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虎狮民族鲜卑源流(下)(论文文献综述)
闫莉莉,董园园[1](2017)在《舞与巫的交融:由北朝乐舞刍议北朝巫鬼文化》文中认为巫鬼信仰几千年来一直存在于民众的生活之中,成为一种民俗常态,而"舞巫同源"一说可溯至原始社会时期。六朝时期,战乱频仍,五胡乱华,民族迁徙,在此影响下,民间巫鬼文化也呈多元化发展。本文从北朝乐舞着手,结合民俗学、社会学、宗教学等理论,探讨其背后的巫鬼文化,认为一些乐舞传承至今与其蕴含的巫鬼信仰内涵有着一定的关系。
岳莹莹[2](2016)在《蒙古族织毯艺术研究 ——以内蒙古奈曼旗蒙古族织毯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而璀璨的的民族文化。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以游牧和狩猎为生。蒙古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引以为傲的民族文化和艺术。蒙古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无疑会成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块瑰宝。民族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是用鲜明艺术语言传达其民族精神。蒙古族织毯艺术作为蒙古族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实用工艺,又是蒙古族千古年来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象征。蒙古族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在亚欧大陆散落着很多蒙古部族。我国是蒙古族的主体国家,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的蒙古族人口占世界蒙古族人口的一半以上,由喀喇沁部、科尔沁部、泰赤乌部、塔塔尔部、乞颜部、蔑儿乞部、车臣汗部、扎萨克部、赛因诺言部、土尔扈特部、准各儿部斡亦刺部、札答兰部、翁吉刺部、克烈部、乃蛮部等众多部落组成。现随着各民族历史的发展与变迁,蒙古族被逐渐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河北、河南、青海、甘肃、云南等地区。一种文化在不同地域进行传播时出会现变化,甚至变异。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在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生活、经济模式以及文化艺术和思想观念等起决定性作用,自然生态条件决定着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在内蒙古的诸多地域,蒙古族传统的织毯会随地域文化不同而产生变异。奈曼旗蒙古族织毯就是一个典型范例,奈曼旗的历史背景、生存环境、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受萨满教的极大影响,它具有鲜明的奈曼旗地域文化特征。内蒙古奈曼旗蒙古族织毯独特的艺术特征的形成源起于奈曼旗的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等因素。奈曼位于内蒙古东北部,隶属通辽市,奈曼的历史源远流长。奈曼旗是红山文化核心地,远古部族山戎、东胡和鲜卑都在此繁衍。在秦统一之前为东胡居地。东汉时为鲜卑人。三燕时为昌黎群北部。北魏后为契丹人长居于此。到了隋唐五代时期,奈曼则成为了契丹族的龙兴之地以及大辽的开国之都。据历史记载,以“辽水名国”的契丹民族在奈曼繁衍528年,而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以龙化州为根据地完成了他一生最辉煌的业绩。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在龙化州城东金铃岗建立契丹(后被称为辽),契丹是中国北方草原第一个封建王朝;又建立了开教寺,这是中国北方草原第一座佛教寺庙;第一次实施了“一国两制”;第一个推行经济结构调整新政;第一个实行女真、室韦(蒙古)、汉、渤海等多民族多文化融合;第一个开辟草原丝绸之路,打通中国和欧亚大陆联系。13世纪初的奈曼最初隶属乃蛮部落,当时的乃蛮部落在今蒙古国杭爱山一带,被成吉思汗击败后,后隶属于成吉思汗大蒙古国的察哈尔部并于15世纪从哈拉哈河流域随蒙古北元车臣达延汗逐水草移居至今奈曼此地。清崇德元年奈曼正式建旗,乃蛮部为奈曼旗,隶属昭乌达盟。中华民国初期,奈曼旗历经十二世十六任郡王,统治奈曼长达300年之久。据历史考证,奈曼有原始的石器、商周的遗地、秦汉长城以及辽金墓葬和明清庙宇等丰富的历史遗产。
