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中国变性淀粉开发应用技术经济研讨会在杭州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邱静东[1](2013)在《MY公司的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和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质量管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一个持续不断改进的过程。变性淀粉行业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极强的行业,其生产特点与化工行业类似,是连续流程式批量化生产。这种生产特点决定了此类企业不能简单套用一般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必须找到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方法。研究变性淀粉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对于提高变性淀粉生产企业乃至化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以一家木薯变性淀粉企业MY公司为例,运用鱼骨图、直方图等质量管理方法,研究分析了该公司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针对MY公司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优化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加强采购过程质量管理、完善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完善客户投诉处理程序、引进质量管理人才和内部培养、建设企业质量文化等六个方面的质量管理改进建议,为类似的企业探索作质量改进提供借鉴。
杨虎[2](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李勤志[3](2008)在《中国马铃薯生产的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的种植大国和产量大国,马铃薯产业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与市场空间。但中国的马铃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随着中国加入WTO,马铃薯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外发达国家的优质马铃薯产品大量涌入并抢占中国市场,这对中国马铃薯产业产生强大的冲击。因此,促进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升级十分重要,而马铃薯产业的源头——马铃薯生产的落后成为制约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本文选择中国马铃薯的生产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归纳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大量搜集相关数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中国马铃薯生产进行经济分析。本文首先根据研究思路确定了中国马铃薯生产经济分析的技术路线。在这个路线的指引下,先系统考察了中国马铃薯的生产现状与产业现状,在此基础上,测度和分析了中国马铃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国内生产的区域优势,然后从投入产出方面和全要素生产率方面深入分析了马铃薯生产的经济效率,并对影响马铃薯产出的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和定量模型分析,对国外马铃薯主要生产国家的生产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借鉴,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促进中国马铃薯生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进行了系统研究。本研究的结果表明:1、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就价格竞争力而言,我国未加工的马铃薯产品国际市场上价格处于中低档水平,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初级加工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在其主要出口国市场上都不具备价格竞争力。就质量竞争力而言,深加工马铃薯产品在其主要出口国质量都提高得较快,表现出一定的竞争力;未加工马铃薯产品质量在其主要出口国中有的提升、有的保持不变、有的下降,表现出其质量的不稳定性;初级加工产品在其主要出口国中质量下降,缺乏竞争力。就种质资源而言,中国马铃薯品种资源相对于其他马铃薯品种资源丰富的国家不具备优势。2、国内马铃薯生产区域优势。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法对全国22个省份1991年到2006年马铃薯生产的综合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方一作区和西南混作区是国内马铃薯生产最具优势的区域。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青海、甘肃、贵州、云南、宁夏、重庆、内蒙古、四川、山西1991年到2006年马铃薯生产均具有综合优势,说明在这些地方马铃薯生产的资源禀赋和后天努力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了。大多数年份马铃薯生产具有综合劣势的省份是辽宁、新疆、湖南、河北、吉林、广东、西藏、安徽、江西,说明这些地方的马铃薯生产资源禀赋和后天作用结果不佳。3、马铃薯生产投入产出分析。(1)从投入情况看,1989到2005年间,中国马铃薯生产成本先快速上升,后下降并保持稳定,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得益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导致马铃薯种籽秧苗费用下降和用工数量减少。期间费用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主要是销售费用的大幅度减少使得期间费用快速下降。马铃薯生产每亩成本外支出越来越小,表明农民从事马铃薯生产成本之外的额外负担越来越小。各主要生产城市马铃薯生产成本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处于北方一作区的城市不用外购种薯,所以物质费用低,处于中原二作区和西南混作区的城市需要外购种薯,使得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2)从产出情况看,1989—2005年马铃薯每亩产出快速增加。