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深对课程标准性质的理解(论文文献综述)
杜小双[1](2021)在《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理解并促进有效教师学习,外语教师学习研究的理论视角不断演变,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为理解教师学习的过程和规律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三名高中英语教师通过开展研究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进行了历时18个月的研究,收集了访谈、观察、反思日志、实物资料等多种数据资料,追踪描摹教师学习和认知变化的过程,分析、阐释了这一过程的复杂动态特征和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1)三位案例教师通过专业学习不同程度地改进了英语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她们的认知系统呈现不同的变化轨迹。三位教师的认知系统受到多次“扰动”,并发生自组织变化;其中两位教师的认知系统经历了调整和重组的过程,最后呈现质变的趋势;另一位教师的认知系统经过调整后趋于稳固,未见质变的趋势。(2)教师认知系统受到“扰动”,并因此产生认知冲突或失衡,是教师学习和发生改变的主要动因。她们经历的典型“扰动”事件包括撰写和修改研究报告、与指导教师交流、接受专家点评与反馈等。(3)教师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取决于教师认知系统内外要素之间的互动。随着学习活动的持续进行,教师认知系统内外要素及其关系不断发生变化,系统内、系统间各要素的互动和组合对教师学习构成支持或限制。比如,个人经历和身份认同的消极影响、知识基础的匮乏、机构文化的限制可能阻滞学习的发生;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与教师反思的交互或将促进学习的发生;“扰动”的力度和密度则极大地影响教师学习发生的可能性。(4)教师主观能动性(包括专业发展动机、身份、反思性等)参与系统互动,直接影响认知系统的变化。本研究对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本研究通过分析系统间的交互关系解释复杂动态的教师学习现象,加深了对教师学习本质的理解;第二,推动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比如扰动、涌现等)的具体化,增强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在实证研究中的适用度和操作性;第三,本研究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用于研究国内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学习过程,有利于推动国内外语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创新。本研究也将对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提供重要启示。为了创造有效教师学习发生的条件,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应把握以下原则:第一,保持教师学习系统的多元差异性的交互性。教师培训项目应确保多元主体参与,利用系统间、多主体间的交互创造学习机会。第二,尽可能制造“扰动”以创造教师认知失衡的机会。教师学习活动应具备高阶性、挑战性和转化性的特点,教育教育者(或培训者)应充当促进者、批判者或“扰动者”,帮助教师打破认知与实践惯性。第三,设计和实施持续的、循环迭代的学习活动,确保教师在“学习(研究)-反思-实践”的循环过程中逐渐实现非线性的认知和实践转变;第四,重视和培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教师成长成为自觉、自主、批判的学习者。
李恒[2](2021)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问题复杂性的提升以及工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增加,使得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伦理教育被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工程强国视为培养伦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阶段,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国以及“新工科”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如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工程伦理教育在供需对接上未实现动态平衡;二是工程伦理教育治理手段乏善可陈;三是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情境的适配性不高。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特征,提炼关键机制。本研究围绕“系统分析符合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关键机制”这一核心议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建构;第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第三,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和文献计量法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和实现路径进行建构性研究;再次,以本研究提出的关键机制为指标来源,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方法指导,针对113份评价样本,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开展实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作出以事实为导向的客观判断;最后,整合所有研究结论,消除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阻隔,归纳用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1)工程伦理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复杂性,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优化教育策略、汇聚协同力量、把握国内国际动向等核心要点,主要涵括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三个维度。(2)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是“合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合理性”方面,情境机制契合了价值合理性的意蕴,培养机制和协同机制则契合了工具合理性的表征。在“合规律性”方面,情境机制是控制单元,情境机制通过构建了一个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场域而成为关键机制的“指挥控制中心”;协同机制是存储单元,通过“各种协议”(如,伦理准则)和“软硬件”(如,经费资源)的配合而成为了“制度池”和“资源池”;培养机制则是运算单元,高校根据“情境机制”的“指令”并在“协同机制”的干预下,整合各类教育要素、深入本土教育实践、打造教育新模式。(3)本研究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情境机制(36.0%)、协同机制(33.7%)和培养机制(30.3%);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培养机制(71.711分)、情境机制(70.319分)和协同机制(68.339分);按优秀(80-100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59)进行等级分类,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现状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70.074分)。(4)深入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立足“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实现路径及其规范性特征;其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实证评估;其三,立足中国情境,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吴秉旭[3](2021)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提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并提倡在中小学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的实践。