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利用趋势预测与控制研究

森林利用趋势预测与控制研究

一、林地利用趋势的预测与控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苏[1](2021)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气候持续变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过程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剧烈,导致水文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发生一定变化,因此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研究有助于深刻了解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水文循环规律,对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优化调度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以洺河流域为研究区,在分析各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时变参数”的流域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水文模型,结合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分析法、弹性系数法及水文模拟法等方法定量分离评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基于此,设置相应情景进一步研究径流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的响应,并采用时间序列法和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Cellular Automata-Markov,CA-Markov)模型进行气候和土地利用预测,驱动SWAT水文模型,预测2030年临洺关水文站天然径流过程,根据2030年各水库天然来水量和取用水继而进行水库调节得到考虑人类活动的临洺关水文站实际径流过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线性回归检验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法、有序聚类法和非参数Pettitt检验法,探讨了洺河流域不同时间尺度水文气象要素的趋势性、周期性和突变性变化规律。(2)构建了基于“时变参数”的洺河流域SWAT模型,采用SWAT-CUP对不同时段的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临洺关水文站各时段实测月径流过程与模拟月径流过程均拟合较好,满足相关评判标准,可用于定量分离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3)采用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分析法、弹性系数法及水文模拟法等方法定量分离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四种方法原理不同、所需数据不同,但从归因结果来看,相比基准期(1960~1977年),人类活动期各时段影响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均为人类活动,气候变化次之。基于SWAT模型定量分离了水库调蓄、取用水、土地利用及其他人类活动要素对径流影响,结果表明取用水为人类活动影响的主要因素,水库调蓄对径流减少影响程度次之;土地利用对径流的减少起负作用;同时径流量的变化仍受到水土保持、其他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4)通过设置不同气候情景,分析了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径流与气温呈负相关,与降水呈正相关,且径流对降水的敏感程度比径流对气温的敏感程度高。设置不同土地利用情景,分析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情景产流量大小依次为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草地。(5)采用时间序列法和CA-Markov模型预测2030年气候和土地利用类型,利用SWAT模型模拟了2030年洺河流域主要控制断面天然径流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考虑人类活动情况下临洺关站实际径流过程。结果表明,2030年临洺关水文站天然径流受气温变暖和建设用地的增加,相比同样降水条件的2011典型年天然径流有所增加。根据2030年各水库天然来水过程,对水库进行调节计算,得到2030年临洺关站实际径流量为770.8万m3,且主要集中在汛期,相比典型年实测径流变化不大。因此为恢复河道生态环境,挖掘农业、工业、生活节水潜力和加强水源、供水设施的优化配置是必要的。

陈莎[2](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地是承载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资源要素,不仅提供食物、纤维等物质产品,还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物质与能量循环、娱乐休闲、农业文化承载等多种服务功能。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传统产业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农地资源退化、乡村环境恶化、生态风险加剧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推进区域协调战略、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农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关系、影响机理及可持续决策实现,对优化农地多功能利用,引导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决策,实现生态系统整体效益和人类福祉的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典型的城郊农业区廊下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评估测度和空间表达。综合运用定量指标、模型模拟和社会价值感知等方法定量表征生态系统服务,运用GIS空间制图和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相互联系,识别农地空间主导功能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景观特征之间的关联。(2)农户(行为)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影响因素识别。分析农户(家庭/个体)不同土地利用行为对异质性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影响作用,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其主导特征,探讨不同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3)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农地管理与利用决策优化方案制定。运用情景分析工具以满足规划的多目标(矛盾)权衡、动态变化和公众参与需求,探讨不同情景下各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可能性,全面考虑相关利益主体与农地系统的互动及农地功能“权衡”,制定可供选择的农地管理(规划)方案;借助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工具拓展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探讨农户利用决策优化的可能性和可选策略。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农地提供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分异特征,供给服务与其他类型的服务存在较强的权衡(负向)关系,调节服务内部以及调节服务与支持服务之间大多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正向)关系,各项文化服务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关系。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集聚、互相影响、强弱不一的“簇”模式,反映出物质生产、生态涵养、文化休闲等功能在空间分布上的复合性和异质性,“簇”的空间分布与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土地管理措施及地物布设特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2)每个农户家庭(也可视为一个小型的“农场”单元)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是由资源系统、治理系统、资源单位和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决定的。农户采纳不同的生计决策和土地利用行为会导致差异性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表现出不同特征的服务权衡模式:工厂生产型、复合功能型、专业产粮型和公众偏好型。不同的服务权衡模式与自然、社会、管理、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密切联系。农业经营者虽然在工作内容上呈现出较大的相似性(都包括户外工作、体力劳动等),但是他们对于各自所处位置的景观特征以及如何进行经营管理能够提升自身及家庭福祉具有独到的理解,差异性的需求、价值认知及工作动机都会影响经营者的土地利用行为和策略。(3)KESHO情景规划工具能够整合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未来情景构建及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一系列内容,将不同利益主体的观点及价值偏好反映到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产业发展轨迹——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满足——不同的政策治理——以及(最终)不同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格局上。在研究所构建的2种不同情景(BAU情景和GE情景)下,耕地、林地、农林水复合用地、水域、村庄及其他建设用地的面积和空间布局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全面提升农地的生产性、生境活力、韧性,有必要制定并落实与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相关的土地管制规则和调控措施,同时增强不同利益主体的环境共识和协同努力。(4)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引致物质生产-栖息地质量的矛盾关系,经济型、增值型和弱农型等不同特点的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差异明显。通过农户的精心设计和妥善管理,有可能实现生产功能和非生产功能的同时提升,即实现“双赢”。可以考虑的政策思路有:采取种养结合、农林牧混和的利用方式,适当保留绿色生态空间;加强农户与政府、公益机构以及农业企业之间的互助共持,提升农民素养和技术水平;强化农产品品牌塑造,优化生产模式与营销策略,促进农业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李朝栋[3](2021)在《基于土壤侵蚀演变的卢旺达水土保持型农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处东非高原的卢旺达作为一个发展中农业国家,其农业不仅要为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负责,更要服务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快速增长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压力下,卢旺达的土地垦殖率不断提高,土壤侵蚀日趋严重。