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气象·统计·测绘

环保·气象·统计·测绘

一、环保·气象·统计·测绘(论文文献综述)

李皓露[1](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新疆棉田遥感识别与产量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对地观测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高分系列卫星的发射与应用使得我国在资源监测、农业估产、灾害管理等方面都获得了更高精度的数据源。在遥感影像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大方面就是农作物管理,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数据可以提供高精度的作物信息,为作物的监测、病害的管理、产量的评估等都提供数据支撑。棉花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了解其种植分布、进行长势监测以及预测当年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遥感影像作物识别的方法众多,但是传统的方法不仅识别效果差、存在局限性,而且在处理海量的遥感信息时也显得越来越吃力。从遥感影像中准确识别棉田是精细农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此外,通过分析长时间序列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有助于反映棉花在整个生长季节的状况进行估产。因此,本研究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框架,在中国渭干河绿洲地区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棉田识别、面积监测和产量预测。首先,使用经过优化的像素级的多维密集连接卷积神经网络(Dense Net)进行渭干河绿洲地区的棉田识别。此外,还与包括Res Net,VGG,Seg Net和Deep Lab v3+在内的四种广泛使用的经典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对比和评估。结果表明,与其他模型相比Dense Net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识别棉花作物特征,并以较快速度收敛。通过混淆矩阵生成的多个指标(P,F1,R和m Iou)检验模型性能优劣,得到综合指标最高的模型为Dense Net,F1为0.953,m Io U为0.911。我们将识别的棉田可视化,与其他算法结果相比,优化的Dense Net模型识别效果明显提升,能很好地将棉田与云,山体阴影和城镇等区分开来。然后,基于改进的Dense Net算法进行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的棉田识别,并提取渭干河绿洲地区的棉田种植面积,实现棉田面积变化快速监测。多源遥感影像主要使用高分一号和Landsat卫星数据产品。由于高分一号的数据有限,因此分别基于高分一号和Landsat卫星影像分析2015~2018年和1993~2018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变化情况,并与官方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多年平均误差为400km2,证明Dense Net模型在棉田快速识别和面积变化监测的任务中具有可信性,并且使用有限的遥感数据仍然可以进行棉花面积的时空变化分析。最后,根据棉花的物候特征选择生长期内影响棉花产量的气象数据和遥感数据与县级棉花单产数据进行建模,进行棉花单产预测。此外,基于上一部分识别得到的棉花面积进行棉花总产预测。针对这一任务,我们构建了专门处理长时空大数据的Conv GRU深度学习网络,并将其与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基于贝叶斯正则化算法的多个BP神经网络模型比较分析。结果证明,Conv GRU的估产效果最优,R2可以达到0.9以上。最后使用该方法用于渭干河绿洲三个县(库车县、新和县、沙雅县)的棉花产量预测。

教育部[2](2021)在《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文中认为教职成[202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为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加强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落实职业教育专业动态更新要求,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我部组织对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了全面修(制)订,形成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目录》)。现将《目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刘成路[3](2021)在《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研究》文中认为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影响,当地自然灾害类型多且频发多发,给当地及周边省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同时,四川省少数民族人数多,人口结构、民族关系构成复杂,文化差异大,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较高。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是评估区域自然灾害应对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相同的自然活动强度下,脆弱性决定了社会体系受影响的程度。因此辨认脆弱性因素,是制定针对性减灾策略,提高对地区对自然灾害冲击的适应性和恢复力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四川省作为研究区,基于区域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模型,从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服务状况、人口结构等方面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从空间角度分析了各县区脆弱性等级分布状况,为区域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大量文献阅读与数据调查,跟进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对自然灾害脆弱性的理论演进过程、研究重点与评估方法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评述。(2)收集四川省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灾害情况的基础性资料,在分析自然灾害形势分析和灾害脆弱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综合评估模式,从经济、社会、人口、灾害应对能力4个方面分析自然灾害脆弱性。(3)构建了基于指标层的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估方法。在评估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方法筛选出信息冗余度低、对评价结果有显着影响的指标,得到精细量化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了各区县的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人口脆弱性、灾害应对能力和自然灾害脆弱性综合评估结果。(4)根据自然灾害脆弱性的评估计算结果,划分脆弱性等级并进行空间格局分析。四川省各区县的自然灾害脆弱性等级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分布差异,脆弱性高或较高的地区多集中于四川东北部、西北部地区,中部经济区整体脆弱性相对较低,有个别区县与相邻县区的的自然灾害脆弱性变现相反,这说明了当地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存在差异。(5)提出了降低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的策略。结合文中对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结果的分析,从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灾害管理与应对的角度出发,提出合理建议。

