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ord 97中组合字符功能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莫怡文[1](2019)在《汉语自媒体情绪表达与演化研究》文中提出汉语自媒体文本的情绪分析是目前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以计算机处理为技术支撑的研究中,自媒体文本情绪识别因文本语言形式多样,句子结构灵活,内容丰富等原因无法呈现较好的准确性。本文基于汉语自媒体文本的特点,通过对汉语自媒体文本中单句和篇章的情绪表达分析,归纳情绪重心生成及变化的规律,旨在提高汉语自媒体文本情绪识别的准确性。本文面向微博为代表的汉语自媒体短文本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一,描述单句内的情绪表达机制,根据归纳出单句的情绪表达规律;二,分析篇章内情绪的演化的机制,归纳情绪重心在情绪链上的分布规律;三,根据情绪事件模型进行情绪资源建设。全文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共五个小节。分别介绍了情绪研究的基本概念,目前国内外有关文本情绪分析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概括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内容和研究目标,总结了研究的主要意义及贡献。后一节介绍了本文的结构与内容大纲。第二章:研究动机。本章共三节,首选明确了研究目标,根据汉语自媒体情绪表达的特点,对能够实现研究目标的分析框架性能提出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情绪事件分析框架,为展开情绪表达和演化分析提供操作路径。第三章:汉语自媒体情绪表达。本章共四节,旨在描述情绪在单句和篇章中的表达形式,并结合单句内情绪表达的语义结构特点、篇章情绪表达的语义结构特点,对情绪表达的语义重心分布状况进行描述。本章四个小节的主要内容为:一是对情绪表达的语义要素进行展示,展示对情绪表达过程进行事件描写的基本内容;二是分析单句内情绪表达的形式,区分“言者事件”和“他者事件”,并分析情绪词在不同事件中的情绪表达功能,为分析篇章内部情绪表达提供依据;三是描述汉语自媒体篇章内部情绪表达过程,通过情绪事件链(event chain),建构情绪链(emotion chain),定义情绪重心(emotion focus),描述情绪重心在篇章内的分布状况,为进一步汉语自媒体情绪演化分析提供支持。第四章:汉语自媒体情绪演化。本章描绘了篇章级文本内情绪链上情绪重心的生成与变化过程,归纳出致使情绪表达的语义发生变化的原因及作用规律,提高了自媒体文本表达的最终情绪识别的有效性。本章第一节描述了言者事件情绪重心的变化的规律,第二节描述了他者事件情绪重心的变化规律,第三节总结了情绪演化的基本规则,第四节对反语和构式两种情绪表达形式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情绪资源建设。本章对情绪资源建设的流程及思路进行介绍,并详细阐述了语料库建立中的标注原则及标注的方法,并进行了一致性测试及自动识别计算,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操作范式。第六章:总结和展望。本章再次对整个文章和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也对即将进行的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朱磊[2](2018)在《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新形式和新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汉语中的程度副词不断演化,出现了大量的新形式;在新兴程度副词出现的同时,原有的程度副词的语法性质也在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功能。在两者的基础上,现代汉语也产生了许多含有程度副词的新构式。本文认为,程度副词与中心语构成的组合,有充当句子成分或句法成分的可能。当相关组合只能充当句子成分时,该语言现象具有很大的语用因素,主观性最强;当该语言现象开始在句法成分出现时,就表明该现象已经逐步开始语法化;当该语言现象能够高频充当句法成分时,就表明新的语言现象已经开始被全社会的语言使用群体所接纳。因此,本文以语言现象从句子成分到句法成分的过渡为主要着眼点,依据语料支持,结合语法化、主观化等理论,采用现象描写与理论解释、定性研究与量化统计、个体研究与对比研究等手段,考察程度副词新形式、新功能,以及有关的新构式的发展演变规律。文章除了绪论和结语,分为上中下三编,每编第一章具有总论性质,其余各章是个案分析。上编为第一章至第五章,研究程度副词的新形式,也就是对新兴程度副词的发展趋势和演变机制等进行分析。第一章从总体上对新兴程度副词作出考察,文章认为其发展呈现出绝对化和高量性两大趋势。新兴程度副词在演化前有不同的语义功能,其副词化的方式是通过转喻或者隐喻,建立起源语义与程度义之间的关系,而产生动因的诱因则是因表达需要而在其搭配对象或者源成分自身发生的语类、语义、语用方面的变异。第二章对新兴程度副词“狂”的演化动因和机制作了分析,探讨了相关的驱动和制约因素。第三章对程度副词性的“超”和动词性的“超”进行了区分,并考察了“超”和“超级”在表程度义时的竞争及其在语言生活中新的发展变化。第四章考察了“爆/暴”在表程度义时的差异,分析了相关成分在状语和补语位置的不同表现及其成因。第五章研究了“到哭”的程度副词化状况,并与其他作补语的“到X”词语进行了比较研究。中编为第六章至第十章,研究程度副词新功能的扩展。第六章总体上考察名词性成分、一般动词,以及状态形容词被程度副词所修饰的情况,探讨出这些新功能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类推途径。第七章对新兴的“很是”进行研究,探讨了其与性状化名词搭配的相关机制。第八章考察程度副词修饰粘宾动词短语“显得+X”被程度副词修饰的表达功用,并对制约是程度副词修饰“显得+X”低频率留存的机制作出相应分析。第九章通过语料库的统计,分析了“最”和“很”修饰状态形容词的差异,并对其成因作出了相关解释。第十章研究“得慌”与状位程度副词叠加的表现和成因,并进一步考察了其类推后的相关语言现象。下编是从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研究含有程度副词的新构式。第十一章列举当前语言生活中常见的含有程度副词的新构式,分析归纳程度副词在构式的存在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第十二章探讨“蛮拼的”的构式化问题,分析该构式的形成原因。第十三章对主观强调构式“不要太X”作出描写,分析了其成因,对其发展趋势也作出了一定的预测。第十四章对构式“有点(儿)小X”总体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中各个构件的特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各个构件与构式整体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十五章对构式“最美X”进行了分析,并从形式、语义等角度将该构式与类似结构进行的对比研究。全文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余论,对本文的基本观点与主要创获进行相应的总结,并对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思考。
任逍航[3](2017)在《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场景图像的中文字检测和识别算法研究》文中提出文字检测和识别对图像和视频的内容理解、信息检索、目标定位等计算机视觉中的研究热点有着重要意义,对极具前瞻性的机器人视觉系统、自动驾驶、虚拟现实等热点应用的研究也大有助益。自然场景图像的文字复杂性高,传统方法难以准确而全面地提取文字的区域和特征。相较于英文字,具有空间二维结构的中文字更难与复杂背景区分开,识别难度也更大。深度学习是当前图像处理领域热门的算法模型基础,与传统的图像处理算法不同,它可以从图像数据中习得专用的深度图像特征,使设计特征更为高效,针对性也更强。本文继承经典的文字检测和识别算法框架的设计思想,结合对文字检测和识别算法的最新认知,利用深度学习模型的优秀特性,辅以中文字独有的结构特征,对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自然场景图像的中文字检测和识别算法进行深入研究。我们重点研究了其中三个关键的功能模块和方法:候选文字区域提取,分离文字和背景图像区域,为深度学习模型提供检测和识别的图像区域;中文字特征提取,以中文字结构为核心,在深度学习模型中设计文字结构特征提取方法,提升特征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深度学习模型辅助训练模块,在现有自然场景图像的中文字数据不足的情况下,使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准确有效。最后,在上述功能模块和方法的基础上对传统上分离的文字检测和识别算法进行了融合尝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候选文字区域提取。候选文字区域是文字检测和识别算法重点分析的局部区域,提取的精确性对算法的性能有重要影响。传统的图像区域提取算法多为图像物体设计,所提取的文字区域常混入复杂背景,独立性成为了精确性中的短板,降低了文字检测和识别算法的性能,在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算法中尤为明显。在经典的最大稳定极值区域(MSER)提取算法中,边缘模糊往往被视为显着的图像局部干扰,影响着候选文字区域提取的独立性。本文以边缘模糊为关注点,对MSER在自然场景文字图像的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文字和背景区域的边缘模糊有着显着的不同。