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定价的期权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胡宏雁[1](2020)在《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到单边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国际投资规则和格局变化使得企业并购中知识产权获取与利用呈现出复杂化的状态,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日益增加,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价值评估与转移等环节的法律问题,研究知识产权与跨国并购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重点分析了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认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知识产权反垄断规制和知识产权国家安全审查等方面问题。本文从跨学科的视角,运用经济学与法学相关理论对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进行理论论证与实证考量,以期为我国企业和政府如何应对外资为获取知识产权而进行的并购提供有益指导。厘清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基本原理与主要法律问题,是文章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前提。其一,在界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的基础上,总结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独有特点。其二,通过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不完全专属性与激励性阐述,分析知识产权纳入投资的经济特殊性。由知识产权资本的评价可能性、转让可能性分析知识产权资本的适格要件。其三,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和知识产权对并购投资实践影响的实证分析,探究知识产权获取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其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文章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在既有文献基础上,将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各阶段相伴而生的相关的法律问题归结为: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考量、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及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既有平等主体也有国家层面的法律问题。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过程并不是仅仅考量知识产权“是什么”,更应该考虑在其司法管辖权内知识产权潜在的权利扩展,即“可以做什么”。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从而减少潜在并购风险,并为确定合适的并购价格奠定基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中各方主体不尽责将导致合同、公司和知识产权的法律层面的责任问题,涉及到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违反重大事项告知义务的法律责任,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律师等中介机构在尽职调查中的违约和侵权等方面责任,分清各方责任保证知识产权调查的尽职、审慎地进行。知识产权资产具有可评估性,评估是了解目标方知识产权价值的重要手段,科学的估值能为并购出价提供决策依据。知识产权的特质决定了其评估方法选择的独特性,其价值受到不同于其他资产的法律因素影响。论文首先分析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满足企业的战略发展、交易定价、税收设计、融资及法律诉讼等诸多领域现实需求,探究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必要性。其次,剖析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结合知识产权资产具体情况,探究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评估方法的选择。最后,结合并购具体情形,探究影响不同知识产权类型价值评估的法律因素考量。同时,注意考察跨国并购中的价值评估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参考性。评估对象限于此次并购中目标方的知识产权,评估针对本次跨国并购而进行,评估具有参考而不是决定作用,不能将知识产权评估值等同于成交价。反垄断审查与规制已成为重大跨国并购能否进行的重要决定因素。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的交叉具有历史与现实性,识别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垄断行为,基于相对利益平衡原则分析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利益问题,探究如何对专利、着作权、商标滥用进行反垄断规制和救济是关键因素。此外,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还事关企业存亡和国家安全问题。具体而言,以获取专利为目标的并购可能引发的科技安全问题,基于着作权的并购可能引发文化安全问题,与商标品牌密切相关的并购可能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分析与应对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垄断和知识产权转移引发的国家安全问题,需要平衡并购方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并购投资目的与东道国利用外资并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必要,加强国家安全审查,以期在相对利益平衡中促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良性发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不仅事关企业知识产权获取,更是事关国家的整体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经济与法律活动。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完成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战略转移。并购投资方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投资方式选择,其中获取知识产权成为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重要驱动力。但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反垄断、国家安全审查之名大行投资保护之道,使得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运行艰难。同时,“引进来”过程中,来华投资的外国投资者利用并购中形成的市场优势破坏有序的市场竞争,利用并购获取中国企业稀缺的知识产权资源并引发国内知识产权层面安全问题,需要中国构建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和国家安全审查的防火墙。中国要在创新驱动中提升“走出去”的能力,在完善规则中提高“引进来”水平,积极参与新一轮投资规则重构,并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构中的话语权。