米晓琛[4](2021)在《应县木塔损伤分析及材性微观劣化与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木结构古建筑是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在艺术、文化、建筑、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等方面都有卓越的创造与贡献。存留于世的木结构古建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木材劣化及其进一步诱发的其它残损使得木结构古建筑的保护受到重点关注。古建筑中木材常表现为环境作用下微观结构的降解及荷载作用下的机械损伤。虽然对古建筑构件木材的力学物理性能开展了广泛研究,但很少从微观角度去解读,而宏观的损伤常起因于木材细胞壁结构的衰减,从微观尺度进行深入研究是其劣化分析的基础性要求。了解和掌握古建筑木结构构件材性的劣化机理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为古建筑的长久保存及后续修缮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具有实际工程指导意义。本文以山西省应县木塔为研究对象,梳理历年多次测量的大量图表,并进行了实地勘察,得到了各柱、各层及整体结构的残留变形状况,提出了木塔结构功能需求下需要修复的关键性指标,分析了第一、二层构件横纹受压结构层损伤特征和材性劣化的关联。在微观尺度上采用多种现代表征分析技术,研究了木塔木构件表层细胞壁结构衰变及劣化机理,并基于残留变形及材性劣化对木塔修复进行了探讨。根据所获古旧木材劣化机理及阻燃要求,采用原位聚合法,构筑了一种集耐水、抗紫外线、阻燃功能一体化的木材保护涂料。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研究应县木塔各层及整体的竖向、水平位移,结果发现木塔整体九层水平方向朝东北方向倾斜,倾斜位移角达1/80.0,第三层和第五层柱头到柱脚水平方向分别朝东北及东南方向倾斜,层间位移角分别达1/16.6和1/25.0,是木塔结构功能需求下需要修复的关键性指标。第三层柱头到柱脚的层间位移角远超现代混凝土框架结构及钢结构的大震要求,基于此类古建筑木结构的“摇摆柱”抗震机理,木塔朝残留倾斜方向上摆动的安全幅度大幅减小,抗震能力显着降低。木塔底部两层的梁端、栱根部、小斗等构件的横纹受压残留大变形,微裂缝普遍存在,对应的承载和变形能力明显降低。(2)采用扫描电镜(SEM)、元素分析(EA)、傅立叶转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仪(ATR FT-IR)及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木塔不同楼层、不同类型构件表面木材的微观形貌、元素含量、主要化学组分含量及纤维素结晶度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健全木材相比,古旧木材细胞壁普遍发生坍塌、扭曲、具缘纹孔开裂,劣化迹象明显。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降低而纤维素结晶度升高,主要的降解过程是半纤维素优先降解,木质素随后降解,纤维素的无定形区也存在降解。所有样品中,来源于明层且层次高的样品降解相对严重;同层次中,来源于外槽柱的样品降解普遍高于内槽柱,来源于梁的样品保存状况好于内、外槽柱。(3)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及XRD分析木材细胞壁附着的大量未知颗粒,结合EA、同步辐射(XANES、XRF)、酸碱度(pH)、ATR 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对木材中侵入性元素、木材酸碱度及主要化学组分的结构变化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古旧木材细胞壁内附着的大量未知颗粒是硫、钙、钠和氯等侵入性无机元素形成的结晶盐晶体。古旧木材内还存在大量游离的无机离子。古旧木材中硫、氮元素含量的急剧增高、高浓度硫酸根的积累指出酸雨和大气等环境因素是这些侵入性无机元素的主要来源。木塔古旧木材劣化机理为积累的大量无机盐导致细胞壁发生机械损伤;木材酸性增强指出酸雨中的产酸物质遇水形成氢离子导致综纤维素发生水解反应;木质素分子结构脱甲氧基,碳原子碳-氧键含量升高,说明木质素发生氧化反应,这主要是紫外线、氧气的综合作用所致。(4)依据构件损伤特征及微观结构劣化机理,指出材性劣化及荷载的双重作用使得木塔底部两层横纹承压构件的直接承压部位损伤严重且缝隙密布。若卸载,这些部位缝隙将普遍扩张,多条缝隙导致这些区域的木材与大气环境接触的表面积急剧扩大,将加速这些区域劣化。(5)基于所获古旧木材劣化机理和木材阻燃要求,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聚磷酸铵(APP)为芯材,将经过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TiO2)和密胺树脂(MF)为壁材包覆APP,形成MF-TiO2@APP微胶囊,并制备出MF-TiO2@APP/WPU木材保护涂料。当MF-TiO2@APP的芯壳质量比为3:2、纳米TiO2添加量为2.5%时,MF-TiO2@APP微胶囊粒径合适,耐水性和抗紫外线性提高。当MF-TiO2@APP微胶囊的添加量为18%、涂覆厚度为180μm时,制备后的保护涂料热分解残炭量较木材由9.62%增加到了31.62%,形成覆盖基体表面的稳定残炭结构,热释放速率峰值(pk-HRR2)和热释放总量(THR)分别下降为113.5 k W/m2和61 MJ/m2,减少了热危害性,平均紫外线透过率较APP/WPU降低了42%,抗紫外线性能提高,并满足72 h耐水试验标准。制备的木材保护涂料达到耐水、抗紫外线及阻燃一剂多效保护木材的目的。

李青[5](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王思源[6](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马明月[7](2021)在《基于数值模式的兰州市主城区臭氧前体物减排情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臭氧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兰州市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在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其排放的包括挥发性有机物在内的大气污染物对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文章利用ArcGIS技术精细化处理中国多尺度排放清单模型(MEIC),通过调研等方式修正局部空间污染源,同时驱动陆地生态系统气体估算模型(MEGAN)模拟兰州市主城区2019年天然源排放清单,经污染源排放模式(SMOKE)获得基于MEIC清单的兰州市主城区高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并设置不同减排方案,通过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进行臭氧污染模拟,定量分析不同减排方案的环境效益,为政府部门优化环境管理措施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依据。