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变应变创新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勇勤[1](2021)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几个理论问题》文中研究表明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谋划,在"十四五"规划中居于以点带面的核心地位,为新时代的政治经济学增添新的理论成果。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于国内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既有基础形成的战略条件,以及国际经济关系中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相协同,要按照统筹规划思路来推进,要以畅通基本经济循环为重要抓手。
宋丹丹[2](2020)在《“以变应变”提升新媒体时代典型宣传实效——以铜陵市典型宣传为例》文中提出典型宣传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在经验宣传、示范引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典型传播的要素身份、大众的信息需求和接收习惯、媒体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典型宣传只有"以变应变",实现要素身份上从各司其职到交互影响,宣传内容上从传统叙事到整合创造,媒体格局上从线性传播到立体传播,才能提升新媒体时代典型宣传的实效。
裴峰[3](2020)在《纱岭金矿深部地层岩体力学性能与深竖井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浅部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我国逐渐进入深部开采阶段,片帮、岩爆、局部大变形等灾害较浅部在频度和强度方面显着增加,成为深部地下工程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深部地下工程灾害是由岩石本身力学性能、所处复杂地质环境和开挖扰动力学响应引起的。埋深的增加导致地应力升高,而高地应力导致的围岩片帮、剥落、岩爆以及大变形则是制约深竖井设计和施工的关键因素。深部地层岩石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力学特性及工程响应较浅部岩石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地下工程灾害具有多发性和突发性。因此,开展高地应力作用下深竖井围岩稳定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深部金属矿建井与提升关键技术,从金属矿深竖井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控制这一科学问题出发,依托纱岭金矿在建深竖井为工程背景开展研究。基于深部地层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室内岩石力学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赋存深度岩石在动、静载荷作用下力学性能、能量演化与分配比例和失稳破坏过程及随深度变化规律,结合声发射监测技术进一步探讨了不同赋存深度岩石失稳破坏过程中声发射信号的频率、时序特征以及硬脆性岩石高地应力作用下致灾机理。最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纱岭金矿主井开挖应力场、变形场、能量场、塑性区和围岩损伤程度特征及其随深度变化规律,揭示了围岩失稳破坏机制,并提出相应失稳控制理论和技术措施。相关研究成果对深部建井围岩稳定性分析以及开挖支护提供了理论支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纱岭金矿建井工程区地层完整性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主井、副井、回风井的3个深钻孔内进行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获得了纱岭金矿建井工程区560~1532 m范围内地应力场随深度变化规律。分析了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山东渤海沿岸地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关系,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了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形成的机制,明确了建井工程区深部地层岩石所处复杂地层环境和地应力场特征。(2)选取井筒穿越变辉长岩和花岗岩两种岩石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试验(XRD)和双目透反射偏光显微镜观察得到了岩石基质的类型、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对不同赋存深度岩石开展了动、静加载作用下岩石力学试验,从力学特性、破坏形态、声发射信号和失稳破坏演化过程分析了深部地层岩石物理力学性能、脆性破坏特征及随深度的变异性。同时,对岩样破裂断口进行电镜扫描获得了破裂断口细观形貌,从细观角度分析了硬岩的脆性破坏机制。最后,基于多重判据冲击倾向性判别准则对深部岩石冲击倾向性进行评价,采用冲击危险性和冲击危险势指标表征深部地层岩石发生冲击破坏的可能性及强度。(3)岩石储能能力是片帮、岩爆等灾害能量判据的重要指标,基于岩石极限储能理论研究了深部地层岩石储能能力随深度变化规律。综合考虑给定深度和周围应力环境因素,通过特征应力以及两个阶段能量随围压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围压对岩石渐进破坏的影响。