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双巧[1](2021)在《面向TOD+PPP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TOD+PPP模式致力于有效解决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化配置,提高土地综合效益,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TOD+PPP模式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发展相结合,必将成为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引擎。但是TOD项目具有体量庞大,投资金额高,资金回收期长,对运营能力要求高等特点,项目难度远大于一般的轨道交通站点建设。加上国内引入TOD和PPP模式相对较晚,采用TOD+PPP模式建设城轨交通项目还处于探索阶段,经验的缺乏会带来更多的风险,从而影响投资目标的实现。因此迫切需要对面向TOD+PPP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进行相关风险研究。本文首先基于TOD+PPP模式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对TOD+PPP模式在城轨项目中的应用思路和程序,应用难点进行了梳理归纳,并阐述了该模式下城轨项目的风险特征和研究流程。然后分别吸纳WBS全面识别风险因素和RBS对各风险因素归类的特点,采用WBS-RBS风险矩阵法对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风险识别归类。通过风险三维描述结合问卷调查法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接下来将层次分析法与三元区间数相结合构建了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是先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各层指标的相对权重,再通过三元区间数的等级评判,确定项目的风险程度和风险指标等级。最后选用具有代表性的A站TOD项目收集到的样本数据,通过三元区间数风险评价模型的计算分析,实例论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有效可靠性。本文通过对各风险指标的客观评价反映其风险影响程度,旨在为项目公司进行风险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助于项目团队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希望丰富TOD+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风险研究,并促进我国在TOD+PPP模式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青奎[2](2021)在《基于模糊综合法的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以某大桥岛隧工程为例》文中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地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为城市的持久繁荣奠定基础?我国《安全生产法》第贰拾捌条、《劳动法》第陆章第伍拾叁条和《职业病防治法》第拾陆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在当前建设实践中,对于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评价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上升空间,通过对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进行事前评价研究和事后风险溯源不仅有利于更好的通过优化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设计工作来落实相关法律的要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施工安全事故对工程项目进展的干扰。为解决地区商品生产力和地区商品消费力之间不均衡发展的矛盾,促进地方与外界在物资和人员方面的输入与输出,进而加快地方城市化进程,扩大城市辐射范围,我国近年来一直重视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近年来一直作为我国优势领域先行建设。随着“ICT新基建”的提出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较快增长,越来越多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进入施工或施工准备阶段。“ICT新基建”建设的全面、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这一重要基础,高铁和轨道交通需要在其它交通基础设施的配合下共同发挥作用。虽然我国交通基础设施里程数近年来持续上升,但是施工安全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却仍是不尽人意,在项目前期充分识别并评价项目施工安全风险有利于安全风险控制预算的确定及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首先梳理了各类风险评价方法与应用情况,结合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特点对风险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和选择,确定了采用模糊综合法评价其风险,并分析了模糊综合法的适用性。然后在以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调查,利用人理、事理和物理的系统方法,从人事维和物理维两个维度进行了风险识别,初步建立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指标体系,经过对照筛查与隶属度调查,最终得到具有两个指标维度、四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将建立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模糊综合法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风险矩阵与风险危害程度函数划分风险等级,创建模糊综合评定标准,设立权重向量,设立评价矩阵,合成评判矩阵以及权重,确定各个风险指标的风险得分和风险等级,实现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以此建立风险评价模型。运用建立好的模型对某大桥岛隧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评价,结果发现,某大桥岛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中环境致因风险风险危害程度处在较高级别、施工技术风险风险危害程度处在极高级别、现场管理风险风险危害程度处在较高级别、人员素质风险风险危害程度处在较高级别。通过对四类风险概括评定后,认定某大桥岛隧工程的风险危害程度处在较高级别。某大桥岛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风险危害程度处在较高级别的主要原因是由施工技术风险导致的。再对某大桥岛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中的施工技术风险进行进一步分析后发现,综合风险评估权重和风险危害程度来看,材料及设备风险和勘察设计成果失误风险是某大桥岛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中的施工技术风险处于极高级别的主要原因。最后在案例风险评价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给出了对于风险源的对策建议。本文站在施工单位视角运用模糊综合法建立了风险评价模型,并以某大桥岛隧工程为例进行了风险评价,为施工单位在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以及实践活动的建议。
