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糊等值理论在数据清理中的应用(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惠月瑶[1](2021)在《艺术等值视域下中文歌曲的英文翻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佟威[2](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大规模考试质量评估方法研究和应用》文中认为大规模考试通常指在国家范围或较大规模经济体内由专业考试机构组织管理,以选拔、评价和监测等为主要目的的考试形式。在我国,大规模考试主要是指高考、研究生考试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考试;国际上,大规模考试则包括SAT、PISA等一些知名考试和评价项目。本文研究对象聚焦的是我国的大规模考试,特别是高考。大规模考试和一般性考试有着显着区别。一般性考试由于人数较少,影响范围小,限制条件相对较低,模型和算法的适应性较强。大规模考试具有更广的关注度,更高的质量要求,更大的社会影响,特别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大规模考试形成了一整套相对传统的模式,包括一系列管理层面的措施,也有一系列技术层面的保障,以确保其平稳顺利。这种模式长期以来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考试规模愈大,涉及因素就愈多,面临局面就愈复杂,适应和调整起来也就愈难。传统的试题质量保障机制当前正经受着剧烈冲击,只有做出改变才能应付不断出现的各种挑战。如何应对紧迫的形式和复杂的困境,成为大规模考试面临的重要课题。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为改变和解决这种困境提供了重要支撑。如何实现深度学习技术与大规模考试的深度融合,成为改善大规模考试试题质量评估方法的重要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然而,当前深度学习技术在考试中的应用刚刚起步,正处于探索阶段,在一些具体考试任务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考试的赋能仍需系统梳理和深入探索。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若干方法,旨在解决大规模考试中试题难度预估和相似题的判定等问题,并致力于付诸应用和实践。本文的工作和贡献可以概括如下:首先,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实现试题难度自动预测。试题难度预测是大规模考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过难或者过易都无法准确测量学生能力。传统的试题难度预测试是由命题专家人工完成或提前把试题由一小部分志愿者公开试答并通过作答数据分析计算试题难度。由专家预估的试题难度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难度系数不稳定;试答又容易导致试题泄露。更重要的是,两种预估方式彼此独立,没有把与试题相关的数据(文本和作答)进行统一考量。本研究基于深度表征框架,深入挖掘和利用试题文本信息,再结合大量学生作答数据,建立起试题文本和实测难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试题难度预测。具体地,试题经过数据预处理后,表示成分布式表征的向量集合,然后基于CNN和RNN模型来获取试题的局部信息和序列信息的技术方案。在loss函数中设计pairwise形式消除学生作答数据的样本依赖性,进行模型训练,得到关于试题文本和试题质量参数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高考数学试题难度预测这一任务,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其次,基于语义关联关系,实现对试题的深度语义理解和质量把控。前一项工作主要对形式单一、独立设问的试题进行研究,针对的是以数学题为代表的理科类试题。然而,一些阅读类试题具有显着差异性,试题的难度需要结合试题基于的素材、试题的选项等信息进行研究。本项工作是在参考一些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引入了注意力机制,寻找影响试题质量的深层次语义信息,发现试题材料中与问题相关的重要部分,以提高试题特征挖掘的精准性和稳定性。具体地,模型结构由四部分组成,输入层、双向GRU层、注意力层和预估层。其中,双向GRU层不仅可以学习整个输入序列的远程依赖关系,还可以同时从前向和后向学习上下文信息;注意力层采用的是AoA机制,可以提取与试题更相关的文档或选项中词语,作为特定试题难度预估的主要信息,有助于模型的可视化,提升其可解释性。第三,基于知识结构图表征进行试题相似度判定。试题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是大规模考试领域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在高利害且强调选拔性的大规模考试中,一份试卷出现两道相似试题或者其中的试题与已考试题相似,都容易引起争议和社会关注。另外,相似试题对自动组成多套相似试卷的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基于试题语义层面的相似性分析具有重要价值。以往的试题相似性预判依赖于命题专家,这种方式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效率也不是很高。同时,一些基于浅层语义信息的试题相似性研究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本研究结合试题所具有的知识点图结构信息,实现了更加全面的试题表征用以判断试题之间的深层次语义关系。具体地,本文提出一个新的knowledge-aware的多模态深度学习网络(KnowNet)。该模型包括两个主要表征层:试题内容表征层(CRL)和知识结构融合层(SFL)。试题内容表征层(CRL)主要用来对试题的多模态信息(如图片和文本信息)进行联合表征,涉及到词嵌入方法、卷积神经网络和基于注意力机制的LSTM模型。知识结构融合层主要用来表征知识点的图结构信息。在该层中,模型首先是通过一个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模块(CKA)对知识点和试题内容信息进行建模,然后通过树形卷积网络(TCN)对知识点的图结构信息进行表征。知识结构表征层不仅可以获取相关的结构信息,而且对基于知识结构的相似题的判定提供了一种可解释性的视角。最后,模型通过相似题打分模型(SSL)来对任意两个试题的相似程度进行评估。实验结果也证明KnowNet模型具有很高的有效性和可解释性。最后,研究成果在大规模考试中的实践和应用中取得了显着效果,体现了社会价值。本研究的所有成果都与大规模考试的系统工程进行了深入融合。通过对难度预估算法训练得到的模型进行集成,每一道试题所对应的机器预估难度为命题专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试题属性自动标注是本研究的一个过程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通过试题的标注数据来训练模型实现试题属性的自动标注,目前也已经应用到具体命题工作。相似题判定的算法能够针对任何一个编制出来的新题提供出系统中与其相同或者相似的试题反馈,为命题专家提供参考。所有这些研究成果已经集成在大型题库等信息化系统中,在考试行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大规模考试的数字化进程。基于本研究成果,多个与大规模考试相关的系统性工程都快速发展起来,如试题资源的标准化管理、教材检索、试题语义查询和检索以及大规模网络试题爬虫和试题素材收集等等。本研究成果探索了大规模考试和深度学习相融合的实践路径,提供了针对大规模考试个性化需求的解决方案,得到了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认可,为服务和保障国家考试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胡波[3](2021)在《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方哲学对规范研究出现了一种转向,即从对规范的直接研究对规范内容的描述性研究。规范也是描述翻译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翻译规范的研究不只是要建立一套翻译的标准、规则和原则,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翻译质量,更是要将翻译活动放入整个社会和国际交往关系的大背景中去考察,从而对翻译规范的内涵、要素,以及翻译的本质等进行一种描述性研究。本研究中所指的法治话语,更多的是指向我国国家层面出台的偏向于政治性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的文件。从翻译实践上看,现有的法治话语对外翻译由于参与主体较多,不同译文之间存在着术语翻译不统一、不规范的现象,即使是在同一法治话语的译本中,也还会有对原文理解上存在误读、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等方面的问题,在法治话语的翻译过程中,违反翻译规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从理论研究来看,对法治话语的翻译更多的是集中于法治新词的词汇层面,从宏观层面论及法治话语语篇的翻译相对较少一些。此外,相关的研究既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其研究的成果也缺乏系统性、整体性,这给我们开展法治话语翻译规范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契机。国家机构对法治的言说更具影响力,本研究选择以我国国家机构法治话语为研究对象,针对法治话语翻译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1.