宋丙玲[3](2014)在《从文本和考古材料探析早期鲜卑服饰反映的汉人意象》文中研究表明鲜卑早期没有自己的文字,与服饰相关的记载散见于汉族文本中,近年来日益增加的考古资料为认识早期鲜卑服饰提供了重要资料,学界多有精彩论作刊布。汉族文本对鲜卑服饰的记载反映了汉人特别是社会上层对异民族服饰的认知态度,通过钩沉相关文献并结合考古发掘资料发现:汉魏文献对鲜卑服饰的记载尽管简单概括,但基本反映了鲜卑服饰的民族特征,而南朝士人对鲜卑服饰"被发左衽"的简单描述则具有极强的政治寓意。
高然[4](2014)在《慕容鲜卑早期历史考论》文中研究指明慕容鲜卑是我国古代鲜卑人的东部支系。自秦汉之际鲜卑从东胡中分化开始,直到东汉时期檀石槐建立鲜卑军事联盟,只能依靠考古资料梳理其历史。"慕容"在檀石槐军事联盟时期成为中部大人,代表了慕容部落开始形成。鲜卑军事联盟解体以后,慕容部逐渐吸收、融合其他中小鲜卑部落,以及匈奴、乌桓、夫余、丁零、汉人等各族人口,并不断向东、向南迁徙。直到曹魏时期莫护跋统领部落迁徙到今辽宁北票、阜新等近塞之地,开始依附于魏晋中原王朝;也开始在此地吸收中原的汉文化习俗,给慕容鲜卑带来了一次大的转变。此后,莫护跋之子木延、孙涉归相继统领部落,涉归时期又曾因与宇文部等势力的争夺而被迫迁徙到辽东郡北部地区。在发展的压力下,涉归开始更更多地学习中原文化,开启了慕容鲜卑此后发展、融合的滥觞。涉归死后,慕容廆领导慕容部,开始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马溢澳[5](2014)在《拓跋鲜卑的“中国”认同》文中研究指明向心力与凝聚力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并茁壮成长的重要因素,而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正是这种向心力与凝聚力得以形成的基本条件,所以研究少数民族“中国”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建设与巩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拓跋鲜卑以果断与决然的姿态进行汉化并最终加入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之中,其“中国”认同思想的形成对后世其他少数民族和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对拓跋鲜卑“中国”认同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中国”认同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政治的、也有文化的,对于拓跋鲜卑来说,其“中国”认同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而不论是民族认同、文化认同还是政治认同,他们的改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拓跋鲜卑“中国”认同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既有对变革的抗拒、妥协,也有主动的接纳。拓跋鲜卑的民族认同主要体现为自称“炎黄子孙”。拓跋鲜卑起源于大兴安岭北部,本是东胡族系遗落于东北的一支,但是在北魏政权建立初期,拓跋珪便自称为“炎黄子孙”,并在后世君主的强调之下,炎黄血脉的观点在拓跋鲜卑人心中逐步确立起来,拓跋鲜卑也逐步完成了其民族认同由东胡鲜卑人向“炎黄子孙”的过渡。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得以独立存在的主要依凭。所以文化认同是拓跋鲜卑“中国”认同认识的重要内容。拓跋鲜卑文化认同的逐步变化,是伴随着其居住地的逐步南移而展开的。随着其居住区与汉人的接近,汉文化对拓跋鲜卑的影响逐步加大,拓跋鲜卑对汉文化的态度也经历了仰慕、惧怕到学习、接纳的过程,最终汉文化与拓跋鲜卑文化融为一体,文化认同认识的转变也最终完成。