吕刚[3](2020)在《精细化工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管理研究 ——以兰州新区精细化工园区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把发展精细化工产品作为传统化工产业结构转型调整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在国内,各地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相继规划和建设了多个精细化工园区。目前,由于精细化工园区增速极快,而许多园区在建立之初并未考虑环境风险因素,导致许多精细化工园区存在风险隐患。与此同时,相应的精细化工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管理却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导致目前精细化工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管理无章可循。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全面了解了国内外环境风险评价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总结了我国规划环评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环境风险评价相关知识的理论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区域规划环评的程序。通过对精细化工及精细化工园区的特点总结,重点梳理了精细化工园区规划环境风险中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声音环境和生态环境风险5大风险。以兰州新区精细化工园区为例,对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中具有代表性的甲醇储罐泄露和苯储罐泄露,运用大气扩散模型中的烟团模式对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算进行预测评价;对水环境风险中典型事故下污染物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以连续注入示踪剂-平面连续点源的模型,对典型事故下污水中COD含量进行评价和预测。文章最后根据评价结论,尝试提出兰州新区精细化工园区规划调整建议,同时对兰州新区精细化工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管理给出了相应对策。
苏子馨[4](2020)在《煤矿井下受限空间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煤炭在化工、科技、军事、钢铁、建筑等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一次性能源。通过历代煤炭人的不懈努力,煤炭开采安全水平有了长足提高,但煤矿事故还是时有发生,作业环境安全状况仍需要不断探讨和改进。由于煤矿生产环境多深处地表之下,空间受限,环境特殊,作业难度较高,生产环境安全隐患具有多样性,且比其他行业更具有隐蔽性。目前从受限空间角度进行的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安全研究还很欠缺,从受限空间角度对煤矿井下风险的识别和评价基础薄弱,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展的。本文以MDS煤矿采掘工作面为例进行煤矿受限空间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通过矿井资料查阅并结合受限空间相关文献,从空间环境情况、内部配置、存储及作业所用物质、进行的作业、人体工工程学因素5个方面对受限空间特点进行调查,对照相关标准对空间特点进行分析将其转化为风险因素,并将风险因素按照大气、化学、坠落、物理和人体工程学分为5类,整理得到初步的煤矿井下受限空间风险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其进行修正后得到最终的指标体系。在风险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择相对完善的风险指数矩阵法进行风险定性评价,对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进行了改进后进行风险定量评价,将二者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并排出各因素的风险等级。最后针对煤矿井下受限空间风险等级,分类、分级提出了风险管控对策。对MDS煤矿采掘工作面进行风险识别并利用德尔菲法进行修正后得到5类风险20个风险因素,进一步的评价结果表明,物理风险和大气风险为煤矿井下作业安全的最大威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加以管控:化学风险多为中等和一般风险,需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管控;坠落风险多为一般风险,通过采取一些常规保护措施能够较好地降低其风险程度;人体工程学风险与其他风险相比事故严重程度较低,但发生频率相对较高,多属于中等风险。
王怡萍[5](2020)在《制造企业质量风险评估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制造企业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企业产品质量相关法律条例,但制造企业产品质量事故仍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在于,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及其所处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其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可见,对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导致产品或服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或不满足顾客要求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全面系统识别与科学评价是制造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在梳理质量风险评估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制造企业质量风险识别、评价模型进行研究。首先在综述质量风险评估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现有关于制造企业质量风险评估研究存在的不足;其次,为解决质量风险识别缺乏系统性理论框架的问题,基于质量链理论,构建了基于质量参与主体、质量形成过程、质量环境的制造企业质量风险三维识别模型,并从三个维度出发,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专家访谈法三种方法相结合,识别和确定出34个关键质量风险因素;为克服仅从风险概率和损失二维属性对风险进行描述的片面性与不足,引入了风险多维属性,构建了基于概率、损失、不可预测性、不可控制性的制造企业质量风险四维属性评价指标体系;为改善由于制造企业质量风险系统的复杂性,以及风险评价者思维的模糊性与认知的局限性等造成评价结果客观性不足的问题,采用直觉三角模糊数刻画质量风险的属性值;为克服仅考虑属性指标权重,而假设专家权重相等的不足,采用直觉模糊熵确定了决策专家权重,并通过分别求解三角模糊数与直觉模糊数两部分的熵权,确定了属性指标的组合权重;为避免单一风险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与片面性,以及多种方法评价与排序结果的非一致性问题,借鉴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基于组合评价思想,通过将得分函数、TOPSIS法、灰关联投影法三种评价方法拓展到直觉三角模糊数情形下,形成直觉三角模糊得分函数、直觉三角模糊TOPSIS法、直觉三角模糊灰关联投影法,将三种拓展评价方法作为方法集,构建了基于模糊Borda法的制造企业质量风险组合评价模型,实现单一评价方法的优势互补,提出基于模糊Borda法的直觉三角模糊组合评价方法,是对现有组合评价法的有益补充,同时采用Kendall-W系数与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进行组合前、组合后的一致性检验,能够保证制造企业质量风险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可信性;最后,结合G公司实际进行了制造企业质量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研究,并为G公司后续质量风险预防与应对提出措施实施建议。
