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酸凝乳超微结构的电镜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莹,王振宇,何珊,马慧,魏相茹,孙艳丽[1](2020)在《高脂肪动物组织的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扫描电镜观察高脂肪动物样品横切面时,因油脂的覆盖及遮挡,无法观察到肌纤维结构。本文以鸭肉为例,使用不同试剂及不同处理时间对样品进行脱脂处理以去除油脂干扰,比较得到最优方法。实验结果显示,丙酮的脱脂效果优于酒精;不同丙酮时间处理梯度,6~9 h处理为最优。利用该方法,对于高油脂类动物组织,可以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得到清晰的肌纤维超微结构,进而可以快速、准确地对肌肉质构特性进行测定。该方法可以作为评价分析肉品品质的简单方法之一。
于海花,郑保永,孙洪学,王亚男[2](2020)在《水煮类软罐头变质原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煮类软罐头产品经121℃30 min高温杀菌后,在储存过程中部分变质变绿,失去商品价值。本研究以微生物学方法探讨产品变绿的原因。通过对比变质产品与正常产品的电镜扫描图,结果发现变绿样本组织表面形成明显的丝状、絮状物,推测为菌丝发达的微生物繁殖引起的。采用富集培养结合划线分离方法分离纯化出单一菌株,绿色,菌落偏大,形成‘米’状结构。通过对目标菌株的基因组提取、ITS区扩增、测序、对比数据库,确定致使产品变质的为枝孢菌属。菌属的确定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高晓夏月[3](2019)在《酶法降解乳糖及在酸奶冰淇淋产品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全世界各地区人群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糖酶缺乏,乳糖不耐症人群不能很好地利用冰淇淋这类乳糖含量较高的食品。目前,在国内市场上,没有发现低乳糖和无乳糖酸奶冰淇淋产品。作为一种成年人和儿童都十分喜爱的食品,对大部分存在乳糖不耐症的消费者来说,低乳糖和无乳糖冰淇淋是比较适宜的。本文使用乳糖酶和发酵剂,结合现代生物酶解技术与发酵技术,研制出无乳糖酸奶冰淇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酶解过程与发酵过程同时进行的工艺制备无乳糖酸奶。其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为42℃,菌种添加量为0.06g/kg,白砂糖的添加量为6%,加酶量2500U/g,酶解2h后,酸奶中乳糖残留量≤0.5%(0.5g/100g)。产品达到无乳糖的要求,且当剪切速率在0.01-1/s-1时,该条件下制得的酸奶成品,表观黏度最高;与普通酸奶相比,酸度无显着性差异;发酵结束后,持水性比普通酸奶高24%,贮藏7天后高出32.74%。悬浮稳定性高出45%,贮藏7天后高出47%;乳清无析出。综合说明,无乳糖酸奶的贮藏稳定性更优。PCA分析结果显示,两者滋、气味有显着性差异。无乳糖酸奶的鲜味有显着提升,咸味有所下降,酸、甜、苦味比普通酸奶要弱。二者气味的主要呈味物质为丙酮、乙醛、2,3-丁二酮、2-丁酮等,但壬醛、2-十一酮为无乳糖酸奶特有的挥发性成分。不同加酶量得到的无乳糖酸奶,滋味差异明显,气味差异不明显。(2)不同热处理条件会对无乳糖酸奶的宏观特性及微观结构产生影响。在剪切速率为0.01-1/s-1,热处理为85℃×10min条件下,无乳糖酸奶的表观黏度略高于普通酸奶,色差值和酸度无显着性差异,综合感官评分最高。PCA分析结果显示,色泽和滋味有显着性差异,气味无显着性差异。整体颜色均以淡黄灰色(色号为3275)占比最大,经过85℃×10min热处理的普通酸奶3275色占比83.15%,同温度下处理的无乳糖酸奶主占比78.07%。不同热处理的无乳糖酸奶组,整体酸味和咸味有显着提升,苦味和咸味有所下降,其中95℃×5min热处理组酸、甜、鲜味最为突出,但出现了蒸煮味;85℃×10min热处理的无乳糖酸奶组滋味最为协调。随着热处理温度的上升,酸奶持水性增加,高于85℃后增速略减缓。悬浮稳定性较优的为85℃×10min和95℃×5min组,较差的为65℃×30min和75℃×15min组。温度上升导致酸奶凝胶网络结构交联度更大、更致密,孔隙变得更小,有利于锁住水分,扫描电镜结果有力地印证了贮藏稳定性结果。由此,确定了85℃×10min为无乳糖酸奶的最优热处理条件。(3)确立无乳糖酸奶冰淇淋制作工艺及最优基础配方。无乳糖酸奶60%,白砂糖13%,无乳糖复原乳18.91%,椰子油5%,黄油1%,鸡蛋1.5%,单硬脂酸甘油酯0.2%,罗望子胶0.1%,CMC 0.1%,海藻酸钠0.05%,黄原胶0.05%,亚麻籽胶0.1%。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验证了其乳糖含量符合标准。在此配方的基础上,用0%,2%,4%,6%葡萄糖代替白砂糖,对比了普通酸奶冰淇淋和无乳糖酸奶冰淇淋在理化特性,感官特性及贮藏期乳酸菌含量变化。贮藏一天后,乳酸菌数依次为5.31×108cfu/ml,8.25×108cfu/ml,9.48×108cfu/ml,11.21×108cfu/ml。60天贮藏期内虽然乳酸菌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依旧是添加葡萄糖比例高的冰淇淋乳酸菌数多,说明了葡萄糖具有保护无乳糖酸奶冰淇淋中乳酸菌的作用,使产品货架期延长。