高中各学科己经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三大主要维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但与高中的课程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明确提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初中音乐课程与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社会媒体的音乐文化生活中,呈现出雅俗交织、美丑难辨的复杂情形,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音乐欣赏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困扰。音乐教育如果不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课堂音乐欣赏教学如果不密切结合课外音乐教育环境,给学生必要的指导,那就难以达到音乐欣赏的审美教育目的。有效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能力去鉴别、选择、品味各种多元化的音乐,这是音乐教育值得探讨的、有意义的课题。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深入研究不足,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深入具体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如何?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哪些?3.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基于现有的研究,以及对音乐课程相关理论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理解,本研究结合《标准》关于音乐素养、学段目标、内容标准的相关表述,构建了初中阶段的音乐核心素养框架。本研究将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为: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的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文化理解等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欣赏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通过在初中这一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取向,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分析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及其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状况。对有代表性的4节常规课和6节优质课的课堂观察和深入分析,对教师、学生和教研员的访谈,发现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实践教学与《标准》和音乐核心素养要求的差距,面对现实应当解决哪些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主要有哪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可行策略,深入探究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并提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改进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教研员和中学音乐教学名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认同度高。通过分析音乐教师常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和优质录像课中运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发掘切实可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以解决初中音乐教师设计和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困扰。2.教师在优质课中运用音乐教学策略的特征:(1)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适合度高;(2)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3)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类型较丰富;(4)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都较充分;(5)优质课中有效组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方式较多。3.有效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文化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游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感悟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类比学习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题发展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在对优质课的分析中,新发现了有效的、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组合作体验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信息延伸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问题引导聆听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联觉辅助聆听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4.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持续兴趣、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发展有所欠缺。5.影响初中教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对核心素养及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教师的艺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态度与特质的了解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音乐课程改革;媒体文化;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等。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音乐欣赏课教学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改进建议:1.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3.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4.将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晏琼芬[4](2021)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选编研究》文中认为文言文作为传达古人智慧和情感的重要载体,因其丰富的文本特性和较高的审美价值,一直被视为语文教学的重点篇目,也被赋予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意义。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相应要求,在设计理念、教材选文、编排体例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高中生正处于认知发展、思维提升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材的选编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文言文作品的感知体验。因此,作为刚投入使用不久的统编版语文教材,快速把握新教材的设计意旨和选编特点,了解新老教材选文编排异同,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保证教学的有效实施,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此,本文立足于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编写理念和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分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的选文构成和编排体例,再结合文言文选编特点和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要求,提出相应的选编反思和教学建议。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概念界定、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五部分内容。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选编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要求进行概述。