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文化认同——是的小说

寻求文化认同——是的小说

一、寻求文化身份──也斯小说论(论文文献综述)

潘超艳[1](2021)在《论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的记忆书写》文中指出

蔡林倩[2](2021)在《张天翼童话创作对狄更斯小说的接受》文中认为

陈诗红[3](2021)在《卡森·麦卡勒斯小说空间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第二代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在其小说中建构了三种空间意象,印证了列斐伏尔的三元空间——物理空间,精神和想象空间,社会空间。本文结合列斐伏尔、福柯和巴什拉等人空间理论,利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麦卡勒斯的《心是孤独的猎手》《金色眼睛的映像》《婚礼的成员》和《伤心咖啡馆之歌》这四部作品。为深入发掘麦卡勒斯小说空间背后所蕴涵的文本寓意和现实意义,论文分成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引言部分。首先,介绍麦卡勒斯的生平和作品。其次,论述课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最后,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正文部分有三个章节。第一章从物理空间出发,一是界定美国南方地理空间概念和概述南方文学文化意蕴;二是分析麦卡勒斯笔下的南方社会和城镇,探讨麦卡勒斯对小镇工商业化和城镇化的思考。通过分析麦卡勒斯小说中的南方社会及城镇空间下的小镇居民,发现小镇居民们处于一种物理隔绝和精神孤独状态中。第二章论述麦卡勒斯小说的精神和想象空间。一方面,透过小说中对身体的书写分析得出,身体这个承载着精神的容器也暗含了人物的命运和社会等级关系;另一方面,小说中的乌托邦想象也表现了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想法。此外,麦卡勒斯小说的文本空间也是一个虚构想象空间。这种文本虚构及小说中人物的想象则使空间维度变得更大。第三章论述麦卡勒斯小说的社会空间。本章将社会空间分成个人空间和社会公共空间。个人空间有家宅、厨房和房间。社会公共空间有咖啡馆、军营和旅馆。小镇居民困囿在这些琐碎的日常生活和特定的社会关系中,透过这些日常生活空间场景和社会公共交往场所,发掘小说中的人与空间、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20世纪30至40年代美国的城镇化和工商业发展影响了南方小镇的社会风貌及小镇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父权制南方社会下,男女性别身份牵连出的两性关系混乱,交流沟通受阻导致家庭关系摇摇欲坠;封闭的物理空间、隔绝的精神空间和森严的等级(种族、阶级、性别、年龄等)差异,使人类永远也走不出孤独的境地。这一切都表明,麦卡勒斯小说的审美与情感价值是跨时代的,在当下仍然具有研究意义。

杨玉环[4](2021)在《空间视域下的巴恩斯小说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英国着名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多部小说为对象,从空间视域探讨其小说体现出的空间特性。空间化叙事在巴恩斯小说中具有深刻意义,是研究其小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维度。它不仅承载了作家对于空间体验的文化想象,还承载着作家对小说空间形式的创作实践。本文将从空间形态、空间叙事的策略、空间叙事的结构和空间叙事的意义四个方面对巴恩斯的小说作品进行整体的分析与研究,探讨作家如何运用空间建构起一个关照叙事情节、叙事结构以及叙事策略的多维小说空间。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介绍了作家巴恩斯的生活经历与创作情况、其次是对巴恩斯及其小说的研究综述,最后是对空间叙事理论的梳理和论文研究的价值与方法的概述。第一章主要探讨的是巴恩斯小说中包含的多样化的空间形式,本文试将其分为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两种形式。小说中的物理空间不仅是情节发展和人物活动的场所,也是作家对现代文明引发的身份认同危机、权威历史的真实性等进行审视和探讨的场域。心理空间则是通过回忆性叙事和梦境叙事达到对记忆真实性的反思和对想象乌托邦的解构。第二章主要探讨的是巴恩斯小说中的空间叙事策略,巴恩斯通过采用重复叙事、多重叙事视角叙事、并置叙事、碎片化叙事和时空化叙事等叙事技巧凸显了文本空间感,同时也提升了读者的阅读审美体验。第三章主要探讨的是巴恩斯小说的空间叙事结构,主要分析了其作品当中橘瓣型叙事、环形叙事和多线索叙事三种叙事结构。第四章主要讨论了巴恩斯小说的空间叙事对于小说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及美学上的意义。结语部分则总结并强调了巴恩斯的小说中体现出的空间性特征,肯定了巴恩斯空间叙事实践的重要意义。从空间叙事理论这一新的研究视角之下可以看出巴恩斯的小说中的空间不仅是故事情节展开的背景,而且还作为一种叙事手段参与并影响着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主题意义的建构。文本中蕴含的空间被赋予了文化、政治、历史和道德等多个层面的意义,从而使文本成为一个具有极强隐喻性的语义系统。

