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思考

对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思考

一、图书馆人文精神随想(论文文献综述)

周立民[1](2021)在《搭起一座微信平台——巴金故居传播文学经典中的一些尝试》文中提出在新媒介环境下,如何看待经典文学作品的核心精神与受众阅读方式改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又怎样定位博物馆(名人故居)之类公共文化机构在文学经典传播和教育中的地位和方向,均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巴金故居以微信平台的方式推动文学经典教育,打通学术界与普通读者的隔膜。在推送内容上,请一流的专家谈大众话题;在形式上,力求有感染力,能入心;在时机把握上,能够抓住节奏,还能带节奏;在整体设计上,给公众参与的机会。公共文化机构应该以"原汁原味"地传达经典文学作品的核心内容和精神为前提,在此前提下积极探索新媒介环境下多元的传播方式,培养公众的阅读和接受兴趣。

艾可[2](2021)在《中国钢琴音乐的“巴蜀风格”研究》文中指出中国钢琴音乐发展近百年来,一直在尝试着将民族文化与钢琴音乐相融合,在和声技法、音响色彩、美学气韵等方面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特色。在钢琴音乐民族化的过程中,各民族音乐文化与钢琴音乐融合后体现出了气质各异的音乐特征,逐渐形成了中国钢琴音乐中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格,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绚烂姿态。巴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灿烂宝贵的民族音乐文化吸引了众多作曲家以巴蜀文化为源创作钢琴音乐作品,如《巴蜀之画》《嘉陵江幻想曲》《凉山音诗》《太阳出来喜洋洋》等大量描绘巴蜀秀丽景色、抒发巴蜀人民精神风貌、传承巴蜀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基于巴蜀民间音乐特征和巴蜀地区人文特征而作,因此在创作特征和审美特征上都呈现出了相似的“巴蜀风格”,本文便是通过选取多首“巴蜀风格”钢琴音乐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对其所共有的风格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将主要从以下方面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巴蜀风格”进行研究,一是对巴蜀钢琴音乐所产生的人文语境背景和民族化历程进行分析,了解中国钢琴音乐的“巴蜀风格”是如何萌芽、形成、发展的;二是从作品本体出发,分析“巴蜀风格”特征如何在钢琴创作中加以体现,主要从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作品音乐语言、审美特征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对巴蜀钢琴音乐的形成发展和风格特征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为之后关于“巴蜀风格”的研究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宋雨轩[3](2021)在《当代二胡作品创作的互文性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以西方现代文学理论互文性为视角来剖析当代二胡作品。通过对互文性理论概念本身的探究,从而将该理论引入二胡作品的创作分析中,解构具有代表性的当代大型二胡作品。以音响文本、其他文本两个维度讨论当代二胡作品创作的特征。通过对当代二胡作品的解构,梳理当代二胡作品创作所吸收的文本,更深层次的触及作品创作的音乐文化研究。从创作背景的角度或作品深层次的内涵来看,在人文社会更加宽广的语境之下,深读理解二胡作品的内在意义。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试图阐述以下几个问题:1.阐述互文性以及文本的概念。互文性理论作为文学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当代研究二胡作品方法论的探析;在方法论上将互文性理论引入二胡作品创作分析研究中的有效性问题及其意义进行探讨。2.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当代二胡作品中不同类型的文本分类并研究。笔者将二胡作品中的文本分为音响文本与其他文本,其中将音响文本分为地方音乐、戏曲音乐、民族民间音乐、西方古典音乐、拟声音乐;其他文本分为文学作品、意识形态以及地方语言声调。从音响文本与其他文本两个方面阐述对文本二胡作品创作产生的互文关系。

