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论中华大革命的历史地位(论文文献综述)
谢思麒[1](2020)在《大革命时期标语口号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民群众中的宣传和教育。20世纪20年代,还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运用各式各样的标语口号动员广大民众投身于革命事业,掀起了国民革命的热潮,以独特的力量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标语口号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播和推广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工具,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实践。本文尝试从大革命时期标语口号的内容入手,分析标语口号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加深对标语口号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人士,进一步考察标语口号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发挥的作用效果,力求为当代标语口号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启示和借鉴。本文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之后,将大革命时期的标语口号大致分为政治类、经济类和社会观念类三种,并对相应的标语口号进行简单的罗列。标语口号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表现形式,能够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群众基础,促使中国共产党更好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引导。中国共产党在标语口号的宣传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做好标语口号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的重要依据。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要以时事政治为依据,以人民利益为根本,以宣传表达为抓手,要配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要注意避免标语口号的僵化性和形式主义倾向。
郑毅[2](2019)在《论民族区域自治法治发展的“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应以"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作为民族区域自治法治的发展策略。"制宜之地"主要包括中外民族地方自治制度比较、民族自治地方与其他地方比较、民族自治地方间的纵向比较、民族自治地方间的横向比较以及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特定民族自治地方与其他民族自治地方的比较等;"俱进之时"主要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8年宪法修改提供的根本法新基础、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修改提供的立法新空间、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国家举措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民族区域自治法治自身优化完善的新趋势等。针对2017年全国人大法工委"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座谈会提出的问题清单,可在立足实践、充分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综合配置两大策略予以系统回应。
赵达远[3](2018)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过去历史发展过程中经验的积淀,同时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共同理想。本研究在过去的研究基础上,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进行建构。并在此认知架构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本质问题提出一些见解。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研究,无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论的体系建设,还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指导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建构的依据与出发点。吸收和汲取过往专家、学者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用发展运动的视角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划分为联接、协调、认同三个目标体。这三个目标体系的构建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传导和承续“由上至下”的运动过程确立的。它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研究的理论脉络和认知框架。本文共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的基础理论问题。论文从概念分析入手,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的相关内涵进行了界定与辨别,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确立的影响要素做了梳理,并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本质内核与两个基本要求入手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进行展开,并对思想政治教育三目标体的主要内涵与机理进行了解读。第二章主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主要以中国和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发展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细分为古代与近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的将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发展脉络呈现,为之后的系统研究提供重要的历史逻辑支撑。第三章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以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理清思想政治教育联接目标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之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联接目标“界体”的层次进行了划分并明确其内涵和意义,并对思想政治教育联接目标体系的内容进行系统展开与论述。第四章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入手,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协调目标体系的协调过程进行论述,进而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协调目标的三个重要维度。在此基础之上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协调目标的四个方向做了详细的论述。第五章主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目标体系进行了系统论述,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目标体系是过去研究中的主要落脚点,它直接影响和构建个体的内在认知的三个层次,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划分。进而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目标的四个主要方向以及具体目标内涵,最后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目标的三个维度进行了详细论述。第六章是探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本质问题。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主要问题进行论证,结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明确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确立的依据与原则。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目标、根本目标、终极目标的内涵进行了重新概括和论证。
