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新成果——《毛泽东刘少奇强国富民思想比较研究》评介(论文文献综述)
刘汉峰[1](2018)在《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体系中的宝贵财富。张闻天是中国共产党着名的理论家,同时又是一段时期内担任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职务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曾游学美、日、俄,对哲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均有涉猎。张闻天的学术背景和积累在中国共产党内是非常少见的。这种经历是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的重要来源。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张闻天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有一个重要规律,就是他的一切研究都是围绕着如何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这样一个主题进行的。因此,张闻天研究的对象和范围都有着很强的党的建设属性。即使研究他的经济方面的论着,也可以发现他的研究实际在范畴上属于政治经济关系研究,而最后的落脚点仍然是党的领导、甚至是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对于这一点而言,目前学界认识并不是很清晰。本文指出并阐明了这一规律,并以“大党建”为框架对张闻天各个时期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归纳,形成了这部论文。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是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这首先与他的经历是密切相关的。他从莫斯科回国后不久,即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此后长期担任党中央重要领导职务。这个经历使张闻天有条件对中国共产党党内建制进行分析研究,乃至改革完善。所以,对党内建制工作的贡献就是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第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中的第二个特点是在党的价值观念上的突出贡献。这其中包括三个主要方面:民主思想、党群关系思想和党性思想。这三个方面的思想也是张闻天自身行为方式的指南和写照,在共产党人中可以说是知行合一的典范。具体看这三个方面是这样的:张闻天党内民主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在他作为党中央总负责人的位置上党内开始形成了集体领导模式。这个模式的形成一方面是党内民主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这个模式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革命的成功贡献了极为重要的力量,因此这个模式逐步发展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重要历史经验中的重要部分。张闻天党群众关系思想是一个比较严整系统的思想系统。他从党的学说的角度对党与群众关系进行了定位。他的“领导群众论”涉及了党中央后来总结提出的群众观点的重要内容。与其他领导人不同的是,张闻天提出了群众的民主权益问题。这比一般性地论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显然是深入了一个大的层级。此外,他对党的策略与群众、实际之间的关系阐述也很有新意。这说明他对实际的认识既体现了事物的客观规律的一面,也强调了人的客观规律的一面。这也是张闻天党群观与众不同之处。至于张闻天的党性思想,则是与他的民主思想与党群关系思想密切相关的。正是由于张闻天具有很高的民主素养和群众观念,所以他的党性素养和党性观念都是很强的。这个强的一面不仅仅是通过思想,而很多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张闻天始终能够做到“知行合一”,他的行为与他的思想始终是统一的,这也就形成了他鲜明的“政治人格”,这也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修养。自从教条主义转变到正确路线上来以后,他在政治上始终保持了比较清醒的认识,这与他的政治人格有很大关系,亦与其党性修养有很大关系。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中的第三个特点是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做出了独特贡献。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这两大理论是党的建设理论体系的基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成功地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没有对这两个理论的科学认识是不可想象的。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而言,本文从区分这一理论形成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出发,分析了这一理论形成的过程。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张闻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同毛泽东等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对这个理论的形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应该说,张闻天的贡献是独特的。张闻天在这个理论形态形成的过程中,无论在思想理论还是在实际行动上都发挥着其他人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正是张闻天的历史价值和责任所在。对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而言,如何科学认识无产阶级专政,是张闻天对党的基础理论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无产阶级领导全体人民向共产主义迈进过程中的历史阶段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组成部分。无产阶级专政期间要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矛盾运动,抓住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才能为向共产主义过度提供条件、打下基础,因此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认识就是必须聚焦的重大理论问题。张闻天始终坚持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认为党的主要政治任务就是把所有活动集中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这个目标上。张闻天指出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如果不能迅速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就不可能是巩固的。为了阐释这个原理,张闻天对生产关系两重性进行精彩地分析。这个分析是对马克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的进一步深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科学诠释。这对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发展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贡献的这些特点用通俗一点的语言归纳出来,就是“一二三”,即一个建制问题,两个重大理论问题,三个基本观念问题。“一二三”既是张闻天革命思想的核心内容,又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严整的党的建设框架下的思想理论体系。正因为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特殊贡献和价值,因而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最后一部分关于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当代价值和启示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牢牢把握理论创新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问题。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保证党的建设始终保持生机勃勃。总之,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是具有非常独特的学术研究价值的,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这一份中国共产党内难得的思想养料,是永远值得崇敬的。
杜立芳[2](2018)在《刘少奇研究史》文中认为“刘少奇研究史”,将对刘少奇生平思想宣传和研究的发生发展、主要内容和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对刘少奇研究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对每个历史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进行相关的背景条件分析阐述,概括其研究的特点和价值,并将选取代表作,对内容、思想、成就、方法乃至缺陷进行理论性的分析和评论,点面结合,是刘少奇研究成果较为全面的系统的细致的梳理和评介,是展现刘少奇研究的发展史。这个课题尚未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这使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对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的研究进行研究,有助于总结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研究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推动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等的进一步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思想理论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耻辱救亡和中国工人运动时代的到来催促对刘少奇这一革命人物的宣传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宣传和研究主要包括:少小时的他评和自评;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中共党内评价;简要的刘少奇传记作品。刘少奇重要着作的出版也有重要宣传和研究意义。总体而言,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相当有限,大都是对刘少奇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等各方面思想理论的真实报道和出版宣传,研究是零星的、不系统的,是刘少奇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最初的研究宣传资料,这些研究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宣传了中国革命。《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一文由民国时期创办的《新闻杂志》于1949年4月17日第3卷第1期发表,这篇文章呈现出“篇幅长、详细具体”深度报道的特点,是1949年之前刘少奇评传中引人注目的一篇。此文作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二章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宽松的社会氛围、编辑出版《刘少奇选集》提上日程、炭子冲刘少奇旧居对外开放等等,使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刘少奇生平思想有了可能性,由于刘少奇是不主张对自己的宣传研究的,没有《刘少奇选集》等真材实料做支撑,对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科学研究很难开展起来,研究成果也只能是零星的,多见于一些文章理论的宣传、对刘少奇活动的一些报道和一些老同志对刘少奇革命斗争历史的回忆性文章。它们是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也是开展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一些基础资料。建国后十七年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出政治化倾向明显,研究成果具有预热性、宣传性、不系统性等特点,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实践上推进和理论上积累的价值。《刘少奇同志在山东》是在“大跃进”的热潮中编着出的诸多宣传报道性的小册子之一,主要记录了刘少奇在山东的视察情况,是此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刘少奇地域性生平活动报道的小册子。吕振羽、江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记述了刘少奇1942年3月到1942年12月底期间回延安途中革命斗争的历史,展现了英明决断、光辉伟大的领导人形象,是一篇幅较长的回忆文章。这儿都视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三章曲折和歪曲(1966.5-1976.10)。即“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破坏了学术研究的正常秩序。“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非法打倒,刘少奇研究多为污蔑伪造不实之词,是“失真”的研究。“失真”的研究集中体现为:报刊杂志文章对刘少奇的大批判;各类书籍小册子对刘少奇的批判;中共党史书对刘少奇污陷、批判,而此时张志新等喊出人民心声。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具有政治宣传性,歪曲性、粗糙性等特点,没有任何学术价值,而有不少研究的教训可以记取。《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一书,主要是对炮制出来的一个个所谓的刘少奇叛徒集团进行批判,同时也对刘少奇很多思想言行进行批判,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批判刘少奇书籍,这里作为评介的代表作。这时大陆外的研究略显客观,如美国洛厄尔·迪特默《刘少奇》等。第四章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刘少奇百年诞辰。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两年,中国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学术界学术研究的局面尚未打开,刘少奇研究依然属于学术禁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全面进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思想、政治、文化等政策环境的改变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正常化、学术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后,刘少奇研究的春天开始到来。最初,研究的文章较多,多是纪念性的,或者着重批判林彪、“四人帮”对刘少奇制造的种种污蔑不实之词,带有拨乱反正、澄清历史是非的性质。