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都市绿地的心理学——浅析上海凯桥绿地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黄邓楷[1](2020)在《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社会矛盾冲突愈发激烈,城市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建设平安校园和安全社区的呼声高涨,校园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城的社会结构相对复杂、空间高度开放共享,其校园环境安全管理更具挑战性。一方面,随着大学城扩张建设步伐的放缓,校园环境使用后评价逐渐引起重视,但评价对象以大学城物质环境为主,空间使用主体——学生的环境感知评价研究略显不足。另一方面,我国犯罪治理主要依赖法律震慑、治安防范等管理手段,较少基于空间视角利用环境规划设计方法预防犯罪。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学生的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探讨学生安全感与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关系。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整理、问卷调查、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和SPSS软件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知的联系,对安全感评价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质化和量化分析,发掘宏观的空间位置和微观的街景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的关联,建立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指标体系,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论文研究可分成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旨在阐明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并进行国内外大学城及校园规划设计、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相关研究和实践的综述,强调环境规划设计手段在我国大学城校园安全管理中缺失的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现实背景基础。第二部分(第二章)是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立足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现状,梳理日常活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等传统犯罪学理论和“街道眼”、可防卫空间、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PTED)等环境犯罪学理论,分析国内外CPTED理论的研究、相关实践案例与组织机构的发展趋势,总结可为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提供有益借鉴的CPTED应用经验。归纳并提炼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为接下来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第三、四、五章)是问题分析和实证研究。首先,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开展单体校园的环境安全感评价探索性调研,对CPTED六要素进行信度分析、重要性排序、相关性分析,并挖掘高校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传统调查方法难以准确定位地点,无法对特定空间安全感评价进行定量分析;也较难识别影响安全感的环境特征,难以建立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为弥补上述缺陷,分别利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和照片打分法分析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安全感评价的宏观空间位置因素和微观街景特征因素,构建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第六章)是规律总结和策略研究。根据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分别阐述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对学生安全感评价的影响,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力图为我国高校校园环境安全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了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环境安全感知评价的研究内容上都取得一定的创新性成果。本文研究成果可补充完善大学城环境安全规划设计导则,为我国高校校园安全环境的科学合理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刘荣伶[2](2020)在《大城小事·睹微知着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面对当前超大型公共空间建设导致的空间尺度割裂和情感疏离现象,探索以小微公共空间和情感化设计为切入点的城市肌理缝合和情感体验修补。小微公共空间作为公共空间体系构建中的基层组分,是最便捷可达和贴近居民日常生活圈的情感寄托场所。存量规划和城市微更新运动更是赋予了其良好的发展契机,伴随关注“精度”(细节)与“温度”(人性场所)的城市空间发展趋势,深入剖析和构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综合环境心理学、建筑现象学、情感化设计等相关理论基础,本文从尺度、类型、情感关联性等角度明确界定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概念及内涵,构建情感化研究体系。通过对天津市不同尺度城区样本下小微公共空间在本能、使用和反思层面的实证研究,凝练控制策略导则。全文包括三大方面研究内容:(1)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及内涵的深入解析提出小微公共空间的广义和狭义概念、规模与内涵,采用类型学法抽取小微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为建筑贴附型、街道衍生型、“L”围合型、“U”围合型、“口”围合型以及驻留型和穿过型两种使用行为模式。(2)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体系构建借鉴情感化设计和感性工学理论,构建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体系。形成小微公共空间设计语境下的本能、使用和反思层面情感诉求含义。从情感载体、情感呈现、情感人像及量化方法角度阐述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基础,后综合天津市空间结构及研究对象内涵属性侧重,选取城市新区、历史街区和生活社区三种样本,整理各样本下的情感化设计内容及工具方法。(3)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在不同尺度层面的实证研究城市新区尺度:对天津滨海新区进行本能情感层面的整体感知和公共空间体系分析,辅以小微公共空间分布格局测度,和以L围合型和U围合型类型为主的小微公共空间行为观察及分析。历史街区尺度:针对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进行空间句法和行为观察分析,并使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实现关键情感影响因子确定。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形态要素中过渡空间、底商及店前空间、临街建筑特征、界面通透性及环境色彩和谐是影响人们驻留型行为发生的关键条件,并结合Emoji Grid(情感表情网格)完成空间情感二维分布呈现。生活社区尺度:依靠PSPL调查法、访谈和空间行为观察实现基本数据收集,通过空间形态类型和使用行为模式的比对,挖掘反思情感层面的非正规行为对小微公共空间的主动介入与情感寄托,揭示并验证小微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的扭结。每部分末尾围绕三个尺度的实证研究结果整理提出具体的控制性策略导则。本文旨在回归本源的“人·空间·情感”话题,以质性理论为基础辅以量化手段支撑,既着眼数据的客观分析更衔接真实的生活图景,以微切入,睹微知着,挖掘和探讨小微公共空间的深层情感厚度。
曲梦娇[3](2020)在《基于都市农业视角的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黑庄户鲁店公园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城市化水平随着国家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2019年我国城镇化已达到60%,进入城市社会时代。城市让人们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同时,人口急剧增加,资源也开始短缺,进而其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向乡村蔓延,发展过快导致城市扩张无序化、无节制化,城乡界限模糊,发展步调不一致,产生两极化。因此产生的城乡矛盾引起人们的关注,现今人们采取一系列政策与措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都市农业则是在此背景下顺应城市发展逐渐由城郊农业发展演变而来,都市农业的产生需要城市发展达到一定水准,借助城市发展自身的同时反作用于城市发展。因此发展都市农业在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城乡矛盾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研究场地位于城市边缘的黑庄户乡,现今黑庄户乡的发展与北京差距极大,人口多涌入城市,产业低级,与此同时黑庄户也是北京主副城市中心与二道郊野公园环的重要节点,因此黑庄户亟需产业升级,也需要腾退土地用于建设绿色空间以控制城市无序蔓延。在北京市总体规划、朝阳区规划以及黑庄户乡域规划,黑庄户规划有城市农业公园群,本研究场地属于其中之一。因此笔者通过文献归纳法、案例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对都市农业的概念与相关内涵、其发展现状与特点等进行学习,总结出将都市农业理念应用于郊野公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及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简练提出都市农业景观的景观要素、应用方式,以及如何将都市农业通过景观手法应用于郊野公园的设计方法,用于指导本研究方案设计,作为本研究的实践验证。