而这将会造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不利循环,对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障碍。针对东非高原尼罗河上游地区土壤侵蚀变化规律和其对可持续发展影响研究不足的现状。本文选取卢旺达全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模型模拟、趋势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土地利用预测和情景设置等系列方法,对土壤侵蚀强度、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情景设置模拟未来30年卢旺达在不同发展模式下的粮食自给情况和土壤侵蚀强度。研究结果为尼罗河上游地区在高人口压力下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阐明了卢旺达1990-2015年的土壤侵蚀强度及其变化规律。卢旺达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的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25.49、34.23、34.07和35.51t ha-l y-1,总体上呈增大趋势。但是,3个阶段侵蚀模数的增长速率逐渐降低,依次为0.87 t ha-1 y-1 y-1、-0.02 t ha-1 y-1 y-1 和 0.29 t ha-1 y-1 y-1。卢旺达的耕地所产生的土壤侵蚀占了总土壤侵蚀量的62.98-80.78%,为主要的土壤侵蚀来源。空间上北部省的土壤侵蚀强度最高,侵蚀模数为50.72 t ha-l y-1。北部省的Rulindo地区和位于东部省的Bugesera地区分别为卢旺达土壤侵蚀强度最大和最小的两个地区。卢旺达的土壤侵蚀主要以轻度(1-10 tha-l y-1)为主,其次为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和微度,且随着时间推移,卢旺达的土壤侵蚀等级逐渐向高等级转移。1500-1900 m海拔带所产生的土壤侵蚀占总土壤侵蚀量的49.10%。15-25°坡度区域贡献了卢旺达土壤侵蚀量的42.07%。(2)揭示了卢旺达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的耦合作用机制。1981-2015年间卢旺达的降水变化是明显的,大约80%区域的降水变化呈现出显着(p<0.05)的变化趋势。按照降水变化趋势率的正负将卢旺达分为降水增加区域和降水减少区域,两者面积的的占比分别为为47.45%和52.55%。降水减少区域主要分布在卢旺达西部和南部地区,降水增加区域多分布在卢旺达的东部、中部和北部地区。卢旺达的人类活动强度量化显示,卢旺达人类活动强度总体较高,平均人类活动强度为23.87(最大为35)。人类活动强度高于平均值的区域和低于平均值的区域的面积比例为58.09:41.91。空间上自然保护区(纽恩国家森林公园、阿卡盖拉国家公园等)内的人类活动强度较低,而基加利地区的人类活动强度出现最大值为28.83。总体上卢旺达的气候变化对于土壤侵蚀的影响是大于人类活动的。气候变化的灰色关联系数为0.88,而人类活动的为0.60。空间上自然保护区是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敏感的地区,而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为敏感的地区则主要以Nyabarongo流域、北部省的褶皱地带和水系两侧的缓冲地带为主。(3)阐述了卢旺达1990-2015年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预测了未来30年卢旺达的土地利用格局。卢旺达的土地利用以林地、草地和耕地为主,三者的总占比高达89%以上。林地、草地和耕地作为卢旺达的主要地类,三者之间转换频繁,卢旺达的土地利用变化经历了三个主要过程:1990-2000年间,大量林地和草地向耕地转移,新转入的耕地中72%来自林地的转出,28%来自草地的转出;2000-2010年间,三者之间的转换基本上维持内部平衡;2010年后,卢旺达的耕地面积再次大幅度增长和草地的小幅度增加,而耕地、草地面积的增长是以林地的减少为代价,其中转出的林地有83%成为耕地,17%成为草地。卢旺达土地利用的驱动因子在1990-2000年、1990-2000年和2000-2015年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卢旺达耕地、草地和林地的变化是受到多种因子共同驱动的结果,而相对前三者,其余地类的变化则更多受到单一因素的驱动。湿地和水域变化受地形的影响更多,城镇的变化则主要受到人口的影响,未利用地的变化则更多受到降水和土壤因素的驱动。未来30年,卢旺达的土地利用主要以林地面积的持续减小和耕地、草地面积的逐渐增大为主,其次是城镇范围的逐渐扩张。从空间上,未来卢旺达的耕地将出现西部增大、东部减少的现象,草地的变化则会出现西部草地减少、东部草地增多的现象,总体上呈耕地西移、草地东移的态势。(4)解析了卢旺达人口变化与作物产量和土地利用的关系,预测了未来30年卢旺达粮食作物产量和土壤侵蚀强度。卢旺达的人口总体呈增长趋势,且符合Logistic回归模型。2012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卢旺达当时人口数量为1051.60× 104人,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比例为83:17,且男性人口的数量低于女性人口,两者的比例为91:100,人口的平均年龄为22.7岁。从空间分布上,卢旺达二级行政的人口密度在178-2124人/km2之间。卢旺达的作物产量随时间推移呈显着的增长趋势(p<0.05),且四种作物类型(粮食作物、蔬菜作物、经济作物和水果类作物)的产量均显着增长(p<0.05)。粮食作物作为卢旺达的主要作物类型,其产量占到卢旺达作物总产量的87%。粮食作物的结构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发生了改变,2000年前以香蕉为主要粮食作物,而2000年以后随着块根块茎作物的种植,块根块茎作物逐渐取代香蕉的地位,成为主要作物。蔬菜作物和水果作物的结构,均随着新物种的适宜适地逐渐变得更多元化。经济作物结构变化主要以甘蔗取代咖啡,成为卢旺达最主要的经济作物,花生、茶叶等的变化不大。随着卢旺达人地矛盾加剧,通过设置潜力开发模式、基线发展模式和保护性发展模式,对本世纪中叶时的作物产量和土壤侵蚀状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通过香蕉堆肥坑、沟渠-植物篱和间作的方式,在基线发展模式下,BS50XJ30情景下的措施配置可以使卢旺达在本世纪中叶保证粮食自给的情况下,将土壤侵蚀强度控制在33.50 tha-l y-1;保护性发展模式下,CS25XJ80情景(25°退耕)则可以使卢旺达在2050年时维持粮食自给的情况下,将土壤侵蚀强度控制在27.05 t ha-1y-1。

郝改瑞[4](2021)在《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流域非点源污染形势严峻,而且面临多要素耦合驱动及多时空过程相互影响的问题。本文以汉江流域陕西段为研究区域,通过监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分析流域气象水文要素的变化特征,研究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产生的特征、规律和机理,构建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和未来气候变化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通过流域近48年的气象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情况分析,发现流域降雨量呈下降趋势,降水强度呈小幅上升趋势,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近十年年平均气温比80年代的年均气温升高了近1.0℃,三者均具有一个27 a左右的主周期,且降雨量和降水强度均呈现由北到南增加趋势,气温呈现由西北到东南增大趋势。武侯镇、安康站和丹凤站的径流量在0.05显着水平下呈现不明显的下降趋势,麻街站径流量呈现不显着上升趋势,各水文站年际间径流量无明显变化规律,前3个水文站径流量均有一个20 a左右的主周期,麻街站径流量有7 a左右的周期。武侯镇和安康站泥沙量随时间上升趋势不明显,麻街站和丹凤站泥沙量随时间下降趋势不明显,四个水文站点泥沙量的周期性均不明显。(2)通过汉江流域陕西段径流小区、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三个空间尺度的非点源污染过程研究,表明降雨径流均呈现显着的非线性关系,径流量、泥沙量、产污量之间呈现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各径流小区氮素(TN、NH3-N、NO3-N)和磷素(TP、SRP)的流失强度均值分别为0.12 kg/ha和0.0137 kg/ha,杨柳小流域对应的氮素和磷素的流失强度分别为0.16 kg/ha和0.0165 kg/ha,氮磷素流失强度表现为杨柳小流域>小区。汛期杨柳小流域输沙模数为8.04 t/km2,径流小区平均土壤流失量为1.31 t/km2,发现土壤流失量也表现为杨柳小流域>径流小区。两者氮磷素流失的主要形态是硝态氮和正磷。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不同监测指标2011~2018年的非点源负荷均值超过60%,个别年份贡献占比达到80%以上。(3)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从降雨径流、土壤侵蚀和污染物迁移转化进行了构建,并在不同空间尺度进行了验证。产汇流模块分别选择了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DTVGM)和逆高斯汇流模型。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2020年校准期(6场)和验证期(2场)洪水过程模拟的NSE系数分别达到了 0.68和0.73。2003~2018年汉江支流恒河流域年、月、日尺度流量过程的NSE系数均值分别为0.94、0.93和0.73。2003~2018年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年、月、日尺度流量过程的NSE系数分别为0.95、0.91和0.68。土壤侵蚀模块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年泥沙输移比分别为0.445和0.36,与长江水利委员会研究结果(长江流域的泥沙迁移比大约为0.1~0.4)一致。联合土壤侵蚀产沙过程和产汇流过程,分别建立了颗粒态和溶解态非点源污染模型,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颗粒态氮(PN)和颗粒态磷(PP)的流失量分别为31.36 kg/(hm2-a)和14.66 kg/(hm2·a)。安康断面流域的PN和PP的流失量分别为957.84 kg/(km2·a)和85.62 kg/(km2.a)。通过杨柳小流域不同场次污染物过程模拟,确定TN、NH3-N、NO3-N、TP和SRP污染物的NSE系数均值分别为0.69、0.74、0.79、0.71和0.71。安康断面以上流域NH3-N和TP污染过程模拟的NSE系数分别为0.78和0.83。从而说明模型在研究区适用,模拟结果可信。(4)汉江流域陕西段199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较小,近十年林地增幅较大。流域斑块类型优势地位明显上升,破碎化程度有所缓解,景观类型较原先水平丰富多样。对比2011~2018年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以及SWAT模型模拟结果,发现模拟结果具有一致性,流域偏南区域污染负荷多,其原因是降雨量大。草地面积最大所带来的土壤侵蚀也最严重,它和耕地对流域土壤侵蚀量和颗粒态氮磷负荷贡献均较大。8~15°区域带来的土壤侵蚀量最大,所携带的颗粒态氮磷负荷贡献也最大,5~8°区域的贡献率处于第二位。溶解态氮磷负荷逐年递减,草地贡献最大,林地和耕地次之。0~5°区域的溶解态负荷量最大,8~15°和5~8°的区域次之。颗粒态氮磷负荷与蔓延度指数CONTAG、最大斑块指数LPI和聚集度指数AI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溶解态NH3-N和TP与景观形状指数LSI、LPI和AI表现出正相关性,说明流域景观的多样性、破碎度和聚散型的增加会加大营养物输出的风险。(5)采用天气发生器NCC/GU-WG生成研究区域未来30年(2021~2050)的气候变化情景,历史气象观测资料与预报要素均取得较理想的结果,模拟效果表现为气温>降雨量,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与基准期(1971~2000年)相比,未来情景逐日降雨量变化不大,除石泉站以外站点降雨量均减小,各站点日最高/最低气温均有小幅增加趋势。气候变化情景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响应分析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安康断面以上流域未来30年径流量、NH3-N、TP均有小幅上升的趋势。