苏黎[5](2021)在《种族、家庭与宗教: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中的社会批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文坛大放异彩的南方女作家。她的创作承继了20世纪初以来的社会批判思潮,根植于复杂的美国南方历史进程,成为了南方文艺复兴运动中现实主义批判主流的重要力量。本论文从文学和社会的关系出发,以美国社会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为大背景,重点关注麦卡勒斯小说记录南方社会历史变化的重要面相,在分析和呈现作品对种族、家庭、宗教这三个不同方面问题的书写的基础上,突出和强调她所持有的批判态度,其中不仅包含她对一系列南方社会现实问题的揭示和批判,还有她对自身精神内部景观的自审和自省。论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分别对麦卡勒斯的生平背景和创作概况、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作简要介绍。正文部分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主要探讨麦卡勒斯小说对种族主义的批判。麦卡勒斯主要通过对人物死亡命运的书写去展现种族主义的压迫问题,分别对种族刻板印象、种族性禁忌、种族身份及种族平等问题给予关注与批判。第二章主要探讨麦卡勒斯小说对南方家庭男权压迫的审视。一方面考察其作品家庭结构中母亲形象从羸弱到独立的变化,另一方面聚焦走向自我封闭的父亲形象,由此关注二者是如何破除“南方家庭罗曼斯”模式而显现麦卡勒斯的批判性眼光的。第三章主要探讨麦卡勒斯小说对南方社会宗教信仰失落的揭示和反思。本章主要解析小说当中反映的40年代南方宗教信仰的两种状况:一是信仰缺失下人物精神世界的贫瘠,二是宗教世俗化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作者结合个人体验所提出的灵魂救赎的新出路。结语部分将对论文作总结性的提升。综合本文的研究,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南方的“旅居者”,麦卡勒斯始终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南方的社会现实,她所批判的南方正是“南方神话”崩塌后真实的南方。作者也不是一味的持有社会批判立场,除了对南方社会痼疾的揭示之外,作者还反思了现代化力量对南方传统中仍有价值的一面的冲击,最终的眼光还是放在如何适应当下的生存环境上。

王兆[6](2020)在《论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的批判性后人文主义思想》文中研究表明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1946——)是当代英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致力于小说形式的革新,其创作风格也随不同的文体实验而变,因此素有英国“文坛变色龙”之称。同时巴恩斯作品的内容也相当丰富深刻,涉及历史、伦理以及文学评论等多个方面。而在这些背后,其实是他一直在努力探索人如何在当下寻求更好生存的尝试,蕴含了其独特的批判性后人文主义思想。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的批判性后人文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对主体性、个体性和人性的思考上。通过赋予非人部分一定的主体性,传统主体具有了较强的可塑性,在此基础上对普遍生命力的把握则指向了更完善的主体。而作为传统个体性核心的自由意志也被改造成了无法企及的目标,爱则被置于伦理道德的中心,同时坚持注重实践以保持个体合理的存续。在改变主体和个体的基础上,人性中理性的核心地位不再,非理性则被提升到了足够的高度,而理性和非理性部分则都由人性本真产生。为了更好地表现其批判性后人文主义思想,巴恩斯合理地利用了部分后现代的表现方法。通过多种文体的相互拼凑、文本内外的交叉互文和出人意料的开放式结局等文体实验,巴恩斯进一步展现了人性的纷繁复杂。通过给予边缘群体以足够的叙事权、改变传统主体的发言立场和作者直接介入叙事,巴恩斯颠覆了传统主体的叙事权威从而解构了主体。注重文本的戏仿再现并以此重铸话语真相则体现了巴恩斯对多元个体的关注。促成巴恩斯产生这种批判性后人文主义思想的原因主要有主客观时代背景下的人文危机和传统人文主义的无力这两个大方面。由于强权的威胁和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是丰盈的这一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人在物质中逐步迷失了自身,而通过操弄人际关系以把控每个个体则更进一步体现了极权不可抗。在此情况下,无力的个体往往通过选择性甚至是建构性的记忆来麻痹自我。传统人文主义中对自由的推崇,则由于极权主义的外在压迫转变成了对自由背后孤独的逃避,宗教信仰也在生产力的发展下愈发无力。面对所有人文主义都无法解决的死亡问题,巴恩斯则在其小说中提出了向死而生地抵抗这一悲情命题,在正视死亡的基础上相信死亡的最终生成以此应对死亡体现出了巴恩斯批判性后人文主义思想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虽然巴恩斯的批判性后人文主义思想是在针对时代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的,蕴含了其深刻的人文关怀,并有所突破,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这一思想的主要面向群体是中产阶级,但其在巴恩斯笔下往往因为承受不了来自上下阶层的巨大压力而显得格外无力和自卑,同时巴恩斯所信奉的爱情也常常指向了背叛,这些都让他备受煎熬,从而让其小说中的老年形象如同迷茫的年轻人一样惶恐不安。