鉴于西方翻译规范理论已经被广泛地引进中国,并运用在大量翻译研究文章中,中国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的对外翻译是不是可以直接套用西方翻译规范理论?为什么?2.不同于文学体裁,中国国家机构法治话语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属性,其翻译规范的内容应该是什么?3.从规范到规范化是个从静态到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国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的对外翻译应该怎么样进一步实现规范化?鉴于规范本身是一种社会规则、标准,具有较强的规定性,对翻译规范的研究不可能完全排除规定性的一面,本研究具有建构规范体系的理想化的价值和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标是为法治话语翻译规范的研究尝试提出和建构一个层次化、结构化和多元化的翻译规范系统框架,增强翻译规范研究的理论阐释力,从而指导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的具体翻译实践。本研究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哲学的方法(演绎法、归纳法、比较法)和个案研究法,通过演绎推理的方式,尝试建构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归纳和比较,将理论适用于法治话语翻译的个案研究之中。主要的研究结论有:1.中国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研究,并不能够直接套用现有的西方翻译规范研究的结论与成果。这里有三方面的理由来支撑:第一,西方翻译规范理论研究的兴起,是从文学翻译领域开始的。不同的体裁和文本,对应的翻译规范自然也应该会有所不同。法治话语翻译属于应用型翻译的范畴,对不同的文本翻译规范进行描述性研究,也需要呈现出不同的研究进路和特征。第二,西方翻译规范理论研究虽然推进了翻译研究由“文化转向”向着“社会转向”的转变,但这只是一种视角的转变,翻译与社会学交叉的这种跨学科研究是否代表一种“范式”的转变,还是要看其哲学根基,西方翻译规范研究的哲学根基并未发生改变,仍然是以哲学阐释学为基础,是解构主义范式的一种延续。第三,正是因为延续了解构主义范式的研究模式,我们从西方翻译规范研究的几位代表性人物的结论中并未发现其建构性,相反,更多的是一种分散性、解构性。2.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具有系统性、多层面性,更应该是一个集宏观、中观和微观元素的翻译规范理论体系。本研究引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将规范和主体的行为联系起来,是基于交往理性、建构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将研究范围从主体延伸至主体间性层面,进入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即“交往范式”。哈贝马斯借用并且改造了卡尔·波普尔的理论,从而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三个世界”理论,涵盖了交往行为的全部领域,这三个世界分别是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内在世界。哈贝马斯的“三个世界”理论就为法治话语翻译规范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理论框架。翻译本身是一种复杂的交往活动,需要进入三个世界的领域,在主体、客体和多元主体三个层面之间实现交往互动。社会环境的变化让翻译的本质也产生了一些变化,翻译活动越来越朝着社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可以将西方的翻译规范理论重新划分,并且进一步补充,实现一定的结构和层次化,即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层面,分别对应着主观世界、社会世界和客观世界,不同世界中的交往活动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翻译规范,从而建构形成一个系统化、完整的规范框架。法治话语翻译三个世界的不同规范并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一个多维、立体、融合的整体,而语言、文化和个体的理解就成为三个世界相互融合的界面与载体。在宏观层面上,法治话语翻译的主观世界要求遵循伦理规范(或道德规范),包括价值规范、目的规范和权衡规范。在中观层面上,法治话语翻译的社会世界要遵循职业规范(期望规范、责任规范、操作规范、管理规范、技术规范、评价规范),加强对翻译的项目化管理。在微观层面上,对法治话语翻译客观世界的认识,终究是要符合产品规范(预备规范、关系规范、文本规范),预备规范包括文本选择和译者的选择、翻译人才培养等,而关系规范还是聚焦于语言符号的转换,主要是从词汇的层面来考察翻译规范。此外,法治话语翻译也需要上升至语篇的层面,建构起文本规范。3.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化工作,需要坚持系统性和持续性的两大原则,针对翻译规范的系统性框架而展开,即针对国家架构法治话语翻译的主观世界、社会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对应的伦理规范、职业规范和产品规范,分别给出对策和思路。本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在理论上,丰富和完善西方翻译规范理论,建构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框架,从而增强翻译规范理论的解释力;在实践上,更好地认识法治话语翻译规范的现象和本质,为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实践提供指导。
刘宏[4](2020)在《西奥·赫曼斯翻译理论研究》文中提出西奥·赫曼斯是当代翻译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其理论研究成果对西方翻译研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他声名显赫,但中外学界对其翻译理论仍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耙梳细读其理论着述,以述评结合方式深入解读阐释了赫曼斯的主要翻译理论创见,建构了其理论体系,展现了其以反思批判为特征的学术精神。此外,本文还首次对赫曼斯翻译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了提炼总结。本研究由三大部分组成。导论为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赫曼斯的基本情况和学术成就,并经文献综述考察了对其的研究现状,同时阐明了本研究的选题意义、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核心部分,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赫曼斯翻译理论产生的背景。该章概述了与其翻译理论创建关系密切的三个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流派,即“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学派”和“后殖民翻译研究”。语言学派的翻译等值理论为赫曼斯的理论建构提供了反思对象,而“翻译研究学派”和“后殖民翻译研究”的主要观点则为其理论建构提供了养分。第二章主要探析了赫曼斯的等值批判理论体系。本章先扼要考察了西方翻译等值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观点,并以图里对等值概念的革新为导引展开对赫曼斯等值批判理论体系的研究。本章主要要通过分析赫曼斯的翻译“操纵观”、“等值幻觉论”,探讨其“建模论”的翻译本体观以及翻译自我指涉和译者在场理论来呈现其对等值理论进行的系统批判。第三章研究对象为赫曼斯的翻译规范理论体系。本章以图里和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为对照,探析了赫曼斯翻译规范理论的诸多创见。首先分析了他从“惯例”概念入手对翻译规范内涵进行的理论拓展,接着解读了其翻译规范的价值观和权力关系理论和规约力模型。本章还研究了赫曼斯以“期待”和“选择”概念为核心建构的翻译规范研究方法,探析了其基于翻译规范的元理论思考和丰厚翻译策略。第四章展现了赫曼斯翻译社会系统理论体系。本章以佐哈尔多元系统论,勒菲弗尔翻译系统观为背景,以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和卢曼社会系统论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情况为参照,全面解读了赫曼斯的翻译社会系统理论。以其提出的翻译的社会建制性观点为引导,分析了其将翻译建构为一个自我创生的社会系统的理论框架,并着重解析了“自我指涉”、“形式”和“二阶观察”等关键理论概念。第五章从对赫曼斯具体理论的研究延展到对其翻译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整体提炼和阐发。该章基于对后现代哲学主要思潮的简析,探析了赫曼斯具有建构主义特征的认识论,提炼了其以分析和揭示差异为独特方法的翻译研究方法论。第三大部分为研究的结语部分,将提出本研究的结论,总结本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余平[5](2020)在《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译的认知研究肇始于20世纪中后期,不过直到21世纪初R.M.Martín提出“认知翻译学”这一术语,认知翻译学才获得了极大关注。