王泷[6](2020)在《公共租赁房PPP建设项目风险评价与分担博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三五”期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中的公共租赁房建设。然而,公共租赁房建设项目存在建造成本高、资金使用周期长、投资回收速度慢等问题,给当地政府带了更大的财政压力。引入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以下简称“PPP”)模式建设公共租赁房,不仅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还可以提高项目公共服务效率。在公共租赁房PPP建设项目中,政府、社会资本及其他各参与方合理的风险分担是项目能否实施并长期运营的核心,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公共租赁房PPP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项目风险相关理论基础上,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评价,基于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对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风险进行合理分担,最后开展实证分析。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公共租赁房PPP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和评价方法。基于核对表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公共租赁房PPP建设项目风险进行识别、筛选、归类,总结出项目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风险因素指标6个,二级风险因素指标40个,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进行权重确定、评价集建立,构建了公共租赁房PPP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模型。(2)构建了公共租赁房PPP建设项目风险分担博弈模型。通过分析公共租赁房PPP建设项目中政府部门、私人部门等项目利益相关主体,结合项目参与者对于风险的偏好程度对项目各主体之间的风险进行了初步分担,探讨了风险承担方式。基于不完全信息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将海萨尼转换理论带入到模型中并进行求解,根据模型结果最终得出博弈各主体需要承担的项目风险分担比例以及影响程度。(3)以西安市某人才租赁房建设PPP建设项目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基于上文构建的风险评价模型计算得出项目风险得分为3.361分,风险程度为一般;依据风险偏好分析得出该项目的40项风险指标中独立承担和共同承担的占比分别为3:1,通过博弈模型计算得出10项共担风险中参与双方风险分担比例,进而分析项目各风险分担最优比例;最后根据风险评价及分担的结果,提出了公共租赁房PPP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白海卫[7](2020)在《基于脆弱性的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风险评估与控制》文中研究说明穿越工程已成为既有地铁线路安全运营的重大风险源之一,从风险评估与控制层面讨论既有地铁线的安全问题,是保障地铁线正常运营和穿越工程顺利实施双方面的基础课题。目前,在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领域,由于穿越工程中被穿越对象(既有地铁线)的特殊因素以及参建各方的人员特性因素、管理措施因素等影响要素众多,风险评价指标的分析及模型建立成为研究的重点;其次,仅从风险源(新建工程)本身角度进行评价或者研究具体的工程控制技术,而忽略从风险承载体系统的角度分析,也将影响穿越工程系统及既有地铁线风险管控的效果。本文统计分析了穿越工程中针对既有地铁线安全的案例事故,识别了穿越工程中影响既有地铁线安全的风险因素,将穿越工程这一复杂系统分为新建工程子系统、地质环境子系统和既有地铁线子系统,基于对系统的脆弱性定义和特征的研究,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建立针对既有地铁线的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估方法,提出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的风险动态管控体系。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在分析穿越施工对地层、既有地铁线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北京市典型的新建地铁、新建市政隧洞等穿越既有地铁线工程案例的统计分析,得出了针对既有地铁线的事故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穿越工程事故的定义,从新建工程特性、地质环境条件、既有地铁线特性和施工管理四个维度识别了包括新建工程开挖面积、施工工法、与既有地铁距离等六个方面的风险因素,为穿越工程复杂系统中既有地铁线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奠定了基础。(2)基于脆弱性理论,建立了脆弱性评价与风险评价之间的关系,指出风险是扰动作用于具有一定脆弱性的系统后所产生的结果。界定了穿越工程系统中既有地铁线的脆弱性概念,根据系统脆弱性递次演化规律,提出了脆弱性特征三要素,即暴露度、敏感度和适应度,构建了包含工程技术因素、项目管理因素和人员特征因素在内的脆弱性三级评价指标体系,提升了既有地铁线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3)利用突变级数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穿越工程系统中既有地铁线的脆弱性评价动力学模型,确定了三级评价指标的取值方法和脆弱性评价流程,根据计算所得脆弱性指数的大小,将系统脆弱性分为四个等级。结合风险损失等级和既有地铁线客流因素,建立了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估方法,为地下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4)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分别以“建设过程时间维”、“参与主体责任维”和“风险管控过程维”为轴,建立了穿越工程中针对既有地铁线的三维风险控制立体模型。基于该模型,分阶段讨论了穿越工程中针对既有地铁线的动态风险控制方法和流程。归纳了穿越工程的设计要点,建立了基于CBR原理的案例库,可开展基于案例的穿越工程设计。给出了设计方案的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可实现不同设计方案的定量评价,为复杂工程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将设计方案的BIM模型与有限元软件相结合,实现了新建工程对既有地铁线影响的一体化分析,得出了不同施工步序的分阶段动态控制指标,从而建立了针对既有地铁线安全的风险动态控制体系。并以BIM技术和Bentley协同平台为基本工具,搭建了既有地铁线的风险管控信息化管理平台架构,可实现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的安全风险动态管控。(5)针对工程实践中既有地铁线运营管理单位对穿越工程项目群管理的困难,分析了分级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风险管控信息化平台为依托,讨论了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具体管控措施,搭建了分级管控的具体流程,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实现了不同风险等级项目的合理化管控,可提高管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控成效。(6)以新建北环水系框架箱涵上穿既有地铁区间隧道工程为依托,对两个基于案例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脆弱性评价,针对脆弱性指数高的环节改进设计方案,优化提出了适用于框架箱涵上穿既有地铁线的配重顶进法,通过BIM模型和有限元一体化分析,制定了既有地铁线的分阶段变形控制指标和控制措施,工程实施完毕后既有地铁区间隧道上浮变形不到1mm,有效验证了本文的理论研究成果。
