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付柏滋[1](2021)在《PVC行业汞减排清洁生产关键技术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氯乙烯是一种热塑性树脂,以氯乙烯为单体通过多种聚合方式生产而成。因其具有耐热、耐磨损、耐腐蚀等优势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农业等领域。电石法是我国生产聚氯乙烯的主流方法,也是我国用汞量最大的生产方法之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汞废水、废活性炭和废汞触媒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如何减少含汞废物的产生以及有效地处理含汞废物,已成为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及对先进企业的现场调研,结合工艺流程和产汞节点,梳理现有的催化剂技术、乙炔气清净技术、气相除汞技术及含汞废水处理技术。其次,利用多属性综合评估法,从定量(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经济、技术等指标)和定性(专家打分法)两个方向建立评估指标框架并设置相应的权重,对各环节的各项先进技术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催化剂、乙炔气清净、气相除汞及含汞废水处理等技术中,评分排名最优的依序为铜基催化剂、以浓硫酸为试剂的乙炔气清净技术、新型高效除汞器及预处理+除汞和重金属捕捉技术。此技术评估结果为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汞减排技术提供了有效支持。
李震一[2](2020)在《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化工新材料产业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发展重点,化工新材料日益成为地区抢夺发展高地的关键领域,正在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其细分领域的氯化高分子材料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较早进入氯化高分子材料行业的企业,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已占得先机,现已成为一家集生产、经营、研发和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氯碱中下游产品生产商。其自主研发并生产的氯化聚氯乙烯(CPVC)树脂、高氯化聚乙烯(HCPE)树脂等主营产品具备良好的耐热性和耐酸碱性,品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建材、管材、管件、板材、电线电缆、防水卷材、粘合剂、涂料等二十多个领域,畅销美洲、东南亚、中东、印度、韩国等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但也应看到,受国际形势复杂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以及国内环保政策和现有技术水平的限制,氯化高分子行业的市场需求和原材料供给波动较大,要想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长远发展目标,亟需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指导企业实践。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案例研究、比较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采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的PEST四因素模型、波特“五力”模型、EFE(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和IFE(内部因素评价)矩阵、价值链等工具,充分考虑企业所在氯化高分子行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对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面临的机会与威胁、拥有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得出企业既面临着市场潜力巨大、行业补助利好等机遇,又面临着环保政策趋严、产品替代需求较低等威胁;既具备研发能力强、生产工艺先进成熟、市场份额占比较大等优势,又受到人才结构性短缺、资本运营效率较低、融资渠道较窄等劣势的制约。本文结合SWOT分析和企业使命、愿景和目标,从企业战略态势的角度得出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应采取增长型(扩张型)战略的结论,然后结合增长型战略和企业实际,制定了市场渗透战略和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最后,本文结合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价值链的重点环节,提出了以产研联盟拓宽原材料供给渠道、依托产品创新持续扩大生产规模、完善营销网络构建加快国内市场拓展的战略实施举措,以及加强资本运作效率、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高效运转的组织架构三项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结果贴近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实际,对企业有针对性的指导作用。同时,在案例选择上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创新性,拓展了化工领域关于发展战略的研究,能够为同行业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尹冲[3](2020)在《LTHX公司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借助万物互联以及数字化信息时代的东风,我国的氯碱化工行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契机。该行业不断壮大,企业规模不断增多,其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一方面是基于国家对于化学建材的推广政策的实施,另一方面,基于我国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理念。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断增大,而内需的不断扩大也意味着该行业更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氯碱产品的需求量激增已经成为趋势。氯碱化工是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基础化工。以“氯碱氢平衡”作为关键点,通过全面促使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促使精细化工的“产品树”以及“产品链”得到有效的培养,进而,推动闲置落后产能的退出,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唯有如此,才能促使氯碱化工逐步体系化、规范化,并且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逐步走向集约化发展道路。LTHX公司是鲁西南唯一的煤、电、盐、化一体的大型企业。