郭楠[4](2020)在《都市型高校教学区建筑与绿地结合方式研究 ——以岭南地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改变,国家对高校的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革新,高校在校人数不断增加,这意味着校园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地少人多,都市型高校土地资源紧张成为当今高校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同时都市型高校绿地资源有限,在此情况下如何更好的分配校园绿地资源,营造更好更合理的学习环境和空间,提高建筑与绿地的使用率是当前都市型高校规划建设的重要任务。本研究从我国岭南高校迅速成长这一现实命题和我国都市型高校校园教学区的建筑与绿地的结合方式的现状出发,通过对国内外都市型高校的典型优秀案例的研究分析和归纳总结,并采用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和实地咨询等方法,对都市型校园教学区建筑与绿地结合方式进行研究和归纳总结,提出更为适应都市型高校的教学区建筑与绿地的结合方式。这对于改善都市型高校教学区绿地规划、绿地与建筑高效结合以及提高高校教学区绿地资源的使用率和实用性,对提高教学区的生动性及活跃性而言,有着十分显着的积极影响。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我国高校校园成长的状况,研究对象、目标及价值、其他有关概念以及国际上的研究进展,并总结归纳出研究的架构。第二章主要针对高校校园内部的建筑和绿地结合方式有关部分进行分析,涉及高校校园教学区绿地形成因素、建筑外部环境特征、建筑与绿地互动结合、师生行为模式四个方面。对国内外几所典型的都市型高校教学区建筑与绿地结合方式进行案例分析总结,进而对教学区建筑及绿地的设计要素展开分析并探讨。第三章主要针对岭南地区的6所位于广州市的高校展开详细研究,结合问卷、咨询结果,对六所高校的教学区建筑与绿地的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第四章讨论分析岭南地区都市型高校建筑与绿地结合设计的要素、原则与目的。第五章针对岭南地区都市型高校校园教学区的建筑和绿地的结合方式进行分析,针对都市型高校土地资源紧张况下如何高效利用绿地资源,提出设计策略。第六章为文章的结尾,对文章进行总结。在重视人居环境的当代社会,研究都市型高校教学区建筑与绿地结合方式,是为了增强两者之间的结合关系,从而提高绿地使用价值,改善建筑微环境,增强绿地之间的系统性,为师生提供一个舒适宜人、便于使用的高效绿地环境。文章从使用者的感受出发,阐述了岭南都市型高校校园教学区绿地的用途。运用校园规划和其他有关空间的文献资料、环境知觉与空间认知科学、行为心理学、建筑心理学以及环境心理学等深入探讨高校教学区绿地与建筑之间的联系、绿地与师生的行为之间的联系,为都市型高校教学区建筑与绿地的结合方式归纳出设计策略。
杨丽娟[5](2020)在《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公园的可获得性与人群健康、社会福利息息相关,确保居民对这一资源的公平享用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当前公园规划建设存在诸多非正义现象,传统公园规划评价偏重工具理性与技术评价、忽视价值评价。公园的公平绩效评价,有助于公园布局优化、政府决策转型及社会供需矛盾缓解,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基础研究-理论导入-方法构建-方法应用与检验-优化路径”的逻辑组织全文。对基础研究梳理,发现国内公园公平绩效评价存在: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对空间的社会属性考虑不足、忽视差异性正义的评价、人的需求识别缺失等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借鉴空间正义思想明晰了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价值体系、评价要点,构建了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旨在弥补当前公园规划实践在落实公平正义、满足人群需求方面的不足,提供规划体系和实施体系之间公正理性的“反馈、调整、再反馈、再调整……”的互动关系。本文的主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构建已有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研究多源于西方,适用于国内的评价方法、指标有待探索。首先,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梳理、国内社会问题认知、资料可获得性评判,构建了适用于国内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指标,包括差异表现指标和影响因素指标两个方面。认为国内多采用可达性单一指标评价公园公平差异的方式具有局限性,应扩展为“可达性、数量、面积、质量”四个维度。我国公园不公平主要由收入、教育、城镇化等因素诱发,影响因素指标应包括:社会结构、收入、教育、职业、住房五个方面。其次,通过对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价值标准、评价原则、评价要点的梳理和对空间正义理论的借鉴,构建了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三种评价方法互为补充,从不同侧面反映城市公园不同角度的公平问题。2)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实证检验采用三种方法从不同要点、不同尺度(中观、宏观、微观),对重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的公平绩效进行评价,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有效反应不同尺度、不同角度的公平问题。第一,“社会-空间”辩证的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以居住小区为尺度,采用大数据、GIS、SPSS等方法,分析了15分钟生活圈(步行方式下)、30分钟最大阈值(步行、公交两种方式下),研究范围内4663个居住小区公园享有的公平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公园公平格局与社会属性存在较为明显的关联性。30分钟阈值下,各级别居住小区不公平格局不显着,并未呈现出居住在高房价住宅群体的公园供给更占优势;15分钟生活圈阈值下,低级别居住小区的公园享有存在不公平现象。第二,公园服务弱势区域、弱势人群识别与评价方法:以街道为尺度,分别采用剥夺指数和基尼系数识别公园供给的弱势区域和弱势人群。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计算剥夺指数、识别弱势街道,非参数秩和检验、有序回归、肯德尔相关系数分析各街道公园供给的差异性,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公园公平格局的社会影响因素。采用STATA软件计算常住人口、老年群体、儿童、失业及低收入人群四个群体公园可达性、总面积空间分布的基尼系数。研究发现弱势街道的公园可达性、公园质量存在不公平现象;常住人口的可达性、公园总面积空间分布均优于老年人、儿童、失业及低收入人群这三类弱势群体;各群体间的基尼系数差异不大,但均高于0.6;表明与群体间的公平问题相比,重庆市中心城区整体的公园均衡与公平问题更需受到重视。第三,基于主体行为活动的公园供需评价方法:以微观尺度,采用POI大数据方法、泰森多边形、栅格权重赋值法分析人群活动分布与公园布局的匹配度;采用实地调研访谈方法,分析人群使用需求与公园供给的匹配度。研究结果表明重庆中心城区公园资源配置与人群活动分布、使用需求存在失配。3)基于评价结果,提出重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的优化策略。认为应从“基于公平差异识别的靶向修正”、“基于需求与功能导向的公园规划指引”、“将社区作为规划与修正单元”等六个方面进行修正与优化。
葛云[6](2020)在《重庆市两路口旧城片区生活圈户外活动空间品质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过去三四十年来国内城市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品质等方面的要求开始逐渐提高,原有城市环境难以满足新的需求。城市户外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载体,承担着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和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但现实条件与真实需求的脱节不再适应于发展需求,城市空间亟待更新优化。而在山地城市的旧城区中,既包含了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空间结构和体制转型所造成的城市结构多样性与复杂性,也包含了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和限制所表现出的地域性,这使得一般公共空间更新方法用于山地城市旧城区户外活动空间不具有针对性。需要引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使用者与物质空间条件的关系。本文试图以生活圈的视角为切入,以重庆市渝中区旧城区生活圈中的户外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针对山地城市旧城区社会空间结构多样性和地形条件的特殊性,探索户外活动空间品质优化提升的策略和方法,以期针对性的对户外活动空间品质提升,促进旧城区紧张的用地资源高效利用,实现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与公平共享。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主要利用了文献归纳法,分析了生活圈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的发展与现状,梳理和归纳出山地城市生活圈的核心理论;利用GIS系统的网络分析法,分析研究区域内共享圈层户外活动空间的可达性问题;利用人均水平的区位熵法,分析了居民人均拥有空间面积的均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利用PSPL调研法,对自足圈层户外活动空间的物质空间情况与人的活动情况进行了调研;利用对比分析法,对调研数据结果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以发现问题。在数据获取方法上,结合了实地调研数据和互联网开放大数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4个部分。首先,依据山地城市生活圈理论划定了研究区域的基础生活圈范围与其内部11个社区生活圈共享圈层和20个社区生活圈自足圈层的范围,区分出各圈层的构成类型,并通过调研梳理出基础生活圈内包含的4个共享圈层空间和57个自足圈层空间,作为研究基础。其次,依据山地城市生活圈服务关系理论,从中观层次,计算了4个共享圈层空间的服务覆盖范围,和57个自足圈层空间在20个社区生活圈自足圈层分布下的各圈层人均拥有空间面积水平。再次,依据户外活动空间在生活圈中的功能特征及空间构成要求,从微观层次,在三种自足圈层类型中各选取2个圈层共32个空间,对空间的物质构成、立界面与周边情况、全天使用人数与全天活动类型分别调研记录。最后,根据中微观层次的研究结果,提出户外活动空间品质优化的目标及原则,分别从空间服务范围、空间人均面积和空间利用效率3个方面,提出相对应的优化改造方法。研究结论包括3个方面:第一,空间在生活圈中的服务关系研究方面,基础生活圈内共享圈层空间服务覆盖圈层不完善,有7个社区生活圈自足圈层完全不在服务范围内;半数以上自足圈层人均面积达不到旧城改造要求的人均0.7㎡;各个自足圈层人均水平不均衡,较低水平圈层中甚至有3个圈层没有户外活动空间;八成以上围绕型自足圈层人均拥有面积水平较高,而半数以上的沿路型自足圈层的人均拥有面积水平较低。第二,空间中物质构成条件与人的活动需求关系研究方面,半数空间使用强度低,1/4空间活动单一,现有空间利用率不均衡;乔木密度、铺装设施与底界面品质、空间可达性主要影响了空间使用强度;部分空间设施错配,设施密度过高与设施丰富度较低影响空间复合利用;绿化率较低与宽高比D/H值较小是空间通病,但对使用影响较小。第三,针对中观和微观层次研究中所发现的问题,从服务范围优化角度,提出了优化路网结构,改善步行条件、发掘替代空间,增加空间数量、变更用地属性,逐步拆危建绿的改造策略;从人均面积优化角度,提出了改造替代空间,完善服务设施、重释消防通道,赋予活动功能、利用人行街道,增添城市家具的改造策略;从利用效率优化角度,提出了提升物质条件,恢复原有功能、合理配置设施,建立服务层级、改善连接关系,提高通达程度、关注灰色界面,发挥立体优势、平衡乔木密度,增加人视绿地的改造策略。
