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功能活动式操作平台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杏,陈浩,黎艺苗,康钱江,莫仲辉[1](2021)在《互感器二次端子多功能拆卸工具的设计》文中指出不同厂家生产的互感器型号众多,二次端子箱内外的螺栓形状和大小不统一,给拆卸端子箱箱盖和引线端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严重影响了预试工作效率。基于此,设计了一种互感器二次端子多功能拆卸工具,包括棘轮、连接杆和操作装置,用于快速拆卸互感器的二次端子箱,能够避免作业人员多次重复攀爬互感器。
余洋阳,孙东明[2](2021)在《幼儿脊椎矫正多功能操作台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石膏外固定法对脊椎侧弯矫正的操作需求,结合机械使用环境和人体工程学设计理念,设计了国内首例应用于便于石膏外固定矫正幼儿脊椎工作的幼儿脊椎矫正多功能操作台。它主要由高度升降机构、移动调节平台和多功能辅助组件等组成。可实现以适应医生身高工作为目的的升降功能,方便外敷石膏时,患儿背部露出和调整患儿躯干体态的功能。该操作台的构建要素齐全,布局合理,可靠安全,使医生在矫正患儿脊椎侧弯时操作方便快捷,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对后续医疗工作台的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
朱连荣,张章龙,王露颖[3](2020)在《研制装配式节点操作平台的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因施工受风浪影响,桩帽顶端外伸筋密集,作业空间狭小,且无临边防护装置,海上施工作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防护尤为重要。鉴于对海上施工作业临边防护装置需求的日益迫切,成立了QC小组,通过广泛借鉴,创新思路,研制一款定型化、装配式、可循环利用的节点操作平台。根据借鉴的数据进行目标可行性论证,提出可能方案并确定了最佳方案,通过制定对策,明确对策、措施、目标,组织实施,实现了课题目标,满足了需求。
刘树宝[4](2020)在《下撑式悬挑型钢施工平台设计方案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建筑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建筑形态也发生巨大的改观,超高层建筑、超大体量建筑、非常态形体建筑等等层出不穷,高空悬挑造型就是比较常见的建筑形体之一,鉴于悬挑造型往往处于高空,且悬挑跨度也比较大,随之带来的是施工难度的增加,普通的施工工艺无法满足实际工程需求,这就需要针对相应工程概况对工艺进行优化,选择安全可靠的施工平台是确保安全生产及顺利完成建设任务的关键所在。在借鉴悬挑脚手架体系在大量工程应用的基础上,本文以某工程屋顶悬挑幕墙造型施工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悬挑脚手架的发展历程及悬挑施工平台的应用现状;对工程屋顶悬挑造型施工平台的解决方案进行比选,在安全性、经济性、可行性等方面对比,最终选择下撑式悬挑型钢施工平台技术方案。对下撑式悬挑型钢施工平台进行详细的构造设计和荷载分析,计算各节点的受力大小,验算主体结构的稳定性,使技术方案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从施工部署、施工工艺、技术措施、质量措施、安全保障措施、钢结构吊装等方面对下撑式悬挑型钢施工平台技术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案例中的下撑式悬挑型钢施工平台进行数值分析,模型采用三维线性杆单元建立,杆件间节点均采用刚节点,施工平台与建筑物主体间采用铰结点连接。结合理论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和施工过程实时监测数据,为类似下撑式悬挑施工平台的设计提供借鉴价值。悬挑型钢施工平台技术简化了施工工艺,缩短了工期,有效的完成了屋顶悬挑造型的装饰施工,并控制挠度满足规范要求,安全生产无事故,达到了安全管理的目标。同时也是对悬挑脚手架系统的一种创新及提升,为同类建筑施工提供了借鉴经验。
姚宗伯[5](2020)在《林业装备驾驶平台自动调平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工林面积为0.69亿公顷,蓄积为24.83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持续保持世界首位。我国在“十三五”确定的规划当中对森林采伐限额为2.54亿立方米,其中人工林占比80.71%。森林采伐趋势向人工林转移,人工林抚育具有严格的季节性,未来林业生产将由劳动力集约型向技术集约型转变。林业装备的使用将革命性地提升林业生产效率,针对林业装备常常在坡地及坑洼等复杂地形行驶与作业,造成驾驶员操作精准度、工作效率、舒适性以及安全性降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林业装备驾驶平台的自动调平系统。