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 Formula of Generalized Center-Weak Saddle(论文文献综述)
黄盛航[1](2021)在《天府新城空间形态的低碳化评价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人类活动可能引发全球气候变化与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积极推进了以低碳绿色为主导的城市发展转型战略,成都市基于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战略,赋予了天府新区低碳绿色发展的愿景,明确其“绿色、生态、低碳”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空间形态对于土地利用、交通结构、建筑布局、生态系统等的引导调控,都将对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产生深远持续影响。城市新区作为当前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手段,其空间发展实现低碳化转型对于探索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至关重要。本文以天府新城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新区空间形态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城市新区规划方案与建设现状空间形态的低碳化潜力,为城市新区低碳规划建设与政策决策提供参考。首先,本研究梳理了低碳城市相关理念与国内外低碳城市新区规划实践案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空间形态低碳化的研究框架,理清城市空间形态低碳化的影响因素。梳理与总结现有低碳城市评价体系的评价对象、评价方法,并对现有评价体系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总结。其次,以物质空间形态评价为核心,兼顾层次性、可操作性、简明性等原则,从土地利用集约性、交通结构多元性、社会功能复合性三个方面,采用序关系-熵权法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构建城市新区空间形态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天府新城规划实践,构建“街区-产城融合单元-新城”的评价层次,对天府新城规划方案与现状建设空间形态的低碳化潜力进行分析研究。并基于GIS工具采用空间自相关与热点分析、职住平衡分析等探究天府新城街区空间低碳化潜力的相关性特征与现状各产城融合单元的职住平衡是否达到规划预期。最后,根据评价体系量化分析结果和成都及天府新区发展阶段目标,从宏观天府新城、中观产城融合单元、微观街区地块三个层面提出天府新城低碳空间规划策略。宏观层面,促进成都低碳协调发展的双城空间增长,并基于TOD导向的新城空间开发模式,推进轨道站点周边用地的增量建设与存量更新;中观层面,推动以职住平衡导向的产城融合单元用地布局优化,优化现状“就业-居住”空间,并基于产城融合理念通过政府与市场协调发展以推进新城的住房保障规划;微观层面,通过构建街区“5-10-15”分钟生活圈,提升新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品质,满足生活圈功能需求的就近可达,并建立“小街区规制”导向的新城道路路网模式,形成良好的新城社区低碳出行环境。
秦国庆[2](2021)在《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文中认为作为中国农村地区最重要的生产性公共池塘资源之一,基层农田灌溉系统具有抗旱排涝的基础功能,在抵御农业旱涝灾害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农村社区韧性和灾害应急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凡是属于大多数人的公共资源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公共池塘资源“弱排他性”和“竞用性”的属性使其管护及治理通常面临“囚徒困境”难题。同时,在农户分化趋势下,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资产专用性特征、不同类型农户主体的灌溉需求特征呈现出差异化趋势,农户群体在先前“同质化”时期基于地缘、业缘关系所建立的农田水利合作基础逐渐瓦解,实现基层农田灌溉系统长效治理的难度有增无减。适应性制度变迁是应对农户分化挑战的可行路径,结合不同类型农户的生产需求差异,总结不同农户分化情形下的适应性制度变迁规律,是推动农户分化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由对立关系转换为协调关系的关键所在,这有利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水平的提升,对于实现农田灌溉系统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将农户分化和制度变迁概念引入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研究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农户分化和制度变迁的双重视角,依据社会分化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公共事务治理等理论,对农户分化、制度变迁和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进行概念界定,确定三类核心变量的维度特征与指标表征依据,构建了农户分化、制度变迁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理论框架,深入阐释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治理绩效之间衔接逻辑。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利用河南、湖北2省10县237个村的两期面板数据与典型案例资料,使用双案例比较分析法、固定效应模型(FE-OLS、IV-FE-OLS)、一阶差分模型(FD-OLS、IV-FD-OLS)、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等多种识别策略探究了农户分化、制度变迁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以及制度变迁在农户分化与治理绩效之间的传导机制;并结合研究结论指出了基层农田灌溉系统长效治理优化路径。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边界可分为结构性和非结构性边界两类。其中,结构性边界指实体灌溉设施的物理边界,非结构性边界指灌溉系统中非实体要素的边界,包括经济边界、政治边界等。对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一类公共池塘资源而言,实体设施供给的缺失是一阶困境,制度等非实体要素供给的缺失是二阶困境。本文根据基层农田灌溉系统“弱排他性”和“竞用性”的特征,从“供给”和“占用”两大维度测度其治理绩效,供给绩效实际上衡量了治理手段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弱排他性”缺陷的克服程度,占用绩效则衡量了治理手段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竞用性”缺陷的克服程度。前者反映了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设施供给有效性,后者反映了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制度运行存续性。总体来看,样本村庄的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在2013至2017年发生了明显的下滑,主要体现为设施维护成本负担的上升和输水排涝能力的下降。(2)农户分化是农户要素配置方式变迁的后果。因此,农户要素配置方式的结构差异是农户分化的核心维度,本文称之为农户水平分化。除此之外,农户先天禀赋差异也是加剧农户分化的重要因素。即使农户要素配置方式相同,先天禀赋的差异也会引致农户分化,这种分化体现为相同要素配置方式下的产出差异化,集中表现为农户收入的垂直分层,故农户收入差异是农户分化的另一重要维度。总体来看,样本村庄的农户水平分化指数和垂直分化指数从2013至2017年呈现上升趋势。(3)基层农田灌溉系统运行制度实际就是约束村庄灌溉集体行动的博弈规则,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运行制度变迁实际就是边界、位置、选择、信息、范围、聚合和偿付7类博弈规则的状态演变,这一演变过程符合制度变迁的广义特征,且至少部分由集体内生推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从2013年至2017年,样本村庄的农田灌溉系统运行制度发生了多样化的变迁,既存在正式规则、非正式规范向无规范无规则状态退化演变的情形,也存在由无规范无规则、非正式规范状态向正式规则进化演变的情形,还有相当部分村庄未发生相应的规则变迁。(4)农户分化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之间具有显着的因果关联:(1)农户分化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占用绩效及其总体治理绩效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这一结论经过了内生性检验、安慰剂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的多重评估。(2)农户分化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依灌溉设施类型、产权配置形式、农业生产依赖度、村庄关系和睦程度、是否被派驻“第一书记”的差异而存在异质性。(3)农户分化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着的“U”型或倒“U”型关系。