刘琳婕[7](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单凤霞[8](2019)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 ——以杭州、武汉、成都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背后的逻辑是先生产后生活,在经历了疾驰的城市化进程后陷入了“城市病”危机,在城市转型发展中“生态、休闲、健康”是关键“要素”。《雅典宪章》中提出休闲是城市的四大功能之一,《世界人权宣言》中提到人人有休闲的权利。休闲体育是休闲和体育的结合,休闲是一种生活态度,体育是一种生存手段。城市休闲体育是城市居民应对“城市病”的本能需求,迎合了当下城市以优化居民生活为核心的价值诉求,顺应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趋势。研究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的认识原理,选取三个案例城市进行研究,旨在探寻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运行路径。其理论意义在于拓宽城市休闲体育的研究广度,实践意义在于促进城市居民的生活优度。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系统分析、田野工作、问卷调查及个案研究等方法,探讨了以下内容:第一,城市休闲体育研究的理论部分,包括重要核心概念厘定、城市休闲变迁与城市传统休闲文化透视、城市生态文明下的休闲体育实践;第二,城市休闲体育的实践调查,包括城市居民的需求表达与行为限制、城市休闲体育的供给反馈,并对其存在问题及困因进行了分析;第三,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构建,包括构建原则、构建依循、构成要素和联动动力;第四,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通过比较演绎与实证调研,得出结论如下:(1)文化是是城市休闲延续的“遗传密码”,不同地域文化孕育了不同的城市休闲传统,如吴越文化下的杭州休闲、荆楚文化下的江城休闲和巴蜀文化下的蓉城休闲。各具特色的地域休闲文化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提供了“动力因”和“滋养源”。(2)生态文明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生态文明是城市休闲体育蓬勃开展的外在推力,休闲体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手段。杭州、武汉和成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并利用地域生态环境形成了休闲体育发展特色。(3)当前城市休闲体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三生”空间协调不畅、结构制约突出、有效供给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供给机制不畅、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究其缘由在于发展规律不够重视、发展体制存在障碍、治理体系尚不健全、运行机制缺乏联动等。(4)城市休闲体育是城市系统下面的一个子系统工程,由三个要素子系统(供给、需求、环境)和一个动力子系统(运行)组成。供给子系统是引领与保障,需求子系统是内源与动力,环境子系统是支持与依托,运行子系统是协调与驱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5)根据城市圈层结构,科学布局城市休闲体育空间范围并合理开展城市休闲体育活动,依此构建出城市休闲体育活动圈层结构:内圈层—社区休闲体育空间—核心性休闲体育活动;中圈层—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性休闲体育活动;外圈层—城市圈休闲体育空间—平衡性休闲体育活动。(6)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没有通用模式、统一标准,类似城市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在发展中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理念引领,强化生态文明,以改善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环境;重视城市规划,以优化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探究发展规律,以因地制宜的发展城市休闲体育;推进公共服务,以破解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矛盾;坚持市场主导,以增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活力;鼓励社会参与,以建立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王琪[9](2019)在《存量优化下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补偿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空间补偿是改善高密度老城区环境品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存量优化背景下,解决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缺失的问题、化解多方矛盾,提出具有针对性、适用于我国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补偿的策略,重塑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品质、改善高密度老城区的空间环境质量是本文的研究主旨。首先,从时代背景、发展趋势、现实问题三方面阐述,结合国内外有关高密度城市设计和公共空间补偿的文献研究,明确了在存量优化背景下进行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补偿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以公共空间的公共物品属性为理论基础,剖析了公共空间这一城市空间实体的特殊性。进一步从城市建设的历史根源、市民的需求变化、指标体系的缺位、政府开发建设的理念误区、供给者的在开发运营中的经济利益追求五个方面分析了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的缺失原因。最后提出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供给和需求矛盾的本质,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其次,以大连市中山区为例,从空间和社会的双重维度评价了其公共空间的供给现状,并提取了公共空间缺失的空间单元,从缺失空间单元的历史、区位、功能等层面进行剖析。然后,应用需求指数量化了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的使用者的需求特征,得出使用者对于不同空间类型、不同功能类型、不同规模尺度的需求特征。最后归纳出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供给现状不足、土地资源有限及公共空间生产逻辑转变的三个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供需矛盾的核心问题,以此作为下文公共空间补偿的案例分析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然后,通过研究中国香港和日本的两个案例,从空间设计模式、激励政策、管理运营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进而通过两个案例的对比研究归纳总结其成功经验。并对比我国当前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补偿的制度设计探索和相关实践案例探索的概况,提出我国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补偿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针对我国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补偿的问题与不足,从空间设计和制度设计两个层面提出了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补偿的原则和策略。包括以使用者需求为导向、效率与公平兼顾、生态优先可持续的三个原则;挖潜可作公共空间的空间资源、提高公共空间可达性和可识别性、优化公共空间的功能和空间品质的三个空间设计策略;细化公共空间补偿的设计要求、健全公共空间补偿的管理机制、完善公共空间补偿的保障制度的三个制度设计策略。
胡一冰[10](2019)在《基于都市园艺的感官体验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榆树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文理念的不断发展,都市园艺与人的感官体验密切相关,与城市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在关注人感知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作为人居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都市园艺感官体验园景观设计则更显重要。通过研读相关资料,随着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发现当下的城市公园景观已经不能充分满足不同使用群体的不同需求。当代公园景观环境的优化和改造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要求,更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研究都市园艺体验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公众参与性,结合五感设计、植物疗法、色彩心理学等多个理论,使公园景观空间设计更加的人性化、合理化和科学化,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并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感知为主的,以公众参与为辅的都市园艺感官体验园景观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都市园艺与多感官体验理论的研究。了解国内外都市园艺与感官体验理论的发展历程,借鉴国内外感官公园优秀案例,剖析感官公园中景观现状和设计方法,结合都市园艺相关理论,探索两者之间的契合点。(2)都市园艺感官体验园景观设计方法研究。从相关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不同使用群体的不同需求,探索并总结都市园艺感官体验园景观的设计原则、设计类型以及基本要求,建立以感知为主、参与为辅的都市园艺感官体验园景观设计方法。(3)榆树公园都市园艺景观现状调研与多感官优化策略。根据对榆树公园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分析公园都市园艺景观现状的优缺点,结合游客对公园景观的多感官体验评价与期望,并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出发,研究和总结榆树公园都市园艺景观的优化策略。本文将从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视角着手,以都市园艺理论体系为核心,结合多感官体验设计方法,探究和分析城市公园景观现存问题与原因,论述如何通过都市园艺景观优化改善城市公园景观环境,营造适宜人居、满足人们生活和精神需求的景观空间。