王忠民[4](2021)在《王一亭花鸟画研究》文中指出王一亭(1867-1938)是20世纪继吴昌硕之后海派重要的写意花鸟画家之一,与吴昌硕并称“海上双璧”。其写意花鸟画风与任伯年、吴昌硕画法风格一脉相承,并吸收了西洋画法特点,又与民间美术相融,雅俗共赏。作为主体和研究对象的王一亭,在民国的场域中是多重身份的集合体,并非是后世所建构的艺术家或商人这样较为单纯和片面的身份。因而,我们对于王一亭的解读,应把其置放在整个海派的背景下。在民国时期不仅延续了金石入画这一传统画学,而且在写意花鸟画的现代化实验领域和现代展览机制也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晚清到民国时期政坛复杂而又多变,王一亭身兼书画家、艺术活动家以及艺术赞助人为一身的综合身份以及在海上画坛的位置和影响力使其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多重身份建构的主题及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形塑了王一亭的花鸟画风,而花鸟画创作,亦成为王一亭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艺术与生活,相互融为一体,真正做到了“博涉与精取”的高度。本文详细梳理和探讨王一亭绘画早期的博涉与日常生活及交游之间的形构关系,并将之置放于民国上海这一具有“世界场域”的租界城市的历史情境中进行细致考察,探讨王一亭的“博涉与精取”为其写意花鸟画带来的重大影响。其一,笔者对于王一亭花鸟画风格特征以及散见于画跋中的艺术思想进行理论透视,从中管窥王一亭的绘画观念和审美思想;其二,在此论述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王一亭日常生活、交游与画风建构的关系,并试图厘清王一亭花鸟画风格成因的背后社会因素及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形塑。最后,笔者以其花鸟画创作中福寿吉祥题材为例,着重探讨并试图厘清王一亭花鸟画创作题材、风格与心理认同的关系。微观而言,探讨作为主体的王一亭在多元的文化情境中进行的个体选择与价值认同;宏观而言无疑是民国时期历史语境下“文化转型”这一时代大潮对于类似王一亭——作为多重身份交融的个体的“投射”。总之,本文在探讨王一亭及其所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重新检视王氏在近代美术史的文化转型中的问题和现象;王一亭的博涉与精取为其花鸟画风格演变提供了内在的动力,而王一亭的绘画经历和实践中得来的宝贵经验在探索中国美术的现代之路上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范小琳[5](2021)在《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有了极大的发展,跟随中国及世界变化发展的脚步,许多理论深刻影响着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云南建筑》期刊作为展示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演变发展的重要文本,可以更好地把握媒体话语体现出来对建筑的客观认识和价值观念,可以更准确把握建筑演变的趋势。本文基于《云南建筑》专业期刊的重要文本,以“在地”一词为线索,梳理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的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划分,以核心文献、关键词和典型案例解析来找寻、提炼、概括出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思想演变,并总结出当代云南地域性建筑演变的主要特征。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思想从“民族性、地方性”到回归真实即时的现代建筑语境,成为一个与地域主义密切相关的概念的演变过程,揭示“在地性”的精神性根源与存在主义哲学,使其在对传统建筑、复古主义、形式主义、现代主义的批判性思考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试图对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进行反思。