(4)农户分化降低了当事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要素配置效率,加剧了治理主体面临的不确定性感知,进而负向影响了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占用绩效与总体治理绩效。(5)制度变迁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之间具有显着的因果关联:(1)?allo3(按一定顺序取水规定)的进化型变迁能够显着的提升村庄农田灌溉系统占用绩效,?info2(农田灌溉系统功能指标公示规定)的进化型变迁能够显着的提升村庄农田灌溉系统的供给绩效和总体治理绩效,?pay2(水费及维护费用摊派规定)的进化型变迁能够显着的提升村庄农田灌溉系统的占用绩效和总体治理绩效,以上结论经过了内生性检验、安慰剂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的多重评估。(2)制度变迁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依灌溉设施类型、农业生产依赖度的差异而存在异质性。(3)边界规则的进化型变迁虽然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没有直接的显着影响,但可以和?allo3(按一定顺序取水规定)、?info2(农田灌溉系统功能指标公示规定)、?sco1(哪些土地可以被灌溉的规定)、?pay2(水费及维护费用摊派规定)产生交互作用,联合正向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4)“制度变迁→要素投入水平→治理绩效”以及“制度变迁→要素配置效率→治理绩效”的作用渠道是部分成立的。(6)制度变迁在农户分化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之间存在显着的中介作用。具体而言,农户水平分化能够推动?allo3(按一定顺序取水的规定)、?info2(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功能性指标公示规定)、?pay2(水费及维护费用摊派的规定)的进化型变迁,而?allo3的进化型变迁能够显着的提升村庄农田灌溉系统占用绩效,?info2的进化型变迁能够显着的提升村庄农田灌溉系统的供给绩效和总体治理绩效,?pay2的进化型变迁能够显着的提升村庄农田灌溉系统的占用绩效和总体治理绩效。以上结论经过了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的多重评估。可以认为,“农户分化—制度变迁—治理绩效”的中介作用渠道是部分成立的。综合而言,农户分化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是复杂的:一方面,农户分化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具有消极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农户分化又会驱动部分运行规则的进化型变迁,进而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产生积极的间接影响。结合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精准识别长效治理制约因素,建立健全治理绩效评价体系;(2)统筹农户灌排需求,推进设施提档升级;(3)引导管护模式改革,鼓励治理机制创新;(4)加强基层集体行动能力建设,重构村庄公共事务合作基础;(5)整合多元农户主体优势资源,支持基层灌排制度自主创新;(6)探索基层灌排治理经验,推广扩散典型治理模式。
江健雄[3](2021)在《环境作用下超高层结构动力特性与响应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了顶部具有刚度与质量突变的超高层结构在不同环境作用下动力特性与动力响应变化情况,采用理论推导、监测数据分析、数值模拟及长期模态参数自动跟踪方法,揭示顶部突变结构与主体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动力响应差异,并解读其差异现象原因,进而对结构在极端环境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预测分析。对顶部刚度与质量突变的超高层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动力响应进行理论分析。基于运动方程得到多自由度结构的动力特性,并基于频域法得到响应谱与激励谱的关系。通过响应谱分段积分计算各阶模态的响应均方根,构建了动力响应主导模态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顶部刚度与质量突变程度对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动力响应影响规律。基于协方差驱动的随机子空间识别算法,结合空间密度聚类算法与滑动滤波方法,对超高层结构动力特性进行长期自动分类与跟踪校核,并利用实测数据验证其可行性。通过跟踪算法研究环境作用下超高层结构动力特性和响应变化规律。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发现超高层结构的模态频率主要受温度、风影响;阻尼比随着外激励增大有增大趋势。加速度响应分析发现常态风和地震作用下带顶部钢架超高层结构鞭梢效应显着,且与主体结构不同,顶部钢架结构振动由高阶模态主导,而台风作用下顶部钢架结构与主体结构振动均由一阶模态主导。基于实际监测数据修正超高层结构状态空间数值模型并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本文以京基金融中心为例,通过采用遗传算法改进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修正了状态空间数值模型,通过加速度响应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验证了状态空间模型的准确性。同时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实测加速度动力响应中的鞭梢效应现象以及振动主导模态情况。基于顶部刚度与质量突变的超高层结构进行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与预测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发现结构特性的频响函数与激励特性的显着频率导致顶部突变结构与主体结构在不同环境作用下动力响应的差异。而鞭梢效应是由于高阶模态对顶部突变结构振动贡献较大造成。最后基于设计十年一遇风荷载,对京基金融中心动力响应进行预测,为结构长期运营提供参考意见。
赵楠[4](2020)在《在体指纹研究》文中认为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确立标志着电磁研究由朴素现象观察描述向科学理论化进步。根据无线体域网(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s,WBAN)电磁研究前人成果,已知身体中心通信是一种面向5G及后5G时代的通信范式,未来发展重点是探索毫米波频段信道模型。由数字人体模型已知,WBAN信道与被试相关性高,具有很好的被试特异性与被试间各异性。通过WBAN信道解析模型,由物理层面确认了表面波与爬行波是造成上述差异性的主要因素。毫米波频段引入WBAN能带来电磁器件小型化、通信带宽提升、信道鲁棒性增强和可感知等显着优势。作为首个将人类自身嵌入网络结构的通信范式,WBAN依托身体中心通信设备,在人体周围构建了使用者为网络核心的数据联通新形式,打通了传统通信网络与使用者的天然隔离。使用者本身同时承担数据信源和信宿的设计思路,进一步夯实了无线通信整体流程,实现用户数据流的无缝传递。由于WBAN身体中心天然属性,使其必然承载用户私密数据,因之也就要求可信赖的安全措施,但现行IEEE 802.15.6国际标准在认证、授权,私密性等方面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安全专家认为传统生物特征认证在优先考虑易用性的同时留下了攻击后门,迫切需要寻找可用于身份认证的新途径,尤其在充满使用者生理隐私数据的私人网络中。物理层安全因其逻辑清晰,资源要求少,安全性可通过信息论验证等优势,已成为新兴无线网络架构安防新选择。学位申请人立足导师已有生物特征研究背景,结合组内身体域信道建模研究积累,将行为模式认证(Patterns of Life)工作完善提炼为在体指纹研究,并在此框架内做了如下工作:1.按照WBAN典型研究方法,在全身尺寸电磁模型基础上,关注与设备交互密切的手掌电磁特性。在27-28 GHz,29-30 GHz和31-32 GHz三个毫米波频段实测量化了手掌局部信道。得出单一频带,不同被试的净身体损耗变化约3 d B,信道特性与被试手掌大小,介电参数等密切相关。2.提出一种利用无线信道特征的新型无密钥认证方法。将各异性的手掌局部信道传输系数(S21)作为在体指纹识别,经由原型系统真实场景采集数据,评估确认了该方法的可用性。3.提出一种基于多频段信号时频域特征的身体中心签名授权方法。利用签名者手部浅表层爬行波与空间表面波共同作用产生的内在身份相关时频域信息,实现伴随通信过程的自然签名。该方法可满足信息论噪声信道模型安全签名必要条件。4.提出一种由微波系统实现的身体中心弱随机源。该方法结合用户与WBAN设备,不需增添额外硬件,仅通过量化身体中心信道就能得到能量友好,高频随机性能接近成熟算法的随机序列,可作为随机放大所需至少两类弱随机源的候选方案。5.由行为模式辅助认证视角,通过身体中心信道在体指纹实现非接触的手势识别,减少医疗过程中的直接接触以快速有效降低医源性污染。信道原始S参数通过简单统计分析就能实现82%(27 GHz)和89%(37 GHz)的基础识别正确率。在体指纹是一类以无线介质自身特性为载体,天线与电波传播表征为抓手的新维度生物特征,它通过特征选取与认证(授权),利用空间人因电磁特征,建立生活模式特征选择提取模型,探索真实场景电波传播现场规律。作为经典指纹研究的有益补充,进一步丰富、完善生物特征识别理论,为更加完备的身份鉴别研究做出贡献。本学位论文可视为在体指纹研究的立柱架梁工作,打破了长期以来无线网络安全与无线通信系统电波传播完全隔离的现状,将信息的电波载体转化为优良的泛在感知介质,从已有良好理论基础的天线与电波传播角度促进了无线网络(尤其是WBAN)安全的科学理论化。
