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一例报告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一例报告

一、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孟庆松[1](2021)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s Disease,BD)认知功能障碍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总结BD的中医证候要素,为BD的早期预防以及选方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60例作为BD组,选择同期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中、老年人6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应用神经心理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定,使用MMSE、AVLT-H、BNT、SDMT、SCWT-C、CDT分别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认知功能以及记忆力、语言、注意力、执行和视空间五个认知领域进行检查,分析B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机自动统计并记录24h SBP、24h DBP、d SBP、d DBP、n SBP、n DBP及其相应的CV,分析血压变异性与B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BD组均完成《痴呆证候要素量表》,研究BD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结果:1.BD患者整体认知功能(记忆、语言、注意力、执行以及视空间)水平均有下降,其中以执行功能和视空间功能低下尤为显着。2.BD患者的24小时平均舒张压及其变异系数、白天和夜间的平均舒张压、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其变异系数、24小时收缩压变异系数均有升高。3.偏相关分析发现,BD患者的白天平均舒张压与视空间功能呈正相关,夜间平均舒张压及其变异系数与执行功能呈负相关,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与注意力功能呈负相关。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BD患者夜间平均舒张压及其变异系数增大,则其出现执行功能下降的风险增大;BD患者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增大,则其出现注意力功能下降的风险增大。5.BD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由高到低分别为肾虚、脾虚、痰浊、气虚、血虚、血瘀、热毒、阳虚,其中肾虚者所占比例最高,阳虚者所占比例最少,排名前三者由高到低分别为肾虚、脾虚、痰浊。结论:1.BD患者整体认知功能(记忆、语言、注意力、执行以及视空间)水平均有下降,以执行功能和视空间功能低下为主,同时BD患者夜间平均舒张压及其变异系数、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增大,则其会相应出现执行功能下降、注意力功能下降的风险增大,提示我们临床中应当将BD患者的夜间平均舒张压及其变异系数、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有助于延缓BD患者认知障碍的进展。2.BD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由高到低分别为肾虚、脾虚、痰浊、气虚、血虚、血瘀、热毒、阳虚,作为一项基线研究,有助于后期建立BD的辨证体系,对BD的选方用药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陈宇[2](2018)在《磁共振DTI技术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各向异性(FA)值及其变化情况,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大脑深部白质纤维束微结构的病理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临床诊断为SAE并经规则的临床综合治疗36月的73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称为SAE组),35例健康老年志愿者作为对照组。SAE组及对照组均经本人(或家属)知情同意。SAE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均采用德国西门子MAGNETOM Skyra 3.0T磁共振行头颅扫描,包括T1WI、T2WI、FLAIR、DWI、DTI序列。分别测量:SAE组治疗前后双侧侧脑室前后角旁及半卵圆中心病灶区域的FA值以及对照组相应区域的FA值;选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SAE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测定并记录MMSE评分。结果:(1)SAE组治疗前的MMSE评分=28.971±1.465(分),病灶区域FA值分别为:左侧侧脑室前角周围(简称“左前”)=0.251±0.050,右侧侧脑室前角周围(简称“右前”)=0.251±0.009,左侧侧脑室后角周围(简称“左后”)=0.267±0.058,右侧侧脑室后角周围(简称“右后”)=0.267±0.058,左侧半卵圆中心区域(简称“左半”)=0.279±0.062,右侧半卵圆中心区域(简称“右半”)=0.280±0.063。