由于《刘少奇选集》和他的各种专题文集相继出版,刘少奇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积累,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始,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水平也不断提高,出版的书籍逐步增多,研究涉及到刘少奇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文艺等各方面思想理论。1988年7月陈君聪《刘少奇的思想理论研究》出版,1992年1月陈绍畴《刘少奇在白区》出版,1992年8月王世谊《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出版,1993年4月商孝才《刘少奇哲学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1月谭献民《刘少奇建党思想与民族传统文化论纲》出版,1996年9月黄峥编《刘少奇的最后岁月(1966-1969)》出版,1997年7月李万青《刘少奇统战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9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刘少奇年谱》出版,1998年10月《刘少奇传》出版,等等。刘少奇百年诞辰之际,掀起了刘少奇研究和宣传的高潮,研究宣传刘少奇的图书总数达到60种之多。总体看来,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经历了由比较粗线条的勾画到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还原了历史的真相,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真实过程,还原了被歪曲的刘少奇的光辉形象和风貌。研究中中国共产党的决策指导思想、领袖的思维逻辑方法和道德风范一览无遗,发挥了正能量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刘少奇在白区》一书,系统地记述了刘少奇在白区的斗争实践活动和思想理论上作出的独特贡献,是刘少奇白区工作研究最具权威性和最有代表性的着作,文中作为刘少奇实践和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一书对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方面主要思想理论作深刻、多方面的考察研究,是第一部深入系统地研究刘少奇党建思想的专着,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在众多学术成果中,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和《刘少奇传》最引人瞩目。《刘少奇年谱》,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和档案材料为依据,对人物资料进行了具体的考证和梳理,准确、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刘少奇的生平事迹、革命实践、思想发展和理论贡献。《刘少奇传》,以大量文献档案、回忆录、采访录为基础,记述了刘少奇光辉的一生,反映了刘少奇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丰功伟绩。文中对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与《刘少奇传》进行了比较性的评介。第五章巩固和深化(1999-)。全国各地各类研讨会的举办和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的成立等研究平台的搭建,再加上刘少奇相关文献资料的进一步出版,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为丰富的研究素材。学术界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向全面和纵深方向发展,研究内容涵盖刘少奇生平思想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方面,一些研究论着具有新领域的开创性,思维角度方式方法都比较新颖,丰富了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1999年至今,出版了60多本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专着。2001年2月鲁彤等《刘少奇在建国后的20年》出版,2001年12月胡长水等《刘少奇之路:一个伟人的奋斗与命运》出版,2005年7月王双梅《刘少奇与抗日战争》出版,2006年1月黄峥执笔《王光美访谈录》出版,2008年陈成文等《刘少奇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出版,2009年1月黄祖琳《刘少奇家世》出版,2011年5月徐占全等主编《工运领袖刘少奇》出版,2014年5月董一冰《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出版,等等。这一时期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研究内容的纵深性,研究成果形式的多样性,学术研讨和成果汇集呈现的常态化,特别是研究的现实视角和问题意识突出这些特点和价值。《刘少奇家世》一书,探寻了刘少奇家世的渊源历史,详细地介绍了众多的与刘少奇关系密切的亲属人物,这本书是在对家世人物生平事迹进行仔细调查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完成的,史料价值突显。此书视为代表作分析。《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一书,记述了刘少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素质的一系列民生思想理论,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刘少奇的民生思想,是研究刘少奇民生思想的第一本专着,开拓了刘少奇思想新领域的深入研究,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王光美,与刘少奇共同生活了20年的妻子,作为刘少奇的秘书和最亲近的人,是刘少奇一手资料的获得者,对刘少奇宣传和研究贡献卓着,如刘少奇早期的口述资料和生平活动工作笔记,资料、文物的保存和捐赠以及纪念会和研讨会的参加,她还撰写和发表多篇回忆文章。访谈论着《王光美访谈录》,主角仍是刘少奇,文中对此进行了探究论述。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给以后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一些经验教训方面的参考,并推动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推陈出新、更出彩出色。
邹琪[3](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提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瑞军[4](2017)在《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研究》文中提出政党是当今世界政治舞台的主角,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由政党执掌国家政权来治国理政。综合国力的竞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执政党的执政水平和能力及效率的竞争,而这有赖于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尽管从世界范围看,各国执政党执政模式有异,执政方式不同,但都面临着政党自身建设的问题,这是一个关乎政党自身命运沉浮和国家前途所在的大问题。众所周知,党建是“五位一体”,但仔细掂量,思想建设排在首位,也是其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而在思想建设中抽丝剥茧,寻求根本,我们会发现,政党价值观作为政党的一种主体认知,对于政党的思想建设意义重大,某种程度上是政党“立党之道”。没有这个“道”,意味着政党没有灵魂。特别是在其中处于中心位置、具有统摄和支配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更是一个政党生存发展的灵魂支柱。在此意义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立足当下中国时空环境,应情应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身也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面临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双重任务。现实中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精神迷茫、信仰缺失,不仅损害了党的形象,妨碍了党建的伟大工程,也影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这就急需要一种能重塑党员干部精神脊梁的价值指引;从党执政的角度而言,如何摆脱苏东剧变带来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阴影而实现长期执政的目标,也急需要一种能凝聚人心的精神支柱;此外,中国社会目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也需要执政党提供一种意识形态上的价值先导。所有这些都表明有必要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并凝练其具体内容,这是党自身建设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遵循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洗礼中诞生、成长和发展壮大,所以它的核心价值观必然会反映一个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宗旨、做事原则和目标指向。找到研究的逻辑起点,就不难层层铺开,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概念、本质和内容。当然,本文并不是单纯为了研究一个概念,证明其存在与否,而是立足上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面临的现实境遇,遵循提出依据、基本理论、具体内容、如何建设的内在逻辑理路进行研究。本文分为六章内容,集中研究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的问题,围绕这一主题主要分为三大块内容:前提是分析为什么要提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并进行内容凝练,依据是什么,即第一章;主体是具体探讨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包括从基本理论到具体内容,即第二、三、四、五章;第六章是在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的研究基础上,联系当代中国党建背景对如何进行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建设作出探讨,是对前文的一个拓展。按照这一逻辑理路,各章内容简述如下:第一章阐述了提出依据,是为了说明这一概念的提出必要性,作为一种事实存在有必要对其进行内容的明确凝练来指导现实。这种依据来自三个方面:首先,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它的凝练内容是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历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中国共产党自身成长史当中;其次,从理论溯源,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圭臬,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所蕴涵的价值理念从理论上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存在,为其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再次,从当今中国时代背景出发,提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概念并凝练其具体内容有现实依据,对于全面从严治党下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走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阴影,实现执政党的长期执政和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都意义重大。在论述的过程中采取历史分析的方法,比照现实,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有必要用清晰明确的语言凝练出来。第二章论述基本理论内涵,为了界定概念并为聚焦凝练其具体内容作理论上的铺垫和先导。从政党价值观的基本概念入手,由表及里、由一般到具体,分析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概念,进而向内挖掘其本质,分析其特征。此外,本章也从国际、国内、党内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功能指向,以期更完整深层地把握其基本概念和本质,并引出其具体的内容构成。本章第三节的内容在全文至关重要,抽象地概括出了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成,即核心价值旨归、基本价值准则和终极价值目标,其中“核心”“基本”“终极”是核心的集中体现,而“旨归”“准则”“目标”则是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这一节在行文上也有铺垫过渡作用,引出了下面凝练的具体内容。本章在论述的过程中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逻辑思路,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四、五章是本文的主体内容,目的是清晰明确地聚焦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这三章分别论述了三个具体构成,即“人民至上”“实事求是”“人类解放”,将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聚焦到这三点上,是因为它们确实是党价值观当中最“核心”的东西,能集中反映党的阶级属性、宗旨意识、价值准则和价值目标。这三章阐述的逻辑思路也大致相同,遵循了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统一,都采取了历史分析的方法,间或也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横向借鉴了苏共等其他执政党的执政经验教训。在阐述各自理论来源或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历史地回顾总结党的认识和实践历程,最后从深层挖掘分析它们为什么能成为党的核心价值观,也是结论性内容。第六章试图从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当下全面从严治党的党建背景,阐述如何进行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因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建设本身就属于党的思想建设,将其置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布局、过程和实践中进行战略定位,正视其现实挑战,进而从其他四个维度来阐述党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理路,既有针对性,也有操作性。在论述的过程中采取系统分析的思维方法,将党的核心价值观建设置于全面从严治党整个体系中去考量,从而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建设不能单兵作战,而是一项协同并进的系统工程。