焦曼文[5](2021)在《关中地区土地利用趋势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是人类离不开的根本自然资源。人类对土地利用管理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生态环境变化及所承载人口数量的多少,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对于研究区域未来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指导。本文选取陕西关中地区作为研究区域,运用1995年、2005年、2018年遥感数据,采用GIS技术和主成分分析法、改进的CA-Markov模型,对关中地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关中地区土地结构差异化较大,土地利用类型有以下几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土地。其中耕地、林地、草地占比很大。研究区城市经济发展很快,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得关中地区土地利用热点区域为建设用地和耕地。水域、林地、草地面积也在小范围内存在波动。(2)通过对驱动力因素的主成分分析,第一主成分中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年末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三产占比,属社会经济范畴。第二主成分中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水资源量、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属于自然环境范畴。说明在关中地区土地建设利用过程中,已经从过去的保证物质生产需要进行建设规划,逐渐转变现在的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3)通过构建改进CA-Markov模型对2030年关中地区土地利用发展趋势进行模拟预测。通过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未来关中地区耕地占比将不断减少,林地基本保持稳定,草地占比小幅下降,建设用地、水域面积不断增加,未利用土地保持稳定。

李静思[6](2021)在《大型引黄灌区退水规律与退水量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大型引黄灌区退水量大、影响因素多和退水规律复杂的问题,采用实际监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结合甘肃景电灌区的实际,主要开展了大型引黄灌区退水规律与影响要素、退水时空分布特征、退水量预测方法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及退水利用方式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灌区沟道退水规律与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特征,阐明了灌区退水组成、退水特征、沟道退水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及地下水埋深对灌溉的响应关系。灌区退水组成主要包括灌溉产生的深层渗漏水、山洪、地下排水、地表径流及少部分的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灌区沟道退水规律受灌溉、降水、蒸发与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影响,在不同空间尺度、不同汇水区域表现不同的变化特征。灌区沟道退水以年为周期往复变化,一期灌区整体和南沙河子汇水区沟道退水的年内变化为灌溉月份退水量小,非灌溉月份退水量大;红鼻梁子汇水区退水年内变化为7、8月份大,而其他月份小。景电灌区沟道退水影响因素中地下水埋深与灌溉的影响较大,蒸发与降水的影响较小,其中退水与蒸发呈负相关关系,且变化具有一致性,而退水与其他因素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灌区不同地下水埋深变化受包气带的调节作用,相对于灌溉具有明显的滞后性。(2)分析了沟道退水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滞后关系,提出了适用于具有滞后性的沟道退水量预测方法,提高了退水量的预测精度。基于退水量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并通过交叉小波分析方法确定了不同空间尺度、不同汇流区域退水量相对于灌溉量和降水量的滞后时间。其中,一期灌区整体和南沙河响水退水量相对于灌溉量的滞后时间较长,而相对于降水量的滞后时间较短;红鼻梁五佛退水量相对于灌溉量与降水量的滞后时间均较短。基于退水量对影响因素的滞后性,提出采用交错时段输入要素的神经网络模型对退水量进行预测,相较于采用同一时段输入要素的方式,改进的方法对退水量的预测精度显着提高,且子汇水区退水量的预测精度高于一期灌区整体退水量的预测。同时,交错时段输入要素的方式也适用于其他回归预测模型。(3)针对无退水量监测资料的地区,提出了采用耗水系数法估算灌区退水量,为退水量的计算提供了思路。通过计算灌区内农田灌溉、生态和生产生活耗水量等,得到灌区整体与局部耗水系数,进而估算出灌区整体与各汇水分区的退水比例与退水量;其中景电二期灌区各分区退水比例明显高于一期灌区各分区退水比例。通过耗水系数法对退水量的计算得到灌区耗水量占供水量的比例小,揭示了灌区退水比例大,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同时,通过灌区供—需水量计算,表明灌区供需水矛盾突出,盐分淋洗需水量加大了灌区整体水资源的需求量。耗水系数法估算灌区退水量为无资料地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4)构建了 MIKE SHE与MIKE 11分布式耦合模型,揭示了灌区退水机理,从水循环角度计算了灌区退水量,阐明了退水的过程与转化关系。通过模拟灌区各汇水流域水文过程,揭示了地表径流与地下水位变化特征,明确流域主要水循环过程为引水灌溉—深层渗漏—地下排水—河道汇流,其中灌溉产生的深层渗漏量是退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基于模型在率定期与验证期的Nash-Sutcliffe系数和均方根误差评价指标的结果表明,耦合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灌区水循环过程。从水量平衡角度分析,灌区降水量与灌溉量之和大于蒸发量,多余的灌溉水量通过深层入渗补给地下水,使得灌区饱和带水量处于盈余状态。进一步对有灌溉与无灌溉两种条件下模拟的径流量进行差值分析,得到灌溉产生的退水量。(5)根据灌区退水量的计算与模拟,研究了当前灌区水资源量的状态,构建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合理配置了灌区水土资源,并提出了退水资源化利用方式。模型在获取现状与未来水土资源参数的基础上,以经济效益、粮食产量、生态效益和水分生产效率最大化为目标,以耕地面积、可用水量、最低水资源需求量和粮食产量为约束,采用粒子群法求解优化模型。研究表明,优化后现状年与规划年,粮经作物种植比例减小,作物种植结构更趋于合理化;作物灌溉定额显着减小;综合效益达到最优,其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水分生产效益均有所提高,粮食产量有小幅下降。通过优化灌溉定额从根本上减小了灌区退水量,同时根据退水量特点,提出了通过再次灌溉与生态用水的退水资源化利用方式,实现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

刘思源[7](2021)在《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文中指出陕北农牧交错带位于毛乌素沙地东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该地区农牧业交错演替,具有明显的交错过渡性、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水资源紧缺性。当前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治理和利用已具规模且不断扩大、农业用水量持续增长。若仍保持现有无序扩张的趋势,当开发规模超过水资源支持能力,将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协调研究区内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地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意义。本文针对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明确了水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键作用,开展了水资源模拟预测;以水资源对沙地农业开发的支持能力为约束,建立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并采用改进的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探索水资源调控下的沙地农业利用的适宜规模,为交错带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提升、经济社会稳固发展提供支持。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VAR模型分析了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的动态影响,明确了水资源在沙地农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选取了交错带农业发展过程中紧密相关的水资源、农业经济、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依据典型指标建立了多变量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法定量地分析了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过程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水资源综合占比在总用水量、农业用水量、农林牧渔总产值、沙地面积及生态服务价值等指标中贡献度分别为94.44%、90.93%、58.86%、86.39%、70.93%,说明水资源在交错带农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性资源的角色,是主要影响因素和资源动力。(2)基于TOPMODEL模型和WAS模型联合模拟了交错带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对未来交错带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预测。利用TOPMODEL模型开展基于DEM的径流过程模拟,采用启发式分割算法进行历史径流资料的突变点分析,确定1979年为突变点所在年份,划分1980-2000年为率定期,2001-2018为验证期,率定期和验证期模型的效率用WAS模型对交错带供水情况进行预测,得到交错带在北京气候模式BCC-CSM1.1下RCP2.6、RCP4.5、RCP8.5三种降雨情景的2025年可供水量分别为15.14亿m3、14.46亿m3 和 14.70 亿 m3,2030 年分别为 18.84 亿 m3、18.45 亿 m3 和 18.72 亿 m3。(3)构建了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并设置了多元调控情景。根据沙地农业可用水量的区间量化原理,明确了用水上限,获得了 2018年和2025年交错带沙地农业可用水量分别为 19113 万 m3、17880.5 万 m3,2030 年 RCP2.6、RCP4.5、RCP8.5 降雨情景下分别为25571.6万m3、23928.8万m3、26390.8万m3。基于Markov模型对交错带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预测,2025、2030年沙地农业利用的可开发沙地规模分别为2992.41km2和2763.72km2。从水资源条件、节水措施及农作物种植结构三个角度设置调控情景,包括降雨情景(3种)、节水情景(3种)、种植情景(7种),共形成63种方案集。(4)采用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思想和ε占优机制的oε策略改进的NSGA-Ⅱ算法,求解了水资源调控模型。以沙地农业利用规模最大为原则,选取了 15种推荐方案,各方案下榆阳区和神木县可开发规模占未利用沙地比例最低,2018年、2025年和2030年中最大占比分别为(18.57%,4.08%)、(7.06%,28.6%)、(5.01%,0%);占比最高的区域为府谷县和定边县,分别为(100%,31.24%)、(100%,47.82%)、(100%,100%),交错带2018年、2025年和2030年中可开发规模最大占比分别为24.54%、14.71%、29.99%。