此系统采用六自由度并联机构进行自动调平,首先根据林区复杂的应用场景,针对性地设计了分段嵌入式驾驶平台,在降低重心提高安全性的同时,有效地减轻了自动调平动作对驾驶员舒适性上带来的影响。利用Solid Works软件对整机机械结构进行设计与建模,并给出具体主要参数,同时又设计了一套自动调平系统控制原理及具体可行方案,并根据林业装备主要工况确立了阶段性自动调平控制策略;其次对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学与动力学进行分析,包括机构位置与速度及加速度的反解计算。基于奇异性分析对并联机构的结构参数进一步优化,最终确定了合理的上、下平台分布圆半径以及支腿长度,并根据参数绘制位形奇异轨迹图。又将任务工作空间与奇异轨迹对比后,为确保绝对安全,设计了一套奇异空间内的液压保护装置,并建立奇异特性触发区间及液压保护原理;最后建立ADAMS运动仿真环境,并与MATLAB/Simulink中建立的控制模块搭建接口进行联合仿真。最终通过自动调平试验平台进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自动调平系统在保持驾驶平台水平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特别是在林业装备大幅度起伏越障的情况下表现更为突出。
田家兴[6](2020)在《助推壳段纵缝焊接成型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铝合金薄壁助推壳结构广泛应用于大型运载火箭的助推器系统。针对首都航天机械公司提出的关于大型火箭助推壳体的纵缝焊接要求,本文完成助推壳段自动化纵缝焊接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通过减少由于焊接质量引发的故障问题,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本文对变极性TIG平焊、变极性等离子弧深熔立焊、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立焊等三种焊接方式进行焊接工艺分析,确定焊接系统所需的功能,并以焊接试件的形状、尺寸为依据制定设备的设计方案和性能指标。根据确定的设计方案,基于柔性制造的理念,对于系统的机械结构进行模块化设计,运用三维绘图软件Solid Works对机械结构进行了虚拟装配。与此同时完成对等离子焊接机头的优化设计,并将其成功运用到成型系统的焊接行走机构中,从而完成了整套焊接工装夹具的结构设计。运用可靠性分析的理论对助推壳段纵缝焊接成型系统整体机构进行机械可靠性分析。基于ABAQUS仿真软件对机构翻转运动中的主要承重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完成结构的应力分析;通过数学建模、静态载荷分析计算以及基于Adams的动态运动学仿真,确定整体机械的结构尺寸以及翻转动力元件伺服电动缸的结构选型,完成机械结构的强度计算。焊接操作系统的搭建,包括焊接工装的控制系统、焊接机头的运动控制以及焊接控制程序的编写,模块化的控制程序增加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人性化的人机界面,用于设置工艺参数和监测运行状态。为了进一步改善焊接环境、提高焊接质量,在焊接机头的控制系统中设计融入了激光弧高控制,可以实现电弧高度的自动调节。同时引入了基于Ether CAT的焊接过程采集系统以及专用的焊接视频监控系统,从而大大的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最后通过焊接调试实验以及优异的成型焊缝,确定成型系统的应用可靠性,完成助推壳段纵缝焊接成型系统的验收任务。本课题从工程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科学的理论分析,设计制造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航天焊接专用焊接系统。
丛雯旭[7](2019)在《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操作平台用户体验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是一种由VR眼镜与动感座椅共同构成的娱乐产品,其体验主要是依靠影片内容以及产品运动共同构建。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该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亲睐。但是,用户在体验时容易产生晕眩等不良感受,整体体验反馈不佳。通过课题组前期实验研究发现,影片内容以及产品运动对该产品的用户体验影响较大,而这两方面与其操作平台密切相关,因此本课题聚焦于其操作平台的研究,挖掘优化体验的机会点。本课题首先结合用户体验理念对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以及其操作平台的现状、功能及运营情况进行分析,明确操作平台的商业目标定位。