认知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主张将认知科学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为翻译学的理论发展和应用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范畴与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范畴化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可以有效规避中西传统译论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有助于进一步审思翻译的范畴属性。按照上述思路,很多翻译研究者在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过程以及策略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1)以往研究虽能指出翻译是范畴之间的转换活动,但范畴转换的过程和模式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挖掘;(2)以往研究以对翻译现象的描写为主,解释性研究较少,即是说,他们并未交代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理据。鉴于此,本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和范畴化理论,探讨翻译的范畴转换,旨在构建翻译的范畴转换模式,揭示翻译的范畴转换过程,并通过英汉翻译实例,探讨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为什么可以进行范畴转换这一根本性问题,挖掘翻译范畴转换背后的认知理据,以期拓展和完善认知翻译学理论,进一步深化认知语言学的应用研究。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讨论和解决以下问题:(1)认知范畴观下,翻译的本质和属性是什么?(2)翻译范畴转换的具体模式是什么?(3)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为什么可以进行范畴转换?其认知基础和认知机制是什么?通过研究,主要发现如下:第一,从本质上讲,翻译是一项以范畴转换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即是说,翻译是一个由源语范畴到目标语范畴的动态转换过程。翻译具有原型范畴属性,翻译的诸多属性和话题都是依据翻译的原型特征界定的。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存在范畴对等、范畴错位和范畴空缺三种范畴关系。这三种范畴关系的存在与翻译范畴的文化依存性紧密相关。不同类型文化依存词的形成是由于各民族具身体验的不同。不同的体验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型和认知方式,这在语言上必然会留下印记,导致不同语言之间表征方式的差异,形成诸多对文化语境和社会语境依赖程度不同的文化依存词,进而导致这三种范畴关系的存在。第二,由源语范畴到目标语范畴的转换模式主要由语言范畴转换模式和非语言范畴转换模式组成。在翻译实践中,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经历了范畴替换、范畴整合、再范畴化和跨范畴化等认知操作过程。该过程以原型范畴和理想化的认知模型为参照。此外,实现源语和目标语的信息对等,不仅需要语言层面(词汇、句法、语义、语用、文体等)的范畴转换,还可能涉及社会、文化等非语言层面的范畴转换。第三,翻译是具有隐喻性和转喻性的范畴转换活动。隐喻性体现在翻译具有隐喻的本质特征,即在范畴转换时需要借助范畴之间的相似性用目标语范畴来解读源语范畴。转喻性体现在翻译范畴转换的过程中。在范畴转换时,译者首先对源语范畴进行理解和解构,然后在目标语中寻找对应的范畴进行建构和表达。这一过程体现了“一范畴代另一范畴”的转喻操作。第四,翻译的范畴转换受具身认知和象似性的制约,并以此为理据。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对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进行分析,不仅要考虑语言结构,还要考虑概念结构或经验结构,实现源语和目标语概念结构的对等。此外,译者还需具备一定的象似性意识,尽可能地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语言象似性特征,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皆似”理想的转换效果。认知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本研究在该范式下,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和范畴化理论,构建了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探讨了翻译的范畴转换过程,并揭示了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理据。本研究构建的翻译范畴转换模式是对以往翻译过程研究的有效补充。此外,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作为认知翻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和完善认知翻译学理论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永皓[6](2020)在《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文中提出翻译研究的方法、路径、范式在不断翻新,翻译理论也越来越丰富,翻译不应被看作是一个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行为,而应同时兼顾语言、跨文化交际、语篇特征等属性,以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本论文认为,翻译的直接对象应该是原文语篇,而翻译的最后成果则是译文语篇。因此,本论文从语言学的视角,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语言学、句法学、语用学等的相关理论,宏观上从语法连贯、语义连贯、语用连贯三个大的角度,微观上则是从该三大角度的下位分类出发,以中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其日译本《习近平国政运営を语る》两个语料为研究对象,在对照分析两个文本各自的语篇连贯的基础上,对语篇连贯在日译本中的重构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语篇连贯在汉译日翻译过程中发挥的指导性作用及应用的可能性,并以此检测译文的准确性。在语法连贯视角下,首先从照应、替代和省略、连接等多个具体的角度对日译本中的语篇连贯的重构展开了研究。在“照应”这一小节,主要探讨了第一、二、三人称及其复数的日译。在“替代和省略”小节,着重探讨了指示词“如此”、“这么”、“这样”的日译。“连接”小节里,对连词“以及”进行了研究,发现译文语篇要达到连贯重构的目的,不可过多受原文语篇的掣肘,而是应根据日语的语言特质、译文的语篇连贯特性等,作适度的增减及调整,不能简单地移植原文的结构。其次,从修辞连贯的角度对译文语篇的连贯进行了研究。具体是择取了有代表性的“排比”修辞格,从句子的排比和句子成分的排比两个角度分别展开了研究。原文语篇中的排比对译文语篇中排比的使用与否,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多数情况下按照原文中顺序翻译为日语,即可重构连贯。另外还发现,语篇中存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日译词不同的情况。为了使语篇在连贯方面更紧密,有必要对译词进行统一化处理,以提高受众的接受程度。再次从句法连贯的角度,以“被”字句为探讨研究对象展开了研究。发现原文中的“被”字句与日语被动句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多数的“被”字句可以译为日语的被动句,但也有例外,有的“被”字句翻译成日语被动态反而不自然,进行汉译日翻译时,需要同时兼顾译文的连贯性。然后是从语序的角度,包括主谓殊位、定语、状语等角度,考察了译文语篇中的连贯是如何重构的。通过对原文语篇的整体分析,发现主谓殊位主要发生在汉语的“是”字句中,数量也很少,且并未发现“是”字句以外的主谓殊位的情形。“定语”小节中,主要探讨了双重定语和多重定语的日译。整体而言,译文中多重定语的排序受到的制约因素很多,需要在译前准备阶段,译者对原文语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分析清楚多重定语之间的关系。最后从主位推进模式的角度探讨了一个较长篇幅语篇中连贯的重构,发现原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在译文中往往会发生变化。主位推进模式是否要调整,不仅取决于译者,还要观察译文语篇连贯性是否得以保证,以及连贯是否顺畅。语法连贯是研究《治国理政》及其他中央文献日译的根本出发点和基础,同时也是首要层次,因为翻译说到底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译者要处理的首先是语言,尤其在书面形式的语篇中,这一特征更为显着。在由低到高的、划分为词、句、超句体、段落、语篇的各个层级上,中央文献的汉译日都要遵守译语的语法规则和使用习惯,译语语篇中的前后句子、前后段落的连接上,要流畅自然、不带逻辑矛盾,同时体现应有的、恰当的逻辑关系,以使译文语篇的连贯得以恰当重构。在语义连贯视角下,首先从小句经验功能角度对语篇连贯在《国政运営》的语篇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及物性系统的六个“过程”(process)在翻译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具体例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论文认为,在《治国理政》的汉译日过程中,译文语篇的小句的“过程”类型的择取,要兼顾语篇的意义;其次,译文语篇的小句间逻辑依赖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服从于译文语篇的整体意义,并同时受原文语篇中小句的“过程”类型的影响和制约;再次,由于原文语篇中的一个小句,在译文语篇中可以用两种或多种形式表达,同时为使译文语篇的语义连贯重新构建起来,小句也有可能进行分译、合译、不译,甚至有可能降至次一级的单位(词组、短语等)进行表达。