拓跋鲜卑的政治认同主要指其自称正统。拓跋鲜卑在初期尊西晋为正统,在西晋灭亡后逐渐形成了自立正统的意识,并在其建立北魏后,定国号、议德运次序,最终将东晋与五胡政权排除在正统政权之外,重塑正统王朝次序,并确立了自身的正统地位。拓跋鲜卑从一个游牧民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经过了漫长与复杂的历史时期,而“中国”认同的形成正是其加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标志。拓跋鲜卑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彼此又存在着联系与影响,也正是在这种相互联系与影响之下,拓跋鲜卑改变了血统认识和文化特质,建立了正统国家,最终形成了“中国”认同。
梁云[6](2013)在《拓跋鲜卑早期历史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拓跋鲜卑是东胡系统的古代民族,是诸支鲜卑中活动在最为东北的一支。该族在大鲜卑山时期,种族成分单一,可以称之为鲜卑或拓跋部先世;迁徙到呼伦贝尔大泽之后,这支鲜卑部落已经与匈奴、高车等诸多部落混合交融,自此开始,可以称之为拓跋部或拓跋鲜卑了。到达匈奴故地后,拓跋鲜卑继续发展,于公元386年建立北魏,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长城内外连成一片、政治一体、经济互补的政治统治格局。早期拓跋鲜卑,学界习惯上将其定位于拓跋珪登国元年(386年)建立北魏王朝之前拓跋部的历史。本文先对记述拓跋部历史的史料进行辨析,然后依据拓跋鲜卑生态环境的变迁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将拓跋鲜卑早期历史划分为“大鲜卑山”、“大泽”、“匈奴故地”三个时期,从考查拓跋部的起源、迁徙、与北方诸族的关系、经济社会和文化习俗等方面入手,揭示拓跋部发展壮大的历史。本文分五个部分对早期拓跋鲜卑内容加以论述。第一部分对记述早期拓跋鲜卑的诸史料进行辨析。《魏书》在《序记》中最早系统地记述了拓跋珪建立北魏之前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在后来成书的《宋书》、《南齐书》、《晋书》、《北史》、《通典》、《资治通鉴》、《文献通考》、《读史方舆纪要》等不同时代的历史文献中,也有对早期拓跋鲜卑详略不同的记载,这些史料经过辨析,或可作为有益的补充,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这些记述拓跋鲜卑早期历史的文献中,《魏书》、《资治通鉴》和《读史方舆纪要》等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体裁记载拓跋部历史较多的史书,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而《北史》、《通典》、《文献通考》是以《魏书·序纪》为蓝本的后代史家记述,基本沿袭了《魏书·序纪》的内容,没有补充有价值的新史料;记载南朝政权的《宋书》、《南齐书》虽然是南北朝政权并存之时,南朝史家站在敌对方的角度来记述早期拓跋鲜卑历史,其中对北魏政权及拓跋部族不免有中伤抵触之意,但书中关于早期拓跋鲜卑的历史情况仍包含一些有价值的记载,是我们研究早期拓跋鲜卑历史不可或缺的史料。第二部分探讨拓跋部族称、起源地及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拓跋”或许是拓跋语某一包含一定意义的字词在汉语上对应汉字的对译,或许是自大鲜卑山迁出的鲜卑群体在迁徙过程中与其他北方民族通婚、融合,即针对鲜卑族大鲜卑山部在呼伦贝尔草原时期与匈奴、高车等部族混血后形成的新的族体而言。拓跋作为族名,大约在诘汾时期开始使用。大鲜卑山即大兴安岭山脉北段,拓跋鲜卑即起源于大兴安岭北段。大鲜卑山时期是拓跋鲜卑的起源阶段;大泽时期是早期拓跋鲜卑的初步发展时期;匈奴故地时期是早期拓跋鲜卑的大发展时期。第三部分探究拓跋部早期两次迁徙的原因以及两次迁徙带给拓跋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拓跋鲜卑迁徙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可以概括为拓跋鲜卑本族的原因;汉、匈奴、乌桓、东部鲜卑等周围部族的原因;生存环境、地理状况的原因;拓跋部英雄人物的出现等。