本文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时代背景,以LTHX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一体化战略为理论基础,结合氯碱化工产业结构,运用一体化战略管理理论和PEST模型、波特五力分析模型、EFE/IFE矩阵、SWOT分析法、QSPM矩阵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LTHX公司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提出LTHX公司拉伸产业链,实施上下游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措施,并分析得出发展路径和保障。这是一体化发展战略理论的具体应用,为公司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也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杨一摩[4](2019)在《聚氯乙烯弹性地板耐磨性测试方法及增塑剂含量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聚氯乙烯弹性地板在各种场所的应用愈加广泛,从而地板性能的优劣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耐磨性以及一些重点物理性能。耐磨性的两种主要试验方法为:一般磨耗法和FRICK-TABER落砂磨耗法,采用这两种不同的试验方法对于聚氯乙烯弹性地板进行耐磨性试验,会得到不同形式的结果和评价,这两种方法的差异受到了极大关注。而增塑剂作为聚氯乙烯弹性地板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成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围绕其含量对于性能的影响展开。因此研究聚氯乙烯弹性地板两种耐磨性方法的差异、增塑剂含量对各性能影响及规律对于聚氯乙烯弹性地板日后的研发、质量控制等工作均有非常大的意义。本文研究了聚氯乙烯弹性地板两种耐磨性方法的原理、试验方法、结果处理和评价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和说明,比较了两者的区别和优劣性;同时还进行了聚氯乙烯弹性地板耐磨层中增塑剂的改性研究,在不改变基础配方组成的前提下对增塑剂含量不同的地板进行各性能试验,观察随着增塑剂含量变化各性能的变化规律。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FRICK-TABER落砂磨耗法较一般磨耗法来评价聚氯乙烯弹性地板的耐磨性具有明显优势,试验结果量化,等级分级细致,试验过程稳定,评估结果也客观、明确,具有现实意义,因此使用FRICK-TABER落砂磨耗法有利于研究聚氯乙烯弹性地板的耐磨性好坏。2、随着增塑剂含量在15%-25%范围内增加,聚氯乙烯弹性地板耐磨性呈缓慢下降趋势,硬度也逐渐降低,而加热尺寸变化率、加热翘曲、弯曲性和耐脚轮试验性能变化不大。进一步总结规律得出结论,耐磨性能与硬度随着增塑剂在该范围内含量变化具有正相关关系,这一规律的总结有助于简化增塑剂含量变化研究中聚氯乙烯弹性地板硬度这一性能的检测,并掌握性能的变化总趋势,对于聚氯乙烯弹性地板耐磨层中增塑剂的改性研究工作有着实际意义。
张金杰[5](2019)在《水滑石的制备改性及其对聚氯乙烯树脂(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聚氯乙烯(PVC)由于自身的缺陷,其加工温度为180℃,而分解温度为130℃,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添加热稳定剂,防止其在加工过程中的热分解。针对聚氯乙烯(PVC)热稳定剂生产与应用中存在的价格高、热稳定性差等问题,开展了水滑石的制备改性及其对PVC热稳定性能影响的研究。分析了不同有机金属盐对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的影响;合成常规二元水滑石(LDHs);稀土三元水滑石和对水滑石进行表面活改性,通过对合成的三种水滑石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分析,研究三种水滑石的性能。通过添加到聚氯乙烯(PVC)材料中研究三种水滑石对其性能的影响。主要通过对加工成的聚氯乙烯树脂(PVC)进行热失重分析(TGA);SEM微观表征;刚果红测试;静态烘箱老化测试及抑烟性能的测试研究聚氯乙烯(PVC)加工助剂对其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在控制其他加工助剂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测试有机金属盐对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同等剂量的热稳定剂中乙酰丙酮钙的热稳定效果优于乙酰丙酮锌和乙酰丙酮铝。当有机金属类用量相同的情况下,乙酰丙酮钙-聚氯乙烯树脂的热稳定性能最佳,静态老化实验中,80min后聚氯乙烯树脂才变为棕色,刚果红测试时间为22min,拉伸强度为52MPa。乙酰丙酮钙与聚氯乙烯树脂的相容性较好,能够抑制聚氯乙烯的热分解及提高聚氯乙烯树脂的力学性能。(2)成功制备Mg-Al-LDHs二元水滑石,与稀土金属镧掺杂的三元水滑石LaLDHs。在合成水滑石时,随着水热时间和温度的增加,水滑石的晶型结构较好,但考虑到工业化生产与成本问题最终确定水滑石的水热温度为150℃,水热时间为10h。研究表明在水滑石中参杂稀土金属元素能有效的提高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性。对比发现当La3+与Al3+的摩尔比为1:3时,水滑石在聚氯乙烯(PVC)中的热稳定效果达到最佳。根据刚果红测试结果显示,镧铝比为1:3时比常规水滑石添加到PVC中热稳定时间提高了20min。加镧的水滑石-聚氯乙烯树脂的热稳定性比常规水滑石抑烟效果好,PVC-LDHs烟密度为79%,镧铝比为1:3时的PVC-LaLDHs烟密度为55%,减小了24%。(3)将镧铝比为1:3的La-LDHs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氧乙烯月桂醇醚硫酸钠、单烷基磷酸酯钾及脂肪酸的聚氧乙烯酯进行表面改性,经过XRD、FTIR和SEM分析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氧乙烯月桂醇醚硫酸钠改性的水滑石破坏了水滑石原有的结晶状态,使得水滑石的晶型不再单一。而单烷基磷酸酯钾和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基本不会破坏水滑石与原有的结构形态,且结晶性较好。经过力学拉伸测试改性后的水滑石与聚氯乙烯的拉伸强度在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仅为4%的情况下,其拉伸强度提高了80%,表面活性剂使得水滑石与聚乙烯的相容性得到了改善,提高了水滑石在聚氯乙烯中的分散性和流动性,进而提高了聚氯乙烯的机械性能。
冯佳萌[6](2019)在《环状有机酸稀土稳定剂的制备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章首先采用对甲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以及硝酸镧等为原料,分别合成了对甲基苯甲酸镧和对氨基苯甲酸镧两种稀土热稳定剂。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热分析以及元素分析等表征手段分别确定了两种稀土热稳定剂的分子式。与此同时,将两种稀土稳定剂加入到PVC样品中,通过刚果红实验以及变色实验研究稀土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当对甲基苯甲酸镧单独作为PVC样品的热稳定剂时,热稳定时间达到12 min;当对氨基苯甲酸镧单独作为PVC样品的热稳定剂时,热稳定性能较好,热稳定时间长达23 min,此时PVC样品的抗变色性能也良好。将稀土稳定剂分别与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和季戊四醇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进行复配,研究复合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性能。