其次从重复和同义性衔接两个角度,对《国政运営》中的句际语义连贯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两个语料的对比分析,发现有的原文的衔接在译文语篇中保留下来,从而使译文语篇的连贯性比较明显;而有的例子中,衔接在译文语篇中没有完全保留下来,有衔接中断的现象,对语篇的连贯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使译文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也能清晰可见,保证语篇的连贯性,应当参照原文语篇中的语义上的连贯,使其在汉译日的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再次从同现关系的角度,对语义连贯进行了探讨。在《治国理政》的汉译日翻译中,要注意具体语义的表达,消除歧义,以确立该词的具体语义指向,消除模糊语义,重新构建译文语篇的连贯。然后从段际语义连贯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发现通常需要让译文语篇在语义连贯方面与原文语篇保持一致,一般不做改动。为了保持语义连贯、保证原文意义的准确传达,有时需要对句子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分译、合译等。最后从深层逻辑语义的角度对两个实例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研究发现在《国政运営》语料中,有的深层逻辑语义没有翻译出来,造成译文读者难以把握原文语篇的意义,主旨不鲜明,导致翻译出现了失误,连贯发生了断裂。因此本论文认为,译者需要全面分析原文语篇的深层逻辑语义,并在译文语篇中以恰当的形式呈现。在语用连贯视角下,首先,对关联翻译理论进行了梳理,阐明了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对语篇连贯重构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并从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两个不同的视角,对连贯在《国政运営》中的重构进行了研究。直接和间接翻译方法使《治国理政》的日译能够顺利达到翻译目的,在译文语篇的连贯方面也发挥了指导性作用。其次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对其在《国政运営》的语篇连贯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在语域的三要素方面,对应清楚,所表述的主题基本一致。语场方面,原文语篇的连贯,在译文语篇中以相同的语言结构保留;语式方面,原文和译语之间对应性强,各自也都达到了语式的要求;语旨方面也符合讲话人与听话者之间的关系。原文的语篇连贯在译文语篇中得以重构,达到了翻译的目的。最后从语域的角度,对其在《国政运営》的语篇连贯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语域包含语场、语式及语旨,三者之间关系紧密、缺一不可,任何一项的改变都会影响语言使用,从而导致不同的语域产生。语式方面,结构上存在对应,句式既有变化又有规整,如长句与短句的结合严密。语旨方面,译文语篇也没有改变原文语篇的讲话特色,也存在着对应关系。因此可以说,语场、语式、语旨对日译及《国政运営》的语用连贯重构有指导性的作用。通过以上三个视角的探讨和研究,本论文认为三者在《国政运営》中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缺一不可;三者所构建的译文语篇《国政运営》的连贯在整体上不是线性的或单向的,而是一个互相交织的立体网络。语法连贯处于最基础维度,是汉译日翻译和译文语篇实现连贯重构的根本出发点,也是首要视角和必须正确处理的首要问题。语义连贯与语法连贯紧密相联,且处于语法连贯的上一层次。语法连贯与语义连贯之间并非泾渭分明、互不相关,而是同时发挥指导作用、并行不悖的关系。语用连贯是高于语法连贯和语义连贯的一个维度,处于二者之上,《治国理政》和其他中央文献的日译,在使译文语篇的语法连贯和语义连贯的同时,也要兼顾语用连贯。通过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语篇连贯在中央文献汉译日的翻译中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译文语篇中的连贯重构具有指导性作用。语篇连贯在译文语篇中的重构,可使译文语篇更具有连贯性,同时也使语篇特征更为清晰。基于语篇连贯角度的本次研究,不再局限于“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而是将中央文献的汉译日翻译看作是超越字对字、句对句逐一翻译、机械翻译的翻译,将研究视野拓展至语篇层次,探讨语篇层次上的译文语篇的连贯重构。本论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如下几种:文本对比分析法、文献综述分析、跨学科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三点:(1)视角独特。本次研究是从一个崭新的语篇连贯的视角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展开的汉译日翻译研究。从调查、分析的结果来看,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相同或相似视角的研究,是一次有益的尝试。(2)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紧密结合。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日译本的相关数据,并以获取的数据为依据,对日译本的受众接受度进行分析,同时也是对本论文的客观性的支持;(3)紧密联系中央文献研究实际。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语篇连贯视角下的中央文献的汉译日实践和研究,提供一定的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所采取的视角和方法,是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和研究《治国理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同时也期待能为其他中央文献的外译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提高外宣翻译质量、助力中国声音的海外有效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湘[7](2020)在《《中国自驾游发展报告2017-2018》(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需求的多样化,旅游行业结构也开始进行调整,自驾游逐渐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其关注度也日益提高。作为行业权威的年度报告,《中国自驾游发展报告(2017-2018)》总结了过去一年间中国自驾游发展的总体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阶段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本次翻译实践选取《中国自驾游发展报告(2017-2018)》第一章总报告部分作为翻译材料,并运用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作为指导理论。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包括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两个方面,范畴转换又分为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和内部体系转换。在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译者分别从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两个方面对文本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翻译转换理论在旅游报告类信息文本中的实际应用。在层次转换上,译者通过复数形式以及时态和体态的转换,实现从汉语词汇到英语语法的转换。在结构转换上,译者分别从否定到肯定、主动变被动、人称主语到非人称主语等结构进行转换,以更加符合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在类别转换上,译者对动词、形容词、介词、副词和名词进行转换,准确传达出原文的意思,增强译文可读性。在单位转换上,译者在词汇、短语、子句和句子等不同级阶之间进行转换,使句子逻辑关系更加清晰,译文通顺流畅。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希望能对国内外自驾游爱好者以及与自驾游相关的企业快速把握行业动态提供参考,促进自驾游行业的积极健康发展。并且译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文本的翻译策略,以期能为同类型文本的翻译提供新的视角。
