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启迪成功——编辑寄语(论文文献综述)
江山,梁爽[1](2021)在《福岛核泄漏事件后德语核文学创作概述》文中研究表明2021年3月11日是福岛核泄漏事件10周年纪念日。10年来,德国、瑞士和奥地利三国德语作家对核问题进行了诸多深刻反思,创作出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核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或将创作场景放置到现场,让主人公作现场调查,以揭露事件真相;或致力于对历史上所发生的核灾难进行深刻挖掘,以此告诫人类应遵循核科技伦理,防止核技术滥用;或对核污染背后企业主的谎言、政府的不作为等进行深刻批判;或着眼于青少年儿童环境教育,促进民众环境意识觉醒,鼓励与破坏环境、置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于不顾的恶劣行为作斗争。这些内容丰富的作品不仅倾注了作者对地球生命安全和人类美好未来的人文关怀,也为人类核文化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本刊编辑部[2](2020)在《见证,科技赋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漫漫的岁月变迁中,我们一直用不同的视角观望着科技变化的各个面貌,涵盖科技政策、区域、产业、科技盘点、人物、孵化器、企业、服务机构等等,同时,我们也将挖掘更多新的视角,进而传达科技创新浪潮中更真实的声音。
张颖[3](2020)在《抗战时期《现代评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刊于北平,在兰州复刊的《现代评坛》,是由一批具有广阔学术视野的爱国青年创办的综合性刊物。在编者们的坚守下,刊物走过了颠沛流离的六个春秋。由于战争局势的影响,刊物走过的每一个脚印都见证着文学发展的演变历程,也忠实纪录了地域性抗战文学的独特风貌,尤其是刊物移至兰州复刊后,编辑部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不断探索求新的精神,秉承向大众普及构建现代化国家的信仰,刊载了大量凸显西北地区战时文化的地域性文学作品,对当时西北文艺思潮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就《现代评坛》本身而言,它在西北文化发展中的参与程度,对我们研究西北抗战文艺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系统性的研究《现代评坛》,能够挽救刊物中具有史学价值的文学资料,同时还可以了解到抗战时期西北期刊的时代、地域、政治等特征,以此还原西北国统区发展的真实状态,从而更全面地掌握西北抗战文化的发展状况。本文拟对发生于1935年9月至1941年8月之间的《现代评坛》,展开具体讨论。论文共有四章,第一章根据《现代评坛》的发展历程、内部运行机制和秉承理念,阐述刊物发生时的时代语境及其生产机制。第二章立足于《现代评坛》在兰州复刊后刊发的抗战文艺文本,依据不同体裁文体,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归纳和讨论,并分析刊物与四十年代初西北文学运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简述刊物在西北抗战文化图景下,无私扶持培养西北新人作家,并为文化发展事业运筹决策,且主动与本地文化组织共同建构西北文艺阵地,以此振兴西北文化事业的特殊历史贡献。第四章系统探究影响《现代评坛》文艺创作方向的评论性文章,从此类文章中呈现出的文艺争鸣,审视四十年代初甘肃地区发生的文学运动和文艺论争,以此深究文化运动发生的源头,寻找其中规律并探寻动因。笔者从刊物本身内容出发,通过挖掘《现代评坛》在抗战初期战时文化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探索其对当时西北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以期发掘西北文艺思潮的生成机制,同时论证刊物复刊后对兰州文艺界产生的现实性贡献,希望将《现代评坛》重新带入研究者们的学术视野,为抗战时期西北地区文艺思潮研究和期刊研究提供可参考经验。
沈越[4](2019)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叙事方式研究 ——以“网易人间theLivings”微信公众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虚构写作实践兴盛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2010年《人民文学》举办非虚构写作计划,吸引大批文学作家积极投身非虚构创作,2015年国内多家网络新媒体平台,如腾讯、网易等陆续开办非虚构创作平台。“网易人间theLivings”微信公众号诞生于融媒时代,是由网易新闻主办的新媒体非虚构创作专栏,在其标语中提出“以叙事之美,重构我们的生活”。本文选取平台自2015年至2018年间所发表的共849篇非虚构作品展开分析,探求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叙事方式的新特征。融媒时代非虚构创作热潮的掀起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新世纪文化心理危机、文学作家重回现实的理性思考以及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繁荣都是促进这一现象产生的积极因素。非虚构写作的叙事方式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发生着转变,从叙事结构及文体上来看,叙事结构的多元化体现出文体的“杂糅化”,非虚构写作体裁区隔在消失,主要表现为现实叙事和历史叙事两个层面,新文体形式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从叙事要素上来看,叙事主体从幕后走向台前,表现出多元分化的特点,体现出平民非虚构写作的巨大文化价值。多元化的叙事视角、超文本的存在、通俗化的语言风格是其叙事话语的典型特征。在叙事接受层面,传统受叙者的身份也从单向度的消费走向共同建构文本内容。媒介融合背景下非虚构作品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微叙事、沉浸化叙事、交互性叙事、多媒体叙事广泛存在。非虚构作品具有较大的文本价值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商业潜力需要挖掘,但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会带来忧患的存在,随着非虚构写作的普及,其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需要从社会各个层面去加强。