二、都市绿地的心理学——浅析上海凯桥绿地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都市绿地的心理学——浅析上海凯桥绿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综述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
2.1 国外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
2.1.1 传统犯罪学理论 |
2.1.2 环境犯罪学理论 |
2.1.3 CPTED相关组织机构 |
2.1.4 CPTED相关实践案例 |
2.2 国内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
2.2.1 CPTED理论基础研究 |
2.2.2 CPTED技术基础研究 |
2.2.3 CPTED设计方法研究 |
2.2.4 国内CPTED研究进展总结 |
2.3 环境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
2.3.1 评价方法趋向多元化发展 |
2.3.2 评价内容愈加丰富 |
2.4 结语 |
第三章 高校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先导性研究 |
3.1 研究概述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对象 |
3.2.2 数据获取 |
3.2.3 研究方法 |
3.3 CPTED六要素分析 |
3.3.1 CPTED六要素信度分析 |
3.3.2 CPTED六要素相关性分析 |
3.3.3 CPTED六要素重要性程度 |
3.4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分析 |
3.4.1 学生安全感评价整体水平 |
3.4.2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
3.4.3 校园边际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
3.4.4 校园内部区域环境特征分析 |
3.5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及优化策略 |
3.5.1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 |
3.5.2 单体校园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
3.6 结语 |
第四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
4.1 研究概述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内容 |
4.2.2 问卷设置 |
4.2.3 数据获取 |
4.2.4 研究方法 |
4.3 学生安全感评价水平分析 |
4.3.1 大学城与华工环境安全感评价水平差异 |
4.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环境安全感水平 |
4.3.3 学生个体因素对环境安全感水平的影响 |
4.4 学生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4.1 空间地点标记的准确性 |
4.4.2 安全感评价高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
4.4.3 安全感评价低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
4.4.4 学生安全感与特定空间的距离关系 |
4.4.5 学生个体因素对安全感空间分布的影响 |
4.5 结论 |
4.5.1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的利与弊 |
4.5.2 大学城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
4.6 结语 |
第五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概述 |
5.2 研究设计 |
5.2.1 实景照片选取 |
5.2.2 数据来源及获取 |
5.2.3 研究方法 |
5.3 安全感评价结果分析 |
5.3.1 安全感评价水平 |
5.3.2 安全感的空间分布 |
5.4 影响安全感的环境因素分析 |
5.4.1 绿视率 |
5.4.2 环境可视性 |
5.4.3 环境管理程度 |
5.4.4 环境美观程度 |
5.4.5 他人的存在 |
5.4.6 土地利用类型 |
5.5 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 |
5.6 结论 |
5.6.1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
5.6.2 提升安全感的环境设计和管理策略 |
5.7 结语 |
第六章 提升环境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 |
6.1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规划策略 |
6.1.1 提倡校城一体的规划设计策略 |
6.1.2 强调紧凑用地的土地开发策略 |
6.1.3 主张步行舒适的交通组织策略 |
6.1.4 重视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策略 |
6.1.5 优化中心绿地的空间共享策略 |
6.2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设计策略 |
6.2.1 保证绿化空间视线通透 |
6.2.2 改善户外空间设施设计 |
6.2.3 激活临街界面空间活力 |
6.2.4 重视边际空间维护管理 |
6.2.5 提高夜间环境照明水平 |
6.2.6 加强监控设施监视能力 |
6.3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管理策略 |
6.3.1 加强高校安防系统建设 |
6.3.2 建立犯罪预防规划体系 |
6.3.3 重视学生安全教育普及 |
6.3.4 转变传统安全管理理念 |
6.3.5 推进校园法制管理建设 |
6.4 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园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
附录2 :广州大学城校园环境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
附录3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分调查问卷照片节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大城小事·睹微知着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问题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动态评述 |
1.3.1 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动态 |
1.3.2 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研究 |
1.4 研究对象、内容及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范围 |
1.5 研究创新点 |
1.5.1 明确界定小微公共空间概念并解析其内涵 |
1.5.2 构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
1.5.3 提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策略与导则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小微公共空间介入日常化城市实践中的活跃性 |
2.1.1 犬吠工作室微公共空间(Micro Public Space)探索 |
2.1.2 “一日停车位”(Parking Day)改造活动 |
2.2 永未停息的抽象现象探索——普适的情感研究 |
2.2.1 情感与情绪的概念辨析 |
2.2.2 基本情感和维度情感论 |
2.3 “空间与情感”——从宏观到微观的多元理论解读 |
2.3.1 情绪地理学——研究地理空间、人、情绪三者关系 |
2.3.2 环境心理学——侧重人的行为与物理环境互动机制 |
2.3.3 建筑学语境下的空间情感营造实践关注与思考 |
2.3.4 建筑现象学——来源现象哲学的身体在场体验 |
2.3.5 情感在空间感知领域被关注度提升 |
2.4 以“感性工学”为代表的产品情感化设计探索 |
2.4.1 情感化设计(Emotional Design) |
2.4.2 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 |
2.5 小结 |
第3章 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 |
3.1 小微公共空间的尺度明确 |
3.1.1 以人为基本尺度的空间规模讨论 |
3.1.2 基于行业标准和案例分析 |
3.2 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 |
3.2.1 广义和狭义角度的综合释意 |
3.2.2 本研究对象的具体范围指向 |
3.2.3 依托城市空间的主体附属性 |
3.2.4 相关概念辨析 |
3.3 空间界面和行为使用视角下的小微公共空间类型划分 |
3.3.1 小微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类型 |
3.3.2 小微公共空间的使用行为类型 |
3.4 小微公共空间的内涵解析 |
3.4.1 小尺度——内在属性特质 |
3.4.2 系统性——空间网络完善 |
3.4.3 微设计——空间操作态度 |
3.4.4 日常化——贴近生活使用 |
3.4.5 四点内涵的内在相互关联 |
3.5 小微公共空间的优秀案例解析 |
3.5.1 案例的选取原则 |
3.5.2 调研区域及概况 |
3.5.3 调研内容及方法 |
3.5.4 调研结果及讨论 |
3.5.5 案例的设计启示 |
3.6 小结 |
第4章 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体系研究 |
4.1 空间体验的情感诉求层次 |
4.1.1 产品情感化设计的建筑学转译 |
4.1.2 本能层面情感诉求(Visceral level) |
4.1.3 使用层面情感诉求(Behavioral level) |
4.1.4 反思层面情感诉求(Reflective level) |
4.2 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同场所营造理论内核辨析 |
4.3 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载体——情感影响要素构成 |
4.3.1 空间形态要素的直接作用——情感诱因(显性要素) |
4.3.2 非空间形态要素的间接作用——情感滤镜(隐形要素) |
4.3.3 非空间形态要素和空间形态要素的相互影响 |
4.4 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呈现——空间行为模式对应 |
4.4.1 驻留型空间行为的情感呈现及侧重 |
4.4.2 穿过型空间行为的情感呈现及侧重 |
4.5 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人像——群体体验差异性 |
4.5.1 老年人的情感诉求及空间体验侧重 |
4.5.2 少年儿童情感诉求及空间体验侧重 |