林扬铭[2](2020)在《实物期权法在高新技术企业并购估值中的应用研究 ——以宜通世纪并购倍泰健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并购交易活跃,许多企业都通过并购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务中,评估公司在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并购价值评估时往往基于其较高的业绩承诺,并选择收益法作为评估方法,得出的估值结果溢价率极高,使得并购企业在并购交易完成后确认了大额的商誉。之后由于被并购企业达不到承诺的业绩,致使并购企业计提高额商誉减值准备,拖垮并购企业的业绩,使得并购企业股价暴跌,给市场经济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投入高成长,高收益高风险等特征,未来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其价值不仅包含当前的资产价值,而且包含并购的期权价值,因此仅仅使用收益法不足以准确评估其价值。本文引入实物期权法来评估高新技术企业并购的期权价值,并在使用收益法时候基于其历史业绩来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合理评估其当前的资产价值,将两种方法相结合能够更准确地评估高新技术企业的并购价值。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新技术企业、实物期权法和企业并购估值方法的相关概念,并查阅了相关研究文献,搜集了2015年至2019年共33家高新技术企业并购事件,发现事件中在评估高新技术企业的并购价值时一律采用收益法,产生的估值溢价率平均值高达738.51%。其次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分析其估值的特殊性,分析收益法等传统估值方法对其估值的局限性,之后分析了实物期权法下的B-S模型更适合对其期权价值评估,刚好可以弥补收益法的不足。然后对倍泰健康的估值问题进行探讨,倍泰健康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未来的经营不确定性较大,而评估公司在对倍泰健康估值时仅仅使用收益法,并且根据其业绩承诺过高地预测了倍泰健康未来的现金流量,并购估值溢价率高达476.70%,之后宜通世纪因为倍泰健康业绩不达标计提商誉减值准备75558.08万元,致使宜通世纪业绩严重下滑。最后本文引入实物期权法下的B-S模型来评估高新技术企业的期权价值,以倍泰健康的历史业绩为基础使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其未来的现金流量,并使用收益法重新评估其当前资产的价值,两种方法结合,得出的估值结果更接近倍泰健康的真实价值,评估的过程也更加合理,希望能为其他企业在评估高新技术企业的并购价值提供一定的参考。
肖雅玲[3](2020)在《企业并购定价研究 ——基于历史收益与账面价值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工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一些企业为了发展寻求更广阔的空间,一些传统企业想要存活下去就不得不另谋出路,而并购是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受到很多企业欢迎。当前,企业并购在行业领域,并购金额和范围上呈现出逐步发展的趋势。然而,失败的并购案例也随之越来越多,这不仅损害了股东、投资者及企业职工的利益,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并购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交易定价就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并购定价也受到很多学者的青睐。并购双方会在目标企业的资产评估的基础上考虑诸多因素进行定价,而目标企业的历史收益和账面价值作为财务会计信息的重要衡量指标,可以帮助企业分析过去的业绩,推导未来,这也使得资产的历史成本或账面价值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参考标准。同时,在并购定价过程中,由于主并企业不同的战略目的、资产评估方式差异以及管理层过度自信会对目标企业的历史收益和账面价值的参考作用产生影响,从而最终影响并购定价。鉴于此,本文从不同角度探究并购定价与目标企业财务会计信息中账面价值和历史收益的关联性,从而对并购定价有更全面的了解,这对于提高并购交易成功率、调节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及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梳理和总结了并购定价、财务会计信息估值作用以及企业价值评估等文献后,本文分别从主并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企业的资产评估方式及主并企业的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角度,讨论并购定价与目标企业财务会计信息中账面价值和历史收益之间的关系,并以2009-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实施并购目标企业是目标企业100%股权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发现:(1)主并企业如果采取多元化战略,那么进行并购定价时,更多关注目标企业的账面价值即多元化并购会显着增强并购定价与账面价值的正相关关系;(2)在非多元化并购中,即若主并企业实行横向并购或垂直战略并购,则两者之间的并购定价无显着差异。在横向或垂直并购中,主并企业为发挥更大协同效应均较关注目标企业各种隐形资产,如产品口碑、供应商、客户资源、市场占有技术资格和管理经验等企业价值;(3)采用资产基础法对目标企业的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则并购定价与目标企业的账面价值呈正相关关系,而使用收益法进行企业价值估值,则并购定价与目标企业的历史收益呈正相关关系;(4)主并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会产生更高定价,且溢价部分与账面价值显着正相关。
