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2例(论文文献综述)
郭志丹[1](2021)在《益肾健脾化浊方干预高尿酸血症患者(脾肾亏虚兼湿浊型)血清次黄嘌呤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课题将从嘌呤代谢方向入手,研究中药汤剂益肾健脾化浊方对HUA患者的降SUA疗效及对血清HX的影响,与非布司他进行对比,探究该中药汤剂能否通过改善机体嘌呤代谢紊乱降低SUA,使患者获益更多。研究方法:本课题纳入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9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35例,西药组29例,中药组32例。三组均予宣教,嘱患者改善生活方式,西药组口服非布司他片,中药组口服自拟中药汤剂--益肾健脾化浊方。治疗8周后,观察三组患者SUA、血清次黄嘌呤(HX)、中医证候积分、血脂四项(TC、TG、HDL-C、LDL-C)、血压、空腹血糖、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肾功能(Scr、BUN)、肝功能(AST、ALT)。研究结果:1、治疗后三组SUA均下降,中药、西药组SUA下降较空白对照组更显着,三组组间比较,P<0.01,有显着统计学差异;西药组与中药组SUA下降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2、西药组、中药组SUA下降率及有效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中药组、西药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前后HX组内比较:中药组HX含量降低,西药组升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空白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无统计学差异。且治疗后中药组HX含量整体低于空白对照组和西药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治疗后空白对照组及西药组血脂无明显变化,P>0.05,无统计学差异。且中药组患者除TG外,其余血脂指标均较前改变,P<0.05,有统计学差异。三组之间TC、HDL-C、LDL-C变化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差异。中药组的LDL-C较空白对照组及西药组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治疗后三组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中药组积分低于与空白对照组、西药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空白对照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中药组证候积分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6、治疗后Scr空白对照组较前升高,中药组下降,P均<0.05,有统计学差异,西药组升高,P>0.05,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与空白对照组、西药组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UN空白对照组、西药组升高,P>0.05,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三组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7、治疗后空白对照组与西药组AST、ALT,中药组AST,P>0.05,无统计学差异。中药组ALT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益肾健脾化浊方可有效降低HUA患者SUA,与西药组无明显差异。2、益肾健脾化浊方可以降低血清HX,从嘌呤合成链的上游降低SUA,与非布司他对比,可能使患者获益更多。3、益肾健脾化浊方能够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单服用非布司他的患者症状未能得到明显改善,因此中药治疗能更有助于患者病情改善。4、益肾健脾化浊方可以有效减少患者LDL-C,对TC、TG、HDL-C的治疗情况需进一步探究。5、益肾健脾化浊方使用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庄熔璞(Jungpu Chuang)[2](2020)在《火针围刺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火针结合围刺法对本病的治疗机理。方法:本研究总计纳组66例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的痛风患者给予火针结合围刺法治疗;对照组予布洛芬、别嘌醇片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天,治疗结束后统计数据,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包括VAS评分量表、症状积分、临床疗效评定标及血清尿酸值、血清IL-1B指标。通过对这些数据和指标统计分析,从而评价不同疗法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结果:(1)根据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血尿酸水平、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外周血IL-1B含量、疗效评定比较数据统计可知两组在以上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各组VAS评分(治疗组为22.53±5.30,对照组为34.27±5.76)与治疗前对比均显着下降(P<0.01)。而在两组之间进行比较,治疗组下降更为显着(P<0.01),说明火针结合围刺法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具有更好的止痛作用。(2)血尿酸水平:两组患者经治疗干预后,统计两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浓度(治疗组340.50±21.07,对照组330.61±22.32),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均恢复到正常水平。两组之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火针结合围刺法与药物对比,具有一定的降低血尿酸的效果。外周血IL-1β水平:两组患者经治疗干预后,统计两组患者的血清IL-1 β浓度(治疗组57.93±13.66,对照组68.23±16.78),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之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火针结合围刺法具有一定的抗炎反应作用。