根据这一发现,我们在MSER提取算法中加入边缘模糊的分析,提取具有显着文字区域边缘模糊特性的图像区域作为候选文字区域。该算法所提取的图像局部区域独立性强,因此得名I-MSER(Isolated-MSER)。我们在算法中设立了调节参数,通过调节对边缘模糊的容忍度,使提取区域可以应用于文字检测和识别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它候选文字区域提取算法,以I-MSER提取算法为核心的文字检测算法在检测性能上表现更佳。(2)中文字特征提取。在自然场景图像的中文字检测和识别算法中,中文字特征的独特性和区分度分别是检测和识别算法的关注焦点。由于中文字有着上下、左右、包围等复杂多样的文字结构,常用的深度图像特征提取结构在提取中文字特征时,在独特性和区分度上都会有所欠缺。本文从中文字发展演化和人类认知中文字两个角度出发,发现中文字结构部件是中文字构造和认知时的关键部分。通过对中文字结构部件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中文字结构部件在结构区域的比例上有很高的集聚性,可以分为八种结构类型。据此,我们参照深度图像特征的内在机制,为诸类中文字结构部件单独设计了检测窗口,对本类部件敏感性强,而对其他部件敏感性弱,使之成为结构部件的专用的特征提取结构。在深度学习模型中,这些提取结构平行放置,成为中文字结构特征的专用的提取层,名为中文字结构部件检测(TSCD)层。在TSCD层中,这些特征提取结构被平行放置以保证提取过程互不干扰,使其可以从上层的文字笔画特征中,提取准确且全面的中文字结构特征,且具有高独特性和强区分度。实验结果表明,TSCD层所提取的中文字结构特征,相较于基本的深度图像特征,在自然场景图像的中文字检测算法和识别算法中都有更为优异的性能。同时它在连合中文字检测算法和识别算法时,消除了特征相异带来的性能损失,相较于基本的深度图像特征性能更佳。(3)深度学习模型辅助训练模块。现有自然场景图像中文字数据集在尺寸和标注上十分有限,在此基础上使用常规方法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对文字图像很敏感,弱化了文字检测和识别算法的性能。由于大数据集构造成本高,使用高效的训练方法,是提高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中文字检测和识别算法性能的的一大重点。本文从无监督学习和扩充训练图像两个角度出发,探索适合中文字检测和识别的深度学习模型辅助训练模块。针对中文字的高度抽象性,我们将卷积层模型和稀疏编码算法相结合,为无逆运算的卷积层设计了无监督训练方法,名为卷积稀疏自编码器(CSAE)。它可以使卷积层从最简单的人工中文字图像中习得有效的预训练参数。我们将中文字在自然场景图像的表现形成过程分成三个不同阶段,并为之分别设计了模拟方法,从而构建人工中文字生成器。它生成的人工中文字图像与自然场景中文字图像高度相似,可以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有效的预训练。实验结果表明,CSAE和人工中文字生成器对中文字检测和识别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过程各有助益且优势互补,显着提升了中文字检测和识别算法的性能。(4)中文字检测和识别算法的融合尝试。传统上,文字检测和文字识别是两个分离的算法。由于它们的算法目的和特征选择存在诸多差异,连合两者构造完整的文字检测和识别算法时,会产生很多不适应,大幅影响完整算法的性能。近来,融合的文字检测和识别算法因其功能组件上的融合设计,消弭了连合时的不适应,提高了完整算法的性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我们通过对文字检测与识别独立模型的结构组成进行功能分析,发现候选文字区域提取和中文字特征提取是融合算法中重要的融合点。基于这一发现,我们基于I-MSER提取算法和TSCD层中文字特征提取结构设计了中文字检测和识别融合算法,并对融合的关键点进行设计:候选文字区域生成算法,修正I-MSER提取的候选文字区域,使其仅包含单个中文字;融合的中文字检测和识别的深度学习模型,将TSCD层提取的中文字结构特征,同时输入检测和识别分类器,最后基于中文字图像先验知识对分类结果进行融合。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连合结构,中文字检测和识别算法的融合结构取得了更佳的文字检测与识别结果,表明了融合结构所具有的巨大潜力。
刘灿由[4](2013)在《电子海图云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电子海图云服务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应用,旨在实现全球电子海图大数据的高效管理,提供个性化、弹性化的高可用性服务,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在已有云平台基础上,立足大规模电子海图网络服务的特点,对电子海图云服务的框架结构、技术方法、数据模型、存储策略、索引机制以及可视化方案等关键技术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提出了电子海图云服务的概念,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核心。通过对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特点的分析,指出地理信息软件产品不再享受硬件提升所带来的免费性能提升,GIS的设计需要一个新的思维模式;通过对电子海图服务发展的背景分析,尤其是对国际电子海图标准的变化分析,指出一个新的海洋地理大数据时代即将来临,电子海图服务需要一个新的技术平台;在对云服务相关概念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GIS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研究特点及存在的不足,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2.创建了基于SC2012+L2H的MGCS模型架构。在详细比较当前云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指出了SC2012+L2H技术平台的优势,提炼出了电子海图云服务技术支撑的两个关键问题:框架构建问题与应用实现问题。创建了MGCS模型的云平台架构,分析了架构中的硬件虚拟化与应用虚拟化的核心技术以及服务模板管理与资源动态扩缩的关键机制;研究了云计算环境下的面向服务技术,着重分析了云服务中L2H的编程模式以及DSC存储结构的数据查询、集合创建及相关算法接口。3.设计了云环境下的海图集合论数据模型。根据云计算环境的特征要求,通过对海图要素概念与结构的定义,实现各种复杂海洋地理现象的拆分与组合,设计了一种具有共性的要素结构,用这种要素结构的组合构成海图集合,以表达所有海图内容;通过对海图集合元素属性关系与空间关系的逻辑分析,提出了海图集合论,指出海图集合数据模型是基于笛卡尔积映射的属性模型与点集拓扑映射的空间模型的有机结合。在此理论基础上,对IHO S-57标准中的组合要素与聚合要素进行重定义,确定了海图属性集合具有187种关系模式;分析了海图空间集合的模式结构,给出了点线面及几何聚集的集合定义、约束以及操作算子的形式化表示方法,以适应云计算环境中的数据处理。4.提出了海图集合的云存储策略。实现全球电子海图源数据文件集合到海图要素集合的映射,形成云服务环境中海图数据的基础集合;面向不同的海图服务应用,实现了属性集合、空间集合、图幅信息集合以及地理要素集合的存储映射。重点研究了地理要素集合的数据划分算法,提出了基于外切八面体投影的全球格网划分方案与基于Hilbert变阶编码的集合划分算法。在4.3.1实验环境下,对7886幅全球电子海图共17.8G数据进行了载入划分实验,载入耗时17.28分钟,划分耗时9.81分钟,并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5.建立了云环境下的空间索引模型,包括索引空间的分解与索引规则的制定,利用层次Hilbert编码关键字构建了Cloud-B树索引,结合云计算环境的特点建立了主索引与二级索引机制,研究了基于Cloud-B树索引的多种空间查询算法以及索引节点的插入删除等基本算法,并通过实验测试了不同索引规则参数对海图地理要素集合查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节的测试环境下,取最大单元数参数为16,首级网格单元数为32*32其余各级为64*64所建立的索引性能最高,不加比例尺控制的查询平均耗时在5秒以内。6.提出了全球电子海图的云可视化服务方案,将可视化服务分解为数据服务与渲染服务的聚合,研究了多尺度海图要素的自适应选取算法,满足了全球电子海图多尺度显示的要求;提出了海图要素可视化集合的映射机制,实现了海图数据与海图符号的分离、可视化参数与具体用户的绑定,使得云计算环境下能够根据不同用户参数可视化同一海图集合;设计了基于可视化目录与图片叠加机制的符号并行渲染方案,保证了实时可视化对性能的要求;设计了客户端的并行访问实验,结果表明服务响应时间基本保持在1秒以内,验证了海图云可视化服务方案的可行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云+端服务平台。7.研究了云计算环境下电子海图网络服务的部署方法,包括电子海图私有云的创建、相关服务算法的模板化封装、电子海图云服务的硬件监控与服务监控,以及资源节点动态扩缩对数据集合存储影响的实验分析,并对海图集合数据服务的个性化与云可视化服务在B/S、C/S等系统中的应用做了简要介绍。
