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四媒体”探寻记(论文文献综述)
周瑞[1](2019)在《视频化转向:媒介融合背景下《新京报》的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移动互联网阶段,传统媒体面临着媒介融合趋势带来的压力,与广播电视相比,报业所受压力更甚。在转型过程中,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短视频新闻、直播平台等都是传统纸媒正在践行或尝试的典型路径。例如在新京报整个全媒体转型过程中,将视频化转向作为重要战略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则是纸媒转型的典范和代表。2014年,新京报开始尝试视频报道,2015年便成立了国内首家“动新闻工作室”将新闻优势与动画创意结合;到2016年,新京报与腾讯新闻合作孵化了“我们视频”品牌,在短视频新闻及新闻直播领域获得了出乎意料的高流量份额。放眼当下,新京报己经逐渐覆盖3D视频、二维动画、新闻直播、短视频新闻等各种传播端口,实现了“不再只是一张报纸”的转型目标,视频化优先的举措成为报社转型的引擎,极大的增强了其品牌影响力。按照新京报集团规划,未来视频化内容将占到总体内容生产的50%以上。新京报的转型战略及其视频化转向对于纸媒转型而言是否具有示范性和复制性?这是本论文希望探究的问题。本文将从新京报的转型背景、转型战略、视频化转向路径与特色,视频产品运营模式与分发渠道等层面出发,梳理媒介融合背景下新京报的转型战略以及以视频化转向为重点转型方向的发展过程,通过对纸媒从业者访谈来探索纸媒的转型之路,并试图回答在全媒体生态环境下纸媒的视频化转向是否是普遍化选择?纸媒视频化转型的特点何在?在视频化之外纸媒转型还有无其他可能性?论文共包括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媒介生态的变化和纸媒进行媒介融合探索的现状做了综述,其中包括纸媒视频化的转型趋势和新京报的相关研究等;第一章主要从我国纸媒转型的四个阶段,当下纸媒转型所处的媒介生态及转型模式等三个方面来梳理阐述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的报业生态;第二、三章是本研究的重点章节,具体分析了新京报的视频化转型布局和实践路径的方方面面,与其视频化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适当提出了相关对策,最后一章则立足纸媒整体的视频化转型,探讨纸媒视频化转型的有利条件和将面临的挑战所在。本文研究结论是,新京报为纸媒进行视频化探索做出了专业化的榜样,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其目前尚未探索出一条明朗的商业化模式,因此,于其他纸媒而言,对新京报的视频化之路进行复制或套用还尚处于观望或只借鉴部分实践经验的层面,且由于各类报纸的背景和资金实力参差不齐,还有技术人员条件及宣传方向的限制等,纸媒的移动视频化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今,虽然网络时代媒介更迭速度日益加快,技术也不断将新闻变换成各种形态送到用户面前,但新京报的视频化发展之路在现阶段而言,依然是对各传统纸媒的转型和其新媒体的发展等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李江[2](2015)在《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中互联网创新能力的溯源与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它对中国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近日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互联网及其产业纳入了国家发展的重点战略,重新审视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也变得很有必要。从Web1.0阶段的网络化、到Web2.0阶段的社会化再到Web3.0阶段的即时化,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和变革经历了从自上而下封闭式的形态到强调以个人和用户为中心的转变过程。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共经历了三次浪潮,从中国开始出现互联网,到互联网在我国掀起第一次浪潮,这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动力,对我国的互联网产业而言,它的发展实质就是互联网的创新历史,包括商业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本论文着眼于中国互联网创新能力的溯源与研究,聚焦于互联网进入中国的早期阶段所呈现出来的互联网自身以及互联网引发的商业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能力。对这一时期互联网创新的表现、特点、动力和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推动互联网保持创新能力的建议。对于互联网思维、工业4.0、O2O等新概念层出不穷的今天,回到历史深度,回到互联网进入中国的早期阶段,可以溯本清源,更深刻理解今天和未来的互联网以及创新趋势。
黄志斌[3](2015)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领导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始终高度重视。一系列围绕互联网应运而生的新媒体蓬勃发展,由于新媒体工具的大众化和去中心化,使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充分把握新媒体的特点和规律,利用新媒体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已成为我党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本文围绕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分析文化领导权的理论内涵,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直面当前日益复杂的执政环境和严峻形势,剖析新媒体迅猛发展给文化领导权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索中国共产党利用新媒体巩固文化领导权的有效路径。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实分析、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视角,力图实现经典理论与客观现实的有机统一。