本次研究通过分析2019年兰州市五个国控监测站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发现兰州市2019年臭氧浓度月变化趋势呈现“双峰型”,4月及7月均为该年度兰州市臭氧浓度高值月份,由此选取2019年4月及7月作为兰州市主城区臭氧污染典型研究月份。进一步分析4月及7月各国控监测站臭氧污染情况,确定2019年4月21日~4月25日和7月1日~7月5日两个连续臭氧污染过程作为兰州市主城区臭氧污染防治对策典型研究时段。研究中利用可获取的最新人口、GDP、路网、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经Arc GIS技术精细化处理MEIC清单,并结合统计收集获得的2019年兰州市应急减排清单,修正研究区域内工业源、道路扬尘源和施工扬尘源排放数据,同时驱动MEGAN模型模拟兰州市主城区2019年天然源排放清单,最终得到包含兰州市主城区的研究区域内高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NOx排放量为133641.329 t·a-1,PM10排放量为497925.084 t·a-1,PM2.5排放量为142461.852 t·a-1,NH3排放量为8289.430 t·a-1,VOCs排放量为114205.377 t·a-1,SO2排放量为73320.896 t·a-1,CO排放量为317871.835 t·a-1。其中,NOx主导排放行业为工业源,排放占比为71.74%;PM10和PM2.5主导排放行业为交通源,排放占比分别为84.35%和86.03%;NH3主导排放行业为农业源,排放占比为85.97%;VOCs主导排放行业为天然源,排放占比为42.92%;SO2和CO主导排放行业均为工业源,排放占比分别为83.70%和41.80%。研究中还分别评估了研究区域内WRF模式和CMAQ模式模拟效果。将WRF模式模拟结果与52983号榆中站气象观测资料相验证,结果表明:2019年1月、4月、7月和10月地面温度、地面相对湿度、地面气压、地面风速等气象要素模拟值与观测值验证指标MFB、MFE、NMB、NME均符合有关研究和要求的指标建议,且相关系数较高并通过双侧显着性检验,说明模拟结果较理想,可以作为气象要素输入场输入空气质量模型CMAQ中。提取CMAQ模式臭氧模拟值与各国控监测站臭氧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2019年4月及7月模拟值与监测值之间的验证指标NMB、NME均符合有关研究和要求的指标建议,且相关系数较好,均在0.6以上,通过双侧显着性检验;主要研究时段4月21日~25日和7月1日~5日各项指标均可通过检验,且个别日期相关系数大于0.8,表现为极强相关,说明模拟结果较为理想,模式较好的模拟出了兰州市主城区近地面臭氧污染浓度分布特征。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标准情景模拟结果分析。研究时段内臭氧每日平均浓度空间分布基本都表现为兰州市主城区近地面臭氧浓度较低,周边郊区臭氧浓度较高的特征,考虑主要是由于兰州市主城区范围内臭氧前体物NOx和VOCs排放途径丰富,臭氧前体物经大气输送向光照、氧气等条件较为充足且易生成臭氧的周边郊区,造成主城区范围内臭氧浓度较低,而周边区域臭氧浓度较高现象的发生。(2)不同排放源类型置零情景模拟结果分析。对研究范围内不同排放源类型分别置零减排,模拟发现工业源和交通源减排置零情景对研究区域内臭氧浓度的削减比例较高,电力源和民用源减排置零情景削减比例较低,且研究时段内减排效果主要体现在周边郊区,而主城区内臭氧日平均浓度减排效果较弱或反而有所上升,考虑是由于置零情景令主城区向周边郊区输送的臭氧前体物减少,导致周边郊区臭氧生成量显着下降,同时推测NOx的滴定作用反而使主城区内臭氧浓度上升。(3)不同排放区域置零情景模拟结果分析。对研究范围内不同排放区域分别置零减排,模拟发现西固区和七里河区减排置零情景对研究区域内臭氧污染浓度削减比例较高,城关区和安宁区减排置零情景削减效果一般,各情景均表现为主要减排区域减排效果较弱或反而有所上升,其余未减排区域臭氧浓度均有一定下降,同样考虑与主要减排区域经大气输送向其余区域的臭氧前体物减少以及NOx的滴定作用有关。(4)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协同减排情景下,兰州市主城区及其周边区域臭氧污染削减效果整体显着优于仅削减某一行业大气污染源排放量或某一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量的臭氧污染削减效果。同时,当削减大气污染源70%NOx排放量时,协同减排50%VOCs排放量对臭氧污染浓度的减排效果最好,即使进一步减排70%VOCs排放量,其减排效果与减排50%VOCs排放量时的减排效果相差不大,这表现出臭氧污染浓度与臭氧前体物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也说明在研究时段内,基于以上设定的减排情景,协同减排70%NOx排放量和50%VOCs排放量时,NOx已成为研究区域兰州市主城区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生成臭氧的主控因子。(5)兰州市主城区臭氧污染防治减排对策分级建议。基于不同减排情景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次研究将协同减排50%NOx和50%VOCs情景(情景14)、协同减排30%NOx和50%VOCs情景(情景11)、协同减排50%NOx和30%VOCs情景(情景13)、协同减排30%NOx和30%VOCs情景(情景10)确定为“推荐级”减排对策,该类减排情景适合作为兰州市主城区日常臭氧污染防治减排对策;将协同减排70%NOx和50%VOCs情景(情景17)、协同减排70%NOx和70%VOCs情景(情景18)、协同减排30%NOx和70%VOCs情景(情景12)、协同减排70%NOx和30%VOCs情景(情景16)、协同减排50%NOx和70%VOCs情景(情景15)确定为“备选级”减排对策,可作为兰州市主城区将环境效益作为优先考虑指标时的首选臭氧污染防治减排对策。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8](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指出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潘逸炜[9](2020)在《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普陀山作为东亚闻名的观音圣地,其空间营造融入了自宋元至今的历时性想象,且受到自然环境、传说故事、宗教习俗和仪式的影响,作为典型圣地景观的空间建构问题有着独特的研究意义。论文运用古典文献、历史图像、地理与空间现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普陀山的自然场所特征、传说所构建的圣地意义和景观空间格局的历时性变迁,揭示其自然地形形成的多层围合关系如何与源于传说的圣迹空间融通进而使观音朝圣中心的地位深入人心,从而揭示空间叙事是普陀山圣地实践的中心。全山景观格局从宝陀观音寺的单一中心到与海潮寺构成的前后双中心,再到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共同构成了空间叙事骨架;传奇故事的追录、景点的命名、以洞穴为中心的感应附加和清代普陀山十二景名称及图像的确定使景观的意义被强化,实现了由凡到圣的转变,从而构成了空间叙事的血肉;连接各景点的香道作为空间叙事的线索,伴随拜山行脚的游行方式,起到进香导引和叙事编排的作用,控制情节的发生顺序和整体节奏。景观实践是达到空间叙事的手段,论文探索各主要节点的营造手法和规律,为普陀山景观营造中的特殊之处寻找合理解释,并揭示近当代民间主导的景观创制对完善和接续空间叙事的意义,同时洛迦山作为圣地的微缩品也纳入了朝山系统,且圣地印象一直在持续建构与变化中。本研究以普陀山作为个案研究,从景观时空变迁及空间叙事展开的角度揭示观音圣地空间和意义互动建构的进程与特征,为中国传统圣地的景观学研究、佛教本土化与景观空间交互影响等领域提供方法参考和借鉴。