王惠英[5](2013)在《我国图书馆联盟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图书馆联盟的研究在国内已经开展将近30年,涌现出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也对图书馆联盟实践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我国图书馆联盟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图书馆联盟的基础理论、共建共享、不同类型的联盟、国外联盟介绍及比较、联盟建设与管理等。我国图书馆联盟需要借鉴国外图书馆联盟的成功经验,实现如下转变:从简单的采购合作到协力应对出版商、从资源获取到资源集成与知识发现、从资源服务到知识服务、从单一模式到多元化模式、从松散管理到积极有效的管理。
付森[6](2013)在《从多元逻辑电路到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的自主创新之路 ——王守觉院士“文革”以后的科研活动》文中研究指明王守觉是半导体器件与电子学家、信息科学学家,中国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技术的奠基人之一,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和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从事科研工作60余年来,为我国半导体电子学、人工智能及信息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1958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根锗合金扩散高频晶体管,并应用于当时国防工业急需的晶体管高速计算机。1963年,利用硅平面工艺制成硅平面晶体管,为我国研制应用于国防领域的微型计算机奠定了基础。1974年,用自制的图形发生器开发出集成电路自动制版技术,制成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掩膜版,解决了制约集成电路发展的关键性问题。1976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速集成逻辑电路——多元逻辑电路,大幅提高了电路运算速度。1990年,开始致力于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后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使神经网络对实物对象的识别能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纵观王守觉院士的科研生涯,他的研究方向多次发生变化,且均有建树,颇有特点。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梳理王守觉院士的科研工作,找到其创新工作的特点并总结其经验。本文概述了王守觉院士的成才背景及其成长经历、整理了他的科研背景及其在“文革”结束之前的科研活动,着重研究了“文革”以后他在模糊逻辑电路、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以及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等领域的科研创新工作及成果,以此探讨了他的性格特征、思维特点和创新精神等问题。通过对档案史料的深入挖掘整理,结合大量的口述访谈资料,将两者相互佐证、比对,最终使得研究成果尽可能地贴近真实历史、补充已有成果中的遗漏及谬误,主要取得以下成果:一、进一步总结概述了王守觉院士的家世背景、成长经历、早期科研活动,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了考证。二、文章详细介绍总结了王守觉院士近30年来的科研工作,与国内外类似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和客观评价,探讨了王守觉院士在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贡献。三、文章以王守觉院士“文革”以来的科研活动,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活动为线索,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历程,对于回顾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可以略见一斑,丰富了我国现、当代科技史的研究成果。四、老科学家学术成长经历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中国科技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总结分析了王守觉院士的性格特征、思维特点、学术成长经验和创新精神。这些方面的探讨对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方向和道路选择、科技政策制定等都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汤喜燕[7](2012)在《媒介话语中的“时尚” ——意义的建构、消解及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后,以时尚杂志为代表的时尚媒介开始兴起。