王晓南[6](2019)在《百年二胡音乐风格与文化身份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二胡的音乐文化身份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身份,其在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都存在明显差异。古代是依附于传统音乐乐种、地方音乐风格而存在;近代刘天华等开始了走向舞台音乐表演形式的文化身份塑造,这其中也包含着借用西方音乐表演形式保留自己音乐文化风格的探索;从新中国建立开始的现代中国二胡音乐,以刘文金为代表的音乐家也同样借用西方音乐的独奏形式,将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本土化,并融入二胡音乐传统风格,形成了50、60年代二胡音乐风格的民族文化认同;改革开放后,二胡音乐随着中国“四个现代化”的提出以及工业文明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浸染,二胡演奏交响化、二胡作品协奏曲的形式促成了大型民族乐队协奏的二胡音乐风格;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二胡艺术发展更加注重借鉴西方音乐艺术的优长,出现移植西方高难度乐曲、小提琴化演奏大为流行的特征,同时也出现了二胡演奏的声腔化、流行音乐化以及与歌手合作、与西洋交响乐团合作、与爵士乐队合作、与原生态土着音乐人合作、与外国作曲家特别创作合作等多样舞台表演形式。近10余年来,二胡演奏曲目和表演形式的丰富变化和大胆尝试,都在试图以新观念、新形式将二胡音乐进行更广泛的推广。从表面上看,这些二胡音乐十分丰富多彩,但从本质上观察近百年二胡艺术发展,则伴随二胡音乐繁荣发展的是一种内在的危机,即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方向到底在哪里一直困扰着中国二胡艺术的实践——这是一种音乐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随着中国大国崛起、文化艺术领域的创新,我们对自我音乐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已逐渐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面对传统音乐传承的危机、传统音乐风格流派的断裂等重大问题,中国二胡音乐如何做出回应?百年二胡艺术发展留给中国音乐界的思考太多。本论文从全球多元文化视野的角度切入,通过对百年二胡音乐变迁和音乐文化风格变迁的考察,思考二胡音乐传统的主体性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重建中国二胡音乐教育与音乐风格流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章涛[7](2016)在《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建制运动,知识分子改造对当代文学的生成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有其特殊的研究意义。第一,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看,知识分子改造运动是毛泽东现实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现代性构想中关键的一环,与当代中国前三十年的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建构紧密相关,也与八十年代中国二度现代性转型有直接联系。因此,改造虽然以政治运动的面目出现,但其承担的历史和思想内涵要远远大于革命的暴力规训,涉及的关于知识、意识形态的曲折想象,也远非"反智主义"可以概括;第二,从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来看,改造可以被视作某种"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一一它上承了现代知识分子自我启蒙、自我忏悔的内在要求,下启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精英的群体性失语。换句话说,改造运动的发生是知识分子主体与意识形态客体双重作用的结果,而它对当代知识分子在新时期后的主体重建具有延续性的影响。最后,从历史评价的角度来说,极端化的改造运动毫无疑问是应该被否定的,但如何跳出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对"知识分子改造"进行知识性的梳理,而不是无视了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制度建设的基本需要与无可避免的矛盾,将对制度、革命和政治权力的反思简而化之地推向对整个社会体制乃至于意识形态的否定,则不但关系到我们今天是否能还原历史语境,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内部逻辑给出一个较为客观公允的结论的问题,也关系到我们能否准确把握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心灵史。基于此,本论文将从制度的建构,主体身份的认同,文本阐释三个角度,考察知识分子改造这一政治事件在"历史现场"与"文学想象"两个话语场中呈现的各异面貌。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从马恩原典和党关于知识分子管理、培养和批判的史料的互读中,对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理论资源及其历史误读做了耙梳。同时,也对这种误读所造成的种种悖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的阐释。最后,结合新时期的文艺政策,探讨了知识分子改造在"文革"后的"承继"与"变体"。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宏观角度,以左翼文学、延安文学和当代"前三十年"为界,梳理知识分子在时代语境变迁下的不同文化人格状态与生存处境。同时,对运动的发生、发展和主要釆取的方法、模式作出必要的交代。第二章从制度的建构入手,探讨组织化的单位结构和意识形态化的批判体制对知识分子改造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前者以提供物质生活保障和社会地位等方式,为改造的顺利进行提供外部条件,而后者则通过与政治权力结合的方式,推行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审美范式与文化逻辑。但制度又是以人为根本的,或者说思想改造的悖谬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怀揣着不同目的进入"制度"的知识分子。因此,本章还以专节讨论了掌握话语权的"中心作家"在运动中的不同表现,以呈现历史本身的复杂面。第三章承接第二章的体制研究,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角度出发讨论作家主体的身份认同与叙事立场的迁移。在"前三十年",知识分子大多全盘接受了意识形态的改造要求,自觉成为革命宣传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但是,这种身份认同的原因又是极其多样的,当个人的因素参杂进来时,就需要我们分别分析。八十年代以后,集权政治指挥下的破坏性改造被指认为"历史错误"而得到逐步纠正,归来者们随之通过叙述悲惨的改造经验,来重新建构启蒙者的言说身份,但在这一过程中,创作主体和主流话语又出现了耐人寻味的同构关系。直到后现代主义兴起,知识分子越来越走向个体立场,他们所表现出了身份认同才真正趋于多元化。第四章和第五章转入对文本的具体考察,分别从知识分子形象建构与审美范型流变两个角度,讨论当代文学中改造题材的叙事流变。在这部分中,笔者没有从狭义的"形象分析"和"审美范式"角度阐释作品,而是力图在形象学、叙事学与思想史、文化史的中间建立起一套动态平衡的阐释机制,不只告诉读者有哪些形象和叙事手法,更要从这些表征性的符码背后找到不同时代话语留下的文化印记。结语一定程度上跳脱出"前三十年"意义上的"改造"概念,思考后现代语境中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和重归精神高地的可能性,并从专业化和道德化两方面提出了新的"自我提升"和"自我改造"要求。