高晓微[5](2016)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理论成果、历史经验都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并提出了坚持整体性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在不同历史阶段形成了具有各自鲜明特征的理论成果。这些各自独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彼此之间紧密相连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共十七大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地整合在一起,也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和毛泽东思想也被学术界称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两大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如何看待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成为十七大以来学术界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从目前学术研究的情况来看,相关研究的学术着作,论文和课题研究成果颇丰。笔者拟作试图从一个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视角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整体性特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问题的产生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定义中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的内涵和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结构体系和表现形态中的整体性问题以及发展阶段中的整体性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为起点,以坚持和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落脚点,为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坚持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服务。总的说来本文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动态和静态相结合、行动指南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在总体上设计了六个基本问题,它们分别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的相关定义入手,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史进程;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特征为学理基础,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把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关系研究入手,阐述两者之间无法割断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入手,进行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阶段成果的历时态研究,主要是结合过程的顺序性、各成果之间前后承继方面的研究。同时在微观具体的层面对各阶段成果是如何围绕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以怎样的相互联系的创新性新观点构成了一个严整的理论体系;从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线,也就是它们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内在精神和思维方法进行内在的、本质的整体性研究;最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意义及其当代价值进行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是我们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是我们发展与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法,也是推动当前我国和世界实际问题解决的主题。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固有的本质特征,也是它求真的方式和必要条件。这种求真的存在方式要求理论的发展是永不停歇的,我们也要在实践的发展中始终坚持理论的创新。
万小龙[6](2016)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极端重视在思想上建党,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一个显着特点。首先在思想上建党,同时在组织上作风上进行建设,是毛泽东的建党路线,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根本特点。中国共产党对思想建设工作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难、反复、辩证、发展的长期历史过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均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不同历史阶段关于党的思想建设工作的科学认识。从古田会议起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党在思想建设工作中正反两方面的教训,探索出了包括: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思想建设的核心、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思想建设的本质要求、不断加强思想武装是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党的思想建设要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等一系列科学规律在内的宝贵经验。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总和,其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实现全社会对党的意识形态认同,其实质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党的思想建设工作自身存在着“两面三层”的内在结构。理论建设和思想武装是思想建设工作的两个向度,也是思想建设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党的思想建设工作包含着不同性质、不同功能、不同作用的三个层次,高级层次的思想建设解答党的发展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中间层次的思想建设重在中高级干部思想武装,基础层次的思想建设决定党员素质和党的群众基础。“两面”贯穿“三层”,“三层”中的每一层均有“两面”,是党的思想建设工作“两面三层”内在结构的简洁描述。党的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相互保证,与作风建设相互检验,与反腐倡廉建设相互保障,与制度建设相互巩固,辩证统一于“五位一体”的党建总体布局之中。新形势下,党的思想建设工作面临来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党员队伍自身的多重现实挑战。政治上,中国道路和西方道路、“左派”和“右派”在意识形态领域对立对抗,西方敌对势力在周边国家和地区鼓动颜色革命,先后发生在台湾的“太阳花运动”和香港的“占中行动”提示中国面临着颜色革命的巨大风险;经济上,商品、货币、资本三大拜物教作为市场经济的永恒弊端,在中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生“干涉效应”,导致拜金主义流行,不断弱化党的政治思想教育成效,侵蚀党的执政根基;社会上,经济成分与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客观上削弱了党的整合力和凝聚力;文化上,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进攻、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与自媒体时代的大众传播叠加交织,从信息的生产、传播、控制、效果等各个环节彻底重构了媒介空间的旧有格局,消解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和控制能力,降低了党的舆论阵地的稀缺性与权威性,市场化、娱乐化倾向强力冲击文艺创作主旋律,威胁到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党员队伍自身上,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信念缺失、本领恐慌的危机深重。面临来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党员队伍自身的多重现实挑战,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一是政治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进创新,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高度;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党的思想建设体系和思想建设能力现代化;二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党的思想建设的社会基础,筑牢国人“四个自信”;三是文化上理直气壮地坚持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化体系;四是坚决全面从严治党,把思想建党放在首位,坚定党员理想信念,补足全党精神之“钙”,保持党的思想纯洁、组织纯洁、作风纯洁,确保党始终成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
薛金慧[7](2016)在《农民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课题。近年来,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经验、启示、规律、理论成果、党的领导人物以及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精品和优秀之作。但是,现有成果的研究视域偏重于对过程、经验、规律等宏观层面的研究,微观领域的研究比较薄弱;偏重于对整个过程的研究,某个阶段的研究比较薄弱;偏重于探讨党及其领导人的贡献研究,人民群众所起作用的研究比较薄弱;偏重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对党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研究比较薄弱;偏重于阐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以及精英文化的结合,对马克思主义与农民文化传统结合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农民,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和意义。近代中国是一个小农汪洋大海的国家,农民占据人口的绝大多数,几千年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都是简单的农业生产方式。国家的政治结构是为维持封建的农业社会的模式而建立。在这样一个社会,农民是最主要的群体,他们在有限的生活圈子里按照世世代代不变的传统生存着,对他们来说,传统就是权威。所以,不理解中国的农村和农民,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中国的国情、历史和中国本身。有鉴于此,本文拟以农民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互动关系为中心,考察近代农民文化传统的危机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排斥,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农民文化传统的过程,从微观层面以农民文化传统的视角剖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历史(1921-1937),全面展示革命意识渗入农村、马克思主义与农民生活实践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赢得农民认同的过程,探究其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农民的思想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导论是对研究意义、内容、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的简要概括。正文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为五章。结语是对文章做整体性的总结。全文主要观点有:第一章阐述近代中国的农村和农民文化传统在现实中的困惑。探究近代中国农民生存境况和农民数千年积淀下来的自发的文化传统,展现1840年以后农村的状况、农民的生存境遇,分析农民文化传统的生成条件和基本特征,还原社会激烈动荡对农民文化传统的冲击以及农民阶级的抗争。第二章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期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疏离和排斥。农民在尝试救国的努力失败后,他们选择的是固守传统,无所作为。当马克思主义以及革命思想在城市、在知识分子中间如火如荼传播之时,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与世隔绝的生活。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农民长期封闭导致抱守残缺的心态、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党的政策失误等因素影响,造成了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排斥、对中国革命运动的漠视、对中国共产党的疏离。第三章阐述马克思主义对农民文化传统的改造。中国共产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以后,抛弃了忽视农民的错误做法,正视农民的要求、农民的传统思想、农民的文化心理,在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灵活对待农民的迷信观念、鼓励农民的革命传统、加强农民思想教育等之后,农民的政治意识和革命意识倍增,农民成为红军队伍的主要来源、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根据地建设的主力军、抗战和解放战争的坚实依靠力量。第四章主要论证马克思主义和农民文化传统的融合互动及其机制和特点。农民的文化传统经马克思主义洗礼获得改造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与农民文化传统结合中也获得了创新发展。这种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的本质、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与农民文化传统相同相似等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五章是从农民文化传统的视域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实践的经验教训。从历史梳理中得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推动的,农民是其中的重要力量;改造农民文化传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前提;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坚持问题导向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民文化传统融合的基本途径;对农民文化传统改造不彻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遇挫的重要原因。