申育娟[7](2020)在《“狄更斯改写小说”与文化记忆 ——澳大利亚的国族身份重构》文中研究指明“狄更斯改写小说”(Dickensian rewriting)指当代澳大利亚作家通过挪用和/或戏仿狄更斯作品当中的人物、情节,他的创作风格或其生平而创作的小说。论文选取四位当代澳大利亚作家创作的“狄更斯改写小说”—努南(Michael Noonan)的《麦格威奇》(Magwitch,1982)、博德(Carmel Bird)的《蓝鸟咖啡馆》(The Bluebird Cafe,1990)、凯里(Peter Carey)的《杰克·麦格斯》(Jack Maggs,1997)和弗拉纳根(Richard Flanagan)的《欲望》(Wanting,2008)—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参照后殖民文学理论和原住民文化相关研究,以文化记忆为切入点,考察当代澳大利亚作家对狄更斯的“后殖民改写”。这里的文化记忆指人们借助文本、图象、节日、仪式等有形或无形的文化形式所形成的对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特定时代的记忆。因澳大利亚曾为英国殖民地,本土作家对帝国经典的改写往往被归于“逆写帝国”一类。论文指出,以上四部改写作品并未囿于“逆写帝国”范畴,澳大利亚作家改写狄更斯作品并非意味着他们对狄更斯作品的否定。狄更斯作品既因其体现出的帝国情感结构成为抵抗对象,也凭借其经典身份成为崇敬和怀念的对象。改写作家与狄更斯之间属于对抗式对话的关系,他们一方面继承了狄更斯独特的创作手法,另一方面超越了狄更斯作品以英国身份为主体的故事结构,并突出他们对本土身份的重视。有鉴于此,论文论证澳大利亚作家通过讲述本土特殊历史揭示狄更斯作品以英国身份为主体的故事结构,改造对狄更斯其人、他的作品以及作品中呈现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记忆,同时塑造本国独特历史文化记忆并以此重新建构澳大利亚国族身份。四部小说的改写对象虽同是狄更斯作品,但它们讲述澳大利亚不同群体的历史,并探讨这些群体与澳国族身份之间的关系。《杰克·麦格斯》与《麦格威奇》着眼于流放犯在澳大利亚的经历以及他们在塑造白澳身份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欲望》和《蓝鸟咖啡馆》分别呈现了被殖民时期原住民的悲惨境遇和后殖民时代原住民历史与文化被商业化的现状,并聚焦于原住民与澳国族身份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凯里在《杰克·麦格斯》中将麦格威奇(小说中更名为麦格斯)这样的男性流放犯看作澳大利亚的建国之父,但小说以伦敦为主体的故事结构、麦格斯对英国身份的强烈认同以及澳文化对英国文化的传承等均说明澳国族身份难以摆脱英国的影响。凯里建构的以白人男性为主导的白澳身份具有矛盾性。与凯里塑造的男性流放犯神话不同,努南在《麦格威奇》中突出了流放地白人女性(包括女性流放犯和流放犯的女性后代)在流放地经济发展和思想风貌塑造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她们同样为构建白澳身份作出重要贡献。《麦格威奇》与《杰克·麦格斯》关注狄更斯小说中边缘化的流放犯,弗拉纳根的《欲望》则将狄更斯作品中完全缺席的群体—澳大利亚原住民—置于文本中心。小说展现了原住民被殖民时期的历史与他们的独特文化,批判英帝国对原住民进行的殖民占领与文化压迫,并强调原住民历史文化是澳国族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德的《蓝鸟咖啡馆》同样关注原住民历史与文化,但该小说着重展现了白人开设的博物馆对原住民文化及其被殖民历史与当代历史的储存。换言之,从被殖民时期至今,原住民从未掌握展现自身历史文化的权力,他们尚未被纳入澳国族身份之内,而且自身独特的族群与文化身份也被剥夺。四位当代澳大利亚作家通过改写狄更斯的作品和传记,讲述了流放至澳大利亚的英国罪犯和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历史,塑造了澳大利亚独特的历史与文化记忆,构建了以流放犯和原住民为主体的澳大利亚国族身份。

陈玲[8](2020)在《马尔克斯小说爱情母题表现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母题是文学作品中世代沿袭的较小的话语形式,表达着人类共同的人生境遇。不同母题的有序组合,推动情节的发展,表达迥异的主题意义。爱情母题也是文学中的重要母题,是爱情故事得以展开的基石。在西方文学史上,不同时期文学的爱情母题书写具有不同的主题特征。西方古典时期文学中的爱情成为表现英雄品格的组成要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中的爱情用来反抗禁欲主义的宗教观,18、19世纪文学中的爱情是冲破等级地位彰显人道主义的平等意志,20世纪时期文学中的爱情与人的个人经验和个性品格相统一。从西方文学爱情母题的发展历史中审视马尔克斯小说的爱情表现,可以发现其独特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小说中爱情母题的发展演绎离不开主人公的角色身份、相爱方式和爱情情境三大要素。本论文通过对马尔克斯小说爱情母题表现特征的分析研究,窥探爱情母题书写在马尔克斯小说中的独特作用和意义。全文从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对母题与情节、主题的关系,以及爱情母题在西方经典文学中的表现形式进行概说。第二章对马尔克斯四部小说中爱情主人公身份特征、相爱方式、爱情情境以及爱情的情节演绎进行分析,探究其小说爱情故事悲剧性结局的成因和意义。第三章对马尔克斯小说爱情母题书写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阐释,发掘其小说悲剧性爱情与拉丁美洲封闭的地域环境,古老的本土文化,纷争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多元并存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马尔克斯通过书写爱情悲剧来探索拉丁美洲走出孤独困境,获得幸福生活的思考和建议。