金理[8](2013)在《陈思和学术年谱》文中研究说明一九五四年一月二十八日,陈思和出生于上海一户平民家庭,留下的记忆是:"金华路全长不足五百步,宽不足十五步,一端连接南京路,正面对着时装公司;一端连接九江路,顶头就是大舞台剧场,东面是华联商厦(永安公司),西面是一排旧式的住房,我就出生在那里,一间不知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子里。"①一九五五年,二岁。父亲响应"支援西北新兴城市建设"而远赴西安工作。从此,母亲毅然挑起抚育子女辛勤持家的重担,"在我们做子女的印象里,妈妈历来

林蓝[9](2008)在《让图书馆服务无所不在》文中认为论述了实现图书馆服务无所不在的理念和技术支持以及在图书馆实践中图书馆服务无所不在理念的实现。

刘恋[10](2007)在《在探索和创新中前行——祝贺《图书馆》出版200期》文中指出评述了《图书馆》第二个百期的16年历程中所体现的学术特征和重要成果。

二、图书馆人文精神随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书馆人文精神随想(论文提纲范文)

(1)搭起一座微信平台——巴金故居传播文学经典中的一些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一、变与不变中的选择
二、博物馆的使命和优势
三、原典精读是文学经典教育的根本方法
四、巴金故居微信平台的立体构成
五、把微信平台打造成多彩的人文空间