4.5.3 女性群体和特殊群体的情感诉求及空间体验侧重 |
4.6 “测量不可测量”——情感化设计量化方法的比较研究 |
4.6.1 基于主观体验的情感量化方法 |
4.6.2 针对外部表现的情感量化方法 |
4.6.3 面向生理唤醒的情感量化方法 |
4.6.4 多种量化方法应用及优劣比较 |
4.7 小结 |
第5章 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体系构建 |
5.1 情感化设计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
5.2 基于大众点评的城市公园点评开放数据解读 |
5.2.1 语义数据——文本情感语义的正负情绪值评定及分类 |
5.2.2 图片数据——挖掘使用者关注的空间微观要素 |
5.2.3 位置数据——评价热力图呈现 |
5.3 明确情感化设计研究区域选取及尺度等级 |
5.3.1 研究区域小微公共空间问题 |
5.3.2 研究样本选取标准及侧重点 |
5.3.3 宏观区域尺度——城市新区 |
5.3.4 中观区域尺度——历史街区 |
5.3.5 微观区域尺度——生活社区 |
5.4 情感化设计的量化方法具体操作 |
5.4.1 侧重于不同尺度层面小微公共空间内涵的方法选取 |
5.4.2 情感呈现方式原始数据获取——空间行为观察法 |
5.4.3 空间形态要素宏观布局分析——空间句法 |
5.4.4 情感载体关键影响因子确定——主成分因子分析法 |
5.4.5 情感数据的形象呈现方式——Emoji Grid(情感表情网格) |
5.5 小结 |
第6章 城市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实证研究——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例 |
6.1 城市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明确 |
6.2 重点调研区域选取及小微公共空间基本认知 |
6.2.1 两处重点调研区域的选取 |
6.2.2 以“L”和“U”围合型为主要空间类型 |
6.2.3 三维空间的基本活动类型分析 |
6.2.4 滨海新区的小微公共空间分布 |
6.3 本能层面的情感诉求分析——空间整体感知 |
6.4 使用和反思层面情感诉求分析 |
6.5 滨海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导则 |
6.5.1 控制策略通则 |
6.5.2 控制策略细则 |
6.6 小结 |
第7章 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实证研究——以五大道历史街区为例 |
7.1 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明确 |
7.2 五大道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类型基本认知 |
7.2.1 五大道历史街区的空间发展概况 |
7.2.2 二维空间形态类型的特征及分布 |
7.2.3 三维空间使用行为类型及其特征 |
7.3 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调研样本的选取 |
7.3.1 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分布 |
7.3.2 空间句法街道轴线和线段分析 |
7.3.3 街角调研样本的最终选取 |
7.4 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量化测度 |
7.4.1 微观空间形态要素指标 |
7.4.2 数据收集和相关性筛选 |
7.4.3 同驻留行为的相关分析 |
7.4.4 影响因子的贡献率解读 |
7.4.5 Emoji Grid情感维度呈现 |
7.5 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导则 |
7.5.1 控制策略通则 |
7.5.2 控制策略细则 |
7.6 小结 |
第8章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实证研究——以天津市生活社区为例 |
8.1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明确 |
8.2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的基本认知 |
8.2.1 二维形态类型提取及其特征 |
8.2.2 三维空间基本活动类型分析 |
8.3 本能和使用层面的情感诉求分析 |
8.4 反思层面的情感诉求分析——积极主动的私有领域改造 |
8.4.1 社区样本1 的空间行为观察分析及访谈结果整理 |
8.4.2 社区样本2 的空间行为观察分析及访谈结果整理 |
8.4.3 社区样本3 的空间行为观察分析及访谈结果整理 |
8.5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导则 |
8.5.1 控制策略通则 |
8.5.2 控制策略细则 |
8.6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以微见着”明确界定小微公共空间概念及内涵 |
9.2 “以微系情”构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
9.3 “精微设计”提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与导则 |
9.4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德国柏林小微公共空间案例调研整理 |
附录B 大众点评抓取的全部广场、公园基本信息 |
附录C 五大道街角空间空间感知问卷调查表整理 |
附录D 五大道街区街角微观空间形态要素记录表 |
附录E 滨海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感知问卷调查 |
附录F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感知问卷调查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基于都市农业视角的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黑庄户鲁店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引发的城市问题使人居生态环境日益严峻 |
1.1.2 城市居民的生活价值观念与生活追求的转变 |
1.1.3 都市农业对城市发展有重要作用且为园林景观提供更多可能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
2.1 都市农业相关概念 |
2.1.1 都市农业 |
2.1.2 都市农业/城郊农业/农区农业 |
2.1.3 都市农业景观 |
2.1.4 都市农业的特征与功能 |
2.2 都市农业的研究与实践 |
2.2.1 国外都市农业的研究与实践进展 |
2.2.2 我国都市农业的研究与实践进展 |
2.2.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都市农业带来的启示 |
2.3 郊野公园相关概述 |
2.3.1 郊野公园 |
2.3.2 郊野公园的功能 |
2.4 郊野公园发展概述 |
2.4.1 国外郊野公园发展概况 |
2.4.2 国内郊野公园发展概况 |
2.4.3 国内外郊野公园研究小结 |
3 基于都市农业视角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
3.1 规划设计理论基础 |
3.1.1 景观生态学 |
3.1.2 有机疏散理论 |
3.1.3 需求层次理论 |
3.1.4 色彩心理学 |
3.1.5 可持续景观理论 |
3.2 都市农业景观的应用类型 |
3.2.1 农业公园 |
3.2.2 庭院园艺 |
3.2.3 都市农业园区 |
3.2.4 森林公园 |
3.2.5 农业观光园 |
3.3 郊野公园使用情况研究 |
3.3.1 使用人群分析 |
3.3.2 使用需求分析 |
3.4 基于都市农业理念进行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意义 |
3.4.1 郊野公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4.2 都市农业理念应用于郊野公园发展的优势 |
3.4.3 都市农业理念应用于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
3.4.4 都市农业理念运用于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可行性 |
3.5 都市农业理念应用于郊野公园的发展前景 |
3.5.1 经济角度 |
3.5.2 社会角度 |
3.5.3 生态角度 |
3.5.4 城市角度 |
4 相关案例分析 |
4.1 嘉北郊野公园 |
4.1.1 项目背景 |
4.1.2 规划设计分析 |
4.1.3 可借鉴之处 |
4.2 衢州鹿鸣公园 |
4.2.1 项目背景 |
4.2.2 规划设计分析 |
4.2.3 可借鉴之处 |
4.3 天津西青郊野公园 |
4.3.1 项目背景 |
4.3.2 规划设计分析 |
4.3.3 可借鉴之处 |
4.4 底特律都市农业广场(Lafayette Greens) |
4.4.1 项目背景 |
4.4.2 规划设计分析 |
4.4.3 可借鉴之处 |
4.5 库肯霍夫公园 |
4.5.1 项目背景 |
4.5.2 规划设计分析 |
4.5.3 可借鉴之处 |
4.6 小结 |
5 基于都市农业理念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
5.1 规划设计原则 |
5.1.1 生态性原则 |
5.1.2 地域性原则 |
5.1.3 参与性原则 |
5.1.4 景观连续性原则 |
5.1.5 可持续性原则 |
5.2 规划设计策略 |
5.2.1 构建流畅的交通体系与完善的游览体系 |
5.2.2 保留地域特色,延续场地记忆 |
5.2.3 坚持生态优先,营造可持续景观 |
5.2.4 复合场地功能,提高公众参与性 |
5.3 规划选址与规模 |
5.3.1 选址 |
5.3.2 郊野公园规模与其设施的设置 |
5.4 借鉴都市农业景观要素的郊野公园景观设计 |
5.4.1 农田景观 |
5.4.2 植物迷宫 |
5.4.3 观光温室 |
5.4.4 生态餐厅 |
5.4.5 生态停车场 |
5.4.6 可移动温室 |
5.4.7 立体农业 |
5.4.8 五彩果园 |
5.4.9 垂钓园 |
5.5 基于都市农业的郊野公园前期规划建设与后期管理 |
5.5.1 前期规划建设 |
5.5.2 后期管理 |
6 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鲁店公园设计方案 |
6.1 背景与上位规划研究 |
6.1.1 场地区位 |
6.1.2 项目背景 |
6.1.3 上位规划 |
6.1.4 周边交通 |
6.1.5 周边协作功能 |
6.2 场地解读 |
6.2.1 现状用地 |
6.2.2 现状地形 |
6.2.3 现状水系 |
6.2.4 现状建筑 |
6.2.5 现状植被情况 |
6.2.6 场地文化 |
6.3 设计愿景与策略 |
6.3.1 设计定位 |
6.3.2 设计愿景 |
6.3.3 设计策略 |
6.3.4 设计依据 |
6.4 总体方案 |
6.4.1 景观结构 |
6.4.2 功能分区 |
6.4.3 景点布局 |
6.5 分区规划 |
6.5.1 农林体验区 |
6.5.2 休闲鱼塘区 |
6.5.3 浪漫田园区 |
6.5.4 滨湖游乐区 |
6.5.5 森林游憩区 |
6.6 专项设计 |
6.6.0 交通设计 |
6.6.1 铺装设计 |
6.6.2 竖向设计 |
6.6.3 水系设计 |
6.6.4 都市农业景观设计 |
6.6.5 植物种植设计 |
6.6.6 园林景观小品设计 |
6.6.7 配套设施设计 |
6.6.8 照明设计 |
6.6.9 智慧公园设计 |
6.6.10 公园活动策划 |
6.7 技术经济指标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4)都市型高校教学区建筑与绿地结合方式研究 ——以岭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校发展现状概述 |
1.1.2 我国高校校园布局发展概况 |
1.1.3 我国高校校园绿地概述 |
1.1.4 我国高校校园建筑与绿地的关系 |