黄淦[5](2013)在《生物表面电信号建模、分析及其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生物表面电信号是生物体自主意识的体现。目前,用于人机交互的生物表面电信号源主要有脑电和肌电两种。然而,研究人员对生物电信号的了解还不够充分。信号本身的特性和采集过程各类噪音的引入使得目前基于生物电信号的人机交互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离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本文主要研究肌电和脑电两种形式的生物表面电信号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在脑机接口中则以想象运动以及稳态视觉诱发电位两种模式作为研究对象。本文主要的工作如下:在基于想象运动的脑机接口方面,本文首先针对共空域模式算法的泛化能力展开研究,通过线性混合模型仿真比较了各个因素对算法泛化能力的影响。其次,将共空域模式算法扩展到少通道情况下的应用,使其不仅能够在少通道的条件下运行并具备处理频域信息的能力。最后通过在线平台的搭建验证其有效性。在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方面,本文首先通过实验比较了不同频率下占空比对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进而在一系列实验假设的基础上,通过耦合的神经集群模型对其进行建模。最后通过在线实验验证了实际算法的有效性。对于肌电信号,考虑到肌肉分布特点以及肌电信号传播时的相互干扰,本文将脑机接口中常用的空间滤波算法引入肌电信号的处理中,通过共空频域模式算法对通道间空间频域信息的联合处理来提高动作的分类识别率。此外,本文还通过肌电信号对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手写动作进行识别。采用动态时间规整技术对肌电手写信号进行整体识别。
薛颖[6](2012)在《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研究》文中认为近代岭南的人文精神表现为开放包容、开拓创新、开明务实和经世致用等,近代岭南建筑装饰也因此具有国际性、地域性、民族性交融演化的总体特征。论文从建筑装饰的基本认识着手,根据建造主体的不同,将近代岭南建筑装饰分为殖民建筑装饰、民间建筑装饰、官方建筑装饰三个类型,分别论述其动因、艺术和技术特征。一、近代岭南殖民建筑装饰的异彩纷呈,研究早期近代到民国时期,西方文化单向输入为特征的殖民建筑装饰。通过贸易交往与建立租界、殖民地,岭南汇聚了中国近代最早的殖民建筑。受西方多个宗主国建筑装饰风格的影响,殖民建筑装饰风格异彩纷呈。艺术层面,殖民建筑装饰风格是西方宗主国艺术风格的写照,体现了国际性特征;技术层面,殖民建筑装饰材料则普遍务实地使用岭南地方材料,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二、近代岭南民间建筑装饰的固本求新,研究整个近代时期岭南民间建筑装饰。近代岭南民间建筑装饰仍然沿袭手工作业社会背景下传统的装饰技艺,建筑装饰与传统手工艺一体化,与建筑固有形态一体化,同时在近代化过程中主动吸收西方“洋”建筑装饰艺术。岭南民间建筑装饰一方面固守传统技艺,另一方面大胆求新,产生了应对地域文化、自然条件、审美的新形式。不论传统技艺,还是传统技艺基础上的求新形式,都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三、近代岭南官方建筑装饰的多元融合,主要研究民国时期岭南官方建筑装饰。官方建筑装饰通过多元的装饰动机、装饰风格、审美表达和装饰技术等手段表现民族性的价值观。总体来说,官方建筑装饰成为象征性的装饰,与建筑本体的关系比较疏远。艺术层面,“中国固有式”、新古典主义、装饰艺术派,以及现代主义建筑装饰,从政治性、商业性、经济性等多元目的角度表达以民族性为核心的岭南近代官方文化;技术层面,官方建筑装饰的材料和技术逐步实现了现代化和地方化,综合表现出中西融合的特征。建造主体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决定了殖民建筑装饰、民间建筑装饰、官方建筑装饰各自的本原性特征,即国际性、地域性、民族性,它们发展演化、充分交融共同构成了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的总体特征。建筑装饰的演化规律方面,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决定了三个类型的建筑装饰遵循不同的规律。殖民建筑装饰的演化以西方宗主国文化为主导,按照宗主国建筑艺术史的发展规律演化;民间建筑装饰的演化以岭南民间地域文化为主导,建筑装饰与建筑本体一体化关系演化为分离式的附属关系;官方建筑装饰的演化规律以岭南近代官方文化为主导,按照全盘西化——中西文化交融的发展规律演化。建筑装饰的交融规律方面,殖民建筑装饰主要代表西方宗主国文化,民间建筑装饰主要代表民间岭南地域文化,官方建筑装饰主要代表岭南近代官方文化,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交融发展。西方宗主国的装饰风格代表了强国强势文化,因此无论在艺术层面还是技术层面,殖民建筑装饰成为民间和官方建筑装饰的重要参照。民间建筑装饰对殖民和官方建筑装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传统装饰材料、技术方面,在丰富地域文化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官方建筑装饰对另外两者的影响力则相对较弱,但却是岭南近代化过程中推动中西文化交融的重要力量。多元文化交融过程中,近代岭南建筑装饰传承创新,形成以国际性为视野,以地域性为依托,以民族性为动机的文化特色,成为全球文化的一份宝贵财富。
杨东梅[7](2010)在《基于智能计算的虚拟装配工艺规划及相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虚拟装配技术为制造业带来了全新的设计理念,从本质上将传统制造从设计到生产的不断修改、多次试制的过程中解脱出来。装配工艺规划是虚拟装配最核心的部分,本文侧重基于智能计算的虚拟装配工艺规划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装配序列规划和装配路径规划。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针对虚拟装配过程的复杂性,提出面向装配规划的产品层次信息模型,将零件模型信息依次存储在零件属性层、面片显示层、装配关系层及过程信息层,各个层次间通过零件索引号进行数据间的约束与映射,从而实现模型信息层级间的相互关联。以装配语义形式描述装配过程中零件间的配合约束,建立干涉矩阵和线性自由度矩阵描述零件间的联接关系;同时,为装配模型引入过程信息描述,以得到装配序列、路径等动态描述信息,并借助过程信息,对零件模型的装配关系进行精确的评价。层次信息模型利于装配系统依据不同的装配任务对各个层级的模型信息进行读取,从而提高装配效率。针对虚拟装配序列求解过程中出现的“组合爆炸”现象,在建立拆卸干涉矩阵的基础上,提出改进蚁群算法进行装配序列求解,只有在一次迭代循环中找到最优拆卸序列的蚂蚁在相应的路径上增加全局信息素;选取蚂蚁的个数等于初始可行拆卸操作的数目。对于具有较强约束的零部件,强约束条件减少了算法初始可行的拆卸操作,局限了选择问题的解空间,算法效率明显提高。针对结构较复杂的装配体,结合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求解装配序列的特点,提出遗传蚁群混合算法求解最优装配序列。算法的主要思想:每当蚂蚁完成一次漫游后,将蚂蚁构建的可行序列加入遗传算法的初始种群,遗传算法对该可行装配序列进行全局优化,并依据优化后生成解的质量在对应的蚂蚁爬行路径上释放相应浓度的信息素,如此循环交叉调用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使遗传蚁群算法求精能力显着增强。提出遗传算法与栅格法结合进行装配路径规划,采用栅格表示装配体的初始位置及装配空间环境地图,栅格路径的序号而不是传统的二进制作为种群个体的编码,适应度函数转换为寻找装配体的最优装配路径,保证了虚拟装配过程中装配体的路径为最优安装路径,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同时有效避免了传统搜索算法的局部极小值问题。构建一个舱段虚拟装配原型系统,提出该系统的构建思想和体系结构,并采用内存调度策略、多线程的运动控制完善装配系统性能。采用基于相对位置的碰撞干涉剔除,由装配体当前位置、移动方向、相对位置之间的关系来约束装配体的位置变换,从而完成装配体安装;提出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场景调度策略,将虚拟化身当前视点状态作为网络的输入样本,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当前视点的后续状态。获得当前视点的后续状态后,结合视锥体进行取景,即可进行场景调度。漫游过程中化身以“沉浸”方式身临其境体验装配工艺规划方案,使装配过程更真实地回溯。
李鑫[8](2009)在《Answer Set编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1988年M.Gelfond和V.Lifschitz共同为非单调逻辑编程创建了一种重要的模型语义一Stable模型语义,并在1991年将该模型语义扩展并更名为Answer Set语义,由此发展出一种重要的非单调逻辑编程技术—Answer Set编程技术。作为该类编程技术的核心,Answer Set语义相对其它非单调逻辑编程语义理论简洁明了,它充分利用了逻辑编程领域的已有成果,有效地实现了逻辑程序的非单调推理。目前,Answer Set编程不仅被公认为一种重要的知识表示工具,而且是逻辑编程与非单调推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对Answer Set编程理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基础上,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提出了一种利用基于Answer Set语义的权约束编程实现策略冲突自动消解的新方法。随着策略的广泛应用,关于其冲突消解的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在目前存在的多种途径中,采用逻辑编程完成冲突消解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逻辑严谨等优点。但是,原有方法却存在被消解的冲突种类受限、优化机制单一等缺点。