(3)从投入产出率看,1989年到2005年,马铃薯生产的投入产出比在2.5:1到1:1之间,说明从事马铃薯生产投入产出比较高。马铃薯生产成本利润率先快速上升后下降,稳定了一段时间,近两年出现利润下降的现象。各主要马铃薯生产城市投入产出的差异表现为,处于北方一作区的城市虽然种植马铃薯生产成本低,但利润不高,处于中原二作区和西南混作区的城市生产成本较高但获利也更多。4、马铃薯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分析。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对1998-2005年主要生产城市马铃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进行测算的结果表明,主要生产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在1998年到2005年期间略有上升的趋势,平均增长率为1.1%。但并不是稳定增长的,而是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特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效率的改善,技术效率变化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达到72.7%,技术进步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仅占27.3%。从空间分布来看,处于中原二作区的城市武汉、济南和青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其次是处于西南混作区城市重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慢的是处于北方一季作区的城市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长春和兰州,出现了负增长。5、影响中国马铃薯产出的因素分析。调查分析表明,在影响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生产技术因素中,种薯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不同的栽培方式、不同的栽培密度、不同的栽培时间,气候条件也是影响各地马铃薯产出水平不同的重要因素。中国目前大多数地区马铃薯小规模种植的状况对马铃薯产量和质量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89年到2005年,马铃薯价格的提高对增加马铃薯播种面积进而增加总产出有促进作用。运用Cobb-Douglas函数构建马铃薯生产的Panel Data模型对马铃薯产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主要生产城市马铃薯产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种籽秧苗费,说明影响马铃薯产量高低的关键在种薯。土壤改良投入、其他物质费用、劳动力投入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都具有正的弹性,因此继续加大这些费用的投入,对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具有积极作用。6、国外主要国家马铃薯生产经验给我国提供了如下借鉴,第一,各国都十分重视马铃薯种薯生产,制定了严格的种薯认证和检测制度;第二,各国都有完善的马铃薯育种体制;第三,各国重视马铃薯生产技术的发展;第四,各国政府对马铃薯生产的管理宏观、有力、到位;第五,各国马铃薯协会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本研究基于上述结果提出的对策和建议为:总体布局,统一规划,发展马铃薯生产;培育龙头企业,推进马铃薯的产业化经营;完善马铃薯质量标准制定(修订),建立马铃薯产品认证体系和种薯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马铃薯科研工作力度,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提高马铃薯生产科技含量;加强马铃薯信息体系建设,及时为生产者提供信息服务;增加马铃薯投入,全面提高马铃薯产出水平;改善经营管理,降低马铃薯生产与经营成本;提高薯农组织化程度,发挥马铃薯行业协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夏华林[4](2008)在《中国造纸化学品行业现状与发展重点》文中研究说明1.前言造纸化学品工业是造纸工业的上游产业,现代的造纸工业在制浆、抄造及成纸后加工整个造纸生产的全过程均离不开各种化学品的应用。因此,造纸与造纸化学品是两个关联度密切的行业,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夏华林[5](2007)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我国造纸化学品行业发展步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造纸工业是以纤维为原料的化学加工工业,在制浆、抄造及成纸后加工这一工艺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均离不开各种化学品的应用。造纸化学品的应用能明显提高纸张质量、能大幅度地降低造纸工业对环境的污染等、能有效的节约宝贵的造纸资源(包括木材资源、水资源、能源),给造纸
董大方[6](2007)在《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国内外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研究现状及理论进行了综合评述。论述了世界银行组织机构、资金来源、贷款条件、贷款原则、贷款期限、利息及世界银行职能。分析了世界银行贷款政策的四个演变阶段,对世行贷款政策25年来走向进行综合评论。着重研究了世界银行贷款总模式。分述了招标采购、风险规避、支付报帐、财务会计及审计、监测评价和总结评价分类管理子模式。系统阐述了我国利用世行贷款模式,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探讨了世行与国内两种模式之间的适应性与差异性。提出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合理化模式,并通过案例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给出建议。通过对两种模式分析,研究构建出我国利用世行贷款的合理化模式。