利用循环加卸载试验分析了深部地层岩石加载过程中力学参数的演化规律,表明了循环载荷对岩石强度参数具有强化和损伤双重效应作用,进而反映岩石能量存储与耗散特征,同时提出了修正后的CWFS(粘聚力弱化摩擦强化)模型;系统分析了岩石加载失稳破坏过程中输入能量密度、弹性应变能密度和耗散能密度演化过程及分配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岩石峰前以积聚弹性应变能为主、耗散能为辅的能量演化规律,同时阐明了能量演化及分配规律的围压效应;最后,从能量耗散角度分析了岩样损伤与应力水平之间的关系,基于耗散能发展规律建立了围岩失稳破坏能量判据,揭示了深部地层围岩损伤破坏能量机制。(4)岩石等脆性材料破坏过程能量耗散主要用于裂隙结构面的产生及其相互摩擦,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深部花岗岩开展不同冲击速度作用下动态力学试验,得到了深部地层岩石动态抗压强度、破碎形态、能量耗散与冲击速度之间的关系,并与静态加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冲击过程中耗散能密度、透射能密度、入射能密度等随冲击速度的演化规律,揭示了冲击破坏后破碎岩样分形维数特征,进一步研究了深部地层围岩突发式失稳破坏的内在机制。(5)基于声发射(AE)监测技术,从特征参数(计数率、能量率、累计计数、累计能量)和波形(幅值和峰频)两方面研究了不同深度地层岩石加载失稳破坏过程AE信号与应力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随深度变异性特征,反演了不同应力水平下岩石的稳定性,提出了岩石失稳破坏的声发射前兆信息。通过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了不同赋存深度冲击性岩石加载过程中的不可逆性,得到了不同受力及变形阶段声发射信号变化特征及规律,揭示了岩石内部损伤程度的非线性加剧过程。同时探讨了加卸载过程中声发射b值演化规律,为进一步反演岩石损伤及破坏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6)综合考虑岩体声波波速随深度的变化、岩芯质量完整性、地下水、地应力分布特征和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的基础上,采用Hoek-Brown强度准则合理获得不同深度地层岩体力学参数。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纱岭金矿主井穿越复杂地层应力场、变形场、塑性区特征及随深度变化规律,总结了围岩力学响应的时空演化规律和特征。采用破坏接近度指标分析了围岩损伤范围与破碎程度随深度变化关系,同时确定了最小支护深度和安全支护深度的范围。通过深竖井开挖后围岩能量积聚特征,确定了围岩能量积聚范围,合理预测了井筒围岩片帮、岩爆发生位置及强度,同时提出了相应卸压及支护措施。综合影响围岩稳定的多种因素对纱岭金矿主井地层进行了危险区划分,开展了围岩稳定性分析并提出深竖井施工围岩支护设计方案。
郭海艳[4](2020)在《当代艺术展览与观众的互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当代艺术展览在国内有所增加,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在当代艺术发展的进程中,这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基于展览之上的艺术对话。由简单的艺术品到抽象性的“思维”模式转变,展览不再是盛放展品的固定容器,而是以更加包容的姿态面向观众,反映当下,反映时代,反映作品的道德和情绪,传递当代艺术的思想。从概念上来说,当代艺术并无很清晰的界定,多从作品的前卫性、先锋意识来讲,且伴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在实践性上,当代艺术展览向国内外观众展示了具有现代艺术观念和精神的作品,集中反映了近年的艺术发展面貌,意在将当代艺术推向大众化生活,满足观众的好奇与需求。因此,当代艺术展览的互动问题成为必不可少的关注点,尊重观众在看展中自我知识构建的权利也成为艺术场所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成为最现实、实际的生存法则。论文主要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当代艺术表达与观众间的关系,通过对当代艺术展览的定义、性质、功能以及呈现方式的说明,来研究展览与不同观众视角的互动现象。从展览形态和互动意识出发,指出目前当代艺术展览互动缺失的内因,并结合部分案例的实际操作方式,分析展览互动的设计应用,以促进展览与观众间的有效沟通。作为博物馆其中的一种形态,当代艺术展览更是人性化的体验中心。无论从展览本身来说,还是从观众的认知需求来说,对展览与观众的互动研究,有助于当代艺术展览在实践中重视和解决两者间的关系,更规范、合理的处理艺术展览与观众认知、需求的联系。
李玉峰[5](2019)在《以变应变 向高而生 第12届中国纸业发展大会在济南成功召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迈过全球经济危机,如今的中国造纸行业又遇上了中美贸易战,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企业如何向高而生?带着这样的问题,2019年10月30—31日,以"以变应变,向高而生"为主题的第12届中国纸业发展大会在济南成功召开,大会再次展现了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下,主流企业向高、向好发展的激情和智慧。华泰集团、太阳纸业、玖龙纸业、博汇纸业、中国纸业、维达纸业、恒安纸业、亚太森博、建晖纸业、芬欧汇川、斯道拉恩索和芬林集团等20家联合主办单位,福伊特、维美德、安德里茨、杰锋机械4家战略合
周在峰,黄举[6](2019)在《以变应变 向高而生 第12届中国纸业发展论坛在济南召开》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10月31日,由全国工商联纸业商会联合多家企业共同主办的第12届中国纸业发展论坛在山东济南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主要造纸、装备和化学品企业,以及相关领导、行业组织、咨询机构和媒体等300多位各界人士出席会议。发展论坛由纸业商会顾问郭海泉主持。当前全球经济和造纸产业格局不断调整,基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基本认知和初步判断,本届发展论坛的主题为"以变应变,向高而生",论坛邀请了行业领导、专家、业内大咖,激荡智慧,一起研判新形势下造纸业格局