降晓伟[4](2019)在《典型草原牧草干燥机制及其营养品质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天然草地资源丰富,是草原牧区畜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机械设备相对落后、科学技术水平总体不高、管理方式不当等因素,导致牧草中大量的营养物质流失。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以典型草原牧草为研究材料,探索刈割时间、集拢时间、草条厚度等处理对牧草含水量、营养指标、茎叶超微结构的影响,旨在揭示天然牧草干燥过程中的营养耗损和水分散失机制,提出内蒙古典型草原牧草最适干草调制技术,为草原牧区农牧民的生产实际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综合本论文的试验结果得出:(1)内蒙古巴林左旗典型草原天然牧草以禾本科、豆科和菊科为主。干草产量最高的为大针茅和羊草,分别占总产量的9.54%和7.40%。草群中有禾本科牧草8种,平均粗蛋白为8.96%DM;豆科牧草5种,平均粗蛋白为11.17%DM。(2)典型草原牧草在调制干草时,刈割时间11:00、刈后2 h集拢、草条厚度10 cm最优,天然牧草干燥速率较快(最快干燥速率为0.79%/h),其营养品质最佳(粗蛋白8.61%DM、酸性洗涤纤维38.31%DM、中性洗涤纤维66.27%DM)。(3)牧草干燥速率与其叶片超微结构密切相关。随着干燥过程的延续,羊草、达乌里胡枝子、蒙古韭、大针茅气孔张合度逐渐降低,细胞内溶物分泌增多,蜡质层密度显着增大,且叶片表面裂纹、褶皱增多。
马蓓[5](2019)在《酸凝乳的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文中认为本实验根据酸凝乳样品的特性,在常规扫描电镜制样方法的基础上,对样品的取材、固定和导电处理等几个重要环节进行了优化,比较了不同浓度的戊二醛固定液和不同喷镀条件的制样效果。结果表明:固定液戊二醛浓度为4%以及在真空度为9.3 Pa,溅射电流6~8 mA、喷镀时间4 min,间歇喷镀4次条件下,制备的酸凝乳样品的凝胶体中各有形物质保存完好,网状立体结构层次清晰。
薛梅,骆冬莹,王文文,张海涛,赵广生,安保森[6](2018)在《凝乳酶对发酵乳特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凝乳酶可专一性水解酪蛋白Phe105-Met106之间的肽键,改变发酵乳的凝胶结构,有利于凝固型发酵乳的运输和贮藏。实验对添加凝乳酶及氯化钙的发酵乳特性进行研究,综合凝乳时间、发酵终点酸度、凝胶强度、黏度、感官评价等指标确定了凝乳酶及氯化钙的最佳添加量。凝乳酶的添加量为0.00050%,氯化钙的添加量为50μL/100 mL(1 mol/L的氯化钙溶液)。采用SDSPAGE电泳法对贮藏期间发酵乳的多肽分布进行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1020)ku。添加凝乳酶的发酵乳多肽相对分子质量比同一贮藏时间的空白组发酵乳的分子质量小,说明添加凝乳酶的发酵乳的蛋白水解能力较强。在冷冻扫描电镜观察下,同一贮藏时间,添加凝乳酶的发酵乳凝胶结构与空白组发酵乳相比,其网状结构更加连续、致密、均匀、坚固,从而在贮藏期间发酵乳的物理稳定性较高,发酵乳品质好。因此,凝乳酶可以添加于发酵乳中,提高发酵乳的物理稳定性,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
李思宁,唐善虎,毛蒙兰,胡洋[7](2018)在《TG酶和漆酶对双歧杆菌益生菌酸奶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比较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和漆酶的添加对双歧杆菌益生菌酸奶感官、蛋白质交联及组织质构变化的影响,测定和分析了两种酶交联益生菌酸奶的游离氨基变化率、感官、质构、表观黏度、蛋白条带及微观结构,并添加阿魏酸改善漆酶酸奶的品质。结果表明:当TG酶用量增加时,TG酶交联酸奶的游离氨基变化率、感官得分和硬度显着增大(p<0.05),胶黏性、粘聚性及表观黏度先增大后减小(p<0.05),内聚性变化不显着(p>0.05),TG酶最佳用量为1.8 U/g;随着漆酶用量的增加,漆酶酸奶游离氨基变化率、感官得分、硬度、内聚性、胶黏性、粘聚性及表观黏度均先增大后减小(p<0.05),漆酶最佳用量为0.3 U/g;添加4.5 mmol/L的阿魏酸明显改善了漆酶交联酸奶的感官、质构及表观黏度;所有待测酸奶中均缺少β-lg条带,TG酶交联酸奶的κ-CN和β-CN条带消失,聚集成了新的蛋白质,而漆酶交联酸奶和阿魏酸+漆酶酸奶与对照及TG酶酸奶相比,分子量在14 k Da的蛋白条带明显变宽;经两种酶交联的酸奶,三维网络结构变得致密,TG酶交联酸奶的胶粒分布更均匀,网络结构更致密,且在漆酶交联酸奶中添加了阿魏酸后,相较于漆酶交联酸奶,蛋白胶束聚集的更紧密,从而得出,不同类型酶对牛奶乳蛋白质交联的催化作用不同,但均可改善酸奶的感官及食用品质。