许敦锴[4](2019)在《实物期权法在并购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以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为例》文中提出企业并购是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热门话题,并购重组活动已经成为经济领域频繁发生的现象,并日益成为企业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在并购中目标企业的内在价值是决定企业并购最终交易价格的基础,而准确地评估目标企业的内在价值是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并购中传统的评估方法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最常用的是收益法中的现金流折现法。传统评估方法都是静态的分析方法,没有考虑到未来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忽略了管理决策的灵活性,因此不能更好的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甚至可能造成企业价值的低估,从而影响并购交易的达成。而实物期权法是一种动态的分析方法,将企业并购战略看作是一种扩张权,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下拥有的选择权是具有价值的,并且这种价值是可以量化的。因此,将实物期权理论应用于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为决策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本文选取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案例,模拟了实物期权法应用于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整个过程,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分析。实物期权法为企业价值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结尾也对实物期权法在实际中应用的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
吴志芳[5](2019)在《基于实物期权模型的企业并购协同效应价值评估 ——以中集集团并购齐格勒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企业兼并历时已过百年,依靠市场力量的驱动,成千上万的企业在兼并过程中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纵观中国海外并购进程,并购数量和金额都在不断增加,其中破产并购也越来越多。由于破产并购存在其自身的特殊性,有着较大的成长性和不确定性。实物期权法则恰好能够较好地评估企业的不确定性价值,减少企业盲目并购的行为,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加精确的信息,增加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企业并购时存在协同效应,并且协同效应所产生的价值应该计入目标企业的估值当中,本文为了计算并购时目标企业的并购价值,将引入实物期权理论,对预期协同效应的不确定性价值部分用实物期权模型来估算。首先,本文将并购协同效应的特点与实物期权的特点进行类比,发现了B-S期权模型对预估并购协同效应价值的可行性。然后,本文介绍了经典的破产并购案例——中集集团并购齐格勒的并购过程、并购动机及产生协同效应的要素,在此基础上,运用现金流折现模型结合实物期权模型对该案例中目标企业进行估值,最后通过评估调整系数确定了其最终合理的并购价值,发现预估的企业价值比实际的交易价格更高,说明齐格勒在并购时价值被低估。研究结果表明,实物期权模型能有效地预估出并购中目标企业由协同效应所产生的不确定性价值,进而能够帮助企业在战略方向、投资预算、风险控制方面提供依据,提高企业投资的效率,提高并购的成功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能够降低企业投资的盲目性,制定合理的交易价格;另一方面,能够使企业更加重视协同效应的作用,加强企业后续整合效率,提高企业并购绩效。
姜丽平[6](2019)在《医药行业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并购活动在行业领域范围、并购数量上均呈现较快的发展趋势,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企业扩张资本、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经营手段之一。我国医药行业受经济环境影响和国家政策推动,自2013年起行业并购市场异常活跃,行业整合现象凸显。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18年我国医药行业完成并购交易256起,但是纵观历年的并购交易情况,很多并购案例最后以失败告终。目前很多并购交易都是参照资产评估结果定价,对目标企业估值的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易的成败。因此,对评估结果影响较大的评估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无疑成为交易各方关注的焦点,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医药企业并购角度出发,围绕着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本文梳理了相关文献,对国内外价值评估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医药行业的基本特征和行业并购现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然后,对我国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传统评估方法在医药企业并购交易中的应用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传统评估方法的局限性:没有体现并购交易活动带给企业的价值增值。因此为解决该问题,本文重新界定了并购中企业的价值内涵:并购活动中企业的价值应该包括企业内在价值和企业期权价值,由此提出了并购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并分析了应用该方法需要考虑的因素。最后,将改进的评估方法应用到具体的医药企业并购案例中,详细展示了并购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具体应用,并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从而为并购企业估值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赵一凡[7](2019)在《医药企业海外并购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文中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医药企业的并购活动在行业领域、区域范围、并购金额等方面均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企业并购逐渐成为当前各医药企业的主流发展模式之一。但是在日益升温的医药企业并购大潮中,并购行为的失败率较高,并购结果并不理想。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对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往往不够合理,导致并购溢价通常较高,不少企业都在背着高额商誉“负重前行”,给企业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加之近年来海外并购的主力由国有企业逐渐转变为民营企业,不同于国有企业的资金优势,民营企业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真金白银”,因此选择合理的估值方法对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次研究将聚焦国内医药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问题。