陈丽萍[4](2018)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实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在把握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整理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内在联系,以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同时调查访谈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现实情况,客观分析了当前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剖析问题产生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最终提出了较为全面的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实现策略。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的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背景和创新之处,并对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总结,为本研究提供系列重要材料。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红色文化内涵、构成、基本特征;界定了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相关概念。其次,分析了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关系:红色文化是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是红色文化转换应用的重要载体。最后,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党性修养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行文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实证调查,发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整体状况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调研发现,当前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中还存在三方面问题:“融入内容的整合度不够”,“融入方式的创新性不够”,“融入效果的均衡性不彰”。而本文认为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是部分主体的重视程度不高,融入的主体意识性不强;二是融入的机制保障不太完善,系统运转的规范性不够;三是融入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消极影响因素干扰较多。第四部分:在对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实现策略:明确融入原则,规范教育过程;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教育保障;挖掘红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提高重视程度,强化自我教育;利用四个渠道,发挥各自效用。
孙坤明[5](2018)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试图全面解构唯物史观指导的中国历史理论和话语体系,瓦解中国人民的历史认同,从根本上冲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动摇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这一思潮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和群众缺乏成熟的历史意识,历史观混乱错误。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与中国革命的关系,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助于培育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成熟的历史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一章历史意识基本理论。首先,西方文明中历史意识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摆脱愚昧,奔向理性,逐步还原历史属人特征的过程;而中国古人对历史有着本能的兴趣和敬意,将历史意识视为抒发社会理想与实现政治抱负的基石,中国古人的历史意识往往带有浓厚的政治功用与文化反思倾向,具有鲜明的精神家园建设与文化自信树立指向。其次,历史意识是人类普遍的一种精神活动和心理特征,也是一种精神观念和思想方法,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能力和素养。从人类的能力和素养角度来看,历史意识是人们立足于历史感知而认识处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关系的一种能力和素养。历史意识具有历史传统意识、真实意识、反思意识、认同意识和担当意识五个方面的内容,具有理性与感性有机统一、现实性与超越性有机统一、反思性与批判性有机统一、时间性与阶段性有机统一和层次性五个特征。第三,历史意识培育是历史学的根本目的,历史意识是一切科学研究的重要意识,是确立核心价值观和巩固国家意识形态的根本,在传承文明、发展文化和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意义。第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出现,是人类历史意识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进行科学的历史教育,树立自信和增强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是培育人们成熟历史意识的重要手段。第二章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发展概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历史感知而认识处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关系的重要能力和素养。首先,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加剧与世界革命形势巨变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外部环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指引和中国传统历史意识沃土的深厚滋养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内在动因。中国革命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实践基础。其次,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中前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形成并初步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具有重视历史理论研究和依托历史开展宣传教育,尊重历史事实,初步开展历史总结和历史纪念,初步尝试肃清封建历史文化遗毒以及固守国际经验和缺乏中国立场等五个方面的特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走向成熟。具体表现为:敬畏历史事实的权威与公正,客观评价历史成败得失,重视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重视研究历史条件,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和坚定中国立场与扞卫民族利益等五个方面。