伴随着时尚杂志的兴起,时尚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以时尚杂志为代表的时尚媒介究竟建构了一个什么样的“时尚”——时尚的意义,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为此本文采纳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的方法,并联结了柯林斯的社会冲突理论来对媒介话语中的“时尚”进行分析,通过阐述,以期勾画出媒介话语中“时尚”的意义变迁之旅。在中国,现代意义层面的时尚,可追溯至民国时期的上海。那时的媒介对于“摩登”概念的建构,形成了改革开放后媒介话语中时尚成长的文化背景之一。此外,“奇装异服”与“美”,是媒介建构时尚意义的另外两个重要的基础概念,特别是“美”,成了中国媒介话语中时尚意义变迁的内在线索,也是与西方时尚意义存在差别的一个重要方面。自8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服饰类杂志开始兴起。这类杂志垫定了中国时尚杂志的基础。在这个时期,“时尚”本身并没有独立的意义,“时尚”是时装或潮流的同义词,“时尚”的意义就是时装的意义;而时装不只是服装,是一种有高下优劣之分的艺术,其核心问题是美。时装的美是相对于奇装异服而彰显的,是在区分奇装异服中获得的。于是,时装的意义就是不同于奇装异服的一种现代人的美,理应是由全民共享的美。因而,相应地,“时尚”的意义也就是一种全民共享的美。进入90年代中以后,“时尚”有了独立的意涵。这个时期,媒介话语中的“时尚”成了一种有限定的美。这种限定主要限定在“时尚”的适用人群:都市、年轻、女性。随着适用人群的限定,事实上也暗含着“时尚”作为一种美的审美取向的限定,即“时尚”是一种具有都市感的、年轻的、女性意味的美。因而“摩登”是这个时期最频繁出现的时尚的代用词。随着时尚男刊的兴起,时尚适用于女性的限定首先被打破了。但如果将女性意味限定在重装饰、强调来自性别间的吸引,即“性感”的话,那么男性时尚在审美取向上,依然是与之前的女性意味是一致的。与此同时,都市感与年轻味再度得到强化。这使得时尚的意义,作为一种有限定的美,在这个阶段再度得到了强化。但与此同时,随着时尚概念的日益广泛传播,媒介话语中的时尚的意义增加了一个新的纬度——一种挑战精神。在媒介的话语中,时尚作为一种挑战精神并不是挑战一切,而是集中在对于性及两性关系的既有观念的挑战。而且,对于挑战的话语,是与维系及传承的话语并列存在的。这使得时尚的意义显得游移而不确定。这样的话语策略,使得时尚的意义内在地受到了挑战,“时尚”不仅仅是美,而是超越美。在媒介话语中,时尚的意义从其变迁的过程来看,一方面由于不同于西方的诞生背景,这使得中国媒介话语中的时尚与美的关系更为紧密,不仅是存在的合法性所在,也是内在变迁的一条线索;另一方面,在媒介的话语中,时尚的意义日益向身体聚焦,身体的呈现与反应成了时尚话语的核心指向。至此,时尚的适用领域已形成了一系列以身体为中心的同心圆,与时尚最为关切的方面即是身体本身。第三,时尚媒介在不同的资源境况会采取不同的话语策略。笼统地来说,在资源缺乏时,时尚媒介会强调团结,在资源较充足时,则采取分离的策略。时尚媒介通过不断地分化与团结的策略,把自身的层级日益推高,并将编者置于组织的最高层级,时尚编辑成了时尚的最终裁决者。这样的时尚意义建构过程,使得“时尚”连同时尚媒介,日益走向了一种想象的异托邦。
《新世纪图书馆》编辑部[8](2011)在《编辑寄语》文中指出由当初十几位地市公共图书馆馆长自发组织的"中国地市图书馆馆长联谊会",到2003年改为"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正式成为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团体会员,其会员队伍不断成长壮大,目前已有会员数百名,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大家所共识。今年的第十六届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的研讨主题为"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体系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这是当前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发展中非常重要且令人困惑的问题,近些年来有不少的专家学者围绕此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与
《新世纪图书馆》编辑部[9](2011)在《编辑寄语》文中研究表明据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实际上,这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世界多位着名文学家的生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其目的是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新世纪图书馆》一直倡导阅读、指导阅读,因为我们深知激发全面读书的热情对于搞好图书馆工作、共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至此已经连续编发了五期"世界读书日"专栏。本期发表的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徐雁和他的研究生蔡思明合着的"时代理念·人文内涵·专业主义精神——论‘学习型馆员’与‘学习