高炜[5](2020)在《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文中认为湿地具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在调节气候、防洪蓄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净化水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全世界湿地正经历快速且大面积的退化,湿地保护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小兴安岭地处我国中温带,发育众多沼泽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然而,几十年来,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受到农业开垦、森林砍伐等一系列生产建设活动的破坏,以及环境变化的影响,沼泽湿地的面积快速减少,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受到严重破坏。本文以小兴安岭地区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1)以Landsat遥感数据作为数据源,利用随机森林和增强回归树分类方法,提取1975年、1985年、1995年、2005年、2015年五期小兴安岭地区草本沼泽湿地、灌丛沼泽湿地、森林沼泽湿地,分析不同时期三类沼泽湿地的动态度、景观格局、质心,研究沼泽湿地时空变化过程;(2)研究1975—2015年(40a)、1975—1985年、1985—1995年、1995—2005年、2005—2015年小兴安岭气温、降水、地温、植被覆被指数(NDVI)、冻融厚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小兴安岭地区社会经济要素变化特征;(3)建立最大熵模型,量化五个不同时期沼泽湿地减少驱动因素,分析主要驱动因素与沼泽湿地减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主要驱动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对沼泽湿地减少的影响。本研究为沼泽湿地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沼泽湿地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主要结果如下:(1)1975—2015年(40a),小兴安岭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湿地面积均出现大幅度下降,面积下降比例由高到低的是灌丛沼泽、森林沼泽、草本沼泽。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转出类型主要是林地和耕地,1975—1995年,沼泽湿地转出为耕地的面积处于上升阶段,1995—2015年,沼泽湿地转出为耕地的面积有所下降,整个研究时段耕地是沼泽湿地转出的第二大土地利用类型。说明人为耕种是沼泽湿地减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2)1975—2015年,沼泽湿地发生剧烈变化、稳定性变差,沼泽湿地退化的强度从北向南、从西向东逐渐增强;三类沼泽湿地质心都不同程度地向西北方向迁移,草本沼泽的迁移距离相对最小,森林沼泽和灌丛沼泽迁移距离较大。三类沼泽湿地发生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空间上沼泽湿地发生退化的剧烈程度不均衡造成的。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与中低纬度天然湿地既存在共性规律又存在差异。(3)1975—2015年小兴安岭气温、地温、降水均呈增加趋势。气温呈现出北部和中部上升趋势高于南部;地温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中部升高趋势最强,北部升高趋势强于南部的特点;降水空间分布为北部降水变化小,南部特别是西南地区降水呈较强增加趋势。小兴安岭40a间气温、地温、降水变化既有时间序列上的差异,又存在空间上的分异特征。(4)1975—2015年小兴安岭年以及季节冻融厚度呈显着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春季(7.87cm/10a)>夏季(3.16cm/10a)>冬季(1.79cm/10a)>秋季(0.873cm/10a),40a间冻融厚度的空间分布变化呈现出南部冻融厚度下降强度强于北部,且具有显着性,东部下降强度大于西部。1975—2015年NDVI具有显着下降趋势(p<0.05),研究区北部、中部、东南部区域NDVI呈现下降趋势,下降的强度为中心弱、边界强。(5)1975—2015年,小兴安岭地区不同类型沼泽湿地减少主导因素不同,不同年代际同一类型沼泽湿地减少的主导因素也不尽相同。草本沼泽湿地减少驱动因素具有年代际的分异性,1995年是草本沼泽湿地减少驱动因子的拐点,1975—1995年草本沼泽湿地的减少主要是由耕地扩张造成的,而1995年后耕地对草本沼泽湿地的影响降低,特别是2005年开始,耕地已经不是草本沼泽湿地减少的重要因素;不同年代际灌丛沼泽湿地减少主要受到气温升高、冻融厚度下降等自然环境因子变化的影响;森林沼泽湿地的减少主要受地温、气温升高、冻融厚度下降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变化影响。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减少的驱动因素存在南北、东西差异,南部、东部地区耕地扩张是草本沼泽湿地减少的重要因素,北部和西部地区长期受自然环境因素变化导致沼泽湿地减少。因此,40a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减少是耕地扩张与自然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并且具有空间分异特征。
徐中华[6](2020)在《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建构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郊区型高铁站数量多、范围广。为提高郊区型高铁站的交通可达性,并充分利用高铁的带动效应,绝大多数的沿线城市都会选择在郊区型高铁站周边建设新城。目前高铁新城的开发模式较为单一,普遍采用金融或商务新城的定位。但对于绝大多数地县级城市而言,以商业或商务功能为主导的高铁新城并不具备很高的发展潜力。当下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当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尤其在当前世界经济疲软,欧美技术封锁紧迫,国内外疫情冲击严重的情况下,既要通过增加投入来拉动内需,同时又要保障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国家基建政策就要发挥好资源配置的导向性作用。本文研究的高铁科教新城模式,目的即在于探索引导国内资本进入第三循环的新路径,增加创新体系多样性,提高创新绩效,实现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因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国内外创新活跃地区分布的一般规律出发,首先研究了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的空间耦合现象和内在机制,并用经济学模型对其效应大小进行了测度,论证了高铁科教新城模式的可行性。然后,在深入解析创新场域建构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社会空间网络分析的方法,阐明了高铁科教新城内部各类创新空间协同运作的场域耦合机制。最后,在多智体仿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高铁科教新城的主要功能空间类型、设计要求、空间布局规律以及用地比例结构,指明了开发过程中需要采取保障性政策的稀缺性空间资本内容,系统地提出了高铁科教新城开发各环节的实操方法。本文的实证研究、理论分析和量化论证,丰富了站域空间的“节点—场所”规划理论,并且结合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形成新的以政治经济学方法为基础的城市空间设计学研究思路,提出的创新场域多位一体循环机制、“社会+空间”网络分析法、多智体仿真模型方法、空间资本分析框架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创新性。本文从增加高铁新城空间设计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出发,在原理和实践两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建构了高铁科教新城模式,具备相对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实践参考意义。
马帅[7](2020)在《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健康记录认证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健康记录(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EHRs)系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医疗数据管理系统。它是信息化浪潮在医疗领域所新兴的一种重要应用模式,一般是由医院及其内部组织进行维护和管理。在社会医疗环境中,病人的医疗数据被存储于不同的医院或组织机构中并且无法相互共享,所以病人在不同机构之间的数据相互认证操作就变得比较复杂。此外,医疗数据对病人来说是高度隐私的,而普通的认证机制容易造成病人医疗信息的泄露。因此,如何确保电子健康环境中病人的数据共享和数据隐私保护已经成为电子医疗快速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在深入研究电子健康记录系统普遍存在的共享和隐私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健康数据的安全需求,主要着眼于电子医疗中的用户数据高效认证和隐私保护认证两个方面,提出更高效的安全认证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提出一种针对电子健康记录联盟区块链系统的高效认证方案。该方案主要结合分布式密钥生成技术,在保证了去中心化的同时,利用批量认证的方法提高了数据验证效率。然后对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从计算开销和通信开销两个方面与现有相关方案进行了对比,发现本方案在这两个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2.提出一种针对电子健康记录联盟区块链系统的隐私保护认证方案。本方案结合广义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提供了一种可以确保病人医疗数据不被恶意泄露的条件隐私保护认证方式。之后分别对该方案的安全性和计算开销进行了分析。最后,我们在结合上一个方案的基础上不仅考虑了病人的隐私保护问题,还针对联盟链节点变更时的密钥授权问题提出了一种支持联盟链节点动态变化的密钥授权方案。