楚晶宇[7](2019)在《超声冲击调控焊接残余应力的有限元分析及试验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焊接结构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连接方式,而焊接残余应力的存在影响了构件的性能,使设备的安全出现隐患。超声冲击处理以其高效、简便的特点被广泛应用。目前,超声冲击处理的研究多通过试验手段,其模拟方法由于冲击过程和输入参数的简化在准确性上有待提高。针对该问题,本课题提出了一种准确描述超声冲击过程的数值模拟改进方法,将超声冲击过程分解为冲击头运动阶段和冲击头作用阶段,与焊接过程进行耦合计算,并加以试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准确性,同时探索两个阶段的模拟中相关参数的变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建立冲击头回弹模型,以变幅杆的机械振动带动冲击头的撞击与回弹,进行冲击头运动阶段的模拟研究,得到无应力试样的应力变形和冲击头的运动规律。通过分析得,冲击头的运动随时间的增大基本表现为频率逐渐加大、压入深度逐渐加深的规律,并在短时间内趋于稳定,冲击头运动频率较变幅杆振动频率相比大幅降低。(2)进行不同参数下的冲击针运动模拟,分析变幅杆振动幅度、振动频率、冲击头与试样表面间隙对冲击头运动规律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冲击头压入深度影响最大的是变幅杆振动幅度、影响最小的是冲击头与试样表面间隙,对冲击头运动频率影响最大的是冲击头与试样表面间隙、影响最小的是变幅杆振动频率。(3)建立热力顺序耦合的补焊模型和超声冲击的动态模型,采用基于冲击头回弹模型的冲击头运动模拟计算冲击模型的输入参数,得到了焊接温度场和超声冲击前后的残余应力场,发现超声冲击处理对焊接残余应力的降低效果十分显着,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准确性。(4)建立包括冲击头和补焊试件的超声冲击处理焊接件的模型,分析冲击头的压入深度、冲击频率、冲击时间的变化对焊接残余应力降低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冲击头压入深度的变化对焊接残余应力降低效果的影响最大,而冲击头冲击频率的变化对焊接残余应力降低效果几乎没有影响。
杨莺[8](2019)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学内容的复杂性、教学情境的变化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等各种难以控制甚至不可控的因素,决定了在真实的日常教学中,往往会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教学意外”或复杂情况。这就需要历史教师运用自身的教学机智化弊为利、“转危为安”。那么,在现实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理解教学机智,有哪些因素对其产生影响,又该怎样运用教学机智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基于以上思考,本文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前人研究,总结并提出“教学机智”的含义、特征和意义,搭建本文的理论框架。教学机智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当中,面对课堂生成性事件,师生共同作出的契合时机的创造性教学实践行为,具有情境性、创造性、实践性和互惠性的特点。同时,合理运用教学机智,有利于赋予历史课堂鲜活的生命力、探寻潜在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以及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其次,运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个别访谈等方法,以扬州、无锡两地的历史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目前高中历史课堂运用教学机智的现状。调查发现:第一,历史教师对“教学机智”的认知度较低;第二,历史教师应对课堂意外事件的态度和做法不佳;第三,历史课堂出现教学机智事件的频率不高。在调查基础上,通过SPSS19.0对问卷中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影响高中历史课堂运用教学机智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课堂的教学时机和教学气氛等。最后,针对以上现状及调查结果,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应从教学机智的“变”、“势”、“机”、“诚”四方面着手,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处变不惊,以变应变;第二,因势利导,化弊为利;第三,把握时机,因机施教;第四,实事求是,坦诚相待。与此同时,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应做到:妙用历史谐音;恰用课堂“留白”;巧用生成性资源;勤用教学反思。
潘天君[9](2019)在《人工智能时代职业培训发展研究 ——基于适龄劳动力技能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世界正快速迈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影响面较广的一项技术变革,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劳动力和就业市场尤甚。为了能推动适龄劳动力就业的高质量发展,振兴就业市场,国家需要数量充足的多元化人才做支撑,职业培训责无旁贷,必然要肩负着传承技术、提升技能的职责。为此,本研究从适龄劳动力技能的角度出发,以人与环境匹配理论、工作调适理论为理论框架,搭建了人工智能时代工作与职业培训的互动模型,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深入剖析人工智能时代工作环境所需的技能和适龄劳动力实际的技能应用状况,提出了职业培训的发展策略。