邵珺[9](2020)在《论也斯小说的“文化感性”建构》文中指出外人看香港文学,通常以先入为主的既成观念将香港文学简化为流行的大众文学,大陆学者又常因历史大叙事的思维,忽视了香港本土文学对日常平俗事物体察的价值。因此,香港常常被描述为“文化沙漠”,武侠、言情小说和灯红酒绿的消费主义文化被视为香港文学的标签。为了抵抗这种“被标签化”,香港本土作家也斯(梁秉钧)开始了他的香港书写。在对也斯的作品研究中,学界多关注其诗歌方面的成就,其在香港小说创作史中的特殊价值和重要影响常被忽略。也斯小说的特点是关注香港本土现实,自觉思考香港文化身份和发展方向,以期在书写自己所认识的香港的过程中,探寻文化交流的方式和方向。其小说所具备的“文化感性”特征正指向于此。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是也斯如何在小说创作中厘清香港文化身份和书写香港文化面貌。本文将香港本土性和现代小说技巧结合在一起,力图揭示出这种“文化感性”的呈现何以是属于香港本土的,如何启发读者的文化思考,这种书写又为书写香港文化提供了什么样的可能性。本文分为三章论述。第一章探究也斯小说“文化感性”背后的文化因素,即“文化感性”形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结合小说文本进行分析,发现也斯小说中的“香港性”来源于三个方面:一、香港“双重他者”历史身份带来的边缘视角,适逢港人在回归前的身份焦虑,使也斯在面对如何看待香港身份时,立足于边缘,正视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化对香港文化的影响,呼吁以民族文化传统为基础,发展地方文化个性。二、作家的游学经历和学术视野使作家具备多元视角,主要通过游旅题材、多主题叙事视角、叙述对象的不确定性,将香港和香港文化和不同城市、文化形成对照,在漫游回顾之间将香港被殖民话语和流行话语遮蔽的面貌逐一显现。三、也斯对如何书写香港故事的实践:将个人经验和文学思考融汇于对香港平凡人事风物的凝视上,通过选取“小事物”,定格平视的角度,截取生活中富有思考空间的事件,反省香港的特征和文学的面貌。第二章分析也斯小说“文化感性”的具体建构方式。从小说文本内部出发,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讨也斯小说是如何具体构建“文化感性”的。也斯小说通过时空结构营造出一种“此时此地”之感,将对香港人事风物的感受定格保留,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香港记忆”,以此抵抗对香港故事的宏大叙述。更通过对城市空间的漫游、联结,结合个人经验、记忆书写物理空间,物理空间再反过来构造个人对于香港的城市想象。同时,其小说的叙事结构、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有明显的理论性小说的特征,隔一段距离平视、省察所熟悉的香港人事,这种“陌生化”效果形成也斯小说独特的文本气质,给读者留下理性思考空间,深入思考香港文化内部、香港文化和异质文化、异质文化之间沟通的可能性。第三章针对“文化感性”建构反映出的作家文学主张和立场进行理性思考。也斯小说对香港本土书写的不断实践源于对解释香港文化身份的焦虑,和保留香港记忆以对抗外来书写的意图。也斯作为学院派作家,其小说具备的“文化感性”特征,与七十年代以来香港学者对香港文化身份和文学理论的讨论是分不开的。或者说正因为香港学界在文化身份探寻上的各种声音,才使也斯自觉思考调整自己看待和书写香港的角度,并不断进行文学实践。通过对小说中叙述者处理香港与其他城市文化交流的方式,以及在论及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等议题时透露的文化态度,考察其文化立场和文学理论追求,以期最终尝试观看和评估也斯小说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及其在香港文学史中的地位。

林懿[10](2019)在《“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文中研究表明无论在哲学、艺术、科技抑或政治领域,人文主义都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中流纸柱。它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围绕人作为出发点和终极关照的元伦理视角,并以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的主体性概念为基础,在抽象普世与微观个体两个层面设计并追求理想的人类生活和人性发展。人文主义为西方现代文明以至整个人类文明贡献了极为辉煌的成就。然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思想界,人文主义却变成最具争议与分裂性的概念之一。它引发了一系列愤怒的争吵,人文主义的声誉也一落千丈。战后西方人文主义受到的冲击可用三个标志性节点进行划分。首先,是二战结束的岁月对大屠杀暴行·所进行的关于人性与西方文明的伦理反省。当时极具影响力的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对传统人文主义的“本质主义”倾向发起攻击,但在另一方面,萨特哲学又将人文主义中的个体自由、理性、自主意志和个人责任推向最高点。接下来的一轮人文主义冲击是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以法国(/欧陆)理论界为大本营的层出不穷的“反人文主义”思潮对人文主义立场进行清算。最后是从上世纪末起、以“9·11”事件为分水岭的世界政治格局变迁和科技发展。它们激发的对全球人类生存状况的重新想象给人文主义带来新的挑战。