刘思豪[8](2020)在《高效超材料天线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无线应用对天线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天线设计面临巨大的挑战。超材料是由一系列亚波长单元按周期或非周期排列成的人工结构,可在宏观上表现出一系列奇异的电磁特性,而超材料天线作为超材料在微波频段重要的应用方向之一,为高效天线设计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对于辐射型超材料天线,传统的用于分析超材料的方法如等效媒质理论、等效电路、散射系数等方法无法精确和普适地用于由少量单元构成的辐射型超材料,使得超材料天线的研究受到阻碍。本文针对不同无线应用对天线的不同要求,开展高效超材料天线设计研究。针对辐射型超材料分析方法的瓶颈,采用了特征模分析方法,实现了对不同超材料的精确分析。主要研究分为三个方面。1.开展了超材料天线的设计方法优化与新型辐射结构研究。采用传统的基于特征模分析天线设计方法,将对天线性能的需求转化为对模式分布的要求,从而指导超材料天线辐射结构的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款双极化宽带超材料天线,该天线实现了36%的阻抗带宽、53 dB的隔离度、-41 dB交叉极化。同时,针对多模天线设计,优化了基于特征模分析的天线设计流程,使其能够更好的通过一个馈电结构激励多个特征模式,从而实现宽带特性。通过该设计流程,实现了一款具有单层结构的宽带超材料天线,该天线实现了76%的阻抗带宽和70%的增益带宽。针对单模宽带天线设计,分析了传统特征模分析方法带来的设计隐患,优化了基于特征模分析的单模天线设计方法,从而保障天线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一个模式的带宽实现宽带特性,基于此优化后的方法,设计了一款具有单层结构的宽带全向超材料天线,该天线实现了60%的阻抗带宽。2.开展了超材料天线新型辐射结构的设计。利用特征模的正交性,选取了一对具有侧向辐射特性的模式实现圆极化超材料天线。并开展了新型馈电结构的设计以满足不同应用对于圆极化天线的要求。通过优化的馈电结构与混合天线策略,实现了一款宽带双圆极化超材料天线,该天线具有36%的工作带宽,并且其双圆极化特性使得其能够很好地用于微波输能中任意极化接收和无线通信中的极化分集。另外,使用多点馈电策略,设计了一个双十字交叉馈电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款具有宽轴比波束宽度的圆极化超材料天线,该天线具有205°的轴比波束宽带,能够用于不同纬度的卫星信号接收。3.开展了基于超材料天线的多功能天线研究。针对无线设备对于自我维持的需求,探索了超材料天线与太阳能电池的兼容集成。将太阳能电池与天线集成这样的非传统电磁问题转化为特征模分布问题,并采用特征模分析方式找到完美的兼容集成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款能够完美兼容太阳能电池的超材料天线,该天线还具有全向圆极化特性,符合太阳能天线的实际应用场景需求。
刘明月[9](2020)在《风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水平位移估算方法研究 ——基于激光测振仪与倾角仪的融合》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提出了一种在不同风荷载作用下估算高层结构水平位移的新方法,该方法结合激光测振仪与倾角仪,推导出结构水平位移与结构倾角之间的线性系数β,简称系数β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现场试验等方法,在常态风与台风作用下,深入研究了结构一阶模态在结构水平位移贡献中占主导的现象,同时搭建基于分布式的同步水平位移监测系统,对结构进行长期位移监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提出了基于激光测振仪与倾角仪融合下高层建筑结构水平位移估算方法—系数β法。本文从结构动力学基本运动方程出发,推导出结构水平位移与结构倾角之间的线性系数β,并以结构振型位移贡献率为指标,针对一阶模态在结构水平位移贡献中占主导的高层结构,对不同风荷载作用下高层结构水平位移进行估算时,得出可仅考虑多自由度体系的一阶模态;并结合京基金融中心台风作用下实测数据分析,验证所提结论合理性。通过实验室搭建框架结构进行系数β法可行性验证。本文通过搭建实验室框架对所提位移估算方法进行验证,以激光测振仪所测结构模态贡献为参照,发现结构一阶模态占主导,但倾角仪有明显高阶成分存在的现象;为消除倾角仪高阶模态,提出二者信号拟合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改变外界激励识别影响系数β法的因素,并通过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校核,为后续针对不同结构的现场实现提供了理论支持。实现了现场高层结构系数β法的运用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验证。本文将系数β法应用于荔园4号楼,分别对结构的强、弱轴进行现场实验,得到结构不同方向系数β值不同的结论;通过不同风荷载作用下对结构进行实验,得到结构β值不随时间变化且在一定高度内随着高度变化可以视为一个定值的结论,并通过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通过激光测振仪在不同风荷载作用下校核后,再次验证了风荷载作用下结构一阶模态对结构位移贡献占主导的结论。利用系数β法估算常态风与台风作用下京基金融中心水平位移。本文通过现场实验得到京基金融中心弱轴向系数β值,并搭建了京基金融中心长期水平位移监测系统,基于运营状态下采集的长期数据,估算了常态风作用下结构的水平位移;通过对台风“山竹”作用下对京基金融中心倾角仪的实测值分析,利用系数β法对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进行估算,发现台风作用下结构一阶模态占主导的现象,验证了结构在不同风荷载作用下计算水平位移时结构一阶模态占主导,论证了风荷载作用下估算高层建筑水平位移时仅考虑一阶模态贡献的合理性。
刘玲[10](2019)在《基于均值漂移的SAR图像海岸线检测算法》文中提出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以其全天候、全天时等优势,使得SAR图像在导航、海域使用管理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在海域使用管理中,海岸线检测是及时监测海岸变化的手段之一,然而由于相干斑和较为复杂的回波特征,使SAR图像海岸线检测成为难题。在海岸线检测的方法中,均值漂移算法以其无监督、无需先验知识和收敛速度快的特点而得以应用,但是迭代漂移过程中,由于过平滑,导致在弱边缘以及尖角的区域容易产生错分割,而且带宽参数需要人为设置。在合并阶段,该算法尚无法将复杂的陆地区域合并为一类,无法有效的检测海岸线。因此,本文从均值漂移角度出发,利用重启因子、变异系数以及分段Sigmoid函数,重点研究SAR图像中海陆对比度较低的弱边缘以及尖角区域的海岸线检测算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给出了一种基于重启因子和变异系数的改进均值漂移海岸线检测算法。已有均值漂移海岸线检测算法在SAR图像海陆对比度较低的弱边缘和尖角区域,因权重分配不平衡而出现过平滑,导致弱边缘或尖角检测不准,且在合并算法中未有效合并陆地中类似海的区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给出一种改进的均值漂移滤波算法,通过引入重启因子函数,在含有边缘的区域,以对应的重启概率停留在当前点不滤波,从而保持了边缘不被平滑。同时整合边缘信息和变异系数,给出一种改进的区域合并准则。实验数据集为Envisat-ASAR、Radarsat-2和Sentinel-1A,对于正容错率FPR,本文算法能达到0.0057,验证了本文算法在弱边缘以及尖角的区域比均值漂移算法和Gamma水平集算法更加有效。2)给出了一种基于分段Sigmoid带宽和调和平均数的改进均值漂移海岸线检测算法。传统的均值漂移算法光谱带宽值需要人为给定的单一固定值,同时在均值漂移算法合并时,在弱边缘区域容易出现过分割。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给出一种基于分段Sigmoid带宽的均值漂移滤波算法,对Sigmoid函数利用区域差异构建分段Sigmoid函数,使得基于分段Sigmoid函数的带宽因像素大小不同从而分配的权重也不同,可以有效的进行滤波。并给出一种改进的合并准则,该准则通过调和平均,在保持边缘的同时更多的合并同属于一类的像素。实验数据集为Envisat-ASAR和Sentinel-1A,对于正容错率FPR,本文算法能达到0.0029,验证了本文算法在弱边缘以及尖角的区域比均值漂移算法、Gamma水平集算法和基于直方图的区域合并算法更加有效。
二、The Formula of Generalized Center-Weak Saddl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Formula of Generalized Center-Weak Saddle(论文提纲范文)
(1)天府新城空间形态的低碳化评价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
1.1.2 新型城镇化下中国低碳之路 |
1.1.3 成都市低碳可持续发展战略 |
1.1.4 城市新区低碳评价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定义 |
1.3.1 城市新区 |
