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芎嗪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蒋昇源,邓博文,徐林,刘港,贺丰,赵毅,任敬佩,穆晓红[1](2022)在《川芎嗪修复脊髓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川芎嗪药理作用广泛,具备改善微循环、抗炎、抑制细胞凋亡等功能,在修复脊髓损伤方面具有显着疗效。目的:综述川芎嗪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脊髓损伤的研究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tetramethylpyrazine,spinal cord injury,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为英文关键词;以"川芎嗪,脊髓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为中文关键词,检索2003-2020年期间收录在Pub 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的文献,纳入川芎嗪药理作用及其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机制相关的文献,排除重复与相关性弱的文献,对85篇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目前的动物实验尚未完全阐明川芎嗪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机制。川芎嗪在治疗脊髓损伤过程中的机制主要包括:抑制内皮素生成、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拮抗钙离子内流、调节白细胞介素、抑制核因子кB信号通路、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及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临床使用川芎嗪单体注射液治疗脊髓损伤的报道较少,其临床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姜言红,田颖,练佳颖,徐向青[2](2021)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72 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72 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系统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ClinicalTrails,收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72h内AIS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采用《Cochrane干预措施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质量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资料后通过Rev Man5.4和Stata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2篇文献,518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相比,可显着提高临床总有效率[RR=1.24,95%CI(1.21,1.28),P<0.000 01],2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SMDNIHSS=-3.62,95%CI(-4.37,-2.87),P<0.000 01;MDCSS=-5.65,95%CI(-6.46,-4.85),P<0.000 01]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改善程度[SMDADL=12.41,95%CI(8.60,16.22),P<0.000 01];显着降低多种血液流变学指标。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R=1.34,95%CI(0.87,2.06),P=0.18>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72h内AIS可以显着提高其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但纳入文献质量较低,缺乏更多高质量证据支持。Prospero注册号CRD42021225911。
石兆峰[3](2021)在《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中医临床治疗作为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个体化模式,其临床疗效虽然已经过长期验证,但是缺乏科学和客观的证据。当前以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为主导的群体化研究方法已应用于中医疗效评价之中,虽然规范了临床证据产出,但是带来了辨证论治特色缺失问题,难以满足个体化实践与分析的需求,与客观评价中医真实疗效水平尚有差距。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符合辨证论治特色的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成为亟需解决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通过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在时间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框架、探讨实施步骤,并结合具体疾病进行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系统研发以及临床验证,以期建立完整的方法研究和实践体系,实现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客观动态评价和长期预测指导,助力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研究方法: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分析当前群体化评价方法应用于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的局限性,凝练论文科学问题;基于本团队工作基础,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并明确其内涵和主体;从研究问题的结构化构建角度,参考PICO模型分析中医个体化诊疗和评价的思辨过程,转化形成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研究框架,探讨评价方法的实施步骤,以契合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完善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主体。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进行示范构建:1)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系统评价联合专家头脑风暴、聚类和因子分析,形成个体化结局指标汇总清单;2)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形成中医固定干预方法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汇总清单;3)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梳理形成个体化比较方法汇总清单;4)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多学科纵向数据模型,梳理形成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汇总清单。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形成的汇总清单,将固定干预措施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清单和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搭建形成个性化选用模块;选用个体化疗效比较方法中的“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搭建形成逻辑分析模块;选用纵向数据模型中的“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搭建形成外部调用分析模块。以三层架构为指导,分别采用Eclipse+JDK+SDK+ADT作为Android移动客户端系统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MySQL+Java Web+Tomcat作为系统后台服务器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设计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以信息化模式优化长时程评价方法。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注册登记研究设计,纳入10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基于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对患者进行动态随访观察,选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量化评价自身治疗前后中医个体化疗效;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从个体层面解析疗效差异、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时间序列分析模型从患者层面预测长期个体化疗效趋势,结合疗效影响因素给予个体化指导。研究结果: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辨证论治诊疗的时空特征是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本论文科学问题是探索解决因个体差异在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明确随时间推移的每个访视点,中医都需要通过评价重新定义患者整体状态,其过程实践就是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是中医个体化诊疗数据的完整采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多时点动态分析和量化评价、中医个体化疗效的长期预测和指导;方法的主体初步选用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参考PICO模型并转化构成要素为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形成了中医个体化长时程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1)针对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纳入130篇随机对照试验,形成125项结局指标清单和7类指标准则层,指标合并优化后获得24项结局指标,使指标清单在全面合理的基础上突出层次重点。