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行为实验法以及用户访谈法对目标人群展开调研,充分挖掘目标用户在体验过程中的需求。然后结合kano模型对用户需求进行分层转化。再结合产品的商业目标提出了该操作平台的设计原则及策略。最后进行设计实践并加以评估,验证整体研究的可行性。本课题以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的操作平台为切入点,提出了操作平台“权限分层、资源共享”的新模式,对于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整体用户体验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优化了用户体验设计流程,为相关类型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提供参考。
杨扬[8](2018)在《电力机车司机显示操控单元的开发》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根据某型电力机车控制系统的需要,对列车控制与监视系统(简称TCMS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司机显示监控单元DDU进行了开发。在开发中按照铁路相关技术标准设计了系统硬件,并主要采用使用嵌入式软件技术,充分利用列车网络通信在监控领域应用优势的前提下,完成了 一种适用于电力机车列车控制与监视系统使用的司机显示监控单元的开发。在研发过程中,对国内外列车控制与监视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调研,比较分析了国内现有的DDU单元的显示内容、通信协议等方面的不同,最终确定了本课题的产品技术方案。从电力机车列车控制与监视系统入手,通过TCMS系统原理及架构,分析该单元所涉及的相关监视控制功能,明确设计任务。司机显示监控单元DDU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包括WorldFIP现场总线协议在列车网络通信领域的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等的开发,还必须考虑到DDU单元在电力机车上的TCMS系统的实际监视和控制功能中的需要本课题完成DDU样机开发,实现了 TCMS系统中电力机车运行状态信息采集与图形化显示,并通过环境试验以及功能试验等手段,对开发出的DDU单元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样机满足设计的要求。
贾利想[9](2018)在《基于VC++的爬楼轮椅上位机控制系统操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老年人群与伤残人士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但是,出行问题仍然困扰着大多数的老年人与残疾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课题设计了一种电动智能爬楼轮椅,该爬楼轮椅可以实现上下楼梯及越障功能,而由于轮椅结构的复杂性,如何合理的对轮椅进行控制是本课题的关键,本论文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了一种上位机控制系统操作平台,用于对轮椅的单机与整机控制。首先,根据爬楼轮椅结构对轮椅控制需求进行分析,确定上位机控制系统操作平台的主要模块为单机控制与多机控制系统,前者的主要任务为前腿、后腿、座椅及底盘等轮椅机构的单机控制与监控。后者主要对轮椅整机进行多机控制与过程监控。其次,设计串口通信模块。针对操作平台的单机与多机控制分别设计单机与多机通信方式。以后腿控制为例对单机通信思路、通信协议与实现方法进行了介绍。而多机通信是为协调控制轮椅各机构的运动而设计的,它是单机通信的集成,因此,设计多机通信协议并加入多机协调控制算法与各下位机进行交互。最后,使用VC++6.0对操作平台进行具体设计与实现。为实现对轮椅各机构的单机控制,对轮椅前腿、后腿、座椅等机构的结构特性进行分析,确定其控制指令格式,并由此设计了前腿、后腿等机构的单机控制界面。此外,对前腿机构爬楼行为进行轨迹规划并加入模糊控制算法控制前腿运动。而在单机控制的基础上,设计多机协调控制方法,并与MATLAB联合,根据MATLAB建立的轮椅行为图模型对轮椅爬楼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并在自动控制界面实时监控轮椅运行状况,根据实时传感器数据对轮椅运行情况进行调控。通过对上位机控制系统操作平台的测试,证明该操作平台可以很好的实现与下位机的通信,并能通过与下位机的配合完成对轮椅的实时控制与监控。