人文主义遭遇的猛烈攻击带来的影响波及西方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而文学和艺术研究领域由于其在人文主义发展史中的特殊地位,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其中,自由人文主义诗学原则下的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由于其人文主义的深层立场以及它与人文主义人性观相适应的现实主义形式风格,在战后西方文坛中逐渐陷入困境。面对层出不穷的反人文主义挑战和针对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的批评,本论文中的三位女性小说家——艾丽丝·默多克,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和扎迪·史密斯——依然通过严肃深沉的思考,有意识地坚持了人文主义的基本立场并在创作中维护和继承了自由人文主义的文学观。她们还在人文主义受剧烈冲击的大背景下,坚持以人文主义立场为出发点来探查战后西方社会和人类生存状况的症结和出路,体现出人文主义者的社会担当和人性关怀。默多克(Iris Murdoch 1919-1999)是战后崭露头角的第一代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她首先通过与萨特的人性观、文学观和自由主义观对话,恢复了与人文主义关系紧密的现实主义小说在思想与道德哲学方面的重要性。接着,默多克借助她的内向性道德哲学,努力恢复古典人文主义对整全人性的培养和教化作用。她的关注人物内在意识生活的小说有力地维护了与激进自由主义相对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社会文化观和人性观念。她的道德人文主义为战争暴行之后西方世界的道德反思提供了与存在主义的激越态度完全不同的古典化理解思路。在后期的神秘主义转向中,默多克对人文主义的批判又进入最深层,指向一种“超人文主义”的中间立场。不过,即便在人文主义批判的最深层和最激进处,默多克也没有偏向传统宗教神学和当代学者所称的反人文主义立场。她的晚期神秘主义立场可被视为一种被大幅度修改的人文主义:它携带着默多克在漫长的中前期发展而来的人文主义关怀,又同时指向超人类世界的开阔而神秘的“善”之真理。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 1939-)曾师从利维斯,她成长于一个更为平稳的社会氛围里,可被视为战后英国第二代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德拉布尔始终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传统中展开她对英国自由人文主义的当代思索。她的早期小说聚焦女性特有的身心体验(特别是母性体验),在客观上推动了女性主义事业的发声与传播,同时也帮助过往被忽略的女性生活作为具有独特价值的一种人性经验进入到人文主义的关照之下,并给后者带来新的启发。中后期德拉布尔小说在人文主题上的拓疆则与利维斯按从窄到宽的路径发展起来的关注“个体、文化、(异)文明”的英国小说人文传统正相契合。德拉布尔笔下的人物从人文主义人性化(个性化)、反人文主义分裂状态到人文主义主体重构的变化路径勾勒了作家对现实主义人文传统遭受的攻击所经历的逐步了解、积极应对并最终超越的过程。默多克早早就认识到、自己却没走上的那种“包含一切人与一切事”的光辉丰盈的小说道路,德拉布尔一直在尝试着走下去。她的作品在反人文主义思潮最盛的时期为英国自由主义文学传统赢得了一例宝贵的实践延续,其中蕴含的人文主义启示尽管没有被付诸于体系化的理论建树,却与默多克、列维纳斯等人在战后开展的人文主义哲学思辨形成了较强的可通约性。史密斯(Zadie Smith 1975-)在“9·11”爆发之前的写作或许还不介意接近后现代反讽精神和反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甚至乐意去触碰尼采这一自由世界的异质话语。然而到了后“9·11”时期,史密斯在小说和评论文章里体现出来的严肃性和自由人文主义色彩则没有人能够怀疑了。随着史密斯近二十的创作生涯发展和学界对她认识的加深,史密斯与德拉布尔和默多克等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前辈作家的承袭关系也越发清晰。在“9·11”之后全球政治格局变迁和社会心态的变化中,史密斯的创作实践不仅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包容性和自我修进潜力,也表明了具有“超政治”惰性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同样能够在关键时期以积极姿态维护其自由、平等、民主的信念。她通过《白牙》《论美》等主要小说作品传达出的社会文化立场对英国自由人文主义传统的进行了再想象,并且把这种关注人性情感联结、微观个人自由空间和真实生活体验的传统“升级”到了新的世界背景中。她的立场可被视为一种“新自由人文主义”。在小说形式技法上,利维斯、瓦特等人所阐发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在史密斯身上得到了重新“问题化”的机会并获得了新的内涵、拓展了形式技法的疆域。史密斯的小说创作还帮助发展了“后现代现实主义”这一新型小说形式风格。对绝大多数西方学者来说,他们对人文主义基本观念的攻击主要出于对它的失望幻灭之情,认为它没有能够守卫它所强调的人性理想和它所展望的自由、平等、合乎人性的人类社会理想,但他们却并不是在根本上反对人文主义的这些人文理想。本论文所论述的三位女作家面对反人文主义者们各种激烈的批评观点时,均表现出开明理解的态度。她们积极回应借鉴反人文主义风潮的可取部分,并对传统人文主义进行建设性的批评与改造。但与此同时,她们更是发挥才智与反人文主义风潮针锋相对,或是指出其弱点和误区,或是巧妙地将其纳入更广义的人文传统之下,最终三人都清晰地表明她们的人文主义立场。她们对人文主义立场的坚持从来不是不容异见的、或是完全没有自我怀疑的,但她们终究将这些迟疑、动摇、虚心接纳、再思索、重新肯定人文主义立场的过程融入了她们更为地道的人文主义处世态度之中。