结语部分阐述马克思主义与农民文化传统相结合的现实启示,提出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农民文化传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需要;促进马克思主义对农民文化传统的改造融合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文化支撑,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资源。通过上述问题的解决,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的历史过程,展现其中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运行轨迹和内在规律,为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王立洲[8](2014)在《民主建构的文化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经验》文中提出民主不仅是一个制度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是一个政治价值理念和社会管理体制的复合系统。因而民主建构既包括制度建构,也包括文化建构。民主制度作为民主的“硬件”,必须有民主文化这个“软件”与之配合。民主文化是一种深层的民主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一方面维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秩序,另一方面规范着日常的政治和行政活动。如果缺少民主文化的支撑,再完美的民主制度也只能是空中楼阁,难以真正落实。虽然当今世界,民主政治已成为大多数国家政治发展的主流,人类的政治观念和政治价值也达成了民主共识,但民主建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制度的建立只是民主建构的开始,民主的巩固和发展才是民主建构的真正主题,在此过程中,民主文化是否发育成熟,成为决定民主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民主建构在中国已有百年历程,但由于中国民主文化发展一直相对滞后,大大影响了中国民主化的实际进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步伐也逐渐加快,但中国目前的民主政治现实与社会主义的民主理想之间还有较大距离;与此同时,在全球化时代,西方民主输出又对社会主义民主构成新的挑战。而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理想,并积极维护好中国民主意识形态安全,关键是要在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历史、现实和未来总是有着内在的割不断的联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规律及其未来走向,只能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追根溯源。所以论文的主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作一项文化史的考察,力图厘清民主文化在中国近现代以来生成与嬗变的脉络。论文通过历史梳理、思想阐发和理论分析,把主流民主文化发展、非主流民主文化影响与大众民主文化培育研究统一起来,把“解构”研究与“建构”研究结合起来。从中国民主思想和民主运动的发端及其历史演变、语境转换中去总结反思,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揭示其成长规律,并从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中,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向。论文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经验研究”这一主题,依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在内容结构上,将研究问题分解为彼此紧密联系的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通过对民主建构的文化自觉,来研究民主建构中制度与文化的互动关系,突显民主文化在民主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彰显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演进与发展过程的意义;同时通过对民主文化的基本理论研究,界定论文的核心概念,为中国民主文化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点和依据。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主要沿着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文化自觉的历史足迹,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历史实践过程。内容分别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孕育与萌芽、初步建构与曲折发展、重构与发展三个阶段,跨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个较长的历史时段。在每个阶段总结和梳理出民主文化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及其主要内容,并揭示出民主文化的自觉程度及其对民主建构的影响。第五章主要通过考察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民主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民主化浪潮对中国民主文化发展的影响,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机遇、挑战,在比较宏观的视域下,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时代定位,并揭示其在新世纪的创新发展及其成果。第六章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历史演进与当代发展的总体反思,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及深远意义;这也是对整篇论文的一个理论总结。
赵震[9](2013)在《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历史经验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继续在十七大基础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伟大工程,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重大问题。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之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高度的同一性,表现为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过程的统一,是内在规定性的一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能割离大众化,离开了大众化,中国化也就失去了自身意义和价值。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党提出的思想理论工作在新时期所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能否顺利实施好这一重大而艰巨的理论大众化任务,从根本上说,其直接关系到能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历史与逻辑、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三个相结合,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实质、特征等基本理论的分析,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关系比较及其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当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的整体把握,以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建设、改革、发展的历史背景为逻辑主线,系统地总结和提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以便为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根本指导地位提供参考借鉴。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概论,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实质、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具体内涵及内在关系,并对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及其大众化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第二章讨论的是“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理论渊源及其实践特色”问题,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论述开始,结合我们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关理论与实践贡献,来展开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经验形成的渊源加以分析,并归纳了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五个实践特色。第三章分析的是“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研究及其现实境遇”问题,主要梳理了我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历史过程,即萌芽时期、初步形成时期、发展成熟时期、拓展深化时期和曲折发展,同时剖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当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第四章讨论了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问题。第五章集中分析了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经验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问题。从目前的文献来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的文献比较多,相对也比较成熟,但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验的系统性总结、凝练的研究则显得非常薄弱。本文系统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是对现有研究的有益补充。简言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根本路径以及检验大众化成功与否的最终尺度,都取决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能否满足人民大众的实际需要,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有效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
谢进[10](2009)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公共财政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公共财政之间的关系。财政是政府良性运行的重要基础,也是其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本手段,而政府是在党领导下建立和运行的。党的执政能力提升与否必然会影响到政府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手段,进而影响到财政能否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因此,研究党的执政能力与公共财政之间的关系,对于政府良性运行以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建设基本理论,以及宏观经济学、财政学的研究方法,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执政实际,深入系统地剖析了党的执政能力与财政政策、财政职能、财政预算、财政收入、财政投资、财政补贴、财政风险、财政监督等之间的关系。本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对本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予以了简单的介绍和说明。正文部分共分十章。第一章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党在执政能力提升过程中的财政变迁。本章系统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执政能力提升与财政变迁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在提升执政能力过程中的财政变迁趋势,认为只有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才能使财政变迁沿着科学发展的方向演进。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党的执政能力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本章认为,党的执政理念是影响党的执政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起着宏观、主导的作用。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党的执政能力与财政职能之间的关系。本章认为,党的执政方式也是影响党的执政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财政职能定位具有重大的影响,如果执政方式发生变化,财政职能定位也必然发生变化。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党的执政能力与财政预算之间的关系。本章认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在其执政目标上一定有所体现,党有什么样的执政目标,其领导下的政府就会有什么样的财政预算。财政预算不仅关系着政府的收支情况,与党的执政目标的实现以及执政能力的提升都有着密切的关联。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党的执政能力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本章认为,欲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必须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因为雄厚的财政实力不仅是党顺利执政的重要物质资源和财力基础,也是国家兴旺发达和党的执政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党的执政能力与财政投资之间的关系。财政投资体现着党和国家的意志,而党的执政体制又影响着财政投资。本章认为,只有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健全党的执政体制,才能有一个良好的财政投资。第七章主要分析了党的执政能力与财政补贴之间的关系。本章认为,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执政能力,就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执政资源。财政补贴是党的执政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运用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进而影响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安定团结局面的形成以及党的执政资源的丰富。第八章主要探讨了党的执政能力与财政风险之间的关系。本章认为,欲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不断优化党的执政环境。党的执政环境是优是劣,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财政是否有风险;欲优化党的执政环境,必须尽可能降低并大力控制财政风险。第九章主要分析了党的执政能力与财政监督之间的关系。本章认为,党在执政的过程中其权力必须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构建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不但是党的执政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体现,而且也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人财物的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有效的财政监督。第十章主要分析了党在提升执政能力过程中财政变迁的基本经验。本章依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财政运行和变迁情况,总结了我国财政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入了探讨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结合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提出了促进财政改革的对策和建议。结语部分主要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公共财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改革和完善公共财政的基本原则。