1948年3月党中央离开陕北至1949年10月中华人共和国成立期间,中国共产党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注意铭记光辉历史,传承革命优良传统,严厉批驳虚无历史的错误行径,表明其历史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熟的历史意识,为其领导中国革命提供了情感基础、思想方法和能力保证,具体表现为,它是革命指导思想确立的关键,革命领导核心锻造的法宝和民族精神家园建构的依靠。第三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是革命指导思想确立的关键。首先,中国共产党在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过程中体现了其成熟的历史意识:围绕三民主义革命指导思想与国民党展开论争,传承超越三民主义,注重历史诠释与革命斗争策略,努力建构新的革命指导思想;对毛泽东历史贡献作出科学定位:在历史比较中彰显毛泽东领导的极端重要性,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历史相统一的角度来高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贡献,夯实了毛泽东领袖地位的历史基石和情感基础;充分论证了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要性和必然性,尊重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确立的历史过程性,完善宣传毛泽东思想,形成党内思想理论认同,衷心拥护毛泽东党的领导核心和中国革命领袖地位,借助历史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批驳各种攻击,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其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内容丰富与发展的全过程。同时,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关系密切:实事求是内涵和实现途径具有丰富的历史意蕴,理性客观地论述与评价历史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第四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是革命领导核心锻造的法宝。首先,中国共产党注意汲取丰富历史智慧,加强党员自身修养。具体表现为:善于从历史上解释说明党建问题的内容、重要性和产生根源;尊重中国历史特殊性和党员成长过程性,注重从思想和实践方面加强党员修养。其次,注意将党建课题融入中国革命历史征程中解决,及时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和正确处理党的历史上的错误,强化历史认同,维护党的团结巩固;重视历史学习研究,科学设计党员干部历史学习和历史意识培育的内容,运用科学方法学习研究历史;严把入党关,严肃组织纪律和严格管理制度,注重调查研究,保持谦虚谨慎,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扬民主。第五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是民族精神家园建构的依靠。首先,中国共产党对近代中国民族精神家园危机有着清醒的自觉,认识到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是“莫大之事业”,中华民族精神薄弱的状况极其危险,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社会余毒是导致精神家园危机的社会历史根源,;革命政党应是挽救民族精神家园危机的领导,而由于近代中国“还没有一个真正为民族利益而奋斗的国民革命党”,所以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历史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肩上。其次,延安时期饱含历史意识的文化事业建设,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具体表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具有历史视角,重视历史总结和历史纪念,注重对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利用,着力肃清封建历史文化遗毒;注意从资料支撑与保障、推动学术研究等方面着手,大力支持历史学研究,使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和成果普及呈现鲜明特色;通过传承创新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继承发扬民族革命精神,塑造了新的中国革命精神形态——延安精神。第三,重塑中华民族自信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构的一个重要内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反省历史,科学筹划未来;依托正面历史事实,积极总结历史经验,正确认识党的历史;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塑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成熟与否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发展和成熟方面有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与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研究,在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方面还需要做许多工作。
浦晗[6](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认为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黎文娜[7](2017)在《“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研究(1917-1949)》文中指出黄花岗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起义之一,被孙中山高度赞誉为“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成为辛亥革命的先导,因此,国民党从1912年开始隆重举办公祭活动,以纪念革命先烈和建构自我的革命历史,并于1928年将阳历3月29日设置为“黄花节”。受此影响,“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写作在现代时期不断涌起,出现了大量的纪念诗歌。纪念诗歌写作发轫于1911年,到1949年国民党政权覆灭而基本结束,经历了五个阶段,并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出现写作高潮。纪念诗歌写作大量运用“衰草”、“夕阳”、“杜鹃”、“碧血”和“黄花”五种中国古典诗词常用意象,形成了独特的“碧血”、“黄花”意象群。而且,纪念诗歌写作以旧体诗居多,同时还具有政治性和时代性等“历史特征”。再者,纪念诗歌具有一定的文艺价值,并切合国民党政治宣传和抗日战争时代需要,其经典化历程在现代时期就已开启。在当代时期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纪念诗歌广泛传播和普及,其中,黄兴的《蝶恋花·辛亥秋哭黄花岗诸烈士》已经成为“经典纪念诗歌”。
张洪良[8](2013)在《《游戏世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游戏世界》是鸳鸯蝴蝶派期刊的一种,在通俗文学期刊史上,它虽难以与《礼拜六》、《小说月报》等杂志比肩,但却是游戏类杂志之佼佼者。以“游戏”为名的报刊中,有晚清的《游戏报》和《游戏世界》,民初的《游戏杂志》。《游戏世界》创刊于1921年,它存在两年,出版二十四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显示出两种不同的思想文化风貌,它刊载的游戏性文章丰富多彩,反映了那个时代大众娱乐生活之情状。目前,学界关于《游戏世界》的研究不多,仅汤哲声的《中国现代滑稽文学史略》和魏绍昌的《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中有简要的论述。本文力图通过对本杂志编者、作家、内容等方面的介绍,客观的评价杂志的价值,挖掘“游戏”面具下的文学、历史和社会意义。论文从杂志的创刊背景、作品风貌、编辑与创作团队方面解读《游戏世界》的特色,分析游戏性文学杂志的创作特点与倾向,阐述其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价值。本文拟从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分析杂志创刊的背景,论述《游戏世界》产生的必然性,介绍杂志的整体面貌和编辑特点;第二部分介绍编辑和作家群体以及他们对杂志创办特色的影响;第三部分重点分析杂志的内容,通过对题材的分类介绍,展现游戏杂志的文学性和娱乐消闲性。