2)针对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纳入166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9种固定干预模式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对7项评价指标中疗效排名前10的共44类不同组合中成药进行汇总分析,展示了同一种中成药在不同指标中的疗效排序。3)针对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纳入74篇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汇总梳理得出5种比较模式: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个体疗效和公认疗效评价标准的比较、个体疗效和群体疗效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线性趋势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权重体系的比较。4)针对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纳入115篇文献和34种纵向数据模型,模型集中学科主要为数学,热点研究领域为医学。模型主要分为五大类:线性模型、混合效应模型、联合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梳理并呈现了模型与方法内涵的对应特征。上述示范构建为长时程评价方法中结局指标的个性化制定、个体化治疗优化选用、疗效量化比较方式设定、疗效个体化动态分析提供了支持和完善。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由客户端和后台管理两个区域和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的三层架构搭建。客户端区域由研究者登录、项目经理登录和系统管理员三大模块组成,后台管理区域由研究中心管理、试验管理、疾病管理、受试者管理、系统权限管理、统计分析功能六大模块组成。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搭建的信息化模块,Android系统客户端和后台服务器完成了个体化数据采集、录入和动态分析,初步实现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优化。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临床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循证目标成就评量分数呈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点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最后时点评分均显着高于基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自身治疗前后对比中医个体化疗效显着。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的截距、斜率和二次斜率的均值、方差和相关系数显示回顾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且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既往不同个体对疗效的反馈不同,存在应答和提升迅速的个体;前瞻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而初始水平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治疗初期存在疗效反馈不同个体。模型协变量分析结果提示,回顾性研究中疗效初始水平和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是既往病史、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证候;前瞻性研究中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脉象,评量后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年龄、证候虚实类型和脉象(P<0.05)。以前瞻性研究中一名患者为例,时间序列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其中医个体化长期疗效较好,个体化指导提示患者需要关注随年龄增长可能带来的合并慢性疾病负担,结合证候和脉象偏虚需要注重补气活血。上述结果共同验证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临床可行性。结论:本论文紧扣辨证论治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探索建立了以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难题为导向、长时程评价方法构建为驱动、系统研发和临床应用相结合的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和实践体系,初步实现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动态评价、长期预测和个性化指导,能够助力中医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辅助和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
李华[4](2021)在《川芎嗪对结肠癌细胞的抑瘤效应及改变线粒体活性氧代谢介导凋亡通路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结肠癌是消化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于中晚期。针对晚期及复发患者,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化疗药物存在较强的毒副反应以及药物耐药的出现严重影响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因此,亟待寻找新型的抗肿瘤药物为结肠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传统中药是抗癌药物的宝库,川芎嗪是从川芎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单体,川芎嗪作为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多项研究证实川芎嗪可对肝癌、胃癌、前列腺癌、宫颈癌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然而,关于川芎嗪是否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结肠癌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川芎嗪对不同结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分析;明确川芎嗪抗结肠癌细胞增殖以及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进一步探讨川穹嗪改变线粒体活性氧代谢介导结肠癌细胞凋亡通路的调控机制;在结肠癌荷瘤小鼠中验证川芎嗪的抗肿瘤效果。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川芎嗪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观察川芎嗪作用的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并计算IC50;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运用Annexin-V/PI双染的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的类型和比例;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用DCFH-DA探针来检测;用活性氧抑制剂(NAC)和Caspase泛抑制剂(Z-VAD-FMK)联合川芎嗪作用于结肠癌细胞,观察清除活性氧及阻断凋亡相关靶蛋白后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建立结肠癌荷瘤动物模型,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丙二醛和分析移植肿瘤内活性氧含量,采用Caspase 3和Caspase 9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移植肿瘤内Caspase 3和Caspase 9蛋白含量。结果1.川芎嗪对6种结肠癌细胞均有杀伤效果,并且随着川芎嗪药物浓度升高,结肠癌细胞存活量逐渐减少,杀伤效果在HCT116和SW480两株细胞中最为敏感。HCT116和SW480两种细胞系的IC50最低;2.随着川芎嗪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显微镜下细胞数减少。与对照组相比,3.川芎嗪浓度达到600μg/ml时,HCT116和SW480细胞数目显着减少,细胞收缩和圆,分裂和漂浮。随着川芎嗪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HCT116和SW480细胞的增殖活性逐渐降低;4.随着川芎嗪浓度的增加,G1期的细胞比例逐渐增多,S期的细胞比例逐渐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在600μg/ml以上浓度的川芎嗪作用下,细胞周期中S期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随着川芎嗪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呈浓度依赖性。600μg/ml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具有统计学意义。SW480细胞中以早期凋亡增加(annexin+/pi-,右下象限)增加为着,HCT116细胞呈现晚期凋亡(annexin+/pi+,右上象限)增加为着;6.与DMSO对照组相比,川芎嗪组的HCT116和SW480细胞数目显着减少,细胞收缩变圆、破碎并漂浮。川芎嗪+NAC和川芎嗪+Z-VAD-FMK组与川芎嗪组相比,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川芎嗪组相比DMSO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川芎嗪+NAC和川芎嗪+Z-VAD-FMK组与川芎嗪组相比,两组凋亡率显着降低。NAC组细胞存活率高于Z-VAD-FMK 组;7.