1.2 研究内容及原因 |
1.3 相关概念及定义 |
1.3.1 都市型高校 |
1.3.2 都市型高校教学区绿地 |
1.3.3 都市型高校教学区建筑与绿地的结合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5.1 人的行为与建筑及绿地互动关系理论研究 |
1.5.2 校园建筑设计与绿地设计关系理论研究 |
1.5.3 小结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我国都市型高校教学区建筑及绿地与人的关系 |
2.1 建筑与人的行为关系 |
2.1.1 参与性 |
2.1.2 互动性 |
2.1.3 安全性 |
2.2 绿地与人的行为关系 |
2.2.1 可达性与连续性 |
2.2.2 互动性与实用性 |
2.2.3 私密性与开放性 |
2.3 都市型高校教学区环境形成因素 |
2.3.1 认知因素 |
2.3.2 设计因素 |
2.3.3 环境因素 |
2.4 国内外都市型高校教学区空间布局案例 |
2.4.1 对称式 |
2.4.2 网格式 |
2.4.3 并列式 |
2.4.4 组团式 |
2.4.5 自由布局式 |
2.4.6 特点分析与小结 |
2.5 分析与总结 |
第三章 岭南地区既有高校教学区建筑与绿地结合方式的调查分析 |
3.1 调查对象的选取及调查方法 |
3.2 案例调查与分析 |
3.2.1 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 |
3.2.2 中山大学南校区 |
3.2.3 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桥校区 |
3.2.4 广东工业大学东风路校区 |
3.2.5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 |
3.2.6 暨南大学石牌桥校区 |
3.3 学生意愿调查数据分析 |
3.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3.3.2 绿地现状及利用分析 |
3.3.3 绿地与人的行为关联度分析 |
3.3.4 被调查者对绿地景观的改进期望 |
3.4 岭南地区都市型高校概况 |
3.5 分析与总结 |
3.5.1 特点及共同点 |
3.5.2 小结 |
第四章 岭南地区都市型高校教学区建筑与绿地结合设计要素、原则与目的 |
4.1 岭南地区都市型高校教学区建筑与绿地结合设计的要素 |
4.1.1 气候要素 |
4.1.2 地形地貌要素 |
4.1.3 空间要素 |
4.1.4 文化要素 |
4.2 岭南地区都市型高校教学区建筑与绿地结合设计的原则 |
4.2.1 整体性原则 |
4.2.2 渗透性原则 |
4.2.3 交流性原则 |
4.2.4 空间高效性原则 |
4.2.5 连续性原则 |
4.2.6 多样性原则 |
4.2.7 文化性原则 |
4.2.8 生态性原则 |
4.3 岭南地区都市型高校教学区建筑与绿地结合设计的目的 |
4.3.1 提高资源利用 |
4.3.2 激发空间活力 |
4.3.3 提升使用者活动舒适性 |
第五章 岭南地区都市型高校教学区建筑与绿地结合方式分析 |
5.1 教学区建筑与绿地结合方式讨论 |
5.1.1 建筑与绿地的结合方式 |
5.1.2 建筑与绿地结合下的绿地景观效果 |
5.1.3 建筑与绿地的结合下的人的行为分析 |
5.2 教学区建筑与绿地结合下的建筑设计 |
5.2.1 建筑边界柔和化 |
5.2.2 建筑体量缩小 |
5.2.3 营造多层次交往空间 |
5.2.4 视野开阔 |
5.3 教学区建筑与绿地结合下的绿地设计 |
5.3.1 绿地布局灵活化 |
5.3.2 绿地尺度缩小 |
5.3.3 绿地功能多样化 |
5.3.4 绿地组合多样化 |
5.3.5 健全植物配置及功能 |
5.4 交通设计与引导 |
5.4.1 空间引导 |
5.4.2 标牌引导 |
5.4.3 交通空间的复合使用 |
5.4.4 交通线性的多样化 |
第六章 结语 |
6.1 创新之处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图表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背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凸显 |
1.1.2 政策背景:公平正义是全球城市发展的战略导向 |
1.1.3 学科背景:公平公正是城市规划的职能要求与价值标准 |
1.1.4 现实背景: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研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公园 |
1.2.2 公平 |
1.2.3 空间正义 |
1.2.4 公共服务 |
1.2.5 规划评价 |
1.3 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研究区概况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区域概况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空间正义的理论基础及其对城市公园公平性的启示 |
2.1 空间正义的理论基础 |
2.1.1 空间正义的起源与发展 |
2.1.2 空间正义的主体理论 |
2.2 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城市公园特征解读 |
2.2.1 属性特征——一种城市权利 |
2.2.2 内涵特征——“社会-空间-人”互动的媒介 |
2.2.3 价值特征——平等、人本、包容差异 |
2.3 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建设实践反思 |
2.3.1 问题表征梳理 |
2.3.2 实质矛盾总结 |
2.3.3 国外经验借鉴 |
2.4 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审视 |
2.4.1 缺乏公平绩效评价方法 |
2.4.2 对空间的社会属性考虑不足 |
2.4.3 关注“同一的正义”,忽视社会空间的差异性 |
2.4.4 人的需求识别环节存在缺失 |
2.5 小结评述 |
3 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与方法 |
3.1 城市公园公平的内涵、分类、差异表现 |
3.1.1 内涵 |
3.1.2 分类 |
3.1.3 不公平的差异表现 |
3.2 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构建 |
3.2.1 理论框架的生成逻辑 |
3.2.2 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概念 |
3.2.3 评价目的与作用 |
3.2.4 组成要素 |
3.2.5 评价指标 |
3.3 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价值体系构建 |
3.3.1 评价的价值标准 |
3.3.2 评价原则 |
3.3.3 评价要点 |
3.4 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构建 |
3.4.1 社会-空间公平评价:“社会-空间”辩证的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 |
3.4.2 差异性正义评价:公园服务弱势区域、弱势人群识别与评价方法 |
3.4.3 需求公平评价:基于主体行为活动视角的公园供需评价方法 |
3.5 小结评述 |
4 “社会-空间”辩证的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实证 |
4.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 |
4.1.2 数据与方法 |
4.2 描述性分析 |
4.2.1 居住小区空间特征 |
4.2.2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的公园可达性分析 |
4.2.3 不同级别居住小区的公园供给差异 |
4.3 不同级别居住小区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结论 |
4.3.1 大型公园与高价居住小区空间北部极化 |
4.3.2 中心与外围可达性差异显着 |
4.3.3 步行可达性好于公交可达性 |
4.3.4 30 分钟阈值下各级别小区不公平格局不显着 |
4.3.5 低级别小区“15 分钟生活圈”的公园享有存在不公平 |
4.4 小结评述 |
5 公园服务弱势区域与弱势人群识别方法实证 |
5.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研究构成 |
5.1.3 数据与方法 |
5.2 弱势区域识别与公平格局分析 |
5.2.1 弱势街道识别 |
5.2.2 公园的公平格局与差异比较 |
5.2.3 公园公平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
5.3 弱势群体识别 |
5.3.1 不同群体基尼系数计算结果 |
5.3.2 失公群体识别结果 |
5.4 小结评述 |
6 基于主体行为活动的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实证 |
6.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6.1.1 研究区域 |
6.1.2 研究构成 |
6.1.3 数据与方法 |
6.2 人群活动需求与公园服务压力匹配性分析 |
6.2.1 公园服务压力评价结果 |
6.2.2 公园需求水平识别 |
6.2.3 基于服务压力评价与需求识别的公园布局优化 |
6.3 人群使用需求与公园供给匹配性分析 |
6.3.1 公园供给特征解读 |
6.3.2 公园需求特征解读 |
6.3.3 供需匹配性分析 |
6.4 小结评述 |
7 重庆市中心城区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结果与优化策略 |
7.1 评价结果 |
7.1.1 存在明显的空间公平差异 |
7.1.2 社会公平差异已现端倪 |
7.1.3 弱势区域、弱势人群的公园服务有待倾斜 |
7.1.4 人群需求与公园供给失配 |
7.1.5 公园公平受地域因素影响较大 |
7.1.6 社区公园是公平建设的重点内容 |
7.2 优化策略 |
7.2.1 基于公平差异识别的靶向修正 |
7.2.2 基于需求与功能导向的公园规划指引 |
7.2.3 以游憩服务为导向的设施与服务设置 |
7.2.4 基于“山-水-园”融合的公园网络体系营建 |
7.2.5 将社区作为规划与修正单元 |
7.2.6 探索公平导向的社区公园规划设计导则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活动 |
D.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城乡规划设计项目 |
E.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F.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重庆市两路口旧城片区生活圈户外活动空间品质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双修背景下更新成为必然要求 |
1.1.2 生活圈规划建设目标使新实践成为可能 |
1.1.3 旧城区多样的社会空间结构亟待应对 |
1.1.4 山地城市地域特征带来典型价值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外户外活动空间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生活圈理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山地城市生活圈基础理论研究 |
2.1 生活圈理论在山地城市旧城区应用的意义 |
2.1.1 生活圈的概念 |
2.1.2 山地城市旧城区空间与活动特征 |
2.1.3 生活圈对山地城市旧城区户外活动空间的重要性 |
2.2 生活圈层级及关系 |
2.2.1 生活圈的层级构成 |
2.2.2 生活圈层级间关系 |
2.2.3 山地城市生活圈层级和关系 |
2.3 户外活动空间在生活圈中的功能特征及空间构成 |
2.3.1 户外活动空间在生活圈中的行为需求构成 |