宋秋英[10](2011)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 ——以教与学的关系范畴为基点》文中研究表明“教学论本土化”是百年来中国学者在“教育学本土化”旗帜下针对异域教学(理)论被盲目照搬和简单移植现象而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当全球化势如潮水般涌来之际,他们逐渐清醒地意识到在教育理论视界与课堂实践场域中“师夷长技以自强”、“会通中外以超胜”的必要性,纷纷从多维层面、多元路径谋寻适合本土的教学良策,力求植根于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土壤来检视异域教学智理的养料,以期将萌动蓄发的种苗培育成高大挺拔的乔木,使之无论在当下还是未来的生态林中均能主动吸纳、勃发潜能、互生互融、充分舒展。基于这美好的育化理想,一代代教育界人士在学术征途中悉心钻研、孜孜不倦、矢志不渝,亦把“中国特色教学论的构建与发展”作为他们不朽的历史夙愿、不懈的学术追求、不变的现实情结和不息的时代心声。纵观西方教学(理)论东渐入华的各个历史阶段,从德国赫尔巴特“以教师为中心”到美国杜威“以儿童为中心”再到苏联凯洛夫“以教为本”乃至今日美国之“以学为本”无不先后于华夏风靡云蒸,对中国教育研究与改革均具有重要的启迪与促进作用。期间,并非“全然妄自菲薄、唯洋人之马首是瞻”的教育界造就了一代代倡教兴学的学术群体,但由于种种历史误缘错会,群体中尚缺乏在教与学关系论域上的共同语言和执着诉求,还没有形成一个具有本国特色的、被广泛认同的教与学关系范畴。同时,教育界在引介过程中既忽视了对这些异域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和思想基础进行系统分析与整体把握,又省却了从本国社会境脉、文化传统等层面对之加以合理批判与适度统整,故而在不同时期“单向度”教育立场的指导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搬硬抄、简单类推、盲目套用等现象。“非古即今”、“非中即西”、“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客观上造成了20世纪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常常既以否定过往的教育实践为开端又以难尽人意而告终,并继之被下一场改革运动所否定,也导致了本国教学理论和实践中教与学孰重孰轻、师与生孰主孰客、知与能孰先孰后、文与道孰本孰末等诸多问题的“钟摆效应”。面对当前以“全球视野、本土行动”为改革主旨的世界教育发展潮流,如何使历经百年沧桑的教学论本土化研究在今后引进与借鉴异域思想的同时避免盲信其话语,在着力解决本土教学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扩展自己的言说内容和理解方式、升华新的理念并在国际学术博弈中阐发自己的见解、展现特有的风采,成为21世纪中国教学论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教与学的关系乃是教学论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师与生、知与能、文与道的关系模式,被国内外一些学者视为教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本课题以教与学的关系范畴为基点,按照“历史分析——文化诠释——未来构想”的谋篇线索,从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异域、理论与实践三个维度系统地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客观需要”的必然性问题、“中国教学论本土化往昔境遇”的曾然性问题、“中国教学论本土化当代态势”的今然性问题以及“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理想指向与发展路径”的应然性问题,倡导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达成教学论研究的古今相承、中外融汇、实践创生、国际对话,希冀凸显其境转意迁的社会价值与时代意义。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课题缘起、价值考辨、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尤其指明本课题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教学思想、近现代教学理念以及“东渐入华”的异域教学(理)论加以适度的历史分析与合理的文化诠释,不仅探讨“何为化”的基本内涵,而且关注“为何化”的深层缘由和“化为何”的事实描述,识别出我国教学论学科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期进行辩证性扬弃、选择性吸收和创造性转化。正文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首先对“全球化”、“教学论本土化”、“教育学本土化”、“教与学的关系”等相关议题进行了系统的文献综述;接着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出发,以廓清“本土化”的词源释义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存在与现实内涵为起点,指出全球化与本土化以“化”为媒介在相互对峙的“全球”与“本土”之间架起了融通的桥梁且它们的共同旨趣在于“化解”自身中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进而生成“非类”并获得新的发展;继之从文化哲学中“倡导文化自觉”、“主张回归生活世界”、“推崇师与生之间生命互动互往”等合理内核出发,不仅阐明既重视世界性因素又强调民族性因素的本土化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剖析了教与学关系理念的中国式建构是顺应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必然需要。第二章和第三章从“探索规律与谋求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通过追溯近代以来全球化趋势下中国教学论之教与学关系范畴的学术流变及其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不同的历史阶段中被屡次改易、重新定义、深度影响的发展进程即考察其“化”于本土的曾然之境与今然之态,不仅呈现出百年来日、德、英、美、苏等异域教学(理)论在中国被引介、汲取以及涵化的实然境遇,而且阐析传播至中国的欧陆“重教”学术话语和英美“重学”学术话语影响中国教与学关系构建的实然状况。