(2)中国钢琴音乐的“巴蜀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的创新性
    1.5 研究方法
2 中国钢琴音乐“巴蜀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2.1 “巴蜀风格”的内涵与外延
        2.1.1 “巴蜀风格”的内涵特征
        2.1.2 “巴蜀风格”钢琴作品的界定
    2.2 地域人文环境于巴蜀音乐风格形成的影响
        2.2.1 地理环境
        2.2.2 人文风情
        2.2.3 多元民族
        2.2.4 社会变迁
    2.3 “巴蜀风格”的民族化发展历程
        2.3.1 肇始与萌芽
        2.3.2 雏形初露
        2.3.3 形成与发展
3 中国钢琴音乐的“巴蜀风格”
    3.1 “巴蜀乐派”的创作风格
        3.1.1 巴蜀作曲家群落
        3.1.2 创作风格
    3.2 音乐作品的“巴蜀风格”
        3.2.1 采用民族民歌旋律的改编曲
        3.2.2 融合传统音乐音调的创作曲
    3.3 音乐语言的“巴蜀风格”
        3.3.1 巴蜀音调的旋法特征
        3.3.2 方言歌舞节奏的流露
        3.3.3 民族乐器音响的模仿
        3.3.4 巴蜀核心调式的运用
    3.4 审美意象的“巴蜀风格”
        3.4.1 音乐意境的渲染
        3.4.2 作品气韵的抒发
        3.4.3 民族性格的表达
4 新时代中国钢琴音乐“巴蜀风格”发展展望
    4.1 “巴蜀风格”钢琴音乐发展现状
        4.1.1 “巴蜀风格”现代音乐作品不断涌现
        4.1.2 “巴蜀风格”钢琴音乐创作后继乏力
    4.2 中国钢琴音乐“巴蜀风格”的发展与思考
        4.2.1 运用新的音乐形式,延续巴蜀音乐文化
        4.2.2 汲取传统音乐营养,突显“巴蜀风格”特色
        4.2.3 探索民族音乐特质,繁荣中国钢琴音乐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当代二胡作品创作的互文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互文性理论作为研究当代二胡作品在方法论意义上的探析
    一、互文性的定义
        (一)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
        (二)巴特的互文性理论
        (三)热奈特的互文性理论
    二、互文性中的文本概念
    三、音乐文本的构建
    四、互文性应用于二胡作品研究的可能性与意义
        (一)二胡作品创作来源的多元特征
        (二)互文性解构二胡作品的优势
第二章 当代二胡作品音响文本的互文性构建
    一、当代二胡作品吸收地域性音响文本
        (一)东:江南地区、广东地区音乐音响文本
        (二)南:赣南地区、湖南地区音乐音响文本
        (三)西:新疆地区音乐音响文本
        (四)北:陕西、河南、内蒙地区音乐音响文本
    二、戏曲音乐音响文本——以京、豫、秦、川剧为例
        (一)当代二胡作品中吸收的京剧唱腔音响文本
        (二)当代二胡作品吸收豫剧音响文本
        (三)当代二胡作品吸收的秦腔戏曲音响文本
        (四)当代二胡作品吸收的川剧音响文本
    三、当代二胡作品吸收拟声音响文本
        (一)模拟自然界音响文本
        (二)人工创造音响文本
第三章 二胡作品对其他文本的吸收
    一、文学作品文本对二胡作品的影响
    二、社会现状与意识形态对二胡作品创作的影响
        (一)描写新农村、新气象、新生活
        (二)描写社会主义建设
        (三)歌颂党、军人、革命英雄
    三、地方语言声调对二胡作品创作的影响
第四章 王建民五首二胡狂想曲中互文性音响解构
    一、王建民二胡作品中的音响文本
        (一)王建民二胡作品中的西方音响文本
        (三)王建民二胡作品中的地方音乐音响文本
        (三)王建民二胡作品中的拟声音响文本
    二、其他文本在王建民二胡作品中的体现
        (一)其他文本简述
        (二)其他文本的体现
    三、其他影响王建民二胡作品创作的因素
        (一)西方创作体裁影响因素
        (二)其他演奏技法影响因素
    四、互文性理论解构二胡作品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王一亭花鸟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关于王一亭花鸟画研究的现状
        一 关于王一亭生平的研究
        二 关于王一亭交游的研究
        三 关于王一亭绘画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目前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视角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视角
第一章 “博涉”之“博”——王一亭绘画的取法与师承
    第一节 王一亭绘画的早期蒙养
        一 家庭书画氛围的影响
        二 晚清金石学的余绪
        三 王一亭早期花鸟画的师承
    第二节 王一亭与“海上画派”
        一 拜师任伯年与徐小沧
        二 与吴昌硕的师友情缘
        三 王一亭对海派风格的继承
        四 王一亭在海上画派中的位置
        五 王画吴题:采访中对相关问题的再认识
第二章 中西共鉴——王一亭绘画的积学与互融
    第一节 王一亭对西方绘画理念的接受
        一 对景写生观念的理解
        二 油画的新尝试
        三 王一亭花鸟画中西方绘画观念自然生成
    第二节 东方传统艺术门类的融通与互补
        一 诗、书、画、印的审美综合
        二 笔墨与程式的互衬
    第三节 中国画科的边界与交融
        一 山水、花鸟、人物的边界
        二 以线塑形的艺术主张与实践
第三章 “博涉”到“精取”之变的内外因
    第一节 王一亭花鸟画转变的形式
        一 从“小写意”到“大写意”
        二 笔法转变的契机与表现
    第二节 文化认同——艺术观念转变的内因
        一 王一亭绘画思想承变的境遇
        二 文化认同的自律性
    第三节 环境、条件与个人抉择的外因
        一 民国时期海上画坛和美术教育的赞助人
        二 绘画风格的继承与个性化推进
        三 民间审美文化的借鉴与再创造
第四章 王一亭花鸟画的新变
    第一节 题材的扩展
        一 从生活到画面
        二 绘画题材扩展的表现
        三 笔墨与题材的适应调和
    第二节 笔墨语言的创新
        一 水、色、墨破染与勾勒技巧的分期演进
        二 色彩语言的融合发展
        三 个性化的构图手法
        四 笔墨程式的突破
    第三节 中西绘画融合的拓展
        一 西洋造型手法的吸收
        二 背景渲染与光色意识
第五章 王一亭花鸟画的精神内涵与时代意义
    第一节 境界高远:人文精神的体现
        一、题材的范围
        二 主题的提炼
        三 寓意与象征
    第二节 画为心声:悲悯情怀的表现
