、双向或正常,LQT2患儿T波表现为双向、切迹或低平,LQT3表现为晚发T波、T波双向,LQT8患儿心电图均有T波高尖改变,JLNS1患儿心电图均表现为T波宽基底及T波双向改变。女性患儿QTc平均值(580.7±64.9)ms大于男性患儿(519.8±59.4)ms,P值为0.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例(68.4%)晕厥患儿的平均QTc为(560.2±72.3)ms,6 例(31.6%)无晕厥患儿的平均 QTc 为(533.8±60.3)ms,P 值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9例患儿的平均Schwartz评分为(4.9±1.2)分,18例(94.7%)评分≥3.5 分。6.本研究失访率为0,5例(26.3%)通过电话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9±2.0)年,范围0-7年。至随访结束1例(5.3%)LQT8患儿死亡,18例存活,存活患儿中1例(5.3%)LQT2患儿意识丧失。19例患儿中17例接受药物和或ICD治疗,显效3例(17.6%),有效10例(58.8%),无效4例(23.5%)。单纯用药组与非用药组疗效无差异,P值为1。坚持口服药物治疗患儿共12例,10例口服普萘洛尔,1例口服美托洛尔,1例口服美西律。口服普萘洛尔的10例患儿,1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经检验,剂量≥1.5 mg/kg· d有效率显着高于剂量<1.5 mg/kg·d患儿,P值0.008。3例植入ICD患儿同时口服β受体阻滞剂,2例随访无晕厥,ICD无放电,1例反复晕厥,ICD每年放电20多次。结论1.发现了 8个疑似LQTS相关新的突变位点。2.先天性LQTS作为单基因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基因检测的阳性率超过既往报道的72%。基因诊断和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3.部分LQTS病例仅有心电图的改变或仅有晕厥表现而无典型的心电图特征,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4.先天性LQTS的症状、诱因、心电图特征因类型不同而异,各型特征与以往报道不完全相同。5.β受体阻滞剂具有保护作用。口服药物剂量不足或治疗无效时,接受ICD治疗可防止心脏性猝死发生。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2](2020)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文中指出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多为良好,但持续性快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与颤动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专家首次撰写了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为2016年共识的升级版,该版是在参考新近公布的欧美相关指南和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国情再版的新的专家共识。期望2020版共识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陈沛沛[3](2020)在《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探索长QT综合征7型心肌发育分化相关致病调节机制》文中认为[背景]由KCNJ2基因突变引起的长QT综合征7型Andersen-Tawil综合征(Andersen-Tawil syndrome,ATS)常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周期性麻痹和骨骼发育畸形临床三联征。既往研究发现全基因敲除的动物出现发育畸形,且不能长期存活。已有研究证实该基因突变影响了颅面部发育时的膜电位电压变化,进而影响重要的颅面相关基因表达导致ATS患者颅面部发育畸形。因此证明该致病基因会影响正常器官发育。心肌细胞的发育分化及电生理成熟对心脏功能至关重要,其改变可能促进ATS疾病的病理生理。尽管人们初步了解ATS心肌QT间期延长的原因与内向整流钾通道相关,但KCNJ2基因对心肌细胞正常的发育分化影响知之甚少。[目的]本研究拟建立可特异性复现ATS疾病表型的人类心肌细胞模型,更好的了解KCNJ2基因对心肌细胞发育分化的致病调节机制,探索潜在的转录因子和相关靶基因。[方法]利用ATS患者的外周血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并同时和进行了 Crispr修复突变位点的修复CRISPR组iPSC一起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cardiomyocytes,iPSC-CM)。iPSC经过形态学、核型分析、畸胎瘤实验、流式检测、免疫共聚焦染色及qPCR实验来鉴定。iPSC-CM经过形态学自主搏动记录、免疫共聚焦染色及膜片钳动作电位和Kir2.1通道电流变化来鉴定。根据发育分化经典的不同阶段进行基因及染色质开放性检测。使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对发育分化特定阶段的共表达基因群进行模块分类及权重评分,并将权重排名前100位的基因与人类转录因子JASPAR数据库进行比对获得潜在调控的转录因子,并利用同步检测的ATAC-seq染色质开放性表观遗传学数据来验证这些特定阶段潜在转录因子。最后通过新收集最接近临床表型的两组成熟心肌细胞,联合转录组和蛋白组数据,使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ingle-sample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从通路角度整体进行联合分析,评估钾离子相关通路调控状态,同时也能在转录和蛋白水平关联分析中找出关键靶基因,并进行验证,以获得可能受到转录因子调控的疾病相关的关键靶基因。[结果]成功建立了稳定传代,均一的突变与修复组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系,既保留了患者特异性的遗传信息,同时也具有可诱导定向分化的干细胞特性。并且成功分化了突变组与修复组的心肌细胞,可自主规律搏动,分化率>90%,突变组搏动率明显低于修复组,心肌特异性标志物(TNNT2和NKX2.5)均阳性。突变组的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Kir2.1电流呈现负向效应特征,与患者临床表型一致;修复组与健康对照组的电生理特征无明显差异。WCGNA分析结果显示一致性发育分化相关的染色质开放可及性增高的转录因子有5个:中胚层(Day2,MIXL1);心脏中胚层前体细胞(Day4,GBX1);早期搏动心肌(Day8,DLX5);电生理成熟心肌(Day15,HOXB4);晚期心肌(Day30,ZEB1)。致病性相关的转录因子仅有ZNF528,从心脏中胚层前体细胞阶段(Day4)开始开放调控,并在突变组持续低表达。上述转录因子均获得了 ATAC-seq数据的验证。随后在新收集的晚期心肌细胞中同步检测转录组和蛋白组,使用ssGSEA在基因和蛋白层面同时评估钾离子通道相关通路的整体调控状态,结果显示突变组与修复组有7条差异钾离子通道相关通路富集分数显着降低(P均<0.05)。含突变基因KCNJ2参与的3条钾离子相关通路与内向整流钾通道的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的全程相关,从电压门控钾通道复合体感应(GO:0008076),随后钾离子跨膜进入到细胞内(GO:1990573),最后到维持细胞内钾离子稳态(GO:0030007)的通路均受到抑制。另外同时受到影响的4条通路与调控钾离子跨膜途径和钠:钾交换ATP酶相关(P均<0.05)。这些下调的钾离子通道相关通路差异基因共有19个,差异蛋白有4个,关联交集分析获得趋势一致的差异低表达的基因蛋白有3个(KCNJ2、CTTN和ATP1B1),即可能是潜在被转录因子ZNF528开放性降低所下调显着的关键靶蛋白。[结论]建立了特异性复现ATS疾病表型的人类心肌细胞模型可为探索疾病机制或药物治疗提供可靠的平台。验证了 ATS早期心肌发育分化不同阶段的转录因子(MIXL1、GBX1、DLX5、HOXB4和ZEB1),以及致病性相关的潜在转录因子ZNF528。成熟的心肌细胞中钾离子内流全程和能量消耗相关通路受到明显抑制,受到突变KCNJ2基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关联分析获得转录因子ZNF528潜在调节下调显着的3个关键靶蛋白(KCNJ2,CTTN和ATP1B1)。转录因子及关键靶蛋白的低表达可能导致或加重ATS患者心肌发育功能和电生理成熟的异常。今后有望通过干预关键调节转录因子,以达到调节靶基因的作用,从而改善ATS患者心肌电生理紊乱的症状,为治疗罕见病提供新的思路。