第四章首先从“强调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的比较哲学视角出发,在简述教学论概念之源流汇的基础上阐析教学论学科应以本国特有教学文化场域中的现实问题为基本研究对象,在承传与借鉴以往教学思维成果和异域理论滋养的基础上通过考察本国教学过程中具有情境性、人文性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和千变万化的教学现象来把握本国特定文化浸润下、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本质与规律;接着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应然阐释,并提出“重教”或“重学”的教学文化并非中国教学论本土化进程中教与学关系的中国式应然指向,而构建适合中国国情与民性的教与学关系乃是当前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进一步扩展对教与学关系的理解以及对教学生命与教学环境关系的认识,本章还从生态哲学的系统观、整体观出发,阐析了教与学关系的中国式应然指向乃是创建以师生生命的发展为要旨、以主体与环境和谐互动为要素、以教与学关系阶段演进为要领的教学文化,希冀形成“无为而教”、“学而有为”、“师生两忘”的教学生态系统。结语部分首先重申教学论既不会是文化无涉的普适性科学原理,也不能是价值中立的抽象化学科知识,而应是隐含着特定教学文化意义与生活价值取向的阐释与解读;接着强调以中国式教与学关系的应然建构为旨归的新型教学文化不仅有利于创设一种生命化、生活化、生成化、联动化的课堂生态氛围,持续关注教与学的品质提升以及师与生在课堂环境中的和谐发展与互融共促,还有利于促进当代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研究层次的提升,为世界教学论的发展开辟新的空间,更有利于沿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改造不良因子,进而促发国人担当起遏制自我中心、人际淡漠、唯利是图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公共责任,同时促动世人协力扭转全球范围内人类中心主义所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破坏、核泄漏频发等生态危机。
二、启迪成功——编辑寄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启迪成功——编辑寄语(论文提纲范文)
(1)福岛核泄漏事件后德语核文学创作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置身核灾难现场 |
三、回顾核灾难历史场景 |
四、注重青少年环境教育启蒙 |
五、对福岛事件的时代批评和反思 |
六、结语 |
(2)见证,科技赋能(论文提纲范文)
政策 |
科技“小巨人”折射政策需求 |
“36条”配套政策,鼓励创新,让政策及时对接企业 |
解困“生产力”——浦东创新政策 |
创新券——研发平台的新实践 |
新创新引擎:“科创22条” |
又见创新券 |
科创政策四十年 |
科改进行时 |
成果转化 |
众说纷纭“产学研一体化” |
科技成果转化:路将越走越宽 |
“孩子”,你为什么不能长大? |
科技成果转化跃上新起点 |
“速配”?“拼盘”?寻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平衡点 |
技术“破茧”,转化“成蝶” |
国际 |
国家创新芬兰为镜 |
寻访英国创新因子 |
印象·法国创新 |
奥地利瑞典创新行纪 |
中以合作“哑铃模式” |
德国创新模式 |
区域 |
回眸:苏南模式20年 |
科创一体化的长三角“答卷” |
孵化器“安徽模式” |
“解锁”长三角 |
香港科技“大跨步” |
长三角“技术升级潮” |
科技金融 |
科技企业融资有“道” |
资金就是能量!科技金融合力才能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
与央视一起聚焦钱流 |
发展科技金融,杨浦区构建专业功能区 |
服务机构 |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调查 |
立意高远虚实结合打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
孵化 |
“引进来”与“走出去” |
远飞者当换其新羽,善筑者先清其旧基——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党委书记朱正红的2010记忆 |
崛起的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群像 |
孵化器,国企里的创新乐土 |
区域发展的“灵魂”——漕河泾开发区创业中心的品牌建设路径 |
“饮水思源”的交大慧谷 |
斥资近7亿元的上海西虹桥想要孵化世界级“北斗硅谷” |
在孔雀机构孵化器里,我们曾经创业15个月 |
孵化器新布局:“纽带模式” |
中国孵化的华东风采 |
人物 |
压力动力耐力合力活力——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人大副主任、着名经济学家厉无畏畅言科技创新呼唤“五力齐发” |
火红的中国芯——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首家海外上市公司的创办人施雷 |
胡润——领跑中国财富的冒险家 |
刘昌胜: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
张忠铧:做科研贵在坚持 |
李劲松︰逆转生命的程序 |
科技功臣金亚秋:“做其他人做不到的创新之事” |
陈亚珠:读懂医工交叉的科技“先行者” |
田禾:与诺奖得主并肩创新 |
产业 |
起底新能源 |
繁荣的生物医药 |
转基因已经来了! |
国内太阳能无人机迎革命 |
大数据时代 |
VR下的虚虚实实 |
解码区块链 |
人工智能VS人脑智慧 |
芯片产业加速记 |
企业 |