王银,张富新,王毕妮,张哲源,高佳媛,冯翠娇[8](2017)在《谷氨酰胺转氨酶添加量对酸羊乳凝胶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采用不同添加量(1、2、3 u/g蛋白)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在40℃下处理羊乳2 h后制备酸羊乳,研究TG添加量对酸羊乳凝乳时间,凝乳时及后发酵24 h时的酸度、持水性、质构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TG处理羊乳后制备的酸羊乳其凝乳时间随着TG浓度的增大逐渐缩短,但TG浓度对酸羊乳凝乳时和后发酵24 h的酸度无明显影响(p>0.05);TG处理可显着提高酸羊乳的持水性(p<0.05),尤其是TG浓度为23 u/g蛋白时效果更加明显;质构分析表明,随着TG浓度的增大,酸羊乳凝乳时和后发酵24 h的硬度和黏性显着增加。TG处理酸羊乳凝乳时的内聚性无明显影响(p>0.05),但对后发酵24 h时的内聚性影响显着(p<0.05)。然而TG处理对酸羊乳弹性影响不大(p>0.05);通过对酸羊乳的微观结构观察发现,用TG添加量为23 u/g蛋白处理羊乳制备的酸羊乳中蛋白质形成更加致密的网络结构,有利于酸乳凝胶的形成。
刘立鹏[9](2017)在《牛乳的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酸奶和奶酪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的营养和健康,酸奶和奶酪作为营养价值极高且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食品,自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青睐,而牛乳的热处理工艺对酸奶和奶酪的品质有直接影响,为此,许多专家和学者对牛乳的热处理工艺做了相关的研究。本实验通过对酸奶的pH值、酸度、持水度、质构、表观粘度的测定,研究了脱脂乳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利用微流变仪、稳定性分析仪、扫描电镜、电泳技术分析酸奶生产过程中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酸奶品质造成的差异。此外,通过对奶酪的pH值、水分含量、产率、质构和融化性的测定,研究了低脂乳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奶酪品质的影响,利用微流变仪、稳定性分析仪、流变仪、扫描电镜、电泳技术分析奶酪生产过程中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奶酪品质造成的差异。通过对酸奶的pH值、酸度、持水度、质构、表观粘度的测定结果分析可知:随着热处理强度的增大,脱脂乳的不同热处理工艺并未对酸奶的pH值和酸度产生影响,但是对酸奶的持水度、质构和表观粘度产生了影响。其中,95℃, 5 min热处理工艺下的酸奶持水度、质构和表观粘度最好。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可知,95℃, 5 min热处理工艺下牛乳的乳清蛋白变性率较大,变性的乳清蛋白参与凝胶了凝胶网络的形成,交联度变大,结构变得致密,进而对其品质起到了很好的改善作用。通过对切达奶酪的pH值、水分含量、产率、质构和融化性的测定结果分析可知,随着热处理强度的增加,切达奶酪的pH值和融化性下降,水分含量和实测产率上升,其中,在65℃, 30 min热处理工艺下奶酪的pH值和融化性最大,pH值为5.11,直径增加百分率为138.45%,在85℃, 1 min热处理工艺下奶酪的水分含量和实测产率最大分别为58.62%和10.87%。此外,随着热处理强度的增加,质构指标中的硬度、弹性、内聚性和咀嚼度下降,黏着性上升,其中硬度、黏着性、内聚性和咀嚼度差异显着(p<0.05),弹性差异不显着(p>0.05)。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可知,随着热处理强度的增加,牛乳的乳清蛋白变性率增大,形成的大分子聚合物被截留在奶酪的网状结构中,影响了酪蛋白分子的聚集,降低了酪蛋白分子间的作用力,抑制了乳清的排出,增加了水分含量,此外,变性的乳清蛋白被截留在奶酪中,也增加了奶酪产量。
许维怡[10](2015)在《牦牛乳β-Lg与κ-CN热诱导聚合作用及对酸凝乳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热处理后的乳蛋白具有很多有意义的功能特性,从而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加工工业中。近几年来,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热处理过程中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给乳制品的加工品质带来的影响。本研究以牦牛乳为原料,采用RP-HPLC分析了其蛋白组成,利用分子筛排阻色谱(SEC)对κ-酪蛋白(κ-CN)/β-乳球蛋白(β-Lg)热诱导聚合物进行了分离,同时采用RP-HPLC分析了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的蛋白组成。通过体外模拟κ-CN与β-Lg热诱导聚合作用,探讨了可溶性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的形成途径。