张瑞祺[4](2020)在《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亚型JLN综合征国内一新发现致病基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Congenital long QT syndrome,CLQTS)为一种遗传性离子通道疾病,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QT间期异常延长、晕厥、抽搐以及反复发作的致死性心律失常,对于未曾接受治疗的LQTS患者,10年病死率可达50%。长QT综合征根据病因可分为获得性及先天性。获得性长QT综合征多由药物、体内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等因素所致,对于诱因的控制可起到治疗效果。而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发生机制相对复杂,一直是分子遗传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先天性LQTS可进一步分为不伴耳聋表型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Romano-Ward综合征(RWS)以及伴有耳聋表型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Jervell-Lange-Nielsen综合征(JLNS),基于目前研究显示,我国目先天性LQTS主要的遗传基因为KCNQ1,KCNH2和SCN5A。且JLN综合征由于其极低的发病率(约16:1000000),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观察了来自中国安徽省的一个JLN综合征家系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并筛查了一个常见的JLN综合征致病基因KCNE1,对其进行了一系列分子遗传学研究,以便进一步了解JLN综合征患者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方式。目的: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对一个JLN综合征患者家系行基因突变分析,研究JLN综合征的KCNE1基因突变情况,从而对后续的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调查一个JLN综合征家系的基本情况,包括是否发生晕厥、首次晕厥时间、晕厥频率、是否伴发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QT间期长度、QTc等。2.在符合伦理要求以及取得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采集该家系中10名成员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采取聚合酶链反应和DNA正反双向测序法对该JLN综合征家系行KCNE1基因测序,观察有无KCNE1基因突变。结果:在先证者以及多位家系成员中的KCNE1基因第112位外显子发现了一错义突变A→G,导致丝氨酸密码子(AGT)改变为甘氨酸密码子(GGT)。结论:KCNE1基因突变可致JLN综合征产生,KCNE1基因中的第112位外显子A→G错义突变是首次发现于中国JLN综合征家系中的突变基因及位点。