振华港机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
淘米网络:打造中国版迪士尼——记上海淘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天诚通信创始人雍竣华:倾心宽带的“最后一公里” |
这家企业如何打破国外垄断?以不变的“创新”应万变 |
澜起科技:掀起内存接口芯片的“巨澜” |
科技盘点 |
2015科技盘点 |
2016科技盘点 |
2017科技盘点 |
2018科技盘点 |
2019科技盘点 |
亚太知识竞争力 |
2015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 |
2016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 |
2017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 |
2018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 |
2019亚太知识报告 |
(3)抗战时期《现代评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抗战爆发与《现代评坛》西迁 |
第一节 刊物创刊与运作 |
第二节 刊物发展历程 |
第三节 编辑理念与编读关系 |
第二章 《现代评坛》与甘肃抗战文学创作 |
第一节 抗战戏剧创作 |
第二节 抗战小说创作 |
第三节 抗战诗歌创作 |
第三章 《现代评坛》与甘肃文艺运动 |
第一节 开展文化启蒙运动 |
第二节 倡导文艺通俗化 |
第三节 茅盾和老舍的文艺指导 |
第四章 《现代评坛》中的西部文艺图景 |
第一节 抗战时期兰州的文艺氛围 |
第二节 引导青年与文艺的发展 |
第三节 孕育西北文艺新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媒介融合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叙事方式研究 ——以“网易人间theLivings”微信公众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媒介融合及其对新闻叙事的影响研究 |
1.2.2 关于非虚构写作的研究 |
1.2.3 关于叙事学的研究 |
1.2.4 关于新闻叙事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文创新点 |
1.5 研究样本的选取与研究设计 |
1.5.1 选择样本 |
1.5.2 选择分析单元 |
1.5.3 建构分析类目 |
1.5.4 统计分析 |
2 媒介融合对传统非虚构叙事方式的影响 |
2.1 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脉络 |
2.1.1 报告文学:寻求真相,记录历史 |
2.1.2 特稿写作:客观真实,挖掘深度 |
2.1.3 非虚构写作:体裁多样,热衷文学 |
2.2 融媒时代非虚构创作“热潮”产生的动因 |
2.2.1 新世纪文化心理危机的应对 |
2.2.2 文学作家重回现实的理性思考 |
2.2.3 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繁荣 |
2.3 融媒对非虚构叙事的影响 |
2.3.1 叙事文本呈现:从线性单一到创新多元 |
2.3.2 叙事时空转向:由记录历史到追逐时效 |
2.3.3 叙事身份互换:多元角色转变 |
3 融媒时代非虚构叙事结构与文体的转型 |
3.1 非虚构叙事结构与文体的界定 |
3.1.1 叙事结构及其研究历程 |
3.1.2 叙事结构的突围带来文体革新 |
3.1.3 非虚构叙事文体的分类 |
3.2 叙事结构的重建 |
3.2.1 时间维度的重建:动态化的即时呈现 |
3.2.2 空间维度的重建:碎片化的有机组成 |
3.2.3 非虚构叙事结构转型的现实诠释 |
3.3 叙事文体的“杂糅化” |
3.3.1 非虚构写作体裁区隔的消失 |
3.3.2 新文体形式的不断创新 |
4 融媒时代非虚构叙事要素的变革 |
4.1 非虚构叙事主体:从幕后走到台前再到多元分化 |
4.1.1 从幕后到台前:第一人称叙事增多 |
4.1.2 叙事主体的多元分化:叙事者角色再定位 |
4.1.3 平民非虚构写作的文化价值 |
4.2 非虚构叙事话语:视角·符号·语言 |
4.2.1 多元化叙事视角 |
4.2.2 超文本的符号化存在 |
4.2.3 通俗化的语言风格 |
4.3 非虚构叙事接受 |
4.3.1 “受叙者”身份再定位 |
4.3.2 接受过程:从单向度的消费走向共同建构 |
5 融媒背景下非虚构写作的多元化叙事价值探讨 |
5.1 多元化叙事表达方式 |
5.1.1 移动场景下的微叙事 |
5.1.2 沉浸化叙事 |
5.1.3 交互性叙事 |
5.1.4 多媒体叙事 |
5.2 媒介融合环境下非虚构写作的价值探讨 |
5.2.1 文本价值的彰显 |
5.2.2 “慢新闻”写作价值的初步显现 |
5.2.3 非虚构作品商业价值变现 |
5.2.4 媒介价值背后的隐忧 |
5.2.5 培养非虚构写作能力的价值 |
6 结语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纪要 |
附录二 :网易人间theLivings非虚构作品一览表 |
附录三 :网易人间theLivings非虚构作品叙事方式抽样信度检测表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5)我国图书馆联盟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计量分析 |
1.1 论文的历年分布状况 |
1.2 论文的研究主体 |
1.3 论文的基金支持情况 |
2 研究内容分析 |
2.1 研究总体情况 |
2.2 主要研究领域 |
2.2.1 图书馆联盟基础理论的研究 |
2.2.2 图书馆联盟共建共享的研究 |
2.2.3 对不同类型图书馆联盟的研究 |
2.2.4 介绍国外图书馆联盟及进行中外比较研究 |
2.2.5 图书馆联盟建设与管理的研究 |
3 国外的相关研究及其启迪 |
3.1 从简单的采购合作到协力应对出版商 |
3.2 从资源获取到资源集成与知识发现 |
3.3 从文献服务到知识服务 |
3.4 从单一模式到多元化模式 |
3.5 从松散管理到积极有效的管理 |