具体研究发现如下:其一,工作环境因技术发生的更迭带来了工作活动“自动化”、工作分工“精细化”与工作分配“按需式”等一系列工作本质的革新,对适龄劳动力乃至整个就业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直接导致适龄劳动力就业所需的技能要求发生了质的变化,即愈加重视个体自身特有的无形技能,大致可概括为成长、适应和应变技能3大类,每大类包含4种技能,有系统性思维、资源管理、数字化素养、学习、跨文化交流、批判性思维、创造与革新、综合问题解决以及心理调适等。其二,当前的工作中,适龄劳动力侧重于适应和应变技能的应用,对成长技能有所忽视,且三个技能的应用都处于一般水平,并没有到达人工智能时代所需的程度,还需要进行提升与强化。同时,三个技能之间联系紧密,任何一种技能的提高,或多或少都对另外两种技能起到了积极影响。其三,个体特性在成长、适应以及应变技能的应用上略有不同。每个技能均与性别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即男性在三大技能的应用上比女性都要高一些,而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类别、所在单位之间并不存在显着差异。其四,工作多样性、工作专业性、工作重复性和工作自主性之间是相关关系。除了工作重复性外,三个特征值均与成长、适应以及应变技能之间呈现正相关,即面对工作任务类型越多、技能要求复杂且高级,适龄劳动力越需要运用这三种技能。工作自主性亦然,越是需要适龄劳动力自己去规划、完成的工作,越重视三种技能的应用。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培训应该在分析适龄劳动力个体特性和工作特征的基础上,展开精准化的培训服务:培训政策上,要与人工智能时代相适应;培训内容上,要满足多元化的技能需求;培训形式上,要传统模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培训认证上,要构建数字化认证系统。
聂瑞[10](2018)在《变体机翼结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机翼是飞机飞行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部件,需要应对包括起飞、着陆、巡航、机动、爬升等多种飞行任务。此外,飞行过程中还会经历较大的重量变化、飞行高度变化、飞行速度变化以及飞行环境的变化。但是,在飞机设计过程中,机翼外形是一系列可能的飞行条件下的折衷方案,对于多数飞行状态来说都不是最优的设计。变体飞行器能够显着提升飞机在整个飞行包线内的气动特性,并进一步拓展其多任务飞行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向之一。长期以来,为了减少设计折衷,使飞机能够根据飞行状态自发的调整机翼形状,飞机研究、设计人员对于如何在飞行期间改变机翼几何外形(变体机翼)的技术关注颇多。早期的变体机翼解决方案往往需要付出成本、复杂性或重量方面的代价。随着技术的进步,先进结构设计技术和智能材料的最新发展有助于克服传统变体技术的局限性,并提高现有解决方案的总体收益。本文主要以自适应机翼变弯度后缘设计为目标,围绕大变形蒙皮设计、基于分布式柔顺概念的变弯度后缘结构设计与优化、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主动激波控制鼓包等内容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包括:1、大变形柔性蒙皮设计研究:以变体机翼蒙皮设计为目标,研究了纤维增强弹性体蒙皮的设计、制备方法。根据非线性变形体动力学理论,给出了大变形柔性蒙皮的适用条件,即蒙皮内张力不能为压力。针对变弯度后缘结构,设计了具有一维单向大变形能力的0泊松比蒙皮。采用增量关系对蒙皮非线性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柔性蒙皮的力学模型,并通过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蒙皮变形量>50%,具有良好的单向拉伸变形的性能。针对柔性剪切变形机翼,提出一种用于剪切变形机翼的柔性蒙皮设计,通过集成粗纤维增强层、可变形二维栅格结构,完成了具备剪切变形能力的柔性蒙皮设计。剪切变形蒙皮实验研究表明,采用粗纤维增强工艺,大幅提升了蒙皮的承载能力。与无纤维增强蒙皮相比,承载能力提高了60%,同时对蒙皮变形驱动力影响可以忽略。2、用于变弯度后缘的驱动器及驱动模式研究:以变弯度后缘为目标,分析了包括压电泵直线驱动器、双程形状记忆合金丝、双程形状记忆合金条带在内的智能材料/结构驱动器。通过实验测试,确定了上述智能材料/结构驱动器的输出特性,明确了应用场景。压电泵直线驱动器、双程形状记忆合金丝驱动器可用于后缘变弯度驱动,双程形状记忆合金条带可与变弯度后缘结合用于流动控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种类飞行器翼载荷大小。根据翼载荷的不同,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翼载荷的驱动模式。3、面向低翼载飞机的主动柔性后缘技术研究:针对低翼载飞行器,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柔顺”设计概念的主动柔顺后缘结构设计。主动柔性后缘利用分布式柔顺概念设计,机翼蒙皮采用高强度玻璃纤维层合板。上翼面蒙皮和下翼蒙皮经由直线运动副连接,通过上、下翼面蒙皮之间的相对滑动,实现后缘连续变形。利用伪刚体模型对变弯度后缘进行简化,并使用简化模型建立了后缘结构优化设计平台。通过优化结构布局,大幅降低了后缘结构内部受力,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采用多滑轮组驱动方案的后缘结构气动承载能力进行优化,根据优化结果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结果表明多滑轮组驱动方案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可满足低翼载(<100)机翼的需求。4、面向高翼载飞机的主动柔性后缘技术研究:为了提高超临界翼在不同任务条件下的气动性能,提出了一种可实现后缘连续变弯度的自适应机翼变弯度后缘设计:主动柔性后缘(Active Compliant Trailing Edge,ACTE),并进行了结构有限元仿真和CFD仿真计算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主动柔性后缘采用了分布式柔顺机构设计思路,利用传统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作为蒙皮材料,通过多段式翼肋实现了后缘弯度的连续变形。