但是,对于根本上意在摧毁人文主义人性价值的观念体系,如法西斯主义、恐怖主义、非人性的意识形态划分等,三位作家都表现出毫不犹豫的、无条件的抗争态度。“伟大传统”为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贡献了小说领域里最具典范性的艺术准则和一批最成功的实践成就。在英国的历史文化土壤中,“伟大传统”所表现的这种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又与作为社会政治观念的英式自由人文主义立场密切关联、甚至合而为一,这又使得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们的写作具有十分特殊的“英国脾性”。相对于追求纯粹的美学效果,“伟大传统”下的小说创作更注重对个体意识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担当,并在文本中努力促成微观的自主个体与宏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互动。此外,“伟大传统”本身对小说形式技法的多样性就持一种较为开明的态度。对本论文探讨的三位作家而言,“伟大传统”是变化、发展和延续的,它并不是处在奄奄一息的末尾,而是从利维斯为其命名时才刚刚开始获得完全自觉的艺术意识。

二、寻求文化身份──也斯小说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寻求文化身份──也斯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3)卡森·麦卡勒斯小说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麦卡勒斯生平
    (二)选题缘由及意义
        1.选题缘由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一、麦卡勒斯构建的物理空间
    (一)独具文化内涵的美国南方
        1.地理与文化概念
        2.文学意蕴
    (二)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南方小镇
        1.封闭空间
        2.边界空间
二、文本中的精神和想象空间
    (一)身体:精神的容器
        1.人的身体:父权社会规训的结果
        2.动物的身体:原始野性
    (二)乌托邦:想象空间
        1.精神空间的迁移:想象
        2.对现实的逃避:乌托邦
三、社会空间:新旧秩序的冲突
    (一)个人空间:传统家庭等级秩序的消解
        1.家庭关系淡漠的家宅
        2.压迫的空间:厨房
        3.一间自己的房间
    (二)社会公共空间:新的等级秩序确立
        1.禁锢之地:军营
        2.开放空间:咖啡馆
        3.阈限空间:旅馆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一)专着类
        (二)期刊类
        (三)学位论文类
    二、英文文献
        (一)专着类
        (二)期刊类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空间视域下的巴恩斯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作家生平及创作概况
        1.1.1 作家生平介绍
        1.1.2 作家创作概况
    1.2 研究概况
        1.2.1 历史观研究
        1.2.2 叙事手法研究
        1.2.3 主题研究
    1.3 空间叙事理论概念梳理
    1.4 研究价值及方法
        1.4.1 研究价值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巴恩斯小说的空间形式
    2.1 物理空间
        2.1.1 开阔的外在空间
        2.1.2 封闭的内在空间
    2.2 心理空间
        2.2.1 回忆性叙事—对记忆真实性的反思
        2.2.2 梦境叙事——解构乌托邦
第三章 空间性叙事策略
    3.1 重复叙事
        3.1.1 情节重复
        3.1.2 意象重复
    3.2 碎片化叙事
    3.3 多重叙述视角
    3.4 并置叙事
        3.4.1 主题并置叙事
        3.4.2 文体并置叙事
    3.5 时空化叙事
        3.5.1 空间对故事时间的压缩
        3.5.2 空间对故事时间的切割
第四章 空间叙事结构
    4.1 橘瓣型叙事结构
    4.2 多线索叙事结构
    4.3 环形叙事结构
第五章 空间叙事功能
    5.1 空间与情节结构
    5.2 空间与人物塑造
    5.3 美学意义
        5.3.1 扩大审美间距
        5.3.2 深化叙事意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种族、家庭与宗教: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中的社会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卡森·麦卡勒斯及其文学创作
    二、卡森·麦卡勒斯小说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第一章 麦卡勒斯小说对种族主义的批判
    第一节 种族刻板印象下无辜横死的“大小孩”
    第二节 跨种族性禁忌下黑人的无端死刑
    第三节 陷入种族身份认同困境的混血儿舍曼
    第四节 抗争种族不平等观念的白人律师约翰尼
第二章 麦卡勒斯小说对南方家庭男权压迫的审视