最后研究了κ-CN与β-Lg热诱导聚合作用对牦牛乳酸凝乳凝胶特性的影响,为我国牦牛乳酸奶的加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通过RP-HPLC分析牦牛乳的蛋白组成,实验结果发现牦牛乳中κ-CN、αs2-CN、β-CN和β-Lg的含量显着高于牛乳中各蛋白的含量。在p H<6.8时热处理牦牛乳,κ-CN与β-Lg热诱导聚合作用主要发生在酪蛋白胶束表面;当p H>6.8时,κ-CN与β-Lg的热诱导聚合主要以可溶性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存在于乳清中,利用RP-HPLC对不同p H值下可溶性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的蛋白组成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发现,随着p H的增加,κ-CN在热诱导聚合物的比例逐渐减少,而β-Lg的比例逐渐增加。κ-CN与β-Lg热诱导聚合的质量比大约是1:2。通过将分离的牦牛乳κ-CN、酪蛋白胶束分别与乳清蛋白进行混合并进行热处理,体外模拟酪蛋白与乳清蛋白的热诱导聚合作用,利用SEC分离其乳清相中可溶性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探讨可溶性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的形成途径。实验结果发现可溶性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的形成是变性的β-Lg首先与酪蛋白胶束表面的κ-CN热诱导聚合在一起,然后再通过解聚进入乳清中。通过向未加热的酪蛋白胶束添加含有可溶性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的乳清以及向未加热的乳清中添加含β-Lg/酪蛋白胶束热诱导聚合物的酪蛋白胶束,分析两种不同混合物及不同p H热处理牦牛乳其酸凝乳凝胶的流变学特性、凝乳时间,p H、硬度、持水性及缩水性。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酸凝乳凝胶的微结构。实验结果发现:两种热诱导聚合物都能显着增加酸凝乳凝胶的弹性模量(G′),缩短酸凝乳的时间,增加酸凝乳凝胶的硬度,持水性和减少缩水性。但含有可溶性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的牦牛乳其酸凝乳凝胶在增加酸凝乳的G′、硬度及持水性及减少缩水性方面更具优势。而在p H7.0时热处理牦牛乳,其酸凝乳凝胶在增加酸凝乳的G′、硬度及持水性及减少缩水性方面较p H 6.6和7.4热处理牦牛乳酸凝乳凝胶要高。SEM观察结果发现:含可溶性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较高的牦牛乳其酸凝胶网孔较小,网孔分布更均匀和致密。
二、酸凝乳超微结构的电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酸凝乳超微结构的电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高脂肪动物组织的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2)水煮类软罐头变质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组织电镜扫描 |
1.3.2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
1.3.3 ITS区测序鉴定菌属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电镜扫描图对比 |
2.2 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 |
2.3 目标菌株生物学鉴定 |
2.3.1 真菌基因组的提取 |
2.3.2 利用ITS1/ITS4引物对样品DNA进行扩增 |
2.3.3 利用ITS1/ITS4引物对PCR产物进行测序 |
2.3.4 BLast比对测序结果 |
3 讨论 |
3.1 枝孢菌属的来源与特性 |
3.2 枝孢菌属的来源与特性 |
(3)酶法降解乳糖及在酸奶冰淇淋产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乳糖不耐症概述 |
1.2.1 乳糖酶与乳糖不耐症 |
1.2.2 低乳糖和无乳糖冰淇淋开发的重要性 |
1.3 酸奶概述 |
1.3.1 酸奶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 |
1.3.2 酸奶理化特性指标及感官品质的研究方法 |
1.3.3 酸奶凝胶机理及影响酸奶凝胶质量的因素 |
1.3.4 酸奶热处理的影响 |
1.4 酶水解技术及无乳糖酸奶冰淇淋概述 |
1.4.1 酶水解技术的优势对比 |
1.4.2 无乳糖酸奶冰淇淋品质的影响因素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
1.5 立题意义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乳糖酶水解制备无乳糖酸奶的工艺优化及品质测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酸奶制作工艺流程 |
2.3.2 复原乳成分分析 |