第二章主要梳理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的选文构成情况,笔者从选文数量、选文分布、选文内容等方面展开选文研究,最后总结选文特点。研究过程中笔者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比较对象,梳理两版教材中的同文篇目,并统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增改篇目。第三章在梳理教材选文的基础上,从编排系统和助读系统两个方面分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的编排情况,并对编排特点进行总结。第四章依据文言文的选编情况,尝试从选文时代、选文文体和选文作者等角度对教材文言文选编状况进行反思。最后从整体把握选文特点,了解各类文本分布;明确选文编排变化,及时做出教学调整;有效利用助读系统,促进学生自主建构;重视文言价值意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等方面提出文言文教学建议。结语部分则在论文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取得的收获和存在的不足,并阐述下一步的教学展望。本文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选编为研究基点,旨在探究新教材文言文的选文和编排特点,并结合实际选编情况和文言文教学要求,做出相应的选编反思和提出一定的教学建议。希望能为教师全面了解文言文选编变化提供些许参考,以期对今后的高中文言文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罗薇[5](2021)在《《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文中提出《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着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着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着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着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着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着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着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着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着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陈楠曦[6](2021)在《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化学导学案设计研究》文中提出
米纯[7](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
陈要[8](2021)在《于漪“教文育人”与语文教学研究》文中指出
蒙啸[9](2021)在《中职无人机植保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民用飞行控制系统的不断成熟,民用无人机成本得到极大降低的同时可靠性不断提高,无人机产业因此得到普及并快速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一大热点。无人机产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大量的应用人才缺口,为了填补这个缺口,国家相继出台大批相关政策,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开设无人机专业培养人才,这是笔者所在的以技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中职学校的发展契机。而无人机植保是当前无人机应用中发展前景最好的领域,选取该领域进行研究,依托笔者所在H中职学校构建适合中职生特点的无人机植保校本课程,可以为地方培养无人机植保专业人才,扶助弱势群体、助力地方扶贫攻坚。以上为本研究展开的背景。本论文从无人机产业中选取了目前需求最大最有应用前景的无人机植保作为研究对象,研发H中职学校无人机植保校本课程。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综述当前中职无人机植保课题的研究现状,借鉴课程开发理论,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步骤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并设计教学组织形式,以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等教育理论基础为依据进行教案设计,并通过案例实践分析理论研究的不足,研发校本无人机植保课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参与学生进行调查,确定各方需求与可利用的资源,构建合理的校本课程目标。此外,以合理的评价手段进行检验反馈,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动态更新课程内容,始终紧跟行业的发展。研发的中职无人机植保校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符合学生学情,课程内容关注工作岗位的需求、合理利用H学校的资源,引导学生构建无人机植保的知识体系,实现中职无人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本研究丰富了H中职学校的校本课程,探索出一套无人机课程开发模式,形成无人机植保的典型教学案例,为其他学校无人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借鉴。
林梦琴[10](2021)在《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中变式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二、加深对课程标准性质的理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深对课程标准性质的理解(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教学现状 |
1.1.2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职专业发展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外语教师学习理论与实践 |
2.1.1 教师学习的定义 |
2.1.2 外语教师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沿革 |
2.1.3 外语教师学习实证研究综述 |
2.1.4 批判与反思 |
2.2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学习 |
2.2.1 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转向 |
2.2.2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的关键概念及其含义 |
2.2.3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外语教师学习相关研究 |
2.2.4 本节小结 |
2.3 高校与中小学合作教师发展及相关研究 |
2.3.1 高校与中小学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渊源 |
2.3.2 高校与中小学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研究 |
2.3.3 本节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
3.1.1 研究问题 |
3.1.2 分析框架 |
3.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2.1 教师教育研究的质性研究范式 |
3.2.2 本研究选择案例研究的合理性 |
3.3 研究场域 |
3.3.1 H项目和F大学培养基地 |
3.3.2 H项目概述 |
3.3.3 学员视角的H项目 |
3.3.4 依托H项目开展的研究活动 |
3.4 研究对象 |
3.4.1 进入现场和初步接触研究对象 |
3.4.2 研究对象背景信息 |
3.5 数据收集过程 |
3.5.1 访谈 |
3.5.2 观察 |
3.5.3 反思日志 |
3.5.4 实物资料 |
3.5.5 研究日志 |
3.6 数据分析 |
3.6.1 数据存储、转写与整理 |
3.6.2 数据分析 |
3.7 研究的可靠性与伦理 |
第四章 枫叶的学习与认知系统变化 |
4.1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态 |
4.1.1 开展研究之前:小说教学理念与实践 |
4.1.2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状态 |
4.2 调整期:检视并发现实践问题 |
4.2.1 扰动事件1:授课专家传递不同观点 |
4.2.2 扰动事件2:导师反馈冲击固有思维 |
4.2.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
4.2.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
4.3 稳固期:理念与实践保持不变 |
4.3.1 扰动事件3:行动方案“搁浅” |
4.3.2 扰动事件4:专家意见“冷处理” |
4.3.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