张梦伟[8](2020)在《基于网格化管理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网格化管理不断发展,由于其管理的科学、精准、高效等特点,被应用于在我国社区安全管理之中,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得到了其他领域的青睐,不断被应用于消防、环境等领域。为缓解化工企业当前严峻的安全管理局面,使得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朝着更加科学、高效、精准、便捷的方向前进。本文以华塑公司氯碱厂为研究对象,通过将现代网格化管理的理论与技术引入企业的安全管理之中,在其传统的安全模式之上,构建更加系统科学的一种安全管理模式——基于网格化管理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首先对氯碱厂进行网格单元的划分与网格服务团队的建立。在网格划分之前,为明确氯碱厂区的化工生产区与安全防护区的风险等级,基于因素频次的AHP法、重大危险源辨识以及事故后果模拟法对厂区进行安全风险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人的违规行为、安全教育的培训以及监督管理为厂区重点管控的致灾因素;离子膜烧碱装置的液氮贮槽区、液氮充装间,氯乙烯装置的氯乙烯车间、氯乙烯球罐,乙炔装置的乙炔车间、乙炔气柜、PVC装置的PVC车间、引发剂冷库等为厂区重点管控区域;离子膜烧碱装置、乙炔装置、氯乙烯车间、氯乙烯装置、PVC装置的重点安全防护范围分别在527m、23m、24m、41m、8m以内。然后基于氯碱厂区的安全评价结果之上,以“地理布局、区域属性、致灾因素、风险级别”为划分原则,对氯碱厂区进行网格划分,总共划分2个一级网格单元,10个二级网格单元,35个三级网格单元,105个四级网格单元,420个五级网格单元,840个六级网格单元。网格团队组建本着“格格对接,层层递进,人人有责”的组建原则,共建立六级网格成员级,从厂长到普通职员全部纳入网格团队之中,与厂区网格形成一一对应关系。其次网格化管理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运行的,通过创建“微安全”信息平台,收集和反馈安全问题,对网格进行管理。“微安全”信息平台采用Ngnix服务器、Php-fpm处理、Golang后台开发、Vue-ElementUI前端框架、MySQL数据库。平台包含“厂情反馈”、“隐患处理”、“隐患统计分析”、“监督管理”、“厂区百科”、“新闻心事”、等六个功能模块,为厂区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最后整合网格单元、网格服务团队、“微安全”信息平台以及职能部门,构建基于网格化管理的管理模式,对华塑氯碱厂区安全进行系统化管理,实现管理层与执行层的扁平化、联动管理,厂区事故网格内消化,提升隐患处理的效率与精准性,降低事故伤害率,以及完善企业预测预防机制,整体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图[36]表[13]参[81]
陈诗章[9](2020)在《J市会展中心PPP项目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单纯依赖地方政府来承担会展场馆的建设已经难以满足会展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开拓多样化的投融资渠道,鼓励在会展场馆的建设及运营当中大力引入社会资本。PPP模式能够将公私各参与方的优势整合起来,可为会展场馆的成功建设和运营奠定扎实的基础。由于应用PPP模式的会展场馆项目存在着投资需求大、项目周期长以及利益相关参与方多等特点,因而该类项目具备极高的投资风险。但是针对该类的项目风险评价尚未形成有效的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流程。导致社会资本方对于会展中心PPP项目参与积极性不高,这势必会阻碍我国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站在社会资本方的视角针对PPP模式下会展中心项目的风险进行定量研究,提高社会资本方的风险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社会资本方参与会展中心PPP项目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研究以J市会展中心PPP项目作为研究对象,站在社会资本方的视角对中心PPP项目风险评价展开研究。本研究首先对会展中心项目、PPP模式以及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详尽的阐述;其次,综合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法识别出会展中心PPP项目的关键风险因素,并对所识别的关键风险因素内涵进行逐一分析;再次,所识别的关键风险因素清单作为项目风险评价的指标,以此构建本研究的J市会展中心PPP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通过专家问卷调查获得数据,然后再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指标的权重,然后,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会展中心PPP项目风险评价模型对J市会展中心PPP项目进行评价;最后,基于社会资本方的视角对J市会展中心PPP项目提出风险管理的建议研究。最终,J市会展中心PPP项目风险评价结果为:该项目的综合风险得分为3.68,评价结果显示,本项目的风险状态水平处于中等风险等级与较高风险等级之间,但与较高风险等级更加接近。在二级风险指标层面,政治与政策风险、经济与市场风险两个维度风险评价值最高,分别为3.93分和3.76分,是需重点防控的两个大风险维度。运营管理风险评价值为3.58分,位列第三,略低于项目整体水平。建设风险、社会与环境风险两大维度风险评价值最低,分别为3.44分和3.29分。本研究的风险评价结果与该会展中心PPP项目的实际情况较为相符。
王思成[10](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二、事故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模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事故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TOD+PPP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TOD+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现状 |
1.2.2 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的风险研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 |
2.1 TOD模式相关概述 |
2.1.1 TOD模式原理和分类 |
2.1.2 TOD理念结合城轨建设的优势 |
2.2 TOD+PPP模式在城轨建设的发展概述 |
2.2.1 TOD+PPP模式应用的总体思路 |
2.2.2 TOD+PPP模式类型和运作方式 |
2.2.3 TOD+PPP模式目前的应用难点 |
2.3 风险研究概述 |
2.3.1 风险的定义 |
2.3.2 TOD+PPP模式下城轨项目的风险特征 |
2.3.3 TOD+PPP模式下城轨项目的风险研究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3 面向TOD+PPP模式的城轨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面向TOD+PPP模式的城轨项目风险识别流程及方法 |
3.1.1 TOD+PPP模式的城轨项目风险识别流程 |