伴随迁徙,拓跋鲜卑接触其他民族的机会增多、定居意识逐步增强,经济模式、社会形态发生变化并迅速发展。第四部分讨论早期拓跋与北方诸族的关系。拓跋鲜卑自来到呼伦贝尔草原之时起,就开始与当时活动在大漠南北的鲜卑其他诸部,以及匈奴、高车、柔然等北方诸族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拓跋鲜卑与鲜卑诸部有着疏密不等的各种联系。其中,拓跋部先世和东部鲜卑最初的起源可能相同或相近,二者关系密切。拓跋邻率部加入了檀石槐部落联盟;后来拓跋鲜卑与东部鲜卑的慕容部联系较多。拓跋鲜卑与河西鲜卑中最强大的秃发部有渊源关系。早期拓跋鲜卑与北方诸族北狄系统之铁弗匈奴、高车(敕勒)、柔然等民族交往较多,彼此间存在相互影响、共生共存的民族关系。第五部分讨论早期拓跋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习俗。大兴安岭森林时期,拓跋鲜卑先世主要从事捕鱼及采集业;进入呼伦贝尔草原,拓跋鲜卑的生产方式从捕鱼和采集转向草原游牧业,手工业生产也发展起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拓跋鲜卑社会处于父系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在西迁至匈奴故地的过程中及来到内蒙古河套地区之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地域的变迁和受到邻族的影响,拓跋鲜卑的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开始了从草原游牧业向农业的转变,社会发展进入了由父系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新的历史时期,封建化不断加深。拓跋鲜卑的文化习俗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吕净植[7](2013)在《鲜卑非瑞兽辨》文中提出鲜卑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由于对"鲜卑郭落带"一词的理解不同,致使学者对其族名含义众说纷纭。考之史书,瑞兽是指革带上的装饰图案,而鲜卑并无瑞兽之意,与中原流行已久的带钩更无任何联系。
倪润安[8](2011)在《拓跋起源问题研究述评》文中指出《魏书·序纪》提出的拓跋族源和发祥地问题,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然而聚讼已久,未有定论,需对以往研究加以梳理,明确症结,以推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高然[9](2010)在《五燕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慕容鲜卑为我国古代东胡鲜卑族的一支,关于其名号的含义历来纷争较多,但在目前史料匮乏的情况下,还无法对其名号下一定论;而在慕容鲜卑中存在的“慕容”、“慕舆”两姓分化情况,本文在考订两个姓氏出现先后等情况后,提出分姓的出现是在北魏时期,而形成确定的分姓理念则要晚到隋唐时期的新观点。慕容鲜卑在迁入塞内之前,经历了一个从西向东、从北向南渐进的迁徙过程,最终进入了辽西塞内居住。此后,在慕容魔的汉化改革,以及此后几代首领的努力推动之下,慕容部的实力迅速发展,在今天的东北、华北地区相继建立了前、后、西、南四个燕国政权,而此后出现的北燕虽然为汉人冯氏所建,但仍是直接继承后燕的历史遗产。五燕政权延续一个半世纪——从慕容魔掌控慕容部(285年),到冯氏北燕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被吞并(436年)——期间兴衰起伏,其兴起既有政治清明、军事实力强盛、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等内部因素,也有当时北方持续动荡的外部条件的影响;而其衰落则突显了内部各种矛盾的交错、激化。五燕政权所实行的政治制度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部分,即延续汉魏旧制和专门设置用来统治少数民族的机构两种系统,也就是采取了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中常见的“胡汉分治”措施。