刘莎[9](2011)在《辛亥革命时期乐歌中的女性解放》文中指出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强烈余波势不可挡。然而,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夕,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已经随着思想界的空前解放、空前活跃得到了迅速地宣扬和传播,而在此基础之上孕育并发展起来的女权思潮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中国女子奴隶根性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仅凭时论性文章宣扬、激发女子自争权力远远不够,音乐对人思想的启发和行为产生的内驱力作用引起了先觉的民族精英们的重视,涉及女性主题的乐歌试图从多方面角度唤起女性身体的复苏、精神的觉醒。
于文善[10](2011)在《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总结和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和失误,对于继续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和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抗战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为主要考察对象,对这一史学进行了整体性的研究。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直接源头在于唯物史观指导下的20~30年代中国社会史研究、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的开展,这一问题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抗战时期乃至以后,加上“史学变革”的影响和“学术中国化”运动的推动,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终于在时代使命感的推动下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把握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这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是我们考察这一史学现象的前提。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涉及到的一个主要领域是史学理论建设。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史家在从事史学研究时,重视社会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对各种错误史学观点的批判,重视历史主义的人物评价观和“人民本位”的史评原则等。此外,史家还关注史学与现实的结合,将史学研究与与国家、民族的需要结合,这一切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的进步。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涉及到的又一个主要领域是古代社会史研究。从这一时期社会史的研究情况看,史家侯外庐的研究比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此外,史家吕振羽和吴泽的原始社会史和殷周奴隶社会史研究成就也狠突出。他们的研究一方面使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脉络和真相被人所知,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呼应了当时马克思所说的东方社会形态理论。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涉及到的第三个研究领域是中国思想史,这一研究涉及到的思想史研究领域很多,如中国政治思想、中国哲学思想、先秦诸子思想、明清哲学思想,涉及到的史家主要有侯外庐、吕振羽、郭沫若、杜国庠和嵇文甫等,他们的思想史研究颇具开创之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贡献极大,至今仍为学界所关注。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领域还包括中国通史的撰述,这一研究是抗战时期诸多史家极力主张、追求的目标之一,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部分内容通过对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家中国通史研究的框架体系、主要观点、编写方法等的探讨,以及通过马克思主义史家与非马克思主义史家的相关对比研究,论述了史家对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通史体系的贡献。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与发展是20世纪中国史学变迁史的重大事件,这一新的史学形态的出现和演变,既对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对抗战及其以后中国史学的走向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也有其时代局限性,如过渡关注现实,“借古说今”等,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一史学,以便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前进与发展。
二、再论中华大革命的历史地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论中华大革命的历史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1)大革命时期标语口号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标语口号的研究 |
(二)关于标语口号与马克思大众化研究 |
(三)关于大革命时期标语口号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大革命时期革命标语口号的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标语口号的概念界定 |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概念 |
二、大革命时期革命标语口号的内容 |
(一)政治类口号 |
(二)经济类口号 |
(三)社会观念类口号 |
第二章 大革命时期标语口号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
一、标语口号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表现形式 |
(一)呐喊式宣传 |
(二)讲授式宣传 |
(三)媒介式宣传 |
二、大革命时期标语口号的特点 |
(一)通俗性 |
(二)多样性 |
(三)针对性 |
第三章 大革命时期标语口号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作用效果 |
一、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基础 |
(一)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认识 |
(二)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认识 |
(三)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认同 |
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作用 |
(一)从现实上看,标语口号发挥了局势引导作用 |
(二)从内容上看,标语口号发挥了观念引导作用 |
(三)从策略上看,标语口号发挥了宣传引导作用 |
第四章 大革命时期标语口号对推进马克思大众化的启示 |
一、要紧密结合客观现实,从实际问题入手 |
二、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保障群众利益 |
三、要注意语言表达方式,彰显宣传魅力 |
四、要健全宣传组织机构,培养马克思主义者 |
五、避免标语口号的僵化性与形式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论民族区域自治法治发展的“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与法的“探戈”: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到民族区域自治法治(1) |
二、制宜之“地”:比较视野的五重维度 |
三、俱进之“时”:时代发展的五重背景 |
四、全国人大常委会问题清单:“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的策略适用 |