4.3.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
4.4 调整期:根据情境变化调整教学实践 |
4.4.1 扰动事件5:“文学圈”学生不配合 |
4.4.2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
4.4.3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
4.5 重组期:破除旧观念践行新身份 |
4.5.1 扰动事件6:报告遭到导师团队批驳 |
4.5.2 扰动事件7:学术导师深度介入指导 |
4.5.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
4.5.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
4.6 完成研究之时:教师认知系统建立新的平衡态 |
4.6.1 教师认知系统建立新的平衡态 |
4.6.2 与认知系统关联的其他系统及其要素的变化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梧桐的学习和认知系统变化 |
5.1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态 |
5.1.1 开展研究之前:读写教学理念与实践 |
5.1.2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状态:失衡态 |
5.2 调整期:辨析并确认实践问题 |
5.2.1 扰动事件1:导师反馈推动理性思考 |
5.2.2 扰动事件2:专家点评促进个人理解 |
5.2.3 扰动事件3:导师面谈指向学习原理 |
5.2.4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
5.2.5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
5.3 调整期:在行动中重构实践 |
5.3.1 扰动事件4:导师现场观课指导 |
5.3.2 扰动事件5:多方角色参与磨课 |
5.3.3 教师认知系变化的涌现 |
5.3.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
5.4 重组期:持续深化理念和优化实践 |
5.4.1 扰动事件6:中期汇报加强抽象思维 |
5.4.2 扰动事件7:研究课继续优化教学操作 |
5.4.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
5.4.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
5.5 完成研究之时:教师认知系统恢复平衡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银杏的学习与认知系统变化 |
6.1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态 |
6.1.1 开展研究之前:文化教学理念与实践 |
6.1.2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状态:平衡态 |
6.2 调整期:问题的形成与论证 |
6.2.1 扰动事件1: 课标带动教师反思和行动 |
6.2.2 扰动事件2: 选题受到导师团队质疑 |
6.2.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
6.2.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
6.3 调整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转化 |
6.3.1 扰动事件3:语篇教学实践初体验 |
6.3.2 扰动事件4:中期汇报获专家指导 |
6.3.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
6.3.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
6.4 稳固期:实践转化未见成效 |
6.4.1 扰动事件5:研究课未关注行动目标 |
6.4.2 扰动事件6:撰写报告再获专家点评 |
6.4.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
6.4.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
6.5 完成研究之时:教师认知系统未发生质变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7.1 教师认知变化的复杂动态系统特征 |
7.1.1 三位教师的认知变化轨迹 |
7.1.2 三位教师的认知变化特点 |
7.2 教师学习过程的复杂动态系统分析 |
7.2.1 枫叶的学习过程 |
7.2.2 梧桐的学习过程 |
7.2.3 银杏的学习过程 |
7.2.4 系统内、系统间互动对教师学习过程的影响 |
7.3 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机制 |
7.3.1 教师认知系统的“扰动” |
7.3.2 系统各要素在多个层级之间发生联动 |
7.3.3 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重要作用 |
7.3.4 教师认知的渐进式或突变式发展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8.2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 |
8.3 本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启示 |
8.3.1 保持教师学习系统的多元差异性 |
8.3.2 制造“扰动”以创造教师认知失衡的机会 |
8.3.3 设计和实施持续的、循环迭代的学习活动 |
8.3.4 重视和培育教师的主体力量 |
8.4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背景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以枫叶为例) |
附录三 课堂观察笔记样例 |
附录四 教师反思日志样例 |
附录五 教师学习活动现场观察笔记(以银杏的开题答辩为例) |
(2)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工程”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工程伦理的广泛关注 |
1.1.2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框架 |
1.3.1 章节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关键概念解读 |
2.1.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
2.1.2 工程伦理的内涵 |
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演绎: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的分析 |
2.2.1 研究方法 |
2.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Q1) |
2.2.3 工程伦理的教学策略(Q2) |
2.2.4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Q3) |
2.2.5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Q4) |
2.2.6 本节述评 |
2.3 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主题聚类: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
2.3.1 文献计量方法概述 |
2.3.2 资料收集 |
2.3.3 共词分析 |
2.3.4 共词网络分析 |
2.3.5 多维尺度分析 |
2.3.6 本节述评 |
2.4 文献述评 |
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构成 |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流程 |
3.1.2 资料采集 |
3.2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 |
3.2.1 开放式编码 |
3.2.2 主轴式编码 |
3.2.3 选择性编码 |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2.5 本节小结 |
3.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现路径 |
3.3.1 微观维度的培养机制:以认知发展为指导再造教育要素 |
3.3.2 中观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协同优势为指导赋能中介对象 |
3.3.3 宏观维度的情境机制:以现象学为指导调适多元场域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案例分析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2 培养机制的案例分析 |
4.2.1 知识生成:聚焦伦理教育知识建构者的职能重构 |
4.2.2 具身认知: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
4.2.3 学习进阶:用“全周期”课程序列搭建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梯 |
4.2.4 伦理体验:强化解决工程伦理现实困境的实践基质 |
4.2.5 案例分析讨论 |
4.3 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
4.3.1 工程社团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
4.3.2 政府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