陆晓芳[7](2007)在《吉林省主导产业技术发展预见研究》文中指出产业技术作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后一环,它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具有更为重要的直接推动力。以产业技术研究为出发点,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学术研究机构近来关注的热点。吉林省面临着老工业基地改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等多项历史使命,其中主导产业的发展、承接世界制造中心转移是事关全局的重点所在,而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都对产业技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了吉林省科技、经济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吉林省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运用德尔菲法对吉林省主导产业技术发展状况进行预见研究,明确了未来15年吉林省主导产业技术的关键技术、对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技术、吉林省未来5年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的技术、吉林省未来能够实现产业化的技术。并从“人口健康”、“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等方面研究了吉林省主导产业技术发展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从“教育与人才培养”、“资本与技术融合”、“产学研的交流合作”、“增加政府研发投入”和“政策/制度/标准”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吉林省主导产业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了吉林省主导产业技术的发展路径,且提出了吉林省主导产业技术发展的相关对策。
段文平[8](2007)在《中国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文中认为纺织业是我国竞争性和国际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也是劳动密集型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在上缴利税、出口创汇、解决就业、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实现工业化和第三个战略目标的进程中,纺织业对扩大就业、解决“三农”问题、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纺织业进入后配额时代的大背景下,纺织业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是纺织大国,却不是纺织强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弱,尚未树立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观;行业的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资源浪费严重;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管理体系不健全,环境污染严重,技术设备落后,人才紧缺,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管理不到位,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纺织业的发展。纺织业要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就必须转变增长方式,树立科学发展观,使纺织业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增长、环境保护、资源容量、社会发展相互协调,产业发展不仅能满足这一代人的纤维消费需求,又能为今后世世代代提高生活质量做出贡献。因此,深入全面地研究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课题的研究旨在推动我国纺织业重新确立产业定位、发展目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塑造新的产业形象、提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使纺织业在我国工业化,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新的贡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的基础理论综述。对国内外有关增长与发展、可持续发展与产业发展的理论进行了分析评价,在对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及相关文献学习的基础上,总结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概括了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义。(2)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分析了纺织业的内涵与特征,运用迈克.波特五种力量模型对纺织业竞争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证了纺织业是永续产业;对国内外纺织业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后配额时代纺织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述了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3)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从自然、经济、科技、社会环境、及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管理能力入手,分析研究了影响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探讨了纺织业与工业化、纺织业与“三农”以及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4)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提出了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建立了以资源支持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与社会、环境协调水平为四个子系统46个指标因素构成的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纺织行业的特点,将主成分分析法应用到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中。(5)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与评价。根据构建的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用1978—2005年纺织业资源支持、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及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子系统46个指标因素的原始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借助计算机和SPSS10.0统计软件对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测评,并做出客观评价。(6)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阐述了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分析了目标与重点,构建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消费者四位一体的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模型;指出了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路径。