(3)中医症状积分:各组进行治疗干预后中医症状积分(治疗组5.21±2.13,对照组8.43±3.22),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缓解。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对比,治疗组下降更为显着(P<0.01),说明火针结合围刺法在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状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4)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计32例患者痊愈23例,显效6例,临床愈显率90.62%;对照组总计32例患者痊愈21例,显效4例,愈显率78.12%。结论:本研究通过火针结合围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此综合疗法具有明显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同时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及IL-1 β水平。火针结合围刺法治疗体现了我国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的思想,为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思路。
陈莎莎[3](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热痹郁热辨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在温病学郁热辨证方法指导下,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开展热痹郁热辨证研究,为热痹的中医临床诊疗规范提供依据,为提高中医药防治本病的临床疗效和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服务。方法:基于文献和理论及临床研究的基础,设计热痹郁热辨证证候调查表,收集符合热痹诊断标准的临床病例341例,按照郁热辨证方法进行分型,将病案分为卫分无形郁热证16例、湿热郁结证173例、痰热郁结证98例、燥屎热结证32例、热瘀互结证11例、积滞热结证11例,剔除病例数较少的证型,获得痰热郁结证、湿热郁结证、燥屎热结证作为本课题主要研究证型。运用SPSS 19.0和Python 3.6对病案的基本信息、发病节气、基础疾病进行频数分析,将症状、体征进行关联规则运算,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温病学郁热病机理论,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开展热痹郁热辨证研究。结果:1.在303例热痹患者中,男性222例(占73%),女性81例(占27%),男女比例为2.74:1。50岁以上的患者占62.4%,发病最多的年龄段为61-70岁,占25.4%。2.发病节气频次较高分布为立夏、处暑、立秋、大寒等节气,主要集中在天气骤变,阴阳之气交替变化时,热痹较为多发。3.热痹患者合并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病、骨关节炎、慢性肾衰竭、2型糖尿病、脂肪肝、骨质疏松、慢性胃炎、冠心病、高脂血症、肾结石、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G-6PD缺乏、脑梗塞恢复期、肾功能不全、腰椎退行性病变、糖耐量异常、贫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4.98例痰热郁结证症状、体征出现频率排名前十依次为:关节疼痛(94.9%)、关节红肿(69.39%)、活动受限(63.27%)、关节压痛(52.04%)、肌肤灼热(47.96%)、咳嗽(43.88%)、苔黄腻(37.76%)、舌暗淡(30.61%)、脉弦滑(34.69%)、夜寐不安(31.63%)等。将置信度设置≥30%,支持度设置≥10%,提升度设置>1,关联2项有194条规则,关联3项有512条规则,4项有420条规则,5项有96条规则。对规则项整理、综合分析后发现关节疼痛、痰黄稠、咳嗽等症状体征高度关联。5.173例湿热郁结证症状、体征出现频率排名前十依次为:关节疼痛(96.55%)、关节红肿(82.18%)、肌肤灼热(73.56%)、舌红(72.99%)、活动受限(71.84%)、苔黄腻(71.84%)、关节压痛(66.67%)、脉弦滑(46.55%)、脉滑数(41.95%)、四肢拘急(22.99%)。将置信度设置≥30%,支持度设置≥10%,提升度设置>1,关联2项有102条规则,关联3项有377条规则,4项有641条规则,5项有573条规则。对规则项整理、综合分析后发现关节红肿、活动受限、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等症状体征高度关联。6.32例燥屎热结证症状、体征出现频率排名前十的依次为:关节疼痛(96.67%)、关节压痛(73.33%)、肌肤灼热(73.33%)、便秘(70%)、活动受限(66.67%)、苔黄腻(66.67%)、关节红肿(63.33%)、舌红(46.67%)、脉滑数(46.67%)、夜寐不安(40%)。将置信度设置≥30%,支持度设置≥10%,提升度设置>1,关联2项有229条规则,关联3项有1023条规则,4项有1990条规则,5项有2146条规则。对规则项整理、综合分析后发现关节疼痛、关节压痛、肌肤灼热、便秘、脉滑(数)等症状体征高度关联。结论:1.温病郁热辨证方法可指导临床热痹的辨证,为辨识热痹提供新的辨证认识思路。2.热痹郁热辨证各型中关联性较高的症候群分别为:(1)痰热郁结证:肌肤灼热、关节红肿、关节疼痛、关节压痛、活动受限、四肢拘急、晨僵、痰黄稠、咳嗽、痛风石、舌红或舌暗红等,其中痰黄稠和咳嗽、晨僵关和节疼痛、痛风石和关节疼痛、舌暗红、疼痛和关节疼痛等症状体征高度关联;(2)湿热郁结证:关节红肿、关节疼痛、关节压痛、肌肤灼热、夜寐不安、四肢拘急、活动受限、脉滑数、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其中脉滑数和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关节疼痛等症状体征高度关联;(3)燥屎热结证:关节压痛、肌肤灼热、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红肿、便秘、大便难解、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其中舌红和苔黄腻、脉滑(数)和苔黄腻高度关联。3.关联规则在热痹郁热辨证研究中适用,有助于中医临诊疗规范化、客观化,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潘玉甄[4](2020)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非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脾虚湿阻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非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脾虚湿阻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非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脾虚湿阻证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非布司他口服,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记录收集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数据,包括血尿酸值(SUA)、中医证候总积分、脾虚湿阻证候积分、安全性指标(肝肾功能、三大常规+OB、心电图及不良反应),和痛风急性复发次数。