总体来看,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间低的状态。结果表明,在大量依靠引调水工程的前提下,交错带在各情境下水资源仍无法支撑未利用沙地的完全开发,水资源分布不均且形势紧张。(5)利用水土资源匹配指数法研究了交错带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变化。交错带沙地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指数主要分布范围是[53.07,122.14],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与利用规模呈现出不匹配状态。在空间分布上,榆阳区和神木县匹配系数始终<0,呈现出地多水少、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不足现象;府谷县2018、2025、2030年指数范围分别在[1.77,1.98]、[3.36,5.84]、[-0.39,1.71],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与开发规模保持在均衡范围内,水土资源匹配状况最优;交错带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呈现出从东北部地多水少向西南部水多地少过渡,基本与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空间分布情况相印证。沙地农业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各县区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呈现出空间差异性,节水效率的提升有助于提升水土资源匹配程度,高效的农业灌溉管理措施仍是改善交错带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的有效途径。

张凯[8](2021)在《汾河中上游流域水沙变化时空分布及未来趋势模拟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水沙逐渐减少,这一变化引起了大量学者的关注,其普遍认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是导致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沙减少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选取汾河中上游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阐明研究区水文要素的年际、年内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研究区水沙变化的贡献,然后通过构建研究区的SWAT模型分析2006~2012年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和年径流侵蚀功率在汾河中上流域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借用模型模拟模块,设定不同情景,对研究区水沙过程进行趋势模拟。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阐明了研究区水文要素的年际、年内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研究区水沙变化的贡献。汾河中上游流域年降水量、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主要集中于汛期的6~9月,分别占多年平均值的73%、64%和90%。研究区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突变年份均为1980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年径流量的影响总量为4.12亿m3,贡献率分别为29%和71%;对年输沙量的影响总量为1150.8万t,贡献率分别为17%和83%。总体认为,人类活动在汾河中上游流域水沙变化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2)构建了汾河中上游流域SWAT模型并评估了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根据汾河中上游流域的DEM、土地利用数据、土壤类型数据和气象水文数据搭建SWAT模型,将义棠站作为模拟站,应用LH-OAT方法识别了影响汾河中上游流域径流和输沙过程的敏感性参数,采用决定系数R2和纳什效率系数对SWAT模型的水沙过程模拟结果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SWAT模型适用于汾河中上游流域水沙过程的模拟,且模拟精度较高。(3)阐明了汾河中上游流域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和径流侵蚀功率在空间上的汇集过程。汾河中上游流域年径流量呈现出“上游小、下游大、支流小、干流大”的特征,年输沙量呈现出“干流小、支流大、河源大、河口小”的特征,径流侵蚀功率呈现出“河源大、河口小、控制面积越大,径流侵蚀功率越小”的特征。径流侵蚀功率具有空间尺度效应,径流侵蚀功率与流域面积具有较好的幂函数关系,径流侵蚀功率达到明显稳定的流域面积阈值为161 km2。(4)模拟了不同情景条件下汾河中上游流域未来30年水沙趋势变化过程。经SWAT模型模拟,汾河中上游流域2021~2050年多年平均径流量约在7.529~8.123亿m3之间,多年平均输沙量约在63.141~69.022万t之间。产水主要来自中游汾河平原地区,输沙模数较大的区域主要是汾河上游和中游平原的支流河源处。经各情景模拟结果对比,林地具有较好的减水减沙效应,尤其是研究区15度以上均为林地时。淤地坝建设对坝控范围内的产水产沙影响较小,对下游子流域的产水产沙影响较大。

刘玉妍[9](2021)在《图们江流域湿地格局变化对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温室气体CO2和CH4浓度增加所引起的全球变暖是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课题。湿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库,其分布和面积都会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然而,受人类活动影响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因此,探明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图们江流域内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和水田四种湿地类型为研究对象,运用面向对象分类结合随机森林算法、景观格局指数和温室气体累计排放量计算,分析了研究区湿地景观格局及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另外,使用LUSD模型预测2026年和2036年湿地景观格局,并分析了1996-2036年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1996-2016年期间,湿地总面积大幅度减少,面积减少的湿地主要转变成了林地和旱地,湿地景观趋于复杂,景观破碎化程度加深,景观斑块的形状趋于复杂。(2)无论是从时间尺度还是空间尺度,夏季的CO2、CH4排放量均是最大的,且土壤温度对CO2排放量影响最大,地上生物量对CH4排放量影响最大。(3)LUSD模型预测结果表明:2026年和2036年图们江流域湿地增长主要是由旱地转换来的。(4)随着湿地面积的增加,CO2和CH4累计排放量也增多。其中,嘎呀河流域CO2和CH4年累计排放量最大,密江流域CO2和CH4年累计排放量最小,且同年份的CO2排放通量均大于CH4排放通量。

邓木子然[10](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敏感性高、易产生石漠化、尤其是兼具风景名胜区属性的遗产地存续受旅游产业干扰度大。旅游产业效益监测与调控是实现遗产地保护与展示的有效途径,协同天空地一体化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挖掘旅游产业资源信息、监测评价综合效益对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旅游学、地球空间信息学地域分异规律、旅游影响、目标决策等理论,针对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指标因子深度挖掘、天空地协同对旅游产业效益评价专题信息提取等科学问题与技术需求,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和保护管理基本现状的贵州喀斯特地区选取施秉喀斯特和荔波-环江喀斯特作为研究区,2018-2021年协同天空地通过遗产地野外考察、天空地数据挖掘、资料调查收集等多手段、多数据、多方法为一体,挖掘生态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运用空间分析、熵权法、综合指数模型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阐明不同属性遗产地旅游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与综合效益差异,揭示旅游产业发展对遗产地资源限制开发条件、社区发展、价值保护展示的影响机制与内在规律,为喀斯特类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和评价提供科技参考。1.通过遗产地土地覆盖格局、植被覆盖率、石漠化景观时空变化分析,表明第一、二期“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成功前后荔波-环江喀斯特、施秉喀斯特各土地覆盖类型之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转化,遗产地旅游产业的存在并未给遗产地生态环境状况造成负面影响:荔波-环江喀斯特土地覆盖类型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植被覆盖率有明显上升,潜在以上石漠化面积持续减少,草地与灌木林地大幅度转换为郁闭度更高的乔木林地。施秉喀斯特土地覆盖类型空间分布格局相对变化较小,总体植被覆盖率有微弱上升,潜在以上石漠化面积有一定减少,其他林地与灌木林地转换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之间相互转换,但草地转向灌木林地的比例低于灌木林地转向草地的比例,同样说明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明显。道路用地和风景名胜设施用地面积相对稳定,道路面积略有增加,说明经济与社会效益良性发展。2.通过天空地一体化协同监测对旅游产业效益数据挖掘与主要驱动因子信息提取建立了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模型并对两类遗产地进行时序变化研究,表明荔波-环江喀斯特、施秉喀斯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这15年间整体上为增加趋势,旅游产业的调整与发展策略有效促进了喀斯特遗产地的生态成效、经济回收、社会开放:2005-2020年期间,入选时间早,旅游产业规模成熟的荔波-环江喀斯特旅游产业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良好、经济收益显着、社会开放度高。入选时间较晚,旅游产业规模较小的施秉喀斯特旅游产业保持了稳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近十五年来荔波-环江喀斯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别增长了10.51%、34.1%、18.5%;近十年来施秉喀斯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别增长了2.2%、12.2%、2.2%。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模型对遗产地真实情况反映效果良好,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差异主要是由于产业与遗产地管理措施的差异性导致。3.针对喀斯特遗产地资源限制开发条件、社区多维贫困特点、价值保护展示目标等三大现实壁垒,重组指标评价旅游产业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得出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期间均产生了一定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不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之间存在的结构差异性可能与遗产地属性有关:近十五年来拥有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双属性及自然保护区单属性的荔波-环江喀斯特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综合效益分别增长了44.6%、50.6%、28.9%、63.1%;近十年来拥有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双属性的施秉喀斯特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综合效益分别增长了14.4%、19.0%、9.0%、21.2%,根据综合效益指数评价等级表,荔波-环江喀斯特综合效益保持高速发展水平,效益等级为好,施秉喀斯特旅游产业综合效益评价等级从差提升至较差,有不断提速的趋势。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地区情况显着影响了其衍生的产业效益特点,自然环境本底的脆弱性与不可恢复性促使产业发展必须保持高效可持续性、邻近社区的石漠化环境造成的广泛贫困促使产业收益必须拥有高速益贫性、山地人文环境的封闭性与保守性促使产业价值必须具备高质量的传播性、先进性。针对不同保护展示背景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如何规划以达到产业同时满足可持续效益高、扶贫效益好、“两山”效益充分问题值得商榷。未来研究可结合更多类遗产地的不同现实需求进行研究手段的补充与评价体系的完善,以实现天空地一体化的更广泛应用与旅游产业评价体系的普适性提高。