CFD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机翼后缘的偏转位移、偏转模式可以优化不同任务状态下翼型的气动特性。在速度小于阻力发散马赫数时(Ma=0.6),应用主动柔性后缘后,最大升阻比提高了7.96%,同时改善了高升力系数下的气动特性。在阻力发散马赫数附近,主动柔性后缘改善了高升力系数状态下的升阻特性,最大升阻比提高不明显。5、自适应激波控制鼓包用于改善高亚音速状态下变弯度后缘气动特性的研究:在阻力发散马赫数附近,主动柔性后缘(ACTE)偏转会诱发强激波,带来额外的激波阻力,使气动收益降低。为了弱化激波,提出了基于双程形状记忆合金的自适应激波控制鼓包(ASCB)概念,SMA鼓包能够根据温度调节自身构型,对不同流场状态下的激波进行控制。通过集成NURBS曲线建模和CFD仿真模块搭建了ACTE-ASCB仿真优化平台,对不同后缘偏转状态下的鼓包构型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鼓包构型可以有效弱化激波强度,减小波阻,提高ACTE的气动收益,提高最大升阻比,改善高升力状态下的升阻特性。与只使用主动柔性后缘的机翼变体模式相比,增加ASCB后,最大升阻比提高了约5.4%。
二、以变应变创新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变应变创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2)“以变应变”提升新媒体时代典型宣传实效——以铜陵市典型宣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变应变”是新媒体时代典型宣传的内在要求 |
(一)新媒体时代典型宣传面临新机遇 |
(二)新媒体时代典型宣传面对新挑战 |
二、新媒体时代典型宣传面临的“新变化” |
(一)要素身份的变化 |
(二)信息需求的变化 |
(三)媒体格局的变化 |
三、铜陵市典型宣传的“以变应变” |
(一)典型宣传的要素之变:从各司其职到交互影响 |
1. 优化机制,实现多方联动 |
2. 树立互动思维,发挥群众的创造功能 |
(二)典型宣传的内容之变:从传统叙事到整合创造 |
1. 提取特点,重新分割 |
2. 围绕主题,系统整合 |
(三)典型宣传的格局之变:从线性传播到立体传播 |
1. 构建多元的宣传载体 |
2. 打造融合的宣传方式 |
结语 |
(3)纱岭金矿深部地层岩体力学性能与深竖井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与研究内容 |
2.1 “深部”的科学界定 |
2.2 竖井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 |
2.3 岩爆机理及控制措施研究 |
2.3.1 岩爆机理研究现状 |
2.3.2 岩石冲击倾向性研究 |
2.3.3 岩爆防治措施研究 |
2.4 岩体能量理论研究 |
2.4.1 岩体储能特征研究 |
2.4.2 岩体能量耗散特征研究 |
2.4.3 深部岩体能量释放特征 |
2.5 声发射在围岩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
2.5.1 声发射不可逆特征研究 |
2.5.2 声发射b值研究 |
2.5.3 岩石破裂前兆频谱特征分析 |
2.6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3 纱岭金矿主井地层完整性评价及地应力分布特征 |
3.1 纱岭金矿主井穿越地层完整性评价 |
3.2 地应力测量结果分析 |
3.2.1 地应力测量目的及意义 |
3.2.2 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系统及测试过程 |
3.2.3 地应力测量结果分析 |
3.2.4 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分布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纱岭金矿深部地层岩石力学性能与冲击危险性分析 |
4.1 岩样采集与制备 |
4.2 深部地层岩石细观结构特征 |
4.2.1 岩石矿物成分及结构形貌 |
4.2.2 深部地层岩石孔隙结构特征 |
4.3 单轴压缩作用下深部地层岩石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4.3.1 试验方案及力学特征 |
4.3.2 单轴压缩作用下声发射能量特征 |
4.3.3 深部岩石单轴压缩作用下裂纹扩展特征 |
4.3.4 深部地层岩石脆性强度特征 |
4.4 深部地层岩石三轴压缩作用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4.4.1 试验方案及力学特征分析 |
4.4.2 三轴压缩作用下声发射时、频参数变异性 |
4.4.3 AE时间序列分形特征 |
4.5 深部地层岩石抗拉强度及加载速率效应试验研究 |
4.5.1 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法 |
4.5.2 深部岩石抗拉强度加载速率效应 |
4.6 深部地层岩石动态冲击作用下力学特征 |
4.6.1 试验设备简介 |
4.6.2 动态力学特征 |
4.6.3 动态冲击下岩样破坏形态 |
4.7 循环加卸载作用下深部地层岩石力学性能及AE特征研究 |
4.7.1 循环加卸载试验方案 |
4.7.2 循环加载对岩体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
4.7.3 不同围压下岩样扩容特征 |
4.7.4 深部地层岩石失稳破坏过程与AE信号相关性研究 |
4.8 不同深度地层岩石冲击危险性 |
4.8.1 冲击倾向性综合评价 |
4.8.2 不同埋深岩石冲击危险性 |
4.9 本章小结 |
5 深部地层岩石能量演化机制及失稳判据研究 |
5.1 单轴压缩作用下岩石储能能力随深度变化规律 |
5.2 三轴压缩作用下深部地层岩石储能特征 |
5.3 深部地层岩石能量演化机制 |
5.3.1 能量计算方法 |
5.3.2 能量演化及分配规律 |
5.3.3 不同应力水平作用下岩石冲击危险性 |
5.3.4 工程扰动能量响应特征 |
5.3.5 基于耗散能岩石损伤及失稳判据 |
5.4 深部地层岩石失稳破坏能量演化与AE信号相关性 |
5.4.1 岩石不可逆特征研究 |
5.4.2 声发射b值演化特征 |