范晨威[10](2017)在《一种船舶立面作业多功能移动平台定位与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喷漆、焊接、清洁与切割是船舶制造与拆卸中常见的工序,需要进行对船体立面进行作业。由于无法进入一体化车间内作业,因此大型与巨型船舶大部分情况下均需采用登高车或者搭建操作架人工完成,导致生产危险且低效,同时工作质量也受到工人的经验与技术水平的局限。本论文针对造船业中常见的立面操作工序,研发集喷漆、焊接、清洁与切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船舶立面作业移动操作平台,该操作平台采用高精度测距装置进行定位,利用吸附部件与传动装置在船体垂直立面进行移动,设计的多功能操作平台可以使其完成要求的操作。平台的研制,不仅实现了船体立面作业的机器换人,而且对提高喷漆、焊接等操作的精度与工艺水平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得到了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多功能移动平台的技术指标和主要功能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平台的吸附、移动与驱动方式,提出了由上位机、移动平台本体控制系统、激光测距定位系统三部分组成的总体设计方案。(2)针对船舶立面不便安装外部姿态传感器的限制,提出了利用光电编码器进行航迹推算的定位方法。根据船舶立面喷漆作业的需求,设计了一种目标跟踪线性控制律,提出了一种全覆盖“之”字形路径规划方法;针对行进中移动平台方向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积分PID控制纠偏方法,实现了高精度与快速定位。(3)为确保上位机与激光测距仪和2个PLC之间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RS485的多机主从无线通讯方式,编写了上下位机应用与通讯软件,研制了移动平台定位与控制系统样机,进行了路径规划的可行性、平台定位的精确性等性能与功能指标的测试,验证了定位与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二、多功能活动式操作平台的研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功能活动式操作平台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互感器二次端子多功能拆卸工具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互感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流程 |
2 互感器二次端子多功能拆卸工具设计 |
3 互感器二次端子多功能拆卸工具应用效果 |
4 结语 |
(2)幼儿脊椎矫正多功能操作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移动式幼儿脊椎矫正多功能操作台设计思路 |
2 机械结构的设计 |
2.1 液压升降机 |
2.2 移动操作平台 |
2.3 多功能辅助装置 |
3 结论 |
(3)研制装配式节点操作平台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选择课题 |
2.1 明确需求 |
2.2 对比分析 |
2.3 查询借鉴 |
2.4 课题名称确定 |
3 设定目标及目标可行性分析 |
3.1 设定目标 |
3.2 目标可行性论证 |
4 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
4.1 提出总体方案 |
4.2 展开分析 |
4.3 方案分析 |
4.4 成本分析 |
4.5 方案确定 |
5 制定对策 |
6 对策实施 |
6.1 实施对策一 |
6.2 实施对策二 |
6.3 实施对策三 |
7 效果检查 |
8 标准化 |
8.1 成果推广评价 |
8.2 标准化形成 |
9 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
9.1 专业技术总结 |
9.2 管理方法总结 |
9.3 小组成员综合素质总结 |
(4)下撑式悬挑型钢施工平台设计方案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悬挑脚手架概述 |
1.3.1 脚手架的概念 |
1.3.2 悬挑脚手架的概述 |
1.4 悬挑型钢施工平台的发展及现状 |
1.4.1 悬挑脚手架的起源和发展 |
1.4.2 悬挑型钢施工平台的衍变及应用情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悬挑型钢施工平台方案的选择 |
2.1 工程概况 |
2.2 屋顶造型设计概况 |
2.3 施工难点 |
2.3.1 施工操作要求高 |
2.3.2 施工安全要求高 |
2.3.3 施工工期要求紧 |
2.3.4 经济效益要求 |
2.4 施工方案的比选 |
2.5 本章小结 |
3 下撑式悬挑型钢施工平台设计与校核 |
3.1 下撑式悬挑型钢施工平台的构造设计 |
3.1.1 主梁构造设置 |
3.1.2 斜撑构造设置 |
3.1.3 卸荷钢丝绳及稳定支撑构造 |
3.1.4 平台上架体构造 |
3.1.5 施工平台总体构造设计 |
3.2 设计验算 |
3.2.1 脚手架的计算(钢平台上脚手架计算) |
3.2.2 横向10#工字钢梁的计算 |
3.2.3 三角支撑的计算 |
3.2.4 预埋件的计算 |
3.2.5 连接板焊缝的计算 |
3.2.6 螺栓的计算 |
3.3 特殊部位阳角处三角支撑的相关计算 |
3.3.1 阳角处三角支撑计算 |