3.1.2 TOD+PPP模式的城轨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
3.2 WBS-RBS风险矩阵的构建步骤 |
3.3 基于WBS-RBS的 TOD+PPP模式的城轨项目风险识别 |
3.3.1 构建TOD+PPP模式的城轨项目WBS框架 |
3.3.2 构建TOD+PPP模式的城轨项目RBS框架 |
3.3.3 构建TOD+PPP模式的城轨项目WBS-RBS风险矩阵 |
3.4 面向TOD+PPP模式的城轨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4.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 |
3.4.3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面向TOD+PPP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
4.1 风险评价模型建立的方法 |
4.1.1 层次分析法 |
4.1.2 三元区间数 |
4.2 基于三元区间数的风险评价模型建立 |
4.2.1 评价指标的逐层分解 |
4.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2.3 建立评判矩阵 |
4.2.4 三元区间数评判向量 |
4.2.5 确定评判等级 |
4.3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项目背景条件分析 |
5.2.1 项目区域环境分析 |
5.2.2 项目TOD+PPP模式分析 |
5.3 风险评价模型应用分析 |
5.3.1 评价数据收集与整理 |
5.3.2 建立评判矩阵 |
5.3.3 确定评判等级 |
5.3.4 评价结果分析与措施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面向TOD+PPP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筛选调查表 |
附录B 风险因素解释说明表 |
附录C 风险指标重要程度判断表 |
附录D 风险等级评分表 |
致谢 |
(2)基于模糊综合法的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以某大桥岛隧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交通基础设施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 |
1.3.2 模糊综合法在工程评价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论文研究对象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论文研究对象界定 |
2.1.1 交通基础设施的界定 |
2.1.2 安全风险评价阶段的选取 |
2.1.3 研究视角的确定 |
2.2 论文研究理论基础 |
2.2.1 风险评价相关方法简述 |
2.2.2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与比较 |
3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事故状况及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 |
3.1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事故状况 |
3.1.1 桥梁施工安全事故状况 |
3.1.2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状况 |
3.1.3 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状况 |
3.1.4 地铁施工安全事故状况 |
3.2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 |
3.2.1 人员因素 |
3.2.2 技术因素 |
3.2.3 环境因素 |
3.2.4 管理因素 |
4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构建 |
4.1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及思路 |
4.1.1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
4.1.2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构建的思路 |
4.2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初始指标的构建 |
4.2.1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一级指标的设置 |
4.2.2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二级指标的设置 |
4.2.3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二级指标的优化 |
4.2.4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指标体系的确定 |
4.2.5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二级风险指标的量化标准 |
5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
5.1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构建思路 |
5.2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构建步骤 |
5.2.1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识别 |
5.2.2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分析 |
5.2.3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 |
6 某大桥岛隧工程案例分析 |
6.1 某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概况 |
6.2 某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安全性风险指标情况描述 |
6.2.1 环境致因安全风险 |
6.2.2 施工技术安全风险 |
6.2.3 现场管理安全风险 |
6.2.4 人员素质安全风险 |
6.3 案例岛隧工程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过程及结果 |
6.3.1 基于AHP的某大桥岛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层 |
6.3.2 基于模糊综合法的某大桥岛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
6.3.3 案例工程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结果 |
6.3.4 案例工程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结果的分析 |
6.3.5 案例工程施工阶段主要安全风险的原因分析 |
6.3.6 案例工程施工阶段主要安全风险的防控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论文中涉及的matlab程序源码 |
附录B 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专家隶属度调查表 |
附录C 某大桥岛隧工程风险相对权重问卷调查表 |
附录D 某大桥岛隧工程项目风险因素危害程度调查表 |
附录E 论文中指标体系二次筛选评价结果信、效度检验的过程和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精细化工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管理研究 ——以兰州新区精细化工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1.2.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精细化工园区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及关系 |