发现对氨基苯甲酸镧能够有效地抑制“锌烧”现象,而对甲基苯甲酸镧对“锌烧”的抑制作用不够明显。随后,以对氨基苯甲酸、硝酸镧或者硝酸铈为原料合成了对氨基苯甲酸铈和对氨基苯甲酸镧铈,研究不同稀土元素对稀土热稳定剂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对氨基苯甲酸镧、对氨基苯甲酸铈以及对氨基苯甲酸镧铈对PVC样品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刚果红实验和变色实验的结果表明:在三种稀土热稳定剂独立作用时,对PVC样品热稳定性能的优劣顺序为:对氨基苯甲酸镧>对氨基苯甲酸镧铈>对氨基苯甲酸铈。但是,在复配实验中,对氨基苯甲酸铈或者对氨基苯甲酸镧铈与硬脂酸锌、硬脂酸钙或者季戊四醇复配的复合稳定剂的热稳定性能比对氨基苯甲酸镧复配的复合稳定剂的性能略好。其中,当复配方案为对氨基苯甲酸镧铈:硬脂酸锌:季戊四醇=1:1:3时,热稳定时间达到60 min;对氨基苯甲酸铈:硬脂酸锌:季戊四醇=1:1:3时,热稳定时间达到50 min,相比于稀土热稳定剂单独作用时,复合热稳定剂给予了PVC样品更好的抗变色性能和更持久的热稳定时间,说明稀土热稳定剂与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和季戊四醇之间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最后,研究了稀土稳定剂的作用机理,稀土热稳定剂中的镧离子或者铈离子可以吸收PVC样品降解过程中释放的HCl气体,从而降低了HCl气体的含量,减少甚至抑制了HCl气体对PVC样品降解的自催化作用,从而达到对PVC样品的热稳定作用。稀土热稳定剂中的镧离子或者铈离子会和PVC样品释放的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镧或者氯化铈。将稀土热稳定剂添加到PVC样品中,利用转矩流变仪进行聚氯乙烯的加工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稀土热稳定剂能够促进聚氯乙烯的塑化,从而大大缩短PVC样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塑化时间。
武亮[7](2019)在《环氧棉籽油的制备及PVC复合终止剂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氯乙烯(PVC)是世界上主要的化学树脂之一,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物医疗、军工、国防、电子器件等各个领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自从2005年开始,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PVC生产国。由于我国“多煤、贫油、少气”的特点,以电石为原料的乙炔法生产PVC占据我国PVC产能绝大部分。近年来,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下降和较低的建材市场需求,电石乙炔法PVC行业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通过技术提升,提高PVC产品质量,是PVC生产企业的必经之路。中国是棉花产量大国,新疆地区又是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但由于棉籽油特有的品质较低问题,使得棉籽油作为食用油而难以推广,其价格在各种植物油脂中是最低的,因此,急需开展棉籽油的精深加工,拓展其用途并增加其附加值。本课题针对以上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对棉籽油的环氧化反应进行了条件探索,对生产工艺模拟优化后进行了产业化试产,最后,对环氧棉籽油基PVC复合终止剂配方进行了研究,用环氧棉籽油和终止剂和稳定剂的相容性,通过协同作用,原位终止增塑PVC,提高PVC的综合质量。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过氧甲酸法制备环氧棉籽油工艺的条件优化。采用过氧甲酸法制备环氧棉籽油,探究了不同催化剂、受氧剂、双氧水与硫酸比例、温度、油相与水相体积比,对环氧化反应的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及环氧棉籽油环氧值和碘值的影响。从中选择出了制备环氧棉籽油合适的原料配比和反应条件。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本部分工作对反应进行了70倍放大实验结果得到的环氧棉籽油质量较好,环氧值较高,碘值较低,反应的转化率较高。本部分实验为后续环氧棉籽油的工业化试产提供了理论基础。2.过氧甲酸法制备环氧棉籽油工艺的模拟优化与工业化试产研究。基于上部分工作中过氧甲酸法制备环氧棉籽油的实验条件和操作方法,对棉籽油环氧化工艺流程进行模拟优化,通过新组分的添加及物性方法的选择、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反应器的选择、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选择出适宜的物料配比及反应条件,并对双氧水和甲酸的回收进行了模拟优化。最后对环氧棉籽油进行工业化试产,得到的环氧棉籽油颜色纯正,质量较好,环氧值较高。3.环氧棉籽油基PVC复合终止剂配方研究。以环氧棉籽油为基体,通过常用终止剂复合制备出了环氧棉籽油基PVC复合终止剂,且加入的助剂与环氧棉籽油相容性较好,颜色较浅,无明显沉淀产生,该复合终止剂既可以原位增塑PVC,又可以终止PVC聚合。经过PVC树脂的10项检测可以可以看出加入含环氧棉籽油基PVC复合终止剂制备的PVC树脂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合格水平,产品的质量较好。该方法制备的复合终止剂绿色环保、价格低廉、操作步骤简单方便,有望实现工业化生产。
刘悦[8](2019)在《生物基碳材料高效催化乙炔氢氯化合成氯乙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氯乙烯(PVC)作为目前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与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和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统称为五大通用树脂。氯乙烯是制备聚氯乙烯的单体,它的工业化生产路线主要有乙炔法和乙烯法两条,由于我国资源富煤贫油的特点,目前我国氯乙烯工业主要使用乙炔法。但是,乙炔氢氯化反应制备氯乙烯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氯化汞有毒,高温下不稳定,易挥发,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类健康。因此开发廉价易得的无汞催化剂是我国煤基聚氯乙烯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任务。本论文主要针对这个问题,开发了两种廉价易制备的生物碳多孔氮掺杂材料催化剂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两种催化剂具备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表现出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竹子加工后废料为原料,以氯化锌为活化剂,丙烯酰胺为氮源,通过简单的“一锅法”工艺,无需添加任何金属,制备得到了竹基生物质氮掺杂碳催化剂,应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中。