丁世芳,向晋涛[5](2014)在《国内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状况》文中提出家系调查表明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的发病有其明显的家族遗传性,不同家族其有症状者、无症状者和正常者的构成比不同。无论是有症状者,还是无症状者,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占56.0%62.0%)。2个20个家系的研究显示其死亡率分别为6.9%和7%。先证者的调查显示先天性LQTS先证者女性发病者高,2个大系列调查其男女之比分别为22.4%∶77.6%和18.8%∶81.2%。LQTS可以合并Brugada综合征、阵发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以及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根据发作前的上游节律特征可分为快速节律依赖性、缓慢节律依赖性、T波电交替依赖性、室性早搏节律依赖性TdP。有症状者QT/QTc间期长于无症状者,而无症状者又长于正常者。运动试验显示LQTS患者运动后恢复期QT显着延长。T波可表现为T波电交替、T波切迹、TU融合;同一类型间、同一家系中和同一患者的不同时间ST-T变化均可出现较大差异。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前后对U波的观察提示U波的起源与T波不同。β受体阻滞剂是先天性LQTS的最基本的治疗,对大部分病人有效;对无效或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辅以起搏、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可明显提高对LQTS的整体疗效。

程超[6](2014)在《先天性2型长QT综合征家系的长期随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1个先天性2型长QT综合征(LQT2)的大家系,进行了14年的长期随访,研究该家族发病情况、临床经过和心电图特点,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研究基因诊断阳性患者晕厥、猝死、QT间期、QT离散度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探讨临床诊断与基因诊断不相符患者的长期病情演变情况。方法:1999年已经采集26例家庭成员的临床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并采集同步12导联体表心电图,测量QT问期、校正的QT间期和QT离散度。采用schwartz提出的评分标准,为长QT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2001年采集26例家族注册研究成员的血样,提取DNA,进行基因检测,结果证实为HERG基因的无义突变(CGA2587TGA),基因诊断为LQT2。有症状的患者给予盐酸普萘洛尔1mg/kg口服,有心脏内转律除颤器(ICD)植入指征的患者建议ICD植入。对患者进行宣教,避免心脏事件的触发因素,禁止患者进行竞技性体育活动,建议患者不独处,不单独入眠,训练家族成员进行心肺复苏。出院后每年电话随访1-2次,症状再发随时入院,2008年、2013年再次进行家族调查,采集临床病史,进行体格检查,采集心电图,指导治疗。结果:1)该家系26例中有7例(27%)临床诊断和LQT2基因诊断均阳性的患者,5例女性,2例男性;11例临床诊断可疑阳性,基因诊断阴性,9例女性,2例男性;8例临床诊断和基因诊断均为阴性。2)LQT2患者发生晕厥的诱因均为情绪激动或体力劳动,其共同的心电图特征为:QTc≧460ms,胸前导联T波宽大、双峰或有切迹,多可见u波明显,病情严重的患者QT间期更长。3)该家系患者晕厥等症状发作与年龄、性别和基因型相关。临床诊断阳性和基因诊断阳性的患者6例有晕厥病史,2例男性,4例女性,首发晕厥年龄21±9岁;晕厥频率高发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50岁范围。随访过程中已经有晕厥病史的患者中2例男性没有再发晕厥和黑朦,4例女性晕厥和黑朦发作频繁,其中2例出现了尖端扭转型室速,经抢救后幸存,拒绝植入ICD。2例不规律应用盐酸普萘洛尔,用药后晕厥次数明显减少,停药则晕厥发作频率增加,最近6年没有晕厥再发。临床诊断可疑基因诊断阴性的患者以及临床诊断和基因诊断均阴性的患者,随访过程中没有晕厥和黑朦发生。整个家族成员随访过程中2例死亡,1例自然死亡,1例肺癌死亡,非猝死,没有猝死家族病例。4)临床诊断阳性和基因诊断阳性的患者QT间期的长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相对稳定,但随年龄增长有延长趋势,特别是在TdP发作前明显延长,之后随着病情稳定又缩短。1999年QTc为460±10ms,,QTd为90±50ms。2008年QTc为470±10ms,QTd为100±40ms。2013年QTc为500±30ms,,QTd为110±60ms。随着时间的变化LQT2患者2013年QTc较1999年有延长趋势(p<0.05),1999年QTc较2008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临床诊断阳性、基因诊断阴性的患者1999年QTc为410±20ms,QTd为50±20ms。临床诊断阴性、基因诊断阴性的患者1999年QTc为400±10ms,QTd为40±20ms。6)临床诊断阳性和基因诊断阳性的患者(LQT2患者组)、临床诊断阳性和基因诊断阴性的患者(可疑患者组)、临床诊断阴性和基因诊断阴性的患者(正常组)之间,LQT2患者组QTc较可疑患者组和正常组QTc对比有显着性差异,可疑患者组QTc较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PR间期、QRS波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该LQT2家系基因诊断和临床诊断基本相符合,LQT2患者发病特点和危险因素与年龄、性别、QTc、晕厥病史、基因型诊断阳性有关。2.该家系LQT2患者共同的心电图特征是,QTc≧460ms,T波宽大,T波双峰或者T波有切迹,可见u波,有心脏事件的患者,其QT间期比无心脏事件的患者长。3.临床诊断阳性和基因诊断阳性的患者QT间期的长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相对稳定,但随年龄增长有延长趋势,特别是在TdP发作前明显延长,之后随着病情稳定又缩短。4.β受体阻滞剂药物,对于长QT综合征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的减少是有效果的。加上医生的密切随访,以及指导患者避免相关诱发因素,针对家属的心肺复苏训练也很重要。5.临床诊断和基因诊断相结合的家系研究,有助于深入研究LQTS的发病机制,可能为将来LQTS的基因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丁世芳,向晋涛[7](2013)在《国内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状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系调查表明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的发病有其明显的家族遗传性,不同家族其有症状者、无症状者和正常者的构成比不同。无论是有症状者,还是无症状者,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占56.0%62.0%)。2个20个家系的研究显示其死亡率分别为6.9%和7%。先证者的调查显示先天性LQTS先证者女性发病者高,2个大系列调查其男女之比分别为22.4%:77.6%和18.8%:81.2%。LQTS可以合并Brugada综合征、阵发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以及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根据发作前的上游节律特征可分为快速节律依赖性、缓慢节律依赖性、T波电交替依赖性、室性早搏节律依赖性TdP。有症状者QT/QTc间期长于无症状者,而无症状者又长于正常者。运动试验显示工QTS患者运动后恢复期QT显着延长。T波可表现为T波电交替、T波切迹、TU融合;同一类型间、同一家系中和同一患者的不同时间ST-T变化均可出现较大差异。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前后对U波的观察提示U波的起源与T波不同。β受体阻滞剂是先天性LQTS的最基本的治疗,对大部分病人有效;对无效或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辅以起搏、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可明显提高对LQTS的整体疗效。