    第一节 女权主义运动背景中多元的母亲形象:从羸弱到独立
        一、家庭中羸弱的母亲形象
        二、家庭中独立自主的母亲形象
    第二节 自我封闭的父亲形象:男权压迫下的另类受害者
第三章 麦卡勒斯小说对南方社会宗教信仰失落的揭示和反思
    第一节 “上帝”辛格之死:南方社会的宗教信仰迷失
        一、幻想中的“上帝”辛格
        二、“上帝”辛格之死
    第二节 对宗教的抛弃:马龙精神解放的新方向
        一、宗教的世俗化及其拯救的无力
        二、朝向存在主义的人生哲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论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的批判性后人文主义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0.1.1 选题的缘由
        0.1.2 选题的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
        0.3.1 研究方法
        0.3.2 本文创新
    0.4 关键概念界定
第1章 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批判性后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
    1.1 非人化视域下更具生命力的主体
        1.1.1 非人化下的主客统一
        1.1.2 生成基础上的可塑性
        1.1.3 对普遍生命力的把握
    1.2 自我限制下的实践性个体
        1.2.1 限制性的自由意志
        1.2.2 以爱为核心的道德
        1.2.3 个人化的实践精神
    1.3 不再先验的非理性化人性
        1.3.1 消解理性的核心地位
        1.3.2 从非理性回到非理性
        1.3.3 反身性下的复杂人性
第2章 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批判性后人文主义思想的艺术表现
    2.1 展现人性真相的文体实验
        2.1.1 纷繁复杂的文体拼凑
        2.1.2 若即若离的交叉互文
        2.1.3 斩断先验的开放结局
    2.2 颠覆主体权力的越界叙事
        2.2.1 边缘群体的自述心声
        2.2.2 传统主体的越界发言
        2.2.3 作者话语的直接介入
    2.3 关注多元个体的戏仿再现
        2.3.1 注重个体的文本戏仿
        2.3.2 重铸真相的话语戏仿
第3章 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批判性后人文主义思想的成因
    3.1 极权不可抗
        3.1.1 丰盈物质生活
        3.1.2 操弄人际关系
    3.2 记忆不可信
        3.2.1 被选择的记忆
        3.2.2 被建构的记忆
    3.3 传统不可靠
        3.3.1 逃避孤独的个人
        3.3.2 愈加迷茫的宗教
第4章 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批判性后人文主义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4.1 对死亡的再考量
        4.1.1 死亡背后的虚无
        4.1.2 向死而生的再认知
        4.1.3 以死亡对抗死亡
    4.2 不自信的暮年悲歌
        4.2.1 广泛存在的悲伤老者形象
        4.2.2 对中产阶级无力感到不安
        4.2.3 爱情背叛思考中的迷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狄更斯改写小说”与文化记忆 ——澳大利亚的国族身份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经典改写
    二.澳大利亚的“狄更斯改写小说”
    三.理论框架—文化记忆
    四.澳大利亚的“狄更斯改写”与文化记忆
    五.论文框架
第一章 流放犯形象重塑与白澳身份
    第一节 《杰克·麦格斯》:流放犯形象重塑
    第二节 单向的英国身份认同与英国绅士身份祛魅
    第三节 白澳身份建构及其矛盾性
第二章 流放地白人女性与白澳身份
    第一节 《麦格威奇》中边缘化的男性流放犯
    第二节 女性形象重塑
    第三节 《麦格威奇》中的反记忆话语
第三章 “逆写帝国”: 原住民历史与文化展现
    第一节 《欲望》:经典作家与边缘人物的并置
    第二节 “英国性”及其内在矛盾
    第三节 认知暴力下的原住民
第四章 殖民主义在当代的延续及其新形式
    第一节 《蓝鸟咖啡馆》:殖民历史的当代回响
    第二节 博物馆记忆
    第三节 博物馆的商业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8)马尔克斯小说爱情母题表现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马尔克斯创作情况概说
    二、马尔克斯小说创作的研究情况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第一章 文学母题及其表现形式
    第一节 文学母题概说
        一、文学与母题
        二、母题与情节
        三、母题与主题
    第二节 文学中的爱情母题
        一、爱情
        二、爱情母题