4.3.3 案例分析讨论 |
4.4 情境机制的案例分析 |
4.4.1 美英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职业主义催化的路径选择 |
4.4.2 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对技术负责的民族传统 |
4.4.3 法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消解”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中 |
4.4.4 中日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二元构造”下的层序互补 |
4.4.5 案例分析讨论 |
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 |
5.1 调研对象 |
5.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
5.2.2 初始评估指标的选取 |
5.2.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
5.3 现状的实证评估 |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值 |
5.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结论 |
5.4.2 延伸讨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潜在障碍 |
5.5 本章小结 |
6 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 |
6.1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规范性审视 |
6.1.1 合理性的审视 |
6.1.2 合规律性的审视 |
6.2 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 |
6.3 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 |
6.4 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评估问卷 |
附录3 评估指标赋权表 |
附录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课程大纲 |
附录5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大纲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3)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
二、核心素养的理念与实践 |
三、工作经历的启发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核心素养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一、关于核心素养及其与课程关系的研究 |
二、关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音乐欣赏及其教育价值的研究 |
一、音乐欣赏的理解 |
二、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
第三节 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 |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理解 |
二、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
一、教学策略的特征 |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 |
三、国外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
四、国内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
第五节 简要述评 |
一、有关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
二、关于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讨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质化研究取向 |
二、课堂观察 |
三、访谈 |
四、案例分析 |
第三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计划 |
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的效度与研究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目标 |
第一节 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与目标 |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 |
二、音乐欣赏课程目标的理解 |
第二节 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思 |
一、音乐素养在《标准》中的体现 |
二、音乐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
三、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建 |
四、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核心素养 |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常规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
一、《非洲的灵感》一课的详细分析 |
二、音乐欣赏常规课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
一、教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整体比较单一 |
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与教学内容适合度不高 |
三、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价值的认识不够 |
四、很少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
一、《永远的莫扎特》一课的详细分析 |
二、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
一、优质课中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二、优质课中运用了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三、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
四、优质课中体现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有机组合 |
第六章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内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 |
二、教师素养 |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
四、对学生知识、态度和特质的了解 |
五、学校制度和教学环境 |
第二节 外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
一、音乐课程改革的影响 |
二、媒体文化的影响 |
三、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 |
第七章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改进 |
第一节 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 |
一、依据《标准》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 |
二、根据学情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
三、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
第二节 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
一、针对音乐表现要素教学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二、针对音乐情绪与情感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三、针对音乐体裁与形式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四、针对风格与流派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五、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
第三节 将音乐欣赏教学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
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点 |
二、拓展教材资源,整合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
三、淡化经典与流行的界线,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存在一些问题 |