3.3.2 阳角处预埋件的计算 |
3.3.3 斜杆处螺栓的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下撑式悬挑型钢施工平台附着主体结构安全计算分析 |
4.1 荷载及设计简图 |
4.1.1 荷载分析 |
4.1.2 荷载汇总 |
4.2 效应及安全性校核 |
4.2.1 跨度11.9米梁的校核 |
4.2.2 跨度9.0米梁的校核 |
4.2.3 跨度7.0米梁的校核 |
4.2.4 跨度6.6米梁的校核 |
4.3 本章小结 |
5 下撑式悬挑型钢施工平台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模型 |
5.1.1 几何模型 |
5.1.2 材料本构 |
5.1.3 边界条件 |
5.1.4 荷载类型 |
5.2 有限元结果分析 |
5.2.1 应力应变结果 |
5.3 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 |
5.3.1 应力结果对比 |
5.3.2 变形及位移结果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 施工组织设计 |
6.1 施工部署 |
6.1.1 技术准备 |
6.1.2 现场情况及施工安排 |
6.1.3 材料、机械、检测仪器计划 |
6.1.4 施工进度计划 |
6.1.5 劳动力计划 |
6.2 施工工艺 |
6.2.1 总体施工顺序 |
6.2.2 施工方法 |
6.2.3 操作平台搭设要求 |
6.2.4 拆除要求 |
6.2.5 检查验收 |
6.3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6.3.1 组织机构 |
6.3.2 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1 标高69.500层外挑钢梁及预埋件布置图 |
A.2 标高64.700层预埋件布置图 |
A.3 标高69.500立杆平面布置图 |
A.4 纵横向支撑平面示意图 |
A.5 局部节点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林业装备驾驶平台自动调平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林业装备发展状况 |
1.2.1 国内林业装备发展状况 |
1.2.2 国外林业装备发展状况 |
1.3 调平系统发展现状 |
1.3.1 调平系统在其他领域发展现状 |
1.3.2 调平系统在林业领域发展现状 |
1.4 并联机构发展状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自动调平系统设计 |
2.1 自动调平系统机械结构设计 |
2.1.1 自动调平系统整机装备设计与建模 |
2.1.2 自动调平系统执行机构设计 |
2.1.3 自动调平系统执行机构自由度分析 |
2.2 自动调平系统控制原理及方案 |
2.3 自动调平系统控制策略 |
2.3.1 自动调平系统调平方法 |
2.3.2 自动调平系统阶段性控制策略 |
2.4 可评价重要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3 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空间解析 |
3.1 运动学分析 |
3.1.1 位置反解 |
3.1.2 速度与加速度反解 |
3.2 动力学分析 |
3.3 奇异性分析 |
3.3.1 奇异位特性 |
3.3.2 基于奇异性分析的结构参数优化 |
3.3.3 奇异性轨迹 |
3.4 工作空间分析 |
3.4.1 工作空间介绍 |
3.4.2 铰链工作空间 |
3.4.3 任务工作空间解析 |
3.4.4 奇异空间液压保护装置 |
3.5 稳定性分析 |
3.5.1 调平作业横坡稳定性分析 |
3.5.2 调平作业纵坡稳定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自动调平系统仿真分析 |
4.1 反解模块可视化 |
4.2 ADAMS运动仿真 |
4.2.1 随机路面环境的建立 |
4.2.2 ADAMS运动仿真环境的建立 |
4.3 MATLAB/Simulink与 ADAMS联合仿真 |
4.3.1 搭建联合仿真接口 |
4.3.2 MATLAB/Simulink模块 |
4.4 联合仿真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自动调平试验 |
5.1 自动调平试验平台与路感模拟方案 |
5.1.1 自动调平试验平台 |
5.1.2 路感模拟方案 |
5.1.3 车辆模型调试 |
5.2 标定 |
5.3 固定坡道测试试验 |
5.4 不平路面测试试验 |
5.4.1 轻度不平路面试验 |
5.4.2 重度不平路面试验 |
5.5 高速行驶状态下两种调平策略的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助推壳段纵缝焊接成型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自动化焊接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焊接机器人研究现状 |