川芎嗪组活性氧含量明显增加,与DMSO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川芎嗪+NAC组与川芎嗪处理组相比,活性氧含量显着下降。川芎嗪+Z-VAD-FMK组活性氧含量与川芎嗪处理组在SW480结肠癌细胞中无明显变化。在HCT116结肠癌细胞中川芎嗪+Z-VAD-FMK组与川芎嗪处理组相比活性氧含量有所下降;8.川芎嗪组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 3,9和PARP均发生明显的剪切活化,蛋白表达明显增高。川芎嗪+Z-VAD-FMK组和川芎嗪+NAC组,与川芎嗪组相比,Caspase 3,9和PARP这种活化可以被Z-VAD-FMK和NAC显着抑制;川芎嗪+NAC组Caspase 3,9和PARP表达与川芎嗪+Z-VAD-FMK组相比,表达抑制更为显着,蛋白表达降低;9.动物实验中,高浓度川芎嗪组移植瘤生长明显抑制,且呈浓度依赖性,移植瘤的重量分布为:1.62±0.48 g(浓度 0 mg/kg)、0.92±0.21 g(浓度 50 mg/kg)和 0.58±0.19 g(浓度100 mg/kg),差异有显着性和浓度依赖性;10.川芎嗪高浓度组(100 mg/kg)的动物模型移植肿瘤中的丙二醛和Caspase3,9蛋白含量显着高于低浓度组(50 mg/kg)和对照组(0 mg/kg),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且有浓度依赖性。结论1.川芎嗪对结肠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促进凋亡作用,并呈现时间与浓度依赖性;2.结肠癌细胞在川芎嗪作用下能够将凋亡细胞增殖阻止在G1期,进而抑制细胞周期S期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胞增殖;3.川芎嗪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与产生大量活性氧从而激活Caspase依赖性细胞凋亡通路密切相关,活性氧抑制剂可以更有效抑制川芎嗪诱导的细胞凋亡;4.川芎嗪诱导结肠癌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增高在Caspase依赖性凋亡通路的上游发挥诱导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5.川芎嗪在结肠癌裸鼠移植瘤中能显着抑制肿瘤增殖,增加裸鼠体内的活性氧和Caspase3,9的含量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唐夏林[5](2021)在《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调控NMDA受体调节神经突触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实验研究目的包括两部分。1.通过体外实验阐述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对SpragueDawley(SD)大鼠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xygen-glucose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模型细胞内Ca2+内流、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分子机制;2.通过体内实验阐述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调控NMDA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在 C57bl/6 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中对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神经功能缺损、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凋亡及突触调节蛋白的影响,探讨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研究基础。方法:1.通过构建原代SD大鼠皮质神经元OGD/R模型阐述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对神经元线粒体功能及钙离子浓度的影响以及对神经元凋亡的作用。(1)原代SD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培养,鉴定,培养成熟后构建OGD3h/R24h模型;(2)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摸索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NMDA受体抑制剂MK-801最佳实验浓度;(3)实验分为5组:即对照组,OGD/R模型组,OGD/R+黄芪川芎嗪注射液组,OGD/R+MK-801组,OGD/R+MK-801+黄芪川芎嗪注射液组;(4)TUNEL法检测各组神经元凋亡情况;(5)通过JC-1和Fluo-4AM试剂盒检测黄芪川芎嗪注射液对于各组神经元线粒体功能及钙离子内流的影响;(6)通过Western Blot,qRT-PCR,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神经元凋亡因子Bcl-2、Bax、Caspase-3、Caspase-9、Caspase-12表达情况及变化,了解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对于氧糖剥夺损伤后神经元保护的作用机制。2.通过构建C57bl/6小鼠MCAO/R模型,随机分为5组:sham组,模型组,黄芪川芎嗪注射液组,抑制剂组,黄芪川芎嗪注射液+抑制剂组;分别在模型制作后10min进行干预,取24h,48h两个时间点进行观察与检测。(1)通过Longa评分观察各组神经行为学变化;采用TTC染色观察各组梗塞体积改变;(2)采用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试剂盒观察各组小鼠脑缺血区组织SOD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3)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Caspase-9、Caspase-12)及 NR2A,NR2B,突触相关蛋白(PSD-95、SYN、GAP-43)表达变化;(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Caspase-9、Caspase-12表达变化;(5)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各组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Caspase-3、Caspase-9、Caspase-12)及 NR2A,NR2B,突触相关因子(PSD-95、SYN、GAP-43)mRNA表达水平,观察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调控NMDA受体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细胞凋亡情况及突触调节的影响。结果:1.原代SD大鼠皮质神经元培养及鉴定原代培养后第7天,显微镜下观察到神经元细胞胞体成圆形、梭形、三角形或多角形形态,有明显核仁,突起交联充分,末端交接成网,神经元发育成熟。免疫荧光鉴定Neun阳性与DAPI阳性百分比,统计得神经元纯度达(94.35±2.73)%。2.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MK-801对原代大鼠皮质神经元OGD/R模型细胞活力的影响CCK-8检测确定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MK-801合适浓度分别为0.2mg/mL,120μm,5μm。对OGD/R模型进行药物干预处理,发现与control组相比,OGD/R组细胞活力降至50%以下;与OGD/R相比,黄芪+川芎嗪组、MK-801组、黄芪+川芎嗪+MK-801组细胞活力均显着提高(P<0.001),且在黄芪+川芎嗪+MK-801组升高最明显。3.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MK-801对原代大鼠皮质神经元OGD/R模型细胞凋亡的影响与control组相比,OGD/R组Tunel阳性细胞凋亡占比显着增加,达41.582±2.801%;予药物处理后,与OGD/R相比,黄芪+川芎嗪组、MK-801组、黄芪+川芎嗪+MK-801组凋亡细胞占比均显着减少(P<0.05),且在黄芪+川芎嗪+MK-801组下降最明显(34.430±2.163)%。4.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MK-801对原代大鼠皮质神经元OGD/R模型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JC-1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在control组,膜电位基本正常;OGD/R组绿色荧光单体明显增多,说明早期凋亡细胞变多(P<0.001);与OGD/R组相比,黄芪+川芎嗪组、MK-801组、黄芪+川芎嗪+MK-801组线粒体膜电位有上调趋势,早期凋亡细胞相对减少(P<0.05),且在黄芪+川芎嗪+MK-801组上调最明显。5.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MK-801对原代大鼠皮质神经元OGD/R模型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与control组相比,OGD/R组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显着增加(P<0.001),达(43.413±2.825)%;予药物处理后,与OGD/R相比,黄芪+川芎嗪组、MK-801组、黄芪+川芎嗪+MK-801组均显着减少(P<0.05),且在黄芪+川芎嗪+MK-801组下降最明显(34.513±1.875)%。6.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MK-801对原代大鼠皮质神经元OGD/R模型细胞凋亡因子的影响免疫荧光及WB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OGD/R组促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9、Caspase-12及Bax蛋白表达显着上调(P<0.05),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显着下调(P<0.05);予药物处理后,与OGD/R相比,黄芪+川芎嗪组、MK-801组、黄芪+川芎嗪+MK-801组Caspase-9、Caspase-12及Bax蛋白均显着减少(P<0.05),但Caspase-3表达下调仅在黄芪+川芎嗪+MK-801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Bcl-2表达均显着上调(P<0.05)。qRT-PCR结果与蛋白结果基本相符。7.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MK-801对C57bl/6小鼠MCAO/R模型24h、48h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在再灌注后24h,48h两个时间点观察,Longa评分法结果显示除sham组无神经功能损伤,其它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对比MCAO/R组,给药后行为学评分虽有所下降,各组均无显着变化(P>0.05)。