钱玉[4](2015)在《《人民日报》“求证”专栏探寻真相方法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传播技术的飞快发展,互联网与手机媒体的出现与普及,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大众自由表达的热情,公众在享受网络带来快感的同时,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虚假信息泛滥成灾,各种谣言、传言、流言不断产生,真伪难辨的信息误导着公众的认知,撼动着媒体的公信力。《人民日报》以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于2011年1月27日在要闻四版开辟“求证”专栏,以求通过记者的深入调查和多信源取证,来阻击虚假信息,澄清事实,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本文以专栏作为研究对象,2011年——2014年的新闻报道为研究样本,探讨专栏在探寻事实真相的方法与路径,以及对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带来的新思考。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是介绍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以及对“求证”专栏的创办背景及价值进行说明。第三章至第五章是本论文的的主干。本文以四年来“求证”专栏的282篇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分别对其选题来源、选题对象、研究方法、文本表达进行了详细的数据统计和文本分析,去探究“求证”专栏为何求证?求证什么?怎么求证?第六章是结合前几个章节,分析总结“求证”专栏对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启示,对于媒体采编机制、传播方式、舆论引导、媒体责任四个方面带来新的思考,以期对强媒体的新闻采访与报道的能力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杨璐萍[5](2013)在《新兴网络媒体时代政府危机公关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以微博、移动通讯平台为代表的新兴网络媒体凭借其实时、便捷等优势飞速地获得大众认可并普及开来。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传播媒体对公共危机事件发展方向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事件信息的传播,各方言论评述的汇集,消息的发布,传播媒体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无论在公共危机事件的哪个阶段,其作用都是非常值得关注和重视的。笔者将立足于当下网络媒体快速发展,微博等新兴网络媒体迅猛突现的大背景和新兴网络媒体发展的现状,以公共关系和危机管理的角度切入,以阶段分析理论作为理论出发点,分析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网络媒体对政府危机管理的作用以及带来的挑战,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后尝试提出政府危机公关中应对新兴网络媒体的对策和路径。本论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背景进行梳理,介绍了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的意义,并提出论文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相关理论依据,包括阶段分析理论、形象修复理论、“3T”和“5S”应对原则,并以此作为论文基本假设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基于第二章的理论基础,以阶段分析理论作为切入点,提出本文的基本假设。同时,分别从危机潜伏期、危机爆发期、危机蔓延期、危机恢复期对基本假设进行了技术路线分析。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论文的核心章节,主要对基本假设进行了相关的论证。第四部分从新兴网络媒体所处的地位,以及在危机事件传播中两面性的作用出发,分析新媒体的强大影响力,为危机公关的路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和理论支持。第五部分重点则是对本文的研究问题和基本假设进行案例论证。以典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从新兴网络媒体“双刃剑”的角色出发,通过正反两方面加以对比研究,分析总结政府在危机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和恢复期各个阶段不同的应对策略以及不同的应对结果,这也就为论文的基本假设提供了案例支撑。第六和第七部分是论文的结论部分,主要针对前文的研究问题、基本假设和对基本假设的进行论证以后,提出笔者对于政府危机公关中应对新媒体的路径选择。
顾军[6](2000)在《“第四媒体”探寻记》文中认为 在人类各大新闻媒体的发展过程中,还没有一种能够完全替代另一种。可是,最新诞生的一种媒体,从出生之日起,便开始显示出巨大优势,它容量巨大,文字、图片、活动图像一应俱全,并能在第一时间覆盖全球。这就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以因特网技术为支撑的"第四媒体"。新浪网"大塞车"贝尔格莱德当地时间1999年5月7日深夜,也就是北京时间5月8日晨6时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上空的一声巨响,划破天际。现代历史上罕有的一幕发生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发动了突然袭击,3位中国记者牺牲在异国他乡。震惊世界的消息一下子传遍全球。在中国,最早的报道不是出现在报纸上,也不是通过电视、电台播出,许多人最先得知噩耗,是面对着电脑,从鼠标的不断点击声中获悉的。就在清晨6点24分,位于北京西郊的新浪网在国内率先发出简讯报道此事件,"一石激起干层浪",国内各界一片哗然;在推出第一条简讯后,新浪网又于6点40分发出了有关此事的详细报道,全方位介绍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被炸情况和人员伤亡状况,与此同时,新浪网通过网友、传统媒体等多种渠道搜集信息,陆续报道北京、上海、广州,乃至世界各地的动向,多