而其中统治少数民族的职官系统,在前、后、北燕时期始终存在,其中既有借用匈奴等民族的职官,也有鲜卑传统的民族职官;三燕时期统治少数民族的职官系统之间有着明确的发展、继承关系;其变化则是因为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所导致的。五燕由于是鲜卑化政权,所以其经济与文化都包含有慕容鲜卑部落时期和五燕政权时期两部分内容。早期突出表现为慕容鲜卑自身游牧经济、文化下所反映的各方面内容;后期则表现为在慕容鲜卑汉化过程中所带来经济、文化等的变化、发展和融合。一方面慕容鲜卑自身经济、文化发生转化;另一方面,慕容鲜卑游牧经济、特色文化进入中原,也丰富了传统汉文化的内涵。五燕因为其鲜卑政权的特殊背景,国内的阶级、民族关系表现出了鲜明的复杂性特征:而慕容鲜卑的汉化过程则表现出了整体主动性、快速性的特点,五燕政权灭亡之后,慕容鲜卑及冯氏后裔大多进入北魏政权,最后在北方民族汉化大潮中融入了汉族。但其发展过程又有各自的特点:慕容鲜卑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了明显的曲折性:冯氏则表现为汉人在沾染“夷俗”后,再次恢复汉化的历程。总之,慕容鲜卑、五燕政权对我国古代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产生了极大影响。
任爱君,李月新[10](2009)在《近百年来(1900~2008)乌桓鲜卑史研究索引(二)》文中研究指明近百年来(1900~2008)乌桓鲜卑史研究收获颇丰,共出版专着60余部,见诸各类公开发表的报刊杂志中的研究性论文近千余篇。其中关于游牧社会与游牧文明探讨近100余篇(部);乌桓史研究70余篇(部);鲜卑民族史研究290余篇(部);政治制度相关研究230余篇(部);语言文化及地理风俗方面研究100余篇(部);考古文物相关研究近200余篇(部)。
二、虎狮民族鲜卑源流(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虎狮民族鲜卑源流(下)(论文提纲范文)
(1)舞与巫的交融:由北朝乐舞刍议北朝巫鬼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北朝乐舞概貌 |
三、北朝乐舞中的巫鬼文化 |
1. 面具舞——驱邪逐疫 |
2. 踏歌——镇厄纳吉 |
3. 模仿戏——图腾崇拜 |
四、北朝乐舞中巫鬼观念的文化内涵 |
1. 鲜卑民族的宗教信仰 |
2. 世积乱离的社会现状 |
3. 多元文化的交织影响 |
五、结语 |
(2)蒙古族织毯艺术研究 ——以内蒙古奈曼旗蒙古族织毯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目标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目标 |
第二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安排 |
三、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从艺术人类学和设计艺术学角度 |
二、从社会科学和历史学角度 |
三、从宗教学角度 |
四、从民俗学角度 |
五、从经济学角度 |
第一章 蒙古族概念界定及内蒙古奈曼旗蒙古族介绍 |
第一节 蒙古族概念界定 |
一、蒙古族历史背景及渊源 |
二、蒙古族早期部族的社会活动与语言文化 |
第二节 内蒙古奈曼旗蒙古族介绍 |
一、内蒙古草原科尔沁的形成与发展 |
二、内蒙古奈曼旗蒙古族的渊源 |
第二章 内蒙古奈曼旗蒙古族织毯的种类和制作工艺流程 |
第一节 织毯的种类 |
一、根据工艺的编制方法分类 |
二、根据适用范围分类 |
第二节 织毯的制作工艺流程 |
一、前期准备 |
二、织造过程 |
三、后期美化修饰 |
第三章 内蒙古奈曼旗蒙古族织毯的传统纹样 |
第一节 传统纹样的渊源 |
一、岩画艺术 |
二、草原游牧文化 |
三、外来文化 |
第二节 传统纹样的分类 |
一、植物纹样 |
二、动物纹样 |
三、自然图案 |
四、几何图案 |
五、宗教图案 |
六、其他民间吉祥图案 |
第四章 内蒙古奈曼旗蒙古族织毯传统纹样的艺术形态 |
第一节 传统纹样的组织形式、构图形式及装饰规律 |
一、传统纹样的组织形式 |
二、传统纹样的构图形式 |
三、传统纹样的装饰规律 |
第二节 传统纹样的基本设计技法 |
一、前期准备 |
二、常见几种传统纹样设计技法 |
三、关于大样技法 |
第三节 纹样的艺术美法则 |
一、对称与平衡 |
二、节奏与韵律 |
第四节 传统纹样的艺术审美特征 |
一、艺术表现的自然美 |
二、丰富内涵的意蕴美 |
三、精神传达的刚性美 |
四、勇于接纳的包容美 |