2.1.1 风险与环境风险 |
2.1.2 环境风险管理 |
2.1.3 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 |
2.1.4 风险管理与环境风险评价 |
2.1.5 区域环境风险评价与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关系 |
2.2 精细化工园区特点及规划环境风险分析 |
2.2.1 精细化工园区的特点 |
2.2.2 精细化工园区风险特点 |
2.2.3 精细化工园区规划环境风险分析 |
2.3 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和程序 |
2.3.1 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 |
2.3.2 环境风险评价的程序 |
2.3.3 环境风险评价的方法 |
2.4 环境风险评价的理论基础 |
2.4.1 环境风险评价理论的数字模型 |
2.4.2 事故发生概率 |
2.4.3 事故后果严重程度 |
2.5 本章小结 |
3.案例介绍 |
3.1 兰州新区精细化工园区概况 |
3.1.1 规划背景 |
3.1.2 园区概况 |
3.2 兰州新区精细化工园区规划介绍 |
3.2.1 规划开发建设时序 |
3.2.2 规划总体布局原则 |
3.2.3 规划发展产业 |
3.2.4 规划功能结构 |
3.3 本章小结 |
4 兰州新区精细化工园区规划环境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4.1 兰州新区精细化工园区规划环境风险识别 |
4.1.1 风险物质识别 |
4.1.2 潜在风险识别 |
4.1.3 重大危险源识别 |
4.2 兰州新区精细化工园区规划环境风险因素分析 |
4.3 大气环境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4.4 水环境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4.4.1 预测情景设置 |
4.4.2 评价预测模型及参数 |
4.5 本章小结 |
5 兰州新区精细化工园区规划环境风险评价 |
5.1 大气环境风险评价 |
5.1.1 甲醇储罐泄漏大气影响预测评价 |
5.1.2 苯储罐泄露对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5.1.3 大气风险后果评价 |
5.2 水环境风险评价 |
5.2.1 污染源确定和源强计算 |
5.2.2 水环境风险评价预测结果 |
5.3 声环境评价分析 |
5.3.1 工业噪声影响分析 |
5.3.2 交通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
5.4 土壤环境评价 |
5.5 生态环境评价分析 |
5.5.1 水土流失影响评价分析 |
5.5.2 对土地利用影响分析 |
5.5.3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
5.6 绿化带对园区环境的有利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思考 |
6.1 兰州新区精细化工园区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结果 |
6.2 兰州新区精细化工园区规划调整建议 |
6.2.1 按照项目重大危险源的等级和污染程度进行布局 |
6.2.2 规划范围外围建议 |
6.2.3 储罐区的布置 |
6.3 兰州新区精细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管理对策 |
6.3.1 .从源头上控制环境风险 |
6.3.2 .建立园区监管机构 |
6.3.3 .建立园区环境风险管理体系 |
6.3.4 .建立园区应急管理方案 |
6.4 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煤矿井下受限空间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矿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受限空间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线图 |
2 风险识别流程设计与评价方法改进 |
2.1 煤矿井下受限空间介绍 |
2.2 风险识别方法介绍与识别流程设计 |
2.2.1 常见风险识别方法 |
2.2.2 风险识别流程设计 |
2.3 风险评价方法介绍与改进 |
2.3.1 常见风险评价方法 |
2.3.2 风险评价方法改进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矿井下受限空间风险识别 |
3.1 MDS煤矿概述 |
3.1.1 煤矿概况 |
3.1.2 矿井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
3.2 风险识别过程 |
3.2.1 空间特点识别问卷编制 |
3.2.2 空间特点-风险因素转换 |
3.3 本章小结 |
4 煤矿井下受限空间风险评价 |
4.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1.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步骤 |
4.1.2 初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4.1.3 风险指标体系修正 |
4.2 定性评价 |
4.3 定量评价 |
4.4 评价结果比较 |
4.5 风险接受准则和优先级排序 |
4.6 本章小结 |
5 煤矿井下受限空间风险管控对策 |
5.1 分类管控对策 |
5.2 分级管控对策 |
5.2.1 特别重大风险管控对策 |
5.2.2 重大风险管控对策 |
5.2.3 中等风险管控对策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制造企业质量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综述 |
2.1 质量管理及质量风险管理理论 |
2.1.1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
2.1.2 质量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2 多属性群决策理论 |
2.2.1 多属性群决策方法 |
2.2.2 多属性群决策理论在制造企业质量风险评价研究中的适用性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3.1 质量风险识别研究综述 |
2.3.2 质量风险评价研究综述 |
2.4 文献评述 |
3 制造企业质量风险识别模型研究 |
3.1 制造企业质量风险特点与识别原则 |
3.1.1 制造企业质量风险的特点 |
3.1.2 制造企业质量风险的识别原则 |
3.2 基于质量链的制造企业质量风险识别模型构建 |
3.2.1 基于质量链的制造企业质量风险识别框架设计 |
3.2.2 制造企业质量风险三维识别模型构建 |
3.3 制造企业质量风险因素识别 |
3.3.1 制造企业质量风险因素识别流程 |
3.3.2 制造企业质量风险因素的识别 |
3.4 制造企业质量风险因素的描述 |
3.4.1 质量参与主体维度下的质量风险因素描述 |
3.4.2 质量形成过程维度下的质量风险因素描述 |
3.4.3 质量环境维度下的质量风险因素描述 |
3.5 本章小结 |
4 制造企业质量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
4.1 直觉三角模糊数 |
4.2 制造企业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1 质量风险多维属性的确定 |
4.2.2 基于四维属性的制造企业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3 基于直觉三角模糊数的质量风险属性描述 |
4.3 基于直觉模糊熵的决策专家与属性权重确定 |
4.3.1 决策专家权重确定 |
4.3.2 质量风险属性权重确定 |
4.4 基于模糊Borda法的制造企业质量风险组合评价模型构建 |
4.4.1 质量风险组合评价模型构建 |
4.4.2 基于模糊Borda的直觉三角模糊组合评价算法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制造企业质量风险评估模型应用研究 |
5.1 G公司概况 |
5.2 G公司质量风险识别 |
5.3 权重确定 |
5.3.1 专家权重确定 |
5.3.2 风险属性权重确定 |