        一 从生活体验到笔墨转换
        二、悲悯情怀与精神寄托
    第三节 孑然独立:王一亭绘画的意义与回响
        一 王一亭花鸟画的时代内涵
        二 时代审美观视野下王一亭花鸟画的格调
        三 王一亭花鸟画的现代性与当代意义
        四 王一亭花鸟画的价值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王一亭现存作品图录
附录二 访谈资料汇总
附录三 笔者考察王一亭故居影像资料
附录四 王一亭常用印索引
附录五 吴昌硕曾孙吴越先生提供影印资料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主义
        1.1.2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建筑语境
        1.1.3 云南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历程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问题
        1.2.1 《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限定
        1.2.2 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的界定
        1.2.3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现状研究
        1.4.1 地域主义发展脉络
        1.4.2 中国地域性建筑发展脉络
        1.4.3 《云南建筑》折射出的云南地域性建筑创作实践现状及其发展综述
    1.5 研究方法及视角
        1.5.1 文本分析法
        1.5.2 分类分析法
        1.5.3 量化分析法
        1.5.4 关键词分析法
        1.5.5 图解分析法
    1.6 论文提纲及结构框架
第二章 建筑话语中的“在地”
    2.1 “地方概念”进入中国建筑界
    2.2 从台湾的“在地”到地域建筑的“在地”
        2.2.1 local(地方)
        2.2.2 region(地域)
        2.2.3 in-situ(在地)
        2.2.4 地方性、地域性、在地性的异同
    2.3 “在地”的“在”与“地”
        2.3.1 建筑师的“在”与海德格尔的“在”
        2.3.2 地方性的“地”与地域性的“地”
    2.4 “在地性”在建筑学上的界定
    2.5 研究云南建筑的“在地性”的意义及价值
    2.6 小结
第三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3.1 《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3.1.1 《云南建筑》概述
        3.1.2 《云南建筑》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的重要文献
        3.1.3 《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3.1.4 《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3.1.5 《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3.1.6 《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3.2 当代云南“在地性”创作的影响因素
        3.2.1 主体创作意识因素
        3.2.2 社会环境因素
        3.2.3 文化环境因素
        3.2.4 历史文脉因素
        3.2.5 技术特征因素
    3.4 小结
第四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
    4.1 云南地域性建筑发展的历史分期
    4.2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及建筑创作
        4.2.1 20 世纪80 年代震荡反思时期——地域特色外在表达时期
        4.2.2 20 世纪90 年代多元突破时期——地域特色内在表达时期
        4.2.3 21 世纪00 年代理性创新时期——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时期
        4.2.4 21 世纪10 年代本土话语建立时期——立足本土的地域精神追求时期
        4.2.5 小结
    4.3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演变
        4.3.1 CNKI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4.3.2 基于《云南建筑》的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4.3.3 基于关键词解析出的四大特征趋势变化
    4.4 小结
第五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典型案例解析
    5.1 典型作品与图解方法
        5.1.1 图解方法理论
        5.1.2 生成性图解和埃森曼图解方法
        5.1.3 典型建筑选取方法和解析价值
    5.2 20 世纪80 年代昆明旧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民族性”的图示体现
        5.2.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5.2.2 建筑生成手法
        5.2.3 工人的纪念碑——现代建筑的乡土纪念性
    5.3 20 世纪90 年代’99 昆明世博会中国馆案例解析——“地方性”的图示体现
        5.3.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5.3.2 建筑生成手法
        5.3.3 在传统的形式中追寻“现代化理想”
    5.4 21 世纪00 年代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案例解析——“地域性”的图示体现
        5.4.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5.4.2 建筑生成手法
        5.4.3 “真实”的现代建筑语言
    5.5 21 世纪10 年代昆明新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在地性”的图示体现
        5.5.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5.5.2 建筑生成手法
        5.5.3 解构与重构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云南建筑》1982-2018 年期刊状态及刊号列表
附录 C:《云南建筑》1980 年以后重要文献列表