5.4.3 循环加卸载累计振铃计数与应变关系研究 |
5.5 冲击载荷下深部花岗岩能量耗散特征 |
5.6 开挖扰动岩体能量路径探讨 |
5.7 本章小结 |
6 深竖井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 |
6.1 深竖井围岩稳定性评价指标 |
6.2 纱岭金矿主井深部地层开挖围岩稳定性 |
6.2.1 Hoek-Brown准则确定岩体参数 |
6.2.2 主井开挖位移场随深度变化特征 |
6.2.3 主井开挖应力场和塑性区随深度变化规律 |
6.3 不均匀地层对深部井筒稳定性影响 |
6.4 基于破坏接近度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
6.5 不同深度地层能量场分布特征 |
6.6 主井深部地层危险区域综合分析及预测 |
6.7 主井深部地层围岩稳定性控制措施 |
6.8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当代艺术展览与观众的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当代艺术展览研究 |
二、国外当代艺术展览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当代艺术展览的概念及特征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当代艺术 |
二、当代艺术展览 |
三、当代艺术的发生场 |
第二节 当代艺术展览的发展及特征 |
第三节 当代艺术展览与传统展览 |
一、关联性与独立性 |
二、非线性化与线性化 |
三、动态化与静态化 |
第三章 互动性:当代艺术展览的核心问题 |
第一节 互动体验的价值意义 |
第二节 互动性是展览的现实需求 |
第三节 当代艺术展览互动的制约因素 |
一、运营机制的完善程度 |
二、展览自身的设计 |
三、策展人专业意识 |
四、经费问题 |
第四章 当代艺术展览的观众分析 |
第一节 观众类别 |
一、学习型观众 |
二、普通型观众 |
三、专业型观众 |
第二节 以观众为导向的策展定位 |
第五章 以设计强化展览与观众的互动 |
第一节 互动设计的元素构成 |
一、建筑 |
二、声音 |
三、色彩 |
四、光线 |
第二节 互动设计的策略分析 |
一、学术理念支撑 |
二、去中心化 |
三、“以变应变”的创新型 |
第三节 互动设计的实际应用 |
一、展览的叙事性 |
二、展示环境的氛围营造 |
三、情景道具的辅助 |
四、配合展览的活动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7)超声冲击调控焊接残余应力的有限元分析及试验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焊接残余应力的危害及调控方法 |
1.2.1 焊接残余应力的危害 |
1.2.2 焊接残余应力的调控方法 |
1.3 超声冲击调控焊接残余应力研究进展 |
1.3.1 超声冲击处理的原理与特点 |
1.3.2 超声冲击降低残余应力的研究现状 |
1.3.3 超声冲击处理的模拟方法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回弹模型的冲击头运动特性研究 |
2.1 冲击头运动数值模拟 |
2.1.1 冲击头回弹模型的理论基础 |
2.1.2 冲击头运动模拟步骤 |
2.1.3 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 |
2.1.4 模型装配和分析步设置 |
2.1.5 边界条件设置和接触设置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被冲击试样的应力分析 |
2.2.2 冲击头运动情况分析 |
2.3 变幅杆输出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2.3.1 变幅杆振动幅度的影响 |
2.3.2 变幅杆振动频率的影响 |
2.3.3 冲击头与试样表面间隙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声冲击处理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
3.1 超声冲击处理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的试验研究 |
3.1.1 焊接试验 |
3.1.2 超声冲击试验 |
3.1.3 应力测量试验 |
3.2 超声冲击处理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 |
3.2.1 焊接温度场计算 |
3.2.2 焊接应力场计算 |
3.2.3 冲击头运动过程计算 |
3.2.4 冲击头作用过程计算 |
3.3 结果分析与试验验证 |
3.3.1 焊接温度场分析 |
3.3.2 焊接残余应力场分析 |
3.3.3 冲击头运动过程分析 |
3.3.4 超声冲击处理降低焊接残余应力效果讨论 |
3.3.5 超声冲击处理调控焊接残余应力机理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冲击头输出参数对焊接残余应力降低效果的影响 |
4.1 冲击头压入深度的影响 |
4.1.1 冲击头压入深度对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 |
4.1.2 冲击头压入深度对内部残余应力的影响 |
4.2 冲击头运动频率的影响 |
4.2.1 冲击头运动频率对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 |
4.2.2 冲击头运动频率对内部残余应力的影响 |
4.3 冲击头冲击次数的影响 |
4.3.1 冲击头冲击次数对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 |
4.3.2 冲击头冲击次数对内部残余应力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工作和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后期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教学机智与高中历史课堂 |
第一节 教学机智的含义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一、教学机智的含义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机智的特征 |