1.3.2 城市空间形态 |
1.3.3 低碳与低碳化 |
1.3.4 产城融合单元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低碳城市相关理论与规划建设案例 |
2.1.1 低碳城市相关理论 |
2.1.2 低碳城市新区规划建设案例 |
2.2 城市空间形态及其低碳化研究 |
2.2.1 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进展 |
2.2.2 城市空间形态低碳化的研究框架 |
2.2.3 城市空间形态低碳化的影响因素 |
2.3 低碳城市评价研究 |
2.3.1 评价对象 |
2.3.2 评价方法 |
2.3.3 现有评价体系的局限性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3.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
3.1.1 天府新城基本概况 |
3.1.2 天府新城各产城融合单元基本概况 |
3.2 基础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预处理 |
4 城市新区空间形态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城市新区空间形态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
4.1.1 主要步骤 |
4.1.2 城市空间形态定量化指标归纳 |
4.1.3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4.2 城市新区空间形态低碳化评价指标设计 |
4.2.1 评价指标选取 |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3 主要评价指标的解释 |
4.3 指标权重计算方式 |
4.3.1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权重研究 |
4.3.2 指标权重方法的选择 |
4.3.3 计算指标权重系数的步骤 |
4.4 指标评价标准 |
4.5 本章小结 |
5 天府新城空间形态的低碳化潜力评价 |
5.1 天府新城空间形态的低碳化潜力计算 |
5.1.1 规划方案空间形态的低碳化潜力计算 |
5.1.2 建设现状空间形态的低碳化潜力计算 |
5.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1 采用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
5.2.2 采用序关系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
5.2.3 计算组合权重 |
5.3 天府新城空间形态的低碳化潜力评价 |
5.3.1 建设现状街区空间的低碳化潜力评价 |
5.3.2 建设现状产城融合单元空间的低碳化潜力评价 |
5.3.3 规划方案街区空间的低碳化潜力评价 |
5.3.4 规划方案产城融合单元空间的低碳化潜力评价 |
5.4 基于GIS的街区低碳化潜力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3 基于Getis-Ord Gi*热点分析 |
5.5 产城融合单元内部职住关系评价 |
5.5.1 基于百度热力图数据的职住关系研究 |
5.5.2 职住比测算研究方法 |
5.5.3 计算结果 |
5.5.4 分析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6 天府新城低碳空间规划策略 |
6.1 宏观层面:天府新城 |
6.1.1 低碳协调发展的双城空间增长 |
6.1.2 低碳导向的天府新城空间开发 |
6.2 中观层面:产城融合单元 |
6.2.1 职住平衡导向的用地布局优化 |
6.2.2 产城融合导向的住房保障规划 |
6.3 微观层面:街区地块 |
6.3.1 构建街区“5-10-15 分钟生活圈” |
6.3.2 “小街区规制”的新城道路路网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长效治理的必要性 |
1.1.2 农户分化为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带来新的挑战 |
1.1.3 适应性制度变迁是应对农户分化挑战的可行路径 |
1.1.4 理顺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是探索适应性制度变迁路径的前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概念演进 |
1.3.2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治理机制研究 |
1.3.3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测度研究 |
1.3.4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5 农户分化对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 |
1.3.6 制度变迁对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 |
1.3.7 农户分化驱动制度变迁的相关研究 |
1.3.8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重要概念界定 |
2.1.1 农户分化 |
2.1.2 制度及制度变迁 |
2.1.3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
2.2.2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 |
2.2.3 公共物品博弈模型 |
2.2.4 社会分层理论 |
2.2.5 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
2.2.6 社会动力学理论 |
2.2.7 集体行动理论 |
第三章 农户分化、制度变迁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理论逻辑分析 |
3.1 农户分化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 |
3.2 制度变迁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 |
3.2.1 变异:观念变革—偏好改变与共同知识裂变—农田灌溉系统治理 |
3.2.2 选择:规则制定博弈—价值整合与行为协调—农田灌溉系统治理 |
3.2.3 遗传:规则稳态化—跨期承诺—农田灌溉系统治理 |
3.3 农户分化、制度变迁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联合影响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
4.1 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的历史沿革 |
4.1.1 农户分化的历史演变 |
4.1.2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运行规则的历史沿革 |
4.1.3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宏观特征及其治理历史脉络 |
4.2 农户分化的测度与现状分析 |
4.2.1 农户分化的测度 |
4.2.2 农户分化的现状分析 |
4.3 制度变迁的测度与现状分析 |
4.3.1 制度变迁的测度 |
4.3.2 制度变迁的现状分析 |
4.4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测度与现状分析 |
4.4.1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测度 |
4.4.2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现状分析 |
4.5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面临的挑战 |
4.5.1 农户分化背景下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难度有增无减 |
4.5.2 通过制度变迁实现农户分化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长效治理的协同相容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典型案例与实证分析 |
5.1 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典型案例 |
5.1.1 方法选择 |
5.1.2 案例选择 |
5.1.3 资料收集与范畴提炼 |
5.1.4 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案例分析 |
5.2 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
5.2.1 研究假说 |
5.2.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5.2.3 基准模型构建、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2.4 内生性检验 |
5.2.5 稳健性检验与安慰剂检验 |
5.2.6 异质性分析 |
5.2.7 拓展性讨论:农户分化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 |
5.2.8 作用渠道分析 |
5.3 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的数值模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制度变迁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典型案例与实证分析 |
6.1 制度变迁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典型案例 |
6.1.1 方法选择与案例选择 |
6.1.2 资料收集与范畴提炼 |