我们对催化剂制备过程进行了优化,探究了氮掺杂量、活化剂用量和煅烧温度等制备工艺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催化剂活性评价测试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00?C,乙炔空速为1.0 mL/(min?g)的反应条件下,乙炔初始转化率高达95%,氯乙烯选择性大于98%,反应50小时后乙炔转化率仍保持在90%以上,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并且我们对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材料表征,BET(氮气等温吸附-脱附曲线)和S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竹基氮掺杂催化剂N-BC具备特殊的纤维管状物理结构,并且活化剂氯化锌成功在材料内部进行了拓孔,使得N-BC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EA(元素分析)、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PS(光电子能谱分析)等结果均表明,氮成功掺杂入了碳骨架中,改变了电子传递能力;利用XPS结果分析了N-BC材料中的碳氮化学态,发现其中吡啶氮含量很高,除此外,还存在一定的含氧官能团;TPD(程序升温吸附分析)结果有力地解释了N-BC催化剂高活性是由于其对反应物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较大。2.在对竹基氮掺杂多孔碳催化剂的研究基础上,我们以豆子榨油后得到的豆粕这种高氮含量的生物质为原料,不需要外加氮源,只需活化剂拓孔即制备得到了豆粕基多孔碳催化剂SBMCs,并将之用于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我们筛选了各种活化剂和活化剂的用量,以及煅烧温度对SBMCs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以氯化锌为活化剂,用量为豆粕0.5和1.0倍,煅烧温度为500和600?C条件下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最高。结果表明,SBM-1.0Zn-600在反应温度为200?C,乙炔空速1.0 mL/(min?g)的评价条件下,乙炔初始转化率高达99%,反应120 h后乙炔转化率还保持在96%以上,未见明显失活。我们还对SBM-0.5Zn-600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发现其乙炔转化率在反应320 h后,还保持在90%左右,未见明显失活,表现出一定的工业化应用前景。我们对得到的SBMCs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材料表征,发现虽然未外加氮源,但SBMCs中存在较高氮含量,并且由于氮来自于豆粕原料本身,所以氮掺杂过程较外加氮源的碳氮材料,其掺杂量更大,分布更均匀,掺杂质量更高。除此外,我们发现SBMCs中存在的氮化学态主要为吡咯氮和吡啶氮,以往的研究表明此两种氮是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的主要活性位点。
李辉[9](2017)在《HDXY集团战略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XDXY集团是中国知名的大型资源能源综合产业集团,总部设在广州市,业务和市场网络遍及全球,秉承“以实干创造未来”的企业精神,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形成了“新能源、环保、新材料和交易所”四大支柱产业体系。HDXY集团坚持循环型经济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内蒙古自治区得天独厚的资源能源优势和政策优势打造矿产原料基地,生产各类化工原料、PVC制品、环保产品及化工新材料等产品,实现了氯碱化工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成为国内发展循环经济的典范。本文首先回顾HDXY集团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对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分析,梳理HDXY集团面临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拥有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SWOT组合分析方法,对比和分析HDXY集团的战略发展方向,并确定符合HDXY集团的发展战略,最后提出协助战略实施的主要措施。
梁诚[10](2016)在《氯碱行业“十三五”发展机会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十三五"期间是氯碱行业解决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和矛盾的关键期。依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规划,探索氯碱行业发展路径。重点从原料多元化、发展化工新材料、开发氟硅材料、开发高端专用化学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础产品原料路线改变、低碳与节能环保、发展模式创新等众多方面给氯碱行业发展带来的机会进行分析。
二、我国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PVC行业汞减排清洁生产关键技术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PVC行业汞污染问题 |
1.1.2 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2.1 PVC行业国内外发展现状 |
2.2 常见技术评估方法 |
2.3 PVC行业针对汞的相关管理政策情况 |
第三章 PVC行业汞减排清洁生产技术评估方法与模型建立 |
3.1 PVC行业汞减排清洁生产技术体系的建立 |
3.1.1 催化剂技术 |
3.1.2 乙炔气清净技术 |
3.1.3 气相除汞技术 |
3.1.4 含汞废水处理技术 |
3.2 PVC行业汞减排清洁生产技术评估方法的筛选 |
3.3 PVC行业汞减排清洁生产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汞减排清洁生产技术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3.3.2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3 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因素集的构建 |
3.3.4 隶属度函数的计算 |
3.3.5 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及权重集的构建 |
3.3.6 综合评估 |
第四章 PVC行业针对汞的清洁生产关键技术评估 |
4.1 催化剂技术评估 |
4.1.1 构建技术评估指标与因素集 |
4.1.2 隶属度的确定及计算 |
4.1.3 技术权重集的构建 |
4.1.4 技术综合评估 |
4.1.5 评估结果及分析 |
4.2 乙炔气清净技术评估 |
4.2.1 构建技术评估指标与因素集 |
4.2.2 隶属度的确定及计算 |
4.2.3 技术权重集的构建 |
4.2.4 技术综合评估 |
4.2.5 评估结果及分析 |
4.3 气相除汞技术评估 |
4.3.1 构建技术评估指标与因素集 |
4.3.2 隶属度的确定及计算 |
4.3.3 技术权重集的构建 |
4.3.4 技术综合评估 |
4.3.5 评估结果及分析 |
4.4 含汞废水处理技术评估 |
4.4.1 构建技术评估指标与因素集 |
4.4.2 隶属度的确定及计算 |
4.4.3 技术权重集的构建 |
4.4.4 技术综合评估 |
4.4.5 评估结果及分析 |
4.5 PVC行业针对汞的清洁生产关键技术评估结果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企业战略理论概述 |
2.1.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2.1.2 国外企业战略理论相关文献述评 |