黄萍[8](2020)在《《非洲的发展和受教育权》(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外出版的介绍非洲的书籍不在少数,大多涉及社会习俗和历史文化等领域,而在非洲教育方面的专着却鲜有瞩目。因此,为了促进中非教育的交流和发展,翻译非洲教育相关的着作也愈发重要。本报告选取《非洲的发展和受教育权》一书中的第一、二章内容为翻译材料,第一章介绍了发展权和受教育权,第二章阐释了基础教育的理论框架和效益。笔者以这两章作为汉译实践材料,以卡特福德翻译等值论为指导,即当原语文本或部分与译语文本或部分具有相同(或至少部分相同)的实体特征时,就达到了翻译等值的条件,以此分析如何实现教育类英语文本与中文文本的实体特征在一定语境下相关联,并试图提出解决办法。而如何处理特色人名、首字母缩略语、普通词汇等词汇层面的翻译,以及子句、长句等句式层面的翻译是笔者在本次翻译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难点。因此,笔者通过特色人名的音位翻译、首字母缩略语的零翻译、普通词汇“等值概率”的计算、代词的还原与替代等方法实现了词汇层面的等值翻译;采用名词化结构的转译、子句的语境翻译、化被动为主动翻译、长句的拆分与重组等策略实现了句式层面的等值翻译。本报告基于卡特福德翻译等值论,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探究教育类文本的汉译方法,以期为翻译此类文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总结出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对中非教育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交流互鉴经验。
马紫葳[9](2020)在《《野猫精》中互文手法的汉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60年代法国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提出“互文性”这一概念以来,这一有关符号、文本间的对话互涉关系的理论在文学、符号学等诸多学术领域得到深入发展,体现出这一理论的强大的解释力。而翻译尤其是文学文本翻译与文本间关系的联系尤其紧密,翻译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文本间的互文对话关系。俄罗斯作家塔吉扬娜·托尔斯泰娅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小说《野猫精》中涉及多种类型文本互文关系,突出体现了互文关系在文本建构中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以小说《野猫精》为语料文本,重点研究该文学作品中互文手法的翻译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文学作品中的互文手法翻译,互文手法则是文学文本间互文对话的主要体现方式。该选题的现实意义则由以下方面所决定:一、在翻译研究领域内互文性理论有关术语和互文手的相关法定义尚且存在一定模糊性,二、《野猫精》这一后现代主义经典文本在互文性翻译尤其是对其互文手法的翻译研究上尚且缺乏多角度、系统化的分析。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经典互文性理论,尤其是涉及互文性及互文手法的相关术语、分类方式的基础上,结合《野猫精》中的具体语境分析其主要功能,突出研究文学文本翻译中互文手法翻译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了对比分析、归类论证、举例论证、演绎归纳等研究方法,以求能归纳总结出文学文本中互文手法翻译过程中所需要加以重视的诸多因素,为互文手法的汉译提供一定实践性建议。在结构和主要内容上,本文由绪论、四章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组成。在第一章“互文性及相关理论研究综述”中,主要介绍了国内外互文性理论尤其是互文性翻译的研究现状及小说《野猫精》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突出了互文性理论的强大解释力与小说《野猫精》中互文手法翻译研究的必要性;在第二章“互文性的定义及相关理论”中则在综合研究了前人互文性理论不同的定义视角及多种分类方式,归纳总结了文学文本互文手法翻译所适切的互文性研究视角和互文手法分类方式;在第三章“《野猫精》中的互文手法及其翻译”则结合具体上下文细致分析并归纳总结了《野猫精》中的具体互文手法,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文学文本中互文手法的主要特征、功能及其翻译方式;在第四章“《野猫精》中互文手法的翻译原则及翻译方法”中则结合具体译例说明了互文手法翻译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关键原则和可适用的具体翻译方法。而结语部分则回顾全文,归纳总结文学文本中互文手法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取舍和补偿方式。
梁鹏程[10](2020)在《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学习者翻译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今,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翻译能力等级量表已被纳入《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作为评估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一直存在师资短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和学习资源不足等问题,这些现实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这其中,面向翻译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建设亟待加强。双语学习词典是二语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而翻译学习词典对翻译学习者的帮助更具针对性。为更好地满足翻译学习者的需求,双语翻译学习词典应具备辅助翻译过程中的语言理解与产出的双重功能。然而,就国内外双语词典编纂情况而言,专门面向翻译学习者设计的专项类汉英翻译学习词典并不多见。因此,我国翻译学习者大多使用的是通用型汉英语文词典,而它们在适用性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我国汉英词典编纂实践大多是依据汉语单语词典为蓝本,以汉英词汇单位之间的语义译释为主,未能充分考虑用户翻译学习的特殊需求。其次,我国汉英词典编纂与出版多限于传统纸质媒介,未能充分对接当下信息时代学习者词典使用电子化的新需求。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双语电子词典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滞后。事实上,国内有关汉英电子词典或汉英词典电子化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更不用说是面向翻译学习者的汉英翻译电子词典方面的研究。因此,研究如何设计一款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对于翻译学习者的能力发展和双语词典编纂设计模式创新,都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研究就面向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的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创新编纂设计做初步探索,旨在探索目标词典的设计原则,具体包括三个研究问题,设计什么样的词典?这样的词典如何设计?词典设计效用如何?针对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路径。理论研究法主要用来厘清目标词典的设计特征,构建目标词典的设计框架及设计原则,实证研究主要用来测试词典设计效用。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发现为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设计特征、设计框架及设计原则,和设计效用的测试方法。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设计特征主要体现在其编纂设计的关键要素,主要涉及词典类型定位、媒介功能和用户需求三个方面。其中,类型定位明确了词典类型特征,媒介分析有助于确定词典媒介在存储和呈现信息方面的特殊性,用户需求探讨可帮助确定词典内容选择和结构设计特征。我们的探讨结论是目标词典在类型上属于专项类学习词典,服务于非英语专业翻译学习者,应具备翻译学习过程中的解码与编码双重功能。作为电子词典,该类词典具有储存空间大、呈现界面灵活、交互性强的特点,以及便于其他学习工具进行集成的特性,能够形成一部集成多类词典的翻译学习系统或学习工具箱。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框架及原则是本研究的最主要研究发现,这方面的探讨主要基于设计学的场景化设计理论,词典功能论和词典交际论。本研究的结论是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必须采用场景融合设计路径,即词典使用场景和设计场景进行融合的设计路径。具体而言,本研究认为,目标词典设计要以词典应有设计特征和现有类型相近的词典为起点,设计一个初始词典并对该词典在翻译过程中的使用场景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分析词典使用场景的基础上,归纳翻译学习场景中的词典使用过程模型。由此,结合词典设计视角和词典使用视角提炼出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使用特征,即该类词典功能的过程复杂性和词典交际的人机交互性。目标词典的场景使用特征则进一步催生了词典内容设计和结构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即词典内容设计方面的可学性、适用性和系统性原则,以及词典结构设计方面的灵活性、层次性和交互性原则。在这个设计框架中,词典设计始于翻译学习场景中目标用户词典使用过程之初,词典使用场景观察阶段就有了设计的介入,是一种过程性融合设计。在词典设计效用测试过程中,设计场景和使用场景的融合保证了词典设计评价的完整性。