李虹霖[9](2006)在《基于创业视角的民营企业成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由十章内容构成。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在阅读和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民营企业及企业成长的研究现状,确定了论文的研究结构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企业成长理论研究,包括主流的经济学理论、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演进理论、企业战略模型及其他相关理论。第三章,我国民营企业创业概况分析。第四章,我国民营企业创业环境研究,对GEM所提出的创业环境要素进行了研究,然后对我国创业环境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最后运用13个城市的调查报告,运用聚类的方法对我国主要城市创业环境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章,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创业资源配置的含义、原则和功能。从宏观角度探讨了民营企业创业资源配置的目标和创业资源区域集群化配置的基本方式,结合创业过程中创业资源的需求特征和投入特点,研究了创业资源企业组织的一般路径,分析了创业资源配置中政府的作用。第六章,根据企业规模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对民营企业进行划分,包括初创期和小规模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企业家族化阶段的内部管理体制、家族企业化阶段的内部管理体制、公司制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进行具体分析,使得我们对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发展规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第七章,从企业家角度对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进行了研究,分析我国转型时期民营企业家成长的特点,并对我国民营企业家成长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从中挖掘出企业家成长环境的规律和环境的变化轨迹。第八章,对我国民营企业创业战略(产业整合战略)进行了研究。第九章,本章分别从三个创业发展水平层次的区域中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来分析中国民营企业成长规律。最后,系统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夏华林,张洪成,刘志华[10](2006)在《加快我国造纸化学品技术创新步伐——访中国造纸化学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夏华林》文中提出造纸工业的持续快速增长,为造纸化学品工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造纸化学品行业已出现一批规模较大的企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但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自主创新能力差,产品稳定性和技术含量有待提高。如何提高造纸化学品行业的整体水平,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市场竞争力,缩小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造纸化学品工业协会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夏华林先生。夏秘书长长期从事造纸等工业用精细化学品的科研开发和组织管理工作,参与的研发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被国家科委授予“在专用化学品专项组织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二、′2002中国变性淀粉开发应用技术经济研讨会在杭州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中国变性淀粉开发应用技术经济研讨会在杭州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MY公司的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和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质量管理研究状况 |
2.2 化工行业的质量管理研究概况 |
2.3 淀粉行业质量管理相关研究情况 |
第三章 MY公司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MY公司基本概况 |
3.2 MY公司质量管理现状 |
3.2.1 MY公司的主要组织架构及与质量管理有关部门职责 |
3.2.2 MY公司目前的质量管理现状 |
3.3 MY公司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MY公司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2 MY公司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原因分析 |
3.4 MY公司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 |
3.4.1 质量管理组织结构不适应公司的发展需求 |
3.4.2 原料采购质量管理有待加强 |
3.4.3 生产过程工业质量管理控制能力薄弱 |
3.4.4 售后客诉等质量管理活动待规范 |
3.4.5 质量管理人才欠缺 |
第四章 MY公司质量管理改进方案设计 |
4.1 质量管理组织结构的改进 |