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实物期权和并购估值的理论成果综合归纳后,总结出当前学术界相关研究现状,为后文的研究点明方向;其次,结合我国医药企业的海外并购估值现状和现存问题对现阶段医药企业的海外并购估值特征进行了概括,并基于这些特点对实物期权法在医药企业的海外并购估值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传统估值法进行对比,为后问的研究找到依据;而后,通过案例研究法对A公司并购B公司的案例进行充分的回顾,在此基础上采用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对案例原有的估值方法加以改进。通过对B公司的企业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并将估值结果和评估机构采用传统方法评估的结果进行对比,依据二叉树模型的原理及估值过程对二者的差异做出解释,同时结合A公司的并购绩效验证二叉树模型估值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最后,通过全文的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得出将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运用到我国医药企业的海外并购估值中的意义与启示,并概括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三种传统估值方法对于我国医药企业海外并购估值的适用性不强;(2)在我国医药企业海外并购中,二叉树实物期权定价模型较好的弥补了传统收益法的缺陷,更全面的反映了目标企业的整体价值;(3)二叉树实物期权模型的估值结果更能反映目标企业在实际经营中的真实价值,对降低我国医药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溢价风险具有积极作用。最后,文章还对海外并购估值与交易价格的关系以及在实物期权中引入博弈理论等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杨璐[8](2019)在《实物期权视角下维也纳酒店并购价值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正在由传统靠资源带动转向创新成为驱动力。企业并购重组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新形式创新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不少知名高中端酒店因其服务水准高超、员工能力全面、房间空置率低等特点已成为投资市场的新热点,引起同行业或跨行业投资者的注意。尤其在当前中小型酒店寻求突破,大中型酒店寻求创新的重要节点,酒店企业并购重组交易双方均迫切需要真实合理的并购价值评估方法为酒店企业并购决策提供参考意见。但资产评估在我国起步较晚,关于企业价值评估的部分并未专门分列出并购价值评估方法。传统资产基础法、市场法、收益法已无法满足快速扩张的并购价值评估业务发展需要。基于酒店企业并购独有的价值特性,国内外评估界专家学者积极在传统评估方法上进行改进,实物期权理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种将期权理论考虑到并购中的方法同时考虑并购过程中酒店价值与期权价值共存的特点,能够在不确定情况下科学的评估并购企业价值,将实物期权法运用在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中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论文分别介绍了实物期权理论的含义、特点以及实物期权法的相关概念,结合并购价值评估的特点,说明并购价值评估具有实物期权特性。论文以锦江酒店拟收购维也纳酒店80%股份为例,引入实物期权理论及实物期权模型对维也纳酒店进行价值评估。案例详细描述了交易方的基本情况,包括介绍维也纳酒店的经营状况,基础财务数据和评估背景等。随后对维也纳酒店评估案例进行分析,分别介绍了传统评估方法和实物期权法的相关理论,综合比较了各种评估方法在实际案例中的适用性,并分别列出收益现值法、市场比较法和实物期权法的评估阶段、过程和结果,综合对三种方法得出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从评估案例中发现了实物期权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对于传统评估方法的优势与亮点,提出在未来应用实物期权法进行酒店并购价值评估时应当重视现实资产与期权价值的结合,根据不同并购条件为评估选择合适的并购期权类型,还要在评估中把握酒店行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实物期权价值特点,以期为酒店企业并购价值评估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意见。
张文仪[9](2015)在《钢铁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研究 ——以宝钢合并武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钢材的消耗量正在逐步降低,再加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钢铁企业为周期性行业企业容易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并且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来看,钢材的需求量逐步降低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2015年我国钢铁企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为了化解产能过剩改善钢铁行业的现状,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通过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来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这为处于困境的钢铁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钢铁企业形成优胜劣汰的两极分化局面,一方面一些无法通过国家各项审核的,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低效能企业,将会被淘汰,根据政策可以选择破产关闭也可以选择被兼并重组,而另一方面,一些积极寻求转型或是提高效能的企业,转型成功,就能够继续发展。本文以财务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公司案例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根据钢铁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以上海宝钢并购武钢为例,采用实物期权法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估值模型,首先预测武钢的自由现金流,其次确定武钢的预测期限和连续价值以及WACC,结合企业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首先计算出武钢的自由现金流折现估值区间,并计算武钢的期权价值,最终计算得出武钢的整体价值区间。