邵亚琴[10](2020)在《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在满足我国能源战略需求的同时,给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带来了巨大冲击,引发众多生态问题,如土地损毁、地下水位下降、大气污染等,生态扰动表现方式和演变机制各不相同,累积效应显着,严重影响区域能源保障和生态屏障作用的发挥,实现煤电基地生态环境实时监测和合理评价,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补偿监管提供依据,能够有效促进煤电基地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2016YFC0501109),针对我国绿色开发能源战略的需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紧扣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选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胜利煤电基地为典型研究区域,基于多源空间动态监测技术,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该区域生态环境时空状况进行了扰动规律分析与监测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环境系统循环驱动机制。研究归纳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分析了煤电基地煤矿、火电厂及煤炭城市三大扰动源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时空演变趋势,分阶段讨论了煤电基地时空发展的特点,揭示了煤电基地生态系统的周期性发展规律。针对煤电基地生命周期各阶段扰动源发展状态及对生态环境的扰动特征,构建了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系统循环驱动机制,分别从扰动源子循环和生态环境单元子循环两个角度进行了生态环境系统演化分析。(2)搭建多源异构数据“获取-处理-融合-分析”技术框架和体系。基于空间信息技术获取的空间数据及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等,提出了基于邻域信息约束的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后处理方法、多源多尺度DEM融合方法和“暗像元法”与“深蓝算法”相结合的气溶胶厚度反演等方法,通过影像参数反演、数据融合、统计分析、空间数据挖掘与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为在不同时空尺度下分析草原区煤电基地内土地环境、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参数的扰动规律和变化特征以及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3)实现煤电基地尺度下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土壤侵蚀和大气环境的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针对胜利煤电基地的特点构建土地利用分类体系,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煤电开发驱动指数进行煤电开发土地利用类型转移驱动力分析;综合运用GIS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分别从全局演变和局部效应进行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针对煤电基地土壤侵蚀的特点,建立土壤侵蚀风-水复合模型sA并实现总模数的估算,利用经验模型验证了其适用性;通过遥感反演获取了研究区域内SO2、NO2的柱状浓度和气溶胶厚度AOD,并利用地面观测站数据验证了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煤电基地开发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驱动力,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均以露天矿区、电厂区及锡林浩特市城区为扰动热点,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扰动程度逐渐加强。(4)在典型扰动源-露天矿尺度下进行生态环境扰动规律及生态修复效益分析。根据露天矿土地单元扰动机理,归纳了7种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方式,建立了扰动重心加权模型,通过不同阶段加权重心的转移距离和转移方向,验证了CE-PDST驱动规律。针对露天矿首采区已经形成的四种扰动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式,研究其在转移过程中植被指数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建立排土场NDVI与地形因子、气象因子和人为修复因子之间的驱动关系,提出了提高排土场土地复垦效益的有效建议。利用多孔监测井的多期监测数据分析了胜利一号露天矿开采过程中潜水位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回归趋势分析确定了露天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半径和静水位,为确定受地下水位下降影响的居民搬迁范围和研究基于影响半径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对地表植被变化的影响规律提供了依据。(5)通过生态效益响应因子识别,参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2015》,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MEICE),从煤电基地尺度、功能区单元和最适宜格网单元等多时空尺度,综合评价和分析了研究区域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状况,探寻区域生态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处于良好状态;2005-2015年,煤电基地开发规模迅速扩大,恶化趋势明显,形成以露天矿区及电厂区、市区和居民点中心的阶梯状缓冲区,印证了露天矿开采及电厂开发、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扰动的累积效应;2010-2015年,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电厂控排、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及省道S307沿线绿化有效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状况,体现了生态修复与监管对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性。针对本文探索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扰动规律及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基于GMR模型对研究区域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模拟,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搭建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监测-评价-管理”三位一体的多源动态监测平台基本架构,并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修复CE-PDST-“5W+2H+E”循环管理模式,为煤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论文有图91幅,表65个,参考文献221篇。

二、环保·气象·统计·测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保·气象·统计·测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深度学习的新疆棉田遥感识别与产量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作物信息提取中常用遥感数据源
        1.2.2 作物信息遥感识别与分类研究现状
        1.2.3 深度学习图像分割算法研究现状
        1.2.4 作物遥感估产研究现状
        1.2.5 现状总结与分析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