二、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新成果——《毛泽东刘少奇强国富民思想比较研究》评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新成果——《毛泽东刘少奇强国富民思想比较研究》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相关学术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张闻天思想研究与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 |
1.2.2 张闻天思想研究的基本脉络与基本方面 |
1.2.3 张闻天思想研究的基本特点 |
1.2.4 张闻天思想主要领域与内容的研究及进展情况 |
1.2.5 张闻天思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3 主要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1.3.1 写作基本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发展阶段 |
2.1 “五四”前后的思想启蒙时期 |
2.1.1 寻求革命思想是张闻天认识和追求共产主义事业的思想起点 |
2.1.2 对中国革命形势的思考与实践比较后实现了向共产主义思想的转变 |
2.2 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与初步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时期 |
2.2.1 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党内政治生活 |
2.2.2 在红色教授学院期间的理论思考 |
2.3 留俄回国后至中央苏区时期 |
2.3.1 共产国际理论和政策的执行者 |
2.3.2 对错误思想路线的初步反思 |
2.4 从遵义会议到党的“七大” |
2.4.1 摆脱教条主义路线转变到正确路线上来 |
2.4.2 为中国共产党走向发展成熟作出独特贡献 |
2.5 从东北走向全国胜利 |
2.5.1 建立东北根据地,争取全局胜利的思想 |
2.5.2 研究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
2.6 对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认识 |
2.6.1 庐山会议前后一个时期的思想认识 |
2.6.2 对无产阶级专政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肇庆文稿 |
第3章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逻辑构架与主要内容 |
3.1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 |
3.1.1 实事求是是张闻天始终如一的追求 |
3.1.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实际” |
3.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是“大党建”研究视野下的初步探索 |
3.2.1 张闻天思想中的内在逻辑规律 |
3.2.2 把握张闻天思想内在逻辑规律是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的基础 |
3.3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相互关系 |
3.3.1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系统性特征 |
3.3.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4章 张闻天关于党的建制科学化的思想 |
4.1 建制的规范化、科学化是党的建设中一项基础工作 |
4.1.1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制的基本内涵 |
4.1.2 中国共产党早期建制工作的创立与规范化发展概况(1920—1930) |
4.2 张闻天对党的建制科学化的贡献 |
4.2.1 探索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科学化 |
4.2.2 党要加强对每一部门工作的具体领导 |
第5章 张闻天关于党如何开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理论新境界的思想 |
5.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东方发展道路独特性问题的阐发 |
5.1.1 马克思的“俄国公社”观以及对东方革命道路重大命题的提出 |
5.1.2 列宁关于俄国式革命道路的追求与实践 |
5.2 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实现形式的探索与建树 |
5.2.1 张闻天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认识与初步实践 |
5.2.2 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内涵及其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
5.3 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成果——毛泽东思想形成作出的理论贡献 |
5.3.1 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理论 |
5.3.2 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 |
第6章 张闻天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党领导政治经济工作的思想 |
6.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阐述 |
6.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概念的提出与阐释 |
6.1.2 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 |
6.2 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发展 |
6.2.1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引入与初步阐释 |
6.2.2 关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准备阶段 |
6.2.3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发展中逐步深化 |
6.3 张闻天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共产党如何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
6.3.1 研究探索利用资本主义 |
6.3.2 深入阐述无产阶级专政下政治与经济若干理论问题 |
第7章 张闻天关于党内民主的思想 |
7.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主思想 |
7.1.1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党内民主原则的阐述 |
7.1.2 列宁关于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形成和确立 |
7.2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中的民主思想 |
7.2.1 陈独秀、李大钊对民主的认识 |
7.2.2 中国共产党其他早期领导人对民主的认识以及党内民主观念的发展状况 |
7.3 张闻天民主价值观的形成及实践 |
7.3.1 张闻天民主价值观的初步形成 |
7.3.2 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指导下的制度建设 |
7.4 张闻天民主价值观念与民主作风 |
7.4.1 民主的价值要通过党的教育得以落实 |
7.4.2 发扬民主是坚持党性的表现 |
第8章 张闻天关于党群关系的思想 |
8.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群关系的论述 |
8.1.1 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紧密联系群众的根本原因 |
8.1.2 列宁丰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与群众关系理论 |
8.2 中国共产党对群众路线理论的探索 |
8.2.1 中国共产党对群众及群众工作的认识 |
8.2.2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理论的发展与成熟 |
8.3 张闻天党群关系论的主要内容 |
8.3.1 张闻天党群关系论对群众路线理论的重要贡献 |
8.3.2 张闻天党群关系论的基本框架和要义 |
8.4 联系群众、联系实际的中心环节是调查研究 |
8.4.1 马列主义政策策略离不开群众和实际这两个基本工作 |
8.4.2 调查研究是决定一项工作成败的主要关键 |
8.4.3 调查研究是为了熟悉群众 |
第9章 张闻天关于党性修养的思想 |
9.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性的阐述 |
9.1.1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党性概念 |
9.1.2 列宁的党性观 |
9.2 中国共产党对党性问题的认识与党的自身建设水平的提高 |
9.2.1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实践对加强自身建设进行的曲折探索 |
9.2.2 延安时期在发展与巩固党的过程中酝酿并逐渐形成了党性观念 |
9.3 张闻天党性修养的思想与实践 |
9.3.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体现了追求真理与自我改造相结合的坚定性 |
9.3.2 正确把握党的政策和策略思想——体现了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自觉性 |
9.3.3 加强共产党员自身修养思想——体现了恪守共产党员政治人格的一贯性 |
第10章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
10.1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总体特点 |
10.1.1 时代要求是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形成发展的总前提 |
10.1.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发展的基本特点 |
10.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
10.2.1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理论价值 |
10.2.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实践价值 |
10.2.3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文化价值 |
10.3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留下的思考与启示 |
10.3.1 坚持和发扬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始终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 |
10.3.2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长期历史任务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刘少奇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
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 第一节 |
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下的特定研究概况 第二节 |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
《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 第二章 |
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 第一节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的研究准备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
山东人民出版社《刘少奇同志在山东》 第四节 |
吕振羽、江明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 第三章 |
歪曲和曲折(1966.5——1976.10) 第一节 |
“文化大革命”背景下的“失真”研究概况 第二节 |
研究特点 第三节 |
南开大学卫东红卫兵《卫东》编辑部《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 第四章 |
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 第一节 |
改革开放新时期研究条件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
陈绍畴与《刘少奇在白区》 第四节 |
王世谊与《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 第五节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刘少奇传》 第五章 |
巩固和深化(1999—) 第一节 |
1999至今研究的有利条件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
黄祖琳与《刘少奇家世》 第四节 |