4.2 加强采购过程质量管理 |
4.3 完善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 |
4.4 完善客户投诉处理程序 |
4.5 引进质量管理人才和内部培养 |
4.6 企业质量文化的建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中国马铃薯生产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1.4.4 不足之处 |
2 中国马铃薯生产及产业现状分析 |
2.1 马铃薯的起源、作物学特点和营养价值 |
2.1.1 马铃薯的起源与传播 |
2.1.2 马铃薯的作物学特点 |
2.1.3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
2.2 马铃薯生产现状分析 |
2.2.1 马铃薯的播种面积、产量与单产 |
2.2.2 马铃薯主要生产技术的演变 |
2.2.3 马铃薯生产发展历程 |
2.2.4 马铃薯生产的区域分布 |
2.2.5 马铃薯生产在国际上的地位 |
2.3 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 |
2.3.1 马铃薯加工业现状 |
2.3.2 马铃薯产品消费现状 |
2.3.3 马铃薯种薯的国内市场状况 |
2.3.4 马铃薯产品的国际贸易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马铃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生产的国内区域优势 |
3.1 马铃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3.1.1 马铃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
3.1.2 马铃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质量竞争力评价 |
3.1.3 马铃薯品种资源的国际竞争力 |
3.2 马铃薯生产的国内区域优势分析 |
3.2.1 各区域、各省马铃薯生产情况分析 |
3.2.2 区域优势分析方法 |
3.2.3 马铃薯生产的地区优势分析结论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马铃薯生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4.1 马铃薯生产投入产出分析 |
4.1.1 投入的分析 |
4.1.2 产出分析 |
4.1.3 投入产出率分析 |
4.1.4 马铃薯与其他作物的比较收益分析 |
4.2 马铃薯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4.2.1 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 |
4.2.2 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方法 |
4.2.3 马铃薯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马铃薯产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因素 |
5.1.1 气候条件 |
5.1.2 生产技术 |
5.1.3 马铃薯种植规模 |
5.1.4 价格 |
5.1.5 生产者的行为 |
5.2 主要地区马铃薯产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2.1 研究模型 |
5.2.2 数据处理与模型设定 |
5.2.3 实证分析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6 国外马铃薯主要生产国的经验与借鉴 |
6.1 主要国家马铃薯生产经验 |
6.1.1 美国 |
6.1.2 荷兰 |
6.1.3 新西兰 |
6.1.4 比利时 |
6.1.5 日本 |
6.2 各国经验对中国马铃薯生产的借鉴 |
6.2.1 重视马铃薯种薯生产,制定了严格的种薯认证和检测制度 |
6.2.2 马铃薯育种体制完善 |
6.2.3 重视马铃薯生产技术的发展 |
6.2.4 政府对马铃薯生产的管理宏观、有力、到位 |
6.2.5 马铃薯协会发挥了巨大作用 |
6.3 本章小结 |
7 促进中国马铃薯生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7.1 总体布局,统一规划,发展马铃薯生产 |
7.2 培育龙头企业,推进马铃薯的产业化经营 |
7.3 完善马铃薯质量标准制定(修订),建立马铃薯产品认证体系和种薯市场准入制度 |
7.4 加强马铃薯科研工作力度,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提高马铃薯生产科技含量 |
7.5 加强马铃薯信息体系建设,及时为生产者提供信息服务 |
7.6 增加马铃薯投入,全面提高马铃薯产出水平 |
7.7 改善经营管理,降低马铃薯生产与经营成本 |
7.8 提高薯农组织化程度,发挥马铃薯行业协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1:马铃薯规模种植户种薯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马铃薯全要素生产率原始数据 |
附录3:马铃薯产出影响因素分析原始数据 |
致谢 |
(6)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国外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相关研究 |
1.2.3 对相关研究的评价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2章 世界银行及其职能 |
2.1 世界银行集团与世界银行 |
2.1.1 世界银行集团 |
2.1.2 世界银行 |
2.2 世界银行职能 |
2.3 世界银行组织机构 |
2.4 世界银行资金来源 |
2.5 世界银行贷款条件 |
2.6 世界银行贷款有关规定 |
2.7 世界银行贷款种类 |
2.8 世界银行的贷款活动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世界银行在中国贷款政策走向 |
3.1 世界银行贷款政策的演变 |
3.1.1 世行政策演变的第一阶段 |
3.1.2 世行政策演变的第二阶段 |
3.1.3 世行政策演变的第三阶段 |
3.1.4 世行政策演变的第四阶段 |
3.2 1980 —1981 年世界银行对中国合作策略 |
3.3 1981-1991 年世界银行对中国的合作策略 |
3.4 1991-2005 年世界银行对中国的合作策略 |
3.5 世界银行25 年来对华贷款政策走向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4 章 世界银行贷款模式与评价 |
4.1 世界银行现行的贷款模式 |
4.1.1 贷款模式概念与内容 |
4.1.2 贷款模式 |
4.1.3 项目认定程序与内容 |
4.1.4 项目准备程序与内容 |
4.1.5 项目评估程序与内容 |
4.1.6 项目谈判签约程序与内容 |
4.1.7 项目执行监督程序与内容 |
4.1.8 项目的总结评价程序与内容 |
4.2 世界银行贷款模式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 |