2.3.3 乳糖酶活力的测定 |
2.3.4 酶解与发酵同时进行制备无乳糖酸奶 |
2.3.5 先酶解再发酵制备无乳糖酸奶 |
2.3.6 乳糖残留量的测定 |
2.3.7 表观黏度的测定 |
2.3.8 酸度的测定 |
2.3.9 色度的测定 |
2.3.10 酸奶滋味、气味的测定 |
2.3.11 酸奶贮藏稳定性的评定 |
2.3.12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酸奶制备条件的确定 |
2.4.2 复原乳乳糖含量的检验结果 |
2.4.3 乳糖酶活力 |
2.4.4 无乳糖酸奶制备工艺的确定 |
2.4.5 无乳糖酸奶和普通酸奶表观黏度比较 |
2.4.6 无乳糖酸奶和普通酸奶酸度比较 |
2.4.7 无乳糖酸奶和普通酸奶滋味、气味区分 |
2.4.8 无乳糖酸奶和普通酸奶悬浮稳定性、乳清析出率及持水力综合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热处理对无乳糖酸奶在品质、感官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表观黏度的测定 |
3.3.2 色差、酸度测定及感官评分 |
3.3.3 色泽、滋味、气味的测定 |
3.3.4 贮藏稳定性的评定 |
3.3.5 酸奶微观结构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热处理对无乳糖酸奶表观黏度的影响 |
3.4.2 不同热处理对无乳糖酸奶酸度、色差及感官评分的影响 |
3.4.3 不同热处理对无乳糖酸奶颜色、滋味、气味的影响 |
3.4.4 不同热处理对无乳糖酸奶悬浮稳定性、乳清析出率及持水力的影响 |
3.4.5 不同热处理对无乳糖酸奶微观结构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乳糖酸奶冰淇淋品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无乳糖酸奶冰淇淋基础配方及制作工艺 |
4.3.2 HPLC法验证无乳糖酸奶冰淇淋乳糖残留量 |
4.3.3 质构指标的测定 |
4.3.4 酸度、热量测定及感官评分 |
4.3.5 滋味的测定 |
4.3.6 贮藏期乳酸菌含量检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无乳糖酸奶冰淇淋乳糖残留量验证结果 |
4.4.2 无乳糖酸奶冰淇淋硬度、咀嚼性、粘附性的测定结果 |
4.4.3 无乳糖酸奶冰淇淋酸度、热量测定及感官评分的结果 |
4.4.4 无乳糖酸奶冰淇淋滋味评价 |
4.4.5 无乳糖酸奶冰淇淋贮藏期乳酸菌含量的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4)典型草原牧草干燥机制及其营养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天然草地利用现状 |
1.3 天然牧草干草调制研究进展 |
1.4 干草调制机理 |
1.4.1 牧草干燥过程中水分散失规律 |
1.4.2 牧草干燥过程中生理生化过程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论文整体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6.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2 论文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及其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典型草原牧草营养品质研究 |
2.2.2 典型草原牧草干草调制工艺条件研究 |
2.2.3 典型草原建群种在干燥过程中叶片超微结构的变化 |
2.3 常规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常规营养指标 |
2.3.2 计算指标 |
2.3.3 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与观察 |
2.3.4 仪器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典型草原牧草营养品质评价 |
3.1.1 典型草原牧草鲜草产量 |
3.1.2 典型草原牧草干草产量 |
3.1.3 典型草原牧草营养品质 |
3.2 天然牧草干燥过程中水分的散失规律 |
3.2.1 刈割时间对天然牧草干燥速率的影响 |
3.2.2 集拢时间对天然牧草干燥速率的影响 |
3.2.3 草条厚度对天然牧草干燥速率的影响 |
3.3 调制处理对天然牧草干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1 刈割时间对天然牧草干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2 集拢时间对天然牧草干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3 草条厚度对天然牧草干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
3.4 典型草原建群种在干燥过程中叶片超微结构的变化 |
3.4.1 干燥前期典型草原不同建群种叶片超微结构比较 |
3.4.2 干燥中期典型草原不同建群种叶片超微结构比较 |