二、林地利用趋势的预测与控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地利用趋势的预测与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进展
        1.2.2 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研究进展
    1.3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的定量分析
    1.4 存在的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流域自然状况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1.2 河流水系
        2.1.3 水文气象
        2.1.4 土壤植被
        2.1.5 水利工程
    2.2 数据来源
        2.2.1 水文气象数据
        2.2.2 土壤数据
        2.2.3 土地利用数据
        2.2.4 DEM数据
第3章 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3.1 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识别方法
        3.1.1 趋势性分析方法
        3.1.2 周期性分析方法
        3.1.3 突变性分析方法
    3.2 水文气象要素趋势性分析
        3.2.1 降水变化趋势
        3.2.2 气温变化趋势
        3.2.3 潜在蒸散发变化趋势
        3.2.4 径流变化趋势
    3.3 水文气象要素周期性分析
        3.3.1 降水周期性分析
        3.3.2 气温周期性分析
        3.3.3 潜在蒸散发周期性分析
        3.3.4 径流周期性分析
    3.4 水文气候要素突变性分析
        3.4.1 降水突变点分析
        3.4.2 气温突变点分析
        3.4.3 潜在蒸散发突变点分析
        3.4.4 径流突变点分析
        3.4.5 突变点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SWAT水文模型构建
    4.1 SWAT模型概述
    4.2 SWAT模型结构与原理
        4.2.1 SWAT模型结构
        4.2.2 SWAT模型原理
    4.3 SWAT模型数据库构建
        4.3.1 DEM图
        4.3.2 土地利用数据库
        4.3.3 土壤数据库
        4.3.4 气象数据库
        4.3.5 水库
        4.3.6 生活及工业取用水
        4.3.7 灌溉用水
    4.4 SWAT模型流域特征提取
        4.4.1 流域水系提取及子流域的划分
        4.4.2 水文响应单元划分
    4.5 SWAT模型参数率定及验证
        4.5.1 模拟时段选取
        4.5.2 SWAT模型的建立
        4.5.3 参数敏感性分析
        4.5.4 参数率定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定量分离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
    5.1 研究方法
        5.1.1 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
        5.1.2 累积量斜率变化率分析法
        5.1.3 弹性系数法
        5.1.4 水文模拟法
    5.2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径流响应估算
        5.2.1 研究阶段的划分
        5.2.2 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
        5.2.3 累积量斜率变化率分析法
        5.2.4 弹性系数法
        5.2.5 水文模拟法
        5.2.6 归因结果对比分析
    5.3 径流变化归因分析
        5.3.1 气候要素
        5.3.2 人类活动要素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径流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的响应
    6.1 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1.1 气候情景的设计方法
        6.1.2 年均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1.3 年内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2 径流对土地利用的响应
        6.2.1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6.2.2 土地利用情景的设计方法
        6.2.3 土地利用情景下的径流响应
    6.3 基于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径流预测
        6.3.1 土地利用预测
        6.3.2 基于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径流预测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动机
        1.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1.1.2 单一供给服务型农地利用是制约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障碍
        1.1.3 农地管理决策趋向主体多元性、需求多样性、利用多宜性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3 研究内容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农地
        1.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1.4 研究区域与数据资料
        1.4.1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1.4.2 研究数据来源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农户行为理论
        2.1.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1.4 空间韧性理论
    2.2 文献回顾
        2.2.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权衡的研究视域
        2.2.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与价值评估
        2.2.3 农地(空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2.2.4 生态系统服务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决策应用
        2.2.5 文献评述
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土地利用分析框架
    3.1 生态系统服务与土地管理决策相融合的重点与难点
        3.1.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理论优势与应用挑战
        3.1.2 生态系统服务应用在土地利用管理实践中的核心问题
    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尺度结构和权衡规律-权衡决策关联
    3.3 融合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概念框架
4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测度与空间表达
    4.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空间制图
        4.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内容选择
        4.1.2 采样方法与数据处理
        4.1.3 评估结果与空间格局
    4.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和“簇”识别
        4.2.1 相关性分析
        4.2.2 主成分分析
        4.2.3 生态系统服务簇
    4.3 生态系统服务簇的影响机理分析
        4.3.1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联关系
        4.3.2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空间特征的关联关系
    4.4 小结
5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及影响因素
    5.1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理论的农户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5.2.1 样本的获取与分布
        5.2.2 变量选择及指标体系
    5.3 调查样本基本特征
        5.3.1 农户家庭耕地资源特征
        5.3.2 家庭人口资源特征
        5.3.3 农户家庭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特征
    5.4 农户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特征识别
    5.5 不同权衡类型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5.6 小结
6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利用规划
    6.1 情景规划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6.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6.2.1 情景规划的概念与特点
        6.2.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6.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情景界定和展开
        6.3.1 情景基础界定