4.2.1 世界银行贷款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
4.2.2 世界银行贷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4.2.3 世界银行贷款模式在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 |
4.3 世界银行贷款模式的分类综述 |
4.3.1 世界银行贷款招标采购管理模式研究 |
4.3.2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管理模式研究 |
4.3.3 世界银行贷款支付报帐模式 |
4.3.4 世界银行提款模式 |
4.3.5 世界银行贷款财务、会计及审计模式 |
4.3.6 世界银行贷款监测与评价模式 |
4.3.7 世界银行贷款总结评价模式 |
4.4 世界银行贷款模式的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 章 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模式分析 |
5.1 我国现行的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模式 |
5.2 世界银行对中国的贷款 |
5.3 贷款类别 |
5.4 贷款阶段性 |
5.5 我国世行项目的特点 |
5.6 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模式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 章 我国与世界银行贷款模式适应与差异性分析 |
6.1 我国与世界银行贷款模式适应与差异性分析 |
6.1.1 宏观经济管理和体制改革上的适应性与差异性 |
6.1.2 减贫问题上的适应性与差异性 |
6.1.3 基础设施领域的适应性与差异性 |
6.1.4 环境保护方面的适应性与差异性 |
6.2 差异原因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 章 案例分析 |
7.1 项目简述 |
7.2 项目贷款模式 |
7.3 项目执行程序 |
7.4 项目运行效果 |
7.5 项目效果评价 |
7.6 重要启示 |
第8 章 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合理模式的构建 |
8.1 世界银行在中国贷款模式的调整趋势 |
8.2 中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模式的合理化设计 |
8.3 贷款模式改进构想 |
8.4 管理模式改进构想 |
8.5 中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政策建议 |
8.6 本章小结 |
第9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创新性研究成果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摘要 |
ABSTRACT |
(7)吉林省主导产业技术发展预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业技术发展文献综述 |
1.2.2 产业共性技术发展文献综述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基本结构 |
1.3.1 主要内容 |
1.3.2 基本结构 |
1.4 研究的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产业技术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
2.1 产业技术发展理论的基础 |
2.1.1 技术的内涵 |
2.1.2 技术的分类 |
2.1.3 技术的特征 |
2.1.4 技术预见中的技术 |
2.1.5 技术发展的哲学理论 |
2.1.6 技术发展的规律 |
2.1.7 技术发展的动力 |
2.1.8 技术发展的模式 |
2.2 技术预见 |
2.2.1 技术预见的内涵、特征及其前提假设 |
2.2.2 技术预见的特点及功能 |
2.2.3 国外技术预见研究现状 |
2.2.4 国内技术预见研究现状 |
2.2.5 有关技术预见研究的综合评述 |
2.3 技术轨道 |
2.3.1 技术轨道的概念 |
2.3.2 技术轨道的形成及延伸 |
2.3.3 技术轨道的转辙 |
2.3.4 新旧技术轨道交替 |
2.4 技术跨越 |
2.4.1 技术跨越的概念 |
2.4.2 技术跨越理论研究现状 |
2.5 技术路线图 |
2.5.1 技术路线图的产生 |
2.5.2 技术路线图的定义 |
2.5.3 技术路线图的发展 |
2.5.4 技术路线图的作用 |
2.6 关键技术 |
2.6.1 关键技术的概念及特点 |
2.6.2 国外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2.6.3 国内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2.6.4 国内有关关键技术研究综合评述 |
2.7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7.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 |
2.7.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主导产业技术预见的方法论基础 |
3.1 德尔菲法 |
3.1.1 德尔菲法简介 |
3.1.2 德尔菲法的调查程序 |
3.1.3 德尔菲法的几种变形 |
3.2 情景分析法 |
3.3 相关树法 |
3.4 专利分析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业技术的选择标准 |
4.1 产业技术的定义及分类 |
4.1.1 产业技术的定义及特征 |
4.1.2 产业技术的分类 |
4.2 产业技术课题的选择原则 |
4.3 德尔菲调查指标的确定 |
4.3.1 德尔菲调查指标选择原则 |
4.3.2 德尔菲调查指标体系 |
4.3.3 德尔菲调查指标说明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吉林省科技、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5.1 科技发展现状 |
5.1.1 科学研究与开发体系初步形成 |
5.1.2 科技创新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 |
5.1.3 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
5.1.4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框架初步形成 |
5.1.5 主导产业科技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
5.1.6 吉林省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吉林省经济发展现状 |
5.2.1 农业现状 |
5.2.2 工业现状 |
5.2.3 国际贸易和利用外资 |
5.2.4 交通运输 |
5.2.5 科研状况 |