2.3.2 户外活动空间在生活圈中功能特征 |
2.3.3 户外活动空间在生活圈中属性与物质构成 |
2.4 本章小结 |
3.两路口生活圈户外活动空间服务关系研究 |
3.1 生活圈理论下的研究范围与类型 |
3.1.1 研究区域的选择 |
3.1.2 研究区域基础生活圈边界的划定 |
3.1.3 研究区域社区生活圈边界的划定 |
3.1.4 社区生活圈类型划分 |
3.2 城区空间特征与户外活动空间构成 |
3.2.1 城区空间特征 |
3.2.2 户外活动空间分布情况 |
3.2.3 户外活动空间的层级 |
3.3 共享圈层户外活动空间服务关系研究 |
3.3.1 两路口生活圈共享圈层户外活动空间概况 |
3.3.2 山地条件下共享圈层服务范围计算方法 |
3.3.3 共享圈层服务范围评价计算 |
3.4 自足圈层户外活动空间服务关系研究 |
3.4.1 两路口生活圈自足圈层户外活动空间概况 |
3.4.2 自足圈层服务水平评价计算方法 |
3.4.3 自足圈层人均服务面积评价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两路口生活圈自足圈层户外活动空间调研 |
4.1 自足圈层户外活动空间调研准备工作 |
4.1.1 调研内容与方法 |
4.1.2 调研自足圈层对象的选取 |
4.2 围绕型自足圈层户外活动空间调研 |
4.2.1 户外活动空间物质构成 |
4.2.2 户外活动空间立界面与周边 |
4.2.3 户外活动空间使用人数 |
4.2.4 户外活动空间活动类型 |
4.3 等高线型自足圈层户外活动空间调研 |
4.3.1 户外活动空间物质构成 |
4.3.2 户外活动空间立界面与周边 |
4.3.3 户外活动空间使用人数 |
4.3.4 户外活动空间活动类型 |
4.4 沿路型自足圈层户外活动空间调研 |
4.4.1 户外活动空间物质构成 |
4.4.2 户外活动空间立界面与周边 |
4.4.3 户外活动空间使用人数 |
4.4.4 户外活动空间活动类型 |
4.5 自足圈层户外活动空间调研结果分析 |
4.5.1 空间调研数据结果分析 |
4.5.2 活动调研数据结果分析 |
4.5.3 空间质量与人的活动对比分析 |
4.5.4 问题分析小结 |
5.两路口生活圈户外活动空间品质优化研究 |
5.1 旧城区户外活动空间品质优化目标及原则 |
5.1.1 优化目标 |
5.1.2 优化原则 |
5.2 共享圈层户外活动空间服务范围优化 |
5.2.1 服务范围优化策略 |
5.2.2 服务范围优化改造 |
5.3 自足圈层户外活动空间人均面积优化 |
5.3.1 人均面积优化策略 |
5.3.2 人均面积优化改造 |
5.4 自足圈层户外活动空间利用效率优化 |
5.4.1 利用效率优化策略 |
5.4.2 利用效率优化改造 |
6.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户外活动空间相关标准 |
B.杨·盖尔团队提出的公共空间立界面5级评价标准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绿道研究概况 |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
1.2.3 现有研究述评 |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图 |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 ——以杭州、武汉、成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战略目标 |
1.1.2 我国将迎来全民休闲时代 |
1.1.3 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
1.1.4 休闲体育是城市生态文明的实践手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休闲体育相关研究 |
1.3.2 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相关研究 |
1.4 基础理论与理论基础 |
1.4.1 基础理论:核心概念的厘定 |
1.4.2 理论基础:研究的逻辑起点 |
1.5 研究假设 |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7 个案说明 |
1.8 技术路线 |
2 城市变迁中的休闲印迹找寻 |
2.1 城市:永不停息的脚步 |
2.1.1 回溯:城市发展的历史回忆 |
2.1.2 危机:城市发展的理性思考 |
2.1.3 转变:城市发展的方向选择 |
2.2 休闲:城市发展中的文化记忆 |
2.2.1 城市文化中的休闲 |
2.2.2 城市生长中的休闲变迁 |
2.3 透视传统文化:杭州、武汉、成都三市休闲特色呈现 |
2.3.1 吴越文化特质与杭城休闲表达 |
2.3.2 荆楚文化特质与江城休闲表达 |
2.3.3 巴蜀文化特质与蓉城休闲表达 |
3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互动 |
3.1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城市之基 |
3.1.1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必然 |
3.1.2 美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之指向 |
3.2 生态文明与城市休闲体育的互动发展 |
3.2.1 生态文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外在推力 |
3.2.2 休闲体育: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手段 |
3.3 杭州、武汉、成都三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
3.3.1 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
3.3.2 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
3.3.3 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下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
4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达与行为限制 |
4.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达 |
4.1.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现 |
4.1.2 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时空特征 |
4.1.3 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行为需求 |
4.2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行为限制 |
4.2.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个人限制 |
4.2.2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人际限制 |
4.2.3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结构限制 |
4.3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需求与行为的差异比较 |
4.3.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达差异比较 |
4.3.2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行为限制差异比较 |
5 城市休闲体育的供给反馈 |
5.1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内容的聚类 |
5.2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服务反馈 |
5.2.1 服务反馈的基本呈现 |
5.2.2 服务反馈的差异分析 |
5.3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环境反馈 |
5.3.1 环境反馈的基本呈现 |
5.3.2 环境反馈的差异分析 |
5.4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场所反馈 |
5.4.1 场所反馈的基本呈现 |
5.4.2 场所反馈的差异分析 |
5.5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设施反馈 |
5.5.1 设施反馈的基本呈现 |
5.5.2 设施反馈的差异分析 |
5.6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问题呈现与困因分析 |
5.6.1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问题呈现 |
5.6.2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困因分析 |
6 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构建 |
6.1 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 |
6.2 系统构建的逻辑依循 |
6.2.1 经验借鉴:美国和加拿大的休闲供递系统 |
6.2.2 国家文件:休闲体育系统构建的有力支撑 |
6.2.3 他山之石:旅游与休闲系统构建的借鉴 |
6.2.4 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生成 |
6.3 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构成 |
6.3.1 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内涵 |
6.3.2 城市休闲体育的供给子系统:引领与保障 |
6.3.3 城市休闲体育的需求子系统:内源与动力 |
6.3.4 城市休闲体育的环境子系统:支持与依托 |
6.3.5 城市休闲体育的运行子系统:协调与驱动 |
7 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建言 |
7.1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理念 |
7.1.1 新发展理念,助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
7.1.2 新发展理念,实现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实践超越 |
7.2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建言 |
7.2.1 强化生态文明,改善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环境 |
7.2.2 重视城市规划,优化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 |
7.2.3 探究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的发展城市休闲体育 |
7.2.4 推进公共服务,破解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矛盾 |
7.2.5 坚持市场主导,增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活力 |
7.2.6 鼓励社会参与,建立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
8 结论、建议、创新与局限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创新 |
8.4 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专家访谈问卷 |