但在再灌注48h时间点,黄芪+川芎嗪+MK-801组行为学评分较MCAO/R组神经功能损伤明显减少(P<0.05)。8.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MK-801对C57bl/6小鼠MCAO/R模型24h、48h梗塞体积的影响TTC染色结果发现:sham组未见梗塞,MCAO/R 24h与MCAO/R 48h组梗塞体积明显增多(P<0.05),给药处理后对比MCAO/R组,黄芪+川芎嗪组、MK-801组、黄芪+川芎嗪+MK-801组梗塞体积在两个时间点均显着减少(P<0.05)。并且均发现黄芪+川芎嗪+MK-801组梗塞体积下降效果优于单用其中一种。9.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MK-801对C57bl/6小鼠MCAO/R模型24h、48h SOD、MDA的影响与sham组相比,MCAO/R 24h与MCAO/R 48h组SOD活力均显着下降(P<0.05),MDA含量均显着增高(P<0.05);给药处理后对比MCAO/R组,黄芪+川芎嗪组、MK-801 组、黄芪+川芎嗪+MK-801 组 SOD 活力在两个时间 点均显着增多(P<0.05),MDA含量均显着减少(P<0.05),且在黄芪+川芎嗪+MK-801组效果最明显。10.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MK-801对C57bl/6小鼠MCAO/R模型24h、48h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WB 结果显示:与 sham 组相比,MCAO/R 24h 与 MCAO/R 48h 组 Caspase-3、Caspase-9、Caspase-12、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着上调(P<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下调(P<0.01);当予药物干预后,在24h时间点,与MCAO/R组比较,黄芪+川芎嗪组、MK-801组、芎芪+MK-801组Caspase-12、Bax相对表达量均显着下降(P<0.05),而 Caspase-3 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05),Caspase-9 表达仅在 MK-801组与黄芪+川芎嗪+MK-801组下调显着(P<0.05),Bcl-2蛋白表达仅在黄芪+川芎嗪+MK-801组上调显着(P<0.05);在48h时间点,对比MCAO/R组,黄芪+川芎嗪组、MK-801组、黄芪+川芎嗪+MK-801组Caspase-9表达均显着下调(P<0.05),而Caspase-3、Bax在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黄芪+川芎嗪+MK-801组下调显着(P<0.05),但在MK-801组无明显变化(P>0.05),Caspase-12表达仅在黄芪+川芎嗪组下调明显(P<0.05),Bcl-2蛋白表达仅在黄芪+川芎嗪+MK-801组上调显着(P<0.05);qRT-PCR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但促凋亡因子mRNA在药物组下调趋势更明显,抗凋亡因子Bcl-2 mRNA上调趋势更明显。11.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MK-801对C57bl/6小鼠MCAO/R模型24h、48h NR2亚基NR2A、NR2B表达的影响WB结果显示:在24h时间点,与sham组相比,MCAO/R 24h组NR2B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上调(P<0.001),NR2A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下调(P<0.001);当予药物干预后,与MCAO/R组比较,各组间NR2A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NR2B蛋白表达在黄芪+川芎嗪组、MK-801组、黄芪+川芎嗪+MK-801组均显着下调(P<0.001)。在48h时间点,与sham组相比,区别于24h,MCAO/R模型组NR2A,NR2B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着上调(P<0.05);予药物处理后,与MCAO/R组比较,各组间NR2A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而NR2B蛋白表达在黄芪+川芎嗪组、MK-801组、黄芪+川芎嗪+MK-801组均显着下调(P<0.01)。qRT-PCR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12.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MK-801对C57bl/6小鼠MCAO/R模型24h、48h突触调节蛋白PSD-95、GAP-43、SYN表达的影响WB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MCAO/R24h与MCAO/R48h组PSD-9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着上调(P<0.001),GAP-43、SYN蛋白相对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在24h时间点,对比MCAO/R组,黄芪+川芎嗪组、MK-801组、黄芪+川芎嗪+MK-801组PSD-95表达均显着下调(P<0.01),GAP-43蛋白表达均显着上调(P<0.05),而SYN表达在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48h时间点:对比MCAO/R组,黄芪+川芎嗪组、MK-801组、黄芪+川芎嗪+MK-801组PSD-95表达均显着下调(P<0.001),GAP-43、SYN蛋白均显着上调(P<0.05)。qRT-PCR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结论:1.在SD大鼠原代皮质神经元OGD/R损伤模型中,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可促进细胞存活,降低细胞凋亡率,抑制细胞内Ca2+浓度,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减少早期凋亡细胞的产生,同时上调Bcl-2表达,下调Caspase-3、Caspase-9、Caspase-12、Bax表达,最终发挥抗神经元细胞凋亡作用。2.在MCAO/R小鼠损伤模型中,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可通过调控NMDA受体NR2亚基(NR2A、NR2B)表达来减少脑梗塞体积,下调MDA含量,提升SOD活力,减少氧化应激损伤,一定程度上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神经功能损伤。3.在MCAO/R小鼠损伤模型中,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可发挥抗细胞凋亡作用,与调节 Bcl-2、Caspase-3、Caspase-9、Caspase-12、Bax 蛋白表达水平有关。同时,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可调节神经突触,与调节PSD-95、GAP-43、SYN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田亚[6](2021)在《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构建及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恶性疟原虫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最流行的疟原虫,也是造成疟原虫感染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据统计,2016年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就有近92%的疟疾感染者死于恶性疟原虫感染。这其中15%~40%的患者是死于脑型疟(Cerebral malaria,CM)。但是目前治疗脑型疟的药物缺乏脑靶向性,并且由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也影响药物在脑部的聚集。基于上述问题,本课题以葡萄糖为靶头,GLUT1为靶蛋白(PDB ID:4PYP)。制备了能够跨血脑屏障的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处方优化,考察其制剂学性质;对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进行了体内抗疟活性和脑靶向性研究。方法:1.靶向材料的虚拟筛选通过分子对接筛选出与GLUT1作用最强的靶向分子,然后通过分子动力模拟对筛选出来的靶向分子进行进一步验证。2.胆固醇-十一烷酸-葡萄糖偶联物的合成及表征以胆固醇为原料,通过脱水缩合反应生成胆固醇-11溴-十一烷酸酯;胆固醇-11溴-十一烷酸酯与熊果苷缩合得到胆固醇-十一烷酸-葡萄糖偶联物。采用质谱(MS)、红外吸收光谱(IR)和核磁共振氢谱、碳谱(1H-NMR,13C-NMR)确证其结构。3.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制备和处方优化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以包封率(encapsulation efficiency,EE)、粒径(Size)及多分散性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评价指标,考察处方中磷脂种类、磷脂用量、胆固醇用量、DSPE-m PEG2000用量和胆固醇-十一烷酸-葡萄糖偶联物用量对脂质体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实验以获得最优处方,接着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通过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表面形态,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脂质体的粒径和多分散系数进行考察。超滤离心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4.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药物释放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青蒿琥酯(ATS)和盐酸川芎嗪(TMP)的体外分析方法。接着对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体外药物释放进行研究。5.