3.4.3 干燥后期典型草原不同建群种叶片超微结构比较 |
4 讨论 |
4.1 典型草原牧草品质 |
4.2 典型草原牧草干燥过程中水分散失规律 |
4.3 典型草原牧草干燥过程中营养损失情况 |
4.4 典型草原牧草干燥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酸凝乳的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取材与固定 |
2.2 脱水与替代 |
2.3 临界点干燥 |
2.4 导电处理 |
2.5 扫描电镜观察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6)凝乳酶对发酵乳特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酸度的测定 |
1.3.2 黏度的测定 |
1.3.3持水能力的测定 |
1.3.4 凝胶强度的测定 |
1.3.5 酸乳中多肽分布的测定 |
1.3.6 扫描电镜观察发酵乳的组织结构 |
1.3.7 感官评价的评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凝乳酶处理条件分析 |
2.1.1 氯化钙添加量对发酵乳的影响 |
2.1.2 凝乳酶添加量对发酵乳的影响 |
2.2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2.3 发酵乳在贮藏期间的特性变化 |
2.4 发酵乳中多肽分布及纯度分析 |
2.5 扫描电镜观察发酵乳的组织结构 |
3 结论 |
(7)TG酶和漆酶对双歧杆菌益生菌酸奶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益生菌酸奶制备流程及操作要点 |
1.2.2 实验设计 |
1.2.2. 1 TG酶对益生菌酸奶品质的影响 |
1.2.2. 2 漆酶对益生菌酸奶品质的影响 |
1.2.2. 3 阿魏酸对漆酶交联益生菌酸奶品质的影响 |
1.2.3 测定指标 |
1.2.3. 1 游离氨基变化率 |
1.2.3. 2 感官评价 |
1.2.3. 3 质构 |
1.2.3. 4 表观黏度 |
1.2.3. 5 SDS-PAGE |
1.2.3. 6 微观结构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游离氨基变化率 |
2.2 感官评价 |
2.3 质构特性 |
2.4 酶交联酸奶表观黏度 |
2.5 酶交联酸奶SDS-PAGE |
2.6 酶交联酸奶微观结构 |
3 结论 |
(8)谷氨酰胺转氨酶添加量对酸羊乳凝胶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TG处理羊乳 |
1.3.2 酸羊乳的制备 |
1.3.3 酸度的测定 |
1.3.4 质构特性的测定 |
1.3.5 持水性的测定 |
1.3.6 微观结构的测定 |
1.3.7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TG添加量对酸羊乳凝乳时间及酸度的影响 |
2.2 TG添加量对酸羊乳的凝胶持水性的影响 |
2.3 TG浓度对酸羊乳质构特性的影响 |
2.4 TG对酸羊乳微观结构的影响 |
3 结论 |
(9)牛乳的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酸奶和奶酪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不同热处理工艺对牛乳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 酸奶 |
1.2.1 酸奶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
1.2.2 酸奶的凝胶机理 |
1.2.3 热处理工艺对酸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4 脱脂酸奶的研究进展 |
1.3 切达奶酪 |
1.3.1 切达奶酪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
1.3.2 切达奶酪的凝胶机理 |
1.3.3 热处理对切达奶酪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4 低脂切达奶酪的研究进展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不同热处理牛乳乳清蛋白变性率的测定 |
2.3.2 不同热处理的脱脂酸奶的制备 |
2.3.3 酸奶理化指标的测定 |
2.3.4 酸奶质构和表观粘度的测定 |
2.3.5 酸奶凝胶过程微流变和稳定性的测定 |
2.3.6 酸奶微观结构的观察 |
2.3.7 脱脂乳和酸奶乳清的电泳分析 |
2.3.8 不同热处理的低脂切达奶酪的制备 |
2.3.9 切达奶酪理化指标的测定 |
2.3.10 切达奶酪质构和融化性的测定 |
2.3.11 切达奶酪凝胶过程微流变和稳定性的测定 |
2.3.12 切达奶酪流变的测定 |
2.3.13 切达奶酪微观结构的观察 |
2.3.14 低脂乳和切达奶酪乳清的电泳分析 |
2.3.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热处理脱脂乳的乳清蛋白变性率的测定结果 |
3.2 不同热处理工艺对脱脂酸奶品质的影响 |