第五章 内蒙古奈曼旗蒙古族织毯的色彩搭配及配色工艺 |
第一节 织毯的色彩搭配 |
一、色彩来源与色彩观 |
二、色彩特征 |
第二节 织毯的配色工艺 |
一、配色和大样色号标注 |
二、几种织毯常用色和配色规律 |
三、纹样的结构和色阶的配色技法 |
第六章 内蒙古奈曼旗蒙古族织毯的功能 |
第一节 实用功能 |
一、实用性 |
二、装饰性 |
第二节 传播功能 |
第七章 内蒙古奈曼旗蒙古族织毯的发展现状与传承 |
第一节 内蒙古奈曼旗蒙古族织毯的现状调查 |
一、传承人以及传承方式 |
二、传承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
第二节 内蒙古奈曼旗蒙古族织毯传承中的挑战 |
一、经济效益小和民众缺少民族认同 |
二、文献资料缺失和口述历史模糊 |
三、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滞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从文本和考古材料探析早期鲜卑服饰反映的汉人意象(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南朝意象:索头与被发左衽 |
二、汉魏意象:髡发、金碧与毛毳 |
(一) 髡发 |
(二) 金碧 |
(三) 毛毳 |
三、结语 |
(4)慕容鲜卑早期历史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莫护跋以前的慕容鲜卑 |
二、莫护跋时期的慕容鲜卑 |
三、木延、涉归时期的慕容鲜卑 |
四、早期慕容部的规模及组成 |
(5)拓跋鲜卑的“中国”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启重基于朔土,系轩辕之洪裔” |
1.1 拓跋代时期的祖先认识 |
1.2 拓跋珪时期“黄帝之后”说的出现 |
1.3 “李陵之后”说所体现的祖源认识 |
1.4 姓氏与籍贯的改革与民族认同的形成 |
第2章 “声训所渐,戎夏同风” |
2.1 沙漠汗被杀所反映的拓跋鲜卑对待汉文化认同的态度 |
2.2 认同汉文化与不愿意承认拓跋鲜卑文化与汉文化具有差异性 |
2.3 孝文帝的文化改革与文化认同的质变 |
第3章 “允箓图而龙飞,承五德以启运” |
3.1 拓跋鲜卑自称“中国正统”意识的萌生 |
3.1.1 拱卫晋氏,接受册封 |
3.1.2 中原无主,意平南夏 |
3.2 拓跋鲜卑自称“中国正统”观念的形成 |
3.2.1 国号的变更 |
3.2.2 拓跋鲜卑以为黄帝之后而为土德的“正统观”的确立 |
3.3 拓跋鲜卑自称“中国正统”观念的强化 |
3.3.1 北魏德运问题的再讨论 |
3.3.2 围绕定都问题的讨论及其体现的正统观念 |
3.3.3 先祖祭祀、山川祭祀体现的正统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拓跋鲜卑早期历史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早期拓跋鲜卑基本史料辨析 |
第一节 研究拓跋鲜卑早期历史的基本史料—《魏书·序纪》 |
第二节 以《魏书·序纪》为蓝本的后代史家记述 |
一、《北史·魏本纪·拓跋部》 |
二、《通典·拓跋氏》 |
三、《文献通考·托跋氏》 |
第三节 对《魏书·序纪》有补充记载的史籍 |
一、《宋书·索虏传》 |
二、《南齐书·魏虏传》 |
三、《晋书》关于拓跋部的记载 |
四、《资治通鉴》及《资治通鉴音注》关于拓跋鲜卑的记载 |
五、《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州域形势四》关于拓跋鲜卑的记载 |
第二章 拓跋鲜卑族称、起源地及早期历史 |
第一节 拓跋族称及起源地 |
一、“拓跋”族名来历及含义 |
二、拓跋鲜卑的起源地 |
第二节 早期拓跋鲜卑历史 |
一、大鲜卑山时期——拓跋鲜卑的起源阶段 |
二、大泽时期——早期拓跋鲜卑初步发展 |
三、匈奴故地时期——早期拓跋鲜卑大发展时期 |
第三章 早期拓跋鲜卑的迁徙 |
第一节 早期拓跋鲜卑迁徙的原因 |
一、拓跋鲜卑西南迁至大泽之原因 |
二、拓跋鲜卑西迁匈奴故地之原因 |
三、本族英雄人物的出现是两次迁徙成功的主观条件 |
第二节 早期拓跋鲜卑迁徙的经过 |
第三节 早期拓跋鲜卑迁徙的影响 |
一、拓跋鲜卑与其他民族交往增多 |
二、拓跋鲜卑经济发展 |
三、拓跋鲜卑定居意识逐渐增强 |
四、拓跋鲜卑政权意识逐步增强 |
五、社会组织结构演进 |
第四章 早期拓跋鲜卑与北方诸族的关系 |