为克服以上缺陷,在完成策略语法与语义形式化定义、冲突捕获机制定义、冲突分类以及冲突消解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充分利用了权约束编程特有的集合选择紧凑表示能力以及灵活的优化语句,完成了冲突消解权约束程序建立等工作。该方法不但扩展了被消解的冲突种类,而且提供了更为合理和灵活的优化机制,有效地克服了原有方法的缺陷。2.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的Web服务组合新方法。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有关Web服务自动组合的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目前主要存在基于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规划和诸如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技术的两类途径。但是,由于难以建立服务组合域,加之不完全信息的影响,因而前类方法难以实现,而后者由于描述能力不足,因此无法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为获得一种既易于实现又能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服务组合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完成一种基于事件的服务语言定义、用于描述服务组合的组合方案建立机制以及服务互斥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Answer Set编程表示组合方案,以获得实现组合服务目标的组合轨迹。该方法充分利用了策略的动态执行能力和Answer Set编程丰富的表示能力,不但应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且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3.利用Answer Set编程完成了ER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Model)的逻辑表示。ER模型是一种重要的语义数据模型(Semantic Data Model),至今仍被广泛地应用于数据库设计中。针对ER模型的改进,目前主要存在基于图形表示和描述性逻辑表示两种途径,但是,前者缺乏自动推理能力,而后者却存在表示能力弱、与数据库兼容性不足等缺陷。为克服以上缺陷,本文在完成ER模型分类研究、ER模式语义与语法形式定义的基础上,利用Answer Set编程完成了ER模式的逻辑表示。该方法不但为ER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逻辑表示途径,而且有效地克服了基于描述性逻辑表示途径的缺陷。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为利用ER模式实现异构数据库之间的语义协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王荣斌[9](2008)在《基于策略集自动组合的网格访问控制模型研究》文中指出网格计算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网格环境下安全机制的构建异常复杂,分布式系统中已有的安全技术已不能完全解决网格安全的应用需求,因此建立适应网格环境下的安全机制非常重要。作者针对目前网格系统中的访问控制大多集中在实现机制上的研究,很少研究网格环境下访问控制的自动实现机制,并且在访问控制粒度、动态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的研究现状,结合网格服务的组合关系,采用策略集自动组合及主要元素自动合并方法来改进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技术,建立一种更适合网格环境的访问控制模型,在安全可靠性、动态适应性、可扩展性等方面有更大的提高,为网格环境下的安全研究进行有益的探索。该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①采用基于关系的五元组表达法及XML语言描述模型中的主要元素,并采用XACML语言描述访问控制策略集。论文提出了基于关系的五元组表达法,来定义模型元素及其间关系,并采用了XML规范语言描述模型元素,以适应论文中模型的组合、授权控制及元素撤销、更新管理。论文基于XACML语言对策略集定义及描述,以适应属性集表达方面支持。②根据网格服务与策略集组合之间的依赖关系,提出了网格虚拟组织内策略集的自动组合方法。作者提出了沿着服务组合路径建立策略集的组合关系,体现了策略集的组合与服务组合强依赖关系。本论文通过策略集自动组合引擎实现自治域策略集的自动组合,并提出了策略集自动组合实现算法。该组合方法并不会破坏策略集访问授权的确定性和一致性。③通过解析组合后的策略集主要元素,并通过自动合并计算,自动生成虚拟组织内的策略集。针对现有分布式系统的多策略组合方法并没有考虑主要元素的合并简化问题,本论文构建了模型元素描述文档的解析框架,提出了属性合并算法、权限集合并实现算法及相关约束。通过论文的主要元素合并方法及约束,生成了虚拟组织内的全局策略集,可提高授权及验证效率,且不会破坏原来的安全约束要求。④建立了基于策略集自动组合的访问控制模型(PCACM)。作者针对目前的访问控制模型不具有与网格服务动态组合相匹配的能力,并在控制粒度、可扩展和动态适应性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引用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技术,基于策略集自动组合及元素合并实现方法,提出了PCACM模型。文中通过对PCACM模型的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安全性、控制粒度更细、验证效率高和更大的动态适应性和灵活性。⑤通过实例介绍了PCACM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现过程。本论文以重庆高速公路区域联网监控管理网格系统作为PCACM模型实现平台系统,经过实例分析,证明PCACM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综上所述,针对目前网格环境访问控制研究存在访问控制粒度、动态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等不足,本论文提出的PCACM模型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动态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并且授权验证效率高的特点,论文较为完整地提出了模型构建方法及实现框架,通过分析及实现证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满足网格环境中的应用需求。
王正[10](2008)在《智能网统一消息系统的设计及其传真模块的设计实现》文中认为统一消息作为一种新兴的电信业务,在国外越来越多的被提及和关注,这一业务在强大的市场推动下,近年来也正在国内普及和推广。本文论述了作者在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期间在与深圳某公司合作开发统一消息系统中所做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具体围绕作者参与的统一消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和WEB传真服务模块的具体设计实现细节来展开。智能网是用于产生和提供电信业务的体系概念。它不是独立存在的网,是叠加在现有程控交换网上的一种网。智能网和程控交换网依靠公共信道信令系统密切联系在一起。在传统程控交换网的基础上,智能网增加了业务模块的功能,从而使得新业务的开发、调试、运营以及管理更加方便快捷。本文详细的介绍了智能网的发展历史,同时以ZXIN10智能网为例介绍了其典型的系统体系结构。统一消息服务(UMS)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基于通信系统里面的两个基本概念:统一消息封装和数据交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统一消息数据封装和基于数据共享技术的消息交换来实现UMS系统的设计思路。同时分析了UMS系统的体系结构,最后按照应用需求给出了UMS系统的一种设计实现方案。接着详细分析了在智能网统一消息系统中WEB传真模块的设计和实现细节。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将其分为了WEB服务器模块、数据库模块、日志模块、传真发送模块、文件格式转换模块、传真接收模块和传真板卡模块。在不能对word这种格式保密的文件进行格式分析的情况下,提出了编写虚拟打印驱动函数的方法来完成对word文件的图像化,并利用驱动程序将待打印的文件图像转存起来,然后将存储起来的图像转换到可传真的Tiff格式,从而实现WEB传真的收发。最后对系统开发中的定时器管理、日志管理、网络数据的获取与分发等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二、Word 97中组合字符功能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ord 97中组合字符功能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自媒体情绪表达与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基本概念 |
1.1.1 情绪 |
1.1.2 情绪表达与演化 |
1.1.3 自媒体与情绪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基于词典建设的情绪研究 |
1.2.2 基于事件的情绪研究 |
1.2.3 自媒体语言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