董一冰与《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 第五节 |
王光美的宣传和回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逻辑框架及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依据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历史依据 |
一、中国优秀传统德政文化的滋养 |
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浸润 |
三、中国共产党自身成长历程的积淀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提出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所蕴涵的价值理念 |
二、毛泽东思想所蕴涵的价值理念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蕴含的价值理念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提出的现实依据 |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要求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实需要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概念、本质及特征 |
一、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
二、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本质 |
三、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特征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功能指向 |
一、彰显党的国际价值形象 |
二、增进民众对党的价值认同 |
三、凝聚党内成员的价值共识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成 |
一、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旨归 |
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价值准则 |
三、中国共产党的终极价值目标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旨归:人民至上 |
第一节 人民至上的思想建构 |
一、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扬弃 |
二、对西方人本理念的批判借鉴 |
三、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继承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至上的认识和实践历程 |
一、党成立之前的认识探索 |
二、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之间的认识和实践 |
三、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认识和实践 |
第三节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旨归 |
一、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 |
二、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价值表达 |
三、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根本要求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价值准则:实事求是 |
第一节 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 |
一、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内涵 |
二、实事求是的辩证法内涵 |
三、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内涵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探索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践历程 |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摇摆和偏离 |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塑和发展 |
第三节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价值准则 |
一、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的集中体现 |
二、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
三、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方法论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类解放 |
第一节 人类解放的唯物史观理论意蕴 |
一、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资财富极大丰富 |
二、生产关系高度和谐,人类历史真正开启 |
三、人自由全面发展,自由人联合体建立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人类解放的不懈追求 |
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解放理想的坚信 |
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解放理想的坚守 |
三、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解放理想的坚持 |
第三节 人类解放是中国共产党的终极价值目标 |
一、中国共产党人类解放理想的过程性和终极性 |
二、当下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
三、终极目标:到达实现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 |
第六章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
第一节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战略定位 |
一、党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布局的“中枢区” |
二、党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过程的“压舱石” |
三、党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定盘星” |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实挑战 |
一、思想原动力的缺失:多元思潮下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淡化 |
二、制度支持力的缺陷:社会转型中相关制度尚未成熟定型 |
三、环境助推力的缺乏:冷战结束后“东弱西强”的时空场域 |
第三节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路向选择 |
一、补足精神之“钙” |
二、优化组织肌体 |
三、加强作风保障 |
四、完善制度体系 |
五、突出反腐倡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可能的创新 |
注释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内涵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
(二)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延伸与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准备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科学内涵及本质特征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科学内涵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本质特征 |
注释 |
第二章 普遍性与特殊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整体性 |
一、从整体性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的整体性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在的整体性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特征 |
(一)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
(二)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三)马克思主义是开放与发展的统一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统一 |
(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指导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特殊性体现 |
注释 |
第三章 基础与创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 |
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的内在统一性 |
(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思想基础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性发展 |
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 |
(一)两大理论成果形成的时代主题不同 |
(二)两大理论成果各自完成的历史任务不同 |
(三)两大理论成果的主体框架不同 |
注释 |
第四章 原创与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发展与逻辑结构的整体性 |
一、三大理论成果历史逻辑的整体性 |
(一)邓小平理论的奠基之作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
(三)科学发展观的充实与创新 |
二、四个基本问题共时性的逻辑整体性 |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
(四)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
三、三大理论成果和四个基本问题的相互贯通 |
(一)理论框架形成历史逻辑的整体性 |
(二)理论体系本身内在结构的整体性 |
四、十八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整体性新发展 |
(一)“五位一体”社会主义新布局体现党的社会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
(二)中国梦的提出推进小康社会战略思想的发展 |
(三)“四个全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新布局 |
(四)五大发展理念将科学发展观提升到新的高度 |
注释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整体性特征 |
一、一以贯之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 |
(一)毛泽东思想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
(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实事求是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 |
(四)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思想路线的新推进 |
(五)治国理政新思想体现求真务实的理论品格 |
二、共同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追求: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
(一)毛泽东思想的群众史观 |
(二)邓小平理论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五)治国理政新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为人民担当 |
三、共同肩负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一)毛泽东思想的目标追求是实现民族复兴 |
(二)邓小平理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之路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民族复兴历史使命与党的建设紧密相连 |
(四)科学发展观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方法 |
(五)治国理政新思想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提到新高度 |
注释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的几点启示 |
一、整体性研究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
(一)整体性研究有助于理论的科学把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整体性研究有助于坚定理论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
二、整体性研究有助于推动创新理论对当代中国实践的引领 |
(一)整体性研究有助于推动立足实践与时代发展的理论创新 |
(二)整体性研究有助于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1.1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 |
1.1.1 概念定义 |
1.1.2 研究方法 |
1.1.3 选题意义 |
1.2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认识历程 |
2.1 马克思恩格斯论党的思想建设 |
2.1.1 时代背景与形成过程 |
2.1.2 主要内容和历史贡献 |
2.2 列宁论党的思想建设 |
2.2.1 时代背景与形成过程 |
2.2.2 主要内容和历史贡献 |
2.3 毛泽东论党的思想建设 |
2.3.1 毛泽东的党建思想 |
2.3.2 毛泽东对党的思想建设的重大创造 |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党的思想建设 |
2.4.1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四中全会期间党的思想建设的发展 |
2.4.2 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十六大期间党的思想建设的发展 |
2.4.3 十六大至十八大期间党的思想建设的发展 |
2.4.4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建设的发展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基本经验 |
3.1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 |
3.1.1 思想建党的起点:古田会议永放光芒 |
3.1.2 思想建党的理论化:党的七大 |
3.2 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核心 |
3.2.1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表述 |