本文从国内外并购活动的历史出发,总结概括企业并购的动因和产生的效应,通过阅读国内外并购估值和周期性行业估值的文献并进行总结归纳,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的;接着,介绍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各种评估方法和评估模型的适用条件进行分析,结合周期性行业企业的特点,确定企业估值的影响因素,判断各种评估方法的适用性,选择能够应用于钢铁企业的价值评估模型;最后,通过宝钢合并武钢的案例,运用选定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并购过程中的目标企业武钢进行价值评估分析,为今后的钢铁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企业价值评估提供借鉴,为投资者决策提供参考意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推进,我国钢铁行业作为我国的经济的基础行业,国家正鼓励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以此提高竞争优势,增强行业集中度和国际影响力,不仅与国内同行业企业相比有竞争优势,还要能够更好的面对强劲的国际竞争压力。通过对我国较大的两家钢铁企业的并购活动的研究,提升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视程度,对目标企业进行整体估值,希望能够为钢铁企业的兼并收购起到借鉴作用,提高钢铁企业的并购质量,使得我国钢铁企业能够在良性的兼并重组过程中不断发展,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刘苗苗[10](2019)在《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与实物期权法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如今,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而企业并购成为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竞争实力的一条捷径。目前,并购交易在全球范围内非常活跃,具有较高的交易数量及交易金额。许多企业通过并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同时也不乏有企业非但没有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反倒因为并购活动而陷入泥潭,失败的原因来自各方面,很重要的一个是在并购估价环节没有对目标公司给予一个科学、准确、合理的价值评估。并购交易的前提条件是对目标企业有一个较为合理的且被交易双方所接受的评估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并购中的风险。本文主要是探讨并购交易中对目标公司估价环节收益法与实物期权法的选择问题,将其置于企业并购交易的评估背景之下。首先对企业并购从做概念、类型以及动因等方面做了一个多角度的论述,再阐述与之相关的投资价值理论、价值创造理论以及交易费用理论等相关理论;然后分别阐述了收益法和实物期权法以及其定价模型,分别对两种评估方法进行适用性分析并对二者进行对比研究;最后引入一个案例,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评估,通过完整的评估测算过程展示两种方法各方面的差异,并将二者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出实物期权法与收益法在并购中对目标企业进行评估的应用条件。对于目标企业而言,能够清晰了解自身的价值水平,以确定其并购谈判中所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保障了股东的权益。然而对于并购企业而言,充分了解目标企业在并购前的市场价值,可以有利于并购企业确定在并购要约中能够接受的最高报价,为并购活动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参考和理论依据。总而言之,对目标公司的合理估值是并购交易的前提,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并购中的风险。
二、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定价的期权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定价的期权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创新 |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基本原理 |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要 |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界定 |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特点总结 |
第二节 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理论基础 |
一、作为“投资”的知识产权具有特殊性 |
二、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依据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 |
一、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 |
二、基于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实证考量 |
第四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主要环节的法律问题 |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
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
三、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 |
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 |
第二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独特性 |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内涵界定 |
二、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特征 |
第二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解决的法律问题 |
一、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 |
二、识别目标方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 |
三、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 |
四、识别目标方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 |
五、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 |
第三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法律责任认定分析 |
一、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责任 |
二、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 |
三、管理层违反相关义务的法律责任 |
四、律师等中介机构的违约或侵权责任 |
第三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
第一节 并购中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界定 |
一、知识产权价值来源分析 |
二、并购中的知识产权评估特点 |
第二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需求 |
一、价值评估的战略需求 |
二、价值评估的交易需求 |