二、“第四媒体”探寻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四媒体”探寻记(论文提纲范文)
(1)视频化转向:媒介融合背景下《新京报》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媒介生态的变化 |
二、媒介融合的探索 |
第四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的报业生态 |
第一节 我国纸媒转型的四个阶段 |
一、纸媒触网转向数字化 |
二、纸媒定制手机报谋求转型 |
三、“两微一端”成为转型标配 |
四、全媒体转型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当下纸媒转型所处媒介环境的变化 |
一、移动媒体终端大面积普及 |
二、新媒介涌现重建传播格局 |
三、传媒市场竞争态势己升级 |
第三节 纸媒转型探索的多种模式 |
一、全媒体转型 |
二、视频化转向 |
三、商业化模式重构 |
第二章 新京报转型的视频化探索 |
第一节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京报的视频化布局 |
一、新京报的全媒体转型战略革新趋势 |
二、新京报视频化转型的动因 |
三、新京报旗下视频产品概况 |
第二节 新京报的视频化突围路径探析 |
一、渠道融合:多元化合作模式 |
二、内容融合:多种形式力争原创 |
三、栏目创新:品牌形象立体化 |
四、特色团队助力视频化转型 |
五、精细化运营促进用户增长 |
第三章 新京报视频化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
第一节 新京报视频化中的问题 |
一、平台依赖严重 |
二、商业变现困难 |
三、专业人才缺失 |
四、新闻直播受限 |
第二节 新京报视频化发展策略 |
一、合理运作平台重视用户互动 |
二、坚持专业媒体定位 |
三、改善人才接纳与培养标准 |
四、利用品牌力量持续创新 |
第四章 纸媒视频化转型的可能性与挑战 |
第一节 纸媒视频化转型的有利条件 |
一、机遇所在,形势所迫 |
二、视频化转型已成常态 |
三、技术手段推动多元化视频报道 |
四、抓住风口扩大影响力 |
第二节 纸媒视频化实践中面临的挑战 |
一、内容挖掘和产出能力较低 |
二、视频报道栏目缺乏特色 |
三、与用户的互动频率不够 |
四、盈利模式尚在混沌状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中互联网创新能力的溯源与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二、中国互联网发展和创新的概述 |
(一)互联网的产生及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 |
1、互联网的产生 |
2、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
(二)中国互联网创新表现和早期发展阶段的划分 |
1、创新的定义 |
2、中国互联网创新表现的分类 |
3、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阶段划分 |
(三)中国互联网发展与互联网创新的关系 |
三、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中互联网创新的表现 |
(一)中国互联网早期的商业创新 |
1、技术应用的创新 |
2、现代高科技企业的成立 |
3、国际风险投资的引入 |
4、互联网本土企业与纳斯达克国际资本的对接 |
5、互联网自身商业模式的创新 |
6、互联网对传统领域商业模式的变革 |
(二)中国互联网早期的制度创新 |
1、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
2、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 |
3、去中心化的政府管理体制 |
4、互联网领域社会化治理的雏形 |
5、互联网有关会议的召开和论坛的成立 |
6、首次允许非体制内机构从事新闻活动 |
(三)中国互联网早期的文化创新 |
1、社会信息传播模式的变革 |
2、社会化媒体的出现 |
3、互联网意识的萌芽 |
4、互联网文化的启蒙 |
5、网络文学的诞生 |
四、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中互联网创新的特点 |
(一)学术阶段中国互联网创新的特点 |
1、以科研机构和少数科技工作者参与为主 |
2、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准备为主要创新内容 |
3、以国际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的帮助为推动力 |
(二)商业阶段中国互联网创新的特点 |
1、互联网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
2、互联网使用目的的商业化 |
3、互联网发展模式的再创新 |
(三)大众阶段中国互联网创新的特点 |
1、互联网发展轨道的规范化 |
2、互联网络内容的多样性 |
3、互联网用户的自主性 |
五、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中互联网创新的动力 |
(一)互联网进入中国的动力 |
1、国外互联网的发展为中国引入互联网技术奠定了基础 |
2、国内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引入互联网这一新的科技 |
3、国内信息传播渠道有限反面刺激了人们对新事物新信息的追求 |
4、最大的功臣当属一批有志把互联网技术引入中国的科技工作者 |
(二)互联网早期在中国发展的动力 |
1、首先的动力来自于互联网行业本身的发展 |
2、商业利益的刺激是推动互联网创新的直接因素 |
3、政府的支持为互联网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 |
4、网民的增加为互联网创新提供了用户基础 |
六、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中互联网创新的影响 |
(一)对政治及公共事务的影响 |