6.1.3 制度变迁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案例分析 |
6.2 制度变迁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
6.2.1 研究假说 |
6.2.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6.2.3 基准模型构建、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6.2.4 内生性检验 |
6.2.5 稳健性检验与安慰剂检验 |
6.2.6 异质性分析 |
6.2.7 拓展性讨论:不同规则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
6.2.8 作用渠道分析 |
6.3 制度变迁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的数值模拟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制度变迁中介作用下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典型案例与实证分析 |
7.1 制度变迁中介作用下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典型案例 |
7.1.1 方法选择与案例选择 |
7.1.2 资料收集与范畴提炼 |
7.1.3 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运行制度变迁的案例分析 |
7.2 制度变迁中介作用下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计量检验 |
7.2.1 研究假说 |
7.2.2 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关系检验 |
7.2.3 制度变迁的中介作用检验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精准识别长效治理制约因素建立健全治理绩效评价体系 |
8.2.2 统筹农户灌排需求推进设施提档升级 |
8.2.3 引导管护模式改革鼓励治理机制创新 |
8.2.4 加强基层集体行动能力建设重构村庄公共事务合作基础 |
8.2.5 整合多元农户主体优势资源支持基层灌排制度自主创新 |
8.2.6 探索基层灌排治理经验推广扩散典型治理模式 |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环境作用下超高层结构动力特性与响应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在该方向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超高层结构动力特性的研究现状 |
1.3.2 环境作用对结构动力特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3 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超高层结构动力特性与动力响应分析 |
2.1 引言 |
2.2 多自由度结构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分析 |
2.2.1 多自由度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 |
2.2.2 多自由度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 |
2.3 简化顶部突变结构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分析 |
2.3.1 简化顶部突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 |
2.3.2 简化顶部突变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 |
2.3.3 刚度突变影响分析 |
2.3.4 质量突变影响分析 |
2.4 基于随机子空间识别方法的模态参数自动跟踪 |
2.4.1 离散时间随机状态空间模型 |
2.4.2 随机实现理论 |
2.4.3 长期自动模态参数跟踪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境作用下动力特性和响应变化规律分析 |
3.1 引言 |
3.2 背景简介 |
3.2.1 京基金融中心简介 |
3.2.2 桂园气象站简介 |
3.2.3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简介 |
3.3 环境作用特性介绍 |
3.3.1 常态环境作用特性 |
3.3.2 极端环境作用特性 |
3.4 加速度时域信号分析 |
3.4.1 常态环境作用下时域响应分析 |
3.4.2 台风作用下时域响应分析 |
3.4.3 地震作用下时域响应分析 |
3.5 动力特性变化规律分析 |
3.5.1 模态频率变化规律 |
3.5.2 模态阻尼比变化规律 |
3.6 动力响应变化规律分析 |
3.6.1 常态风作用下动力响应分析 |
3.6.2 台风作用下动力响应分析 |
3.6.3 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修正模型的动力响应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GA-BP算法原理 |
4.3 基于状态空间方程的模型建立 |
4.4 基于GA-BP算法的模型修正 |
4.4.1 修正目标函数选取 |
4.4.2 参数灵敏度分析 |
4.4.3 基于GA-BP算法的参数修正 |
4.4.4 修正模型的模态验证 |
4.5 环境荷载输入模拟 |
4.5.1 风荷载模拟 |
4.5.2 地震作用模拟 |
4.6 基于修正模型的动力响应分析 |
4.6.1 风荷载作用下加速度时域响应分析 |
4.6.2 地震作用下加速度时域响应分析 |
4.6.3 加速度主导模态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境作用下动力响应特性与预测分析 |
5.1 引言 |
5.2 结构特性分析 |
5.3 激励特性分析 |
5.3.1 风荷载特性分析 |
5.3.2 地震作用特性分析 |
5.4 带顶部钢架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分析 |
5.4.1 动力响应理论评价与对比 |
5.4.2 基于模态贡献的鞭梢效应解释 |
5.5 带顶部钢架结构动力响应预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在体指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线体域网概述 |
1.2 无线安全相关知识 |
1.3 在体指纹研究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毫米波段手掌局部信道表征 |
2.1 研究背景 |
2.2 信道探测实验设计 |
2.3 数据分析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在体指纹信道特征认证 |
3.1 研究背景 |
3.2 在体信道影响因素分析 |
3.3 实验设计与认证可行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在体指纹时频域特征签名授权 |
4.1 研究背景 |
4.2 B-CSAI物理机理 |
4.3 B-CSAI安全机理 |
4.4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在体指纹提取弱随机源 |
5.1 研究背景 |
5.2 弱随机源提取实验设计 |
5.3 弱随机源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在体指纹动作行为感知 |
6.1 研究背景 |
6.2 相关工作 |
6.3 基本二元通断识别 |
6.4 泛在感知机理与多手势识别 |
6.5 在体指纹感知性能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遥感技术在湿地监测研究中的应用 |
1.2.2 环境变化对湿地影响研究 |
1.2.3 沼泽湿地驱动机制研究 |
1.2.4 生态位模型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预处理、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方法 |
2.1.1 增强回归树算法 |
2.1.2 Mann-kendall检验 |
2.1.3 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法 |
2.1.4 最大熵模型原理 |
2.1.5 地理探测器模型原理 |
2.2 数据预处理 |
2.2.1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
2.2.2 地形数据预处理 |
2.2.3 环境因子数据预处理 |
2.2.4 模型参数预处理 |
2.3 研究区概况 |
2.3.1 自然概况 |
2.3.2 资源概况与社会经济 |
2.3.3 湿地概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
3.1 沼泽湿地提取 |
3.1.1 草本沼泽湿地提取 |
3.1.2 灌丛沼泽湿地、森林沼泽湿地提取 |
3.2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时空变化分析 |
3.2.1 小兴安岭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动态变化 |
3.2.2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面积的时空动态变化 |
3.3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动态度分析 |
3.3.1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土地利用动态转移 |
3.3.2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动态度 |
3.4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4.1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景观格局指数的时间变化 |