一、情境性 |
二、创造性 |
三、实践性 |
四、互惠性 |
第三节 高中历史课堂运用教学机智的重要性 |
一、赋予历史课堂鲜活的生命力 |
二、探寻历史课堂潜在的教学资源 |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
四、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
第二章 高中历史课堂运用教学机智的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高中历史课堂运用教学机智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过程 |
四、调查结果 |
第二节 影响高中历史课堂运用教学机智的因素分析 |
一、教师的教学经验 |
二、教师的教学反思 |
三、课堂的教学时机 |
四、课堂的教学气氛 |
第三章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原则与实践策略 |
第一节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原则 |
一、“变”:处变不惊,以变应变 |
二、“势”:因势利导,化弊为利 |
三、“机”:把握时机,因机施教 |
四、“诚”:实事求是,坦诚相待 |
第二节 高中历史课堂运用教学机智的实践策略 |
一、妙用历史谐音 |
二、恰用课堂“留白” |
三、巧用生成性资源 |
四、勤用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人工智能时代职业培训发展研究 ——基于适龄劳动力技能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全球话题性 |
1.1.2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目标的制定 |
1.1.3 个人对研究人工智能时代职业培训的兴趣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人工智能时代工作变化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与培训的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人工智能 |
2.1.2 职业培训 |
2.1.3 技能 |
2.1.4 适龄劳动力 |
2.2 相关理论阐释 |
2.2.1 人与环境匹配理论 |
2.2.2 工作调适理论 |
2.3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培训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3章 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作环境与技能要求 |
3.1 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作环境 |
3.1.1 工作活动“自动化” |
3.1.2 工作分工“精细化” |
3.1.3 工作分配“按需式” |
3.2 人工智能时代适龄劳动力的技能要求 |
3.2.1 成长技能 |
3.2.2 适应技能 |
3.2.3 应变技能 |
第4章 人工智能时代适龄劳动力所需技能的应用状况 |
4.1 研究设计 |
4.1.1 样本选取 |
4.1.2 研究工具 |
4.2 研究结果 |
4.2.1 适龄劳动力的技能应用状况 |
4.2.2 适龄劳动力个体特性与技能应用之间的相关性 |
4.2.3 适龄劳动力工作特征与技能应用之间的关系 |
第5章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培训的发展策略 |
5.1 职业培训政策:与人工智能时代相适应 |
5.2 职业培训内容:满足多元化的技能需求 |
5.3 职业培训方式:传统形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
5.4 职业培训认证:构建数字化认证系统 |
第6章 研究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人工智能时代所需技能的应用状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10)变体机翼结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变体飞行器的基本概念 |
1.3 变体飞行器发展历史及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变体飞行器概念的提出及早期发展 |
1.3.2 当前变体飞行器的主要研究方向 |
1.3.3 微/小尺度变形 |
1.3.4 中等尺度变形 |
1.3.5 大尺度变形 |
1.3.6 变体飞行器变形驱动系统研究 |
1.4 机翼变弯度后缘的一般性要求 |
1.5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大变形柔性蒙皮设计研究 |
2.1 引言 |
2.2 变弯度后缘结构设计形式 |
2.3 纤维增强弹性体柔性蒙皮可行性分析 |
2.4 纤维增强弹性体增量形式力学模型 |
2.4.1 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 |
2.4.2 碳纤维增强硅橡胶蒙皮细观力学模型 |
2.4.3 纤维增强弹性体的应变能密度 |
2.5 柔性蒙皮有限变形模型 |
2.6 单向变形碳纤维增强硅橡胶蒙皮试验研究 |
2.6.1 蒙皮样件制备后第一次加载与经历多次加载循环后的应力应变关系对比 |
2.6.2 样件经循环加载后的测试结果分析 |
2.7 基于可变现栅格结构的剪切变形蒙皮研究 |
2.8 可变形二维栅格支撑的剪切变形蒙皮结构制备流程 |
2.9 橡胶蒙皮层剪切变形实验研究 |
2.9.1 剪切蒙皮测试条件 |
2.9.2 测试结果 |
2.9.3 蒙皮受压褶皱分析 |
2.10 可变形二维栅格剪切蒙皮面内性能测试 |
2.10.1 测试条件 |
2.10.2 测试结果 |
2.10.3 带可变形栅格支撑结构的剪切蒙皮褶皱特性 |
2.10.4 有栅格与无栅格结构测试结果对比 |
2.11 粗纤维增强二维栅格剪切蒙皮测试 |
2.11.1 表面橡胶层橡胶剪切层纤维增强设计 |
2.11.2 粗维增强的剪切变形层制备流程 |
2.11.3 粗纤维增强剪切变形蒙皮变形能力测试 |