王淼,张建江,史佩佩[8](2013)在《儿童长QT综合征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是一组以QT间期延长、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反复晕厥、抽搐甚至心源性猝死为特征的综合征[1]。LQTS是一种潜在致死性心脏离子通道病,部分无前驱症状,常被误诊为心悸、神经心源性晕厥和癫痫等,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期表现为晕厥前兆或症状明显的晕厥反复发作,具有家庭倾向,但部分病例可无家族史。Schwartz等[2]报道首发晕厥后,1年内病死率高达20%,10年内病死率接近50%,

丁世芳,向晋涛[9](2012)在《国内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状况》文中认为家系调查表明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的发病有其明显的家族遗传性,不同家族其有症状者、无症状者和正常者的构成比不同。无论是有症状者,还是无症状者,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占56.0%62。0%)。2个20个家系的研究显示其死亡率分别为6.9%和7%。先证者的调查显示先天性LQTS先证者女性发病者高,2个大系列调查其男女之比分别为22.4%:77.6%和18.8%:81.2%。LQTS可以合并Brugada综合征、阵发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以及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根据发作前的上游节律特征可分为快速节律依赖性、缓慢节律依赖性、T波电交替依赖性、室性早搏节律依赖性TdP,有症状者QT/QTc间期长于无症状者,而无症状者又长于正常者。运动试验显示LQTS患者运动后恢复期QT显着延长。T波可表现为T波电交替、T波切迹、TU融合;同一类型间、同一家系中和同一患者的不同时间ST-T变化均可出现较大差异。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前后对U波的观察提示U波的起源与T波不同。β受体阻滞剂是先天性LQTS的最基本的治疗,对大部分病人有效;对无效或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辅以起搏、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可明显提高对LQTS的整体疗效。