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体内评价建立C57小鼠脑疟模型,以模型组、空白脂质体组为阴性对照组,以原液注射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原液滴鼻组、无靶向材料滴鼻脂质体组、有靶向材料注射脂质体组和有靶向材料滴鼻脂质体组为试验对照组,以感染率、转阴率、复燃率为评价指标,通过皮尔逊四天抑制法考察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剂型的体内抗疟活性。使用IVIS Lumina III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对小鼠脑部荧光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靶向材料的虚拟筛选通过与对接不同长度的脂肪链筛选出11个碳的最优脂肪链,其与GLUT1的对接分数为-6.93。分子动力模拟发现胆固醇-十一烷酸-葡萄糖偶联物与GLUT1结合后对GLUT1蛋白质的影响较小并且能够与GLUT1形成稳定的氢键作用。结合自由能发现,胆固醇-十一烷酸-葡萄糖偶联物与4PYP蛋白的结合自由能低于蛋白质在PDB蛋白质库的配体。2.胆固醇-十一烷酸-葡萄糖偶联物的合成及表征该偶联物为白色无定型粉末,可溶于乙醇和四氢呋喃;其ESI-MS、红外光谱、1D-NMR和2D NMR光谱特征与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相一致,表明成功合成胆固醇-十一烷酸-葡萄糖偶联物。3.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制备和处方优化通过对磷脂种类的筛选发现磷脂含量为96%的大豆磷脂其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的包封率最高;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脂质体处方为:300mg磷脂、25mg胆固醇、15mg胆固醇-十一烷酸-葡萄糖偶联物和25mg DSPE-m PEG2000。在该处方下,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外观透亮,透射电镜下显示该脂质体呈近圆球状;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91.03±0.5 nm;超滤法测得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的包封率分别为93.10±0.50%和36.28±0.52%。4.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体外药物释放研究建立了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的HPLC含量测方法。该分析方法显示青蒿琥酯在5~20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盐酸川芎嗪在5~10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并且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重复性均符合定量分析要求。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研究显示,脂质体具有较好的缓释特征,在12 h内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的释放量分别达82%和61%,无明显突释现象。5.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体内药效评价空白脂质体组和模型组组对疟原虫的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空白脂质体组对疟原虫无抑制作用。各制剂组的感染率、转阴率、复燃率结果表明,各给药组的抗疟顺序为有靶滴鼻脂质体组>有靶注射脂质体组>原液注射组>无靶滴鼻脂质体组>原液滴鼻组。结论:1.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模拟发现靶向材料能够与GLUT1形成稳定的相互作用。2.成功合成胆固醇-十一烷酸-葡萄糖偶联物,并用MS、IR、1H-NMR和13C-NMR确证了其结构。3.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后的处方制备的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该脂质体的形态、粒径及其分布、体外释放、包封率等指标都符合预期的要求。4.体内抗疟药效学试验表明,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抗疟作用明显,其抗疟效果优于其余给药组。体内活体成像分析发现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具有良好的脑靶向性。
卢道元[7](2021)在《磷酸川芎嗪缓释微丸制备及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磷酸川芎嗪(teramethylpyrazine phosphate,TMPP)是一种生物碱类药物,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由于其半衰期短,体内消除快,因此比较适合开发成缓释制剂[1]。本文将磷酸川芎嗪开发成缓释微丸,既可以长时间维持体内有效血药浓度,减少药物被服用频次;又能够使释药点更加分散均匀,避免常规速释剂型局部过高的药物浓度对胃肠道造成损害,提高了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磷酸川芎嗪缓释微丸处方前研究建立了磷酸川芎嗪缓释微丸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方法学进行验证,方法学验证表明该方法可满足分析要求。建立了磷酸川芎嗪缓释微丸的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该方法可满足漏槽条件。对磷酸川芎嗪原料药的粒度及粒度分布、PH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引湿性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和研究,结果显示原料药粒径分布窄、不同PH条件下溶解度大、亲水性好、引湿性较弱。2磷酸川芎嗪膜控型缓释微丸的研究通过挤出滚圆法制备磷酸川芎嗪含药丸芯,通过对软材扭矩研究及单因素试验考察,确定了正式实验设计的关键因素及因素水平。用中心复合表面设计对含药丸芯的处方工艺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处方工艺为:载药量:40%、微晶纤维素:60%、水:0.92(水占总物料的比率);挤出速度:30 r/min、滚圆速度:460 r/min、滚圆时间:8.8 min。最佳处方工艺制备的速释丸芯收率高,圆整度良好,粒度分布窄,脆碎度和堆密度适宜,适合进行流化床包衣制备缓释微丸。选择Surelease?水分散体作为缓释包衣材料对丸芯进行包衣,为了减少包衣过程中微丸撞碎损失以及减少丸芯药物与包衣液作用,选择HPMC(E5)作为隔离层包衣材料先对丸芯进行隔离层包,然后进行缓释包衣。以2 h、6 h、12 h三个时间点释放度作为指标,对包衣工艺和缓释层包衣处方进行了单因素考察优化,分别考察了包衣增重、致孔剂种类及用量、聚合物浓度、熟化工艺对释放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包衣工艺和处方:理论包衣增重:45%;致孔剂乳糖用量:1.5%;包衣聚合物浓度:12%;熟化温度:40℃;熟化时间:0.5 h。制备得到了具有12 h缓慢释放效果的缓释微丸。3磷酸川芎嗪骨架型缓释微丸的研究通过挤出滚圆法制备骨架型缓释微丸,对骨架材料的种类及用量、粘合剂的种类及用量、以及挤出孔径的大小进行了筛选考察,结果表明均难以达到12 h缓释效果。说明对于像磷酸川芎嗪这种溶解度较高的药物更适合将其开发成膜控型缓释微丸。因此最终选择膜控型路线。4磷酸川芎嗪缓释微丸质量研究按照膜控型工艺路线优化的最佳处方工艺制备三批缓释微丸,对外观性状、鉴别、含量测定、以及释放度测定等项目进行检查,以控制其质量。将缓释微丸的体外释放度按照零级释药模型、一级释药模型和Higuchi释药模型进行拟合,磷酸川芎嗪缓释微丸的体外药物释放拟合结果符合一级释药方程,由此说明该药物的体外释放主要为被动扩散。在高温、高湿和强光照射条件下对磷酸川芎嗪缓释微丸进行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显示缓释微丸在高湿和光照条件下外观、含量及释放曲线没有显着变化,但是在高温下含量会有所下降并且体外释放会有所加快。说明缓释微丸受高温影响较大而对高湿及光照不敏感,因此为防止制剂质量发生变化在储藏时应该尽量避免高温。本课题研究制备了具有12 h缓释效果的磷酸川芎嗪缓释微丸,并对其质量进行了研究,为磷酸川芎嗪制剂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参考。
王广广[8](2021)在《5种丹参制剂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及意义:通过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5种丹参制剂(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有效率及对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并排序,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万方(Wanfang)、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2月。严格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检索文献进行筛选,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和结局指标,通过Cor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传统Meta分析使用Rev Man5.3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tata15.0进行网状分析Meta分析;连续性变量用均数差(MD)及95%CI计算,二分类变量用比值比(OR)及95%CI计算;并计算累计概率曲线下面积(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SUCRA),根据SUCRA值对不同的结局指标进行排序。结果:1.文献检索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49篇,最终纳入53篇文献,共纳入4838例患者;2.Meta分析结果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组、丹红注射液组、丹参注射液组在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方面均优于单用甲钴胺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在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及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方面优于单用甲钴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改善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3.