3.2.2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坚持与发展 |
3.2.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
3.3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思想建设的本质要求 |
3.3.1 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 |
3.3.2 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 |
3.3.3 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
3.4 不断加强思想武装是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 |
3.4.1 教育培训是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武装的有效载体 |
3.4.2 学教活动是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武装的有力抓手 |
3.4.3 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3.5 思想建设要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 |
3.5.1 思想路线与政治路线的辩证关系 |
3.5.2 思想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结构层次 |
4.1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两个向度 |
4.1.1 理论建设与思想武装是思想建设的两个向度 |
4.1.2 理论建设与思想武装的辩证关系 |
4.2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三个层次 |
4.2.1 高级层次:思想建设主要解答党的发展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
4.2.2 中间层次:思想建设重点在中高级干部的思想武装 |
4.2.3 基础层次:思想建设决定党员素质和党的群众基础 |
4.3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四组关系 |
4.3.1 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相互保证 |
4.3.2 思想建设与作风建设:相互检验 |
4.3.3 思想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相互保障 |
4.3.4 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相互巩固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现实挑战 |
5.1 政治:两条道路在意识形态领域对立及其影响 |
5.1.1“左派”“右派”概念的历史能指和现实所指 |
5.1.2 中国道路和西方道路的激烈碰撞 |
5.1.3“太阳花学运”和“占中行动”提示中国面临颜色革命风险 |
5.2 经济:三大拜物教是市场经济的永恒弊端 |
5.2.1 市场经济的弊端是全球性的 |
5.2.2 三大拜物教弱化思想建设的成效 |
5.3 社会:四个多样化削弱党的整合力凝聚力 |
5.3.1 社会经济成分与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的多样化 |
5.3.2 社会组织形式与就业方式的多样化 |
5.4 文化:自媒体时代的文化帝国主义与文明的冲突 |
5.4.1 自媒体传播的特点 |
5.4.2 自媒体传播对党的思想建设的影响 |
5.4.3 文化帝国主义与文明的冲突 |
5.4.4 市场化、娱乐化冲击下的主旋律 |
5.5 自身:四大危险凸显信念缺失与本领恐慌 |
5.5.1 精神懈怠、消极腐败源于信念缺失 |
5.5.2 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源于本领恐慌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加强改进 |
6.1 政治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
6.1.1 推进创新,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高度 |
6.1.2 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党的思想建设体系和思想建设能力现代化 |
6.2 经济社会生活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6.2.1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6.2.2 如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6.3 文化上坚持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 |
6.3.1 什么是意识形态领导权 |
6.3.2 如何坚持好、维护好、发展好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 |
6.4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
6.4.1 全面从严治党要把加强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
6.4.2 全面从严治党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农民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论文不足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传统 |
1.5.2 文化 |
1.5.3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 |
第2章 近代农民文化传统及传统意识支配下农民在近代的困惑 |
2.1 近代社会危机下的农村和农民 |
2.1.1 近代农村是一个相对隔绝封闭的地域范围 |
2.1.2 近代农民是以农耕为业且生活范围狭小的群体 |
2.1.3 近代农民文化传统是几千年来积淀的文化心理 |
2.2 农民文化传统的生成条件 |
2.2.1 经济条件:自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 |
2.2.2 政治条件:血缘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结构 |
2.2.3 文化条件:伦理本位的传统文化氛围 |
2.3 农民文化传统的基本特征 |
2.3.1 忠孝爱国的伦理观 |
2.3.2 家族本位的宗法观 |
2.3.3 迷信权威、安分守己的处世观 |
2.3.4 经验直觉、务实的思维观 |
2.3.5 追求和谐的价值观 |
2.3.6 平均主义的社会观 |
2.4 传统意识支配下的农民在近代的压力与困惑 |
2.4.1 巨变和困顿下的无所适从 |
2.4.2 对清政府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
2.4.3 采用传统起义方式解决中国问题 |
2.4.4 民族意识下对侵略者的排斥 |
2.4.5 心灰意冷之后宗教迷信之风浓厚 |
第3章 农民文化传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疏离排斥:1921-1927 |
3.1 民族危亡之际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
3.1.1 马克思主义最初在中国的翻译和介绍 |
3.1.2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3.1.3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3.2 中国共产党逐渐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 |
3.2.1 前期准备: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
3.2.2 理论创新:运用列宁民族和殖民地理论于中国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
3.2.3 实践拓展:投身革命活动领导工人运动 |
3.2.4 路径探索: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
3.2.5 初步成果: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革命基本问题的思考 |
3.3 农民问题是关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败的重大问题 |
3.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民是无产阶级强大和不可缺少的同盟者 |
3.3.2 资产阶级革命派:农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 |
3.3.3 中国共产党: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
3.4 传统意识支配下农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疏离和排斥 |
3.4.1 传统意识支配下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排斥 |
3.4.2 传统意识支配下农民对中国革命运动的漠视 |
3.4.3 传统意识支配下农民对中国共产党的疏离 |
3.5 农民文化传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造成障碍的理论分析 |
3.5.1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造成了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排斥 |
3.5.2 长期封闭导致抱残守缺的心态对外来文明的排斥 |
3.5.3 传统思维定势导致农民对革命运动的抗拒 |
3.5.4 党的政策失误拉开了农民与中国共产党的距离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农民文化传统的改造:1927-1937 |
4.1 马克思主义对农民文化传统改造的必要性 |
4.1.1 救亡图存的需要 |
4.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
4.1.3 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 |
4.2 马克思主义对农民文化传统改造的具体内容 |
4.2.1 用马克思主义对农民宗法心理和迷信传统的改造 |
4.2.2 用马克思主义对农民实用理性的心理传统的改造 |
4.2.3 用马克思主义对农民封闭保守的文化心理的改造 |
4.2.4 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对农民思想观念的改造 |
4.3 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倍增的农民对中国革命的推动 |
4.3.1 农民成为红军队伍的主要来源 |
4.3.2 农民成为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
4.3.3 农民成为根据地建设的主力军 |
4.3.4 农民成为抗战和解放战争的坚实依靠力量 |
第5章 马克思主义与农民文化传统的融合互动 |
5.1 马克思主义与农民文化传统融合互动的内在根据 |
5.1.1 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的固有本质 |
5.1.2 中华文化拥有兼容并蓄的优秀传统 |
5.1.3 马克思主义与农民文化传统相融相通 |
5.2 马克思主义与农民文化传统融合互动的具体体现 |
5.2.1 马克思主义在与农民文化传统的融合中获得创新发展 |
5.2.2 农民文化传统经马克思主义洗礼获得改造和提升 |
5.3 马克思主义与农民文化传统融合互动的主要特点 |
5.3.1 批判性与继承性结合 |
5.3.2 传统性与现代性对接 |
5.3.3 互动性与融合性统一 |
第6章 农民文化传统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实践的历史经验 |
6.1 农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力量 |
6.1.1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导力量 |
6.1.2 农民阶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力量 |
6.2 改造农民文化传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前提 |
6.2.1 中国社会长期农业文明造就农民文化传统 |
6.2.2 全盘否定农民文化传统的做法不可取 |
6.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正视农民文化传统 |
6.3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 |
6.3.1 从文本出发来理解马克思主义 |
6.3.2 从国情出发来运用马克思主义 |
6.3.3 扬弃农民文化传统来创新马克思主义 |
6.4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与农民文化传统融合的基本途径 |
6.4.1 解决农民文化传统现代化的问题 |
6.4.2 提升革命主体文化素质的问题 |
6.4.3 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 |
6.5 农民文化传统改造不彻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遇挫的重要原因 |
6.5.1 平均主义意识的延续 |
6.5.2 敬畏权威心理的残留 |
6.5.3 宗法派系观念的遗存 |
结语: 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农民文化传统的现实启示 |
1、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农民文化传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2、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农民文化传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需要 |
3、促进马克思主义对农民文化传统的改造融合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文化支撑 |
4、促进马克思主义对农民文化传统的改造融合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资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民主建构的文化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民主制度建构与民主文化建构的良性互动 |
第一节 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
一、民主与民主建构 |
二、对民主文化的多重理解 |
三、论文对民主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内涵界定 |
第二节 民主制度建构与民主文化建构的良性互动 |
一、民主建构应具有一种文化自觉 |
二、民主制度与民主文化的内在关系 |
三、促进民主制度与民主文化的良性互动和相互匹配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孕育 |
第一节 中国的民主启蒙与民主文化的孕育 |
一、中国民主启蒙的体制背景和文化语境 |
二、民主启蒙中民主文化的孕育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民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一、五四时期的民主文化思潮及其对中国民主文化发展的影响 |