第一节 拓跋鲜卑与鲜卑其他诸部的关系 |
一、鲜卑诸部 |
二、早期拓跋鲜卑与东部鲜卑 |
三、早期拓跋鲜卑与檀石槐部落大联盟 |
四、早期拓跋鲜卑与慕容部、宇文部的关系 |
五、早期拓跋鲜卑与西部鲜卑秃发部的关系 |
第二节 早期拓跋鲜卑与铁弗匈奴等北狄诸族的关系 |
一、早期拓跋鲜卑与铁弗匈奴的关系 |
二、早期拓跋鲜卑与高车(敕勒)的关系 |
三、早期拓跋鲜卑与柔然的关系 |
第五章 早期拓跋鲜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习俗 |
第一节 早期拓跋鲜卑的经济状况 |
一、大鲜卑山时期——狩猎业、捕鱼业、采集业 |
二、大泽时期——游牧业、手工业与金属制造业 |
三、拓跋鲜卑经济的发展变化 |
第二节 早期拓跋鲜卑的社会和文化习俗 |
一、早期拓跋鲜卑的社会 |
二、早期拓跋鲜卑的文化习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五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慕容鲜卑的来源与迁徙 |
第一节 慕容鲜卑的名号与来源 |
一、慕容鲜卑的名号 |
二、慕容鲜卑来源及早期迁徙 |
第二节 慕容鲜卑的迁徙与兴起 |
一、莫护跋、木延时期的迁徙与发展 |
二、涉归时期的发展 |
第二章 前燕的兴衰及其与周边政权的关系 |
第一节 慕容鲜卑的兴起与前燕的建国 |
一、慕容魔时代鲜卑慕容部的发展 |
二、慕容皝的统治与前燕的建立 |
第二节 前燕入主中原及其兴衰 |
一、前燕南下逐鹿中原 |
二、前燕的极盛 |
三、前燕的衰亡 |
第三章 后燕与西燕的并立 |
第一节 后燕、西燕的复国与发展 |
一、前秦政权中的鲜卑慕容氏 |
二、后燕与西燕的复国与发展 |
第二节 后燕、西燕的兴衰 |
一、后燕的发展壮大与攻灭西燕 |
二、后燕的衰落与分裂 |
第四章 南燕与后、北燕国的并存 |
第一节 后燕、南燕的并存 |
一、后燕收缩龙城与南燕的建立 |
二、后燕的衰亡与南燕的发展 |
第二节 南燕的灭亡与北燕的兴衰 |
一、冯氏北燕的建立与东晋灭南燕 |
二、冯氏北燕的兴衰 |
第五章 五燕的政治制度 |
第一节 五燕的职官设置 |
一、前燕职官设置 |
二、后燕职官设置 |
三、西、南、北诸燕职官设置 |
四、五燕的选官制度 |
五、五燕职官制度的特点 |
第二节 前、后、北燕的"胡汉分治"机构 |
一、三燕时期统治少数民族的机构设置 |
二、三燕统治少数民族职官特点及其发展变化原因 |
第六章 五燕社会经济与文化 |
第一节 五燕的社会经济 |
一、五燕的农业 |
二、五燕的畜牧、渔猎、手工业及商业 |
第二节 五燕的社会文化 |
一、慕容鲜卑、五燕的风俗习惯 |
二、五燕的文化教育、史学与音乐 |
三、五燕的宗教信仰 |
第三节 五燕阶级、民族关系与慕容鲜卑的汉化 |
一、五燕的阶级、民族关系 |
二、慕容鲜卑的汉化及其民族观的演变 |
第七章 北朝以后的鲜卑慕容氏与冯氏 |
一、慕容鲜卑的去向 |
二、慕容鲜卑主体在北魏以后的发展轨迹 |
三、北魏以后慕容各支发展的基本线索 |
四、北魏以后豆卢—支发展的基本线索 |
五、北燕冯氏的发展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虎狮民族鲜卑源流(下)(论文参考文献)
- [1]舞与巫的交融:由北朝乐舞刍议北朝巫鬼文化[J]. 闫莉莉,董园园.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2]蒙古族织毯艺术研究 ——以内蒙古奈曼旗蒙古族织毯为个案[D]. 岳莹莹.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 [3]从文本和考古材料探析早期鲜卑服饰反映的汉人意象[J]. 宋丙玲. 中国美术研究, 2014(03)
- [4]慕容鲜卑早期历史考论[J]. 高然. 地方文化研究, 2014(04)
- [5]拓跋鲜卑的“中国”认同[D]. 马溢澳. 吉林大学, 2014(10)
- [6]拓跋鲜卑早期历史若干问题研究[D]. 梁云. 内蒙古大学, 2013(10)
- [7]鲜卑非瑞兽辨[J]. 吕净植. 北方文物, 2013(01)
- [8]拓跋起源问题研究述评[J]. 倪润安. 文物春秋, 2011(01)
- [9]五燕史研究[D]. 高然. 西北大学, 2010(10)
- [10]近百年来(1900~2008)乌桓鲜卑史研究索引(二)[J]. 任爱君,李月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