二、优质课与常规课中均有较丰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 |
三、优质课中发现一些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四、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
五、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与实施的因素 |
第二节 建议 |
一、教师要熟知“核心素养”和《标准》的理念与要求 |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成败的关键 |
三、针对学生发展目标设计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 |
五、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6 节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课堂观察记录表 |
后记 |
(4)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选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选编依据 |
第一节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选编的理论依据 |
一、2017 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总体指导要求 |
二、2017 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要求 |
三、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要求 |
第二节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选编的实践要求 |
一、体现文言文的教学价值 |
二、满足文言文的教学需要 |
第二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选文构成分析 |
第一节 文言文选文数量分析 |
一、选文总量及占比分析 |
二、选文各册篇目及数量分析 |
三、选文背诵篇目及数量分析 |
四、选文同文篇目及数量分析 |
五、选文增改篇目及数量分析 |
第二节 文言文选文分布分析 |
一、选文的时代分析 |
二、选文的作者分析 |
第三节 文言文选文内容分析 |
一、选文的文体分析 |
二、选文的题材分析 |
第四节 文言文选文特点分析 |
一、选文篇目占比高,经典与创新相结合 |
二、选文时代跨度大,作家群体分布广泛 |
三、选文文体类型广,内容题材丰富多元 |
第三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编排分析 |
第一节 选文系统编排分析 |
一、教材编排结构 |
二、选文教材定位 |
三、单元组合方式 |
四、课文构成要素 |
第二节 助读系统编排分析 |
一、单元导语分析 |
二、学习提示分析 |
三、注释分析 |
四、插图分析 |
五、单元学习任务 |
第三节 文言文编排特点分析 |
一、编排框架契合教学需要 |
二、组合方式趋向灵活多样 |
三、助读系统重视自主建构 |
第四章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选编反思及教学建议 |
第一节 关于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的选编反思 |
一、选文时代分布广而不均,应兼顾各个时代作品 |
二、选文文体繁而不全,应统筹各类文体作品 |
三、选文作者性别比例不均,应适当均衡女性作者 |
第二节 关于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的教学建议 |
一、整体把握选文特点,了解各类文本分布 |
二、明确选文编排变化,及时做出教学调整 |
三、有效利用助读系统,促进学生自主建构 |
四、发挥语文课程功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
1.1.1 办学背景 |
1.1.2 学院设置 |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
2.3.3 汉字的“六书” |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
3.2.1 声调的本质 |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
3.2.6 “入声”之争 |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
5.4 本章小结 |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
致谢 |
(9)中职无人机植保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外文献综述 |
2.国内文献综述 |
3.文献评述 |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1.填补了中职无人机植保课程研究的空白 |
2.设计了基于真实工作流程的无人机植保综合实训项目 |
二、无人机植保的概念界定与研究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无人机植保 |
2.校本课程 |
3.校本课程开发 |
4.工作过程系统化 |
(二)理论基础 |
1.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2.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
3.多元智能理论 |
4.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
5.环境模式课程开发理论 |
6.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 |
三、无人机植保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 |
(一)外部环境分析 |
1.国家政策法规角度 |
2.学校所处地区的环境分析 |
(二)学校内部环境分析 |
1.学校硬件资源 |
2.师资力量 |
(三)访谈情况分析 |
1.教师访谈 |
2.专家访谈 |
3.企业访谈 |
(四)学生需求分析 |
1.问卷调查的设计过程 |
2.调查过程 |
3.调查结果分析 |
4.学生问卷调查结论 |
四、无人机植保校本课程的设计开发过程 |
(一)无人机植保校本课程目标 |
1.无人机植保校本课程目标的拟定依据 |
2.无人机植保校本课程目标设定 |
(二)无人机植保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
1.安全性原则 |
2.专业性原则 |
3.层次性原则 |
4.实践性原则 |
5.综合性的原则 |
6.发展性原则 |
(三)无人机植保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1.无人机植保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界定 |
2.无人机植保校本课程的教学组织 |
3.无人机植保校本课程实施设计 |
4.无人机植保课程学生成绩的评定方法 |
5.无人机植保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 |
6.无人机植保课程开发的流程图与使用计划 |
五、无人机植保校本课程实践探索案例 |
(一)典型课程单元教学案例——无人机组装 |
1.教学设计与实施 |
2.教学评价 |
3.教学反思 |
(二)综合实训教学案例——飞防施药前的准备 |
1.教学设计与实施 |
2.教学评价 |
3.教学反思 |
六、结语 |
(一)研究结论与不足 |
1.研究结论 |
2.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无人机植保校本课程开发调查问卷 |
附录2:教师访谈提纲及内容 |
附录3:专家访谈提纲及内容 |
附录4:企业人员访谈提纲及内容 |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加深对课程标准性质的理解(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研究[D]. 杜小双.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D]. 李恒. 浙江大学, 2021(01)
- [3]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 吴秉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选编研究[D]. 晏琼芬.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D]. 罗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6]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化学导学案设计研究[D]. 陈楠曦. 西南大学, 2021
- [7]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D]. 米纯. 西南大学, 2021
- [8]于漪“教文育人”与语文教学研究[D]. 陈要.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9]中职无人机植保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 蒙啸.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10]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中变式教学的应用研究[D]. 林梦琴. 西南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