2.1.3 国内企业战略理论相关文献述评 |
2.2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及相关文献述评 |
2.2.1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概述 |
2.2.2 企业发展战略相关文献述评 |
2.2.3 化工企业发展战略相关文献述评 |
第3章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高分子行业现状 |
3.2.2 氯化高分子行业市场现状 |
3.3 行业竞争分析 |
3.3.1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
3.3.2 新进入者的威胁 |
3.3.3 替代品的威胁 |
3.3.4 供应商的谈判能力 |
3.3.5 购买者的谈判能力 |
3.4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
第4章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4.1.1 发展历程 |
4.1.2 组织架构 |
4.1.3 经营现状 |
4.2 企业资源分析 |
4.2.1 有形资源 |
4.2.2 无形资源 |
4.2.3 人力资源 |
4.3 企业能力分析 |
4.3.1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价值链描述 |
4.3.2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能力分析 |
4.4 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
4.4.1 技术层面:生产制造能力 |
4.4.2 创新层面:产品创新能力 |
4.5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
第5章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选择和制定 |
5.1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SWOT分析 |
5.1.1 优势分析 |
5.1.2 劣势分析 |
5.1.3 机会分析 |
5.1.4 威胁分析 |
5.2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愿景和使命 |
5.3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和定位 |
5.3.1 战略目标 |
5.3.2 战略定位 |
5.4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第6章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实施与保障 |
6.1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实施 |
6.1.1 以产研联盟拓宽原材料供给渠道 |
6.1.2 依托产品创新持续扩大生产规模 |
6.1.3 完善营销网络构建加快国内市场拓展 |
6.2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保障 |
6.2.1 加强资本运作效率 |
6.2.2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
6.2.3 建立高效运转的组织架构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LTHX公司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实践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一体化战略概念 |
1.2.2 一体化战略研究成果 |
1.2.3 氯碱行业一体化发展研究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一体化战略 |
2.1.1 一体化战略的概念 |
2.1.2 一体化战略的分类 |
2.1.3 一体化战略的模式选择 |
2.2 战略分析工具 |
2.2.1 PEST模型 |
2.2.2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2.2.3 EFE/IFE矩阵 |
2.2.4 SWOT分析法 |
2.2.5 QSPM矩阵 |
第三章 LTHX公司战略发展现状分析 |
3.1 公司简介 |
3.1.1 公司概况 |
3.1.2 公司发展历程 |
3.1.3 公司发展现状 |
3.2 行业发展概述 |
3.2.1 行业概述 |
3.2.2 氯碱化工现状 |
3.2.3 行业发展趋势 |
第四章 LTHX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
4.1 外部环境分析 |
4.1.1 宏观环境的PEST模型分析 |
4.1.2 行业环境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4.1.3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 |
4.2 内部环境分析 |
4.2.1 企业的有形资源 |
4.2.2 企业的人力资源 |
4.2.3 企业的无形资源 |
4.2.4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 |
4.3 SWOT分析 |
4.3.1 优势分析(S) |
4.3.2 劣势分析(W) |
4.3.3 机遇分析(O) |
4.3.4 威胁分析(T) |
4.4 SWOT定性分析 |
4.5 QSPM矩阵分析 |
第五章 LTHX公司一体化战略制定 |
5.1 LTHX公司发展战略定位 |
5.1.1 业务战略 |
5.1.2 职能战略 |
5.2 LTHX公司发展战略目标 |
5.2.1 总体目标 |
5.2.2 业务发展目标 |
第六章 LTHX公司一体化战略实施 |
6.1 实施路径 |
6.1.1 发展途径 |
6.1.2 具体步骤 |
6.2 实施保障 |
6.2.1 组织保障 |
6.2.2 资金保障 |
6.2.3 技术保障 |
6.2.4 人才保障 |
6.2.5 安全保障 |
6.2.6 文化保障 |
6.3 预期效果评价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聚氯乙烯弹性地板耐磨性测试方法及增塑剂含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氯乙烯弹性地板发展现状 |
1.3 聚氯乙烯弹性地板的种类 |
1.4 聚氯乙烯弹性地板主要成分 |
1.5 聚氯乙烯弹性地板中增塑剂种类及重要性 |
1.6 聚氯乙烯弹性地板生产工艺介绍 |
1.7 聚氯乙烯弹性地板重要性能 |
1.8 聚氯乙烯弹性地板耐磨性评价方法 |
1.9 论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9.1 论文研究意义 |
1.9.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氯乙烯弹性地板耐磨性测试方法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耐磨性试验方法 |
2.2.1 两种耐磨方法及在国内外标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
2.2.2 一般磨耗法 |
2.2.3 FRICK-TABER落砂磨耗法 |
2.2.4 磨耗介质 |
2.2.5 磨耗设备 |
2.3 实验部分 |
2.3.1 聚氯乙烯弹性地板样品 |
2.3.2 一般磨耗法 |
2.3.3 FRICK-TABER落砂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两种磨耗法的实验结果 |
2.4.2 两种磨耗法的结果评估方法分析 |
2.4.3 两种磨耗法的各类影响因素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增塑剂含量对聚氯乙烯弹性地板影响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样品制备 |