3.4.2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景观格局指数的空间分布 |
3.5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质心变化分析 |
3.6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变化规律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环境因子变化分析 |
4.1 气候指标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4.1.1 气温的时空变化分析 |
4.1.2 降水的时空变化分析 |
4.1.3 地温的时空变化分析 |
4.2 冻融厚度变化特征分析 |
4.2.1 冻融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
4.2.2 冻融的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
4.2.3 冻融的突变特征分析 |
4.2.4 冻融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4.2.5 冻融时空变化规律 |
4.3 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分析 |
4.3.1 植被覆盖变化的时间变化分析 |
4.3.2 植被覆盖空间变化分析 |
4.3.3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规律 |
4.4 小兴安岭社会经济要素变化分析 |
4.4.1 人口数量 |
4.4.2 粮食产量 |
4.4.3 国内生产总值 |
4.4.4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
5.1 环境因子变量的重要性分析 |
5.1.1 1975-2015年沼泽湿地减少驱动机制分析 |
5.1.2 1975-1985年沼泽湿地减少驱动机制分析 |
5.1.3 1985-1995年沼泽湿地减少驱动机制分析 |
5.1.4 1995-2005年沼泽湿地减少驱动机制分析 |
5.1.5 2005-2015年沼泽湿地减少驱动机制分析 |
5.2 驱动因子分析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主要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建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问题的提出 |
1.1.4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高铁科教新城 |
1.2.2 创新场域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高铁效应与高铁站区研究综述 |
2.1.1 高铁效应研究 |
2.1.2 高铁站区规划理论研究 |
2.2 空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视野 |
2.3 社会资本理论视野 |
2.3.1 概念缘起 |
2.3.2 概念内涵 |
2.3.3 应用领域 |
2.4 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视野 |
2.5 创新网络理论视野 |
2.5.1 基本概念 |
2.5.2 文化多样性与创新网络 |
2.5.3 大学与创新网络 |
2.6 空间经济学理论视野 |
2.6.1 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
2.6.2 城市最优规模理论 |
2.6.3 科教增长极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的空间耦合效应研究 |
3.1 世界范围内科技园区、大学和客运枢纽的地理邻近性研究 |
3.2 国内外高铁网络对沿线科教集聚区积极影响的典型案例研究 |
3.2.1 法国南部的科技园案例 |
3.2.2 京都研究园、播磨、北九州科学公园都市和筑波科学城案例 |
3.2.3 韩国大德案例 |
3.2.4 中国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与珠海北站科技园区案例 |
3.3 我国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动的基本特征研究 |
3.3.1 我国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动的能级与尺度分析 |
3.3.2 我国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动的总体趋势分析 |
3.4 我国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之间的空间耦合作用机制分析 |
3.4.1 决定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向的动力类型分析 |
3.4.2 高铁科技客流对隐性知识扩散与合作网络重整的场效应分析 |
3.4.3 从网络势差到节点流量之间的复杂适应性机制分析 |
3.4.4 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空间耦合机制的实证研究 |
3.5 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之间的空间耦合效应评估 |
3.5.1 高铁知识可达性对科教集聚区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评估 |
3.5.2 科教集聚区对高铁站客流结构的影响效应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组合模式研究 |
4.1 科教资源集聚区的创新场域构型模式研究 |
4.1.1 技术人才流动、创新效率与创新博弈 |
4.1.2 科技人才循环流动链的构建 |
4.1.3 创新场域空间拓扑构型研究 |
4.1.4 国内外代表性科教创新集聚区的创新场域演进历程分析 |
4.2 创新场域视角下高铁科教新城的基础空间类型与设计原则解析 |
4.2.1 大学教育空间与知识社区空间 |
4.2.2 对外客运交通枢纽空间 |
4.2.3 研究园、孵化器、科技公司总部空间 |
4.2.4 风险投资空间 |
4.2.5 文化艺术空间 |
4.3 高铁科教新城的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
4.3.1 创新空间组团展开尺度预测 |
4.3.2 空间布局权衡 |
4.3.3 理想的空间布局模式 |
4.4 高铁科教新城总体空间布局的多智体仿真模拟 |
4.4.1 多智体模型方法概述 |
4.4.2 模型建构 |
4.4.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开发模式研究 |
5.1 高铁科教新城的用地比例结构与开发指标研究 |
5.1.1 用地比例结构研究 |
5.1.2 开发指标研究 |
5.2 高铁科教新城建设时序与每期用地配置组合探讨 |
5.2.1 开发时序探讨 |
5.2.2 基于投资与创新场域效率的分期用地配置组合研究 |
5.3 保障高铁科教新城核心功能的空间供给体制构想 |
5.3.1 城市空间商品化的限度 |
5.3.2 空间资本化与空间商品化的分析框架 |
5.3.3 我国城市空间供给模式的类型及其问题 |
5.3.4 高铁科教新城应当保障的稀缺性空间资本要素识别 |
5.3.5 高铁科教新城多样均衡的精细化空间供给体系建构研究 |
5.4 高铁新城开发模式的适用性探讨 |
5.4.1 适用于我国科教资源短缺地区 |
5.4.2 适用于大都市群的边缘圈层 |
5.4.3 适用于过度极化发展省份的低等级城市 |
5.4.4 不宜布置于超大城市的近郊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A-01 高铁乘客问卷调查 |
附表A-02 城市创新创业情况问卷调查 |
附表B-01 大学知识社会调查 |
附表B-02 空间感知调查 |
附表C 高科技企业问卷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健康记录认证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基于云的电子健康记录系统 |
2.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健康记录系统 |
1.3 课题研究目标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电子健康记录系统概述 |
2.1.1 电子健康记录系统 |
2.1.2 基于云的电子健康记录系统 |
2.2 相关密码学理论 |
2.2.1 群和有限域 |
2.2.2 哈希函数 |
2.2.3 双线性对 |
2.2.4 秘密共享概述 |
2.3 区块链概述 |
2.3.1 区块链的定义与描述 |
2.3.2 区块链的分类 |
2.3.3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健康记录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针对电子健康记录联盟链系统的高效认证方案 |
3.1 系统模型 |
3.2 方案的详细过程 |
3.2.1 系统初始化阶段 |
3.2.2 弱中心初始化阶段 |
3.2.3 密钥生成阶段 |
3.2.4 用户签名阶段 |
3.2.5 用户签名验证阶段 |
3.2.6 弱中心签名阶段 |
3.2.7 弱中心签名验证阶段 |
3.3 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
3.3.1 抗合谋攻击性 |
3.3.2 安全模型 |
3.3.3 安全性定义 |
3.3.4 用户签名伪造实例安全性证明 |
3.3.5 弱中心伪造实例安全性证明 |
3.4 方案的效率分析 |
3.4.1 批量验证 |
3.4.2 计算开销与通信开销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针对电子健康记录联盟链系统的隐私保护认证方案 |
4.1 广义指定验证者签名证明系统基本定义 |
4.2 系统模型 |
4.3 方案的详细过程 |
4.3.1 系统初始化阶段 |
4.3.2 追溯中心与医院初始化阶段 |