        2.2.1 遥感卫星数据
        2.2.2 土地覆盖类型数据
        2.2.3 作物分布数据
        2.2.4 气象驱动数据
        2.2.5 产量数据
    2.3 方法介绍
        2.3.1 多种卷积神经网络
        2.3.2 作物信息遥感提取方法
        2.3.3 作物遥感估产方法
        2.3.4 贝叶斯正则化算法
        2.3.5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2.3.6 时间序列预测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
第三章 基于多种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分一号卫星棉田识别研究
    3.1 改进的Dense Net网络
    3.2 棉田识别最佳时相选择
    3.3 高分一号卫星数据预处理
    3.4 棉田识别评价指标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1 最佳Dense Net层数选择
        3.5.2 模型训练效率
        3.5.3 棉田识别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源多时相卫星数据的棉田面积变化监测研究
    4.1 基于高分一号卫星数据的棉田面积变化情况
    4.2 基于Landsat卫星数据的棉田面积变化情况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气象与遥感数据的棉花产量预测
    5.1 棉花估产最佳时相选取
    5.2 气象、遥感及产量数据预处理
    5.3 棉花估产评价指标
    5.4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棉花估产模型
        5.4.1 变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分析
        5.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基于时空大数据的Conv GRU棉花估产模型
        5.5.1 数据处理与实施细节
        5.5.2 模型结构
        5.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讨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完成的科研情况

(3)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方法
    2.1 自然灾害脆弱性的定义
    2.2 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
    2.3 指标筛选和分析
    2.4 自然灾害脆弱性主成分分析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分析
    3.1 四川省综合概况
    3.2 区县级单元自然灾害脆弱性空间分析
    3.3 自然灾害脆弱性空间分布规律讨论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的降低策略研究
    4.1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4.2 科学构建自然灾害防治组织体系
    4.3 加快构建灾害联防机制
    4.4 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保障
    4.5 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4)应县木塔损伤分析及材性微观劣化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应县木塔研究
        1.2.2 考虑损伤的古建筑木结构研究
        1.2.3 古旧木材的微观表征
        1.2.4 木材保护涂料
    1.3 研究尚存问题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应县木塔损伤及其影响分析
    2.1 应县木塔概述
    2.2 应县木塔测绘图表及修复争议
    2.3 应县木塔现状残留变形
        2.3.1 各层柱头相对于柱脚残留水平变形
        2.3.2 各层柱头及柱脚竖向差异变形
        2.3.3 整体残留水平变形
    2.4 材性劣化与构件损伤
        2.4.1 构件表层材性劣化
        2.4.2 第一层柱头横纹受压结构层损伤
        2.4.3 第二层内槽柱构件损伤
        2.4.4 普拍枋损伤
    2.5 基于残留变形及构件损伤的木塔需修复探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应县木塔木构件表层细胞壁结构变化分析
    3.1 样品制备与实验
        3.1.1 实验样品制备
        3.1.2 仪器设备、原料试剂
        3.1.3 实验方法
    3.2 微观形貌分析
    3.3 元素分析
    3.4 化学组分分析
        3.4.1 化学组分含量
        3.4.2 化学组分官能团特征峰
        3.4.3 纤维素结晶度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应县木塔木构件表层材性劣化机理分析
    4.1 样品制备与实验
        4.1.1 实验样品选取
        4.1.2 实验方法
    4.2 细胞壁附着未知颗粒分析
        4.2.1 未知颗粒的元素含量
        4.2.2 未知颗粒的晶体物相
    4.3 侵入性元素种类、含量及来源分析
        4.3.1 侵入性硫、氮元素含量
        4.3.2 其它无机元素种类和含量
        4.3.3 硫元素价态
        4.3.4 侵入性无机元素的来源
    4.4 侵入性结晶盐对古旧木材的机械损伤
    4.5 综纤维素的劣化分析
        4.5.1 综纤维素结构
        4.5.2 木材酸碱度
        4.5.3 水解反应对古旧木材的影响
    4.6 木质素的劣化分析
        4.6.1 木质素结构
        4.6.2 碳原子结构
        4.6.3 氧化反应对古旧木材的影响
    4.7 古建筑表层古旧木材劣化机理
    4.8 基于木材微观劣化的木塔修复探讨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一剂多效木材保护涂料的制备与研究
    5.1 样品制备与实验
        5.1.1 实验流程
        5.1.2 原料试剂与仪器
        5.1.3 样品制备方法
        5.1.4 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
    5.2 微胶囊MF-TiO_2@APP的分析
        5.2.1 微胶囊MF-TiO_2@APP结构
        5.2.2 微胶囊MF-TiO_2@APP的形貌
    5.3 微胶囊MF-TiO_2@APP的性能分析
        5.3.1 预聚体添加量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5.3.2 纳米TiO_2添加量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5.4 保护涂料的性能分析
        5.4.1 保护涂料的阻燃性能
        5.4.2 保护涂料的热稳定性能
        5.4.3 保护涂料的抗紫外线性能
        5.4.4 保护涂料的耐水性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6)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二、研究背景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五、研究思路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六、研究方法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一)能动性