网状Meta分析结果示:(1)在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组[OR=6.84,95%CI=(4.59,10.21)]、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OR=6.10,95%CI=(4.03,9.21)]、丹参注射液组[OR=6.11,95%CI=(2.70,13.80)]、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OR=5.09,95%CI=(2.87,9.00)]、丹红注射液组[OR=4.42,95%CI=(3.54,5.52)]均优于单用甲钴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SUCRA值排序第一的是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组(80.2%);(2)在改善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方面,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组[MD=4.67,95%CI=(2.84,6.50)]、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MD=2.33,95%CI=(0.03,4.62)]、丹参注射液组[MD=8.57,95%CI=(6.10,11.04)]、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MD=4.03,95%CI=(2.20,5.85)]、丹红注射液组[MD=4.86,95%CI=(3.69,6.03)]与单用甲钴胺相比均有优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SUCRA值排序中丹参注射液组(99.7%)为第一;(3)在改善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方面,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组[MD=8.0,95%CI=(6.76,9.24)]、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MD=2.86,95%CI=(1.61,4.12)]、丹参注射液组为[MD=12.23,95%CI=(10.51,13.96)]、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为[MD=3.28,95%CI=(2.20,4.35)]、丹红注射液组为[MD=4.27,95%CI=(3.50,5.03)]均优于单用甲钴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SUCRA值排序,丹参注射液组(100%)位居第一;(4)在改善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中,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组[MD=5.44,95%CI=(4.21,6.67)]、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MD=5.04,95%CI=(3.64,6.44)];丹参注射液组[MD=6.61,95%CI=(4.74,8.48)]、丹红注射液组[MD=3.81,95%CI=(2.99,4.63)]均优于单用甲钴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与单用甲钴胺相比[MD=1.03,95%CI=(-0.21,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UCRA值排序中,丹参注射液组(94.9%)排第一;(5)在改善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方面,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组[MD=6.17,95%CI=(5.36,6.98)]、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MD=2.86,95%CI=(1.45,4.27)]、丹参注射液组[MD=5.87,95%CI=(4.32,7.4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MD=5.78,95%CI=(4.81,6.75)],丹红注射液组[MD=4.48,95%CI=(3.87,5.08)]均优于单用甲钴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UCRA值排序,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组(87.1%)排第一。结论:1.丹参制剂联合甲钴胺在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方面优于单用甲钴胺;2.在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方面,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甲钴胺组疗效排序均优于其他组;在改善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方面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钴胺组疗效最佳;3.丹参制剂联合甲钴胺可作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方案。
王婷,王伊迪,李莹[9](2020)在《2019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使用合理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2019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促进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利用PASS软件按5%比例抽取本院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出院病历755份,记录患者基本情况、药品使用情况等数据,进行Excel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使用例数为434例,占总例数的57.48%,其中无适应症占47.72%,用法用量不适宜占12.53%、用药疗程不当占11.43%、溶媒选择不当占6.91%及联合用药不合理占21.41%。结论 2019年本院丹参川芎嗪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存在不合理情况,应有针对性进行规范及整治,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梁桂洪,曾令烽,潘建科,黄和涛,杨伟毅,郭达,罗明辉,韩燕鸿,林炯同,侯森荣,吴明,赵第,赵金龙,李嘉晖,刘军[10](2020)在《川芎嗪干预骨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确、发病机制复杂的老年性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病情随着年龄的增加呈进展性加重、最终可致残,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川芎是一种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其有效活性成分川芎嗪可有效抑制关节软骨的病理进程,相关制剂已在临床上应用于早期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并且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其中的作用机制尚缺乏系统性的认识。文章通过总结川芎嗪对关节周围微环境、软骨细胞功能和软骨基质合成与降解的调控机制,为川芎嗪治疗骨性关节炎提供确切的实验依据,同时深入揭示骨性关节炎发病的分子机制,为中药防治骨性关节炎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二、川芎嗪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芎嗪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川芎嗪修复脊髓损伤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
文题释义: |
0引言Introduction |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
1.1 资料来源 |
1.2 资料筛选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资料提取与文献质量评价 |
2 结果Results |
2.1 川芎嗪的药理作用 |
2.2 川芎嗪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
2.3 川芎嗪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 |
2.3.1 改善微循环障碍 |
2.3.2 调控炎症反应 |
2.3.3 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
3 总结Conclusions |
(2)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72 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注册信息 |
1.2 纳入标准 |
1.2.1 研究类型 |
1.2.2 研究对象 |
1.2.3 干预措施 |
1.2.4 结局指标 |
1.3 排除标准 |
1.4 文献检索 |
1.5 文献筛选 |
1.6 资料提取 |
1.7 方法学质量评价 |
1.8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 |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
2.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
2.3.1 随机序列生成 |
2.3.2 分配隐藏 |
2.3.3 对研究对象、试验人员实施盲法 |
2.3.4 对结局评估者实施盲法 |
2.3.5 结果数据完整性 |
2.3.6 选择性报告 |
2.3.7 其他偏倚 |
2.4 Meta分析结果 |
2.4.1 总有效率 |
2.4.2 NIHSS评分 |
2.4.3 CSS评分 |
2.4.4 ADL评分 |
2.4.5 血液流变学指标 |
2.4.6 不良反应发生率 |
3 讨论 |
(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热点与前沿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 |
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科学问题 |
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工作基础 |
3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和主体 |