1.3.1 本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相关理论 |
1.3.4 文本的选择 |
1.4 研究意义 |
1.5 文章组织结构 |
2 分析框架 |
2.1 情绪表达的特点 |
2.1.1 主体性 |
2.1.2 事件性 |
2.2 框架制定 |
2.2.1 框架性能 |
2.2.2 情绪事件 |
2.2.3 情绪事件链 |
2.3 本章小结 |
3 汉语自媒体情绪表达 |
3.1 情绪表达要素 |
3.1.1 情绪主体 |
3.1.2 情绪触发词 |
3.1.3 情绪词 |
3.2 单句内部情绪表达 |
3.2.1 单句内部的情绪事件 |
3.2.2 言者事件与他者事件 |
3.2.3 单句内部的情绪词 |
3.3 篇章内部情绪表达 |
3.3.1 篇章内部的情绪事件链 |
3.3.2 篇章内部的情绪链 |
3.3.3 篇章内部的情绪重心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情绪链的汉语自媒体情绪演化 |
4.1 言者事件情绪链演化 |
4.1.1 转折 |
4.1.2 时序 |
4.1.3 因果 |
4.2 他者事件情绪链演化 |
4.2.1 转折 |
4.2.2 时序 |
4.2.3 因果 |
4.3 情绪演化的基本原则 |
4.4 特殊情绪演化分析 |
4.4.1 反语 |
4.4.2 构式 |
4.5 小结 |
5 情绪资源建设 |
5.1 资源建设流程 |
5.2 语料标注 |
5.2.1 语料的选取与处理 |
5.2.2 标注原则及标准 |
5.2.3 标注内容 |
5.2.4 标注平台及符号使用 |
5.2.5 标注统计 |
5.2.6 标注一致性 |
5.2.7 标注语料库自动识别统计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2)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新形式和新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回顾 |
0.4 理论依据 |
0.5 研究方法 |
0.6 内容安排 |
0.7 语料说明 |
上编 程度副词新形式的发展和功用 |
第1章 新兴程度副词的发展趋势和演化方式 |
1.1 引言 |
1.2 新兴程度副词的绝对化和高量性 |
1.3 对两种趋势的解释 |
1.4 演化的语义类型 |
1.5 演变的动因与机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狂”的表达功用及其程度副词化 |
2.1 引言 |
2.2 搭配倾向与句法特征 |
2.3 表达功能与表义倾向 |
2.4 演化进程及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程度副词的特性及其发展的趋势 |
3.1 引言 |
3.2 “超”的语法意义 |
3.3 与词内成分“超”的区分 |
3.4 “超”与“超级”的竞争及其新的发展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爆”和“暴”的差异与趋同 |
4.1 引言 |
4.2 “爆/暴”的表现形式 |
4.3 表现差异 |
4.4 成分选用与结构差异的互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到哭”的副词性质及与其他“到X”的异同 |
5.1 引言 |
5.2 句法分布与搭配对象 |
5.3 语义特征 |
5.4 语义的演化和语形的类推 |
5.5 与“到X”词语的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中编 程度副词新功能的显现和作用 |
第6章 程度副词功能扩展的途径与特点 |
6.1 引言 |
6.2 新功能的发展路径 |
6.3 新功能发展的制约因素 |
6.4 进一步的类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很是”修饰形容词化名词性成分的特点和成因 |
7.1 引言 |
7.2 “很是”的性质 |
7.3 同形区分 |
7.4 “很是”的成分特点 |
7.5 形成动因和机制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程度副词修饰“显得+X”的功用及留存机制 |
8.1 引言 |
8.2 搭配的差异 |
8.3 表达的功用 |
8.4 留存机制与低频原因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很”与“最”修饰状态形容词的差异与原因 |
9.1 引言 |
9.2 程度副词和状态形容词的选取 |
9.3 表现和差异 |
9.4 倾向性差异的成因 |
9.5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状位程度副词与“得慌”的类框式叠加 |
10.1 引言 |
10.2 叠加的语法特点 |
10.3 表义作用 |
10.4 产生机制分析 |
10.5 本章小结 |
下编 含程度副词的新构式特性和演化 |
第11章 程度副词在新构式中的表现和作用 |
11.1 引言 |
11.2 构式的理解和划定 |
11.3 相关构式的分析 |
11.4 程度副词在新构式中的作用 |
11.5 本章小结 |
第12章 “蛮拼的”的构式化及其功用 |
12.1 引言 |
12.2 句法的表现 |
12.3 使用的渗透 |
12.4 语义的表达 |
12.5 演化的实现 |
12.6 本章小结 |
第13章 主观强调构式“不要太X”的功用及其成因 |
13.1 引言 |
13.2 分布倾向与搭配特点 |
13.3 强调方式与语用特点 |
13.4 相近的联系与同形的区分 |
13.5 构式形成与发展趋势 |
13.6 本章小结 |
第14章 委婉程度构式“有点(儿)小X”的特性与演变 |
14.1 引言 |
14.2 构式的句法特性 |
14.3 表义功能 |
14.4 构式的成因与发展 |
14.5 本章小结 |
第15章 “最美X”构式的功用与成因 |
15.1 引言 |
15.2 句法分布和内部构成 |
15.3 构式的表义功能 |
15.4 与“最美的X”的关系 |
15.5 与构式“最丑X”的比较 |
15.6 演化分析 |
1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余论 |
本文的主要观点 |
本文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本文所收录的新兴程度副词 |
附录2 程度副词“很”修饰名词性成分的相关统计 |
附录3 程度副词“很”修饰动词性成分的相关统计 |
附录4 “最”和“很”与BA式状态形容词的搭配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场景图像的中文字检测和识别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的相关研究工作 |
1.2.1 自然场景图像的文字检测历史和现状 |
1.2.2 自然场景图像的文字识别历史和现状 |
1.2.3 融合的自然场景图像的文字检测和识别历史和现状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2.5 数据集和评估方法 |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和创新点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候选文字区域提取算法:I-MSER |
2.1 引言 |
2.2 MSER介绍 |
2.2.1 MSER提取算法 |
2.2.2 MSER在文字和背景区域中的差异 |
2.3 I-MSER提取算法的设计 |
2.3.1 I-MSER提取算法的设计动机:MSER的统计分析 |
2.3.2 I-MSER提取算法的设计思想 |
2.3.3 I-MSER提取算法的流程 |
2.4 以I-MSER为核心的文字检测算法流程 |
2.5 实验 |
2.5.1 深度学习模型及其训练样本 |
2.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附图 |
第三章 人工中文字图像生成器和CSAE |
3.1 引言 |
3.2 人工中文字图像生成器 |
3.2.1 设计动机 |
3.2.2 设计方法 |
3.3 卷积稀疏自编码器(CSAE) |
3.3.1 卷积层和稀疏自编码器 |
3.3.2 CSAE的设计 |
3.4 实验 |
3.4.1 人工中文字图像生成器: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中文字识别实验 |
3.4.2 CSAE: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中文字检测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文字特征提取:TSCD层 |
4.1 引言 |
4.2 中文字结构部件 |
4.2.1 中文字结构部件是构造和认知的核心 |
4.2.2 中文字结构部件的划分方法 |
4.3 中文字结构部件检测(TSCD)层 |
4.3.1 通用卷积特征表达的限制 |
4.3.2 TSCD层的设计 |
4.4 实验 |
4.4.1中文字检测实验 |
4.4.2中文字识别实验 |
4.4.3中文字检测和识别连合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附图 |
第五章 融合的自然场景图像的中文字检测和识别 |
5.1 引言 |
5.2 自然场景图像的中文字检测和识别的融合框架 |
5.3 候选文字区域生成算法 |
5.3.1 算法的设计目的 |
5.3.2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区域生成算法 |
5.4 融合的中文字检测和识别深度学习模型 |
5.4.1 基于TSCD层的中文字特征提取结构 |
5.4.2 平行的中文字检测和识别分类结构 |
5.4.3 检测和识别分类结果的融合分析 |
5.5 实验 |
5.5.1 融合的自然场景图像的中文字检测和识别 |
5.5.2 候选文字区域生成算法作用 |