词典效用测试方法是本研究的第三个研究发现。根据场景融合设计框架,本研究提出词典原型的形成及词典设计可用性细则的确定要采用迭代设计方法,即设计-测试-再设计-再测试的过程。因此,效用测试包括了词典使用过程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来自用户的外部评价与来自编者的词典设计主体知识,这就保证了效用评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本研究的多重启示体现在理论、实践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在理论方面,本研究引进了设计学中的场景化设计理论,对词典用户研究、词典功能理论和交际理论进行了有机整合,提出了一个基于词典设计场景和词典使用场景融合的创新设计框架,对于丰富(双语)词典设计研究理论有积极贡献。在实践方面,本研究确立了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融合设计原则,具有鲜明的应用指向。本研究针对设计原则的效用测试为词典编纂实践应用提供了一种可操作路径,而代表性样条设计则对电子词典编纂实践中的词典结构和内容设计也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将基于设计者视角的“自上而下”的设计路径和基于词典使用场景的“自下而上”的设计路径相结合,两种设计路径扬长避短、有效互补,具有设计方法创新优势。本研究还借鉴了设计学、词典学和翻译教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这种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将对其他类型词典设计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模糊等值理论在数据清理中的应用(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糊等值理论在数据清理中的应用(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深度学习的大规模考试质量评估方法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大规模考试的发展 |
1.2.2 现代考试技术的发展 |
1.2.3 当前大规模教育考试面临的主要问题 |
1.2.4 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及其与考试的融合 |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贡献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相关研究工作概述 |
2.1 引言 |
2.2 大规模教育考试的两个主要特点 |
2.3 考试领域研究现状 |
2.3.1 考试领域的质性研究 |
2.3.2 考试量化研究——考试测量技术 |
2.3.3 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及与考试的融合 |
2.3.4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
第3章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试题难度自动预估 |
3.1 引言 |
3.2 相关工作 |
3.2.1 文本建模 |
3.2.2 难度预测 |
3.3 模型框架 |
3.3.1 问题定义 |
3.3.2 模型整体框架 |
3.3.3 模型结构 |
3.3.4 模型训练 |
3.3.5 难度预测 |
3.4 实验 |
3.4.1 数据集介绍 |
3.4.2 实验评价指标 |
3.4.3 对比实验 |
3.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5 案例分析 |
3.5 结论 |
第4章 基于语义关联关系挖掘的试题理解和质量把控 |
4.1 引言 |
4.2 相关工作 |
4.2.1 传统试题难度研究 |
4.2.2 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文本理解 |
4.3 模型框架 |
4.3.1 问题定义 |
4.3.2 模型整体框架 |
4.3.3 RCNet模型结构 |
4.3.4 训练策略 |
4.3.5 难度预估 |
4.4 实验 |
4.4.1 数据集介绍 |
4.4.2 对比实验 |
4.4.3 实验评价指标 |
4.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结论 |
第5章 基于知识结构图表征的试题相似度判定 |
5.1 引言 |
5.2 相关工作 |
5.2.1 结构学习 |
5.2.2 相似题判定的相关研究 |
5.2.3 多模态学习 |
5.3 基本定义 |
5.3.1 知识结构 |
5.3.2 问题的定义 |
5.4 模型 |
5.4.1 试题输入 |
5.4.2 试题内容表征层 |
5.4.3 结构融合层 |
5.4.4 相似度得分层 |
5.4.5 KnowNet模型训练 |
5.5 实验 |
5.5.1 数据集 |
5.5.2 实验设置 |
5.5.3 Baseline |
5.5.4 实验结果对比(RQ1) |
5.5.5 抽样策略对模型训练过程的影响(RQ2) |
5.5.6 试题内容和考查知识点相关性的可视化分析(RQ3) |
5.5.7 外部关联性的可视化(RQ4) |
5.6 结论和展望 |
第6章 研究成果在大规模考试中的实践和应用 |
6.1 引言 |
6.2 相关背景 |
6.3 应用系统部分功能概述 |
6.3.1 试题数据管理 |
6.3.2 相似题任务的索引 |
6.3.3 系统简要流程 |
6.4 典型应用案例 |
6.5 结论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内容框架与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范式、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西方翻译规范研究综述及其评价 |
第一节 西方对翻译规范的研究 |
第二节 翻译研究中的“范式” |
第三节 西方翻译规范研究的范式及其局限性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法治话语翻译规范系统建构 |
第一节 新时代翻译的对话性凸显 |
第二节 探寻新的翻译理论基础——交往行为理论 |
第三节 法治话语翻译规范系统性理论框架的建构 |
第四章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的本体研究 |
第一节 法治话语的内涵界定 |
第二节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的结构与层次 |
第三节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的属性与特征 |
第五章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主观世界的伦理规范研究 |
第一节 翻译伦理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交往行为理论与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伦理规范 |
第六章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社会世界的职业规范研究 |
第一节 翻译职业化与项目管理 |
第二节 翻译项目管理中的职业规范 |
第三节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的项目化管理 |
第七章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客观世界的产品规范研究 |
第一节 预备规范 |
第二节 关系规范 |
第三节 文本规范 |
第八章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的规范化路径 |
第一节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化的路径 |
第九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4)西奥·赫曼斯翻译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赫曼斯研究的综述 |
一、关于操纵观和等值幻觉论 |
二、关于翻译规范理论 |
三、关于翻译社会系统理论 |
四、关于丰厚翻译策略 |
五、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框架及方法 |
第一章 赫曼斯翻译理论形成的背景 |
第一节 “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 |
第二节 “翻译研究学派”的翻译理论 |
第三节 “后殖民”翻译研究 |
第二章 赫曼斯的等值批判理论体系 |
第一节 西方翻译等值理论概观 |
一、翻译等值理论的发展 |
二、翻译等值概念的泛化 |
第二节 赫曼斯的等值批判理论体系 |
一、翻译建模理论 |
二、翻译操纵观和等值幻觉论 |
三、翻译自我指涉理论 |
四、译者在场理论 |
第三节 赫曼斯等值批判理论体系评价 |
第三章 赫曼斯的翻译规范理论体系 |
第一节 社会学的“规范”概念 |
第二节 翻译规范理论的发展 |
一、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 |
二、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 |
第三节 赫曼斯的翻译规范理论体系 |
一、早期思考与研究成果 |
二、翻译规范内涵的拓展 |
三、翻译规范与翻译本体论 |
四、翻译规范与价值观和权力关系 |
五、翻译规范研究方法的拓展 |
六、翻译规范的元理论与丰厚翻译策略 |
第四节 赫曼斯翻译规范理论体系评价 |
第四章 赫曼斯的翻译社会系统理论体系 |
第一节 翻译文学研究的系统论思想 |
一、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 |
二、勒菲弗尔的文学系统观 |
第二节 社会学系统观在翻译研究里的应用 |