4.3.3 医院普通签名生成及验证阶段 |
4.3.4 病人与医保局交互阶段 |
4.3.5 追溯中心追溯签名阶段 |
4.4 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
4.4.1 安全性定义 |
4.4.2 不可伪造性证明 |
4.4.3 抗仿冒攻击证明 |
4.4.4 方案的可追溯性分析 |
4.5 方案的效率分析 |
4.6 支持节点变动的密钥授权方案 |
4.6.1 更新主节点多项式阶段 |
4.6.2 增加/减少从节点阶段 |
4.6.3 增加/减少主节点阶段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8)高效超材料天线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超材料天线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反射型超材料天线 |
1.2.2 透射型超材料天线 |
1.2.3 辐射型超材料天线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特征模分析的天线设计方法 |
2.1 特征模的定义 |
2.2 特征模建模与求解 |
2.2.1 几何建模 |
2.2.2 矩量法 |
2.3 理想导体的特征模理论 |
2.3.1 基于数学算子的广义特征模方程 |
2.3.2 基于能量关系的广义特征模方程 |
2.3.3 特征模的正交性 |
2.3.4 特征值的物理意义 |
2.3.5 模式重要性的物理意义 |
2.3.6 特征角的物理含义 |
2.4 平面分层结构的特征模理论 |
2.5 天线设计方法 |
2.6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超材料天线的设计方法优化与新型辐射结构研究 |
3.1 具有高隔离度低交叉极化的宽带双极化超材料天线设计 |
3.1.1 引言 |
3.1.2 天线结构 |
3.1.3 特征模分析方法及新型辐射结构设计 |
3.1.4 仿真和测试结果 |
3.1.5 小结 |
3.2 具有单层结构的宽带超材料天线设计 |
3.2.1 引言 |
3.2.2 天线结构 |
3.2.3 多模宽带天线设计方法优化与新型辐射结构设计 |
3.2.4 仿真与测试结果 |
3.2.5 小结 |
3.3 具有单层结构的宽带全向超材料天线设计 |
3.3.1 引言 |
3.3.2 天线结构 |
3.3.3 单模宽带天线设计方法优化与新型辐射结构设计 |
3.3.4 仿真与测试结果 |
3.3.5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材料天线的馈电结构设计与研究 |
4.1 宽带双圆极化超材料天线 |
4.1.1 引言 |
4.1.2 天线结构 |
4.1.3 基于混合天线策略的新型馈电结构设计 |
4.1.4 仿真与测试结果 |
4.1.5 小结 |
4.2 具有宽轴比波束宽带的圆极化超材料天线设计 |
4.2.1 引言 |
4.2.2 天线结构 |
4.2.3 基于多点激励策略的新型馈电结构设计 |
4.2.4 仿真与测试结果 |
4.2.5 小结 |
4.3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超材料天线的多功能集成设计研究 |
5.1 引言 |
5.2 天线结构 |
5.3 太阳能电池与超材料天线兼容集成原理分析 |
5.4 仿真和测试结果 |
5.5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风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水平位移估算方法研究 ——基于激光测振仪与倾角仪的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现有位移测量方法及其研究现状 |
1.2.1 加速度传感器 |
1.2.2 全球定位系统(GPS) |
1.2.3 全站仪 |
1.2.4 激光测振仪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倾角仪在桥梁与基坑监测中的运用 |
1.3.2 高层结构中倾角仪测量原理 |
1.3.3 倾角仪测高层结构水平位移研究现状 |
1.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水平位移与倾角融合的系数β法 |
2.1 引言 |
2.2 基于激光的倾角系数β法 |
2.2.1 系数β法原理 |
2.2.2 振型位移贡献率 |
2.3 结构多自由度体系简化 |
2.3.1 广义多自由度体系 |
2.3.2 风荷载作用下高层结构动态响应 |
2.3.3 高层结构在台风作用下模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框架的方法实验验证及信号处理 |
3.1 引言 |
3.2 框架结构实验 |
3.2.1 实验设计介绍 |
3.2.2 位移模态贡献验证 |
3.3 实测信号处理方法 |
3.4 环境因素对系数β法的影响 |
3.5 数值模拟对比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数β法在高层结构的实际运用 |
4.1 引言 |
4.2 系数β法的高层结构实验验证 |
4.2.1 基于加速度的结构模态获取 |
4.2.2 实验工况介绍 |
4.2.3 弱轴向实验结果分析 |
4.2.4 强轴向实验结构分析 |
4.3 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对比 |
4.3.1 有限元模型介绍 |
4.3.2 有限元与实测结果对比 |
4.4 信号时间滞后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运营状态下高层结构水平位移估算 |
5.1 引言 |
5.2 实际高层结构系数β实验介绍 |
5.2.1 实验概况介绍 |
5.2.2 京基金融中心模态获取 |
5.3 数据处理与系数 β 求解 |
5.3.1 实验数据处理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5.4 京基金融中心长期水平位移监测系统介绍 |
5.4.1 采集硬件介绍 |
5.4.2 采集软件介绍 |
5.4.3 常态风作用下监测数据分析 |
5.5 台风作用下结构水平估算与模态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均值漂移的SAR图像海岸线检测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海岸线检测算法发展现状 |
1.2.2 均值漂移算法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2 均值漂移算法理论基础 |
2.1 经典均值漂移算法 |
2.1.1 核密度估计 |
2.1.2 密度梯度估计 |
2.2 光学图像遥感均值漂移算法 |
2.3 SAR图像均值漂移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重启因子和变异系数的改进均值漂移算法 |
3.1 改进均值漂移算法理论分析 |
3.1.1 基于重启因子函数的改进均值漂移滤波理论分析 |
3.1.2 基于变异系数特征的改进均值漂移合并准则理论分析 |
3.2 算法描述 |
3.2.1 改进均值漂移滤波算法描述 |
3.2.2 改进均值漂移合并准则算法描述 |
3.3 实验对比与分析 |
3.3.1 数据集与参数设置 |
3.3.2 合成图像滤波对比与分析 |
3.3.3 Envisat-ASAR图像检测结果对比与分析 |
3.3.4 Radarsat-2图像检测结果对比与分析 |
3.3.5 Sentinel-1A图像检测结果对比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分段Sigmoid带宽和调和平均数的改进均值漂移算法 |
4.1 改进均值漂移算法理论分析 |
4.1.1 基于分段Sigmoid带宽的改进均值漂移理论分析 |
4.1.2 基于调和平均数的改进均值漂移合并准则理论分析 |
4.2 算法描述 |
4.3 实验对比与分析 |
4.3.1 数据集与参数设置 |
4.3.2 合成图像滤波对比与分析 |
4.3.3 Envisat-ASAR图像检测结果对比与分析 |
4.3.4 Sentinel-1A图像检测结果对比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The Formula of Generalized Center-Weak Saddle(论文参考文献)
- [1]天府新城空间形态的低碳化评价及规划策略研究[D]. 黄盛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D]. 秦国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环境作用下超高层结构动力特性与响应变化研究[D]. 江健雄.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4]在体指纹研究[D]. 赵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5]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D]. 高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6]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建构模式研究[D]. 徐中华. 天津大学, 2020(01)
- [7]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健康记录认证方案研究[D]. 马帅.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8]高效超材料天线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刘思豪.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9]风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水平位移估算方法研究 ——基于激光测振仪与倾角仪的融合[D]. 刘明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10]基于均值漂移的SAR图像海岸线检测算法[D]. 刘玲.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