5.5.3 融合的中文字检测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附图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4)电子海图云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录 |
表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背景 |
1.1.2 电子海图服务的发展背景 |
1.1.3 选题意义 |
1.2 云服务相关概念及发展现状 |
1.2.1 概念区别与联系 |
1.2.2 电子海图云服务的概念 |
1.2.3 云服务的技术平台 |
1.3 地理信息服务技术发展现状 |
1.3.1 分布式并行GIS发展现状 |
1.3.2 网格GIS发展现状 |
1.3.3 云GIS发展现状 |
1.4 本文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电子海图云服务的技术基础 |
2.1 电子海图云服务的框架构建 |
2.1.1 云服务框架 |
2.1.2 核心技术 |
2.1.3 关键机制 |
2.2 电子海图云服务的实现技术 |
2.2.1 云计算的面向服务技术 |
2.2.2 云服务的编程模式 |
2.2.3 云服务的存储结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云环境下的海图数据模型 |
3.1 数据模型的演化 |
3.2 云计算环境的特征要求 |
3.2.1 标准化 |
3.2.2 并行化 |
3.2.3 集合化 |
3.3 海图集合论的理论框架 |
3.3.1 相关定义 |
3.3.2 海图集合论域 |
3.3.3 海图集合结构 |
3.4 海图集合论下的数据模型 |
3.4.1 海图属性集合的关系模型 |
3.4.2 海图空间集合的模式结构 |
3.4.3 数据模型特点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子海图的云存储与索引模型 |
4.1 海图集合的云存储模型 |
4.1.1 海图集合的存储结构 |
4.1.2 海图集合的存储映射 |
4.1.3 电子海图云存储模型特点 |
4.2 海图集合的数据划分方案 |
4.2.1 要素属性集合的划分 |
4.2.2 地理要素集合划分问题 |
4.2.3 基于外切八面体投影与Hilbert变阶编码的云存储策略 |
4.3 海图集合云存储与划分实验 |
4.3.1 数据载入实验 |
4.3.2 数据划分实验 |
4.4 云环境下的空间索引规则与Cloud-B树索引机制 |
4.4.1 网格层次结构 |
4.4.2 空间索引规则 |
4.4.3 Cloud-B树索引机制 |
4.4.4 Cloud-B树索引算法 |
4.5 索引性能测试 |
4.5.1 网格单元大小的影响 |
4.5.2 最大单元数限制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球电子海图的云可视化服务 |
5.1 云可视化服务方案 |
5.1.1 瓦片式地图服务技术的缺陷 |
5.1.2 基于Cloud SOA架构的云可视化服务方案 |
5.2 海图要素可视化集合的选取 |
5.2.1 可视化集合的选取准则 |
5.2.2 可视化集合的选取阈值 |
5.2.3 可视化集合的选取算法 |
5.3 海图要素可视化集合的映射 |
5.3.1 映射机制 |
5.3.2 映射函数 |
5.3.3 海图符号集合的结构 |
5.4 云环境下海图符号集合的渲染 |
5.4.1 基于可视化目录的符号化模式 |
5.4.2 海图符号集合的并行渲染机制 |
5.5 海图云可视化服务的客户端设计 |
5.5.1 Silverlight客户端优势 |
5.5.2 WMS海图云服务调用 |
5.5.3 可视化性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子海图云服务的部署实践 |
6.1 电子海图云服务的部署 |
6.1.1 私有云的创建 |
6.1.2 云服务的部署 |
6.2 电子海图云服务的监控 |
6.2.1 硬件环境的监控 |
6.2.2 服务状态的监控 |
6.2.3 节点增删的影响 |
6.3 电子海图云服务的应用 |
6.3.1 海图集合数据服务的应用 |
6.3.2 海图云可视化服务的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工作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5)生物表面电信号建模、分析及其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生物电信号介绍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主要面临的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想象运动的脑机接口 |
2.1 概述 |
2.2 想象运动的生理基础 |
2.3 空间滤波算法介绍 |
2.4 CSP泛化能力研究 |
2.4.1 引言 |
2.4.2 线性混合模型 |
2.4.3 结果比较 |
2.5 CSP在少通道脑机接口中的应用 |
2.5.1 引言 |
2.5.2 实验范式 |
2.5.3 方法 |
2.5.4 结果讨论 |
2.6 在线实验的实现和分析 |
2.6.1 系统架构 |
2.6.2 实验结果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 |
3.1 概述 |
3.2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
3.3 占空比对SSVEP的影响 |
3.3.1 引言 |
3.3.2 实验与方法 |
3.3.3 结果比较 |
3.4 SSVEP模型分析 |
3.4.1 引言 |
3.4.2 神经集群模型 |
3.4.3 动力学分析 |
3.4.4 SSVEP建模 |
3.5 在线实验的实现和分析 |
3.5.1 系统架构 |
3.5.2 实验效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肌电信号的人机交互 |
4.1 概述 |
4.2 肌电信号介绍 |
4.2.1 肌电信号的产生 |
4.2.2 肌电信号模型 |
4.2.3 肌电信号的采集 |
4.3 空间相关性分析 |
4.3.1 引言 |
4.3.2 实验方法 |
4.3.3 结果讨论 |
4.4 基于肌电信号的手写识别 |
4.4.1 引言 |
4.4.2 实验流程 |
4.4.3 数据处理 |
4.4.4 结果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本文研究总结 |
5.2 本文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内容及范畴 |
1.1.1 研究内容 |
1.1.2 论文结构 |
1.1.3 时间维度的“近代”认知 |
1.1.4 空间维度的“岭南”认知 |
1.2 研究意义 |
1.2.1 近代岭南文化的特殊性 |
1.2.2 从局部系统研究建筑整体 |
1.2.3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建筑装饰的研究 |
1.3.2 西方近代建筑装饰的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的研究 |
1.3.4 岭南建筑装饰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以建筑文化为研究前提 |
1.4.2 以社会文化为研究背景 |
1.4.3 其他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建筑装饰的基本认识 |
2.1 “装饰”与“装饰艺术”释义 |
2.1.1 “装饰”释义 |
2.1.2 “装饰艺术”释义 |
2.2 装饰的本质 |
2.3 建筑装饰的概念 |
2.3.1 西方的概念 |
2.3.2 中国的概念 |
2.4 建筑装饰的分类——功能性装饰与象征性装饰 |
2.4.1 分类的理论依据 |
2.4.2 功能性装饰与象征性装饰的关系 |
2.4.3 功能性装饰——结构装饰化与装饰结构化 |
2.4.4 象征性装饰——装饰的结构与建造的装饰 |
2.5 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 |
2.5.1 实用需要 |
2.5.2 审美表达 |
2.5.3 意义承载 |
2.6 影响建筑装饰的因素 |
2.6.1 技术因素 |
2.6.2 经济因素 |
2.6.3 政治因素 |
2.6.4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 |
2.7 岭南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装饰 |
2.7.1 岭南文化的个性特征 |
2.7.2 岭南文化对建筑装饰的影响 |
第三章 近代岭南殖民建筑装饰的异彩纷呈 |
3.1 近代岭南殖民建筑装饰传播的动因 |
3.1.1 十三行外商贸区的形成 |
3.1.2 租界和殖民地的形成 |
3.1.3 殖民建筑装饰输入的途径 |
3.2 澳门近代建筑装饰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
3.2.1 宗主国建筑装饰风格的影响 |
3.2.2 果阿建筑装饰风格的影响 |
3.2.3 曼努埃尔式风格 |
3.2.4 巴洛克风格 |
3.2.5 新古典主义风格 |
3.2.6 澳门教堂的装饰材料 |
3.3 十三行与沙面建筑装饰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
3.3.1 开风气之先的十三行建筑装饰风格 |
3.3.2 沙面早期的建筑装饰风格 |
3.3.3 沙面盛期的建筑装饰风格 |
3.3.4 沙面的建筑装饰材料 |
3.4 香港殖民建筑装饰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
3.4.1 宗主国建筑装饰风格的影响 |
3.4.2 哥特复兴风格 |
3.4.3 新古典主义风格 |
3.4.4 香港殖民建筑装饰材料 |
3.5 近代岭南殖民建筑装饰的细部特征 |
3.5.1 柱式的装饰 |
3.5.2 门窗的装饰 |
3.5.3 檐部的装饰 |