1、互联网的发展创新促进了民主政府的构建 |
2、互联网的发展创新为公民的政治表达提供了公共平台 |
(二)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1、互联网的发展创新给企业带来新的交易方式 |
2、互联网的发展创新促进了新兴行业的产生 |
(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1、互联网的发展创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
2、互联网的发展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3、互联网的发展创新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 |
七、推动互联网持续创新发展的建议 |
(一)互联网精神的内涵 |
(二)中国互联网早期创新阶段的互联网精神 |
1、网络平等的召唤 |
2、网络信息的开放 |
3、网络资源的共享 |
4、网络建设的协作 |
5、网络交流的自由 |
6、网络应用的创新 |
(三)以互联网精神为本推动互联网创新发展 |
1、当今互联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2、如何依靠互联网精神推动互联网创新发展 |
八、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蓬勃兴起的新媒体 |
第一节 何为新媒体 |
一、新媒体概念 |
二、新媒体定义 |
三、新媒体共识 |
第二节 新媒体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
一、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
一、新媒体蓬勃发展的现状 |
二、新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二章 文化领导权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文化领导权的概念 |
一、文化的概念 |
二、领导权的概念 |
三、文化领导权的概念 |
第二节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主要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
二、列宁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
三、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
第三节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当代意义 |
一、对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意义 |
二、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 |
三、对改进舆论引导的意义 |
四、对建立良性党群关系的意义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理论与实践总结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历史探索 |
一、毛泽东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
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探索的重要启示 |
一、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探索的成功经验 |
二、中国共产党探索文化领导权的教训反思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现状分析 |
一、国际环境变化对党巩固文化领导权的影响 |
二、国内环境变化对党巩固文化领导权的影响 |
三、党自身状况变化对巩固文化领导权的影响 |
第四章 新媒体带给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一节 新媒体带给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机遇 |
一、为党和大众平等对话提供了平台 |
二、为党了解民意、改进工作拓宽了渠道 |
三、为现代政治话语转型提供了契机 |
四、为展现政府良好形象新增了窗口 |
第二节 新媒体带给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挑战 |
一、新媒体考验党的意识形态建设 |
二、新媒体考验党的舆论管理能力 |
三、新媒体考验党的媒体管理能力 |
四、新媒体考验党的执政形象维护 |
五、新媒体考验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 |
第五章 新媒体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巩固文化领导权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强化利用新媒体巩固文化领导权的意识 |
一、利用新媒体巩固文化领导权应遵循的原则 |
二、借鉴国外政党运用新媒体的成功经验 |
三、深化新媒体在文化领导权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
四、提升新媒体执政意识巩固文化领导权 |
第二节 提高利用新媒体巩固文化领导权的能力 |
一、提高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的能力 |
二、提高利用新媒体进行文化建设的能力 |
三、提高利用新媒体进行文化创新的能力 |
第三节 完善新媒体背景下文化领导的体制机制 |
一、畅通交流共享渠道,构建良好管理机制 |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
三、加强文化立法,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人民日报》“求证”专栏探寻真相方法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党报研究现状 |
1.2.2 关于“求证”专栏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为何“求”——专栏的创办背景及价值 |
2.1《人民日报》“求证”专栏概述 |
2.2 专栏创办背景 |