        6.3.2 基于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情景建立
    6.4 建模
        6.4.1 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及关键驱动因素分析
        6.4.2 土地需求量确定
        6.4.3 土地利用变化发生的概率确定
    6.5 情景分析的综合、反馈及规划方案输出
        6.5.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
        6.5.2 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布局及调控政策
        6.5.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及因果链
        6.5.4 验证、评估与反馈
    6.6 小结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优化
    7.1 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
    7.2 物质生产和栖息地质量的评估计算
        7.2.1 生计指数
        7.2.2 综合丰度
    7.3 生态系统服务两两之间权衡关系分析
    7.4 农户土地利用优化的政策建议
        7.4.1 阻碍可持续农业的约束因素
        7.4.2 通向农业可持续的路径与措施
        7.4.3 农地整治中的生态过程与服务权衡:基于PPF曲线的再审视
    7.5 小结
8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科研成果
    参与科研项目

(3)基于土壤侵蚀演变的卢旺达水土保持型农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卢旺达水土流失及防治
        1.2.2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1.2.3 土地利用变化与预测
        1.2.4 农业现状与发展模式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气候
        2.1.2 地形地貌
        2.1.3 土壤
        2.1.4 社会经济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2.2.1 卢旺达 1990-2015 年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特征
        2.2.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于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
        2.2.3 历史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及未来土地利用预测
        2.2.4 水土保持型雨养农业模式配置
    2.3 研究方法
        2.3.1 土壤侵蚀模拟
        2.3.2 气候变化趋势量化
        2.3.3 灰色关联分析
        2.3.4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与马尔科夫模型
        2.3.5 PLUS模型简介
    2.4 数据来源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基于RUSLE的卢旺达土壤侵蚀估算
    3.1 卢旺达土壤侵蚀影响因子
        3.1.1 降雨侵蚀力因子R
        3.1.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3.1.3 地形因子LS
        3.1.4 覆盖与管理因子C
        3.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
    3.2 卢旺达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特征
        3.2.1 卢旺达土壤侵蚀的时间特征
        3.2.2 卢旺达土壤侵蚀的空间特征
    3.3 卢旺达土壤侵蚀分级及其变化
        3.3.1 土壤侵蚀模数分级特征
        3.3.2 不同等级侵蚀的转移
    3.4 卢旺达土壤侵蚀的地形分布特征
        3.4.1 不同海拔带的土壤侵蚀分布特征
        3.4.2 不同坡度范围的土壤侵蚀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于土壤侵蚀的影响
    4.1 气候变化的趋势分析
        4.1.1 降水变化倾向率计算
        4.1.2 降水变化分析
    4.2 卢旺达人类活动强度分析
        4.2.1 人类活动影响因子的筛选与量化
        4.2.2 卢旺达人类活动强度分析
    4.3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及预测
    5.1 1990-2015 年土地利用变化动态
        5.1.1 土地利用的统计特征
        5.1.2 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
    5.2 土地利用的驱动因素及变化
        5.2.1 驱动因子的筛选与量化
        5.2.2 土地利用驱动因子的变化分析
    5.3 未来土地利用预测
        5.3.1 模型的搭建与验证
        5.3.2 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土保持型农业作物结构配置
    6.1 卢旺达作物产量与结构
        6.1.1 卢旺达作物结构
        6.1.2 作物产量分析
    6.2 卢旺达人口分析与预测
        6.2.1 人口数量和结构
        6.2.2 卢旺达未来人口的预测
    6.3 卢旺达水土保持型耕作措施
    6.4 卢旺达作物结构数量调整
        6.4.1 情景设置
        6.4.2 不同情景的粮食作物产量分析
        6.4.3 不同情景的土壤侵蚀强度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4)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文献分析工具
        1.2.2 国外研究分析
        1.2.3 国内研究分析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流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自然地理范围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气象
        2.1.4 土壤植被
        2.1.5 水文水系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数量
        2.2.2 社会经济
        2.2.3 农业产业发展
    2.3 污染源状况与河库水质现状
        2.3.1 点源污染
        2.3.2 非点源污染
        2.3.3 “河流-水库”水质情况
    2.4 本章小结
3 流域气象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
        3.1.1 研究数据
        3.1.2 研究方法
    3.2 降水变化特征
        3.2.1 趋势性分析
        3.2.2 周期性分析
        3.2.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2.4 空间分布特性
    3.3 气温变化特征
        3.3.1 趋势性分析
        3.3.2 周期性分析
        3.3.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3.4 空间分布特性
    3.4 径流变化特征
        3.4.1 趋势性分析
        3.4.2 周期性分析
        3.4.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5 泥沙变化特征
        3.5.1 趋势性分析
        3.5.2 周期性分析
        3.5.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不同空间尺度非点源污染过程研究
    4.1 不同空间尺度野外监测点布设和数据采集
    4.2 杨柳小流域及径流小区概况
    4.3 径流小区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3.1 降雨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3.2 泥沙输移过程
        4.3.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4.4 杨柳小流域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4.1 降雨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4.2 泥沙输移过程
        4.4.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4.5 汉江干流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5.1 降雨径流过程
        4.5.2 径流泥沙过程
        4.5.3 水质水量过程
    4.6 径流小区、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的对比说明
    4.7 本章小结
5 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及验证
    5.1 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
        5.1.1 降雨径流过程
        5.1.2 土壤侵蚀过程
        5.1.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5.2 非点源污染模型的校准与验证
        5.2.1 数据库建立
        5.2.2 模型效率评价指标
        5.2.3 径流的校准与验证
        5.2.4 泥沙的校准与验证
        5.2.5 营养物的校准与验证
    5.3 本章小结
6 土地利用变化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6.1 1995-2020 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6.2 1995-2020 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
    6.3 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
        6.3.1 颗粒态氮磷负荷的空间分布
        6.3.2 溶解态氮磷负荷的时空分布
        6.3.3 模型间结果对比
    6.4 土地利用/地形与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1 土地利用/地形与颗粒态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2 土地利用/地形与溶解态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3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负荷的关系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气候变化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7.1 气候变化预测
        7.1.1 NCC/GU-WG模拟结果的验证
        7.1.2 未来气候情景模拟
    7.2 气候变化环境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响应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5)关中地区土地利用趋势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理论基础