(6)从多元逻辑电路到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的自主创新之路 ——王守觉院士“文革”以后的科研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列 |
表列 |
引言 |
第一章 王守觉院士生平及早期科研成就 |
1.1 家庭背景 |
1.1.1 家世源流 |
1.1.2 家庭教育及兄弟姊妹的成长 |
1.2 求学历程 |
1.3 早期工作经历及科研成果 |
第二章 研制多元逻辑电路 |
2.1 独辟蹊径提出多元逻辑电路新方法 |
2.2 多元逻辑电路的主要逻辑单元基本原理及其制备工艺 |
2.2.1 DYL的主要逻辑单元—线性“与或”门的原理 |
2.2.2 DYL的主要逻辑单元——线性“与或”门集成电路的制备工艺 |
2.3 多元逻辑电路的应用及效果 |
2.3.1 多元逻辑电路系列产品的典型代DYL12位高速进位发生器 |
2.3.2 DYL1300试验性计算机 |
2.3.3 多元逻辑高速数码乘法器电路 |
2.3.4 研制成功多元逻辑8位高速数——模(D/A)转换器 |
2.4 多元逻辑电路的评价及意义 |
第三章 开拓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理 |
3.1 逾越鸿沟涉足人工智能新领域 |
3.2 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及其特点 |
3.2.1 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 |
3.2.2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 |
3.3 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研究 |
3.3.1 制成“预言神一号”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机 |
3.3.2 半导体工业生产优化问题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算法与应用 |
3.3.3 双权矢量硬件——“预言神二号”神经计算机 |
3.3.4 通用神经网络处理机_Hopfield网络硬件 |
3.4 研究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的意义 |
第四章 创建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 |
4.1 开创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 |
4.2 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的原理、理论及特点 |
4.2.1 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原理 |
4.2.2 仿生模式识别理论 |
4.2.3 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的主要特点 |
4.3 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的实践成果 |
4.3.1 模糊影像清晰化 |
4.3.2 虚拟表情 |
4.3.3 身份验证 |
4.3.4 模糊识别 |
4.4 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的评价与影响 |
第五章 王守觉院士的科研特点与科学思想 |
5.1 性格特点及其养成 |
5.2 创新思维与科研特点 |
5.3 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及完成论文情况 |
致谢 |
(7)媒介话语中的“时尚” ——意义的建构、消解及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概念的辨析 |
第二节 西方理论中的“时尚” |
一、时尚有无意义的讨论 |
二、时尚是什么 |
第三节 参考理论与分析框架 |
一、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理论 |
二、柯林斯的社会冲突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第四节 样本与研究方法 |
一、样本 |
二、研究方法 |
三、补充说明 |
四、欠缺与不足 |
参考文献及注释 |
第一章 时尚成长的文化土壤:三个相关概念 |
第一节 摩登 |
一、摩登是都市的 |
二、摩登是一种重西式消费的生活方式 |
三、两性关系中的摩登:摩登的神秘意味 |
第二节 美 |
一、美的禁区 |
二、美的讨论 |
第三节 奇装异服 |
一、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对奇装异服的限制 |
二、20世纪60年代对于奇装异服的讨论与讨伐 |
三、20世纪80年代后对于奇装异服的批评与反思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及注释 |
第二章 “时尚”的初涉:“时装”,全民共享的美 |
第一节 时尚话语的社会背景 |
一、20世纪90年代中以前的中国时尚工业 |
二、中国时尚杂志诞生初期概况 |
第二节 “时尚”的哺育者——“时装” |
一、国家主导意识形态中的“时装” |
二、时尚杂志中的“时装” |
第三节 “时尚”的话语分析 |
一、时尚的语义沿袭 |
二、时尚杂志话语中的“时尚” |
第四节 美的话语实践的群体 |
一、刊物的自我呈现 |
二、与读者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及注释 |
第三章 “时尚”的建构:有限定的美 |
第一节 改善中的时尚话语环境 |
一、消费水平的提升 |
二、都市化进程 |
三、日益发达的时尚杂志 |
第二节 时尚意义的建构之一:“时尚”是一种美 |
一、对于“时装”的新理解 |
二、“时尚”的新用法 |
三、时尚意义的讨论 |
四、时尚意义的统一:美 |
第三节 时尚意义的建构之二:“时尚”之为美的限定 |