2.2.1 社会环境——社会转型,重塑舆论环境 |
2.2.2 媒体环境——话语权转变,不实信息泛滥 |
2.2.3 自身环境——谣传关注度上升,时机成熟 |
2.3 专栏创办价值 |
2.3.1 回击谣传,探寻真相 |
2.3.2 引导舆论,社会舆论的“稳定器” |
第3章 求证“谁”——专栏探寻真相选题研究 |
3.1 新闻来源统计分析 |
3.2 报道选题统计分析 |
3.2.1 按报道领域分类 |
3.2.2 按报道内容分类 |
3.3 选题特点分析 |
3.3.1 优化选题,保证报道平衡 |
3.3.2 贴近民生,社会责任感强 |
3.3.3 政治敏感,维护政府形象 |
第4章 如何“求”——专栏探寻真相方法研究 |
4.1 调查:追溯源头,实地查证 |
4.2 采访:正反观点论证,多信源互证 |
4.3 解读:官方权威回应,多方专家阐释 |
4.4 整合:媒体合作,全方位求证 |
第5章 如何“证”——专栏探寻真相文本表达研究 |
5.1 标题观点明确,否定设问加引言 |
5.2 语言表达精确形象,夹叙夹议 |
5.3 论证结构严谨,报道方式多样化 |
5.3.1 答疑式:疑问+调查,直接回应核心问题 |
5.3.2 系列报道:调查广博深刻,多侧面回击谣传 |
5.3.3 评论:由点到面,释疑解惑 |
5.3.4 微求证: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
5.4 图文相得益彰,信息图可视化报道 |
5.4.1“求证”专栏信息图分析 |
5.4.2 信息图化繁为简,可读性高 |
第6章 启示——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新思考 |
6.1 采编机制——编辑主导策划,优化整合采编资源 |
6.2 传播方式——全媒体联动,报网一体化 |
6.3 舆论引导——阻击谣传,在真相中引导舆论 |
6.3.1 利用“谣传”议程设置,引导舆论 |
6.3.2 注重民生视角,政府与民生议题对接 |
6.4 媒体担当——注重记者专业自治,重塑媒体公信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新兴网络媒体时代政府危机公关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基本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阶段分析理论 |
2.1.1 罗伯特·希斯的 4R 模式 |
2.1.2 诺曼·奥古斯丁六阶段模式 |
2.1.3 斯蒂文·芬克的阶段分析理论 |
2.2 形象修复理论 |
2.3 危机公关“3T”原则与“5S”应对原则 |
2.3.1 危机公关 3T 原则 |
2.3.2 危及公关 5S 原则 |
第三章 危机公关中基于阶段分析理论的基本假设 |
3.1 基于阶段分析理论的基本假设 |
3.2 基于危机四阶段理论的分析模式 |
3.2.1 危机潜伏期: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实现危机预控 |
3.2.2 危机爆发期:应急处理 |
3.2.3 危机蔓延期:舆论引导 |
3.2.4 危机恢复期:形象修复 |
第四章 新兴网络媒体在政府危机公关中的影响力 |
4.1 新兴网络媒体在政府危机公关中的地位 |
4.1.1 大众传媒与政府危机管理的关系 |
4.1.2 新兴网络媒体在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核心地位 |
4.2 新兴网络媒体在政府危机公关中的作用 |
4.2.1 积极作用 |
4.2.2 消极作用 |
4.3 微博在危机事件中的影响力 |
4.3.1 微博 |
4.3.2 微博在危机事件中的影响力 |
第五章 新兴网络媒体时代政府危机公关的典型案例分析 |
5.1 危机潜伏期案例分析 |
5.1.1 正面案例---南京梧桐树事件 |
5.1.2 反面案例---“7·23”特大动车组相撞事件 |
5.2 危机爆发期案例分析 |
5.2.1 正面案例---浙江湖州市副市长坠楼身亡事件 |
5.2.2 反面案例---“7·23”特大动车组相撞事件 |
5.3 危机蔓延期、恢复期案例分析 |
5.3.1 正面案例---“11·15”上海静安特大火灾事件 |
5.3.2 反面案例---“7·23”特大动车组相撞事件 |
第六章 新兴网络媒体时代我国政府危机公关的问题分析 |
6.1 新兴网络媒体下我国政府危机公关中存在的问题 |
6.1.1 丧失抓住危机传播的主动权 |
6.1.2 “不作为”的拖、瞒、隐、骗 |
6.1.3 危机公关中政府的诚信缺失 |
6.1.4 缺乏与媒体沟通和合作 |
6.1.5 责任推诿,问责模糊不清 |
6.2 新兴网络媒体下我国政府危机公关中问题的成因分析 |
6.2.1 意识层面:危机管理意识薄弱 |
6.2.2 方法层面:危机应对策略不及时和不科学 |
6.2.3 技术层面:政府网络平台和微博问政的滞后 |
6.2.4 制度层面:监管机制和问责机制不健全 |
第七章 新兴网络媒体时代我国政府危机公关的应对策略 |
7.1 新媒体时代政府对危机事件的应对原则 |
7.1.1 “黄金四小时”的解决时效原则 |
7.1.2 信息透明原则 |
7.1.3 “重民意稳民心”原则 |
7.1.4 科学高效,依法办事的原则 |
7.2 新媒体时代政府危机公关中的应对策略 |
7.2.1 危机潜伏期: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掌握主动,控制事态于萌芽 |
7.2.2 危机爆发期:积极沟通,开诚布公,明确责任 |
7.2.3 危机蔓延期:利用媒体舆论引导,澄清负面信息,消除危机 |
7.2.4 危机恢复期:转危为机,恢复并提升政府形象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第四媒体”探寻记(论文参考文献)
- [1]视频化转向:媒介融合背景下《新京报》的转型研究[D]. 周瑞.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2)
- [2]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中互联网创新能力的溯源与探究[D]. 李江. 浙江传媒学院, 2015(08)
- [3]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研究[D]. 黄志斌.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4]《人民日报》“求证”专栏探寻真相方法与路径研究[D]. 钱玉. 河北大学, 2015(12)
- [5]新兴网络媒体时代政府危机公关的策略研究[D]. 杨璐萍. 电子科技大学, 2013(S2)
- [6]“第四媒体”探寻记[J]. 顾军. 中国商界,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