        (二)实践性
        (三)真实性
        (四)发展性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学科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基于数值模式的兰州市主城区臭氧前体物减排情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兰州市臭氧污染问题研究现状
        1.2.2 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研究现状
        1.2.3 空气质量模型CMAQ模式在臭氧污染防治方面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时段选取
    2.1 研究区域选取
        2.1.1 兰州市基本环境概况
        2.1.2 研究区域选取
    2.2 研究时段选取
        2.2.1 兰州市2019 年环境空气质量分析
        2.2.2 研究时段选取
第三章 模式介绍及模拟方案设计
    3.1 中尺度气象模式WRF
        3.1.1 中尺度气象模式WRF介绍
        3.1.2 数据及模拟参数设置方案
    3.2 陆地生态系统气体估算模型MEGAN
        3.2.1 陆地生态系统气体估算模型MEGAN介绍
        3.2.2 数据资料及来源
    3.3 污染源排放模式SMOKE
    3.4 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
        3.4.1 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介绍
        3.4.2 数据及模拟参数设置方案
    3.5 兰州市主城区近地面臭氧污染防治对策研究方案
    3.6 模式模拟结果验证指标
第四章 兰州市主城区高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建立
    4.1 兰州市主城区高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空间分配方法
        4.1.1 兰州市主城区MEIC清单精细化处理
        4.1.2 基于兰州市主城区精细化MEIC清单修正局部排放源
        4.1.3 兰州市主城区天然源排放清单
        4.1.4 兰州市主城区高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及不确定性分析
    4.2 兰州市主城区高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时间分配方法
第五章 模拟结果验证与分析
    5.1 WRF模式模拟结果验证与分析
        5.1.1 兰州市主城区WRF模式模拟结果验证
        5.1.2 天气形势分析
    5.2 CMAQ模式模拟结果验证与分析
第六章 臭氧浓度分布特征及减排效果分析
    6.1 标准情景(情景1)模拟结果分析
    6.2 不同排放源类型置零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6.2.1 情景2:民用源置零
        6.2.2 情景3:工业源置零
        6.2.3 情景4:电力源置零
        6.2.4 情景5:交通源置零
        6.2.5 不同排放源类型置零情景模拟结果小结
    6.3 不同排放区域置零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6.3.1 情景6:城关区置零
        6.3.2 情景7:安宁区置零
        6.3.3 情景8:西固区置零
        6.3.4 情景9:七里河区置零
        6.3.5 不同排放区域置零情景模拟结果小结
    6.4 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分析
        6.4.1 协同减排30%NO_x排放量和不同比例VOCs排放量
        6.4.2 协同减排30%NO_x排放量和不同比例VOCs排放量
        6.4.3 协同减排30%NO_x排放量和不同比例VOCs排放量
        6.4.4 协同减排相同比例 VOCs排放量和不同比例 NO_x排放量分析
    6.5 臭氧减排效果分析及减排对策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本文特色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2桥梁结构设计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2.1.1汽车作用
        2.1.2温度作用
        2.1.3浪流作用
        2.1.4分析方法
        2.1.5展望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2.2.7展望
    2.3高性能材料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2.3.5展望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3桥梁建造新技术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3.1.3施工新技术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4桥梁运维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4.1.1监测技术
        4.1.2模态识别
        4.1.3模型修正
        4.1.4损伤识别
        4.1.5状态评估
        4.1.6展望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4.2.1智能检测技术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4.2.3展望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4.3.4.1车辆冲击系数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4.3.5研究展望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4.4.5组合加固法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4.4.7其他加固方法
        4.4.8发展展望
5桥梁防灾减灾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5.2.1桥梁风环境
        5.2.2静风稳定性
        5.2.3桥梁颤振
        5.2.4桥梁驰振
        5.2.5桥梁抖振
        5.2.6主梁涡振
        5.2.7拉索风致振动
        5.2.8展望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5.3.1材料高温性能
        5.3.2仿真与测试
        5.3.3截面升温
        5.3.4结构响应
        5.3.5工程应用
        5.3.6展望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5.4.4研究展望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5.5.1桥梁冲刷
        5.5.2桥梁水毁
        5.5.2.1失效模式
        5.5.2.2分析方法
        5.5.3监测与识别
        5.5.4结论与展望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策划与实施

(9)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理论意义