三、价值评估的税收需求 |
四、价值评估的融资需求 |
五、价值评估的诉讼需求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及选择 |
一、市场评估方法 |
二、成本评估方法 |
三、收益评估方法 |
四、并购中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四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依据 |
一、专利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二、商标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三、着作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四、商业秘密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第四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 |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垄断行为辨析 |
一、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滥用界定 |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一般垄断行为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理论基础 |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关系之辩 |
二、禁止权利滥用理论 |
三、相对利益平衡理论 |
第三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实践分析 |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内实践评析 |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际实践评析 |
第五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层面的国家安全界定 |
一、基于专利权的科技安全 |
二、基于着作权的文化安全 |
三、基于商标权的产业安全 |
第二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实践的思考 |
一、美国为代表的并购中新兴技术国家安全审查 |
二、加拿大为代表的并购中国家文化产业安全审查 |
三、中国为代表的并购中品牌依存度产业安全审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实物期权法在高新技术企业并购估值中的应用研究 ——以宜通世纪并购倍泰健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
二、并购的概念 |
三、实物期权的概念 |
第二节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
一、资产基础法 |
二、市场法 |
三、收益现值法 |
四、实物期权法 |
第三章 高新技术企业并购估值方法分析 |
第一节 高新技术企业并购估值现状分析 |
一、高新技术企业并购现状 |
二、高新技术企业并购估值现状 |
第二节 高新技术企业并购估值的特殊性分析 |
一、企业并购的期权属性 |
二、高新技术行业估值的特殊性分析 |
第三节 传统估值方法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并购估值的局限性分析 |
一、资产基础法 |
二、市场法 |
三、收益现值法 |
第四节 实物期权法下B-S模型对高新技术企业并购估值的适用性 |
一、实物期权法的适用性 |
二、实物期权模型的选择 |
第四章 并购案例概况和估值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宜通世纪并购倍泰健康双方简介 |
一、宜通世纪基本情况 |
二、倍泰健康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宜通世纪并购倍泰健康背景分析 |
一、大健康产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
二、智慧医疗创新模式有望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
三、积极寻求向智慧医疗等垂直应用领域进行拓展与延伸 |
四、倍泰健康是很好的智慧医疗业务的协同接口和发展平台 |
第三节 宜通世纪并购倍泰健康交易过程 |
一、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 |
二、倍泰健康业绩承诺 |
第四节 倍泰健康估值问题探讨 |
一、宜通世纪并购绩效分析 |
二、倍泰健康估值方法的局限性 |
第五章 实物期权法在倍泰健康价值评估的应用分析 |
第一节 倍泰健康自由现金流折现价值 |
一、倍泰健康净利润预测 |
二、倍泰健康营运资金和净经营性长期资产增加额预测 |
三、倍泰健康折现率的确定 |
四、倍泰健康自由现金流折现价值评估结果 |
第二节 宜通世纪并购倍泰健康的实物期权价值 |
一、连续复利计息条件的无风险利率R |
二、标的资产的当前价格S |
三、期权执行价格K |
四、标的资产收益率波动率 |
五、距离期权到到期日的时间T |
六、倍泰健康价值计算 |
第三节 倍泰健康估值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企业并购定价研究 ——基于历史收益与账面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并购定价与企业价值评估 |
一、并购定价 |
二、企业价值评估 |
三、并购定价与企业价值评估结果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财务会计信息估值作用 |
第三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并购概念 |
二、并购动因理论 |
三、并购战略差异 |
四、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 |
五、管理者过度自信理论 |
第二节 研究假设的提出 |
一、企业发展战略、财务会计信息与并购定价 |
二、价值评估方法、财务会计信息与并购定价 |
三、主并方管理者过度自信、财务会计信息与并购定价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一、样本数据来源 |
二、样本事件选择 |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定 |
一、企业发展战略、财务会计信息与并购定价 |
二、价值评估方法、财务会计信息与并购定价 |
三、主并方管理者过度自信、财务会计信息与并购定价 |
四、变量设定 |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卡方检验 |
第二节 多元回归分析 |
一、企业发展战略、财务会计信息与并购定价 |
二、价值评估方法、财务会计信息与并购定价 |
三、主并方管理者过度自信、财务会计信息与并购定价 |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一、主并企业方面 |
二、目标企业 |
三、第三方评估公司 |
第三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实物期权法在并购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以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企业并购理论 |
2.1.1 企业并购的概念 |
2.1.2 企业并购的动机 |
2.1.3 跨国并购的特征 |