五、结语:迈向深入实施的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治 |
(3)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 |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研究的三个方向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学理探究 |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基本概念 |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涵 |
(二)教育目标、德育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影响要素 |
(一)政治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建构的外在框架 |
(二)经济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平衡的内在结构 |
(三)文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运行的柔性支撑 |
(四)科学技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发展的核心动力 |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建构 |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 |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建构的历史逻辑 |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 |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的构成 |
(五)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的内在关联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历史逻辑 |
一、西方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一)古希腊、古罗马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二)西欧中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小结 |
二、西方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二)宗教改革运动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三)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西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小结 |
三、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一)西周“礼治天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二)秦“商鞅变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三)西汉“独尊儒术”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隋唐科举制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五)宋明理学思想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小结 |
四、中国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一)革命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三)改革开放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小结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联接目标体系 |
一、思想政治教育联接目标的发展脉络 |
(一)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目标 |
(二)以“亲缘”为基础的族群目标 |
(三)以“地缘”为基础的地域目标 |
(四)以“民族”为基础的国家目标 |
二、思想政治教育联接目标的刚性边界 |
(一)社会制度 |
(二)道德传统 |
(三)法律法规 |
(四)武装力量 |
小结 |
三、思想政治教育联接目标的展开维度 |
(一)社会的共同理想 |
(二)国家的方针政策 |
(三)政党的价值主张 |
(四)组织的文化传承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协调目标体系 |
一、思想政治教育协调目标的转变过程 |
(一)人与自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社会本位的确立 |
(二)人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个体本位的呼唤 |
(三)人与自身——个体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统一 |
二、思想政治教育协调目标的平衡之维 |
(一)稳定和发展的协调 |
(二)社会与个体的协调 |
(三)内知与外行的协调 |
三、思想政治教育协调目标的基本方向 |
(一)物质文明:提供物质基础 |
(二)精神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三)政治文明:提供制度保障 |
(四)生态文明:人类存在发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目标体系 |
一、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目标的三个维度 |
(一)世界观——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目标广泛开展的基础 |
(二)人生观——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目标持续运行的关键 |
(三)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目标最终实现的选择 |
(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间的辨证关系 |
二、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目标的四个主要方向 |
(一)政治教育目标 |
(二)思想教育目标 |
(三)道德教育目标 |
(四)法治教育目标 |
三、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目标的三个层次 |
(一)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目标的属性 |
(二)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目标的基础 |
(三)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目标的要求 |
小结 |
第六章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本质追问 |
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研究的立论基础 |
(一)人的本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根本属性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赋予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科学内涵 |
(三)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体层次 |
二、目标体系视阈下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确立的原则 |
(一)社会性原则 |
(二)实践性原则 |
(三)发展性原则 |
三、目标体系视阈下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一)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目标 |
(二)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 |
(三)思想政治教育终极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实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关于红色文化的研究 |
1.2.2 关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研究 |