3.2.1 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酸奶理化指标影响的测定结果 |
3.2.2 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酸奶质构和表观粘度影响的测定结果 |
3.3 不同热处理工艺对脱脂酸奶品质的影响原因分析 |
3.3.1 酸奶凝胶过程微流变和稳定性的测定结果 |
3.3.2 酸奶微观结构的观察结果 |
3.3.3 不同热处理的脱脂乳和酸奶乳清的电泳分析 |
3.4 不同热处理工艺对脱脂酸奶品质的影响讨论 |
3.5 不同热处理低脂乳的乳清蛋白变性率的测定结果 |
3.6 不同热处理工艺对低脂切达奶酪品质的影响 |
3.6.1 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切达奶酪理化指标影响 |
3.6.2 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切达奶酪质构和融化性影响 |
3.7 不同热处理工艺对低脂切达奶酪品质的影响原因分析 |
3.7.1 切达奶酪凝胶过程微流变和稳定性的测定结果 |
3.7.2 切达奶酪流变性质的测定 |
3.7.3 切达奶酪的微观结构 |
3.7.4 不同热处理的低脂乳和切达奶酪乳清的电泳分析 |
3.8 不同热处理工艺对低脂切达奶酪品质的影响讨论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10)牦牛乳β-Lg与κ-CN热诱导聚合作用及对酸凝乳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热处理过程中 κ-CN/乳清蛋白热诱导聚合作用 |
1.2.1 乳中热诱导聚合物蛋白的组成 |
1.2.2 热诱导聚合物中巯基-二硫键交互作用的共价结合 |
1.2.3 乳中热诱导聚合物的疏水相互作用 |
1.2.4 乳中热诱导聚合物的静电离子交互作用 |
1.3 κ-CN/乳清蛋白热诱导聚合物形成的方式及途径 |
1.4 影响 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形成的因素 |
1.4.1 加热前乳的组成 |
1.4.2 p H |
1.4.3 温度 |
1.4.4 无机盐 |
1.5 热诱导聚合物的结构及物化特性 |
1.5.1 形状和大小 |
1.5.2 表面电荷 |
1.5.3 表面疏水性 |
1.5.4 密度 |
1.6 κ-CN与 β-Lg热诱导聚合作用对酸凝乳特性的影响 |
1.6.1 κ-CN与 β-Lg热诱导聚合作用对酸凝乳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1.6.2 κ-CN与 β-Lg热诱导聚合作用对酸凝乳质构的影响 |
1.6.3 β-Lg与 κ-CN热诱导聚合作用对酸凝乳持水性的影响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1.7.1 牦牛乳 κ-CN与 β-Lg的热诱导聚合作用 |
1.7.2 牦牛乳可溶性 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形成的途径 |
1.7.3 牦牛乳 κ-CN与 β-Lg热诱导聚合作用对酸凝乳凝胶特性的影响 |
1.8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主要仪器设备 |
2.1.2 主要试剂 |
2.1.3 牦牛乳样品的采集 |
2.2 测定方法 |
2.2.1 牦牛乳样品蛋白质的组成分析 |
2.2.2 不同p H条件下牦牛乳热处理后乳清相中 κ-CN和 β-Lg分析 |
2.2.3 牦牛乳酸凝乳凝胶特性分析 |
2.3 实验方法 |
2.3.1 牦牛乳可溶性 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的分离 |
2.3.2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分离热诱导聚合蛋白 |
2.3.3 牦牛乳可溶性 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形成的化学键 |
2.3.4 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2.3.5 牦牛乳可溶性 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的形成途径 |
2.3.6 κ-CN/β-Lg与 β-Lg/酪蛋白胶束热诱导聚合物的分离 |
2.3.7 牦牛乳乳清及酪蛋白胶束的分离 |
2.3.8 牦牛乳酸奶的制作 |
2.3.9 牦牛乳酸奶的微结构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章 牦牛乳 β-Lg与 κ-CN的热诱导聚合作用 |
3.1 前言 |
3.2 牦牛乳蛋白的组成 |
3.3 p H对热处理牦牛乳乳清中 κ-CN与 β-Lg含量的影响 |
3.3.1 p H对热处理牦牛乳乳清中 κ-CN含量的影响 |
3.3.2 p H对热处理牦牛乳乳清中 β-Lg含量的影响 |
3.4 牦牛乳 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的分离及蛋白组成分析 |
3.4.1 牦牛乳 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的HP-GPC分离 |