2.2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 |
2.2.1 企业价值评估的概念及特征 |
2.2.2 海外并购中特别因素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影响 |
2.3 企业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
2.3.1 传统评估方法 |
2.3.2 实物期权法 |
2.3.3 实物期权与传统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3章 实物期权法在企业估值中的应用分析 |
3.1 实物期权法的应用思路 |
3.2 实物期权价值计算模型选择 |
3.2.1 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
3.2.2 选择合适的期权定价模型 |
3.3 相关参数的确定 |
3.3.1 预测期内和以后目标公司自由现金流的确定 |
3.3.2 折现率k的确定 |
3.3.3 预测期年限n |
3.3.4 B-S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案例介绍 |
4.1.1 案例背景 |
4.1.2 并购双方基本情况 |
4.1.3 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动因分析 |
4.2 现金流折现法下对通用家电的估值分析 |
4.2.1 预测期内企业自由现金流的预测 |
4.2.2 折现率的确定 |
4.2.3 现金流折现法下通用家电估值结果 |
4.3 实物期权法下对通用家电的估值分析 |
4.3.1 B-S模型下相关参数的确定 |
4.3.2 实物期权法下的估值结果 |
4.4 估值结果比较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及启示 |
5.2 本文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实物期权模型的企业并购协同效应价值评估 ——以中集集团并购齐格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并购协同效应概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并购协同效应相关理论 |
2.1 并购协同效应的影响因素 |
2.2 并购协同效应价值评估理论 |
2.2.1 现金流折现法 |
2.2.2 经济增加值法 |
2.2.3 实物期权法 |
2.2.4 几种估值方法的适用性对比 |
2.3 指标权重确定的主要方法 |
2.3.1 专家评分法 |
2.3.2 主成分分析法 |
2.3.3 层次分析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案例介绍 |
3.1 收购双方简介 |
3.2 收购过程及方案简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收购动因分析 |
4.2 并购协同效应要素分析 |
4.2.1 管理协同效应 |
4.2.2 战略协同效应 |
4.2.3 经营协同效应 |
4.3 基于实物期权的价值评估 |
4.3.1 目标企业确定性价值 |
4.3.2 目标企业不确定性价值 |
4.4 调整系数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并购协同效应影响因素评分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医药行业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医药企业并购的理论概述 |
2.1 并购理论概述 |
2.1.1 并购的概念 |
2.1.2 并购的动因理论 |
2.2 医药行业的基本特征 |
2.3 医药企业并购的现状 |
第3章 传统评估方法在医药企业并购中的应用分析 |
3.1 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
3.1.1 市场法 |
3.1.2 资产基础法 |
3.1.3 收益法 |
3.2 我国医药企业并购中评估方法应用现状 |
3.3 传统评估方法在医药企业并购中的局限性分析 |
第4章 并购中企业价值分析及评估方法改进 |
4.1 并购中企业价值分析 |
4.1.1 企业内在价值 |
4.1.2 企业期权价值 |
4.2 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改进 |
4.2.1 企业内在价值评估 |
4.2.2 企业期权价值评估 |
4.3 评估方法应用需要考虑的因素 |
第5章 改进的评估方法在并购企业中的应用 |
5.1 案例简介 |
5.1.1 并购双方概况 |
5.1.2 并购过程简介 |
5.1.3 并购的动机 |
5.2 企业价值评估分析 |
5.2.1 价值评估方法选择 |
5.2.2 企业内在价值评估 |
5.2.3 企业期权价值评估 |
5.2.4 企业总价值评估 |
5.3 案例分析 |
第6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医药企业海外并购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企业价值评估 |
2.1.1 海外并购价值评估 |
2.1.2 医药企业价值评估 |
2.2 实物期权 |
2.2.1 实物期权的理论发展 |
2.2.2 二叉树模型的估值应用 |
2.3 文献述评 |
3 医药企业海外并购估值现状分析 |
3.1 并购现状分析 |
3.1.1 并购现状 |
3.1.2 并购中的问题 |
3.2 估值方法分析 |
3.2.1 估值现状 |
3.2.2 估值的特殊性 |
3.2.3 传统估值方法的适用性 |
3.2.4 二叉树模型的适用性 |
4 案例概况 |
4.1 案例选择 |
4.2 公司简介 |
4.2.1 A公司简介 |
4.2.2 B公司简介 |
4.3 并购过程 |
4.4 估值问题探讨 |
4.5 案例估值方法的局限性 |
5 案例估值方法的改进 |
5.1 理论基础 |
5.1.1 生产费用论 |
5.1.2 管理价值论 |
5.2 估值方法改进思路 |
5.3 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的应用 |
5.3.1 构建营业收入二叉树 |
5.3.2 构建自由现金流量二叉树 |
5.3.3 确定折现率 |
5.3.4 未调整的B公司价值 |
5.3.5 调整后的B公司价值 |
5.3.6 估值结果分析 |
5.4 估值方法改进小结 |
5.4.1 合理性分析 |
5.4.2 敏感性分析 |
5.4.3 应用预期及不足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实物期权视角下维也纳酒店并购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简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创新点 |
2 实物期权法及并购价值评估的基本理论 |
2.1 实物期权法的相关概念 |
2.1.1 实物期权的含义 |
2.1.2 实物期权的特点 |
2.1.3 实物期权法的含义 |
2.2 并购价值评估的相关概念 |
2.2.1 并购的含义 |
2.2.2 并购价值评估的含义 |
2.2.3 并购价值评估的功能 |
2.2.4 并购价值评估方法 |
2.3 并购中实物期权的主要类型 |
2.3.1 并购增长期权 |
2.3.2 并购延迟期权 |
2.3.3 并购扩张期权 |
2.3.4 并购放弃期权 |
2.4 基础理论 |
2.4.1 实物期权理论 |
2.4.2 预期理论 |
2.4.3 货币时间价值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锦江酒店并购维也纳酒店价值评估案例 |
3.1 维也纳酒店概况 |
3.1.1 维也纳酒店股权分布情况 |
3.1.2 维也纳酒店主营业务情况 |
3.1.3 维也纳酒店历史年度财务数据及经营状况 |
3.2 传统评估方法在维也纳酒店价值评估的过程及结果 |
3.2.1 确定评估目的及评估范围 |
3.2.2 确定价值类型 |
3.2.3 选择评估方法 |