一、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理论的启发 |
二、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启迪 |
第三节 赫曼斯的翻译社会系统理论体系 |
一、翻译社会建制性与期待结构 |
二、翻译社会系统理论的框架 |
三、翻译社会系统的自我指涉 |
四、翻译社会系统的形式 |
五、翻译社会系统的二阶观察 |
第四节 赫曼斯翻译社会系统理论体系的评价 |
第五章 赫曼斯翻译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与翻译研究 |
第二节 赫曼斯翻译研究的后现代性 |
一、赫曼斯认识论的后现代性 |
二、赫曼斯研究方法论的后现代性 |
第三节 赫曼斯翻译研究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评价 |
结语 |
第一节 本研究的结论 |
第二节 本研究的成果、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西奥·赫曼斯翻译研究主要着述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 |
1.1.2 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
1.1.3 范畴化与翻译研究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语言学范式的嬗变与翻译研究 |
2.2.1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
2.2.2 转换生成语法与翻译研究 |
2.2.3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
2.2.4 语用学与翻译研究 |
2.3 认知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
2.3.1 翻译的认知研究 |
2.3.2 认知翻译的知识图谱研究 |
2.3.3 认知翻译学 |
2.3.4 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
2.4 范畴化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
2.4.1 翻译语篇类型研究 |
2.4.2 翻译的基本问题研究 |
2.4.3 翻译实践研究 |
2.4.4 翻译过程中范畴对应现象研究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引言 |
3.2 经典范畴理论 |
3.2.1 经典范畴理论的主要内容 |
3.2.2 经典范畴理论存在的问题 |
3.3 原型范畴理论 |
3.3.1 原型范畴理论提出的背景 |
3.3.2 原型结构的特征 |
3.4 范畴化的层次 |
3.4.1 基本层次范畴 |
3.4.2 上位层次范畴 |
3.4.3 下位层次范畴 |
3.5 范畴的分类及其属性特征 |
3.6 小结 |
第4章 翻译的原型属性与范畴关系 |
4.1 引言 |
4.2 翻译范畴的原型属性 |
4.2.1 翻译的界定 |
4.2.2 翻译范畴的边界 |
4.2.3 翻译研究的话题 |
4.3 源语与目标语的范畴关系 |
4.3.1 范畴对等 |
4.3.2 范畴错位 |
4.3.3 范畴空缺 |
4.4 小结 |
第5章 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 |
5.1 引言 |
5.2 语言范畴转换模式 |
5.2.1 词类范畴转换 |
5.2.2 时体态范畴转换 |
5.2.3 句法范畴转换 |
5.2.4 语义范畴转换 |
5.2.5 语用范畴转换 |
5.2.6 文体范畴转换 |
5.3 非语言范畴转换模式 |
5.3.1 对等范畴转换 |
5.3.2 错位范畴转换 |
5.3.3 空缺范畴转换 |
5.4 小结 |
第6章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基础及认知机制 |
6.1 引言 |
6.2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基础 |
6.2.1 具身认知 |
6.2.2 文化模型 |
6.3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机制 |
6.3.1 隐喻 |
6.3.2 转喻 |
6.3.3 象似性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发现和主要贡献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3.1 调查问卷概要 |
1.3.2 问卷问题说明 |
1.3.3 问卷调查结果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
1.6 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语篇溯源及界定 |
2.2 衔接与连贯 |
2.2.1 衔接 |
2.2.2 连贯 |
2.2.3 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
2.3 语篇连贯与翻译及外宣翻译 |
2.3.1 语篇连贯 |
2.3.2 语篇连贯与翻译 |
2.3.3 语篇连贯与外宣翻译 |
2.4 语境及翻译语境 |
2.5 国内外中央文献翻译及翻译研究的概况 |
2.5.1 《治国理政》以外的中央文献日译及研究概况 |
2.5.2 《治国理政》的日译及研究概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语法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3.1 衔接与《治国理政》日译 |
3.1.1 照应视角 |
3.1.2 替代和省略的视角 |
3.1.3 连接视角 |
3.2 修辞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3.3 句法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3.3.1 “被”字句的范围 |
3.3.2 “被”字句的日译 |
3.4 语序与《治国理政》日译 |
3.4.1 语序变化 |
3.4.2 常位与殊位 |
3.4.2.1 主谓殊位 |
3.4.2.2 定语 |
3.4.2.3 状语 |
3.5 主位推进模式与《治国理政》日译 |
3.5.1 主位与主位结构 |
3.5.2 主位推进模式 |
3.5.3 主位推进模式在《国政运営》中的重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4.1 小句经验功能 |
4.2 句际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4.2.1 重复 |
4.2.2 同义性衔接 |
4.3 同现关系与《治国理政》日译 |
4.4 段际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4.5 深层逻辑语义与《治国理政》日译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语用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5.1 关联翻译理论 |
5.1.1 直接翻译与《治国理政》日译 |
5.1.2 间接翻译与《治国理政》日译 |
5.2 语境 |
5.3 文化语境与《治国理政》日译 |
5.4 语域与《治国理政》日译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中央文献日译方略 |
6.2.1 语法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
6.2.2 语义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
6.2.3 语用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
6.3 研究展望 |
图目 |
表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目录 |
附录二 调查问卷原文 |
日本语要约 |
在学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7)《中国自驾游发展报告2017-2018》(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翻译项目的背景及意义 |
1.2 翻译文本的介绍及分析 |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2 译中过程 |
2.3 译后校对 |
第三章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案例分析 |
3.1 翻译转换理论介绍 |
3.1.1 翻译转换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3.1.2 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 |
3.2 层次转换 |
3.2.1 复数形式的转换 |
3.2.2 时和体的转换 |
3.3 范畴转换 |
3.3.1 结构转换 |
3.3.2 类别转换 |
3.3.3 单位转换 |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问题与不足 |
4.2 经验与教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翻译任务原文及译文文本 |
附录 B 术语表 |
致谢 |
(8)《非洲的发展和受教育权》(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 |
1.2 任务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翻译文本分析 |
2.1 文本来源 |
2.2 文本内容 |
2.3 文本特征 |
2.3.1 词汇特征 |
2.3.2 句式特征 |
第三章 教育文本翻译过程描述 |
3.1 翻译前期准备工作 |
3.1.1 研读文本和制定翻译计划 |