5.4 G公司质量风险因素评价与排序 |
5.4.1 基于单一方法的质量风险因素评价 |
5.4.2 基于模糊Borda组合法的质量风险因素评价 |
5.4.3 评价结果分析与应对措施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主要研究成果及展望 |
6.1 研究工作与成果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公共租赁房PPP建设项目风险评价与分担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PPP模式应用研究 |
1.2.2 PPP模式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
1.2.3 PPP模式的风险管理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基础理论 |
2.1 公共租赁房相关理论 |
2.1.1 公共租赁房的定义 |
2.1.2 公共租赁房的特征 |
2.2 PPP模式的相关理论 |
2.2.1 PPP模式的定义 |
2.2.2 PPP模式的特点 |
2.2.3 PPP模式的基本形式 |
2.3 PPP模式公共租赁房项目的适用性 |
2.3.1 引入PPP模式的理论支持 |
2.3.2 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 |
2.3.3 引入PPP模式的可行性 |
2.4 公共租赁房PPP项目的风险界定 |
2.4.1 公共租赁房PPP项目风险概念 |
2.4.2 公共租赁房PPP项目风险特点 |
2.5 风险分担的相关理论 |
2.5.1 风险分担的概念 |
2.5.2 PPP项目风险分担的方式 |
2.5.3 PPP项目风险分担的特点 |
2.6 本章小结 |
3 公共租赁房PPP项目的风险识别与评价 |
3.1 公共租赁房 PPP 项目风险识别 |
3.1.1 项目风险识别的原则及流程 |
3.1.2 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 |
3.1.3 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
3.1.4 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
3.2 公共租赁房 PPP 项目风险评价体系 |
3.2.1 风险评价的原则 |
3.2.2 风险评价体系 |
3.2.3 风险评价标准 |
3.3 基于FAHP法的项目风险评价模型 |
3.3.1 风险因素权重确定 |
3.3.2 风险因素评价集建立 |
3.3.3 风险因素模糊综合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公共租赁房PPP项目建设风险分担博弈模型构建 |
4.1 公共租赁房 PPP 风险分担框架分析 |
4.1.1 风险分担原则 |
4.1.2 风险分担主题 |
4.2 公共租赁房 PPP 项目建设风险偏好分析 |
4.2.1 风险偏好系数 |
4.2.2 风险偏好的初步分担 |
4.2.3 风险偏好的风险共担 |
4.3 项目建设风险分担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构建 |
4.3.1 基本假设 |
4.3.2 相关模型参数 |
4.3.3 博弈模型构建 |
4.3.4 博弈模型求解 |
4.4 本章小结 |
5 公共租赁房PPP项目实证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项目建设风险识别与评价 |
5.2.1 项目评价体系建立 |
5.2.2 项目风险因素评价计算 |
5.2.3 项目风险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
5.3 项目建设风险分担分析 |
5.3.1 风险的归属分配 |
5.3.2 共担风险的分析 |
5.3.3 风险分担结果分析 |
5.4 风险防范措施与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附表4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基于脆弱性的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风险评估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险的概念及其评估方法 |
1.2.2 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评估 |
1.2.3 穿越工程的风险评估 |
1.2.4 脆弱性与风险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2 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的事故特征及风险因素 |
2.1 隧道开挖引起地层的变形特性 |
2.1.1 横向变形规律 |
2.1.2 纵向变形规律 |
2.2 穿越施工引起既有地铁结构的变形特征 |
2.2.1 穿越施工引起既有结构变形的机理 |
2.2.2 下穿施工引起既有结构的变形 |
2.2.3 上穿施工引起既有结构的变形 |
2.3 北京地区穿越工程案例的统计分析 |
2.3.1 北京地区地层特性分析 |
2.3.2 案例数据的采集 |
2.3.3 案例特征的统计分析 |
2.3.4 既有地铁结构变形特征分析 |
2.3.5 既有地铁结构病害特征分析 |
2.4 穿越施工中既有地铁线的风险因素 |
2.4.1 新建工程的开挖面积和施工工法 |
2.4.2 新建工程与既有地铁线的位置关系 |
2.4.3 工程地质条件 |
2.4.4 既有地铁线的条件 |
2.4.5 管理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3 既有地铁线的脆弱性及评价指标体系 |
3.1 既有地铁线的脆弱性 |
3.1.1 穿越工程系统的构成和特点 |
3.1.2 既有地铁线脆弱性的定义 |
3.1.3 脆弱性特征要素及递次演化规律 |
3.2 脆弱性评估流程 |
3.3 既有地铁线脆弱性影响因素 |
3.3.1 既有地铁线子系统因素 |
3.3.2 地质环境子系统因素 |
3.3.3 新建工程子系统因素 |
3.4 既有地铁线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3.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脆弱性的既有地铁线风险评估模型 |
4.1 突变理论基础 |
4.1.1 突变理论的数学模型 |
4.1.2 突变势函数的基本类型 |
4.1.3 突变级数法 |
4.2 突变理论应用于穿越工程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4.3 脆弱性评价模型研究 |
4.3.1 评价变量的选取 |
4.3.2 评价模型的建立 |
4.4 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估 |
4.4.1 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
4.4.2 后果严重性评价 |
4.4.3 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估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既有地铁线风险动态控制体系 |
5.1 三维立体风险控制模型 |
5.1.1 传统风险控制模式 |
5.1.2 三维立体风险控制基本原理 |
5.2 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
5.2.1 穿越工程设计要点 |
5.2.2 基于案例的穿越工程方案设计 |
5.2.3 设计方案的风险评估 |
5.2.4 既有地铁线动态控制指标的确定 |
5.3 实施阶段的风险动态控制 |
5.4 多方参与风险动态管控的实现 |
5.4.1 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 |
5.4.2 基本模块的设计 |
5.5 既有地铁线的分级风险管控 |
5.5.1 分级管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5.5.2 分级管控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应用研究 |
6.1 单一工程案例应用 |
6.1.1 案例简介 |
6.1.2 基于CBR的工程方案设计 |
6.1.3 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价与方案优化 |