        1.3.1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1.3.2 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1.3.3 系统化理论
    1.4 技术方法
        1.4.1 遥感技术
        1.4.2 GIS技术
        1.4.3 模型分析法
    1.5 研究区概况
        1.5.1 位置与人口
        1.5.2 自然环境条件
        1.5.3 社会经济条件
    1.6 研究难点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运用GI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数据预处理
    2.1 数据来源
    2.2 遥感影像预处理
        2.2.1 辐射定标
        2.2.2 大气校正
        2.2.3 影像合成及裁剪
        2.2.5 假彩色合成
    2.3 遥感影像解译
        2.3.1 构建土地利用分类标准
        2.3.2 遥感分类方法
    2.4 本章小结
3.关中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评价
    3.1 指数选取
    3.2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分析
    3.3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3.4 土地利用趋势分析
    3.5 本章小结
4.关中地区土地利用驱动力分析
    4.1 驱动力主成分分析
        4.1.1 主成分分析模型
        4.1.2 主成分分析计算过程
    4.2 选取原则
    4.3 驱动力因素选取
    4.4 适应性分析
    4.5 共同度分析
    4.6 提取主成分
    4.7 指标分析
    4.8 本章小结
5.关中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
    5.1 模型选取
        5.1.1 CA-Markov模型
        5.1.2 改进CA-Markov模型
    5.2 模型构建步骤
    5.3 研究区模型构建过程与检验
        5.3.1 计算转移概率矩阵
        5.3.2 计算驱动力指标
        5.3.3 计算自相关系数及权重
        5.3.4 模型计算及结果对比
    5.4 基于驱动力的改进CA-Markov模型预测
    5.5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6)大型引黄灌区退水规律与退水量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灌区退水研究进展
        1.2.2 灌区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1.2.3 灌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灌区概况及水资源转化分析
    2.1 景电灌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条件
        2.1.2 引排水工程概况
    2.2 水文和地质条件
        2.2.1 水文水资源
        2.2.2 水文地质
    2.3 水资源转化特征
    2.4 灌区监测
        2.4.1 气象数据
        2.4.2 土壤数据
        2.4.3 水文数据
3 灌区气候变化特征与人类活动的演变分析
    3.1 降水的时序变化
        3.1.1 降水的特征值
        3.1.2 降水的年际与年内变化特征
        3.1.3 降水的趋势分析与突变检验
        3.1.4 降水的周期变化
    3.2 灌区干旱演变特征
        3.2.1 SPI标准化降水指数
        3.2.2 Hurst指数
    3.3 灌区气温变化特征
        3.3.1 气温的年际变化
        3.3.2 气温的年内变化
    3.4 灌区风速、湿度等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3.5 潜在蒸散发ET0的变化特征
        3.5.1 ET0的计算方法
        3.5.2 ET0变化特征
        3.5.3 ET0影响因子辨析
    3.6 人类活动因素的变化特征
        3.6.1 灌区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演变分析
        3.6.2 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分析
    3.7 灌区气象与人类活动对引水灌溉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4 景电引黄灌区退水规律分析
    4.1 灌区退水特征与退水组成
    4.2 景电一期灌区沟道退水变化规律
        4.2.1 沟道退水的年际变化
        4.2.2 沟道退水的年内变化
        4.2.3 灌区沟道退水影响因素
        4.2.4 沟道退水量的关联分析
    4.3 灌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4.3.1 灌区地下水位空间分布特征
        4.3.2 灌区地下水埋深变化特征
        4.3.3 地下水埋深变化对灌溉的响应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滞后性的灌区沟道退水量预测
    5.1 沟道退水量变化的滞后性
        5.1.1 一期灌区退水量滞后性分析
        5.1.2 子流域退水量滞后性分析
    5.2 基于退水滞后性的交错时段模型预测原理
        5.2.1 模型选择
        5.2.2 模型改进原理
    5.3 沟道退水量预测与效果评价
        5.3.1 一期灌区退水量预测
        5.3.2 响水退水量预测
        5.3.3 五佛退水量预测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耗水系数法的退水量估算及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6.1 灌区供水量
    6.2 灌区耗水量与耗水系数计算
    6.3 灌区需水量时空分布计算
        6.3.1 灌区农业灌溉需水量
        6.3.2 灌区生活、生态及工业需水量
        6.3.3 灌区农业需水量的空间分布
    6.4 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MIKE耦合模型的灌区退水量模拟
    7.1 MIKE SHE与MIKE11耦合模型结构原理
        7.1.1 模型简介
        7.1.2 模型模拟方法及过程
        7.1.3 MIKE SHE与MIKE11耦合过程
    7.2 景电一期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
        7.2.1 基础数据
        7.2.2 数据建模
    7.3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7.3.1 参数率定
        7.3.2 模型验证
        7.3.3 模型效果评价
        7.3.4 水量平衡结果分析
    7.4 灌溉回归水量评估
    7.5 本章小结
8 灌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8.1 未来气候情景与人类活动变化
        8.1.1 未来气候条件的变化特征
        8.1.2 未来人类活动的变化特征分析
    8.2 多目标优化模型
        8.2.1 多目标优化概述
        8.2.2 粒子群算法基本原理
    8.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标约束优化模型的建立
        8.3.1 决策变量
        8.3.2 目标函数
        8.3.3 约束条件
    8.4 灌区灌溉制度与作物种植结构优化
        8.4.1 模型参数
        8.4.2 模型求解与结果分析
    8.5 退水资源化利用研究
    8.6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1.3.2 自然系统多变量互馈关系研究进展
        1.3.3 水资源调控的思想演变与方法进展
    1.4 问题提出及思考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案
        1.6.2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范围及概况
    2.1 陕北农牧交错带范围界定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土壤植被
        2.2.3 自然资源
    2.3 社会经济现状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4.1 水资源分布情况
        2.4.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5 荒漠化特征及治理历程
        2.5.1 荒漠化现状及特征
        2.5.2 荒漠化动态演进
        2.5.3 水土流失现状
    2.6 区位特殊性及重要意义
        2.6.1 交错性与过渡性
        2.6.2 水土资源紧缺性
        2.6.3 生态环境脆弱性
        2.6.4 区位特殊性
    2.7 本章小结
3 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影响分析
    3.1 VAR模型介绍
    3.2 指标选取及相关性分析
    3.3 VAR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3.3.1 序列平稳性检验
        3.3.2 Johansen协整检验
        3.3.3 模型参数估计
        3.3.4 模型检验
    3.4 脉冲响应
    3.5 方差分解
    3.6 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影响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TOPMODEL和 WAS模型的交错带水资源预测
    4.1 模型基本原理
        4.1.1 TOPMODEL模型
        4.1.2 WAS模型
    4.2 子流域单元划分
    4.3 TOPMODEL模型构建及校验
        4.3.1 下垫面参数提取
        4.3.2 模拟效果及模型参数校验
    4.4 WAS模型构建与模拟验证
        4.4.1 拓扑关系
        4.4.2 数据基础
        4.4.3 模拟验证
    4.5 基于TOPMODEL和 WAS模型的水资源预测
        4.5.1 规划年气候情景模式
        4.5.2 规划年水资源量预测
    4.6 本章小节
5 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构建
    5.1 水资源调控模型的理论基础
        5.1.1 模型框架
        5.1.2 模型原理
    5.2 可用水量区间量化分析
        5.2.1 可用水量区间量化
        5.2.2 可用水量上限分析
        5.2.3 传统行业需水预测
        5.2.4 沙地农业可用水量潜力分析
    5.3 可开发沙地规模预测
        5.3.1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结构分析
        5.3.2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动态演变
        5.3.3 土地利用空间转移变化分析
        5.3.4 基于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类型预测
    5.4 调控情景设置
        5.4.1 多元情景分析
        5.4.2 调控情景设置
    5.5 水资源调控模型构建
        5.5.1 目标函数
        5.5.2 约束条件
    5.6 本章小结
6 沙地农业利用适宜规模及空间格局变化
    6.1 基于正交?占优策略改进的NSGA-Ⅱ算法
        6.1.1 正交设计初始化种群
        6.1.2 ε占优策略
        6.1.3 NSGA-Ⅱ算法