使用统计软件SPSS 26.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SUA水平比较:治疗4周、8周,两组SUA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4周两组SUA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观察组SU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SUA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比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8周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脾虚湿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6个脾虚湿阻证候积分均比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8周,观察组身困倦怠、头昏头晕、腹胀、便溏、腰膝酸软积分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纳食不佳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痛风急性复发次数比较:治疗期间,观察组发作3例,总发作率9.38%;对照组发作6例,总发作率18.7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非布司他最大剂量例数比较:观察组40mg qd有2例,60mg qd有7例,80mg qd有23例,对照组40mg qd有0例,60mg qd有4例,80mg qd有28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7)安全性指标比较:观察组BUN比治疗前下降(P<0.05),ALT、AST、Scr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ALT、AST、Scr、BUN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OB均无明显异常。(8)不良反应比较: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3例服药后胃肠道不适感,未予处理可自行缓解,安全评价1级有29例,2级有3例,总发生率9.38%;对照组出现3例服药后胃肠道不适感,2例肝功能轻度异常,未予处理可自行恢复正常,安全评价1级有27例,2级有5例,总发作率15.6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非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脾虚湿阻证,相比单纯非布司他治疗,更有效降低SUA水平、减低中医证候总积分及脾虚湿阻证候积分,安全性指标良好,并能降低BUN,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单纯非布司他治疗相当。提示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非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脾虚湿阻证有效且安全性良好,参苓白术散值得扩大临床应用范围和进一步研究。
杨瑞丽[5](2020)在《痛风发作部位与经络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观察痛风(Gout)的发作部位、发作时间,总结发作部位与经络,发作时间与子午流注时辰变化规律的关系,为临床循经论治痛风提供理论依据;2.调查痛风的影响因素,对影响痛风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为痛风患者的饮食起居、生活方式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方法:课题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痛风患者。对纳入的痛风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痛风发作部位、发作经络、发作时间、影响因素(如饮食、饮酒、肥胖、劳累、外伤、职业、文化程度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调查数据通过使用Epi Data3.1建立包含所有调查项目的数据表,并在该软件中录入相应数据,最后从录好的数据表中导出所有数据用Excel 2016和SPSS25.0处理和分析数据。结果:1.发作时辰:12时辰中最常发病时辰前5位依次为辰时(7-9时)74例,无定时66例,子时(23-1时)42例,卯时(5-7时)28例,申时(15-17时)26例。2.发作部位:发作部位前5位的依次为第一跖趾关节的有144例,膝关节96例,足外踝关节92例,足内踝关节86例,足背50例。3.发作经络:足太阴脾经144例,足阳明胃经124例,足太阳膀胱经98例,足少阴肾经88例,手太阳小肠经32例,手阳明大肠经28例。4.诱因:高嘌呤饮食、运动(长时间运动)为诱发足阳明胃经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程、体重指数(BMI)、发病前感冒、文化程度为诱发足太阴脾经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BMI、发病前劳累、发病前感冒为诱发足太阳膀胱经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外伤为诱发手阳明大肠经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SUA)、高嘌呤饮食、熬夜为诱发手太阳小肠经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痛风患者全天均可发病,但发病时间多在一日的早晨或夜晚,主要为十二时辰的辰时(7-9时)、子时(23-1时)、卯时(5-7时)。2.痛风的发作部位多集中于第一跖趾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其次为足背、掌指关节和肘关节等。3.痛风的发作经络多位于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4.痛风的发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高嘌呤饮食、饮酒、劳累、熬夜、外伤史等有关。其中,高嘌呤饮食、运动(长时间运动)、体重指数、血尿酸、病程、发病前感冒、文化程度、发病前劳累、熬夜为诱发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