3.4.2 牦牛乳 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的SE-FPLC分离 |
3.4.3 牦牛乳 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蛋白组成分析 |
3.4.4 不同p H值下牦牛乳 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的分离 |
3.4.5 不同p H值下牦牛乳 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蛋白的组成 |
3.5 牦牛乳 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形成的化学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牦牛乳可溶性 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的形成途径 |
4.1 前言 |
4.2 牦牛乳 κ-CN的分离及纯度分析 |
4.2.1 牦牛乳 κ-CN的SDS-PAGE分离 |
4.2.2 牦牛乳 κ-CN的纯度分析 |
4.3 牦牛乳乳清蛋白和酪蛋白胶束的分离 |
4.3.1 牦牛乳乳清蛋白的分离 |
4.3.2 牦牛乳酪蛋白胶束的分离 |
4.4 牦牛乳酪蛋白与 β-Lg混合热处理后乳清中蛋白的SE-FPLC分离 |
4.5 牦牛乳可溶性 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形成途径的探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牦牛乳 β-Lg与 κ-CN的热诱导聚合作用对酸凝乳凝胶特性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牦牛乳 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对酸凝乳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5.2.1 热诱导聚合物对酸凝乳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5.2.2 p H对热处理的牦牛乳酸凝乳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5.3 牦牛乳 κ-CN与 β-Lg热诱导聚合物对酸凝乳凝乳时间的影响 |
5.3.1 热诱导聚合物对酸凝乳凝乳时间的影响 |
5.3.2 p H对热处理的牦牛乳酸凝乳的凝乳时间的影响 |
5.4 p H对热处理牦牛乳酸凝乳最终p H的影响 |
5.5 牦牛乳 κ-CN与 β-Lg热诱导聚合物对酸凝乳凝胶持水性的影响 |
5.6 牦牛乳 κ-CN与 β-Lg热诱导聚合物对酸凝乳凝胶微结构的影响 |
5.6.1 热诱导聚合物对酸凝乳凝胶微结构的影响 |
5.6.2 p H对热处理牦牛乳的酸凝乳持水性的影响 |
5.6.3 p H对热处理牦牛乳的酸凝乳凝胶微观结构的影响 |
5.7 牦牛乳 κ-CN与 β-Lg热诱导聚合作用对酸凝乳凝胶硬度的影响 |
5.7.1 热诱导聚合物对酸凝乳凝胶硬度的影响 |
5.7.2 p H对热处理牦牛乳的酸凝乳凝胶硬度的影响 |
5.8 牦牛乳 κ-CN与 β-Lg热诱导聚合作用对酸凝乳凝胶缩水性的影响 |
5.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四、酸凝乳超微结构的电镜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脂肪动物组织的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J]. 王莹,王振宇,何珊,马慧,魏相茹,孙艳丽. 电子显微学报, 2020(03)
- [2]水煮类软罐头变质原因研究[J]. 于海花,郑保永,孙洪学,王亚男. 现代食品, 2020(05)
- [3]酶法降解乳糖及在酸奶冰淇淋产品中的应用[D]. 高晓夏月. 天津商业大学, 2019(12)
- [4]典型草原牧草干燥机制及其营养品质研究[D]. 降晓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5]酸凝乳的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J]. 马蓓. 电子显微学报, 2019(01)
- [6]凝乳酶对发酵乳特性影响研究[J]. 薛梅,骆冬莹,王文文,张海涛,赵广生,安保森. 食品科技, 2018(01)
- [7]TG酶和漆酶对双歧杆菌益生菌酸奶品质的影响[J]. 李思宁,唐善虎,毛蒙兰,胡洋. 食品工业科技, 2018(08)
- [8]谷氨酰胺转氨酶添加量对酸羊乳凝胶特性的影响[J]. 王银,张富新,王毕妮,张哲源,高佳媛,冯翠娇.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11)
- [9]牛乳的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酸奶和奶酪品质影响的研究[D]. 刘立鹏. 天津科技大学, 2017(03)
- [10]牦牛乳β-Lg与κ-CN热诱导聚合作用及对酸凝乳特性的影响[D]. 许维怡.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