1.2.3 关于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相融合的研究 |
1.2.4 研究简评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2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理论阐释 |
2.1 概念界定 |
2.1.1 红色文化的内涵、构成、特征 |
2.1.2 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党性修养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
2.2.3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3 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关系 |
2.3.1 红色文化是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 |
2.3.2 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是红色文化转换应用的重要渠道 |
3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现状分析 |
3.1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调研概况 |
3.2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取得的成效 |
3.2.1 融入的内容较为丰富 |
3.2.2 融入的手段形式多样 |
3.2.3 融入的结果取得一定实效 |
3.3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
3.3.1 融入内容的整合性不够 |
3.3.2 融入方式的创新性不强 |
3.3.3 融入效果的均衡性不彰 |
3.4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部分主体的重视程度不高,融入的主体意识性不强 |
3.4.2 融入的机制保障不太完善,系统运转的规范性不够 |
3.4.3 融入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消极影响因素干扰较多 |
4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实现策略 |
4.1 明确融入原则,规范教育过程 |
4.1.1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
4.1.2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4.1.3 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
4.2 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教育保障 |
4.2.1 完善红色文化融入的过程性反馈评价 |
4.2.2 构建红色文化融入的持续性激励机制 |
4.2.3 落实红色文化融入的常态化制度保障 |
4.3 挖掘红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
4.3.1 强化理论修养教育 |
4.3.2 强化政治修养教育 |
4.3.3 强化思想道德修养教育 |
4.3.4 强化能力修养教育 |
4.3.5 强化组织纪律修养教育 |
4.3.6 强化作风修养教育 |
4.4 提高重视程度,强化自我教育 |
4.4.1 提高党性修养教育者的重视程度 |
4.4.2 强化大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 |
4.5 利用四个渠道,发挥各自效用 |
4.5.1 注重发挥大学生党员党课的作用 |
4.5.2 注重发挥红色教育基地的作用 |
4.5.3 注重发挥红色文化社团及研究机构的作用 |
4.5.4 注重发挥红色网络阵地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5)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本文研究设想 |
第一章 关于历史意识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当“历史”进入“意识”——历史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
一、西方文明历史意识的产生与发展:发现人自己 |
二、中华文明历史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与生俱有的本能和传统文化的产物 |
第二节 历史意识的内涵、内容和特征 |
一、历史意识的内涵 |
二、历史意识的内容 |
三、历史意识的特征 |
第三节 历史意识的思想文化意义 |
一、历史学的根本目的和一切科学研究的重要意识 |
二、确立核心价值观和巩固国家意识形态的根本 |
三、传承文明、发展文化和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基础 |
第四节 历史意识的成熟与培育 |
一、确立科学历史观——唯物史观 |
二、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
三、进行科学的历史教育 |
四、树立自信和增强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
第二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发展概述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环境与条件 |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外部环境 |
二、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内在动因 |
三、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实践基础 |
第二节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觉醒和初步发展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走向成熟 |
三、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是革命指导思想确立的关键 |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确立的历史依据和条件 |
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产物 |
二、对毛泽东历史贡献的科学定位 |
三、构建毛泽东思想体系,举起毛泽东思想旗帜 |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内容丰富发展的历史意蕴 |
一、对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概括的历史逻辑 |
二、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成熟的产物 |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是革命领导核心锻造的法宝 |
第一节 汲取丰富智慧,加强党员修养 |
一、“从历史上解释,从历史的经验上说明” |
二、加强党员修养的历史视角 |
第二节 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
一、将党建课题融入中国革命历史征程来解决 |
二、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历史学习和历史意识培育 |
三、完善制度保障,树立作风导向,营造政治氛围 |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是民族精神家园建构的依靠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家园危机的清醒认识 |
一、民族精神家园建构是“莫大之事业” |
二、革命政党应担负挽救民族精神家园危机的责任 |
第二节 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构 |
一、文化建设的历史视野 |
二、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历史学研究 |
三、传承中华民族革命精神,塑造新的中国革命精神形态 |
第三节 中华民族自信的树立 |
一、总结历史,开拓未来 |
二、事实胜于雄辩,历史增强信心 |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塑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自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
一 宋杂剧说 |
二 诸宫调说 |
三 傀儡戏说 |
四 民间剧曲说 |
五 宗教仪式说 |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