3.2.3 试验过程步骤和结果计算 |
3.3 结果分析 |
3.3.1 增塑剂含量对聚氯乙烯弹性地板加热尺寸变化率的影响 |
3.3.2 增塑剂含量对聚氯乙烯弹性地板加热翘曲的影响 |
3.3.3 增塑剂含量对聚氯乙烯弹性地板弯曲性的影响 |
3.3.4 增塑剂含量对聚氯乙烯弹性地板硬度的影响 |
3.3.5 增塑剂含量对聚氯乙烯弹性地板耐脚轮性能的影响 |
3.3.6 增塑剂含量对聚氯乙烯弹性地板的耐磨性能的影响 |
3.3.7 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水滑石的制备改性及其对聚氯乙烯树脂(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氯乙烯(PVC)加工助剂研究现状 |
1.2.1 增塑剂 |
1.2.1.1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OP) |
1.2.1.2 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 |
1.2.1.3 聚酯类增塑剂 |
1.2.2 热稳定剂 |
1.2.2.1 甲基锡类 |
1.2.2.2 金属皂化物 |
1.2.2.3 铅盐类 |
1.2.3 填充剂 |
1.3 水滑石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有机金属盐对PVC树脂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1.4.2 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在聚氯乙烯树脂中的性能研究 |
1.4.3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水滑石及其在聚氯乙烯中的应用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 |
2 有机金属盐对PVC热稳定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聚氯乙烯树脂的加工 |
2.2.3.2 聚氯乙烯树脂的静态老化测试 |
2.2.3.3 聚氯乙烯树脂的刚果红测试 |
2.2.3.4 热重分析测试 |
2.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2.2.3.6 力学性能测试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有机金属盐对聚氯乙烯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2.3.1.1 静态老化实验 |
2.3.1.2 热失重分析 |
2.3.1.3 刚果红试验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3 有机金属盐-聚氯乙烯树脂力学性能测试 |
2.4 小结 |
3 类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在PVC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水滑石的制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2.4 新型水滑石的表征 |
3.2.4.1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
3.2.4.2 X射线衍射光谱(XRD) |
3.2.4.3 热稳定性分析 |
3.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3.2.4.5 透射电镜(TEM)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FT-IR分析 |
3.3.2 XRD分析 |
3.3.3 热稳定性分析 |
3.3.4 扫描电镜(SEM) |
3.3.5 透射电镜分析(TEM) |
3.4 水滑石在PVC中应用 |
3.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4.2 实验方法 |
3.4.3 水滑石-聚氯乙烯(PVC)的表征 |
3.4.3.1 热失重分析仪(TGA) |
3.4.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3.4.3.3 聚氯乙烯热稳定实验 |
3.4.3.4 烟密度测试 |
3.4.3.5 聚氯乙烯树脂力学测试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热失重(TGA)分析 |
3.5.2 水滑石-聚氯乙烯树脂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3.5.3 热稳定测试 |
3.5.4 烟密度测试 |
3.5.5 力学性能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4 水滑石的改性及其在聚氯乙烯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改性水滑石的制备 |
4.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过程 |
4.2.4 改性水滑石的表征 |
4.2.4.1 FTIR分析 |
4.2.4.2 X射线衍射光谱(XRD) |
4.2.4.3 热失重(TG) |
4.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4.3 改性水滑石结果与分析 |
4.3.1 FT-IR分析 |
4.3.2 X射线衍射光谱(XRD) |
4.3.3 TG分析 |
4.3.4 SEM分析 |
4.4 改性水滑石在PVC中应用 |
4.4.1 改性水滑石-聚氯乙烯的制备 |
4.4.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4.1.2 实验方法 |
4.4.2 聚氯乙烯(PVC)的表征 |
4.4.2.1 热失重分析仪(TGA) |
4.4.2.2 聚氯乙烯树脂的静态老化测试 |
4.4.2.3 聚氯乙烯树脂的刚果红测试 |
4.4.2.4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4.4.2.5 力学性能测试 |
4.4.2.6 烟密度测试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1 热失重分析仪(TGA) |
4.5.2 静态老化实验 |
4.5.3 刚果红实验 |
4.5.4 扫描电镜(SEM) |
4.5.5 力学性能测试 |
4.5.6 烟密度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环状有机酸稀土稳定剂的制备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PVC综述 |
1.1.1 PVC简介 |
1.1.2 PVC降解机理 |
1.1.3 PVC稳定机理 |
1.2 稳定剂综述 |
1.2.1 铅盐类稳定剂 |
1.2.2 有机锡类稳定剂 |
1.2.3 金属皂类稳定剂 |
1.2.4 有机辅助类稳定剂 |
1.2.5 稀土类稳定剂 |
1.3 稀土稳定剂综述 |
1.3.1 稀土类稳定剂的作用机理 |
1.3.2 稀土类稳定剂的性能特点 |
1.3.3 稀土类稳定剂研究现状 |
1.3.4 稀土类稳定剂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5 稀土类稳定剂发展前景及趋势 |
1.4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1.4.1 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2 实验原料、设备及方法 |
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制备方法 |
2.3.1 对甲基苯甲酸镧制备方法 |
2.3.2 对氨基苯甲酸镧制备方法 |