郑惠[6](2020)在《痛风康复方治疗痛风间歇期(脾虚湿阻型)患者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痛风康复方对痛风间歇期脾虚湿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痛风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原则,以脾虚湿阻型痛风间歇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62例,最终完成60例,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非布司他40mg,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中药予痛风康复方(黄芪30g,茯苓15g、白术10g、砂仁10g、石菖蒲15g、萆薢15g,玉米须15g,秦艽15g)口服,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疗程均为8周。在治疗前后进行血尿酸水平、痛风复发率、中医证候积分统计,观察治疗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进行结果分析。结果①中医证候积分与疗效:两组在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病例治疗后对比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②血尿酸水平:治疗后两组在血尿酸值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尿酸方面优于对照组。③痛风复发率:在治疗期间,对照组痛风复发率26.67%,治疗组为6.67%,两组复发率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④药物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均未见明显异常,无头晕头痛、胸闷、恶心呕吐、皮疹等药物不良反应出现。两组药物安全可靠。结论痛风康复方联合非布司他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有效改善中医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降尿酸期间痛风急性发作,药物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长期运用推广。
李海昌,温成平,谢志军,韩春雯,汪梅姣[7](2013)在《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中医方药的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求痛风间歇期及慢性期的方药特点,为中医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对1997年1月—2011年6月国内期刊中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文献85[1-82]篇,共涉及痛风间歇期、慢性期及慢性关节炎期患者累计4791例,主要中药(前15味)使用频率结果分别是:牛膝(36.11%)、桑寄生(31.48%)、薏苡仁(30.56%)、土茯苓(26.85%)、苍术(25.93%)、白术(25.93%)、白芥子(25.00%)、当归(24.07%)、黄柏(23.15%)、黄芪(22.22%)、防己(22.22%)、萆薢(20.37%)、威灵仙(20.37%)、赤芍(18.52%)、秦艽(16.67%)。结论:牛膝、桑寄生、苍白术、薏苡仁及黄芪健脾益肾,泄浊祛湿治病之本;当归、牛膝、苍白术、赤芍、黄柏、白芥子及威灵仙活血化瘀通络,燥湿化痰通痹治病之标。
孙晓波[8](2005)在《复方猫乳散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主要药效学及部份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在中、藏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大量藏医药经验方的筛选,首次筛选出复方猫乳散用治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在国内外尚属首次,目前已上市的药物品种以及在研项目与本处方无雷同。因而在该方的组方上具有独创性。 本课题首次对该方进行了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发现:①该方可显着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尿酸酶抑制剂造模法和次黄嘌呤造模法)的血尿酸水平。②该方可显着抑制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足肿胀;明显改善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③该方可显着减少醋酸致痛小鼠的扭体次数和升高热致痛小鼠的痛阈。④该方对鸡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对棉球所致小鼠肉芽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以上结果说明该方具有良好的降低高尿酸血症、抗痛风、抗炎、镇痛作用。其抗炎作用主要是针对急性炎症作用较好,对慢性增殖型炎症无明显疗效。以上药效学研究结果亦证明了该方用治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性。 本课题首次对该方进行了主要药效学相关作用机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①该方可显着抑制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次黄嘌呤造模法)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②该方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痛风大鼠模型踝关节中IL-1β、TNFα、IL-6的水平;还可升高痛风大鼠模型中枢5-HT和DA含量;降低大鼠模型外周血清中5-HT和DA含量。该方降血尿酸作用可能与其能显着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作用有关;改善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可能与其降低局部踝关节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的含量,调节体内单胺类
陈元戈[9](1998)在《中医药治疗痛风近况》文中研究说明中医药治疗痛风近况陈元戈钦州市中医院535000广西钦州市二马路73号关键词痛风;中医药疗法;综述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以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关节炎为临床特征。早期主要表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逐渐产生痛风石沉积,骨与关节破坏,畸形。...