6.1.4 工程实施过程控制与效果 |
6.2 项目群分级管理应用 |
6.2.1 案例的选取 |
6.2.2 风险等级的确定 |
6.2.3 分级管理的控制措施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网格化管理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安全管理研究现状 |
1.3.1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研究现状 |
1.3.2 网格化管理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2 网格化管理与安全管理理论 |
2.1 网格化管理理论 |
2.2 安全风险评价理论 |
2.2.1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 |
2.2.2 基于因素频次法的AHP法 |
2.2.3 重大危险源辨识 |
2.2.4 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法 |
2.3 安全管理理论 |
2.3.1 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及事故三角论 |
2.3.2 行为安全“2-4”模型 |
2.4 安全风险防控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华塑氯碱厂安全风险评价 |
3.1 华塑公司简介 |
3.2 氯碱厂区安全风险因素全面识别与评价 |
3.2.1 安全风险因素全面识别 |
3.2.2 化工生产单元风险评价 |
3.3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
3.4 安全防护区风险评价 |
3.4.1 离子膜烧碱装置液氯泄漏事故模拟分析 |
3.4.2 乙炔装置乙炔泄漏事故模拟分析 |
3.4.3 氯乙烯装置庚烷泄漏事故模拟分析 |
3.4.4 氯乙烯装置氯乙烯泄漏事故模拟分析 |
3.4.5 PVC装置氯乙烯泄漏事故模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华塑氯碱厂区网格化与“微安全”信息平台建立 |
4.1 厂区网格划分及网格服务团队组建 |
4.1.1 厂区风险防范网格化划分 |
4.1.2 厂区网格服务团队组建 |
4.2 “微安全,信息平台需求分析 |
4.2.1 “微安全”信息平台性能需求 |
4.2.2 “微安全”信息平台功能需求 |
4.3 “微安全”信息平台的建立 |
4.3.1 信息平台开发技术 |
4.3.2 “厂情反馈”功能模块的实现 |
4.3.3 “隐患处理”功能模块的实现 |
4.3.4 “隐患统计分析”功能模块的实现 |
4.3.5 “监督管理”功能模块的实现 |
4.3.6 “厂区百科”功能模块的实现 |
4.3.7 “新闻心事”功能模块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华塑氯碱厂基于网格化管理的管理模式构建 |
5.1 华塑传统的管理模式 |
5.2 安全管理模式的职能机构与职责 |
5.3 基于网格化管理的管理模式构建 |
5.3.1 安全管理模式构建 |
5.3.2 安全管理模式的的运行原则与特点 |
5.4 基于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安全管理机制完善 |
5.4.1 预测、预警机制的完善 |
5.4.2 激励机制的完善 |
5.4.3 人员专业素质培训机制的完善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J市会展中心PPP项目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
2.1 会展场馆PPP项目风险的相关理论 |
2.1.1 PPP模式相关概述 |
2.1.2 会展项目的内涵与特点 |
2.1.3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PPP项目风险 |
2.2.2 会展中心建设和管理 |
2.3 本章小结 |
3 J市会展中心PPP项目风险识别 |
3.1 J市会展中心PPP项目介绍 |
3.1.1 项目背景 |
3.1.2 项目合作结构 |
3.1.3 回报机制 |
3.2 风险识别方法选择 |
3.3 J市会展中心PPP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
3.3.1 风险因素初步识别 |
3.3.2 风险因素清单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J市会展中心PPP项目风险评估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
4.1.2 评价指标建立原则 |
4.1.3 评价指标确定 |
4.2 指标权重确定 |
4.2.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4.2.2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
4.2.3 建立判断矩阵与计算 |
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会展中心PPP项目风险评价 |
4.3.1 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4.3.2 问卷设计及收集 |
4.3.3 风险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J市国际会展中心PPP项目风险管理建议 |
5.1 政治与政策风险应对对策 |
5.2 社会与环境风险应对对策 |
5.3 建设风险应对对策 |
5.4 经济与市场风险应对对策 |
5.5 运营管理风险应对对策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会展中心PPP项目风险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B.J市会展中心PPP项目风险评价调查问卷 |
致谢 |
(10)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核心研究方法 |
1.4.3 整体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事故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模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TOD+PPP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评价研究[D]. 李双巧. 西华大学, 2021(02)
- [2]基于模糊综合法的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以某大桥岛隧工程为例[D]. 青奎. 西华大学, 2021(02)
- [3]精细化工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管理研究 ——以兰州新区精细化工园区为例[D]. 吕刚.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2)
- [4]煤矿井下受限空间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D]. 苏子馨.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制造企业质量风险评估模型研究[D]. 王怡萍.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6]公共租赁房PPP建设项目风险评价与分担博弈研究[D]. 王泷.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基于脆弱性的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风险评估与控制[D]. 白海卫.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8]基于网格化管理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构建研究[D]. 张梦伟.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9]J市会展中心PPP项目风险评价研究[D]. 陈诗章. 东华大学, 2020(01)
- [10]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