2.3.3 对氨基苯甲酸铈制备方法 |
2.3.4 对氨基苯甲酸镧铈制备方法 |
2.4 实验方法 |
2.4.1 理化性质研究 |
2.4.2 热稳定性能研究 |
2.4.3 塑化性能研究 |
3 不同基团对稀土稳定剂性能的影响 |
3.1 对甲基苯甲酸镧的表征 |
3.1.1 红外光谱分析 |
3.1.2 紫外光谱分析 |
3.1.3 热分析 |
3.1.4 元素分析 |
3.2 对氨基苯甲酸镧的表征 |
3.2.1 红外光谱分析 |
3.2.2 紫外光谱分析 |
3.2.3 热分析 |
3.2.4 元素分析 |
3.3 热稳定性能研究 |
3.4 稀土稳定剂与其它稳定剂复配 |
3.4.1 稀土稳定剂与硬脂酸锌复配 |
3.4.2 稀土稳定剂与硬脂酸钙复配 |
3.4.3 稀土稳定剂与季戊四醇复配 |
3.4.4 稀土稳定剂与硬脂酸锌和季戊四醇复配 |
3.4.5 稀土稳定剂与硬脂酸钙和季戊四醇复配 |
3.4.6 稀土稳定剂与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和季戊四醇复配 |
3.5 热稳定机理研究 |
3.6 塑化性能研究 |
3.7 两种稀土稳定剂的对比与选择 |
3.8 本章小结 |
4 不同稀土元素对稀土稳定剂性能的影响 |
4.1 对氨基苯甲酸铈的表征 |
4.1.1 红外光谱分析 |
4.1.2 紫外光谱分析 |
4.1.3 热分析 |
4.1.4 元素分析 |
4.2 对氨基苯甲酸镧铈的表征 |
4.2.1 红外光谱 |
4.2.2 紫外光谱分析 |
4.2.3 热分析 |
4.2.4 元素分析 |
4.3 热稳定性能研究 |
4.4 稀土稳定剂与其它稳定剂复配 |
4.4.1 稀土稳定剂与硬脂酸锌复配 |
4.4.2 稀土稳定剂与硬脂酸钙复配 |
4.4.3 稀土稳定剂与季戊四醇复配 |
4.4.4 稀土稳定剂与硬脂酸锌和季戊四醇复配 |
4.4.5 稀土稳定剂与硬脂酸钙和季戊四醇复配 |
4.4.6 稀土稳定剂与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和季戊四醇复配 |
4.5 稳定机理研究 |
4.6 塑化性能研究 |
4.7 含不同稀土元素稳定剂的性能对比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环氧棉籽油的制备及PVC复合终止剂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聚氯乙烯简介 |
1.1.1 国内外聚氯乙烯的研究概况 |
1.1.2 聚氯乙烯的发展概况 |
1.2 增塑剂的研究进展 |
1.2.1 增塑剂的发展 |
1.2.2 环氧植物油类增塑剂的发展 |
1.3 终止剂的研究进展 |
1.4 环氧植物油的合成方法 |
1.4.1 无机酸催化法合成EPO |
1.4.2 有机酸催化法 |
1.4.3 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法 |
1.4.4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法合成EPO |
1.4.5 超声辅助合成EPO |
1.4.6 化学-酶合成EPO |
1.5 化工流程模拟 |
1.6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过氧甲酸法制备环氧棉籽油工艺的条件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环氧棉籽油的制备 |
2.3.2 影响棉籽油环氧化的因素的探讨 |
2.3.3 环氧值的测定方法 |
2.3.4 碘值的测定方法 |
2.3.5 酸值的测定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2.4.2 不同受氧剂对反应的影响 |
2.4.3 双氧水与硫酸比例对反应的影响 |
2.4.4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2.4.5 棉籽油与水体积比对反应的影响 |
2.5 20L反应釜制备环氧化棉籽油 |
2.5.1 20L反应釜制备环氧化棉籽油的制备 |
2.5.2 20L反应釜制备环氧化棉籽油产品性能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过氧甲酸法制备环氧棉籽油工艺的模拟优化与工业化试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环氧棉籽油制备工艺放大实验 |
3.3.1 过氧甲酸法制备环氧棉籽油工艺简介 |
3.3.2 环氧棉籽油的制备工艺模拟流程图 |
3.3.3 环氧值的测定 |
3.3.4 碘值的测定 |
3.3.5 酸值的测定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新组分的添加及物性方法的选择 |
3.4.2 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4.3 反应器的选择 |
3.4.4 物料衡算结果 |
3.4.5 能量衡算结果 |
3.4.6 双氧水甲酸回收模拟优化 |
3.5 过氧甲酸法制备环氧棉籽油的工业化试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氧棉籽油基PVC复合终止剂配方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步骤 |
4.3.1 环氧棉籽油复合终止剂配方 |
4.3.2 PVC的10 项国家标准检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第一组终止剂配方 |
4.4.2 第二组终止剂配方 |
4.4.3 第三组终止剂配方 |
4.4.5 PVC树脂的10 项检测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8)生物基碳材料高效催化乙炔氢氯化合成氯乙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氯乙烯简介 |
1.1.1 聚氯乙烯市场需求 |
1.1.2 氯乙烯的性质 |
1.2 氯乙烯的生产工艺 |
1.2.1 乙烯法 |
1.2.2 乙炔法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
1.3.2 非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2.1.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催化剂制备 |
2.2.1 催化剂氮掺杂活性炭的制备 |
2.2.2 催化剂竹粉基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 |
2.2.3 催化剂豆粕基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 |
2.3 催化剂表征 |
2.3.1 氮气等温吸附-脱附曲线(BET) |
2.3.2 多晶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 |
2.3.3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
2.3.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2.3.5 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3.6 元素分析(EA) |
2.3.7 程序升温吸附分析(TPD) |
2.3.8 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 |
2.3.9 热重分析(TG) |
2.3.1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R-IR) |
2.3.1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 |
2.4 催化剂评价 |
第三章 N-BC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催化剂制备 |
3.3 催化剂评价 |
3.3.1 竹粉基和活性炭载体对比 |