3.1.2 翻译辅助工具和平行文本的准备 |
3.1.3 翻译理论的选择 |
3.2 中期翻译过程 |
3.3 后期校审阶段 |
3.3.1 自我校审 |
3.3.2 他人校审 |
第四章 卡特福德翻译等值理论指导下的案例分析 |
4.1 教育文本中词汇层面的等值翻译 |
4.1.1 特色人名的音位翻译 |
4.1.2 首字母缩略语的零翻译 |
4.1.3 普通词汇的“等值概率” |
4.1.4 代词的还原与替代 |
4.2 教育文本中句式层面的等值翻译 |
4.2.1 名词化结构的转译 |
4.2.2 子句的语境翻译 |
4.2.3 化被动为主动翻译 |
4.2.4 长句的拆分与重组 |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
5.1 翻译实践收获 |
5.2 翻译实践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翻译任务原文及译文文本 |
附录二 术语表 |
附录三 专业缩略词 |
致谢 |
(9)《野猫精》中互文手法的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1.互文性及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1 互文性研究综述 |
1.1.1 西方的互文性理论研究概况 |
1.1.2 俄罗斯的互文性研究概况 |
1.1.3 国内的互文性研究概况 |
1.2 互文性翻译的研究综述 |
1.2.1 西方互文性翻译研究概况 |
1.2.2 俄罗斯互文性翻译研究概况 |
1.2.3 国内互文性翻译研究概况 |
1.3 小说《野猫精》的研究综述 |
1.3.1 西方《野猫精》研究概况 |
1.3.2 俄罗斯《野猫精》研究概况 |
1.3.3 国内《野猫精》研究概况 |
2.互文性的定义及相关理论 |
2.1 互文性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
2.2 互文关系分类及其功能 |
3.《野猫精》中的互文手法及其翻译 |
3.1 《野猫精》的互文性特征 |
3.2 《野猫精》中的典型互文手法及其翻译 |
3.2.1 显性互文性 |
3.2.2 成构互文性 |
3.3 《野猫精》中互文手法翻译的难点 |
4.《野猫精》中互文手法的翻译原则及翻译方法 |
4.1 互文手法的翻译原则 |
4.1.1 关联性原则 |
4.1.2 经济简明原则 |
4.2 互文手法的翻译方法 |
4.2.1 直译 |
4.2.2 直译加注 |
4.2.3 描写性翻译 |
4.2.4 省略 |
4.2.5 副文本补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术语界定 |
2.1.1 词典设计 |
2.1.2 场景融合 |
2.1.3 电子词典 |
2.1.4 翻译学习者 |
2.2 电子词典研究述评 |
2.3 翻译学习词典研究述评 |
2.4 汉英词典研究述评 |
2.5 学习者翻译能力研究述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关键要素 |
3.1 词典类型的场景化定位 |
3.1.1 词典类型定位的复杂性 |
3.1.2 词典目标定位与场景融合设计 |
3.1.3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类型定位 |
3.2 词典媒介功能的场景化实现 |
3.2.1 存储功能与场景化的信息集成 |
3.2.2 动态特征与场景化的交互界面设计 |
3.2.3 媒介功能与场景化设计的挑战 |
3.3 词典用户需求的场景化锚定 |
3.3.1 使用场景中的用户需求 |
3.3.2 设计场景中的用户需求 |
3.3.3 场景融合设计中的用户需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框架 |
4.1 场景化设计理论概述 |
4.1.1 场景化设计的概念及优点 |
4.1.2 场景化设计的理论框架 |
4.2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的特殊性 |
4.2.1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考察 |
4.2.2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相关分析 |
4.3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中的词典使用特征 |
4.3.1 翻译学习场景中词典功能的过程复杂性 |
4.3.2 翻译学习场景中词典交际的人机交互性 |
4.4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融合设计框架构建 |
4.4.1 场景化设计理论对词典学理论研究的意义 |
4.4.2 词典场景化设计的实践可行性 |
4.4.3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融合设计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 |
5.1 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之适用性原则 |
5.1.1 语言知识的适用性 |
5.1.2 翻译知识的适用性 |
5.1.3 帮助信息的适用性 |
5.2 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之可学性原则 |
5.2.1 语言知识的可学性 |
5.2.2 翻译知识的可学性 |
5.2.3 语言和翻译知识的整合 |
5.3 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之系统性原则 |
5.3.1 语言知识的系统性 |
5.3.2 翻译知识的系统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 |
6.1 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之灵活性原则 |
6.1.1 检索结构的灵活性 |
6.1.2 存储结构的灵活性 |
6.1.3 呈现结构的灵活性 |
6.2 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之层次性原则 |
6.2.1 检索结构的层次性 |
6.2.2 存储结构的层次性 |
6.2.3 呈现结构的层次性 |
6.3 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之交互性原则 |
6.3.1 检索结构的交互性 |
6.3.2 存储结构的交互性 |
6.3.3 呈现结构的交互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的效用测试 |
7.1 场景融合设计的电子词典样条示例 |
7.1.1 样条的内容设计 |
7.1.2 样条的结构设计 |
7.2 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的有效性测试 |
7.2.1 测试目的 |
7.2.2 测试材料 |
7.2.3 测试用户 |
7.2.4 数据收集 |
7.2.5 测试过程 |
7.2.6 结果和讨论 |
7.2.7 词典设计效用测试总结 |
7.3 修正后的场景融合设计框架及样条示例 |
7.3.1 修正后的电子词典设计框架 |
7.3.2 修正后的词典样条示例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8.1.1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关键设计特征 |
8.1.2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框架 |
8.1.3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样条的效用测试方法 |
8.2 本研究的主要启示 |
8.2.1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
8.2.2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
8.2.3 本研究的方法意义 |
8.3 本研究的主要不足 |
8.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模糊等值理论在数据清理中的应用(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艺术等值视域下中文歌曲的英文翻唱研究[D]. 惠月瑶. 西安音乐学院, 2021
- [2]基于深度学习的大规模考试质量评估方法研究和应用[D]. 佟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化研究[D]. 胡波.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西奥·赫曼斯翻译理论研究[D]. 刘宏.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5]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D]. 余平. 西南大学, 2020(05)
- [6]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D]. 关永皓.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7]《中国自驾游发展报告2017-2018》(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刘湘. 湘潭大学, 2020(02)
- [8]《非洲的发展和受教育权》(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黄萍. 湘潭大学, 2020(02)
- [9]《野猫精》中互文手法的汉译研究[D]. 马紫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10]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研究[D]. 梁鹏程. 南京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