刘爱维[10](2019)在《痛风中医证型与尿酸升高水平及类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原发性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原发性痛风的中医辨证分型(湿热蕴结、瘀热阻滞、痰浊阻滞、肝肾阴虚)与其尿酸升高水平及类型之间的相关性,并论述其相关性的机制,以期对痛风病证结合的辨证论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我院100例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其中医证型。并按照流行病学调查,记录患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素、血尿酸(UA)、尿尿酸、24h尿量、24h尿尿酸等相关生化指标,根据计算的尿酸清除率及尿酸排泄,确定尿酸升高水平及升高类型。构建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中医证型、CRP、ESR、TC、TG、尿酸、肌酐、尿素、尿酸升高水平、尿酸升高类型等数据库,对中医证型与数据库中各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原纳入100例患者中,因2例资料不全被排除,最终统计纳入98例痛风患者。其中湿热蕴结证46例(46.9%),瘀热阻滞证13例(13.3%),痰浊阻滞证26例(26.5%),肝肾阴虚证13例(13.3%)。痛风各证型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各证型年龄从大到小排序为:肝肾阴虚证>痰浊阻滞证>瘀热阻滞证>湿热蕴结证。痛风不同中医证型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痛风各中医证型在病程上由长到短排序为:肝肾阴虚证>瘀热阻滞证>痰浊阻滞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与湿热蕴结证、瘀热阻滞证、痰浊阻滞证在病程上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痛风不同中医证型与发作部位的相关性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痛风不同中医证型与发作诱因、吸烟、饮酒史的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不同中医证型与合并症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不同中医证型与CRP、ESR有弱相关性(P<0.05)。痛风中医证型与TC、TG、空腹血糖、肌酐、尿素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各证型的尿酸值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相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湿热蕴结证与痰浊阻滞证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肾阴虚证与瘀热阻滞证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痛风中医证型与尿酸升高水平的相关性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且具有中等相关性(P<0.01)。痛风中医证型与尿酸升高类型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且具有弱相关性(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痛风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在年龄、病程、发作部位、合并症中有差异。一般在病程早期多为湿热蕴结证,常累及部位为第一跖趾关节,尿酸升高多为轻度。中期以瘀热阻滞证和痰浊阻滞证为主,尿酸升高多为中、重度,且此时期常合并其他代谢综合征。后期以肝肾阴虚证为主,尿酸升高多为重度。尿酸升高原因主要是排泄减少,尿酸排泄不良贯穿整个病程。尿酸升高水平和升高类型与中医证型有相关性,有助于痛风中医辨证更加客观化。烟酒史在证型分布中没有差异,但饮酒是痛风发作的重要诱因,所以痛风患者要严格戒酒。为防止痛风进一步发展和中后期出现多种并发症,我们要早干预,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早治疗。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2例(论文提纲范文)
(1)益肾健脾化浊方干预高尿酸血症患者(脾肾亏虚兼湿浊型)血清次黄嘌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第一章 临床研究资料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 临床资料 |
2 一般资料 |
3 血尿酸 |
4 次黄嘌呤 |
5 血脂四项 |
6 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评价 |
7 肝肾功能 |
8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人血清次黄嘌呤含量 |
附录二 中医证候量化积分表 |
综述 高尿酸血症的中西医诊疗研究进展 |
1 西医发病机制研究 |
2 西医治疗 |
3 古代医家对HUA的认识 |
4 现代医家对HUA的认识 |
5 中医药治疗HUA概况 |
6 中医特色治疗 |
7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火针围刺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第一节 西医学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 |
一、概念及命名 |
二、流行病学特点 |
三、西医发病机制 |
四、诊断标准 |
五、西医对本病的治疗 |
第二节 中医学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 |
一、病因病机 |
二、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 |
三、中药治疗 |
四、针灸治疗 |
五、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一、研究资料 |
二、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三章 统计结果 |
第一节 临床数据对照比较分析 |
一、基线资料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3)基于数据挖掘的热痹郁热辨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热痹的认识 |
1.1 中医病名由来 |
1.2 病因病机研究 |
1.3 辨证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热痹的认识 |