后记 |
(7)“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研究(1917-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的写作历程 |
第一节 “黄花岗起义”与“黄花节” |
第二节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的写作历程 |
第二章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意象研究 |
第二节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写作的“历史特征” |
第三章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的经典化历程 |
第一节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在现代时期的经典化 |
第二节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在当代时期的经典化 |
结语 |
附录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三百首(1917-1949)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游戏世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游戏世界》的概况 |
第一节 《游戏世界》的诞生背景 |
第二节 创刊宗旨与编辑体例 |
一 杂志的命名 |
二 宗旨 |
三 体例 |
第二章 《游戏世界》的编辑与作家群 |
第一节 主编周瘦鹃与赵苕狂 |
第二节 《游戏世界》的作家群 |
第三章 《游戏世界》的内容 |
第一节 小说 |
一 婚恋作品 |
二 倡门小说 |
三 侦探小说 |
四 表现上海罪恶的小说 |
五 其他类型的小说 |
第二节 笔记 |
一 故事类笔记 |
二 文史考证 |
三 文学史料 |
四 其他笔记 |
第三节 戏剧 |
一 剧谈 |
二 新剧 |
第四节 游戏文 |
一 以“谐林”为代表的游戏短文 |
二 游艺文 |
第五节 图画与广告 |
一 图画 |
二 广告 |
结语 |
参考书目 |
附录 |
导师简介 |
感谢词 |
(9)辛亥革命时期乐歌中的女性解放(论文提纲范文)
前 言 |
一、乐歌的女性主题 |
(一) 身体解放 |
1.放足 |
2.体育 |
(二) 思想解放 |
1.追求自由平等 |
2.彰显社会责任 |
二、乐歌的表现形式 |
(一) 曲调来源及构成 |
(二) 词 |
结 论 |
(10)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关于本专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二、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抗战重庆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及其时代使命 |
第一节 战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
一、历史认识论的转变: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 |
二、社会史论战与社会形态历史理论的构建 |
三、社会史论战中唯物史观的运用评析 |
第二节 “学术中国化”与抗战重庆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
一、抗战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群体的形成 |
二、“学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史学建设的新阶段② |
三、重庆学界与延安学界的相互交流及其影响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的推进 |
第一节 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理论建构 |
一、关于历史发展的合法则性等问题论述 |
二、对各种错误历史观的批判 |
三、确立“人民本位”的史评原则 |
第二节 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探索 |
一、对史学与现实关系的强烈关注 |
二、史学方法论的总结 |
三、重视史料和历史考证的运用 |
第三节 社会形态史理论的研讨 |
一、古代社会史分期及其争论 |
二、“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解读 |
三、关于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社会史研究的深入 |
第一节 古代社会史研究溯源 |
第二节 侯外庐的“古典社会”研究 |
第三节 吕振羽的原始社会史研究 |
第四节 吴泽的古代社会史研究 |
一、吴泽与《中国原始社会史》 |
二、吴泽与《中国历史大系·古代史》 |
第四章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中国思想史研究 |
第一节 侯外庐的思想史研究 |
第二节 吕振羽与《中国政治思想史》 |
第三节 郭沫若、杜国库与先秦诸子思想研究 |
一、郭沫若的先秦诸子思想研究 |
二、杜国库的先秦诸子思想研究 |
第四节 嵇文甫与晚明思想史研究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通史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家中国通史研究概述 |
一、进化史观指导下中国通史撰述回顾 |
二、马克思主义史家的通史着述 |
第二节 通史研究中社会形态理论的构建 |
第三节 通史研究中历史发展动因论分析 |
第四节 通史研究中对民族问题的认识 |
第五节 通史研究中的编撰方式问题 |
第六章 抗战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评述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社会影响和意义 |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术价值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中的若干反思 |
一、反思问题之一:史学要不要为现实社会服务? |
二、反思问题之二:如何对待传统史学和海外先进史学与文化的关系? |
三、反思问题之三::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便进一步推动中国史学的发展? |
结语 |
附录一:抗战时期华岗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贡献 |
附录二: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家主要着述目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再论中华大革命的历史地位(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革命时期标语口号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谢思麒.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2]论民族区域自治法治发展的“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J]. 郑毅. 云南社会科学, 2019(06)
- [3]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研究[D]. 赵达远.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4]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实现策略研究[D]. 陈丽萍.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5]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研究[D]. 孙坤明.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6]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
- [7]“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研究(1917-1949)[D]. 黎文娜. 厦门大学, 2017(05)
- [8]《游戏世界》研究[D]. 张洪良. 吉林大学, 2013(09)
- [9]辛亥革命时期乐歌中的女性解放[J]. 刘莎.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1(04)
- [10]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 于文善.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