3.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 |
3.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主体 |
4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 |
4.1 问题研究模型的梳理和选择 |
4.2 参考PICO模型的研究框架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 |
1 疾病范例选择依据 |
2 要素一: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研究结果 |
3 要素二: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 |
3.1 资料与方法 |
3.2 研究结果 |
4 要素三: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 |
4.1 资料与方法 |
4.2 研究结果 |
5 要素四: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 |
5.1 资料与方法 |
5.2 研究结果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 |
1 系统模块设计准备 |
1.1 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 |
1.2 个体化干预方法优化清单 |
1.3 个体化比较方法的选用 |
1.4 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选用 |
1.5 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的制定 |
2 系统设计方法 |
2.1 整体设计 |
2.2 安卓核心组件与生命周期 |
2.3 系统搭建工具 |
2.4 运行环境 |
3 研究结果 |
3.1 系统操作界面展示 |
3.2 系统模拟数据测试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 |
1 回顾性研究部分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结果 |
2 前瞻性研究部分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川芎嗪对结肠癌细胞的抑瘤效应及改变线粒体活性氧代谢介导凋亡通路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章 中医对结直肠癌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 |
1. 引言 |
2. 病症名称的历史沿革 |
3. 结直肠癌病因病机 |
4. 结直肠癌中医证候研究现状 |
5. 结直肠癌中医药治疗 |
6. 单味中药及其主要成分治疗结直肠癌的实验研究 |
7.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川芎研究概述 |
1. 引言 |
2. 川芎的历史沿革 |
3. 川芎的功效与应用 |
4. 川芎主要有效成分川芎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外科应用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川芎嗪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抗癌机制研究进展 |
1. 引言 |
2.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3. 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和自噬 |
4. 诱导肿瘤细胞活性氧的生成 |
5. 抑制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 |
6. 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生成 |
7. 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 |
8.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活性氧信号通路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
1. 引言 |
2. ROS的来源与调节 |
2.1 ROS的来源 |
2.2 ROS的调节 |
3. ROS相关信号通路 |
3.1 ROS促进细胞增殖 |
3.2 DNA损伤和遗传不稳定 |
3.3 适应性 |
3.4 细胞死亡 |
3.5 自噬 |
3.6 抗药性 |
4. ROS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
4.1 诱导肿瘤细胞死亡 |
4.2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川芎嗪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
引言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细胞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试剂配制 |
1.4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细胞形态学实验 |
2.3 结晶紫染色测定细胞活性 |
2.4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 |
2.5 细胞周期检测 |
2.6 Annexin V/PI凋亡检测 |
2.7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TMP显着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 |
3.2 TMP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
3.3 TMP通过抑制结肠癌细胞周期S期合成抑制细胞增殖 |
3.4 TMP诱导结肠癌细胞发生凋亡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活性氧对川芎嗪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研究 |
引言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细胞 |
1.2 主要实验试剂 |
1.3 主要试剂配制 |
1.4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DCFH-DA探针细胞内ROS检测 |
2.2 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TMP通过促进细胞内ROS产生来诱导结肠癌细胞发生凋亡 |
3.2 使用DCFH-DA探针检测结肠癌细胞内ROS的变化情况 |
3.3 TMP通过ROS介导结肠癌细胞发生线粒体途径凋亡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川芎嗪在裸鼠移植肿瘤中诱导凋亡作用 |
引言 |
1. 实验材料 |
1.1 主要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裸鼠移植肿瘤模型 |
2.2 丙二醛(MDA)检测 |
2.3 Caspase 3和Caspase 9蛋白活性检测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TMP在裸鼠移植肿瘤中具有抑制肿瘤增殖的效果 |
3.2 TMP增加裸鼠移植肿瘤内ROS积累并诱导凋亡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调控NMDA受体调节神经突触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缺血性卒中治疗的研究概况 |
1.2 细胞凋亡与脑缺血 |
1.3 脑缺血中细胞兴奋性毒作用的发生机制 |
1.3.1 谷氨酸受体类型 |
1.3.2 NMDA受体 |
1.4 PSD-95、GAP-43、SYP与脑缺血神经突触调节 |
1.5 NMDA拮抗剂的研究概况 |
1.6 中医药在脑缺血中的治疗作用 |
1.6.1 脑缺血的中医核心病机 |
1.6.2 “益气活血”法治疗脑缺血 |
1.6.3 黄芪、川芎嗪与脑缺血 |
1.7 小结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2.1 原代SD大鼠皮质神经元培养及药物浓度摸索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结果 |
2.1.4 讨论 |
2.2 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与MK-801对大鼠皮质神经元OGD/R模型所致细胞凋亡的影响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结果 |
2.2.4 讨论 |
2.3 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与MK-801调控NMDA受体对MCAO/R模型小鼠细胞凋亡与突触调节的实验研究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方法 |
2.3.3 实验结果 |
2.3.4 讨论 |
结语 |
3.1 结论 |
3.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6)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构建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 |
前言 |
第一部分 靶向材料的虚拟筛选和分子动力模拟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分子对接 |
2.2 分子动力模拟 |
2.3 结合自由能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胆固醇-十一烷酸-葡萄糖偶联物的合成及表征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胆固醇-11 溴-十一烷酸酯结构解析 |
2.2 胆固醇-十一烷酸-葡萄糖偶联物结构解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制备和处方优化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注射脂质体表征结果 |
2.2 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盐酸川芎嗪滴鼻脂质体粒径、PDI和包封率结果 |
2.3 单因素对脂质体粒径、PDI和包封率考察结果 |
2.4 处方正交实验结果 |
2.5 制备工艺优化 |
2.6 注射脂质体处方和工艺优化后的验证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部分 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药物释放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 |
2.2 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含量测定的重复性结果 |