2.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
2.2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 |
2.3 骨关节炎(急性发作期) |
3 郁热辨证理论 |
3.1 郁热概念及内涵 |
3.2 郁热理论的渊源 |
3.3 温病郁热辨证方法 |
4 温病理法辨治热痹 |
5 关联规则在中医辨证学中的应用 |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热痹患者郁热辨证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 |
2 病例收集内容与要求 |
2.1 制定《热痹郁热辨证中医证候调查表》 |
2.2 热痹数据库建立 |
3 统计学处理及关联规则运算 |
3.1 病例数据规范化处理 |
3.2 统计学处理及关联规则运算 |
4 研究结果 |
4.1 患者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
4.2 98例热痹痰热郁结证证候统计及关联运算结果 |
4.3 173例热痹湿热郁结证证候统计及关联运算结果 |
4.4 32例热痹燥屎热结证证候统计及关联运算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临床资料分析 |
1.1 年龄、性别分析 |
1.2 发病节气分析 |
1.3 合并基础疾病分析 |
2 热痹郁热辨证各证型运算结果讨论分析 |
2.1 热痹痰热郁结证结果分析 |
2.2 热痹湿热郁结证结果分析 |
2.3 热痹燥屎热结证结果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热痹郁热辨证表 |
附录2 缩略词表 |
综述 热痹的中医药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非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脾虚湿阻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词汇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脱落标准 |
3.4 终止研究标准 |
3.5 剔除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随机分组 |
4.2 治疗方案 |
5 观察指标 |
5.1 SUA水平 |
5.2 中医积分情况 |
5.3 疗程中急性复发次数 |
5.4 非布司他最大剂量情况 |
5.5 安全性指标 |
6 疗效评价 |
7 安全性评价 |
8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治疗前基线比较 |
3 治疗后结果比较 |
3.1 治疗后SUA水平比较 |
3.2 SUA疗效比较 |
3.3 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3.4 治疗后脾虚湿阻证候积分比较 |
3.5 治疗期间急性复发次数比较 |
3.6 非布司他最大剂量比较 |
4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评价 |
4.1 安全性指标比较 |
4.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分析与讨论 |
1 痛风性关节炎的西医研究 |
1.1 概述 |
1.2 发病机制 |
1.3 治疗 |
2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研究 |
2.1 病名源流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内治 |
3 导师对痛风性关节炎的学术观点 |
4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非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脾虚湿阻证的理论基础 |
4.1 参苓白术散加减的方解 |
4.2 参苓白术散加减的单味药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5 本课题的不足 |
6 本课题的创新性与展望 |
6.1 创新性 |
6.2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痛风发作部位与经络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目的、背景及方案 |
1 研究目的 |
2 任务背景 |
3 研究方案 |
3.1 研究对象 |
3.2 受试者的选择及退出标准 |
3.3 研究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结果 |
1 一般情况 |
1.1 性别分布情况 |
1.2 年龄分布情况 |
1.3 不同性别患者年龄、病程情况 |
1.4 血尿酸分布情况 |
1.5 痛风分期 |
2 痛风发作部位、时辰及经络 |
2.1 痛风发作部位 |
2.2 痛风发作时辰 |
2.3 痛风发作经络 |
3.痛风的影响因素 |
3.1 痛风与高嘌呤饮食 |
3.2 痛风与饮酒 |
3.3 痛风与体重指数 |
3.4 痛风与运动 |
3.5 痛风与劳累、外伤、感冒、感染 |
3.6 痛风与文化程度 |
3.7 痛风与熬夜 |
3.8 痛风与职业 |
4.痛风影响因素单因素回归分析 |
5.痛风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基本情况 |
1.1 性别 |
1.2 年龄 |
1.3 病程 |
2 子午流注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 |
2.1 理论基础 |
2.2 临床应用 |
2.3 小结 |
3 子午流注理论对痛风性关节炎防治意义探讨 |
3.1 发作时辰 |
3.2 发作部位、经络 |
3.3 意义探讨 |
4 循经论治理论及临床应用 |
4.1 痛风与经络 |
4.2 循经论治理论 |
4.3 循经论治的临床应用 |
5 痛风的影响因素 |
5.1 高嘌呤饮食 |
5.2 运动情况 |
5.3 体重指数 |
5.4 发病前感冒 |
5.5 发病前劳累 |
5.6 血尿酸 |
5.7 熬夜 |
5.8 文化程度 |
5.9 外伤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1.中医历史沿革 |
2.病因病机 |
3.痛风发作部位与经络的关系 |
4.痛风的影响因素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6)痛风康复方治疗痛风间歇期(脾虚湿阻型)患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医对痛风的研究进展 |
一、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
二、中医治疗痛风进展 |
第二节 西医对痛风的研究进展 |
一、西医对痛风的认识 |
二、西医治疗痛风进展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退出标准 |
六、脱落标准 |
七、研究方法 |
八、观察指标 |