1.2.2 纵缝焊接设备研究现状 |
1.2.3 焊接机头研究现状 |
1.3 自动化焊接发展趋势 |
1.4 本课题的内容 |
1.4.1 本课题来源 |
1.4.2 本课题任务 |
第2章 工装整体设计方案 |
2.1 设备功能概述 |
2.2 设计方案概述 |
2.3 机械机构设计 |
2.3.1 琴键夹紧系统 |
2.3.2 芯轴组件 |
2.3.3 夹具翻转系统 |
2.3.4 焊接平台 |
2.4 焊接机头的优化设计 |
2.4.1 设计方案 |
2.4.2 模块化结构设计 |
2.4.3 器件选型 |
2.4.4 机头整体装配 |
2.4.5 焊接行走机构 |
2.5 工装整体装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的机械结构分析 |
3.1 有限元分析原理 |
3.2 系统应力分析 |
3.2.1 器件选型 |
3.2.2 材料特性 |
3.2.3 实体模型建立 |
3.2.4 约束的设定 |
3.2.5 计算结果 |
3.3 系统强度分析 |
3.3.1 数学模型 |
3.3.2 静态载荷分布 |
3.3.3 动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助推壳段焊接控制系统的组建 |
4.1 焊接工装控制系统 |
4.2 焊接机头控制系统 |
4.2.1 焊接机头控制 |
4.2.2 激光弧高控制 |
4.3 焊接控制程序 |
4.4 视频监控和采集系统 |
4.4.1 视频监控系统 |
4.4.2 焊接过程采集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焊接调试实验 |
5.1 焊接调试实验 |
5.2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操作平台用户体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验经济时代来临 |
1.1.2 VR动感娱乐产品的发展 |
1.1.3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现状 |
1.2.1 用户体验的研究现状 |
1.2.2 VR动感娱乐产品的研究现状 |
1.2.3 VR产品交互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调查研究法 |
1.4.3 用户实验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用户体验相关理论研究 |
2.1 用户体验定义 |
2.2 用户体验层次 |
2.3 用户体验设计原则 |
2.4 用户体验模型 |
2.4.1 CUBI用户体验模型概述 |
2.4.2 CUBI构成组件 |
2.4.3 CUBI发展步骤 |
2.4.4 CUBI四个有效体验因素 |
2.5 基于用户体验理论的研究思路构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操作平台用户体验模型构建 |
3.1 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操作平台商业目标研究 |
3.1.1 产品概述 |
3.1.2 用户角色及服务流程分析 |
3.1.3 相关产品功能及运营分析 |
3.1.4 商业模式画布 |
3.1.5 商业目标定位 |
3.2 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操作平台用户目标研究 |
3.2.1 用户角色选择及分析 |
3.2.2 目标用户定量研究 |
3.2.3 用户角色模型建立 |
3.2.4 目标用户定性研究 |
3.2.5 用户目标定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操作平台需求定位 |
4.1 用户需求产品属性转化 |
4.1.1 用户需求与产品属性的区别 |
4.1.2 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属性 |
4.2 用户需求分层及评价 |
4.2.1 Kano模型的用户需求层次 |
4.2.2 Kano模型评价方法 |
4.2.3 kano模型需求筛选 |
4.3 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操作平台设计原则 |
4.4 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操作平台设计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操作平台设计实践 |
5.1 战略层定位 |
5.2 范围层定位 |
5.2.1 功能型产品与内容型产品的区分 |
5.2.2 产品功能定位 |
5.3 结构层定位设计 |
5.3.1 系统架构设计 |
5.3.2 任务流程设计 |
5.4 框架层定位设计 |
5.4.1 界面布局与界面交互 |
5.5 表现层定位设计 |
5.5.1 视觉设计规范 |
5.5.2 界面视觉设计 |
5.6 相关产品优化设计 |
5.6.1 草图方案绘制 |
5.6.2 方案建模展示 |
5.7 可用性测试及评估 |
5.7.1 测试目的及流程 |