        三、爱情母题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西方经典文学爱情母题的表现形式
        一、西方古典时期文学爱情母题的表现特征
        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爱情母题的表现特征
        三、西方18、19世纪文学爱情母题的表现特征
        四、西方20世纪时期文学爱情母题的表现特征
第二章 马尔克斯小说爱情母题的表现形式及其情节演绎
    第一节 《百年孤独》爱情母题的表现形式及其情节演绎
        一、人物身份及相爱方式
        二、爱情情境
        三、情节演绎
    第二节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情母题的表现形式及其情节演绎
        一、人物身份及相爱方式
        二、爱情情境
        三、情节演绎
    第三节 《爱情和其他魔鬼》爱情母题的表现形式及其情节演绎
        一、人物身份及相爱方式
        二、爱情情境
        三、情节演绎
    第四节 《苦妓回忆录》爱情母题的表现形式及其情节演绎
        一、人物身份及相爱方式
        二、爱情情境
        三、情节演绎
第三章 马尔克斯小说爱情母题书写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本能性欲与文化禁忌
        一、生存本能
        二、文化禁忌
    第二节 拉丁美洲的历史与文化
        一、本土文化
        二、殖民落后的历史
        三、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
    第三节 孤独与爱情
        一、孤独宿命
        二、走出孤独的爱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论也斯小说的“文化感性”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也斯小说“文化感性”的文化元素
    第一节 双重他者的边缘位置
    第二节 互为主体的多元视角
    第三节 回归本土的在地关怀
第二章 也斯小说“文化感性”的层次与表现方式
    第一节 时间维度
    第二节 空间维度
    第三节 融合中西的现代小说技巧
第三章 “文化感性”外的理性思考
    第一节 “第三空间”理论与“两种幻象”
    第二节 也斯小说对“第三空间”的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10)“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
导论
    一 人文主义:历史·内涵·成就
    二 战后思想论争中人文主义遭遇的挑战与嬗变
    三 英国人文主义,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及现实主义小说传统
    四 三位英国女作家及其(自由)人文主义立场
第一章 默多克的道德人文主义
    第一节 抗击“唯我论”:与萨特存在主义思想观念的交锋
    第二节 爱若斯归来:作用于“视像”的内向性道德努力
    第三节 走向神秘主义:对人文主义深层立场的改写
第二章 德拉布尔的文学人文主义
    第一节 “女性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女性人物的主体塑造
    第二节 光辉灿烂的生活之路:“后现代转向”与人文主题拓疆
    第三节 主体重构与他者伦理:跨文化跨时空的人性联结
第三章 史密斯的新自由主义人文主义
    第一节 预响的警钟:《白牙》与尼采反自由主义思想的对话
    第二节 “唯有联结”:从“9·11”到《论美》的自由主义辩护
    第三节 小说形式新辩:传统风格的回归与后现代现实主义
结论
引用文献
致谢

四、寻求文化身份──也斯小说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的记忆书写[D]. 潘超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张天翼童话创作对狄更斯小说的接受[D]. 蔡林倩. 辽宁大学, 2021
  • [3]卡森·麦卡勒斯小说空间研究[D]. 陈诗红.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4]空间视域下的巴恩斯小说研究[D]. 杨玉环. 山西大学, 2021(12)
  • [5]种族、家庭与宗教: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中的社会批判[D]. 苏黎.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论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的批判性后人文主义思想[D]. 王兆. 湘潭大学, 2020(02)
  • [7]“狄更斯改写小说”与文化记忆 ——澳大利亚的国族身份重构[D]. 申育娟.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8]马尔克斯小说爱情母题表现特征研究[D]. 陈玲. 闽南师范大学, 2020(12)
  • [9]论也斯小说的“文化感性”建构[D]. 邵珺. 南京大学, 2020(07)
  • [10]“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D]. 林懿. 南京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寻求文化认同——是的小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