2.11.4 蒙皮测试结果 |
2.1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用于变弯度后缘的驱动器及驱动模式 |
3.1 引言 |
3.2 压电叠堆泵及直线驱动器基本特性 |
3.2.1 压电叠堆泵及直线驱动器的设计原理与结构实现 |
3.2.2 压电叠堆泵直线驱动器设计 |
3.2.3 压电泵执行驱动器性能测试 |
3.3 双程形状记忆合金丝驱动器 |
3.3.1 双程形状记忆合金介绍 |
3.3.2 双程形状记忆合金丝实验测试 |
3.4 双程形状记忆合金条带驱动器 |
3.4.1 SMA条带双程记忆效应训练 |
3.4.2 SMA板材基本性能 |
3.4.3 SMA二维条带鼓包变形测试 |
3.5 适用于不同机翼翼载的变形驱动方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低翼载飞机的主动柔性后缘结构 |
4.1 引言 |
4.2 基于分布柔顺设计原理的主动柔性后缘结构设计 |
4.2.1 设计原理 |
4.2.2 单点驱动变形模式 |
4.2.3 多滑轮组驱动变形模式 |
4.2.4 主动柔性后缘变形定义 |
4.3 主动柔性后缘蒙皮材料选择 |
4.4 后缘蒙皮变形力学模型 |
4.5 基于伪刚体模型的单点驱动主动柔性后缘结构优化 |
4.5.1 3R伪刚体模型 |
4.5.2 基于3R伪刚体模型的主动柔性后缘建模 |
4.5.3 伪刚体模型可靠性验证 |
4.5.4 基于伪刚体模型的后缘结构优化 |
4.6 单点驱动主动柔性后缘结构设计及有限元仿真 |
4.7 基于压电叠堆泵的变弯度后缘结构 |
4.8 单点模式驱动效率分析 |
4.8.1 模型参数与仿真条件 |
4.8.2 作动器安装位置对受力的影响(DOE分析) |
4.9 多滑轮组驱动主动柔性后缘研究 |
4.9.1 多滑轮组驱动后缘模型受力模型 |
4.9.2 多滑轮组驱动后缘承载能力优化 |
4.10 主动柔性后缘实验测试 |
4.10.1 测试平台介绍 |
4.10.2 主动柔性后缘驱动力-变形关系测试 |
4.10.3 主动柔性后缘负载能力测试 |
4.10.4 使用双程记忆合金丝驱动器的后缘变形测试 |
4.11 主动柔性后缘气动特性仿真 |
4.11.1 仿真/优化流程 |
4.11.2 变弯度后缘自适应机翼气动性能仿真 |
4.12 采用主动柔性后缘的有限翼展机翼研究 |
4.12.1 研究对象参数 |
4.12.2 研究方法 |
4.12.3 巡航状态升力系数确定 |
4.12.4 三维机翼环量分布为椭圆规律时,机翼展向任意截面的升力系数 |
4.12.5 巡航速度为45m/s时的优化结果 |
4.1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高翼载飞机的主动柔性后缘设计与仿真 |
5.1 引言 |
5.2 变弯度后缘结构设计 |
5.3 后缘变形驱动比定义 |
5.4 主动柔性后缘运动学特性分析 |
5.4.1 结构设计可行性验证 |
5.5 气动特性分析平台 |
5.5.1 主动柔性后缘CFD仿真计算平台 |
5.5.2 CFD仿真可靠性验证 |
5.6 主动柔性后缘气动仿真 |
5.6.1 驱动比R对气动特性的影响(Ma=0.6) |
5.6.2 后缘偏转位移对气动特性的影响(Ma=0.6) |
5.6.3 攻角对气动特性的影响(Ma=0.6) |
5.6.4 驱动比R对气动特性的影响(Ma=0.73) |
5.6.5 后缘偏转对气动特性的影响(Ma=0.73) |
5.6.6 攻角对气动特性的影响(Ma=0.73) |
5.7 后缘变形后气动力对结构的影响 |
5.7.1 气动载荷对后缘变形驱动转矩的影响 |
5.7.2 气动载荷对蒙皮结构的影响 |
5.8 气动优化 |
5.9 使用ACTE后缘的有限翼展机翼仿真结果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自适应鼓包用于改善高亚音速状态下变弯度后缘气动特性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自适应鼓包减阻机理与SMA鼓包结构概念设计 |
6.2.1 鼓包减阻机理分析 |
6.2.2 自适应鼓包设计(SMA)理论与仿真验证 |
6.3 鼓包参数设计及气动特性仿真优化平台搭建 |
6.3.1 NURBS鼓包曲线造型 |
6.3.2 NRUBS鼓包构型优化方法 |
6.4 鼓包对RAE2822 气动特性的影响 |
6.4.1 鼓包位置对RAE2822 翼型减阻效果的影响 |
6.4.2 不同攻角下鼓包的减阻效果 |
6.4.3 优化结果在非设计点的气动特性 |
6.4.4 使用自适应鼓包的必要性 |
6.5 ACTE与 ASCB的联合应用 |
6.5.1 NURBS鼓包曲线建模改进 |
6.5.2 主动柔性后缘(ACTE)自适应机翼鼓包位置选择 |
6.5.3 带鼓包的自适应机翼优化研究 |
6.5.4 优化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
四、以变应变创新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几个理论问题[J]. 陈勇勤.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1(01)
- [2]“以变应变”提升新媒体时代典型宣传实效——以铜陵市典型宣传为例[J]. 宋丹丹. 新闻世界, 2020(12)
- [3]纱岭金矿深部地层岩体力学性能与深竖井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控制[D]. 裴峰. 北京科技大学, 2020
- [4]当代艺术展览与观众的互动研究[D]. 郭海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5]以变应变 向高而生 第12届中国纸业发展大会在济南成功召开[J]. 李玉峰. 天津造纸, 2019(04)
- [6]以变应变 向高而生 第12届中国纸业发展论坛在济南召开[J]. 周在峰,黄举. 造纸信息, 2019(11)
- [7]超声冲击调控焊接残余应力的有限元分析及试验验证[D]. 楚晶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研究[D]. 杨莺. 扬州大学, 2019(02)
- [9]人工智能时代职业培训发展研究 ——基于适龄劳动力技能视角[D]. 潘天君.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02)
- [10]变体机翼结构关键技术研究[D]. 聂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