李翠兰,刘文玲[10](2012)在《国人长QT综合征基因筛查及分子致病机制研究状况》文中指出自1995年发现第一个长QT综合征(LQTS)致病基因至今,目前已在13个致病基因上发现了950多个突变。已公开发表的中国LQTS患者特异基因突变点有47个,包括KCNQ1上17个、KCNH2上19个、SCN5A上4个、KCNE1上1个、KCNJ5上1个。在对病人进行基因筛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突变位点的分子致病机制进行了研究的有:KCNQ1上的突变L191P、F275S和G314S,KCNH2上的突变L413P、F463L、Y475C、E505D、1539fs/47、P559H、A561V、G604S、V630A、N633S、R863X,KCNE1上的G52R,KCNJ5上的KiT3.4-Gly387Arg。致病机制包括负显性或单倍体不足导致的通道功能缺失。

二、先天性长QT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先天性长QT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致病基因和临床特征的单中心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局限性
创新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探索长QT综合征7型心肌发育分化相关致病调节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长QT综合征7型——Andersen-Tawil综合征患者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一) 实验材料
    (二) 实验方法
        1、收集临床信息
        2、患者及匹配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提取备用
        3、患者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系的转染重编程过程
        4、患者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系的鉴定
        5、对照组的选择
    (三) 实验结果
        1、CRISPR修复成功
        2、类干细胞克隆鉴定结果
    (四) 实验小结
第二部分 突变及CRISPR组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系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及电生理实验结果
    (一) 实验材料
    (二) 实验方法
        1、诱导多能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
        2、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记录、冻存及爬片制备
        3、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的鉴定
    (三) 实验结果
        1、诱导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2、诱导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鉴定及电生理检测
    (四) 实验小结
第三部分 LQT7型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分化发育的加权基因共表达分析及染色质开放性变化的鉴定
    (一) 实验材料
    (二) 实验方法
        1、转录组样本收集和准备
        2、数据分析
        3、ATAC-seq染色体可及性样本收集和准备
        4、ATAC-seq联合分析染色质开放的可及性
    (三) 实验结果
        1、突变组与CRISPR组样本转录组整体分析
        2、突变组与CRISPR组样本进行发育分化阶段WGCNA分析
        3、染色质在心肌细胞发育分化阶段的高度动态变化分析
    (四) 实验小结
第四部分 LQT7型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转录组和蛋白组联合分析验证转录因子调控关键靶基因
    (一) 实验材料
    (二) 实验方法
        1、转录组实验
        2、蛋白组测序TMT步骤
    (三) 实验结果
        1、突变组与CRISPR组晚期心肌细胞样本蛋白组分析
        2、突变组与CRISPR组晚期心肌细胞样本转录组联合蛋白组分析
    (四) 实验小结
讨论
    (一) 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建立与鉴定
    (二) Andersen-Tawil综合征患者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模型建立成功
    (三) KCNJ2基因突变导致Andersen-Tawil综合征的hiPSC-CM发育分化相关致病调节机制探索
    本课题的创新点
研究结论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发育过程中的电生理特征及应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工作
致谢

(4)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亚型JLN综合征国内一新发现致病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资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先天性2型长QT综合征家系的长期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儿童长QT综合征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一、病例资料
二、讨论

四、先天性长QT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致病基因和临床特征的单中心随访研究[D]. 程晓琳. 山东大学, 2021(12)
  • [2]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03)
  • [3]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探索长QT综合征7型心肌发育分化相关致病调节机制[D]. 陈沛沛.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4]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亚型JLN综合征国内一新发现致病基因研究[D]. 张瑞祺.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5]国内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状况[A]. 丁世芳,向晋涛. 面向基层心率失常的规范化及心血管疑难重症专题会议资料汇编, 2014
  • [6]先天性2型长QT综合征家系的长期随访研究[D]. 程超. 大连医科大学, 2014(01)
  • [7]国内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状况[A]. 丁世芳,向晋涛. 全国疑难急诊心电图学和心律失常诊疗新进展专题会议(2013)资料汇编, 2013
  • [8]儿童长QT综合征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 王淼,张建江,史佩佩.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06)
  • [9]国内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状况[A]. 丁世芳,向晋涛. 全国心律失常的现代诊疗新进展专题会议(2012)资料汇编, 2012
  • [10]国人长QT综合征基因筛查及分子致病机制研究状况[A]. 李翠兰,刘文玲. 全国心律失常的现代诊疗新进展专题会议(2012)资料汇编, 2012

标签:;  ;  ;  ;  ;  

先天性长QT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