附录3 武汉市2016 年社会体育活动资助项目一览表 |
附录4 科研情况 |
(9)存量优化下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补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时代背景: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 |
1.1.2 发展趋势:走向集约的高密度城市设计 |
1.1.3 现实问题: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的缺失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3.1 高密度老城区 |
1.3.2 公共空间 |
1.3.3 公共空间补偿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高密度城市设计研究 |
1.4.2 公共空间补偿研究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缺失问题解析 |
2.1 作为公共物品的公共空间 |
2.1.1 公共物品理论 |
2.1.2 公共空间的供给者与需求者 |
2.1.3 公共空间的外部性 |
2.2 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缺失的现象 |
2.2.1 存量优化下公共空间规划的评判视角 |
2.2.2 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缺失普遍存在 |
2.3 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缺失的原因 |
2.3.1 城市建设的历史发展根源 |
2.3.2 市民使用的需求特征变化 |
2.3.3 规划设计的指标体系缺位 |
2.3.4 开发建设的传统理念误区 |
2.3.5 开发运营的经济利益追求 |
2.4 小结 |
3 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的供需特征 |
3.1 案例选取及数据来源说明 |
3.1.1 案例选取及其典型性 |
3.1.2 基础数据及其来源 |
3.2 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的供给现状 |
3.2.1 研究方法及指标选取 |
3.2.2 公共空间的等级和服务范围现状 |
3.2.3 公共空间的社会公平及空间失配 |
3.2.4 公共空间供给不足的空间及特征 |
3.3 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的使用者需求特征 |
3.3.1 量化方法及指标选取 |
3.3.2 人口特征数量分布的量化 |
3.3.3 平均公共空间使用可能性的量化 |
3.3.4 不同类型人口对公共空间类型偏好的量化 |
3.3.5 需求指数测算及使用者的需求特征分析 |
3.4 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供需矛盾的核心问题 |
3.4.1 供给现状与使用者需求矛盾 |
3.4.2 高密度老城区土地资源有限 |
3.4.3 公共空间生产逻辑发生转变 |
4 国内外公共空间补偿的典型案例比较 |
4.1 香港公共空间补偿的案例 |
4.1.1 公共空间补偿的设计模式 |
4.1.2 公共空间补偿的激励政策 |
4.1.3 公共空间补偿的管理运营 |
4.2 日本公共空间补偿的案例 |
4.2.1 公共空间补偿的设计模式 |
4.2.2 公共空间补偿的激励政策 |
4.2.3 公共空间补偿的管理运营 |
4.3 两个案例比较分析和总结 |
4.3.1 公共空间补偿的设计模式比较 |
4.3.2 公共空间补偿的激励政策比较 |
4.3.3 公共空间补偿的管理运营比较 |
4.4 我国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补偿的概况及不足 |
4.4.1 公共空间补偿的制度设计的概况 |
4.4.2 公共空间补偿的规划实践的概况 |
4.4.3 公共空间补偿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
5 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补偿的策略 |
5.1 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补偿的原则 |
5.1.1 使用者需求导向的原则 |
5.1.2 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 |
5.1.3 生态优先可持续的原则 |
5.2 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补偿的空间设计策略 |
5.2.1 挖潜可作为公共空间的空间资源 |
5.2.2 提高公共空间可达性和可识别性 |
5.2.3 优化公共空间的功能和空间品质 |
5.3 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补偿的制度设计策略 |
5.3.1 细化公共空间补偿的设计要求 |
5.3.2 健全公共空间补偿的管理机制 |
5.3.3 完善公共空间补偿的保障制度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创新点和不足 |
6.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各空间单元公共空间有效服务水平测度计算结果 |
附录B 各空间单元区位熵计算结果 |
附录C 图片目录及来源 |
附录D 表格目录及来源 |
附录E 大连市中山区公共空间建设问题调查问卷 |
附录F 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的使用者需求特征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基于都市园艺的感官体验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榆树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人文理念的发展 |
1.1.2 多感官体验对人们的影响 |
1.1.3 都市园艺的公众参与性对人们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都市园艺 |
1.3.2 五感与五感设计 |
1.3.3 感官体验园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拟采取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都市园艺与感官公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
2.1 意大利佛洛辛诺感官公园 |
2.1.1 项目概况 |
2.1.2 设计理念 |
2.1.3 都市园艺景观分析 |
2.2 法国伊瓦尔五感花园 |
2.2.1 项目概况 |
2.2.2 设计理念 |
2.2.3 都市园艺景观分析 |
2.3 苏州白塘植物公园 |
2.3.1 项目概况 |
2.3.2 设计理念 |
2.3.3 都市园艺景观分析 |
2.4 苏州盲人植物园 |
2.4.1 项目概况 |
2.4.2 设计理念 |
2.4.3 都市园艺景观分析 |
2.5 上海延安中路公共绿地 |
2.5.1 项目概况 |
2.5.2 设计理念 |
2.5.3 都市园艺景观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园艺感官体验园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
3.1 相关理论基础 |
3.1.1 植物疗法 |
3.1.2 色彩心理学 |
3.2 都市园艺感官体验园景观设计原则 |
3.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
3.2.2 生态可持续原则 |
3.2.3 公众参与性原则 |
3.2.4 综合性与多样性原则 |
3.2.5 互动性与趣味性原则 |
3.2.6 特色性与安全性原则 |
3.3 都市园艺感官体验园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 |
3.3.1 满足不同使用者对公园景观的不同需求 |
3.3.2 满足都市园艺景观的基本功能 |
3.3.3 注重居民在公园景观环境中的参与和体验 |
3.3.4 满足公园体验空间与园艺体验活动的多样性 |
3.4 都市园艺在公园景观中的设计类型 |
3.4.1 观赏花园型 |
3.4.2 文化展示型 |
3.4.3 生产体验型 |
3.4.4 康体疗愈型 |
3.5 都市园艺感官体验园景观营造 |
3.5.1 都市园艺景观的视觉体验营造 |
3.5.2 都市园艺景观的听觉体验营造 |
3.5.3 都市园艺景观的触觉体验营造 |
3.5.4 都市园艺景观的嗅觉体验营造 |
3.5.5 都市园艺景观的味觉体验营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榆树公园都市园艺景观的多感官优化设计 |
4.1 项目概况 |
4.2 基地分析 |
4.2.1 区位分析 |
4.2.2 周围环境分析 |
4.2.3 自然条件分析 |
4.2.4 基地功能分区及景观现状分析 |
4.2.5 都市园艺景观现存问题总结 |
4.2.6 用地人群分析 |
4.3 榆树公园都市园艺景观问卷调查 |
4.3.1 调查时间、地点及对象 |
4.3.2 调查内容 |
4.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4 榆树公园都市园艺多感官优化设计 |
4.4.1 视觉优化设计 |
4.4.2 听觉优化设计 |
4.4.3 触觉优化设计 |
4.4.4 嗅觉优化设计 |
4.4.5 味觉优化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问卷调查 |
附录Ⅱ 北方常用地被花卉 |
附录Ⅲ 北方常用的香花香草类植物 |
附录Ⅳ 北方常见地被栽植的观赏蔬果及果树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都市绿地的心理学——浅析上海凯桥绿地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黄邓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大城小事·睹微知着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D]. 刘荣伶. 天津大学, 2020(01)
- [3]基于都市农业视角的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黑庄户鲁店公园为例[D]. 曲梦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7)
- [4]都市型高校教学区建筑与绿地结合方式研究 ——以岭南地区为例[D]. 郭楠. 广州大学, 2020(02)
- [5]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 杨丽娟. 重庆大学, 2020(02)
- [6]重庆市两路口旧城片区生活圈户外活动空间品质优化研究[D]. 葛云. 西南大学, 2020(01)
- [7]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8]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 ——以杭州、武汉、成都为例[D]. 单凤霞.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9]存量优化下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空间补偿策略研究[D]. 王琪.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10]基于都市园艺的感官体验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榆树公园为例[D]. 胡一冰.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