2.3 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含量测定的稳定性结果 |
2.4 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含量测定的加样回收率结果 |
2.5 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含量测定的精密度结果 |
2.6 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注射脂质体的体外释放 |
2.7 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滴鼻脂质体的体外释放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五部分 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体内药效评价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脑型疟鼠模型的构建 |
2.2 不同剂型和给药方式对小鼠感染率的影响 |
2.3 不同剂型和给药方式对对小鼠的体重影响 |
2.4 不同剂型和给药方式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
2.5 转阴率 |
2.6 复燃率 |
2.7 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体内脑靶向性结果 |
2.8 H&E染色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型疟的治疗及脑靶向制剂的研究概况第一部分脑型疟及其治疗药物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磷酸川芎嗪缓释微丸制备及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与磷酸川芎嗪缓释微丸有关的文献调研 |
1 磷酸川芎嗪研究进展 |
2 缓释微丸的概述 |
第二章 磷酸川芎嗪缓释微丸处方前研究 |
1 仪器和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体外分析方法建立 |
2.1.1 磷酸川芎嗪缓释微丸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
2.1.2 磷酸川芎嗪缓释微丸释放度测定方法建立 |
2.2 磷酸川芎嗪理化性质研究 |
2.2.1 粒径及粒度分布测定 |
2.2.2 不同PH下溶解度测定 |
2.2.3 油水分配系数测定 |
2.2.4 药物引湿性考察 |
3 讨论和小结 |
第三章 磷酸川芎嗪膜控型缓释微丸的研究 |
1 仪器和试药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含药丸芯处方工艺研究 |
2.1.1 收率 |
2.1.2 圆整度 |
2.1.3 辅料种类筛选 |
2.1.4 载药量筛选 |
2.1.5 润湿剂筛选 |
2.1.6 挤出方式考察 |
2.1.7 滚圆速度考察 |
2.1.8 滚圆时间考察 |
2.1.9 处方工艺优化 |
2.1.10 含药丸芯制备 |
2.2 微丸其他粉体学性质评价 |
2.2.1 脆碎度 |
2.2.2 粒径及粒径分布 |
2.2.3 堆密度 |
2.2.4 休止角 |
2.3 缓释微丸包衣研究 |
2.3.1 隔离层包衣 |
2.3.2 控释层包衣 |
3 讨论和小结 |
第四章 磷酸川芎嗪骨架型缓释微丸的研究 |
1 仪器和试药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骨架微丸研究 |
2.1.1 缓释材料的筛选 |
2.1.2 粘合剂筛选 |
2.1.3 微丸粒径考察 |
2.1.4 EC含量考察 |
3 讨论和小结 |
第五章 磷酸川芎嗪缓释微丸质量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检查项目 |
2.1 外观性状 |
2.2 鉴别 |
2.3 含量测定 |
2.4 体外释放度检查 |
2.4.1 不同装置的影响 |
2.4.2 介质的影响 |
2.4.3 转速对释放度的影响 |
2.4.4 药物释放机制的研究 |
3 初步稳定性研究 |
3.1 高温试验 |
3.2 高湿试验 |
3.3 强光照射试验 |
4 讨论和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8)5种丹参制剂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词缩略表 |
前言 |
研究方法 |
1.检索策略 |
1.1 检索范围 |
1.2 检索时间 |
1.3 中文检索词 |
1.4 英文检索词 |
2.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2.1 文献纳入标准 |
2.2 文献排除标准 |
3.文献筛选 |
4.统计学方法 |
4.1 确定统计效应指标 |
4.2 传统Meta分析 |
4.3 网状Meta分析 |
4.4 发表偏移 |
结果 |
1.文献检索结果 |
2.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3.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4.Meta分析结果 |
4.1 丹参注射液组Meta分析结果 |
4.2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组Meta分析结果 |
4.3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Meta分析结果 |
4.4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Meta分析结果 |
4.5 丹红注射液组Meta分析结果 |
5.网状Meta分析结果 |
5.1 各结局指标网状关系 |
5.2 各干预措施有效率网状Meta分析结果 |
5.3 各干预措施下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网状Meta分析结果 |
5.4 各干预措施下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网状Meta分析结果 |
5.5 各干预措施下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网状Meta分析结果 |
5.6 各干预措施下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网状Meta分析结果 |
6.发表偏倚分析 |
讨论 |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 |
2.丹参的功效及临床应用 |
2.1 丹参 |
2.2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 |
2.3 丹参酮注射液 |
2.4 丹参注射液 |
2.5 丹红注射液 |
2.6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
3.甲钴胺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4.网状Meta分析与结果讨论 |
结语 |
1.结论 |
2.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2019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使用合理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3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合理应用评价标准 |
2 结果 |
2.1 患者基本情况 |
2.2 患者所在科室分布情况 |
2.3 临床不合理应用类型分布 |
2.4 用法用量 |
2.5 用药疗程 |
2.6 溶媒和溶媒量 |
2.7 联合用药 |
3 讨论 |
3.1 患者基本情况与科室分析 |
3.2 不合理应用药原因 |
3.2.1 无适应症用药情况分析 |
3.2.2 用药剂量与用药疗程分析 |
3.2.3 溶媒选择分析 |
3.2.4 联合用药分析 |
(10)川芎嗪干预骨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川芎嗪的主要药理作用 |
川芎嗪防治OA的作用机制 |
1. 川芎嗪对软骨基质合成与代谢的影响 |
2. 川芎嗪对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
3. 川芎嗪对OA炎性反应的影响 |
小结 |
四、川芎嗪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芎嗪修复脊髓损伤的作用及机制[J]. 蒋昇源,邓博文,徐林,刘港,贺丰,赵毅,任敬佩,穆晓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11)
- [2]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72 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系统评价[J]. 姜言红,田颖,练佳颖,徐向青. 中草药, 2021(18)
- [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D]. 石兆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4]川芎嗪对结肠癌细胞的抑瘤效应及改变线粒体活性氧代谢介导凋亡通路的机制研究[D]. 李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调控NMDA受体调节神经突触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机制研究[D]. 唐夏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构建及评价[D]. 田亚.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7]磷酸川芎嗪缓释微丸制备及质量评价[D]. 卢道元.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5种丹参制剂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网状Meta分析[D]. 王广广.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2019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使用合理性分析[J]. 王婷,王伊迪,李莹.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0(12)
- [10]川芎嗪干预骨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进展[J]. 梁桂洪,曾令烽,潘建科,黄和涛,杨伟毅,郭达,罗明辉,韩燕鸿,林炯同,侯森荣,吴明,赵第,赵金龙,李嘉晖,刘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12)
标签:川芎嗪论文;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论文; 中医论文; 黄芪论文; mk-801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