二、中国新民主主义民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初步建构与曲折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初步建构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萌芽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初步建构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建设的初步探索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建设的曲折发展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遭受挫折的深刻反思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重构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重构 |
一、思想解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建设 |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推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重构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跨世纪发展 |
三、中国知识界的民主思潮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发展 |
第五章 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创新 |
第一节 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机遇及其面临的挑战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创新的良好基础和发展机遇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
一、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内涵和发展理念的创新 |
二、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模式创新 |
三、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在多维互动中创新发展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及深远意义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重要启示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深远意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国内政治意义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国际政治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论文 |
(9)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历史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解读 |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与实质 |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 |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
(一)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具体内涵 |
(二)中国化、大众化与时代化的内在关系 |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理论体系的大众化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
第二章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渊源与实践特色 |
一、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论述 |
(二)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科学理论大众化的正确认识 |
二、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特色 |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时代化相始终 |
(二)围绕中心工作,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为载体 |
(三)坚持不断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现实感召力 |
(四)始终不断增强党的自身建设,以党建带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五)密切联系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与改革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 |
第三章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演进与现实境遇 |
一、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发展进程 |
(一)萌芽孕育:五四前后至北伐战争时期 |
(二)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 |
(三)发展阶段:延安时期 |
(四)探索深化: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夕 |
(五)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 |
(六)恢复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境遇 |
(一)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变迁趋势在加强 |
(二)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更为隐蔽和巧妙 |
(三)经济利益格局调整带来不同阶级分化 |
第四章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
一、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起来 |
二、坚持党的领导,紧紧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
三、坚持事实求是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路线 |
四、始终注重改进文风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亲和力 |
五、以实践作为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的根本标准 |
第五章 建国以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
一、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核心带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二、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结合,着力改善民生 |
三、以思想理论界为前沿阵地,建立高水平理论宣传研究队伍 |
四、建立覆盖全社会立体化的宣传教育网络体系 |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保障机制,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公共财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创新及特色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提升与财政变迁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财政变迁之间的关系 |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转变 |
二、财政变迁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升的路径依赖 |
第二节 我国财政变迁的特点与绩效评价 |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变迁 |
二、经济转轨时期的财政变迁 |
第三节 提升党的执政能力视域下财政改革的要求和原则 |
一、财政改革的基本要求 |
二、财政改革需要处理的关系和坚持的原则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财政政策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与执政能力 |
一、党的执政理念 |
二、执政理念与执政能力及财政政策的关系 |
第二节 强化党的执政理念 增强财政政策和财政宏观调控的作用 |
一、财政政策的结合问题 |
二、财政宏观调控的结合问题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财政职能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概览 |
二、执政方式与执政能力的关系 |
第二节 执政方式与财政职能 |
一、我国财政职能的现状 |
二、执政方式转换对财政职能的影响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财政预算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 |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目标的内涵及特征 |
二、党的执政目标与执政能力及财政预算的关系 |
第二节 强化财政预算 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
一、财政预算的内涵及职能 |
二、财政预算与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财政收入 |
第一节 财政收入: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基础 |
一、党的执政基础的内涵及特征 |
二、执政基础与执政能力及财政收入的关系 |
第二节 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不断增加财政收入 |
一、财政收入的内涵、功能及影响因素 |
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不断健全和完善财政收入体制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财政投资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体制 |
一、党的执政体制概览 |
二、执政体制与执政能力及财政投资的关系 |
第二节 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发挥财政投资的积极作用 |
一、财政投资概述 |
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完善执政体制 发挥财政投资的积极作用 |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财政补贴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 |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概述 |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与执政能力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与财政补贴 |
一、财政补贴概述 |
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丰富党的执政资源 改善财政补贴 |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财政风险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与财政风险 |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概述 |
二、财政风险概述 |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与财政风险的内在关联 |
第二节 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优化党的执政环境 降低和控制财政风险 |
一、我国财政风险的深层次原因 |
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控制和防范财政风险 |
第九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财政监督 |
第一节 财政监督概述 |
一、财政监督的内涵及行为 |
二、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及政府结构的关系 |
第二节 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强化财政监督 |
一、我国财政监督的现状 |
二、健全和完善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强化财政监督 |
第十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提升过程中财政变迁的经验 |
第一节 财政改革的理论支撑和基本原则 |
一、财政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支撑 |
二、财政改革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财政改革的价值取向和关键举措 |
一、财政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 |
二、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举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新成果——《毛泽东刘少奇强国富民思想比较研究》评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D]. 刘汉峰.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2]刘少奇研究史[D]. 杜立芳. 扬州大学, 2018(07)
- [3]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
- [4]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研究[D]. 张瑞军. 中央财经大学, 2017(08)
-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D]. 高晓微.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5)
- [6]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 万小龙. 兰州大学, 2016(03)
- [7]农民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实践研究[D]. 薛金慧. 陕西师范大学, 2016(11)
- [8]民主建构的文化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经验[D]. 王立洲.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
- [9]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历史经验研究[D]. 赵震.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10]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公共财政关系研究[D]. 谢进. 湖南师范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