3.2.4 得出评估结果 |
3.2.5 评估结论分析 |
3.3 引入实物期权法的评估过程及结果 |
3.3.1 确定并购目的 |
3.3.2 构建目标酒店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
3.3.3 评估目标酒店实物期权价值 |
3.3.4 得出评估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锦江酒店并购维也纳酒店价值评估案例启示 |
4.1 传统方法在并购维也纳酒店价值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
4.1.1 忽略柔性资产价值 |
4.1.2 忽略并购活动的期权特性 |
4.1.3 对潜在风险把控不足 |
4.2 实物期权法在并购维也纳酒店价值评估中的亮点分析 |
4.2.1 实现不确定价值的转换 |
4.2.2 符合并购项目的期权特性 |
4.2.3 预防潜在风险 |
4.3 本章小结 |
5 应用实物期权法评估酒店并购价值的建议 |
5.1 将实物期权理论应用到并购价值评估中 |
5.1.1 考虑目标酒店的现实资产 |
5.1.2 重视并购中目标酒店的实物期权价值 |
5.2 根据酒店并购条件评估期权价值 |
5.2.1 区分战略并购与财务并购的差异 |
5.2.2 区别不同并购条件下期权价值的差异 |
5.3 重视酒店产业生命周期 |
5.3.1 研判目标酒店所处生命周期阶段 |
5.3.2 把握酒店行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实物期权价值特点 |
5.4 其他相关建议 |
5.4.1 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环境 |
5.4.2 提高评估人员专业素养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钢铁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研究 ——以宝钢合并武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1.3 文献评述 |
2.2 并购价值评估简介 |
2.2.1 并购类型与分类 |
2.2.2 并购的动因和效应 |
2.2.3 价值评估方法的适用性 |
3 宝钢并购武钢案例回顾 |
3.1 并购双方情况及过程介绍 |
3.1.1 并购双方情况介绍 |
3.1.2 并购过程 |
3.2 并购背景及动因 |
3.2.1 并购背景 |
3.2.2 并购动因 |
4 武钢并购价值评估 |
4.1 武钢的经营与财务分析 |
4.1.1 武钢的经营状况 |
4.1.2 武钢的财务状况 |
4.2 武钢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算 |
4.2.1 武钢未来现金流预测 |
4.2.2 武钢自由现金流折现率的确定 |
4.2.3 武钢未来现金流现值部分区间 |
4.3 武钢的期权价值评估 |
4.3.1 武钢的期权价值参数分析 |
4.3.2 武钢的期权价值 |
4.4 武钢整体价值估值区间 |
5 宝钢并购武钢价值评估的评价与结论 |
5.1 宝钢并购武钢的评价 |
5.2 宝钢并购武钢的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与实物期权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0.2.1 国外文献综述 |
0.2.2 国内文献综述 |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点 |
1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概述 |
1.1 企业并购的内涵 |
1.1.1 并购的定义 |
1.1.2 并购的类型 |
1.1.3 并购的动因 |
1.2 并购中企业价值的相关理论 |
1.2.1 投资价值理论 |
1.2.2 价值创造理论 |
1.2.3 交易费用理论 |
2 收益法与实物期权法及其比较 |
2.1 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
2.1.1 收益法概述 |
2.1.2 DCF模型 |
2.2 实物期权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
2.2.1 实物期权法概述 |
2.2.2 B-S模型 |
2.3 评估方法在并购中的适用性分析及比较 |
2.3.1 收益法适用条件分析 |
2.3.2 实物期权法法适用条件分析 |
2.3.3 两种评估方法的比较 |
3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应用实例 |
3.1 案例背景 |
3.1.1 并购双方基本情况 |
3.1.2 评估背景 |
3.1.3 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与行业发展分析 |
3.2 基于收益法的SM公司企业并购价值的评估过程 |
3.2.1 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的预测 |
3.2.2 折现率的确定 |
3.2.3 经营性资产价值的确定 |
3.2.4 付息债务月非经营性资产负债的评估 |
3.2.5 企业整体价值的确定 |
3.3 基于B-S模型的SM公司企业并购价值的评估过程 |
3.3.1 B-S模型中各参数的确定 |
3.3.2 计算结果 |
3.4 收益法与实物期权法案例结论评析 |
3.4.1 评估结果的确定 |
3.4.2 评估结果的分析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定价的期权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 胡宏雁. 吉林大学, 2020(03)
- [2]实物期权法在高新技术企业并购估值中的应用研究 ——以宜通世纪并购倍泰健康为例[D]. 林扬铭.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3]企业并购定价研究 ——基于历史收益与账面价值分析[D]. 肖雅玲.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8)
- [4]实物期权法在并购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以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为例[D]. 许敦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8)
- [5]基于实物期权模型的企业并购协同效应价值评估 ——以中集集团并购齐格勒为例[D]. 吴志芳.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6]医药行业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D]. 姜丽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7]医药企业海外并购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D]. 赵一凡.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实物期权视角下维也纳酒店并购价值评估研究[D]. 杨璐.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 [9]钢铁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研究 ——以宝钢合并武钢为例[D]. 张文仪. 东华大学, 2015(03)
- [10]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与实物期权法的比较研究[D]. 刘苗苗. 辽宁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