对照组的MMSE评分=15.685±7.550(分),相应区域FA值分别为:左前=0.387±0.012,右前=0.385±0.009,左后=0.390±0.010,右后=0.395±0.029,左半=0.398±0.016,右半=0.398±0.024。(2)根据SAE组治疗前的MMSE评分,将其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相应地分为三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a.轻度组28例,MMSE评分=23.392±1.663(分)。FA值:左前=0.306±0.024,右前=0.306±0.023,左后=0.330±0.030,右后=0.329±0.046,左半=0.345±0.036,右半=0.347±0.036。b.中度组23例,MMSE评分=15.565±3.101(分)。FA值:左前=0.237±0.011,右前=0.236±0.017,左后=0.248±0.013,右后=0.245±0.013,左半=0.260±0.017,右半=0.260±0.023。c.重度组22例,MMSE评分=6.000±2.070(分)。FA值:左前=0.196±0.016,右前=0.198±0.013,左后=0.206±0.019,右后=0.210±0.030,左半=0.212±0.016,右半=0.214±0.019。(3)根据治疗后SAE组MMSE评分的变化情况分为好转组(治疗后MMSE评分增加指数≧12%)和稳定组(治疗后MMSE评分增加指数<12%)。好转组39例(轻度22例、中度12例、重度5例),治疗前MMSE评分=18.462±6.517(分),治疗后MMSE评分=21.718±6.817(分)。治疗前各病变区域FA值:左前=0.272±0.048,右前=0.273±0.047,左后=0.292±0.059,右后=0.272±0.048,左半=0.306±0.064,右半=0.290±0.059。治疗后各病变区域FA值:左前=0.308±0.051,右前=0.309±0.047,左后=0.322±0.055,右后=0.324±0.055,左半=0.339±0.059,右半=0.326±0.057。稳定(包括恶化)组共34例(轻度6例、中度11例、重度17例),治疗前MMSE评分=12.529±7.512(分),治疗后MMSE评分=12.559±7.855(分)。治疗前各病变区域FA值:左前=0.227±0.041,右前=0.226±0.038,左后=0.240±0.043,右后=0.238±0.042,左半=0.248±0.043,右半=0.249±0.044。治疗后各病变区域FA值:左前=0.244±0.048,右前=0.242±0.040,左后=0.248±0.047,右后=0.250±0.045,左半=0.255±0.042,右半=0.258±0.044。结论:(1)SAE组各病灶区域FA值较对照组相应区域FA值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SAE病灶区域存在脑白质纤维微结构改变,准确测量病变区域的FA值对SAE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2)SAE三组不同程度(轻/中/重度)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相应病变区域FA值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损害越重的SAE病例,其相应病变区域的FA值越低,比较病变区域FA值对患者的病情程度判断具有指导作用。(3)好转组治疗前病变区域FA值与治疗后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治疗前病变区域FA值与治疗后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FA值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对治疗疗效及预后判断提供影像学参考依据。(4)SAE三组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好转率分别为:轻度78.6%,中度52.2%,重度22.7%,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越早对SAE作出诊断,其预后及治疗效果越好,因此利用DTI技术对SAE作出早期诊断,能够为早期干预本病提供机会,有益于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马俊芳,杨春林[3](2012)在《CT诊断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CT表现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SAE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对CT征象进行影像学分型,将临床表现与CT分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45例表现为头晕、头痛等非特异性表现,83例表现为进行性智力障碍,其中痴呆者仅16例。CT表现:I型占35.2%,II型占45.3%,III型占20.5%。头晕、头痛等非特异性表现多表现为I型,进行性记忆力、智力障碍多见于I和II型,痴呆多见于III型。结论通过CT的典型征象、分型,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对SAE进行早期诊断,为SAE的早期治疗提供帮助。