一、都市 |
二、年轻 |
三、女性 |
第四节 时尚媒介的自我建构 |
一、媒介种类的自我认定 |
二、时尚话语的群体 |
三、与读者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与注释 |
第四章 “时尚”的强化与解构:不只是美 |
第一节 发达而复杂的时尚生态 |
一、迅速膨胀的中国时尚工业 |
二、日益复杂的时尚杂志体系 |
三、多元价值观 |
第二节 “时尚”之为美的强化与拓宽 |
一、有限定的美的强化 |
二、有限定的美的拓宽 |
第三节 “时尚”超越美 |
一、时尚:一种全栖类文化 |
二、时尚:挑战 |
第四节 时尚媒介的自我呈现 |
一、对于时尚话语人群的巅覆 |
二、时尚作者群体:时尚媒介的代言人 |
三、时尚编辑:时尚的最终裁决者 |
四、编读之间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与注 |
第五章 结论:走向想象的异托邦 |
第一节 “时尚”的变迁 |
第二节 时尚的话语策略 |
一、时尚的意义与社会文化背景 |
二、传受双方的关系 |
第三节 想象的异托邦 |
一、走向想象的异托邦 |
二、启示与思考 |
参考文献及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 ——以教与学的关系范畴为基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缘起 |
二、价值考辨 |
三、理论基础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化"之必然择需 |
第一节 主要概念的文献述要、相关议题及欠缺分析 |
一、全球化 |
二、教学论本土化 |
三、教育学本土化 |
四、教与学的关系 |
第二节 "本土化"词源释义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存在与现实内涵 |
一、"本土化"词源释义 |
二、全球化背景下本土化的必然存在与现实内涵 |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必然性分析及其内在意蕴 |
一、从世界教学论发展史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必然之择 |
二、本土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发展的必然之需 |
第二章 "化"之曾然境况 |
第一节 引介"重教"的日德理论: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意识萌生 |
一、日德教授法的传入 |
二、本土化的意识萌生 |
第二节 借鉴"重学"的英美理论: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思想认同 |
一、英美教学法的传入 |
二、本土化的思想认同 |
第三节 形变"重教"的苏联理论: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基本确立 |
一、苏联教学论的传入 |
二、本土化的基本确立 |
第四节 自创"重学"的本国理论: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畸形样式 |
一、断绝异域理论传入 |
二、本土化的畸形样式 |
第三章 "化"之今然势态 |
第一节 广纳诸类教与学关系论: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多维拓展 |
一、东西洋理论的传入 |
二、本土化的多维拓展 |
第二节 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进程中的困境分析 |
一、"倾向于教"的教学论话语与"倾向于学"的课程论话语的纷争之困 |
二、"倾向于学"的现代教学模式取代"倾向于教"的传统教学模式之困 |
第四章 "化"之应然探析 |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应然之探 |
一、"教学论"概念的源与流及其汇于中国之简述 |
二、中国"教学论"应然表述及其本土化应然阐释 |
第二节 中国教与学关系范畴的本土化研究应然之析 |
一、中国教与学之应然关系的核心理念 |
二、中国教与学之应然关系的主要特征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启迪成功——编辑寄语(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岛核泄漏事件后德语核文学创作概述[J]. 江山,梁爽. 鄱阳湖学刊, 2021(04)
- [2]见证,科技赋能[J]. 本刊编辑部. 华东科技, 2020(10)
- [3]抗战时期《现代评坛》研究[D]. 张颖.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媒介融合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叙事方式研究 ——以“网易人间theLivings”微信公众号为例[D]. 沈越. 暨南大学, 2019(02)
- [5]我国图书馆联盟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J]. 王惠英. 图书情报工作, 2013(16)
- [6]从多元逻辑电路到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的自主创新之路 ——王守觉院士“文革”以后的科研活动[D]. 付森. 首都师范大学, 2013(07)
- [7]媒介话语中的“时尚” ——意义的建构、消解及变迁[D]. 汤喜燕. 复旦大学, 2012(03)
- [8]编辑寄语[J]. 《新世纪图书馆》编辑部. 新世纪图书馆, 2011(08)
- [9]编辑寄语[J]. 《新世纪图书馆》编辑部. 新世纪图书馆, 2011(05)
- [10]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 ——以教与学的关系范畴为基点[D]. 宋秋英. 首都师范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