        6.1.4 模型求解流程
    6.2 沙地农业利用适宜规模分析
        6.2.1 各县区适宜规模分析
        6.2.2 交错带适宜规模分析
    6.3 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空间分布
    6.4 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6.5 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变化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汾河中上游流域水沙变化时空分布及未来趋势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黄河水沙变化研究
        1.2.2 SWAT模型在流域水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1.2.3 流域水沙变化归因分析及时空分布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与水文
        2.1.4 土壤与植被
        2.1.5 社会经济
    2.2 数据来源
        2.2.1 气象水文数据
        2.2.2 空间数据
3 汾河中上游流域气象与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趋势检验
        3.1.2 突变检验
        3.1.3 贡献定量分析
    3.2 气象与水文要素的变化特征分析
        3.2.1 数据预处理
        3.2.2 气象水文序列的年际和年内变化特征
        3.2.3 气象水文序列的趋势和突变检验
    3.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沙变化的定量贡献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SWAT模型的汾河中上游流域水沙模拟
    4.1 SWAT模型简介
        4.1.1 SWAT模型原理及操作
        4.1.2 SWAT模型模块
    4.2 模型数据库及参数库构建
        4.2.1 DEM数据
        4.2.2 土地利用数据
        4.2.3 土壤数据
        4.2.4 气象数据及参数
        4.2.5 子流域及坡度划分
    4.3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4.4 模型率定与验证
    4.5 汾河中上游流域水沙模拟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流域径流、输沙及径流侵蚀功率的时空分布规律
    5.1 流域水沙时空分布规律
    5.2 流域径流深、输沙模数和径流侵蚀功率的时空分布规律
        5.2.1 年径流深时空分布特征
        5.2.2 年输沙模数时空分布特征
        5.2.3 年径流侵蚀功率时空分布特征
    5.3 流域径流量、输沙量和径流侵蚀功率的汇聚过程分析
        5.3.1 年径流量的汇聚过程
        5.3.2 年输沙量的汇聚过程
        5.3.3 年径流侵蚀功率的变化过程
    5.4 流域水文模数的相关关系分析
    5.5 径流侵蚀功率的空间效应
    5.6 本章小结
6 未来气候条件下流域水沙趋势分析
    6.1 流域下垫面变化过程分析
        6.1.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及未来预测
        6.1.2 淤地坝建设分析
    6.2 未来30年降雨变化趋势分析
    6.3 未来气候条件下的生态情景构建
    6.4 未来30年不同情景下水沙变化特征及分析
        6.4.1 水沙变化趋势分析
        6.4.2 水沙空间分布特征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图们江流域湿地格局变化对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湿地景观格局
        1.2.2 湿地温室气体排放
        1.2.3 湿地景观格局动态模拟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
        1.5.1 湿地景观分类与景观格局分析
        1.5.2 湿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时空变化分析
        1.5.3 湿地景观格局预测
        1.5.4 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第二章 研究区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遥感数据
        2.2.2 温室气体通量及其环境因子数据
第三章 图们江流域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3.1 图们江流域湿地时空变化分析
    3.2 图们江流域湿地动态度分析
        3.2.1 图们江流域土地利用动态转移
        3.2.2 图们江流域湿地动态度
    3.3 图们江流域湿地景观格局演化及其特征分析
        3.3.1 景观格局指数选择
        3.3.2 景观水平的格局特征分析
        3.3.3 景观类型水平的格局特征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图们江流域温室气体通量及影响因素
    4.1 图们江流域湿地CO_2通量时空变化
        4.1.1 月变化
        4.1.2 季节变化
        4.1.3 空间变化
        4.1.4 不同湿地类型空间累积排放通量变化
    4.2 图们江流域湿地CH_4通量时空变化
        4.2.1 月变化
        4.2.2 季节变化
        4.2.3 空间变化
        4.2.4 不同湿地类型空间累积排放通量变化
    4.3 图们江流域湿地CO_2和CH_4通量排放的影响因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LUSD模型的湿地景观格局模拟及对比分析
    5.1 LUSD模型概述
    5.2 LUSD模型的构建参数准备及景观模拟精度验证
        5.2.1 LUSD模型运行原理
        5.2.2 适宜性因素选取及处理
        5.2.3 LUSD模型校准
        5.2.4 2026 年、2036 年图们江流域湿地景观格局模拟结果
    5.3 1996-2036 年图们江流域湿地景观格局模拟结果分析
        5.3.1 2016-2036 年图们江流域土地利用动态转移
        5.3.2 1996-2036 年图们江流域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5.3.3 1996-2036 年图们江流域湿地面积及其变化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图们江流域湿地景观格局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6.1 1996-2036 年图们江流域湿地CO_2累计排放量
        6.1.1 子流域尺度
        6.1.2 上、中、下游尺度
        6.1.3 全流域尺度
    6.2 1996-2036 年图们江流域湿地CH_4累计排放量
        6.2.1 子流域尺度
        6.2.2 上、中、下游尺度
        6.2.3 全流域尺度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二)天空地一体化与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三)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喀斯特遗产地治理的启示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2 研究阶段划分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色与难点及创新处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1 天空地数据
        2 野外调查数据
        3 收集资料数据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一)数据挖掘
        1 航天数据
        2 航空数据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
    (二)数据处理
        1 航天数据处理
        2 航空数据处理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处理
四 旅游产业效益指标信息提取
    (一)生态环境指标因子
        1 土地覆盖
        2 石漠化类型
        3 植被覆盖度
    (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
        1 旅游业总收入
        2 旅游从业人数
        3 人均可支配收入
        4 旅游者人数
        5 旅游业带动效应
        6 旅游设施数量
        7 基础设施变化
        8 生活保障变化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 指标因子选取
        3 指标筛选方法
        4 指标体系
    (二)指标因子标准化
        1 指标值标准化方法
        2 指标值标准化结果
    (三)指标因子权重确定
        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 指标权重确定
    (四)评价模型构建
        1 模型建立
        2 模型确定
六 综合效益监测评价分析
    (一)单一效益时空评价分析
    (二)综合效益时空评价分析
        1“两山”效益
        2 扶贫效益
        3 可持续效益
        4 综合效益
    (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旅游效益评价信息系统开发
        1 系统目的
        2 系统登录
        3 系统操作
        4 旅游目的地微信指数监测
        5 数据采集
        6 旅游文件上传
        7 评分标准
        8 热点客源
七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林地利用趋势的预测与控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研究[D]. 李苏. 河北工程大学, 2021
  •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D]. 陈莎. 浙江大学, 2021(01)
  • [3]基于土壤侵蚀演变的卢旺达水土保持型农业模式研究[D]. 李朝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D]. 郝改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5]关中地区土地利用趋势评价研究[D]. 焦曼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6]大型引黄灌区退水规律与退水量预测方法研究[D]. 李静思.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7]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D]. 刘思源.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8]汾河中上游流域水沙变化时空分布及未来趋势模拟研究[D]. 张凯.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9]图们江流域湿地格局变化对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D]. 刘玉妍. 延边大学, 2021
  • [10]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邓木子然.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  

森林利用趋势预测与控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