3.6 殖民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 |
3.6.1 异彩纷呈的建筑装饰 |
3.6.2 审美表达:西方宗主国文化为主导 |
3.6.3 意义承载:西方中心价值观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代岭南民间建筑装饰的固本求新 |
4.1 近代岭南民间建筑装饰发展的动因 |
4.1.1 西学东渐的思想理论的传播 |
4.1.2 华侨对侨乡建设的推动 |
4.1.3 近代商业的繁荣 |
4.1.4 地域环境的差异 |
4.2 固本的近代岭南民间建筑装饰传统技艺 |
4.2.1 应对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 |
4.2.2 应对地域自然条件的装饰材料与技法 |
4.2.3 应对审美的表现形式 |
4.3 求新的近代岭南民间建筑装饰 |
4.3.1 应对地域文化的新形式 |
4.3.2 应对地域自然条件的新形式 |
4.3.3 应对审美的新形式 |
4.3.4 新型装饰材料与技艺 |
4.4 近代岭南民间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 |
4.4.1 固本求新的建筑装饰 |
4.4.2 审美表达:岭南民间地域文化为主导 |
4.4.3 意义承载:“中体西用”的价值观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岭南官方建筑装饰的多元融合 |
5.1 近代岭南官方建筑装饰发展的动因 |
5.1.1 教会倡导的中国建筑 |
5.1.2 民众对西方文化的崇尚 |
5.1.3 政府推广的民族主义 |
5.1.4 作为民族主义者的岭南建筑师 |
5.2 民族性的“中国固有式”建筑装饰 |
5.2.1 教会校园建筑“民族形式”的影响 |
5.2.2 整体仿古的建筑装饰 |
5.2.3 岭南的“中国固有式”简化装饰的缘由 |
5.2.4 局部仿古的建筑装饰 |
5.2.5 国立中山大学“固有式”装饰细部处理 |
5.3 政治性的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装饰 |
5.3.1 纪念建筑的新古典主义装饰 |
5.3.2 办公建筑的新古典主义装饰 |
5.3.3 城市公园的新古典主义装饰 |
5.4 商业性的骑楼建筑装饰 |
5.4.1 法规制度下的骑楼建筑装饰 |
5.4.2 装饰艺术风格 |
5.5 经济性的现代主义建筑装饰 |
5.5.1 岭南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缘由 |
5.5.2 未能引发社会变革的建筑装饰 |
5.6 新型装饰材料和技术 |
5.6.1 水泥 |
5.6.2 玻璃 |
5.6.3 钢铁 |
5.6.4 砌砖 |
5.6.5 其他 |
5.7 岭南官方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 |
5.7.1 多元融合的建筑装饰 |
5.7.2 审美表达:岭南近代官方文化主导 |
5.7.3 意义承载:式样——民族性的价值观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的总体特征 |
6.1 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的本原性特征 |
6.1.1 殖民建筑装饰的国际性 |
6.1.2 民间建筑装饰的地域性 |
6.1.3 官方建筑装饰的民族性 |
6.2 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的演化规律 |
6.2.1 西方宗主国文化主导的殖民建筑装饰 |
6.2.2 岭南民间地域文化主导的民间建筑装饰 |
6.2.3 岭南近代官方文化主导的官方建筑装饰 |
6.3 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的交融规律 |
6.3.1 殖民建筑装饰对民间、官方建筑装饰的影响 |
6.3.2 民间建筑装饰对殖民、官方建筑装饰的影响 |
6.3.3 官方建筑装饰对殖民、民间建筑装饰的影响 |
6.4 结语与展望 |
6.4.1 结语 |
6.4.2 展望:应对西方文化 |
6.4.3 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的启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智能计算的虚拟装配工艺规划及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虚拟装配工艺规划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经典的虚拟装配规划系统 |
1.2.2 虚拟装配工艺规划 |
1.2.3 基于智能计算的虚拟装配工艺规划 |
1.3 装配工艺规划的智能计算方法 |
1.3.1 蚁群算法 |
1.3.2 遗传算法 |
1.4 论文组织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面向装配规划的产品层次信息模型 |
2.1 装配模型的现存问题 |
2.2 产品层次信息模型的主要内容 |
2.2.1 基于属性表的零件属性层信息描述 |
2.2.2 基于三角小面片的面片显示层信息描述 |
2.2.3 装配关系层表达零件间配合约束和关联关系 |
2.2.4 过程信息层表达零件的动态信息 |
2.3 产品层次信息模型的建立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装配序列规划 |
3.1 装配序列规划的现存问题 |
3.2 虚拟拆装的运动描述及转换 |
3.2.1 装配体的位置表示及变换 |
3.2.2 虚拟拆装的十一元组表示 |
3.2.3 装配体的运动变换 |
3.3 拆卸序列规划问题描述 |
3.4 蚁群算法模型 |
3.5 拆卸序列蚁群规划算法 |
3.5.1 建立拆卸干涉矩阵 |
3.5.2 生成可行拆卸操作集合 |
3.5.3 蚁群算法求解拆卸序列的优化 |
3.5.4 拆卸序列蚁群规划步骤 |
3.6 蚁群序列规划算法实例 |
3.7 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之比较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遗传蚁群算法的装配序列规划 |
4.1 遗传蚁群算法的思想提出 |
4.2 GAACA中遗传算法的结构原理 |
4.2.1 遗传算法的原理及优势 |
4.2.2 基因组编码及染色体的表示 |
4.2.3 初始种群的产生 |
4.2.4 选择算子的选取及对模式生存数量的影响 |
4.2.5 交叉算子的设计及对模式生存数量的影响 |
4.2.6 变异算子的设计及对模式生存数量的影响 |
4.2.7 装配序列规划的适应度函数构造 |
4.2.8 遗传算法求解装配序列规划的局限 |
4.3 GAACA中蚁群算法的结构原理 |
4.3.1 蚁群算法的寻优模型 |
4.3.2 蚁群的路径选取 |
4.3.3 信息素更新 |
4.4 装配序列规划遗传蚁群算法的实现 |
4.5 遗传蚁群序列规划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遗传算法和栅格相结合的装配路径规划 |
5.1 装配路径规划的现存问题 |
5.2 A~*算法结合栅格的装配路径规划 |
5.3 A~*算法结合栅格的装配路径规划实验 |
5.4 遗传算法进行装配路径规划的改进 |
5.5 遗传算法和栅格结合的装配路径规划 |
5.5.1 装配空间模型的建立 |
5.5.2 最优装配路径的生成 |
5.5.3 装配路径规划的遗传操作 |
5.5.4 遗传算法和栅格相结合的装配路径规划流程 |
5.5.5 遗传算法结合栅格的装配路径规划实验 |
5.6 遗传算法与A~*算法之比较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舱段虚拟装配原型系统 |
6.1 舱段装配系统的构建思想及体系结构 |
6.2 舱段装配体模型的数据转换及映射机制 |
6.2.1 CADDS5系统与虚拟装配系统数据转换机制 |
6.2.2 层次信息模型与OpenFLT模型数据间的映射机制 |
6.3 内存调度及多线程运动控制完善系统性能 |
6.3.1 内存调度 |
6.3.2 多线程运动控制 |
6.4 基于相对位置的碰撞干涉剔除 |
6.4.1 局部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转换 |
6.4.2 确定干涉的相对位置及约束关系 |
6.4.3 干涉剔除描述 |
6.4.4 碰撞干涉剔除实例 |
6.5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场景调度策略 |
6.5.1 构造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 |
6.5.2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场景调度 |
6.5.3 场景调度效果 |
6.6 舱段虚拟装配原型系统仿真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Answer Set编程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理论朔源 |
1.1.1 逻辑编程 |
1.1.2 非单调推理 |
1.2 非单调逻辑编程 |
1.3 Answer Set编程及研究现状 |
1.3.1 理论研究 |
1.3.2 计算方法与编程系统实施 |
1.3.3 应用研究 |
1.4 研究重点和贡献 |
1.5 全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Answer Set编程理论 |
2.1 一阶逻辑 |
2.1.1 一阶语言 |
2.1.2 解释及模型 |
2.2 Herbrand理论 |
2.3 Horm编程 |
2.3.1 语法 |
2.3.2 语义 |
2.4 Answer Set程序 |
2.5 Answer Set语义 |
2.5.1 正规非析取程序 |
2..5.2 正规析取程序 |
2.5.3 扩展析取程序 |
2.5.4 推理 |