5.3 吉林省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定位 |
5.3.1 吉林省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回顾 |
5.3.2 吉林省未来经济发展模式 |
5.4 吉林省主导产业的世界发展趋势 |
5.4.1 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
5.4.2 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趋势 |
5.4.3 光电子产业发展趋势 |
5.4.4 石油化工产业发展趋势 |
5.4.5 中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
5.5 吉林省主导产业技术需求分析 |
5.5.1 吉林省主导产业技术发展现状 |
5.5.2 吉林省主导产业技术发展目标及重点研究领域 |
5.5.3 吉林省主导产业技术需求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吉林省主导产业技术预见 |
6.1 指标量化处理方法 |
6.2 调查指标分析 |
6.2.1 预期实现时间 |
6.2.2 主导产业的关键技术 |
6.2.3 社会经济发展最需要的技术 |
6.2.4 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的技术 |
6.2.5 能够实现产业化的技术 |
6.2.6 生活质量分析 |
6.2.7 制约因素分析 |
6.2.8 发展路径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吉林省促进主导产业技术发展的对策研究 |
7.1 宏观对策 |
7.1.1 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
7.1.2 推进制造业信息化 |
7.1.3 推进技术标准化建设 |
7.1.4 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 |
7.1.5 推进知识创新工程 |
7.2 微观对策 |
7.2.1 增加企业科技投入 |
7.2.2 改革研究与开发项目组织方式 |
7.2.3 优化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方式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摘要 |
ABSTRACT |
(8)中国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 发展理论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产业发展理论 |
本章小结与创新点 |
第3章 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
3.1 纺织业的内涵与特征 |
3.2 “夕阳产业”还是“永续产业” |
3.3 国内外纺织业发展分析 |
3.4 后配额时代纺织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5 纺织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
本章小结与创新点 |
第4章 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 |
4.1 自然因素与纺织业可持续发展 |
4.2 经济因素与纺织业可持续发展 |
4.3 科技因素与纺织业可持续发展 |
4.4 社会环境因素与纺织业可持续发展 |
4.5 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能力与纺织业可持续发展 |
本章小结与创新点 |
第5章 中国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5.1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概述 |
5.2 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本章小结与创新点 |
第6章 中国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分析与评价 |
6.1 中国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分析 |
6.2 中国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 |
本章小结与创新点 |
第7章 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
7.1 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原则 |
7.2 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目标与重点 |
7.3 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路径 |
本章小结与创新点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人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基于创业视角的民营企业成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 论 |
1.1 论题的提出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研究综述 |
1.3.1 民营企业的研究述评 |
1.3.2 企业成长理论研究述评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企业成长理论分析 |
2.1 企业成长的理论 |
2.1.1 主流的经济学理论 |
2.1.2 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 |
2.1.3 演进理论 |
2.1.4 企业战略模型 |
2.1.5 其他理论 |
2.2 影响创业企业成长的关键问题 |
2.2.1 创业企业成长的主要障碍 |
2.2.2 创业企业成长障碍的分类 |
2.2.3 影响创业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 |
2.3 高速成长企业的特征 |
2.3.1 创业企业的活力 |
2.3.2 短命企业的症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创业视角的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基于创业政策环境的民营企业发展历程分析 |
3.1.1 恢复及初步发展阶段(1979-1988 年) |
3.1.2 稳定发展及原始积累阶段(1989-1992 年) |
3.1.3 快速发展阶段(1993 年以来) |
3.2 我国民营企业创业的历史成就和经验总结 |
3.2.1 民营企业创业的历史成就 |
3.2.2 民营企业创业的经验总结 |
3.3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创业活动的特征 |
3.3.1 我国民营企业创业活动的现状 |
3.3.2 我国民营企业创业活动的特征 |