5.7.2 测试结果梳理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8)电力机车司机显示操控单元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列车控制与监视系统发展概况 |
1.3 司机显示操控单元的发展 |
1.3.1 机车单色显示器 |
1.3.2 机车彩色显示器 |
1.3.3 基于TCMS系统的机车显示监控单元 |
1.3.4 国内外电力机车司机显示监控单元现状及对比 |
1.3.5 本课题研究来源 |
1.4 本课题关于DDU单元开发的主要工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列车控制与监视系统TCMS |
2.1 列车控制与监视系统(TCMS)概述 |
2.2 TCMS系统结构 |
2.3 DDU单元应具备的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DU单元网络功能分析 |
3.1 列车通信网络概述 |
3.2 DDU开发应遵循的WorldFIP现场总线技术标准 |
3.2.1 WorldFIP总体结构 |
3.2.2 数据帧格式 |
3.2.3 寻址方式 |
3.2.4 传输机制 |
3.3 WorldFIP现场总线分类 |
3.4 基于WorldFIP的DDU通信系统功能分析 |
3.5 TCMS系统内DDU通信协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DU单元硬件设计开发 |
4.1 总体设计 |
4.2 硬件设计 |
4.2.1 DDU主机 |
4.2.2 DDU显示屏及附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DU单元嵌入式软件开发 |
5.1 嵌入式系统 |
5.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 |
5.3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发展状况 |
5.3.1 嵌入式系统的产生 |
5.3.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发展道路 |
5.4 几种常见嵌入式操作系统 |
5.4.1 Palm OS |
5.4.2 Windows CE |
5.4.3 VxWorks |
5.4.4 Linux |
5.5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对比与分析 |
5.6 DDU单元嵌入式软件的开发 |
5.6.1 DDU单元软件架构 |
5.6.2 WorldFIP通信程序模块 |
5.6.3 人机交互功能模块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司机显示操控单元的性能测试 |
6.1 环境试验 |
6.1.1 试验目的 |
6.1.2 试验方法 |
6.1.3 试验平台 |
6.2 功能试验 |
6.2.1 试验目的 |
6.2.2 试验方法 |
6.2.3 试验平台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基于VC++的爬楼轮椅上位机控制系统操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爬楼梯轮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1.2.2 智能轮椅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工作安排 |
第二章 上位机控制系统操作平台方案设计 |
2.1 软件设计方法 |
2.2 爬楼梯轮椅整体结构 |
2.3 爬楼梯轮椅控制系统整体结构 |
2.4 单机控制系统概述 |
2.4.1 单机控制系统功能需求 |
2.4.2 单机控制系统模块划分 |
2.4.3 单机控制系统总体流程概述 |
2.5 多机控制系统概述 |
2.5.1 多机控制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5.2 多机控制系统模块划分 |
2.5.3 多机控制系统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信模块设计与实现 |
3.1 单机通信模块 |
3.1.1 串口通信设计思路 |
3.1.2 单机通信协议 |
3.1.3 Win API通信方式的实现步骤 |
3.1.4 单机通信详细实现 |
3.2 多机通信模块 |
3.2.1 多机通信设计思路 |
3.2.2 多机通信协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位机控制系统操作平台设计与实现 |
4.1 软件开发工具介绍 |
4.2 上位机控制系统操作平台基本框架的设计 |
4.3 主菜单与主界面设计 |
4.4 单机控制界面设计与实现 |
4.4.1 串口配置界面设计 |
4.4.2 前腿控制界面设计与实现 |
4.4.3 后腿与控制手柄控制界面设计与实现 |
4.4.4 底盘界面设计 |
4.4.5 座椅姿态调节机构控制界面设计 |
4.5 多机控制界面设计 |