杨秀伟[4](2011)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认知功能损害与影像学改变》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认知功能损害及影像学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08~2010年100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脑白质病变的患者影像学方面检查发现多数有有不同程度的认知损害,伴有高血压者最常见。结论:早期干预识别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非常有助于缓解高血压的动脉硬化。

郑卫,陈艳玲[5](2011)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诊断与分析(附120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颅脑CT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颅脑CT检查结合临床资料确诊的病例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人,CT特点为双侧侧脑室周围脑白质及半卵园中心脑白质对称影,病变模糊不清,可伴有腔隙性脑梗塞和脑萎缩。结论结合临床材料,颅脑CT检查可以对SAE作出早期诊断,有助于早期治疗。

李鹏飞,冯念伦[6](2010)在《脉搏波信号分析用于动脉硬化诊断仪器的研究》文中提出由于以动脉硬化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所以如何防治这类疾病,已成为世界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动脉硬化诊断仪,通过一种无创检测方法,对动脉脉搏波进行分析,得到一些有临床意义的病理指标,用脉搏信号来诊断动脉硬化。分析了脉搏波产生的生理机制,脉搏信号的特点及脉搏与动脉硬化的关系。论述了仪器主要检测参数与动脉硬化的诊断及临床应用。

曾富荣,胥海燕[7](2010)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认知功能损害与影像学改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认知功能损害与影像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对120例收治住院及门诊治疗的40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像学检查发现有脑白质病变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以伴有高血压最为常见。结论SAE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密切相关,及早识别SAE,早期进行干预。

李国辉,陈绚,李春明,梁丽芸,李吕力[8](2005)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与CT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脑CT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28例经临床和脑CT诊断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均有640年不等的高血压病史,伴有多年吸烟史或糖尿病史,脑CT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白质疏松及脑梗塞。结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直接病因是高血压,对有长期高血压和进展性痴呆,伴多发性腔隙性卒中者,结合脑CT改变可考虑本病诊断,给予及时治疗,可延缓病程。

许有生,沈纪林,方志勇,王延春,邬万新,华晓,俞方荣,王立章,查二南,董永锋[9](2004)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影像学诊断》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资料确诊的病例,其中单做CT检查84例,单做MRI检查14例,既做CT又做MRI检查对照24例进行分析。另又对某一时期内60岁以上(不管什么原因)做头颅CT检查的84例进行CT分析。结果 84例CT检查患者,只有2例有痴呆,CT分型Ⅰ型47例,Ⅱ型13例,Ⅲ型为24例;同一时期头颅CT检查患者中,有SAE表现42例,无SAE表现42例;24例CT与MRI检查对照,MRI优于CT。结论 CT与MRI检查可以对SAE作出早期诊断,有助于早期治疗。

邵宝富,韩明[10](2003)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诊断》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根据侧脑室周围脑白质病变的程度不同,将其分为Ⅰ~Ⅲ型。结果 Ⅰ型2例,痴呆症状轻微。Ⅱ型和Ⅲ型22例,均有较明显的智能障碍。Ⅰ~Ⅲ型均伴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梗塞和脑出血。结论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具有较典型的CT表现及临床特点。对SAE的临床诊断不宜过分强调痴呆,否则不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二、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病例选择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神经心理学检查
        3.2 血压变异性测定
        3.3 中医证候判定
        3.4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
        4.1 基线资料比较
        4.2 数据观察
    5 结果分析
        5.1 B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分析
        5.2 动态血压参数数值分析
        5.3 BD组动态血压参数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5.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D组动态血压参数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5.5 BD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
讨论
    1 BD认知障碍的相关机制
    2 血压变异性的有关论述
    3 血压因素对BD影响的相关研究
    4 神经心理学量表选用依据
    5 祖国医学对BD的认识
    6 病、证、症的概述
    7 中医证候要素概况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1.现代医学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研究
        1.1 病理改变与发病机制
        1.2 危险因素
        1.3 临床表现
        1.4 诊断标准
        1.5 鉴别诊断
        1.6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
    2.中医学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认识
        2.1 各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附件

(2)磁共振DTI技术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皮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影像学研究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4)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认知功能损害与影像学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CT、MRI结果
    2.2 MMES评测结果
3 讨论

(8)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与C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症状和体征
    1.3 CT检查
    1.4 诊断
    1.5 治疗方法
    1.6 随访
2 讨 论
    2.1 病因及发病机理
    2.2 CT表现
    2.3 临床诊断
    2.4 治疗

(9)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影像学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四、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D]. 孟庆松.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磁共振DTI技术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中的应用研究[D]. 陈宇. 西南医科大学, 2018(10)
  • [3]CT诊断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价值[J]. 马俊芳,杨春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13)
  • [4]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认知功能损害与影像学改变[J]. 杨秀伟. 中国当代医药, 2011(15)
  • [5]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诊断与分析(附120例)[J]. 郑卫,陈艳玲.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3)
  • [6]脉搏波信号分析用于动脉硬化诊断仪器的研究[J]. 李鹏飞,冯念伦. 中国医学装备, 2010(03)
  • [7]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认知功能损害与影像学改变[J]. 曾富荣,胥海燕. 当代医学, 2010(01)
  • [8]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与CT分析[J]. 李国辉,陈绚,李春明,梁丽芸,李吕力. 广西医学, 2005(08)
  • [9]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影像学诊断[J]. 许有生,沈纪林,方志勇,王延春,邬万新,华晓,俞方荣,王立章,查二南,董永锋.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4(03)
  • [10]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诊断[J]. 邵宝富,韩明. 上海医学影像, 2003(01)

标签:;  ;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一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