2.6 语法及语义特征 |
2.6.1 层次性 |
2.6.2 头无圈性 |
2.7 程序分割 |
2.8 权约束编程 |
2.8.1 语法 |
2.8.2 语义 |
2.8.3 优化机制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策略冲突消解 |
3.1 ECA策略 |
3.1.1 形式定义 |
3.1.2 Horn编程 |
3.2 冲突 |
3.2.1 行动约束 |
3.2.2 优化消解 |
3.2.3 冲突类型 |
3.3 Chomicki方法的局限性 |
3.4 冲突消解权约束程序 |
3.4.1 基数最优消解 |
3.4.2 权值最优消解 |
3.5 事件取消 |
3.6 应用模型框架及其流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eb服务自动组合 |
4.1 SELS |
4.2 组合方案 |
4.2.1 基本服务 |
4.2.2 复杂服务 |
4.2.3 组合服务 |
4.3 语义及Answer Set编程表示 |
4.3.1 组合方案的语义 |
4.3.2 Answer Set程序编码 |
4.4 互斥约束 |
4.5 示范举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ER模型表示 |
5.1 ER模型 |
5.1.1 概述 |
5.1.2 模型要素 |
5.1.3 多样性及弱实体类型性质 |
5.2 基本模式 |
5.2.1 语法 |
5.2.2 语义 |
5.3 Answer Set编程表示 |
5.3.1 编码 |
5.3.2 正确性证明 |
5.4 扩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进一步的工作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基于策略集自动组合的网格访问控制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WS-Security |
1.3.2 Globus GSI |
1.3.3 VOMS |
1.3.4 Akenti |
1.3.5 PERMIS |
1.3.6 其他访问控制系统 |
1.4 研究目的及论文贡献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访问控制及相关技术综述 |
2.1 访问控制技术 |
2.2 网格特点及网格访问控制技术 |
2.2.1 网格的体系结构 |
2.2.2 网格特点及访问控制机制需求 |
2.2.3 网格访问控制技术 |
2.3 访问控制策略及元素表达 |
2.4 多访问控制策略集的组合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关系的网格访问控制主要元素表达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本元素定义 |
3.3 网格策略 |
3.4 基于关系的元素表达方法 |
3.5 基于XML 的元素描述 |
3.6 基于XACML 的策略描述 |
3.7 本章小结 |
4 虚拟组织内访问控制策略集的自动组合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自动组合的多策略框架 |
4.2.1 服务关系 |
4.2.2 策略集组合关系 |
4.3 策略集自动组合方法 |
4.4 组合操作符性质分析 |
4.5 组合方法理论分析 |
4.6 组合方法特点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虚拟组织内组合策略集元素的自动合并方法 |
5.1 引言 |
5.2 策略集元素的解析 |
5.2.1 XML 解析器 |
5.2.2 XML 文档的解析 |
5.3 属性集的合并(ATtribute set Cobination,ATC) |
5.4 权限集的合并 |
5.5 虚拟组织内全局策略集的生成 |
5.6 动态更新 |
5.6.1 服务及策略集加入网格 |
5.6.2 服务及策略集退出网格 |
5.6.3 策略集更新 |
5.7 理论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基于策略集自动组合的访问控制模型(PCACM) |
6.1 引言 |
6.2 PCACM 访问控制模型 |
6.2.1 模型定义 |
6.2.2 属性集指派 |
6.2.3 属性集委托 |
6.2.4 授权验证 |
6.2.5 约束关系 |
6.2.6 动态关系(SS) |
6.3 模型理论分析 |
6.4 仿真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7 PCACM 模型实现与应用 |
7.1 实例分析 |
7.2 系统结构 |
7.2.1 访问控制器 |
7.2.2 策略管理器及编辑器 |
7.2.3 智能代理器 |
7.2.4 解析器 |
7.2.5 其他组件 |
7.3 系统实现 |
7.3.1 策略集组合 |
7.3.2 属性集合并 |
7.3.3 权限集合并 |
7.3.4 属性集的委托及验证 |
7.4 本章小结 |
8 结 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智能网统一消息系统的设计及其传真模块的设计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项目背景 |
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项目任务 |
1.4 内容组织 |
第二章 智能网 |
2.1 智能网产生背景 |
2.2 智能网的概念及目标 |
2.3 智能网的演变及发展 |
2.4 智能网有待研究的课题 |
2.5 ZXIN10 智能网系统 |
2.5.1 ZXIN10 智能网体系结构 |
2.5.2 ZXIN10 智能网功能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网统一消息系统的分析 |
3.1 统一消息的市场潜力 |
3.2 统一消息系统常见的服务 |
3.3 统一消息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
3.3.1 关键的语音技术 |
3.3.2 基于IP 技术 |
3.4 基于智能网实现统一消息系统 |
3.4.1 设计思想 |
3.4.2 智能网环境下的统一消息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网统一消息系统的总体设计 |
4.1 设计原理 |
4.1.1 多业务类型适配技术 |
4.1.2 数据存储与交换 |
4.2 系统结构 |
4.2.1 逻辑结构 |
4.2.2 网络结构 |
4.2.3 层次结构 |
4.3 系统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真服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1 WEB 传真概述 |
5.2 WEB 传真基本原理 |
5.3 WEB 传真基本流程 |
5.4 WEB 传真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4.1 WEB 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
5.4.2 收发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4.3 文件格式转换模块 |
5.4.3.1 虚拟驱动程序基本概念 |
5.4.3.2 虚拟驱动打印程序设计思想 |
5.4.3.3 虚拟驱动打印程序的实现 |
5.4.3.4 图像格式转换 |
5.4.3.5 驱动程序对外接口 |
5.4.4 公共问题讨论 |
5.4.4.1 定时器管理与握手机制 |
5.4.4.2 日志管理 |
5.4.4.3 网络数据的获取与分发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Word 97中组合字符功能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自媒体情绪表达与演化研究[D]. 莫怡文. 武汉大学, 2019(06)
- [2]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新形式和新功能研究[D]. 朱磊.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3]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场景图像的中文字检测和识别算法研究[D]. 任逍航.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4]电子海图云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D]. 刘灿由.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3(01)
- [5]生物表面电信号建模、分析及其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D]. 黄淦.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7)
- [6]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研究[D]. 薛颖.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7]基于智能计算的虚拟装配工艺规划及相关技术研究[D]. 杨东梅.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05)
- [8]Answer Set编程及其应用研究[D]. 李鑫. 电子科技大学, 2009(11)
- [9]基于策略集自动组合的网格访问控制模型研究[D]. 王荣斌. 重庆大学, 2008(06)
- [10]智能网统一消息系统的设计及其传真模块的设计实现[D]. 王正. 电子科技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