4.5.1 点动控制界面设计 |
4.5.2 自动控制界面设计与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位机控制系统操作平台运行结果及分析 |
5.1 单机控制界面测试 |
5.1.1 实验环境介绍 |
5.1.2 前腿控制界面测试 |
5.1.3 后腿与控制手柄控制界面测试 |
5.1.4 底盘控制界面测试 |
5.1.5 座椅姿态调节机构控制界面测试 |
5.2 多机控制界面测试 |
5.2.1 手动控制界面测试 |
5.2.2 自动控制界面测试与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一种船舶立面作业多功能移动平台定位与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立面作业平台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立面作业平台的国内发展现状 |
1.2.3 立面作业平台的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2章 总体方案的设计 |
2.1 立面作业平台需求分析 |
2.2 吸附方式及移动、驱动方式的设计 |
2.2.1 吸附方式与移动方式的设计 |
2.2.2 驱动方式设计 |
2.3 电气控制方案设计及硬件选型 |
2.3.1 控制系统总体框图 |
2.3.2 主要硬件的选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定位与路径规划方法设计 |
3.1 多功能立面作业平台定位方法设计 |
3.1.1 立面作业平台定位方法的介绍 |
3.1.2 传感器信息融合介绍 |
3.1.3 航迹推算与激光测距复合定位方法 |
3.2 路径规划方法设计 |
3.2.1 路径规划方法分析 |
3.2.2 算法描述 |
3.3 目标跟踪控制及针对朝向角偏差的变积分PID控制 |
3.3.1 目标跟踪控制 |
3.3.2 针对朝向角偏差的变积分PID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通讯协议 |
4.1 通讯原理的介绍 |
4.1.1 PLC通讯接口的介绍 |
4.1.2 ZIGBEE的介绍 |
4.1.3 通讯示意 |
4.2 通讯协议的设计 |
4.2.1 通讯端口的配置 |
4.2.2 信息帧结构的约定 |
4.3 通讯方式 |
4.3.1 上位机PC软件介绍 |
4.3.2 下位机PLC程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控制系统程序设计与样机功能测试 |
5.1 基于Visual Basic.net的人机界面的设计 |
5.1.1 Visual Basic.net语言及Visual Studio平台简介 |
5.1.2 界面整体框架 |
5.1.3 上位机软件设计 |
5.2 下位机程序设计 |
5.2.1 PLC1程序设计 |
5.2.2 PLC2程序设计 |
5.3 样机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多功能活动式操作平台的研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互感器二次端子多功能拆卸工具的设计[J]. 李杏,陈浩,黎艺苗,康钱江,莫仲辉. 机电信息, 2021(27)
- [2]幼儿脊椎矫正多功能操作台设计[J]. 余洋阳,孙东明.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1(02)
- [3]研制装配式节点操作平台的实践[J]. 朱连荣,张章龙,王露颖.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0(12)
- [4]下撑式悬挑型钢施工平台设计方案研究与应用[D]. 刘树宝. 山东大学, 2020(02)
- [5]林业装备驾驶平台自动调平系统设计与研究[D]. 姚宗伯.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助推壳段纵缝焊接成型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D]. 田家兴.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7]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操作平台用户体验设计研究[D]. 丛雯旭.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8]电力机车司机显示操控单元的开发[D]. 杨扬. 大连交通大学, 2018(08)
- [9]基于VC++的爬楼轮椅上位机控制系统操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贾利想.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10]一种船舶立面作业多功能移动平台定位与控制方法研究[D]. 范晨威. 浙江理工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