九、疗效评价 |
十、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第一节 一般情况比较 |
第二节 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8)复方猫乳散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主要药效学及部份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组方筛选 |
2.正文 |
2.1 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 |
2.1.1 对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影响 |
2.1.1.1 对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尿酸酶抑制造模法)的影响 |
2.1.1.2 对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次黄嘌呤造模法)的影响 |
2.1.1.3 对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拆方研究 |
2.1.2 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影响 |
2.1.3 抗炎作用研究 |
2.1.3.1 对鸡蛋清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
2.1.3.2 对棉球植入致小鼠肉芽肿的影响 |
2.1.3.3 对小鼠二甲苯致耳廓肿胀的影响 |
2.1.4 镇痛作用研究 |
2.1.4.1 对热板仪致小鼠疼痛的影响 |
2.1.4.2 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
2.2 相关药效学作用机理研究 |
2.2.1 对高尿酸血症小鼠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 |
2.2.2 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踝关节组织IL-1β、TNF-α、IL-6水平的影响 |
2.2.3 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本课题的创新点 |
2.3.2 对高尿酸血症实验的讨论 |
2.3.3 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评价及阳性药物的选择 |
2.3.4 对高尿酸血症小鼠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 |
2.3.5 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
2.3.6 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
2.3.7 复方猫乳散抗炎实验结果讨论 |
2.3.8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对痛风的认识及现代研究进展 |
附录Ⅰ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附录Ⅱ 声明 |
(10)痛风中医证型与尿酸升高水平及类型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标准 |
(一)西医诊断标准 |
(二)中医诊断标准 |
(三)中医证候辨证标准 |
(四)纳入标准 |
(五)排除标准 |
三、研究方法 |
(一)制定调查表 |
(二)样本收集 |
(三)确定尿酸升高水平及升高类型的方法 |
(四)统计学分析 |
四、研究结果 |
(一)痛风一般情况 |
(二)中医证型与一般资料的分析 |
(三)中医证型与其它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四)中医证型与尿酸的关系 |
讨论 |
一、祖国医学对痛风的认识 |
二、中医学痛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一)肝失疏泄、脾肾亏虚为本 |
(二)湿、痰、瘀为标 |
(三)浊毒贯穿始终 |
三、痛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概况 |
四、中医对尿酸的认识 |
五、尿酸的研究进展 |
六、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
七、本研究结果分析 |
(一)痛风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 |
(二)中医证型与痛风患者一般资料的分析 |
(三)中医证型与其他理化指标的关系 |
(四)中医证型与痛风尿酸值、尿酸升高水平和类型的关系 |
八、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痛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益肾健脾化浊方干预高尿酸血症患者(脾肾亏虚兼湿浊型)血清次黄嘌呤的临床研究[D]. 郭志丹.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火针围刺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 庄熔璞(Jungpu Chua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基于数据挖掘的热痹郁热辨证研究[D]. 陈莎莎.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非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脾虚湿阻证的临床观察[D]. 潘玉甄.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痛风发作部位与经络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 杨瑞丽.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痛风康复方治疗痛风间歇期(脾虚湿阻型)患者的临床观察[D]. 郑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中医方药的文献研究[J]. 李海昌,温成平,谢志军,韩春雯,汪梅姣.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3(02)
- [8]复方猫乳散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主要药效学及部份机理研究[D]. 孙晓波.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5(07)
- [9]中医药治疗痛风近况[J]. 陈元戈. 广西中医药, 1998(01)
- [10]痛风中医证型与尿酸升高水平及类型的相关性研究[D]. 刘爱维.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