附录 D:《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附录 E:《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附录 F:《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附录 G:《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6)百年二胡音乐风格与文化身份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视角与思路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百年二胡音乐风格及其嬗变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二胡音乐风格
        一、沿袭传统音乐载体的发展轨迹
        二、“西学东渐”背景下的发展轨迹
        三、民间到高校的身份转变
    第二节 20世纪中期二胡音乐风格的特殊性
        一、写实的民族主义风格
        二、本土意识下的“西体中用”风格
        三、“声腔化”的演绎风格
    第三节 新时期二胡音乐风格
        一、“体系化”二胡音乐风格
        二、传统音乐风格“边缘化”
        三、一种新的音乐风格
    第四节 21世纪二胡音乐风格
        一、“工业化创造”的表现
        二、西方作曲观念的影响
        三、技法借鉴与新技法开拓
第二章 百年二胡音乐文化身份的游离
    第一节 “全盘西化”表现
        一、意识形态的西化导向
        二、二胡音乐的拿来主义
    第二节 “中西融合”“兼收并蓄”表现
        一、三观争鸣的历史节点
        二、汇通中西的二胡音乐风格
    第三节 “国粹”里的民族话语
        一、追溯源于传统的二胡音乐身份
        二、传统音乐与二胡艺术的内在关联
第三章 百年二胡音乐风格文化身份的反思
    第一节 “寻求认同”观念
        一、“文化自卑”的历史踪迹
        二、当代音乐文化身份的危机
    第二节 “国粹主义”观念
        一、历史的追溯
        二、多维的理解
        三、观念的弊端
    第三节 “跨界融合”观念
        一、“跨界融合”的价值内核
        二、现实语境下中国音乐身份症候
        三、“新民乐”的理想境域
第四章 对二胡音乐风格文化身份重建的思考
    第一节 基于生态文明观念构建文化多样性
        一、“生态文明”对二胡音乐风格发展的要求
        二、“主体间性”对二胡音乐风格发展的启示
        三、传统音乐的内在结构力对二胡音乐风格发展的规定
    第二节 “教育传承”的理念
        一、音乐语言的文化身份认知
        二、“天人合一”和“演创合一”的认知
        三、“双轨并行”的教育机制
    第三节 确立音乐文化风格的主体立场
        一、目前音乐体系单边发展的现象分析
        二、中国音乐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三、强调中华文化属性意识观
        四、确立文化身份特质的必要性
结语
    一、对多元视角的再认识
    二、二胡音乐风格现实样态的身份危机
    三、强化二胡音乐风格的文化身份
附录:中国二胡源流研究综述
    一、二胡源流观点分析
    二、民国以前的二胡音乐原生状态
    三、二胡名称之来源
    四、二胡的称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发生与反思 第一节
    阶级话语的错位与知识分子的改造悖论 第二节
    研究现状的梳理 第三节
    基本概念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思想溯源与历史发展 第一节
    左翼作家的自我改造与延安文艺整风的发生 第二节
    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方法与形式 第二章
    文学制度的建立与思想改造的展开 第一节
    文学组织的建立与改造的外部保障 第二节
    文学批评制度的建立与改造的内部操作 第三节
    "中心作家"与改造的话语权 第三章
    知识主体的身份认同与创作立场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作家的身份认同 第二节
    改造运动中政治身份的多重认同路径 第三节
    新启蒙立场的生成与思想改造的余音 第四节
    个体化的历史叙述与其内在矛盾 第四章
    文化语境的变迁与文学形象的转向 第一节
    改造叙事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演变 第二节
    知识:难以消弭的"他者"想象 第三节
    苦难:从革命的殉道者到权力的受难者 第四节
    人民:历史主体的建构与退场 第五章
    时代嬗变下改造叙事的审美重构 第一节
    叙事的"去政治化"与日常生活的呈现 第二节
    暴力的现代性诠释与审美的偏误 第三节
    审父叙事与知识分子受难神话的解构 结语
    未完成的知识分子"自我改造"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后现代时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第二节
    由文本到现实:另一种意义的"自我改造"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9)让图书馆服务无所不在(论文提纲范文)

1 理念, 让图书馆服务无所不在
2 信息技术, 让“图书馆服务无所不在”插上翅膀
3 “图书馆服务无所不在”在实践中生长

四、图书馆人文精神随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搭起一座微信平台——巴金故居传播文学经典中的一些尝试[J]. 周立民.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中国钢琴音乐的“巴蜀风格”研究[D]. 艾可.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当代二胡作品创作的互文性分析研究[D]. 宋雨轩.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4]王一亭花鸟画研究[D]. 王忠民.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5]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D]. 范小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百年二胡音乐风格与文化身份考察[D]. 王晓南.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7]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D]. 章涛. 浙江大学, 2016(07)
  • [8]陈思和学术年谱[J]. 金理. 东吴学术, 2013(01)
  • [9]让图书馆服务无所不在[J]. 林蓝. 图书馆, 2008(01)
  • [10]在探索和创新中前行——祝贺《图书馆》出版200期[J]. 刘恋. 图书馆, 2007(05)

标签:;  ;  ;  ;  ;  

对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