        1.2.1 深化对名山景观时空体验的研究
        1.2.2 构建以普陀山为代表的佛教圣地景观学研究思路
        1.2.3 拓展佛教建筑和景观的历史研究视野
    1.3 研究对象及范畴
        1.3.1 普陀山
        1.3.2 空间叙事
        1.3.3 景观实践
    1.4 研究现状
        1.4.1 圣地景观营造相关研究
        1.4.2 观音本土化与进香相关研究
        1.4.3 普陀山历史和空间格局相关文献与研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观音圣地:补陀洛迦地理位置的变易
    2.1 佛经中的观音与补陀洛迦
        2.1.1 补陀洛迦在佛经中的位置
        2.1.2 佛经中补陀洛迦的景观特征
        2.1.3 补陀洛迦作为真实位置的出现
    2.2 妙善公主传说与汝州香山寺
        2.2.1 观音经典在中国本土的接纳和演绎
        2.2.2 妙善公主:中国民间的观音菩萨
        2.2.3 “香山模式”:观音祖庭汝州香山寺的出现
    2.3 杭州上天竺寺与白衣观音
        2.3.1 白衣观音感应与上天竺寺创建
        2.3.2 “上天竺模式”的成熟:从碑刻到《香山宝卷》
        2.3.3 上天竺寺与普陀山
    2.4 普陀山的自然神性与传说构建
        2.4.1 疑经中的观音本生与补陀洛迦
        2.4.2 多层围合的神性场所
        2.4.3 传说的历时性叠加
        2.4.4 “普陀山模式”的传播与复制
    2.5 布达拉宫:第二普陀山
        2.5.1 三怙主圣山与《西藏镇魔图》
        2.5.2 从森康噶布到布达拉宫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从单一中心到三大寺的叙事骨架
    3.1 宝陀观音寺的单中心叙事
        3.1.1 从宋代宝陀观音寺到观音道场的确立
        3.1.2 宝陀观音寺与潮音洞形成的初期景观结构
        3.1.3 《补陀落山圣境图》中的初期圣地叙事
    3.2 晚明镇海禅寺建立后的双中心叙事
        3.2.1 大智真融和“宝陀寺风波”
        3.2.2 前后寺的历史兴废和殿堂格局
        3.2.3 从海潮庵到观音别院:寺院结构的复制与互补
        3.2.4 “补陀洛迦山总图”和“普陀山图”反映的圣地格局变化
    3.3 慧济禅寺的兴起与晚清三大寺格局的确立
        3.3.1 从慧济庵到慧济禅寺
        3.3.2 慧济禅寺的殿宇及格局特征
        3.3.3 普陀山山境图反映的圣地格局
    3.4 景观叙事的序列和主题
        3.4.1 明清时期的观音与弥陀净土信仰
        3.4.2 《普陀宝卷》与普陀山空间的民间想象
        3.4.3 景观叙事序列和净土次第因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观神圣化:叙事的血肉
    4.1 传奇故事的空间演绎
        4.1.1 从“梵僧燃指”“慧锷开山”到潮音洞灵感中心地位的确立
        4.1.2 井——本土仙道传说的“物证”
        4.1.3 短姑道头:从“神迹”到“胜迹”
    4.2 景观的命名:空间由凡转圣的标志
        4.2.1 山峰命名的来源
        4.2.2 岛礁的命名与圣地发轫传奇
        4.2.3 景点的命名与传奇的发展
    4.3 洞穴景观的特殊感应与神圣性
        4.3.1 自然的观瞻中的灵感示现
        4.3.2 丹洞、礼佛洞和修行洞
    4.4 普陀山十二景的意义与图像
        4.4.1 普陀山十二景的文学描述
        4.4.2 普陀山十二景图像的定形与传承
        4.4.3 普陀山十二景的近当代流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作为叙事线索的香道
    5.1 路径导引与情节编排
        5.1.1 单中心叙事时期的香道
        5.1.2 双中心叙事时期的香道
        5.1.3 慧济禅寺兴起后的香道
        5.1.4 香道发展模式与景点组织关系
    5.2 香道的组景设计与进香体验
        5.2.1 登岸:短姑道头埠
        5.2.2 翻山:妙庄严路
        5.2.3 越岭:香华街——几宝岭——玉堂街
        5.2.4 登高:香云路
    5.3 香道的命名及文字景观
        5.3.1 香道命名的寓托性意义
        5.3.2 香道沿线文字景观的内涵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圣地景观的近当代演绎
    6.1 民间主导的圣地景观实践
        6.1.1 太子塔的修建和海岸牌坊的建成
        6.1.2 印光法师住锡与道场影响力的扩大
        6.1.3 民国和1980年代后的民间力量
    6.2 中兴与圣地意义的接续
        6.2.1 全山方丈妙善长老中兴普陀
        6.2.2 露天南海观音像建成的特殊意义
        6.2.3 思想变革中的传统礼俗和仪式
    6.3 洛迦山:普陀山的“下山”
        6.3.1 洛迦山作为圣地附属地的出现
        6.3.2 洛迦山叙事意义的建构
    6.4 现代交通方式下朝山体验与空间的变化
        6.4.1 轮船时代的来临
        6.4.2 岛内交通方式的多样化
        6.4.3 游山线路的固化与寺庵景点的减少
    6.5 旅游和传媒兴起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6.5.1 民国旅游中景观叙事的弱化
        6.5.2 商业化的反思与当代旅游空间特征
        6.5.3 传媒出版物影响下的圣地印象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余论
    7.1 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讨论的方向
    7.3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普陀山岛地理信息基础资料
附录二 《华严经》善财童子访补陀落迦文本比较
附录三 佛经中补陀落迦景观的相关文本
附录四 普陀山三大寺发展年表

(10)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科学问题的提出(Presentation of Scientific Issues)
    1.2 研究的科学意义与项目依托(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Project Support)
    1.3 研究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Research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1.5 研究区域(Study Area)
    1.6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Research Ideas and Technical Routes)
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演化机理
    2.1 相关术语(Relative Terms)
    2.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扰动源时空演变(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Eco-environment Disturbance Source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2.3 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演化PDST循环驱动机制(PDST Cyclic Driving Mechanism of Eco-environment Evolu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PDCA and Life Cycle)