3.4 我国民营企业创业的模式及类型 |
3.4.1 我国民营企业的创业模式 |
3.4.2 我国民营企业创业的类型及各种类型的发展趋势 |
3.5 民营企业创业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3.5.1 民营企业创业存在的问题 |
3.5.2 促进民营企业创业的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民营企业创业环境研究 |
4.1 创业环境要素构成以及各环境要素研究 |
4.1.1 金融支持要素分析 |
4.1.2 政府政策要素分析 |
4.1.3 政府项目要素分析 |
4.1.4 教育和培训要素分析 |
4.1.5 研发转移要素分析 |
4.1.6 商业环境和有形基础设施要素分析 |
4.1.7 进入壁垒要素分析 |
4.1.8 文化和社会规范要素分析 |
4.1.9 创业机会与创业能力 |
4.2 我国创业环境现状研究 |
4.2.1 我国创业环境历史演进 |
4.2.2 我国创业环境与其他GEM 成员国对比分析 |
4.3 我国主要城市民营企业创业环境的实证研究 |
4.3.1 聚类分析的指标选择 |
4.3.2 聚类分析的对象 |
4.3.3 民营企业创业环境的聚类研究 |
4.3.4 各层次创业环境的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创业资源配置规律研究 |
5.1 民营企业创业资源配置的内涵与原则 |
5.1.1 资源配置的含义 |
5.1.2 创业资源配置的内涵及原则 |
5.1.3 创业资源配置的功能 |
5.2 创业资源配置的目标和方式 |
5.3 创业资源的企业配置 |
5.3.1 创业过程的资源需求特征 |
5.3.2 民营企业创业资源的组织 |
5.3.3 民营企业创业资源的整合 |
5.4 创业资源配置中政府的作用 |
5.4.1 市场配置的局限 |
5.4.2 政府在创业资源配置中调控的着力点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内部管理体制演进规律研究 |
6.1 初创期和小规模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 |
6.2 企业家族化阶段的内部管理体制 |
6.3 家族企业化阶段的内部管理体制 |
6.4 公司制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 |
6.5 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企业家特征研究 |
7.1 企业家与创业活动 |
7.1.1 企业家及其分类 |
7.1.2 企业家的性格特性分析 |
7.1.3 企业家的素质与创业活动 |
7.2 企业家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 我国民营企业家的成长环境分析 |
7.3.1 影响企业家的环境因素 |
7.3.2 我国民营企业家成长环境分析 |
7.4 基于企业家因素的创业企业快速成长分析 |
7.4.1 创业者的创业动机与企业家的成长欲望 |
7.4.2 企业家在创业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重点 |
7.4.3 合理的治理结构与企业家团队建设 |
7.4.4 企业家应对超竞争环境的措施 |
7.5 我国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企业家的特征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我国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创业战略研究——产业整合战略 |
8.1 民营企业产业整合的战略意义 |
8.2 民营企业产业整合的模式 |
8.2.1 基于企业能力提升的产业整合模式 |
8.2.2 基于市场开拓的产业整合模式 |
8.2.3 基于品牌延伸与运营的产业整合模式 |
8.2.4 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整合模式 |
8.2.5 基于资本运营的产业整合模式 |
8.2.6 基于合作与共享的网络组织整合模式 |
8.3 民营企业实施产业整合战略的基本思路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我国成长性民营企业案例研究 |
9.1 “A 类区域”典型民营企业案例——万向集团(杭州) |
9.1.1 万向集团的创业背景 |
9.1.2 万向集团创业发展历程 |
9.1.3 万向集团创业战略研究 |
9.1.4 万向集团国际创业战略研究 |
9.1.5 结论 |
9.2 “B 类区域”典型民营企业案例——联想集团(北京) |
9.2.1 联想集团企业家要素研究 |
9.2.2 联想集团创业过程研究 |
9.2.3 联想集团创业环境要素研究 |
9.2.4 联想集团创业组织要素研究 |
9.2.5 结论 |
9.3 “C 类区域”典型民营企业案例——红嘴集团(吉林) |
9.3.1 红嘴集团创业背景 |
9.3.2 红嘴集团创业发展历程 |
9.3.3 红嘴集团创业战略研究 |
9.3.4 结论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致谢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摘要 |
ABSTRACT |
四、′2002中国变性淀粉开发应用技术经济研讨会在杭州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MY公司的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和改进研究[D]. 邱静东. 广西大学, 2013(03)
- [2]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3]中国马铃薯生产的经济分析[D]. 李勤志.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4]中国造纸化学品行业现状与发展重点[A]. 夏华林. 第二届中日造纸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8
- [5]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我国造纸化学品行业发展步伐[A]. 夏华林. '2007中国造纸化学品发展高层论坛嘉宾讲演材料集, 2007
- [6]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模式研究[D]. 董大方. 吉林大学, 2007(04)
- [7]吉林省主导产业技术发展预见研究[D]. 陆晓芳. 吉林大学, 2007(04)
- [8]中国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 段文平.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 [9]基于创业视角的民营企业成长规律研究[D]. 李虹霖. 吉林大学, 2006(10)
- [10]加快我国造纸化学品技术创新步伐——访中国造纸化学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夏华林[J]. 夏华林,张洪成,刘志华. 中华纸业,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