3.3.2 氮掺杂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3.3 煅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3.4 活化剂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3.5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3.6 催化剂的稳定性评价 |
3.4 催化剂表征 |
3.4.1 催化剂组成成分分析(EA&ICP) |
3.4.2 催化剂孔结构表征(BET) |
3.4.3 催化剂拉曼谱图(Raman) |
3.4.4 催化剂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4.5 催化剂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3.4.6 催化剂扫描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SEM&HRTEM) |
3.4.7 催化剂程序升温吸附分析(TPD) |
3.4.8 催化剂热重分析(TG) |
3.4.9 催化剂红外谱图分析(FR-IR)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BMCs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制备 |
4.3 催化剂评价 |
4.3.1 豆粕基和活性炭载体对比 |
4.3.2 活化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3.3 活化剂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3.4 煅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3.5 催化剂稳定性评价 |
4.4 催化剂表征 |
4.4.1 催化剂组成成分分析(EA&ICP&XPS) |
4.4.2 催化剂孔结构表征(BET) |
4.4.3 催化剂拉曼谱图(Raman) |
4.4.4 催化剂X射线衍射分析(XRD) |
4.4.5 催化剂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4.4.6 催化剂扫描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SEM&HRTEM) |
4.4.7 催化剂红外谱图分析(FR-IR) |
4.4.8 催化剂程序升温吸附分析(TPD) |
4.4.9 催化剂热重分析(TG)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HDXY集团战略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理论概论 |
1.2.1 企业发展战略概述 |
1.2.2 发展战略研究 |
1.2.3 发展战略主要分析方法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发展历程 |
2.1 HDXY集团概况 |
2.2 1991年-2000年创始阶段 |
2.3 2001年-2012年成长阶段 |
2.4 2013年-2017年跨越发展阶段 |
2.5 发展中的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策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行业简介 |
3.2.2 行业发展趋势 |
3.3 竞争环境分析 |
3.3.1 竞争对手分析 |
3.3.2 行业竞争变化趋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部环境分析 |
4.1 资源分析 |
4.1.1 有形资源 |
4.1.2 无形资源 |
4.2 能力分析 |
4.2.1 生产能力 |
4.2.2 研发能力 |
4.2.3 市场营销能力 |
4.2.4 资本运作能力 |
4.2.5 财务能力 |
4.2.6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
4.2.7 信息技术能力 |
4.3 SWOT分析 |
4.3.1 公司的机遇(O) |
4.3.2 公司的威胁(T) |
4.3.3 公司的优势(S) |
4.3.4 公司的劣势(W)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略规划 |
5.1 企业使命 |
5.2 企业愿景 |
5.3 企业目标 |
5.4 业务组合设计 |
5.5 增长战略 |
5.6 HDXY战略定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战略实施的关键措施 |
6.1 加强研发能力 |
6.2 强化营销工作 |
6.3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保障 |
6.4 引进战略合作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氯碱行业“十三五”发展机会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产业现状 |
2 发展方向及路径 |
2.1《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 |
2.2《中国氯碱十三五规划》 |
2.3 发展路径 |
3“十三五”发展机会探析 |
3.1 原料多元化推动氯碱与石化紧密结合[1-2] |
3.2 氯碱行业发展化工新材料大有作为 |
3.2.1 高性能纤维[3] |
3.2.2 高性能和特种工程塑料[4] |
3.2.3 脂肪族异氰酸酯[4] |
3.2.4 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
3.2.5 液晶材料[5] |
3.3 氟硅材料仍具有较好投资机会 |
3.3.1 氟材料[6] |
3.3.2 硅材料[7] |
3.4 节能环保助推氯碱行业转型升级 |
3.4.1 化工回收盐利用氯碱行业优势明显 |
3.4.2 二氧化碳综合利用产业链[8] |
3.5 精细化是氯碱发展的永恒主题[9] |
3.6 氢气高值化利用意义重大[10] |
3.7 深入推动氯碱循环经济发展 |
4 结语 |
四、我国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PVC行业汞减排清洁生产关键技术评估研究[D]. 付柏滋.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李震一. 山东大学, 2020(05)
- [3]LTHX公司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 尹冲.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6)
- [4]聚氯乙烯弹性地板耐磨性测试方法及增塑剂含量影响的研究[D]. 杨一摩.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水滑石的制备改性及其对聚氯乙烯树脂(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D]. 张金杰.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6]环状有机酸稀土稳定剂的制备及机理研究[D]. 冯佳萌.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7]环氧棉籽油的制备及PVC复合终止剂的合成研究[D]. 武亮.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8]生物基碳材料高效催化乙炔氢氯化合成氯乙烯研究[D]. 刘悦. 上海大学, 2019(03)
- [9]HDXY集团战略发展研究[D]. 李辉.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2)
- [10]氯碱行业“十三五”发展机会探析[J]. 梁诚. 氯碱工业,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