    2.4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SA-PDST驱动模型(The SA-PDST Driving Model of Eco-environment System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2.5 煤电基地开发扰动下的草原区生态环境变化(Prairie Eco-environment Changes Disturbed by Development in Coal-Electricity Base)
    2.6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3 多源异构数据的获取、处理及融合
    3.1 多源异构数据的类型(Types of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3.2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平台(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Software)
    3.3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3.4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Fusion)
    3.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要素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
    4.1 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演变格局分析(Analysi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Patterns of Land Use Types)
    4.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 Detection of Vegetation Coverage)
    4.3 草原区煤电基地土壤风-水复合侵蚀估算(Soil Water-Wind Compound Erosion Estima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4.4 煤电基地大气数据监测与分析(Atmospheric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4.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5 煤矿尺度生态环境扰动规律研究及修复效益分析
    5.1 胜利一号露天矿土地单元转移模式(Land Unit Transfer Mode of Shengli No.1 Open-pit Mine)
    5.2 露天矿首采区扰动土地类型转移(Disturbed Land Types Transfer in the First Mining of Open-pit Mine)
    5.3 NDVI扰动规律及排土场复垦效益分析(Analysis of NDVI Disturbance Law and Reclamation Benefit of Dump)
    5.4 潜水位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生态的扰动分析(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Phreatic Water Level and Disturbance Analysis of Surface Ecology)
    5.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6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6.1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Construction of Eco-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6.2 多时空尺度生态评价单元的划分(Division of Multiple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 Ecological Evaluation Unit)
    6.3 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技术流程(Evaluation Criterion, Evaluation Method and Technical Process)
    6.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Eco-environment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6.5 基于GWR模型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演变情景模拟(Ecological Evolution Scenario Simulation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GWR Model)
    6.6 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Elastic Regul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Restoratio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Development)
    6.7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与结论(Research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7.2 主要创新点(Main Innovations)
    7.3 研究展望(Prospects)
参考文献
附录1 锡林郭勒盟植被代码表
附录2 胜利煤电基地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调查表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环保·气象·统计·测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深度学习的新疆棉田遥感识别与产量预测研究[D]. 李皓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2]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1(06)
  • [3]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研究[D]. 刘成路. 防灾科技学院, 2021(01)
  • [4]应县木塔损伤分析及材性微观劣化与保护研究[D]. 米晓琛.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6]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基于数值模式的兰州市主城区臭氧前体物减排情景研究[D]. 马明月. 兰州大学, 2021(09)
  • [8]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9]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D]. 潘逸炜.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10]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D]. 邵亚琴.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环保·气象·统计·测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